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语言学习的自主性

培养语言学习的自主性

一、培养语言学习的自主性(论文文献综述)

贾越[1](2021)在《《技术支持的自主语言学习:课堂之外》翻译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任瑞年[2](2021)在《自我调节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已经成为当下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是学习自主性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其中包含的自主学习和学会学习的观点,适应了当今学生的发展需求,成为教育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热点。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最初是由社会心理学家Bandura及其他学者提出并发展起来的,而在所有理论当之中,社会认知观下的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影响较大。国内外众多学者已经对自我调节学习做出了许多研究,虽然有一些研究是关于阅读自我调节学习的,但几乎都是从理论的角度探讨自我调节理论在阅读中的应用,且他们大多采用文献研究法,不怎么采用问卷调查法的方式。而本研究是以社会认知观中Zimmerman和Pintrich的自我调节学习理论为基础,在中国语境下利用问卷调查开展的一项实证研究,通过对研究数据的分析,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最后验收教学成效,在某种意义上拓宽了国内该领域的研究范围。本研究试图旨在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初三学生阅读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水平的现状如何;2)英语阅读中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与阅读成绩之间有何关系;3)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可以在多大程度上预测阅读成绩。通过对研究问题的结果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并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最后检验了教学成效。本研究以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收集了他们在教学改革前的英语阅读成绩,以修订的阅读自我调节学习能力调查问卷为测量工具,探讨了某校初三学生的英语阅读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得出结果如下:1)初三学生的英语阅读自我调节处于中等水平,三个子阶段的水平各不相同,其中自我反馈阶段的水平最高,其次是提前规划阶段,水平最低的是行为控制阶段;2)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和阅读成绩存在显着的正相关;3)阅读自我调节学习能力能很好地预测阅读成绩。基于此研究结果,设计并实施了为期9周的教改计划,秉承以下五点改革原则:1)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内在兴趣;2)鼓励、帮助学生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3)帮助学生设立合理的目标;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5)引导学生及时且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作者通过测试、访谈、课堂观察,反思日志验证被试的自学调节能力和阅读成绩有了明显进步。

楚慧杰[3](2021)在《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文中认为英语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与英语听、说、读技能相比,英语写作过程具有更复杂的心理、语言学和文化等机制,因而英语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我国中学英语教师的难题。伴随着21世纪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学科育人理念的深入,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如何解决传统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试价值倾向、过度依赖某种方法或模式和缺乏语言实践活动等问题,建构以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以发挥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成为21世纪英语写作教学转型的研究课题。因此,为顺应时代发展和教育教学理念更新对英语学科写作教学改革的需求,本研究在基于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的反思、深化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的需要及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思考之上,采用多学科视角,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及个案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理论基础阐释和实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构建“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对拓宽我国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视域、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写作教学观和形成个人的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理论、以及丰富我国外语写作教学的理论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分析了英语写作教学的基本概念,认为中学英语写作教学就是通过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对社会、生活和学习所需的书面交流的技能,培养学生能够通过书面语言自由表达意义和进行交流的能力。英语写作教学对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促进语言知识内化和思维发展、重建学生的可能生活有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从写作的心理过程、语言哲学依据、文化基础和教学法基础四个部分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重点探索:揭示了英语写作的心理过程机制;语言的结构(语形)、语言的意义(语义)和语言的使用(语用)等语言逻辑关系;英语写作超越“工具性”通达“人文性”的文化内蕴,进一步明晰了英语写作教学的本质内涵;同时,从“方法论”的角度对英语写作教学的科学性和人文性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后方法论”视角的必要性,为构建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为进一步厘清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建构的现实基础和实践依据,本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从英语写作教学的育人价值、教学活动过程和教学方法等维度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展开调查。调查分别发放了 343份教师问卷和700份学生问卷,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发现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全面育人价值尚未落实;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功利化倾向明显,侧重应试训练;中学英语写作教学重形式,忽视了学生的活动与体验。经分析认为,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知识本位”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应试教育现象普遍存在,教师缺乏系统的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本研究在阐述理论基础和揭示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从教学理念、方法论和实现途径三个方面对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进行探索:一是对“知识为本”和“素养为本”两种不同课堂教学价值取向进行对比和分析,提出英语写作教学应坚持“素养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及其教学;二是在阐释“后方法”是对“方法”的一种超越与重建,后方法视角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是一种不局限于理论原则、注重情境、重视教师进行理论建构和以学生素养发展为本的教学的基础上,倡导英语写作教学应打破以往英语写作教学中“迷信”某种固定原则、方法或模式的传统,建立一种强调教学活动的情境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方法论视角,以复杂性的思维审视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解决写作教学实践中教师所遭遇的困境;三是提出了实现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的三个关键途径:提倡写作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出应通过写作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学习活动对学生写作技能的获得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揭示了写作教学中文化因素的重要作用,并提出英语写作是基于跨文化理解的表达。对以“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的探讨,既需要从多学科的理论角度对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进行深入剖析,也需要基于教学实践进行反复、不断的探索。本研究对此进行尝试,以期望能探索出一条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国中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写作教学之路。

李东莹[4](2021)在《活动理论视域下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语言发展个案研究》文中提出学术语言是个体学习学科知识,参与学术团体内部实践的必备语言资源,也是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体现,对个体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Bailey et al.,2007;Flowerdew,2013;Schleppegrell,2004;Uccelli et al.,2020 等)。因此,学术语言发展一直是各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Gee,2015)。这一点在母语和外/二语教育语境中同样凸显(Snow&Uccelli,2009)。近年来,相关二语习得和发展研究进入社会文化转向时期,语言发展被视为一项社会文化实践(Block,2016)。其中一个基本共识是,个体通过参与真实语境下的社会实践,不断获取、丰富和内化自身语言、意义资源,以完善、提高自身参与实践的方式和能力,获得学术语言发展(Duff,2010)。本研究依托国内某高校英语专业本科基础段写作教学改革,探寻学科实践驱动的学术写作教学中,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语言发展过程、结果及教学调节机制。本研究从‘活动理论’视角出发,采用个案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性抽样和便利性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三名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进行一学期跟踪研究。研究数据包括学生学术写作评述短文及期末论文、学习者访谈、学习者反思日志、学习者选题日志、师生一对一或小组面谈实录和课堂观察等。数据分析与讨论显示,在EFL语境下,1)个体学术语言发展是一个能动的扩展性学习过程。该过程充满挑战,能激发个体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矛盾、化解矛盾,探索有利环境资源。个体过往学习经历、二语水平、语言意识和写作策略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对外在环境资源的感知与利用。2)学科实践驱动的写作教学能调节学生学术语言发展,例如词汇和句法复杂度的提升,语篇衔接和连贯意识和能力增强等。但个体学术语言发展也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层级性。相比词汇复杂度发展,句法层面的名词化和语法隐喻及语篇层面的衔接与连贯发展更具长期性。3)高效学术写作教学为学生创设真实、有意义的学习目标,提供多元中介机制和丰富环境资源,设置一系列系统、连贯的学习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实现超越自身当前水平的语言表现。上述结论提示:1)个体学术语言发展兼具变异性和规律性特征。一方面,学术语言发展是个体、语境和实践等因素复杂、多维互动的结果,具有一定变异性。另一方面,不同学术语言维度的发展具有一定阶段性和层级性,对教学调节机制的敏感度也各不相同。相关学术写作教学应兼顾学生在词汇、句法、语篇各层面的发展。2)学术语言发展兼具认知性和社会性,相关学术写作教学应关注学生写作中的个体差异,不断丰富其实现具体写作目标的语言和认知资源,树立其自我调节、规约自身学习的能力和意识。本研究的理论贡献是完善并丰富了活动理论关于扩展性学习方式的定义和阐释。具体表现在:1)明确了个体扩展性学习成效是个体因素(如语言、认知、元认知资源)与环境因素(如教学调节机制)在具体社会文化实践中复杂、动态互动的结果;2)确认了心理认知和社会文化特质在扩展性学习中同时发挥重要作用,即个体在具体社会文化实践中知识的内化与发展,离不开心理认知机制的调节。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1)确认了通过设计高认知负荷,且真实、有意义的学术写作实践活动对有效调节学生学术语言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但学生过往学习经历、语言水平和认知基础的差异会影响调节的效果;2)提出优质外语课程不能抹去个体差异,应兼顾个体学习目标和团体学习机制,探索二者的兼容性,为不同语言水平、学习经历的个体提供个性化发展空间。这些观点为优化国内EFL环境下学术写作课程提供了重要启示。

王雪[5](2020)在《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研究》文中提出当今国际竞争的关键在教育,而教育质量依赖于教师;语言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国际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自古便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大量的海外移民和其他各类母语非英语学习者的持续增长给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简称为ESL)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开发与完善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已经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多学科、多层次、多维度教师专业标准体系,贯穿教师职前、入职和职后优秀与杰出四个发展阶段,对教师质量进行三位一体的保障。作为国家教师专业标准体系中的一部分,美国ESL教师专业标准已经出台了职前和优秀(职后)教师专业标准,作为ESL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的指针和规范准则,并且标准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地进行修改与完善。中华民族有着古老的文明和璀璨的文化,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汉语言的推广、汉文化的传播是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根本保障,是国家语言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是“一带一路”愿景实现的重要条件,更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支撑。这就对我国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尤其是对未成年阶段学习者进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加专业化的要求;然而,这一领域却经常被忽视。美国的ESL教师专业标准与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适用的群体类似、语境类似,且发展比较成熟、实践经验丰富,值得关注并展开深入研究。基于以上思考,本论文选取美国现行的全部3套ESL教师专业标准:2010版与2018版《学前—12年级教师职前教育计划认证标准》(2010版和2018版现处于并行状态,都属于现行职前教师专业标准范畴)和《英语作为一门新语言标准》(即职后优秀教师专业标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美国现行的学前至12年级阶段ESL教师系列专业标准进行全面剖析与解读,挖掘出该系列标准的产生背景、实然状态、总体特征、成效弊端和借鉴意义。美国现行的ESL教师专业标准是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的产物,背后蕴含着政治、文化、语言、教育、需求等因素。因此,本论文首先把美国现行的ESL教师专业标准放置于宏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从国家语言政策的发展要求与社会、文化、教育的整体环境和教师、学生及学科发展的现实需求两大维度六个方面对美国ESL教师专业标准出台的背景做深入挖掘,追根溯源,找出成因。然后以舒尔曼的教师知识理论为指导,分别对美国现行的ESL教师专业发展两个阶段(职前和职后)的三套标准从标准制定的机构和主体、标准产生的依据和核心思想、标准产生的过程、标准的框架与内容、基于标准的教师认证和标准的特点几个方面进行个体分析。同时抓住新、旧职前标准并行这一难得的机会,在现行标准研究范畴内,在对职前标准进行个体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历时的角度比较、探究不同时期同一标准的承接性与发展性、不变本质与时代发展趋势的融合,以便可以更加全面地分析美国职前ESL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在分别对美国现行的ESL职前、优秀(职后)教师专业标准进行充分分析后,论文从美国ESL学科整体性、ESL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完整性的角度,以库玛的语言教师教育理论为指导,打乱标准原有的结构,对处于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专业标准从基本要素、整体框架、具体内容以及基于标准的认证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阐释不同阶段标准之间的异同、产生的原因及内在联系。进而发掘美国现行ESL学科教师专业标准在研制理念、主体结构、涵摄内容、秉持视角、言说话语、认证方式上的共性与特质,并探讨该学科教师专业标准所产生的影响。此外,结合国家语言政策的发展要求与社会的现实需要,分析我国第二语言教师、教学与教师专业标准发展现状,参照美国ESL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本文从七大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启示。希望本研究可以为我国第二语言教师教育研究的深化与发展,为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特别是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与完善、教师教育的改革与优化、教师质量与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专业的长足发展、以及我国汉语及汉文化的国际传播带来些许启示。

彭玉兰[6](2020)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自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快速推进,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及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日益增大,大量中资企业入驻中亚,使中亚国家学习汉语的热情与日俱增,来华汉语学习者数量年年递增。然而,教学中尚存在一些问题。究其原因,除了环境因素以外,还与个体内在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是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教师在培养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自主性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邓玉朋[7](2020)在《《英语作为外语教学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身份认同》(1-2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英汉翻译实践报告选取了马克·冯腾所着的英文书籍Autonomy,Agency and Identity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英语作为外语教学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身份认同》)第一章和第二章作为翻译原文本。原着作者是一位在中国有着丰富教学和研究经验的培训语言教师的教育家。该书第一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学习者自主性的重要性。第二章论述了在英语作为外语教学领域中教师自主性的概念,强调了支持英语教师提高教师自主性的价值。原着是学术类的信息型文本,要想理解和翻译好它并不容易。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遇到了来自词汇,句法和学科层面的困难。在词汇层面,遇到的翻译困难有一词多义现象以及词组和教育类专业术语的翻译;在句法层面,困难主要包括被动句,定语从句和长难句的翻译;在学科层面,根据该文本的特点,翻译困难是如何实现译文的简洁性,忠实性和可读性。在这篇报告中,译者归纳和分析了解决翻译困难的方法和技巧。针对词汇层面的困难,译者采用了语义选择,语义延伸和直译的方法。针对句法层面的困难,译者采取了变换语态,归化和拆译法。针对学科层面的困难,译者运用了省略法,意译法和转换法。在本次的翻译实践中,英语原文本的汉语翻译为目标语读者提供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并且促使他们思考如何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与此同时,译者也积累了翻译经验,提高了翻译能力,这对于译者将来的学习与工作有重大的意义。

阮氏清水(NGUYEN THI THANH THUY)[8](2020)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深入,学习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早在西汉时期,汉语就传入了越南,随后不断与越南历史、文化、社会相融合。新中国成立之后,越南是最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两国在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等领域不断相互交流,汉语自然就成为越南重要的外语之一。汉字(ch?Hán)、汉喃辞(t?Hán N?m)、汉越词(t?Hán Vi?t)成为越南语言中不可缺失的部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中越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深化,对汉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研究工作也就备受重视。然而,当前越南汉语教学仍然停留在对教学技巧的强调,对相关理论研究、教学模式研究、线上与线下(O2O)的教学融合,以及如何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与高速发展,极大地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面对这一深刻变化,如何寻求一条适合越南学生的有效汉语学习新途径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针对越南高校学生汉语学习的自主能力较低、教学模式陈旧等问题,探索构建一个适用于越南高校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O2O(Online/Offline)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探讨适合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学习环境、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的设计,以及具体的案例研究。紧紧围绕研究问题的重点,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构建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通过对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现状、越南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及O2O教学模式的文献分析,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新建构主义理论,依托O2O教学原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以及结合越南高校本土教学实情,构建了面向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同时提出了两个假设:一是O2O教学模式适合越南的对外汉语教学;二是学生习得汉语的过程中,线上线下设计好的学习活动将从不同的维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个过程将会降低不利因素的干扰、激发有利因素作用的发挥,从而逐渐培养和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制定了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案,为后续模式验证提供相应的评价标准。(2)设计实施O2O对外汉语的学习环境及学习活动。本研究基于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设计原则以及模式架构,从教师教学的视角,创设了支撑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且利于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环境。同时对学习环境与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针对O2O汉语教学模式的线上线下两环境的功能、架构及具体的学习活动进行了设计。(3)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案例教学实践。为了验证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本研究采用了Edmodo作为线上教学平台,选择河内首都大学外语系汉语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言文化》为例开展案例研究实践。采用设计研究的思路,开展了包括模式的初步应用、模式的细化应用、模式的强化应用三轮迭代案例实践。通过三个学期教学模式迭代设计和教学活动调整,对187名学生的线上跟踪、课堂观察、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得出:大多数学生不仅较好地适应了新的教学模式,而且在汉语学习观念、自我意识、信息素养、社区归属感和学习成绩等方面都得以提升,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得到了显着提升,从而也验证了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对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有效性。互联网教育应用在越南刚刚兴起,必然会挑战各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模式,汉语教学也不例外,创新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互联网时代知识爆炸,更加凸显了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利用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期他们能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要求。尽管本人在越南高校长期从事汉语教学,深感汉语教学远比其他语言的教学难度大得多。选择这样的研究题目,也是一种挑战、一种探索、一种提升。期望自己的研究不仅能促进自己未来汉语教学的提升,也为他国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邱丽[9](2020)在《中高级汉语学习者词汇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言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研究较多,但汉语教学界对汉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不算丰富,而且未涉及词汇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的学习是汉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研究中高级学习者的词汇自主学习能力能够给汉语词汇学习和汉语词汇教学提供参考性的意见。本文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给出词汇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界定,并提出能力的构成框架。在此基础上编制词汇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考察中高级学习者对词汇自主学习能力的认知现状。之后我们选取词汇水平较高的学习者作为研究的个案,利用课堂观察、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获取学习者的词汇学习笔记,描述中高级学习者的词汇自主学习能力具体表现,以及中级汉语学习者与高级汉语学习者在能力上的差异。研究发现,首先,总体来说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对词汇自主学习能力认知维度的认识程度最深,行为维度次之,监控维度的认识程度最低。其次,中级汉语学习者和高级汉语学习者在汉语词汇特点的认知、解决词汇学习问题、词汇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词汇学习策略的监控四个考察要素上呈现出显着差异性。在个案研究中,我们发现中级汉语学习者的认知与解决词汇学习问题的一致性高于高级汉语学习者,在词汇学习策略实施上,中级汉语学习者呈现策略使用单一化特点,高级汉语学习者呈现多元化趋势。在词汇学习的自我监控上,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对词汇学习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都能进行良好的监控,对词汇学习策略和词汇学习效果的监控侧重点则不一致。最后本研究进一步探究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的来源,总结词汇学习自我监控的不足,分析语言水平和学习动机与词汇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并给出中高级汉语学习者词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建议。

袁登蓉[10](2020)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身份》(第3-5章)汉译及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当下中国教育面临改革之际,英语教育教学论着的译介利于促进中国英语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身份》一书旨在探究自主性、能动性、给养和身份认同与中国高校英语教学的关系,并提出相关建议。本次翻译实践以该书的第3-5章为源文本,这三章分别讨论外语教学中的学习者身份、教师身份和师生的能动性。作为学术论着,源文本属于信息类文本,专业性较强,翻译的难点在于专业术语较多。本翻译实践报告一共由三个部分组成:源语言文本,目标语文本和翻译报告三个部分。译者运用目的论为指导进行翻译。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对信息类文本的翻译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可有效传达作者的目的提高目标读者的理解。在翻译过程中本次翻译实践运用直译的方法完成对源语言文本的翻译,借助目的论的目的原则、忠实原则和连贯原则尝试解决翻译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高校外语教育正面临改革,本次翻译实践对于英语教育教学的改进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通过此次实践译者一方面加深了对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的认识,一方面也积累了译介学术文献的经验。不足之处在于译文的流畅性和准确性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运用翻译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也尚有所欠缺。

二、培养语言学习的自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培养语言学习的自主性(论文提纲范文)

(2)自我调节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三)论文结构
    三、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一、理论基础
        (一)自主学习理论
        (二)信息加工理论
        (三)社会认知理论
    二、自我调节与自我调节学习
        (一)自我调节的定义
        (二)自我调节学习和自我调节学习者
    三、自我调节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自我调节学习的理论研究
        (二)自我调节学习的实证研究
    四、英语阅读中的自我调节学习研究
    五、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测试法
    四、研究工具
        (一)自我调节学习能力调查表
        (二)英语阅读测试卷
    五、研究步骤
        (一)数据收集
        (二)研究过程与数据分析
    六、小结
第四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一、研究数据分析
        (一)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二)调查问卷的效度分析
    二、自我调节学习在初中生英语阅读中的现状
        (一)英语阅读中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水平的描述性分析
        (二)英语阅读各阶段中,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水平的描述性结果分析
    三、阅读中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水平和阅读成绩之间的关系
    四、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对英语阅读的预测作用
    五、小结
第五章 研究发现与教学改革
    一、主要研究发现和启示
    二、教学改革的过程
    三、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内在兴趣
        (二)鼓励、帮助学生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三)帮助学生设立合理的目标
        (四)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
        (五)引导学生及时且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
    四、教学改革的成效验证
        (一)英语阅读测试成有所提升
        (二)英语阅读兴趣有所增加
        (三)阅读学习策略意识使用有所增强
        (四)自我效能感有所提升
    五、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未来研究的建议
    六、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由
        一、源于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的反思
        二、基于深化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的需要
        三、出于对英语写作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思考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概念与价值
    第一节 英语写作的概念
        一、写作的概念
        二、第一语言写作、第二语言写作与外语写作的区别
        三、英语写作的概念
    第二节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概念
        一、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概念及目的
        二、英语写作教学与阅读及口语教学的关系
    第三节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价值
        一、夯实学生写作基础,为其终身发展做准备
        二、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
        三、发展学生思维
        四、全面提升英语教学水平
        五、重建学生的可能生活
第二章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写作的心理机制
        一、写作的心理转换理论
        二、写作过程的“阶段模式”
        三、写作过程的“认知模式”
        四、知识陈述和知识转换模式
    第二节 写作的语言哲学依据
        一、语言逻辑概述
        二、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语法”及其“语言能力”
    第三节 写作的文化基础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二、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
    第四节 写作的教学法基础
        一、几种主要的写作教学法
        二、“后方法”语言教学
第三章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调查工具
    第二节 调查过程与结果分析
        一、调查过程
        二、结果分析
    第三节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全面育人价值尚未落实
        二、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功利化倾向明显,侧重应试训练
        三、中学英语写作教学重形式,忽视了学生的活动与体验
    第四节 归因分析
        一、“知识本位”教学思想根深蒂固
        二、应试教育现象普遍存在
        三、教师缺乏系统的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第四章 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理念
    第一节 素养为本的价值取向
        一、“知识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
        二、“素养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
    第二节 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目标
        一、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教学的具体要求
        二、课程标准中的文化知识与英语写作教学
第五章 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方法论:后方法视角
    第一节 后方法视角下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要义
        一、后方法教学与折中主义教学
        二、后方法视角下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要义
    第二节 后方法视角下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特征
        一、情境性
        二、开放性
        三、创造性
    第三节 后方法视角下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学生与教师
        一、后方法视角下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者
        二、后方法视角下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教师
第六章 实现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关键途径
    第一节 尊重学生主体,激发写作兴趣
        一、写作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二、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写作兴趣
    第二节 通过活动提高写作能力
        一、活动及英语学习活动
        二、英语写作学习活动
        三、注重“学习活动”设计的英语写作课堂教学
    第三节 培养中学英语写作中的跨文化理解
        一、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二、基于跨文化理解的英语写作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4)活动理论视域下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语言发展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方法和意义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定义学术语言及其发展
    2.2 写作与语言发展的关系
        2.2.1 二语写作中的语言发展
        2.2.2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
        2.2.2.1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特征研究
        2.2.2.2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过程研究
        2.2.3 基于学科实践的学术写作教学
        2.2.3.1 基于学科实践的学术写作教学与学生语言发展
        2.2.3.2 基于学科实践的学术写作教学与学生语言意识培养
    2.3 活动理论视域下的学术写作教学与语言发展
        2.3.1 活动理论与扩展性学习
        2.3.2 社会文化活动中的学术语言发展
    2.4 前人研究启示与研究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方法
    3.2 研究场域
    3.3 研究对象
    3.4 数据收集
    3.5 数据分析方法
        3.5.1 语言发展特征量化分析方法
        3.5.2 学习过程质性分析方法
    3.6 研究可信度
    3.7 研究伦理考量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发现
    4.1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过程个案分析
        4.1.1 阳光学术语言发展过程
        4.1.2 蓝天学术语言发展过程
        4.1.3 白云学术语言发展过程
    4.2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过程跨个案分析
        4.2.1 个体学术写作学习目标与语言发展
        4.2.2 文献阅读方式与学术语言发展
        4.2.3 个体写作策略、语言意识与学术语言发展
        4.2.4 学术写作语言学习方式的收获与挑战
        4.2.5 三名个案参与者化解矛盾与张力的关键性因素
    4.3 学术写作教学调节机制
        4.3.1 学术写作教学调节机制个案分析
        4.3.2 学术写作教学调节机制跨个案分析
    4.4 学术语言历时发展结果
        4.4.1 学术语言发展个案文本量化分析
        4.4.2 学术语言发展个案文本质性分析
        4.4.3 学术语言发展特征跨个案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个体学术语言发展过程
    5.2 个体学术语言发展结果
    5.3 学术写作课程语言学习机制
    5.4 学术写作课程设计理念和学习方式再思考
    5.5 研究发现与主要创新点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贡献和启示
    6.3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学术写作课程大纲
附录二 学生选题日志模板
附录三 学术写作评述短文话题
附录四 学术写作师生一对一辅导时间表示例
附录五 学术写作课前学习情况调查
附录六 个案参与者学术写作访谈提纲
附录七 学术写作课堂观察记录表
附录八 阳光写作课程反思日志
附录九 蓝天期末论文引言写作示例
附录十 白云评述短文写作示例

(5)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呼唤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二)美国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需要深化
        (三)我国第二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诉求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第二语言
        (二)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SL)教师
        (三)教师专业标准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关于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二、关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评析
第二章 理论基础
    一、舒尔曼教师知识理论
        (一)教师知识的来源
        (二)教师知识的结构
        (三)教师知识的运用
        (四)舒尔曼教师知识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二、库玛语言教师教育理论
        (一)三大教学参数与十大宏观策略
        (二)库玛语言教师教育“KARDS”模块模型
        (三)库玛语言教师教育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产生的背景
    一、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产生的政策与环境
        (一)国家语言教育政策日臻完善加速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
        (二)标准化运动的蓬勃发展呼唤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
        (三)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引领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
    二、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产生的现实需要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科科学化的需要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化的需要
        (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生日益增长的需要
第四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分析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
        (一)标准制定的机构及主体
        (二)标准制定的依据、核心思想
        (三)标准制定的过程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框架及内容
        (一)2010现行版职前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及内容分析
        (二)2018现行版职前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及内容分析
        (三)2010版标准与2018版标准比较分析
    三、基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认证
        (一)认证的原则和目标
        (二)认证的程序
        (三)认证的内容和方法
    四、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
        (一)标准结构的层次性:接近标准、达到标准、超越标准三层进路
        (二)标准评价的科学性:倡导“绩效本位”的评价理念
        (三)标准原则的一致性:国家要求与学科特点有机融合
        (四)文化的包容性:母语文化与美国文化相结合
        (五)学生的主体性: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
        (六)专业的发展性:合作与反思中成长
第五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分析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
        (一)标准制定的机构和主体
        (二)标准制定的依据、核心思想
        (三)标准制定的过程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框架及内容
        (一)现行版优秀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分析
        (二)现行版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内容分析
    三、基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认证
        (一)认证的理念
        (二)认证的程序
        (三)认证的内容和方法
    四、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
        (一)体现五项核心要求与学科专业特点的融合
        (二)强调教师知识的专业性与实践的综合性
        (三)突出教师的反思能力
        (四)关注教师专业领导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重视学生背景的多样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六)加强教师评价的灵活性与公平性
第六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总体评析
    一、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与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比较
        (一)基本要素比较分析
        (二)标准框架比较分析
        (三)标准内容比较分析
        (四)标准认证比较分析
    二、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总体特点
        (一)标准研制理念:以人为本、观照师生
        (二)标准主体结构:体系完整、层级分明
        (三)标准涵摄内容:知识、能力与品格兼具
        (四)标准秉持视角:多元文化取向
        (五)标准言说话语:用词精确、实践倾向
        (六)标准认证方式:科学性与民主性相结合
    三、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影响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积极影响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消极影响
第七章 思考与启示
    一、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发展现状
        (一)国家语言强国战略话语语力的提升
        (二)对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分析
        (三)基础教育领域来华学生对我国第二语言教师的现实需要
    二、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一)完善我国具有本土特色的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
        (二)凸显教师专业标准中第二语言学科的本质特点
        (三)关注教师专业标准中第二语言学生的源文化差异
        (四)重视教师专业标准中第二语言学生的汉文化融入
        (五)加快教师专业标准引领下第二语言教师角色的转变
        (六)完善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第二语言教师评价体系
        (七)倡导更多符合标准的专业第二语言教师走进中小学课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自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自主性现状
二、影响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自主性的因素
    1. 学习动机
    2. 学习策略
三、教师如何培养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的自主性

(7)《英语作为外语教学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身份认同》(1-2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1.2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elected Chapters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4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paration for the Translation
    2.2 Translation Tools
    2.3 Reviews after Translation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3.1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t Lexical Level
        3.1.1 Polysemy
        3.1.2 Phrases
        3.1.3 Educational Terminology
    3.2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t Syntactic Level
        3.2.1 Passive Sentences
        3.2.2 Attributive Clauses
        3.2.3 Long and Difficult Sentences
    3.3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t Discipline Level
        3.3.1 Conciseness
        3.3.2 Faithfulness
        3.3.3 Readability
Chapter Four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CASE ANALYSIS
    4.1 Methods of Solving Lexical Difficulties
        4.1.1 Semantic Selection
        4.1.2 Extension
        4.1.3 Literal Translation
    4.2 Methods of Solving Syntactic Difficulties
        4.2.1 Change of Voice
        4.2.2 Domestication
        4.2.3 Division
    4.3 Methods of Solving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t Discipline Level
        4.3.1 Omission
        4.3.2 Free Translation
        4.3.3 Conversion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Gains i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5.2 Limitations i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REFERENCES
AppendixⅠ SOURCE TEXT
AppendixⅡ TARGET TEXT

(8)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对外汉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亟待关注
        1.1.2 O2O教学模式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支持
        1.1.3 越南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自主学习能力
        2.1.1 自主学习能力概念演进
        2.1.2 自主学习能力的制约因素、培养途径及评价标准
    2.2 对外汉语教学
        2.2.1 世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现状
        2.2.2 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2.2.3 信息化对外汉语教学
        2.2.4 对外汉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关研究
    2.3 越南的汉语教学与研究
        2.3.1 越南汉语教学发展足迹
        2.3.2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概况
        2.3.3 越南高校汉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现状
    2.4 O2O教学模式
        2.4.1 O2O教学模式诞生的背景
        2.4.2 O2O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2.4.3 O2O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2.4.4 O2O教学模式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支持
3 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构建
    3.1 理论基础
        3.1.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1.2 新建构主义理论
    3.2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设计
        3.2.1 O2O模式设计原则
        3.2.2 O2O教学模式模块及功能
        3.2.3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模型设计
    3.3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学习环境设计
        3.3.1 O2O对外汉语学习环境
        3.3.2 基于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学习活动的设计
    3.4 O2O对外汉语教学:实施流程与条件
        3.4.1 教学流程
        3.4.2 教学条件
    3.5 O2O教学模式评价设计
        3.5.1 评价目标
        3.5.2 评价维度设计
        3.5.3 评价方案
4 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案例研究
    4.1 案例简介
        4.1.1 案例简介
        4.1.2 案例研究过程设计
        4.1.3 案例评价方案
    4.2 第一轮实践:模式的初步应用
        4.2.1 对象简介
        4.2.2 实施策略与过程
        4.2.3 实践结果分析
        4.2.4 存在问题与改进策略
    4.3 第二轮实践:模式的细化
        4.3.1 对象简介
        4.3.2 实施策略与过程
        4.3.3 实践结果分析
        4.3.4 存在问题与改进策略
    4.4 第三轮实践:模式的强化
        4.4.1 对象简介
        4.4.2 实施策略与过程
        4.4.3 实践结果分析
    4.5 案例总结与讨论
        4.5.1 案例总结
        4.5.2 讨论
5 研究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论文的贡献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越南文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学生使用EDMODO平台之前相关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越南高校汉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于汉语教学的调查问卷
    附录三 :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的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中高级汉语学习者词汇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自主学习研究综述
        1.2.2 语言自主学习研究综述
    1.3 词汇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界定及构成
        1.3.1 词汇自主学习认知
        1.3.2 词汇学习行为和词汇学习监控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高级汉语学习者词汇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
    2.1 问卷编制与实施
        2.1.1 问卷编制
        2.1.2 问卷实施
        2.1.3 信度与效度检测
    2.2 中高级汉语学习者词汇自主学习能力整体性分析
        2.2.1 中级汉语学习者词汇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分析
        2.2.2 高级汉语学习者词汇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分析
    2.3 中高级汉语学习者词汇自主学习能力差异性分析
        2.3.1 中级与高级汉语学习者词汇自主学习能力认知维度对比分析
        2.3.2 中级与高级汉语学习者词汇自主学习能力行为维度对比分析
        2.3.3 中级与高级汉语学习者词汇自主学习能力监控维度对比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高级汉语学习者词汇自主学习能力的个案研究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与实施
    3.2 学习者认知与“解决词汇学习问题”的相关性分析
        3.2.1 中级汉语学习者认知与“解决词汇学习问题”的相关性分析
        3.2.2 高级汉语学习者认知与“解决词汇学习问题”的相关性分析
    3.3 词汇学习策略实施的分析
        3.3.1 中级汉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统计及具体分析
        3.3.2 高级汉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统计及具体分析
    3.4 词汇学习自我监控过程的分析
        3.4.1 中级汉语学习者A词汇学习自我监控过程分析
        3.4.2 高级汉语学习者D词汇学习自我监控过程分析
    3.5 个案词汇自主学习能力概貌
        3.5.1 中级汉语学习者词汇自主学习能力概貌
        3.5.2 高级汉语学习者词汇自主学习能力概貌
        3.5.3 中高级汉语学习者词汇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3.5.4 中高级汉语学习者词汇自主学习能力的对比分析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4.1 关于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的来源
        4.1.1 教师引导
        4.1.2 学习者自身因素
    4.2 关于学习者词汇学习自我监控的不足
        4.2.1 中级汉语学习者词汇学习效果监控的维度有待完善
        4.2.2 高级汉语学习者自我监控的归因意识有待加强
        4.2.3 中高级汉语学习者缺乏对词汇学习策略有效性的自我监控
    4.3 关于语言水平与词汇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
    4.4 关于学习动机与词汇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
    4.5 研究结论与培养建议
        4.5.1 研究结论
        4.5.2 培养建议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高级汉语学习者词汇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
后记

(10)《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身份》(第3-5章)汉译及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Source Text
Target Text
Translation Report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Introduction
        1.1 Purpose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1.3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1.4 Difficulties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translation
        2.2 During Translation
        2.3 Post Translation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Introduction
        3.1 Theoretical Foundation
        3.1.1 Brief Introduction to Purpose Principle
        3.1.2 Brief Introduction to Coherence Principle
        3.1.3 Brief Introduction to Fidelity Principle
        3.1.4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ree Principles
        3.2 The Applicability of skopos theory
        3.3 The Selection of skopos theory and literal translation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Introduction
        4.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Methods
        4.2 Reflections on the Purpose Principles
        4.2.2 Reflections on the Coherence Rules
        4.2.3 Reflections on the Fidelity Principle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Enlightenments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5.2 Limitations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References
Appendix:Glossary
Acknowledgement

四、培养语言学习的自主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技术支持的自主语言学习:课堂之外》翻译报告[D]. 贾越.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2]自我调节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任瑞年.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D]. 楚慧杰.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4]活动理论视域下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语言发展个案研究[D]. 李东莹.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5]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研究[D]. 王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5)
  • [6]“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自主性研究[J]. 彭玉兰. 文教资料, 2020(30)
  • [7]《英语作为外语教学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身份认同》(1-2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邓玉朋.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8]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D]. 阮氏清水(NGUYEN THI THANH THUY).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9]中高级汉语学习者词汇自主学习能力研究[D]. 邱丽.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10]《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身份》(第3-5章)汉译及翻译实践报告[D]. 袁登蓉.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培养语言学习的自主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