一、芸薹链格孢致病毒素研究Ⅱ——AB-毒素对白菜叶片细胞PAL、POD、SOD活性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何丽[1](2017)在《新疆枣果黑斑病菌交链格孢菌产生毒素种类及其致病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明确新疆红枣缩果病和枣果黑斑病病菌主要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同时对获得的主要病原菌产生毒素的种类和含量进行分析,并对病原菌毒素导致红枣发病的机制进行分析,为新疆红枣黑斑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新疆主要红枣种植区采集典型枣缩果病和枣果黑斑病病果实样品,进行分离、纯化,并离体测定各分离菌株的致病性。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rDNA-ITS、EF-1α、β-tubulin和Actin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主要病原菌进行鉴定,确定病原菌种类,筛选出差异较大的代表菌株。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代表菌株主要毒素种类及含量,并对病原物粗毒素致病机理进行研究。结果:1、从新疆红枣主要种植区哈密、阿克苏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分别采集红枣缩果病样品95份和枣果黑斑病样品77份。从缩果病样品中分离获得90株分离物,从枣果黑斑病样品中分离获得49株分离物。在139株分离物中,链格孢菌131株,占94.25%;镰刀菌6株,占4.32%;青霉菌2株,占1.44%。将分离物离体接种健康枣果,进行致病性测定,仅链格孢属菌可致枣果发病,说明链格孢菌是这两种病害的主要致病菌。2、通过代表菌株形态学鉴定,再结合18S rDNA-ITS、EF-1α和、β-tubulin和Actin四个基因的序列分析,最后将缩果病原菌和黑斑病菌鉴定为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ies)Keissle。3、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10株交链格孢菌(A.alternata)代表菌株的4种主要链格孢菌毒素:链格孢酚(alternariol,AOH)、交链格孢酚单甲醚(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AME)、交链孢烯(altenuene,ALT)和细交链格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TeA)。研究结果表明TeA、ALT、AME和AOH在不同发病程度枣果和人工接种条件下均有检出,其中TeA检出含量最高,范围为3.1×103-5.5×103mg/kg;AME、AOH和ALT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6-6.4×102mg/kg,1.2-3.8×102mg/kg和0.09-5.08mg/kg。试验证明这两种病害的主要致病菌交链格孢菌(A.alternate)均可产生链格孢菌毒素,且产毒量高,危害严重,患病枣果无法安全食用,极大地影响了新疆红枣的产量及商品价值。4、通过交链格孢菌粗毒素对枣叶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酶活、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进行致病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链格孢菌粗毒素处理枣叶后,叶绿素a含量无显着变化,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均降低,其中代表菌株为菌株hm-35,hm-24;枣叶电解质渗漏,细胞膜透性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电导率增强了一倍,枣叶细胞壁受到破坏;CAT、POD作为具有清除活性氧作用的防御酶,酶活显着降低,细胞内活性氧积累,细胞组织受到破坏;MDA活性降低,菌株92-3-1活性最低,为5.54U/mgprot,活性氧降低,起补偿作用;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大部分菌株均有小幅度增大,可溶性糖含量均增长,且增长幅度大,表明呼吸作用增强,营养物质发生消耗。
王洪秀,张倩,王玲杰,唐科志[2](2015)在《链格孢菌毒素合成相关基因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链格孢属真菌(Alternaria Nees)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真菌之一,可产生9种寄主选择性毒素(host-selective toxins,HST)。根据寄主不同,将链格孢属的7个生理小种称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7种致病型。每种致病型产生的HST都是低分子质量的次级代谢产物,只对敏感品种有毒,对抗性品种无毒。参与HST生物合成的基因都是多拷贝的,这些共同表达的基因组成基因簇。各致病型的基因簇位于一条小于2.0Mb的conditionally dispensable(CD)染色体上,CD染色体的不稳定性不影响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萌发,但与菌株的致病力有关。从链格孢菌6种致病型得到毒素合成基因,日本梨致病型、草莓致病型、橘致病型有共同的EDA结构域,这3种致病型有很多EDA生物合成需要的同源基因。HST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为链格孢菌不同致病型的演化提供了新的见解。
刘荣萍,刘娟,胡军华,姚廷山,李鸿筠,冉春,刘浩强[3](2012)在《柑桔园链格孢菌Mp3毒素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明确柑桔园链格孢菌Mp3(Alternariasp.)毒素的作用机制,在试验条件下提取菌株Mp3的粗毒素进行致敏性反应和显色反应,并测定粗毒素处理的卡里佐枳橙幼苗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结果发现,链格孢菌Mp3的毒素为酮类物质,与已经报道的A.citri产生的ACT毒素相似。Mp3的毒素处理后,卡里佐枳橙叶片的MDA含量升高,POD、APX活性最终下降,说明Mp3的毒素能够抑制卡里佐枳橙叶片的保护性酶系统,细胞内活性氧清除系统遭到破坏,导致活性氧大量积累,使质膜发生过氧化反应,产生MDA,而且MDA含量随着Mp3毒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证明Mp3毒素的作用位点为质膜,这与ACT毒素的作用位点一致。此研究为柑桔园中链格孢菌的鉴定和防治提供了参考。
黄秀萍[4](2012)在《雷公藤角斑病菌的毒素提取及致病机理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药用植物。角斑病是雷公藤重要的病害之一,病害的泛滥使雷公藤的叶片大量提前脱落,甚至出现弱株、死株,叶片和根的产量急剧下降,严重影响雷公藤的经济生产。本文在研究雷公藤角斑病病原菌——福木假尾孢菌(Pseudocercospora elaeodendri)产毒条件的基础上,提取到病原菌粗毒素,生物测定表明粗毒素对雷公藤有致病性;初步研究了粗毒素的理化性质;用不同浓度的毒素处理雷公藤,通过测定抗性生理生化指标,探讨毒素的致病机理,研究结果如下:1、离体叶圆片浸渍法和针刺法都证明了雷公藤角斑病菌毒素对雷公藤叶片有毒害作用。两种方法对比,针刺法效果显着,结果准确可靠,使用便捷且用量少。因此,本试验采用离体叶片针刺法作为生物活性测定的方法。2、对雷公藤角斑病菌的产毒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条件对产毒能力的影响非常明显。5种培养液中,查彼+培养液产毒能力最强;在温度为29℃,培养基pH为7.0,全黑暗、连续震荡(120r·min-1)条件下培养25d的毒素致病力最强。3、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法、有机溶剂萃取法和活性炭法3种常用的方法提取毒素,结果显示:1)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法可以并且快速地提取到毒素,80%饱和的硫酸铵提取毒素,效果较理想。2)有机溶剂萃取法中,极性较强的有机溶剂对萃取该毒素的能力较差,主要的有毒成分基本都在水相中;极性较强的萃取剂使毒素产生沉淀,沉淀并不使雷公藤叶片产生明显的病斑,蒸发后的溶液却能产生;说明毒素的有效成分具有较高的极性,是小分子物质。3)活性炭法提取毒素的效果不理想、操作复杂,不适合提取福木假尾孢菌毒素。4、毒素稳定性测定结果显示:该毒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较低的温度下储存,有利于毒素活性的保持;在一定时间内,储藏时间对毒素的影响很小;用一定pH范围内的酸碱缓冲液处理后,毒素活性与对照无显着差异,说明毒素有较强的酸碱稳定性。因此,该毒素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5、透析袋法试验结果表明,雷公藤角斑病菌毒素是一种小分子物质,与有机溶剂萃取法的结论一致。用考马斯亮蓝法、蒽酮比色法等检测到含毒滤液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为22.183μg·mL-1、可溶性糖含量为139.461μg·mL-1。6、用雷公藤角斑病菌致病菌福木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elaeodendri)粗毒素原液的10%、20%、40%、100%4个浓度处理雷公藤,并分析处理48h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等抗病指标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福木假尾孢毒素是重要的致病因子。SOD、POD、CAT、PAL等保护酶系统酶活性除100%高浓度毒素处理的酶活性达到高峰后迅速下降并低于对照外,其余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36-48h)的走势,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最终产物MDA在0-36h内上升,但36-48h后开始下降,表明雷公藤受毒素侵染后能够应激作出反应,促进雷公藤体内保护酶的增量表达,减少膜脂过氧化作用,从而提高了雷公藤的抗病性。综合几种酶活性的变化,选择40%浓度的福木假尾孢菌毒素作为雷公藤角斑病抗性研究的最佳处理浓度。
刘娟[5](2011)在《柑桔园链格孢菌的鉴定与防治》文中指出柑桔是世界第一大水果,中国是最重要的原产中心之一,其栽培面积和年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链格孢属真菌是植物重要的病原菌,种类多,寄主范围广,对环境和基质的适应性很强,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在柑桔园中,链格孢菌是一种重要的真菌病害,它侵染柑桔的叶片、茎干和果实,引起Allbinism白化病,粗皮柠檬链格孢叶斑病,链格孢茎干底部腐烂病,以及柑桔褐斑病和柑桔黑腐病,导致柑桔产业损失严重。目前,在中国西南地区柑桔园中发现,链格孢侵染卡里佐枳橙幼苗的叶片和枝条,引起大量幼苗的猝死,同时发现链格孢也是金柑流胶的致病菌之一。因此对柑桔园的链格孢菌进行致病机理和药剂防治的研究将为控制链格孢菌的流行奠定基础。本论文主要针对柑桔园7株链格孢菌的形态、遗传多样性、致病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测定了20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组织分离法得到MP2、MP3、MP4、JG2、JG4、T1-4和T2-3 7株链格孢菌。通过形态观察和致病性检测分析发现7株链格孢菌之间具有一定差异。通过rDNA-ITS测序鉴定,7株链格孢菌只能被鉴定到Alternaria sp.。2.过rDNA-ITS序列聚类分析发现所有菌株被分为两大支,MP2和MP4与Alternaria tenui、Alternaria astragali、Alternaria sp. OUCMBI101196聚为一支。MP3,JG4,T1-4,T2-3与Alternaria alternate, Alternaria citri, Alternaria longipes等聚为一支。通过RAPD结果聚类分析发现7株链格孢菌被分为三大支,MP2,MP4和MP3聚为一类,JG4与T1-4和T2-3聚为一类,JG2单独聚为一类。综合rDNA-ITS及RAPD分析结果,MP2与MP4可能是相似种或相同种,与A.tenui、A.astragali、Alternaria sp. OUCMBI101196较近。MP3, JG4, T1-4, T2-3与A.alternate, A.citri, A.longipes等有较近的亲缘性,可能是相近种。而JG2单独为一支,还需进一步鉴定。这为柑桔园链格孢进行进一步的分类鉴定,为快速鉴定链格孢真菌奠定了基础。3.通过颜色反应,发现MP3毒素为酮类物质与,与已报道A. citri产生的ACT毒素相似。通过对MP3毒素处理枳橙叶片细胞的POD、APX舌性和MD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MP3毒素可以造成POD、APX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这表明MP3毒素能够抑制保护性酶的系统的作用,使细胞内活性氧清除系统遭到破坏,导致活性氧大量累积,致使质膜发生过氧化反应,产生MDA,而且MDA的含量随着MP3毒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证明MP3毒素作用位点为质膜,这与ACT毒素作用位点是质膜相一致。4.选取田间常用的20种杀菌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各药剂在不同试验浓度下对链格孢MP3菌丝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与浓度呈正相关。70%丙森锌EC50值为0.2475μg/mL,其抑菌效果最好;其次为10%苯醚甲环唑、50%丙环唑、27.12%碱式硫酸铜、16%松脂酸铜、10%井冈霉素、40%杜邦福星、70%氢氧化铜、22%抑菌唑、1.5%噻霉铜、65%代森锰锌;40%多菌灵的抑制效果最差,EC50值为911.7747μg/mL。到目前为止,防治链格孢菌较好的药剂仍然是代森锰锌和铜制剂类的杀菌剂。这为柑桔园链格孢菌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陈景鹏[6](2010)在《小麦纹枯病菌毒素的分离纯化及其对寄主的致病作用》文中认为本实验用改良的Richard培养液培养小麦纹枯病菌(Rhizotonia cerealis),并采用不同方法提取病菌毒素。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方法为:将小麦纹枯病菌培养滤液于60℃旋转蒸发浓缩至原体积的1/5,加等体积甲醇、离心去沉淀,60℃旋转蒸发去甲醇。将水相用乙酸乙酯和氯仿分别先后对培养滤液进行萃取,溶剂用量均为滤液体积的1.5倍,合并有机相,50℃旋转蒸发去除有机溶剂,得到小麦纹枯病菌的粗毒素。粗毒素经硅胶柱层析,用不同洗脱剂洗脱,每种洗脱剂共收集40瓶洗脱液,将含活性成分最多的瓶号收集液合并定为精毒素。对收集液进行毒素活性检测,表明去离子水洗脱毒素的作用较好,其毒素对小麦幼根生长的抑制率达40.9%。不同方法提取的粗毒素具有相似的紫外吸收曲线,吸收峰在190-230nm左右。薄层色谱分析表明该毒素为有机酸类物质。以粗毒素接种小麦叶鞘后,接种部位出现类似病害症状的坏死斑;粗毒素对小麦胚根的伸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可达93.5%;影响小麦水分吸收与运输,使植株失水甚至萎蔫;对小麦叶鞘和叶片细胞膜有明显的损伤作用,导致细胞膜透性改变,损伤率分别达54.4%与47.8%;对小麦叶绿体有明显的破坏作用,毒素处理植株的叶鞘明显黄化,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苗期和拔节期植株分别减少77.53%与49.35%。毒素处理小麦植株后,对小麦叶鞘和叶片内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超氧化歧化酶(SOD)等防御酶活性都有影响。具体表现在高浓度时(5倍稀释液),毒素能抑制防御酶活性,而低浓度时对各种防御酶活性均有促进增强作用。20倍毒素稀释液处理,POD、PPO、PAL和SOD活性比对照分别增加了34.4%、31.9%、56.4%和34.9%。各种防御酶活性高峰一般出现在毒素处理后的第48h,72h时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小麦纹枯病菌粗毒素具有明显诱导寄主可溶性蛋白积累的作用。毒素处理24h时,植株可溶性蛋白含量已显着高于对照,且在48h时浓度达到高峰,苗期和拔节期植株用毒素处理后,叶片蛋白含量分别为78.86 mg/mL与73.87 mg/mL,而对照植物蛋白量为59.88mg/mL与62.76 mg/mL。
郭霞[7](2009)在《红豆草黑腐病菌毒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红豆草黑腐病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和病原菌产生毒素的条件及其毒素的组成成分,为以后利用红豆草黑腐病病原菌粗毒素,合成与该毒素相拮抗的化学物质,更有效地防治该病害。试验从田间具有典型病斑的发病红豆草叶片上分离病菌并培养鉴定。通过对病原形态的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菌菌落等径生长,初无色,后渐变为青褐色至黑褐色,边缘整齐;菌丝细长,分枝,有隔膜,初为无色,渐变为浅褐色;分生孢子梗直或向一侧略弯曲,褐色,分生孢子常单生或短链生,倒棍棒状、长椭圆形,具横隔膜3~7个,纵隔膜0~3个,斜隔膜0~2个。喙及假喙柱状,淡褐色,分隔。与Alternaria属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照,将其鉴定为Alternaria tenuis Nees.(细链格孢)。生物学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6种液体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液、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叶片汁液培养液、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液、改良Fries培养液、查彼培养液及PSK培养液中,病菌在PSK培养液中生长速率最快;适宜菌丝生长的时间为1113d,而菌丝干重在第13天达到最大值;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最适温度为25℃,低于15℃或者高于35℃均不适宜生长;菌丝在光暗交替并且振荡的条件下生长最快;在pH值3~11范围内均能生长,以pH 4生长最好。本试验研究了产生粗毒素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的上述6种液体培养基中,产毒能力最强的为PSK液体培养基,适宜培养时间为13d,培养温度为15℃,适宜pH值为6,培养方式为连续24 h黑暗及振荡培养。选择甘肃省红豆草种子,以种子萌发抑制法对粗毒素进行生物检测,表明培养得到的粗毒素具有一定的毒性。采用PSK培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黑腐病菌,经乙酸乙酯萃取、浓缩、纯化,得到较纯的毒素样品。经生物测定发现,该毒素具有一定的毒性。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6890-5973I)测定该毒素组分。结果表明,红豆草细链格孢菌主要组成成分为乙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相对含量为67.02%。
孟令军[8](2009)在《水稻纹枯病菌毒素的提纯、组分分析及钝化》文中提出采用不同方法提取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毒素,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方法为:将水稻纹枯病菌培养滤液于60℃旋转蒸发浓缩至原体积的1/5,加等体积甲醇、离心去沉淀,60℃旋转蒸发去甲醇。取水相加等体积的乙醚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40℃旋转蒸发去乙醚,即得水稻纹枯病菌粗毒素。该粗毒素对水稻胚根的伸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以粗毒素针刺接种水稻叶鞘后,接种部位出现典型的纹枯病病斑。不同方法提取的粗毒素具有相同的紫外吸收曲线,吸收峰在220nm左右。粗毒素经第1次Sephadex G-75硅胶柱层析,共收集43瓶洗脱液,主要活性成分集中在718瓶。将第1次层析后718瓶洗脱液同法进行第2次层析,共收集21瓶洗脱液,其中79瓶含活性成分最多。本研究将第2次层析后79瓶洗脱液定为精毒素。对精毒素进行HPLC检测,发现其至少有4个特异吸收峰,即可能含有4种活性组分。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该毒素可能含有N-H(或O-H)、C=O、C-N(或C-O)基团。薄层色谱分析表明该毒素为糖类物质。经气质联用进一步检测发现该毒素含有葡萄糖、N-乙酰氨基甘露糖和蔗糖。同时表明该毒素不含苯甲酸、苯乙酸及其衍生物。将9种化合物与病菌粗毒素按一定浓度(100、500和1000μg/ml)混合后,测定其对水稻胚根伸长的抑制率。结果表明,多种化合物对毒素具有显着的钝化作用,其中KMnO4钝化率最大,达80%左右。对水稻叶鞘针刺接种显示,KMnO4与毒素混合接种仅出现褐色斑,而未见枯白色坏死斑,表明其病害症状比单用毒素明显减轻。比较水稻纹枯病菌不同菌株的产毒能力与对水稻的致病力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即菌株产毒能力越强,其致病力也越强。由此可见,毒素是水稻纹枯病菌致病的重要因子之一。
王风敏[9](2008)在《春夏大白菜黑斑病抗性鉴定和抗病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大白菜黑斑病是由链格孢属真菌所致的一种常发病害,也是一种世界性病害。近年来,随着春大白菜、早秋大白菜的发展,黑斑病病害问题日益突出,抗病育种是解决大白菜黑斑病经济而又有效的途径,而抗性鉴定和抗病机理研究则是抗病育种的基础。为此,本研究从春夏大白菜黑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入手,在研究了大白菜黑斑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的基础上,对168份大白菜材料进行苗期大白菜黑斑病抗性鉴定,同时分析了不同抗性的大白菜品种接种病原菌后POD、CAT、PAL活性的变化。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在陕西省大白菜主产区分离得到32个黑斑病病菌单孢系,根据形态和特异引物PCR扩增结果,确定是甘蓝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其在PDA人工培养基上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寄主范围试验表明,甘蓝链格孢可侵染小白菜、萝卜、芜菁、甘蓝、芥蓝、菜心、芥菜、油菜。2建立了大白菜抗甘蓝链格孢黑斑病的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其程序为:采用二叶期幼苗,以1×104pfu/mL孢子浓度,喷雾接种,随后置25℃条件下,先黑暗下保湿24h,接着正常管理3天,从第4天开始夜间保湿,白天揭开,第8天保湿24h后,调查发病情况,其结果客观反映大白菜品种的抗病性。3对46份大白菜杂交组合和122份自交系进行了苗期抗病性鉴定,筛选出30份抗病材料、109份中抗材料、24份感病材料和5份高感材料,未见高抗与免疫品种,为抗病育种和分子标记研究奠定了基础。抗病材料可作为抗病的亲本,其中自交系材料06S157的病情指数仅14.6,说明其对甘蓝链格孢的抗性好,可在以后的育种过程中加以利用。4抗病品种在受到甘蓝链格孢侵染时,叶片内POD活性反应较感病品种快,但POD活性值上升比感病品种小;抗病品种在受到病原菌侵染时,叶片内CAT活性反应快,且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感病品种在受病菌侵染后叶片内的CAT活性变化缓慢,变化程度低;另外无论是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的PAL酶活性在接种后的动态变化有相似规律,接种后所有品种的PAL酶活性均比未接种前增加,但品种之间PAL酶活性没有显着差异。
吴佳文[10](2008)在《异孢镰孢YZ-03的产毒条件与毒素的生物活性测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YZ-03菌株是为害空心莲子草病原菌异孢镰孢的一个菌株,本研究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不同培养基质、不同的培养时间和不同的培养基初始pH值等条件对YZ-03菌株产生毒素的影响。结果表明,YZ-03液体培养的最佳产毒条件是用初始pH6.07.0的PD培养液,在25℃、120rpm的振荡培养箱中培养30d;而适合YZ-03产毒的最佳固体培养基为菜籽饼培养基、麦粒培养基。用甲醇、石油醚、乙酸乙酯和去离子水提取YZ-03菌株固体培养物中的粗毒素,提取液经浓缩后获得粗毒素,并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甲醇提取的粗毒素10mg/ml处理后,空心莲子草的病情指数最高,达91.42%,而石油醚提取物处理的病情指数最低,只有29.52%。采用种子萌发抑制试验法测定了粗毒素对小麦、大麦、玉米、水稻、绿豆、萝卜、稗草和醴肠胚根和胚芽的抑制,结果表明,10mg/ml粗毒素(甲醇提取)处理,醴肠、稗草、萝卜、玉米胚根生长抑制率分别达85.62%、78.51%、81.40%和82.18%,幼芽生长抑制率分别达69.45%、49.52%、30.42%和45.74%。采用叶碟法测定粗毒素对32种植物的致病性,结果表明,粗毒素对小藜和玉米叶片的致病性最强,5mg/ml粗毒素处理,小藜和玉米敏感性等级达到5级,其次是空心莲子草、泽漆和大麦,10mg/ml粗毒素处理,敏感性等级达到5级。用不同浓度的异孢镰孢YZ-03菌株粗毒素处理3~4叶期空心莲子草幼苗,分别测定了叶片组织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活性氧(ROS)产生速率,以及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粗毒素处理后,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膜透性增加,MDA含量在空心莲子草体内累积,叶绿素含量急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上升,经2mg/ml粗毒素处理后48hPOD就达到最大,比对照提高了6.19倍,1mg/ml粗毒素处理的则在处理后96h达到最大;2mg/ml粗毒素处理后SOD出现两个活性高峰,其中在处理后72h的高峰最大,此时SOD活性较对照提高了180.1%,显着高于对照;CAT在处理后48h有一个活性高峰且高于对照;粗毒素处理后空心莲子草叶片中PAL、PPO活性与对照的无显着性差异;1mg/ml粗毒素处理后72h,空心莲子草叶片的ROS产生速率达到最大,随后ROS产生速率急剧下降。
二、芸薹链格孢致病毒素研究Ⅱ——AB-毒素对白菜叶片细胞PAL、POD、SOD活性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芸薹链格孢致病毒素研究Ⅱ——AB-毒素对白菜叶片细胞PAL、POD、SOD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枣果黑斑病菌交链格孢菌产生毒素种类及其致病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红枣缩果病和黑斑病 |
1.2 链格孢菌鉴定的研究现状 |
1.2.1 链格孢属真菌的形态学鉴定 |
1.2.2 链格孢属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1.3 链格孢菌毒素种类及其危害 |
1.3.1 链格孢菌毒素种类 |
1.3.2 已在人类食物和饲料中检测到的链格孢菌毒素的种类及其危害 |
1.4 链格孢菌毒素的分离和鉴定方法 |
1.4.1 薄层色谱分析法 |
1.4.2 气相色谱(GC)及气质联用(GC-MS)技术 |
1.4.3 液相色谱(LC)及液质联用(LC-MS)技术 |
1.4.4 快速检测方法——ELISA技术 |
1.5 链格孢菌毒素致病机制 |
1.6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1.6.1 本研究的选题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枣缩果病和黑斑病果实病菌的分离及致病性测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病原菌分离和培养 |
2.1.3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病原菌的分离结果 |
2.2.2 致病性测定结果 |
2.3 小结 |
第三章 新疆红枣缩果病和枣果黑斑病病原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形态学鉴定 |
3.1.3 分子生物学鉴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形态学鉴定结果 |
3.2.2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
3.3 小结 |
第四章 交链格孢菌产生毒素种类分析及含量测定 |
4.1 材料 |
4.1.1 供试菌株 |
4.1.2 接种用枣果 |
4.1.3 DRYES培养基 |
4.1.4 试剂 |
4.1.5 仪器与设备 |
4.2 样品前处理 |
4.2.1 10 株交链格孢菌毒素种类及含量测定 |
4.2.2 不同发病程度枣果样品处理 |
4.2.3 人工接种链格孢菌后发病枣果样品处理 |
4.3 链格孢菌毒素的检测方法 |
4.3.1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条件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4 种链格孢霉毒素总离子流图 |
4.4.2 方法的验证 |
4.4.3 10 株链格孢菌菌株中毒素种类及含量 |
4.4.4 不同发病程度枣果中4种链格孢菌毒素含量的测定 |
4.4.5 人工接种链格孢菌后枣果中4种链格孢菌毒素含量的测定 |
4.5 小结 |
第五章 链格孢菌粗毒素致病机理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链格孢菌粗毒素对枣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2.2 菌株hm-24 链格孢菌粗毒素对枣叶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5.2.3 链格孢菌粗毒素对叶片酶活的影响 |
5.2.4 链格孢菌粗毒素对枣叶中糖含量的影响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2)链格孢菌毒素合成相关基因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基因簇 |
2 CD染色体 |
3 毒素及其编码基因 |
3. 1 AK毒素基因 |
3. 2 ACT毒素基因 |
3. 3 AF毒素基因 |
3. 4 AM毒素基因 |
3. 5 ACR毒素基因 |
3. 6 AAL毒素基因 |
3. 7 AT毒素、AB毒素、AP毒素 |
4 结语 |
(3)柑桔园链格孢菌Mp3毒素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方法 |
1.2.1 链格孢菌粗毒素提取 |
1.2.2 毒素致敏性反应 |
1.2.3 毒素的显色反应 |
1.2.4 毒素处理叶片酶活性测定 |
1.2.5 毒素处理叶片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毒素致敏性 |
2.2 毒素的颜色反应 |
2.3 毒素对卡里佐枳橙叶片POD活性的影响 |
2.4 毒素对卡里佐枳橙叶片APX活性的影响 |
2.5 毒素对卡里佐枳橙叶片MDA的影响 |
3 讨论 |
(4)雷公藤角斑病菌的毒素提取及致病机理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雷公藤 |
2 雷公藤角斑病菌 |
3 真菌毒素研究进展 |
3.1 真菌毒素及分类 |
3.2 影响植物病原菌产毒的因素 |
3.3 毒素的制备 |
3.4 毒素理化性质的测定 |
3.5 毒素处理浓度和方法 |
3.6 毒素对寄主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
4 毒素的应用 |
4.1 抗病性能鉴定及抗性诱导 |
4.2 植物病害防治的应用 |
4.3 分类学的应用 |
4.4 其他用途 |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雷公藤角斑病菌毒素生物活性测定及产生条件研究 |
1 供试材料 |
1.1 供试菌株和供试植物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培养基的制备 |
2 试验方法 |
2.1 毒素原液的提取和制备 |
2.2 生物活性测定 |
2.3 不同培养条件对产毒的影响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生物活性测定 |
3.2 雷公藤角斑病菌产毒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雷公藤角斑病菌毒素的提取及稳定性测定 |
1 供试材料 |
1.1 供试菌株和供试植物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培养基 |
2 试验方法 |
2.1 雷公藤角斑病菌毒素的提取 |
2.2 雷公藤角斑病菌毒素的稳定性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雷公藤角斑病菌毒素的提取 |
3.2 雷公藤角斑病菌毒素的稳定性测定 |
4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雷公藤角斑病菌毒素化学性质初步分析 |
1 供试材料 |
1.1 供试试剂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分子量范围测定 |
2.2 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测定含毒滤液的蛋白质浓度 |
2.3 葸酮比色法测定含毒滤液中可溶性糖含量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雷公藤角斑病菌毒素分子量范围测定 |
3.2 含毒滤液蛋白质含量 |
3.3 含毒滤液可溶性糖含量 |
4 结论与讨论 |
4.1 雷公藤角斑病菌毒素分子量范围测定 |
4.2 毒素原液中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 |
第五章 雷公藤角斑病菌毒素对雷公藤防御酶系的影响 |
1 供试材料 |
1.1 供试材料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雷公藤角斑病菌毒素培养与毒素原液的提取 |
2.2 毒素的处理 |
2.3 酶液的提取 |
2.4 活性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浓度毒素对雷公藤叶片SOD活性的影响 |
3.2 不同浓度毒素对雷公藤叶片POD活性的影响 |
3.3 不同浓度毒素对雷公藤叶片CAT活性的影响 |
3.4 不同浓度毒素对雷公藤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
3.5 不同浓度毒素对雷公藤叶片PAL活性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语 |
1 结论 |
2 讨论 |
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5)柑桔园链格孢菌的鉴定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柑桔产业的概况 |
1.2 链格孢属真菌研究进展 |
1.2.1 链格孢属真菌病害的经济重要性 |
1.2.2 链格孢菌生物学特性及流行规律 |
1.2.3 链格孢菌的分类方法 |
1.2.4 链格孢菌毒素研究 |
1.2.5 链格孢菌的防治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链格孢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致病菌分离和纯化 |
2.2.2 形态鉴定 |
2.2.3 致病性测定 |
2.3 讨论 |
第三章 柑桔园链格孢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3.2.2 rDNA-ITS序列分析 |
3.2.3 RAPD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柑桔园链格孢菌的致病机理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致敏性测定 |
4.2.2 毒素的颜色反应 |
4.2.3 毒素对枳橙叶片细胞内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 |
4.2.4 毒素对枳橙叶片细胞内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影响 |
4.2.5 毒素对枳橙叶片细胞内丙二醛(MDA)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柑桔园链格孢菌杀菌剂的室内筛选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测定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杀菌剂对链格孢菌MP3菌丝生长的影响 |
5.2.2 不同杀菌剂对链格孢菌MP3的室内毒力测定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
(6)小麦纹枯病菌毒素的分离纯化及其对寄主的致病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植物病原菌毒素 |
(一) 毒素的类型 |
1、寄主专化性毒素(HST) |
2、非寄主专化性毒素(NHST) |
(二) 毒素的化学组分 |
1、蛋白、肽及氨基酸衍生物 |
2、多糖、糖蛋白及糖苷 |
3、萜类 |
4、其他有机物 |
(三) 毒素的致病机理 |
1、对植物细胞膜的影响 |
2、对植物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3、对植物多种酶活性的影响 |
4、对植物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5、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6、其他 |
(四) 毒素的提取纯化 |
1、毒素的提取 |
2、毒素的纯化 |
二、植物病原菌毒素的应用前景 |
(一) 在杂草防除上的应用 |
(二) 在抗病育种上的应用 |
(三) 在抗病育种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
三、小麦纹枯病菌及其毒素 |
(一) 小麦纹枯病菌概述 |
(二) 病原菌致病因子 |
1、酶 |
2、毒素 |
四、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材料与方法 |
一、供试菌株 |
二、培养基 |
(一) 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 |
(二) 改良的Richard 培养液 |
三、主要试剂与仪器 |
(一) 主要试剂 |
(二) 主要仪器 |
四、毒素的培养 |
五、毒素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
六、粗毒素的提取 |
(一) 单剂萃取法 |
(二) 复合溶剂萃取法 |
七、毒素纯化与检测方法 |
(一) 柱层析纯化 |
(二) 紫外扫描分析 |
(三) 薄层层析分析 |
八、毒素对小麦的致病作用检测 |
(一) 接种试验 |
(二) 毒素对小麦细胞膜损伤的测定 |
(三) 毒素对小麦植株鲜重影响的测定 |
(四) 毒素对小麦叶绿素含量影响的测定 |
(五) 毒素对小麦防御酶活性影响的测定 |
1、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
2、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测定 |
3、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测定 |
4、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
(六) 毒素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 |
结果与分析 |
一、小麦纹枯病菌毒素提取纯化 |
(一) 粗毒素提取 |
1、小麦种子对毒素的敏感性 |
2、不同有机溶剂萃取毒素的效果 |
3、不同有机溶剂复合萃取毒素的效果 |
4、毒素化学物质检测 |
(二) 粗毒素的纯化 |
1、不同洗脱剂的纯化效果 |
2、纯化毒素的活性检测 |
二、小麦纹枯病菌毒素对小麦植株的作用 |
(一) 对小麦叶鞘的致病作用 |
(二) 对小麦植株水分含量的影响 |
(三) 对小麦植株细胞膜的损伤作用 |
(四) 对小麦植株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五) 对小麦植株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
1、对小麦植株 POD 活性的影响 |
2、对小麦植株 PPO 活性的影响 |
3、对小麦植株PAL 活性的影响 |
4、对小麦植株 SOD 活性的影响 |
(六) 对小麦植株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1、标准蛋白浓度曲线 |
2、对小麦植株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小结与讨论 |
一、小结 |
1、小麦纹枯病菌毒素的提取 |
2、对小麦的致病作用 |
3、对小麦植株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
4、对小麦植株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二、讨论 |
1、小麦纹枯病菌毒素的提取 |
2、小麦纹枯病菌毒素的本质 |
3、小麦纹枯病菌毒素对寄主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红豆草黑腐病菌毒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红豆草黑腐病研究进展 |
1.1.1 红豆草黑腐病病原 |
1.1.2 红豆草黑腐病的危害症状 |
1.1.3 红豆草黑腐病的流行与侵染循环 |
1.1.4 红豆草黑腐病的防治 |
1.2 病原真菌毒素的研究进展 |
1.2.1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概念 |
1.2.2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分类 |
1.2.3 真菌毒素的化学类别 |
1.2.4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致病机理 |
1.2.5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
1.2.6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应用 |
1.2.7 影响植物病原真菌毒素产生的因素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红豆草黑腐病鉴定 |
2.1.1 供试培养基 |
2.1.2 病样的采集及菌种的制备、保存 |
2.1.3 致病性测定 |
2.1.4 病原菌的鉴定 |
2.1.5 病菌生长的培养 |
2.2 红豆草黑腐病菌生长及其产毒培养条件的研究 |
2.2.1 供试材料及主要仪器 |
2.2.2 菌丝干重的测定 |
2.2.3 无菌滤液与粗毒素的制备 |
2.2.4 种子催芽方法 |
2.2.5 病菌生长及其产毒培养条件的筛选 |
2.3 红豆草黑腐病菌产生粗毒素的生物测定 |
2.3.1 种子萌发抑制法 |
2.3.2 离体叶片针刺法 |
2.3.3 叶圆片法 |
2.4 红豆草黑腐病菌产生毒素的提取、纯化及其组分测定 |
2.4.1 黑腐病菌毒素的培养 |
2.4.2 黑腐病菌粗毒素的制备 |
2.4.3 黑腐病菌毒素的纯化 |
2.4.4 黑腐病菌毒素的组分分析 |
2.5 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病原菌鉴定及致病性测定结果 |
3.1.1 病原菌形态 |
3.1.2 病菌致病性 |
3.2 病菌生长及其产毒培养条件研究 |
3.2.1 不同液体培养基对病菌生长及其产生毒素的影响 |
3.2.2 不同培养时间对病菌生长及其产生毒素的影响 |
3.2.3 不同培养温度对病菌生长及其产生毒素的影响 |
3.2.4 不同培养液pH 值对红豆草黑腐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3.2.5 不同光照及振荡条件对红豆草黑腐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3.3 红豆草黑腐病菌产生粗毒素的生物测定 |
3.3.1 种子根伸长抑制法 |
3.3.2 离体叶片针刺法 |
3.3.3 粗提液浸渍离体叶片法 |
3.4 红豆草黑腐病菌产生毒素组分测定分析 |
3.4.1 红豆草链格孢菌粗毒素的提纯及生物测定 |
3.4.2 红豆草链格孢菌毒素的气相色谱与质谱分析(GC-MS)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红豆草黑腐病菌 |
4.1.1 病原菌鉴定 |
4.1.2 病原菌及其产毒培养条件的研究 |
4.2 红豆草黑腐病菌产生毒素组分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8)水稻纹枯病菌毒素的提纯、组分分析及钝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植物病原真菌致病因子 |
(一) 胞壁降解酶 |
(二) 毒素 |
(三) 激素 |
二、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研究进展 |
(一)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种类 |
1、寄主专化型毒素 |
2、非寄主专化型毒素 |
(二)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化学成分 |
1、多糖和糖肽 |
2、酚类和杂环化合物 |
3、氨基酸衍生物 |
4、类萜化合物 |
5、其他 |
(三)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提取与纯化方法 |
1、毒素提取 |
2、毒素纯化 |
(四)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组分分析技术 |
1、紫外光谱(UV) |
2、红外光谱(IR ) |
3、核磁共振谱(NMR ) |
4、质谱(MS ) |
(五)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致病机理 |
1、对寄主细胞结构的破坏作用 |
2、对寄主植物酶的影响 |
3、其他 |
(六)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应用 |
1、在植物病害防治与杂草防除上的应用 |
2、在真菌分类上的应用 |
3、在抗病育种上的应用 |
(七)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钝化 |
1、非生物钝化作用 |
2、生物钝化作用 |
三、丝核菌毒素研究现状 |
(一) 毒素的提纯 |
(二) 毒素的本质 |
(三) 毒素的作用 |
四、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材料与方法 |
一、供试菌株 |
二、培养基 |
(一) 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 |
(二) 改良的 Richard 培养液 |
三、主要供试药剂与仪器 |
(一) 主要药剂 |
(二) 主要仪器 |
四、毒素产生方法 |
五、粗毒素提取方法 |
(一) 活性炭吸附法 |
(二) 酸度调节萃取法 |
(三) 活性炭吸附萃取法 |
(四) 乙醚萃取法 |
六、毒素生物活性检测方法 |
(一) 胚根伸长抑制法 |
(二) 叶鞘针刺接种法 |
七、毒素纯化与检测方法 |
(一) 粗毒素紫外扫描分析 |
(二) 粗毒素柱层析分离纯化 |
八、毒素组分分析方法 |
(一) 精毒素高效液相色谱( HPLC) 检测 |
(二) 精毒素红外光谱(IR)分析 |
(三) 精毒素薄层层析(TLC)分析 |
(四) 精毒素气质联用(GL-MS)分析 |
1、检测物甲酯化处理 |
2、检测物衍生化处理 |
九、毒素钝化方法 |
(一) 不同化合物处理后毒素对水稻胚根伸长的抑制测定 |
(二) 高锰酸钾钝化后毒素对水稻叶鞘的致病力测定 |
十、水稻纹枯病菌苗期致病力测定 |
结果与分析 |
一、水稻纹枯病菌毒素的提取 |
(一) 不同有机溶剂萃取的粗毒素的生物活性 |
(二) 不同方法提取的粗毒素的生物活性 |
1、不同方法提取的粗毒素的生物活性 |
2、乙醚萃取法分步萃取后各相生物活性监测 |
3、不同浓度的粗毒素对水稻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 |
4、粗毒素对水稻叶鞘的致病力 |
二、水稻纹枯病菌毒素的分离纯化 |
(一) 粗毒素的提取 |
1、不同溶剂提取毒素的紫外吸收图谱 |
2、不同方法提取毒素的紫外吸收图谱 |
(二) 粗毒素的纯化 |
1.S ephadex G-75 第一次柱层析 |
2.S ephadex G-75 第二次柱层析 |
三、水稻纹枯病菌毒素的组分分析 |
(一) 精毒素HPLC 检测 |
1、流动相检测条件 |
2、HPLC 检测结果 |
(二) 精毒素红外光谱(IR)分析 |
(三) 精毒素薄层色谱(TLC)分析 |
(四) 精毒素气质联用(GL-MS)分析 |
1、苯甲酸、苯乙酸及其衍生物类检测结果 |
2、糖、糖胺类检测结果 |
四、水稻纹枯病菌毒素的钝化 |
(一) 不同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菌毒素的钝化作用 |
(二) KMnO4 钝化后毒素对水稻叶鞘的致病力 |
五、水稻纹枯病菌产毒能力与致病力的关系 |
讨论 |
一、水稻纹枯病菌毒素的提取 |
二、水稻纹枯病菌毒素的本质 |
三、水稻纹枯病菌毒素的钝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春夏大白菜黑斑病抗性鉴定和抗病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大白菜黑斑病症状 |
1.2 大白菜黑斑病病原菌的研究状况 |
1.2.1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
1.2.2 病原菌的生物学特征 |
1.2.3 病原毒素相关研究 |
1.2.4 大白菜黑斑病病原的分类与鉴定 |
1.2.5 病原菌的致病型和鉴别寄主研究 |
1.3 大白菜黑斑病侵染循环、发病条件及防治措施 |
1.3.1 侵染循环 |
1.3.2 发病条件与规律 |
1.3.3 黑斑病的防治 |
1.4 大白菜黑斑病抗性研究 |
1.4.1 大白菜黑斑病苗期抗性鉴定 |
1.4.2 大白菜苗期黑斑病的抗性遗传规律 |
1.4.3 大白菜抗黑斑病资源筛选 |
1.5 酶活性变化与植物抗病性关系的研究概述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春夏大白菜黑斑病病原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2.1.1 供试材料 |
2.1.2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
2.1.3 病原菌菌丝体总DNA 的提取与PCR 鉴定 |
2.1.4 PDA 培养基的制备 |
2.1.5 病原菌的保存与菌种复壮 |
2.2 甘蓝链格孢在人工培养基上的适宜生长温度 |
2.2.1 试验材料 |
2.2.2 方法 |
2.3 甘蓝链格孢寄主范围试验 |
2.3.1 试验材料 |
2.3.2 接种方法 |
2.4 春夏大白菜黑斑病抗性鉴定方法比较 |
2.4.1 试验材料 |
2.4.2 接种浓度试验 |
2.4.3 最佳接种温度的确定 |
2.4.4 适宜接种时期的确定 |
2.5 大白菜种质资源对黑斑病的抗性鉴定 |
2.5.1 人工接种甘蓝链格孢苗期抗性鉴定 |
2.5.2 大田自然条件下对黑斑病的抗性鉴定 |
2.6 大白菜感染甘蓝链格孢后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2.6.1 试验材料 |
2.6.2 育苗与接种 |
2.6.3 POD 活性测定 |
2.6.4 CAT 活性测定 |
2.6.5 PAL 活性测定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春夏大白菜黑斑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
3.1.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
3.1.2 黑斑病病原菌形态与分子鉴定结果 |
3.2 温度对甘蓝链格孢生长的影响 |
3.3 甘蓝链格孢寄主范围 |
3.4 春夏大白菜黑斑病抗性鉴定方法比较 |
3.4.1 不同接种浓度对寄主感病的影响 |
3.4.2 发病温度对寄主感病的影响 |
3.4.3 不同苗龄接种对寄主感病的影响 |
3.5 大白菜资源的抗病性评价 |
3.5.1 人工接种甘蓝链格孢苗期抗性鉴定 |
3.5.2 大田自然条件下大白菜自交系对黑斑病的抗性鉴定 |
3.5.3 人工接种与自然条件下发病情况比较 |
3.6 大白菜感染甘蓝链格孢后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3.6.1 抗、感品种接种后感病历程 |
3.6.2 不同大白菜材料接种甘蓝链格孢后POD 含量的动态变化 |
3.6.3 不同大白菜材料接种甘蓝链格孢后CAT 含量的动态变化 |
3.6.4 不同大白菜材料接种甘蓝链格孢后PAL 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四章 讨论 |
4.1 关于大白菜黑斑病病原菌 |
4.1.1 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
4.1.2 病原菌的致病性 |
4.1.3 病原菌在培养基上最适温度 |
4.1.4 病原菌的季节交替性 |
4.2 抗性鉴定方法筛选 |
4.3 抗源筛选 |
4.4 酶与大白菜抗病性的关系 |
4.4.1 POD 与大白菜抗病性的关系 |
4.4.2 CAT 与大白菜抗病性的关系 |
4.4.3 PAL 与大白菜抗病性的关系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异孢镰孢YZ-03的产毒条件与毒素的生物活性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微生物毒素防除杂草的研究现状 |
2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产生条件 |
3 毒素活性的生物活性测定 |
3.1 针刺法 |
3.2 浸渍法 |
3.3 注射法 |
3.4 种子胚根生长抑制法 |
3.5 离体根冠细胞测定法 |
4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致病机理 |
4.1 毒素对细胞壁、细胞膜、内质网、核糖体、核和液泡结构的影响 |
4.2 毒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
4.3 毒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4.4 毒素对水分代谢的影响 |
4.5 毒素对酶和蛋白质的影响 |
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异孢镰孢的产毒培养条件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培养基对产毒的影响 |
1.3 培养时间对产毒的影响 |
1.4 培养基初始pH 值对产毒的影响 |
1.5 温度对产毒的影响 |
1.6 振荡培养对产毒的影响 |
1.7 异孢镰孢无菌滤液的热稳定性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培养液对产毒的影响 |
2.2 培养时间对产毒的影响 |
2.3 培养液初始pH 值对产毒的影响 |
2.4 温度对产毒的影响 |
2.5 振荡培养对产毒的影响 |
2.6 异孢镰孢培养滤液的热稳定性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异孢镰孢固体发酵粗毒素的产生、提取与生物活性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固体发酵培养基对YZ-03 菌株产毒的影响 |
1.3 YZ-03 菌株粗毒素的提取 |
1.4 YZ-03 菌株粗毒素的活性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固体培养基对YZ-03 菌株产毒的影响 |
2.2 4 种溶剂提取物生物活性测定 |
2.3 YZ-03 菌株粗毒素对胚根和胚芽生长的抑制 |
2.4 YZ-03 菌株粗毒素对32 种植物的活性测定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异孢镰孢粗毒素对空心莲子草生理生化作用特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异孢镰孢粗毒素的提取 |
1.2 空心莲子草幼苗的准备与处理 |
1.3 细胞膜损伤测定 |
1.4 叶绿素含量测定 |
1.5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1.6 过氧化物酶(POD)的提取与活性测定 |
1.7 多酚氧化酶(PPO)的提取与活性测定 |
1.8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提取与活性测定 |
1.9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提取与活性测定 |
1.10 过氧化氢酶(CAT)的提取与活性测定 |
1.11 活性氧(ROS)产生速率变化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异孢镰孢粗毒素对空心莲子草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2.2 异孢镰孢粗毒素对空心莲子草叶片叶绿素的影响 |
2.3 异孢镰孢粗毒素对空心莲子草叶片MDA 的影响 |
2.4 异孢镰孢粗毒素对空心莲子草叶片POD 活性的影响 |
2.5 异孢镰孢粗毒素对空心莲子草叶片PPO 活性的影响 |
2.6 异孢镰孢粗毒素对空心莲子草叶片PAL 活性的影响 |
2.7 异孢镰孢粗毒素对空心莲子草叶片SOD 活性的影响 |
2.8 异孢镰孢粗毒素对空心莲子草叶片CAT 活性的影响 |
2.9 异孢镰孢粗毒素对空心莲子草叶片ROS 产生速率变化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芸薹链格孢致病毒素研究Ⅱ——AB-毒素对白菜叶片细胞PAL、POD、SOD活性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枣果黑斑病菌交链格孢菌产生毒素种类及其致病作用研究[D]. 何丽. 石河子大学, 2017(01)
- [2]链格孢菌毒素合成相关基因研究进展[J]. 王洪秀,张倩,王玲杰,唐科志.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5(11)
- [3]柑桔园链格孢菌Mp3毒素作用机制研究[J]. 刘荣萍,刘娟,胡军华,姚廷山,李鸿筠,冉春,刘浩强. 中国南方果树, 2012(03)
- [4]雷公藤角斑病菌的毒素提取及致病机理的初步研究[D]. 黄秀萍.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1)
- [5]柑桔园链格孢菌的鉴定与防治[D]. 刘娟. 西南大学, 2011(09)
- [6]小麦纹枯病菌毒素的分离纯化及其对寄主的致病作用[D]. 陈景鹏. 扬州大学, 2010(02)
- [7]红豆草黑腐病菌毒素的研究[D]. 郭霞. 甘肃农业大学, 2009(06)
- [8]水稻纹枯病菌毒素的提纯、组分分析及钝化[D]. 孟令军. 扬州大学, 2009(12)
- [9]春夏大白菜黑斑病抗性鉴定和抗病机理研究[D]. 王风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10]异孢镰孢YZ-03的产毒条件与毒素的生物活性测定[D]. 吴佳文. 扬州大学,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