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磷酰胺体外对人精子诱变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姜岩[1](2020)在《鹿尾茸口服液的毒理及免疫功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鹿尾茸口服液(Luweirong oral liquid)是以枸杞子、马鹿茸、蜂王浆、马鹿尾为主要原料的而制成的保健食品,其主要功效为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本论文主要以鹿尾茸口服液为研究对象,探究鹿尾茸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毒理学评价以及免疫功效。(1)通过急性经口毒性实验、红细胞微核实验、精子畸形实验、Ames实验以及30天的喂养实验表来探究探究鹿尾茸口服液的毒理学评价,结果表明了鹿尾茸口服液是安全的,无遗传毒性、无致癌性以及无致突变性。(2)通过迟发型变态反应检测鹿尾茸口服液对小鼠细胞免疫的作用,其结果表明了鹿尾茸口服液能够增强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这表明了鹿尾茸口服液对小鼠机体细胞免疫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通过抗体生成细胞检测及半数溶血值检测来探究鹿尾茸口服液对小鼠体液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了鹿尾茸口服液能够促进抗体生成细胞的增多,提高小鼠的半数溶血值,表明了鹿尾茸口服液对小鼠的体液免疫有改善作用。(4)通过碳廓清实验探究鹿尾茸口服液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了鹿尾茸口服液能够增强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表明了鹿尾茸口服液能增强小鼠非特异免疫功能。总之,鹿尾茸口服液是属于无毒级且无致突变性,同时能够对小鼠的非特异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有一定增强作用,为鹿尾茸口服液及相关保健产品的研发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蒋平,徐青洪,陈存武,夏伦斌,黄仁术,佘德勇,刘港,晏航,钟枝梅,鲍丽莉,左瑞华[2](2020)在《金匮肾气丸对环磷酰胺所致睾丸损伤小鼠睾丸组织Nrf2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金匮肾气丸对环磷酰胺致小鼠睾丸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抗氧化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小鼠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金匮肾气丸治疗组。治疗组小鼠给予1.2 g/kg体重剂量的金匮肾气丸进行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在治疗的第7天,模型组和治疗组小鼠给予50 mg/kg体重剂量环磷酰胺进行腹腔注射,每周1次,连续用药35 d。实验结束后对所有小鼠称重(体重和睾丸重量)并采集血液进行睾酮含量检测,取附睾头用于精子质量检测,取睾丸进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病理组织学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Nrf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PCR检测。结果:实验结束时,模型组小鼠体重[(34.63±1.92) g vs(48.32±1.64) g]、睾丸质量[(80.0±3.9) mg vs(140.0±6.1) mg]、睾丸脏器系数[(0.22±0.01)%vs(0.31±0.03)%]、精子活率[(48.66±8.08)%vs(89.33±4.04)%]、精子浓度[(28.42±5.26)×106/ml vs(77.67±8.73)×106/ml]、SOD [(140.82±10.08) U/mg prot vs(358.52±40.41) U/mg prot]和血清睾酮[(8.75±0.96) pg/ml vs(21.75±1.71) pg/ml]水平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畸形精子百分率[(37.33±2.08)vs(15.33±1.53)%]和MDA[(54.89±6.09) nmol/ng prot vs(30.21±2.17) nmol/ng prot]水平显着升高(P<0.05);金匮肾气丸治疗组小鼠体重[(39.80±2.89) g vs(34.63±1.92) g]、睾丸质量[(130.00±11.00) mg vs(80.00±3.90) mg]、睾丸脏器系数[(0.28±0.01)%vs(0.22±0.01)%]、精子活率[(76.00±5.29)%vs(48.66±8.08)%]、精子浓度[(56.08±4.29)×106/ml vs(28.42±5.26)×106/ml]、SOD[(206.59±16.38) U/mg prot vs(140.82±10.08) U/mg prot]和血清睾酮[(15.50±1.29) pg/ml vs(8.75±0.96) pg/ml]水平较模型组显着升高(P<0.05),畸形精子百分率[(25.01±2.99)%vs(37.33±2.08)%]和MDA[(35.84±3.61) nmol/ng prot vs(54.89±6.09) nmol/ng prot]水平显着降低(P<0.05)。模型组依赖还原型辅酶Ⅰ/Ⅱ醌氧化还原酶1(NOQ-1)、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mRNA的表达水平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半胱天冬酶3(Caspase 3)m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金匮肾气丸治疗组小鼠Nrf2和HO-1 mRNA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着升高(P<0.05),Caspase 3 mRNA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病理组织学结果发现,模型组小鼠生精小管管腔内各级生精细胞层数减少,部分生精小管细胞完全脱落,精子数量减少;治疗组小鼠生精小管恢复趋于正常。结论:金匮肾气丸可有效抑制环磷酰胺造成的睾丸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金匮肾气丸能调控Nrf2信号通路基因表达,增强抗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刘倩莹[3](2020)在《喹恶啉类遗传毒性和致癌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喹恶啉类药物是一类具有广谱抗菌促生长作用的化合物,主要品种有卡巴氧、喹乙醇、乙酰甲喹、喹烯酮和喹赛多。随着喹恶啉类药物的广泛使用,其毒性问题尤其是遗传毒性和致癌性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使用也因此受到禁止或严格限制。尽管喹恶啉类的遗传毒性研究已开展多年,但研究的关注点主要在原型药物上,无法证实遗传毒性与代谢物之间的关系。喹烯酮在多项体内和体外遗传毒性测试系统中呈阳性。喹烯酮代谢组群的致癌性预测结果提示其对大鼠具有致癌性,在临床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乙酰甲喹的临床前毒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毒性和遗传毒性。因此,喹烯酮和乙酰甲喹的致癌嫌疑不容忽视。本研究开展了喹恶啉类主要N-O基团还原代谢物的遗传毒性研究,并依据FDA和OECD指导原则以及《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中的GB15193原则,对乙酰甲喹和喹烯酮的致癌性进行了研究。1、喹恶啉类主要代谢物的遗传毒性研究通过Ames试验、V79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对喹恶啉类主要N-O还原代谢物(脱二氧喹乙醇、脱二氧卡巴氧、脱二氧乙酰甲喹、脱二氧喹烯酮、N1脱氧喹烯酮和N1脱氧乙酰甲喹)的遗传毒性进行了研究。1.1 Ames试验试验菌株为TA97、TA98、TA100、TA102和TA1535。脱二氧喹乙醇、脱二氧卡巴氧、脱二氧乙酰甲喹最高浓度为5 mg/皿,脱二氧喹烯酮最高浓度为2.5mg/皿,N1脱氧喹烯酮和N1脱氧乙酰甲喹最高浓度为1.25mg/皿。对照组包括阳性对照组,溶剂对照组(DMSO)和空白对照组,在加和不加S9代谢活化系统条件下检测受试物的致突变性。结果显示,不论加与不加S9,喹恶啉类代谢物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变菌落数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均未超过2倍,且无剂量反应关系,表明脱二氧喹乙醇、脱二氧卡巴氧、脱二氧乙酰甲喹、脱二氧喹烯酮、N1脱氧喹烯酮和N1脱氧乙酰甲喹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具有致突变性。1.2 V79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受试物设三个浓度(67、33.5、16.75μg/m L),并设阳性对照组、溶剂对照组(DMSO)和空白对照组。结果显示,不加S9,67μg/m L脱二氧卡巴氧作用V79细胞18h,畸变率为13.0%,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不加S9,67μg/m L脱二氧乙酰甲喹作用V79细胞6和18h,畸变率分别为12.0%和16.5%,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不加S9,67μg/m L N1脱氧乙酰甲喹作用V79细胞6和18h,畸变率分别为16.5%和18.0%,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加S9,67μg/m L N1脱氧乙酰甲喹作用V79细胞6h,畸变率为19.5%,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不加S9,33.5μg/m L N1脱氧乙酰甲喹作用V79细胞6和18h,畸变率分别为13.0%和15.0%,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加S9,33.5μg/m L N1脱氧乙酰甲喹作用V79细胞6h,畸变率为14.0%,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加与不加S9,N1脱氧喹烯酮、脱二氧喹烯酮和脱二氧喹乙醇对V79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1.3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20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0组,雌雄各半,分别为溶剂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药物组。试验结果表明,5g/kg b.w.脱二氧卡巴氧和脱二氧乙酰甲喹能够引起雄性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显着增加(p<0.01)。0.31和0.16g/kg b.w.N1脱氧乙酰甲喹引起雄性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显着增加。5和2.5g/kg b.w.脱二氧卡巴氧和各剂量组的N1脱氧乙酰甲喹在雌性小鼠上是阳性。脱二氧喹乙醇、N1脱氧喹烯酮和脱二氧喹烯酮各剂量组在小鼠上的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以上结果表明,N1脱氧乙酰甲喹,脱二氧乙酰甲喹和脱二氧卡巴氧除在Ames试验中为阴性外,在其余遗传毒性试验中均为阳性,且遗传毒性大小与原型一致,即为N1脱氧乙酰甲喹>脱二氧乙酰甲喹>脱二氧卡巴氧。脱二氧喹乙醇,N1脱氧喹烯酮,脱二氧喹烯酮在三项遗传毒性试验中均为阴性。2、乙酰甲喹的致癌性研究采用SPF级昆明小鼠400只(随机分4组,每组雌雄各50只),SPF级Wistar大鼠440只(随机分4组,每组雌雄各55只)。混饲给药,乙酰甲喹在日粮中添加浓度分别为0、25、55和110mg/kg,小鼠持续喂养78周,大鼠持续喂养104周。小鼠在第26、52和78周定期采样,大鼠在第26、52、78和104周定期采样。试验期间观察动物日常表现。对定期剖检和染毒结束的动物进行血常规和血清生化分析,并进行大体剖检和组织病理学观察,计算存活率、脏器重量、脏器系数、肿瘤发生率和基准剂量。血常规结果显示,乙酰甲喹引起小鼠血常规指标,如HGB、HCT、MCV、MCH、RDW、PCT、PDW等发生显着性变化,提示乙酰甲喹能够引起血液的毒理学变化。血清生化结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乙酰甲喹对肾脏和肾上腺具有毒性作用。另外,乙酰甲喹引起小鼠ALP、ALB、ALT和AST显着下降,第52周乙酰甲喹雄性小鼠组的肝脏系数和第78周乙酰甲喹雌性小鼠组的肝脏系数均显着降低。大鼠血清生化结果表明,第26周,M110组ALP、ALT和AST显着高于空白组。第52周,M110组ALP和ALT显着高于空白组。第78周,乙酰甲喹雌性大鼠组的ALB显着高于空白组,M110组AST和ALP显着高于空白组。第104周,乙酰甲喹组AST显着高于空白组,M110雌性大鼠组的ALB和TBA显着高于空白组。另外,脏器系数表明,M25组(第26周)雌性大鼠的肝脏系数和M110组(第52周)雌性大鼠的肝脏系数均显着下降。病理学检查结果发现,第52和第78周乙酰甲喹组小鼠的肝脏和第52、78和104周乙酰甲喹组大鼠的肝脏均发生明显的病理学损伤。以上结果提示肝脏是乙酰甲喹主要毒性靶器官。脏体比结果表明,第26周,M110组雌性大鼠脑的脏器系数显着高于空白组。第52周,M25组雄性大鼠脑的脏器系数显着高于空白组;M110组睾丸系数显着高于空白组;M55和M110组雌性大鼠肺脏系数显着低于空白组。第104周,M25组雄性大鼠心脏系数和肺脏系数显着高于空白组,乙酰甲喹组雌性大鼠脾脏系数和脑的脏器系数显着低于空白组。小鼠脏体结果表明,第52周,M55组雌性小鼠心脏系数显着低于空白组;M55组睾丸和附睾系数显着高于空白组;M110组雄性小鼠脑的脏器系数显着高于空白组。第78周,M25组雌性小鼠肺脏、子宫和卵巢的脏器系数显着高于空白组;M55和M110组雌性小鼠脑的脏器系数显着低于空白组,M110组雄性小鼠脾脏系数显着低于空白组。另外,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乙酰甲喹组的心脏和脑出现轻微病变,而肺脏、脾脏、睾丸、子宫和卵巢发生明显的病理学变化。与空白组比较,乙酰甲喹组的病变发生数显着增加,表明长期暴露乙酰甲喹对大鼠心、脑、脾脏、肺脏、睾丸、子宫和卵巢有一定毒性作用。本研究观察到空白组大鼠和小鼠肿瘤主要发生在生命后期,符合自发性肿瘤特征。乙酰甲喹以25、55和110mg/kg饲料添加量饲喂小鼠78周和饲喂大鼠104周具有致癌性。本研究发现第一例大鼠肿瘤出现在第62周M25雌性大鼠组,乙酰甲喹对大鼠的致癌潜伏期相对于空白组明显提前。乙酰甲喹所致小鼠肿瘤类型主要有肝癌、脾脏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血管肉瘤、肺腺瘤、肾上腺皮质瘤、乳腺纤维瘤、乳腺腺管瘤、睾丸间质细胞瘤和黑色素瘤。乙酰甲喹所致大鼠肿瘤类型主要有垂体腺瘤、骨髓异常增殖综合征-白血病、肝癌、肺间皮组织瘤、肺腺癌、黑色素瘤、子宫平滑肌瘤、肾上腺皮质瘤、卵巢颗粒瘤、乳腺纤维瘤、乳腺腺管癌、鳞状细胞癌和睾丸间质细胞癌。与空白组相比,乙酰甲喹能够引起新的肿瘤类型出现,在小鼠为脾脏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甲状腺C细胞癌、肾上腺皮质瘤和睾丸间质细胞癌;在大鼠为室管膜肿瘤、卵巢颗粒瘤和肾上腺皮质瘤。以上的肿瘤性病变发生率与空白组比较均显着增加,表明乙酰甲喹对小鼠和大鼠均具有致癌性。釆用Bayesian BMD系统软件,选择Dichotomous Hill模型,计算BMR(benchmark dose response)为5%时控制乙酰甲喹致癌的基准剂量为0.0102 mg/kg。鉴于乙酰甲喹在我国大量、广泛使用,其对靶动物和消费者的致癌风险应引起重视。3、喹烯酮的致癌性研究采用SPF级Wistar大鼠4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雌雄各50只。剂量设计依据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和90天喂养试验,设定喹烯酮在饲料中添加浓度依次为300、100和50mg/kg。持续喂养104周,在第52、78和104周定期采样。试验期间观察大鼠日常表现。对定期剖检的大鼠进行大体剖检和组织病理学观察,检测血常规和血清生化,计算存活率、脏器重量、脏器系数、肿瘤发生率和基准剂量。结果显示,试验结束时,空白组和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存活率在雌性分别为60%、60%、54%、60%,在雄性分别为52%、54%、58%、60%。提示各剂量组在试验结束时存活均超过50%,符合致癌试验相关标准。在本研究中,第52周,喹烯酮组雌性大鼠AST、ALT和TG显着低于空白组,Q100和Q300组雌性大鼠CREA显着低于空白组;第78周,喹烯酮组雌性大鼠TBA显着高于空白组,Q50组雌性大鼠AST显着低于空白组。上述变化的血清生化指标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发现喹烯酮组肝脏发生明显的病理学变化,表明肝脏是喹烯酮慢性毒性的主要靶器官。血清生化结果显示,第52周,喹烯酮组钾离子浓度与空白组相比具有上升趋势,Q100和Q300组雄性大鼠钠离子浓度显着低于空白组。该结果表明喹烯酮可能诱导体内水盐失衡。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发现喹烯酮组肾脏和肾上腺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且病变发生数显着高于空白组,提示肾脏和肾上腺也是喹烯酮慢性毒性的主要靶器官。脏体比结果表明,第52周,喹烯酮组雌性大鼠子宫和肺脏的脏器系数显着高于空白组。第78周,Q50组雄性大鼠心脏和肺脏的脏器系数显着高于空白组;Q100组雄性大鼠脾脏和脑的脏器系数显着高于空白组;Q300组卵巢系数显着高于空白组,Q300组睾丸和附睾系数显着低于空白组。第104周,Q50组雄性大鼠心脏和脾脏的脏器系数显着高于空白组;Q100组雄性大鼠心脏系数显着高于空白组;Q300组雄性大鼠肺脏、睾丸和附睾的脏器系数显着低于空白组,脑的脏器系数显着高于空白组。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喹烯酮组心脏和脑出现轻微病变,而肺脏和脾脏发生明显的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肺巨噬细胞聚集、脾脏淋巴滤泡增生。喹烯酮组大鼠生殖器官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子宫腔扩张、卵巢囊泡、睾丸萎缩、输精管腔扩张和睾丸间质增宽等。与空白组比较,喹烯酮组的病变发生数显着增加,表明长期暴露喹烯酮对大鼠生殖器官、心、脑、脾脏和肺脏有一定毒性作用。在本研究中,喹烯酮饲喂大鼠104周后,肿瘤发生率显着增加。肿瘤类型主要有垂体腺瘤、肝癌、脾癌、肾癌、肺腺瘤、肺间皮组织瘤、子宫平滑肌瘤、卵巢透明细胞癌、乳腺纤维瘤、乳腺癌、淋巴组织样的黑色素瘤、肾上腺皮质瘤、睾丸间质细胞癌和结肠癌。与空白组肿瘤类型相比,喹烯酮能够引起新的肿瘤类型出现,如肾癌、卵巢透明细胞癌和肾上腺皮质瘤。本研究发现第一例肿瘤出现在第55周Q100雌性大鼠组,喹烯酮致癌潜伏期相对于空白组明显提前。因此,喹烯酮对大鼠具有致癌性,该结论与喹烯酮代谢组群的致癌性预测结果相一致。鉴于喹烯酮在猪饲料中推荐使用剂量为50~75mg/kg饲料,本试验说明喹烯酮(50~300mg/kg)具有致癌性,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釆用Bayesian BMD系统软件,选择Dichotomous Hill模型,计算BMR为5%时控制喹烯酮致癌的基准剂量为0.0308mg/kg。
刘娟[4](2019)在《黄丝藻粉的致突变及致畸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藻类具有丰富的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目前国内外对藻类的开发利用较多,已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黄丝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多糖、无机色素及多种微量元素。黄丝藻粉为某生物技术公司开发,拟作为饲料蛋白使用。本文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及精子畸形试验,对黄丝藻粉进行体内外致突变作用及对大鼠的致畸作用研究,可为黄丝藻粉的安全性评价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黄丝藻粉经口给予ICR小鼠和Wistar大鼠的急性毒性试验中,5000 mg/kg b.w.时均未出现死亡,亦未发现与给药相关的异常反应,表明受试物对大、小鼠经口给予无明显急性毒性。在Ames试验中,试验菌株为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0和TA102,黄丝藻粉的剂量分别为5.0 mg/皿、1.0 mg/皿、0.2 mg/皿、0.04 mg/皿、0.008 mg/皿。结果表明受试物每皿剂量在5.0~0.008 mg范围内,有或无S-9时,对4种鼠伤寒沙门氏菌试验株的平均回变菌落数均在阴性对照的两倍以内,未见剂量-反应关系。受试物藻粉对4种鼠伤寒沙门氏菌试验株的Ames试验均为阴性。在骨髓细胞微核试验中,ICR小鼠每组10只,雌雄各半。5.0 g/kg b.w.、2.5 g/kg b.w.和1.25 g/kg b.w.黄丝藻粉灌胃给予;阳性对照为40 mg/kg b.w.环磷酰胺腹腔注射;阴性对照为1%羧甲基纤维素液灌胃给予。给药2次,时间间隔24h。结果藻粉高、中、低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骨髓细胞微核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阳性对照组微核率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受试物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在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中,ICR雄性小鼠每组10只,受试物分为5.0 g/kg b.w.、2.5 g/kg b.w.和1.25 g/kg b.w.三个剂量组;另设环磷酰胺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以40 mg/kg b.w.环磷酰胺腹腔注射,阴性对照以1%羧甲基纤维素溶液灌胃。每天一次,连续给予5天。结果表明阳性对照组精子畸形率达1 1.9%,极显着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受试物三个剂量组的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黄丝藻对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为阴性。在大鼠致畸试验中,受试物以10%、5%和2%添加于饲料中,Wistar大鼠在分别给予受试物10W后,按雌雄1:1的比例同笼交配,次日晨检查阴道栓,见栓后即为受孕第0天。于孕第20天剖检,观察每窝仔数、活胎数等胚胎毒性及胎鼠生长发育指标,以及胎鼠的外观、内脏和骨骼畸形情况。结果表明试验组在外观畸形、骨骼畸形及内脏畸形检查中畸胎率、活胎仔畸形率及母体畸胎率等,与正常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受试物黄丝藻粉对Wistar大鼠未观察到明显的致畸作用。基于黄丝藻粉的Ames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均为阴性,可判定受试物黄丝藻粉无明显致突变作用。对Wistar大鼠未观察到明显的致畸作用。
张琳琳[5](2017)在《桑黄毒理及黄酮提取分离和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桑黄(Phellinus baumii)俗称桑臣或桑耳,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北美等地,桑黄的活性成分主要是多糖类、甾体类、萜类和黄酮类等。桑黄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降血糖和抗菌等多种药理活性,其中抗肿瘤作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各国学者对其抗肿瘤活性物质和抗肿瘤机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望开发出一种新的抗肿瘤药物。目前对桑黄属真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多糖提取、发酵条件优化和抗癌机理等方面。而对其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比较少,但也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本文以桑黄为原料,进行毒理安全性实验,采用乙醇提取桑黄中的总黄酮,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曲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利用大孔树脂法分离纯化桑黄总黄酮,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一步鉴定桑黄总黄酮,并对桑黄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和对DNA的保护作用进行研究,实验结果如下:桑黄的毒理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实验测定属于无毒范围,三项遗传毒性实验结果均为阴性;初步验证了桑黄属无毒级,无遗传毒性作用。采用乙醇提取法对桑黄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单因素试验,通过响应面法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69.95℃、液料比为26.10、提取时间为3.81 h,乙醇体积分数为87.16%。考虑到实验具体的操作,确定浸提条件为:提取温度为70℃,液料比为26,提取时间为3.8 h,乙醇体积分数为87%,实际测得浸提液的总黄酮得率为14.36%,与理论预测值吻合,说明响应面对桑黄总黄酮浸提条件的优化是可行的。将得到的桑黄黄酮类化合物的粗提液进行大孔树脂的分离纯化,通过大孔树脂的静态实验,从6种大孔树脂中选出最佳的大孔树脂DM301进行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当上样量为20m L时,通过大孔树脂的静态和动态实验确定了纯化桑黄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桑黄总黄酮的上样流速为3 m L/min,上样体积为7 BV,洗脱液为80%乙醇,洗脱流速为1.5 m L/min,洗脱液的体积为4 BV,最后分离纯化得到的桑黄总黄酮的纯度为83.27%。通过外标法,经计算得出1g桑黄黄酮中含有16.3 mg的芦丁和0.13 mg的槲皮素。通过液相色谱-质谱法联用对桑黄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析,得到6种化合物。考察桑黄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和对DNA保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桑黄总黄酮能够很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通过还原力实验,发现桑黄总黄酮的还原力与相同浓度的Vc和BHT相比,相差不大,说明桑黄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能力。通过桑黄黄酮类化合物与DNA的紫外吸收光谱可知,在鲱鱼精DNA溶液中加入桑黄黄酮化合物后均出现了增色效应,说明鲱鱼精DNA与桑黄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发生作用,形成复合物;通过荧光光谱可知,鲱鱼精DNA对桑黄黄酮具有明显的猝灭作用。在桑黄黄酮类化合物存在的条件下,用溴化以锭作为荧光探针,测定DNA和EB混合液的荧光积分强度,计算出作用常数D为43.7%。
冯香安[6](2013)在《槲皮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采用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d喂养试验和蛋鸡56d喂养试验对槲皮素的安全性做出系统的、全面的评价,为槲皮素成为绿色的、天然的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及其在畜牧生产中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1.急性毒性:本试验取20只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间隔4h灌胃,使槲皮素剂量达到10g·(kg·bw)-1,并观察14d有无毒性反应。结果显示,小鼠无任何异常表现,无一死亡,表明槲皮素半数致死量大于10g·(kg·bw)-1,属于实际无毒类物质。2.致突变性:①Ames试验:本试验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突变菌株TA97、TA98、 TA100和TA102,槲皮素剂量分别为8、40、200、1000和5000μg/皿,并设阳性对照组(分别采用叠氮钠1.5μg/皿、敌克松50μg/皿、2-乙酰氨基芴10μg/皿、1,8-二羟蒽醌50μg/皿)和溶剂对照组(蒸馏水0.1mL/皿),每组3个重复,在加与不加S-9情况下重复两次试验,阳性对照组的回复突变菌落数极显着高于溶剂对照组(P<0.01),槲皮素各剂量组回复突变菌落数与阴性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且无剂量反应关系,表明此剂量下槲皮素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率无显着影响;②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50只昆明种小鼠(体重2535g,雌雄各半)随机分5组,每组10只。采用30h试验法,槲皮素剂量分别为0.5、5、10g·(kg·bw)-1,阴性对照组采用0.5%羧甲基纤维素,各试验组与阴性组采用灌胃方法,阳性对照组采用0.04g·(kg·bw)-1环磷酰胺腹腔注射。阳性对照组微核率极显着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槲皮素各剂量组微核率和PCE/RBC值与阴性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且无剂量反应关系,表明此剂量下槲皮素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无影响,且无细胞毒性作用;③小鼠精子畸形试验:5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体重2535g)随机分5组,每组10只。槲皮素剂量分别为0.5、5、10g·(kg·bw)-1,阴性对照组采用0.5%羧甲基纤维素,各试验组与阴性组采用灌胃方法,阳性对照组采用0.04g·(kg·bw)-1环磷酰胺腹腔注射,连续给药5d,阳性对照组精子畸形率极显着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槲皮素各剂量组精子畸形率与阴性组无显着差异(P>0.05),且无剂量反应关系,表明此剂量下槲皮素对小鼠精子畸形率无影响。3.慢性或亚慢性毒性:①大鼠30d喂养试验:80只Wistar大鼠(体重150180g,雌雄各半)随机分4组,每组20只。分别连续饲喂含槲皮素0.0%、0.4%、2%、10%的饲料30d,槲皮素各组雌、雄大鼠的体重增重、采食量、饲料转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着差异(P>0.05),也无任何临床毒性症状;②蛋鸡56d喂养试验:240只海赛蛋鸡(29周龄)随机分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每组分别连续饲喂含槲皮素0.0%、0.02%、0.04%、0.06%饲料8周,槲皮素各组蛋鸡每日采食量、平均蛋重与对照组均无显着差异(P>0.05);槲皮素各组蛋鸡的体重增重、采食量、饲料转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着差异(P>0.05),也无任何临床毒性症状。表明此剂量槲皮素长期饲喂蛋鸡和Wistar大鼠,不会产生慢性或亚慢性中毒。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槲皮素既无急性毒性、慢性或亚慢性毒性,也无致突变性。本研究结果提示槲皮素在体内、体外均无急性毒性、致突变性和慢性或亚慢性毒性,槲皮素可以作为一种安全的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畜牧生产中。
董菊[7](2012)在《牛黄解毒片的遗传毒性研究及其方药配伍减毒作用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牛黄解毒片是中医临床清热解毒的经典方剂,用于治疗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及目赤肿痛等症。为评价牛黄解毒片的安全性,本研究采用Ames试验、染色体畸变分析、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SCGE).微核试验等方法,探讨了牛黄解毒片在体内、外实验条件下,有无潜在的遗传毒性作用;此外,配伍是最具中医特色的减毒方法和技术之一,为探讨牛黄解毒片配伍对雄黄是否具有减毒作用,本研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设立牛黄解毒片全方及其不同拆方组,通过可溶性砷盐含量、砷在机体组织的分布、病理损伤、氧化损伤、遗传损伤、细胞凋亡等指标的检测,拟初步探讨牛黄解毒片方药配伍对雄黄有无减毒作用及其可能机制。1牛黄解毒片的遗传毒性研究1.1牛黄解毒片遗传毒性的体外实验研究1.1.1牛黄解毒片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菌株的回复突变作用采用平皿掺入法,按照Maron DM和Ames BN推荐程序,根据预试验结果,以5mg.IIII-1为最高剂量,下设1.5、0.5、0.15、0.05mg.IIII-1四个剂量组和阴、阳性对照组开展实验。结果表明,牛黄解毒片水溶液在试验剂量为0.05mg.IIII-1至5mg.IIII-1,在加与不加S9混合液两种情况下,各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各菌株的回复菌落数均未超过阴性对照组2倍,也未呈现一定剂量-反应关系。1.1.2牛黄解毒片对CHL细胞的染色体畸变作用采用细胞计数法测出牛黄解毒片水溶液对CHL细胞的半数生长抑制浓度(IC50)约为54μg.ml-1,以此浓度为高剂量组,采用倍比稀释法,设立中、低剂量组(分别为27和13.5μg.ml-1)进行染色体畸变实验。结果表明,牛黄解毒片在接触24h时和在加入活化系统S9接触6h时,高、中、低三个剂量组的染色体畸变率均小于5%,为阴性反应;而牛黄解毒片在接触48h时,中剂量组的畸变率为8.5%,大于5%为可疑阳性反应,高、低二个剂量组畸变率小于5%,为阴性反应。1.1.3牛黄解毒片对CHL细胞的DNA损伤作用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SCGE)检测了牛黄解毒片对CHL细胞DNA链的断裂作用,结果显示,CHL细胞接触牛黄解毒片水溶液48h后,中、低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而高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表明本实验条件下,牛黄解毒片水溶液高浓度时会引起体外培养CHL细胞DNA的损伤。1.2牛黄解毒片遗传毒性的整体动物实验研究1.2.1牛黄解毒片对小鼠体细胞染色体完整性与分离改变的影响采用经口给药,进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设立三个剂量组(3345、1670、835mg.kg-1)和一个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按40mg.kg-1腹腔注射)及一个阴性对照组,按两种方案(“0”和“24”小时两次给药和连续6周给药)检测牛黄解毒片对染色体的影响。结果表明,“0”与“24”小时两次给药,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本方案下,牛黄解毒片对小鼠体细胞染色体的完整性和染色体分离无明显影响。但给药6w后,在剂量为1672mg.kg-1及3340mg.kg-1时,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个剂量组之间存在明显剂量反应关系(r=0.999,P=0.023),提示给药6w,牛黄解毒片可引起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增加。1.2.2牛黄解毒片对小鼠生殖细胞遗传损伤的影响采用经口给药,进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设立三个剂量组(3345、1670、835mg.kg-1)和一个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按40mg.kg-1腹腔注射)及一个阴性对照组,按两种方案(5d给药和连续6周给药)检测牛黄解毒片对小鼠生殖细胞的遗传损伤作用。结果显示,两种给药方案,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本实验条件下,牛黄解毒片对小鼠生殖细胞无明显遗传损伤作用。1.2.3牛黄解毒片对小鼠主要组织细胞DNA链断裂作用的检测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不同给药剂量(3345、1670、835mg.kg-1)及不同给药时段(1w、2w、3w、4w和5w)的牛黄解毒片对小鼠外周血细胞DNA的断裂情况,并于末次给药后检测牛黄解毒片对肺、肝、肾、脾细胞DNA的断裂作用。结果显示,给药2w、3w时,高剂量组即可引起外周血淋巴细胞DNA链发生断裂,给药4w、5w时,高、中、低三个剂量均可引起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发生断裂作用;牛黄解毒片经口给药6w后,高、中剂量组肝、肺细胞及高剂量组的肾细胞的DNA损伤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牛黄解毒片经口给药6w可能会致肝、肺及肾细胞DNA损伤作用。初步结论: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在体内、外实验条件下,牛黄解毒片无明显遗传毒性作用,但随着给药剂量及给药时间的延长,牛黄解毒片可能具有一定蓄积性的遗传毒性;2牛黄解毒片配伍减低雄黄砷毒性作用初探2.1牛黄解毒片配伍对雄黄可溶性砷含量的影响采用原子荧光法测定牛黄解毒片全方及其不同拆方组中的可溶性砷盐的含量。结果显示,不管是人工胃液还是人工肠液处理,牛黄解毒片全方配伍后,均可明显降低雄黄中可溶性砷含量,并且,牛黄解毒片去甘草、黄芩、大黄后,其可溶性砷又明显升高,这表明牛黄解毒片全方配伍对雄黄可能有减毒作用,而甘草、黄芩、大黄三味中药可能是发挥减毒作用的药物。2.2牛黄解毒片配伍减低雄黄砷毒性的动物实验研究2.2.1牛黄解毒片配伍对雄黄中砷吸收分布的影响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并分析牛黄解毒片全方配伍对雄黄中砷在机体内的吸收与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给药9周后,雄黄组的肝、肾、脾、心、肺组织砷浓度均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证实雄黄中砷在机体内可被吸收并分布。各组与全方组比较,雄黄组的肝、肾、脾、心、肺组织砷浓度均明显高于全方组(P<0.05),而全方去甘草、黄芩、大黄组的肝、脾、心组织砷浓度明显高于全方组(P<0.05),这提示牛黄解毒片全方配伍后可减少雄黄中砷在机体内的吸收与分布,并且去除甘草、黄芩、大黄三味中药后,部分机体组织对雄黄中砷的吸收可能增加。2.2.2牛黄解毒片配伍对雄黄遗传毒性的影响采用彗星技术、微核试验等测定牛黄解毒片全方及其拆方对遗传损伤的影响。研究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单味雄黄组小鼠血细胞DNA损伤、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率增加及精子畸变率均升高(P<0.05);与雄黄组比较,牛黄解毒片全方组小鼠血细胞DNA损伤与微核形成率明显降低(P<0.05),精子畸变率无明显变化;全方去甘草、黄芩、大黄后,与全方组比较,DNA损伤作用明显增强,但微核形成率、精子畸形率未见明显改变。表明牛黄解毒片配伍可能会减低雄黄的遗传损伤作用,但具体药味尚不能明确与甘草、黄芩、大黄有关。2.2.3牛黄解毒片配伍对雄黄肝肾毒性的影响采用病理组织学观察,分析牛黄解毒片配伍对雄黄肝肾毒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雄黄组肝组织细胞显着水肿,局部有坏死;而肾脏组织出现局部肾小管细胞重度水肿;牛黄解毒片全方组及牛黄解毒片去雄黄组的肝肾组织未见明显异常,表明牛黄解毒片配伍能减低雄黄组肝肾毒性。2.2.4牛黄解毒片配伍对肝肾组织氧化损伤的影响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各组肝肾组织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抗氧化酶SOD和GSH-px的活力。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及与牛黄解毒片全方组比较,雄黄组的肝、肾组织中GSH-px酶、SOD活力活力均显着下降(P<0.05),而MDA均明显升高(P<0.05),这表明雄黄的肝肾毒性可能与氧化损伤作用有关,而牛黄解毒片配伍减低雄黄肝肾毒性可能与抗氧化损伤有关。全方去甘草、黄芩、大黄组与全方组比较未见有明显差异,提示甘草、黄芩、大黄三味药在方中抗氧化尚不能明确。2.2.5牛黄解毒片配伍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TUNNEL、免疫组化法测定牛黄解毒片配伍对肝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雄黄组的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Bax表达平均光密度明显增加,Bcl2表达平均光密度明显减少(P<0.05):牛黄解毒片配伍后,TUNEL阳性细胞数较雄黄组明显减少,Bax表达平均光密度明显减少,Bcl2表达平均光密度明显增多(P<0.05)。这表明诱导肝细胞凋亡可能是雄黄引起肝损伤的可能机制;牛黄解毒片配伍对雄黄的诱导凋亡作用产生了抑制,抑制过程可能是通过促进Bcl2表达而阻碍bax表达来实现的。全方去甘草、黄芩、大黄组凋亡细胞数较全方组增加,Bax表达明显增加,但Bcl2表达无明显变化。初步结论:牛黄解毒片配伍可以减低雄黄的砷毒性(肝肾毒性、遗传毒性),甘草、黄芩及大黄在方中可能是发挥减毒作用的重要药味,机制可能与减少可溶性砷的吸收与分布、抗氧化、抗凋亡有关。
耿广华,曹树义,汤乃军[8](2009)在《氯乙烯对小鼠致突变性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为了进一步研究在不同剂量下氯乙烯对人等哺乳动物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诱变性,从而在其工业生产过程中最大程度地降低其毒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的方法,分别获得氯乙烯致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进而对氯乙烯的致突变性进行研究。表明氯乙烯有致突变作用,氯乙烯为潜在的精子诱变剂。
关爽[9](2009)在《杜香提取物的制备及部分毒理药理作用》文中认为杜香(Ledum palustre L.),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资源十分丰富,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三萜类化合物(熊果酸、熊果醇、熊果苷等)、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儿茶素、金丝桃苷等),具有抗炎杀菌、美容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首先以熊果酸为标的物,以工业化生产为目的,用乙醇回流法对杜香提取物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优化出以熊果酸为标的物的杜香提取物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杜香提取物,进行了初步的毒理学研究,包括急性毒性试验、细胞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等,对杜香提取物的安全性进行考察;并开展了部分药理学研究,包括抗氧化作用、抗皮肤衰老作用、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肝细胞保护作用和抗肿瘤作用等研究。结果发现杜香提取物最大耐受量大于30 g/kg(小鼠,经口),属于无毒级物质,且杜香提取物不仅无细胞毒性、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反而具有肝细胞保护、生殖系统保护、抗突变、抗氧化、抗皮肤衰老、增强酪氨酸酶活性和抗肿瘤等作用,为杜香提取物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丽龙[10](2007)在《新型异黄酮化合物F11的药物设计、抗癌活性与遗传生殖毒性研究》文中提出肿瘤的防治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药物疗法在治疗肿瘤、延长肿瘤患者生命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肯定的、积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东方人直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的发病率要比西方人低得多,主要与东方人的饮食结构中含有丰富豆类制品相关,有效成分为三羟基异黄酮,表明异黄酮类化合物在降低癌症发生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Lee等在研究后指出,大豆对绝经前妇女乳腺癌的发生有显着预防作用。鉴于异黄酮的重要生物学意义,相关研究工作不断深入,已阐明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是一组多酚类的混合物,主要包括金雀异黄酮、大豆黄素和黄豆黄素等。由于它能与雌激素受体(ER)结合,具有弱雌激素样作用,故称之为植物雌激素。近年的研究发现异黄酮通过高度特异地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实验性肿瘤形成及生长,从而阐明了异黄酮的防癌治癌机制。但是,大多数的异黄酮化合物需在较大剂量时才能显示出生物活性,如黄豆甙元在250—500mg/kg才有耐缺氧活性,治疗肿瘤也需达到一定剂量,靠天然食入远不能达到有效剂量,化学合成类似化合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已知的几种异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的微小差异,却产生生物学作用或活性的很大差别,提示以其为先导化合物进行改构修饰,可望获得更理想的产物。通过对异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改造和修饰,我们合成了一些异黄酮类化合物,并结合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实验筛选结果与相关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综合对比,认为其中的化合物F11有较好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且其分子结构有利于进一步的改造。本课题拟对化合物F11从药物设计、抗癌活性及遗传、生殖毒性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抗癌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为发现具有抗肿瘤活性高、毒副作用低的新药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一、对所合成的一系列异黄酮类化合物,并结合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应,进行结构修饰与抗癌活性关系的分析。找出可能的效应基团,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探讨,重点对化合物F11进行深入的活性研究。二、化合物F11抗癌活性及机制的研究1、关于化合物F11体内抗癌活性方面:通过建立荷人乳腺癌(MCF-7)、荷人宫颈癌(HeLa)裸鼠移植瘤模型,用化合物F11给予治疗,选用20mg/kg、40mg/kg两个剂量治疗组,并以Genistein标准品和临床常用的抗癌药物环磷酰胺作为对照,观察其在荷瘤裸鼠体内抗肿瘤活性及其毒副作用。2、关于化合物F11抗癌机制方面:通过DAPI细胞核染色实验用以观察化合物F11是否能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通过凋亡相关蛋白Western-Blot实验用以阐明F11诱发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的信号通路;通过Caspase特异性抑制剂作用于肿瘤细胞的实验用以反向证明凋亡的信号通路是否正确。三、F11遗传毒性和生殖毒性的研究1、F11遗传毒性研究: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变试验、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三种试验系统,综合对受试化合物F11进行了遗传毒性的评价。2、生殖毒性的研究:采用精子畸形分析检测受试化合物F11对生殖细胞潜在的诱变性。通过以上三部分的实验研究与分析,我们获得以下主要结果:一、构效分析1、当异黄酮母环结构中2-位上有甲基、乙基等烃基取代时,对Hela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2-位烃基取代基随着碳链的延长,抑制Hela细胞增殖的活性增强。可以推测,异黄酮结构中的2-位烃基取代基是抑制Hela细胞增殖的必需基团,且其活性随烃基取代基碳链的延长而增强。2、当异黄酮母环结构中4’-位上有羟基、甲氧基等富电子基团取代时,对Hela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因此我们推测,异黄酮结构中的4’-位富电子取代基是抑制Hela细胞增殖的必需基团。3、当异黄酮结构中7-位上有哌啶等强碱性取代基时,对Hela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因此我们推测,即异黄酮结构中的7-位强碱性取代侧链是抑制Hela细胞增殖的必需基团。4、通过结构分析并结合异黄酮化合物对Hela细胞体外增殖活性的影响,综合比较,我们初步认为异黄酮类化合物F11体外活性较好。此外由于化合物F11在7位上引入了含哌啶基的碱性侧链,可增加化合物的脂水分配能力,有助于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和分布;并且哌啶基可进一步修饰成盐,以增加其水溶性,有助于化合物晶型的制备。综合考虑,我们选择化合物F11作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重点。二、化合物F11抗癌活性及机制的研究结果1、荷瘤裸鼠整体动物实验结果荷人乳腺癌(MCF-7)裸鼠治疗结果表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Genistein治疗组肿瘤体积进行性增大,前者尤为明显,F11(20mg/kg)治疗组、F11(40mg/kg)治疗组、环磷酰胺治疗组肿瘤几乎停止生长,治疗疗效显着,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Genistein治疗组比较,肿瘤增长速度明显抑制(P<0.01)。肿瘤组织细胞坏死较多,出现大片坏死区。环磷酰胺治疗组、F11(20mg/kg)治疗组、F11(40mg/kg)治疗组之间抗癌效应没有显着差异,表明自行合成化合物F11达到与环磷酰胺类似的抗癌效果。荷人宫颈癌(HeLa)裸鼠治疗结果显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Genistein治疗组肿瘤体积进行性增大,两组无明显差异,F11(20mg/kg)治疗组、F11(40mg/kg)治疗组、环磷酰胺治疗组肿瘤生长缓慢,治疗疗效显着,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Genistein治疗组比较,肿瘤增长速度明显抑制(P<0.01)。肿瘤组织细胞坏死较多,出现大片坏死区。环磷酰胺治疗组、F11(20mg/kg)治疗组、F11(40mg/kg)治疗组之间抗癌效应没有显着差异,表明化合物F11达到与环磷酰胺类似的抗癌效果。上述两批裸鼠实验中,均对F11治疗组裸鼠的非肿瘤的其它主要脏器如心脏、脾脏、肝脏、肾脏、骨髓、肠、子宫、卵巢等进行组织病理研究,也未观察到明显的毒性损伤作用,特别是异黄酮类化合物F11没有引起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等病变。对环磷酰胺治疗组组织病理研究,可见明显肾损伤。以上结果提示F11雌活力较低且有相对安全低毒的作用。2、化合物F11抗癌机制研究结果化合物F11处理Hela细胞48小时,DAPI染色可以见到较多凋亡细胞,其细胞核呈致密浓染,或呈碎块状致密浓染。该结果提示,化合物F11在体外可以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在Western blot检测中,我们发现随F11作用时间增加,cleaved caspase-3表达上调,并可见caspase-7、PARP被有效切割。由此推测F11可激活caspase-7,caspase-3通路,切割PARP引起细胞凋亡,但是F11激活caspase-3的上游通路尚待进一步明确。MTT结果显示caspase-3抑制剂Ac-DEVD-CHO能减弱F11对肿瘤细胞-Hela的生长抑制作用。三、F11遗传毒性和生殖毒性的研究结果1、F11遗传毒性实验结果: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变试验:本实验用沙门氏菌诱变性试验平皿掺入法检测了化合物F11对测试菌株TA97、TA98、TA100和TA102的致突变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F11在1-5000ug/皿浓度范围内,在S9活化条件下和非活化条件下四菌株均无明显增加。表明在1-5000ug/皿测试浓度范围内,F11对TA97、TA98、TA100和TA102均无致基因突变作用。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实验结果显示,无论是24h及48h收获细胞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空白对照、溶媒对照、S9混合液对照染色体畸变率在正常范围。在S9活化和非活化两种测试条件下,F11在410~4100μg/ml浓度范围内,染色体畸变率也在正常范围,因此,在本试验系统条件下,F11在410~4100μg/ml浓度范围内未见诱发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增高。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F11在2.5、0.5、0.25、0.05g/kg四个剂量组给药后24小时,对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均无明显影响。各组微核率分别为2.67±1.11、2.50±0.96、220±1.07和2.67±1.11‰,与溶剂对照组1.83±0.69‰相比较,P>0.05,无显着性差别。结果表明,在本实验室条件下,F11对昆明种小鼠无致骨髓细胞微核形成作用。2、F11生殖毒性鉴定实验结果:小鼠精子畸形试验:F11低、中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小鼠精子畸形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F11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小鼠精子畸形率则显着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表明化合物F11在最高剂量下,对小鼠精子有致畸变作用,在低(0.25g/kg)、中(0.5g/kg)剂量下,对小鼠精子无致畸变作用。研究结论如下:1.异黄酮母环结构中的2-位烃基取代基是抑制Hela细胞增殖的必需基团,且其活性随烃基取代基碳链的延长而增强;此外异黄酮母环结构中的4’-位富电子取代基和7-位强碱性取代侧链均是抑制Hela细胞增殖的必需基团。2.荷瘤裸鼠整体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和Genistein治疗组相比,化合物F11两个剂量组均对裸鼠人乳腺癌移植瘤和人宫颈癌移植瘤的生长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与环磷酰胺治疗组相比,有相对安全低毒的作用,对裸鼠各内脏器官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凋亡相关蛋白的检测结果显示:化合物F11可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其抗癌途径是F11作为外在的凋亡刺激因素,激活了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通路,激活了caspase家族蛋白,激发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凋亡,但是F11激活caspase-3的上游通路尚待进一步明确。3.本实验所选用的剂量范围内,F11在微生物基因突变、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体内细胞微核形成等三个终点上不引起明显的致突变效应。除高剂量外,均未观察到小鼠精子畸形率增高。
二、环磷酰胺体外对人精子诱变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磷酰胺体外对人精子诱变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鹿尾茸口服液的毒理及免疫功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引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鹿尾茸口服液 |
1.1.1 鹿尾茸口服液概述 |
1.1.2 鹿尾茸口服液主要成分简介 |
1.2 免疫 |
1.2.1 免疫简介 |
1.2.2 免疫低下的诱因以及危害 |
1.3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二章 鹿尾茸口服液制备工艺研究 |
2.1 产品配方 |
2.2 工艺概况 |
2.3 生产工艺 |
2.3.1 产品内包装容器处理 |
2.3.2 口服液制备 |
2.3.3 罐装 |
2.3.4 灭菌 |
2.3.5 质检与包装 |
2.4 工艺流程简图 |
2.5 实验结果 |
第三章 鹿尾茸口服液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
3.1 仪器与材料 |
3.1.1 仪器 |
3.1.2 材料与试剂 |
3.1.3 实验动物 |
3.2 实验方法 |
3.2.1 急性毒性(经口LD50)试验 |
3.2.2 红细胞微核试验 |
3.2.3 精子畸形实验 |
3.2.4 Ames实验 |
3.2.5 30 天喂养实验 |
3.2.6 统计学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鹿尾茸口服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
3.3.2 鹿尾茸口服液对小鼠骨髓PCE微核实验的影响 |
3.3.3 鹿尾茸口服液对小鼠精子的影响 |
3.3.4 Ames实验结果 |
3.3.5 鹿尾茸口服液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
3.3.6 鹿尾茸口服液对大鼠食物利用率的影响 |
3.3.7 鹿尾茸口服液对大鼠的血液学指标影响 |
3.3.8 鹿尾茸口服液对大鼠血清中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9 鹿尾茸口服液对大鼠的肝、脾、肾和睾丸的脏器指数的影响 |
3.3.10 病理组织学检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鹿尾茸口服液对小鼠免疫功能探究 |
4.1 引言 |
4.2 仪器与材料 |
4.2.1 仪器 |
4.2.2 材料与试剂 |
4.2.3 实验动物 |
4.3 实验方法 |
4.3.1 药物配制 |
4.3.2 动物分组 |
4.3.3 脏器指数测定 |
4.3.4 迟发型变态反应 |
4.3.5 ConA诱导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
4.3.6 抗体生成细胞检测 |
4.3.7 半数溶血值(BG50)的测定 |
4.3.8小鼠碳廓清实验 |
4.3.9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 |
4.3.10 NK细胞活性测定 |
4.3.11 统计学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鹿尾茸口服液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4.4.2 鹿尾茸口服液对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的影响 |
4.4.3 鹿尾茸口服液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4.4.4 鹿尾茸口服液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
4.4.5 鹿尾茸口服液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
4.4.6 鹿尾茸口服液对小鼠 NK 细胞活性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金匮肾气丸对环磷酰胺所致睾丸损伤小鼠睾丸组织Nrf2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实验药物和试剂 |
1.1.3 实验仪器 |
1.2 方法 |
1.2.1 动物分组与给药方法 |
1.2.2 精子质量分析 |
1.2.3 病理组织切片检测 |
1.2.4 睾丸组织生化指标的检测 |
1.2.5 小鼠血清睾酮含量的检测 |
1.2.6 睾丸组织Nrf2信号通路基因表达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金匮肾气丸对环磷酰胺所致睾丸损伤小鼠体重和睾丸质量的影响 |
2.2 金匮肾气丸对环磷酰胺所致睾丸损伤小鼠精子质量的影响 |
2.3 金匮肾气丸对环磷酰胺所致睾丸损伤小鼠睾丸病理组织学影响 |
2.4 金匮肾气丸对环磷酰胺所致睾丸损伤小鼠睾丸组织生化指标的影响 |
2.5 金匮肾气丸对环磷酰胺所致睾丸损伤小鼠血清睾酮含量的影响 |
2.6 金匮肾气丸对环磷酰胺所致睾丸损伤小鼠睾丸Nrf2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3)喹恶啉类遗传毒性和致癌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一章 前言 |
1.1 立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
1.2.1 喹恶啉类遗传毒性研究 |
1.2.2 喹恶啉类代谢与遗传毒性研究进展 |
1.2.3 喹恶啉类(原型和代谢物)致癌性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二章 喹恶啉类主要代谢物的遗传毒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药物与试剂 |
2.2.2 溶液配制 |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4 试验动物、细胞株和菌株 |
2.2.5 Ames试验 |
2.2.6 V79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
2.2.7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
2.2.8 统计学分析 |
2.2.9 基准剂量分析 |
2.3 结果 |
2.3.1 Ames试验 |
2.3.2 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
2.3.3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
2.3.4 遗传毒性的基准剂量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乙酰甲喹的致癌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药品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3.2.3 试验动物 |
3.2.4 加药饲料制备 |
3.2.5 剂量选择 |
3.2.6 试验设计 |
3.2.7 观测指标 |
3.2.8 数据处理和分析 |
3.2.9 基准剂量分析 |
3.3 乙酰甲喹对小鼠的致癌性结果 |
3.3.1 临床观察 |
3.3.2 体重变化 |
3.3.3 摄食量 |
3.3.4 血常规指标 |
3.3.5 血清生化指标 |
3.3.6 脏器重量 |
3.3.7 脏器系数 |
3.3.8 病理学检查结果 |
3.3.9 乙酰甲喹对小鼠致癌的基准剂量 |
3.4 乙酰甲喹对大鼠的致癌性结果 |
3.4.1 临床观察 |
3.4.2 体重变化 |
3.4.3 摄食量 |
3.4.4 血常规指标 |
3.4.5 血清生化指标 |
3.4.6 脏器重量 |
3.4.7 脏器系数 |
3.4.8 病理学检查结果 |
3.4.9 乙酰甲喹对大鼠致癌的基准剂量 |
3.5 讨论 |
3.6 结论 |
第四章 喹烯酮的致癌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药品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2.3 实验动物 |
4.2.4 加药饲料制备 |
4.2.5 剂量选择 |
4.2.6 试验设计 |
4.2.7 观测指标 |
4.2.8 数据处理和分析 |
4.2.9 基准剂量分析 |
4.3 结果 |
4.3.1 临床观察 |
4.3.2 血常规指标 |
4.3.3 血清生化结果 |
4.3.4 脏器重量 |
4.3.5 脏器系数 |
4.3.6 病理学检查结果 |
4.3.7 喹烯酮对大鼠致癌的基准剂量 |
4.4 讨论 |
4.5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试验期间动物体重变化 |
试验期间肿瘤性病变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黄丝藻粉的致突变及致畸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1 藻中主要活性成分 |
1.1 蛋白质 |
1.2 多糖 |
1.3 油脂 |
1.4 淀粉 |
1.5 色素 |
1.6 维生素 |
1.7 微量元素 |
1.8 氨基酸 |
1.9 纤维素 |
2 藻类产品的功效 |
2.1 增强机体免疫力 |
2.2 吸附体内毒素 |
2.3 调血压、降血脂 |
2.4 抗氧化、抗疲劳 |
2.5 抗肿瘤 |
2.6 抗感染、抗炎症 |
3 藻类产品的应用 |
3.1 在畜牧养殖及农业上的应用 |
3.2 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篇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黄丝藻粉对大、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受试物 |
1.2 实验动物 |
1.3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与小结 |
第二章 黄丝藻粉的致突变试验 |
1 材料 |
1.1 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Ames)试验材料 |
1.2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材料 |
1.3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材料 |
2 方法 |
2.1 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Ames)试验 |
2.2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
2.3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
3 结果 |
3.1 Ames试验 |
3.2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
3.3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
4 讨论与小结 |
4.1 Ames试验 |
4.2 骨髓微核试验 |
4.3 精子畸形试验 |
4.4 小结 |
第三章 黄丝藻粉的大鼠致畸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孕鼠剖检检查 |
2.2 胎鼠畸形检查 |
3 讨论与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桑黄毒理及黄酮提取分离和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国内外桑黄的研究进展 |
1.2 桑黄的主要化学成分 |
1.2.1 多糖类化合物 |
1.2.2 黄酮类化合物 |
1.2.3 萜类化合物 |
1.2.4 吡喃酮类化合物 |
1.2.5 甾体类化合物 |
1.2.6 其他活性物质 |
1.3 桑黄的药理作用 |
1.4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和类型 |
1.5 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
1.5.1 分光光度法 |
1.5.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5.3 毛细管电泳法 |
1.5.4 其他测定方法 |
1.6 桑黄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1.7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1.7.1 充分开发利用桑黄资源 |
1.7.2 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
1.8 技术路线 |
第2章 桑黄毒理安全性实验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 |
2.1.2 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
2.2.2 小鼠遗传毒性试验 |
2.3 实验结果 |
2.3.1 小鼠急性毒理实验结果 |
2.3.2 Ames试验结果 |
2.3.3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 |
2.3.4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响应面法优化桑黄中总黄酮的提取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 |
3.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3.2.1 桑黄子实体的预处理 |
3.2.2 桑黄总黄酮的测定方法 |
3.2.3 桑黄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
3.2.4 响应面法优化桑黄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
3.3 结果分析 |
3.3.1 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 |
3.3.2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3.3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回归模型的建立及方差分析 |
3.3.4 回归方程方差与拟合度分析 |
3.3.5 响应面分析 |
3.3.6 提取条件优化及验证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孔树脂法分离纯化桑黄总黄酮和鉴定实验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桑黄总黄酮粗提物的制备 |
4.2.2 含量测定 |
4.2.3 树脂的预处理及装柱 |
4.2.4 大孔树脂的吸附和解析实验 |
4.3 桑黄黄酮的鉴定 |
4.3.1 还原反应 |
4.3.2 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 |
4.3.3 硼酸反应 |
4.3.4 碱性试剂反应 |
4.3.5 酸性试剂反应 |
4.4 桑黄黄酮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 |
4.4.1 样品处理 |
4.4.2 色谱条件 |
4.4.3 质谱条件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大孔树脂筛选结果 |
4.5.2 最佳吸附洗脱条件的选择 |
4.5.3 桑黄黄酮鉴定结果 |
4.5.4 液相串联质谱分析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桑黄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和与DNA作用的研究 |
5.1 试剂与仪器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溶液的配制 |
5.2.2 还原能力的测定 |
5.2.3 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的测定 |
5.2.4 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
5.2.5 抑制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
5.2.6 抑制脂质过氧化的测定 |
5.2.7 桑黄黄酮与DNA的紫外吸收 |
5.2.8 桑黄黄酮与DNA荧光光谱的测定 |
5.2.9 试样荧光积分含量的测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还原能力的测定结果 |
5.3.2 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的测定结果 |
5.3.3 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的测定结果 |
5.3.4 抑制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结果 |
5.3.5 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的测定结果 |
5.3.6 紫外吸收 |
5.3.7 荧光光谱 |
5.3.8 作用常数D的测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 |
6.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槲皮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槲皮素的研究进展 |
1.2.1 槲皮素简介 |
1.2.2 槲皮素的主要功能 |
1.2.3 沙棘黄酮及槲皮素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
1.3 槲皮素的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
1.3.1 安全评价概述 |
1.3.2 槲皮素的急性毒性 |
1.3.3 槲皮素的致突变性 |
1.3.4 槲皮素的慢性和亚慢性毒性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受试物 |
2.2 急性毒性试验 |
2.2.1 试验动物、饲料及饲养 |
2.2.2 试验仪器及试剂 |
2.2.3 试验方法 |
2.3 致突变性试验 |
2.3.1 试验动物、饲料及饲养 |
2.3.2 试验菌株 |
2.3.3 试验仪器 |
2.3.4 试验试剂 |
2.3.5 试验方法 |
2.4 慢性和亚慢性试验 |
2.4.1 试验动物、饲料及饲养 |
2.4.2 试验仪器 |
2.4.3 试验试剂 |
2.4.4 试验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急性毒性 |
3.2 致突变性 |
3.2.1 Ames 试验 |
3.2.2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
3.2.3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
3.3 慢性和亚慢性 |
3.3.1 大鼠 30 d 喂养试验 |
3.3.2 蛋鸡 56 d 喂养试验 |
4 讨论 |
4.1 槲皮素的急性毒性 |
4.2 槲皮素的致突变性 |
4.2.1 Ames 试验 |
4.2.2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
4.2.3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
4.3 槲皮素的慢性和亚慢性毒性 |
4.3.1 大鼠 30 d 喂养试验 |
4.3.2 蛋鸡 56 d 喂养试验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牛黄解毒片的遗传毒性研究及其方药配伍减毒作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部分 牛黄解毒片的遗传毒性研究 |
前言 |
第一章 牛黄解毒片遗传毒性的体外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牛黄解毒片遗传毒性的整体动物实验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牛黄解毒片配伍减低雄黄砷毒性作用初探 |
前言 |
第三章 牛黄解毒片配伍对雄黄可溶性砷含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章 牛黄解毒片配伍减低雄黄砷毒性的动物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其他研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杜香提取物的制备及部分毒理药理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意义 |
1.2 杜香的研究进展 |
1.2.1 杜香的植物特征及来源 |
1.2.2 杜香所含化学成分 |
1.2.3 杜香的药理作用 |
1.2.4 杜香的应用前景 |
第2章 杜香提取物的制备及检测 |
2.1 熊果酸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 |
2.1.3 讨论 |
2.1.4 小结 |
2.2 杜香提取物的制备(回流法)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 |
2.2.3 讨论 |
2.2.4 小结 |
2.3 杜香提取物制备工艺优化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结果 |
2.3.3 讨论 |
2.3.4 小结 |
第3章 杜香提取物的部分毒理学研究 |
3.1 杜香提取物的急性毒性试验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 |
3.1.3 讨论 |
3.1.4 小结 |
3.2 杜香提取物的生殖毒性试验 |
3.2.1 杜香提取物对小鼠生殖器官脏器系数的影响 |
3.2.2 杜香提取物对小鼠精子畸形的影响 |
3.2.3 杜香提取物对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的影响 |
3.3 杜香提取物的遗传毒性试验 |
3.3.1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
3.3.2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
3.4 杜香提取物的细胞毒性试验 |
3.4.1 材料与方法 |
3.4.2 结果 |
3.4.3 讨论 |
3.4.4 小结 |
第4章 杜香提取物的部分药理学研究 |
4.1 杜香提取物的美容作用及机制研究 |
4.1.1 抗氧化作用研究(氧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作用) |
4.1.2 杜香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
4.1.3 抗衰老作用研究 |
4.2 杜香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和机制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 |
4.2.3 讨论 |
4.2.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10)新型异黄酮化合物F11的药物设计、抗癌活性与遗传生殖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论文正文 新型异黄酮化合物F11的药物设计、抗癌活性与遗传生殖毒性研究 |
前言 |
第一部分 异黄酮类化合物药物设计及构效关系的分析 |
一、药物设计 |
二、抗增殖活性实验 |
三、结果及构效关系分析 |
小结 |
第二部分 化合物F11抗癌活性和机制的研究 |
第一章 化合物F11体内抗癌活性研究 |
第一节 化合物F11体内抗乳腺癌活性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第二节 化合物F11体内抗宫颈癌活性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章 化合物F11抗癌机制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化合物F11遗传毒性和生殖毒性的初步研究 |
前言 |
第一节 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变试验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第二节 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第三节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第四节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全文结论 |
致谢 |
照片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大豆异黄酮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植物雌激素的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四、环磷酰胺体外对人精子诱变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鹿尾茸口服液的毒理及免疫功效评价[D]. 姜岩. 吉林大学, 2020(08)
- [2]金匮肾气丸对环磷酰胺所致睾丸损伤小鼠睾丸组织Nrf2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J]. 蒋平,徐青洪,陈存武,夏伦斌,黄仁术,佘德勇,刘港,晏航,钟枝梅,鲍丽莉,左瑞华.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20(02)
- [3]喹恶啉类遗传毒性和致癌性的研究[D]. 刘倩莹.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4]黄丝藻粉的致突变及致畸作用研究[D]. 刘娟. 扬州大学, 2019(06)
- [5]桑黄毒理及黄酮提取分离和抗氧化活性研究[D]. 张琳琳. 南昌大学, 2017(05)
- [6]槲皮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D]. 冯香安. 东北农业大学, 2013(10)
- [7]牛黄解毒片的遗传毒性研究及其方药配伍减毒作用初探[D]. 董菊.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9)
- [8]氯乙烯对小鼠致突变性的实验研究[J]. 耿广华,曹树义,汤乃军. 天津科技, 2009(05)
- [9]杜香提取物的制备及部分毒理药理作用[D]. 关爽. 吉林大学, 2009(08)
- [10]新型异黄酮化合物F11的药物设计、抗癌活性与遗传生殖毒性研究[D]. 张丽龙. 第三军医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