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WMV-2外壳蛋白基因西瓜植株的病毒抗性

转基因WMV-2外壳蛋白基因西瓜植株的病毒抗性

一、转WMV-2外壳蛋白基因西瓜植株的病毒抗性(论文文献综述)

冀树娴[1](2019)在《西瓜花叶病毒遗传多样性及长距离移动决定因子研究》文中指出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属于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主要通过蚜虫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WMV寄主范围广泛,是危害葫芦科、藜科、豆科等多种作物的重要病毒。受WMV危害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本研究制备了WMV CP特异性抗血清,明确了WMV臭椿分离物CN:AIL-TA:17和西葫芦分离物CN:ZUC-JN:17在生物学和血清学上的差异,分析了2个WMV分离物遗传进化关系,构建了CN:ZUC-JN:17全长侵染性cDNA克隆,鉴定了81种葫芦科作物品种对WMV的抗性,验证了WMV P1基因在决定寄主范围中的作用。具体结果如下:(1)制备了效价高、特异性强的WMV CP抗血清。利用原核表达的WMV CP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WMV CP抗血清。该抗血清能特异性识别WMV CP,与同属的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和烟草花叶病毒属的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均无反应。ELISA检测表明制备的WMV CP抗血清效价为1:8192。(2)分析了WMV西葫芦分离物CN:ZUC-JN:17和臭椿分离物CN:AIL-TA:17生物学特性。利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发现西葫芦分离物CN:ZUC-JN:17和臭椿分离物CN:AIL-TA:17存在血清学上相关性。通过机械摩擦接种方法将CN:ZUC-JN:17和CN:AIL-TA:17分离物分别接种到本氏烟和西葫芦,结果发现,CN:AIL-TA:17能系统侵染本氏烟,但不侵染西葫芦;CN:ZUC-JN:17能够系统侵染西葫芦,但仅能侵染本氏烟的接种叶片,不能进行系统侵染。(3)分析2个WMV分离物在全基因组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通过RT-PCR和5’RACE技术获得西葫芦分离物CN:ZUC-JN:17和臭椿分离物CN:AIL-TA:17全基因组序列。序列分析发现CN:ZUC-JN:17和CN:AIL-TA:17基因组全长分别为10028和10045个核苷酸(Nucleotide,nt),其中CN:ZUC-JN:17的开放阅读框为9645 nt,编码一个含3215氨基酸的多聚蛋白;CN:AIL-TA:17的开放阅读框为9657 nt,编码一个含3219氨基酸的多聚蛋白。与NCBI数据库中的其他WMV分离物比较发现,CN:ZUC-JN:17和CN:AIL-TA:17的全基因组序列分别与分离物CN:SQU-TA:16和CN:AIL-BJ核苷酸一致率最高,为93.9%和89.7%。系统进化分析发现本研究获得的CN:ZUC-JN:17分离物属于III组;CN:AIL-TA:17分离物与北京的臭椿分离物同属于VI组。基于全基因组序列的重组分析表明CN:ZUC-JN:17分离物中存在多个重组事件,是CN:WMV-WS:16、CN:WMV-CHN:05、FR:FBR04-37:04分离物的重组体;但未在CN:AIL-TA:17分离物中发现重组事件。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物CN:AILTA:17与CN:ZUC-JN:17分离物在P1基因的同源性最低。(4)获得WMV侵染性克隆pCamWMV和含有GFP的pCamWMV-GFP。基于WMV西葫芦分离物成功构建了WMV侵染性cDNA克隆pCamWMV,将其通过农杆菌浸润方法接种西葫芦、甜瓜和西瓜等葫芦科植物,发病率均为100%。将GFP插入WMV NIb和CP蛋白酶识别位点之间,获得了能在紫外灯下观察病毒积累和分布的pCamWMV-GFP表达载体。(5)鉴定了81个山东省主要葫芦科品种对WMV的抗性。利用制备的WMV侵染性克隆pCamWMV-GFP,通过室内农杆菌浸润接种方法试验鉴定了81个山东省主要葫芦科品种对WMV的抗性。结果发现,在鉴定的14个西葫芦品种中,筛选到万盛丰宝和盛丰金珠2个中抗品种,其余品种为感病或高感品种;13个西瓜品种中,绿宝新秀和浪潮一号2个品种为中抗品种,其余品种为感病或高感品种;24个甜瓜品种中,只筛选到面皮黄瓜1个品种为抗病,其余品种为感病或高感品种;16个黄瓜品种中,星君贝贝为中抗品种,其余品种均为高抗;9个南瓜品种中,爱维80南瓜属于高抗,其余属于抗病或中抗;5个瓠瓜品种中,浙浦6号和瓠子瓜2个品种属于感病,其余3个品种均为高感。(6)分析了WMV P1在本氏烟中决定长距离移动。将侵染性克隆pCamWMVGFP在本氏烟中进行继代接种,在继代二次的本氏烟中获得了能够系统侵染本氏烟的自然突变体,与野生型侵染性克隆相比,其P1基因发生了变异。利用同源重组方法将CN:AIL-TA:17的P1基因替换到侵染性克隆pCamWMV-GFP中,获得异源P1的WMV嵌合突变体pCaZUC-JN-AIL-TA-P1。将WMV嵌合突变体通过农杆菌浸润方法接种本氏烟,8天后本氏烟系统叶片出现绿色荧光点,表明WMV嵌合突变体具有系统侵染本氏烟的能力,证明了WMV P1基因在决定长距离移动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刘丽锋,古勤生[2](2017)在《西瓜组织培养与遗传转化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面积和产量居世界水果前列。由于西瓜资源的遗传背景相对狭窄,对于一些重要病害缺乏可利用的抗性材料,采用转基因手段有助于创制新种质。转基因技术是生物遗传改良和基因功能验证的重要方法,而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是植物转基因成功与否的2个前提条件。西瓜遗传转化采用的方法有多种,而农杆菌介导法应用最广泛。大量的研究表明,西瓜是被公认比较难于转化的作物,目前为止转化效率低仍然是阻碍西瓜转基因的主要瓶颈。本文分析了西瓜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如西瓜的种子贮存时间、基因型、苗龄、外植体类型、激素组合、培养条件;同时分析了农杆菌介导法影响西瓜遗传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筛选标记基因、农杆菌菌株类型、预培养时间、农杆菌侵染时间和浓度、共培养时间;探讨了目前西瓜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体系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赵小强,牛晓伟,范敏[3](2016)在《农杆菌遗传转化西瓜的影响因素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是西瓜基因工程的常用方法。在介绍农杆菌介导西瓜遗传转化影响因素和西瓜转基因应用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了影响农杆菌介导西瓜转化效率的重要因素,包括农杆菌菌株和载体类型、无菌苗苗龄、外植体类型、预培养时间、共培养时间、农杆菌侵染浓度和时间、抗生素的种类和浓度及乙酰丁香酮等,同时总结了西瓜转基因研究的多种应用价值及研究成果。

刘丽锋[4](2015)在《西甜瓜转基因抗病毒研究》文中指出西甜瓜是我国重要的葫芦科作物,其栽培面积和消费总量位居世界蔬菜水果前列。病毒病是葫芦科作物生产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严重影响着西瓜和甜瓜的产量与品质。病毒病大面积爆发时,导致产量降低,甚至绝产。通过转基因手段,将病毒的相关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导入西瓜和甜瓜,探讨病毒与葫芦科寄主作物之间的关系,创制新的抗病毒葫芦科作物新种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优化了西瓜的组织培养体系。西瓜离体继代培养过程中,西瓜组培苗容易黄化,随着继代时间的延长,逐渐衰老死亡。本研究发现,Fe盐对黄化的影响最大,将Fe-EDTA浓度加倍,组培苗生长健壮,可以持续继代。西瓜继代苗根数少,清洗琼脂时,容易断根。将伸长至2-3cm的西瓜小植株,切下作为接穗,嫁接到两片子叶完全展开的砧木上,不仅能提高成活率,而且西瓜植株生长健壮,果实提早成熟一个月。解决了西瓜再生苗黄化和移栽成活率低的问题,为西瓜转基因技术奠定了好的基础。2.建立了西瓜的遗传转化体系。西瓜种子在1/2 MS培养基上萌发4-5d,子叶颜色从黄色刚刚转变为绿色作为外植体,切除生长点的子叶基端接种在培养基MS+BA 1.0mg/L预培养5d,农杆菌侵染20 min,共培养5d。转基因材料通过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初步验证基因整合到西瓜基因组。3.人工小RNA能够结合病毒RNA并降解其基因组,对病毒产生抗性。本研究利用人工小RNA技术设计的人工小RNA,可以识别黄瓜花叶病毒CMV 2a/2b基因部分编码区对CMV病毒进行基因表达抑制。转化西瓜材料,接种后,转基因株系通过ELISA检测,初步验证表达人工小RNA的转基因西瓜材料对CMV病毒具有抗性。4.建立了甜瓜遗传转化体系。甜瓜子叶颜色由黄色转为绿色时作为外植体,距下胚轴1-2mm处,切下子叶基端在培养基MS+BA 1.2mg/L中预培养5d,与农杆菌侵染20min,共培养3d。通过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以及GUS染色,进一步证明甜瓜转基因技术稳定。5.具有发卡结构的植物表达载体导入植株,在植物体内表达能够诱导基因沉默,协同发挥抗病机制。本研究构建ZYMV、WMV和CMV的3个外壳蛋白基因嵌合片段(CWZ)反向重复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常规甜瓜品种,将三种病毒的基因片段整合到甜瓜基因组,为探讨转基因葫芦科作物通过RNA沉默实现抗病毒提供了新的方法。本研究为葫芦科作物转基因技术提供了一些新的手段和方法,获得了转基因抗病毒的西瓜和甜瓜材料,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李金超,马三梅,王永飞,孙小武[5](2014)在《转基因西瓜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综述了西瓜转基因常用的方法、目前已获得的转基因西瓜性状以及转基因西瓜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西瓜转基因常用方法为叶盘转化法;将外源基因导入到西瓜基因组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农杆菌介导法和花粉管介导法;常采用PCR、Southern和Western等方法来检测和鉴定外源基因是否成功整合到西瓜基因组中;目前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的西瓜性状主要集中在培育抗病毒、抗枯萎病和耐旱、耐盐碱等方面;对转基因西瓜的安全性研究主要包括生态安全性和食品安全性2个方面。今后应利用转基因技术进一步提高西瓜营养品质、耐贮性和抗冻性等性状,并进一步加强对转基因西瓜安全性的研究。

张志忠[6](2014)在《西瓜抗病基因工程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西瓜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园艺作物,但生产中病害严重,抗病种质资源匮乏,遗传基础狭窄,常规抗病育种进展缓慢,利用基因工程改良其抗病性具有重大意义。笔者从西瓜离体培养、遗传转化系统、抗病基因工程中相关目的基因、常用转基因方法、导入目的基因的种类、转基因植株的表现和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等方面对西瓜抗病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并进一步提出和讨论了该领域尚待解决的问题,以期为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良西瓜抗病性提供帮助。

王冬杰[7](2013)在《美洲南瓜(Cucurbit pepo)WMV-2抗性遗传及分子标记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南瓜的经济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南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南瓜病毒病危害日益加重,特别在高温干旱年份发病尤为严重,给南瓜的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病毒病可以通过蚜虫以及机械方式传播,药剂防治成本高、效果差,并且污染果实和环境。因此培育抗病品种被认为是最有效、可持续发展且对环境无污染的途径。深入了解抗病毒病基因的遗传机制,找出遗传模式的信息,并能将抗病基因导入优良品种或通过对抗病品种的筛选采用杂交方式培育出优良品种是很有必要的。而分子标记技术是抗性基因筛选和鉴定的最有用工具之一。本研究以美洲南瓜(Cucurbita pepo)抗病自交系‘0504’与感病自交系‘0223’杂交后自交所得的F2代分离群体为材料,采用分离群体分析法(Bulkedsegregant Analysis, BSA),筛选与南瓜病毒病抗性基因连锁的SSR分子标记,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RT-PCR方法鉴定南瓜病毒病的病原。根据已经报道的南瓜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以感病叶片和健康叶片总RNA为模板,进行cDNA合成和PCR扩增。从感病叶片中扩增出约800bp左右的特异性片段而健康叶片无此扩增产物,对目标特异性片段进行测序,在Genbank上进行核酸和氨基酸序列的比对分析,与西瓜花叶病毒-2号(WMV-2)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5%,确定该南瓜病毒为WMV-2。(2)采用常规接种方法对父母本、F1和F2群体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结果显示,F1代全部发病,在157株F2代植株中,有36株表现为抗病,121株表现为感病,经过卡方检测F2对该病毒的抗性分离情况基本上符合1:3的分离比例。推测美洲南瓜对WMV-2抗性为隐性单基因控制。(3)利用适合南瓜的SSR分子标记反应体系,从352对来自于南瓜基因组的SSR引物对筛选出114对在双亲间表现出多态性的引物,多态性为32.4%;从60对与南瓜近缘的黄瓜SSR引物筛选出5对在双亲间表现出多态性的引物,多态性为8%。(4)从F2代分离群体中选用高抗和高感的单株各10株分别构成抗感基因池。利用SSR标记和BSA法,从在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119对SSR引物中找到两个与南瓜WMV-2抗性相关基因相连锁的标记(CMTm158和CMTm157),这两个标记通过对F2单株进行验证,检测F2抗病单株的基因型。基因型鉴定结果:引物CMTm157与抗病基因间存在17株重组体,其中14株扩增出杂合体带型,3株为感病带型;引物CMTm158共鉴定出10株重组体,其中6株为杂合带型,3株为感病带型,1株缺失。上述两个标记与南瓜WMV-2抗性相关基因的遗传连锁距离分别为6.2cM和10.9cM。

周健,顾兴芳,张圣平,苗晗,程斐[8](2012)在《黄瓜对西瓜花叶病毒病抗性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是侵染黄瓜的主要病毒之一,给黄瓜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本文对WMV进行了简要介绍,对黄瓜WMV的抗病性鉴定方法、抗病遗传规律、抗病种质资源和分子标记的筛选与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应奇才,徐祥彬,施农农,王慧中[9](2010)在《转WMV-2CP基因西瓜中间试验的农艺性状评价》文中提出为研究转WMV-2CP基因浙密2号西瓜及野生型在农艺性状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提供转基因浙密2号西瓜的环境安全性评价数据,本研究对供试材料部分农艺性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转WMV-2CP基因浙密2号西瓜与受体品种在长势、生物学性状、含糖量、越冬能力等性状上没有显着差异,而抵抗病毒的能力得到了显着提高。

应奇才,薛大伟,徐祥彬,施农农,王慧中[10](2009)在《转WMV-2 CP基因西瓜的安全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以转WMV-2CP基因西瓜(Citrullus lanatus var. lanatus)为例,对转基因食品进行了安全性评价。对转WMV-2CP基因西瓜进行小鼠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试验、致突变试验以及30 d喂养试验。结果表明,小鼠经口急性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150 g.kg-1,属实际无急性毒性物质;经微核实验、精子畸变实验及Ames实验均未发现有致突变作用;30 d喂养试验,90 g.kg-1、180 g.kg-1、270 g.kg-1各剂量组小鼠发育、增重、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脏体比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等各项指标与基础对照组比均无显着性差异。初步表明转WMV-2CP基因西瓜对小鼠没有毒性,属安全食品。

二、转WMV-2外壳蛋白基因西瓜植株的病毒抗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转WMV-2外壳蛋白基因西瓜植株的病毒抗性(论文提纲范文)

(1)西瓜花叶病毒遗传多样性及长距离移动决定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西瓜花叶病毒(WMV)研究进展
        1.1.1 分布与危害
        1.1.2 寄主范围及传播途径
        1.1.3 株系划分
        1.1.4 基因组结构及蛋白功能
    1.2 WMV的检测
        1.2.1 生物学方法
        1.2.2 分子生物学方法
        1.2.3 电镜观察法
        1.2.4 血清学方法
    1.3 WMV防治现状
        1.3.1 农业防治
        1.3.2 化学防治
        1.3.3 培育与种植抗病品种
    1.4 病毒寄主范围特异性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毒原及植物材料
        2.1.2 主要菌株、载体和试剂
        2.1.3 主要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WMV CP抗血清的制备
        2.2.2 WMV臭椿和西葫芦分离物的生物学分析
        2.2.3 WMV臭椿和西葫芦分离物全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分析
        2.2.4 WMV分离物CN:ZUC-JN:17 全长侵染性cDNA克隆的构建
        2.2.5 P1 基因在WMV长距离移动中的作用分析
        2.2.6 葫芦科作物品种对WMV的抗病性鉴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WMV CP抗血清的制备及应用
        3.1.1 WMV CP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3.1.2 WMV CP的原核表达分析
        3.1.3 WMV CP抗血清特异性分析
        3.1.4 WMV CP抗血清灵敏度及效价分析
        3.1.5 抗血清的应用
    3.2 WMV臭椿和西葫芦分离物的生物学特性
    3.3 WMV臭椿和西葫芦全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分析
        3.3.1 基因组特征分析
        3.3.2 WMV分离物的核苷酸和氨基酸一致率分析
        3.3.3 WMV CN:AIL-TA:17和CN:ZUC-JN:17 多聚蛋白氨基酸序列比较
        3.3.4 重组分析
        3.3.5 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3.3.6 序列相似性分析
    3.4 WMV西葫芦分离物侵染性cDNA克隆的构建
        3.4.1 WMV全长cDNA克隆的构建
        3.4.2 WMV全长cDNA克隆侵染性分析
    3.5 葫芦科作物品种对WMV的抗性分析
    3.6 P1在WMV侵染本氏烟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3.6.1 自然突变体的获得
        3.6.2 异源P1的WMV嵌合体突变体的获得
        3.6.3 嵌合体突变体pCaZUC-JN-AIL-TA-P1 在本氏烟上的侵染性鉴定
4 讨论
    4.1 高质量抗血清在病毒病监测预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4.2 中国西瓜花叶病毒分离物存在遗传多样性
    4.3 侵染性cDNA克隆是研究植物RNA病毒的重要工具
    4.4 培育和种植抗性品种是防治WMV的关键
    4.5 WMV P1 基因在决定长距离移动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西瓜组织培养与遗传转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西瓜组织培养
    1.1 种子贮存时间
    1.2 基因型
    1.3 苗龄
    1.4 外植体类型
    1.5 子叶部位
    1.6 激素组合
    1.7 培养条件
2 西瓜遗传转化
    2.1 筛选标记基因
    2.2 农杆菌菌株
    2.3 预培养
    2.4 侵染时间和菌液浓度
    2.5 共培养
3 问题与展望
    3.1 西瓜组织培养出现的问题
    3.2 西瓜遗传转化存在的问题
    3.3 展望

(3)农杆菌遗传转化西瓜的影响因素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西瓜遗传转化率的因素
    1. 1 农杆菌菌株与载体的类型
    1. 2 西瓜基因型
    1. 3 无菌苗苗龄
    1. 4 外植体类型
    1. 5 子叶的部位
    1. 6 外植体预培养时间
    1. 7 农杆菌侵染浓度和时间
    1. 8 乙酰丁香酮
    1. 9 外植体与农杆菌共培养时间
    1. 10 抗生素的选用
    1. 11 筛选剂
2 西瓜转基因研究的应用
    2. 1 优化遗传转化体系
    2. 2 提高西瓜非生物胁迫抗性
    2. 3 研究外源基因作用机制
    2. 4 用于改善西瓜品质
    2. 5 用于提高西瓜抗病性
    2. 6 雄性不育基因的转入及其他方面的研究
3 西瓜遗传转化涉及的主要问题及展望
    3. 1 转化植株水渍化现象
    3. 2 西瓜自身优良基因的挖掘及克隆
    3. 3 功能基因的多样化
    3. 4 转基因西瓜的安全性
4 结论

(4)西甜瓜转基因抗病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西甜瓜病毒病研究概况
        1.1.1 蛋白质介导的病毒抗性
        1.1.2 RNA介导的病毒抗性
        1.1.3 非病毒来源的抗性
        1.1.4 抗病毒基因工程存在的问题
    1.2 西瓜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1.2.1 西瓜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2.1.1 种子贮存时间影响丛生芽再生
        1.2.1.2 基因型和苗龄的影响
        1.2.1.3 外植体类型的影响
        1.2.1.4 激素组合对西瓜分化的影响
        1.2.1.5 培养条件的影响
        1.2.1.6 西瓜组织培养中出现的问题
        1.2.2 转基因技术在西瓜育种上的应用
        1.2.2.1 筛选标记基因对转化的影响
        1.2.2.2 不同的农杆菌菌株对转化的影响
        1.2.2.3 预培养对转化的影响
        1.2.2.4 侵染时间和浓度对转化的影响
        1.2.2.5 共培养对转化的影响
        1.2.2.6 农杆菌介导西瓜遗传转化的主要问题
    1.3 甜瓜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1.3.1 甜瓜组织培养体系研究进展
        1.3.1.1 基因型
        1.3.1.2 外植体
        1.3.1.3 子叶苗龄
        1.3.1.4 植物激素
        1.3.1.5 培养条件
        1.3.2 甜瓜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
    1.4 转基因对西甜瓜抗病性的改良和展望
第二章 西瓜转基因抗病毒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植物和病毒材料
        2.2.2 菌株和质粒
        2.2.3 人工mi RN A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2.2.4 西瓜再生
        2.2.4.1 外植体的获得
        2.2.4.2 苗龄对诱导丛生芽的影响
        2.2.4.3 不同部位外植体诱导丛生芽的影响
        2.2.4.4 激素水平对丛生芽再生率的影响
        2.2.4.5 液体和固体培养基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
        2.2.4.6 KH_2PO_4水平对诱导丛生芽的影响
        2.2.4.7 Fe-EDTA水平对再生芽黄化的影响
        2.2.5 西瓜遗传转化
        2.2.5.1 Kan抗性的影响
        2.2.5.2 预培养时间
        2.2.5.3 侵染时间
        2.2.5.4 共培养时间
        2.2.5.5 转基因西瓜植株DNA提取
        2.2.5.6 转基因西瓜植株PCR阳性检测
        2.2.5.7 Southern杂交
        2.2.5.8 病毒接种攻毒试验
        2.2.5.9 ELISA检测CMV病毒积累情况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培养基对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2.3.2 不同苗龄诱导丛生芽的影响
        2.3.3 子叶块部位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
        2.3.4 激素组合对外植体丛生芽的影响
        2.3.5 固体和液体培养基对再生芽的影响
        2.3.6 KH_2PO_4水平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
        2.3.7 Fe-EDTA水平对子叶黄化的影响
        2.3.8 Kan敏感性测定
        2.3.8.1 Kan处理子叶块浓度筛选
        2.3.8.2 Kan处理种子浓度筛选
        2.3.9 预培养时间对遗传转化丛生芽诱导的影响
        2.3.10 侵染时间对遗传转化丛生芽诱导的影响
        2.3.11 共培养时间对遗传转化丛生芽诱导的影响
        2.3.12 转基因西瓜植株嫁接成活情况
        2.3.13 转基因西瓜植株PCR检测结果
        2.3.14 转基因西瓜植株Southern blot检测结果
        2.3.15 转基因西瓜植株抗病毒试验
    2.4 讨论
        2.4.1 基本培养基对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2.4.2 苗龄对西瓜再生的影响
        2.4.3 外植体部位对西瓜再生的影响
        2.4.4 KH2PO4对西瓜丛生芽诱导的影响
        2.4.5 Fe-EDTA对丛生芽黄化的影响
        2.4.6 不同激素组合对西瓜再生的影响
        2.4.7 抗生素浓度筛选
        2.4.8 预培养对抗性芽分化的影响
        2.4.9 共培养时间对抗性芽分化的影响
        2.4.10 转基因西瓜抗病毒的稳定性
    2.5 小结
第三章 甜瓜转基因抗病毒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植物和病毒材料
        3.2.2 菌株和质粒
        3.2.3 CWZ RNAi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3.2.4 甜瓜遗传转化
        3.2.4.1 激素浓度对甜瓜外植体诱导丛生芽再生的影响
        3.2.4.2 甜瓜不同外植体诱导丛生芽
        3.2.4.3 甜瓜子叶和种子对Kan的敏感性试验
        3.2.4.4 预培养时间的影响
        3.2.4.5 侵染时间的影响
        3.2.4.6 共培养时间的影响
        3.2.5 转基因甜瓜植株DNA提取
        3.2.6 转基因甜瓜植株的PCR检测
        3.2.7 Southern杂交
        3.2.8 GUS染色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激素浓度对甜瓜子叶诱导丛生芽的影响
        3.3.2 激素浓度对甜瓜叶片诱导丛生芽的影响
        3.3.3 不同甜瓜子叶部位的影响
        3.3.4 预培养时间的研究
        3.3.5 侵染时间的影响
        3.3.6 共培养时间的影响
        3.3.7 甜瓜对kan的敏感性试验
        3.3.8 转基因T0代甜瓜叶片GUS测定
        3.3.9 PCR检测CWZ嵌合基因整合情况
        3.3.10 Southern进一步检测CWZ基因整合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5)转基因西瓜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西瓜转基因的方法
    1.1 外源基因导入西瓜基因组的方法
    1.2 外源基因导入的鉴定
    1.3 外源基因的遗传稳定性
2 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的转基因西瓜
    2.1 抗病毒的转基因西瓜
    2.2 抗土壤病菌的转基因西瓜
    2.3 耐旱、耐盐碱的转基因西瓜
3 转基因西瓜的安全性评价
4 结语与展望

(6)西瓜抗病基因工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西瓜自身抗病基因筛选和克隆
2 西瓜转基因方法研究
    2.1 西瓜离体再生体系的研究
        2.1.1 激素种类和浓度的影响
        2.1.2 品种基因型和植株苗龄的影响
        2.1.3 不同类型外植体的影响
    2.2 西瓜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
        2.2.1 西瓜遗传转化方法的研究
        2.2.2 西瓜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
3 抗病基因工程在西瓜中的应用
    3.1 抗病毒病基因工程
    3.2 西瓜抗真菌病害基因工程
4 西瓜基因工程产品安全性研究
5 展望

(7)美洲南瓜(Cucurbit pepo)WMV-2抗性遗传及分子标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南瓜病毒病的研究
        1.1.1 南瓜作物病毒病的发生及症状
        1.1.2 侵染南瓜的病毒病病原种类
        1.1.3 南瓜病毒病的病原鉴定
        1.1.4 南瓜病毒病的抗性遗传规律的研究
    1.2 南瓜作物抗病毒病育种方法
        1.2.1 南瓜作物抗病毒病传统杂交育种
        1.2.2 南瓜作物抗病毒病分子生物育种
    1.3 抗病育种中遗传标记的应用
        1.3.1 形态学标记
        1.3.2 细胞学标记
        1.3.3 生化标记
        1.3.4 分子标记
    1.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抗病毒病育种中的应用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南瓜对 WMV-2 的抗性鉴定
        2.2.1 病毒样品的 RT-PCR 检测
        2.2.2 病毒样品的 CP 基因克隆
        2.2.3 病情调查及分级标准
        2.2.4 抗病性的评定标准
    2.3 南瓜抗 WMV-2 基因的 SSR 分子标记筛选
        2.3.1 试验试剂及仪器
        2.3.2 引物来源
        2.3.3 南瓜基因组的 DNA 提取
        2.3.4 DNA 的定量检测
        2.3.5 抗病基因池(B1)和感病基因池(B2)的建立
        2.3.6 PCR 反应体系
        2.3.7 PCR 反应程序
        2.3.8 扩增产物的变性处理
        2.3.9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3.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病毒样品的鉴定
        3.1.1 南瓜叶片组织总 RNA 的提取
        3.1.2 南瓜病叶病毒毒原外壳蛋白基因的 PCR 检测
        3.1.3 重组克隆的 PCR 鉴定
        3.1.4 重组克隆的酶切鉴定
        3.1.5 WMV 分离物的测序及序列分析鉴定
    3.2 南瓜抗 WMV-2 抗病性鉴定结果及遗传规律分析
        3.2.1 抗病性鉴定结果
        3.2.2 南瓜抗 WMV-2 的抗性遗传规律分析
    3.3 南瓜抗 WMV-2 基因的 SSR 分子标记筛选
        3.3.1 DNA 质量检测
        3.3.2 SSR 引物的筛选
4 讨论
    4.1 南瓜病毒毒原的鉴定
    4.2 抗病性鉴定方法和抗病标准
    4.3 南瓜 WMV-2 抗性遗传机制
    4.4 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的应用
    4.5 SSR 分子标记的可行性
    4.6 分子标记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4.7 今后的研究和展望
5 结论
    5.1 南瓜病毒病病原的鉴定
    5.2 南瓜抗 WMV-2 的抗性遗传规律分析
    5.3 引物筛选
    5.4 与南瓜 WMV-2 抗性基因连锁标记的获得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黄瓜对西瓜花叶病毒病抗性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WMV简介
2 抗病性鉴定方法
    2.1 病毒鉴定方法
    2.2 病情分级标准
    2.3 抗病性评价
3 抗病遗传规律
4 抗病种质资源
5 分子标记的筛选和应用
6 问题与展望

(10)转WMV-2 CP基因西瓜的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急性毒性试验
    1.3 亚急性毒性试验
    1.4 致突变试验
        1.4.1 微核试验
        1.4.2 精子畸变试验
        1.4.3 Ames试验
    1.5 小鼠30 d喂养试验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和分析
    2.1 急性毒性
    2.2 亚急性毒性
    2.3 致突变结果
        2.3.1 微核试验
        2.3.2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2.3.3 Ames试验
    2.4 小鼠30 d喂养结果
    2.5 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3 小结和讨论

四、转WMV-2外壳蛋白基因西瓜植株的病毒抗性(论文参考文献)

  • [1]西瓜花叶病毒遗传多样性及长距离移动决定因子研究[D]. 冀树娴.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2]西瓜组织培养与遗传转化研究进展[J]. 刘丽锋,古勤生. 果树学报, 2017(07)
  • [3]农杆菌遗传转化西瓜的影响因素及应用研究进展[J]. 赵小强,牛晓伟,范敏. 浙江农业学报, 2016(01)
  • [4]西甜瓜转基因抗病毒研究[D]. 刘丽锋. 华中农业大学, 2015(01)
  • [5]转基因西瓜研究进展[J]. 李金超,马三梅,王永飞,孙小武. 中国瓜菜, 2014(05)
  • [6]西瓜抗病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 张志忠. 农学学报, 2014(01)
  • [7]美洲南瓜(Cucurbit pepo)WMV-2抗性遗传及分子标记研究[D]. 王冬杰. 东北农业大学, 2013(10)
  • [8]黄瓜对西瓜花叶病毒病抗性的研究进展[J]. 周健,顾兴芳,张圣平,苗晗,程斐. 中国蔬菜, 2012(10)
  • [9]转WMV-2CP基因西瓜中间试验的农艺性状评价[J]. 应奇才,徐祥彬,施农农,王慧中. 浙江农业科学, 2010(03)
  • [10]转WMV-2 CP基因西瓜的安全性评价[J]. 应奇才,薛大伟,徐祥彬,施农农,王慧中. 浙江农业科学, 2009(05)

标签:;  ;  ;  ;  ;  

转基因WMV-2外壳蛋白基因西瓜植株的病毒抗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