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港航运输生产存在什么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杨旸[1](2014)在《港口空间布局与土地集约利用规划 ——天津港与国际五大港口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世界港口的发展格局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世界航运业的发展受到极大冲击,而亚洲经济却保持快速平稳发展,国际航运资源向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转移,我国的港口和航运业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港口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资源,正在向全球生产、销售供应链中的重要节点和全球资源配置枢纽的方向发展。天津港作为我国新一轮港口建设中的佼佼者,虽然在港口吞吐量上取得佳绩,但是其港口空间布局和用地规划建设与国外成熟港口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针对目前天津港大发展时期出现的空间布局欠佳、土地利用粗放等问题,本文选取了国际五大着名港口作为案例,即新加坡港、东京港、鹿特丹港、安特卫普港和釜山港,深入研究其空间布局和土地集约利用规划。首先,梳理国内外港口空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内容提供理论支撑。接着,对天津港和国际五大港口的基本条件、发展历程、空间布局、土地利用规划,以及集约用地方法进行总结归纳。本文的核心内容在于港口间的比较研究,即纵向比较港口空间布局的演变历程,探究其内在动因;横向比较港口空间布局和土地集约利用规划,包含港口总体空间布局,码头运输用地、临港产业用地、综合服务中心用地、港口绿地、港口城市一体化等规划,以及港口的集约用地方法。最后,提取可供天津港借鉴的规划经验,提出天津港空间布局和土地集约利用规划的优化建议。
张梦龙[2](2014)在《基于公共物品属性视角的铁路改革结构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如何在积极推进高速铁路等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同时,通过改革来创造新的制度红利,实现技术进步和改革创新的协调发展,是一项亟待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铁路改革需要考虑诸多因素,行业所提供的物品属性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试图从铁路产业特征和运输产品属性出发,研究分析对改革路径有着深层次影响的铁路改革结构特性及相关问题。具体来讲,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通过对我国铁路前期改革的反思,以及国内外相关产业改革经验的考察,论证提出研究铁路改革必须重视行业提供的物品属性,尤其是公共物品属性。我国铁路改革已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继续深化却面临诸多难题,行业属性定位的模糊成为铁路改革长期处于“胶着”状态的深层原因。作为兼具商业性和公益性的特殊行业,铁路不可能完全市场化,改革的先行步骤是明确基于行业属性分解的市场边界,这也决定着铁路领域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正确处理。2、在对铁路产业特征及公共物品属性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公益性与商业性、行政性与市场性、共用性与专用性、公共性与企业性等多个维度对铁路公共物品属性的特殊表现展开研究。从不同侧面重点分析了公共物品属性对铁路改革存在的若干结构性影响。论证提出在影响铁路改革结构特性的各种结构性问题中,基于物品属性的结构是最基础性的。探究铁路改革应当首先致力于解决这些结构层面的问题,建立对铁路改革更加全面和理性的经济分析。3、在对铁路作为一个行业整体上的公共物品属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铁路产业内部各具体业务环节的公共物品属性问题也进行了研究,论证提出在探寻铁路改革目标模式与结构特性时应充分考虑以上问题的特殊影响。基于行业属性分解的铁路分类管理与改革、基于公共企业独立运作的运输生产组织结构调整、基于产业纵向关系调整的铁路运输业重组,以及相应的行业管理和政企关系重构,都是公共物品属性视角下铁路改革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为此,本文试图从容易引起人们忽视的公共物品属性这一新的视角,从行业所提供物品的属性这一基本维度,来重新认识铁路的性质及对改革的特殊影响,并对其中的主要经济学问题进行探讨,以求建立更具完整意义上的铁路经济和铁路改革分析框架。本文主要运用公共物品理论和公共经济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共分七章的内容,重点就公共物品理论、铁路产业的公共物品属性构成、公共物品属性对铁路改革的结构性影响、国外铁路和国内运输业改革中公共物品属性问题的处理等展开讨论,在对如何区分铁路的公益性和商业性、明确政府在铁路中的作用和铁路的市场边界、铁路公企业的运作及相应的政企关系、政府规制和法律环境等整体性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深入到产业内部对铁路产业链各具体业务环节的公共物品属性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建立起了对铁路属性的整体认识,构建了一种基于公共物品属性结构性影响的铁路管理体制改革框架。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创新体现在四个方面:l、在总结国内外经验走向和对我国铁路前期改革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论证提出应当重新明确铁路的属性定位并按属性分解进行分类管理。公益性铁路与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铁路,以及公益性运输和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运输的明确区分和分离即“公商分离”,按物品属性对行业进行分类管理、投资、建设和运营,是今后铁路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铁路领域政府与市场关系处理的基础。2、对铁路产业中普遍存在而又容易受到忽视的市场失灵、市场边界、公共性、公益性、公平性、正外部性、拥挤性、共用性、市场化指数、可商业化程度、公共物品属性程度、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属性的转化、政府作用、公共企业、特殊法人制度等概念及对铁路改革的结构性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归纳提出“共用经济”这一经济学概念用以分析铁路经济问题,从而构建了基于公共物品属性视角的铁路改革分析框架。3、将“公共中间品”概念引入对铁路的经济分析,改变对铁路轮轨关系和产业组织的传统看法,并深入到铁路产业链内部,对铁路运输业内部特有的公共物品属性及基于网络型基础产业共用经济现象一般特性的铁路公共中间品和公共企业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一种基于从“二分法”到“三分法”产业纵向关系调整的铁路运输业重组模式。4、在对铁路改革中若干结构性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证提出了基于公共物品属性的中国铁路管理体制改革框架,并对其中的“公商分离”、“调度公共化”、“三分法”行业重组、政企关系重建及改革过渡期的政府职能等有关配套改革进行了探讨。应当说,从结构层面来思考和研究铁路改革,需要回答的问题还很多;从物品属性特别是公共物品属性视角来探究铁路经济和铁路改革问题,本文目前做的还只是初步探索,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对此寄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和努力。
本刊编辑部[3](2012)在《回头看,为了朝前行——记交通公安“清剿火患”战役总结表彰暨“十八大”消防安全保卫工作动员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5月30日,交通公安机关"清剿火患"战役总结表彰暨"十八大"消防安全保卫动员会在宁波召开。这次会议是在交通公安圆满完成"清剿火患"战役和"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意见"正式下发之际,在全国公安机关"十八大"消防安全保卫战即将打响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清剿火患’战役总结表扬大会"精神,总结交通公安"清剿火患"战役工作,表彰长期坚守消防监督岗位,并在战役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对交通公安机关"十八大"消防安全保卫工作进行动员发动,并宣贯国务院和交通运输部
张敏[4](2012)在《辽宁省沿海港口竞争与合作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港口的建设以及成为港口城市发展的重点。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港口城市已经成为各港口城市发展的重点。随着辽宁省“十一五”发展规划战略构想的提出,辽宁省沿海港口的发展也逐步得到重视。“十一五”期间,大连港投巨资于港口建设与发展方面,其重点项目的投资在“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就高达40亿元左右,大窑湾二期和二期续建工作、其他多个项目也在2006年着手建设。营口港也受到政府的重视,欲建设和完善功能多样化的现代化港口。其他各港口也加快建设和发展港口的步伐,与国家挂钩,发挥各港口的优势和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资源的短缺,港口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我国港口之间的竞争是一种不科学,不合理的,低效的竞争。辽宁省沿海港口也将面临这样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条件下,本文分为六个部分对辽宁省沿海港口的合作竞争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一章绪论:论述了本论文研究的问题提出的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的综述与现状,本论文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论文研究的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是全文的纲领。第二章:港口竞争与合作理论基础研究,从港口竞争的角度阐述了港口及其港口的发展演变过程和相关的竞争与合作理论。通过对国内外港口竞争与合作模式的研究,对成功和失败的港口竞争合作模式的借鉴,运用各模式的经验与启示探讨合作竞争中适合于辽宁省沿海港口的实现模式。第三章:辽宁省沿海港口现状与发展,本文从东北沿海各港口现状与发展,通过指标模型综合评价各港口的竞争力及其竞争力分析,以此为依据对各港口进行战略定位分析,以提高辽宁省沿海港口的竞争力。第四章:辽宁省沿海港口竞争力评价,以辽宁省沿海港口为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辽宁省沿海港口的自身特点,探讨合作竞争中适合于辽宁省沿海港口的实现模式。第五章:辽宁省沿海港口的竞争与合作,主要通过上述的结论,结合辽宁省沿海港口的发展现状,对辽宁省沿海港口的竞争与合作的发展和实施提供相关建议。第六章全文总结,主要是对二、三、四、五章进行总结
李宁[5](2012)在《广州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物流业已经成为体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而港口作为海陆联运的枢纽,又是国际贸易、商品集散的中心地带,其作为物流结点的作用日益重要,故发展现代港口物流成为港口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发展广州现代港口物流为中心,结合世界港口物流发展趋势及中国港口物流发展的实际状况,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广州港口物流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广州发展港口物流的对策和具体实施措施。首先,以港口物流理论为指导,分析国内外典型港口物流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指出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其次,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广州港的基本情况,对广州港口物流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等因素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使用SWOT模型对广州港口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威胁进行客观评价,得出S.O.、W.O.、S.T.、W.T.战略组合。最后,根据SWOT战略组合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广州港口现代物流的对策与建议,如制定相应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和无水港的建设、完善集疏运条件、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发展高端服务业、加强港口合作等一系列措施,对广州港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则兴[6](2010)在《柳州航运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内河航运作为一种悠久古老的运输方式,以其自身特有的技术经济优势,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这也要求着交通运输业要适应即将到来的转变。柳州位于广西中部,地理位置优越,历来是水陆交通要道。但长期以来国家对柳江航道投入的资金不足,造成柳江航道等级偏低,航运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内河航运整体水平处于落后状态,与保障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以及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本论文首先回顾交通运输发展的历程,认清交通运输业的特征,把握现代运输业的发展趋势。接着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理论进行了一些探讨。最后通过分析广西和柳州的经济形势,根据西江黄金水道建设规划,探讨了柳州航运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以及柳州航运发展与柳州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并且分别讨论了柳州航运的发展对柳州的工业化进程、产业布局和柳州物流的影响。
柯冰[7](2009)在《信息化技术在港航业发展的新定位和发展趋向——胡国丹新解港航信息化建设》文中研究说明 胡国丹高级工程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评议专家。现任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副院长、中国交通信息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交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交通信息化发展规划,交通信息化项目的咨询和可行性研究、设计、招标评标等交通行业信息化工作,具有丰富的交通行业信息化项目建设规划、设计和管理经验。先后负责组织完成国家、省部级重点项目20多项,主要包括:中国交通电子政务建设总体方案,全国水路运输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海事信息化总体规划,中国船舶报告系统和建设中国第一个船舶报告中心,全国水上安全监督信息系统一、二期工程,海事应急指挥辅助系统工程,全国航测信息系统工程,交通统计信息中心工程,交通运输部机关信息系统二期工程,长江航运信息系统工程,三峡通航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珠江航运管理信息系统工程以及港口计算机管理系统、各类专业码头管控系统。
姚中平[8](2007)在《上海育海航运公司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航运业的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状态,不断变化的航运市场要求航运企业必须建立竞争情报系统,开展竞争情报研究。本文主要围绕上海育海航运公司的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对上海育海航运公司的市场竞争环境、竞争态势、竞争情报工作的内容、以及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目标和系统框架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提出了上海育海航运公司需要开展竞争情报系统建设的意义,对国内外竞争情报及系统研究和发展的状况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竞争情报及竞争情报系统建设研究的内容和一般过程,竞争情报的分析方法,并给出企业实施竞争情报系统的成功案例。然后简要论述竞争情报系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对上海育海航运公司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论述上海育海航运公司竞争力的提升要求建立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具体分析了当前上海育海航运公司面临的竞争形势和发展机遇(竞争环境、竞争态势),并全面分析了上海育海航运公司竞争情报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上海育海航运公司对信息系统的需求、上海育海航运公司使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可以达到的目标。接着,提出上海育海航运公司竞争情报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上海育海航运公司竞争情报系统的构成、上海育海航运公司竞争情报的信息来源以及分析、上海育海航运公司竞争情报的研究内容。结合竞争情报需求和上海育海航运公司企业管理的实际,提出上海育海航运公司竞争情报系统的框架结构,并对其组织结构、人际网络、信息网络和总体框架进行了研究和设计。最后,对上海育海航运公司竞争情报系统的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
陈燕[9](2006)在《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远洋运输企业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战略成本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因其适用于激烈的行业竞争环境而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企业的关注和青睐。目前,正处于市场竞争下的我国远洋运输企业采取的传统成本管理体系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战略性成本管理信息的需要;因此,本文探讨战略成本管理在航运企业应用的可能,以及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这构成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旨在建立适合我国远洋运输企业特点的战略成本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竞争力,在国际航运市场中占有稳定的竞争优势。 本文围绕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远洋运输企业的应用展开阐述,以理论界普遍接受的“桑克模式”为研究基础,就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为基本工具进行研究。针对我国航运企业目前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相应的研究结论,提出改进措施。探讨作为战略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的战略成本管理业绩评价在我国远洋运输企业的构建问题,以辅助战略成本管理的有效实施。本文的研究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入手,概述整个体系的主要内容,并与传统成本管理体系进行比较,突出战略成本管理的优势,为今后研究打下理论基础。战略成本管理具备外向性、竞争性、多样性、全面性、动态性等优势,这些优势是否值得航运类企业借鉴成为下一部分研究的问题。第二部分剖析我国该类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缺乏对于企业的供应链和营销渠道的成本管理;忽略事前成本控制;缺乏对竞争对手的成本的分析比较;缺乏成本管理业绩评价。而战略成本管理的优势可以基本弥补上述问题,可见应用该方法的必要性。同时,我国远洋运输企业也具备了实施的条件。战略成本管理如何在这类企业中具体应用成为接下来需解决的问题。第三部分首先通过我国远洋运输企业价值链分析,为企业战略定位服务;然后根据企业所处竞争环境建立竞争战略,即大型远洋运输企业依据自身实力优势走“成本领先”战略,中小型远洋运输企业发展目标积聚战略,目的是根据企业战略明确成本管理战略。接着分析相关成本动因,区分增值和少非增值作业,为成本控制做准备。在构建战略成本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主要的具体措施。第四部分根据远洋运输企业的业务特点建立战略成本管理业绩评价体系,多层次地评价企业成本管理结果,并且根据两种战略调节指标权数,促进战略成本管理的反馈和监督,与其相辅相成,首尾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战略成本管理应用体系。本文最后,总结研究思路,得出研究结论和研究局限性。文章虽然接近尾声,但是对于该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仍应继续,希望本文能抛砖引玉,为今后取得更杰出的贡献做出铺垫。
童永斌[10](2006)在《港城一体化建设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的发展过程,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港口城市的发展居于重要地位。港口城市的发展水平,对地区经济,乃至整个国家未来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港口则是港口城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港口如何依托城市、区域现有经济、技术条件,达到自我完善和发展,城市经济又怎样利用港口门户走向世界。是我国港口城市在世界经济新的挑战面前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研究港城关系,提出港城一体化的建设策略,合理进行港口和城市规划,制定了港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战略。不但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也是港口和城市和谐发展的需要,对于国家宏观决策来说也是有益的借鉴。 本课题的工作重点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总结了现代港口和港口城市的发展趋势和模式;明晰了港城之间密切的经济关系:互补共生关系和空间发展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嘉兴港城关系的矛盾,探讨了港城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并从四个方面论证指出临港产业建设是港城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 2.针对近年来我国港口及港口城市的发展状况,提出了港城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借鉴宁波、嘉兴等港口城市的建设经验,从“统筹规划、政府职能、临港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港城一体化建设的策略。 本文主要内容如下: 介绍了港城一体化建设策略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中外港口港城一体化发展现状;现代港口的发展趋势和港口城市的内涵特征;以及港城经济关系和当前我国港城一体化建设中的目标和矛盾,提出了港城一体化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并在港城关系理论的指导下,论述了我国港城一体化建设的原则;在借鉴国内外成功港口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临港产业的总体建设策略和相关具体举措;最后总结全文,指出实施港城一体化建设应根据各港口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并提出在评价港口对城市贡献的经济指标量化方法上应作进一步的探讨。
二、我国港航运输生产存在什么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港航运输生产存在什么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港口空间布局与土地集约利用规划 ——天津港与国际五大港口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框架 |
1.5 国内外港口空间相关理论研究概述 |
1.5.1 港口代际理论 |
1.5.2 港城空间关系理论 |
1.5.3 港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 |
1.5.4 滨水区的再开发研究 |
第二章 天津港土地利用规划和建设存在问题 |
2.1 天津港基本条件概述 |
2.1.1 天津港的地理区位 |
2.1.2 天津港的发展建设情况 |
2.2 天津港发展定位和上位规划解读 |
2.2.1 天津港在天津市发展中的定位 |
2.2.2 天津港上位规划解读 |
2.3 天津港发展历程及空间演变动因 |
2.3.1 天津港的发展历程 |
2.3.2 天津港的空间演变动因 |
2.4 天津港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规划 |
2.4.1 天津港空间布局 |
2.4.2 天津港土地利用规划解析 |
2.5 天津港土地建设现状情况 |
2.6 天津港规划和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国际五大港口研究实例分析 |
3.1 新加坡港 |
3.1.1 新加坡港的基本条件 |
3.1.2 新加坡港发展历程及空间演变动因 |
3.1.3 新加坡港的空间布局 |
3.1.4 新加坡港的土地利用规划 |
3.1.5 新加坡港的集约用地方法 |
3.2 东京港 |
3.2.1 东京港的基本条件 |
3.2.2 东京港发展历程和空间演变动因 |
3.2.3 东京港的空间布局 |
3.2.4 东京港的土地利用规划 |
3.2.5 东京港土地集约利用方法 |
3.3 鹿特丹港 |
3.3.1 鹿特丹港的基本条件 |
3.3.2 鹿特丹港的发展历程和空间演变动因 |
3.3.3 鹿特丹港的空间布局 |
3.3.4 鹿特丹港的土地利用规划 |
3.3.5 鹿特丹港口规划新趋势 |
3.4 安特卫普港 |
3.4.1 安特卫普港的基本条件解析 |
3.4.2 安特卫普港的发展历程和空间演变动因 |
3.4.3 安特卫普港的空间布局 |
3.4.4 安特卫普港的土地利用规划 |
3.4.5 安特卫普“港口—城市”一体化规划 |
3.5 釜山港 |
3.5.1 釜山港的基本条件解析 |
3.5.2 釜山港的发展历程及空间演变动因 |
3.5.3 釜山港的空间布局 |
3.5.4 釜山港的土地利用规划 |
第四章 天津港与五大港口空间布局及土地集约利用规划比较分析 |
4.1 港口基本情况比较 |
4.1.1 港口的地理位置和地位作用 |
4.1.2 港口的规模大小 |
4.1.3 港口的吞吐量趋势 |
4.2 港口的发展历程和空间演变比较 |
4.2.1 港口发展的时间阶段及推动因素 |
4.2.2 港口发展的空间扩张历程 |
4.2.3 港口空间演变对天津港的启示 |
4.3 港口空间布局比较 |
4.3.1 港口的用地功能类型 |
4.3.2 港口空间的总体布局 |
4.4 港口的土地利用规划比较 |
4.4.1 港口码头用地规划 |
4.4.2 临港产业用地规划 |
4.4.3 港口综合服务中心用地规划 |
4.4.4 港口绿地及生态系统规划 |
4.4.5“港口—城市”一体化规划 |
4.5 港口土地集约利用方法总结 |
4.5.1 提高港口土地的容积率 |
4.5.2 提高港口土地混合利用程度 |
4.5.3 提高港口土地单位面积产出效率 |
4.5.4 为港口未来发展预留空间 |
第五章 天津港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建议 |
5.1 天津港可以借鉴的规划经验 |
5.2 天津港整体空间布局优化 |
5.3 天津港土地集约利用规划优化方案 |
5.3.1 东疆、北疆、南疆港区土地利用优化 |
5.3.2 临港经济区土地利用优化 |
5.3.3 南港工业区土地利用优化 |
5.3.4 提高港口土地集约利用程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基于公共物品属性视角的铁路改革结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论文选题的意义和背景 |
1.1.1 实践层面 |
1.1.2 理论层面 |
1.2 基于现象的问题提出 |
1.2.1 前期铁路改革的思考 |
1.2.2 公共物品属性对铁路改革可能存在的结构性影响 |
1.2.3 相关问题的前期研究成果述评与继续研究的空间 |
1.3 基本概念、研究范围和研究思路 |
1.3.1 有关概念的界定 |
1.3.2 本文研究范围 |
1.3.3 研究的主要思路 |
2 公共物品理论文献综述 |
2.1 公共物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2.1.1 公共物品理论的早期思想和初步形成 |
2.1.2 公共物品理论的建立和发展 |
2.1.3 公共物品理论的新发展及研究前沿 |
2.1.4 公共物品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运用 |
2.2 公共物品的内涵、特征与分类理论 |
2.2.1 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
2.2.2 公共物品的定义和特征 |
2.2.3 公共物品的分类 |
2.2.4 公共物品的外部性及其纠正 |
2.3 公共物品供给与公共投资理论 |
2.3.1 公共物品市场供给不足的经济学根源 |
2.3.2 公共物品政府供给的逻辑起点和原因 |
2.3.3 公共领域的边界及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
2.3.4 公共投资与公共财政 |
3 铁路产业特征及公共物品属性构成分析 |
3.1 铁路产业特征 |
3.1.1 铁路运输产品的一般特性 |
3.1.2 铁路产业的一般经济属性 |
3.2 铁路产业的公共物品属性 |
3.2.1 铁路产业公共物品属性的若干表现 |
3.2.2 铁路产业内公共物品属性的差异性 |
3.2.3 铁路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属性的相互转化 |
3.3 高速铁路的产品属性 |
3.3.1 高速铁路的一般特性 |
3.3.2 高速铁路公共物品属性的特殊表现 |
4 公共物品属性对铁路改革结构特性的影响分析 |
4.1 公益性对铁路行业定位及可商业化程度的影响 |
4.1.1 我国铁路行业属性定位的现状分析 |
4.1.2 公共物品属性视角下铁路公益性的表现 |
4.1.3 铁路拥挤性程度对公益性和商业性的影响 |
4.1.4 铁路可商业化程度的判定及融资模式选择 |
4.2 行政性对铁路政府与市场作用边界的影响 |
4.2.1 运输业基础设施的市场化指数与供给方式 |
4.2.2 “政府失灵”的影响及铁路投资的合理规模 |
4.2.3 政府职能回归与明确铁路市场边界的意义 |
4.2.4 公共物品属性要求与市场化改革取向的关系 |
4.3 共用性对铁路纵向关系调整及行业重组的影响 |
4.3.1 运输业普遍存在的共用品和公共中间品现象 |
4.3.2 共用经济的获取及铁路公共中间品独立完整运作的意义 |
4.3.3 俱乐部物品的经济分析及对铁路的启示 |
4.3.4 公共中间品因素对铁路产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
4.4 公共性对铁路企业行为及法人制度的影响 |
4.4.1 公共企业的界定、特征和类型 |
4.4.2 铁路公共性和企业性的双重属性 |
4.4.3 铁路公共物品属性的程度及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
4.4.4 我国铁路公共企业的特性及相应的制度安排 |
5 基于公共物品属性的国内外相关产业改革经验与借鉴 |
5.1 基于公共物品属性的国外铁路改革分析 |
5.1.1 国外铁路改革的基本情况 |
5.1.2 改革中对公共物品属性问题的处理 |
5.2 日本铁路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
5.2.1 日本铁路改革的背景 |
5.2.2 日本铁路改革的目标、步骤和对公共物品属性问题的处理 |
5.2.3 日本铁路改革后的公共物品属性问题辨析 |
5.3 基于公共物品属性的我国其他运输业改革探析 |
5.3.1 公路 |
5.3.2 航运 |
5.3.3 民航 |
5.3.4 城市交通 |
6 基于公共物品属性结构性影响的我国铁路管理体制改革框架研究 |
6.1 “公商分离”:行业属性分解的铁路改革分析 |
6.1.1 公益性与商业性分离的分类改革探索 |
6.1.2 铁路前期改革蕴藏的“公商分离”初步实践 |
6.1.3 铁路“公商分离”改革的基本内容 |
6.1.4 铁路商业性环节引入竞争的路径选择 |
6.2 “调度公共化”:基于公共企业独立运作的铁路运输生产组织结构 |
6.2.1 “调度公共化”的可行性分析 |
6.2.2 “调度公共化”的案例及启示 |
6.2.3 “调度公共化”与企业自给调度的比较和演化 |
6.2.4 基于“调度公共化”的铁路运输生产组织结构调整 |
6.3 “三分法”:产业纵向关系调整的铁路运输业重组模式 |
6.3.1 基于产业链和轮轨关系的铁路纵向关系 |
6.3.2 基于产业链共用性谱系的铁路“三分法”纵向关系 |
6.3.3 基于“三分法”的铁路公共企业的组建及运作 |
6.3.4 基于“三分法”的基础设施、运输和其他企业的组建及运作 |
6.4 公共物品属性视角下的铁路行业管理架构 |
6.4.1 “建营分开”的铁路行业管理职能划分 |
6.4.2 铁路规制机构设置的新要求 |
6.4.3 改革过渡期的政府职能 |
6.4.4 相关的法律和政策环境 |
7 结论 |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基本结论和主要贡献 |
7.1.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7.1.2 本文研究的基本结论 |
7.1.3 本文的主要贡献 |
7.2 本文的创新点与有关建议 |
7.2.1 本文的创新点 |
7.2.2 有关建议 |
7.3 本文存在的不足及尚未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回头看,为了朝前行——记交通公安“清剿火患”战役总结表彰暨“十八大”消防安全保卫工作动员会(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清剿火患”战役:回头看 |
1 |
2 |
3 |
下篇“十八大”消防安全保卫:朝前行 |
1 |
2 |
3 |
交通公安“清剿火患”战役总结表彰暨“十八大”消防安全保卫动员会在宁波召开 |
(4)辽宁省沿海港口竞争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
1.1.1 选题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2 选题的意义 |
1.1.3 研究的目的 |
1.2 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综述 |
1.2.1 国外理论与实践综述 |
1.2.2 国内理论与实践综述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1.3.2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港口竞争与合作的理论基础 |
2.1 港口的发展演变过程 |
2.1.1 港口的概念 |
2.1.2 港口的发展演变过程 |
2.1.3 港城关系 |
2.2 港口竞争与合作理论 |
2.2.1 传统竞争理论(波特钻石模型) |
2.2.2 区域分工理论 |
2.2.3 博弈论 |
2.2.4 合作竞争理论 |
2.3 港口的竞争合作模式研究 |
2.3.1 国外港口竞争合作模式研究 |
2.3.2 国内港口竞争与合作模式研究 |
2.3.4 我国港口合作竞争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辽宁省沿海港口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
3.1 辽宁省沿海港口的发展 |
3.1.1 大连港 |
3.1.2 营口港 |
3.1.3 丹东港 |
3.1.4 锦州港 |
3.1.5 葫芦岛港 |
3.1.6 盘锦港 |
3.2 辽宁省沿海港口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1 重复建设普遍,功能趋同化 |
3.2.2 多重竞争并存 |
3.2.3 功能分工不明确 |
3.2.4 腹地范围交叉、结构雷同 |
3.2.5 政府对港口发展中的作用 |
4 辽宁省沿海港口的竞争力评价 |
4.1 港口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
4.1.1 常用的竞争力评价方法 |
4.1.2 因子分析法 |
4.1.3 因子分析法的数学模型 |
4.2 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1 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4.2.2 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3 辽宁省沿海港口竞争力分析 |
4.3.1 收集数据 |
4.3.2 辽宁省沿海港口竞争力数据分析 |
4.3.3 辽宁省沿海港口竞争力分析结果 |
4.4 综合评价结果对各港口战略定位分析 |
5 辽宁省沿海港口的合作模式与建议 |
5.0 辽宁省沿海港口合作的基础 |
5.1 辽宁省沿海港口的合作模式 |
5.1.1 港口一体化模式加速合作竞争 |
5.1.2 港口协会模式协调港口间的关系 |
5.1.3 “资本渗透”模式加速港口规划市场化 |
5.2 辽宁省沿海港口合作的建议 |
5.2.1 正确定位政府功能 |
5.2.2 建立相关的综合管理组织 |
5.2.3 港口规划与区域经济相结合 |
5.2.4 采取共同的环境保护措施 |
5.2.5 港口合作共同增加腹地范围和市场份额 |
5.2.6 港口结构的调整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基本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广州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关于港口物流的研究 |
1.3.2 国内关于港口物流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港口物流概述 |
2.1 物流基本概念 |
2.2 港口物流相关理论与研究成果 |
2.2.1 港口物流的定义 |
2.2.2 港口物流的特征 |
2.2.3 港口物流的影响因素 |
2.2.4 现代港口物流的基本功能 |
2.3 国外港口物流发展 |
2.3.1 国际现代港口发展演变趋势 |
2.3.2 国外先进港口物流发展经验 |
2.4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 |
2.4.1 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 |
2.4.2 我国港口物流的存在问题 |
2.4.3 我国典型港口物流发展概况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广州港口物流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广州港口物流现状 |
3.1.1 广州港口生产规模 |
3.1.2 广州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3.1.3 广州港口物流业务现状 |
3.1.4 广州港口信息服务现状 |
3.2 广州港口物流发展主要问题 |
3.2.1 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3.2.2 物流服务水平较低 |
3.2.3 信息化、标准化水平较低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广州港口物流战略环境分析 |
4.1 广州港概况 |
4.2 广州港口物流外部环境分析 |
4.2.1 政策法规因素 |
4.2.2 宏观经济因素 |
4.2.3 港口竞争因素 |
4.3 广州港口物流内部环境分析 |
4.3.1 区位条件 |
4.3.2 基础设施 |
4.3.3 港口公共服务 |
4.3.4 港口营运现状特点 |
4.4 发展广州港口物流的SWOT战略组合分析 |
4.4.1 SWOT环境因素综合分析 |
4.4.2 SWOT战略组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广州港口物流发展对策与建议 |
5.1 进一步完善港口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
5.2 进一步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和集疏运条件 |
5.3 加快港口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 |
5.4 加快港口物流高端服务业的发展 |
5.5 加快南沙大型散货和集装箱码头建设 |
5.6 加强与邻近港口的战略合作 |
5.7 加快内陆“无水港”建设 |
5.8 加快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
5.9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柳州航运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开展的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交通运输业的特征与发展历史 |
2.1 运输的概念 |
2.2 交通运输概念 |
2.3 交通运输业概念 |
2.4 交通运输业组成 |
2.5 交通运输业的特征 |
2.6 交通运输业的产生 |
2.7 交通运输业的四个发展时期 |
2.8 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 |
2.8.1 提高运输效率,运输趋于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 |
2.8.2 交通运输管理技术的现代化 |
第三章 工业化理论 |
3.1 什么是工业化 |
3.2 工业化进程的划分依据 |
3.3 传统工业化的弊端 |
3.4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
3.5 新型工业化的特征 |
3.6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意义 |
第四章 城市化理论 |
4.1 什么是城市化 |
4.2 城市化的含义 |
4.3 城市化的本质 |
4.4 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 |
4.5 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
4.6 一般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 |
第五章 运输化理论 |
5.1 运输化理论的产生 |
5.2 运输化理论要点 |
5.3 与运输化有关的三个经济发展阶段 |
5.3.1 前运输化阶段 |
5.3.2 运输化阶段 |
5.3.3 后运输化阶段 |
5.4 运输化的作用 |
5.5 运输化在发展中国家的特点 |
5.6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 |
5.7 经济结构对交通运输的需求 |
5.7.1 轻工业占主导地位的时期 |
5.7.2 重化学工业占主导地位的时期 |
5.7.3 加工制造业占主导地位的时期 |
5.7.4 高新技术产业占主导地位时期 |
5.8 交通运输是形成城市和经济布局的重要因素 |
5.8.1 城市形成的三个因素 |
5.8.2 交通运输促进社会分工、大工业和规模经济的实现 |
5.9 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5.9.1 交通运输的发展在宏观方面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5.9.2 交通运输的发展在微观方面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六章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研究 |
6.1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间的交替推拉关系论 |
6.2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间相互作用关系 |
6.3 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间外部效果论 |
6.4 交通运输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 |
6.5 交通运输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 |
6.6 国民经济对交通运输的发展的影响 |
第七章 航运的技术经济特征 |
7.1 航运的定义与组成 |
7.1.1 航运的定义 |
7.1.2 航运的组成 |
7.1.3 航运业范畴 |
7.1.4 航运与航道的关系 |
7.2 航道等级的划分 |
7.3 航运的技术经济特征 |
7.4 航运的缺点 |
7.5 柳州航运涉及的河流 |
第八章 广西内河航运 |
8.1 广西河流状况 |
8.2 广西航运设施 |
8.3 广西综合运输体系 |
第九章 广西航运的重要地位 |
9.1 发展北部湾经济区航运的地位 |
9.2 建设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
9.2.1 建设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历史背景 |
9.2.2 建设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意义 |
9.3 广西航运综合评价 |
9.4 广西航运存在问题 |
9.5 广西航运发展面临的形势 |
9.6 广西内河水运发展规划 |
9.6.1 规划原则 |
9.6.2 总体目标 |
9.6.3 航道规划 |
9.7 广西“十二五”期间航运建设目标 |
9.8 广西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9.9 广西经济发展的目标 |
9.10 广西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
第十章 柳州内河航运研究 |
10.1 柳州基本情况 |
10.1.1 历史地理情况 |
10.1.2 柳州工业经济的地位 |
10.2 柳州航运现状 |
10.3 柳州航道状况及等级 |
10.4 航行于柳黔江船舶的基本情况 |
10.4.1 航行船舶的基本情况 |
10.4.2 航行于柳、黔江船舶的日通过量 |
10.5 柳州综合运输情况 |
10.5.1 铁路基本情况 |
10.5.2 公路基本情况 |
10.5.3 航空基本情况 |
10.5.4 港口基本情况 |
10.6 柳州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10.7 柳州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
10.8 柳州发展经济采取的措施 |
第十一章 柳州航运发展研究 |
11.1 柳黔江航道升级,打通西南水运出海北线通道 |
11.2 柳黔江航运发展,柳州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大提高 |
11.3 红水河复航,实现广西现代交通出海出边战略 |
11.4 红水河双线航道整治,西煤东运实现跨越式发展 |
11.4.1 红水河航道整治情况 |
11.4.2 红水河航道整治后,西煤东运可实现跨越式发展 |
11.5 柳州航运发展对柳州工业化的影响 |
11.6 柳州航运发展对柳州产业布局的影响 |
11.7 柳州航运发展推动柳州市物流业的发展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建议 |
12.1 结论 |
12.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8)上海育海航运公司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竞争情报及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竞争情报及系统在国外的现状 |
1.2.2 竞争情报及系统在国内的现状 |
1.2.3 竞争情报及系统发展趋势 |
1.3 论文的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竞争情报系统研究的理论综述与实践案例 |
2.1 竞争情报和竞争情报系统的概念 |
2.1.1 竞争情报的概念 |
2.1.2 竞争情报系统的概念 |
2.1.3 竞争情报系统的特点与作用 |
2.2 竞争情报系统研究的一般过程 |
2.2.1 竞争情报的生产过程 |
2.2.2 竞争情报系统研究的一般过程 |
2.3 竞争情报的分析方法 |
2.3.1 市场环境的分析方法 |
2.3.2 竞争对手和企业自身的分析方法 |
2.4 企业实施竞争情报系统的成功案例:IBM竞争情报系统 |
第三章 上海育海航运公司建立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必要性分析 |
3.1 上海育海航运公司简介 |
3.2 上海育海航运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分析 |
3.2.1 航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点 |
3.2.2 上海育海航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
3.3 上海育海航运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要求建立企业竞争情报系统 |
3.3.1 竞争情报系统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
3.3.2 上海育海航运公司建立竞争情报系统的必要性 |
第四章 上海育海航运公司情报工作的现状以及竞争情报系统建设要求 |
4.1 上海育海航运公司情报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4.1.1 上海育海航运公司情报工作的现状 |
4.1.2 上海育海航运公司情报工作存在的问题 |
4.2 上海育海航运公司竞争情报工作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 |
4.2.1 上海育海航运公司竞争情报研究工作的目的 |
4.2.2 上海育海航运公司竞争情报工作研究的对象 |
4.2.3 上海育海航运公司竞争情报工作问题解决的思路 |
4.3 上海育海航运公司对竞争情报系统的需求 |
4.4 上海育海航运公司使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可以达到的目标 |
第五章 上海育海航运公司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 |
5.1 上海育海航运公司竞争情报系统的主要内容 |
5.1.1 上海育海航运公司竞争情报系统的构成 |
5.1.2 上海育海航运公司竞争情报的信息来源 |
5.1.3 上海育海航运公司主要竞争情报源的模糊综合评判 |
5.1.4 上海育海航运公司竞争情报的研究内容 |
5.2 上海育海航运公司竞争情报系统的框架结构 |
5.2.1 上海育海航运公司竞争情报系统的组织网络 |
5.2.2 上海育海航运公司竞争情报系统的人际网络 |
5.2.3 上海育海航运公司竞争情报系统的信息网络 |
5.2.4 上海育海航运公司竞争情报系统的总体框架 |
第六章 结论与上海育海航运公司竞争情报系统实施建议 |
6.1 结论 |
6.2 上海育海航运公司竞争情报系统实施建议 |
6.2.1 上海育海航运公司竞争情报系统实施的主要原则 |
6.2.2 上海育海航运公司竞争情报系统实施的资源要求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远洋运输企业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战略成本管理理论研究现状 |
第四节 论文研究的研究基础、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
第一章 战略成本管理概述 |
第一节 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概述 |
第二节 战略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比较 |
第二章 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远洋运输企业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一节 远洋运输企业竞争环境的特点 |
第二节 我国远洋运输企业成本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远洋运输企业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三章 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远洋运输企业的应用 |
第一节 价值链分析在我国远洋运输企业的应用 |
第二节 战略定位分析在我国远洋运输企业的应用 |
第三节 企业成本动因分析在我国远洋运输的应用 |
第四节 构建我国远洋运输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体系的具体措施 |
第四章 我国远洋运输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应用评价 |
第一节 我国远洋运输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应用评价体系的目标 |
第二节 我国远洋运输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业绩评价体系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第三节 未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港城一体化建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港城一体化发展现状概述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本文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第2章 港口及港口城市的发展趋势及特征 |
2.1 现代港口发展趋势 |
2.1.1 泊位、航道深水化 |
2.1.2 码头大型化和专业化 |
2.1.3 港口信息化、航线网络化 |
2.1.4 港口功能多元化 |
2.2 现代化港口城市的内涵及特征 |
2.2.1 现代化港口城市的内涵 |
2.2.2 现代化港口城市的特征 |
2.3 港口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3章 港口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
3.1 港口与城市的关系 |
3.1.1 经济互补关系 |
3.1.2 空间发展关系 |
3.2 由港城关系中的矛盾看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 |
3.3 港城一体化建设的核心是发展临港产业 |
3.3.1 生产要素聚集作用 |
3.3.2 产业辐射作用 |
3.3.3 物流整合作用 |
3.3.4 体制创新作用 |
第4章 港城一体化的建设策略 |
4.1 港城统筹规划策略 |
4.2 港区行政部门职能转变策略 |
4.3 临港工业园区建设策略 |
4.4 临港物流园区建设策略 |
4.5 港城可持续发展建设策略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我国港航运输生产存在什么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港口空间布局与土地集约利用规划 ——天津港与国际五大港口的比较研究[D]. 杨旸. 天津大学, 2014(03)
- [2]基于公共物品属性视角的铁路改革结构特性研究[D]. 张梦龙.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7)
- [3]回头看,为了朝前行——记交通公安“清剿火患”战役总结表彰暨“十八大”消防安全保卫工作动员会[J]. 本刊编辑部. 水上消防, 2012(04)
- [4]辽宁省沿海港口竞争与合作研究[D]. 张敏.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5]广州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D]. 李宁. 西南交通大学, 2012(10)
- [6]柳州航运发展研究[D]. 关则兴. 重庆交通大学, 2010(12)
- [7]信息化技术在港航业发展的新定位和发展趋向——胡国丹新解港航信息化建设[J]. 柯冰. 世界海运, 2009(05)
- [8]上海育海航运公司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研究[D]. 姚中平. 上海海事大学, 2007(07)
- [9]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远洋运输企业的应用研究[D]. 陈燕. 上海海事大学, 2006(03)
- [10]港城一体化建设策略研究[D]. 童永斌. 武汉理工大学, 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