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揿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0例(论文文献综述)
韩秀丽,王秀娟[1](2021)在《王秀娟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文中指出介绍王秀娟主任医师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王师认为,本病病位在大肠,病因为痰、湿、瘀、毒,病机为湿困大肠,气滞络瘀,郁而化毒,早期治疗以荡积为主,通因通用,强调及早祛除痰、湿、瘀、毒,切勿见下利甚而妄用补涩之剂,以致关门留邪。王师运用调肺通肠、祛痰瘀毒之法,通过补肺、降肺、宣肺以调理肺气,恢复肺主治节之功,达通肠降浊祛邪之效。王师不拘经方时方,采众家之言,合多年临床经验,创补肺通肠汤、降肺通肠汤、宣肺通肠汤,疗效颇佳。
秦佳欣[2](2021)在《针刺肝脾经腧穴阳性反应点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运用传统经络腧穴诊察方法和骨度分寸法取肝脾经远端腧穴针刺治疗Ⅲ型前列腺炎,两种针刺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传统经络腧穴诊察在针灸临床中的重要性。方法本研究将符合研究标准的64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阳性反应点针刺组(观察组)和腧穴标准定位点针刺组(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通过传统经络腧穴诊察,将患者肝经中都、蠡沟、太冲及脾经阴陵泉、地机、三阴交穴周的压痛最敏感点作为针刺点;对照组通过骨度分寸法,以此六穴的标准定位点作为针刺点,两组均在肝脾经远端取穴的基础上针刺腹部中极、气海、水道。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12次。研究周期共6周,治疗期4周,随访期2周。临床观察指标为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观察时点为基线期、治疗3次后、治疗6次后、治疗9次后、治疗12次后及治疗结束两周后,共6次。结果研究共纳入患者64例,研究中观察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5例,有效病例共57例,两组患者的脱落率均小于20%,两组脱落病例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影响试验结果,本临床研究有意义。1、一般资料分析:通过对两组患者年龄、BMI、吸烟饮酒情况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基线数据分析:两组患者患病时间、中医证型分布、NIH-CPSI程度分级、三个维度评分、总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IPSS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3、疗效分析:(1)患者有效率比较观察组共完成病例30例,痊愈2例(6.67%),显效1例(3.33%),有效23例(76.67%),无效4例(13.33%),病例数中有效者26例(86.67%)。对照组共完成病例27例,痊愈2例(7.41%),显效1例(3.70%),有效19例(70.37%),无效5例(18.52%),病例数中有效者22例(81.48%),两组有效率经统计分析差异不显着。(2)主要疗效指标NIH-CPS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NIH-CPSI评分比较,P<0.001,可认为两组患者前列腺整体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两组患者NIH-CPSI三个维度评分治疗前、后的比较,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经本研究治疗可显着减轻两组患者盆腔疼痛、排尿异常及改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NIH-CPSI评分,P=0.5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认为两组针刺治疗在改善前列腺炎整体症状方面的差异不显着。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维度评分比较,P=0.614(P>0.05),生活质量维度评分比较,P=0.416(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认为两组治疗在改善前列腺炎导致的盆腔疼痛和生活质量方面疗效差异不显着。两组患者治疗后排尿维度评分比较,P=0.02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观察组在改善患者尿不尽、尿频症状方面,疗效更显着。在研究中,两组患者NIH-CPSI评分均持续下降。治疗六次后,以对照组为参考类别,P<0.001,说明治疗六次后观察组NIH-CPSI评分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观察组减低NIH-CPSI评分的优效性在治疗六次时显现。(3)次要疗效指标IP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IPSS评分比较,P<0.001,说明本研究治疗可显着改善患者的下尿路症状。两组患者治疗后IPSS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认为两组在改善患者下尿路症状方面不具有疗效差异。两组患者IPSS评分在研究过程中均持续下降。在治疗六次后,以对照组为参考类别,P=0.006(P<0.05),说明治疗六次后观察组IPSS评分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观察组减低IPSS评分的优效性在治疗六次时显现。4、随访数据分析:治疗结束后两周,两组患者NIH-CPSI评分及疼痛、排尿及生活质量三个维度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治疗具有一定的远期疗效,包括在疼痛、排尿、生活质量三个维度的改善。5、安全性分析:本研究中未出现晕针、滞针、断针等严重不良事件,治疗方案安全、无副作用。结论1、针刺肝脾经远端腧穴与下腹部腧穴治疗Ⅲ型前列腺炎,可以减轻患者盆腔疼痛、下尿路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相比标准定位取穴组,针刺选取肝脾经远端腧穴阳性反应点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改善患者尿频、尿不尽症状的临床疗效更显着。
赖瑜[3](2021)在《中药汤剂联合耳穴揿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症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症患者给予中药汤剂联合耳穴揿针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收治的6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症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药汤剂联合耳穴揿针治疗。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评分)、白细胞计数、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计数、NIH-CPSI评分均有明显降低,且研究组IL-6、CRP、TNF-α、NIH-CPSI评分、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联合耳穴揿针具有清热祛湿、化瘀导滞、温肾益气功效,简单易行,在治病同时可调节脏腑、增强机体免疫力,有效抑制炎性因子,疗效确切。
王淼[4](2021)在《“金钩钓鱼”针法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对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使用“金钩钓鱼”针法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使用“金钩钓鱼”针法治疗本病提供研究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使用“金钩钓鱼”针法治疗,连续治疗1周,休息1天,一共治疗4周;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0.2mg/次,一日1次,连续服用4周。治疗前后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NIH-CPSI)、前列腺液常规(EPS)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价、比较,以观察“金钩钓鱼”针法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NIH-CPSI各项积分相较于本组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EPS中卵磷脂小体(SPL)数量在10×40倍显微镜下相较于本组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进行临床治疗之后,治疗组患者的NIH-CPSI中疼痛不适积分、排尿症状积分、NI H-CPSI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EPS中S PL数量在10×40倍显微镜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70.0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金钩钓鱼”针法和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对ⅢB型前列腺炎均有良好的临床治疗作用,但“金钩钓鱼”针法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
邓泽成[5](2020)在《针灸改善慢性前列腺炎的综合效应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以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作为受试对象,以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和国际勃起功能评分作为评价指标,观察针灸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综合效应,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操作简便、适于推广的针刺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作为子课题,纳入52例患者,按中央随机系统随机,脱落病例1例,有效病例51例,经穴针刺组24例,非经非穴浅刺组27例。经穴针刺组选用肾俞、中髎、会阳、三阴交针刺,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共3次。非经非穴浅刺组为非经非穴浅刺治疗,采用1寸毫针直刺2-3mm,留针30分钟,不做手法。前4周,隔天1次,每周3次,后4周每周2次,共20次。分别记录患者治疗期第1-8周以及随访期20、32周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治疗期第4、8周及随访期20、32周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和国际勃起功能评分,治疗期及随访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试验组第4、5、6、7、8周与基线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从第4周开始患者的病情明显改善。对照组第6、7、8周与基线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照组从第6周开始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两组治疗8周后与基线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灸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两组随访期20、32周与基线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在随访期仍有疗效;两组随访期20、32周的评分组间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随访期两组虽然都有反弹,但试验组的远期疗效更为持续。2.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两组治疗后与基线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前列腺症状在治疗后有所改善;两组随访期20、32周与基线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在随访期仍有疗效。3.国际勃起功能评分:试验组治疗结束后与基线期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国际勃起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增加;对照组治疗结束后与基线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照组的治疗对勃起功能改善无明显疗效。4.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太大区别。结论:1.针灸能有效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盆底疼痛、排尿症状和勃起功能,且具有不同程度的远期疗效。2.经穴针刺组的治疗效应优于非经非穴浅刺组,且安全。
申荣旻[6](2012)在《针灸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文献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泌尿系统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以局部疼痛、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及精神抑郁焦虑症等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属于中医的淋证、精浊、白浊等病的范畴。近些年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缠绵难愈,易于复发,尚未有特效治疗手段,给患者及医生带来很大的困惑,因此慢性前列腺炎的积极有效的防治方法,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近年来有关中药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文献报道不断增多,虽然各医家的用药用穴及辨证分型有一定的共性,但缺乏系统的整理、总结及统计分析。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大量的有关针灸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针灸常用穴及经络、常用中药,并以古代相关文献为依据,提炼理论认识,探讨现代临床用药用穴的特点及规律,用以服务于临床,提高本病的防治水平。[方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检索,下载近20年(从1991年至2011年)有关针灸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相关文献。以纳入标准共检索出2339篇,按排除标准删除1467篇,符合要求的共872篇,其中针灸治疗方面的为141篇(包括针刺、艾灸、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等),中药煎剂治疗方面的为658篇(包括中药内服、灌肠、坐浴),针药综合治疗方面为72篇。将每种不同疗法分别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常用腧穴、经络及常用中药方剂,并建立表格,进行分析,总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规律。[结果]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原则以清热祛湿、活血排浊、补肾补气为主。针灸以辨经取穴为主,以辨证辨病结合为特点。多应用任脉、膀胱经、肝经等经脉,常用腧穴是关元、中极、三阴交、肾俞、气海、次髎、阴陵泉、秩边、会阴、足三里、太溪、太冲穴等。常用经方为萆薢分清饮、菟丝子丸、血府逐瘀汤、八正散等,临床应用自拟方较多,或在经方的基础上辨证对症加减使用。常用中药黄柏、丹参、牛膝、王不留行、车前子等。
赵耀东[7](2002)在《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近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针刺、针灸、针灸推拿、穴位注射、激光、点刺放血、磁疗、揿针、电针、芒针以及综合疗法等方面详细地论述了针灸在治疗该病方面的进展。同时指出只有很好地解决了基础及实验机理研究不足、诊断和疗效标准不统一、远期疗效是一个空白以及多数未设对照组等 4个方面的问题 ,针灸在治疗该病方面的优越性会越加明显
李大伟,戴宁[8](2010)在《中医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进展》文中研究指明
丁庆刚[9](2009)在《温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肾阳虚损型)的临床观察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肾阳虚损型)的临床疗效且进行分析,并对有关文献进行回顾。方法:对60例门诊的慢性前列腺炎(肾阳虚损型)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治疗组(30例)及针刺对照组(30例),观察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尤其对于改善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卵磷脂小体状况、中医主要证侯及前列腺触诊等方面,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对于慢性前列腺炎(肾阳虚损型)具有良好的温补肾阳的作用,治疗的疗效可靠,且未发现毒副作用。温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袁少英[10](2007)在《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Ⅱ型、Ⅲ型)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慢性前列腺炎包括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Ⅲ型),在男科门诊,占四分之一的都是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其缠绵难愈,反复发作, 给很多患者带巨大痛苦。由于受前列腺解剖位置及其脂膜的影响,药物治疗难以渗透到腺体内而影响疗效。针灸疗法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运
二、揿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揿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0例(论文提纲范文)
(1)王秀娟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肺与大肠相表里 |
1.1经脉络属 |
1.2生理配合 |
1.3病理相关 |
2 法——调肺通肠,祛痰瘀毒 |
2.1补肺通肠 |
2.2降肺通肠 |
2.3宣肺通肠 |
3 方药 |
3.1补肺通肠汤 |
3.2降肺通肠汤 |
3.3宣肺通肠汤 |
4 典型病案 |
(2)针刺肝脾经腧穴阳性反应点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腧穴阳性反应点的研究进展 |
1 腧穴的内涵 |
2 阳性反应点的内涵 |
3 腧穴与阳性反应点的关系 |
4 阳性反应点探查方法及临床应用 |
4.1 阳性反应点探查方法 |
4.2 阳性反应点的临床应用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Ⅲ型前列腺炎中西医诊疗概况 |
1 Ⅲ型前列腺炎的中医诊疗概况 |
1.1 病因 |
1.2 病机 |
1.3 临床分型 |
1.4 中医治疗 |
2 Ⅲ型前列腺炎的西医诊疗概况 |
2.1 临床分型 |
2.2 病因和发病机制 |
2.3 诊断及鉴别诊断 |
2.4 治疗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标准及处理 |
1.6 中止研究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研究设计类型 |
2.2 随机方法 |
2.3 样本量估算 |
2.4 盲法评价 |
3 治疗方案 |
3.1 取穴与操作 |
3.2 腧穴定位 |
3.3 治疗频次与疗程 |
3.4 针具选择 |
4 观察指标 |
4.1 主要观察指标 |
4.2 次要观察指标 |
4.3 观察时点 |
4.4 疗效评定标准 |
4.5 安全性评价 |
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6 研究结果 |
6.1 基线数据比较 |
6.2 疗效结果比较 |
6.3 随访数据比较 |
6.4 安全性及不良事件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临床研究分析 |
1.1 人口学特征分析 |
1.2 疗效分析 |
2 本研究方案特点分析 |
2.1 中医证型选取分析 |
2.2 选经分析 |
2.3 选穴分析 |
2.4 取穴方式分析 |
3 对未来研究的启发 |
3.1 阳性反应点与标准定位点重合情况研究 |
3.2 Ⅲ型前列腺炎患者情绪障碍与症状轻重相关性研究 |
3.3 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疼痛程度的衡量 |
3.4 Ⅲ型前列腺炎针灸疗效与时间的关系 |
3.5 Ⅲ型前列腺炎患者观察指标的选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3)中药汤剂联合耳穴揿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症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疗效评价标准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
2.2 2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
2.3 2组患者NIH-CPSI评分、白细胞计数比较 |
3 讨论 |
(4)“金钩钓鱼”针法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研究方案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疗效观察 |
2.4 安全性指标 |
2.5 统计分析 |
3.研究结果 |
3.1 病例纳入情况 |
3.2 一般资料比较 |
3.3 治疗结果 |
3.4 安全性分析 |
4 讨论 |
4.1 中医学对ⅢB型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认识 |
4.2 现代医学对ⅢB型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认识 |
4.3 针刺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机理探讨 |
4.4 郑氏“金钩钓鱼”针法 |
4.5 结果分析 |
4.6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结语 |
1.结论 |
2.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研究 |
ⅢB型前列腺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中医外治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术成果 |
(5)针灸改善慢性前列腺炎的综合效应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课题来源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语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病例来源 |
2.伦理批号 |
3.诊断标准 |
4.病例入选标准 |
4.1 纳入病例标准 |
4.2 排除病例标准 |
4.3 剔除标准 |
4.4 脱落标准 |
4.5 终止标准 |
5.研究方法 |
5.1 临床试验设计 |
5.2 治疗方案 |
6.观察指标 |
6.1 一般资料 |
6.2 观察指标 |
6.2.1 主要观察指标 |
6.2.2 次要观察指标 |
6.3 针刺安全性评价 |
6.4 随访 |
7.统计学方法 |
8.技术路线图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患者的基本情况分析 |
1.1 患者纳入、排除、剔除与脱离情况 |
1.2 有效病例的年龄、病程比较 |
1.3 治疗前各量表评分比较 |
2.两组各项疗效评价比较 |
2.1 两组NIH-CPSI评分比较 |
2.2 两组IPSS评分比较 |
2.3 两组IIEF-5评分比较 |
3.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慢性前列腺炎是影响男性健康的常见泌尿系慢病 |
2.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特点及其病理机制 |
2.1 中医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 |
2.2 现代医学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 |
3.针灸对慢性前列腺炎具有良性治疗效应 |
3.1 针灸能有效缓解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盆底疼痛 |
3.2 针灸能有效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排尿症状 |
3.3 针灸能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勃起功能 |
3.4 非经非穴浅刺的疗效可能与经筋和皮部的效应有关 |
4.研究不足及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A:病例报告表 |
附件 B:综述 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6)针灸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古今文献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 |
1. 古代文献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 |
1.1. 病名溯源 |
1.2 病因病机 |
1.2.1 湿热下注 |
1.2.2 瘀浊阻滞 |
1.2.3 肾精亏虚 |
1.3 辩证治疗 |
1.4 针灸治疗 |
2 现代中医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和研究 |
2.1 现代中医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 |
2.1.1 临床表现 |
2.1.2 病因病机 |
2.1.3 辩证分型 |
2.2 现代医学对CP的认识 |
2.3 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
2.3.1 针灸治疗 |
2.3.1.1 针刺疗法 |
2.3.1.1.1 毫针疗法 |
2.3.1.1.2 芒针疗法 |
2.3.1.1.3 电针疗法 |
2.3.1.1.4 应用经验穴 |
2.3.1.1.5 特殊手法 |
2.3.1.1.6 针刺放血疗法 |
2.3.1.1.7 头针疗法 |
2.3.1.1.8 针刺疗法小结 |
2.3.1.2 艾灸疗法 |
2.3.1.3 针刺加灸疗法 |
2.3.1.4 推拿疗法 |
2.3.1.5 穴位贴敷疗法 |
2.3.1.6 穴位注射疗法 |
2.3.1.7 耳针疗法 |
2.3.1.8 刮痧疗法 |
2.3.1.9 小结 |
2.3.2 中药治疗 |
2.3.2.1 中药内服 |
2.3.2.1.1 经方运用 |
2.3.2.1.2 自拟方 |
2.3.2.1.3 小结 |
2.3.2.2 中药外用 |
2.3.2.2.1 坐浴疗法 |
2.3.2.2.2 药栓塞肛疗法 |
2.3.2.2.3 中药灌肠疗法 |
2.3.2.2.4 小结 |
2.3.3 针药并用 |
针灸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文献研究 |
1 前言 |
2 文献研究范围及方法 |
2.1 研究范围 |
2.2 研究方法 |
2.3 文献纳入标准 |
2.4 文献排除标准 |
3. 针灸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文献研究 |
3.1 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文献研究 |
3.1.1 针灸治疗CP的现代文献概况 |
3.1.2 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经络应用情况 |
3.1.3 现代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常用穴 |
3.1.4 针灸各疗法的常用穴统计 |
3.1.4.1 针刺疗法 |
3.1.4.2 艾灸疗法 |
3.1.4.3 穴位注射疗法 |
3.1.4.4. 穴位贴敷疗法 |
3.2 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文献研究 |
3.2.1 中药煎剂内服疗法 |
3.2.1.1 经典方剂的运用 |
3.2.1.2 常用药 |
3.2.1.3 辨证用药的特点 |
3.2.1.4 常用药的年份分布 |
3.2.2 中药煎剂灌肠疗法 |
3.2.2.1 常用药 |
3.2.2.2 灌肠疗法常用药的功效分布 |
3.2.3 中药坐浴疗法 |
3.2.3.1 常用药 |
3.2.3.2 常用药的功效分布 |
3.3 针灸中药综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文献研究 |
3.3.1 针灸中药综合治疗CP的现代文献概况 |
3.3.2 针灸中药综合治疗CP的现代文献统计及分析 |
3.3.2.1 常用穴 |
3.3.2.2 常用药 |
结论 |
1 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规律特点 |
2 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规律特点 |
3 针药并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规律特点 |
4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基本原则 |
5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常用方药、常用穴 |
6 预防和调护 |
7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表:正文统计所用到的部分参考文献 |
(7)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 针刺 |
2 针灸 |
3 针灸推拿 |
4其他疗法 |
4.1 穴位注射 |
4.2 激光 |
4.3 点刺放血 |
4.4 磁疗 |
4.5 揿针 |
4.6 电针 |
4.7 芒针 |
5 综合疗法 |
6 小结 |
(8)中医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病因病机 |
辨证论治 |
经方治疗 |
中药外治 |
1中药灌肠 |
2中药坐浴 |
针灸治疗 |
综合治疗 |
1针药结合 |
2中药内服配合坐浴 |
3其他疗法 |
小结 |
(9)温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肾阳虚损型)的临床观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综述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治疗方法 |
1.6 疗效评定 |
1.7 统计方法 |
1.8 结果 |
结论 |
讨论与体会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揿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王秀娟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J]. 韩秀丽,王秀娟. 湖南中医杂志, 2021(12)
- [2]针刺肝脾经腧穴阳性反应点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秦佳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中药汤剂联合耳穴揿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症临床观察[J]. 赖瑜. 光明中医, 2021(05)
- [4]“金钩钓鱼”针法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对照研究[D]. 王淼.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针灸改善慢性前列腺炎的综合效应评价[D]. 邓泽成.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6]针灸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文献研究[D]. 申荣旻.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7]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近况[J]. 赵耀东.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2(02)
- [8]中医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进展[J]. 李大伟,戴宁.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0(01)
- [9]温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肾阳虚损型)的临床观察与研究[D]. 丁庆刚.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09(02)
- [10]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Ⅱ型、Ⅲ型)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A]. 袁少英. 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