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控教学节奏 优化课堂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杨宏昌[1](2021)在《自闭症学前儿童交互式身体活动方案的构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自闭症学前儿童特定损伤和外界环境因素减少了他们身体活动的参与机会,导致体质不佳。社会技能缺陷是自闭症核心缺陷之一,对自闭症患者构成终身挑战。执行功能是自闭症个体多种缺陷取得改善的关键性中介变量。身体活动是有潜力的干预策略,在改善认知功能、社交沟通技能和感觉运动功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积极结果,但研究较为缺乏且研究结果存在分歧,且已有研究较少关注自闭症学前儿童。因此,有必要基于自闭症学前儿童的特点,构建适合他们的交互式身体活动方案,并对其效果进行验证。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从交互式身体活动方案的理论依据、目的、内容和实施四个方面,构建适合自闭症学前儿童的交互式身体活动方案。然后,采用行动研究对交互式身体活动方案进行实践修正,形成被实践认可的交互式身体活动方案。最后,采用教学实验法对比交互式身体活动(实验组)和传统体育课(对照组)对自闭症学前儿童体质、执行功能、社交技能的干预效果。研究结果:(1)自闭症学前儿童交互式身体活动方案须从理论基础、方案的目的、内容、实施四个维度进行构建,综合性、多学科的理论支持成为必然;交互式身体活动方案包括如下要点:身体活动内容应具有趣味性、全面性、难度适宜性、且能够达到中等以上身体活动强度,采用1:3师生比的结构化教学组织形式,结合适宜的提示技术(身体辅助、示范、示范结合指令、指令、时间延迟)和强化(物质强化、精神强化、代币制),以视觉提示法和示范为主要教学方法,选取能激发参与者学习动机并有助建立自信的教学材料,合理持续时间为40分钟,采用综合性的方法和手段实施评估。(2)经行动研究对交互式身体活动方案作出如下修正:将方案实施结构化改为半结构化;交互式身体活动内容最终选择切水果、网球、滑雪和儿童舞蹈;在原有社交训练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并动态调整随机社交互动训练内容;引入随机教学法以培养社交互动中动态应变能力。(3)教学实验结果表明:交互式身体活动在改善自闭症学前儿童执行功能(抑制能力、工作记忆、灵活性)、社交技能(社会趋向、社会认知、社会参与、社会沟通、自我调控)方面均优于传统体育课(P<.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在体质方面,实验组参与者体质(除平衡木)的各项指标每月均发生显着变化(P<.05),平衡木第二、三月发生显着变化(P<.05);传统体育课每月均发生显着变化(P<.05)。在执行功能方面,实验组中,参与者的抑制能力和灵活性每月均发生显着变化(P<.05),工作记忆前两月发生显着变化(P<.05);对照组中,工作记忆三个月均发生显着变化(P<.05),抑制能力和灵活性前两月发生显着变化(P<.05)。在社交方面,实验组在社会趋向、社会认知、社会沟通、社交总分方面每月均发生显着变化(P<.05),社会参与和自我调控前两月发生显着变化(P<.05);对照组中,社会趋向第一月发生显着变化(P<.05),社会沟通和社会参与后两个月发生显着变化(P<.05),自我调控最后一个月发生显着变化(P<.05),社交总分三个月均发生显着变化(P<.05)。研究结论:(1)交互式身体活动是基于自闭症学前儿童的缺陷、特点和差异进行设计,能够通过人机互动模式触发自闭症儿童狭窄注意的迁移,将其融入人与人交互的身体活动中。科学的目标体系设计、内容选取、组织方案实施、教学策略运用是交互式身体活动方案实施效果的保障。交互式身体活动方案丰富发展了自闭症个体身体活动干预的理论体系。(2)行动研究是自闭症学前儿童身体活动方案实践修正的有效方法,研究者与特教机构、教师形成科研、教学共同体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干预效果。(3)交互式身体活动和传统体育课均可显着改善自闭症学前儿童体质、执行功能和社交技能,相比之下,交互式身体活动效果更快、幅度更大。
张倩[2](2021)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教师教学转化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核心素养提出后,教师作为改革最终落实和转化的核心,其教学转化能力直接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以课程层次理论、知识转化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基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教师教学转化能力是教师以小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养成为目的,在将抽象的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目标具体化为具有教学可行性的知识时体现出的能力,并呈现三阶段九维度的教师教学转化能力模型体系。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其现状,从中发现:教师对素养的全面性考量欠佳、在课堂教学中仍存在形式化取向,固化的思维方式依然突出。这主要源于三方面原因:一是机制保障失真,缺乏明确价值规范;二是学校引领缺位,难以形成教学转化文化;三是自主行动不足,束缚教师自觉发展。与之相对应,有三方面的提升路径:第一,健全常态机制,切实保障素养落地,具体通过加快落实小学核心素养体系、完善针对教学转化能力的培训机制、增强对素养落实情况的考察深度三方面来实现;第二,加强学校引领,形成教学转化文化,具体通过以校为本优化教师转化活动、建立素养导向的“教师共同体、合理“减负增能”促进素养落实三方面来实现;第三,唤醒教师自觉,主动实现能力提升,具体通过更新素养本位的教学理念、加强意义建构促进自主发展、主动对话合作增强实践创新三方面来实现。
韩占芳[3](2021)在《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研究 ——以西宁市X小学数学教师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时间是生命最基本的构成单位,课堂教学时间则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为宝贵的资源。而很多小学教师对课堂教学时间的管理并不到位,教学成效和教学质量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本文就以西宁市X小学数学教师为例,针对小学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现状与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以期借此细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研究的内容体系,改变小学教师课堂教学中教学时间浪费、教学时间使用不当等问题,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为小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参考。本文以西宁市X小学数学教师为研究群体,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等方法,对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时间管理从教学时间管理意识、教学时间管理行为、教学时间管理效果三方面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时间管理中存在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缺乏对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监控和调控、存在课堂教学时间的无谓浪费等问题;并从教师、学生、学校等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上述问题的成因,提出了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管理意识、加深教师对课堂教学规律的认识、增强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管理能力、强化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制定课堂教学时间管理评价体系等具体的课堂教学时间管理优化策略。
文婷[4](2020)在《寄宿制公立中学初中生学习自我管理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 ——以C市JG中学为例》文中指出初中阶段是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关键时期,是学生三观建立的重要阶段,此阶段对于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步入初中之后,学生的独立性逐渐增强,思维开始从形象思维转变成抽象思维,开始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并期待得到他人的认可。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寄宿制公立中学的初中生需要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独立性,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开展自我管理,从而培养终生学习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本研究基于我国第八次课改背景,重点强调学生的学习态度,加强学习过程的控制,从寄宿制公立中学初中生的学习自我管理视角出发,针对学生的学习自我认知、学习自我规划、学习自我实施、学习自我调控以及学习自我反思五个层面,通过对C市JG中学420名初中生的问卷调查,对初中生学习自我管理的现状及培养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与部分师生、家长的访谈,对学生学习自我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最终研究结果显示,C市JG中学初中生学习自我管理的各个维度都存在问题,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学习自我规划现状不乐观。同时,其培养状况也存在以下不足:学校对学生自我规划方面指导不够;教师对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强化不足;家长对学生自我反思方面引导欠缺。基于此,笔者从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四个角度进行了问题的原因探究,并根据原因提出了较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包括学校、教师、家长针对学习自我管理各个维度存在的不足,对学生进行培养;学校加强对学生学习自我规划的培养,学校教师强化学生学习自我管理意识,家长加强对学生学习自我反思的引导。改善寄宿制初中生学习自我管理现状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要求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曲平[6](2020)在《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学需要创新,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我国对教师创新教学的提倡从20世纪80年代起延续至今,教师教学中依旧存在未有效落实创新教学,创新教学意识淡漠、理念不足,创新素质欠缺等诸多问题,这使得对教师创新教学的持续深入研究尤为必要。且由于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学又是小学教学基础中的基础,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综合性教学内容与特点,这些也使得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相关研究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以创新教学为出发点,探究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政策、文献的梳理与分析,确定采用访谈法、课堂观察以及问卷调查法探究Q市M小学和J市D小学两所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首先,通过教师访谈,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现行的课堂教学方式;他们对创新教学的认知理解,其认为的语文创新教学的应然;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实然;影响他们创新教学的因素;他们对未来语文教学中想要做出的创新努力以及对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期望等。其次,通过课堂观察,进一步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创新教学的施行现状,了解他们是否将他们对创新教学的理解真正落实于实际的教学施行中。最后,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一方面,通过教师问卷再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的创新教学动机、创新教学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具体的创新教学行为,以更全面地探析他们进行创新教学的影响因素、创新教学的施行现状以及他们对自身创新教学素质的自我认知。另一方面,通过学生问卷再更客观地了解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施行现状,了解学生对其语文教师实际课堂创新教学表现的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这两所小学语文教师有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存在误解与不足;未将他们对创新教学的理解落实于教学实践;缺乏创新教学实效甚至未有教学创新等诸多问题。本研究进行相应的归因分析:一是创新教学环境的缺失,包括国家宏观方面教育教学政策与制度,教学改革与要求等与创新教学相关的具体教学指导;学校方面创新教学氛围的营造、条件的供给等的缺失;二是教师自身创新教学素质的欠缺;三是教学主体——学生,其个体差异、创新学习能动性方面的不足等,影响了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由此,本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优化策略与建议:一是国家宏观教学要求具体明确,给予教师更多的创新教学指导;二是学校完善组织创新联动,营造创新教学的环境氛围条件;三是教师多方面自主提升创新教学专业素质,优化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本研究期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积极探索与重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完善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认知理解,切实优化落实创新教学实践,营造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良好氛围;提升教师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质量的能力等,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
轩有为[7](2020)在《新手与专家型高中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行为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物理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演示实验教学。演示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物理实验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最终要落实到教师自身具体的、动态的教学行为上,因此研究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行为很重要。国内关于物理教师的教学行为研究主要是关于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教学策略的提升等方面,而缺少关于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行为的研究。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行为到底具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又是如何影响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效果的,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行为影响因素又有哪些。本文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物理实验教学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基础,以调查研究法、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为研究方法对新手与专家型高中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行为进行比较研究,比较分析新手与专家型高中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行为在实验引入过程、实验操作过程、实验解释过程的差异。经过研究发现:在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教学中,新手教师讲授行为比例高于专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引导行为和评价行为比例高于新手教师;新手与专家型教师都较为重视演示实验原理和演示实验器材的说明,专家型教师比新手教师更加重视演示实验教学的示范性和演示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新手与专家型教师都习惯引导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和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等。笔者根据比较结果提出以下研究建议:避免物理演示实验故障,关注物理演示实验安全;重视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设计,提升教学的逻辑性;积极参与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竞赛,优化演示实验教学行为等。
闫晓玲[8](2020)在《对话式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以郑州市两所初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到教学应坚持全面、坚持面向全体,义务教育阶段应注重“教和学什么”、“怎么教和学”,这对于新时代的中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话式教学作为一种注重人性化和创造性的新型教育理念,主张教师、学生、文本三者间的互相对话,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解放思想、分享思维、共享知识及共同成长。可见对话式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其地理思维能力都有较大的帮助。因此地理对话式教学的不断研究会对当前和未来的地理课堂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育交往理论及马丁·布伯对话哲学理论为支撑,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数据分析法,对郑州市第七中学和河南省实验学校裕鸿国际学校两所学校的师生进行调查。2019年12月份历时一个月总计发放450份问卷,回收440份,其中有效问卷426份,回收率97.7%,有效率94.6%。通过此次调查结果发现以下几点现状:(1)学生在地理对话式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性总体较高;(2)地理教师在运用对话式教学的实践性分析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还需教师不断提升自己改善该现状;(3)教师与学生对对话式教学的认知还有待加强;(4)学生对地理课堂的对话式教学实施存有自我想法。结合两所学校对话式教学的实施现状以及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对师生的问卷和访谈进行准确地分析,发现地理对话式教学的实施在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方面都存有一定的问题。首先是教师方面的问题:(1)教师的对话角色意识尚未改变;(2)课堂对话形式单一且低效;(3)教师的课堂对话调控能力相对较弱;(4)教学评价系统不够完善,还一直依靠着标准化的分数评价方法。其次是学生方面的问题:(1)学生的对话意识薄弱;(2)学生的对话能力亟需提升;(3)生生对话机会较少且参与程度不均。最后是教学环境方面的问题:(1)课堂物质环境不利于对话的开展;(2)课堂精神文化环境没有给学生提供适宜对话的氛围。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结合课程专业老师和一线地理教师的建议,针对以上地理对话式教学实施过程遇到的三方面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首先是教师方面:(1)合理定位对话角色,凸显学生主体地位;(2)明确对话式教学内涵,丰富课堂对话形式,不局限于提问;(3)完善对话教学过程,增强对话调控能力;(4)转变固化的教学评价理念,丰富且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其次是学生方面:(1)增强对话意识和主体意识,学生真正成为对话的参与者;(2)提高课堂对话能力,培养敢于表达自我精神;(3)主动参与教学对话,使对话能够普及全体学生。最后教学环境方面:(1)设计良好布局的对话空间环境;(2)建构自由、开放、平等的对话心理环境。本文创新之处主要有两点:第一,在基础教育领域对话式教学应用于地理学科比较少,尤其是初中地理,本研究能够丰富其教学方法,促进师生关系;第二,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揭示初中地理对话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切合当前教学实际,使对话式教学更具针对性、灵活性,避免流于形式。对话式教学把教师、学生、文本三者联系起来,切实将对话落实到地理教学中去,学生充分拥有话语权,使教学更加具备一定的自由性、交互性及生成性,最终达到地理知识、思想上的共享,进而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效达成教学目的,促进师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和发展,为以后初中地理对话式教学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马佳雯[9](2020)在《中学STEM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对人才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普及和推广STEM教育。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提出STEM教育2029计划,大力推动我国STEM教育的蓬勃发展。面对新兴的教育范式STEM教育,高质量的师资至关重要。教学是STEM教育理念转化为现实教育效果的最重要环节。教育部实施的《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把促进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升作为主要任务之一,以引领教师专业发展。STEM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教学能力,如何变迁原有教学能力等问题亟待研究与解决。因此,研究中学STEM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模型,以期为STEM教师的培训与发展提供支持与参考。本研究聚焦STEM教师教学能力薄弱问题,面向在中学从事、参与或管理过STEM教学相关活动的教育工作人员,以及运用STEM教育理念开展跨学科教学的教师,运用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调查研究法进行研究;探究了中学STEM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要素,并尝试构建了中学STEM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模型。结构模型的研究过程大致分为三个环节:首先,初步构建模型。通过文献研究法编码传统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要素,参考《STEM教师能力等级标准(试行)》提炼STEM教师教学能力条目,制定出能力结构框架,初步构建中学STEM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最终确定的中学STEM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框架,包括3个一级维度:筹划教学活动、开展教学活动、研究教学活动,9个二级维度:STEM教学需求分析、STEM教学设计、STEM资源开发、STEM教学实施、STEM教学组织、STEM教学评价、STEM教学反思、STEM教学优化、STEM教学创新,以及24个具体条目。然后,修正完善模型。实施两轮专家咨询,完善结构模型的内部关系,最终得出中学STEM教师教学能力的递进结构模型和中学STEM教师教学能力的互动结构模型。中学STEM教师教学能力的递进结构模型由筹划教学活动、开展教学活动和研究教学活动三个层面构成从表层到里层、从低阶到高阶不断发展的递进连续整体:筹划教学活动层面包含STEM教师的基本能力,开展教学活动层面包含STEM教师的关键能力,研究教学发展层面包含STEM教师的核心能力。中学STEM教师教学能力的互动结构模型,由三个圆呈现STEM教师在教学的不同阶段的能力之间存在互动关系:教学筹划层面与教学开展层面产生STEM教学能力的支持与反馈,教学开展与教学研究层面彼此为STEM教学能力的呼应与转换,教学研究与教学筹划阶段组成STEM教学能力的互补与循环。两个模型都旨在明确中学STEM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只是以不同的方式揭示了中学STEM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最后,检验模型效果。借助访谈法获取中学STEM教师及STEM教师培训者对构建的两个中学STEM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的评价与意见。分析访谈结果,发现两个模型的内容全面,结构良好,认可度较高。反思模型应用,认为构建的中学STEM教师教学能力的互动结构模型有待进一步完善,模型的应用需要学校相关制度的保障,模型的推广可以在STEM教育服务生态中推行。
刘姗[10](2020)在《澳大利亚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技巧研究 ——以新州Coffs Harbour High School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从澳大利亚政府将汉语列为高考的选考科目之后,“汉语热”的潮流在澳大利亚国内更是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高潮,澳大利亚汉语的教育规模和质量也是位居世界前列。这就使得澳大利亚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需求越来越高,不管是公立学校、私立学校还是社区学校均开设了汉语课,社会上还出现一些专门的汉语辅导班。随着汉语学习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力量也面临着提升的需求,如何推动澳大利亚的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就成为我们当下对外汉语教学界一个重大的课题。纵观历年来澳大利亚对外汉语的相关教学研究,可以发现深入澳大利亚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研究寥寥可数,没有充分的理论和经验去支撑澳大利亚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发展研究。本文是笔者根据自身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Coffs Harbour High School长达八个月的初级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实践经验,结合国内、国外关于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技巧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研究编写,并针对澳大利亚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技巧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首先对一些理论概念进行阐述,将对外汉语综合课、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以及初级阶段这些概念进行整合分析,随后简单介绍笔者所任教学校的基本概况,之后本文的研究范围集中在中学生的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技巧,结合对新南威尔士州其他16所开设汉语课堂的学校的20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及对Coffs Harbour High School的中文教师和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访谈研究,主要从课堂内容编排、课堂组织管理、教师的语言以及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的应用这四大技巧出发,阐述如何运用这四大技巧解决Coffs Harbour High School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能够提升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的课堂教学效率,推动澳大利亚对外汉语教学的继续发展,为以后的赴澳汉语教师提供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的借鉴。同时这不仅对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对澳大利亚的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调控教学节奏 优化课堂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调控教学节奏 优化课堂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自闭症学前儿童交互式身体活动方案的构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流行危机:自闭症患者数量逐年剧增 |
1.1.2 社会融入:自闭症个体回归主流社会 |
1.1.3 现实需要:自闭症患者缺乏身体活动途径 |
1.1.4 体医融合:完善身体活动干预的治疗功能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6 本研究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自闭症谱系障碍 |
2.1.2 身体活动 |
2.1.3 交互式身体活动 |
2.1.4 体质 |
2.1.5 执行功能 |
2.1.6 社交技能 |
2.2 自闭症谱系障碍概述 |
2.2.1 自闭症谱系障碍核心症状 |
2.2.2 自闭症的流行性 |
2.2.3 自闭症诊断和治疗 |
2.3 自闭症儿童身体活动干预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
2.3.1 自闭症儿童身体活动干预研究综述 |
2.3.2 体感游戏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 |
2.3.3 小结 |
3 交互式身体活动方案的理论构建 |
3.1 交互式身体活动干预方案构建的理论依据 |
3.1.1 具身认知理论 |
3.1.2 社会学习理论 |
3.1.3 情境学习理论 |
3.1.4 游戏化学习 |
3.2 构建交互式身体活动干预方案的目的 |
3.3 交互式身体活动干预方案的教学训练内容 |
3.3.1 内容选取原则 |
3.3.2 身体活动形式选择 |
3.4 交互式身体活动干预方案的实施 |
3.4.1 方案实施的结构化 |
3.4.2 方案实施的组织形式 |
3.4.3 方案实施的教学策略 |
3.4.4 方案实施的评估 |
3.5 小结 |
4 交互式身体活动方案的实践修正 |
4.1 前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行动研究的定义和特征 |
4.2.2 方法选择依据 |
4.2.3 行动研究的形式 |
4.2.4 行动研究的过程 |
4.3 行动研究流程 |
4.3.1 前期动员 |
4.3.2 组建行动团队 |
4.3.3 提出行动方案 |
4.3.4 搜集分析资料 |
4.3.5 交互式身体活动方案构建的行动过程 |
5 交互式身体活动与传统身体活动对自闭症学前儿童体质、执行功能、社交技能的影响 |
5.1 问题提出 |
5.2 研究方法 |
5.2.1 参与者 |
5.2.2 实验方案 |
5.3 研究结果 |
5.3.1 实验方案执行忠实度核查结表 |
5.3.2 交互式身体活动与传统体育课对自闭症学前儿童体质的影响 |
5.3.3 交互式身体活动与传统体育课对自闭症学前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 |
5.3.4 交互式身体活动与传统体育课对自闭症学前儿童社交沟通技能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交互式身体活动对自闭症学前儿童体质的影响 |
5.4.2 交互式身体活动对自闭症学前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 |
5.4.3 交互式身体活动对自闭症学前儿童社交技能的影响 |
6 综合讨论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8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方案训练内容调整 |
附录2 教学方法的调整 |
附录3 知情同意书 |
附录4 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 |
附录5 强化物调查表 |
附录6 自闭症儿童社会技能评定量表 |
附录7 交互式身体活动课程安排 |
附录8 传统体育课项目表 |
附录9 传统体育课课程安排 |
附录10 交互式身体活动干预课程教案 |
附录11 传统体育课干预课程教案 |
附录12 交互式身体活动干预实验忠实度核查表 |
附录13 传统体育课干预实验忠实度核查表 |
附录14 个人学习经历 |
附录15 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教师教学转化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1.核心素养的风向标引领 |
2.教师能力提升的现实诉求 |
3.个人研究兴趣的助推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及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创新点 |
1.选题的创新点 |
2.研究方法创新点 |
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教师教学转化能力的理论阐释 |
(一)理论基础 |
1.课程层次理论:教师教学转化能力蕴含多层转化机制 |
2.知识转化理论:知识理解贯穿教师转化过程的始终 |
3.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教师教学转化促进教师专业性的提升 |
(二)相关概念辨析 |
1.学科核心素养 |
2.小学学科核心素养 |
3.教师教学转化能力 |
4.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教师教学转化能力 |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教师教学转化能力的结构模型 |
(一)指向课前准备的教学转化能力 |
1.文本解读力:学生文化基础形成的源头活水 |
2.学情分析力:领悟课程向运作课程转化的前提 |
3.课程统整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纽带 |
(二)指向课中实践的教学转化能力 |
1.深度教学力:学科思维与能力的形成关键 |
2.问题情境创设力:具象感知与问题解决的基础 |
3.课堂调控力:自主管理与发展的实现推力 |
(三)指向课后优化的教学转化能力 |
1.表现性评价力:学生真实性学力习得的根本 |
2.教学反思力:教师自主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
3.创新研究力:教师能力持续性提升的支点 |
三、小学教师教学转化能力调查及结果分析 |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 |
1.问卷维度的划分依据 |
2.问卷内容的编写 |
3.问卷的具体施测 |
4.问卷的信度效度 |
(二)访谈调查的设计 |
1.访谈提纲的设计 |
2.访谈对象的选择 |
3.访谈记录与整理 |
(三)调查研究的结果性分析 |
1.教师教学转化能力的总体情况分析 |
2.不同特征教师群体教学转化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
四、小学教师教学转化能力提升的现实困境 |
(一)指向课前准备:对素养的全面性考量欠佳 |
1.文本解读力:对给定文本的依赖性较高 |
2.学情分析力:对差异性分析的把控不足 |
3.课程统整力:内容有机融合的程度欠佳 |
(二)指向课中实践:课堂教学存在形式化取向 |
1.深度教学力:知识教学的意义化取向较弱 |
2.问题情境创设力:创设意识难以贯穿课堂始终 |
3.课堂调控力:缺少实施调控的敏锐度 |
(三)指向课后优化:固化思维方式依然突出 |
1.表现性评价力:“工具性”导向依然突出 |
2.教学反思力:反思过程简单化形式化 |
3.创新研究力:研究知能和创新力度欠缺 |
五、小学教师教学转化能力现实困境的成因分析 |
(一)机制保障失真,缺乏明确价值规范 |
1.小学阶段核心素养具体贯彻不到位 |
2.相关教学转化能力的培训模式有悖初衷 |
3.缺少对素养培养背景下教学实际的挖掘 |
(二)学校引领缺位,难以形成教学转化文化 |
1.缺乏校本化核心素养转化的价值引领 |
2.部门联动功能的失衡不利于教学转化 |
3.在校例行事务繁重使教师无心转化 |
(三)自主行动不足,束缚教师自觉发展 |
1.自身传统教学观念阻碍主动求变 |
2.教师教学理论功底不足致使无力转化 |
3.教师缺乏自主进行知识转化的意识 |
六、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教师教学转化能力的提升路径 |
(一)健全常态机制,切实保障素养落地 |
1.目标先行:加快落实小学核心素养体系 |
2.立足实践:完善针对教学转化能力的培训机制 |
3.观照实际:增强对素养落实情况的考察深度 |
(二)加强学校引领,形成教学转化文化 |
1.营造氛围:以校为本优化教师转化活动 |
2.部门联动:建立素养导向的“教师共同体” |
3.角色理解:合理“减负增能”促进素养落实 |
(三)唤醒教师自觉,主动实现能力提升 |
1.理性认知:更新素养本位的教学理念 |
2.生成智慧:加强意义建构促进自主发展 |
3.自主互动:主动对话合作增强实践创新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小学教师教学转化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 2 小学教师教学转化能力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3)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研究 ——以西宁市X小学数学教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路线 |
五、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已有研究评述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时间管理 |
(二)教学时间管理 |
(三)课堂教学时间管理 |
二、理论基础 |
(一)科学管理理论 |
(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课堂观察法 |
第三章 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现状调查 |
一、关于教师的调查结果 |
(一)课堂教学时间管理意识 |
(二)课堂教学时间管理行为 |
(三)课堂教学时间管理效果 |
二、关于学生的调查结果 |
(一)课堂时间观念 |
(二)课堂时间使用情况 |
(三)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
第四章 小学课堂教学时间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
一、小学课堂教学时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一)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 |
(二)缺乏对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监控和调控 |
(三)存在课堂教学时间的无谓浪费 |
二、教学时间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层面的原因 |
(二)学生层面的原因 |
(三)学校层面的原因 |
第五章 小学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优化策略 |
一、教师层面 |
(一)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管理意识 |
(二)加深教师对课堂教学规律的认识 |
(三)增强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管理能力 |
二、学生层面 |
(一)强化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 |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
(三)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 |
三、学校层面 |
(一)提高对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重视程度 |
(二)构建课堂教学时间管理评价体系 |
(三)完善课堂教学时间管理规章制度 |
(四)开展课堂教学时间管理学习培训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
(4)寄宿制公立中学初中生学习自我管理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 ——以C市JG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国家政策重视自我管理培养 |
1.1.2 公立寄宿制学生学习自我管理堪忧现状 |
1.1.3 公立寄宿中学学生管理困境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3.3 访谈调查法 |
1.4 研究思路和创新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创新 |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1.5.2 自我效能理论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1.1 关于自我管理的研究 |
2.1.2 关于学生自我管理的研究 |
2.1.3 关于学生学习自我管理的研究 |
2.2 概念界定 |
2.2.1 自我管理 |
2.2.2 学习自我管理 |
2.2.3 寄宿制学校 |
2.2.4 公立中学 |
3 调查设计与调查过程 |
3.1 调查设计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工具 |
3.2 调查过程 |
3.2.1 原始数据收集 |
3.2.2 数据整理和分析 |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4.1 调查样本总体概述 |
4.1.1 取样基本情况 |
4.1.2 样本基本情况 |
4.2 现状调查 |
4.2.1 各维度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 |
4.2.2 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4.2.3 寄宿制公立中学初中生学习自我管理现状 |
4.2.4 寄宿制公立中学初中生学习自我管理培养现状 |
4.3 现状调查小结 |
4.3.1 在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的结论 |
4.3.2 学习自我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
4.3.3 学习自我管理培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
5 学习自我管理现状原因探析 |
5.1 学习自我认知问题的原因探析 |
5.1.1 缺乏浓厚学习兴趣 |
5.1.2 缺乏积极学习态度 |
5.2 学习自我规划问题的原因探析 |
5.2.1 无法制定阶段性学习目标及计划 |
5.2.2 未能掌握学习方法 |
5.2.3 无法高效利用时间 |
5.3 学习自我实施问题的原因探析 |
5.3.1 学生课堂效率低 |
5.3.2 学习计划落实差 |
5.4 学习自我调控问题的原因探析 |
5.4.1 调整学习方法能力弱 |
5.4.2 抗外界干扰能力弱 |
5.5 学习自我反思问题的原因探析 |
5.5.1 学习方法反思不够 |
5.5.2 课堂效果反思不够 |
6 学习自我管理的优化策略 |
6.1 学习自我认知优化策略 |
6.1.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6.1.2 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
6.2 学习自我规划优化策略 |
6.2.1 指导学生制定阶段性学习目标及计划 |
6.2.2 指导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
6.2.3 指导学生合理规划利用时间 |
6.3 学习自我实施优化策略 |
6.3.1 引导学生提高课堂效率 |
6.3.2 引导学生落实学习计划 |
6.4 学习自我调控优化策略 |
6.4.1 指导学生调整学习方法 |
6.4.2 指导学生避免外界干扰 |
6.5 学习自我反思优化策略 |
6.5.1 指导学生反思调整学习方法 |
6.5.2 引导学生在课后反思得与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创新教学的要求 |
2.语文新课标对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要求 |
3.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创新教学的紧迫性 |
4.个人的研究兴趣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趋势 |
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内涵、特点及价值 |
(一)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内涵 |
(二)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特点 |
1.创造性 |
2.研究性 |
3.智慧性 |
4.生成性 |
5.民主性 |
(三)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价值意义 |
二、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的研究分析 |
(一)研究设计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及内容 |
3.研究工具 |
(二)研究实施 |
(三)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1.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分析 |
2.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讨论 |
三、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中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存在问题 |
1.教师对创新教学存在误解 |
2.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不足 |
(二)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与施行存在不一致的问题 |
1.教师对创新教学准备的认知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
2.教师对教学资源创新利用的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
3.教师对教学内容创新设计的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
4.教师对教学方法创新运用的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
5.教师对创新教学评价的认知理解与施行的不一致 |
(三)教师对创新教学的施行存在问题 |
1.教师重教轻学,缺乏实质创新 |
2.创新流于形式,缺乏教学实效 |
四、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中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创新教学环境的缺失 |
1.国家宏观教学要求的偏失 |
2.学校创新氛围条件的薄弱 |
(二)教师创新教学素养的欠缺 |
1.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后 |
2.教师自我教学反思的淡漠 |
3.教师创新教学素质的缺乏 |
(三)学生个体能动性的不足 |
1.学生个性差异的束缚 |
2.学生学习能动性的缺位 |
五、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优化策略与建议 |
(一)国家宏观要求具体明确,给予教师创新教学指导 |
1.创新教学内涵的正确清晰定位 |
2.新课改与新教材的切实明晰指引 |
3.教育考试制度的适时有效调整 |
(二)学校完善组织创新联动,营造创新教学氛围条件 |
1.创设良好的创新教学环境 |
2.完善教学资源条件的供给 |
3.改善教师评价与奖励体制 |
4.减轻教与学的双重压力 |
(三)教师自主创新提升,优化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 |
1.增强创新教学意识及理念 |
2.提高教师的创新教学素养 |
3.生成具体的创新教学实践 |
4.强化教师的学生主体意识 |
5.加强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 |
6.形成个性的教学艺术风格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课堂观察记录表 |
附录三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四 教师调查问卷 |
致谢 |
(7)新手与专家型高中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行为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引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五)研究框架与思路 |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三、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行为理论探讨 |
(一)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行为的内涵 |
(二)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行为的特点 |
(三)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行为的类型 |
(四)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行为的结构 |
(五)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行为的发展阶段 |
(六)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行为的影响因素 |
(七)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行为的评价指标 |
四、新手与专家型高中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行为比较分析 |
(一)分析目的 |
(二)分析对象 |
(三)工具设计 |
(四)结果与分析 |
五、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提升建议 |
六、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对话式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以郑州市两所初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 |
(二)提高当前地理课堂有效性的需要 |
(三)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对话式教学内涵及理论基础 |
一、对话式教学内涵 |
(一)对话式教学的概念界定 |
(二)对话式教学的基本要素 |
(三)对话式教学的基本类型 |
二、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地理教学论 |
(三)教育交往理论 |
(四)马丁·布伯对话哲学理论 |
第三章 对话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应用中的现状分析 |
一、初中地理对话式教学现状调查 |
(一)调查准备阶段 |
(二)调查实施阶段 |
二、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及分析 |
(一)初中学生的地理学习特点分析 |
(二)学生在地理对话中的主动参与性分析 |
(三)教师在地理课堂中运用对话式教学的实践性分析 |
(四)学生对对话式教学的认知及态度分析 |
(五)开放性问题分析 |
三、教师访谈数据统计及分析 |
(一)访谈结果展示 |
(二)访谈结果分析 |
四、小结 |
第四章 对话式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初中地理对话式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方面的问题 |
(二)学生方面的问题 |
(三)教学环境方面的问题 |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师生对“对话式教学”的概念理解存在偏差 |
(二)师生之间的对话地位不够平等 |
(三)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强调预设 |
(四)教学评价理念相对落后 |
第五章 初中地理课堂中对话式教学的优化策略 |
一、教师方面 |
(一)合理定位对话角色,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
(二)明确对话式教学内涵,丰富课堂对话形式 |
(三)完善对话教学过程,增强对话调控能力 |
(四)转变固化的教学评价理念,丰富且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
二、学生方面 |
(一)增强对话主体意识及实践意识 |
(二)提高课堂对话能力,培养敢于表达自我精神 |
(三)主动参与教学对话,对话普及全体学生 |
三、教学环境方面 |
(一)设计良好布局的对话空间环境 |
(二)建构自由、开放、平等的对话心理环境 |
第六章 结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及展望 |
(一)不足之处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B 调查问卷 |
致谢 |
(9)中学STEM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STEM教育成为重大教育战略 |
1.1.2 STEM教师是STEM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 |
1.1.3 STEM教师教学能力面临挑战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思路 |
1.5 理论基础 |
1.5.1 TPACK理论 |
1.5.2 能力结构理论 |
1.5.3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1.6 概念界定 |
1.6.1 STEM教育 |
1.6.2 STEM教师 |
1.6.3 STEM教师教学能力 |
2 研究综述 |
2.1 STEM教育研究综述 |
2.1.1 STEM教育政策 |
2.1.2 STEM教育研究 |
2.2 STEM教师研究综述 |
2.2.1 STEM教师政策 |
2.2.2 STEM教师研究 |
2.3 STEM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综述 |
2.3.1 教师教学能力研究 |
2.3.2 STEM教师教学能力研究 |
3 中学STEM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的研究构想 |
3.1 以中学STEM教学为情境 |
3.1.1 STEM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特征 |
3.1.2 中学STEM教师教学的现状 |
3.1.3 中学STEM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研究的反思 |
3.2 以洋葱模型为基础 |
3.3 以系统建模为方法 |
3.3.1 模型构建的原则 |
3.3.2 模型构建的步骤 |
4 中学STEM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的构建 |
4.1 模型构建的过程 |
4.1.1 选取样本文献 |
4.1.2 文献编码分析 |
4.1.3 整合STEM教师教学能力要素 |
4.2 模型构建的框架 |
4.2.1 模型框架的初步制定 |
4.2.2 模型框架的走访修订 |
4.3 中学STEM教师教学能力结构初始模型 |
5 中学STEM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的修正 |
5.1 编制专家咨询问卷 |
5.2 确定咨询专家 |
5.3 问卷的发放与统计 |
5.3.1 问卷的发放 |
5.3.2 数据的统计 |
5.4 第一轮专家意见汇总与分析 |
5.4.1 专家对维度的意见 |
5.4.2 专家对内容的意见 |
5.5 第二轮专家意见汇总与分析 |
5.5.1 专家对维度的意见 |
5.5.2 专家对内容的意见 |
5.6 确定中学STEM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 |
5.6.1 中学STEM教师教学能力的递进结构模型 |
5.6.2 中学STEM教师教学能力的互动结构模型 |
5.6.3 中学STEM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之间的关系 |
6 中学STEM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的检验 |
6.1 |
6.1.1 访谈目的与对象 |
6.1.2 访谈记录与分析 |
6.2 模型检验的反思 |
6.2.1 模型完善层面:互动结构模型的顺序性有待改进 |
6.2.2 模型应用层面:学校的相关制度保障有待完善 |
6.2.3 模型推广层面:“企业-教师-学生”教育服务生态有待推行 |
7 反思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反思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中学STEM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框架的初步制定表 |
附录 B 《中学STEM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模型研究》专家咨询问卷(第一轮) |
附录 C 《中学STEM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模型研究》专家咨询问卷(第二轮) |
附录 D 中学STEM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澳大利亚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技巧研究 ——以新州Coffs Harbour High School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理由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技巧概述 |
第一节 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的界定与特点 |
一、对外汉语综合课的定义 |
二、初级阶段的划分及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特点 |
第二节 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技巧的界定与重要性 |
一、课堂教学技巧的定义 |
二、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技巧的特点 |
三、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技巧的重要性 |
第二章 COFFS HARBOUR HIGH SCHOOL汉语教学 |
第一节 Coffs Harbour High School概况 |
第二节 Coffs Harbour High School的汉语教学情况 |
一、教师的来源与构成 |
二、学生的情况与特点 |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 |
四、教材、教具和可利用的学习资源 |
五、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与其他 |
第三章 COFFS HARBOUR HIGH SCHOOL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内容编排 |
第一节 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内容编排的重要性 |
第二节 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内容编排存在的问题 |
一、没有具体教材可依,课堂教学内容编排具有随意性 |
二、没有充分意识到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
三、复习与新课、讲课与练习所占比重不合理 |
四、课堂操练缺乏有效性 |
五、课堂教学内容没有兼顾学生的差异性 |
第三节 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内容编排的技巧 |
一、精心编排课堂教学内容,各环节环环相扣 |
二、文化导入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
三、合理处理复习与新课的比重,精讲多练 |
四、课堂操练目标明确,重视交际性练习 |
五、差异化教学,加强学生合作意识,优势互补 |
第四章 COFFS HARBOUR HIGH SCHOOL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组织管理 |
第一节 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组织管理的重要性 |
第二节 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 |
二、过于轻松的课堂氛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
三、缺少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制度 |
四、教师资源浪费 |
第三节 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组织管理的技巧 |
一、科学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合理控制课堂教学节奏 |
二、建立课堂规范和课堂礼仪,集中学生注意力 |
三、明确课堂管理制度,把握课堂管理尺度 |
四、充分利用教师资源,本土教师与汉语教师志愿者协同教学 |
第五章 COFFS HARBOUR HIGH SCHOOL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师的语言 |
第一节 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师的语言的重要性 |
第二节 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师的语言存在的问题 |
一、媒介语使用过于频繁 |
二、教师课堂用语的可理解输入少 |
三、语言缺乏规范性、科学性,语言节奏变化缺乏稳定性 |
四、忽视体态语的辅助 |
第三节 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师的语言的技巧 |
一、注意媒介语与目的语的交叉使用 |
二、以可理解输入用语为主,与教学内容相适应 |
三、规范教师课堂用语,合理调控说话节奏 |
四、有效运用体态语 |
第六章 COFFS HARBOUR HIGH SCHOOL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多媒体与网络资源的应用 |
第一节 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多媒体与网络资源应用的重要性 |
第二节 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多媒体与网络资源应用存在的问题 |
一、多媒体课件制作的随意性 |
二、过多依赖多媒体网络资源 |
三、网络学习资源使用的不恰当 |
第三节 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多媒体与网络资源应用的技巧 |
一、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整体优化 |
二、灵活合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 |
三、正确筛选网络教学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当地中文老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同行汉语教师志愿者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访谈节选 |
附录四 针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其他16个开设汉语课堂的学校的20位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五 Coffs Harbour High School九年级CH81班 |
附录六 Coffs Harbour High School九年级CH81汉语班 |
附录七 Coffs Harbour High School八年级汉语班 |
致谢 |
四、调控教学节奏 优化课堂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自闭症学前儿童交互式身体活动方案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 杨宏昌.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教师教学转化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 张倩. 渤海大学, 2021(02)
- [3]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研究 ——以西宁市X小学数学教师为例[D]. 韩占芳.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4]寄宿制公立中学初中生学习自我管理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 ——以C市JG中学为例[D]. 文婷.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3)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研究[D]. 曲平.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新手与专家型高中物理教师演示实验教学行为比较研究[D]. 轩有为.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对话式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以郑州市两所初中为例[D]. 闫晓玲. 河南大学, 2020(02)
- [9]中学STEM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模型研究[D]. 马佳雯. 河南大学, 2020(02)
- [10]澳大利亚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技巧研究 ——以新州Coffs Harbour High School为例[D]. 刘姗. 苏州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