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州模式”新解读(论文文献综述)
陈静慧[1](2021)在《新时代温州企业家精神与民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企业家精神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演变。温州企业家所具备的创业与冒险精神、创新与变革精神、社会与责任精神、人力与成长精神是企业成长转型的关键力量,成为民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但是,当前还存在一些阻碍企业家精神发挥作用的因素,可以从企业家精神内核培育和外部环境营造两个方面,做好新时代温州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和传承。
刘志永[2](2020)在《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具有鲜明转型期特征的“企业家”发展史。肇始于“农民企业家”的改革开放历程,在证明“企业家”之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国王”的同时,其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复杂性也昭示了中国的特殊性——肯定“企业家”作用时并不能忽视政府及其官员作用。至少在地区层面上,单纯从企业家角度根本无法解释“中国奇迹”中地区发展不均衡突出的现象。地区间不均衡原因,站在现实而非理论的角度,与其说是企业家及其精神的禀赋差异,不如说是地方政府与企业家的“耦合”差异所致。更重要的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逐步迈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转型期所固有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重转型叠加而来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处理理论上“政府与市场”及其表现在实践上“官员企业家与市场企业家”关系成为了中国在改革“深水区”时期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囿于研究范式,把市场经济看作是抽象的一般的西方经济学显然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同时,中国转型期的复杂性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研究素材。不同于西方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把市场经济置于特定社会历史中来进行分析。基于中国特色治理结构和社会主义初级历史阶段,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也由此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在实践层面上特别在地区层面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实践上还不尽清晰,这不仅关系着地区间能否实现均衡发展,更关系着中国经济能否继续前行等重大问题。理论来自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对地区改革实践的观察,本文采用演绎归纳、历史研究和实证分析等方法,在借鉴主流经济学优秀成果的同时,沿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对转型背景下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企业家和政府及其官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转型背景下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双主体”理论框架,分析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中的政府(官员)与市场(企业家)的博弈关系,以及“双主体”耦合机制与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系,进而提出一些政策及建议。中国“企业家”发展中交织着无处不在的政府“烙印”。循着中国改革脉络,发现实践中政府与企业家关系绝不仅仅是经济关系使然,而是中国治理体系和初级阶段政治、经济和社会等交织关系在改革中的延展,其复杂关系主要在于渐进式改革进程中的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有了“准市场主体”的地位。在本文提出“社会网络人”假设下,地方官员如同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谋取利益一样,为了获取其政治利益和财务利益而具有了“企业家”的属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主体”作用,进而和市场企业家一起推动着地区市场化进程和经济增长。“双主体”机制是转型期间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必然选择。实践表明,在宏观层面上肯定企业家是中国经济增长“主体”的同时,政府及其官员在地区层面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主体”作用。不同于其他相关文献的地方官员“为了增长而竞争”逻辑,本文认为在政治治理体系、地区禀赋结构和“社会网络人”约束下的地方官员的“为了竞争而增长”是“双主体”机制的现实基石。政府(官员)和企业家“耦合”决定着地区经济增长。地区经济增长的路径、速度、绩效和可持续增长等取决于两者的“耦合度”,而且地区间禀赋结构及其演化不同致使着“双主体”耦合及其形式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以地方政府在“耦合”中行为迥异的温州政府和苏南政府为典型性样本和地区科技创新系统动态演化博弈模型,证实了“双主体”模式的有效性以及地方政府在其中的“能动性”作用。同时,本文从中央层面“把激励做对”来保证地方官员“做对的事情”的纵向机制和通过“中间组织”规制地方政府“做对的事情”和“防止做坏事”的横向机制上,提出了“双主体”稳定运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双主体”耦合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文化禀赋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相容,政府与市场(官员与企业家)形成各自行为上的充分自觉,催生出遏制政府随意干涉市场或者“越界”的市场力量和克服市场失灵等的规制力量,该模式最终会朝着“政府公共服务性引导+企业家主导型经济”的耦合方式演进。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地区间禀赋结构及其演化的不同会导致地区间在朝着最终模式演进的速度、路径等存在差异,但无论如何,政府的“主体”地位不会消失,转变的只是政府职能——“因时因势因地”与企业家耦合的“能动性”行为。“双主体”下“政府与市场”边界是多维性的。“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意涵不完全在于政府的“大小”或者“强弱”,也不是空泛的“有为”“无为”,更不是僵化的“谁主谁次”“谁动谁从”,而是政府(官员)与市场企业家的“因时因势因地”的动态耦合。因此,地区层面上的政府与市场“边界”是一个动态性多维度的意涵,包含着文化维度下“亲清”政商关系和制度维度下的“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即可为”政企关系等在内的边界。实现地区经济增长是地区层面“双主体”架构的目的。在“双主体”下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地区企业家两个维度入手,提出了通过“双主体”耦合实现地区可持续增长的政策及建议。一是政府直接介入地区经济活动的产业政策,认为以“中央定规划、部委出政策、地方来执行、事后看绩效”为特征的“多层级”产业政策体制在工业化起步和成长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进入创新引领阶段时其不适应性凸显,建议在发展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从“多层级”向“两层级”体制转变;同时,从地方官员的视角提出了地区产业政策有效性的程序化、组织化和法治化等的边界。二是地方政府间接介入地区经济的企业家政策,在前述分析企业家发挥作用需要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的产权保护、市场化进程、政府行为法治化、金融体制改革等制度,中观层面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微观层面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以及文化层面的“亲清”政商关系、“友好”社会环境和“有效”诚信体系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及建议,以期实现“双主体”下的良好契合关系,进而实现地区的可持续经济增长。
杜平,潘哲琪[3](2019)在《“浙江模式”的演进与丰富》文中提出"浙江模式"或"浙江经验"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逐步形成的市场化发展为导向、富民强省的特色经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模式""浙江经验"不断丰富与完善,逐步形成了一种市场有效、政府有为、社会有利的区域发展模式,同时又有"敢为天下先""勇立潮头"不断改革创新的内在精神特质相伴。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了"浙江模式"八个基本特征,并深入剖析了近十年来"浙江模式"在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对外开放、政府改革和文化精神五个方面新的内涵。
李瀚铭[4](2019)在《“立德、立功、立言”作为一个价值阶 ——“三不朽”的当代修辞与话语理论再解读》文中研究指明自从叔孙豹提出“立德、立功、立言”以来,“三不朽”就作为一个文化常言在中华文化圈广为流传,影响力颇大,在现当代中国仍是引人注目的一个学术话题。这一话题所构成的“价值体系及价值评价体系”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一文化圈精英成员的价值观念及理想追求有着深刻的影响。长期以来,论者及应用者对“德”、“功”、“言”三个概念的内涵及关系的看法和解读极为多元。现、当代对“三不朽”的现有解读侧重把“立德、立功、立言”作为衡量人生意义的尺度、社会文化观念的载体等宏观维度。本文在当代话语/修辞(1)理论的视域中重新梳理和审视“三不朽”,将其视为一种修辞/论辩“话题”或手段和一个话语形构,着重分析其话语/修辞功用。文章将“德”、“功”、“言”视为一个当代论辩理论提出的“价值阶”看待,分析该价值阶在历时、宏观语境中作为一个不加区分的整体所发挥的话语功能以及在共时、特定语境中被呈现为不同高低组合时所服务的修辞目的。对“三不朽”内涵的重新界定,有助于人们意识到它作为中国历代精英的终极行为动机所产生的重大社会、文化功用。处于修辞手段和话语功能这两个维度界面的“言”是本文对“三不朽”重新审视的焦点,文章指出“言”与“立”的关系才是“三不朽”如何确立其内涵的核心问题。本文主要借助当代修辞/话语理论提供的阐释工具,将“言”区分为使一切交流成为可能的语言资源、工具、手段的集合[“言(语)”]以及特定文化语境中被普遍接受及长期传承的“解读格式及解读”的集合[“(常)言”],并进一步论证“言”并不仅是被用于传达、宣扬“功”、“德”的手段,而且是“德”、“功”、“言”得以被界定、确立、流传的关键。在这一新阐释框架内,文章进一步以曾国藩为例,论证了正是见之于曾氏所有文本中的“言”和作为其所处时代的“言”相互融合,才型塑了作为中国“三不朽”典范的曾国藩。本文也梳理了在不同的话语环境下,当总体话语氛围及具体修辞形势发生变化之时,为响应新浮现的修辞“急缺”,同样的文字、操行、事迹在特定目的下曾经被认定为“德”的变为“恶”、“功”变为“罪”。籍此,凸显造成曾氏在“三不朽”神坛上跌宕起伏背后话语/修辞的功能和影响。本文重在指明在“立德、立功、立言”的文化阐扬及历史传承中长期受忽视的一个原理:非“言”无以“立”。未能正确定位“言”带有基础性、根本性的话语/修辞功用,是中国“文化基因”中存在着的一个缺陷。当前我国国际话语权处于弱势地位,与上述“文化基因”缺陷有极大关系。通过对“言”与“立”关系的修辞阐释,有助于补齐中华民族复兴中话语权缺失的这一短板。
章燕飞[5](2019)在《论业主委员会的法律性质》文中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商品房建设的数量大幅上升。我国土地市场供应大宗出让的模式,衍生出与西方国家街区小区不同的相对封闭式的住宅小区,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物业管理区域为划分的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近年来,随着业主维权意识的增强,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作为维护所有业主利益的组织机构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没有对业主委员会的性质、法律地位进行明确,引发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本文第一章主要梳理业主委员会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梳理现行法律法规对业委会的规范性体系;第二章注重揭示和分析因业主委员会法律性质不清所导致行政监管不力、司法纠纷难以解决以及腐败预防惩处等方面所面临的难题;第三章通过对法国、德国、日本等国为代表的现行各国法律对业主团体法律性质界定的梳理,分析业主大会与业主委员会的关系,并将其与社会团体组织、居民委员会、撤村改居后的股份经济合作社进行对比,提出业主团体合作社的法律性质属于特别法人的观点;第四章提出可以以股份经济合作组织模式为蓝本对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制度结构进行完善,明确业主大会作为业主团体合作社这一特别法人的权力机构,业主委员会为其执行机构,并设立业主监事会的主张。最后,文章还提出,应通过法律制度的完善来加强政府职能部门、行业以及物业企业对业主委员会的监督的建议。
吴同喜[6](2018)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成就有目共睹,在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史上也是一个奇迹。然而,就目前现状而言,我国高职教育还存在着人才培养供给与社会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存在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特色不鲜明,社会认识度还不够高,仍处于高等教育的相对弱势地位等问题。同时,高职教育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不足与失误等“历史”问题。其实,高职教育的本质问题就是“人”的问题,就是“人”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状态”与“发展”问题。面对时代发展的新趋势、改革开放的新问题、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以及“互联网+”的新媒体等中国现实,可以说,高职教育发展又一次迎来了历史性机遇与关键性挑战,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必须进行哲学性反思、创新性发展。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关键问题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而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不同的办学特色,它是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根本保障。但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存在思想政治弱化、体制机制僵化、个性特色淡化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和制约着高职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使得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用人需求。为此,积极探索适应我国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富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视角,研究和探讨我国高职教育的思想嬗变和实践发展历程,通过历史脉络的逻辑分析、价值判断、综合归纳等研究方式和方法,找出问题、分析原因,以期实现马克思主义人学与中国高职教育的有机结合与融合,同时,用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论,发现学生个性,因材施教,探究学习,主动成长,构建现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如此,高职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培养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高职学生,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总体框架有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语,正文共五章,各章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主要从人的本质、需要、价值、权利和发展等方面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人学基本内涵,并阐释了人的发展的社会实践性和自我否定性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两大特点;探究了从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江泽民的“三个代表”、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到习近平的“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政思想这一发展脉络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从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实在性”即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来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发展性,这说明任何一个理论都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发展的;最后强调在现实社会实践中加强人学的运用,推进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第二章主要研究了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基本内涵,探究了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分别探究了建国前期党的职业教育思想的初步形成,党对现代职业教育思潮的包容、整合与创新,党对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党对国外职业教育思想的中国化批判与借鉴等方面,进而全面探讨了我国职业教育思想的多元化整合过程,也是继承发展、学习交流、完善提升的过程。第三章追溯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发端,阐述了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启蒙与人的被压迫性,其具体表现为维持生存的“工具”、会说话的“工具”和被压迫的反抗性;阐述了我国近代职业教育萌芽、建立、兴起的发展过程与人的觉醒性;阐述了党领导的职业教育近百年来的实践过程与人的解放性过程,具体表现为反“帝封官”的斗争性、计划体制的能动性、市场经济的创造性。从而全面介绍了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实践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各个阶段人的社会主体性基本特征。第四章主要阐述了新时代我国高职教育的新发展。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阐述工业化与高职教育,阐述了在工业化早期的“异化”和人的“异化”,但这只是工业化发展的特殊环节、暂时阶段;阐述工业化后期新型发展道路和人性的不断凸显,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人性发展的社会基础与广阔空间。二是阐述了新时代职业教育新特点、新要求、新布局的实践创新发展,以及这个阶段人的社会主体性特点——个性发展的自由性。三是阐述了新时代高职教育思想新成果即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第五章是本论文的重点与核心,构建了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的我国高职教育“人本+工学整合”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从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树立以人为本个性化发展教育理念、明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工学整合”管理体制、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和加强SOF模式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打造多元化服务平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等几个关键构成要素进一步阐释了这一模式的基本内涵。最后注重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原则,运用所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案例实践载体,力求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改革创新,使得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得到进一步检验、丰富、完善与提升。
杨义[7](2018)在《中芬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21世纪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的形势越发严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业型人才成为高校的培养目标之一。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课程是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创业教育课程的系统研究,有助于我国创业教育的良好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技能的创业型人才。2015年,《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完善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等九项主要任务和措施。12月,又下发通知要求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确定论文写作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其次,从中国高校中选择不同层次的三所高校:华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温州大学,选取三校中学习创业教育课程的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以此反映出我国高校学生对创业教育课程的需求。作为于是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这三所高校参与过创业教育的学生展开创业教育课程需求调查,并且对调查结果展开描述性统计。芬兰高校分为两种:大学和应用科技大学。其中,阿尔托大学(Aalto University)和于韦斯屈莱应用科技大学(Jyv?skyl?Polytechnic)是芬兰高校创业教育实施比较成功的高校,通过文献分析,使用案例法对这两所大学在创业教育课程概况、目标、内容、类型、师资五个方面的具体实施进行探讨。最后运用比较法对中芬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为此提出了创新性的建议:明确创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层次性,加强创业教育课程内容的跨学科性,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全面性,建设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多元性,完善创业教育课程评价的科学性。
黄春翔[8](2017)在《党旗飘飘好远航 “振中”企业党建振翅飞翔》文中研究表明1987年8月,瑞安市振中工程机械厂成立浙江省第一个私营企业党支部,温州非公党建拉开了红色序幕。这是浙江非公企业飘扬的第一面党旗,也从此写下温州非公企业党建探索实践之路的开篇一笔。经历30年的风雨历程,当前温州党建正和中国梦不断融合,激发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源能量,如同一串嘹亮的"和谐音符",合着新常态,在中国浙南大地上激昂地奏响,铿锵有力,久久回荡。
洪振宁[9](2017)在《温州实施文化研究工程的过程、成果、价值及建议》文中研究指明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总结温州实施文化研究工程的过程、成果、价值,并提出建议,可为当代温州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参照。系统梳理第一期温州文化研究工程的实施过程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探究其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对温州继续实施新一轮文化研究工程提出建设性建议。以"人、文、古、今"四个方面为重点,加强对温州人群体的研究,汇编温州文献,继续编撰专题史,研究温州模式的创新发展。
唐静[10](2017)在《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治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持续发展,今天已经走到了继往开来的重要关口,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体制机制创新及全面深化改革的压力也前所未有。深化体制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提出了“教育公共治理”的命题,直接掀开了构建高等教育公共治理模式的序幕,激发了我国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在这一背景下,开展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治理机制研究,可谓于恰当时机在理论与实践的交汇处找到了一个具有价值的重要命题。本论文从政府治理民办高等教育视角出发,集中探究了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治理机制是什么,机制如何形成,机制现状如何,政府又该如何真正实现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良治等问题。理论意义上,有利于拓展民办高等教育及政府治理研究的问题领域,丰富当前理论研究的不足,充实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知识,促进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实践意义上,有利于指导与了解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治理实践,提高政府服务质量与效率,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推动良性高等教育市场的形成。民办高等教育政府治理机制指的是民办高等教育系统在教育公共利益的驱使下,政府吸引和发挥多方力量通过某种方式积极推动民办高等教育良性发展,实现善治的过程,其和核心是构建治理视域下政府与民办高校的新型关系,确立政府发展民办高校的管理权限、促进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和合作治理的有机结合。基于对民办高等教育政府治理机制的理解,论文从政府治理的构成和运作两方面剖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将其划分为治理主体、功能承载、治理理念及治理方式四个维度,采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案例研究、国际比较以及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全文进行剖析。论文以治理理论为理论指导,通过国内外不同专家对政府治理理论的论述寻找政府治理理论的发展轨迹,以此作为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治理机制的理论支撑。以治理视域下政府与民办高校的新型关系为突破口,明确政府、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市场中各自的功能与作用,相互权责关系。充分揭示了治理框架下,政府职能、角色及管理方式发生了新的改变,政府逐步由全能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与民办高校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政府通过职能机构改革、落实办学自主权以及培育中介组织等方式向民办高校实施简政放权,理顺关系。在初步厘定政府与民办高校关系的基础上,以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变迁为线索,探索民办高等教育政府治理机制的形成。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共经历了四个阶段,起步探索期、快速发展期、规范发展期和迈向治理期,归纳、总结了民办高等教育各个发展时期的政策特征,厘清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与政府的关系与脉络,借此了解政府对于民办高等教育每个阶段治理的特征。发现政府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选择是多方利益博弈后所做出的均衡结果,是中央政府的强制力量与民间诱致相互结合的制度变迁过程。本文倾向于将这一过程理解成一种“从上到下,由中间向外扩散”的诱致性变迁。很大程度上,民办高等教育并不是随着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发展起来的,而是伴随着其自身的不断发展,推动政府不断改变和调整民办高等教育各项政策。并且,民办高等教育治理制度变迁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各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演变过程。为了更进一步洞悉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治理机制的运行现状,论文通过对政府治理民办高等教育的理念与方式着手,将治理主体、功能承载、治理理念以及治理方式等几个主要维度有机串联起来,揭示出我国政府治理民办高等教育的真实状况。政府治理理念正在发生转变,坚持民办高校公益性,承认营利性、保障公办民办高校公平性、引导民办高校实现内涵转型以及促进民办高校规范化办学是其新的治理理念。为了达成新的治理理念,主要选取了六种治理工具实施治理,分别是:完善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党建工作、实行分类管理制度、构建差异化的公共财政扶持制度、推行师生权益保障制度、落实法人财产权,规范民办高校财务制度以及完善监督机制。通过对政府治理实践的调查发现,政府与民办高校的关系尚未理顺,有效的政府治理机制尚未完全形成。政府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管理,仍在不同程度上存有错位、缺位和越位现象,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组织机构改革还不够彻底;民办高校办学自主权尚未完全放开;教育中介组织管理滞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民办高等教育改革。政府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治理实践也还无法达成其治理目标,民办高等教育的一些关键性的瓶颈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仍处于弱势地位;部分政府对于民办高校的总体趋势缺乏判断,无法引导民办高校内涵转型,并且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实施规范。造成以上困境的原因正是由于现行管理相对滞后,民办教育法律制度不够完善,政府与民办高校之间互信度较低以及民办高校自身能力薄弱。为了推动和充分实现民办与公办高等教育共同发展的教育战略目标,实现真正的善治,对灵活、高效、责任分担与利益共享的府学合作机制—PPP模式进行了探索,这也是民办高等教育政府治理的突破口。最后,结合我国政府和民办高等教育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分类治理”是我国政府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良治之道,需要做到依法公平治理:对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共同公益性的确认与保障;依校差别治理:对不同类型的民办高校实行差异化治理;依区自主治理:因地制宜地实行对民办高校的治理。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民办高校实施分类治理提出了具体措施,一是落实民办高校法人财产权,建立退出变更机制;二是构建差异化的公共财政资助体系,拓展资金筹措渠道,规范财务管理;三是明确教师分类思路,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四是构建政府宏观管理、行业组织提供服务、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的综合服务体系。
二、“温州模式”新解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州模式”新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温州企业家精神与民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温州企业家精神特征的时代演变 |
(一)温州民营经济探索和形成时期: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创新 |
(二)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时期:独立自主,特别能闯能干 |
(三)温州民营经济的瓶颈和阵痛时期:危中寻机,于困局中思辨 |
(四)温州民营经济的转型发展再创新时期:勇于突破,在新征程上续写新时代温州创新史 |
二、新时代温州企业家精神对民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一)企业家精神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
1.创业与冒险精神。 |
2.创新与变革精神。 |
3.社会与责任精神。 |
4.人力与成长精神。 |
(二)企业转型升级对民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
1.企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
2.企业转型升级催生新兴产业。 |
3.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
三、新时代温州企业家精神促进民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企业家精神内核还有待提升 |
1.更开放的合作意识还有待培养。 |
2.更强的责任意识还有待树立。 |
3.“强制性力量”还在制约创新的进一步释放。 |
(二)企业家精神发展壮大的环境还要继续改善 |
1.社会认知偏差、舆论环境需进一步优化。 |
2.不确定环境给未来预期带来的制约。 |
3.培育与发展企业家精神的市场环境有待完善。 |
四、新时代温州企业家精神推动民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
(一)为企业家创造终身学习的环境 |
(二)营造包容的社会文化氛围 |
(三)明确政府职能,鼓励企业家创新创业 |
(2)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政府、企业家与中国改革进程:基于历史演进的分析 |
3.1 改革的启动期和企业家萌芽(1978年12 月-1992年10 月) |
3.2 改革的推进期和企业家成长(1992年10 月-2002年10 月) |
3.3 改革的深化期和企业家发展(2002年10 月-2013年11 月) |
3.4 改革的攻坚期和企业家“主体”确立(2012年11 月..至今)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家与中国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
4.1 宏观视角的企业家作用:基于三期滞后动态模型的SYS-GMM分析 |
4.2 微观视角的企业家作用:基于知识扩散维度的SEM分析 |
4.3 政府的作用:实证模型隐含的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方政府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企业家理论的视角 |
5.1 渐进式改革下政府的“有形之手” |
5.2 “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治理体系下的地方政府 |
5.3 转型期地方政府的“人格化”:官员企业家 |
5.4 地方政府及其官员与经济增长困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区经济增长中“双主体”: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
6.1 “双主体”的时空辐辏:中国改革实践与理论困境 |
6.2 “双主体”耦合:经济增长中的合意行动 |
6.3 “双主体”的演化博弈:基于创新的视角 |
6.4 “双主体”的稳定均衡:激励约束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双主体”模式检验:以苏南和温州地方政府为样本 |
7.1 市场化准备阶段(1978-1992):政府“控制人”+企业家“萌芽” |
7.2 市场化初级阶段(1992-2002):政府“经济人”+企业家“侍从” |
7.3 市场化发展阶段(2002-2013):政府“协调人”+企业家“主角” |
7.4 市场化深化阶段(2013- ):政府“公共人”+企业家“主导”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双主体”模式与地区经济增长 |
8.1 中央-地方产业体制:战略性产业的“多层级”向“两层级”转变 |
8.2 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 |
8.3 地方政府的“企业家”政策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9.1 主要内容及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布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3)“浙江模式”的演进与丰富(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一、文献回顾 |
二、“浙江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
(一)“浙江模式”的内涵 |
(二)“浙江模式”的灵魂 |
(三)“浙江模式”的特征 |
1.民营经济的创新发展。 |
2.块状经济的集聚效应。 |
3.民间金融的资本保障。 |
4.县域经济的有力支撑。 |
5.文化精神的敢为人先。 |
6.社会治理的兼容并蓄。 |
7.地方政府的积极有为。 |
8.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三、“浙江模式”的丰富与完善 |
(一)要素驱动向“制度+技术+人才复合型红利”的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
1.经营机制从初级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发展。 |
2.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发展。 |
3.金融要素保障从民间借贷向互联网金融发展。 |
4.经济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 |
(二)县域经济向四大都市区经济、协调均衡发展的都市经济转型升级 |
1.着力以大都市区为主体推动空间结构重塑。 |
2.着力以撤县(市)设区做大做强中心城市。 |
3.着力以小城市培育为重点的特色城镇打造。 |
(三)局部开放向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转型升级 |
1.从区域交通节点到建设联通全球枢纽,以大通道建设深度融入全球物流供应链体系。 |
2.从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转变,以大资本嫁接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垂直体系。 |
3.从建设开发区新区到打造世界级大湾区,以高能级开放大平台构建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 |
(四)“无为而治”向“有为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数字政府”转型升级 |
1.机构改革明晰政府职能。 |
2.政府治理转型积极深化。 |
3.“法治浙江”内涵不断丰富。 |
(五)“敢为天下先”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升华 |
1.“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 |
2.“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忠诚为民”。 |
3.“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 |
(4)“立德、立功、立言”作为一个价值阶 ——“三不朽”的当代修辞与话语理论再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有关“三不朽”研究的历史回顾 |
一、古代有关“三不朽”的阐释与应用 |
二、现当代对“三不朽”的研究 |
三、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目标及策略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标及策略 |
第一章 “三不朽”观念的缘起及发展 |
第一节 “三不朽”——一个在中华文化圈中“经久不废”且影响巨大的观念 |
一、“三不朽”概念的诞生 |
二、“三不朽”概念通过《左传》得到广泛的传播 |
三、“三不朽”对中华文化圈精英成员的价值观念及理想追求产生了深刻影响 |
第二节 现、当代对“三不朽”观念的研究 |
一、在价值观研究框架内对“三不朽”的研究成果 |
二、在社会历史研究的框架内对“三不朽”的研究成果 |
三、在文化研究的框架内对“三不朽”的研究成果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三不朽”的传统阐发及当代解读的局限性 |
第一节 对“三不朽”内涵传统阐述的分歧 |
第二节 传统对“三不朽”三者的价值排序的分歧 |
第三节 “三不朽”的现当代解读的缺陷及提出的问题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用于理解“文化常言”的一个当代话语/修辞理论框架 |
第一节 “修辞”、“话语”、“文化常言”:本章所涉几个基本概念的工作定义 |
一、修辞 |
二、话语 |
三、“话语”与“修辞”的重合与区分 |
四、文化常言 |
第二节 昆廷·斯金纳的“文化词汇”观 |
第三节 理查德·罗蒂的“终极词汇”论 |
一、词汇的偶然性 |
二、权力机制与价值 |
三、价值概念与价值词 |
四、终极词汇 |
第四节 从价值到价值阶:凯姆·帕尔曼跟“文化词汇”生效机制相关的一个修辞视角 |
一、帕尔曼的“新修辞”理论 |
二、价值、价值阶与话语互动 |
三、诉诸普世受众与受众的价值观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重新认识“三不朽”及其相互关系 |
第一节 从”德”、“功”、“言”到“立德、立功、立言” |
第二节 “三不朽”作为一个整体所承担的文化功能 |
第三节 价值阶与“三不朽”在具体语境中的生效机制 |
第四节 “三不朽”价值阶与修辞目的 |
第五节 话语/修辞视角下对“三不朽”中“立言”的再审视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代话语与修辞视角下曾国藩“三不朽”的新解读 |
第一节 被扶上“三不朽”神坛的曾国藩 |
第二节 被打为“奴隶代表”的曾国藩 |
第三节 曾国藩《讨粤匪檄》与“立功” |
一、构筑了认同与区别 |
二、构筑了权威和合法性 |
三、构筑了正当性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论业主委员会的法律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一) 对业主委员会法律主体地位的研究 |
(二) 对业主委员会法人资格的研究 |
(三) 对业主委员会的判例研究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业主委员会制度的概述 |
一、业主委员会的概念 |
二、业主委员会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史 |
三、我国有关业主委员会的立法概况 |
(一) 法律 |
(二) 行政法规 |
(三) 部门规章及地方性法规 |
第二章 业主委员会法律性质不清带来的问题 |
一、政府行政监管失灵 |
二、司法实践的分歧与困境 |
三、腐败难以有效惩治 |
第三章 业主委员会法律性质的界定 |
一、世界各国(地区)关于业主团体法律性质界定的启示 |
(一) 具有法人资格的团体 |
(二) 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团体 |
(三) 附条件的法人资格团体 |
二、业主委员会与业主大会的关系 |
三、业主委员会与其他相似组织的异同 |
(一) 社会团体法人的异同 |
(二) 与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的异同 |
(三) 与撤村改居后的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异同 |
第四章 业主委员会法律性质的完善与重构 |
一、构建股份经济合作组织模式的业主委员会制度 |
(一) 明确业主团体合作社特别法人的法律性质 |
(二) 明确业主委员会系业主团体合作社权力机构的执行机构 |
(三) 组建业主监事会 |
二、规范以政府指导为主的业主委员会外部监督机制 |
三、相关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的时代背景 |
(二)选题的社会需求 |
(三)选题的职业驱使 |
二、研究意义 |
(一)具有丰富发展理论的意义 |
(二)具有正确指导实践的意义 |
(三)具有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
三、相关概念解读 |
(一)人学的理解 |
(二)模式的界定 |
(三)人才培养模式解读 |
(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概括 |
四、研究述评 |
(一)学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
(二)已有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
五、研究框架及研究难重点 |
(一)研究内容与框架 |
(二)研究难点与重点 |
六、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七、创新点和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本文的研究不足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人学及其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内涵及其特点 |
(一)基本内涵 |
(二)基本特点 |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社会发展性 |
(一)社会存在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
(二)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更加丰富 |
(三)人性的解放更加自由与自觉 |
(四)马克思主义人学与人的非理性情感 |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价值取向 |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
(三)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 |
四、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体系 |
(一)以和谐发展建设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
(二)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三)以劳动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终极价值目标 |
五、启示:我国高职教育理念——以人为本 |
(一)在人才培养理念上要以人为本 |
(二)在教育教学管理上要以人为本 |
(三)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以人为本 |
第二章 我国职业教育思想多元化整合与创新发展 |
一、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及其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基本内涵 |
(二)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的中国化 |
二、党的职业教育思想形成与创新发展 |
(一)建国前党的职业教育思想形成 |
(二)建国后党的职业教育思想创新发展 |
三、党对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一)近代职业教育理论的形成 |
(二)对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四、党对国外职业教育思想的借鉴与发展 |
(一)国外近代职业教育的率先发展 |
(二)国外职业教育学习与交流的途径 |
(三)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思想及模式 |
(四)对国外职业教育的借鉴与启示 |
五、启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模式——工学整合 |
(一)做到工学整合 |
(二)做好现代学徒制 |
(三)做实知行合一 |
(四)做强企业学院 |
第三章 我国职业教育实践及其人的主体性发展 |
一、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启蒙与人的被压迫性 |
(一)古代早期职业教育初级实践 |
(二)我国古代社会职业教育人的主体性特点——“工具使用的压迫性” |
二、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学制形成与人的觉醒 |
(一)职业教育运动的兴起 |
(二)职业教育学制的建立 |
(三)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百年丰碑 |
(四)我国近代社会职业教育人的主体性特点—“主动抗争的觉醒性” |
三、党领导的职业教育实践创新与人的解放 |
(一)革命根据地职业教育早期实践与人的“反‘帝封官’的斗争性” |
(二)建国初期职业教育缓慢发展与人的“计划体制的能动性” |
(三)改革开放四十年高职教育创新发展与人的“市场经济的创造性” |
四、启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个性化发展 |
(一)树立尊重的教育理念 |
(二)搭建多元化成长平台 |
(三)打造“仙人掌”式的人才发展模式 |
第四章 新时代我国高职教育的新发展 |
一、工业化后期高职教育的新形势 |
(一)工业化的“异化”与“异化”的人 |
(二)“异化”是工业化社会发展的环节 |
(三)国际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 |
(四)工业化后期高职教育的新机遇 |
二、新时代,党的职业教育思想创新发展 |
(一)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 |
(二)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的重要内涵 |
(三)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观 |
(四)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的时代特征 |
三、新时代,高职教育实践创新发展 |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 |
(二)新时代高职教育新主题 |
(三)高职教育“特高”建设新布局 |
(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关键能力新内涵 |
(五)新时代高职教育人的主体性特点——“个性发展的自由性” |
四、启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任务——立德树人 |
(一)加强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 |
(二)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保障 |
(三)加强思政创新是基本要求 |
第五章 “人本+工学整合”HWSI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
一、HWSI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
(一)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变迁与新内涵 |
(二)树立以人为本和个性化发展的教育观 |
(三)明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四)建立“工学整合”管理体制机制 |
(五)打造“双师型”队伍和加强SOF模式教学改革 |
(六)优化实践选修课程 |
(七)打造多元化服务平台 |
(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
(九)健全程序质量体系 |
二、HWSI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温州文化创意学院发展纪实 |
(一)温州文化创意学院产生背景概括 |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德性+个性”办学理念 |
(三)共享母体的“学园城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
(四)开展HWSI人才培养实践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中芬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2.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2.3 对前期研究结果的评价 |
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4 研究创新之处 |
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1 相关概念界定 |
1.1 创业教育 |
1.2 创业教育课程 |
1.3 课程设置 |
2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
2.1 创业胜任力模型理论 |
2.2 课程理论 |
3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要素分析 |
第三章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发展 |
1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历史沿革 |
1.1 萌芽阶段——高校自主探索的阶段(1997—2002) |
1.2 试点阶段——政府引导下的多元化发展阶段(2002-2010) |
1.3 全面推进阶段——国家政策全面推进阶段(2010-至今) |
2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现状的实证分析——以三所大学为例 |
2.1 华南师范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
2.2 黑龙江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
2.3 温州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
2.4 华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温州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置需求现状实证分析 |
第四章 芬兰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发展 |
1 芬兰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历史沿革 |
1.1 探索与起步阶段(1950-1979) |
1.2 发展与完善阶段(1980-2000) |
1.3 创业型大学——繁荣与成熟阶段(2000 年-至今) |
2 芬兰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现状的实证分析——以两所大学为例 |
2.1 阿尔托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
2.2 于韦斯屈莱应用科技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
第五章 中芬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比较 |
1 课程设置背景比较 |
1.1 芬兰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背景 |
1.2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背景 |
1.3 比较分析 |
2 课程目标比较 |
2.1 芬兰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目标 |
2.2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目标 |
2.3 比较分析 |
3 课程内容比较 |
3.1 芬兰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内容 |
3.2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内容 |
3.3 比较分析 |
4 课程实施比较 |
4.1 芬兰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实施 |
4.2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实施 |
4.3 比较分析 |
5 课程评价比较 |
5.1 芬兰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评价 |
5.2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评价 |
5.3 比较分析 |
第六章 芬兰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对中国高校的启示 |
1 明确创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层次性 |
2 加强创业教育课程内容的跨学科性 |
3 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全面性 |
4 建设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多元性 |
5 完善创业教育课程评价的科学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温州实施文化研究工程的过程、成果、价值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温州实施文化研究工程的过程 |
二、温州文化研究工程研究成果 |
1. 以温州模式研究为重点的温州当代发展研究 |
2. 以出版系列图书和整理地方文献为主的温州历史文化研究 |
三、温州文化研究工程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 |
1. 学术研究注重立足温州, 推进创新 |
2. 学术研究逐渐融入社会, 贴近生活 |
四、对温州继续实施新一轮文化研究工程的建议 |
1. 对温州人的研究, 要以群体研究、先贤研究和温商研究为重点 |
2. 地方文献的整理, 要以抢救、影印历史资料和选择专题汇编地方文献为重点 |
3. 继续组织温州专题史的编写 |
4. 当代温州发展研究, 是第二期温州文化研究工程的重中之重 |
(10)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 |
2 政府治理的理论依据 |
2.1 政府治理的理论阐释 |
2.2 政府角色、职能 |
2.3 政府治理工具及其工具的选择 |
3 治理视域下政府与民办高校关系分析 |
3.1 政府在民办高校关系处理中角色的转型:从管理走向服务 |
3.2 政府在民办高校关系处理中职能的转型: 从“全能型”走向“服务型” |
3.3 政府与民办高校新型关系定位:合作伙伴关系 |
3.4 简政放权是政府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的首要任务 |
4 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变迁与政府治理机制的形成 |
4.1 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变迁阶段及各阶段政策主要特征 |
4.2 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治理机制的形成方式及成因 |
4.3 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治理机制的演变机理 |
5 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治理机制的现实考察 |
5.1 民办高等教育政府治理的理念导向 |
5.2 民办高等教育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及现实考察 |
5.3 民办高等教育政府治理的困境 |
5.4 政府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6 合作机制的建构:民办高等教育政府治理的突破口 |
6.1 构建政府与民办高等教育合作机制的必然性 |
6.2 政府与民办高等教育合作治理的实践模式:公私伙伴关系 |
6.3 政府购买民办教育服务的本土实践 |
7 从分类管理到分类治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良治之道 |
7.1 依法公平治理— 对于营利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共同公益性的确认与保证 |
7.2 依校差别治理—对不同类型的民办高校实行差异化治理 |
7.3 依区自主治理—因地制宜实行对民办高校的治理 |
7.4 民办高校分类治理的主要举措 |
7.5 创新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着作权申明 |
四、“温州模式”新解读(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温州企业家精神与民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J]. 陈静慧.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2021(01)
- [2]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D]. 刘志永. 山西财经大学, 2020(12)
- [3]“浙江模式”的演进与丰富[J]. 杜平,潘哲琪. 治理研究, 2019(05)
- [4]“立德、立功、立言”作为一个价值阶 ——“三不朽”的当代修辞与话语理论再解读[D]. 李瀚铭.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论业主委员会的法律性质[D]. 章燕飞. 苏州大学, 2019(04)
- [6]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D]. 吴同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7]中芬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 杨义. 温州大学, 2018(02)
- [8]党旗飘飘好远航 “振中”企业党建振翅飞翔[J]. 黄春翔. 温州人, 2017(19)
- [9]温州实施文化研究工程的过程、成果、价值及建议[J]. 洪振宁.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3)
- [10]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治理机制研究[D]. 唐静.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