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氧核苷5'-卤代修饰剂的合成

脱氧核苷5'-卤代修饰剂的合成

一、脱氧核苷5’-位卤代修饰物的合成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许彤[1](2021)在《L-岩藻糖的从头合成和核苷类化合物的高效合成研究》文中提出L-岩藻糖,广泛分布于海藻和树胶当中,是哺乳动物细胞中许多糖脂N-和O-连接聚糖的共同组成部分。岩藻糖及其聚糖因具有信号传导、消炎、抗癌等功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开发含L-岩藻糖的糖类药物及诊断试剂,需要足量纯净、结构明确的含L-岩藻糖的糖类化合物进行生物活性研究。L-岩藻糖为岩藻寡糖和糖缀合物的合成提供了重要的原料。目前主要通过酶法、天然产物中提取及化学合成法获得L-岩藻糖。L-岩藻糖的化学合成主要是通过其他常见单糖转化而成,面临合成路线冗长,成本昂贵,总收率低等难题,从而使得含有L-岩藻糖的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本论文的第一部分工作中,我们发展了一种经济高效的从头合成L-岩藻糖的方法。利用廉价易得的L-乳酸乙酯为起始原料,通过10步反应,最终以12%的总收率成功获得L-岩藻糖。该合成路线以D-脯氨酸介导的不对称aldo1缩合反应作为关键反应构建了六碳糖骨架,以TEMPO/NCS氧化体系通过选择性氧化伯羟基为醛作为关键反应构建了目标分子中的醛基。核苷通常由碱基与核糖或去氧核糖组成,在酶代谢调节、细胞信号传导及DNA和RNA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核苷类化合物在抗病毒、抗肿瘤方向也有着优异表现。发展合成核苷的有效方法对于了解其作用机理进而推动核苷类药物(例如抗癌药和抗病毒药)的研发至关重要。尽管已报道了一些合成核苷的有效方法,但碱基的溶解性差,亲核性低,使得嘧啶和嘌呤的N-糖苷化反应,尤其是嘌呤衍生物的N9/N7区域选择性糖苷化反应仍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在本论文的第二部分工作中,我们发展了一种NIS/TMSOTf促进糖基炔烯酸酯给体的N-糖苷化反应,并完成了一系列核苷类化合物的高效合成,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打下了基础。这种糖苷化方法具有给体制备简单、性质稳定,促进剂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收率较高,底物适用性广泛等优点,有望对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核苷类化合物的合成扩大应用范围。

王守亮[2](2019)在《嘌呤脱氧核糖核苷类似物的合成工艺及抗病毒活性研究》文中指出胸腺嘧啶、胞嘧啶、腺嘌呤和鸟嘌呤是天然的2’-脱氧核苷碱基,在抑制肿瘤细胞或病毒的核酸合成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活性,但用于治疗肿瘤或病毒性疾病的效果不理想;另外随着新病原体的出现和旧病原体的进化,使宿主自身的免疫反应被迷惑,失去了对肿瘤或病毒的抑制能力。核苷膦酸盐具有等排、异极和等电子等特点,在酶作用下,可被膦酸化转为相应的具有较强抗病毒或抗肿瘤生物活性的三磷膦酸盐类似物。本文参考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艾拉酚胺等抗病毒药物的化学结构,采用生物电子等排理论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核苷膦酸酯新化合物,并对新化合物的抗病毒活性进行了评价,研究内容如下:(1)将鸟嘌呤的碳氧双键进行烷基化成为鸟嘌呤类似物,并将核糖2位的羟基修饰后与鸟嘌呤类似物反应,再与三氯氧磷发生取代反应,最后与L-丙氨酸酯对甲苯磺酸盐和维生素B6酯化衍生物反应,获得支链状嘌呤核苷膦酸酯化合物。通过抗病毒活性测试,(3-(((R)-(((2R,3R,4R,5R)-5-(2-氨基-6-乙氧基-9H-嘌呤-9-基)-4-氟-3-羟基-4-(甲基四氢呋喃-2-基)甲氧基)(((S)-1-异丙氧基-1-氧代丙烷-2-基)氨基)磷酰基)氧基)-5-(羟甲基)-2-甲基吡啶-4-基)甲基异丁酸酯(7α)表现出了弱抗病毒活性,在200μg/ml时,才出现细胞毒性,因此具有潜在继续研究的价值,需进一步的开发。(2)以尿嘧啶作为碱基,并以核糖作为糖基进行反应,再与三氯氧磷发生取代反应,最后加入L-丙氨酸酯对甲苯磺酸盐和吡哆醇二醋酸酯,获得支链状嘧啶核苷膦酸酯目标化合物,经抗病毒活性测试,基本无抗病毒活性且表现出一定的细胞毒性。(3)以苯酚为起始原料,通过取代反应、水解反应、酯化反应得到具有两个反应位点的(S)-环戊基-2-羟基-2-(2-羟基苯基)乙酸酯化合物,再通过三氯氧磷与核苷类似物进行取代并环合,获得环状嘌呤核苷膦酸酯化合物,经抗病毒活性测试,未发现有活性。(4)将L-焦谷氨酸的羧基和氨基分别用Bn和Boc进行保护,然后水解得到醇类物质,将所得醇类物质进行磺化和成醚,然后还原得到硫醇,再与三氯氧磷反应并环合,最后与核苷类似物进行取代,获得杂环嘌呤核苷膦酸酯化合物。通过抗病毒活性测试,(2S,4S)-2-(((2R,3R,4R,5R)-5-(2-氨基-6-甲氧基-9H-嘌呤-9-基)-3,4-二羟基-4-甲基四氢呋喃-2-基)甲氧基)-1,3,2-噻唑磷杂环庚烷-4-羧酸苄酯-2-氧化物(20β)表现出了中等抑制能力,但在45μM时,就出现了较强细胞毒性,因此需降低毒性并提高活性,有待进一步研究。通过对碱基、糖基或膦酸酯三个结构片段的修饰设计,最终合成了系列核苷膦酸酯化合物并进行抗病毒活性评价,发现仅有7α和20β两个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潜在价值,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周静[3](2012)在《一种南海珊瑚与一株珊瑚共附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及斑马鱼鱼毒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珊瑚及其共附生微生物是海洋天然产物的重要来源。珊瑚次级代谢产物有萜类、甾体类、前列腺素类、生物碱类等,大量化合物表现出了显着的生物活性,具有广阔的药用开发前景。海洋微生物是海洋天然产物研究的热点之一,从中发现了许多结构新颖、有强药理活性的化合物。特别是海洋共附生微生物可能参与宿主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已引起广泛关注。珊瑚体内也共生着大量的微生物,但目前对珊瑚共附生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尚不多。本研究对一种南海珊瑚与一株珊瑚共附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并对珊瑚、珊瑚共附生真菌等来源的化合物进行斑马鱼鱼毒等活性筛选评价,并对构效关系进行了探讨。对一种南海肉芝软珊瑚Sarcophyton sp.(XW-4)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分离鉴定。运用正相硅胶柱层析、ODS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半制备HPLC等分离手段,NMR, MS, UV, IR等现代波谱技术,分离得到了7个单体化合物,鉴定为7个西松烷二萜类的结构,分别为化合物1,(–)-marasol(2),(+)-11,12-epoxy-11,12-dihydrocembrene-C (3),(+)-11,12-epoxysarcophytol A(4), sarcophytol-B (5),(1Z,3E,7E,11Z)-19-hydroxy-cembra-1,3,7,11-tetraen-10,20-lactone (6),(2E,7E)-4,1l-dihydroxy-1,12-oxidocembra-2,7-dien (7),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文献调研表明,化合物2,4–7仅从软珊瑚科Alcyoniidae中被发现,而且化合物2,6仅从肉芝软珊瑚属Sarcophyton中被发现,因此这些西松烷二萜类化合物具有化学分类学意义。萜类作为Sarcophyton属软珊瑚含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结构类型,大多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从枝网刺柳珊瑚共附生隔孢伏革菌属真菌Peniophora sp.(ZJ-XS-2009001)中分离得到了12个单体化合物,鉴定为7个甾体类和1个二联苯醚类结构,分别为化合物4-hydroxy-17R-methylincisterol (8),麦角甾醇(9),表甾醇(10),麦角甾-7,22-二烯-3β-醇(11),(3β,5α,6β,22E)-6-甲氧基麦角甾-7,22-二烯-3,5-二醇(12),酒酵母甾醇(13),(3β,5α,6α,7α,22E)-5,6-环氧麦角甾-8,22-二烯-3,7-二醇(14),(3β,5α,6α,7α,22E)-5,6-环氧麦角甾-8(14),22-二烯-3,7-二醇(15),麦角甾-4,6,8,22-四烯-3-酮(16),过氧化麦角甾醇(17),9(11)-脱氢过氧化麦角甾醇(18),penicillide (19)。化合物8,12–19为首次从Peniophora sp.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8,12和16为首次从珊瑚共附生真菌中分离得到。甾体类化合物也是枝网刺柳珊瑚属主要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肿瘤、抗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表明共附生真菌可能参与了宿主甾体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运用斑马鱼(Danio rerio)鱼毒微量模型,结合卤虫(Artemia salina)致死、抗藤壶(Balanus amphitrite)幼虫附着、抗菌(Bacillus subtilis, Bacillus cereus, Staphylococcus aureus, Micrococcus tetragenus等9种细菌)等活性模型,对化合物进行了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化合物12,13和19显示了强的斑马鱼胚胎毒性,化合物12对斑马鱼胚胎致死毒性的EC50值为16.34μg·mL–1(24h);化合物13对斑马鱼胚胎脊索畸形毒性的EC50值为7.83μg·mL–1(72h),胚胎致死毒性的EC50值为10.22μg·mL–1(24h)。化合物3对蜡状芽胞杆菌B. cereus表现出中等强度的抗菌活性,化合物4和6对枯草芽胞杆菌B.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四联杆菌M. tetragenus表现出弱的抗菌活性;化合物6有较强的抗藤壶辅佐活性;化合物8显示出较强的卤虫致死活性。采用斑马鱼毒性微量模型对115个珊瑚及其共附生微生物等来源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活性和毒性的评价,构效关系分析表明,联苯醚类、异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斑马鱼鱼毒活性较为显着,具有明显的致畸和致死效应,EC50值大多集中在315μg·mL–1,羟基的存在对活性有重要贡献;部分蒽醌类化合物也表现出了较强的鱼毒活性,卵凝结和脊索畸形活性效应突出,可能是C-2位氢化吡喃环的存在增强了化合物的活性。珊瑚及其共附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结果,为珊瑚的化学分类学研究提供了化合物基础,对珊瑚共附生微生物与宿主关系的研究也具有借鉴作用;对吲哚生物碱、联苯醚、蒽醌、异香豆素等类型化合物的斑马鱼鱼毒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研究,为海洋化学防御化合物结构与功能的探讨提供了基础资料。

许雯[4](2009)在《新型NO供体-5(4H)-吡啶酮并氧化呋咱及其核苷衍生物的合成》文中研究说明氧化呋咱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在含能材料、医药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氧化呋咱系列化合物的研究对象主要局限于苯并氧化呋咱或嘧啶并氧化呋咱系列,而吡啶类氧化呋咱化合物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吡啶的许多衍生物是重要的药物,有些还是维生素或酶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吡啶酮式结构的抗菌活性,利用含内酰胺结构的氮杂环物在体内的生物活性,并结合氧化呋咱环是优良的体内NO供体的特性,本文设计了一个新的化合物——4H-[1,2,5]恶二唑[3,4-b]吡啶-5-酮-1-氧(又称:5(4H)-吡啶酮并氧化呋咱)。预计目标产物5(4H)-吡啶酮并氧化呋咱将具有多重生物活性,在医药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以其为碱基,与四乙酰核糖偶联可以得到非天然核苷衍生物,这类化合物在抗病毒和抗肿瘤化疗药物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旨在探索5(4H)-吡啶酮并氧化呋咱及其核苷衍生物的合成路线。通过文献查阅,机理分析,结合成本、检测手段、原料来源及中间体的稳定性、毒性和安全性,设计出了两条合成路线:邻硝基叠氮法和次氯酸钠氧化法。实验中以红外、质谱、核磁等手段对各步产物进行表征,并分析机理,证明两条路线都是可行的。其中邻硝基叠氮脱氮法较好,总体收率相对较高,操作方便。而次氯酸钠法总体收率不高,后处理繁琐,安全性较低,合成工艺尚待改进。最后对目标产物及其四乙酰核糖核苷衍生物进行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它们具有抗肿瘤活性。

赵宝娟[5](2009)在《3-C-3-乙炔基-3-氟-β-D-核苷衍生物的全合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毒副作用及耐药性是抗病毒及抗肿瘤的核苷类药物中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因此需要不断研究开发高效、低毒、具有全新结构类型或全新作用机制的核苷类药物。本论文即对一种新结构类型性的核苷类化合物——3-C-乙炔基-3-氟-核苷类化合物进行了全合成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1.3β-C-乙炔基糖原料的合成研究根据文献方法,我们以D-木糖为原料,进行丙酮叉保护,部分脱保护,5-酰化保护反应,3-位羟基氧化反应,然后通过炔基格氏试剂加成反应,制备3β-C-乙炔基糖原料,并将产物的熔点与文献对照,判断产物的结构及构型。2.3-C-乙炔基-3-氟-糖基化合物的合成研究以上一步产物3β-C-乙炔基糖为原料,经过3-位羟基酰化反应,醇解反应,制备氟化反应的前体化合物;然后对氟化的方法进行研究,最终以DAST为氟化试剂进行氟化反应,得到同时具有氟原子及乙炔基取代的糖中间体,经过进一步1-位乙酰化反应,得到3-C-乙炔基-3-氟-糖基化合物,并对产物的结构及构型进行了判断。根据氟化试剂DAST的反应特点,对氟化产物的形成提出了邻基参与的反应机理。3.3-C-乙炔基-3-氟-β-D-核苷的合成研究根据F-C催化剂作用下的Silyl-Hilbert-Johnson反应原理及方法,以路易斯酸SnCl4或TMSOTf为F-C催化剂进行3-C-乙炔基-3-氟-糖基化合物与各种碱基的偶联反应研究,得到了一系列保护的核苷化合物及脱保护的核苷合物,包括双环核苷化合物(15-OMe),对产物的结构及构型进行了判断,并对双环核苷化合物(15-OMe)和6-氯嘌呤N-(7)核苷产物的形成分别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刘宁[6](2007)在《以木糖为原料的新型异核苷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D-木糖为基本原料开展了C10高碳糖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合成了含烯醇醚结构的C10高碳糖及其衍生物,含木糖,C10高碳糖结构的新型异核苷类化合物,为高碳糖在生物活性物质及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打下了基础。合成的化合物均经红外、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高分辨质谱得到确证。并对所合成的异核苷类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活性测试。本课题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一、由木糖为基本原料经部分保护的木糖3-锅多步法合成C10高碳糖4,C10高碳糖4经过氢负离子还原和催化加氢分别立体选择性得到化合物5和6,化合物6经PDC氧化得到化合物7;化合物6经水解,乙酰化得到高碳糖异核苷的前体8。并合成了四乙酰基木糖和四苯甲酰基木糖。二、以四乙酰基木糖1、四苯甲酰基木糖2和五乙酰基C10高碳糖8为原料,利用Vorbrüggen法合成了结构新颖的木糖和C10高碳糖异核苷类化合物,其中二个具有双碱基结构,经红外、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高分辨质谱确证了它们的结构。三、对所合成的异核苷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测试。以人鼻咽癌CNE细胞为靶细胞时,在所测试化合物中化合物工8的IC50=53.55μg/ml,其余化合物的IC50均大于100μg/ml。另外几个化合物的测试正在进行中。上述研究,以D-木糖为基础原料合成了含烯醇醚结构的C10高碳糖系列衍生物。并合成了15个结构全新的木糖和C10高碳糖异核苷类化合物,经红外、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高分辨质谱确证了它们的结构。另外,体外活性测定表明,化合物18对人鼻咽癌CNE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53.55μg/ml。

孙晓峰[7](2005)在《核苷类药物的酶促改性和衍生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核苷类药物分子具有明显的抗癌和抗病毒活性,并用于治疗各种癌症和HIV病毒的疾病。为了提高和改善核苷类分子药效,需不断进行修饰改性。但核苷类药物分子含有多个活性基团,包括氨基、羧基、羟基等,因此采用直接化学合成的方法很难得到单一的目标产物,采用化学保护和解保护技术使工艺变得复杂而且增加环境污染的问题,利用生物催化剂的高效选择性来合成核苷类分子药物衍生物是较好的途径之一。 论文研究了非水介质中酶促合成核苷类药物修饰与可聚合核苷类药物衍生物的方法,以三种脂肪酸二乙烯酯分别与去羟肌苷、2’-脱氧核苷和5-氟核苷三种的核苷类药物制得了11种可聚合的核苷类药物衍生物;研究了6种溶剂他6种酶源对酶促合成影响,结果发现脂肪酶(PPL、CCL和AY30)和固定化的脂肪酶Lipozyme在极性较弱的溶剂二氧六环,丙酮和THF中对核苷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而在极性较强的DMF和吡比啶溶剂中催化活性很弱;产物经过分离纯化,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等分析手段表征,验证了这11新衍生物的结构。 论文研究了非水介质中酶促合成核苷和鲨肝醇的复合药物的方法;以脂肪酸二乙烯酯利鲨肝醇获得三种鲨肝醇的单乙烯酯,进一步与去羟肌苷和阿昔洛维两种核苷类药物反应得到6种含有核苷和鲨肝醇的复合药物;产物经过分离纯化表征,验证了这6种新复合药物的结构。 论文研究发展了脱氧尿苷和脂肪酸二乙烯酯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可控制的酶促合成方法:对于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在丙酮溶剂中是在2’-脱氧尿苷的伯羟基具有高选择性反应,而在二氧六环溶剂中,对仲羟基具有高选择性:对于脂肪酶PPL,在THF和丙酮溶液中对2’-脱氧尿苷仲羟基具有高选择性:因此,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得到不同区域选择性的衍生化产物。

王伟[8](2004)在《多头硫醚的生物活性及其配合物的研究》文中认为含氮杂环配体合成AgI配合物的研究是当前配位化学和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论文合成了未见报道的苯基四唑多硫醚配体14个,多头硫醚尿嘧啶衍生物8个,并通过红外、核磁、元素分析鉴定其结构。得到9个分别具有一维、二维及三维网络结构的配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研究了部分多头硫醚配体及其AgI配合物结构,并对该类化合物进行生物活性测试及光谱性质分析。归纳如下:一、合成了具有柔性连接基团的双苯基四唑硫醚配体及其AgI配合物。该类配体四唑环上的N原子和巯基上S原子具有同等配位能力,配体配位性能受空间因素的影响较大;同时配体中S原子间连接基团的长度和类型对于配合物的结构有着重要影响;阴离子的改变对于配体配位模式也有一定影响。二、合成了具有刚性连接基团的双苯基四唑硫醚配体其AgI配合物。具有刚性连接基团配体比柔性连接基团配体更难形成双硫醚配体的AgI配合物,只有刚性相对较小的配体才与金属配位,但配位方式基本相同,即N原子和S原子均能与AgI配位。三、合成了三头硫醚配体及其AgI配合物。系统讨论了连接基团改变对配合物结构的影响。柔性连接基团配体的端基配位模式相同,刚性较小配体与柔性配体的端基配位模式也相同;特别指出,配体由双头变为三头,N原子显示出比S原子更强的配位能力,说明连接基团不同对配体端基配位模式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而阴离子对三头配合物的结构影响不大。四、对合成的苯基四唑类多头硫醚进行了体外抗肿瘤生物活性的筛选及光谱性质分析。大多数样品未见细胞毒作用,含有均三嗪和均苯三亚甲基为连接基团多头苯基四唑衍生物具有相对较高的活性。在光谱性质上只有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出现明显阴离子特征峰,而配体和配合物紫外和荧光光谱没有明显差别。五、对合成的多头硫醚尿嘧啶衍生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苯环类刚性连接基团的多头尿嘧啶衍生物具有相对较高的活性。其中化合物a,a’-双(2-尿嘧啶硫基)-1,3-二甲苯表现出较高的活性,该样品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

李子成[9](2003)在《三氮唑核苷衍生物、哌嗪取代核糖衍生物及异丙醇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病毒、抗心律失常及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是目前新药研究中的热门课题。在抗病毒药物中,核苷类占了一半以上,因而展开了该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抗高血压和抗心律失常药物中,除了普利类外,异丙醇衍生物(即所谓“洛尔”类药物)占据了大部分,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将有可能开发出一些更能适用于不同患者、副作用更低、长效或超短程β受体阻滞剂。因此,本文以核酸为靶点,设计合成了三氮唑核苷衍生物和哌嗪取代的核糖两个系列的抗病毒药物,共27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还设计合成了异丙醇类抗高血压和抗心率失常药物5个系列26个化合物。两大类共53个化合物,其中44个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MS、元素分析和/或IR确证。 在修饰核苷衍生物的合成中,对邻二醇的保护进行了探索,发现原甲酸三乙酯与丙酮的反应混合物具有2,2-二乙氧基丙烷同样的作用,而且产物收率有所提高。实现了便捷高收率的保护邻二醇的方法。 合成双键核苷时,用α-乙酰氧基异丁酰氯和LiBr代替收率低或难以合成的α-乙酰氧基异丁酰溴,产物单一且收率高,实现了合成3′-溴代-2′-O-乙酰基-5′-保护核苷的新方法。 在合成1-位或/和5-位哌嗪或4-取代哌嗪基-D-呋喃核糖时,探索了4-取代哌嗪-D-呋喃核糖的合成方法,发现先合成N-取代哌嗪,然后再与保护的核糖反应,能简化后处理手续。 对合成的三氮唑核苷进行了抗肿瘤和抗病毒生物活性实验,初步结果表明:仅有1-(5-碘代-5-脱氧-β-D-呋喃核糖基)-1,2,4-三氮唑-3-甲酰胺对流感病毒A具有轻度抑制作用。这一结果也说明了抗病毒药物的研究开发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不能简单地利用构效关系预测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另外两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正在测试中.

刘君[10](2001)在《脱氧核苷5’-位卤代修饰物的合成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研究胸苷 5’ 位卤代 (氯、溴、碘代 )修饰物的合成。方法 以胸苷为原料 ,先在低温下 (<0℃ )与对甲苯磺酰氯反应 ,制得对甲苯磺酰化产物 ,再分别与NaCl、LiBr、NaI反应制得相应的 5’ 位卤代修饰物。结果 产品经显微熔点测定、一维核磁共振谱、质谱及元素分析表征。结构确认。结论 随Cl→Br→I电负性减小 ,导致 4’ H、5’ H电子云密度逐渐增大 ,其质子化学位移向高场移动。

二、脱氧核苷5’-位卤代修饰物的合成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脱氧核苷5’-位卤代修饰物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L-岩藻糖的从头合成和核苷类化合物的高效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糖化学发展简史
    1.2 糖类药物的发展
    1.3 L-岩藻糖的研究进展
        1.3.1 L-岩藻糖的简介
        1.3.2 L-岩藻糖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3.3 L-岩藻糖的合成研究进展
    1.4 核苷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4.1 核苷类化合物的简介
        1.4.2 核苷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1.4.3 核苷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1.5 论文选题意义及设计思路
第2章 L-岩藻糖的合成
    2.1 引言
    2.2 逆合成分析
    2.3 六碳糖骨架的合成
    2.4 羰基的还原
    2.5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核苷类化合物的合成
    3.1 引言
    3.2 论文思路
    3.3 糖基炔烯酸酯给体的制备
        3.3.1 全苯甲酰化核糖炔烯酸酯给体的制备
        3.3.2 全苯甲酰化葡萄糖炔烯酸酯给体的制备
        3.3.3 全乙酰化鼠李糖炔烯酸酯给体的制备
    3.4 核苷类化合物的合成
        3.4.1 嘧啶类核苷化合物的合成
        3.4.2 嘌呤类核苷化合物的合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验部分
    4.1 L-岩藻糖的合成
        4.1.1 六碳糖骨架的合成
        4.1.2 羰基的还原
        4.1.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4.2 核苷类化合物的合成
        4.2.1 糖基炔烯酸酯给体的合成
        4.2.2 嘧啶类核苷化合物的合成
        4.2.3 嘌呤类核苷化合物的合成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一
附录二

(2)嘌呤脱氧核糖核苷类似物的合成工艺及抗病毒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核苷类化合物的简介
        1.1.1 核苷类化合物的简介
        1.1.2 核苷类化合物的分类
    1.2 核苷类化合物的作用机理
        1.2.1 转录酶抑制剂
        1.2.2 聚合酶的抑制剂
        1.2.3 拮抗核苷酸
    1.3 病毒简介及核苷类化合物的用途
        1.3.1 病毒的生命周期
        1.3.2 预防和防病毒策略
        1.3.3 核苷类化合物的用途
    1.4 核苷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1.4.1 核苷类化合物在抗病毒功效的研究应用
        1.4.2 不同侧链膦酸酯在抗病毒中的研究应用
        1.4.3 核苷类化合物的结构修饰的合成研究现状
        1.4.4 病毒性肝炎的研究
    1.5 选题意义
第二章 核苷膦酸酯新化合物的结构设计及活性评价策略
    2.1 核苷膦酸酯新化合物的设计思路
        2.1.1 碱基部分的修饰
        2.1.2 糖基部分的改造
        2.1.3 膦酸酯部分的改造
    2.2 本文的总体设计思路
    2.3 实验仪器及材料
        2.3.1 主要实验仪器
        2.3.2 主要物料与试剂
        2.3.3 试剂的干燥处理
        2.3.4 细胞株
        2.3.5 HepG22.2.15 细胞使用前的细胞培养
    2.4 新核苷膦酸酯化合物抗病毒活性评价
        2.4.1 引言
        2.4.2 抗病毒活性测试
第三章 新型开环膦酸酯嘌呤类似物的合成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合成路线
        3.2.1 鸟嘌呤类似物膦酸酯的合成路线
        3.2.2 尿嘧啶类似物膦酸酯的合成路线
    3.3 化学实验部分
        3.3.1 (R)-异丙基-2-氨基丙酸酯对甲苯磺酸盐(化合物2)的合成
        3.3.2 3,3,8-三甲基-1,5-二氢-[1,3]二氧杂环庚烷并[5,6-c]吡啶-9-异丁酸酯(化合物3)的合成
        3.3.3 (3-羟基-5-(羟甲基)-2-甲基吡啶-4-基)甲基异丁酸酯(化合物4)的合成
        3.3.4 化合物5α和5β的制备
        3.3.5 化合物6α和6β的制备
        3.3.6 化合物7α和7β的制备
        3.3.7 化合物8α和8β的制备
    3.4 抗病毒活性评价
    3.5 结果及讨论
        3.5.1 化合物4 合成条件优化
        3.5.2 化合物结构表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环状磷酸酯嘌呤类似物的合成工艺研究
    4.1 引言
    4.2 合成路线
    4.3 化学实验部分
        4.3.1 (2S)-(2S,5R)-2-异丙基-5-甲基环己基-2-羟基-2-(2-羟基苯基)乙酸酯(化合物9)的合成
        4.3.2 (S)-2-羟基-2-(2-羟基苯基)乙酸(化合物10)的合成
        4.3.3 (S)-环戊基-2-羟基-2-(2-羟基苯基)乙酸酯(化合物11)的合成
        4.3.4 化合物12α和12β的制备
        4.3.5 (S)-5-(2-苯基乙酰基)吡咯烷-2-酮(化合物13)的合成
        4.3.6 (S)-2-氧代-5-(2-苯基乙酰基)吡咯烷-1-羧酸叔丁酯(化合物14)的合成
        4.3.7 (S)-苄基-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5-羟基戊酸酯(化合物15)的合成
        4.3.8 (S)-苄基-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5-((甲基磺酰基)氧基)戊酸酯(化合物16 )的合成
        4.3.9 (2S,2'S)-二苄基-5,5'-二磺酰二基双(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戊酸酯)(化合物17)的合成
        4.3.10 (S)-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5-巯基戊酸苄酯(化合物18)的合成
        4.3.11 (4S)-2-氯-1,3,2-噻唑磷杂环庚烷-4-羧酸苄酯-2-氧化物(化合物19)的合成
        4.3.12 化合物20α、20β和20γ的制备
    4.4 抗病毒活性评价
    4.5 结果及讨论
        4.5.1 合成路线的筛选
        4.5.2 核磁共振谱图
        4.5.3 质谱
    4.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部分化合物的核磁质谱图
缩略语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一种南海珊瑚与一株珊瑚共附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及斑马鱼鱼毒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Sarcophyton 属软珊瑚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活性研究进展
        1.1.1 Sarcophyton 属肉芝软珊瑚中的萜类化合物
        1.1.2 肉芝软珊瑚中的其他类型化合物
    1.2 珊瑚共附生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1.2.1 柳珊瑚共附生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1.2.2 软珊瑚共附生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肉芝软珊瑚 Sarcophyton sp. 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2 样品来源
        2.2.3 提取分离
        2.2.4 生物活性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结构解析
        2.3.2 理化数据
        2.3.3 活性
        2.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枝网刺柳珊瑚共附生真菌 Peniophora sp. 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菌株的筛选和培养
        3.2.3 提取与分离
        3.2.4 生物活性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结构鉴定
        3.3.2 理化数据
        3.3.3 活性
        3.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海洋天然产物的斑马鱼鱼毒活性筛选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吲哚类
        4.3.2 蒽醌类
        4.3.3 联苯醚类
        4.3.4 异香豆素类化合物
        4.3.5 细胞松弛素类
        4.3.6 甾体类化合物
        4.3.7 神经酰胺类和鞘糖酯类
        4.3.8 核苷类
        4.3.9 肽类
        4.3.10 大环内酯类
        4.3.11 氯代二苯甲酮类
        4.3.12 苯甲基糖类
        4.3.13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与创新点
研究展望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化合物 1 的附图

(4)新型NO供体-5(4H)-吡啶酮并氧化呋咱及其核苷衍生物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应用前景
    1.2 氧化呋咱类化合物概述
        1.2.1 呋咱
        1.2.2 氧化呋咱
        1.2.3 NO及其供体
    1.3 5(4H)-吡啶酮并氧化呋咱简介
2.路线设计
    2.1 氧化呋咱合成方法概述
    2.2 苯并及杂环并氧化呋咱类化合物的合成
        2.2.1 邻苯醌二肟法
        2.2.2 次氯酸钠氧化法
        2.2.3 叠氮法
        2.2.4 醋酸碘苯法
        2.2.5 电化学合成法
    2.3 5(4H)-吡啶酮并氧化呋咱合成路线的选择
        2.3.1 邻硝基叠氮脱氮法
        2.3.2 次氯酸钠氧化法
    2.4 糖苷键的形成
        2.4.1 重金属盐法
        2.4.2 经典的Hilbert-Johnson法和Silyl-Hilbert-Johnson反应
        2.4.3 熔融缩合法(Helferich反应)
    2.5 小结
3.实验部分
    3.1 一般实验条件
        3.1.1 一般仪器
        3.1.2 色谱和仪器分析
        3.1.3 起始原料
        3.1.4 药品和试剂
    3.2 路线一实验操作及讨论
        3.2.1 2-氯-6-甲氧基吡啶的制备
        3.2.1.1 实验方法
        3.2.1.2 结果讨论
        3.2.1.3 产物表征
        3.2.2 2-氯-3-硝基-6-甲氧基吡啶的制备
        3.2.2.1 实验方法
        3.2.2.2 结果讨论
        3.2.2.3 产物表征
        3.2.3 4-硝基-7-甲氧基四唑[1,5-a]吡啶的制备
        3.2.3.1 实验方法
        3.2.3.2 结果讨论
        3.2.3.3 产物表征
        3.2.4 5-甲氧基吡啶并氧化呋咱的制备
        3.2.4.1 实验方法
        3.2.4.2 结果讨论
        3.2.4.3 产物表征
        3.2.5 5(4H)-吡啶酮并氧化呋咱的制备
        3.2.5.1 实验方法
        3.2.5.2 结果讨论
        3.2.5.3 产物表征
    3.3 路线二实验操作及讨论
        3.3.1 3-硝基-2,6-二氯吡啶的制备
        3.3.1.1 实验方法
        3.3.1.2 结果讨论
        3.3.2 2-氨基-3-硝基-6-氯吡啶的制备
        3.3.2.1 实验方法
        3.3.2.2 结果讨论
        3.3.3 2-氨基-3-硝基-6-甲氧基吡啶的制备
        3.3.3.1 实验方法
        3.3.3.2 结果讨论
        3.3.3.3 产物表征
        3.3.4 5-甲氧基吡啶并氧化呋咱的制备
        3.3.4.1 实验方法
        3.3.4.2 结果讨论
        3.3.4.3 产物表征
    3.4 5(4H)-吡啶酮并氧化呋咱的四乙酰核糖核苷的制备
        3.4.1 实验方法
        3.4.2 结果讨论
        3.4.3 产物表征
4.机理分析
    4.1 路线一机理研究
        4.1.1 2-氯-6-甲氧基吡啶的制备
        4.1.2 2-氯-3-硝基-6-甲氧基吡啶的制备
        4.1.3 4-硝基-7-甲氧基四唑[1,5-a]吡啶的制备
        4.1.4 5-甲氧基吡啶并氧化呋咱的制备
        4.1.5 5(4H)-吡啶酮并氧化呋咱的制备
    4.2 路线二机理研究
        4.2.1 3-硝基-2,6-二氯吡啶的制备
        4.2.2 2-氨基-3-硝基-6-氯吡啶的制备
        4.2.3 2-氨基-3-硝基-6-甲氧基吡啶的制备
        4.2.4 5-甲氧基吡啶并氧化呋咱的制备
5.生物活性测试
    5.1 材料
        5.1.1 药物
        5.1.2 细胞株
        5.1.3 试剂与主要仪器
    5.2 方法
        5.2.1 药物制备
        5.2.2 肿瘤细胞培养
        5.2.3 实验分组
        5.2.4 MTT法测定目标产物对肿瘤细胞株的抑制作用
        5.2.5 数据统计学处理
    5.3 结果与讨论
6.讨论和补充
    6.1 两种合成路线的比较
    6.2 其它合成路线的尝试
7 总结
    7.1 结论
    7.2 课题展望及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5)3-C-3-乙炔基-3-氟-β-D-核苷衍生物的全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艾滋病及其核苷类药物的治疗
    1.2 乙型病毒性肝炎及其核苷类药物的治疗
    1.3 肿瘤及其核苷类药物的治疗
    1.4 抗病毒类药物的发现和发展
    1.5 核苷类化合物的化学合成方法
第二章 课题设计
    2.1 选题依据
    2.2 目标化合物及反应路线的设计
    2.3 主要原料与试剂
    2.4 实验试剂处理方法
    2.5 主要分析仪器
第三章 3β-C-炔基糖衍生物的合成
    3.1 引言
    3.2 1,2-氧-亚异丙基-D-木糖(3) 的合成
    3.3 5-氧-(4-氯苯甲酰基)-1,2-氧-亚异丙基-D-木糖(4)的合成
    3.4 5-氧-(4-氯苯甲酰基)-1,2-氧-亚异丙基-3-酰氧基-D-木糖(5)的合成
    3.5 5-氧-(4-氯苯甲酰基)-3-碳-乙炔基-1,2-氧-亚异丙基-D-核糖(6)的合成
    3.6 结果与讨论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氟原子及炔基取代的糖基配体的合成
    4.1 引言
    4.2 3-苯甲酰氧基-5-(4-氯苯甲酰氧基)-3-乙炔基-1,2-O-异亚丙基 -D-呋喃核糖(7)的制备
    4.3 1-甲基-3-苯甲酰氧基-5-(4-氯苯甲酰氧基)-3-乙炔基- D-呋喃核 糖(8)的制备
    4.4 经咪唑磺酸酯氟化的方法
    4.5 DAST 氟化反应
    4.6 ((2R,4R, 5S)-5-乙酰氧基-4-苯甲酰氧基-3-乙炔基-3-氟-四氢呋喃 -2-基)甲基 4-氯苯甲酸酯(12)的制备
    4.7 结果与讨论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3-C-乙炔基-3-氟-β-D-核苷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5.1 引言
    5.2 ((2R,4R, 5R)-4-苯甲酰氧基-5-(6-氯-7H-嘌呤-7-基)-3-乙炔基-3-氟-四氢呋喃-2-基)甲基4-氯苯甲酸酯(14)的合成
    5.3 以(14)为底物的一系列6-取代的嘌呤核苷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5.4 ((2R,4R, 5R)- 5-(2-氨基-6-氯-9H-嘌呤-9-基)-4-苯甲酰氧基--3-乙炔基-3-氟四氢呋喃-2-基)甲基4-氯苯甲酸酯(16)的合成
    5.5 ((2R,4R, 5R) -4-苯甲酰氧基- 5-(4-氯-7H-吡咯[2,3-d]嘧啶-7-基) --3-乙炔基-3-氟四氢呋喃-2-基)甲基 4-氯苯甲酸酯(17)的合成
    5.6 ((2R,4R, 5R)-4-苯甲酰氧基-5-(2,4-二氧代-3,4-二氢嘧啶-1(2H)-基)-3-乙炔基-3-氟四氢呋喃-2-基)甲基4-氯苯甲酸酯(18)
    5.7 甲基1-((2R,4R, 5R)-3-苯甲酰氧基-5-((4-氯苯甲酰氧基)甲基)-4-乙炔基-4-氟四氢呋喃-2-基)-1H-1,2,4-三氮唑-3-羧酸酯(20)
    5.8 其它碱基偶联反应条件的筛选
    5.9 结果与讨论
    5.10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双环核苷的单晶结构解析
    6.1 引言
    6.2((3aS,4R, 6S, 6aS)-3a-氟-6-(6-甲氧基-7H-嘌呤-7 基)-3a,4, 6,6a-四氢[3, 2,-c]-4 呋喃基)(15-OMe)甲醇的晶体结构
    6.3 晶体结构的描述与讨论
第七章 论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部分有代表性化合物的谱图
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以木糖为原料的新型异核苷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核苷类化合物概况
    1.2 核苷类药物
        1.2.1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1.2.2 核苷类抗肿瘤药物
    1.3 核苷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1.4 核苷类化合物的结构改造
        1.4.1 糖基改造
        1.4.2 碱基改造
        1.4.3 糖基和碱基同时改造
        1.4.4 非典型核苷类化合物
    1.5 国内外核苷类约物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5.1 国内外核苷类药物发展状况
        1.5.2 我国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C10高碳糖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2.1 引言
    2.2 结果与讨论
        2.2.1 以D-木糖为原料合成C10高碳糖
        2.2.2 C10高碳糖衍生物的合成
    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木糖及C10高碳糖异核苷类化合物的合成
    3.1 引言
    3.2 核苷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的选择
        3.2.1 碱基构造法
        3.2.2 糖基化法
    3.3 木糖异核苷类化合物的合成
        3.3.1 木糖异核苷类化合物反应条件优化
        3.3.2 尿嘧啶四乙酰化木糖异核苷合成及结构确证
        3.3.3 硫代尿嘧啶四乙酰化木糖异核苷合成及结构确证
        3.3.4 5-F尿嘧啶四乙酰化木糖异核苷合成及结构确证
        3.3.5 4-甲基-2-硫代尿嘧啶四乙酰化木糖异核苷合成及结构确证
        3.3.6 6-氯嘌呤四乙酰化木糖异核苷合成及结构确证
        3.3.7 N~4-乙酰胞嘧啶四乙酰化木糖异核苷合成及结构确证
        3.3.8 2,6-二氯嘌呤四苯甲酰化木糖异核苷合成及结构确证
    3.4 C10高碳糖异核苷类化合物的合成
        3.4.1 尿嘧啶高碳糖异核苷合成及结构确证
        3.4.2 5-F尿嘧啶高碳糖异核苷合成及结构确证
    3.5 异核苷类化合物合成实验中的影响因素
    3.6 肿瘤细胞培养及体外细胞毒活性
    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实验部分
    4.1 所用仪器及试剂
    4.2 第二章实验
        4.2.1 高碳糖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4.3 第三章实验部分
        4.3.1 木糖及C10高碳糖异核苷类化合物的合成
附图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研究论文
致谢

(7)核苷类药物的酶促改性和衍生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非水介质中酶促反应概述
    2.2 酶在合成核苷类药物衍生物中的应用
    2.3 非水介质中酶催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2.3.1 溶剂的影响
        2.3.2 不同酶源及利用形式的影响
        2.3.3 溶剂中含水量的影响
        2.3.4 温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酰化试剂的制备与表征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仪器与原料
        3.1.2 实验步骤
        3.1.3 实验合成方法
    3.2 三种酰化试剂的结构表征与讨论
        3.2.1 三种酰化试剂的结构表征
        3.2.2 酰化试剂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3.3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可聚合核苷类药物单体的酶促合成
    4.1 实验部分
        4.1.1 去羟肌苷的酶促合成
        4.1.2 2’-脱氧核苷的酶促合成
        4.1.3 5-氟核苷的酶促合成
    4.2 去羟基苷酯化产物结构表征和结果讨论
    4.3 2’-脱氧核苷酯化产物的结构表征和结果讨论
    4.4 5-氟核苷酯化产物结构表征和结果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核苷类药物衍生化区域可控酶促合成方法
    5.1 材料与仪器
    5.2 HPLC色谱分析方法
    5.3 溶剂与酶源的影响
    5.4 反应时间的影响
    5.5 反应底物的影响
    5.6 温度的影响
    5.7 溶剂含水量的影响
    5.8 摩尔比的影响
    5.9 酶量的影响
    5.10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核苷类复合药物的酶促合成
    6.1 实验部分
        6.1.1 可聚合鲨肝醇乙烯酯的酶促合成
        6.1.2 酶促合成去羟基苷鲨肝醇复合药物
        6.1.3 酶促合成阿昔洛韦鲨肝醇复合药物
    6.2 鲨肝醇乙烯酯单体的结构表征和结果讨论
    6.3 去羟基苷鲨肝醇复合药物的结构表征和结果讨论
    6.4 阿昔洛韦鲨肝醇复合药物的结构表征和结果讨论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多头硫醚的生物活性及其配合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1.1 配位化学简介
    1.2 配位聚合物
    1.3 含氮杂环配体及杂芳基硫醚配体的Ag~I 配合物
    1.4 硫醚配体的Ag~I络合物
    1.5 四唑及其衍生物合成及应用
        1.5.1 四唑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1.5.2 四唑及其衍生物的用途
    1.6 本论文选题依据及所取得的成果
第二章 以苯基四唑为端基的柔性双硫醚配体的Ag~I配位化学研究
    2.1 配体与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1.1 配体的合成
        2.1.2 配合物的合成
        2.1.3 配体和配合物晶体结构测定
    2.2 配体与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解析
        2.2.1 配体的晶体结构
        2.2.1.1 配体1,2-双(1-苯基-1,2,3,4-四唑-5-硫)乙烷(L~2)的晶体结构
        2.2.1.2 配体1,6-双(1-苯基-1,2,3,4-四唑-5-硫)己烷(L~5)的晶体结构
        2.2.1.3 配体2,2’–双(1–苯基–1,2,3,4–四唑–5–硫)乙醚(L~6)的晶体结构
        2.2.2 连接基团为–CH_2CH_2–的双苯基四唑硫醚配体L~2的Ag~I配合物
        2.2.2.1 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配合物[Ag_2L~2(NO_3)_2]_∞(1)
        2.2.2.2 具有二维网状结构的配合物[Ag_2L~2(ClO_4)_2]_∞(2)
        2.2.3 连接基团为–CH_2CH_2CH_2–双苯基四唑硫醚配体L~3三维网络结构的配合物{[Ag_2L~3CIO_4]CIO_4}_∞(3)
        2.2.4 连接基团为–CH_2CH_2CH_2CH_2–的双苯基四唑硫醚配体 L~4 的 Ag~I 配合物
        2.2.4.1 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配合物{[Ag_2L~4](ClO_4)_2}_∞(4)
        2.2.4.2 具有二维网络结构的配合物[Ag_2L~4(NO_3)_2]_∞(5)
    2.3 讨论
        2.3.1 Ag~I 离子的配位构型
        2.3.2 配体S 原子间连接基团的性质对配合物结构的影响
        2.3.3 阴离子对配合物结构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以苯基四唑为端基的刚性双硫醚配体的Ag~I配位化学研究
    3.1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3.1.1 配体的合成
        3.1.2 配合物的合成
        3.1.3 配体和配合物晶体结构测定
    3.2 配体与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解析
        3.2.1 反1,4-双(1-苯基-1,2,3,4-四唑-5-硫)-2-丁烯(L~8)的晶体结构
        3.2.2 1,2-双(1-苯基-1,2,3,4-四唑-5-硫甲基)苯(L~(11))的晶体结构
        3.2.3 连接基团为反–2–丁烯–1,4–双基双硫醚配体L~8 的Ag~I 配合物
        3.2.3.1 具有二维结构的配合物[AgL_(0.5)~8(NO_3)(H_2O)_(0.25)]_(2∞)(6)
        3.2.3.2 具有二维网状结构的配合物{[Ag_2L~8](ClO_4)_2}_∞(7)
    3.3 讨论
        3.3.1 配体中S 原子间连接基团对配合物结构的影响
        3.3.2 阴离子和溶剂对配合物结构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以苯基四唑为端基的三头硫醚配体的Ag~I配位化学研究
    4.1 配体与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4.1.1 配体的合成
        4.1.2 配合物的合成
        4.1.3 配体和配合物晶体结构测定
    4.2 配体和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解析
        4.2.1 配体1,3,5-三甲基-2,4,6-三(1-苯基-1,2,3,4 四唑-5-硫甲基)苯(L~(13))的晶体结构
        4.2.2 连接基团为2,4,6-三甲基-1,3,5-苯三甲基的一维链状结构的配合物{[AgL_2~(13)](CHCl_3)_2(NO_3)}_∞(8)
        4.2.3 连接基团为2,4,6-三甲基-1,3,5-苯三甲基的二维网状配合物[AgL_2~(13)](CHCl_3)(ClO_4)}_∞(9)
    4.3 讨论
        4.3.1 S原子间连接基团为柔性连接基团的双硫醚配体L~2、L~3、L~4 的Ag~I 配合物
        4.3.2 S原子间连接基团为刚性反-2-丁烯-1,4-双基双硫醚配体的两个Ag~I 配合物
        4.3.3 连接基团为2,4,6-三甲基-1,3,5-苯三甲基的三头硫醚配体L~(13)的两个Ag~I配合物
    4.4 小结
第五章 苯基四唑为端基多头硫醚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其 Ag~I配合物的光谱性质
    5.1 苯基四唑为端基的多头硫醚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5.2 苯基四唑为端基的多头硫醚化合物的光谱性质
        5.2.1 红外光谱(IR)
        5.2.2 配合物及配体的紫外光谱
        5.2.3 配合物及配体的荧光光谱
    5.3 小结
第六章 尿嘧啶衍生物的综述
    6.1 杂环化合物的研究对象及意义
    6.2 嘧啶及嘧啶衍生物
        6.2.1 以嘧啶、硫尿嘧啶及其衍生物为原料进行的合成修饰
        6.2.2 以硫尿嘧啶及其衍生物为配体与金属阳离子进行的配位反应
        6.2.3 尿嘧啶、硫尿嘧啶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6.3 论文选题意义和设计思路
第七章 多头尿嘧啶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7.1 仪器与试剂
    7.2 多头化尿嘧啶衍生物的合成反应
    7.3 多头化尿嘧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7.4 结果与讨论
        7.4.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7.4.2 制备多头尿嘧啶衍生物的讨论
        7.4.3 化合物有机波谱分析
        7.4.3.1 红外光谱(IR)
        7.4.3.2 核磁共振(NMR)
    7.5 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7.5.1 抗肿瘤活性筛选方法
        7.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7.6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致谢

(9)三氮唑核苷衍生物、哌嗪取代核糖衍生物及异丙醇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综述
    1 前言
    2 抗病毒药物的分类
        2.1 按作用机制分类
        2.2 按结构分类
    3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方式
    4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研究现状
        4.1 正常D-核糖核苷类似物
        4.1.1 2′-脱氧及2′-阿糖型核苷类似物
        4.1.2 核糖核苷类似物
        4.1.3 2′,3′-二脱氧和2′,3′-二脱氧-2′,3′-二脱氢核苷类似物
        4.1.4 六元糖环核苷类似物
        4.1.5 核苷前药
        4.2 无环核苷类似物
        4.3 无环核苷磷(瞵)酸酯类似物
        4.3.1 阿昔洛韦磷酸酯及其前药和更昔洛韦磷酸酯
        4.3.2 无环核苷膦酸酯类似物
        4.3.3 最新的无环核苷瞵酸酯类似物
        4.4 碳环核苷类似物
        4.4.1 五元碳环核苷类似物
        4.4.1.1 Aristeromycin类似物
        4.4.1.2 Neplanocin类似物
        4.4.1.3 Carba 2′-脱氧鸟苷及其类似物
        4.4.2 Carbovir和GW 1592U89
        4.4.3 四元碳环核苷类似物
        4.4.4 三元及六元碳环核苷类似物
        4.4.5 碳环核苷磷酸酯
        4.5 异核苷类似物
        4.6 杂原子取代核苷类似物
        4.6.1 二氧戊烷核苷类似物
        4.6.2 氧硫杂环戊烷核苷类似物
        4.6.3 反硫氧杂环戊烷核苷类似物
        4.6.4 噻唑酮核苷类似物
        4.6.5 异恶唑烷核苷类似物
        4.6.6 脱氢异恶唑和恶唑烷核苷类似物
        4.6.7 杂原子取代的改造碱基核苷类似物
        4.7 L-核苷类似物
        4.7.1 杂原子取代β-L-胞苷类似物
        4.7.2 L-2′,3′-二脱氧核苷类似物
        4.7.3 L-2′,3′-二脱氧-2′,3′-二脱氢核苷类似物
        4.7.4 L-嘌呤核苷类似物
        4.8 硫代核苷类似物
        4.9 其它
        4.9.1 苯并咪唑核糖核苷
        4.9.2 HEPT类似物
    5 结语
        5.1 存在问题:毒性与耐药性
        5.2 展望:未来抗病毒策略
    6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利巴韦林及其类似物的衍生物合成研究
    1 论文选题依据
    2 核苷类似物的设计合成
    3 实验部分
        3.1 仪器与试剂
        3.1.1 仪器
        3.1.2 试剂
        3.2 双(对硝基苯)磷酸酯的制备
        3.3 3-硝基-1,2,4-三氮唑的制备
        3.3.1 3-氨基-1,2,4-三唑的制备
        3.3.2 3-硝基-1,2,4-三氮唑的制备
        3.4 2,3-不饱和核糖
        3.4.1 1-α/β-D-呋喃核糖甲苷
        3.4.2 2,3,5-三-O-甲烷磺酰基-1-α/β-D-呋喃甲苷
        3.4.3 5-O-苯甲酰基-2,3-二-O-甲烷磺酰基-1-α/β-D-呋喃甲苷
        3.4.4 5-O-苯甲酰基-2,3-二脱氧-2,3-二脱氢-1-α/β-D-呋喃甲苷
        3.5 利巴韦林(1)和3-硝基-1-(β-D-呋喃核糖)-1,2,4-三氮唑(2)的合成
        3.5.1 利巴韦林(1)
        3.5.2 3-硝基-1-(β-D-呋喃核糖)-1,2,4-三氮唑(2)
        3.6 利巴韦林和3-硝基-1-(β-D-呋喃核糖)-1,2,4-三氮唑衍生物的合成
    4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哌嗪取代的核糖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1 前言
    2 哌嗪取代的核糖衍生物的设计
        2.1 5-哌嗪取代的核糖衍生物的设计
        2.2 1-哌嗪取代的核糖衍生物的设计
        2.3 1,5-二哌嗪取代的糖衍生物的设计
    3 实验部分
        3.1 仪器与试剂
        3.1.1 仪器
        3.1.2 试剂
        3.2 N-取代哌嗪的合成
        3.3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3.3.1 5-脱氧-5-N-取代哌嗪基-α/β-D-核糖甲苷
        3.3.2 1-取代-α/β-D-呋喃核糖的合成
        3.3.3 1,5-二取代哌嗪基-1-α/β-D-呋喃核糖的合成
    4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异丙醇衍生物β-受体阻断剂的合成
    1 前言
    2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3 设计思路
    4 实验部分
        4.1 仪器与试剂
        4.1.1 仪器
        4.1.2 试剂
        4.2 间甲基苯酚类异丙醇衍生物的合成
        4.3 对甲氧基苯酚类异丙醇衍生物的合成
        4.4 对甲基苯酚类异丙醇衍生物的合成
        4.5 对羟基苯甲酸类异丙醇衍生物的合成
        4.6 邻甲基苯酚类异丙醇衍生物的合成
    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核苷衍生物的抗肿瘤和抗病毒活性研究
    1 三氮唑核苷的抗流感病毒生物活性测试
    2 三氮唑核苷衍生物抗肿瘤生物活性测试
    3 结论
    4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语
致谢
作者简介

(10)脱氧核苷5’-位卤代修饰物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四、脱氧核苷5’-位卤代修饰物的合成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L-岩藻糖的从头合成和核苷类化合物的高效合成研究[D]. 许彤.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2]嘌呤脱氧核糖核苷类似物的合成工艺及抗病毒活性研究[D]. 王守亮.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1)
  • [3]一种南海珊瑚与一株珊瑚共附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及斑马鱼鱼毒活性研究[D]. 周静.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3)
  • [4]新型NO供体-5(4H)-吡啶酮并氧化呋咱及其核苷衍生物的合成[D]. 许雯. 南京理工大学, 2009(01)
  • [5]3-C-3-乙炔基-3-氟-β-D-核苷衍生物的全合成研究[D]. 赵宝娟. 天津大学, 2009(12)
  • [6]以木糖为原料的新型异核苷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D]. 刘宁. 郑州大学, 2007(04)
  • [7]核苷类药物的酶促改性和衍生化[D]. 孙晓峰. 浙江大学, 2005(08)
  • [8]多头硫醚的生物活性及其配合物的研究[D]. 王伟. 天津大学, 2004(11)
  • [9]三氮唑核苷衍生物、哌嗪取代核糖衍生物及异丙醇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李子成. 四川大学, 2003(02)
  • [10]脱氧核苷5’-位卤代修饰物的合成研究[J]. 刘君.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1(04)

标签:;  ;  ;  ;  ;  

脱氧核苷5'-卤代修饰剂的合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