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灰色理论预测呼吸性粉尘浓度变化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刘凯[1](2021)在《有色金属矿山矽尘暴露致矽肺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产性矽尘是矿山开采行业中严重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职业危害因素,长期大量吸入矽尘可导致劳动者患上以肺间质纤维化为主的矽肺病。近些年来,中国在防治矽肺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中国矽肺高发病率以及矽肺引起的疾病负担仍是阻碍中国职业健康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即使在同等接尘量时有色金属矿山接尘工人矽肺的死亡风险比值(Hazard ratio,HR)仍然要高于陶瓷厂工人。目前,国内关于有色金属矿山矽尘累积暴露量与矽肺累积发病密度剂量反应关系的研究仍存在不足,并且缺乏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企业矽尘暴露致矽肺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大样本量研究。本研究通过选取我国典型的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企业,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收集企业基本信息以及其关键岗位的矽尘暴露资料。同时选取既往矽尘暴露资料和接尘工人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相对齐全的有色金属矿山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采用寿命表法建立矽尘累积暴露量与矽肺累积发病密度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最终,结合国际采矿和金属委员会(International Mining and Metal Commission,ICMM)风险评级表法和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以及自建的矽尘累积暴露量与矽肺累积发病密度的剂量反应关系公式对有色金属矿山矽尘暴露致矽肺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进行综合评估。第一部分矽尘累积暴露量与矽肺累积发病密度的剂量反应关系目的:探讨有色金属矿山矽尘累积暴露量与矽肺累积发病密度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三家国有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企业,收集其不同工种历年粉尘暴露监测资料,以及从事接尘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档案资料,建立矽尘累积暴露量与矽肺累积发病密度的剂量反应关系。同时,根据是否有吸烟史进一步将研究对象分为总队列、吸烟组和非吸烟组,分别采用寿命表法计算其矽肺发病密度和累积发病密度。最终,分别拟合矽尘累积暴露量与矽肺累积发病密度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同时验证既往学者的二氧化硅累积暴露量与矽肺累积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1)本次研究收集到一家大型和两家中型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企业2008年1月至2020年10月不同岗位历年来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暴露浓度,以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检测结果,其总粉尘CTWA浓度范围为0.06至41.94 mg/m3,呼吸性粉尘CTWA浓度范围为0.05至12.54 mg/m3,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范围为16.8%至17.3%;(2)三家有色金属矿山矽尘暴露率范围为28.14%至65.38%,共收集到2553名从事接尘作业工人,且其初始接尘年份分布范围为1940年至2020年;最终纳入的2551名工人以男性工人为主(94.98%),在岗和退休工人各占59。27%和40.73%,吸烟者共1211人;所有纳入对象共随访57480人年,总患病人数247人,且初次确诊为I期矽肺者共221人(89.47%);(3)总矽尘累积暴露量(Dt)、呼吸性矽尘累积暴露量(Dr)与矽肺累积发病密度(Pn)均近似直线关系,总矽尘累积暴露量与矽肺累积发病密度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logitPn=1.76lgDt-5.59(F=486.84,P<0.001),呼吸性矽尘累积暴露量与矽肺累积发病密度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logitPn=1.55lgDr-4.53(F=545.44,P<0.001),其决定系数(R2)均达到 0.97 以上;与既往学者的二氧化硅累积暴露量与矽肺累积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公式相比,此次研究自建的剂量反应公式预测矽尘累积暴露量导致矽肺的发病密度比较贴合实际发病情况;(4)当Dt和Dr分别小于13.53 mg/m3-years和3.47 mg/m3-years时,吸烟组的Pn均高于非吸烟组;而当Dt和Dr分别超过13.53 mg/m3-years和3.47 mg/m3-years之后,除了 20.91 mg/m3-years(总矽尘)和6.55 mg/m3-years(呼吸性矽尘),吸烟组的Pn均低于非吸烟组。结论:有色金属矿山矽尘累积暴露量与矽肺累积发病密度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并且,既往吸烟可能仅在低累积矽尘暴露量范围内增加矽肺累积发病密度。第二部分有色金属矿山矽尘暴露致矽肺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目的:基于我国典型的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企业探讨其矽尘暴露致矽肺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选取我国七个省份44家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企业,通过开展现场职业卫生调查,以及主要矽尘作业岗位现场检测,收集企业基本信息以及其关键岗位的矽尘暴露资料,进而对有色金属矿山矽尘暴露致矽肺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进行综合评估。现场粉尘暴露检测主要是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 192.1-2007)和《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GBZ/T 192.2-2007),对选定的有色金属矿山存在矽尘暴露的岗位开展矽尘浓度的短时间定点采样(15 min),而降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是参考《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 192.4-2007)。基于企业不同的生产工艺、设备布置、工作场所、生产任务、工作内容、岗位生产制度及劳动定员情况等,将众多接尘岗位按工作性质归为不同工种。采用国际采矿和金属委员会风险评级表法和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两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以及自建的矽尘累积暴露量与矽肺累积发病密度关系公式,从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两方面分别分析有色金属矿山矽尘暴露致矽肺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同时,采用二次加权Kappa检验分析两种风险评估方法的一致性。结果: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检测结果显示:(1)本次研究最终纳入37家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企业,且主要以井下开采矿山为主(97.30%);所纳入企业共8635名工人,从事存在矽尘暴露工作工人有4358名(50.47%);各企业矽尘暴露率M(Q1,Q3)60.71%(43.09%,73.41%),并且中型和小型企业、银矿和锑矿开采企业的矽尘暴露率M较高(分别为64.69%、60.71%、84.69%和72.22%);不同生产规模、开采方式或产品类型的工人每天工作时间M均为8.00小时(hours),每天接尘时间M范围为4.00至6.00小时,个体粉尘防护用品佩戴率(%)M范围为65.00%至95.00%;(2)此次研究分别收集了 501、456和498个用于测定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总粉尘浓度和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样本;游离二氧化硅含量M(Q1,Q3)为21.18%(17.03%,30.47%),总粉尘浓度M(Q1,Q3)为1.60(0.86,2.46)mg/m3,总粉尘浓度超出我国 8 小时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PC-TWA)(以下简称超标)的样本数为294(64.47%),总矽尘浓度的M(Q1,Q3)为 0.36(0.13,0.68)mg/m3,呼吸性粉尘浓度的 M(Q1,Q3)为 0.68(0.30,1.18)mg/m3,呼吸性粉尘浓度超出我国PC-TWA以及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联合会(American Conference for Governmental Industrial Hygienists,ACGIH)推荐接触限值(Recommended Exposure Limit,REL)的样本数分别为 249(50.00%)和 495(99.40%),呼吸性矽尘浓度的M(Q1,Q3)为0.17(0.06,0.31)mg/m3;(3)不同生产规模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企业中,中型企业的矽尘暴露水平最高,其游离二氧化硅含量M(Q1,Q3)为 26.68%(14.82%,32.28%)、总粉尘浓度 M(Q1,Q3)为 1.72(0.97,2.92)mg/m3、总粉尘样本超标率为68.42%、总矽尘浓度M(Q1,Q3)为0.46(0.15,0.81)mg/m3、呼吸性粉尘浓度M(Q1,Q3)为0.76(0.59,1.25)mg/m3、呼吸性粉尘样本超标率为53.49%、呼吸性矽尘浓度M(Q1,Q3)为0.19(0.10,0.42)mg/m3,小型企业则次之;(4)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企业不同工种中,凿岩工和破碎工矽尘暴露水平较高,其二氧化硅含量M(Q1,Q3)分别为24.73%(17.26%,35.50%)和23.50%(17.05%,26.78%),总粉尘浓度 M(Q1,Q3)分别为 2.25(1.39,3.11)和 2.23(1.29,3.01)mg/m3,总粉尘样本超标率分别为84.00%和76.47%,总矽尘浓度M(Q1,Q3)分别为 0.47(0.37,0.88)和 0.51(0.22,1.02)mg/m3,呼吸性粉尘浓度 M(Q1,Q3)分别为1.28(0.87,1.59)和0.94(0.47,1.40)mg/m3,呼吸性粉尘样本超标率分别为 80.00%和 66.67%,呼吸性矽尘浓度 M(Q1,Q3)分别为 0.30(0.24,0.53)和 0.18(0.08,0.64)mg/m3。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和剂量反应关系预测结果显示:(1)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企业矽尘暴露致矽肺的整体职业健康风险等级为中等:①总粉尘方面的ICMM风险评级表法和INDEX法的综合评估结果分别为高和中等风险(Sweighted分别为3.52和2.79);②呼吸性粉尘方面的ICMM风险评级表法和INDEX法的综合评估结果均为中等风险(Sweighted分别为2.78和2.35);③以当前总粉尘浓度持续暴露10年、20年和30年后的矽肺累积发病率 M(Q1,Q3)分别为 9.98%(4.67%,16.47%)、19.95%(9.34%,32.95%)和29.93%(14.01%,49.42%),以当前呼吸性粉尘浓度持续暴露10年、20年和30年后的矽肺累积发病率M(Q1,Q3)分别为3.27%(1.85%,4.78%)、6.55%(3.70%,9.84%)和9.82%(5.55%,14.33%);(2)中型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企业矽尘暴露致矽肺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高于其他类型企业:①总粉尘方面的评估结果显示,不同生产规模企业的ICMM风险评级表法综合评估结果均为高风险(大型、中型和小型Sweighted分别为3.06、3.71和3.63),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INDEX法综合评估结果分别为中等、高和中等风险(Sweighted分别为2.53、3.16和2.60);②呼吸性粉尘方面的评估结果显示,不同生产规模企业的ICMM风险评级表法和INDEX法综合评估结果均为中等风险(大型、中型和小型ICMM风险评级表法Sweighted分别为2.80、2.89 和 2.73,而 INDEX 法 Sweighted分别为 2.17、2.85 和 2.16);③中型企业以当前总粉尘或呼吸性粉尘浓度持续暴露10年、20年和30年后的矽肺累积发病率M均大于小型和大型企业;(3)凿岩工和破碎工矽尘暴露致矽肺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高于其他工种,指挥工的风险水平最低:①总粉尘方面的评估结果显示,凿岩工和破碎工的ICMM风险评级表法综合评估结果均为极高风险(Sweighted分别为4.32和4.11),而其INDEX法综合评估结果均为高风险(Sweighted分别为3.12和3.44);指挥工的ICMM风险评级表法和INDEX法综合评估结果均为极低风险(Sweighted均为1.00);②呼吸性粉尘方面的评估结果显示,凿岩工的ICMM风险评级表法综合评估结果为极高风险(Sweighted为4.04),而其INDEX法综合评估结果为中等风险(Sweighted为2.84);破碎工的ICMM风险评级表法和INDEX法综合评估结果均为高风险(Sweighted分别为3.86和3.00);指挥工ICMM风险评级表法和INDEX法综合评估结果均为极低(Sweighted均为1.00);③凿岩工和破碎工以当前总粉尘或呼吸性粉尘浓度持续暴露10年、20年和30年后的矽肺累积发病率M均大于其他工种,而以当前总粉尘浓度持续暴露10年、20年和30年后的矽肺累积发病率最低的是筛分工,以当前呼吸性粉尘浓度持续暴露10年、20年和30年后的矽肺累积发病率最低的是尾矿工。ICMM风险评级表法和INDEX法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整体上两种评估方法无论是在总粉尘或者呼吸性粉尘方面的评估结果均具有较强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644和0.600,且P值均<0.05),而根据生产规模或工种分层分析后,其一致性有一定改变:(1)大型企业的总粉尘或者呼吸性粉尘评估结果均有较强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 0.786(95%CI为 0.698~0.874)和 0.627(95%CI为0.463~0.791),P值均为0.000),中型企业的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评估结果一致性分别为一般(Kappa值为 0.554(95%CI 为 0.374~0.733))和较强(Kappa 值为 0.606(95%CI 为 0.487~0.725)),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小型企业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评估结果一致性分别为较强(Kappa值为0.615(95%CI为0.508~0.722))和一般(Kappa值为0.582(95%CI为0.489~0.675)),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2)①总粉尘方面:爆破工、巡检工和筛分工的评估结果均有强一致性(Kappa值均≥0.80),破碎工、出矿工和尾矿工的评估结果也均有较强一致性(Kappa值均≥ 0.60),而凿岩工、驾驶工、掘进工、中控工和磨工的评估结果则仅有一般一致性(Kappa值均<0.60);②呼吸性粉尘方面:尾矿工的评估结果具有强一致性(Kappa值为0.800),爆破工、破碎工、磨工、筛分工和巡检工的评估结果均有较强一致性(Kappa值均≥0.60),而凿岩工、驾驶工、掘进工和出矿工的评估结果则仅有一般一致性(Kappa值均<0.60),并且中控工的评估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值为-0.216)。结论:(1)此次研究的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企业矽尘暴露率中位数为60.71%,其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总矽尘浓度和呼吸性矽尘浓度中位数分别为21.18%、0.36 mg/m3和0.17 mg/m3,并且其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样本超标比例分别为64.47%和50.00%;(2)中型生产规模开采企业、凿岩工和破碎工矽尘暴露水平较高;(3)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企业矽尘暴露致矽肺的整体职业健康风险等级为中等,中型生产规模开采企业、凿岩工和破碎工的风险水平较高;(4)整体上国际采矿和金属委员会风险评级表法和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在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企业矽尘暴露致矽肺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
郭军霞[2](2021)在《铁渣转运廊道内环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刘硕[3](2021)在《矿井喷雾降尘表面活性剂作用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矿井粉尘防治与井下职工的人身健康及煤矿的安全生产息息相关,喷雾除尘是我国广泛采用的降尘措施之一,在喷雾除尘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除尘效率。借助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表面活性剂在矿井喷雾除尘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有助于降低宏观实验的盲目性和繁琐性,具有良好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基于此,本文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TA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两性表面活性剂BS-12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7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表面活性剂在矿井喷雾除尘中雾化、捕尘和保水等环节的微观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以上研究,以期为表面活性剂在矿井粉尘防治中的应用提供微观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表面活性剂对喷雾雾化特性影响机理研究。构建了表面活性剂气-液界面模型,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得到了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界面构型特征,通过实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水雾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的排布方式与各组分相对数密度以及分子的首尾角度分布有关,这种有序排布是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原因。表面张力的降低使得雾滴的表面积增大,粒径减小,从而提高雾化效果。(2)表面活性剂对雾滴捕尘能力影响机理研究。通过煤尘自然吸水实验和构建的煤壁模型,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水在煤尘表面吸附特性的影响。利用分子表面静电势,揭示了表面活性剂对煤润湿性影响的机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增强了水与煤尘的结合能力,有利于雾滴对煤尘颗粒的捕获,煤分子吸附表面活性剂后,通过增大与H2O分子的电势差,提高煤表面润湿性,增强雾滴捕尘能力。对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添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使雾滴捕获能力提升最强。(3)表面活性剂保水性及无机盐对其强化作用机理研究。构建了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模型,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得到了H2O分子在表面活性剂头基及无机盐周围的排布规律和相互作用关系,结合实验,验证了表面活性剂的保水性。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通过极性头基周围形成的多层水合层起到保水作用,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添加无机盐会对降尘液的保水作用起到更有益的效果。根据H2O分子与表面活性剂头基的离解能垒判断四种表面活性剂头基的保水能力排序为:SDS>BS-12>AEO-7>DTAB。(4)表面活性剂抑尘性能实验研究。利用自行搭建的喷雾降尘实验平台,考察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在喷雾降尘实验中针对不同煤种煤尘的降尘效果,并进一步确定了SDS的最优添加浓度。结果表明,添加SDS后,黑岱沟长焰煤、镇城底焦煤、阳煤五矿无烟煤的全尘降尘率分别增加至94.57%、90.80%和87.96%,在实验条件下,确定了SDS对于这三种煤尘降尘的最优添加质量浓度分别为0.2%,0.4%和0.3%。
李仲文[4](2021)在《不同表面活性剂对晋城无烟煤的润湿降尘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煤表面的亲水性是影响其被有效润湿的决定性因素。利用添加表面活性剂,改变溶液的性质,通过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疏水基团对无烟煤表面的覆盖可以提高溶液对疏水性强的无烟煤的润湿性。煤的润湿效果与表面活性剂分子在煤表面所形成的吸附层构象有关,而吸附层的结构主要取决于表面活性剂溶液分子的结构和组成。传统实验方法只能得出表面活性剂润湿无烟煤的经验性结论,而分子动力学可以从微观分子层面阐释表面活性剂溶液润湿无烟煤的机制。因此,本文通过改进沉降实验、声波雾化降尘实验、动态表面张力和动态接触角实验,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和组成对表面活性剂溶液性质和对晋城无烟煤润湿性的影响。(1)通过研究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在不同浓度下对晋城无烟煤的声波雾化降尘效果和润湿性实验发现,在临界胶束浓度(CMC)以上,表面活性剂溶液才有较好的降尘效果和润湿效果。改进沉降实验达到最佳的沉降速率会有一个最小浓度,分别是AEO9(0.4%)、SDS(0.6%)和DTAB(1.0%)。三种表面活性剂在质量浓度为0.8%时的呼吸性粉尘的降尘效率分别是AEO9(70.99%)、SDS(67.17%)和DTAB(65.62%)。(2)动态表面张力、动态接触角实验表明,AEO9表面活性剂溶液在大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时,对溶液表面张力改善效果最好,且在无烟煤表面铺展速度最快;结合界面体系和胶束体系的模拟研究可知:CMC浓度下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平衡表面张力值与水表面处表面活性剂吸附层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一致,相互作用越强,平衡表面张力值越大;此外,胶束越容易解离,表面活性剂从水体相补充到气液界面的速度就越快,表面活性剂溶液在无烟煤表面的铺展速度也越快。(3)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表面活性剂溶液在晋城无烟煤表面的吸附行为可知: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强相互作用会阻碍表面活性剂分子以平躺构象吸附在煤表面。临界胶束浓度下,三种表面活性剂界面吸附层与无烟煤的相互作用能分别是AEO9(-2054.03Kcal/mol)、SDS(-1740.13Kcal/mol)和DTAB(-2022.90Kcal/mol)。(4)通过模拟研究含不同乙氧基数亲水基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7、AEO9和AEO12在CMC浓度下的界面体系、胶束体系以及在无烟煤表面的吸附行为可知:EO数越多,胶束与水的相互作用越强,表面活性剂在水表面处的吸附层与水的相互作用也越强。临界胶束浓度下表面活性剂与晋城无烟煤的相互作用能分别是AEO7(-2551.79Kcal/mol),AEO9(-2054.03Kcal/mol)和AEO12(-2034.89Kcal/mol),且AEO7的胶束最容易解离,所以AEO7对晋城无烟煤的润湿性最好。
任鹏[5](2021)在《掘进工作面气液两相流超声雾化降尘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当今社会对煤的需求量依然巨大,煤矿企业也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井下机械化程度不断增加,对煤矿安全的投入也相应增加许多,煤矿瓦斯爆炸、透水等事故发生率降低,却忽视了煤矿粉尘对煤矿生产和矿工身体健康的危害。煤矿粉尘也是井下的主要灾害之一,粉尘达到一定条件就会引起爆炸,煤矿企业也采取了相应措施;而对尘肺病的防治少之又少,造成大量矿工患上尘肺病,受病痛持续折磨,尤其是在综掘巷道中致病性更高。工作时的综掘巷道,粉尘浓度最高会达到1000mg/m3,传统水力降尘和通风除尘方式的全尘降尘效率较高,呼吸性粉尘的降尘效率低,对尘肺病起决定性的因素就是粒径小于5μm的呼吸性粉尘。因此本文运用超声雾化降尘技术和数值仿真对除尘效果进行分析,并建立相似模拟实验模型进行实验验证。具体结论如下:环境温度对煤尘吸水率影响较大。在饱和水雾条件下,环境温度从20℃到40℃不断升高,同一种变质程度的煤的吸水率先升高后降低,最佳煤尘吸水率对应的环境温度为27.5℃。饱和水雾环境下的平均吸水率均比相对湿度97%环境下的吸水率高,表明饱和水雾环境确实利于降尘,这不仅是因为超声雾化产生的雾滴粒径接近于细微粉尘颗粒粒径,便于凝结,还因为异质冷凝作用加强粉尘颗粒与雾滴凝并。模拟结果显示当垂距H=1.1m、吸尘口直径R=0.2m、吸尘进气速度v=20m/s时的流场较为集中,吸尘口出口处没有明显分流场,流场呈现W型运动,粉尘较为集中,且运移时间相对合适,粉尘颗粒充分与水雾接触,不会发生粉尘和水雾积聚,进一步增加粉尘与液滴接触机率,粉尘浓度波动幅度较小且浓度低。相似实验结果显示在影响超声雾化降尘效率的因素中,煤粉颗粒粒径对降尘效果的影响最为显着。随着煤粉颗粒粒径的变小,降尘效率提高,特别对提高呼吸性粉尘降尘效果作用明显。随着吸尘口进气速度的增加,超声雾化降尘装置对全尘和呼吸性粉尘的沉降效率不断升高。超声雾化降尘装置的降尘效果总体上要优于细水雾降尘效果,两种雾化方式的降尘效果在全尘上各有优劣,但超声雾化呼尘降尘效率明显高于细水雾降尘。研究成果表明了超声雾化技术的优越性,为降低全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提供实验依据,对掘进面粉尘防治措施的制定具有积极意义。
刘建国[6](2021)在《基于煤尘润湿与爆炸影响机制的防爆抑尘材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沉积煤尘的二次飞扬对工人职业健康、矿区大气环境均造成严重影响。此外,对于井下沉积煤尘,其在冒顶片帮、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事故中,因冲击波作用可迅速扬起,达到煤尘爆炸浓度,对矿井安全生产与工人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此,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煤尘润湿性与爆炸性的多参数影响模型,分析煤尘润湿性与爆炸性影响机制,提出煤尘防爆抑尘材料研制方法,据此研究制备一种环保型复合防爆抑尘剂,并配套研发抑尘剂应用技术与装备,以期对井下沉积煤尘的二次飞扬与爆炸进行高效控制。为认识井下原始煤尘理化特性,表征分析了井下沉积煤尘的物理化学特性。采集了我国华北地区1 8个井下综采回风巷沉积煤尘,并对其润湿性、粒径分布、孔参数、爆炸参数、工业成分、元素含量、镜质组含量及碳官能团含量进行了表征,得到38个煤尘理化参数。将所得结果与文献中球磨煤尘的理化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井下煤尘具有粒径小、孔结构发达的特征。18组煤尘粒径特征参数D10、D50、D90的平均值分别为5.64、26.49、65.83μm,呼吸性粉尘(P10)平均占比21%、最高占比42%;18组煤尘的平均BET比表面积为8.24 m2/g,平均孔体积为22.85 cm3/g,平均孔径为11.82 nm。较小的粒径分布、较发达的孔结构参数使得井下煤尘更加不易沉降。基于井下煤尘理化特性参数,利用多因素分析法构建了煤尘润湿性与爆炸性的多参数影响模型,探究了影响煤尘润湿性与爆炸性的核心因素,为研发防爆抑尘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由皮尔斯相关系数分析得到煤尘润湿性受其多个理化参数共同影响,结合因子分析法与多元回归法构建了煤尘润湿性的多参数影响模型,得到煤尘孔参数和化学组分是影响其润湿性的核心因素,二者累积影响贡献值为53.75%。由皮尔斯相关系数分析得到影响煤尘爆炸性的理化参数较少,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与多元回归法构建了煤尘爆炸性的多参数影响模型,得到了影响煤尘爆炸强度的核心因素是固定碳含量、C含量与H含量,三者累积影响贡献值为79.40%。根据影响煤尘润湿性与爆炸性的核心因素,总结得到了提高煤尘润湿性、降低煤尘爆炸性的方法,即增加煤尘氧化程度、提高煤尘含水率、增加煤尘粒径、降低煤尘表面粗糙度;据此结合井下应用条件,提出复合防爆抑尘材料应具有润湿、粘结与吸水保湿三种功能,且其pH值应保持中性。研究了糖工业废料——糖蜜对煤尘的防爆抑制特性,结果表明糖蜜溶液具有弱酸性,其对煤尘具有一定润湿性与保湿性,具有显着粘结性与抑爆性。针对糖蜜溶液抑尘性能中的不足,先利用单因素变量法探究了其与润湿剂、吸湿剂及pH中和剂的协同配伍性,之后利用多因素正交实验法进一步探究了各组分对煤尘抗风蚀性与抑爆性的影响强度,确定了糖蜜基防爆抑尘剂的最佳组分配比。研究设计了糖蜜基防爆抑尘剂的工业制备工艺流程,并对其单位生产成本与应用成本进行了分析,得到其单位生产成本为2626.45元/吨(产量为500吨时),综采回风巷应用成本为0.16元/吨煤。基于糖蜜基防爆抑尘剂组分的环保性与无毒性,提出了在井上水塔直接配制抑尘剂的应用技术。为提高抑尘剂应用效果,基于井下压风送水管路自主研发了一套超声雾化喷洒装置与井下气水共用型过滤装置,该装置具有耗水量小、雾化性能强的特点,其可将抑尘剂溶液均匀喷洒在巷道表面,为抑尘剂溶液的高效应用提供了设备保障。最后,对糖蜜基防爆抑尘剂的抑尘性能进行了工业级测试,得到该抑尘剂对井下综采回风巷沉积煤尘具有显着抑制作用,喷洒后三天内抑尘率均高达62.86%,第四天后抑尘率开始下降,第七天时回到未喷洒前水平,即抑尘剂的有效抑尘周期为6—7天;利用20 L球形爆炸装置测试了防爆抑尘剂对三种煤尘的抑爆特性,得到其对次烟煤、烟煤和无烟煤煤尘最大爆炸压力的抑制率在20%-30%间,对三者爆炸指数的抑制率分别为57.45%、51.47%和76.98%。该研究成果对保障井下工人职业健康与安全、推动矿山绿色和谐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本论文包含图片100幅,表31个,参考文献264篇。
田伟[7](2020)在《油菜轴流脱粒过程产生粉尘特性试验研究》文中提出脱粒装置是油菜联合收割机的重要工作部件,也是油菜机械收获过程中粉尘主要产生源。在进行油菜机械收获时,脱粒装置在将油菜植株破碎实现有效脱粒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粉尘。脱粒产生的大量粉尘被直接排出机外,严重危害作业人员身体健康,污染环境,沉积于机具热源处阻隔散热易引发火灾等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绿色低尘收获机具成为农业机械研发的重要方向。针对粉尘危害问题,本文开展了油菜轴流脱粒装置作业粉尘产生的试验研究。探索了脱粒装置作业参数与产尘浓度峰值、脱粒损失之间的关系,获得脱粒装置最优作业参数组合及脱粒产尘的部分物理特性,为后续农作物收获降尘、除尘方案的制定,开展绿色收获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油菜机械收获作业环境分析。目前,我国油菜收割机仍以中小型为主,驾驶室多为开放式,收获时产生的粉尘会直接与作业人员接触。对油菜机械收获时驾驶室处呼吸性粉尘浓度、总粉尘浓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呼吸性粉尘浓度峰值为68.5mg/m3,均值为28.3mg/m3,总粉尘浓度峰值为144.3mg/m3,均值为60.9mg/m3,各粉尘浓度值均远超谷物粉尘4mg/m3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2)分析了谷物脱粒装置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危害,确立了油菜轴流脱粒产尘试验的整体研究方案。针对我国油菜配套脱粒装置使用情况,设计了一种纵轴流钉齿式脱粒装置用于脱粒产尘试验。针对脱粒产尘的收集设计了一款脱粒集尘滤袋并完善了脱粒粉尘浓度检测设备的配套使用,以便对脱粒产尘浓度、产尘量、粒度分布等物理特性进行检测分析。(3)对油菜含水率、脱粒滚筒转速与脱粒产尘量的关系进行试验研究。通过集尘滤袋与分层筛相配合对脱粒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筛分,将获得的粉尘样品平衡水分后称量。结果显示:含水率与产尘量呈负相关性,随着含水率的降低其产尘量呈倍数上升;滚筒转速与产尘量之间非正相关,随着滚筒转速的增加产尘量先上升后降低。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所收集到的粉尘样品进行粒度分布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样品粒径范围为20μm~1800μm,中位径值为686.2μm,以500μm为界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性飞絮同时存在。(4)为保证粉尘浓度检测数据具有代表性,能准确反映脱粒产尘情况,对粉尘浓度检测位置进行选取。在脱粒台架上建立坐标系,根据滚筒凹板筛下脱出物料轴向分布情况,选取X=700mm的轴切面为粉尘浓度检测平面。根据呼吸性粉尘浓度峰值在检测平面的分布及各检测点受外界干扰情况,选取坐标点(700,700,0)为粉尘浓度检测点。(5)油菜脱粒产尘台架试验研究。根据油菜脱粒产尘分析结果,选取滚筒转速、脱粒间隙、钉齿间距为试验因素开展单因素试验,得到脱粒损失率和呼吸性粉尘浓度峰值随各试验因素的变化规律。为探究脱粒装置作业参数与脱粒损失率、呼吸性粉尘浓度峰值之间的关系,以滚筒转速、脱粒间隙、钉齿间距为试验因素,以脱粒损失率、呼吸性粉尘浓度峰值为试验指标,进行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了各因素与脱粒损失率、呼吸性粉尘浓度峰值之间的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并对各因素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脱粒损失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脱粒间隙>滚筒转速>钉齿间距;各因素对呼吸性粉尘浓度峰值的影响大小顺序为:钉齿间距>脱粒间隙>滚筒转速。试验获得的优化参数为:滚筒转速548r/min、脱粒间隙19.4mm、钉齿间距150mm。对试验所得最优参数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脱粒损失率为0.47%,呼吸性粉尘浓度峰值为31.62mg/m3,脱粒损失率相对误差为2.13%,呼吸性粉尘浓度峰值相对误差为4.59%。相对误差较小,优化模型可靠。
申阳阳[8](2020)在《煤矿粉尘职业危害量化及防治效果评价模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工作重视,煤矿安全形势已在逐渐好转,但是由于粉尘滞后的伤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粉尘职业危害常常被煤矿管理者所忽视;另一方面,煤矿粉尘危害量化值和粉尘防治情况无法确定,同时工人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个体防护用品使用不规范,致使煤工尘肺问题愈发严重,制约了“健康中国”发展。所以研究煤矿粉尘职业危害量化模型和粉尘防治效果评价模型对煤矿自身和煤矿监督机构的粉尘防治工作是有必要的。本文从煤矿自身和监督机构两个角度构建粉尘职业危害量化和防治效果评价模型。首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计粉尘检测方案,确定检测范围的粉尘采样点,并进行现场检测;其次,运用吸入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将粉尘对工人的伤害用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值量化,结合蒙特卡洛方法建立概率危害量化模型,并对暴露参数敏感性进行分析,确定粉尘浓度(C)、暴露持续时间(ED)、平均暴露时间(AT)和暴露频率(EF)四个因素对粉尘健康危害评价有显着影响;与此同时,运用德尔菲法构建了由6个准则层指标和24个方案层指标组成的粉尘防治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并参考粉尘量化结果建立了基于AHP-灰色关联分析的区域煤矿粉尘防治效果评价模型。通过对杨伙盘煤矿实测粉尘数据和陕北神木市五家煤矿的粉尘防治效果进行应用评价,结果表明:杨伙盘煤矿综采工作面工人受到粉尘危害最大,与实际情况相符,工人DALY值为2.92×10-2a,通过对比量化结果可为煤矿补贴政策制定和工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提供帮助;区域煤矿粉尘防治效果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可为煤矿粉尘防治工作和煤矿监督机构对煤矿的监督提供指导,进而减少尘肺病的发生,改善职业病现状。
李璞伟[9](2020)在《气液两相流喷雾除尘技术影响因素研究及工程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矿井下作业时将产生大量粉尘,其中包含的呼吸性粉尘具有粒径微小、分散度较高且极易吸附的特征,并且会随呼吸进入肺部,长期在此高浓度的环境下呼吸将对肺部产生不可逆的伤害。喷雾降尘技术在降尘方面应用广泛,其中最常见的为高压喷雾技术,该技术形成的水雾对于大颗粒粉尘具有较好的沉降效果,但对粒径微小的呼吸性粉尘捕集效率不佳。研究发现气液两相流喷雾技术所形成的水雾,其粒径能接近呼吸性粉尘粒径,并对呼吸性粉尘具有高效的沉降作用,是新型的高效雾化降尘技术,但有关该技术的雾化机理、影响因素研究等方面仍有欠缺,本文重点针对对喷雾粒径、喷嘴布局等因素对呼吸性粉尘除尘效率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首先详细介绍高压喷雾实验平台的搭建,包括平台整体结构、喷雾单元的布局、仪器设备的选择等方面。实验平台是在目前国内最大除尘通道中搭建,横截面达到4m2,使得实验环境更接近真实巷道,搭建该平台的目的是对比高压喷雾降尘技术与气液两相流喷雾降尘技术的优劣性。在喷雾系统中另一个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喷嘴,作为喷雾形成的主体,它的喷雾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对实验所用喷嘴进行Fluent流体模拟仿真,通过观察腔体内气水体积比、流速等影响喷雾粒径的因素,分析喷雾雾化过程并以此作为喷嘴工艺参数优化的标准。随后对喷嘴进行粒径测量标定,发现当气压0.25MPa时粒径最小且均匀度好,喷雾粒径D50平均值为20μm,当气压小于0.25MPa时粒径在32~96μm范围变化,但气压越小越不均匀。确定喷雾粒径后进行降尘率影响因素的研究。首先根据之前的标定数据,测试不同喷雾粒径时的除尘率,其中大颗粒水雾由高压喷雾系统提供,结果显示水雾颗粒越小除尘率越高,最高可达72.52%,水雾粒径为25μm;然后研究喷雾单元支架之间间距对除尘率的影响,主要是为了解决喷雾间相互碰撞消耗的问题,结果为当支架间距大于2m后水雾之间的碰撞几乎消除;最后研究在每个喷雾单元上喷嘴的数量和位置与除尘率的关系,结果显示每排支架安装4个喷嘴效果最佳,位置在支架顶端或者支架两侧对除尘率影响不大。为验证前文关于喷雾粒径与除尘率关系的基础实验,在神东集团哈拉沟煤矿实地进行高压喷雾降尘与气液两相流喷雾降尘对比的工程实验,根据现场设计出特定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显示各测试点的除尘率在开启气液两相流喷雾系统时相对于原有高压喷雾系统提高26.4%~58.1%不等,工程实验结果与实验室内模拟实验结果相符。
周文东[10](2020)在《掘进机截齿割煤产尘机制及减尘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矿尘是煤矿生产中最严重的危害之一,每年因吸入矿尘感染尘肺病的新增患者约有一万五千名。掘进机的大规模推行使掘进作业机械化水平及效率显着提高,但综掘面粉尘浓度急剧上升。为治理综掘工作面高浓度粉尘,近年来国内外研发了与掘进机相配套的喷雾、泡沫、除尘风机、阻尘风幕等粉尘防治技术。但研究者大多注重降尘装备自身技术参数的提升,对掘进机割煤产尘基础性研究十分薄弱,产尘规律及特性认识不清,不同掘进面粉尘浓度可能相差数倍。由于未考虑产尘的差异性,防尘措施的制定与实施缺少科学依据,降尘介质与产尘强度不匹配以致效果不佳或用量冗余,造成技术经济的不合理。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实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镐型截齿破煤产尘特性及应用这个课题。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分析了掘进机旋转截割非连续受力过程,将单截齿受力波谷-波峰作为一个简化截割单元,设计了以镐型截齿作为破煤工具的产尘实验系统:包含压力加载模块、裂纹观察模块以及粉尘收集模块,采用密闭罩和集尘罩避免外界空气扰动产尘过程,防止粉尘向外迸出。将镐型截齿破煤产尘过程与能量转化过程相联系,阐释了截齿侵入输入能量-弹性形变区形成存储能量-压碎区及粉化核形成耗散能量-新自由面形成及粉化核应力解除释放能量的能量转化过程。进一步推导了空腔扩展模型,给出了塑性区半径及截割力计算公式。研究了煤理化性质与产尘特性的关系。实验室实验研究表明:水分的存在能够抑制粉尘产生,减小呼吸性粉尘及PM2.5累计占比,固定碳则同细微颗粒累积比例及产生率呈显着正相关,挥发分和灰分的影响可以忽略。煤的孔裂隙率越高细微颗粒粉尘累积占比越少,但全尘产尘率越大;分形维数作为孔隙结构的宏观度量,对产尘特性影响很小。脆性是反应煤体力学性质的综合特性,脆性越高细微颗粒累计占比越大,但全尘产尘率越低。研究了截齿齿尖锥角对产尘特性的影响机制。实验研究了不同齿尖锥角下产尘率、细微颗粒粉尘累积占比的差异性规律,采用离散元三维颗粒流软件基于空腔扩展模型建立了平节理接触镐形截齿截割模型,模拟探索了齿尖锥角与裂纹发育及截齿受力做功的关系,从裂纹萌生及扩展的微观层面阐释了破碎产尘过程。研究表明:全尘、呼吸性粉尘及PM2.5产尘率均随齿尖锥角的增大而增加,呼吸性粉尘及PM2.5累积占比与齿尖锥角亦呈正相关关系;拉裂纹占比远超剪切裂纹,裂纹总数及裂纹发育初期形成的半球状裂纹(粉化核区域)范围随齿尖锥角变大而增加,峰值截割力及截齿做功亦与齿尖锥角成正比,进一步证实了实验室实验中较大齿尖锥角加剧粉尘产生的结论。研究了侵入角度(截齿侵入方向与煤体接触平面夹角)与产尘特性的关系。分析了旋转截割过程单截齿受力特征,实验研究了侵入角度对产尘率、细微颗粒粉尘累积占比的影响规律,采用有限元LS-DYNA软件模拟研究了截割力、截齿做功及煤体能量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侵入角度越大PM2.5和呼吸性粉尘累计占比越少,各粒径范围粉尘的产生率也随侵入角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峰值截割力、截齿做功及煤体内能峰值均随侵入角度变小而增大,煤体破碎前积蓄的能量主要用于破碎煤体,证实了实验室实验中较大侵入角度可以抑制粉尘产生的结论。研究了截割速度对产尘特性的影响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截割速度对产尘率及细微颗粒累计占比影响很小。破碎产尘过程属于煤体受力发生断裂破坏的物理形态变化,截齿截割速度远小于应力波传播速度,无法对裂纹扩展产生影响。掘进机实际割煤过程中,截割头转速增加会提高二次破碎几率并使更多个截齿参与到破煤产尘过程中,造成产尘量上升。设计了基于产尘特性的针对性减尘-降尘方案。通过降低截齿齿尖锥角减少粉尘产生,根据煤体性质预估产尘危害程度,设计了差异性降尘方案。现场实践证明:减小齿尖锥角后,大湾矿粉尘平均浓度降低了近20%;根据煤体性质对产尘率大小的预估与现场粉尘浓度大小趋势相吻合,降低蒋庄矿降尘介质用量后降尘率变化很小,既实现了高效降尘又降低了实际运行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增加邹庄矿用量后降尘效果显着提升。本文研究成果为正确认识高强度机械截割条件下的粉尘产生特性提供了理论支撑,丰富了对粉尘产生规律的深层认识,所提出的基于产尘特性的减尘-降尘方案对掘进面精准降尘思路扩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论文有图99幅,表56个,参考文献237篇。
二、应用灰色理论预测呼吸性粉尘浓度变化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灰色理论预测呼吸性粉尘浓度变化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有色金属矿山矽尘暴露致矽肺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有色金属矿山矽尘累积暴露量与矽肺累积发病密度的剂量反应关系 |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及纳入标准 |
1.2 矿山开采工序及工艺流程图 |
1.3 样本量估计 |
1.4 质量控制 |
1.5 寿命表法分析矽尘累积暴露量与矽肺累积发病密度 |
2 结果 |
2.1 矽尘暴露资料 |
2.2 队列基本情况 |
2.3 矽尘累积暴露量与矽肺累积发病密度的关系 |
第二部分 有色金属矿山矽尘暴露致矽肺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 |
第一节 有色金属矿山矽尘暴露情况 |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及纳入标准 |
1.2 矿山开采涉及的生产工序及工种 |
1.3 矽尘采样和分析方法 |
1.4 数据分析及统计方法 |
1.5 质量控制 |
2 结果 |
2.1 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企业基本情况 |
2.2 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企业总体矽尘暴露情况 |
2.3 不同生产规模企业矽尘暴露情况 |
2.4 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企业不同工种矽尘暴露情况 |
第二节 有色金属矿山矽尘暴露致矽肺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 |
1 数据分析及统计方法 |
2 总体职业健康风险情况 |
3 不同生产规模企业职业健康风险情况 |
4 不同工种职业健康风险情况 |
6 两种风险评估方法的一致性分析 |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矽尘及其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个人简历 |
(3)矿井喷雾降尘表面活性剂作用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粉尘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煤尘润湿性研究现状 |
1.2.3 表面活性剂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分子模拟方法及理论基础 |
2.1 分子模拟软件及模拟方法简介 |
2.2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基本原理及参数选择 |
2.2.1 分子动力学基本原理 |
2.2.2 分子动力学模拟参数选择 |
2.3 量子化学计算原理简介 |
2.3.1 量子化学计算基本原理 |
2.3.2 密度泛函基本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表面活性剂对喷雾雾化特性影响机理研究 |
3.1 表面活性剂界面模型的构建 |
3.1.1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及基本性质测定 |
3.1.2 模型的构建和参数设置 |
3.2 表面活性剂影响界面张力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
3.2.1 表面活性剂界面构型分析 |
3.2.2 表面活性剂影响界面张力的机理分析 |
3.3 表面活性剂对水雾粒径分布的影响 |
3.3.1 实验装置及方法 |
3.3.2 表面活性剂对水雾粒径分布规律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表面活性剂对雾滴捕尘能力影响机理研究 |
4.1 煤尘自然吸水实验 |
4.1.1 实验设备及方法 |
4.1.2 实验结果分析 |
4.2 煤壁模型构建与参数设置 |
4.2.1 煤分子化学结构模型的选择 |
4.2.2 模型的构建及模拟方法 |
4.3 水在煤尘表面吸附特性研究 |
4.3.1 纯水在煤壁表面的吸附 |
4.3.2 表面活性剂对水在煤壁表面吸附的影响 |
4.3.3 水在煤中扩散特性研究 |
4.4 表面静电势与煤润湿性关联分析 |
4.4.1 不同煤的润湿性分析 |
4.4.2 表面活性剂影响煤润湿性的静电势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表面活性剂保水性及无机盐对其强化机理研究 |
5.1 溶液模型的构建与参数设置 |
5.1.1 溶液模型的构建 |
5.1.2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
5.2 表面活性剂保水作用的分析 |
5.2.1 表面活性剂的水合作用 |
5.2.2 平均力势的计算 |
5.3 无机盐影响下表面活性剂的保水作用分析 |
5.3.1 无机盐离子的静电屏蔽作用 |
5.3.2 无机盐对表面活性剂水合作用的影响 |
5.3.3 无机盐离子的水合作用 |
5.4 表面活性剂保水性能实验研究 |
5.4.1 表面活性剂保水实验方法 |
5.4.2 表面活性剂保水实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表面活性剂抑尘性能实验研究 |
6.1 喷雾雾化及捕尘机理 |
6.2 表面活性剂降尘效果监测方法 |
6.2.1 喷雾抑尘测试系统 |
6.2.2 测试方案 |
6.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6.3.1 表面活性剂对黑岱沟长焰煤煤尘抑制效果分析 |
6.3.2 表面活性剂对山西镇城底焦煤煤尘抑制效果分析 |
6.3.3 表面活性剂对山西阳煤五矿无烟煤煤尘抑制效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不同表面活性剂对晋城无烟煤的润湿降尘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现阶段降尘技术 |
1.3 润湿剂研究进展 |
1.3.1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1.3.2 表面活性剂润湿性研究进展 |
1.4 计算机模拟在界面吸附的研究现状 |
1.4.1 量子化学计算界面吸附的研究现状 |
1.4.2 分子动力学计算界面吸附行为研究现状 |
1.4.3 煤单元结构的模拟研究现状 |
1.5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表面活性剂对无烟煤煤尘的润湿降尘实验 |
2.1 实验仪器及样品 |
2.2 改进沉降实验 |
2.3 声波雾化降尘实验 |
2.3.1 颗粒监测系统 |
2.3.2 降尘实验 |
2.4 动态表面张力和动态接触角测量系统 |
2.4.1 悬滴法测量表面张力 |
2.4.2 动态接触角测量系统 |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1 改进沉降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2 表面活性剂溶液雾化后液滴浓度 |
2.5.3 声波雾化降尘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4 动态表面张力结果与讨论 |
2.5.5 动态接触角结果与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表面活性剂溶液性质的模拟 |
3.1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
3.1.1 牛顿运动方程 |
3.1.2 分子力场 |
3.1.3 分子动力学模拟系综 |
3.2 表面活性剂在界面吸附模拟 |
3.2.1 界面模型构建及计算方法 |
3.2.2 界面吸附微观模型 |
3.2.3 界面形成能 |
3.2.4 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
3.2.5 扩散系数 |
3.3 胶束的模拟计算 |
3.3.1 胶束与水的相互作用 |
3.3.2 胶束的非键能 |
3.3.3 水体相单分子扩散系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表面活性剂在无烟煤表面的吸附模拟 |
4.1 模型的构建和计算方法 |
4.2 表面活性剂对无烟煤的润湿性 |
4.2.1 表面活性剂与无烟煤的相互作用 |
4.2.2 表面活性剂聚集体非键能 |
4.3 表面活性剂在晋城无烟煤表面的分布 |
4.4 水分子在无烟煤表面的分布 |
4.4.1 相对浓度分布函数 |
4.4.2 水分子在煤表面的相对浓度分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合度对无烟煤润湿性的影响 |
5.1 三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性质 |
5.1.1 CMC界面吸附分子数 |
5.1.2 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非键能 |
5.1.3 表面活性剂的扩散系数 |
5.2 三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胶束性质 |
5.2.1 胶束与水的相互作用 |
5.2.2 胶束的非键能 |
5.2.3 水体相中单分子扩散系数 |
5.3 表面活性剂在无烟煤表面的吸附 |
5.3.1 表面活性剂与无烟煤的相互作用 |
5.3.2 表面活性剂聚集体非键能 |
5.3.3 表面活性剂在晋城无烟煤表面的分布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掘进工作面气液两相流超声雾化降尘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选题背景 |
1.1.2 课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降尘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饱和水雾环境下煤尘吸水规律研究 |
2.1 饱和水雾条件下煤尘吸水率实验 |
2.1.1 实验煤样 |
2.1.2 实验仪器及装置 |
2.1.3 煤样干燥及吸水率实验 |
2.2 煤样表征实验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实验结果 |
2.3.2 实验结果分析 |
2.4 正常环境下煤尘吸水率对照实验 |
2.4.1 实验过程 |
2.4.2 实验结果分析 |
2.4.3 结果对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声雾化降尘装置降尘规律数值模拟 |
3.1 数值模拟软件简介 |
3.2 超声雾化降尘装置流场模型简介 |
3.2.1 DPM模型简介 |
3.2.2 混合模型简介 |
3.3 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和网格生成 |
3.4 数值模拟参数设定 |
3.5 网格无关性检验 |
3.6 稳态和非稳态选取分析 |
3.7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7.1 吸尘口垂直距离对风流流动及粉尘浓度分布的影响 |
3.7.2 吸尘口直径大小对风流流动及粉尘浓度分布的影响 |
3.7.3 吸尘口进气速度对风流流动及粉尘浓度分布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声雾化降尘装置降尘实验研究 |
4.1 超声雾化降尘试验系统 |
4.2 实验方案 |
4.2.1 煤粉的制备 |
4.2.2 实验测点选择 |
4.2.3 实验方案及步骤 |
4.3 实验过程及分析 |
4.3.1 吸尘口进气速度对降尘效率的影响 |
4.3.2 煤粉粒径对降尘效率的影响 |
4.4 降尘对照试验分析 |
4.4.1 实验系统 |
4.4.2 实验结果分析 |
4.4.3 雾化方式及降尘效率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煤尘润湿与爆炸影响机制的防爆抑尘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煤尘的产生与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2.1 煤尘的产生与危害现状 |
1.2.2 我国对煤尘的研究历程 |
1.2.3 煤尘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 煤尘爆炸机理及其抑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1 煤尘爆炸特性与机理研究现状 |
1.3.2 煤尘抑爆机制与技术研究现状 |
1.4 煤尘润湿性影响机制研究现状 |
1.4.1 煤尘润湿性测试方法研究现状 |
1.4.2 煤尘润湿性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4.3 表面活性剂对煤尘润湿性影响研究现状 |
1.5 煤矿用化学抑尘剂研究与应用现状 |
1.5.1 单功能化学抑尘剂研究现状 |
1.5.2 复合型化学抑尘剂研究现状 |
1.6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7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方法 |
1.7.3 技术路线 |
2 井下沉积煤尘物理化学特性的表征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煤尘采集与表征方法 |
2.2.1 煤尘采集地区及方法 |
2.2.2 煤尘物理特性表征方法 |
2.2.3 煤尘化学特性表征方法 |
2.3 煤尘物理特性的表征与分析 |
2.3.1 煤尘润湿性分析 |
2.3.2 煤尘粒径分布分析 |
2.3.3 煤尘孔结构参数分析 |
2.4 煤尘化学特性的表征与分析 |
2.4.1 煤尘爆炸特性分析 |
2.4.2 煤尘工业组分分析 |
2.4.3 煤尘元素分析 |
2.4.4 煤尘表面碳官能团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煤尘理化特性对其润湿性与爆炸性的影响模型与机制 |
3.1 引言 |
3.2 分析模型与方法 |
3.2.1 皮尔斯相关性分析法 |
3.2.2 灰色关联分析法 |
3.2.3 因子分析法 |
3.2.4 多元线性回归法 |
3.3 煤尘理化特性对其润湿性的影响模型与机制 |
3.3.1 煤尘理化特性与润湿性的皮尔斯相关性分析 |
3.3.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煤尘润湿性影响模型 |
3.3.3 基于因子分析的煤尘润湿性影响模型 |
3.3.4 煤尘理化特性对其润湿性的影响机制分析 |
3.4 煤尘理化特性对其爆炸性的影响模型与机制 |
3.4.1 煤尘理化特性与其爆炸性参数的皮尔斯相关性分析 |
3.4.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煤尘爆炸性影响模型 |
3.4.3 基于因子分析的煤尘爆炸性影响模型 |
3.4.4 煤尘理化特性对其爆炸性的影响机制分析 |
3.5 复合防爆抑尘剂研制方法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糖蜜溶液理化特性及其对煤尘粘结抑爆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糖蜜溶液物理化学特性分析 |
4.3.1 pH值变化规律 |
4.3.2 表面张力变化规律 |
4.3.3 粘度变化规律 |
4.3.4 蒸发特性分析 |
4.4 糖蜜溶液对煤尘的抑尘性能分析 |
4.4.1 对煤尘润湿性分析 |
4.4.2 对煤尘抗蒸发性的影响 |
4.4.3 对煤尘吸湿性的影响 |
4.4.4 对煤尘的粘结性分析 |
4.5 糖蜜溶液对煤尘的抑爆性能分析 |
4.5.1 对煤尘爆炸特性的影响 |
4.5.2 对煤尘热分解过程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防爆抑尘材料的复配优选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3 抑尘剂辅料与糖蜜的协同拮抗性研究 |
5.3.1 润湿添加材料 |
5.3.2 吸湿添加材料 |
5.3.3 pH中和添加材料 |
5.4 抑尘剂主辅料正交复配实验与抑尘机制研究 |
5.4.1 主辅料正交复配实验设计 |
5.4.2 抑尘剂组分对煤尘抑尘率的影响分析 |
5.4.3 抑尘剂组分对煤尘抑爆率的影响分析 |
5.4.4 防爆抑尘剂最优配方与抑尘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防爆抑尘剂制备工艺与应用技术及装备研究 |
6.1 引言 |
6.2 防爆抑尘剂制备工艺与成本分析 |
6.2.1 防爆抑尘剂制备工艺流程设计 |
6.2.2 防爆抑尘剂成本分析 |
6.3 防爆抑尘剂应用技术与装备研究 |
6.3.1 防爆抑尘剂应用技术研究 |
6.3.2 基于井下压风送水管路的气水喷雾装置研究 |
6.4 防爆抑尘剂防爆抑尘性能测定 |
6.4.1 综采回风巷抑尘性能工业级测试 |
6.4.2 防爆抑尘剂抑爆性能实验室测定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图 |
A1 煤尘等温N_2吸附解吸曲线图 |
A2 煤尘孔分形维数计算过程图 |
A3 煤尘爆炸压力曲线图 |
A4 煤尘表面碳官能团分峰拟合图 |
附录B 附表 |
表B1 煤尘理化特性因子分析因子得分系数表 |
表B2 煤尘理化特性因子分析所得成分计算值 |
附录C 灰色关联度计算MATLAB程序语言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油菜轴流脱粒过程产生粉尘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外脱粒系统研究概况 |
1.2.2 国内外粉尘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台架设计 |
2.1 脱粒台架 |
2.1.1 总体结构 |
2.1.2 工作原理 |
2.1.3 主要技术参数 |
2.1.4 关键部件 |
2.2 粉尘浓度检测设备 |
2.3 集尘装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集尘样品特性检测试验 |
3.1 试验目的 |
3.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集尘量试验方法 |
3.3.2 集尘粒度分布检测方法 |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1 集尘量结果与分析 |
3.4.2 集尘粒度分布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脱粒产尘台架试验 |
4.1 试验目的 |
4.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设备 |
4.3 粉尘浓度检测点的选取 |
4.3.1 坐标系与检测面 |
4.3.2 坐标平面产尘浓度分布 |
4.4 试验方法 |
4.4.1 试验指标 |
4.4.2 单因素试验方法 |
4.4.3 正交试验方法 |
4.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1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2 正交试验试验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煤矿粉尘职业危害量化及防治效果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研究现状 |
1.2.2 职业健康危害评价研究现状 |
1.2.3 提出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现场数据检测与分析 |
2.1 粉尘检测方案 |
2.2 现场检测 |
2.2.1 检测范围 |
2.2.2 粉尘采样点确定 |
2.2.3 粉尘现场检测 |
2.3 粉尘检测数据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粉尘职业健康危害量化 |
3.1 粉尘样本选取 |
3.2 健康危害评价模型 |
3.2.1 健康损害评价框架 |
3.2.2 个人暴露评估 |
3.2.3 健康风险量化 |
3.2.4 健康风险表征 |
3.2.5 蒙特卡洛概率危害量化模型 |
3.3 模型应用分析 |
3.3.1 检测结果及讨论 |
3.3.2 健康风险评价 |
3.3.3 敏感性分析 |
3.3.4 健康危害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4 煤矿粉尘防治效果评价模型建立 |
4.1 粉尘防治效果评价构成要素分析 |
4.1.1 粉尘防治管理 |
4.1.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粉尘 |
4.1.3 职业健康监护 |
4.1.4 尘肺病诊断鉴定 |
4.1.5 工会监督 |
4.2 粉尘防治效果指标体系建立 |
4.2.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4.2.2 指标体系确立方法—德尔菲法 |
4.2.3 指标体系确立 |
4.3 基于AHP-灰色关联分析的区域煤矿粉尘防治效果评价模型 |
4.3.1 AHP指标权重求解 |
4.3.2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矿粉尘防治效果评价模型应用 |
5.1 粉尘防治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
5.2 确定比较数列 |
5.3 粉尘防治效果综合评价模型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气液两相流喷雾除尘技术影响因素研究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粉尘防治研究现状 |
1.2.2 喷雾除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煤矿喷雾除尘研究现状 |
1.3 气液两相流喷雾除尘技术 |
1.4 喷雾雾化机理及降尘机理 |
1.4.1 喷雾雾化机理 |
1.4.2 喷雾降尘机理 |
1.5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意义 |
1.5.1 存在的问题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图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路线 |
第2章 喷雾降尘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及方案 |
2.1 气液两相流喷雾系统介绍 |
2.1.1 供风系统 |
2.1.2 模拟巷道 |
2.1.3 气液两相流喷雾单元 |
2.1.4 尘源发生系统 |
2.1.5 水雾粒径测试系统 |
2.1.6 控制系统 |
2.1.7 污浊风流排放系统 |
2.2 高压单相流系统的搭建 |
2.2.1 实验系统搭建原因分析 |
2.2.2 实验系统搭建方案 |
2.3 实验方案及方法介绍 |
2.3.1 分析研究对象 |
2.3.2 具体实验方案与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喷嘴内部流场仿真 |
3.1 引言 |
3.2 喷雾粒径影响因素分析 |
3.3 Fluent软件介绍 |
3.3.1 前处理器 |
3.3.2 求解器 |
3.3.3 后处理器 |
3.4 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 |
3.4.1 建立物理模型 |
3.4.2 数学模型的选择 |
3.5 边界条件设定 |
3.6 模拟结果分析 |
3.6.1 喷嘴内腔流场分析 |
3.6.2 喷嘴内腔流速分析 |
3.7 不同参数时喷雾粒径的标定 |
3.7.1 不同气压下气液两相流喷雾粒径 |
3.7.2 不同距离下气液两相流喷雾粒径 |
3.7.3 不同水压下高压喷雾粒径 |
3.7.4 不同距离下高压喷雾粒径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喷雾除尘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
4.1 喷雾粒径与除尘率的关系研究 |
4.1.1 呼吸性粉尘自沉降作用 |
4.1.2 不同喷雾粒径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4.2 喷嘴布置方式与除尘率的关系研究 |
4.2.1 不同支架间距对除尘率的影响 |
4.2.2 单排支架喷嘴数量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4.2.3 喷嘴分布位置对除尘率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哈拉沟煤矿喷雾除尘工程实践 |
5.1 哈拉沟煤矿简介 |
5.2 神东煤炭集团哈拉沟煤矿22519综采面 |
5.2.1 哈拉沟煤矿22519综采面概述 |
5.2.2 哈拉沟煤矿22519综采面煤层工作面 |
5.2.3 巷道布置 |
5.3 哈拉沟煤矿现场工程实验方案 |
5.3.1 现场工程实验介绍 |
5.3.2 现场实验方案 |
5.3.3 测试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10)掘进机截齿割煤产尘机制及减尘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镐形截齿截割产尘试验系统及破碎区计算模型 |
2.1 实验设计 |
2.2 镐型截齿割煤破碎产尘过程 |
2.3 塑性(破碎)区空腔扩展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粉尘产生特性与煤理化性质关系的实验研究 |
3.1 煤的工业分析组分与产尘特性的关系 |
3.2 煤孔裂隙特征与产尘的关系 |
3.3 脆性与产尘特性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4 截齿尺寸及截割参数对产尘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方案 |
4.2 齿尖锥角对产尘特性的影响 |
4.3 侵入角度对产尘特性的影响 |
4.4 截割速度对产尘特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掘进机截齿割煤的数值模拟研究 |
5.1 齿尖锥角对裂纹扩展及截割力的影响 |
5.2 侵入角度对截割力及煤体内能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截割产尘特性的综掘面粉尘防治方案设计与实施 |
6.1 减尘方案设计与实施 |
6.2 降尘方案设计与实施 |
6.3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应用灰色理论预测呼吸性粉尘浓度变化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有色金属矿山矽尘暴露致矽肺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D]. 刘凯.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2]铁渣转运廊道内环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郭军霞. 河北工程大学, 2021
- [3]矿井喷雾降尘表面活性剂作用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D]. 刘硕.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不同表面活性剂对晋城无烟煤的润湿降尘机制研究[D]. 李仲文.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5]掘进工作面气液两相流超声雾化降尘技术研究[D]. 任鹏.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6]基于煤尘润湿与爆炸影响机制的防爆抑尘材料研究[D]. 刘建国.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7]油菜轴流脱粒过程产生粉尘特性试验研究[D]. 田伟.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8]煤矿粉尘职业危害量化及防治效果评价模型研究[D]. 申阳阳.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9]气液两相流喷雾除尘技术影响因素研究及工程应用[D]. 李璞伟. 湘潭大学, 2020(02)
- [10]掘进机截齿割煤产尘机制及减尘应用研究[D]. 周文东. 中国矿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