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家煤矿软岩巷道锚杆支护参数的反馈设计及优化(论文文献综述)
俞凡[1](2021)在《袁店二矿西翼回风大巷合理支护参数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浅部煤层开采殆尽,大部分矿井开采深度已超过800米,并且随着深度的增加,巷道穿过的煤岩岩性复杂多变,因此针对深部围岩松动破碎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不同岩性围岩的合理支护参数变的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结合淮北袁店二矿西翼回风大巷的现有支护方案,选取了四个典型方向(a A方向、b B方向、c C方向和d D方向),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研究直墙半圆拱断面下不同围岩岩性和巷道埋深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从而找出关键失稳部位并对不同岩性条件下巷道的支护方案进行优化。为模拟出实际效果与规律,原岩应力P主要选取8MPa、12MPa、14MPa、16MPa、20MPa,围岩岩性结合回风大巷的地质情况取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砂岩。通过数值计算结果得出深部巷道在典型方向下基于粘结力和位移量的残余强度以及位移梯度分布特征,进而分析出各部位的松动破碎范围和碎胀程度,最终通过调整锚杆(索)长度以及间距对不同岩性下的支护参数进行调整,并结合项目组成果验证设计的合理性。主要得出结论如下:(1)随着巷道埋深增加,围岩岩性为泥岩、砂质泥岩及泥质砂岩时直墙半圆拱形巷道帮部不同部位的松动破碎范围都有明显的增加,但各岩性巷道顶部的破碎范围及变形量都较小,增加也相对缓慢。(2)不同岩性巷道在帮部中上部2.0m范围内产生显着碎胀,其中巷道拱基线位置附近松动破碎较其他部位明显,为易于失稳关键部位。(3)不同岩性巷道的锚杆长度由2600mm减小至1500mm时,围岩的位移量和碎胀程度增大,但对松动破碎范围几乎没有影响。增加锚杆长度后,泥质砂岩巷道表面位移仅由68mm减少至60mm,影响较小,因此现有支护形式可以保持巷道稳定并且可以减小锚杆长度至2000mm从而节约成本,但泥岩和砂质泥岩巷道表面位移和位移梯度都有显着降低,锚杆长度不宜减小。(4)对于砂质泥岩巷道,减小帮部锚杆的间排距或者加入锚索都可以取得较好的稳定效果,围岩表面最大位移量均不超过100mm,其中关键部位加锚索效果会更好。对于泥岩巷道不仅需要加密锚杆,还应在帮部各位置打入锚索,才能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同时,模拟得出不同岩性巷道表面变形速度衰减快慢系数均大于0.04,表明围岩初期变形较为稳定。因此实际工程中应重点对泥岩和砂质泥岩巷道的支护方案进行优化,尤其是要加强巷道帮部的支护强度。本文锚杆(索)的合理支护参数设计可应用于淮北矿区,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图[53]表[11]参[59]
刘小虎[2](2020)在《温度压力耦合作用下全长锚固体受力变形机理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高地温和高地压现象突呈,深井巷道锚杆支护遇到了新的难题。在深井软岩巷道全长锚固支护中,存在问题主要有全长锚固树脂锚固剂井下安装困难,高地温和高地压的耦合作用导致锚固界面易发生破坏、锚固体易失效等问题,严重影响着矿井的安全生产,亟待研究解决。为此,本文以两淮矿区丁集煤矿深井软岩巷道支护工程为研究背景,针对煤矿深井巷道高地温和高地压条件,进行了温度压力耦合作用下全长锚固体受力变形机理及应用研究。论文采用配制试验、室内拉拔试验、数值模拟、相似模型试验和现场工程应用等方法,对全长锚固剂材料配制及性能提升、锚固界面破坏机理、锚固单元体杆体应力传递规律以及全锚支护锚杆与围岩相互作用机理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针对现有全长锚固树脂锚固剂锚入推进阻力大、安装困难、耐热性能差和强度不高等难题,通过大量配制试验,研发出一种耐热性能好、强度高、稠度适宜的新型全长树脂锚固剂,提升了性能,解决了全长锚固施工和支护技术难题。该种新型锚固剂配合比为,混合树脂:粗石粉:细石粉:促进剂:固化剂:KH-570=100:275:275:1:32.5:1,其中混合树脂配比为 PET 型:FX-470 型=3:7。(2)研制了模拟不同温度环境的树脂锚固剂胶凝时间测试设备,可精确测定不同类型锚固剂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胶凝时间,为锚杆井下安装工艺设计提供了依据。(3)温度压力耦合作用下锚固界面拉拔试验研究表明:在相同温度条件下,随着围岩强度的提高锚固界面极限拉拔力和残余锚固力逐渐增加;在相同围岩强度条件下,随着温度提高锚固界面极限拉拔力和残余锚固力逐渐减小;锚杆轴力沿锚固方向非线性分布并沿锚固深度逐渐减小,界面剪应力随拉拔荷载增加逐渐向锚固末端传递。锚固界面层的塑性区发育随着围岩压力增加由界面径向劈裂破坏向锚固界面纵向剪切破坏转化。锚固界面破坏模式分为剪切-滑移失效与剪涨-滑移失效,研究得到了温度压力耦合作用下锚固体锚固界面失效机理。(4)研制了温度-围压加载拉拔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支护形式、温度及围压条件下的锚固单元体荷载传递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锚固单元体极限承载力降低;锚杆自由段轴力传递损失小,当轴力传递至锚杆与树脂锚固剂交界处进入锚固段后锚杆轴力骤减。其次,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围压对锚杆轴力和界面切向应力分布规律影响,基于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得到了温度压力耦合作用下全长锚固体荷载传递规律。(5)相似模型试验研究了温度压力耦合作用下全长锚固与端头锚固的支护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和围压情况下,全长锚固支护的巷道围岩变形量小,围岩裂隙发育位置浅。通过模型中布置的应变式传感器与光纤传感器监测巷道围岩应力分布情况表明,不同支护方式巷道围岩拉-压应力分区深度不同,端头锚固围岩拉应力区发育更广。全长锚固支护不同于端头锚固的两点受力,轴力分布更加均匀,在锚杆托盘处应力集中程度小,从而揭示了全长锚固支护锚杆与围岩相互作用机理。(6)基于锚固体复合承载机理,推导出适用于深部巷道围岩锚固支护参数的计算公式,给出确定合理预紧力和锚固长度方法。并针对丁集煤矿西三采区集中回风大巷工程条件,进行了支护设计优化,得到了优化支护方式、锚杆间排距、锚固长度、预紧力及锚固剂搅拌时间等支护参数。通过工程应用和现场监测结果表明,优化支护方案的巷道收敛量明显小于原方案,顶底板与两帮收敛量分别降低了 24.2%和20.4%,支护效果好。图[116]表[29]参[165]。
穆光慈[3](2020)在《赣南某钨矿矿脉密集区巷道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问题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它不仅会影响矿山生产的进度,更会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隐患事故。赣南某钨矿378中段有一区域存在密集矿脉,且大多数成平行分布,间距大小不规律,产状相似。这片区域南北向穿过一段巷道为一运输大巷以及斜井的井口车场,随着矿脉的回采会在该段巷道周边形成一个采场密集区域,这些矿脉开采产生的扰动会对该段巷道的围岩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采用现场调查、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现场监测等研究方法对该段巷道的围岩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对支护参数进行优化。具体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现场调查及矿山地质资料,了解该区域地质条件、矿脉及巷道分布情况。(2)从矿山实地取岩石试样,加工成岩芯,进行密度测定,巴西劈裂测试,剪切测试、单轴强度压力试验以获得与岩石相关力学参数,再通过胡克布朗准则对岩石的相关力学参数进行折减处理,计算出相对应岩体力学参数。(3)运用FLAC3D软件模拟矿脉回采,分析矿脉回采过程中巷道围岩应力、围岩位移以及塑性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矿脉的回采运输大巷及井口车场该段巷道顶板以及与沿脉巷道的交叉处应力比较集中,存在拉破坏的可能性。而且该段巷道顶板有向下位移的趋势,其中运输大巷顶板位移最为明显,而巷道两帮围岩位移都不明显。(4)通过围岩松动圈理论分析,得出矿脉密集区中心位置的运输大巷为重点支护区域,松动圈围岩类别为Ⅰ、Ⅱ型,支护手段可用喷射混凝土及锚杆支护。然后在围岩应力位移规律研究的数值模拟基础上,运用FLAC3D软件对运输大巷这一支护重点区域的砂浆锚杆支护参数进行优化,通过数值模拟计算模拟得到技术经济上可行的支护参数为锚杆长度2.0m、锚固长度1.0m、预紧力40kN和顶角锚杆倾角75°。(5)通过光弹应力计以及收敛仪对运输大巷及井口车场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随着矿脉开采运输大巷中心处应力集中,井口车场位置较为稳定。巷道断面位移方面总体有增大的趋势,运输大巷的收敛值最大达到9.12mm,顶板位移较大,两帮位移较不明显。
院红洋[4](2020)在《塔山煤矿厚煤层回采巷道锚杆支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同矿区塔山矿施工初期,巷道采用传统的低强度、低刚度锚杆支护方式,不能有效发挥巷道围岩的自身承载作用,花费高昂的支护和维修费用后,没有达到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保证巷道稳定的目的。针对这种情况,要对原有的支护进行改进。为了解决塔山矿厚煤层回采巷道支护问题,本文采用现场实测、实验室实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相结合,对塔山矿石炭系厚煤层回采巷道支护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对工程现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取回采巷道中的典型巷道进行钻孔取芯,进行实验室岩石力学性质实验;在具有代表性的巷道地段,进行围岩钻孔窥视,掌握巷道顶板围岩破碎程度以及破碎区深度等。并对现有的巷道支护理论的理论依据、特点进行了概括,并对其在不同条件下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价。对单根锚杆在阻止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及围岩加固等方面的轴向约束和径向约束作用进行了力学分析。通过对巷道帮部及顶板锚杆支护的研究,对锚杆作用理论有了更加深刻的定性认识。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在零原岩应力场条件下,定量分析了锚杆长度、锚杆直径、锚杆间距、锚杆排距、锚杆预紧力、锚杆角度等支护参数和锚索、W钢带辅助支护物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效果,对其作用方式有了直观的了解。从模拟中可以发现每种参数对支护的影响都是有一定规律的。此外还对巷道的矿压进行观测和分析,根据对回采巷道的围岩地质条件分析,设计其巷道支护方式,并确定采用以锚杆支护方式为主,同时辅以其他支护方式。根据具体地质资料计算锚杆的支护参数:锚杆直径、长度以及间排距,同时也研究了其他辅助支护方式。在确定巷道的支护方案后,对其进行矿压监测,以检验所设计及采用的方案的实际效果。通过对最终支护案进行现场工业性验证,得出该支护方案效果明显,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对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该支护技术的改进,提高了围岩整体稳定性和围岩自身承载能力,较好地改善了围岩的支护环境,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支护成本,为集团锚杆支护技术发展积累了经验。同时,山西省也有类似条件的煤矿,每年掘进的煤层巷道总长度数量巨大,利用论文中的技术可提高支护安全程度,进而带动全国煤炭行业巷道支护安全水平的提高,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王海峰[5](2019)在《基于信息化监测的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文中研究说明煤矿深井软岩巷道因受岩体特性、地应力、地质构造等复杂因素影响,常因其支护结构选型、参数选取、施工工艺等方面缺乏科学指导,导致软岩巷道围岩失稳破坏。因此,针对其支护条件的不确定性,运用巷道耦合支护理论,基于信息化施工方法,开展基于信息化监测的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对解决深井软岩巷道支护技术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研究了软岩巷道不同类型支护与围岩的耦合作用机理,分析围岩变形与支护结构刚度、受力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根据煤矿软岩巷道变形和支护受力监测的主要技术特点,通过对多源信息的交叉对比和相互佐证,提出了多源信息联合监测方法,给出了信息化监测数据处理与预测方法。以淮南顾桥煤矿-952m装载胶带机软岩巷道为工程背景,通过岩样测试获得了其物理力学特性,结合该巷道支护设计与施工工序,提出了包括围岩松动圈、裂隙离层位移、硐壁表面收敛位移、锚杆(索)受力等在内的多源信息联合监测方案,并介绍了现场监测实施过程。岩样测试与监测结果表明,砂岩孔隙0-0.1μm孔径分布超过60%,可注性较差;施工扰动对软岩巷道变形影响显着,多个位置围岩位移与时间曲线在经受开挖扰动后出现反弯点,扰动结束后,巷道变形则趋于稳定。结合顾桥矿-952m井底装载胶带机巷围岩监测结果,采用FLAC-3D软件数值模拟了不同长度锚索、不同间距锚杆的支护方式下,软岩巷道围岩与支护耦合机理。分析表明,在深部高地应力作用下,顶板塑性区范围达到3.5m左右;帮部直墙段塑性区深度达4m;底板未设锚杆(索)支护,其塑性区深度最大达4.5m左右,与钻孔成像测试情况基本吻合;锚杆支护对于减少塑性区变形效果较好,在相同支护间排距下锚索长度条件下,索头应锚固在稳定围岩中,合理选取锚杆、锚索支护体设计参数,可获得技术与经济的最佳效益。最后,依据上述研究,提出了顾桥矿-952m井底装载胶带机巷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与对策,即采用棚架为半圆拱形的U型钢支护形式,提高对巷道壁面的径向支护阻力,控制破裂碎胀区发展;U型钢棚架支护并进行二次喷浆封闭围岩后,对破裂碎胀区和应变软化区进行注浆加固,强化承压环的承载能力。按此控制技术与对策实施,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实践效果。图54表11参50
王其洲[6](2016)在《软岩巷道峰后锚固承载结构弱化失稳机理及稳定控制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高应力软岩巷道而言,锚杆支护主要作用于锚固范围内、外的两部分岩体。其中,在预应力和锚固作用下,锚杆对锚固范围内的破裂岩体提供支护和加固作用,且与破裂岩体形成具有自稳能力的锚固承载结构,承受锚固范围外的载荷,控制深部岩体变形。因此,锚杆与峰后岩体形成的锚固承载结构,成为锚网支护能否有效控制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的关键所在。本文围绕软岩巷道峰后锚固承载结构,采用现场调研、实验室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实测和现场试验的综合研究方法,从峰后锚固承载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两方面展开研究。首先,针对峰后锚固承载结构的基本组成单元——峰后锚固体,开展大比例相似模拟三轴加载试验,模型的容重、几何和应力相似比分别为1.53、3.5和5.34;该试验采用完整试块预先加卸载方式,预制峰后破裂岩体,研究了不同锚杆支护参数峰后锚固体的承载特性和破坏特征。其中,在三轴加载条件下,峰后锚固体载荷具有升高、稳定和下降的三阶段特征,且稳定期内载荷呈现多峰值特征。其次,将峰后锚固体视为一种等效复合材料,利用其力学特性试验获得的应力和变形数据,以峰后锚固体满足特定的莫尔-库伦强度准则为基本假设条件,选取峰后锚固体等效内聚力为强度参数、塑性剪应变为塑性参数,建立了峰后锚固体强度衰减模型。并以此为基础,以峰后锚固承载结构内任一点均符合莫尔-库伦强度准则和承载结构外力极限平衡条件为依据,推导了峰后锚固承载结构承载能力衰减模型。随峰后锚固承载结构内岩体剪胀变形,承载结构对深部岩体承载能力的变化规律与峰后锚固体等效内聚力变化规律近似成正相关关系,即承载能力出现上升、稳定和下降三阶段,揭示了峰后锚固承载结构强度弱化机理。再次,围绕软岩巷道峰后锚固承载结构的失稳特征,将峰后锚固体强度参数和变形参数嵌入到数值模型中,分析了峰后锚固承载结构的稳定性。随着峰后锚固承载结构及深部岩体强度逐渐弱化,承载结构内部岩体剪胀滑移量和外边界内移量逐渐增大,结构整体稳定性降低。其中,帮中和起拱线位置稳定性下降显着,造成拱部承载结构稳定性降低,最终导致峰后锚固承载结构整体失稳。基于上述研究,提出峰后锚固承载结构补偿原理:在峰后锚固承载结构弱化失稳过程中,确定其强度衰减关键点,并针对由自身强度和结构形式决定的弱稳定性部位,采用补偿体为承载结构提供一定补偿力,提高承载结构极限强度和对深部岩体的承载能力,限制承载结构内破裂岩体剪切滑移变形,以及承载结构的整体内移变形,减小承载结构不均匀变形程度,提高承载结构的整体稳定性。由此,提出了涵盖补偿措施、补偿时机和补偿位置的峰后锚固承载结构补偿原则,揭示了承载结构稳定控制机理。最后,基于峰后锚固承载结构补偿原理及原则,提出了包含基本支护方案、注浆加固方案和结构补偿方案三方面的稳定控制技术,并成功应用于现场试验。
程乐团[7](2015)在《深部高瓦斯特软煤层巷道支护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梁北矿被国家确认为双突矿井。主采的二1煤层为典型“三软”煤层,倾角为815°,厚度一般36m,平均4.18m,硬度系数f=0.150.25,平均0.18。全层松软,煤层结构简单。当前开采水平-550m,煤巷埋深达610750m,位于软化临界深度以下,综合支护难度系数超过了1.52.0,工程实践表明煤巷支护难度很大。同时,梁北矿煤体松软,透气性差,瓦斯含量高,瓦斯压力大,地应力大,具有较强的突出危险性,且难抽放。在掘进期间,煤巷防突与瓦斯超限等严重影响到煤巷掘进速度,影响到梁北矿采掘接替。本研究主要针对梁北矿深部高瓦斯特软煤层巷道支护难题开展工作。通过对梁北矿-550m水平11采区二1煤层巷道围岩工程地质条件、煤巷变形破坏特征与机理研究,综合考虑瓦斯防突抽放施工和支护稳定性,从提高煤巷掘进速度、确保巷道的稳定性角度,开展了深部高瓦斯特软煤层巷道的支护技术研究。研究中引进了新思想、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提出了高凸钢带-预应力锚网索耦合支护新技术,开发了配套的施工工艺技术,并在11采区煤层试验巷道工程中取得成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2.解决了薄碎岩层强度测试难题,为后续的工程的分析奠定的坚实的基础。同时,根据岩体结构特性,运用最新版Hoek-Brown强度准则确定工程地质岩组的强度,以此作为数值计算分析中参数值确定的重要参考依据,提高了数值分析计算结果的可信性。3.划分了工程地质岩组,确定了11采区煤层巷道的变形力学机制,找出了原支护护条件下煤层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制定了正确的支护对策,应用高凸钢带-预应力锚网索耦合支护新技术,成功地解决了11采区实体煤巷的稳定性控制难题。4.基于低渗透储层改造的有效途径是采用卸压技术的基本思想,从巷道支护稳定性和高效抽放协同作用的角度,对原方案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方案使实体煤巷掘进速度由原来的45m/月提高到70m/月以上,解决了梁北矿11采区煤巷瓦斯防突与超标问题,实现了煤巷的快速掘进。5.把“三软”煤巷瓦斯治理与巷道支护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在巷道掘进瓦斯突的过程中,不破坏巷边煤层,在此基础上,对煤帮采取锚网支护,提高煤帮稳定性,弱化了底鼓效应。综合技术的采用,有效地解决了梁北矿高瓦斯软煤层巷道的快速掘进问题,缓解了采掘接替的压力。
白启树[8](2014)在《高应力软岩回采巷道预应力锚杆—锚索支护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足轻重的地位。煤矿回采巷道支护技术作为煤矿生产中的关键一环,如何降低成本、提高工效、减少维护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课题,目前大型矿井中80%以上都是煤巷,随着我国煤矿开采强度与规模的不断增大和现代化综合机械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开采、综采一次性采全高等要求巷道的断面要求越来越大。随着煤矿开采水平的不断加深,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问题越来越突出,近些年来,锚网索支护技术己成为大断面回采巷道的主要方式。它具有支护强度大、成本低等许多优点,锚网索应用为解决大断面煤层回采巷道支护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然而,预应力锚网索支护理论研究远落后于工程实践,特别是对于预应力锚杆与锚索联合支护高应力软岩回采巷道的变形特性还未见报道,为此,论文以马临煤矿C8煤层回采巷道支护问题为背景,针对高应力软岩回采巷道的流变问题,开展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和破坏机理研究,通过流变试验,建立回采巷道锚杆与围岩支护流变本构模型,利用FLAC3D数值模拟,研究不同预紧力锚杆与锚索支护高应力软岩回采巷道的变形机理。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高应力软岩支护巷道中。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基于泥质粉砂岩常规三轴压缩试验,通过建立不同围压对软岩峰后软化的力学模型,研究不同围压下泥质粉砂岩的峰后应变软化特征。以广义粘聚力c和广义内摩擦角来表征的软岩后继屈服面模型,并利用莫尔应力圆确定不同等效塑性剪切应变εps和不同围压σ3条件下广义粘聚力c和广义内摩擦角。2)依据软岩三轴压缩的分级加载蠕变试验曲线的规律与时效特征,建立了高应力下泥质粉砂岩Burgers粘弹性流变模型,并依据粘弹塑性力学的基本理论,推导了该模型的一维蠕变本构方程,进而借助非线性回归分析辨识了模型参数。对巷道围岩流变分析,得出了巷道围岩位移的粘弹性解,分析了围岩变形与应力、巷道半径、岩性及支护体之间的关系。3)运用Monte-Carlo随机数生成方法对回采巷道结构面进行网络模拟,从而对岩体质量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回采巷道岩体力学参数估算方法。给出了回采巷道岩体力学参数建议值。4)通过建立高应力软岩回采巷道锚杆——锚索与围岩联合支护三维流变本构模型,分析预应力锚杆——锚索与围岩的作用机理。采用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软件FLAC3D对高应力软岩回采巷道应力场和位移场进行数值模拟,系统研究高垂直应力和高水平应力作用下软岩巷道锚杆(索)施加不同预紧力组合时围岩产生的应力场分布特征;不同锚杆间距回采巷道围岩应力场分布特征。给出了围岩变形、应力随着时间推移的变化规律。5)研究了不同支护强度、预紧力对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的控制作用,揭示了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初期变形破坏具有不可克服性,建立了支护体让压支护的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自由让压距离和不同极限变形量对让压支护效果的影响。6)开展高应力软岩回采巷道预应力锚杆与锚索协调支护研究,提出了预应力锚杆、锚索协调支护的理念,通过预应力锚杆与锚索联合支护形成的组合拱构建了巷道“次生承载层”,从而实现对高应力软岩回采巷道预应力锚杆与锚索联合支护参数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支护密度,必须确保锚杆群支护产生压应力区连成整体并相互叠加形成组合拱对顶板起支撑作用;在支护密度一定时,锚杆的长度是确保锚杆形成的次生承载层的稳定,锚杆长度增加不会改变巷道的支护效果,锚杆长度只需满足顶板形成组合拱的厚度。6)针对高应力软岩回采巷道支护技术存在的问题,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马临矿2083回采巷道,通过现场观测,该支护体系能有效地控制回采巷道围岩变形和蠕变,巷道的稳定性大大提高。
TRINH DANG HUNG(郑登兴)[9](2013)在《越南广宁矿区软岩煤巷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炭是越南的基础能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煤炭工业安全健康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越南煤炭产量逐年增加,随着煤炭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和露天开采能力的逐步下降,越南必须提高井工煤矿的产量,需要在井下开掘大量巷道。巷道掘进量越来越大,采煤深度越来越深,巷道受矿压影响更大,巷道支护的问题非常重要。保持巷道畅通与围岩稳定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煤矿巷道支护经历了木支护、砌碹支护、刚性支护到锚杆支护的漫长过程。国内外实践表明,锚杆支护是井巷开采比较经济和有效的支护形式。与棚式支架相比,锚杆支护可显着提高巷道支护效果,降低支护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显着降低巷道维修工作量,为采煤工作面的快速推进、产量与效益的提高创造良好条件。到目前为止越南煤矿锚杆支护主要应用在岩巷中,但是在煤巷中还未采用锚杆锚索联合支护,煤巷支护还是以棚式支护为主。传统的支护方式(型钢支架等)不能保证工程速度和工程在地质构造复杂地区的稳定性。越南广宁矿区软岩煤炭赋存条件复杂,岩层松软、破碎,围岩强度较低;多数矿区使用U形灵活支架,每年煤巷都需要维修一次以上,增加了巷道的支护难度。越南矿区软岩煤巷支护技术的应用研究则显得尤为迫切,为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对巷道的支护方式进行改革,探索出合理有效的巷道支护方式,确定经济合理的支护参数,使用高效的支护施工工艺,建立完整的支护质量管理体系。本论文针对越南广宁矿区软岩煤巷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技术研究,选择特殊的矿区进行支护研究,以KheCham煤矿12号煤层巷道作为研究巷道,开展了软岩煤巷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技术的系统研究。在对地下工程支护理论和煤矿巷道锚杆锚索支护技术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软岩煤巷变形现状及特殊地段的支护状况,分析其变形破坏因素,依据矿山压力理论,对回采巷道特殊地段进行力学分析,建立力学结构模型,进行理论研究;运用锚杆锚索支护理论,设计软岩煤巷锚杆锚索支护方案。以巷道地质条件为依据,通过理论分析,设计多种模拟方案进行数值模拟,确定支护参数,并最终确定合理的支护方案。
张钦祥[10](2013)在《保德矿采动巷道围岩分次控制方法及关键支护技术》文中指出本文以保德矿大变形、采动影响条件下巷道支护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相似模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采动巷道围岩变形破坏规律、采动巷道围岩分次支护方法以及采动巷道二次补强支护关键技术。获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获得了保德矿二次采动影响条件下巷道围岩与支护体变形破坏特征,主要表现为巷道围岩变形量大小主要受巷道所处的应力环境和围岩环境的影响,而与支护强度的增加几乎无关。这一结论改变了现场一味增加锚索数量和强度却又难以避免锚索大量破断的困难局面。(2)形成了保德矿二次协调支护技术体系,顶板与巷道帮分别采用可接长锚杆、刚性长螺纹锚杆为主的柔性支护形式,能够与围岩协调变形,持续提供支护阻力,克服锚索延伸率低、围岩变形后易破断失效的缺点,消除冒顶隐患。(3)提出了保德矿采动影响条件下大变形巷道围岩分次支护方法,一次支护主要是有效控制掘进和一次采动期间的围岩变形和冒顶,二次补强支护使用可接长锚杆柔性支护替代锚索的刚性支护,支护体适应巷道的巨大变形,避免锚索被破坏导致的冒顶事故,减少了巷道掘进工作在集中支护所消耗的时间,提高掘进速度。
二、六家煤矿软岩巷道锚杆支护参数的反馈设计及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六家煤矿软岩巷道锚杆支护参数的反馈设计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袁店二矿西翼回风大巷合理支护参数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巷道围岩控制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巷道支护技术研究现状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围岩物理力学参数测定 |
2.1 工程概况 |
2.1.1 地质概况 |
2.1.2 巷道布置与支护 |
2.2 围岩力学参数测定 |
第三章 巷道围岩变形破坏与松动破碎观测 |
3.1 岩石的变形与性质 |
3.2 围岩的松动圈理论 |
3.3 巷道围岩的破坏形态 |
3.3.1 拉裂破坏 |
3.3.2 剪切破坏 |
3.4 巷道围岩表面变形理论分析 |
3.5 巷道围岩变形破碎观测 |
第四章 数值计算模型建立与稳定性分析 |
4.1 FLAC3D软件介绍 |
4.2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
4.2.1 数值计算模型建立的原则与基本部分 |
4.2.2 模型的范围与网格划分 |
4.2.3 数值计算模型的条件 |
4.2.4 本构模型的分析 |
4.2.5 锚杆(索)的模拟过程 |
4.3 围岩的稳定性分析 |
第五章 深部巷道合理支护形式及参数选择 |
5.1 不同岩性巷道围岩变形破碎随埋深变化 |
5.1.1 数值计算模型 |
5.1.2 不同岩性巷道围岩松动破碎云图随埋深变化 |
5.1.3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5.2 不同锚杆支护参数围岩松动破碎分析 |
5.2.1 锚杆长度 |
5.2.2 锚杆间排距 |
5.2.3 关键部位加锚索 |
5.3 巷道围岩初期稳定判别 |
5.4 不同围岩岩性直墙半圆拱巷道合理支护参数选择 |
5.4.1 泥质砂岩直墙半圆拱巷道合理支护参数选择 |
5.4.2 砂质泥岩直墙半圆拱巷道合理支护参数选择 |
5.4.3 泥岩直墙半圆拱巷道合理支护参数选择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温度压力耦合作用下全长锚固体受力变形机理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综述 |
1.2.1 温度对树脂锚固材料物理力学性质影响研究 |
1.2.2 树脂全长锚固支护技术进展研究 |
1.2.3 温度和压力对锚固界面失效破坏影响研究现状 |
1.2.4 锚固体荷载传递规律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树脂锚固剂物理力学性能研究与新型全长锚固剂研发 |
2.1 常规树脂锚固剂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
2.1.1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2 试验方案及结果分析 |
2.2 温度对树脂锚固剂抗压强度及凝胶时间影响 |
2.2.1 试验装置与测试方法 |
2.2.2 试验方案 |
2.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 新型耐热、高强全长锚固型锚固剂研制 |
2.3.1 树脂锚固剂优化思路 |
2.3.2 试验材料 |
2.3.3 试验方案 |
2.3.4 试验结果分析 |
2.3.5 树脂锚固剂力学性能参数测试 |
2.3.6 新型树脂锚固剂微观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温度压力耦合作用下锚固界面拉拔试验及失效机理分析 |
3.1 锚杆-锚固剂界面拉拔试验研究 |
3.1.1 试验目的及方法 |
3.1.2 试验材料及准备 |
3.1.3 试验结果分析 |
3.2 锚固界面失效机理分析 |
3.2.1 力学分析模型建立 |
3.2.2 锚固界面剪切滑移破坏 |
3.2.3 锚固界面剪涨滑移破坏 |
3.2.4 锚杆-锚固剂界面破坏机理试验验证 |
3.3 锚杆-锚固剂界面拉拔数值模拟研究 |
3.3.1 数值模型建立 |
3.3.2 模型边界条件与模型材料力学参数选择 |
3.3.3 模拟试验方案 |
3.3.4 数值模拟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温度压力耦合作用下不同锚固形式拉拔试验及失效机理分析 |
4.1 不同锚固形式锚固单元体室内拉拔试验研究 |
4.1.1 试验材料选择与试件制备 |
4.1.2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案 |
4.1.3 试验结果分析 |
4.2 不同锚固形式锚杆应力传递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
4.2.1 模型边界条件与模型材料力学参数选择 |
4.2.2 数值模拟试验方案 |
4.2.3 模拟结果分析 |
4.3 拉拔荷载作用下全长锚固单元体应力传递规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温度压力耦合作用下锚杆与围岩相互作用相似模型试验研究 |
5.1 相似模型试验基本原理 |
5.2 相似模型试验准备 |
5.2.1 试验目的及模拟巷道概况 |
5.2.2 相似常数确定 |
5.2.3 相似材料选择及配比设计 |
5.2.4 相似模型试验系统 |
5.2.5 相似模型制作与试验方案设计 |
5.3 相似模拟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巷道围岩变形破坏规律 |
5.3.2 巷道围岩应力分布规律 |
5.3.3 锚杆轴力监测 |
5.4 本章小结 |
6 温度压力耦合作用下全长锚固支护参数设计与工程应用 |
6.1 基于锚固体复合承载机理的锚杆支护参数设计方法 |
6.2 工程应用 |
6.2.1 工程概况 |
6.2.2 巷道施工区段地应力测试 |
6.2.3 巷道支护原设计及支护参数优化设计 |
6.2.4 不同支护参数巷道围岩控制效果对比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赣南某钨矿矿脉密集区巷道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巷道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巷道围岩支护理论研究现状 |
1.2.3 巷道支护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工程地质情况分析 |
2.1 矿山概况 |
2.1.1 矿山自然地理概况 |
2.1.2 北带矿区地质 |
2.1.3 矿体特征 |
2.1.4 工程地质条件 |
2.1.5 水文地质条件 |
2.1.6 矿脉密集区巷道及矿脉分布情况 |
2.2 岩石力学试验研究 |
2.2.1 试验目的及内容 |
2.2.2 试验试件的取样及制备 |
2.2.3 密度测定 |
2.2.4 巴西劈裂试验 |
2.2.5 单轴抗压试验 |
2.2.6 剪切试验 |
2.3 章节小结 |
第三章 矿脉密集区巷道应力位移分布规律研究 |
3.1 采场巷道数值分析精细化建模 |
3.1.1 几何模型 |
3.1.2 网格模型 |
3.1.3 原岩应力场 |
3.2 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矿岩力学参数估算 |
3.2.1 H-B岩体强度准则及M-C准则力学参数计算 |
3.2.2 M-C准则力学参数计算 |
3.2.3 矿岩力学参数的确定 |
3.3 矿脉回采巷道应力位移分布规律 |
3.3.1 矿脉回采顺序 |
3.3.2 应力分布规律 |
3.3.3 位移分布规律 |
3.3.4 塑性区分布规律 |
3.3.5 不同回采方式应力位移对比 |
3.4 对矿山科学开采及生产的指导意义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运输大巷支护技术及参数优化研究 |
4.1 围岩松动圈理论 |
4.1.1 松动圈影响因素 |
4.1.2 松动圈的分类 |
4.2 锚杆轴力演化的数值分析 |
4.2.1 锚杆预支护方案 |
4.2.2 锚杆轴力演化及支护效果 |
4.3 锚杆支护参数研究 |
4.3.1 锚杆长度的影响 |
4.3.2 锚固长度的影响 |
4.3.3 锚杆预紧力的影响 |
4.3.4 顶角锚杆倾角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运输大巷及井口车场巷道围岩稳定性监测 |
5.1 监测方法 |
5.2 测点布置 |
5.3 监测结果 |
5.3.1 光弹点监测结果 |
5.3.2 收敛点监测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塔山煤矿厚煤层回采巷道锚杆支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 |
1.2.1 巷道支护研究现状 |
1.2.2 锚杆支护理论研究现状 |
1.2.3 厚煤层回采巷道支护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2 石炭系厚煤层煤岩体地质力学特征研究 |
2.1 石炭系厚煤层地质赋存特征 |
2.2 巷道现有支护方式问题分析 |
2.3 巷道围岩地质力学特征研究 |
2.3.1 巷道围岩强度室内试验 |
2.3.2 巷道围岩结构现场观测 |
2.4 本章小结 |
3 厚煤层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3.1 试验工作面生产技术条件 |
3.2 巷道锚杆支护作用机理分析 |
3.2.1 轴向锚固力的作用机理 |
3.2.2 径向锚固力的作用机理 |
3.2.3 轴向约束和径向约束之间的联系 |
3.3 石炭系厚煤层回采巷道数值模型建立 |
3.4 覆岩失稳运动对巷道锚杆支护的影响 |
3.4.1 老顶回转角对锚杆剪力的影响 |
3.4.2 老顶回转角对锚杆弯矩的影响 |
3.4.3 锚杆倾角对锚杆剪力的影响 |
3.5 锚杆支护参数对巷道支护效果的影响 |
3.5.1 锚杆长度对支护效果的影响 |
3.5.2 锚杆间距对支护效果的影响 |
3.5.3 锚杆排距对支护效果的影响 |
3.5.4 预紧力对锚杆支护效果的影响 |
3.5.5 锚杆角度对锚杆支护效果的影响 |
3.5.6 锚索与W钢带对巷道支护效果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地质力学特征评估的锚杆支护参数研究 |
4.1 系统法的基本内容 |
4.2 巷道围岩地质力学评估基本内容 |
4.3 基于正交实验设计的巷道支护参数确定 |
4.4 基于支护系统设计法的塔山矿回采巷道支护参数理论分析 |
4.4.1 巷道围岩地质力学分类 |
4.4.2 巷道支护参数理论分析 |
4.4.3 其他支护情况的改进 |
4.5 本章小结 |
5 塔山矿石炭系厚煤层回采巷道锚杆支护效果分析 |
5.1 8106 工作面回采巷道支护方案数值模拟 |
5.1.1 数值计算模型 |
5.1.2 支护设计方案 |
5.1.3 支护参数确定 |
5.2 8106 工作面回采巷道支护效果数值模拟 |
5.3 8106 工作面回采巷道支护效果现场实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信息化监测的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软岩巷道支护发展与现状 |
1.2.1 软岩巷道支护理论的发展及现状 |
1.2.2 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1.3 软岩巷道信息化施工内涵与方法 |
1.3.1 软岩巷道信息化施工内涵 |
1.3.2 软岩巷道信息化施工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软岩巷道支护与围岩耦合作用机理 |
2.1 软岩定义及力学特性 |
2.1.1 软岩定义 |
2.1.2 软岩工程力学特性 |
2.2 软岩巷道常用支护方法 |
2.3 锚网喷与围岩耦合作用 |
2.4 U型钢与围岩耦合支护作用 |
2.5 耦合支护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软岩巷道围岩与支护多源信息联合监测方法 |
3.1 多源信息联合监测的内涵 |
3.2 监测内容和方法 |
3.2.1 工程地质监测 |
3.2.2 围岩松动范围监测 |
3.2.3 围岩表面位移监测 |
3.2.4 锚杆、锚索受力监测 |
3.2.5 U型钢应力量测 |
3.3 联合监测方案设计 |
3.4 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
3.4.1 量测数据误差与消除 |
3.4.2 量测数据分析 |
3.4.3 监测预警值 |
3.4.4 反馈与分析 |
3.4.5 异常数据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4 软岩巷道信息化监测工程应用 |
4.1 工程概况 |
4.2 围岩物理力学特性 |
4.2.1 岩体物理性质 |
4.2.2 岩石力学性质 |
4.3 监测方案的联合设计 |
4.4 信息化监测的实施与结果分析 |
4.4.1 扰动围岩钻孔成像监测 |
4.4.2 围岩表面收敛变形监测 |
4.4.3 围岩深部多点位移计监测 |
4.4.4 支护体锚杆索受力监测 |
4.5 信息化监测中灰色理论的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5 软岩巷道加强锚固数值分析 |
5.1 计算模型设计 |
5.1.1 计算参数与边界条件 |
5.1.2 模拟方案设计 |
5.1.3 模型参数设计 |
5.2 计算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支护控制技术 |
6.1 控制技术 |
6.2 工程实施效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软岩巷道峰后锚固承载结构弱化失稳机理及稳定控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峰后锚固体力学特性试验 |
2.1 物理相似模拟材料配比试验 |
2.2 峰后锚固体相似模拟试验设计 |
2.3 峰后锚固体力学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3 峰后锚固承载结构强度弱化机理 |
3.1 峰后锚固体强度衰减模型 |
3.2 峰后锚固承载结构承载能力衰减模型 |
3.3 峰后锚固承载结构强度弱化过程 |
3.4 本章小结 |
4 峰后锚固承载结构失稳机理 |
4.1 峰后锚固拱、梁承载结构稳定性分析 |
4.2 锚杆长度对承载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4.3 锚杆间排距对承载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4.4 锚杆预紧力对承载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峰后锚固承载结构补偿原理及控制机理 |
5.1 峰后锚固承载结构补偿原理 |
5.2 峰后锚固承载结构补偿原则 |
5.3 峰后锚固承载结构稳定控制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6 现场工业试验 |
6.1 试验巷道概况 |
6.2 巷道失稳原因 |
6.3 巷道支护方案 |
6.4 巷道支护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深部高瓦斯特软煤层巷道支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梁北煤矿概况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煤矿巷道支护理论的发展与现状 |
1.3.2 煤矿巷道支护设计方法的发展与现状 |
1.3.3 煤矿巷道锚杆支护的发展与现状 |
1.3.4 煤巷瓦斯治理方法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主要研究成果 |
2 工程地质条件研究 |
2.1 地层岩性 |
2.1.1 寒武系上统长山组(∈_3ch) |
2.1.2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_3t) |
2.1.3 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h) |
2.2 地质构造 |
2.2.1 构造背景 |
2.2.2 矿井构造特征 |
2.2.3 节理特征 |
2.2.4 矿井褶曲 |
2.2.5 矿井主要断层 |
2.3 地下水 |
2.3.1 寒武系白云质灰岩含水层 |
2.3.2 太原组下段灰岩含水层 |
2.3.3 太原组上段灰岩含水层 |
2.3.4 二l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 |
2.3.5 断层的导水性与富水性 |
2.4 瓦斯地质特征 |
2.5 地应力特征 |
2.6 岩体工程地质特征 |
2.7 本章小结 |
3 围岩强度试验研究 |
3.1 室内试验研究 |
3.1.1 试验仪器设备 |
3.1.2 岩石试样的制备 |
3.1.3 岩石波速测试 |
3.1.4 岩石抗压强度测定 |
3.1.5 岩石变形参数测定测定 |
3.1.6 岩石粘聚力和内摩擦角测定 |
3.2 点荷载试验研究 |
3.2.1 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 |
3.2.2 岩石点荷载强度试验分析 |
3.2.3 岩石点荷载强度 |
3.2.4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计算 |
3.2.5 岩石抗拉强度的计算 |
3.3 工程地质岩组的岩块强度 |
3.4 岩体力学参数的确定 |
3.4.1 岩体强度参数的确定 |
3.4.2 岩体变形模量的确定 |
3.4.3 工程地质岩组岩体力学参数 |
3.5 本章小结 |
4 特软煤层巷道变形破坏特征与支护对策 |
4.1 特软煤层巷道变形破坏现象 |
4.1.1 11141 风巷变形破坏特征 |
4.1.2 11061 风巷变形破坏特征 |
4.2 特软煤层巷道变形破坏原因分析 |
4.2.1 特软煤层巷道变形破坏特征 |
4.2.2 软化临界深度与支护难度指标 |
4.2.3 钢支架作用效果分析 |
4.2.4 底板煤体弱化效应分析 |
4.2.5 帮部煤体弱化效应分析 |
4.2.6 巷道变形破坏的原因 |
4.3 特软煤层巷道支护对策 |
4.3.1 临界深度理论 |
4.3.2 巷道支护对策 |
4.4 本章小结 |
5 特软煤巷支护设计技术研究 |
5.1 软岩巷道锚网索支护理论研究 |
5.2 高凸钢带-预应力锚网索耦合支护作用机理研究 |
5.2.1 锚杆(索)预紧力的作用 |
5.2.2 钢带的支护作用机理 |
5.2.3 常用钢带特点及问题 |
5.2.4 高凸钢带的作用 |
5.3 煤巷底臌防治研究 |
5.3.1 巷道底臌的类型 |
5.3.2 巷道底臌的防治技术 |
5.4 本章小结 |
6 特软低渗透煤层高瓦斯的治理对策研究 |
6.1 现有方法技术及其适用性分析 |
6.2 11采区煤巷瓦斯治理对策 |
6.2.1 实体煤巷瓦斯治理方法分析与对策 |
6.2.2 沿空掘巷瓦斯治理方法与成效 |
6.3 本章小结 |
7 试验段支护设计与施工过程设计 |
7.1 试验段地质概况 |
7.2 特软煤层巷道支护数值模拟分析 |
7.2.1 方案设计与建立模型 |
7.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7.3 试验段煤巷支护设计 |
7.3.1 设计巷道形状及尺寸 |
7.3.2 支护材料及参数 |
7.3.3 支护设计图及支护参数表 |
7.4 施工过程设计 |
7.5 本章小结 |
8 信息化施工与支护效果分析 |
8.1 信息化设计施工方法概述 |
8.2 信息反馈的目的及内容 |
8.2.1 信息反馈的目的 |
8.2.2 信息反馈的内容 |
8.3 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
8.3.1 回归分析法 |
8.3.2 支持向量机法 |
8.3.3 反分析法 |
8.4 信息反馈技术 |
8.5 试验巷道施工信息反馈 |
8.5.1 监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
8.5.2 监测结果及分析 |
8.6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高应力软岩回采巷道预应力锚杆—锚索支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巷道支护理论研究现状 |
1.2.2 预应力锚杆(索)支护作用机理研究发展现状 |
1.2.3 软岩流变特性试验与理论研究 |
1.2.4 软岩巷道流变特性研究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软岩峰后软化力学特性与流变特性研究 |
2.1 软岩的分类及工程性质 |
2.1.1 软岩的定义 |
2.1.2 软岩的分类 |
2.1.3 软岩的工程特性和力学特性 |
2.2 泥质砂岩三轴压缩试验 |
2.3 软岩峰后应变软化力学模型 |
2.3.1 峰后岩体后继屈服面模型 |
2.4 软岩流变试验与流变模型研究 |
2.4.1 C8 煤层泥质粉砂岩流变试验 |
2.4.2 泥质粉砂岩蠕变模型建立 |
2.4.3 流变模型参数的辨识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巷道岩体结构特征与岩体力学参数估算 |
3.1 概述 |
3.2 巷道岩体结构特征与结构面网络模拟 |
3.3 回采巷道顶板力学参数估算 |
3.3.1 巷道顶板岩石强度参数 |
3.3.2 岩体的质量评价 |
3.3.3 岩体力学参数估算 |
3.3.4 巷道顶板力学参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回采巷道预应力锚杆—锚索支护机理研究 |
4.1 预应力锚杆与锚索联合支护机理 |
4.1.1 锚网索耦合支护的主要作用 |
4.1.2 锚网索耦合支护作用 |
4.2 预应力锚杆支护参数的影响分析 |
4.2.1 数值模拟模型 |
4.2.2 预应力锚杆间距对应力场的影响分析 |
4.2.3 预应力锚杆的布置角度对围岩应力场的影响 |
4.3 预应力锚杆—锚索联合支护对巷道应力场的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应力软岩回采巷道蠕变控制研究 |
5.1 蠕变控制总体要求 |
5.2 软岩巷道围岩流变特性的分析 |
5.2.1 围岩应力的重新分布及时间效应 |
5.2.2 巷道围岩应力与变形的流变分析 |
5.3 巷道锚网索与围岩耦合支护巷道内的流变模型 |
5.3.1 锚固体的流变模型与本构方程 |
5.3.2 锚网索与围岩支护流变本构方程 |
5.4 高应力软岩巷道让压支护的技术研究 |
5.4.1 软岩工程让压支护现状 |
5.4.2 让压支护对软岩巷道围岩的控制作用 |
5.5 锚杆与锚索联合支护(二次支护)巷道流变分析 |
5.5.1 锚杆(索)预紧力对高应力软岩回采巷道变形影响分析 |
5.5.2 锚杆(索)支护强度对高应力软岩回采巷道变形影响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应力软岩回采巷道支护参数优化设计 |
6.1 锚杆支护参数优化模型 |
6.1.1 模型的建立 |
6.1.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6.2 锚杆参数的优化 |
6.2.1 巷道顶板锚杆长度优化 |
6.2.2 巷道两帮锚杆长度的优化 |
6.2.3 锚杆间排距的优化 |
6.2.4 锚杆参数优化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预应力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效果试验研究 |
7.1 回采巷道支护原则 |
7.2 试验巷道概况 |
7.3 支护效果监测 |
7.3.1 顶板和两帮位移测量 |
7.3.2 锚力测量 |
7.3.3 锚杆预应力对巷道变形影响试验 |
7.3.4 松动圈量测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结论 |
8.2 论文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9)越南广宁矿区软岩煤巷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锚杆锚索支护技术的发展 |
1.2.1 国外锚杆锚索支护技术 |
1.2.2 中国锚杆锚索支护技术 |
1.2.3 越南锚杆锚索支护技术 |
1.2.4 总结国外锚杆支护发展及推广应用的经验 |
1.3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论文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煤巷锚杆锚索支护理论 |
2.1 锚杆的种类 |
2.2 锚杆支护的作用机理 |
2.3 锚杆支护理论与应用 |
2.4 锚索支护机理 |
2.5 锚杆锚索联合支护作用原理 |
2.5.1 锚杆锚索联合加固作用 |
2.5.2 锚杆锚索联合互补作用 |
2.5.3 锚杆锚索联合支护原理 |
2.6 本章小结 |
3 软岩煤巷支护原理与设计 |
3.1 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 |
3.2 巷道被动支护与主动支护的区别 |
3.3 软岩煤巷支护原理 |
3.4 软岩煤巷支护原则 |
3.5 软岩煤巷锚杆锚索支护设计 |
3.5.1 工程类比法 |
3.5.2 实测法 |
3.5.3 计算机智能设计系统 |
3.5.4 理论计算法 |
3.5.5 锚索支护参数的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4 Khecham煤矿软岩煤巷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方案设计 |
4.1 越南广宁矿区煤炭赋存及煤岩结构特点 |
4.2 KheCham煤矿12-4回风巷道概况 |
4.3 KheCham矿12-4回风巷道支护方案设计 |
4.3.1 锚杆支护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4.3.2 巷道围岩变形过程 |
4.3.3 回采工作面应力分布规律 |
4.3.4 巷道支护方案提出及参数确定 |
4.4 支护方案的数值模拟分析及方案确定 |
4.4.1 FLAC应用程序简介 |
4.4.2 FLAC基本原理 |
4.4.3 模拟建立与边界条件 |
4.4.4 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
4.4.5 方案的选择 |
4.5 本章小结 |
5 巷道矿压观测与支护方案设计在单侯煤矿支护效果分析 |
5.1 巷道矿压观测方法 |
5.1.1 巷道矿压观测的主要内容 |
5.1.2 观测仪器 |
5.1.3 观测断面的布置及观测基点的安设 |
5.2 支护方案设计在中国类似条件煤矿支护效果分析 |
5.2.1 中国蔚州单侯矿6#煤层巷道锚杆锚索支护研究 |
5.2.2 表面位移模拟结果与矿压观测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论文数据集 |
附件 |
(10)保德矿采动巷道围岩分次控制方法及关键支护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采动巷道围岩控制理论研究现状 |
1.2.2 采动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采动巷道围岩与支护体变形破坏规律研究 |
2.1 工程地质概况 |
2.1.1 主采煤层概况 |
2.1.2 顶板赋存特征 |
2.1.3 小结 |
2.2 采动巷道围岩破裂边界实测 |
2.2.1 仪器选取与测点布置 |
2.2.2 巷道围岩结构探测结果分析 |
2.2.3 巷道顶板破裂边界确定 |
2.2.4 小结 |
2.3 巷道围岩变形规律监测 |
2.3.1 巷道围岩深部位移检测 |
2.3.2 巷道表面位移检测 |
2.3.3 小结 |
2.4 巷道锚索工况监测 |
2.4.1 检测仪器与测点布置 |
2.4.2 检测结果与数据分析 |
2.4.3 小结 |
2.5 锚索支护失效、顶板下沉、冒顶关系 |
2.5.1 锚索支护失效与顶板下沉关系 |
2.5.2 锚索破断机理与失效形式 |
2.6 本章结论 |
3 采动巷道分次支护围岩控制方法 |
3.1 巷道围岩变形与支护阻力关系理论分析 |
3.1.1 巷道围岩周边弹性应力及变形分析 |
3.1.2 巷道围岩塑性应力及变形分析 |
3.2 巷道围岩分次支护围岩控制数值模拟分析 |
3.2.1 模拟软件选择 |
3.2.2 模型的建立 |
3.2.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2.4 小结 |
3.3 巷道围岩二次补强支护相似模拟分析 |
3.3.1 实验目的 |
3.3.2 实验台建立与模型设计 |
3.3.3 实验过程及分析 |
3.3.4 小结 |
3.4 本章结论 |
4 采动巷道围岩二次支护关键技术 |
4.1 巷道顶板二次协调支护技术 |
4.1.1 巷道顶板支护中锚杆类及适应性 |
4.1.2 可接锚杆协调支护技术 |
4.2 巷道两帮二次协调支护技术 |
4.2.1 巷帮玻璃钢锚杆 |
4.2.2 刚性长螺纹锚杆协调支护技术 |
4.3 本章结论 |
5 工业性试验 |
5.1 试验方案 |
5.2 试验巷道支护参数设计 |
5.3 支护效果分析 |
5.3.1 可接长锚杆破断率统计 |
5.3.2 锚杆(索)受力检测 |
5.4 经济效益分析 |
5.5 本章结论 |
6 主要成果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性成果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六家煤矿软岩巷道锚杆支护参数的反馈设计及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袁店二矿西翼回风大巷合理支护参数选择[D]. 俞凡.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2]温度压力耦合作用下全长锚固体受力变形机理及应用研究[D]. 刘小虎.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2)
- [3]赣南某钨矿矿脉密集区巷道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技术研究[D]. 穆光慈.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4]塔山煤矿厚煤层回采巷道锚杆支护技术研究[D]. 院红洋.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5]基于信息化监测的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D]. 王海峰.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6]软岩巷道峰后锚固承载结构弱化失稳机理及稳定控制技术[D]. 王其洲.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7]深部高瓦斯特软煤层巷道支护技术研究[D]. 程乐团. 河南理工大学, 2015(04)
- [8]高应力软岩回采巷道预应力锚杆—锚索支护技术研究[D]. 白启树. 武汉理工大学, 2014(05)
- [9]越南广宁矿区软岩煤巷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技术研究[D]. TRINH DANG HUNG(郑登兴).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3(12)
- [10]保德矿采动巷道围岩分次控制方法及关键支护技术[D]. 张钦祥.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