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开发抗过敏食品(论文文献综述)
闫钰[1](2021)在《紫苏叶的质量标准研究》文中认为紫苏叶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frutescens(L.)Britt.的干燥叶(或带嫩枝),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中药,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效和较高的食养价值。目前《中国药典》中对于紫苏叶药材设定的标准较薄弱,仅对来源、性状、鉴别、水分和挥发油含量进行了限度的设定,其中最亟待解决的就是化学成分含量标准的空缺,这主要是由于市售紫苏叶品种和食用品种等混乱,样本间差异较大等客观因素导致的。因此,为了从源头上控制紫苏叶药材的质量,本研究以市场上收集的不同基原的紫苏叶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基原样品之间的各项含量差异,以期建立全面、准确的紫苏叶质量标准。研究目的以不同基原的紫苏叶为研究对象,从紫苏叶的水分及挥发油含量标准的考察、灰分和浸出物标准的增设、HPLC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及挥发油GC指纹图谱的建立方面,较全面地对现有标准进行研究,为更有效地控制紫苏叶的质量提供数据支撑。同时,本文还对紫苏叶的颜色、气味与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初步探讨,为进一步研究紫苏叶感官信息与内在成分的关联提供思路。研究方法1.药材的收集和基原鉴定:共收集42批市售紫苏叶,并根据《中国植物志》中记载的各变种特征,对收集到的所有紫苏叶样品进行基原鉴定。2.HPLC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通过系统的液质和气质分析,对含量测定的指标进行筛选及测定,探寻紫苏叶质量属性的规律性,确定适宜的含量测定指标,并建立其HPLC含量测定方法。3.挥发油GC指纹图谱的建立:建立紫苏叶挥发油的GC指纹图谱,对挥发油的整体信息进行概括,从定性方面对紫苏叶的质量进行整体控制。分别建立不同基原样品的挥发油GC指纹图谱,比较不同基原样品之间的挥发油组成差异。4.现有标准水分、挥发油含量的确认:对不同基原的样品中水分、挥发油进行测定,分析不同基原样品中的挥发油含量差异,对现有标准进行限度考察。5.灰分、浸出物含量标准的增设:对不同基原的样品中灰分、浸出物进行测定,分析不同基原样品中的浸出物含量差异,基于数据分析结果,考虑增设紫苏叶灰分、浸出物含量标准。6.颜色-气味与成分含量之间的关联分析:通过观察对所有药材的颜色进行采集,通过电子鼻检测对样品的气味信息进行提取,并进一步分析颜色、气味与含量之间的关联,以探讨紫苏叶“色紫、气香者为佳”这一传统感官评价方法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1.药材的收集和基原鉴定:经基原鉴定,发现市场的样品上均为紫苏及其变种,且存在变种混用的情况。具体鉴定结果为:42批样品,其中17批为紫苏原变种,5批为野苏变种,10批为回回苏变种,3批为紫苏与野苏的混合样品,1批为紫苏与回回苏混合样品,3批为野苏与回回苏混合样品,另有3批样品无法确认。2.紫苏叶HPLC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选取紫苏醛、紫苏酮、咖啡酸、野黄芩苷、迷迭香酸作为代表性药效成分,建立多成分HPLC检测方法,测定不同基原样品的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采用Kromasil C18(4.6×250mm,5μm)色谱柱,紫苏酮、紫苏醛,以甲醇-水溶液55:45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20 nm。咖啡酸、野黄芩苷、迷迭香酸的色谱条件:甲醇(A)-0.2%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20 min,25%~30%A;20~60 min,30%~43%A),流速1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20 nm。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方法能够使样品中的各指标成分达到良好分离,在考察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93.67~104.90%,加样回收率的RSD均小于5%。结果表明,这5种成分在样品中普遍存在,且含量:迷迭香酸(4.83mg·g-1)>野黄芩苷(3.51mg·g-1)>紫苏酮(0.82mg·g-1)>紫苏醛(0.71mg·g-1)>咖啡酸(0.29mg·g-1)。当综合考虑样品中5种成分的含量时,不同基原间无明显差异。进一步通过相关性分析简化测定指标,发现当仅以样品中紫苏酮、紫苏醛、迷迭香酸的含量作为变量时,样品的聚类情况与以5种成分含量作为变量时相似,说明紫苏酮、紫苏醛、迷迭香酸是作为区分不同样品的重要评价指标。3.紫苏叶挥发油GC指纹图谱的建立:共测定了 35批样品挥发油的指纹图谱,发现各样品共有8个共有峰,通过标准品比对,确定了其中的紫苏烯、紫苏酮、紫苏醛色谱峰。具体方法为:采用OPTIMA-5 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40℃,0.25 μm×0.32 mm×30 m),初始温度为80℃,保持2 min,以0.5℃·min-1升至125℃,保持5 min,以20℃·min-1升至280℃,保持6 min;流量1.0 mL·min-1,分流比15:1,进样量为1μL。结果显示,所建立的紫苏叶挥发油的GC指纹图谱测定条件精密度好,稳定性高,重复性好。建立了所有样品挥发油GC指纹图谱的对照图谱,发现紫苏和野苏的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较高(>0.8),回回苏的较低(<0.7),提示回回苏与紫苏、野苏的挥发油指纹图谱之间有差异。因此,分别建立了不同基原的样品指纹图谱,经对比分析,发现紫苏和野苏的指纹图谱整体较相似,表明二者的挥发油构成较相似;紫苏和回回苏的指纹图谱差异较大,主要区别在于紫苏、野苏样品的3号峰(紫苏酮)、5号峰明显高于回回苏,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可以将紫苏、野苏和回回苏区分开来。4.紫苏叶现有质量标准中的水分、挥发油含量的考察:结果显示不同基原的样品水分含量差异不明显,现有水分标准比较符合市场药材的平均水平,建议继续沿用现行药典水分标准。对所有紫苏样品的挥发油含量进行了分析,建议继续沿用现有挥发油含量标准。但从基原角度分析,回回苏的挥发油含量整体较高,紫苏的挥发油含量较低,且范围较大。5.紫苏叶灰分、浸出物含量标准的增设:完成了30批样品的灰分检测,结果显示紫苏的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范围较大,基于所有样品的灰分含量整体情况,建议设定总灰分不得高于16%,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不得高于7%的标准。整体来说,野苏浸出物含量最高,其次是回回苏,紫苏的浸出物含量相对较低(以冷浸法测得的水溶性浸出物为例,野苏的含量在16.28~29.62%,均值为21.05%;回回苏的含量在17.11~25.65%,均值为19.86%;紫苏的含量在12.00~23.18%,均值为17.78%)。对所有样品进行分析后,建议采用以冷浸法计,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13%的标准。6.紫苏叶颜色、气味与成分含量之间的关联分析:研究发现紫苏叶药材的颜色不稳定,容易在加工、储存过程中发生变化。电子鼻所检测出的气味信息与基原、含量测定的结果也无法较好地拟合,无法为紫苏叶“辩状论质”的理论基础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研究结论1.紫苏酮、紫苏醛、迷迭香酸是紫苏叶的关键质量评价指标,本研究建立了紫苏叶中以上3种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建议设定限度为:紫苏酮、紫苏醛含量均不得低于0.04%,迷迭香酸含量不得低于0.1%。2.本研究建立了紫苏叶挥发油GC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该图谱较能反映各变种的挥发油特征,其中紫苏和野苏变种的指纹图谱较相似,二者与回回苏变种的指纹图谱之间有明显差异。3.基于所有样品的水分、挥发油测定结果,建议继续沿用现行药典标准种的水分、挥发油标准。4.基于样品的灰分、浸出物测定结果,建议增设紫苏叶灰分标准,其中总灰分不得高于16%,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不得高于7%。建议增设紫苏叶浸出物标准,采用以冷浸法计,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13%的标准。5.紫苏叶颜色、气味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之间的关联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余顺波,龙久铃,陈长艳,朱秋劲[2](2021)在《紫苏的生理活性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紫苏为药食同源一年生草本植物,内含丰富的活性物质,生理活性广泛。为紫苏的临床研究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从紫苏的抗氧化、抗过敏、抗抑郁、抗肿瘤、抗衰老、抗炎、抗菌、降血糖、降血脂等生理活性的前沿研究进行综述,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张文超[3](2021)在《紫苏油α-亚麻酸的分离纯化及其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紫苏是一种一年生的植物,我国拥有丰富的紫苏资源,其籽可以榨油,从油中提取开发的有效成分在医药、保健和化妆品等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市场和发展空间。紫苏油中主要是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亚油酸和α-亚麻酸,α-亚麻酸对抵抗癌症、调节血脂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论文以自制的紫苏油混合脂肪酸乙酯为原料(α-亚麻酸乙酯含量为62.52%)。对其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乙酯(PUFAs EE)进行分离纯化,获得含量更高的α-亚麻酸乙酯,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以自制的紫苏油混合脂肪酸乙酯(FAEE)为原料,采用尿素包合法对PUFAs EE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设计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即混合FAEE与尿素质量比1:3,尿素与乙醇质量比1:3,尿包时间24 h,最终α-亚麻酸乙酯含量由62.52%提升至89.51%,得率为22.14%。分离纯化后的样品经GC-FID定性分析表明主要由α-亚麻酸乙酯组成。(2)以自制的紫苏油混合脂肪酸乙酯为原料,采用中压制备型液相色谱法对多不饱和脂肪酸乙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设计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进样量0.2 m L,进样浓度100%,洗脱剂类型甲醇:乙醇=96:4,在这种条件下,α-亚麻酸乙酯含量达到最大值88.13%,得率为10.13%。(3)对紫苏油和紫苏油混合脂肪酸乙酯进行质量评价,并比较其体外抗过敏抑制作用和运用烘箱法对两者的氧化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紫苏油在乙酯化前后各项理化性质发生了变化,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增加,酸值、过氧化值、皂化值减小。混合脂肪酸乙酯透明质酸酶抑制率、氧化稳定性均大于紫苏油。(4)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混合脂肪酸乙酯粗品中五种不同脂肪酸乙酯。通过比较脂肪酸乙酯、各种溶剂的极性和各成分对同一吸附剂吸附能力的不同,调整不同溶剂的展开剂比例,找出最佳展开比例为: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8:2.5:1)。
沈海亮[4](2021)在《多穗柯三叶苷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的减肥作用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穗柯以甜味着称,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特别是江西、广西、湖南、四川、云南等省以及东南亚的印度、泰国、老挝等地的一种甜茶。自2017年起,多穗柯因其食用和药用功能,被批准为新型食品原料。同时,多穗柯提取物的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糖尿病、抗癌、保护肝脏和心脏、抗肥胖、保护神经和抗过敏等生理功能。根皮苷和三叶苷是多穗柯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且三叶苷含量大于根皮苷。研究表明,多穗柯提取物和根皮苷都能显着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体重、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抵抗。但在动物模型中,关于多穗柯中主要黄酮类化合物—三叶苷,目前尚没有发现其减肥作用的研究。多穗柯甜茶作为一种饮用历史悠久,不仅具有高甜度、低热量、安全无毒,而且兼具药、糖、茶等综合作用的药食同源且资源丰富的常用饮品,加大其营养健康价值的基础理论研究,对其产品开发的多元化及产业价值的提升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中以多穗柯三叶苷为研究对象,以SD肥胖大鼠为实验动物模型,通过设置高、中、低剂量的三叶苷灌胃干预,探讨三叶苷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的减肥作用,并从脂肪代谢基因、激活棕色脂肪组织活性及肠道微生物等3个方面探讨三叶苷可能的减肥机理机制,最后研究了三叶苷减肥过程中对机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三叶苷对预防和治疗肥胖积极作用,以期为多穗柯及三叶苷保健产品和临床药物的开发提供其营养健康价值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多穗柯三叶苷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的减肥作用及机理研究。以SD大鼠为实验研究对象,通过高脂饲料诱导建立肥胖大鼠模型,再通过阳性药物和三叶苷高、中、低剂量灌胃干预,考察三叶苷的减肥作用。同时检测血脂水平(TG、TC、HDL-C、LDL-C)、肝脏功能(AST和ALT)、肝脏和白色脂肪组织形态的变化。在激素和基因水平探讨了三叶苷减肥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在不影响摄食量的前提下,三叶苷显着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SD大鼠体重增加(p<0.05),具有明显的减肥作用。其中,中、高剂量三叶苷明显降低肥胖大鼠的脂肪率(p<0.05)。血脂指标和肝功指标检测结果表明,三叶苷显着降低血清TG、TC、LDL-C含量(p<0.05)和且效果好于阳性对照药;同时,ALT和AST的活性也显着降低(p<0.05),而且高剂量三叶苷效果好于奥利司他。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表明,三叶苷能明显减少肝脏组织中空泡面积和炎症细胞数量,减少脂质沉积,逆转脂肪沉积导致的肝脏组织病变;同时,白色脂肪组织中肥大细胞明显恢复正常。机理研究结果表明,(a)中、高剂量三叶苷和奥利司他均能显着降低血清胰岛素、廋素和神经肽Y的含量(p<0.05),明显改善廋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减少NPY的分泌,抑制食欲减少食物摄入,有助于控制肥胖的发展。(b)三叶苷显着下调PPARγ、ACC、FAS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和脂肪酸的生成,减少体质脂质的沉积。而高剂量三叶苷和奥利司他显着上调了肝脏和白色脂肪中PPARα基因的表达(p<0.05),从而加速脂肪氧化,增加肝脏和白色脂肪组织中脂肪分解,减少脂肪细胞脂滴的积累,进而改善肝脏细胞脂肪变性。此外,三叶苷显着上调HSL和CPT1基因的表达(p<0.05),促进脂肪分解和脂肪酸β-氧化,减少机体脂肪含量。因此,三叶苷可能具有PPARα、HSL和CPT1激动剂的作用,刺激了三种基因的表达,从而加快机体脂肪分解,减少脂肪含量和脂肪在内脏组织中的积累。另外,高剂量三叶苷显着上调了白色脂肪组织中UCP1基因的表达(p<0.05),表明三叶苷诱导了白色脂肪组织褐色化,这预示着更多的能量将以热能释放而不是用于脂肪的合成。以上结果说明,三叶苷能明显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体重增加、改善血脂异常、修复肝脏组织病变,而这些可能是通过改善廋素、胰岛素敏感性和控制饮食以及上调脂肪分解基因的表达和下调脂肪合成基因的表达作用的结果。(2)多穗柯三叶苷对Tyk2/STAT3信号通路介导的棕色脂肪组织功能活性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考察了棕色脂肪组织中Tyk2/STAT3信号通路中Tyk2和STAT3蛋白表达量,以及下游脂代谢相关的PPARγ、PRDM16、C/EBPβ、PPARα和UCP1蛋白的表达变化,从激活棕色脂肪功能活性的角度探讨了三叶苷对肥胖大鼠减肥的机制。结果表明,三叶苷显着增加肥胖大鼠棕色脂肪组织中Tyk2蛋白和STAT3蛋白表达,抵消高脂饮食对Tyk2/STAT3信号通路活性造成的抑制,恢复棕色脂肪组织的正常发育和下游蛋白的正常表达。三叶苷还显着上调PPARγ,PRDM16和C/EBPβ蛋白的表达,使棕色脂肪细胞正常分化,改善了棕色脂肪组织形态。三叶苷还显着增加PPARα和UCP1蛋白表达,提高棕色脂肪组织代谢活性的增加和产热能力。以上结果表明,三叶苷可以通过激活Tyk2/STAT3信号传导途径活性,维持棕色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加棕色脂肪质量,最终上调产热因子UCP1蛋白的表达消耗更多的能量转换为热量释放,这可能是三叶苷减肥的另一个实现途径。(3)多穗柯三叶苷对肥胖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盲肠中6种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进行检测,同时采用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大鼠肠道菌群16Sr DNA的V3区域进行测序,基于Illumina平台测定肠道菌群组成及丰度。采用Chao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Goods coverage对肠道微生物菌群的alpha多样性进行分析,Beta多样性采用主坐标分析(PCo A)在进行分析。SCFAs检测结果表明,三叶苷可以显着增加肠道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尤其丁酸的含量。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相比高脂对照组,三叶苷的干预显着增加了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和颤螺旋菌属(Oscillospira)的相对丰度(p<0.05),降低了Blautia,Allobaculum,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和粪球菌属(Coprococcus)的相对丰度(p<0.05),从而引起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比值增加。这说明在门和属的水平上,三叶苷调节了肥胖大鼠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多样性,而肠道菌群的这种改变能促进肥胖大鼠的血脂代谢。PICRUSt分析预测KEGG代谢途径的结果表明,三叶苷处理组肥胖大鼠和高脂模型对照组大鼠之间,PICRUSt预测的KEGG通路存在显着不同,主要参与脂质代谢(类固醇生物合成,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氨基酸代谢(D-精氨酸和D-鸟氨酸代谢),其他次生代谢产物(类黄酮生物合成),萜类和聚酮化合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以及辅因子和维生素(视黄醇代谢),说明三叶苷可能通过肠道菌群的影响参与机体脂质合成和能量代谢,进而对机体肥胖发挥积极作用。以上结果,揭示了肠道菌群对LPR中三叶苷减肥作用的贡献,并预测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的潜在调控机制。(4)多穗柯三叶苷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体内氧化应激的影响。实验通过检测肥胖大鼠血清和组织(肝脏、白色脂肪组织和棕色脂肪组织)中丙二醛(PC)、羰基化蛋白(P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GSH)的变化,考察了三叶苷对肥胖大鼠体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并在基因水平上对三叶苷抗氧化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肥胖大鼠血清和组织中,MDA和PC含量均有显着增加(p<0.05),其体内发生了严重的氧化应激。三叶苷和阳性药物奥利司他明显降低血清和组织中MDA和PC的含量,其中TR-H组中MDA和PC含量下降显着(p<0.05);同时,三叶苷组SOD活性、CAT活性和GSH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高剂量三叶苷的作用效果最为显着(p<0.05)。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被认为是机体抵抗氧化应激的关键调控因子。三叶苷明显上调肥胖大鼠肝脏、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中Nrf2的表达,并呈现剂量依赖性,特别是三叶苷高剂量组分别上调2.48倍、1.20倍和1.23倍。结合前文中SOD、CAT和GSH在大鼠中组织和血清中的各组的变化,我们推测,三叶苷可能是通过增加Nrf2的表达,促进SOD、CAT和GSH等抗氧化酶的表达,进而减轻机体氧化应激。以上结果表明,三叶苷明显降低肥胖大鼠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上调Nrf2基因的表达实现的。肥胖大鼠体内氧化应激水平的降低,对肥胖的控制和治疗有积极作用。结论:本研究系统研究了多穗柯三叶苷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的减肥作用,证实了多穗柯三叶苷具有较强的减肥作用,同时还有降血糖、降血脂及保肝护肝作用。揭示了三叶苷通过上调肥胖大鼠肝脏和白色脂肪组织中脂肪分解基因的表达和下调脂肪合成基因的表达,加速脂肪分解和脂肪酸氧化,同时减少机体脂肪合成和沉积发挥减肥作用;证实了三叶苷通过促进白色脂肪组织褐色化,增加非战栗产热的机体能量消耗;进一步研究证实了,三叶苷激活并增强了Tyk2/STAT3信号通路介导的棕色脂肪功能活性,使机体更多的能量通过非战栗产热以热能释放,增加脂肪分解和脂肪酸氧化速率而发挥减肥作用;揭示了肠道菌群对LPR中三叶苷减肥作用的贡献,并预测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的潜在调控机制;证实了三叶苷通过上调Nrf2基因的表达,增加机体抗氧化酶的活性或含量,缓解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减少肥胖大鼠炎症反应,有助于肥胖的治疗。
张丽[5](2020)在《龙葵果高压微射流与混菌发酵工艺优化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龙葵果在我国多省均有分布,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丰富的活性成分。龙葵果实质地柔软多汁,鲜果不易储存,更适合制成果汁。本文研究了龙葵果汁的高压微射流均质和混菌发酵工艺,为龙葵果深加工提供了新途径,提高龙葵果的经济效益。本研究对植物乳杆菌B7和果酒酿酒酵母SY的混合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探究了不同高压微射流均质条件对龙葵果汁物理性质和发酵液活性成分的影响,确定了最适的高压微射流均质条件;探究了不同处理后果汁的基本成分、活性成分以及色度的变化,分析了样品体外抗氧化、体外抗过敏以及体外降血糖的活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龙葵果中粗水分为88.90±0.12%,粗蛋白质为1.46±0.09%,总酸为1.53±0.11%,总糖为12.15±0.72%,还原糖为8.72±0.14%,维生素C为26.03±0.53 mg/100g,总花色苷为0.82±0.08 mg/g,总多酚为1.10±0.20 mg/g,总黄酮为0.44±0.05 mg/g,澳洲茄碱为33.19±0.07μg/g。植物乳杆菌B7的最佳接种时间为16 h。将植物乳杆菌B7和果酒酿酒酵母SY同时接入发酵基质中,龙葵果发酵液的总多酚含量可达到较高水平。根据响应面实验获得最佳的混菌发酵工艺参数为:植物乳杆菌B7接种量为3.50%,酵母菌接种量为0.20%,发酵温度为40℃,发酵时间为25 h,在最优条件下,发酵液中总多酚含量实际值为3.06±0.02 mg/m L。随着高压微射流均质压力和次数的增加,小颗粒物质所占比例增加;在100 MPa下处理4次,样品的平均粒径最小,达2.47±0.06μm;离心沉淀率在100 MPa下处理4次时达到最低,为0.40±0.11%;不稳定性系数呈现下降趋势。经过100 MPa的高压微射流均质处理4次后,龙葵果汁的Zeta电位绝对值变化不大;龙葵果汁的黏度不再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变化,剪切应力减小,触变性降低;观察到微观结构由完整、大块的形态变成破碎、细小的形态。高压微射流处理使龙葵果汁及发酵液的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显着提高。最适的高压微射流均质条件为在100 MPa下处理4次。与原果汁相比,龙葵果发酵液中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显着提高,总酸含量显着提高,总糖、还原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着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较小。经过高压微射流和混菌发酵后,龙葵果发酵液的亮度降低,a*值和b*值提高,色泽偏黄。龙葵果发酵液的透明质酸酶抑制率与原果汁相比显着提高,为58.46%;对羟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显着提高,分别达66.96%、85.13%、93.41%;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显着提高,达到47.75%和28.46%。总多酚的含量与龙葵果发酵液的生物活性具有极强相关性,是发酵液中主要的活性成分。本研究为龙葵果的深加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提高了其经济价值,拓宽了高压微射流技术的应用范围。
张世林[6](2020)在《紫苏抗过敏成分的研究与开发》文中认为紫苏(Perilla frutescens)别名红苏、香苏、赤苏,系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的药食、油料作物。我国紫苏资源丰富,从紫苏叶中提取开发的有效物质在医药、食品、保健品、日用品等领域具有显着的利用价值。本论文通过对山西省24个紫苏品种抗过敏活性进行筛选,并对紫苏叶中抗过敏成分进行提取、纯化、结构鉴定及抗过敏活性测试,为紫苏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24个紫苏品种为原料,采用热回流提取法分别进行提取、喷雾干燥,利用透明质酸酶体外抑制实验对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采集自山西省左权县的22号品种抗过敏能力最佳,提取物透明质酸酶抑制率为49.72%(C=5 mg/mL),提取物得率为5.89%。(2)以筛选出的22号紫苏叶为原料,比较热回流法、超声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强化传质法和冷浸法5种提取方法对紫苏叶提取物中黄酮、多酚含量的影响和抗过敏能力强弱,结果表明,强化传质法是较好的提取方法;以黄酮、多酚含量和抗过敏能力强弱为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法得到紫苏抗过敏活性物质和化学组分的最佳工艺条件:温度36℃,转速11000 r/min,料液比1:15,提取时间5 min,提取次数为3次,紫苏叶抗过敏活性最佳,此条件下透明质酸酶抑制率为54.35%(C=5 mg/mL),在该条件下,提取物中黄酮和多酚的含量分别达到了46.09%和14.12%。(3)选取硅胶柱层析法、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对紫苏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LC-MS对纯化后紫苏成分进行分析,同时采用SDS-PAGE法进行体外抗过敏活性检测。结果表明,纯化后组分透明质酸酶抑制率为89.76%(C=5 mg/mL);鉴定出紫苏中抗过敏活性物质主要为木犀草素和迷迭香酸;通过活性检测发现紫苏抗过敏活性物质能与虾过敏原蛋白能进行稳定络合反应,有减轻过敏反应的可能性。
向锋[7](2019)在《甜茶中甜茶苷和甜茶多酚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及甜茶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广西甜茶(Rubus Suavissmus S.Lee)系蔷薇科悬钩子属多年生落叶灌木,主要分布在中国广西省,其营养成分丰富,在保健品、饮料、甚至化妆品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表明,广西甜茶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甜茶苷和多酚为主要的活性成分。为了促进以广西甜茶为原料的产品开发以及资源的综合利用,本文对广西甜茶叶中活性成分的提取、纯化工艺以及广西甜茶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通过一个工艺得到两个产品。研究结果如下:1.运用水浸提法提取广西甜茶叶中甜茶苷和甜茶多酚,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提取工艺参数,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为72°C,料液比为1:26 g/mL,提取时间31 min,甜茶苷提取率达89.16%,甜茶多酚的提取率可达80.66%。2.研究了纯化广西甜茶中活性物质的两种方法,方案一得到含量为66.1%的甜茶苷,得率为2.9%;得到含量为31.3%的甜茶多酚,得率为0.4%。方案二得到含量为69.5%的甜茶苷,得率为3.1%;得到含量为53.6%的甜茶多酚,得率为0.9%。方案二的纯化效果优于方案一。3.首次采用HPLC-Q-TOF-MS法对广西甜茶叶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初步推断出38个化合物,其中黄酮类化合物18个,多酚类化合物16个,二萜类化合物2个,三萜类化合物2个。
方磊,李国明,徐珊珊,王憬,马勇,蔡木易,谷瑞增,鲁军[8](2018)在《牡蛎肽和三文鱼皮胶原肽低致敏性和抗过敏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对牡蛎肽和三文鱼皮胶原肽的氨基酸组成和分子质量分布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抗过敏活性和致敏作用也进行了研究。分析显示,牡蛎肽和三文鱼皮胶原肽氨基酸组成丰富,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分子质量小于1 000 u的肽段含量高达88. 5%以上,主要分布在140500 u,以二肽和三肽为主,易于人体的吸收;抗过敏活性试验显示:牡蛎肽、三文鱼皮胶原肽与小麦肽、玉米肽相比较,4种低聚肽均能抑制透明质酸酶的活性,IC50值分别为51. 47、79. 37、89. 57和107. 01 mg/m L,其中牡蛎肽的抗过敏作用最强,胶原肽次之,玉米肽的抗过敏作用最弱;进一步分析牡蛎寡肽和三文鱼皮胶原寡肽的抗过敏活性,结果显示抗过敏活性与寡肽的分子质量呈负相关性,且与疏水性氨基酸有一定的相关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试验结果显示:与相应蛋白质相比,牡蛎肽和三文鱼皮胶原肽的致敏作用均显着降低,且疏水性氨基酸较多的寡肽致敏作用要低于亲水性氨基酸较多的寡肽;本研究明确了牡蛎肽和三文鱼皮胶原肽的抗过敏活性和低致敏作用,为其应用于相应食品、药品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闫志刚,蒙淑洁,韦荣昌,吴庆华,冯世鑫,李力[9](2017)在《广西甜茶研究与应用现状》文中研究指明广西甜茶Rubus suavissimus是广西特有的茶、糖、药多用的甜味植物,主产于广西柳州、桂林、梧州等地,具有清热降火、生津、润肺、祛痰、止咳等功效,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和饮料中。其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多酚类、鞣质、二萜及其苷类等,具有抗氧化、抗过敏、降血糖、调血脂、抗肿瘤、防龋齿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近年来,作为一种高甜度、低热能的甜味物质,广西甜茶逐渐成为糖精和蔗糖的替代品。综述广西甜茶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提出了今后研究和开发利用的方向。
薛非[10](2017)在《抗过敏鼠李糖乳杆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对从婴儿粪便中分离筛选得到的8株乳杆菌进行了纯化、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R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菌种进行鉴定,分别命名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W110、W119、W120、W123、W124、W126、W127和L22B。进一步对8株菌株的耐酸耐胆盐能力和多种益生功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8株鼠李糖糖乳杆菌菌体排列分布规则,可在3-4h内开始进入生长对数期,在22h进入生长稳定期。除W123菌株,其余7株鼠李糖乳杆菌在对数生长期12h的产糖量均能达到100μg/mL以上。W120和L22B可在24h内凝乳,pH值分别达到 3.82±0.04 和 3.71±0.06,滴定酸度分别达到 50.73±1.86 和 46.5±3.00。W110、W119、W123、W124、W126和W127在pH值2.5的MRS液体培养基中维持2h后活菌数只下降一个数量级,W120和L22B在pH值2.5的MRS液体培养基中维持2h后活菌数下降两个数量级,但活菌数均能够达到1 08CFU/mL以上;W110、W119、W124、W126和W127在胆盐浓度为0.3%的MRS液体培养基中维持2h后活菌数下降一个数量级,W120、W123和L22B在pH值2.5的MRS液体培养基中维持2h后活菌数下降两个数量级,但活菌数均能够达到108CFU/mL以上,其耐酸与耐胆盐能力与鼠李糖乳杆菌GG(L.rhamonsus GG)相当,为其在肠道环境中的生存与定植提供了基础。此外,本研究还利用Elson-Morgan体外抗过敏筛选模型和细胞实验对8株鼠李糖乳杆菌的抗过敏能力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Elson-Morgan体外抗过敏筛选模型,初步筛选出鼠李糖乳杆菌W110,W120和W124进行细胞实验,通过细胞实验的相关数据,确定出鼠李糖乳杆菌W120具有最高的抗过敏活性,这与Elson-Morgan体外抗过敏筛选模型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综上所述,本实验分离得到的鼠李糖乳杆菌W110,W119,W124,W126,W127具有较高的耐酸、耐胆盐特性;在抗过敏活性的测定实验中,鼠李糖乳杆菌W120活性最高,且和鼠李糖乳杆菌L22B同样具有凝乳活性;在产粗多糖能力测试中,鼠李糖乳杆菌W119和W124与对照菌株LGG相比具有较高的粗多糖产量。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鼠李糖乳杆菌W120在发酵食品及益生菌饮品的开发中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
二、日本开发抗过敏食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开发抗过敏食品(论文提纲范文)
(1)紫苏叶的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紫苏的变种和分类 |
1.2 紫苏叶中的化学成分 |
1.2.1 挥发油类 |
1.2.2 黄酮类 |
1.2.3 酚酸类 |
1.2.4 花色素类 |
1.2.5 三萜类 |
1.2.6 其他成分 |
1.3 紫苏叶的药理作用 |
1.3.1 解热 |
1.3.2 抑菌 |
1.3.3 促进消化 |
1.3.4 止血 |
1.3.5 抗氧化 |
1.3.6 抗炎、抗过敏 |
1.3.7 抗肿瘤 |
1.3.8 调节糖脂代谢 |
1.3.9 调节中枢神经系统 |
1.3.10 其他药理作用 |
1.4 紫苏叶的使用安全性讨论 |
1.4.1 急性牛肺气肿(ABPE) |
1.4.2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 |
1.4.3 紫苏叶的使用安全性总结 |
第二章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三章 紫苏叶样品的收集和基原鉴定 |
3.1 紫苏叶样品的基原鉴定方法 |
3.2 紫苏叶样品的基原鉴定结果 |
第四章 紫苏叶质量标准的研究 |
4.1 紫苏叶HPLC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4.1.1 含量测定指标的筛选 |
4.1.2 紫苏酮、紫苏醛的含量测定 |
4.1.3 咖啡酸、野黄芩苷、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 |
4.1.4 紫苏叶的含量测定标准讨论 |
4.2 紫苏叶挥发油的GC指纹图谱的建立 |
4.2.1 仪器与试药 |
4.2.2 指纹图谱色谱条件 |
4.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4.2.4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4.2.5 方法学考察 |
4.2.6 指纹图谱的建立 |
4.2.7 样品的挥发油指纹图谱分析 |
4.2.8 不同基原样品的指纹图谱的建立 |
4.2.9 不同基原样品的指纹图谱对比 |
4.3 挥发油 |
4.3.1 仪器与材料 |
4.3.2 挥发油测定方法 |
4.3.3 样品的挥发油含量测定 |
4.3.4 紫苏叶挥发油质量标准的建立 |
4.4 浸出物 |
4.4.1 仪器与材料 |
4.4.2 浸出物测定方法 |
4.4.3 样品的浸出物含量测定 |
4.4.4 紫苏叶浸出物标准的建立 |
4.5 检查 |
4.5.1 水分 |
4.5.2 灰分 |
4.6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紫苏叶感官信息的采集和与基原、含量的关联研究 |
5.1 样品颜色的采集与分析 |
5.1.1 紫苏叶样品颜色的采集 |
5.1.2 不同基原的样品颜色分析 |
5.1.3 药材颜色与含量之间的关联 |
5.2 样品气味的采集与分析 |
5.2.1 电子鼻的检测原理 |
5.2.2 材料和仪器 |
5.2.3 样品检测方法 |
5.2.4 样品检测结果 |
5.2.5 紫苏叶气味信息与基原的关联 |
5.2.6 紫苏叶气味信息与成分含量之间的关联 |
5.3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创新性 |
紫苏叶的质量标准草案 |
《中国药典》2020版紫苏叶质量标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紫苏的生理活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紫苏的生理活性 |
1.1 抗氧化活性 |
1.2 抗过敏与抗炎活性 |
1.3 抗菌与抗肿瘤活性 |
1.4 抗抑郁与抗衰老药用功效 |
1.5 降血脂、降血糖药用功效 |
1.6 其他 |
2 国内外紫苏产业化发展现状 |
3 结语与展望 |
(3)紫苏油α-亚麻酸的分离纯化及其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紫苏概述 |
1.1.1 紫苏简介 |
1.1.2 紫苏油简介 |
1.2 α-亚麻酸简介 |
1.2.1 α-亚麻酸理化性质 |
1.2.2 α-亚麻酸来源 |
1.2.3 α-亚麻酸含量测定 |
1.2.4 生物活性 |
1.2.4.1 预防心血管疾病 |
1.2.4.2 抗过敏活性 |
1.2.4.3 抗肿瘤作用 |
1.2.4.4 抗氧化作用 |
1.2.4.5 抗炎作用 |
1.2.4.6 其他功能特性 |
1.3 不饱和脂肪酸相关分离纯化技术 |
1.3.1 尿素包合法 |
1.3.2 低温冷冻结晶法 |
1.3.3 银离子络合萃取法 |
1.3.4 吸附柱层析 |
1.3.5 分子蒸馏技术 |
1.3.6 超临界CO_2萃取法 |
1.3.7 环糊精包合技术 |
1.3.8 中压制备液相色谱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尿素包合法分离纯化α-亚麻酸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混合脂肪酸乙酯的制备 |
2.2.2 尿素包合法 |
2.2.2.1 尿素包合法纯化 α-亚麻酸乙酯(ALAEE)单因素实验 |
2.2.2.2 尿素包合法纯化 ALAEE 响应面实验 |
2.3 α-亚麻酸的检测 |
2.4 统计分析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5.2 单因素实验结果 |
2.5.3 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3 中压制备型液相色谱分离纯化亚麻酸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树脂活化 |
3.2.2 中压制备型液相色谱法纯化α-亚麻酸乙酯单因素实验 |
3.2.3 中压制备型液相色谱法纯化α-亚麻酸乙酯响应面设计 |
3.3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C18 层析柱洗脱曲线 |
3.4.2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4.3 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α-亚麻酸乙酯活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理化性质的测定 |
4.2.2 抗氧化能力测定 |
4.2.3 体外抗过敏实验 |
4.2.3.1 评价标准 |
4.2.3.2 透明质酸酶体外抑制率的测定 |
4.2.4 混合脂肪酸乙酯的薄层鉴别 |
4.3 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理化性质的测定结果 |
4.4.2 抗氧化性测定结果 |
4.4.3 透明质酸酶体外抑制试验 |
4.4.4 混合脂肪酸乙酯的薄层鉴别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多穗柯三叶苷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的减肥作用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索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多穗柯的研究进展 |
1.1.1 多穗柯概况 |
1.1.2 多穗柯的化学成分 |
1.1.3 多穗柯的药理作用 |
1.1.4 多穗柯安全性评价 |
1.2 三叶苷的研究进展 |
1.2.1 三叶苷概况 |
1.2.2 多穗柯三叶苷的提纯及鉴定方法 |
1.2.3 多穗柯三叶苷的药理作用 |
1.3 肥胖的研究进展 |
1.3.1 肥胖的定义与发展现状 |
1.3.2 治疗方式与效果 |
1.3.3 减肥机理的研究进展 |
1.3.4 植物源黄酮类化合物的减肥作用研究进展 |
1.4 棕色脂肪组织与肥胖 |
1.4.1 棕色脂肪概况 |
1.4.2 棕色脂肪组织在减肥中的研究进展 |
1.5 .肠道微生物与肥胖 |
1.5.1 肠道微生物研究概况 |
1.5.2 肠道微生物与肥胖的研究进展 |
1.6 氧化应激与肥胖 |
1.6.1 氧化应激研究概况 |
1.6.2 氧化应激与肥胖的研究进展 |
1.7 立题背景和意义 |
1.8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多穗柯三叶苷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的减肥作用及机理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1.4 实验方法 |
2.2 分析方法 |
2.2.1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 |
2.2.2 血清生化分析 |
2.2.3 廋素、胰岛素和神经肽Y的测定 |
2.2.4 组织学检查和分析 |
2.2.5 RNA提取 |
2.2.6 实时荧光定量(q RT-PCR)分析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多穗柯三叶苷对肥胖大鼠体重、摄食量的影响 |
2.4.2 多穗柯三叶苷对肥胖大鼠脂肪率和肝脏系数的影响 |
2.4.3 多穗柯三叶苷对肥胖大鼠血脂水平和动脉硬化指数的影响 |
2.4.4 多穗柯三叶苷对肥胖大鼠葡萄糖耐量的影响 |
2.4.5 多穗柯三叶苷对肥胖大鼠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影响 |
2.4.6 多穗柯三叶苷对肥胖大鼠肝脏组织形态病理分析的影响 |
2.4.7 多穗柯三叶苷对肥胖大鼠白色脂肪组织形态的影响 |
2.4.8 多穗柯三叶苷对肥胖大鼠脂代谢相关血清激素的影响 |
2.4.9 多穗柯三叶苷对肥胖大鼠脂肪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4.10 多穗柯三叶苷对肥胖大鼠脂肪分解相关基因表的影响 |
2.4.11 多穗柯三叶苷对肥胖大鼠白色脂肪组织褐变的影响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穗柯三叶苷对Tyk2/STAT3信号通路介导的棕色脂肪组织功能活性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耗材和试剂 |
3.1.3 实验设备与仪器 |
3.1.4 实验方法 |
3.2 分析方法 |
3.3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多穗柯三叶苷对棕色脂肪中Tyk2/STST3蛋白表达的影响 |
3.4.2 多穗柯三叶苷对棕色脂肪细胞分化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3.4.3 多穗柯三叶苷对棕色脂肪组织形态的影响 |
3.4.4 多穗柯三叶苷对棕色脂肪组织功能活性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穗柯三叶苷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动物及饲养条件 |
4.2.2 肥胖SD大鼠模型的建立 |
4.2.3 减肥干预实验 |
4.2.4 大鼠血清和组织的采集和处理 |
4.2.5 短链脂肪酸分析 |
4.2.6 肠道微生物菌群分析 |
4.2.7 宏基因组预测分析 |
4.2.8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多穗柯三叶苷对肥胖大鼠的摄食量、体重、肝重和脂肪重量的影响 |
4.3.2 多穗柯三叶苷对肥胖大鼠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4.3.3 多穗柯三叶苷对肥胖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结构的影响 |
4.3.4 KEGG功能预测分析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穗柯三叶苷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体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试剂 |
5.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1.4 实验方法 |
5.2 分析方法 |
5.2.1 大鼠中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5.2.2 大鼠中羰基化蛋白(PC)含量的测定 |
5.2.3 大鼠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
5.2.4 大鼠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 |
5.2.5 大鼠中谷胱甘肽(GSH)含量的测定 |
5.2.6 RNA的提取和实时荧光定量分析 |
5.3 数据处理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多穗柯三叶苷对肥胖大鼠体内MDA含量的影响 |
5.4.2 多穗柯三叶苷对肥胖大鼠体内蛋白质羰基(PC)含量的影响 |
5.4.3 多穗柯三叶苷对肥胖大鼠体内SOD活性的影响 |
5.4.4 多穗柯三叶苷对肥胖大鼠体内CAT活性的影响 |
5.4.5 多穗柯三叶苷对肥胖大鼠体内GSH含量的影响 |
5.4.6 多穗柯三叶苷对肥胖大鼠组织内Nrf2转录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龙葵果高压微射流与混菌发酵工艺优化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龙葵果 |
1.1.1 龙葵果简介 |
1.1.2 龙葵果活性成分的生理功能 |
1.1.3 龙葵果的应用现状 |
1.2 混菌发酵 |
1.2.1 乳酸菌和酵母菌 |
1.2.2 混菌发酵的研究现状 |
1.3 高压微射流均质 |
1.3.1 高压微射流均质简介 |
1.3.2 高压微射流均质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2 混菌发酵龙葵果汁工艺优化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龙葵果的基本成分测定 |
2.2.2 发酵基质的预处理和植物乳杆菌的活化 |
2.2.3 植物乳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2.2.4 龙葵果汁混菌发酵方式探究 |
2.2.5 混菌发酵龙葵果汁单因素探究 |
2.2.6 Box-behnken法优化混菌发酵龙葵果汁工艺探究 |
2.2.7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龙葵果的基本成分测定结果 |
2.3.2 植物乳杆菌的生长曲线结果 |
2.3.3 龙葵果汁的混菌发酵方式分析 |
2.3.4 混菌发酵龙葵果汁单因素实验分析 |
2.3.5 Box-behnken法优化混菌发酵龙葵果汁工艺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3 高压微射流对龙葵果汁物理性质及生物活性成分的影响 |
3.1 材料与设备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不同高压微射流处理条件对龙葵果汁粒径的影响 |
3.2.2 不同高压微射流处理条件对龙葵果汁离心沉淀率的影响 |
3.2.3 不同高压微射流处理条件对龙葵果汁不稳定性指数的影响 |
3.2.4 高压微射流处理前后龙葵果汁流变特性的变化 |
3.2.5 高压微射流处理前后龙葵果汁Zeta电位的变化 |
3.2.6 高压微射流处理前后龙葵果汁微观结构的变化 |
3.2.7 不同高压微射流处理条件对龙葵果汁和发酵液活性成分的影响 |
3.2.8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高压微射流处理条件对龙葵果汁粒径的影响分析 |
3.3.2 不同高压微射流处理条件对龙葵果汁离心沉淀率的影响分析 |
3.3.3 不同高压微射流处理条件对龙葵果汁不稳定性指数的影响分析 |
3.3.4 高压微射流处理前后龙葵果汁流变特性的变化分析 |
3.3.5 高压微射流处理前后龙葵果汁Zeta电位的变化分析 |
3.3.6 高压微射流处理前后龙葵果汁微观结构的变化分析 |
3.3.7 不同高压微射流处理条件对龙葵果汁和发酵液活性成分的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同处理对龙葵果汁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设备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不同处理方式下龙葵果汁基本成分测定 |
4.2.2 不同处理方式下龙葵果汁活性成分测定 |
4.2.3 不同处理方式下龙葵果汁色度测定 |
4.2.4 龙葵果发酵液微生物测定 |
4.2.5 体外抗过敏活性测定 |
4.2.6 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
4.2.7 体外降血糖活性测定 |
4.2.8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处理方式下龙葵果汁基本成分对比 |
4.3.2 不同处理方式下龙葵果汁活性成分对比 |
4.3.3 不同处理方式下龙葵果汁色度对比 |
4.3.4 龙葵果发酵液微生物学检验测定结果 |
4.3.5 体外抗过敏活性分析 |
4.3.6 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
4.3.7 体外降血糖活性分析 |
4.3.8 活性成分含量与生物活性相关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紫苏抗过敏成分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紫苏概述 |
1.2 紫苏的化学组分 |
1.2.1 花青素类 |
1.2.2 萜类化合物 |
1.2.3 苷类化合物 |
1.2.4 黄酮类 |
1.2.5 苯丙素酚酸类 |
1.2.6 其它成分 |
1.3 过敏性疾病 |
1.3.1 过敏性疾病机理 |
1.3.2 过敏性疾病的治疗 |
1.3.3 抗过敏作用的评价 |
1.4 天然植物抗过敏作用的研究 |
1.4.1 紫苏抗过敏研究现状 |
1.4.2 甜茶抗过敏研究现状 |
1.4.3 地榆抗过敏研究现状 |
1.4.4 桂枝抗过敏研究现状 |
1.4.5 其它植物抗过敏研究现状 |
1.4.6 抗过敏药物现状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3 研究的创新性 |
2 抗过敏紫苏品种的筛选 |
2.1 材料、试剂与设备 |
2.1.1 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设备 |
2.2 紫苏品种的提取与筛选 |
2.3 抗过敏活性的评价 |
2.3.1 评价标准 |
2.3.2 试剂配制 |
2.3.3 操作步骤 |
2.3.4 抗过敏活性的计算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不同品种的紫苏粗提物得率 |
2.4.2 不同品种的紫苏抗过敏活性 |
2.5 本章小结 |
3 不同提取方法对紫苏叶抗过敏活性成分及化学组分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实验药品 |
3.1.3 试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黄酮标准曲线绘制 |
3.2.2 多酚标准曲线绘制 |
3.2.3 抗过敏活性体外抑制实验 |
3.2.4 提取方法 |
3.2.5 单因素实验 |
3.2.6 响应面优化设计实验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提取方法的选择 |
3.3.2 单因素实验 |
3.3.3 响应面优化设计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4 紫苏叶醇提物抗过敏成分的纯化、结构鉴定与活性检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实验试剂 |
4.2 实验器材 |
4.2.1 主要仪器 |
4.2.2 其他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通过薄层色谱为柱色谱选择合适的洗脱剂 |
4.3.2 正相硅胶色谱初步分离纯化 |
4.3.3 透明质酸酶体外抑制实验 |
4.3.4 葡聚糖凝胶色谱进一步分离纯化 |
4.3.5 紫苏抗过敏活性物质的结构鉴定 |
4.3.6 电泳法检测生物活性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薄层色谱选择柱色谱洗脱液结果 |
4.4.2 正相硅胶色谱初步分离纯化结果 |
4.4.3 葡聚糖凝胶色谱分离纯化结果 |
4.4.4 紫苏抗过敏活性物质的结构鉴定结果 |
4.4.5 样品K_3与虾过敏原抽提物反应产物的电泳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甜茶中甜茶苷和甜茶多酚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及甜茶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甜茶的资源研究 |
1.1 甜茶的种类 |
1.2 甜茶的别名、应用历史和分布范围 |
1.3 甜茶性味功效 |
1.4 甜茶的药理作用 |
1.5 甜茶的甜味成分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甜茶苷和甜茶多酚的同时提取工艺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标准曲线的建立 |
2.4.2 单因素实验结果 |
2.4.3 响应面法优化甜茶苷和甜茶多酚的提取工艺 |
2.5 验证实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甜茶苷和甜茶多酚的纯化工艺 |
3.1 材料 |
3.1.1 大孔吸附树脂 |
3.1.2 实验设备与试剂 |
3.2 甜茶苷和甜茶多酚纯化方案一 |
3.2.1 大孔树脂筛选实验 |
3.2.2 HPD-100 大孔树脂上样流速实验 |
3.2.3 20 %乙醇洗脱液洗脱流速的确定 |
3.2.4 60 %乙醇洗脱液洗脱流速的确定 |
3.2.5 方案一的验证实验 |
3.3 甜茶苷和甜茶多酚纯化方案二 |
3.3.1 考察指标及数据计算 |
3.3.2 pH值对多酚沉淀效果的影响 |
3.3.3 盐酸浓度对多酚还原率的影响 |
3.3.4 方案二的验证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西甜茶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 |
4.1 仪器与试剂 |
4.2 方法 |
4.2.1 样品的制备 |
4.2.2 标准品的处理 |
4.2.3 色谱条件 |
4.2.4 质谱条件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确定 |
4.3.2 多酚类化学成分的确定 |
4.3.3 其他类成分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B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8)牡蛎肽和三文鱼皮胶原肽低致敏性和抗过敏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试验方法 |
1.3.1 低聚肽的纯化 |
1.3.2 低聚肽的氨基酸组成测定 |
1.3.3 分子质量分布的测定 |
1.3.4 低聚肽的抗过敏活性检测 |
1.3.5 低聚肽的致敏性检测: |
1.3.6 寡肽的抗过敏活性检测 |
1.3.7 寡肽的致敏性检测 |
1.3.8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低聚肽的氨基酸组成 |
2.2 低聚肽的分子质量分布 |
2.3 低聚肽的抗过敏活性 |
2.4 低聚肽抗过敏活性剂量效应曲线 |
2.5 低聚肽的低致敏性分析 |
2.6 寡肽的序列及纯度分析 |
2.7 寡肽的抗过敏活性 |
22.8寡肽的低致敏性分析 |
3 结论 |
(9)广西甜茶研究与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原植物来源及分布 |
2 广西甜茶主要化学成分 |
2.1 二萜及其苷类 |
2.2 黄酮类 |
2.3 多酚类 |
2.4 微量元素和氨基酸 |
2.5 其他 |
3 广西甜茶主要成分提取分离与检测 |
3.1 甜茶素 |
3.2 黄酮类 |
3.3 多酚类 |
4 广西甜茶药理作用 |
4.1 抗过敏作用 |
4.2 抗氧化作用 |
4.3 调血脂作用 |
4.4 降血糖作用 |
4.5 抗肿瘤作用 |
4.6 止咳作用 |
4.7 防龋齿作用 |
4.8 其他作用 |
5 广西甜茶的安全性 |
6 结语 |
(10)抗过敏鼠李糖乳杆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益生菌的概述 |
1.1.1 益生菌的定义 |
1.1.2 益生菌的分类 |
1.1.3 益生菌的益生功能特性 |
1.1.4 益生菌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
1.2 鼠李糖乳杆菌的概述 |
1.2.1 鼠李糖乳杆菌的生物特性 |
1.2.2 鼠李糖乳杆菌的益生特性 |
1.3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菌株及引物 |
2.1.2 实验试剂和材料 |
2.1.3 仪器与设备 |
2.1.4 抗生素 |
2.1.5 工具酶、DNA及Marker |
2.1.6 实验细胞 |
2.1.7 培养基 |
2.1.8 标准液及主要溶液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鼠李糖乳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
2.2.2 鼠李糖乳杆菌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
2.2.3 鼠李糖乳杆菌体外抗过敏活性的测定 |
2.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鼠李糖乳杆菌的鉴定 |
3.1.1 菌种的纯化 |
3.1.2 触酶实验 |
3.1.3 形态学观察 |
3.1.4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菌株的形态 |
3.1.5 菌种的生理生化实验 |
3.1.6 PCR扩增16S rDNA序列 |
3.1.7 鼠李糖乳杆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 |
3.2 鼠李糖乳杆菌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
3.2.1 鼠李糖乳杆菌生长曲线 |
3.2.2 鼠李糖乳杆菌对酸的耐受性实验 |
3.2.3 鼠李糖乳杆菌对胆盐的耐受性实验 |
3.2.4 鼠李糖乳杆菌产糖量的测定 |
3.2.5 鼠李糖乳杆菌凝乳状况的研究 |
3.3 鼠李糖乳杆菌体外抗过敏活性的研究 |
3.3.1 透明质酸酶抑制率的测定 |
3.3.2 鼠李糖乳杆菌对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增殖的影响 |
3.3.3 鼠李糖乳杆菌作用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相关细胞因子的测定 |
4 结论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论文发表情况 |
8 致谢 |
四、日本开发抗过敏食品(论文参考文献)
- [1]紫苏叶的质量标准研究[D]. 闫钰.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紫苏的生理活性研究进展[J]. 余顺波,龙久铃,陈长艳,朱秋劲. 贵州农业科学, 2021(06)
- [3]紫苏油α-亚麻酸的分离纯化及其活性研究[D]. 张文超. 中北大学, 2021(09)
- [4]多穗柯三叶苷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的减肥作用及机理研究[D]. 沈海亮. 西南大学, 2021(01)
- [5]龙葵果高压微射流与混菌发酵工艺优化及生物活性研究[D]. 张丽.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4)
- [6]紫苏抗过敏成分的研究与开发[D]. 张世林. 中北大学, 2020(12)
- [7]甜茶中甜茶苷和甜茶多酚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及甜茶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D]. 向锋.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牡蛎肽和三文鱼皮胶原肽低致敏性和抗过敏活性研究[J]. 方磊,李国明,徐珊珊,王憬,马勇,蔡木易,谷瑞增,鲁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8(09)
- [9]广西甜茶研究与应用现状[J]. 闫志刚,蒙淑洁,韦荣昌,吴庆华,冯世鑫,李力. 中草药, 2017(12)
- [10]抗过敏鼠李糖乳杆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D]. 薛非. 天津科技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