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续变结构系统单步法数字仿真的步长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鄢皓文[1](2021)在《电力系统电磁暂态初始化计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研究电力系统电磁暂态初始化计算方法。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电网总部科技项目(XTB51201802842)的资助。目前,广泛使用的电磁暂态仿真程序(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 Program,EMTP)所使用的电磁暂态初始化计算方法存在计算效率低和收敛性不足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两类可供选择的方法。为解决初始化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本文首次将Kahan方法用于电磁暂态初始化计算,提出了基于Kahan方法的电磁暂态初始化计算方法。该方法具有与传统数值方法相同的计算精度和数值稳定性,但其在每一步的积分中无需任何迭代,可有效提高电磁暂态初始化计算效率。第二类方法在解决计算效率低的同时又兼顾了解决收敛性不足问题。理论分析及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初始化问题可被描述为两点差分的边界值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类基于边界值法的电磁暂态初始化计算方法和相应的求解技术。和传统EMTP型初始化相比,该方法具有严格牛顿法的收敛特性,保证初始化精度的同时提高了电磁暂态初始化的计算效率和收敛速度。
郭洪智[2](2019)在《船舶直流微网光伏发电单元运行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以及解决海洋环境污染问题,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现代船舶中的开发率和利用率不断提高。同时,船舶直流微电网技术以其节能、控制简单、与可再生能源适配性高等优点,成为船舶电力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本文以船舶直流微电网中光伏发电单元为研究对象,着眼于提高其动态性能并解决其工作模式切换带来的暂态扰动问题,主要研究工作如下:论文首先对船舶直流微电网中光伏发电单元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与控制策略进行综述。随后,对光伏电池及Boost变换器进行建模分析,设计变换器的传统PI控制器,针对PI控制器在参数出现较大变化时控制效果欠佳的问题,设计变换器的二重积分滑模控制器,以提高变换器的动态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在此基础上,针对直流微电网电压分层协调控制策略中,光伏发电单元工作模式切换会导致直流母线电压大幅波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直流母线电压信息偏移补偿的控制策略,实现光伏发电单元最大功率跟踪模式和恒压控制模式的统一控制以及两种模式间的无缝切换,抑制了切换过程导致的母线电压波动。接着,研制一套由光伏发电单元、储能单元以及负载组成的离网型光储直流微电网实验系统,并对光伏发电单元软硬件进行设计,以验证二重积分滑模控制器以及光伏发电单元无缝切换控制策略的效果。最后,对所设计的离网型直流微电网实验系统进行实验测试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二重积分滑模控制策略作用下的光伏发电单元运行稳定可靠,动态性能较好,同时本文所提出的无缝切换控制策略可以实现光伏发电单元工作模式间的平滑切换。
张星雨[3](2019)在《有界噪声激励下倒立摆系统的随机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倒立摆系统是一个典型的被控对象,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理论研究领域。对倒立摆的研究不仅有理论意义,也有很大的工程意义,工业领域、航空航天领域的许多系统都需要运用倒立摆系统来进行研究。对于非线性系统的求解,通常采用将其线性化的方法,但是当非线性因素影响较大时,此方法不再能够满足要求,因此本文采用了随机平均法来对非线性系统进行求解。随机平均法可以使系统维数降低,从而使求解得到简化。本文主要研究了有界噪声激励下的倒立摆非线性系统的随机响应与稳定性。建立倒立摆的运动微分方程,并运用直接分离运动法将运动分为快变和慢变两个部分,得出等效倒立摆系统。运用随机平均法进行分析,将系统的运动方程化简为关于响应幅值和相位差的Ito微分方程,求解对应的FPK方程,分析有界噪声激励下倒立摆非线性系统的随机动力学响应与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用随机平均法得到的理论结果和数字模拟结果基本吻合,因此随机平均法能够预测有界噪声激励环境下的倒立摆系统的随机响应以及稳定性。随后介绍了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原理及特点,针对本文所研究的倒立摆系统,设计使系统响应达到最小化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对滑模控制下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分析比较控制器参数对系统响应的影响,并与Bang-Bang控制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滑模控制的控制效果更好,系统能更快地到达稳定状态,而且不会发生很大幅度的振荡。应用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方法,对有界噪声激励下的倒立摆进行控制,分析其响应及稳定性,研究表明解析解与蒙特卡洛数字模拟的结果吻合度较高,说明本文的近似方法能够准确预测被控对象的随机响应以及稳定性,可以有效地应用于非线性随机系统倒立摆的系统响应的研究中。
陈柏屹[4](2019)在《空天飞行器面向控制一体化的建模及多系统关联特性分析》文中提出空天飞行器(aerospace vehicles,ASV)动力学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宽域飞行带来的速域差异性、高超声速飞行引起的气动非线性、推进/结构特性对飞行力学的耦合性及环境变化等未知动态造成的不确定性。动力学的复杂性提高了控制系统设计的难度,包括输入受限下不稳定系统的镇定问题、非最小相位系统的精确跟踪问题、姿态/推进/结构耦合问题及闭环系统的鲁棒性问题。为了满足闭环稳定性、鲁棒性与跟踪性能,要求控制系统具有足够的效能,然而控制系统是否具备处理这些动力学特性的能力需要在飞行器设计阶段进行确认。针对ASV动力学分系统耦合特性及面向控制的一体化设计问题,开展了面向控制的参数化建模方法,系统关联特性分析与综合及面向控制一体化设计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为了提高ASV概念方案迭代设计与模型数据高效获取,提出了ASV面向控制的参数化建模方法。在参数化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气动/推进/结构等学科的基本机理确定各学科相关性能的解析表达式,结合有限的高保真度数据构建ASV相对可靠的参数化模型数据库。其次,根据任务需求,提出了ASV面向控制参数化代理模型,提高了动力学分析、性能评估与一体化迭代设计的效率。2.为了明确复杂系统之间耦合对稳定性及闭环性能的影响关系,尝试量化分系统对控制系统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复杂多系统内部与外部关联特性的分析方法,为多系统耦合特性量化与分析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从闭环稳定性、鲁棒性与跟踪性能三个方面,分析了本体特性对闭环性能的约束限制,讨论了关联特性分析在ASV姿态动力学中的应用,为外部关联特性对闭环影响的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3.为了定量地确定关联项的稳定边界,基于保护映射理论提出了闭环性能约束下多变量稳定域的计算方法,为多变量协同变化条件下闭环系统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构建了输出关联模型改善内环核心系统动态,并预测分系统关联特性的动态边界,结合外环高阶终端滑模控制,改善了系统输出的暂态性能,并降低了对控制能量的要求。通过ASV姿态动力学,验证了多变量鲁棒性分析与输出关联系统应用的有效性。4.针对于ASV面向控制一体化设计的需求,讨论了多系统一体化设计中优化问题的耦合类型与优化策略选取依据,改进了优化算法。通过分析多个优化问题之间的影响关系,确定了目标耦合与约束耦合两种类型及其对应的优化策略。之后通过对局部最优解的量子态描述,并改进了不依赖导数信息的全局智能鸽群优化算法。提高了种群搜索过程中的多样性,改善了群智能算法早熟的情况。5.分别对目标耦合和约束耦合两种优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进行了面向控制的本体/轨迹一体化设计。采用正交实验分析了ASV一体化设计中的目标耦合情况。通过确定设计变量与性能指标的目标耦合程度,采用分层优化策略判定分系统优化的先后次序。讨论了面向控制一体化设计中约束耦合的情况,确定了闭环稳定性对静稳定度的约束限制。最后以爬升段燃料消耗为设计指标进行了考虑控制系统约束的轨迹优化,揭示了一体化设计的发展潜力。
林奥林[5](2018)在《配电网接地故障柔性消弧方法及其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配电网的发展,电力电缆的增加以及非线性负荷的大量接入,配电网发生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时,电弧电流中的有功分量与谐波分量含量增加,使接地故障电弧难以自行熄灭。为实现接地故障电流的全补偿,硬件方面必须克服单一无源器件仅能补偿无功分量的弊端,采用能够产生有功分量与谐波分量的有源逆变技术。.在分析已有有源消弧技术以及多电平变流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三相级联H桥变流器的柔性消弧新方法。本文所提柔性消弧方法采用级联H桥结构,通过连接电感直接接入一次系统各相线路,该方法不仅可省去Z型变的接入,而且各相级联H桥可互为备用,提高柔性消弧方法的可靠性。控制级联H桥变流器在故障发生时刻注入补偿电流,并限制故障相电压为零,抑制电弧电流从而实现故障消弧。对于级联H桥变流器而言,不同的调制方法将影响其输出特性与设计思路。传统的调制方法包括载波相移脉宽调制法与载波层叠脉宽调制法,均采用集中式控制思路,H桥级联数受单个控制单元输出引脚的限制。改进型分布式换流脉宽调制法运用分布式控制的思路极大地拓展了对级联H桥各个模块的控制能力与运算能力,且易于实现模块化设计。同时,本文在原有柔性消弧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线路参数与负荷电流对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消弧效果的影响,提出结合电流消弧法和电压消弧法的优化消弧方法。通过分析电流消弧法与电压消弧法的消弧残流,计算切换条件。当接地过渡电阻小于切换条件时,相对于电流消弧法,电压消弧法消弧残流易受负荷电流的影响;当过渡电阻大于切换条件时,电压消弧法可使消弧残流迅速下降且受负荷电流影响小,此时选择电压消弧法效果更好。针对不同故障情况切换两种消弧方法,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为验证所提出的柔性消弧方法与改进型分布式换流脉宽调制方法的可行性,本文完成了软件仿真验证与原理样机验证的对比。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搭建了五级联H桥柔性消弧装置的原理样机。在配电网物理仿真系统上完成了多种单相接地故障实验,并通过柔性消弧方法控制级联H桥注入相应补偿电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柔性消弧方法可有效抑制故障电流,遏制电弧重燃。
高新科[6](2015)在《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的最优阻尼半主动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双层隔振系统是一种旨在通过双层结构,实现逐级减振的隔振系统。大量的工程减振系统可以利用该系统建立动力学模型。该减振系统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如用于潜艇上的浮筏隔振系统,用于汽车悬架的减振系统等。同时,按照其减振对象来分还可以分为力隔振和位移隔振等。在振动控制领域,根据外部对隔振装置输入能量的大小,振动控制分为被动、主动和半主动三种。目前应用中的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装置的中间隔振元件主要是由阻尼特性固定不变的被动元件组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整个隔振装置的隔振效果,使其只能对某一段频域范围内的激励信号有着好的隔振效果,而对于其他频域范围内的激励信号隔振效果就不是很明显了。研制出阻尼特性可以改变的阻尼器件来安装在隔振装置上及设计控制仿真算法,使系统在所受到的外界信号激励下,能够按照所设计的控制策略来调整阻尼器可控屈服阻尼力的大小,使隔振装置的隔振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电流变器件通过控制电场的强度来调节输出阻尼力,因此可以充当智能机电控制系统中连接电气单元和机械单元的良好媒介。隔振试验台和控制系统是实现控制方法和检验电流变器件性能的关键设备。双层隔振系统中,电流变智能阻尼器是一个非线性环节。由于构成系统的各种元器件都要受到最大能力的限制,各种部件都会出现饱和现象,执行器的饱和非线性是半主动双层隔振系统的一个典型特征。因此双线性系统的控制器也受到阻尼大小范围的约束。在半主动阻尼控制研究方面,前人解决了线性建模问题最优解的搜索问题,但是,对于双线性系统的模型并没有进行最优解的搜索工作。因此,对双线性系统的研究前景诱人。本项目研究成果在潜艇、其他舰船、汽车、高端机床、抗震建筑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和社会、军事价值。论文的主要工作是设计不同的控制策略对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进行研究,并对带有智能阻尼器的双线性隔振系统进行仿真和实验研究,达到期望的隔振效果。创新点有:第一、针对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阻尼曲线存在无法求解的缺陷,提出综合利用推广变分法原理,引入脉冲函数,使用最速下降法求解减振性能指标泛函的变分导数,获得了工程实际中不可导曲线的最优解。第二、提出了基于最优控制和半主动控制的最优阻尼半主动联合控制方法,使用该方法来调整智能阻尼器可控屈服阻尼力的大小,使减振装置的低频段减振效果得到明显提高。本文研究在(单频、双频、多频、高频)正弦信号、随机信号、冲击信号、混合信号激励下最优阻尼半主动控制的隔振效果。主要针对五种不同的控制方法,包括:最优阻尼半主动控制、天棚阻尼半主动控制、最优被动阻尼控制、最大被动阻尼和最小被动阻尼控制。仿真实验表明:最优阻尼半主动控制对冲击信号的减振效果优于对随机信号的减振。最优阻尼半主动控制在上述五种控制方法中效果最好。第三、提出基于双线性阻尼控制系统模型的智能减振控制策略来适应不同频段外部激励频率的变化,扩大了减振频率范围。最后,结合力隔振试验平台和控制系统,运用最优阻尼半主动控制律控制隔振器的阻尼力变化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优阻尼半主动控制可以有效改善力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
武政利[7](2015)在《高超声速飞行器姿态控制与控制分配研究》文中提出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器(Reusable Launch Vehicle,RLV)因具有多次利用、跨空域飞行、在轨机动、指定区域返航的优势,成为各国争相研究发展的焦点。RLV研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气动外形设计、推进系统设计、热防护系统设计、飞行控制系统设计等诸多技术,特别是RLV调姿段与再入段的姿态控制与多种执行机构的控制分配问题是RLV飞行控制系统研制过程中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鉴于此,本文围绕RLV调姿段与再入段的姿态控制与控制分配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建立了RLV姿态控制的数学模型,基于非线性动态逆理论将RLV调姿段系统模型分为内外回路,利用Lyapunov函数证明内外闭环回路的稳定性。针对RLV系统的不确定性,提出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双滑模变结构姿态控制律,并分析该RLV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对所设计的姿态控制系统进行Matlab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双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能降低RLV非线性系统模型对控制系统性能要求,姿态控制效果较好,但存在微弱抖振现象。其次,针对双滑模变结构姿态控制的抖振问题,利用非线性动态逆理论对RLV系统模型进行严格线性化处理,基于反步法控制理论设计RLV姿态控制器。提出利用神经网络自适应在线函数逼近解决反步法控制系统“微分爆炸”问题,并证明了该闭环控制系统稳定性。最后进行Matlab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控制策略响应时间缩短50%,姿态控制效果显着。最后,针对RLV再入段姿态控制与异类执行机构控制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整合整数线性规划算法进行RLV执行机构的控制分配。该算法将RCS系统与气动舵视为一体,避免分开设计控制策略。Matlab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整合整数线性规划算法的控制分配算法可完成16个执行机构的控制分配问题,最大限度利用气动舵偏转所产生的控制力矩,有利于节省RCS系统燃料
唐文秀[8](2015)在《基于自适应滑模反步法的MDF连续平压板厚纠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热压工艺是中密度纤维板(MDF)连续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着MDF产品的质量。连续平压机是热压工艺的主要设备,其工作能力和技术性能对热压工艺的完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传热、传压关键部件,热压板上面分布着多排多列液压缸,由于液压缸个体差异和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的外干扰不同,达到稳定的过程会出现不同步现象,造成MDF厚度不均匀。本学位论文针对液压缸阵列同步运动控制问题,从个体到整体的控制角度研究液压缸阵列的控制方法,形成MDF连续平压板厚纠偏自适应滑模反步控制机制。针对单终端位移控制系统跟踪控制问题,建立位移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同时考虑板坯粘弹性等参数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以及外干扰力变化等因素,设计滑模反步控制器。运用自适应方法解决滑模控制输出的弱抖振问题,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通过设计位移控制系统的自适应滑模反步控制参数,求得控制律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自适应滑模反步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单终端位移控制系统的位移输出稳定且无超调,满足连续平压机热压工艺要求。针对多终端位移控制系统执行机构即液压缸阵列的同步输出问题,建立多终端位移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自适应滑模反步控制器,该控制器对外界干扰是否已知依赖性很小,降低了控制器对执行机构精确数学模型的依赖程度,可消除由扰动信号和单终端位移控制系统参数存在差异等因素而引起的同步误差,在短时间内达到多终端位移控制系统输出目标一致。选择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所设计的闭环系统的位置跟踪误差收敛,整个系统渐近稳定。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滑模反步控制器解决了输出弱抖振问题,达到了无超调平稳控制要求,实现了液压缸阵列的同步输出,且输出误差保持在允许范围之内。以光栅位移传感器为MDF厚度检测元件,根据检测控制系统的要求,选择S7-400CPU412型PLC作为检测系统的主控制单元,完成了整个MDF厚度检测系统的硬件系统设计。提出了MDF连续平压板厚纠偏自适应控制机制,通过对实验用板厚度纠偏处理测试,验证了该方法能够实现MDF厚度自动纠偏,使液压缸阵列整体输出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对MDF连续平压板厚纠偏控制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阎妍[9](2012)在《量化反馈滑模控制系统稳定性和行为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滑模控制理论自20世纪50年代出现以来,被广泛地应用来解决实际控制问题。滑模控制器结构简单,而且对于外部干扰和系统不确定性具有鲁棒性。滑模控制系统的一个最显着的特性是其可以完全补偿匹配不确定性。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滑模控制理论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滑模控制逐渐发展成为控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控制的发展,要求将传统的滑模控制理论与数字控制相结合,这就出现了离散滑模控制理论以及新兴的领域——量化滑模控制。本文结合了滑模控制理论与数字控制理论,对几类具有量化状态反馈的滑模系统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主要研究工作概括如下:研究了滑模控制理论与量化控制系统相结合的问题,将均匀量化器和对数量化器加入滑模控制系统中,分析了量化对滑模控制系统的影响,首次提出了“量化滑模控制系统”、“量化切换面”以及“量化滑模”的概念。分析了具有匹配不确定性扰动的连续时间量化滑模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将量化引起的误差看成系统的匹配不确定扰动,给出系统稳定的条件,指出量化滑模分段连续的特性。将量化器加入到离散滑模控制系统中,分析了量化状态反馈对离散滑模系统的影响,针对等效滑模控制系统在用欧拉法或者零阶保持器离散以后具有周期行为的特点,指出在应用量化器以后,量化离散滑模系统的状态输出会在几个固定的点之间振动。最后,将本文的理论结果用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比较永磁同步电机在有限时间控制器作用下以及量化等效滑模控制下的时间响应特性。
黄艳[10](2012)在《基于主动视觉的大空间坐标测量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针对固定式单摄像机坐标测量系统在大空间测量时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主动视觉测量的新构想。课题“基于主动视觉的大空间坐标测量关键技术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将主动视觉引入现有的基于光学测棒的固定式单摄像机坐标测量系统中,探讨研究一种新的视觉坐标测量方法,以提高大空间测量精度。对这一新的测量系统的关键技术如:主动视觉坐标测量建模、移动光学测棒的捕获、移动光学测棒的跟踪、摄像机相对转台位姿现场校准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本文研究了主动视觉坐标测量的系统结构并建立了测量模型。在测量过程中,光学测棒随着被测工件上的被测点改变而移动,系统首先通过摄像机变焦、偏摆和俯仰捕获并跟踪移动中的光学测棒,使不同测距处的光学测棒都以合适的大小成像于CCD中央区域;再根据固定式单摄像机坐标测量模型计算光学测棒测尖也即被测点在此时系统姿态下的三维坐标;最后通过坐标变换将系统各姿态下测得的点的三维坐标拼接在世界坐标下,实现对大型工件的点位坐标测量。对移动中的光学测棒的捕获是指当测棒移动时,摄像机镜头经过变焦和对焦来捕获移动中的光学测棒,使其在像面上仍成大小合适且清晰的图像。本文对变焦镜头做分级变焦,即先根据测距范围和成像目标占像面百分比划分镜头的变焦等级,再估计出变焦镜头的焦距输出曲线,最后在该曲线上快速定位各级焦距,可以获得光学测棒大小合适的图像;为了获得光学测棒上特征光点的清晰图像,本文提出一种将对焦深度法和离焦深度法结合的自动对焦方法,即先用基于退化图像二阶微分自相关的离焦深度法粗估计出正确对焦位置后,再用对点光源的灵敏度最高的Variance函数作为清晰度评价函数的对焦深度法在该位置附近搜索正确对焦位置。实验结果表明在全测量范围内,系统能随着光学测棒的移动完成对其的运动捕获,使其在像面上始终成大小合适且清晰的图像。对移动中的光学测棒跟踪是指当测棒移动时,转台带动摄像机做偏摆和俯仰运动跟踪移动中的光学测棒,使其始终成像于CCD像面的中心区域。为实现快速准确的跟踪,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平面逻辑分区的跟踪规划,即将图像平面划分成理想成像区、跟踪区和搜索区,当特征像点质心在搜索区内时用基于特征像点质心偏差的快速跟踪方法以使光学测棒始终保持在摄像机视场范围内,当特征像点质心在跟踪区内时用基于PBVS的精确跟踪方法以使光学测棒成像于CCD平面的中央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跟踪方法的有效性。摄像机相对转台位姿现场校准是保证主动视觉坐标测量系统测量数据拼接精度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矩阵直积理论的线性算法和基于固定点重复测量的非线性规划相结合的二步校准法。为消除测量噪声的影响,用四元数法正交化所求解的旋转矩阵并计算出新的平移矢量。实验结果表明校准方法具有较高的校准精度。最后,对基于主动视觉的大空间坐标测量系统进行了全面测试,与固定式单摄像机坐标测量系统相比,单点测量重复性在同一水平上,空间尺寸测量精度提高了2-3倍,验证了主动视觉坐标测量系统对扩展测量范围和提高大空间测量精度的有效性。
二、连续变结构系统单步法数字仿真的步长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连续变结构系统单步法数字仿真的步长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电力系统电磁暂态初始化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电磁暂态初始化概述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电磁暂态模型搭建及状态变量增维法 |
2.1 引言 |
2.2 一般电磁暂态模型搭建 |
2.3 输电线路电磁暂态模型搭建 |
2.4 状态变量增维法 |
2.5 小结 |
第3章 基于Kahan法的电磁暂态初始化计算方法 |
3.1 引言 |
3.2 基于二次向量场的Kahan方法 |
3.3 算例结果及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基于边界值法的电磁暂态初始化计算方法 |
4.1 引言 |
4.2 边界值法简介 |
4.3 基于隐式梯形法的电磁暂态初始化 |
4.4 基于微分求积法的电磁暂态初始化 |
4.5 算例结果及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船舶直流微网光伏发电单元运行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船舶直流微电网的研究现状 |
1.2.1 光伏发电技术在船舶上应用的研究进展 |
1.2.2 船舶直流微电网的发展现状 |
1.2.3 船舶直流微电网协调控制研究现状 |
1.3 光伏发电单元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光伏电池MPPT控制算法 |
1.3.2 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及建模方法 |
1.3.3 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 |
1.3.4 光伏发电单元运行模式切换策略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光伏发电单元建模与控制器设计 |
2.1 光伏电池建模 |
2.1.1 光伏电池理论数学模型 |
2.1.2 光伏电池工程模型 |
2.1.3 光伏电池仿真建模 |
2.1.4 光伏电池MPPT控制算法设计 |
2.2 Boost变换器建模与控制器设计 |
2.2.1 变换器平均模型 |
2.2.2 变换器小信号模型 |
2.2.3 Boost变换器闭环控制研究 |
2.2.4 仿真实验分析 |
2.3 Boost变换器滑模控制器设计 |
2.3.1 滑模控制基本原理 |
2.3.2 二重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 |
2.3.3 仿真实验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光伏发电单元运行方式及无缝切换控制策略研究 |
3.1 直流微电网电压分层协调控制策略 |
3.2 光伏发电单元无缝切换控制策略 |
3.3 补偿器设计 |
3.4 仿真实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光伏发电单元软硬件设计 |
4.1 光伏发电单元硬件电路设计 |
4.1.1 dSPACE控制系统介绍 |
4.1.2 光伏模拟电源 |
4.1.3 Boost主电路设计 |
4.1.4 驱动电路设计 |
4.1.5 采样电路设计 |
4.2 光伏发电单元软件设计 |
4.3 实验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5 实验验证与分析 |
5.1 光伏发电单元实验分析 |
5.2 无缝切换控制策略实验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有界噪声激励下倒立摆系统的随机动力学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倒立摆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倒立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滑模变结构控制发展历程 |
1.2.3 滑模变结构控制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非线性振动系统与随机平均法理论基础 |
2.1 非线性振动系统 |
2.1.1 非线性系统传统控制方法 |
2.1.2 非线性系统现代控制方法 |
2.2 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 |
2.3 随机动力学发展现状 |
2.4 随机平均法简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倒立摆随机动力学分析 |
3.1 倒立摆简介 |
3.2 倒立摆建模 |
3.3 有界噪声分析 |
3.4 蒙特卡洛数字模拟 |
3.5 倒立摆动力学分析 |
3.5.1 倒立摆响应分析 |
3.5.2 倒立摆稳定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响应最小化的滑模控制策略 |
4.1 滑模变结构控制简介 |
4.1.1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本质与特点 |
4.1.2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基本概念 |
4.1.3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基本原理 |
4.1.4 滑动模态的定义 |
4.1.5 滑动模态的存在及到达条件 |
4.2 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过程 |
4.2.1 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步骤 |
4.2.2 滑模函数的设计 |
4.2.3 系统响应最小化的控制策略设计 |
4.3 趋近律测试仿真实例 |
4.4 滑模控制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有界噪声激励下滑模变结构控制的非线性系统随机动力学 |
5.1 滑模变结构控制下的倒立摆系统 |
5.2 倒立摆系统运动方程平均 |
5.3 倒立摆系统运动方程求稳态解 |
5.4 倒立摆系统动力学响应分析 |
5.5 倒立摆系统稳定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空天飞行器面向控制一体化的建模及多系统关联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空天飞行器面向控制建模的研究现状 |
1.2.1 空天飞行器动力学特性的主要问题 |
1.2.2 空天飞行器面向控制的建模方法概述 |
1.3 空天飞行器面向控制一体化设计的研究现状 |
1.3.1 面向控制一体化设计的主要问题 |
1.3.2 空天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方法 |
1.3.3 空天飞行器一体化设计平台发展 |
1.4 本文研究内容概述 |
1.4.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空天飞行器面向控制的机理建模方法研究 |
2.1 空天飞行器几何参数化建模方法 |
2.1.1 基于部件拆解的三维曲面参数化方法 |
2.1.2 空天飞行器几何参数化模型 |
2.2 气动特性机理建模方法 |
2.2.1 基本斜激波/膨胀波关系介绍 |
2.2.2 流场中激波交互问题的求解 |
2.2.3 粘性影响分析和修正 |
2.2.4 高超声速工程估算方法在气动特性计算中的应用 |
2.3 超燃冲压推进系统机理建模方法 |
2.3.1 超燃冲压进气道建模与优化设计 |
2.3.2 双模态超燃冲压推进系统隔离段/燃烧室建模方法 |
2.3.3 超燃冲压推进系统喷管特性建模方法 |
2.4 结构弹性系统机理建模方法 |
2.4.1 空天飞行器质量特性计算 |
2.4.2 基于假设模态法的结构振动模型 |
2.5 基于参考数据的模型补偿方法 |
2.5.1 基于数据的模型补偿方法与流程 |
2.5.2 基于克里克模型的精度改进 |
2.5.3 动态模型补偿中更新数据的选取准则 |
2.5.4 模型数据补偿有效性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天飞行器动力学模型及面向控制的代理建模 |
3.1 纵向刚弹耦合运动学方程 |
3.1.1 刚体动力学方程 |
3.1.2 纵向刚弹强耦合运动学方程 |
3.2 空天飞行器力学特性代理建模方法 |
3.2.1 代理建模的基本流程与方法 |
3.2.2 代理建模在空天飞行器力学模型中的应用 |
3.3 空天飞行器力学模型多变量代理结果 |
3.3.1 空天飞行器气动非线性代理模型 |
3.3.2 空天飞行器大包线代理模型 |
3.3.3 空天飞行器变布局代理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天飞行器系统关联特性分析 |
4.1 系统关联特性介绍 |
4.1.1 系统关联特性的定义与分类 |
4.1.2 内部状态关联特性 |
4.1.3 外部状态关联特性 |
4.2 系统关联性分析中反映闭环性能的本体特性 |
4.2.1 本体特性与稳定性的约束关系 |
4.2.2 本体特性与鲁棒性及带宽的约束关系 |
4.2.3 本体特性与跟踪精度的约束关系 |
4.2.4 不稳定本体特性的闭环性能极限 |
4.3 空天飞行器姿态动力学关联特性分析 |
4.3.1 空天飞行器姿态动力学中的关联特性 |
4.3.2 姿态动力学内部状态关联特性分析 |
4.3.3 姿态动力学外部状态关联特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天飞行器关联特性影响下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
5.1 空天飞行器参数关联特性的闭环稳定性分析 |
5.1.1 参数关联稳定性判据 |
5.1.2 基于保护映射的性能约束 |
5.1.3 闭环系统多参数稳定边界的求解算法 |
5.1.4 空天飞行器参数关联稳定性分析 |
5.2 空天飞行器关联特性影响下非线性系统的控制方法研究 |
5.2.1 基于输出关联模型的内环逆系统设计 |
5.2.2 基于扰动观测器的外环终端滑模设计 |
5.2.3 基于输出关联模型的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
5.3 空天飞行器关联特性影响下姿态动力学控制设计与仿真 |
5.3.1 姿态稳定问题描述 |
5.3.2 关联特性影响下攻角动力学的控制律设计 |
5.3.3 空天飞行器姿态动力学闭环仿真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空天飞行器系统控制一体化设计 |
6.1 空天飞行器系统一体化设计策略研究 |
6.1.1 系统一体化优化问题中的耦合关系 |
6.1.2 目标耦合与约束耦合中优化策略研究 |
6.2 系统一体化目标耦合中多变量灵敏度分析 |
6.2.1 系统性能指标与设计变量的选取 |
6.2.2 基于正交设计的多变量灵敏度分析 |
6.2.3 目标耦合特性分析 |
6.3 系统一体化约束耦合中闭环性能对静稳定度的限制 |
6.3.1 性能指标与控制约束 |
6.3.2 基于LMI静稳定度边界求解 |
6.3.3 仿真结果与验证 |
6.4 一体化优化智能算法的研究与改进 |
6.4.1 经典鸽群优化算法介绍 |
6.4.2 基于量子态描述的鸽群算法改进 |
6.4.3 改进算法有效性验证 |
6.5 控制系统约束耦合下的本体/轨迹一体化设计 |
6.5.1 任务要求与性能指标 |
6.5.2 基于速域的定动压爬升轨迹设计 |
6.5.3 控制系统约束耦合下本体/轨迹优化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工作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A 空天飞行器代理模型总结 |
附录 B 基于保护映射的飞行品质约束 |
附录 C 空天飞行器系统一体化设计平台 |
(5)配电网接地故障柔性消弧方法及其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消弧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无源消弧技术的发展 |
1.2.2 有源消弧技术的发展 |
1.3 多电平变流器技术的发展 |
1.3.1 多电平变流器拓扑 |
1.3.2 变流器控制关键技术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点 |
第二章 配电网柔性故障消弧原理 |
2.1 非有效接地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特征分析 |
2.1.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
2.1.2 谐振接地系统 |
2.1.3 接地电弧的产生与建模 |
2.2 柔性优化消弧原理 |
2.2.1 柔性消弧装置一次部分结构拓扑 |
2.2.2 电流消弧方法 |
2.2.3 电压消弧方法 |
2.2.4 优化消弧方法 |
2.3 故障点电流谐波分量补偿原理 |
2.3.1 故障点电流谐波分量的来源与检测方法 |
2.3.2 柔性消弧法对谐波分量的补偿原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级联H桥变流器主电路设计及分布式控制策略研究 |
3.1 级联H桥变流器结构分析与参数设计 |
3.1.1 级联H桥工作原理与数学模型 |
3.1.2 级联H桥变流器的参数设计 |
3.2 级联H桥变流器的调制方法 |
3.2.1 多电平变流器调制方法的选择 |
3.2.2 载波相移正弦脉宽调制法 |
3.2.3 改进型分布式换流调制法 |
3.3 级联H桥变流器控制策略 |
3.3.1 比例-积分控制 |
3.3.2 反演控制 |
3.4 系统控制方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柔性消弧方法实验验证 |
4.1 软件仿真验证 |
4.1.1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仿真建模 |
4.1.2 柔性消弧系统各模块建模 |
4.2 原理样机验证 |
4.2.1 配电网物理仿真系统 |
4.2.2 柔性消弧装置的原理样机设计 |
4.3 软件仿真结果与物理仿真结果分析 |
4.3.1 单相电弧性接地故障仿真 |
4.3.2 调制算法仿真分析 |
4.3.3 柔性消弧方法研究 |
4.3.4 柔性优化消弧方法仿真验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
(6)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的最优阻尼半主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双层隔振 |
1.2.2 隔振控制 |
1.2.3 半主动控制 |
1.2.4 双线性系统 |
1.2.5 最优阻尼 |
1.2.6 饱和非线性 |
1.3 文献总结 |
1.4 主要工作与总体框架 |
第二章 智能阻尼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 |
2.1 引言 |
2.2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2.3 参数优化 |
2.4 系统频域响应 |
2.5 系统时域响应 |
2.5.1 随机信号隔振效果 |
2.5.2 冲击信号隔振效果 |
2.6 智能阻尼器 |
2.6.1 智能阻尼器控制电压的推导 |
2.6.2 隔振系统非线性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最优阻尼半主动联合控制 |
3.1 引言 |
3.2 隔振效果目标函数 |
3.3 双线性系统 |
3.4 半主动控制约束 |
3.5 智能阻尼最优控制理论的应用 |
3.5.1 在双线性模型上运用推广的变分法原理 |
3.5.2 数值求解 |
3.6 间断算法探讨 |
3.6.1 非实时间断处理算法 |
3.6.2 实时间断处理算法 |
3.7 不可导、不连续、间断点情况下极大值原理的应用 |
3.7.1 泛函分析 |
3.7.2 泛函微分方程和常微分方程问题的求解 |
3.7.3 最优控制中不可导、不连续、间断点问题探讨 |
3.8 在双线性模型上应用半主动控制策略 |
3.8.1 天棚阻尼控制 |
3.8.2 单频激励下半主动阻尼控制策略的比较 |
3.9 利用凸包技术对非线性饱和项进行线性化处理 |
3.9.1 凸包技术 |
3.9.2 对非线性饱和项进行线性化处理 |
3.10 利用Lyapunov函数稳定性理论,求解LMI凸优化问题最优解 |
3.10.1 反馈控制器设计和吸引分析 |
3.11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隔振效果研究及分析 |
4.1 引言 |
4.2 单一频率正弦信号激励下的响应 |
4.2.1 单频激励下力传递率分析 |
4.2.2 单频激励下频域分析 |
4.2.3 单频激励下时域分析 |
4.3 双频正弦信号输入下隔振效果 |
4.4 多频正弦信号输入下隔振效果 |
4.5 冲击信号输入下五种阻尼控制隔振效果研究 |
4.6 双线性系统减振效果分析 |
4.6.1 随机信号激励下的响应 |
4.6.2 冲击信号激励下的响应 |
4.7 混合信号激励下的隔振效果研究 |
4.7.1 冲击和正弦混合信号激励下隔振效果研究 |
4.7.2 随机和正弦混合输入信号下隔振效果研究 |
4.7.3 随机和冲击混合信号激励下隔振效果研究 |
4.8 最优阻尼半主动控制策略在参数摄动时的鲁棒性 |
4.9 非线性阻尼隔振控制GUI系统开发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实验研究 |
5.1 实验设备 |
5.1.1 电流变液阻尼器 |
5.1.2 力隔振试验台 |
5.2 试验台测量系统 |
5.2.1 传递率测量原理 |
5.2.2 测量系统结构 |
5.3 无隔振器状态下传递率测量试验与结果分析 |
5.4 优阻尼半主动控制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单阻尼孔阻尼器实验 |
5.5 双阻尼孔阻尼器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特性实验研究 |
5.6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完成的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发明专利情况 |
致谢 |
(7)高超声速飞行器姿态控制与控制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RLV发展概况 |
1.2.1 美国RLV发展简介 |
1.2.2 俄罗斯RLV发展简介 |
1.2.3 欧洲国家RLV发展计划 |
1.2.4 其他国家RLV发展概述 |
1.2.5 国内RLV发展概述 |
1.3 RLV姿态控制方法概述 |
1.3.1 模糊逻辑控制 |
1.3.2 滑模变结构控制 |
1.3.3 反馈线性化控制 |
1.3.4 人工神经网络控制 |
1.3.5 Backstepping控制 |
1.3.6 线性变参数控制 |
1.3.7 其他控制方法 |
1.4 控制分配理论研究概述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器姿态控制数学模型 |
2.1 基本假设 |
2.2 坐标系与角度定义 |
2.2.1 坐标系定义 |
2.2.2 角度定义 |
2.2.3 坐标系间转换 |
2.3 RLV动力学与运动学模型 |
2.3.1 RLV受力与力矩分析 |
2.3.2 RLV动力学模型 |
2.3.3 RLV运动学模型 |
2.3.4 RCS系统模型 |
2.3.5 气动舵机模型 |
2.3.6 RLV调姿与再入段系统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非线性动态逆双滑模变结构姿态控制设计 |
3.1 引言 |
3.2 非线性动态逆控制 |
3.2.1 非线性动态逆基本理论 |
3.2.2 非线性动态逆控制律设计 |
3.2.3 非线性动态逆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
3.3 滑模变结构基本原理 |
3.4 基于非线性动态逆双滑模变结构姿态控制设计 |
3.4.1 内回路双滑模控制律设计 |
3.4.2 外回路双滑模控制律设计 |
3.5 RLV飞行仿真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反步法的神经网络自适应逆姿态控制设计 |
4.1 引言 |
4.2 反步法控制基本原理 |
4.3 人工神经网络控制原理 |
4.4 基于反步法神经网络自适应逆控制律设计 |
4.4.1 反步法神经网络自适应逆控制律设计 |
4.4.2 反步法神经网络自适应逆控制律稳定性分析 |
4.5 RLV飞行仿真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RLV再入段姿态控制与控制分配分析 |
5.1 引言 |
5.2 问题描述 |
5.3 控制分配方法介绍 |
5.3.1 直接法 |
5.3.2 链式递增法 |
5.3.3 最优化算法 |
5.3.4 显示组合法 |
5.3.5 定点二乘优化法 |
5.4 RLV控制分配设计 |
5.4.1 RCS系统控制分配 |
5.4.2 RLV整合整数线性规划算法 |
5.5 RLV控制分配仿真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自适应滑模反步法的MDF连续平压板厚纠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连续平压机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
1.2.1 连续平压机的国内外发展情况 |
1.2.2 连续平压机控制方法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
1.3 相关理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1 反步法控制 |
1.3.2 滑模控制 |
1.3.3 稳定性理论 |
1.4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2 MDF连续平压板厚纠偏控制系统模型研究 |
2.1 MDF连续平压热压工艺 |
2.1.1 MDF生产工艺 |
2.1.2 MDF连续平压热压工艺及技术要求 |
2.2 位移控制系统模型构建 |
2.2.1 单终端位移控制系统原理 |
2.2.2 电液伺服阀 |
2.2.3 液压缸基本方程 |
2.2.4 单终端位移控制系统模型构建 |
2.2.5 多终端位移控制系统模型构建 |
2.3 本章小结 |
3 MDF连续平压板厚纠偏单执行器控制研究 |
3.1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 |
3.1.1 PID控制基本理论 |
3.1.2 模糊PID控制器理论 |
3.1.3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3.2 滑模反步控制器基本原理 |
3.2.1 滑模控制基本原理 |
3.2.2 反步控制基本原理 |
3.3 滑模反步法控制器 |
3.3.1 滑模反步控制器设计 |
3.3.2 滑模反步控制器稳定性分析 |
3.4 自适应滑模反步法控制器 |
3.4.1 自适应滑模反步控制器设计 |
3.4.2 自适应滑模反步控制器稳定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MDF连续平压板厚纠偏多执行器控制研究 |
4.1 多执行器自适应滑模反步控制器设计 |
4.2 控制器稳定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MDF板厚纠偏自适应滑模反步控制机制仿真实验与分析 |
5.1 MDF连续平压板厚检测系统 |
5.1.1 输送机构单元 |
5.1.2 板厚检测单元 |
5.1.3 厚度检测系统工作过程 |
5.2 MDF连续平压板厚纠偏控制仿真实验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量化反馈滑模控制系统稳定性和行为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滑模控制概述 |
1.2.1 发展历史 |
1.2.2 研究现状 |
1.3 计算机控制系统 |
1.3.1 离散时间控制系统 |
1.3.2 量化控制系统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预备知识 |
2.1 滑模控制系统 |
2.1.1 滑模控制基本问题 |
2.1.2 基于相平面法的滑模系统 |
2.1.3 基于等效控制的滑模系统 |
2.1.4 离散时间滑模控制系统 |
2.2 量化控制系统 |
2.2.1 基本概念 |
2.2.2 量化器介绍 |
2.2.3 状态空间特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滑模系统的量化反馈控制——相平面法 |
3.1 引言 |
3.2 滑模系统稳定性分析 |
3.3 滑膜系统量化反馈控制分析 |
3.3.1 到达阶段 |
3.3.2 滑动阶段 |
3.3.3 稳定阶段 |
3.4 均匀量化滑模控制系统 |
3.4.1 稳定性分析 |
3.4.2 仿真验证 |
3.5 对数量化滑模控制系统 |
3.5.1 稳定性分析 |
3.5.2 仿真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连续时间量化滑模系统——等效控制法 |
4.1 引言 |
4.2 问题描述 |
4.2.1 滑模控制系统 |
4.2.2 量化滑模控制系统 |
4.3 二阶系统的均匀量化滑模控制 |
4.3.1 稳定性分析 |
4.3.2 行为特性分析 |
4.3.3 仿真验证 |
4.4 高阶系统的均匀量化滑模控制 |
4.4.1 稳定性分析 |
4.4.2 仿真验证 |
4.5 二阶系统的对数量化滑模控制 |
4.5.1 稳定性分析 |
4.5.2 仿真验证 |
4.6 高阶系统的对数量化滑模控制 |
4.6.1 稳定性分析 |
4.6.2 仿真验证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离散时间量化滑模系统——等效控制法 |
5.1 引言 |
5.2 离散时间滑模控制系统 |
5.3 离散时间二阶系统的量化滑模控制 |
5.3.1 模型介绍 |
5.3.2 稳定性分析 |
5.3.3 行为特性分析 |
5.3.4 仿真验证 |
5.4 离散时间高阶系统的量化滑模控制 |
5.4.1 稳定性分析 |
5.4.2 仿真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永磁同步电机的量化反馈控制 |
6.1 引言 |
6.2 问题描述 |
6.3 永磁同步电机的有限时间控制 |
6.3.1 控制器设计 |
6.3.2 观测器设计 |
6.3.3 仿真验证 |
6.4 永磁同步电机的滑模控制 |
6.4.1 滑模控制器设计 |
6.4.2 仿真分析 |
6.5 永磁同步电机的量化滑模控制 |
6.5.1 量化滑模控制器设计 |
6.5.2 仿真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基于主动视觉的大空间坐标测量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大空间视觉测量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固定视觉测量系统 |
1.2.2 移动视觉测量系统 |
1.2.3 组合视觉测量系统 |
1.2.4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系统结构及测量建模 |
2.1 引言 |
2.2 系统原理结构及组成 |
2.3 主动视觉测量系统模型 |
2.3.1 系统坐标系及位姿变换 |
2.3.2 测量系统模型建立 |
2.4 基于光学测棒的单摄像机测量建模 |
2.4.1 Frobenius 范数最小意义下的直接线性解法 |
2.4.2 基于投影点误差最小的非线性最大似然估计 |
2.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 改进的摄像机参数校准二步法 |
2.5.1 基本原理和约束 |
2.5.2 图像畸变校正 |
2.5.3 基于正交直线消影点对约束的直接线性解法 |
2.5.4 基于重投影误差最小的非线性最大似然估计 |
2.5.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移动光学测棒的捕获方法 |
3.1 引言 |
3.2 基于测距范围和成像百分比的变焦等级划分 |
3.3 基于焦距输出曲线估计的焦距定位方法 |
3.3.1 变焦镜头结构分析 |
3.3.2 二组元机械补偿系统运动过程分析 |
3.3.3 基于初始结构参数估计的变焦镜头焦距输出曲线估计 |
3.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自动对焦 |
3.4.1 自动对焦技术发展概述 |
3.4.2 基于退化图像二阶微分自相关的离焦深度对焦法 |
3.4.3 对焦深度法的清晰度评价函数性能比较 |
3.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移动光学测棒的跟踪方法 |
4.1 引言 |
4.2 基于图像平面逻辑分区的跟踪规划 |
4.3 基于特征像点集质心偏差的快速跟踪 |
4.3.1 响应控制策略 |
4.3.2 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基于 PBVS 的精确跟踪 |
4.4.1 跟踪方程建模 |
4.4.2 跟踪方程求解 |
4.4.3 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摄像机相对转台位姿现场校准 |
5.1 引言 |
5.2 基于矩阵直积理论的直接线性解法 |
5.3 基于固定点重复测量的非线性最优化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1 仿真实验及分析 |
5.4.2 实际校准结果及单点测量重复性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精度分析及总体测试 |
6.1 引言 |
6.2 系统精度分析 |
6.2.1 摄像机相对转台位姿校准误差对坐标测量的影响 |
6.2.2 转台角度输出误差对坐标测量的影响 |
6.3 系统总体测试 |
6.3.1 单点测量重复性测试 |
6.3.2 空间尺寸测量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连续变结构系统单步法数字仿真的步长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力系统电磁暂态初始化计算方法研究[D]. 鄢皓文. 三峡大学, 2021
- [2]船舶直流微网光伏发电单元运行控制策略研究[D]. 郭洪智.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3]有界噪声激励下倒立摆系统的随机动力学与控制研究[D]. 张星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4]空天飞行器面向控制一体化的建模及多系统关联特性分析[D]. 陈柏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9)
- [5]配电网接地故障柔性消弧方法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 林奥林. 福州大学, 2018(03)
- [6]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的最优阻尼半主动控制研究[D]. 高新科.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7]高超声速飞行器姿态控制与控制分配研究[D]. 武政利.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06)
- [8]基于自适应滑模反步法的MDF连续平压板厚纠偏控制研究[D]. 唐文秀. 东北林业大学, 2015(01)
- [9]量化反馈滑模控制系统稳定性和行为特性研究[D]. 阎妍. 大连海事大学, 2012(03)
- [10]基于主动视觉的大空间坐标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 黄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