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主义的未来在于它的现代化(论文文献综述)
杨蒙蒙[1](2009)在《武汉城市圈乡村聚落景观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武汉城市圈建设是湖北省乃至整个中部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工程,它的建立以及发展将会对该区域范围内的经济产生巨大的促动作用,同时也会对周围的乡村景观带来积极和消极的因素。快速城市化对乡村聚落景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乡村居民盲目学习城镇的做法,改变了原来固有的价值观和对家园的认同感。中国传统的乡村聚落景观的多样性正在降低,在吸收了过多的现代元素之后,村落自身的文明正在消失。通过对武汉城市圈内乡村聚落现状分类进行研究,总结出现有聚落形式的优点与不足。对现有新农村案例进行解读,界定出新农村建设的真正内涵,从而指导乡村聚落的规划。根据新农村建设的真正内涵,对各种乡村景观聚落类型做出规划指导。在引入城市文明的同时,又能够秉承自身有价值的东西,才是乡村聚落景观发展的正确方向。在正确理解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的基础上,解决现在乡村建筑、乡村公共空间、乡村水系、乡村绿色空间存在的问题,对其做出规划,提出了相关的建设模式,以期望通过研究能够充实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朱炜[2](2009)在《基于地理学视角的浙北乡村聚落空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持续发展作为21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行动纲领,已经深入到包括建设领域在内的各行各业。我国正在蓬勃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实践者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协调建设与环境、地域条件与社会发展等矛盾,深入探索可持续的新型乡村人居环境发展模式。这是目前亟待研究的课题。可持续发展的乡村建设不可避免地需要从地域的自然、社会环境中找到乡村聚落生成、演变、发展的规律。良好的乡村建设从政策、规划、设计、实施到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应该从地域特点出发,以审慎、明晰的思路来应对各种挑战。本研究是以地理学的视角作为切入点,探讨如何整理和分析自然地理因素对人居环境的影响。结合当前人居建设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成果,将融合地域特征的人居形式现状研究转化为科学认识人居与环境关系的营建思路与方法。论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浙北地区乡村的营建状况,提出了以自然地理视角研究和分析乡村聚落建设发展的理论与方法。论文从系统论、拓扑几何学、分形学等相关理论获得启发,通过对乡村地理条件尤其是地形地貌特征的分析与梳理,寻找自然环境与乡村聚落互动发展的机制。另外,通过社会学调查和分析,进一步从聚落生活层面探索聚落环境各影响因子对乡村聚落空间的作用。在此理论框架下,作者选取湖州长兴新农村建设的案例,从多个方面入手,探讨新时期农村改造、新村建设的营建方法。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以期完善乡村建设中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和,为进一步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刘克刚[3](2008)在《当代新农村特色要素构成研究》文中认为农村,作为最初的孕育生命的人类聚居地,与城市一样,在社会更替和不断发展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作为中国社会基本的组成部分,它从发展伊始,就没有被人们与城市一样同等对待。而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的今天,中国量大面广、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面貌与农村贫穷落后的发展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国家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一时间,“新农村”成为曝光率居高不下的新闻名词。本论文即产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面对“新农村”铺天盖地的理论着作和如火如荼的建设实践,作者做了一个冷静的、理性的思考。本论文以“农村特色要素构成”为着眼点,对传统及当代农村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论文对研究的起因及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在确定了研究方法之后,为实现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而展开了实质性的探索。文章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包括乡村聚落、农村特色要素构成、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从中得出了一些对我国农村建设的有益启示。随即从农村特色要素构成入手,对传统农村及当代农村进行了分析:定义了农村特色要素——自然要素、社会要素、人文要素和功能要素四个方面的内容,并对其演变进行了梳理。文章的第四章则归纳了基于特色要素背景下的农村类型,提出了与农村特色要素紧密结合的新农村建设的理念,并通过对“特色要素表达”方法的探讨对其加以具体化。最后,文章总结了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几种错误模式,并对二十一世纪的农村进行了一下展望。论文期望能够为我国“新农村”的规划建设提供一种思路,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彭京宜[4](2005)在《坚持以人为本 化原则为细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五"计划,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描绘了我国"十一五"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里程碑式的纲领性文件。省委书记汪啸风指出,《建议》以及胡锦涛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和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贯彻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条主线,是我们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特此,本刊组织了本期的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以推动我省的学习贯彻活动。
亚·利洛夫[5](2003)在《社会主义未来在于现代化》文中提出 对当代社会主义而言,有两个事件具有全球性的重要意义一个是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的崩溃,另一个是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21世纪社会主义的未来与这两个现象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我们如果不能回答现实社会主义为什么会失败和中国的改革为什么会成功这两个问题,就不能认识社会主义的未来。这两个"为什么"是开启通向社会主义未来之门的钥匙。让我们首先从这个问题开始:
亚历山大·利洛夫,张文成[6](2003)在《社会主义的未来在于它的现代化》文中认为2002年10月22—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百余位中外学者就“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回顾和历史经验”、“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和“21世纪与社会主义中国”等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研讨,本刊将把外国学者提交大会的论文或发言稿译介给读者。本期介绍三篇如下。
亚历山大·利洛夫,马细谱[7](2001)在《欧洲现实社会主义的失败与自由主义的破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谌取荣[8](1996)在《愿和平更成熟些──关于未来亚洲的政治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愿和平更成熟些──关于未来亚洲的政治思考谌取荣20世纪是以巨大历史进步补偿巨大历史灾难的世纪。20世纪亚洲的重大变化表现为一系列历史性转折,如从殖民化到非殖民化,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列强瓜分豆剖到两超争霸直到多元共...
二、社会主义的未来在于它的现代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主义的未来在于它的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1)武汉城市圈乡村聚落景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农村建设的提出 |
1.1.2 城市化的冲击 |
1.1.3 武汉城市圈建设 |
1.1.4 城市圈景观体系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2. 乡村聚落景观基础理论概述 |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1 国外的乡村景观规划研究 |
2.1.2 国内的乡村景观规划研究 |
2.1.3 乡村建设运动的影响 |
2.2 乡村景观规划理论 |
2.2.1 乡村地理学 |
2.2.2 景观生态学 |
2.2.3 景观美学 |
2.2.4 心理学 |
2.2.5 乡村意象研究 |
2.3 乡村景观规划原则 |
2.3.1 设计结合自然原则 |
2.3.2 乡土特色原则 |
2.3.3 人本主义原则 |
2.3.4 生态可持续原则 |
3. 武汉城市圈乡村聚落景观分析与评价 |
3.1 乡村聚落的人居环境 |
3.1.1 居住状况 |
3.1.2 庭院景观 |
3.2 乡村聚落内的公共空间 |
3.2.1 生产型公共空间 |
3.2.2 文化型公共空间 |
3.2.3 生活型公共空间 |
3.3 乡村聚落的内部沟通与外界联系 |
3.3.1 乡村道路 |
3.3.2 乡村水系 |
3.4 乡村聚落的绿色空间 |
3.4.1 村旁的绿色空间 |
3.4.2 河旁、路旁的绿色空间 |
3.4.3 宅旁的绿色空间 |
4. 武汉城市圈乡村聚落类型 |
4.1 传统的乡村聚落 |
4.1.1 风水学的影响 |
4.1.2 传统的农耕文明 |
4.1.3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布置模式 |
4.1.4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指导 |
4.2 武汉城市圈乡村聚落类型 |
4.2.1 直线型聚落 |
4.2.2 规则型聚落 |
4.2.3 串珠型聚落 |
4.2.4 树枝型聚落 |
4.2.5 散点型聚落 |
4.3 新农村中乡村聚落景观的内涵界定 |
4.3.1 新农村的争议 |
4.3.2 新农村建设典范解读 |
4.3.3 武汉市城市圈乡村聚落类型建设建议 |
5. 景观规划要点 |
5.1 建筑景观规划 |
5.1.1 布局规划 |
5.1.2 色彩规划 |
5.1.3 装饰规划 |
5.2 公共空间景观规划 |
5.2.1 公共空间 |
5.2.2 村口 |
5.3 水体景观规划 |
5.3.1 水资源利用系统 |
5.3.2 水体污染治理 |
5.3.3 水体驳岸设计 |
5.3.4 水体景观营造 |
5.4 绿色空间景观规划 |
5.4.1 道路景观 |
5.4.2 庭院景观 |
6. 讨论:乡村聚落的未来 |
6.1 传统的聚落生态思想 |
6.2 社会背景与乡村建设 |
6.3 建设者的思想意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地理学视角的浙北乡村聚落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的缘起 |
1.1.2 可持续发展与乡树人居发展 |
1.1.3 已有实践的不足 |
1.2 以往研究 |
1.2.1 不同视角的乡村研究 |
1.2.2 以往研究的综述 |
1.2.3 问题思考与研究定位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4 研究的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2 地理学视角下的乡村聚落体系建构 |
2.1 地理学与人居 |
2.1.1 自然地理 |
2.1.2 人文地理 |
2.1.3 人居与聚落 |
2.1.4 地理学与聚落研究 |
2.2 系统论视角下的人居 |
2.2.1 系统论原理 |
2.2.2 系统工程方法 |
2.3 聚落形态的拓扑学理论 |
2.3.1 拓扑学的几何原理 |
2.3.2 拓扑学理论对聚落研究的启示 |
2.3.3 聚落形态的拓扑学分斩 |
2.4 基本人居单元的概念和特征 |
2.4.1 基本人居单元的概念 |
2.4.2 基本人居单元的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3 地理环境与浙北乡村聚落 |
3.1 浙北乡村状况 |
3.1.1 浙江乡村的社会发展优势 |
3.1.2 浙北地区乡村状况 |
3.2 浙北地理特点 |
3.2.1 浙北地区的基本地理环境 |
3.2.2 浙北地区的地理特征 |
3.3 气候地理分区 |
3.4 乡村基本人居单元分析 |
3.4.1 乡村聚落与人居单元 |
3.4.2 浙北乡村基本人居单元的分析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浙北乡村聚落的拓扑分析 |
4.1 乡村空间拓扑分析的系统原理 |
4.1.1 聚落空间系统的自组织性 |
4.1.2 乡村聚落的空间拓扑 |
4.2 拓扑分析的方法 |
4.2.1 空间拓扑分析法 |
4.2.2 拓扑要素与拓扑关系 |
4.3 空间句法参数与模型 |
4.3.1 空间句法参数 |
4.3.2 空间句法模型 |
4.4 浙北乡村空间句法分析 |
4.4.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4.4.2 长兴乡村布局与拓扑空间 |
4.4.3 句法分析及变量的检验 |
4.4.4 乡村布局拓扑空间整体关系 |
4.4.5 乡村拓扑空间区域特征 |
4.5 乡村布局拓扑结构的的内涵 |
4.5.1 乡村布局拓扑结构与聚落形态分析 |
4.5.2 乡村布局的句法拓扑与功能 |
4.5.3 乡村聚落拓扑的空间和功能结构 |
4.6 本章小结 |
5 乡村聚落生活与空间结构 |
5.1 乡村生活人居满意度调查与统计方法 |
5.2 乡村生活满意度调查 |
5.2.1 调查影响因子的确定 |
5.2.2 乡村公共产品供给 |
5.2.3 乡村产业模式 |
5.2.4 乡村自然地理条件 |
5.3 乡村居住满意度调查 |
5.3.1 调查对象的选择 |
5.3.2 面对面的调查方式 |
5.3.3 调查数据的整理 |
5.4 乡村聚落布局与居住主观评价 |
5.4.1 乡村聚落空间的生活含义 |
5.4.2 乡村空间与主观评价分析 |
5.5 乡村生活主观评价与空间结构分析 |
5.5.1 地统计分析方法 |
5.5.2 主观评价的聚落距离分析 |
5.5.3 乡村空间结构与主观评价关系的差异性 |
5.6 本章小结 |
6 浙北乡村民居的气候应对 |
6.1 浙北乡村民居的热环境分析 |
6.1.1 浙北地区热环境分析 |
6.1.2 室内热环境影响因素 |
6.2 乡村民居的风环境分析 |
6.2.1 区域风环境 |
6.2.2 地形对浙北风气候的影响 |
6.3 乡村民居的体型分析 |
6.3.1 体形系数的定义 |
6.3.2 民居的体型系数及其影响 |
6.3.3 民居体形系数分析的总结 |
6.4 乡村民居的自然通风 |
6.4.1 自然通风的作用 |
6.4.2 自然通风的类别 |
6.4.3 浙北乡村民居基本通风模式 |
6.5.浙北地区民居室内环境测量及分析 |
6.5.1 测量对象的选择 |
6.5.2 荻港村民居室内环境测量和分析 |
6.5.3 顾渚村民居室内环境测量和分析 |
6.5.4 不同区域居民热舒适满意度调查对比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实证研究 |
7.1 案例的选取缘由 |
7.2 案例分类原则与分析方法 |
7.2.1 案例的分类 |
7.2.2 案例的分析方法 |
7.3 地理形态对住居生活的影响 |
7.3.1 水系的影响 |
7.3.2 地形地势的影响 |
7.3.3 新村设计中的对策选择 |
7.4 案例的分析 |
7.4.1 平原水乡(南石桥村) |
7.4.2 河谷平原村(施家村与庄里村) |
7.4.3 山地丘陵村(东川村)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当代新农村特色要素构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和相关概念界定 |
1.1.1 研究的缘起 |
1.1.2 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实践的启示 |
2.1 对乡村聚落的相关研究 |
2.1.1 国外研究 |
2.1.2 国内研究 |
2.1.3 相关研究的启示 |
2.2 对农村特色要素构成的相关研究 |
2.2.1 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
2.2.2 相关研究的启示 |
2.3 农村建设相关理论与实践 |
2.3.1 国外理论与实践 |
2.3.2 国内理论与实践 |
2.3.3 对“当代新农村”的研究 |
2.3.4 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启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农村特色要素构成 |
3.1 农村生活的特性 |
3.2 农村特色要素的界定 |
3.2.1 自然要素 |
3.2.2 社会要素 |
3.2.3 人文要素 |
3.2.4 功能要素 |
3.3 传统农村特色要素的演变 |
3.3.1 自然要素的演变 |
3.3.2 社会要素的演变 |
3.3.3 人文要素的演变 |
3.3.4 功能要素的演变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农村特色要素背景下的当代新农村 |
4.1 基于特色要素背景下的农村类型 |
4.1.1 以自然要素为主要特征的系统分类 |
4.1.2 以人文要素为主要特征的系统分类 |
4.1.3 以社会要素为主要特征的系统分类 |
4.1.4 其他 |
4.2 基于农村特色要素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理念 |
4.2.1 经济发展目标 |
4.2.2 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 |
4.2.3 生活质量改善目标 |
4.2.4 文化保护与发展目标 |
4.3 当代新农村的特色表达 |
4.3.1 自然生态美的表达 |
4.3.2 乡土气息美的表达 |
4.3.3 建筑空间美的表达 |
4.3.4 人文特色美的表达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当代新农村建设的错误模式 |
5.2 对新农村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表格来源索引 |
插图来源索引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社会主义的未来在于它的现代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武汉城市圈乡村聚落景观规划研究[D]. 杨蒙蒙.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 [2]基于地理学视角的浙北乡村聚落空间研究[D]. 朱炜. 浙江大学, 2009(10)
- [3]当代新农村特色要素构成研究[D]. 刘克刚.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9)
- [4]坚持以人为本 化原则为细节[J]. 彭京宜. 今日海南, 2005(11)
- [5]社会主义未来在于现代化[J]. 亚·利洛夫. 招商周刊, 2003(13)
- [6]社会主义的未来在于它的现代化[J]. 亚历山大·利洛夫,张文成. 国外理论动态, 2003(01)
- [7]欧洲现实社会主义的失败与自由主义的破产[J]. 亚历山大·利洛夫,马细谱.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1(06)
- [8]愿和平更成熟些──关于未来亚洲的政治思考[J]. 谌取荣. 现代国际关系, 1996(10)
标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文; 乡村规划论文; 景观生态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农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