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州总规图集的色彩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任宇[1](2020)在《基于量化评析的中小城市色彩分级规划方法研究 ——以丰县为例》文中指出城市色彩系指城市空间中色彩物质载体与感知主体的相互作用与分布状态,具有物质与非物质双重属性。随着我国城镇化率持续上升,城镇色彩问题日益凸显,呈现出“一城千面,千城一面”的乱象;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市色彩规划模式发生转变;数字化工具的更新换代也催生出新的色彩规划方法。因此,对于城市色彩的研究刻不容缓。论文尝试从色彩规划角度出发建立了一套基于量化评析的中小城市色彩分级规划方法体系,在关联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结构与色彩规划内容的基础上,将量化手段融入色彩信息的存储、分析与表达过程,为城市色彩规划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首先,论文进行了方法体系框架的建构。其一,提出了应对不同层级色彩规划的基本流程与目标;其二,构建了基于多种分析、评价技术的量化评析方法体系。总体上,可概括为“三层级”与“三方法”:前者系指城市色彩的总体定位层级、分区布局层级及地段调控层级;后者为量化存储方法、量化分析方法与量化表达方法。其次,在上述方法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丰县色彩数据库的构建。利用文献与问卷调查法对丰县通用性数据与色彩专项数据进行收集;对所得数据展开全面检查和整理,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提出不同的处理方法;将文字数据、图片数据、规划数据(CAD数据)进行入库处理,并做好关联。值得一提的是,在色彩要素提取方面创新性引入基于Python的街景图像抓取技术、基于Py Torch实现的全卷积网络图像语义分割技术、基于Matlab软件平台的图像色彩识别技术,完成对丰县色彩信息的收集、识别、记录、转译与统计。最后,在数据库提供信息的基础上依次展开丰县城市色彩三个层级的规划实践。(1)丰县城市色彩总体定位:对城市尺度的自然、人工、文化三方面的色彩影响因子逐一进行分析,再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多因子综合考量,从而推导出丰县城市色彩总体定位,亦即:提出丰县城市色彩主题和总体控制色谱。(2)丰县城市色彩分区布局:基于空间敏感性分析找到色彩调控时效性较高的区域,藉此推导出城市色彩控制分级;综合现有城市分区方法推导出城市色彩风貌分区,再进一步与城市色彩控制分级协同得到城市色彩布局(包括点、线、面三种要素);充分考虑城市色彩主题、总体色谱以及各色彩分区的具体情况,提出丰县城市分区色谱。(3)丰县地段性色彩调控:基于慕恩与史班瑟色彩调和论与目标区域建筑各方面的属性,对区域内有待进行色彩优化的建筑进行整改等级划分;利用语义分析法征求民众对待优化建筑的改进意见,充分结合分区色谱,确定待优化建筑色彩的引导准则。综上所述,论文旨在利用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基本原理结合数理方法与计算机编程语言,探索城市色彩规划的新方法。在分析该方法体系框架与具体实践过程中,总结其优势与局限性,以期为城市色彩规划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正文约85,000字,图86例,表53例。
于锐[2](2020)在《黑龙江省鸡西市城市色彩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悠久的、多样化的城市色彩风貌,而近二十年来随着现代城市发展的突飞猛进以及越发复杂的城市问题的出现,历史文脉造就的我国城市色彩也随之被破坏。寻找和研究不同城市的独有色彩特征已经成为了目前不可忽视的问题,对城市色彩的规划与设计已经成为目前城市建设中急待解决的问题。鸡西市是黑龙江省的资源型城市之一,由于近些年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多年的资源开采,致使城市色彩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当下,鸡西市正在走转型发展新路线,市委、市政府对城市色彩的构建高度重视,因此,怎样通过规划手段来对城市色彩存在的问题提供对策,使快速发展的当下突出城市的基调与风貌,延续城市的文脉和地域特色,是本文研究的宗旨所在。本文分析总结国内外关于城市色彩规划研究现状,全面了解掌握目前城市色彩规划相关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同时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山东省即墨市的城市色彩规划案例进行分析,奠定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鸡西市主城区城市色彩现状进行调研与分析,从鸡西市主城区环境色彩、建筑色彩以及城市设施色彩三方面历史沿革及发展历程入手进行现状分析并得出特征表现,从而总结出鸡西市城市色彩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城市色彩概念模糊、缺少对城市色彩的总体定位和方向,各类城市色彩包括环境色彩、建筑色彩、城市设施色彩的杂乱无章且无特色以及行政部门对城市色彩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在对景观环境、主要街道、重点建筑等诸多元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深入查找产生现状问题的原因,剖析根源。针对总结梳理的问题及剖析问题原因,通过与鸡西市委、市政府的密切配合,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鸡西市城市色彩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定位总体方向,并构建色彩规划“三轴、两区、四节点”的特色风貌总体结构。在总体定位和特色风貌总体结构的基础上,提出环境色彩的改善对策,宏观层面的建筑色彩选用原则、中观层面的区域色系推荐对策以及微观层面的建筑色彩搭配对策,流动色彩、公共设施色彩的规划对策以及未来色彩设计趋向,最后为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了城市色彩规范管理倡议,从而使鸡西市的城市建设与色彩规划紧密结合,能够有计划、有目标、有内涵的不断持续发展。
许霖峰[3](2020)在《开放视角下中国居住区设计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城市建设迎来由增量走向提质的新常态下,居住区广泛封闭化导致的城市问题日益凸显且亟待解决。如何应对居住区与城市间的隔离发展,使其由封闭走向开放,是居住区研究与实践长期关注却未能有效攻克的难题。已有研究不乏立足开放视角的探索,以针对居住区个体从设计层面展开的研究为主,但居住区在城市整体运作中至关重要的参与作用,和设计控制对设计及其产出过程的潜在影响均未受到应有重视。为此,从城市维度,立足开放视角展开居住区设计控制研究,在应对封闭问题并提升城市空间生活品质方面尤为关键。通过设计控制应对居住区封闭问题,需要从认识两者间的关联入手。借助梳理居住区设计控制发展历程,发现早期对国外理论的引荐,为设计控制植入脱离于城市“自体完善”的基因,其后施行长达25年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进一步面向全国普及了内向分级式的设计控制框架,基于此框架居住区逐步形成稳定的封闭姿态,由此证实居住区封闭化发展与设计控制密切相关。同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提出了全新的设计控制框架,标志着居住区与城市统筹融合发展的新开端。在明确关联的基础上,需进一步从设计控制方面挖掘封闭问题的症结。现存问题成因在于五方面:技术标准重容量轻空间,导致空间管控不足、缺乏内外协调、结构有失多样;规划管理重指标轻实效,造成居住区管控精度低、设计审查不到位、制衡机制不健全;开发商重利益轻效益,致使空间产出标准化、高度配比资本化、边界处理领地化;居住者重个人轻邻里,加剧交往意识减退和封闭认同;从业者重产出轻品质,引致在地观和整体观缺失。这些本质源于设计控制在技术标准上的单一,管理制度上的不足,以及分别对开发商、居住者、从业者在设计咨询、宣传教育和后职业教育上的欠缺。认知开放的关键是深入本土居住现实,从居住区与城市的关系入手。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全国16个居住区展开调研,发现从城市整体维度出发,单纯从交通、空间、资源各单一维度将居住区对外开放,无法重构居住区与城市隔离发展的二元化关系,更不能全面应对封闭问题。对居住区开放的认知需要以尊重本土居住国情为根本前提,迎合城市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从物质空间、设施资源、建管环境和居住观念多个维度分层次解读与建构,挖掘出开放视角应包含“多维开放”和“相对开放”两层递进的内涵。以确立开放视角为基础,可进一步搭建居住区设计控制的理论框架,框架经对现行设计控制的适应性调整后得出。基于现行设计控制在运作中呈现出的过程局部化、主体分垒化、内容自体化特征,融入开放视角的设计控制需要向过程全程化、主体协同化、内容统筹化转变。由此,可建立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的框架,包含全程贯通的过程层、协同联动的主体层、统筹兼顾的要素层、刚弹兼备的保障层。设计控制框架构成层次的导控基于应用操作层面,从空间、过程维度入手。空间维度重点围绕要素层展开:通过居住区道路交通系统的复合化织补,增强与城市公共交通、慢行系统和道路网格的衔接渗透与有序融合;借助功能设施系统的整体化调配,融入城市整体功能结构,有层次地提升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居住生活多元性;借由公共空间系统的双向化营造,对外强化与城市公共空间网络的融合搭接,对内满足居民的交往活动与精神颐养;利用建筑组群系统的调和化塑形,在不失自身空间特色的前提下,达成与周边城市风貌和空间形态的共生。以此为基础,依托保障层,透过控制、激励、引导三种手段将设计要点转化为导控内容,形成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的“要素导控工具箱”。过程维度以保障层为支撑,围绕过程层和主体层展开。先透过国家和地方两级法规的搭建,为设计控制过程在开放视角下运作提供法制保障框架。再借助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四会议事机制和平台会审机制,强化多主体多专业在全过程中的共同决策与协同,并在增强程序的同时提高设计审查力度。还可采取面向开发商提供全过程设计咨询、针对管理者和从业者开展继续教育、面对居民进行宣传教育等多种弹性手段,加强对过程运作的支持。上述刚性与弹性手段的组合即为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的“过程管理工具箱”。两种工具箱双管齐下,将以应对居住区建设管理的现实困境为前提,从城市层面系统化地推动居住区与城市的统筹融合发展,在有效推进居住区开放进程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刘哲[4](2019)在《中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的弹性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0年的城镇化历程深刻改变了我国的地理格局、经济格局以及生态环境格局,重塑了城乡的面貌和关系。当今,中小城市在我国城镇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基础性地位,但是由于财政实力、技术力量、重视程度等方面的不足,中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方面严重地落后于大城市。控规是我国城乡规划体系中重要的法定规划层次,当今既作为规划行政许可、实施规划管理的依据,又是国有土地使用权进行划拨、出让的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基于问题导向,致力解决中小城市控规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创新不足问题,对中小城市控规编制中的弹性方法展开讨论。本文以中小城市的控规编制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既有控规编制体系实践的基础上,对常规控规编制中“刚性有余、弹性不足”的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基础研究与主体研究。基础研究,包括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两个部分。理论研究主要是梳理我国控规的产生、演变过程,对控规编制现状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中小城市控规的理论研究进行综述。案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吸收所选案例的先进经验,为主体研究寻找支撑。主体研究,从控规编制中的刚性控制内容与弹性引导内容两方面展开。刚性控制内容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管控的核心,要适当地为中小城市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保留弹性余地,笔者将用地、容积率两大刚性控制内容作为研究重点,讨论增强刚性控制内容弹性的方法。如,增强用地弹性的方法主要有调整细分程度、增加用地兼容性、预留弹性用地以及促进街坊整体开发的方法,增强容积率弹性的方法主要有强度分区控制、区间控制以及容积率置换等。另一方面,本文将弹性引导内容中的城市设计部分作为重点,强调在控规编制中应适当增加特殊城市设计指标的管控力度。在丰富城市设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尝试将重要的城市设计指标纳入到刚性管控的内容里,指标的确定要有利于加强不同重点片区主导功能属性的刚性控制,提升城市的人居环境水平。中小城市控规编制中的弹性方法,需要根据城市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影响灵活变通,因城制宜、因地制宜。
李春圣[5](2018)在《基于色彩地理学的临港工业区色彩分级规划控制研究》文中提出城市色彩,即城市场所中全部暴露在外可被感知的物体色彩总体现象之和。相对于建筑色彩研究,城市色彩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而色彩学研究是其他一切色彩相关研究学科的基础。其主要研究色彩的产生、接受及其应用规律,是美术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我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不同的地理条件与人文背景,使得我国的传统历史古城产生了极具地域特色的城市色彩。然而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包括设计人员在内的广大市民对于色彩的认知有限,容易受到西方等发达城市影响,进而采取一种拿来主义的方式对其建筑形式及色彩进行粗暴的模仿,结果是城市色彩杂乱无章,城市特色逐步丧失,城市文脉的延续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目前,已经有许多城市认识到城市色彩规划的重要性,而工业产业园区作为城市中重要的一部分,其色彩规划既有城市色彩规划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本文以长兴岛临港工业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国内外色彩学理论研究现状,以色彩地理学作为理论基础进行探索,深入研究色彩地理学的发展历史及其理论观点,明确了地理因素对城市色彩规划的影响。基于色彩地理学,从自然地理与人文背景两大方面出发对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的色彩现状进行实地调研,研究了临港工业建筑场所中的色彩表现和传达,分析了临港工业建筑场所中色彩的存在作用和意义,发现其色彩规划现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同时结合城市规划的分级规划理论,立足于色彩地理学说,充分发掘地域特色,探讨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可能性,从城市色彩总体定位,城市色彩分区控制,城市色彩分类控制三方面对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进行色彩规划再设计,做出有针对性的色彩规划策略。本论文聚焦的核心问题是色彩规划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以及色彩规划科学性与层次性的提升。通过对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色彩规划的设计与实施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城市色彩理论,并将其与临港工业区结合,理论结合实践,探讨临港工业区的城市色彩分级规划策略与方法,加强对城市色彩的规划控制与引导。希望该研究能够达到丰富现有色彩理论体系,完善现有城市色彩规划管控机制,引导相关规划编制的目的。
陈耀明[6](2018)在《基于城市设计引导的控规研究 ——以中山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为例》文中提出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经历了快速城市化阶段,为满足城市空间快速拓展的规划管理需求,我国建立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主干的法定规划体系。这种以土地开发为管理核心的规划体系,难以对城市空间品质进行有效管控,造成城市千城一面、风貌特色不显、环境品质不高等种种问题。在中央控制建设用地增量,鼓励存量挖潜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城市建设将逐步实现由追求速度转向追求质量,并对城市设计工作日益重视,将之视为提高城市建设质量和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为此,本文基于城市设计引导视角对控规进行研究,从城市空间品质的发展目标、城市空间品质的技术表达、城市设计的实施过程的公平合理三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以有效地管控城市空间品质,从而达到提高城市景观风貌、生活品质为目的。本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引出本文的研究意义、范围、内容、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章介绍城市设计与控规的概述及关系,突显城市设计在控规中的重要性、两者之间的紧密相连和相辅相成。第三章基于城市设计视角的控规问题进行剖析,主要表现为城市空间品质的发展目标是否明确、城市空间品质的技术表达是否完善城市设计的实施过程是否公平合理等三个方面问题。第四章通过国内外城市设计的理论发展及相关实践研究,分析并总结国内外的实践经验,为城市设计引导控规的策略研究提供实证依据。第五章针对基于城市设计视角的控规三大问题,提出城市设计引导控规的策略研究,提出城市空间品质的发展目标逐渐明确、城市空间品质的技术表达逐渐完善、城市设计的实施过程逐渐公平合理三大方面策略。第六章为实例研究,结合中山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控规的编制和实施情况,阐述优化策略的实际运用,并对该规划的不足进行反思和建议。第七章为结论,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及不足,并展望城市设计的研究方向。
王树声,茅程晨[7](2017)在《面向实施的城市色彩规划编制的关键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色彩污染和"千城一面"并存,因此,城市色彩规划应运而生。近十几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先后完成了色彩规划的编制,但是实施效果普遍不理想。本文以色彩规划编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已编制色彩规划的解读和梳理,总结出当前色彩规划实施性弱的原因所在;进而提出了面向实施的色彩规划编制的关键问题;针对关键问题,构建了可实施的城市色彩规划的编制方法:包括色彩规划划分层次的引导与控制、城市色彩规划成果与规划管理有机衔接以及色彩规划编制引入公共参与等。
刘海波[8](2015)在《合川城市滨水景观的规划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西方滨水地区更新改造,人们将滨水地区从“工业和码头”手中“夺”了过来,改造成为城市休闲、运动、娱乐场所,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滨水景观形象,同时为城市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及内侧地块价值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快速城镇化大背景之下,各地滨水城市也进行了相应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怎样处理好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塑造特色鲜明的城市滨水景观形象”、“为城市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成为当下城市滨水景观建设的重要目标和要求。合川地处涪江、嘉陵江、渠江三江交汇之地,具有良好的自然山水禀赋。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进行滨江地带建设,经过近二十几年的发展,建成了长达15公里、面积约60公顷的滨江景观休闲带,滨江地带成为人们休闲、健身、娱乐、社交等活动的重要场所。但由于受“经济水平、技术手段、思想意识”的约束,合川滨江景观也存在着“生态性考虑不足、配套设施欠缺、特色不明显”等问题。本文从城市规划管理角度,运用文献调查的方法梳理合川滨水景观发展的历程,采用实地调研法发现合川滨水景观及规划管理现状问题,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总结滨水景观规划管理经验,提出在滨水景观的规划管理中要“强化意识、加强规划研究、实行全过程管理、建立相适应的规划管理体制”等规划管理措施和方法,以强化规划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发挥规划在城市滨水景观建设中的“引领性”作用。本文一共六个章节:第一章:讲述了研究起源,界定了相关概念,梳理了国内外研究动态,提出了本次研究的目的、内容、范围、方法和框架。第二章:分析了水对合川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梳理了合川及滨水景观发展历程,研究了合川滨水景观现状。第三章:从思想意识、规划编制、规划管理、体制制度及管理队伍等方面,对合川城市滨水景观规划管理的现状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第四章:对国内外先进地区滨水景观的规划管理案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对合川滨水景观规划管理的启示和要求。第五章:针对合川滨水景观现状问题,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从增强规划意识、提高规划编制水平、加强规划实施管理、理顺规划管理体制、完善法律法规、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规划管理措施和办法。第六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归纳,对后继研究进行了展望。
唐哲[9](2015)在《寒冷地区钢结构工业建筑与太阳能光伏一体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因其安装方便、使用过程中无污染、无噪声、易于与建筑结合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由于人们对于太阳能电力关注度的提高,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太阳能光伏在建筑上的应用量也呈逐年递增趋势,应用的建筑类型也越来越多。特别是钢结构工业建筑以其连续、通畅、宽阔的屋面可供太阳能光伏安装的优势,目前已成为光伏建筑一体化的主力。本论文首先通过查阅图籍资料、实地调研等对起步较早的欧美发达国家与发展速度较快的中国江浙区域的钢结构工业建筑太阳能光伏应用研究情况进行调研,归纳总结一体化设计的特点,并以此作为借鉴与参考,结合当前寒冷地区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钢结构工业建筑上应用现状,分析一体化应用当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前期的国内外调研报告,从设计和技术两个层面入手,归纳整理寒冷地区钢结构工业建筑与太阳能光伏一体化设计策略。在技术层面上,着重从安装方式与构造连接技术方面研究太阳能光伏与钢结构工业建筑墙面、屋面以及建筑构件(遮阳、雨篷等)的整合设计:在设计层面上,分别从建筑朝向选择、阴影及遮挡的避免、光伏组件的适配性选型、光伏安装倾角的确定、光伏组件的通风降温设计和色彩效果、肌理表现、透光性变化、美学设计手法等方面研究钢结构工业建筑与太阳能光伏一体化的高效性设计和美观性设计。最后,遵循以上的一体化设计策略研究成果,以山东飞洋节能技术有限公司一期生产加工中心设计作为案例,根据场地条件进行建筑平面布局,并结合光伏组件选型进行建筑外观与安装构造一体化设计,然后借助计算机模拟软件对该建筑案例进行太阳辐射量分析、阴影分析、光伏安装倾角分析以及光伏阵列间距分析。根据模拟分析结果,确定无阴影遮挡的范围、光伏组件的最佳安装倾角以及合适的光伏阵列的前后间距,依据设计好的太阳能光伏系统,进行光伏系统能效与环境效益分析。为建筑师进行钢结构工业建筑与太阳能光伏一体化设计提供参考。
延昆锋[10](2014)在《周口市城市建筑视觉文化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人们对建筑视觉文化的研究越来越多。建筑被视为是视觉艺术的一个分支,它在满足人们日常使用功能的同时也反映着社会的文化发展趋势。要在这样一个世界的文化环境中生存,建筑形式在视觉社会必然要尊重当代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研究是当下文化研究一个新兴的领域,是以“视觉”为核心的文化研究。城市视觉文化能否全面,准确地概括城市的形象,能否代表城市形象推广,能否具备长期性,纲领性等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讨论。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文化和建筑的视觉冲击力也在发展,也将进一步增加其影响范围。从建筑应用方面来研究当代视觉文化,以及对城市的整体发展,打造城市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城市建筑视觉文化为出发点,通过对视觉文化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得出视觉文化的内涵及价值取向。结合视觉文化的要点,提出城市建筑视觉文化构建体系,并用于指导周口市城市视觉文化建设。结合周口市城市的视觉文化现状,分析周口市城市的视觉文化形成因素,找出其视觉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构建周口市城市视觉文化形象提出建议。以实践的方式,以周口东新区为例,对新区视觉文化形象的构建提出全新的,合理的设计构想。本论文共分六章,其中重点3,4,5章,研究结果做了结论性的总结。第1章介绍:本章介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确定目标和方法,构建了一个逻辑框架论文以及国内外对城市建筑视觉文化的研究现状。第2章概念和理论研究分析:本章将详细介绍城市建筑,视觉文化的概念,当代视觉文化的理解以及视觉文化的模式和取向。第3章主要讲述了城市建筑文化系统的构建:包括了城市建筑视觉文化的构建原则、载体和评价标准。第4章周口市城市建筑的视觉文化策略研究:主要讲述了周口市城市建筑视觉文化的现状、城市环境的因素、城市文化的控制模式和城市建筑视觉文化的形象。第5章周口市区域视觉文化应用分析:主要是以东新区为例讲述规划模式,发现设计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第6章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对周口市城市建筑视觉文化的未来进行展望。
二、苏州总规图集的色彩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州总规图集的色彩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量化评析的中小城市色彩分级规划方法研究 ——以丰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色彩问题随城镇化率持续上升而凸显 |
1.1.2 新型城镇化进程推动色彩规划模式转型 |
1.1.3 数字工具催生新型城市色彩规划方法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城市色彩规划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城市色彩规划研究综述 |
1.2.3 主要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 |
1.4.1 中小城市 |
1.4.2 城市色彩 |
1.4.3 城市色彩影响要素 |
1.4.4 城市色彩规划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中小城市色彩分级规划量化评析方法 |
2.1 方法体系建构 |
2.1.1 分级体系 |
2.1.2 量化方法 |
2.1.3 综合构架 |
2.2 城市色彩数据库 |
2.2.1 方法与流程 |
2.2.2 技术手段 |
2.3 城市色彩总体定位 |
2.3.1 方法与流程 |
2.3.2 技术手段 |
2.4 城市色彩分区布局 |
2.4.1 方法与流程 |
2.4.2 技术手段 |
2.5 城市色彩地段调控 |
2.5.1 方法与流程 |
2.5.2 技术手段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丰县城市色彩数据库构建 |
3.1 数据收集 |
3.1.1 通用性数据获取 |
3.1.2 指向性数据获取 |
3.2 数据处理 |
3.2.1 通用性数据处理 |
3.2.2 指向性数据处理 |
3.3 数据入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丰县城市色彩总体定位 |
4.1 研究范围和数据 |
4.2 自然地理环境因子 |
4.2.1 气候 |
4.2.2 土壤 |
4.2.3 植被 |
4.2.4 水系 |
4.2.5 自然环境色彩整合 |
4.3 人工建成环境因子 |
4.3.1 用地功能 |
4.3.2 建设时序 |
4.3.3 重点区域 |
4.3.4 人工环境色彩整合 |
4.4 历史文化环境因子 |
4.4.1 五行五色 |
4.4.2 等级制度 |
4.4.3 民族民俗 |
4.4.4 宗教意识 |
4.4.5 文化环境色彩整合 |
4.5 综合评价 |
4.6 城市色彩主题与总体色谱 |
4.6.1 确定城市色彩主题 |
4.6.2 形成城市总体色谱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丰县城市色彩分区布局 |
5.1 研究范围和数据 |
5.2 城市色彩控制分级 |
5.2.1 自然地理环境单因子评价 |
5.2.2 人工建成环境单因子评价 |
5.2.3 历史文化环境单因子评价 |
5.2.4 多因子综合评价 |
5.2.5 城市色彩管控等级划分 |
5.3 城市色彩风貌布局 |
5.3.1 城市色彩风貌结构划定 |
5.3.2 分区色彩导则制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丰县城市色彩地段调控 |
6.1 研究范围和数据 |
6.2 基于慕恩与史班瑟理论的建筑整改等级划分 |
6.2.1 基础数据处理 |
6.2.2 色彩数据校核 |
6.2.3 数据分析与结果 |
6.3 基于语义法的建筑色彩优化方案生成 |
6.3.1 前期准备 |
6.3.2 问卷展示与说明 |
6.3.3 问卷调查实施情况 |
6.3.4 问卷数据统计分析 |
6.3.5 优化导则确定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方法体系的建构与创新 |
7.2 以丰县为应用对象的研究总结 |
7.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插图及附表清单 |
附录 |
作者简介 |
(2)黑龙江省鸡西市城市色彩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的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综合情况 |
1.2.2 国内研究综合情况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
2.1 城市色彩的相关研究 |
2.1.1 城市色彩概述 |
2.1.2 城市色彩的发展进程 |
2.1.3 城市色彩的影响因素 |
2.2 色彩规划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
2.2.1 色彩学理论引用 |
2.2.2 色彩地理学理论引用 |
2.2.3 城市色彩感知理论引用 |
2.3 典型城市色彩规划案例分析 |
2.3.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2.3.2 山东省即墨市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鸡西市城市色彩现状分析与评价 |
3.1 鸡西市城市概况及研究范围 |
3.1.1 城市概况及特点 |
3.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3.2 城市色彩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 |
3.2.1 环境色彩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 |
3.2.2 建筑色彩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 |
3.2.3 城市设施色彩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 |
3.3 城市色彩问卷调查分析 |
3.3.1 问卷调查情况概述 |
3.3.2 城市典型色彩调查分析 |
3.3.3 城市色彩意向调查分析 |
3.4 城市色彩现状问题 |
3.4.1 城市色彩缺少总体定位与规划结构 |
3.4.2 城市中各类色彩杂乱无章且无特色 |
3.4.3 行政部门对城市色彩缺乏规范管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鸡西市城市色彩规划对策 |
4.1 城市色彩规划总体定位 |
4.1.1 指导思想 |
4.1.2 总体定位 |
4.2 城市色彩规划体系结构搭建方案 |
4.2.1 规划体系结构分析 |
4.2.2 规划体系结构定位 |
4.3 城市环境色彩规划对策 |
4.3.1 拓展自然环境色彩范围 |
4.3.2 加强人工环境色彩建设 |
4.4 城市建筑色彩规划对策 |
4.4.1 建筑色彩选用 |
4.4.2 区域色系推荐搭配 |
4.4.3 按建筑不同功能分类的色彩搭配对策 |
4.5 城市设施色彩规划对策 |
4.5.1 城市流动色彩规划对策 |
4.5.2 城市公用设施色彩规划对策 |
4.6 城市色彩规范管理实施对策 |
4.6.1 加强色彩控制的持续管理机制 |
4.6.2 注重培养和发展城市特色色彩 |
4.6.3 在行政审批管理中强化具体内容 |
4.6.4 不断健全色彩规划公众参与机制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鸡西城市特色与城市色彩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开放视角下中国居住区设计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拟解决的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设计控制的相关研究 |
1.3.2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的相关研究 |
1.3.3 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我国居住区的设计控制历程 |
2.1 1950年代理论引导下的居住区设计控制 |
2.1.1 内向向心功能布局的启蒙 |
2.1.2 大尺度街区单元模式缘起 |
2.1.3 组团与分级式结构的雏形 |
2.1.4 中国特色三级结构的形成 |
2.2 1980-90年代标准化主导的居住区设计控制 |
2.2.1 标准定额首度出现 |
2.2.2 标准化倾向的显现 |
2.2.3 标准化实践的推广 |
2.2.4 国家规范首次确立 |
2.3 2000年初十年标准化基础上的细化深化 |
2.3.1 国家规范更新调整 |
2.3.2 因地制宜的标准化 |
2.3.3 国家级标准的新增 |
2.4 2010年后趋向多元化的居住区设计控制 |
2.4.1 国家级标准全面丰富 |
2.4.2 居住区规范二次修订 |
2.4.3 居住区设计标准更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居住区建设管理的现存问题与成因 |
3.1 技术标准重容量轻空间 |
3.1.1 控制要素欠缺空间管控 |
3.1.2 界内约束有失内外协调 |
3.1.3 内容模板化流失多样性 |
3.2 规划管理重指标轻实效 |
3.2.1 控规管控定位低精度 |
3.2.2 空间设计审查不到位 |
3.2.3 管理制衡机制不健全 |
3.3 开发企业重利益轻效益 |
3.3.1 固化品类标准化产出 |
3.3.2 以利润决定高度形态 |
3.3.3 推崇封闭边界领地化 |
3.4 城市居民重个人轻邻里 |
3.4.1 邻里间交往意识减退 |
3.4.2 对封闭认同日渐加固 |
3.5 从业人员重产出轻品质 |
3.5.1 程式化取代在地创作 |
3.5.2 欠缺设计整体观培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居住区开放的误区与再认知 |
4.1 对居住区开放的现状解读 |
4.1.1 居住区开放热议对开放的认识解析 |
4.1.2 对居住区开放认识的实证研究检验 |
4.2 关于居住区开放的认识误区 |
4.2.1 采取小街区将获得开放 |
4.2.2 无边界隔离能实现开放 |
4.2.3 设施共享即可达成开放 |
4.3 城市发展趋势预判下居住区开放的价值观转变 |
4.3.1 品质提升转型下开放的融合观 |
4.3.2 社会公平导向下开放的共赢观 |
4.3.3 社会共治格局下开放的协作观 |
4.3.4 智慧升级推动下开放的安居观 |
4.4 全新价值体系下开放视角的再解读 |
4.4.1 多维的开放 |
4.4.2 相对的开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框架 |
5.1 我国居住区设计控制的承载体系探析 |
5.1.1 规划管理体系 |
5.1.2 规划管理程序 |
5.1.3 规划管理手段 |
5.2 我国居住区现行设计控制的解读 |
5.2.1 控制过程局部化 |
5.2.2 控制主体分垒化 |
5.2.3 控制内容自体化 |
5.3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框架的构成 |
5.3.1 全程贯通的过程层 |
5.3.2 协同联动的主体层 |
5.3.3 统筹兼顾的要素层 |
5.3.4 刚弹兼备的保障层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要素建构与导控 |
6.1 兼具渗透性与有序性的道路交通复合化织补 |
6.1.1 小尺度街区编织细致网格 |
6.1.2 级配结构组织层进式交通 |
6.1.3 一体同构叠织化慢行网络 |
6.2 多元性与层次性并重的功能设施整体化调配 |
6.2.1 混合组配复合型功能布局 |
6.2.2 分权调理轴带式设施布局 |
6.3 融合性与特异性共存的公共空间双向化营建 |
6.3.1 逆向拓展外联内嵌式布局 |
6.3.2 双轨合塑内源生长型景观 |
6.3.3 分梯度渐进活化街道空间 |
6.4 共生性与丰富性兼并的建筑组群调和化塑形 |
6.4.1 内外协调过渡式建筑肌理 |
6.4.2 区间化错落调配高度形态 |
6.4.3 分步塑造特色化立面造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过程运作与管理 |
7.1 两级法规搭建法制保障框架 |
7.1.1 法规层面为开放赋予依据的定位解析 |
7.1.2 规范性文件明确开放指向与实施要求 |
7.1.3 技术标准强化空间引导以及运作质量 |
7.2 三级机制合力强化共同决策 |
7.2.1 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牢固多元参与基础 |
7.2.2 四会议事机制增强程序与贯彻共识并举 |
7.2.3 平台会审机制强化专业协同和空间审查 |
7.3 弹性手段复合加强过程支持 |
7.3.1 多途径面向开发企业提供全程设计咨询 |
7.3.2 多层次针对管理及从业者开展继续教育 |
7.3.3 多形式面对居住者展开宣传引导与推广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中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的弹性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改革背景——城乡规划体系变革 |
1.1.2 实践背景——控规的调整与修改 |
1.1.3 建设背景——中小城市建设现状 |
1.2 研究动态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阐释 |
1.4.1 中小城市 |
1.4.2 控制性详细规划 |
1.4.3 弹性方法 |
1.5 相关学术理论 |
1.5.1 混沌理论 |
1.5.2 不确定性理论 |
1.5.3 弹性管理 |
1.6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研究框架 |
第2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研究综述 |
2.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产生、演变与问题 |
2.1.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产生 |
2.1.2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演变 |
2.1.3 控规编制中的问题分析 |
2.2 国内外相关规划编制中的弹性方法实践 |
2.2.1 国外相关规划编制中的弹性方法实践 |
2.2.2 国内控规编制中的弹性方法实践 |
2.3 中小城市控规的理论研究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小城市控规编制的现状研究 |
3.1 中小城市的概述 |
3.1.1 城市分布 |
3.1.2 区划调整 |
3.1.3 政策解读 |
3.2 中小城市控规的编制与管理 |
3.2.1 编制体系 |
3.2.2 编制要点 |
3.2.3 实施问题 |
3.3 大城市弹性方法在中小城市适用性探讨 |
3.3.1 分层控制的适用性 |
3.3.2 分区控制的适用性 |
3.3.3 分类控制的适用性 |
3.3.4 通则控制的适用性 |
3.3.5 美学控制的适用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小城市控规编制中刚性控制内容的弹性方法研究 |
4.1 刚性控制内容与研究思路 |
4.1.1 刚性控制内容 |
4.1.2 研究思路 |
4.2 用地的弹性方法优化 |
4.2.1 调整细分程度 |
4.2.2 规划用地兼容性 |
4.2.3 预留弹性用地 |
4.2.4 街坊整体开发 |
4.3 容积率的弹性方法优化 |
4.3.1 强度分区控制 |
4.3.2 区间控制优化 |
4.3.3 容积率的置换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小城市控规编制中弹性引导内容的弹性方法研究 |
5.1 弹性引导内容与研究思路 |
5.1.1 弹性引导内容 |
5.1.2 研究思路 |
5.2 控规编制中弹性引导内容的困境 |
5.2.1 法定效力缺失 |
5.2.2 设计水平参差不齐 |
5.2.3 忽略传统风貌的保护 |
5.2.4 成果要求不规范 |
5.2.5 成果内容“大而全” |
5.3 控规编制中城市设计的弹性方法优化 |
5.3.1 城市设计的指标控制 |
5.3.2 城市设计的管控分级 |
5.3.3 重点片区(街区)的管控 |
5.3.4 小结 |
5.4 重点管控指标的确定 |
5.4.1 KJ法概述 |
5.4.2 KJ法的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后记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5)基于色彩地理学的临港工业区色彩分级规划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问题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评析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色彩地理学相关学说 |
2.1.1 色彩学 |
2.1.2 色彩家族学说 |
2.1.3 新点彩主义 |
2.2 色彩地理学理论指引下的色彩规划原则 |
2.2.1 色彩地理学的理论依据 |
2.2.2 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方式 |
2.2.3 色彩地理学对于色彩规划的启示 |
2.2.4 色彩地理学理论指引下的分级规划控制 |
2.3 典型城市色彩案例分析 |
2.3.1 威尼斯城市色彩地理分析 |
2.3.2 青岛城市色彩地理分析 |
2.3.3 案例城市色彩的规划控制与比较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色彩地理调研 |
3.1 基于色彩地理学的调研设计 |
3.2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基础色彩地理信息 |
3.2.1 基础地理信息 |
3.2.2 地理环境与气候 |
3.2.3 人口构成与传统文化 |
3.2.4 产业构成与发展现状 |
3.3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色彩地理现状调研 |
3.3.1 北部综合服务区 |
3.3.2 临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 |
3.3.3 综合保税区 |
3.3.4 世界级船舶和海洋工程产业园区 |
3.3.5 临港物流产业园区 |
3.3.6 西部产业园区 |
3.3.7 西中岛石化产业园区 |
3.3.8 南部行政中心区 |
3.3.9 交流岛商务区 |
3.4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产业对色彩规划的影响分析 |
3.4.1 产业布局对地区总体风貌的影响 |
3.4.2 产业分区带来的色彩分化与协调 |
3.4.3 产业建筑色彩的差异与调和 |
3.5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色彩规划现状与问题 |
3.5.1 色彩现状特征 |
3.5.2 色彩现状存在的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城市色彩分级规划控制实践 |
4.1 上位规划的影响 |
4.2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城市色彩总体规划控制 |
4.3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城市色彩分区规划控制 |
4.3.1 北部综合服务区 |
4.3.2 临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 |
4.3.3 综合保税区 |
4.3.4 世界级船舶和海洋工程产业园区 |
4.3.5 临港物流产业园区 |
4.3.6 西部产业园区 |
4.3.7 西中岛石化产业园区 |
4.3.8 南部行政中心区 |
4.3.9 交流岛商务区 |
4.4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城市色彩分类规划控制 |
4.4.1 居住建筑——明朗温馨 |
4.4.2 商业建筑——活跃动感 |
4.4.3 商务办公建筑——优雅温和 |
4.4.4 工业建筑——厚重动感 |
4.4.5 科教文体建筑——精致含蓄 |
4.4.6 重点界面色彩控制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城市设计引导的控规研究 ——以中山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山市控制详细规划的发展 |
1.1.2 中央对城市设计工作日益重视,将之视为提高城市建设质量的有效手段 |
1.1.3 《城市设计管理办法》以部门规章形式提高城市设计地位 |
1.1.4 城市设计与现有规划体系的衔接,成为规划管理体系的建设重点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个案研究法 |
1.5.3 调查研究法 |
1.5.4 经验总结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城市设计与控规的概述及关系 |
2.1 城市设计的概述 |
2.1.1 城市设计产生的背景 |
2.1.2 城市设计的涵义 |
2.1.3 城市设计的目标 |
2.1.4 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 |
2.2 控规的概述 |
2.2.1 控规产生的背景 |
2.2.2 控规的发展历程 |
2.2.3 控规的作用 |
2.3 城市设计与控规的关系 |
2.3.1 城市设计在控规中的必要性 |
2.3.2 城市设计与控规紧密结合、密不可分 |
2.3.3 城市设计与控规相辅相成,实现规划建设的无缝衔接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城市设计视角的控规问题剖析 |
3.1 城市空间品质的发展目标是否明确 |
3.1.1 城市发展目标内涵解读 |
3.1.2 控规面临城市空间品质发展目标不够明确的困境 |
3.2 城市空间品质的技术表达是否完善 |
3.2.1 规划编制:空间品质表达方式的缺失 |
3.2.2 法规规范:空间品质技术规则的缺失 |
3.2.3 设计管理:空间品质技术要点的缺失 |
3.3 城市设计的实施过程是否公平合理 |
3.3.1 控制性与灵活性的把握不足 |
3.3.2 公众参与程度低,易流于形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4.1 国外研究综述 |
4.1.1 国外城市设计理论研究 |
4.1.2 国外城市设计实践研究 |
4.1.3 国外研究现状的启示 |
4.2 国内研究综述 |
4.2.1 国内城市设计理论研究 |
4.2.2 国内城市设计实践研究 |
4.2.3 国内研究现状的启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城市设计引导控规的策略研究 |
5.1 城市空间品质的发展目标逐渐明确 |
5.1.1 发掘、延续城市本土化特色 |
5.1.2 加强视觉空间的研究 |
5.1.3 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 |
5.2 城市空间品质的技术表达逐渐完善 |
5.2.1 规划编制:完善空间品质表达方式 |
5.2.2 法规规范:完善空间品质技术规则 |
5.2.3 设计管理:完善空间品质技术要点 |
5.3 城市设计的实施过程逐渐公平合理 |
5.3.1 加强控制性与灵活性的把握,提高公平合理性 |
5.3.2 强化全过程的公众参与,建立地区规划师制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城市设计引导的控规案例实践 |
6.1 案例现状分析 |
6.1.1 案例背景:国家正大力推进智能制造业发展 |
6.1.2 案例环境区位 |
6.2 结合案列探讨城市设计引导控规的策略研究 |
6.2.1 城市空间品质的发展目标趋向明确 |
6.2.2 城市空间品质的技术表达趋向完善 |
6.2.3 实施过程趋向公平合理 |
6.3 实施效果评价 |
6.3.1 实施案例概况 |
6.3.2 城市设计的实施引导 |
6.3.3 使用评价 |
6.4 经验总结与启示 |
6.4.1 当前中山城市设计工作面临的挑战 |
6.4.2 新形势下加强中山城市设计工作的对策与倡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8)合川城市滨水景观的规划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源起 |
1.1.1 我国发展形势的迫切要求 |
1.1.2 本人工作经历的思考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市滨水景观 |
1.2.2 城市规划管理 |
1.2.3 城市滨水景观的规划管理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目的、内容、范围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合川城市滨水景观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2.1 水对合川城市的重要性 |
2.1.1 概述 |
2.1.2 城市选址与水的关系 |
2.1.3 水对合川城市的重要作用 |
2.2 合川城市及滨水景观发展历程 |
2.2.1 民国以前 |
2.2.2 民国时期 |
2.2.3 解放后~设市前 |
2.2.4 设市后至今 |
2.3 合川城市滨水景观现状 |
2.3.1 亲水性不够 |
2.3.2 绿化开敞空间体系不完善 |
2.3.3 道路交通系统性不强 |
2.3.4 风貌特色未彰显 |
2.3.5 与城市融合度不够 |
3 合川城市滨水景观的规划管理问题及成因探究 |
3.1 重视程度须增强 |
3.1.1 城市决策层重视不够 |
3.1.2 规划管理层重视不够 |
3.1.3 市民意识不够 |
3.2 规划编制水平有待提升 |
3.2.1 系统不完善 |
3.2.2 针对性不强 |
3.2.3 深度不足 |
3.2.4 技术控制导则缺乏 |
3.2.5 公众参与不足 |
3.3 规划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
3.3.1 重审批轻管理 |
3.3.2 规划修改频繁 |
3.3.3 执法监督力度不够 |
3.4 规划管理体制不够顺畅 |
3.4.1 项目模式对规划的“肢解” |
3.4.2 多部门多头管理 |
3.4.3 监督渠道单一 |
3.4.4 规划资金投入不足 |
3.5 法规制度须进一步完善 |
3.5.1 管理权限设定交叉 |
3.5.2 执法主体不清 |
3.5.3 处罚细则不明 |
3.5.4 执法体制不顺 |
3.6 专业队伍水平有待提高 |
3.6.1 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
3.6.2 规划管理经验不足 |
3.6.3 规划管理手段和技术落后 |
4 国内外城市滨水景观的规划管理案例研究 |
4.1 芝加哥湖滨景观规划管理 |
4.1.1 概述 |
4.1.2 规划管理特点 |
4.1.3 对合川的启示 |
4.2 宁波滨江景观规划管理 |
4.2.1 概述 |
4.2.2 规划编制及实施 |
4.2.3 对合川的启示 |
4.3 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滨水景观规划管理 |
4.3.1 概述 |
4.3.2 规划管理特点 |
4.3.3 对合川的要求和启示 |
5 合川城市滨水景观的规划管理对策及思考 |
5.1 增强对滨水地区重视程度 |
5.1.1 纳入“区级”战略 |
5.1.2 作为重点规划管理 |
5.1.3 加强规划宣传 |
5.2 提高规划编制水平 |
5.2.1 开展相关课题研究 |
5.2.2 完善规划编制体系 |
5.2.3 制定规划技术导则 |
5.2.4 加强规划设计管理 |
5.2.5 强化规划公众参与 |
5.3 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
5.3.1 强化规划全过程管理 |
5.3.2 严格规划修改管理 |
5.3.3 严格规划监督执法 |
5.4 理顺规划管理体制 |
5.4.1 整合相关资源 |
5.4.2 提升规划地位 |
5.4.3 健全管理机构 |
5.4.4 发挥监督作用 |
5.4.5 加大规划资金投入 |
5.5 完善法律法规 |
5.5.1 启动国家层面法规修改 |
5.5.2 整合重庆市级层面法规规章 |
5.5.3 统筹执法体制 |
5.6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
5.6.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5.6.2 更新规划理念 |
5.6.3 创新规划方法和技术手段 |
6 结语 |
6.1 研究重点 |
6.2 研究结论 |
6.3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寒冷地区钢结构工业建筑与太阳能光伏一体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能源危机与太阳能开发 |
1.1.2 工业建筑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前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钢结构工业建筑太阳能光伏应用现状调研 |
2.1 国家相关政策及法规调研 |
2.2 钢结构工业建筑太阳能光伏应用现状调研 |
2.2.1 国外钢结构工业建筑太阳能光伏应用现状 |
2.2.2 国内钢结构工业建筑太阳能光伏应用现状 |
2.2.3 钢结构工业建筑上太阳能光伏应用的特点 |
2.3 寒冷地区钢结构工业建筑太阳能光伏应用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寒冷地区钢结构工业建筑与太阳能光伏一体化设计 |
3.1 寒冷地区气候特点及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要求 |
3.1.1 寒冷地区太阳能资源 |
3.1.2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要求 |
3.2 安装构造一体化设计 |
3.2.1 光伏组件在屋面上的安装构造 |
3.2.2 光伏组件在墙面上的安装构造 |
3.2.3 光伏在建筑构件上的安装构造 |
3.3 高效性一体化设计 |
3.3.1 建筑规划阶段的合理设计 |
3.3.2 光伏组件的适配性选择 |
3.3.3 方位角与安装倾斜角的确定 |
3.3.4 光伏组件的通风降温设计 |
3.4 美观性一体化设计 |
3.4.1 太阳能光伏组件作为建筑设计美学元素 |
3.4.2 运用几何构成表现手法 |
3.4.3 运用形式美的表现手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项目案例分析 |
4.1 项目简介 |
4.2 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 |
4.2.1 平面布局与外观设计 |
4.2.2 光伏组件选型与安装构造设计 |
4.2.3 计算机模拟分析 |
4.3 光伏系统能效分析与环境效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5.2 论文不足之处及后续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10)周口市城市建筑视觉文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 研究的基本内容 |
1.5 研究的方法 |
1.5.1 文献阅读及材料分析 |
1.5.2 现场调研 |
1.5.3 归纳总结 |
1.6 论文框架 |
2 视觉文化研究概述 |
2.1 视觉文化的起源 |
2.1.1 视觉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
2.1.2 视觉文化的当代表现 |
2.2 视觉文化的内涵 |
2.2.1 视觉文化的概念 |
2.2.2 视觉生理模式 |
2.2.3 视觉心理模式 |
2.3 视觉文化的价值取向 |
2.3.1 视觉文化的多元属性 |
2.3.2 视觉文化的双重取向 |
2.3.3 视觉文化的人文价值 |
3 城市建筑视觉文化系统的构建 |
3.1 城市视觉文化的涵义 |
3.1.1 易别性 |
3.1.2 差异性 |
3.1.3 对应性 |
3.1.4 象征性 |
3.2 城市建筑视觉文化系统的创建 |
3.2.1 城市建筑视觉文化系统的创建原则 |
3.2.2 城市视觉文化的载体 |
3.3 城市建筑视觉文化体系的评价标准 |
3.3.1 城市建筑视觉文化评价标准的制定原则和依据 |
3.3.2 形式美标准 |
3.3.3 功能标准 |
3.3.4 生态标准 |
4 周口市城市建筑的视觉文化策略研究 |
4.1 周口市城市环境因素 |
4.1.1 地理位置 |
4.1.2 人文环境 |
4.1.3 历史建筑环境 |
4.2 周口市城市建筑视觉文化现状分析 |
4.2.1 从视觉文化角度分析 |
4.2.2 从构建城市视觉文化系统原则角度分析 |
4.2.3 从构建城市视觉文化体系的评价标准角度分析 |
4.3 周口市城市建筑视觉文化形象的构建 |
4.3.1 构建周口市城市建筑视觉文化形象的指导思想 |
4.3.2 构建周口市城市建筑视觉文化形象的方法 |
4.4 周口市城市建筑视觉文化的控制模式 |
4.4.1 形式美学模式 |
4.4.2 生态模式 |
4.4.3 心理模式 |
5 周口市区域视觉文化应用分析—以周口东新区建设为例 |
5.1 新区背景资料 |
5.1.1 新区的地理位置 |
5.1.2 新区现状分析 |
5.2 新区规划理念和设计模式 |
5.3 新区城市建筑视觉文化存在问题分析与改进意见 |
5.3.1 存在的问题 |
5.3.2 城市视觉文化建设的对策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苏州总规图集的色彩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量化评析的中小城市色彩分级规划方法研究 ——以丰县为例[D]. 任宇. 东南大学, 2020
- [2]黑龙江省鸡西市城市色彩规划研究[D]. 于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3]开放视角下中国居住区设计控制研究[D]. 许霖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4]中小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的弹性方法研究[D]. 刘哲. 山东建筑大学, 2019(09)
- [5]基于色彩地理学的临港工业区色彩分级规划控制研究[D]. 李春圣.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6]基于城市设计引导的控规研究 ——以中山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为例[D]. 陈耀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7]面向实施的城市色彩规划编制的关键问题研究[A]. 王树声,茅程晨. 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 2017
- [8]合川城市滨水景观的规划管理研究[D]. 刘海波. 重庆大学, 2015(06)
- [9]寒冷地区钢结构工业建筑与太阳能光伏一体化设计研究[D]. 唐哲. 山东建筑大学, 2015(12)
- [10]周口市城市建筑视觉文化应用研究[D]. 延昆锋. 河南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