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面爆破参数的多目标灰色决策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燚[1](2019)在《无运输倒堆工艺下高台阶内薄煤层开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矿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建设的特大型露天煤矿。目前使用着国内最先进的联合开采工艺系统。尤其是该矿下部岩层所采用的抛掷爆破—无运输倒堆工艺技术,为该矿减少了至少30%的剥离运输工程量。但随着首采区开采全面结束,二采区完成工作线布置并继续正常生产阶段,工作线抛掷爆破大高台阶内出现了大量厚度在04.32 m之间的5号煤层。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若将这部分煤炭不经开采直接倒推排弃,不仅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更达不到国家对于煤层资源回收率的硬性要求。因此,应该结合露天矿实际生产状况研究抛掷爆破台阶内薄煤层开采技术,不能浪费煤炭资源。依据煤矿勘探地质报告等地质信息,通过建立灰色系统综合评价体系进行开采工艺优选,以决策薄煤层的最优开采方法;并建立三维地质采矿模型为评价过程提供详实的数据信息,同时也为该矿生产过程提供技术指导。以3DMine矿业工程软件为载体,对勘探区域进行了三维地质建模,结果精确显示了该区域内的地表、地层信息以及该区域内5号煤层的地质储量和赋存状态;在此基础上,在已有的先进开采工艺中预选出若干种适用于该露天矿的开采工艺体系,借助灰色系统理论中灰靶决策和绝对关联度等手段,研究黑岱沟露天矿5号煤层选采的最佳工艺系统,结果发现,抛掷爆破—无运输倒堆工艺、露天采矿机—卡车—胶带输送机、单斗—卡车相结合的联合开采工艺在综合评价中属最优开采方法;最后,通过参照国内外对露天采矿机的应用情况,探讨出该机械设备在黑岱沟露天矿中应用方法。经理论分析和综合评价表明,黑岱沟露天矿理论上可以通过技术升级改造对5号煤层进行开采,这有利于增加矿方经济收入,也符合矿山绿色开采生产要求。露天采矿机的投入应用也能补充我国在该机械设备应用方面的空白。
崔鹦[2](2019)在《渝西南公路隧道洞身开挖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研究 ——以江习高速四面山隧道洞身开挖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隧道工程逐渐增多。公路隧道的建设有利于公路线性的改善,公路通行质量的提高。但公路隧道的建设,是面对地下岩土的作业,不可知的因素较多,这些未知的因素,如地质情况、隧道的技术等级等,将对隧道的施工方式带来不同的影响,特别是对隧道洞身开挖方式的影响十分显着。在我国西南山区,地质条件复杂,环境要求苛刻,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公路隧道的开挖方法和技术经济评价就显得十分重要。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开挖是整个隧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挖隧道时,不同的开挖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特别是在整个隧道设计中,会直接影响到隧道车体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开挖质量。本论文结合渝西南四面山隧道实际依托工程,针对渝西南低山丘陵区公路隧道洞身开挖的施工方法及技术经济评价进行了研究。本文从公路隧道施工理论出发,结合隧道开挖施工技术和方法的因素,首先论述了公路隧道开挖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经济评价,主要包括隧道开挖理论、质量管理理论、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法相关理论;其次,分析了低山丘陵地区公路隧道开挖的特点和难点。再对隧道洞身围岩自承能力与洞身开挖超前支护、隧道洞身围岩等级情况的划分以及其相对应的最佳隧道洞身开挖方法的选取使用、不同类型的隧道洞身开挖施工工艺与不同的开挖工艺方法对比分析进行了研究;接着利用有限元软件对不同围岩情况下的不同开挖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再利用AHP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分别对分离式隧道、小净距隧道洞身开挖方案技术经济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渝西南四面山隧道为工程背景,根据前面分析研究所得到的理论基础,为四面山隧道洞身开挖方式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施工现场采集的数据为基础,运用隧道洞身开挖技术方法指导施工,及时汇总分析,掌握隧道的洞身开挖的实时情况,对洞身开挖作业作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在施工过程中四面山隧道的施工质量始终符合公路隧道施工(JTGF60-2009)中的技术规范与质量的要求,也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四面山隧道洞身开挖方案的可行与有效性。
苏木林[3](2018)在《熊冲隧道光面爆破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光面爆破技术自从被提出到现在已有60多年,目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光面爆破技术是控制爆破的一种,爆破后可以形成光滑的轮廓,且不会对围岩造成大的扰动,被较多应用于隧道开挖工程中。熊冲隧道为z中等断面深埋双洞隧道,属于梧州环城高速建设隧道之一,围岩为硅质砂岩,节理裂隙发育,部分地段风化程度较高,整体性较差。采用普通的爆破工艺爆破后效果不理想,造成了大量经济损失。本文以研究适合熊冲隧道光面爆破技术为目的,介绍了光面爆破技术在熊冲隧道的研究方法与应用情况。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爆破过程的破岩机理,介绍了爆炸应力波叠加理论、爆生气体作用理论和应力波与爆生气体共同作用三大理论中围岩裂隙起裂、扩展、止裂的过程及规律,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光面爆破原理,分析了周边孔间距、不耦合系数、光爆层厚度、装药线密度、炮孔堵塞长度、装药结构等几个对光面爆破技术影响较大的因素,为后续光面爆破试验参数的选择提供指导。然后对熊冲隧道围岩地质条件进行了调查,搜集了相关资料,统计节理分布情况,找出围岩节理裂隙分布规律,根据围岩情况采用全断面开挖法进行试验。试验前采用ANSYS/LS-DYNA软件模拟熊冲隧道光爆层爆破过程,得出了各个时间步长的裂隙扩展图、应力云图,研究熊冲隧道光面爆破时围岩的损坏过程。试验以对光面爆破影响较大的光爆层厚度、线装药密度及周边孔间距为影响因素,根据正交试验原理L9(33)的要求,设计了 9组试验。其涵盖了3因素3水平上的主要试验,设计科学合理。根据孔网参数的计算公式,考虑到熊冲隧道实际情况,选取合理的孔网参数取值,使用导爆索等爆破器材进行试验。试验后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熊冲隧道光面爆破试验在严格控制孔网参数精度的条件下进行,试验取得了成功。超欠挖平均为13.1cm,平均半孔率71%,且均大于50%,各项指标均达到预期要求。对光爆层爆破模拟结果分析表明,光爆层内部贯穿裂隙发育,爆破对周边孔上覆岩体裂隙拓展情况较弱。运用多目标灰色决策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比较各组试验参数的优劣,找出其中最优参数组合,确定最佳的孔网参数选取范围,最佳周边孔间距取值为45~50cm,最佳光爆层厚度取值为49~59cm,最佳线装药密度为0.16~0.20kg/m,最佳炮孔密集系数为0.8~0.85。新的钻破参数被应用于隧道掘进开挖后,经济效益和安全性得到很大提高。
祁建东[4](2018)在《西石门铁矿深部巷道围岩破坏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浅部矿产资源的日渐枯竭,迫使采矿活动快速地迈向地球深部。深部开采所带来的一系列技术问题正在引起越来越多关注。本文以西石门铁矿转至深部开采过程中所遇到的巷道变形破坏加剧、防控难度加大为研究背景,采用现场调研、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手段,通过构建连续-离散耦合计算分析模型,揭示了不同围压条件下水平联巷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由此对巷道支护参数及爆破参数进行了优化,保证了巷道安全稳定,实现了矿山开采由浅入深的安全过渡。本文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以室内试验为基础,根据AHP层次分析原理和Fuzzy模糊评价原理,建立了水平联巷围岩岩体质量综合评价层次结构模型,改进了巷道岩体质量综合评价辨识方法,重点研究了北区-100m水平联巷围岩的稳定性特征。研究表明,随着矿山开采向深部进展,岩体稳定性会逐渐弱化,至-100m水平,在上部定为按Ⅱ级围岩设防的联巷须按Ⅲ级围岩设防,开采深度与围岩的等级划分有直接和重要的关联。(2)采用连续-离散耦合分析模型对巷道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研究发现:随着开采深度的加大,巷道围岩力学状态逐渐发生变化,随围压的不同,马蹄形巷道围岩逐渐由弹性变形过渡到塑性变形,不仅如此,破坏的部位亦随之改变,当K大于1时,围岩破坏主要集中在巷道顶板、底板,当K小于1,围岩破坏主要集中在巷道两帮,当K等于1,围岩破坏表现出明显的分区破裂化现象。随着围压不断增大,破裂总数逐渐增多。(3)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针对相应部位的锚杆长度、网度及安装角度等参数进行优化模拟,发现: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在网度不变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锚杆的长度,而锚杆直径及锚杆角度对支护效果影响较小。据此对相应部位进行了支护设计。(4)将优化后的参数应用于北区-100m水平联巷,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围岩趋于稳定后,顶板下沉量控制在15.2mm~16.8mm,两帮位移量控制在24.9mm~26.9mm;优化后的周边眼炮孔间距为0.6m、最小抵抗线0.67m、药卷直径为25mm,在半孔率和平整度方面都要优于原先设计方案。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取得了如下创新性研究成果:(1)基于AHP层次分析原理和Fuzzy模糊评价原理,建立了巷道围岩岩体质量综合评价层次结构模型,形成了一套巷道岩体质量综合评价辨识方法。(2)通过构建连续元与离散元计算数据交换传输算法及函数,建立了一种巷道连续-离散耦合计算分析方法,揭示了深部巷道不同围压条件下围岩变形破坏宏-细观力学机理。(3)建立一种基于正交试验-灰色关联度理论获取巷道锚网支护最优方案的方法。本文研究方法及相关成果,可部分弥补现有矿山向深部过渡是相关研究工作的不足,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及工程参考价值。
杨宁[5](2017)在《软破厚大矿体安全高效采矿工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经济的全面发展,矿产资源在社会中的需求逐渐增大,近几年的消耗十分迅猛,矿产资源开采条件较好、品位较高的已经慢慢枯竭,大多遗留下的都是复杂难采矿体,导致这类矿床的开采份量越来越多。软破厚大矿体具有矿岩体节理裂隙极其发育、矿岩破碎不稳固、巷道掘支难度大、支护成本高、中深孔成孔难、爆破落矿效果差、生产效率低以及贫化损失率大等诸多生产及技术难点,是采矿界的一大难题。本文以四川会理铅锌矿软破厚大矿体开采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开采技术条件及室内岩石力学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在岩体质量分类评价、岩体支护以及爆破参数优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调查研究了矿体开采技术条件,结合矿山生产现状分析总结出了矿山目前所面临的技术问题。(2)进行了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和工程地质调查,分别采用RQD值、Q值、CSIR和GSI等方法对岩体的质量进行了分类评价,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3)针对电耙道、凿岩巷道开展了多次爆破及放矿动载荷作用下的支护技术研究工作。运用数值模拟软件进行计算并详细的分析比较,提出了一套具有针对性的复合支护方案,并进行了现场应用试验。(4)研究确定了合理的炸药单耗,研究优化了中深孔爆破参数和扩漏拉底工程布置,有效地解决了现场爆破时所面临的大块产出率高、悬顶、扩漏拉底质量不高、拒爆以及中深孔质量差等系列问题。(5)进行了软破厚大矿体现场工业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试验采场矿石损失率11.55%,贫化率18.4%,很好地实现了矿山安全、高效的开釆目标。
彭浩淼[6](2016)在《隧道减振光面爆破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光面爆破作为一种使爆破轮廓线达到平整、光滑的控制爆破技术,其运用于各种岩土工程的爆破施工。爆破振动是在爆破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无法避免的次生危害,极易使围岩产生松动、脱落,在地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甚至发生塌方,给开挖施工带来非常大的安全隐患。本文以理论分析和工程实验为研究手段,研究了隧道爆破开挖过程中影响爆破振动的各个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掏槽眼的布置形式、爆破参数的优化以及采用水压爆破等方法类似对爆破振动大小进行了控制改进,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爆破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进一步求证了光面爆破的振动规律,为指导隧道进行安全、快速的爆破施工提供了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采用微差爆破中,光面爆破开挖所产生的最大振速主要集中在整个爆破过程的前几个爆破段位,尤其是第一段掏槽眼爆破,其振速是其他炮孔爆破的2倍左右。因此,降低爆破振速大小应重点控制掏槽眼爆破方案,选取合适的掏槽眼打孔、装药方案能有效的降低爆破振速,减小隧道的爆破振动;(2)在其他爆破参数相同的条件下,开挖进深和单次爆破用药量是对爆破的振动大小影响最主要的因素,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围岩情况,通过合理控制开挖进深来进行对爆破振动强度的控制;在单次爆破装药量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增加振动较大段的钻孔数量、缩小孔间距并相应降低每孔的装药量来降低爆破振动大小。在新工艺方面,水压爆破除了其除尘效果显着、有利于提高岩石破碎度以外,还具有很好的减振效果,通过试验研究其减振效果约为10%;(3)隧道光面爆破的振动大小与当前地质条件、炮孔的布置、药量的分配以及爆破方法均存在直接的关系,在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控制的同时,结合其他方面进行逐一针对性优化才能得到最好的实际效果。因此,在定性、定量分析爆破振动效果的同时,做到数字化动态跟踪监测、对施工方案进行动态调整与完善对于推动、完善未来爆破振动控制技术、防止地质灾害及保证施工安全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邹宝平,杨建辉,王建秀,胡力绳[7](2015)在《基于灰色理论与BP神经网络的特长瓦斯隧道爆破参数优选》文中指出围岩岩体力学行为复杂多变,为避免爆破振动激发煤与瓦斯突出,获得合理的松动爆破,对特长瓦斯特大断面隧道爆破参数进行优选预测研究。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和BP神经网络,考虑围岩累积爆破损伤变形具有的动态性、瓦斯等灰色信息,选取最小抵抗线、炮孔间距、装药集中度等参数作为主要优选指标,建立基于单位化约束条件的综合集成优选模型,并对爆破振动效应下的特长瓦斯特大断面隧道的爆破参数进行优选预测。结果表明,建立的基于单位化约束条件的综合集成优选模型降低了试验中爆破参数的离散程度,当爆破参数E、W、q1的优选值分别为60、70 cm、0.12 kg/m时,基于单位化约束条件的综合集成优选模型优选预测值精度较高,隧道爆破效果较好。
邓诗泉[8](2014)在《沪昆高铁黄连山隧道光面爆破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光面爆破是一种在岩体开挖轮廓线上布置一排间距小的平行炮孔,然后同时起爆这些装药少、采用不耦合装药结构的炮孔,相邻两炮孔连线上的岩石被贯穿,形成平整光滑断裂面的控制爆破技术。黄连山隧道为浅埋、超大断面的高铁双线隧道,围岩地质条件复杂,稳定性差,工程质量要求高。若采用普通爆破的方法,极易出现围岩脱落、冒顶或松石甚至坍塌现象,给掘进带来非常大的困难和安全隐患。本论文从爆破效果和施工安全的角度,采用理论分析、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该隧道的光面爆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亲临黄连山隧道现场调研地质条件、爆破环境和工程要求等施工条件。其次,把周边孔间距、光爆层厚度和线装药密度作为影响光面爆破效果的主要因素,根据经验公式确定这3个因素的合理范围,对每个因素选取3个水平,运用正交试验法择优组合9组试验方案;对每一组方案进行3次现场试验,统计并综合评价其爆破效果,把半孔率、超欠挖量和残孔深度作为评价指标,运用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理论从9组试验方案中决策出合理的光面爆破方案(周边孔间距50cm,光爆层厚度60cm,线装药密度0.27kg/m);最后,运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该方案进行数值模拟。从光爆层选择单排相邻两周边孔台阶建立模型并进行数值计算,分析等效应力的传播过程,并对相邻两周边孔中垂线上的特定单元等效应力大小进行了分析。该方案被投入工程应用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爆破效果。根据质检部门统计的数据,平均超欠挖量控制在6-10cm,最大超欠挖量控制在15cm之内,半孔率达到了75%左右,炮孔利用率达到95%左右,拱顶下沉和拱墙水平收敛趋于稳定,确定该方案可以保证黄连山隧道的工程质量,可以为隧道施工人员提供安全的施工环境。
高静静[9](2014)在《岩石巷道爆破参数优化与爆破效果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在岩石巷道掘进爆破时,由于掘进工作面相对较小,夹制作用较大,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爆破技术,将导致巷道超欠挖严重,围岩受到扰动破坏范围大,增加支护难度和支护成本,不仅影响施工质量还影响施工进度。鉴于此,本文以四川锦宁矿业有限公司大顶山矿区岩石巷道掘进爆破试验为基础,开展岩石巷道爆破参数优化及爆破效果评价研究,研究成果对改善类似矿山岩石巷道掘进爆破效果、提高掘进效率、改善支护效果和降低岩石巷道掘进成本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根据大顶山矿区现状,制定了岩石巷道爆破设计方案,在不同巷道进行了爆破试验和爆破效果评价,取得了以下成果:(1)对每次爆破试验后,统计了爆堆尺寸、超欠挖位置和超欠挖范围,分析了大块特征及炮孔利用率,在试验基础上得到优化后的爆破参数。(2)在巷道掘进爆破同时进行了爆破震动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发现在距爆源较近时,当测点正对爆源时,垂直方向振动速度明显大于水平径向振动速度;当测点平行爆源时,水平径向振动速度明显大于垂直方向振动速度;在相同的装药量和爆源距离时,正对爆源的垂直方向振动速度和水平径向振动速度都明显大于平行爆源的垂直方向振动速度和水平径向振动速度。(3)根据岩石巷道爆破试验的统计结果,以统计爆破效果指标为参考数列、爆破设计参数为比较数列,分析了灰色关联度,得出影响平均超挖量的最大灰色关联度为辅助眼数目,影响最大超挖量的最大灰色关联度为周边孔距,影响最大欠挖量的最大灰色关联度为辅助眼数目,影响保留半孔率的最大灰色关联度为周边眼的单孔装药量,影响爆堆高度的最大灰色关联度为辅助眼的药量,影响爆堆长度的最大灰色关联度为掏槽眼药量。影响整个爆破效果参数的较大灰色关联度为周边孔药量、掏槽眼数目、掏槽眼药量。(4)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爆破效果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较接近。通过BP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来多次调整爆破参数,得出了针对大顶山矿区在确保爆破效果的情况下最经济实用的爆破参数。(5)在灰色关联对爆破参数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巷道爆破效果的所有因素进行了更全面地分析,认为一级指标中岩石性质和孔网参数为主要影响参数,二级指标中岩体强度、理裂隙发育程度、孔密集系数和不耦合系数为较大影响指标。(6)建立了岩石巷道爆破效果的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并以试验为基础进行爆破效果评价,其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在评价结果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大顶山矿区岩石巷道爆破效果的措施。
赖伟[10](2012)在《复杂急倾斜薄矿脉采矿方法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薄、松软、复杂多变难采矿体[1]一直是采矿技术难题,为了解决这类矿体的回采,开展了专门的采矿研究。首先,研究分析了国内外急倾斜薄到极薄矿脉开采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几种高效采矿方法及其在矿山的应用。其次,采矿方法的选择是一个多目标、多因素影响的决策过程,采用灰色理论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采矿方法优选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采矿方法选择因素的权重,然后通过灰色关联决策方法对采矿方法进行优选。优选的采矿方法更符合实际情况,具有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简单易行,科学合理等诸多优点。并将其应用于伊斯坦贝尔德金矿的采矿方法优选,优选结果为无底柱小分段崩落法。第三,开展了无底柱小分段崩落法在薄到极薄矿脉中的应用研究,研究了薄到极薄矿脉中采用中深孔落矿的回采方式,爆破参数等,进一步优化了采场结构参数,证明了急倾斜薄到极薄矿脉中深孔落矿的可行性。灰色关联决策——层次分析法优选的采矿方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工业试验效果良好,其是一种较好的优选方法。无底柱小分段崩落法是开采该类矿体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为类似矿体开采借鉴。
二、光面爆破参数的多目标灰色决策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面爆破参数的多目标灰色决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无运输倒堆工艺下高台阶内薄煤层开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薄煤层开采技术现状 |
1.2.2 国内薄煤层开采技术现状 |
1.2.3 复合煤层抛掷爆破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黑岱沟露天煤矿地质概况与生产现状 |
2.1 地质概况 |
2.2 采矿设计 |
2.2.1 开采工艺 |
2.2.2 开采设备及开采参数 |
2.3 5号煤层开采必要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3Dmine的地质模型建立及储量计算 |
3.1 地表模型建立 |
3.2 地质数据库简介与建立 |
3.3 煤层模型建立 |
3.4 块体模型建立与储量计算 |
3.5 露天采场的模拟 |
3.6 本章小结 |
4 无运输倒堆工艺下高台阶内薄煤层开采工艺优选 |
4.1 露天开采工艺分类 |
4.2 露天采矿工艺适用条件 |
4.3 黑岱沟露天煤矿开采方法研究 |
4.3.1 黑岱沟露天煤矿表土层剥离方案研究 |
4.3.2 黑岱沟露天矿5 号煤层开采方案研究 |
4.3.3 黑岱沟露天煤矿岩土层剥离方案研究 |
4.4 开采方案选择原则 |
4.5 开采方案综合评价方法 |
4.6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开采工艺评价方法研究 |
4.6.1 灰色决策模型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
4.6.2 关于开采工艺的灰色系统理论决策 |
4.7 本章小结 |
5 露天采矿机在薄煤层选采中应用研究 |
5.1 黑岱沟露天矿开采程序布置探讨 |
5.2 露天采矿机生产能力匹配研究 |
5.3 露天采矿机工作方式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2)渝西南公路隧道洞身开挖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研究 ——以江习高速四面山隧道洞身开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隧道洞身开挖方法及评价分析相关理论 |
2.1 隧道施工方法 |
2.1.1 隧道洞身施工方法分类 |
2.1.2 隧道施工方法选取原则 |
2.2 隧道洞身开挖基本理论与方法 |
2.2.1 新奥法与公路隧道施工 |
2.2.2 全断面开挖法 |
2.2.3 台阶法 |
2.2.4 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 |
2.2.5 中隔壁法 |
2.2.6 双侧壁导坑法 |
2.3 技术经济评价分析方法 |
2.3.1 AHP方法概念 |
2.3.2 灰色关联度法 |
2.4 质量管理基本理论分析 |
2.4.1 质量管理体系理论 |
2.4.2 隧道洞身开挖质量控制 |
第3章 低山丘陵区隧道开挖的难点与特点分析 |
3.1 渝西南低山丘陵区隧道地质特点 |
3.2 渝西南低山丘陵区隧道地质难点 |
3.3 渝西南低山丘陵区隧道的施工方法 |
3.4 渝西南低山丘陵区隧道环保施工 |
第4章 隧道洞身围岩与开挖技术经济分析 |
4.1 围岩的自承力与洞身开挖超前支护 |
4.1.1 围岩自承力分析 |
4.1.2 洞身开挖超前支护 |
4.2 围岩情况与开挖方法分析 |
4.3 隧道洞身开挖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案 |
4.3.1 洞身开挖方法施工工序的确定 |
4.3.2 分离式隧道洞身开挖施工工艺研究 |
4.3.3 小净距隧道洞身开挖施工工艺研究 |
4.4 隧道洞身开挖技术经济应用分析 |
4.4.1 技术经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
4.4.2 技术经济分析在隧道工程中的管理应用 |
第5章 隧道洞身开挖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 |
5.1 隧道洞身开挖方法模拟分析 |
5.1.1 Ⅲ级围岩下不同开挖方法模拟分析 |
5.1.2 Ⅳ级围岩下不同开挖方法模拟分析 |
5.1.3 V级围岩下不同开挖方法模拟分析 |
5.2 分离式隧道洞身开挖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
5.2.1 Ⅳ级围岩下不同开挖方法技术经济分析 |
5.2.2 V级围岩下不同开挖方法技术经济分析 |
5.3 小净距隧道洞身开挖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
5.3.1 Ⅳ级围岩下不同开挖方法技术经济分析 |
5.3.2 V级围岩下不同开挖方法技术经济分析 |
第6章 低山丘陵区隧道洞身开挖方案的形成与实施效果评价--以渝西南江习高速四面山隧道为例 |
6.1 依托工程介绍 |
6.2 地理环境及气象水文条件 |
6.2.1 地理环境 |
6.2.2 气象及水文条件 |
6.3 四面山隧道洞身开挖方案的选择 |
6.3.1 分离式隧道Ⅳ、Ⅴ级围岩洞身段施工方案 |
6.3.2 小净距隧道Ⅳ、Ⅴ级围岩施工方案 |
6.4 四面山隧道洞身开挖爆破设计 |
6.4.1 四面山隧道洞身开挖爆破方案 |
6.4.2 四面山隧道爆破方案参数 |
6.5 四面山隧道洞身开挖方案技术经济效果评价 |
6.5.1 四面山隧道洞身开挖施工质量分析 |
6.5.2 四面山隧道洞身开挖施工进度分析 |
6.5.3 四面山隧道洞身开挖施工成本分析 |
6.5.4 四面山隧道实施效果综合评价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熊冲隧道光面爆破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1.2 国内外有关光面爆破技术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光面爆破力学原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光面爆破技术概述 |
2.2 光面爆破原理 |
2.2.1 应力波叠加理论 |
2.2.2 爆生气体的破岩机理 |
2.2.3 爆炸应力波与爆生气体共同作用原理 |
2.3 光面爆破相关因素分析 |
2.3.1 围岩地质条件对光面爆破效果的影响分析 |
2.3.2 周边孔间距及装药量 |
2.3.3 装药结构 |
2.3.4 不耦合系数 |
2.3.5 炮孔密集系数及光爆层厚度 |
2.3.6 炮孔堵塞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熊冲隧道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
3.1 工程来源及地理位置 |
3.2 熊冲隧道岩性条件 |
3.2.1 遂址区地层岩性 |
3.2.2 岩石风化程度 |
3.2.3 隧道围岩节理裂隙情况 |
3.3 不良地质现象与水文地质 |
3.4 施工方法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数值模拟优化分析 |
4.1 ANSYS/LS-DYNA软件功能及算法 |
4.2 隧道光爆层模型的创建及算法的确定 |
4.2.1 隧道光爆层模型的创建 |
4.2.2 计算法的确定 |
4.3 岩石屈服条件及材料属性选择 |
4.3.1 岩石屈服条件 |
4.3.2 材料属性及其状态方程 |
4.4 模拟结果 |
4.4.1 岩石中爆生裂纹随时间的扩展过程 |
4.4.2 应力传播过程 |
4.4.3 模型单元等效应力分析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熊冲隧道光面爆破试验研究 |
5.1 试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
5.1.1 正交实验的原理 |
5.1.2 实验研究内容 |
5.2 爆破参数及试验参数选择 |
5.2.1 炮孔深度 |
5.2.2 周边孔孔距 |
5.2.3 光爆层厚度 |
5.2.4 不耦合系数 |
5.2.5 装药结构及网路接法 |
5.2.6 周边眼线装药密度 |
5.2.7 炮孔填塞长度 |
5.2.8 爆破网路与起爆顺序 |
5.3 光面爆破试验设计 |
5.4 光面爆破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西石门铁矿深部巷道围岩破坏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选题意义及课题来源 |
2.1.1 选题意义 |
2.1.2 课题来源 |
2.2 深部围岩变形破坏研究 |
2.2.1 深部围岩变形破坏理论研究 |
2.2.2 深部围岩变形破坏数值模拟研究 |
2.3 巷道围岩支护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2.3.1 巷道围岩支护理论的研究现状 |
2.3.2 巷道围岩支护技术发展现状 |
2.4 光面爆破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2.4.1 国外光面爆破技术研究现状 |
2.4.2 国内光面爆破技术研究现状 |
2.4.3 光面爆破数值模拟的研究 |
2.5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2.5.1 研究内容 |
2.5.2 研究方法 |
2.5.3 技术路线 |
3 深部巷道围岩力学性质测试及质量评价 |
3.1 围岩力学性质测试样品的制备 |
3.1.1 实验目的 |
3.1.2 样品的制备 |
3.2 围岩力学性质测试及结果分析 |
3.2.1 岩石密度试验 |
3.2.2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
3.2.3 岩石劈裂试验 |
3.2.4 岩石抗剪断强度试验 |
3.3 巷道围岩稳定性评价研究 |
3.3.1 节理间隙的调查 |
3.3.2 基于RMR及BQ法的深部巷道围岩质量评价 |
3.4 水平联巷围岩岩体质量AHP-Fuzzy综合评价 |
3.4.1 基本原理 |
3.4.2 评判模型建立 |
3.4.3 评价权重确定 |
3.4.4 隶属矩阵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4 深部巷道围岩破坏理论分析及连续-离散耦合计算研究 |
4.1 深部巷道围岩变形机理及作用过程分析 |
4.1.1 巷道围岩的变形机理 |
4.1.2 弹塑性阶段分析 |
4.1.3 松动变形阶段分析 |
4.1.4 西石门铁矿深部巷道变形破坏形式 |
4.2 水平联巷围岩变形破坏的连续-离散耦合分析 |
4.2.1 连续-离散耦合分析方法 |
4.2.2 计算方案设计 |
4.2.3 计算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深部巷道围岩破坏及支护参数的优化研究 |
5.1 北区-100m水平联巷破坏分析 |
5.1.1 巷道破坏情况 |
5.1.2 支护方式的确定 |
5.2 深部巷道围岩支护机理研究 |
5.2.1 巷道支护对围岩的作用 |
5.2.2 锚杆支护的作用分析 |
5.2.3 混凝土喷层的作用机理 |
5.3 巷道围岩变形的数值模拟 |
5.3.1 数值模拟软件 |
5.3.2 几何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5.3.3 物理模型设定及初始计算 |
5.4 巷道围岩支护参数优化计算 |
5.4.1 喷射混凝土参数优化 |
5.4.2 锚杆支护参数优化 |
5.4.3 巷道围岩支护参数确定 |
5.5 本章小结 |
6 深部巷道围岩光面爆破参数优化研究 |
6.1 光面爆破作用机理及参数的研究 |
6.1.1 光面爆破作用机理的研究 |
6.1.2 裂纹形成过程 |
6.1.3 光面爆破参数的确定 |
6.2 光面爆破的ANSYS/LS-DYNA模拟方法 |
6.2.1 单元类型 |
6.2.2 材料模型和状态方程 |
6.2.3 边界条件 |
6.2.4 假设条件 |
6.2.5 屈服准则 |
6.2.6 单位制 |
6.3 光面爆破多孔不耦合装药爆破的数值模拟 |
6.3.1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6.3.2 炮眼间距模拟过程及结果分析 |
6.3.3 最小抵抗线模拟过程及结果分析 |
6.3.4 不耦合系数的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巷道围岩变形及光面爆破的现场监测分析 |
7.1 工作面概况 |
7.2 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监测 |
7.2.1 巷道支护施工情况 |
7.2.2 监测方法和测点布置 |
7.2.3 巷道围岩变形监测结果及分析 |
7.3 光面爆破效果监测 |
7.3.1 光面爆破优化方案 |
7.3.2 光面爆破的效果衡量 |
7.3.3 光面爆破监测结果及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软破厚大矿体安全高效采矿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开采研究方面 |
1.2.2 采矿方法方面 |
1.2.3 支护技术方面 |
1.2.4 爆破技术方面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开采技术条件及室内岩石力学试验研究 |
2.1 概述 |
2.2 矿区及矿床地质 |
2.2.1 矿区地质 |
2.2.2 矿床特征 |
2.2.3 水文地质 |
2.3 工程地质岩组划分 |
2.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
2.5 室内岩石力学试验研究 |
2.5.1 概述 |
2.5.2 取样设备的加工 |
2.5.3 试验目的与岩样的制备 |
2.5.4 试验内容与试验方法 |
2.5.5 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
2.5.6 单轴抗拉强度试验 |
2.5.7 三轴抗压强度试验及粘结力和内摩擦角的计算 |
2.6 岩体节理裂隙调查 |
2.7 工程地质岩体质量评价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软破岩体采场巷道支护技术优化研究 |
3.1 概述 |
3.2 采场支护方案的选择与计算 |
3.2.1 喷锚支护的作用机理 |
3.2.2 喷锚支护参数的选择与计算 |
3.2.3 采场的支护方案 |
3.3 支护方案 |
3.3.1 电耙道支护方案 |
3.3.2 凿岩联道及凿岩平巷支护方案 |
3.3.3 破碎带掘进和支护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破矿体爆破技术优化研究 |
4.1 爆破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4.1.1 爆破存在的问题 |
4.1.2 爆破破碎原理 |
4.1.3 爆破技术措施 |
4.2 中深孔爆破参数优化研究 |
4.2.1 布孔方式 |
4.2.2 爆破参数优化研究 |
4.2.3 爆破参数优化成果 |
4.3 扩漏拉底工程技术研究 |
4.3.1 扩漏拉底方案 |
4.3.2 扩漏拉底方案的优化 |
4.3.3 扩漏拉底的参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采场工业试验研究 |
5.1 试验采场概况 |
5.2 试验采场工程布置 |
5.2.1 采场的结构参数 |
5.2.2 采准切割工程及顺序 |
5.2.3 采切工程统计 |
5.2.4 支护 |
5.2.5 落矿及扩漏拉底 |
5.2.6 出矿方式 |
5.3 爆破设计 |
5.3.1 首段雷管的延时时间 |
5.3.2 爆破顺序 |
5.3.3 微差时间 |
5.3.4 补偿空间核算 |
5.3.5 装药结构 |
5.3.6 爆破网络设计 |
5.3.7 爆破安全 |
5.4 工业试验指标 |
5.4.1 回采落矿工业试验指标 |
5.4.2 放矿技术指标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6)隧道减振光面爆破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光面爆破机理研究 |
1.2.2 光面爆破参数研究 |
1.2.3 光面爆破控制管理技术研究 |
1.3 存在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光面爆破技术原理与减振研究 |
2.1 光面爆破技术特点分析 |
2.2 光面爆破技术原理分析 |
2.3 光面爆破减振方法 |
2.3.1 与预裂爆破结合 |
2.3.2 爆破参数的改变 |
2.3.3 新工艺的引进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面爆破减振效果实验研究 |
3.1 前言 |
3.2 试验设计 |
3.2.1 实验设计原理 |
3.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3 原始地质参数采集试验方案 |
3.2.4 正交试验方案 |
3.2.5 水压爆破试验方案 |
3.2.6 洞外试验方案 |
3.3 实验过程 |
3.4 实验数据分析 |
3.4.1 原始地质参数测量结果分析 |
3.4.2 正交试验测量结果分析 |
3.4.3 水压爆破试验结果分析 |
3.5 实验误差原因及控制措施 |
3.5.1 人为因素 |
3.5.2 环境因素 |
3.5.3 控制措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面爆破数值模拟研究 |
4.1 ANSYS/LS-DYNA软件简介 |
4.1.1 ANSYS/LS-DYDA软件功能特点 |
4.1.2 ANSYS/LS-DYDA软件的计算方法 |
4.1.3 ANSYS/LS-DYDA前后处理及求解步骤 |
4.2 定义材料属性 |
4.2.1 炸药状态方程 |
4.2.2 围岩材料模型 |
4.3 建立数值模型 |
4.4 爆破过程分析 |
4.4.1 改进前爆破等效应力传播过程 |
4.4.2 改进后爆破等效应力传播过程 |
4.4.3 特定单元等效应力大小分析 |
4.4.4 围岩位移变形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减振光面爆破优化分析 |
5.1 主要影响因素的选取 |
5.2 分析影响因素的优化效果 |
5.3 动态优化改进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应用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基于灰色理论与BP神经网络的特长瓦斯隧道爆破参数优选(论文提纲范文)
1 特长瓦斯隧道爆破参数优选指标的选取 |
1.1 最小抵抗线 |
1.2 炮孔间距 |
1.3 装药集中度 |
2 基于灰色理论与BP神经网络的综合集成优选模型 |
2.1 灰色优选GM (1, 1) 模型 |
2.2 BP神经网络模型 |
2.3 基于单位化约束条件的综合集成优选模型的建立 |
3 实例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2 基于单位化约束条件的综合集成优选模型参数优选分析 |
4 结论 |
(8)沪昆高铁黄连山隧道光面爆破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光面爆破研究发展现状 |
1.2.1 光面爆破机理研究 |
1.2.2 光面爆破参数研究 |
1.2.3 特殊围岩光面爆破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第2章 隧道工程情况 |
2.1 隧道区域位置 |
2.2 隧道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质构造 |
2.2.3 水文地质特征 |
2.2.4 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
2.2.5 洞身地质条件 |
2.3 隧道属性 |
2.3.1 隧道断面划分 |
2.3.2 隧道埋深划分 |
2.4 施工方法 |
2.5 试验设备及爆破器材 |
2.5.1 试验设备 |
2.5.2 爆破器材 |
2.6 隧道掘进现场调查 |
2.7 本章小节 |
第3章 光面爆破参数设计 |
3.1 光面爆破原理 |
3.1.1 应力波叠加理论 |
3.1.2 高压气体作用理论 |
3.1.3 应力波和爆生气体压力共同作用理论 |
3.2 光面爆破参数 |
3.2.1 炮孔深度 |
3.2.2 周边孔参数 |
3.2.3 装药结构 |
3.2.4 装药方式 |
3.2.5 填塞 |
3.2.6 起爆时间间隔和起爆顺序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光面爆破现场试验 |
4.1 前言 |
4.2 正交试验原理 |
4.2.1 正交试验简介 |
4.2.2 正交表 |
4.3 光面爆破正交试验 |
4.3.1 正交试验方案 |
4.3.2 爆破效果分析 |
4.4 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对光面爆破方案的优化选择 |
4.4.1 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 |
4.4.2 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在光面爆破中的运用 |
4.5 工程应用 |
4.5.1 工程应用效果 |
4.5.2 隧道稳定性 |
4.6 本章小节 |
第5章 光面爆破数值模拟研究 |
5.1 ANSYS/LS-DYNA软件简介 |
5.1.1 ANSYS/LS-DYNA软件功能特点 |
5.1.2 ANSYS/LS-DYNA软件的计算方法 |
5.2 定义材料属性 |
5.2.1 炸药属性及状态方程 |
5.2.2 岩石及空气物理力学参数 |
5.3 岩石屈服条件 |
5.4 建立数值模型 |
5.5 等效应力传播过程的分析 |
5.5.1 等效应力传播过程 |
5.5.2 特定单元等效应力大小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9)岩石巷道爆破参数优化与爆破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岩石巷道爆破研究现状 |
1.2.2 岩石巷道爆破振动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岩石巷道爆破技术 |
2.1 掏槽技术 |
2.2 巷道光面爆破技术 |
2.2.1 巷道光面爆破概述 |
2.2.2 巷道光面爆破理论 |
2.3 小断面岩石巷道爆破参数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3 大顶山巷道掘进爆破试验 |
3.1 大顶山矿区掘进爆破现状 |
3.2 岩石巷道爆破试验与效果分析 |
3.2.1 5717 甩车道爆破设计与效果分析 |
3.2.2 5717-2#巷道爆破设计与效果分析 |
3.2.3 5717-3#巷道爆破设计与效果分析 |
3.2.4 爆破效果分析 |
3.3 岩石巷道爆破振动试验与结果分析 |
3.3.1 爆破震动现场测试方案 |
3.3.2 爆破震动测试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巷道爆破参数分析与优化 |
4.1 爆破效果影响参数的灰色关联分析 |
4.1.1 灰色关联度分析 |
4.1.2 爆破参数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4.2 BP神经网络对爆破效果的预测 |
4.2.1 神经网络 |
4.2.2 基于BP神经网络对爆破效果的预测 |
4.3 最优爆破参数 |
4.4 本章小结 |
5 巷道爆破影响因素分析和爆破效果评价 |
5.1 基于AHP的巷道爆破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5.1.1 影响巷道爆破的因素分析 |
5.1.2 AHP在巷道爆破中的应用 |
5.2 基于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爆破效果评价 |
5.2.1 模糊层次法简介 |
5.2.2 三角模糊层次法在爆破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
5.3 改善大顶山矿区爆破效果措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文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复杂急倾斜薄矿脉采矿方法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复杂急倾斜薄矿脉国内外开采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复杂急倾斜薄矿脉开采现状 |
1.2.2 急倾斜薄到极薄矿脉高效采矿方法 |
1.2.3 复杂急倾斜薄矿脉开采研究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意义 |
1.4 小结 |
第二章 采矿方法选择理论研究 |
2.1 灰色理论与层次分析法简介 |
2.1.1 灰色理论 |
2.1.2 层次分析法 |
2.2 建立决策原始数据矩阵 |
2.3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2.4 灰色关联决策—层次分析法决策模型 |
2.5 小结 |
第三章 采矿方法选择与优化研究 |
3.1 开采技术条件研究 |
3.1.1 地质概况 |
3.1.2 岩石力学参数 |
3.1.3 矿山开采现状 |
3.2 采矿方案的初选 |
3.2.1 采矿方法选择原则 |
3.2.2 采矿方法初选 |
3.3 初选采矿方法介绍 |
3.3.1 钢筋混凝土楼板下向进路采矿法 |
3.3.2 无底柱小分段崩落采矿法 |
3.3.3 下向分层崩落法 |
3.3.4 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
3.4 采矿方法优选模型在伊斯坦贝尔德金矿的应用 |
3.4.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3.4.2 灰色关联决策—层次分析法综合决策 |
3.5 采矿方法终选 |
3.6 小结 |
第四章 无底柱小分段崩落法在伊矿的试验研究 |
4.1 采场分段高度 |
4.2 切割方式 |
4.3 回采落矿 |
4.3.1 回采炮孔布置形式 |
4.3.2 回采方式 |
4.3.3 爆破设计 |
4.4 出矿 |
4.5 覆盖层的形成及采场空区安全管理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四、光面爆破参数的多目标灰色决策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无运输倒堆工艺下高台阶内薄煤层开采技术研究[D]. 赵燚.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2]渝西南公路隧道洞身开挖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研究 ——以江习高速四面山隧道洞身开挖为例[D]. 崔鹦.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3]熊冲隧道光面爆破技术研究与应用[D]. 苏木林. 广西大学, 2018(12)
- [4]西石门铁矿深部巷道围岩破坏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D]. 祁建东. 北京科技大学, 2018(02)
- [5]软破厚大矿体安全高效采矿工艺优化研究[D]. 杨宁. 长沙矿山研究院, 2017(01)
- [6]隧道减振光面爆破技术研究[D]. 彭浩淼. 重庆交通大学, 2016(04)
- [7]基于灰色理论与BP神经网络的特长瓦斯隧道爆破参数优选[J]. 邹宝平,杨建辉,王建秀,胡力绳. 铁道标准设计, 2015(08)
- [8]沪昆高铁黄连山隧道光面爆破技术研究与应用[D]. 邓诗泉.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5)
- [9]岩石巷道爆破参数优化与爆破效果评价[D]. 高静静. 西南科技大学, 2014(04)
- [10]复杂急倾斜薄矿脉采矿方法试验研究[D]. 赖伟. 长沙矿山研究院,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