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毕业创作获奖作品(论文文献综述)
郭立忠[1](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侯奔奔[2](2021)在《与连环画《江畔朝阳》相关的贺友直日记和手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3年,时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的贺友直为完成小说《江畔朝阳》连环画的创作任务,到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体验生活,创作出了在其艺术生涯中较为特殊的连环画作品。通过对连环画《江畔朝阳》相关的贺友直日记和手稿的挖掘、整理与考证,揭示出贺友直在北大荒时期的活动和创作的真实情况,以及连环画《江畔朝阳》特殊的“三结合”创作形式,并为人们呈现一套不同于发行版本的未面世连环画手稿。通过对有关人员的采访调研与个案研究等方式对连环画《江畔朝阳》和贺友直写给侯国良、吕敬人、刘宇廉、韩书力信件等手稿内容的考证分析,展现出贺友直“画故事”的连环画创作特点和其连环画创作理念,即“画什么、怎么画”。在贺友直看来,“画什么”就是指从事绘画人员要审视自己,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了解自己最适合画什么,以此为基础寻找创作题材;“怎么画”是你根据所选题材的表现内容、基调和你要表达的东西选择最适合的艺术语言。这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几乎贯穿了贺友直的创作人生,他所坚守的连环画道路是在自我审视后做出的自觉选择。对贺友直未面世的日记与手稿的考证和分析分为三个部分:1.考证论述贺友直日记内容:通过对贺友直日记的考证梳理,阐述1973年他在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的活动和创作情况以及“三结合”的特殊创作形式。2.贺友直绘画手稿作品分析:包括为创作连环画《江畔朝阳》而画的手稿和未曾面世的国画作品,在这些手稿中充分展现了贺友直“画故事”的创作特点,并利用中国画的写意性使自己在严谨的连环画创作中始终保有对艺术创作的敏锐力。3.考证分析贺友直文字手稿的具体内容:涵盖贺友直在中央美术学院年画连环画系任教期间的部分讲义,对连环画创作的感悟与思考的文章,以及贺友直与侯国良、韩书力、吕敬人和刘宇廉的重要书信。通过对史料的梳理、考证与分析,向人们披露了贺友直大量未面世的原始文献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贺友直在北大荒创作期间史料研究的不足,也从史实考证的深入性和个案陈述的详实性补充了以往对贺友直艺术理念及艺术思想研究的缺失。贺有直的这些日记和手稿也成为其在连环画繁盛与衰落的历史背景下对连环画创作的思考及坚守的史料佐证,传达出他在连环画艺术创作道路上不断探索的精神与品格。
顾盼[3](2021)在《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布克奖作为英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自1969年创立至今,截止到2019年,已走过了51年的历程,并评选出了54部优秀小说。来自于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和欧洲的获奖小说,跨越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文学审美历程,不论是从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来看,都反映了英国动态的、民族性的、世界性的、非单一性的文学形象和文化时刻,而布克奖对大英帝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批判,对全球化资本流通和市场经济的适应和争议,都为其带来了广阔的世界舞台上的迥异却多元的文化形态。从早期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到殖民紧缩、去殖民化和后殖民主义,英国的民族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变化是对应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的,布克奖获奖小说的选择,不仅是英国的审美趣味的选择,也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历史抉择。本文由七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对布克奖进行了基本介绍,并分析了英国中心论的衰微与文学浪潮的交织,以及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其次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以布克奖及其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资料综述;最后提出了本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布克奖在宏大叙事的历史背景中所采取的运营策略和发展模式。布克奖在英国社会引发的“布克效应”以及一步步成为当代英国文学的重要媒介之一,而大英帝国的历史背景,则奠定了布克奖的帝国主题。第二章至第六章通过分析布克奖获奖小说的类型和主题,来探索布克奖对时代众多焦点的选择和兼顾,其获奖小说表现的英国式的审美意趣、美学价值和艺术精神。其中第二章主要聚焦于后殖民历史重写以及小说中展现的异域文化。布克奖的后殖民小说以1981年萨曼·鲁西迪《午夜之子》的夺冠为元年,吹响了对大英帝国中心式的话语霸权的终结的号角。后殖民文学以完全不同的视角审视了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问题,曾经被殖民的人民重新获得权力以及民族身份,他们通过取代以往的帝国主义立场而将自己的话语赋予价值,进而恢复自己的声音。后殖民的主题由布克奖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当代英国文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第三章则分析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人性的摧残,以及个体如何在创伤记忆里对自我与他者、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和重塑。在战争这种极端语境下,人类更加渴望文明的修葺和重建。第四章论述了新历史视域下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从“元叙事”到“小叙事”的过渡让公众话语转向个人话语,对帝国历史的戏仿和重构深刻反映了文化和个体身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第五章探讨了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女性生存和意识图景,女性作为性别概念中的“他者”,在对抗父性制的中心话语的同时,对本体性和自我意识一再重申,从而逐渐获得了对个体存在的证明和回归。第六章分析了在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中自我与他者的身份认同困惑,其中的性别、种族、阶级、宗教、家庭社会、伦理道德等身份认同问题都呈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冲突、分裂和无序状态,自我的意志和人性的价值都需要被放置在“他者”的理论体系中被重新思考和感知。第七章论述了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问题。布克奖商业和美学理想的结合,声望经济和艺术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以及布克奖在文学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的多方因素。布克奖对人性的洞察、对新历史观和多元叙述的探索,对未来的英语小说具有指导性的价值和文学发展的启发性意义。结语部分则回溯了本文的主要论点,指出了文学文本和国家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同步关系。布克奖在推动英国的非殖民化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文化领域地位,其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和经济局势中,包容且赞赏的接纳和承认非英国中心地区与国家的文化符号,打开了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和多元文化的世界性的注视目光。
李晶柯[4](2021)在《“诺奖魔咒”与莫言获奖后的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奖项,每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都能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不小的轰动。但是纵观历届获奖作家的创作生涯,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这些作家一旦获得诺奖,便很少再有能达到其获奖前水准的佳作问世,这个现象被称作“诺奖魔咒”。本文的第一部分就是针对“诺奖魔咒”这一现象,在结合诺奖自身特点,梳理“诺奖魔咒”的发生的基础上,对“诺奖魔咒”的产生,“诺奖魔咒”难以突破的原因做出的分析研究。这是本选题关注的一个重要原点。莫言于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殊荣的中国籍作家。随着莫言的获奖,中国百年以来的诺奖情结终于得以实现,但莫言本人也随之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与压力,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在“诺奖魔咒”。本文的第二部分,就将在梳理莫言获奖以前中国文学与诺奖之前千丝万缕的关系的基础上,以莫言获奖为节点,对其获奖后的困扰与压力进行分析研究。“诺奖魔咒”在每个诺奖得主身上的表现并非千篇一律。而对莫言来说,颇繁的社会活动中失去创作的宁静、喧嚣的文学场域难以凝神聚力、网上的捧与骂对创作元气无形的损耗等等,都是他所遭遇的重重困难。作为一个有文学追求的作家,莫言深感这些难题对自己的影响。2017年开始,莫言无论从心态还是创作上均进行了调整,逐渐由“讲故事的人”向“文人转变”,崇尚“文人精神”,经过调整、沉淀、思考、反思,在文学创作上所进行语言的实践、风格的调整、内容的新变,显示出莫言在获奖后积极寻求突破的决心。本文的第三部分,就将以此段时期莫言在面对“诺奖魔咒”时的自我沉淀与自我调整过程中的创作与生活为研究对象,深切关注莫言创作与心态的变化。2020年7月,莫言的最新短篇集《晚熟的人》出版。作为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八年之后的首部作品,《晚熟的人》在坚持探讨人性的基础上,其叙述风格、情感表现、人物塑造、叙述视角等多个方便都有了新的内容。这是莫言小说创作在经历了获奖之后八年的调整与反思的新的成果。本文的第四部分就聚焦新作《晚熟的人》,对莫言获奖后的创作进行细致的分析。而这本《晚熟的人》,也正是莫言在获奖、沉淀之后对“诺奖魔咒”的答卷之一。
孙英[5](2020)在《博洛尼亚最佳童书(1990至今)插画创作风格及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博洛尼亚童书展的影响力也随之增大,这个被视为儿童图画书创作的引擎的展会集聚了全球顶尖的艺术家,他们创作了给全世界儿童和青少年带去欢乐的故事书和插画书。每年获得博洛尼亚最佳奖的童书作品和特别提名作品无一例外都是具有最高水准的作品。年轻读者不管在世界上的任何国家和地域,也不管他们有着怎样差异化的文化背景、信仰、语言,都能理解童书插画中所要传达的语言和含义,因此本文从博洛尼亚最佳童书奖的童书插画创作媒材、主题内容、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结合儿童心理学入手,联系儿童成长时期各个阶段的发展心理特点,归纳出童书插画创作的视觉和叙事两者完美融合的方法,以及优秀童书插画对儿童的个性、审美等方面的影响。从儿童心理需求角度分析博洛尼亚优秀童书插画创作风格的共通之处,旨在为童书插画的发展历程和趋势提供清晰的洞见,也为未来新星插画艺术家的创作方向提供有效的思考。
宋哲琦[6](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指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汪琬琦[7](2020)在《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文中研究表明地方作家以绝对的人数优势和庞大的创作数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真正的创作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困境。但目前学界对地方作家的研究并不充分,从研究对象上看,对知名作家个案的研究多,对地方作家群体的研究少。从研究内容上看,单一的地方作家作品研究多,地方作家的特征和困境研究少。即便是研究了地方作家存在的问题,也是描述现象多,揭示实质少。为此,笔者深入中部城市临淮,通过个案研究、实地研究、文本研究三种研究方法,筛选并建立了9个作家个案,从文学生态环境、文学生产链条、作家生存状态三个维度对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进行描述分析。最后发现,临淮作协的许多功能濒临瘫痪,本该扶持作家发展的作协体制却成了临淮作家结构性压力的来源,并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扩大经费来源、细化会员管理、开放资源系统、强化服务职能四个建议。
侯一凡[8](2020)在《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油画艺术多元发展,少数民族题材油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今内蒙古自治区为行政区域划分的中国北方草原,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草原生态、人文景观构建了独特的民族审美观念。长久以来围绕“草原”母题展开的艺术创作始终没有间断过,其拥有持久的地域魅力且具有可探索的文化深度。以草原题材展开的油画创作发端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尽管其相较于内地及沿海发达地区起步稍晚,但在国内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较早的发展起来,并且拥有相对扎实的根基。从兴起到繁荣发展的70年中,内蒙古的草原题材油画拥有一支执着的创作队伍,以他们的不懈努力,在全国美术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经的辉煌成就书写了内蒙古美术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页,其发展阶段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后期影响值得研究。对探索时期的梳理以及辉煌时期的总结,有利于未来民族美术的积极发展。目前就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的研究现状来看,在广度与深度上,仍有可探索的空间,笔者尝试从学理层面对其进行全面的梳理,并进一步思考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全球化”与当代前卫艺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民族题材美术与当代艺术发展的位差,使内蒙古的油画家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面对草原生态环境发生的改变,那些对曾经抒情性传统的延续也使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走入瓶颈期。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亟待发现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应对与转变,从而寻求民族艺术的创新之路。本文将以新中国成立70年为节点,结合主流艺术发展脉络对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进行整体研究。从共时与历时两方面的视野,结合草原地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环境,以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切入,借助其方法对地域特点进行考证,借助民族学、文化学的视角对人文背景进行分析,借助美学、图像学的方法对艺术本体进行解读,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针对其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展开多纬度的探讨,以期为地域美术研究打开新的思路。本文拟突出问题意识,并以此架构全篇,即分五章内容,针对四点聚焦问题展开讨论:(一)第一章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以及第二章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围绕北方草原生态文化圈,在全国艺术形态同时期发展的比较视野下,探讨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如何形成,如何表现,如何发展。(二)第三章在对作品创作内容的分类研究,以及第四章对本体的艺术特色与审美分析中,通过分析作品生成的艺术特点及横向对比异域民族题材油画创作,探讨研究对象形成了哪些独特的地域艺术品格,廓清其艺术个性及美学特征。(三)第五章的文化追问中,将草原题材油画发展视为一个动态的生命体,探讨在其生长过程中草原文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而艺术创作又是怎样丰富和传承草原文化的。根据艺术反映论与决定论,研究双向影响促进下,草原文化与草原题材艺术创作在当代语境中的相互作用。(四)在本文的结语部分,通过前文系统的梳理与学理分析,进一步明晰当代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如何在新的生态文化语境中,适应新变化,化解新矛盾,产生新能量,焕发新生命。
刘元捷[9](2020)在《生成与蜕变:学院体系下的中国当代具象雕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是对1979年以后学院体系下的中国当代具象雕塑进行研究。中国的学院雕塑体系是培养中国雕塑人才、推进中国雕塑发展的重要教育机制,自中国雕塑学院体系建立以来,从最早引入西方古典主义的“法式”雕塑教学体系,到新中国成立后推崇科学化、规范化教学理念的“苏式”雕塑教学体系,再到21世纪后逐渐形成的多元化的当代雕塑教学体系,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自中国学院雕塑体系建立以来,始终是以写实作为雕塑基础教学的起点,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后社会的变革与思想的解放,传统写实雕塑被认为已经无法适应与当代化、国际化语境的对话,因此,具象雕塑作为传统写实雕塑在新时代的延续,对当下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作出了新的理解与改变,成为了传统写实雕塑在新时代的自我探索与拓展。本文通过六部分内容对学院体系下的中国当代具象雕塑进行研究,论述其生成与蜕变的成因与结果。本文在第一章中通过对“具象雕塑”与“写实雕塑”“抽象雕塑”“意象雕塑”概念的辨析,总结出“具象雕塑”所具有的包容性、创造性、个性化、当代性特征。第二章通过对学院体系下中国当代具象雕塑形成的历史背景进行阐述,指出中国当代具象雕塑所要面对的问题与挑战。第三章通过对“法式”雕塑教学体系与“苏式”雕塑教学体系的叙述,论述学院体系下中国当代具象雕塑生成的历史沿革。第四章论述学院体系下中国当代具象雕塑的观看体系是对西方“写生”体系与中国传统艺术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书画同源”“塑绘一体”两种认知体系的继承与发展。第五章通过对2008—2019年“曾竹韶雕塑艺术奖”获奖雕塑作品的分析与研究,论述全国艺术院校雕塑专业教学改革后建立的工作室制度对中国当代具象雕塑的影响。第六章通过对2004年以来的三次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全国美展获奖雕塑作品的研究,探讨学院体系下中国当代具象雕塑在回应时代的问题与挑战时,分别在选题方向、思考角度、叙述方式、材料运用等方面的发展与转变。
徐玥楚[10](2020)在《从童牛奖优秀故事片看中国儿童电影创作变迁》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电影百花齐放的舞台上,儿童电影是这电影百花园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985年,为了进一步发展儿童电影事业,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收到国家广电部、教育部、文化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五部委的委托,创立了中国电影童牛奖,奖励与表彰优秀儿童电影及其工作者。2005年,童牛奖并入华表奖,但这并不意味着童牛奖的逝去,而是为华表奖注入了更为专业的儿童电影力量。自此之后,华表奖关于儿童电影的奖项增设优秀少儿牛影片奖,2013年更名为优秀少儿题材电影。中国儿童电影发展初期大都是故事片的形式,在后续发展中,故事片依然占据儿童电影比例的绝大部分。因此,童牛奖优秀故事片是坊间公认的最能代表中国儿童电影水平的奖项。本文针对童牛奖优秀故事片的发展历程,对童牛和华表两个不同时期展开研究。立足于历届童牛奖获奖作品进行动态分析,再现隐藏在获奖作品背后中国儿童电影创作的时代特征,从获奖影片题材的变化轨迹提炼出中国儿童电影中反映出的价值取向以及儿童形象刻画中体现的儿童观。本文立足于中国儿童电影专业奖项童牛奖历届优秀故事片获奖作品,对其创作题材、价值取向、儿童形象与儿童观体现等方面展开对儿童电影创作的动态研究。在市场经济干预电影行业发展的今天,电影产业化发展成了必经之路。当代电影早已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商业电影的出现尤其强调了电影的产业化现象。而中国儿童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却还沉浸在创作为重的时代。因此,想要实现当代儿童电影的崛起必须站在童牛奖的肩膀之上,反思儿童电影发展策略:中国儿童电影创作应当坚持以“内容为王”,走儿童电影的类型化发展路线;形成属于儿童电影的良性产业链,实现儿童电影的产业化发展。
二、毕业创作获奖作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毕业创作获奖作品(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
一 密陀绘工艺 |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2)与连环画《江畔朝阳》相关的贺友直日记和手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主要问题点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贺友直艺术现实意义的研究 |
(二)贺友直文字着作 |
(三)贺友直对连环画创作的反思: |
四、研究方法与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框架 |
第二章 贺友直日记研究 |
一、连环画《江畔朝阳》的社会评价 |
(一)贺友直来到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的原因 |
(二)连环画《江畔朝阳》的社会评价 |
二、贺友直在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的生活体验与创作环境 |
(一)贺友直在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的生活体验 |
(二)贺友直在北大荒建设兵团的创作环境 |
三、连环画《江畔朝阳》的创作过程 |
(一)《江畔朝阳》的核心元素 |
(二)《江畔朝阳》的创作形式 |
第三章 贺友直绘画作品手稿分析 |
一、《江畔朝阳》创作手稿的由来 |
二、《江畔朝阳》连环画手稿作品分析 |
(一)手稿《江畔朝阳》创作过程的严谨性 |
(二)手稿《江畔朝阳》表现手法的创新 |
(三)手稿《江畔朝阳》的构图特点 |
(四)手稿《江畔朝阳》时间性的表现 |
(五)《江畔朝阳》手稿与发行版本比较 |
三、贺友直中国画作品手稿分析 |
第四章 贺友直文字手稿研究 |
一、连环画市场的繁荣与衰落 |
二、贺友直课程讲义分析 |
(一)中央美术学院年画连环画系的教学讲义 |
(二)业余培训班讲课提纲 |
三、贺友直连环画体会与思考杂记 |
四、贺友直的书信 |
(二)《江畔朝阳》的创作形式 |
(二)贺友直与吕敬人的书信 |
(三)贺友直与刘宇廉的书信 |
(四)贺友直与韩书力的书信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一)何谓布克奖 |
(二)英国中心论的衰微和文学浪潮的交织 |
(三)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 |
(四)选题的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一)以布克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
(二)以布克奖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
三、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布克奖的设立及其经营模式 |
一、二战后的英国文坛与布克奖 |
二、布克奖的设立与运营策略 |
(一)布克奖的设立 |
(二)“布克效应”与运营策略 |
三、布克奖的发展模式 |
(一)英国出版业的转变 |
(二)当代英国文学的媒介 |
(三)评选模式的“钟摆运动” |
(四)布克的帝国主题 |
第二章 异域文化与后殖民历史重写 |
一、帝国审视和后殖民意象的重写 |
二、英国式的思乡病 |
三、轮回与重构 |
四、后殖民的话语革命 |
(一)异国情调和不可靠的历史叙述 |
(二)被打破的二元范式关系 |
(三)叙述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对立 |
(四)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
第三章 在人性深处透视战争罪恶 |
一、战争扩张与非人世界 |
二、苦难的英国记忆 |
(一)献祭文化的永续 |
(二)与创伤记忆的对话:一个愿景 |
三、西方文明的塌陷 |
(一)中心与边缘的失衡 |
(二)“距离背后的哀伤” |
(三)权力转换的隐喻 |
(四)对帝国中心的批判与篡权 |
四、帝国建构的精神失落 |
第四章 新历史视域下的洞察与反思 |
一、元叙事的终结 |
二、历史的戏仿与浸入 |
(一)反讽时代与自觉的文化反思 |
(二)“罗曼蒂克”与后现代叙事的平衡 |
三、时间和空间的消解与重构 |
(一)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 |
(二)不被定义的小说家 |
(三)作者之死 |
(四)历史和现实的调解与谈判 |
(五)“小叙事”对元叙事的拆除 |
第五章 女性的生存与意识图景 |
一、“他者”的再商榷和布克奖女性文学 |
(一)“他者”的性别投射 |
(二)女性作家的文学声音 |
二、疏离的孤独流亡者 |
(一 ) “乌龟”姑娘与流亡者 |
(二)自我边缘化 |
三、女性主体性的僭越与透视 |
(一)“欲望中的暴力” |
(二)“他者”身份的漂移与回归 |
第六章 在自我与他者中身份认同困惑 |
一、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 |
(一)人性的危机 |
(二)文化聚合力的断裂 |
(三)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人性图解 |
(四)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文化话语 |
二、裂隙中的自我身份认同 |
(一)创伤性崇高下的身份认同重塑 |
(二)性别身份中的裂痕与平衡 |
(三)种族身份中的错位与和解 |
(四)介入他者的叙述方式 |
三、美的哀悼 |
(一)阶级身份的桎梏 |
(二)主体身份的追寻 |
四、身份符号的隐匿与错置 |
(一)文化身份的分歧与同化 |
(二)宗教与信仰息争的可能性 |
(三)从“他者”中读取新身份 |
第七章 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 |
一、布克奖的声望经济 |
(一)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是对立且共存的 |
(二)声望经济是象征性的文化资本 |
(三)英国中心的文学场域 |
二、文学领域的资格竞争 |
三、语种守望与世界性文学意图之间 |
四、小说与语言的权力 |
(一)小说的权力和语言的力量 |
(二)小说的文化身份 |
五、窄意图与宽冲击的当代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1969-2019 年布克奖获奖小说名单 |
附录2:1969-2019 年布克奖入围小说短名单 |
附录3:1969-2019 年布克奖评委名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诺奖魔咒”与莫言获奖后的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莫言获奖后新作研究 |
二、文化批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方法、难点与创新 |
第一章 作为话语的“诺奖魔咒” |
第一节 “诺奖魔咒”的发生 |
一、“魔咒”概念的产生 |
二、“诺奖魔咒”的发生 |
三、“诺奖魔咒”的形成 |
第二节 “诺奖魔咒”难以突破的原因 |
一、评审制度是“诺奖魔咒”产生的根源 |
二、突破“诺奖魔咒”的鉴定标准 |
三、诺奖魔咒难以突破的原因 |
第三节 破解魔咒的几种密码 |
一、突破“诺奖魔咒”的作家 |
二、破译魔咒的几种密码 |
三、“祛魅”:揭开魔咒面纱 |
第二章 百年诺奖与莫言获奖 |
第一节 中国对诺奖态度的三个阶段 |
第二节 盛名之下莫言陷入种种困扰 |
第三章 沉淀之后:莫言的自我调整 |
第一节 由“讲故事的人”向文人转变:莫言的自我调整 |
第二节 文人精神的寻找与实践 |
第四章 莫言的新变与坚守:新作《晚熟的人》 |
第一节 沉淀之后:有韵味的描写以及情感的克制 |
第二节 与时代并进:新的人物形象塑造 |
第三节 新视角:“莫言”的介入与旁观 |
第四节 不变的坚守:小说对人性的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博洛尼亚最佳童书(1990至今)插画创作风格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限制及范围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一章 博洛尼亚国际童书插画展的概述 |
第一节 博洛尼亚国际童书插画展的起源与历史 |
第二节 博洛尼亚国际童书插画展的发展 |
第三节 博洛尼亚国际童书插画展产生的国际效应 |
第二章 童书插画的基础内容 |
第一节 童书插画的定义 |
第二节 童书插画的发展历史 |
第三节 童书插画的分类 |
一、强化认识类 |
二、加强教育类 |
三、提高审美类 |
第三章 1990年至今获奖作品风格的对比研究 |
第一节 获奖类别 |
一、虚构类 |
二、非虚构类 |
三、新视野奖 |
四、新作奖 |
第二节 图像表达的多元化 |
一、写实化 |
二、抽象化 |
三、符号化 |
四、立体化 |
第三节 创作媒材的多样性 |
一、传统技术应用 |
二、数字媒体技术表现技法 |
第四节 主题内容选择的丰富性 |
一、童话故事 |
二、历史文化 |
三、社会热点 |
四、环境保护 |
五、科学与艺术 |
六、生命和死亡 |
小结 |
第四章 从儿童心理学角度对获奖作品技法的本体研究 |
第一节 儿童视知觉与童书插画创作的关系 |
一、“童心”的构图 |
二、“童真”的色彩 |
三、“童趣”的造型 |
第二节 儿童心理期许与童书插画设计的关系 |
一、“寻找”的乐趣 |
二、“发现”的新奇 |
三、“幻想”的愉悦 |
第三节 对儿童理性认知的启蒙 |
一、感知觉的训练 |
二、信息交流与知识获取 |
三、思维和记忆的促益 |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优秀童书插画的价值系统 |
一、积极引导,培养儿童审美感知能力 |
二、虚实互补,促进儿童“情”“境”结合 |
三、启发儿童想象力,激发创造热情 |
第二节 全球化进程对童书插画设计的影响 |
一、多层因素推动童书插画事业的发展 |
二、发扬本土特色吸收世界文化 |
三、敢于创新让儿童插画永葆活力 |
第三节 童书插画实际教学延伸与毕业创作 |
一、童书插画实际教学延伸过程与成果 |
二、以“MOM’S KITCHEN”为主题的毕业设计创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期刊类 |
三、网络媒体类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7)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思路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与困难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一、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
二、地方文学生态对作家的影响 |
第二章 环境:文学组织、文学期刊和文学活动 |
第一节 文学组织 |
一、不受重视的作协 |
二、由个体推动的作协改革 |
第二节 文学期刊:亟待改革的《淮河》 |
一、刊物形式混乱 |
二、稿件质量堪忧 |
三、改革之路 |
第三节 文学活动 |
一、会议例行公事 |
二、比赛意义重大 |
三、采风流于形式 |
四、培训资源匮乏 |
五、其他文学活动 |
第三章 链条:文学生产诸环节的游移与脱落 |
第一节 生产 |
一、读: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贫乏 |
二、写:体裁的转向与题材的坚守 |
第二节 流通 |
一、发布平台的变与不变 |
二、自费出版是绝对主流 |
第三节 评介 |
一、评论的困境 |
二、奖项的失衡 |
第四节 接受 |
一、读者的缺席 |
二、与市场博弈 |
第四章 作家:他们在那遥远的地方写作 |
第一节 社会轨迹与文学生涯 |
一、相似的社会轨迹 |
二、文学道路与线索人物 |
第二节 身份认同问题 |
一、体制迷梦 |
二、文学工人 |
三、外部认同 |
第三节 存在与意义 |
一、严肃的生存问题 |
二、寻找写作的意义 |
第五章 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发现的问题 |
一、作协体制探析 |
二、临淮作协的问题 |
三、严格的审查制度 |
第二节 可能的建议 |
一、扩大经费来源 |
二、细化会员管理 |
三、开放资源系统 |
四、强化服务职能 |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陈念新初次访谈纪要 |
附录2:吕家禾初次访谈实录 |
附录3:杨廷芝访谈实录 |
附录4:邱元田访谈实录 |
附录5:庄羽访谈实录 |
附录6:陈念新二次访谈实录 |
附录7:吕家禾二次访谈实录 |
附录8:程惠荪访谈实录 |
附录9:周亚丁访谈实录 |
附录10:唐玉雯访谈实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致谢 |
(8)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 |
第一节 北方草原的地域环境与生活方式 |
一、以草原为主的多样化自然生态 |
二、开放与封闭并存的游牧空间 |
三、四季轮牧与天人相谐的生活方式 |
第二节 人文背景与审美心理构建 |
一、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与虔诚的民族信仰 |
二、自由、坚韧与包容的民族心理特质 |
三、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审美心理互渗 |
第三节 传统艺术中的视觉审美要素 |
一、岩画结构的朴拙概括 |
二、青铜造型的力度扩张 |
三、鹿石雕刻的线性解构 |
四、寺庙壁画的多彩韵致 |
五、民间美术的装饰表现 |
第二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 |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早期形态 |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体现 |
二、主题性创作的普遍关注 |
三、本土化与民族化的初期探索 |
四、内蒙古油画发展根基的奠定 |
第二节 新时期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多向度拓展 |
一、美术创作的复苏与开放自由的情感表现 |
二、现实主义表达中个人风格的自觉追求 |
三、精神空间探索——关于“风情”与“超风情”的问题 |
四、以妥木斯为代表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群体的形成 |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
一、当代新兴艺术群体及其探索实践 |
二、他文化冲击下探究草原文化取向 |
三、风情性的延续与创作发展的瓶颈 |
第三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类型呈现 |
第一节 草原地域生活与民族风情 |
一、自然生态图景 |
二、游牧生活表现 |
三、草原民俗活动 |
第二节 历史再现与视觉叙事 |
一、浪漫激越的草原文明进程 |
二、革命时期的现实主义再现 |
三、当代草原建设的多样表达 |
第三节 文化追问与象征内涵 |
一、史诗传说与文化符号 |
二、文化遗迹的厚重积淀 |
三、神圣而虔诚的草原仪式 |
第四节 精神探索与生命哲学 |
一、民族肖像的精神世界窥探 |
二、母性的主题及永恒的光辉 |
三、鞍马文化的精神象征 |
四、传统与现代文明碰撞引发的生存反思 |
第四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本体的审美分析 |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艺术表现 |
一、宏阔的视觉空间构图 |
二、意象性造型与写意性笔法 |
三、色彩运用的特有张力 |
四、粗犷的浮雕肌理塑造 |
五、线性表达的内在骨力 |
六、平面化与装饰性的语言表现 |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审美意蕴 |
一、质朴与醇厚的鲜活力——民族生活的原生态表达 |
二、畅然与高古的穿透力——传统艺术的提炼与升华 |
三、造化与心源的转化力——自然物象内化的草原情怀 |
四、含蓄与奔放的表现力——诗意的抒情美与劲健的刚性美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的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
一、藏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
二、新疆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
三、三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共性与个性 |
第五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文化追问 |
第一节 创作对象、主体与受众视角的草原文化表达 |
一、以游牧经济形态为基础的地域文化彰显 |
二、法度自然的生态性文化观照 |
三、异度空间天人共生的审美共鸣 |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的民族文化交流 |
一、油画语言呈现中西方艺术跨文化的创作实践 |
二、艺术语言的中性调和体现游牧文化的包容性 |
三、全球化语境下民族身份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
第三节 传承与发展中草原文化的当代意义 |
一、开掘——民族文化审美资源 |
二、传承——保存民族文化的鲜活性 |
三、创新——提升民族艺术在民族文化谱系中的文化内涵 |
结语:问题与出路 |
参考文献 |
图片出处 |
附录 |
附录1 内蒙古油画大事记(1946-2019) |
附录2 油画家燕杰访谈录 |
附录3 油画家王延青访谈录 |
附录4 画家王荣访谈录 |
附录5 油画家博·阿斯巴根访谈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生成与蜕变:学院体系下的中国当代具象雕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原因 |
二、研究对象与目的 |
三、研究路径与方法 |
四、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具象雕塑的概念阐述 |
一、从“雕塑”与“具象”谈起 |
二、“具象雕塑”与“写实雕塑” |
三、“具象雕塑”与“抽象雕塑” |
四、“具象雕塑”与“意象雕塑” |
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当代具象雕塑形成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美术革命”与写实风格的确立 |
一、写实风格的兴起与“唯科学主义”的救世观 |
二、中国近现代美术从“出世”到“入世”的转变 |
三、“美术革命”与“艺术进化观”的建立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雕塑传统 |
一、“文艺为工农兵服务”话语体系的确立 |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雕塑风格的确立 |
第三节 中国当代具象雕塑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兴起 |
二、“当代”作为一种生产机制 |
三、“写实雕塑”概念语境的避讳 |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现代雕塑教育写实传统的形成 |
第一节 “法式”雕塑教学体系与写实传统的建立 |
一、“法式”雕塑教学体系的建立 |
二、中国雕塑写实教学传统的建立 |
第二节 “苏式”雕塑教学体系与写实传统的深化 |
一、向苏联学习的两次机会 |
二、中国雕塑写实教学传统的深化 |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当代具象雕塑观看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西方“写生”观看体系的引入与建立 |
一、“写生”教学训练方式的引入 |
二、“写生”与中国现实主义雕塑创作的结合 |
第二节 中国当代具象雕塑认知方式的继承与发展 |
一、中国传统美学的观看体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
二、“以中化西”—具象雕塑创作中主体意识的介入 |
三、“主题与形象—再写生”研讨会对“再写生”的解读 |
小结 |
第五章 工作室雕塑教学与中国当代具象雕塑的嬗变 |
第一节 雕塑教学体系的改革 |
一、中国当代具象雕塑的萌芽—“92 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 |
二、教学改革与雕塑工作室制度的建立 |
三、中国美院具象雕塑工作室的创作实践 |
第二节 “曾竹韶雕塑艺术奖”中具象雕塑观念与形态的转变 |
一、从“雕塑家”向“匠人”的回归 |
二、从“塑人”向“品物”的转变 |
三、从“单体”向“场域”的转变 |
小结 |
第六章 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下的中国当代具象雕塑 |
第一节 当代国家重大题材主题性雕塑创作 |
一、重大历史题材雕塑创作的历史渊源 |
二、艺术自觉意识的觉醒 |
三、传统审美理想的复兴 |
四、青年雕塑创作人才的培养—主题性雕塑专题班的设立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全国美展价值指向的转变 |
一、思想观念的转变 |
二、选题角度的转变 |
三、材料运用的转变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片索引 |
附录 |
专业能力展示 |
致谢 |
(10)从童牛奖优秀故事片看中国儿童电影创作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1.1 儿童电影 |
1.1.2 儿童 |
1.1.3 童牛奖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综述 |
第2章 童牛奖的发展历程 |
2.1 童牛时期(1985-2004) |
2.1.1 童牛初期(1985-1990) |
2.1.2 童牛上升期(1991-1999) |
2.1.3 童牛沉淀期(2001-2004) |
2.2 华表时期(2005-2018) |
2.2.1 转轨期(2005-2011) |
2.2.2 脱轨期(2013-2018) |
第3章 童牛奖优秀故事片的题材类型及其价值取向 |
3.1 校园题材 |
3.1.1 多层面的成长冲突 |
3.1.2 个体价值感受 |
3.2 家庭题材 |
3.2.1 代际的冲突与和解 |
3.2.2 人性本善 |
3.3 幻想题材 |
3.3.1 扭曲与复归的人性 |
3.3.2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
第4章 童牛奖优秀故事片的儿童形象与儿童观 |
4.1 童牛时期的儿童形象 |
4.1.1 “小英雄”形象与“小大人”形象 |
4.1.2 成人本位的儿童观 |
4.2 华表时期的儿童形象 |
4.2.1 “小主人”形象与“环保卫士”形象 |
4.2.2 生活本位的儿童观 |
4.3 新发展时期的儿童形象 |
4.3.1 “渴望”与“追求”的儿童形象 |
4.3.2 个人本位的儿童观 |
第5章 新世纪中国儿童电影发展策略 |
5.1 儿童电影的类型化发展 |
5.1.1 建构类型化的创作观念 |
5.1.2 制片过程的类型化 |
5.1.3 发行与放映过程的类型化 |
5.2 儿童电影的产业化发展 |
5.2.1 火车头:制片改革 |
5.2.2 火车体:宣发的跟进 |
5.2.3 火车尾:后产品开发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童牛奖历届优秀故事片获奖作品主要题材统计表 |
四、毕业创作获奖作品(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2)
- [2]与连环画《江畔朝阳》相关的贺友直日记和手稿研究[D]. 侯奔奔.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D]. 顾盼.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诺奖魔咒”与莫言获奖后的创作研究[D]. 李晶柯.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5]博洛尼亚最佳童书(1990至今)插画创作风格及方法研究[D]. 孙英.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7]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D]. 汪琬琦.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1)
- [8]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D]. 侯一凡.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9]生成与蜕变:学院体系下的中国当代具象雕塑研究[D]. 刘元捷. 中国美术学院, 2020
- [10]从童牛奖优秀故事片看中国儿童电影创作变迁[D]. 徐玥楚.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