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文学的审美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盛[1](2022)在《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语境性学理阐释和评估》文中指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产生和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语境、问题意识和理论目标。"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一些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家对时代提出的理论问题做出的一种探索和解答,它已经成为文学理论中关于文学本质问题最具有竞争力的理论命题之一。从这个命题的提出到其理论建构并在对话中丰富和深化已有30多年的时间,从历史和理论语境考察这一理论命题的产生和形成,从学术上分析其对问题的理论回答,从学理上评估其学术影响,对理解和评估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历史和理论合理性,展望其理论发展空间和可能性未来,推动中国文学理论创新发展,都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必要性。
楠丁[2](2021)在《中国新时期以来文论语境下的文学主体性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学主体性理论是我国新时期文论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它的提出及其引发的争论乃至它的创新和发展都与我国新时期的文论语境息息相关。在一元化文论语境中,人的重新发现成为主流思潮,文论界急需一个不同于机械反映论的新思路。刘再复首倡的文学主体性理论通过对主体的个体性、精神性和能动性的强调对机械反映论进行了冲击。然而,还未独立分化的语境现状导致文学主体性理论对西方文论和传统文论的某些概念和范畴进行了不当运用;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使得文学主体性理论在拨正机械反映论对客体的过度强调时,又将主体作用进行了夸大。因此,文论界展开了对文学主体性理论的论争,论争的实质是其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之间的关系。在多元化文论语境中,文论形成了多元分立的态势,学者们对文学主体性理论的研究也产生了变化:研究视角从其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之间关系的研究转向对其内部结构的研究;研究态度也从八十年代激烈热忱的论争性态度变为冷静审慎的学术性态度。此外,理论家还对西方文论进行了深入研究,进而拨正了文学主体性理论对一些西方文论概念和范畴的不当运用。在对话性文论语境中,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理论家们开始关注各个文论的互动和对话,特别是中西文论的互动对话。他们试图将中国文论和西方文论结合起来,从而建构符合新语境的文论结构。其中,学界对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创新性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超越了文学主体性理论的主客对立思维模式,从主体间的关系去建构的文学主体间性理论;二是超越了文学主体性理论对主体精神感性价值的过度强调,以融合了感性和理性的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新理性精神。
李雅茹[3](2020)在《格非“邀约论”文学观念研究》文中认为格非具有作家和理论家的双重身份,作为着名作家,他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创作成就,在当代文坛占有重要地位;作为理论家,他发表了一系列文学理论着作,所阐述的文学观念也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格非由先锋文学创作转型发展而来,对于先锋文学的利弊得失有清醒的认识,他努力克服先锋文学创作转型中的焦虑,努力寻找走出困境的新出路。在这个过程中,他通过对现代文学观念的反思,以及对传统文学观念的重新审视,走向了对“邀约论”文学观念的探寻与理论建构。格非的“邀约论”文学观念,既是他作为作家在创作实践中的经验感悟,也是他作为理论家进行深入思考的结果。对格非“邀约论”文学观念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从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本文是对格非“邀约论”文学观念的专题研究,力求把它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命题来进行具体考察和理论阐释。论文正文部分拟分三章进行研究探讨。第一章主要探讨“邀约论”文学观念与格非先锋文学创作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格非提出文学“邀约论”具有其针对性和理论语境,一方面是针对先锋文学特别是其缺陷的重新认识,另一方面是对现代文学观念进行反思,包括对“文学终结论”的思考,对所谓“文学已死”的追问等。在此基础上,他以现代性眼光重新审视传统文学观念,包括对文学“抒情传统”“宏大叙事”和文学“真实观”等进行反观与重构,从而为提出“邀约论”文学观念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章主要对“邀约论”文学观念进行多维度的理论阐释。格非的“邀约论”文学观念是一个有机系统,其中主要包含三个维度。一是从创作方面来看,作家是用“整体性经验写作”发出“邀请”。这就需要处理好作家经验与他者的关系,避免“经验同质化”和“写作自动化”。二是从文本方面来看,要通过文本的叙事策略及其功能来实现“邀约”。这就需要讲究文学作品的叙事策略,包括特殊的言说方式,各种叙事技巧和时间、空间观念等,从而以文本自身的艺术魅力吸引读者的目光。三是从接受方面来看,文学这场盛宴还取决于读者的欣然“赴约”。这就需要对写作与读者的关系重新审视,要让读者真正成为作家和作品的“知音”,激发读者对文学盛宴的热情参与和阅读接受,才能真正实现文学的意义价值。第三章主要探讨“邀约论”的文学价值理念与创作实践。“邀约论”中包含着格非对文学价值的深刻理解,成为他不断追求的文学理念。这种文学价值理念深刻影响着他的创作实践,通过对他近期几部代表性作品的评析阐释,可以达到对其“邀约论”文学观念更深入的认识。
吴海燕[4](2020)在《当代文学创作论观念嬗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文学创作实践的变革发展,文学创作论观念也不断发生变化,经历了从文学创造论到文学生产论、文学写作论的发展演变。这种发展演变并不是简单的后一种理论观念取代前一种理论观念,而是不断走向开放性和多样化的拓展,形成当代文学创作论观念多元共存的形态,反映了文学创作实践不断变革发展的现实。本文把上述文学创作论观念的嬗变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进行梳理和考察,并且联系文学创作实践的发展进行深入阐释,以求对当代文学创作论的系统性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论文正文部分拟分四章进行研究探讨。第一章主要探讨经典文学视野中的文学创造论观念。把文学创作看成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的观念由来已久,在当代文论中也处于突出地位。文学创造论观念以经典文学的创作实践经验为基础,突出文学创作的艺术独创性特点和经典化追求。新时期以来文学创造论观念本身也在不断变化,从立足于生活反映论到突出文学审美论,再到强化文学主体论,使这种文学创造论观念不断拓展和丰富。第二章主要探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文学生产论观念。“艺术生产”原是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重要命题,在现代西方文论中也不断得到阐发。在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带来文学创作市场化转型的背景下,文学生产论观念也逐渐兴盛起来,并且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建构。文学生产论观念把文学创作看成是一种具有商品化、市场化特性的社会生产活动,它更为重视文学活动的生产性与消费性、个体性与社会性、艺术性与商品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这种理论观念反映了市场经济改革背景下文学发展的现实,也对这种文学现实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第三章主要探讨大众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写作论观念。市场化改革带来了大众文化的繁荣发展,大众化的文学写作也迅速兴盛起来,与此相适应的文学写作论观念也逐渐形成和发展。文学写作论观念是对传统经典化和精英化文学创作观念的突破,它更为重视文学写作的大众化,是一种从“作家”到“写手”、从“创作”到“书写”的观念转变,突出文学写作的非神圣化、非神秘化以及开放性与多元化,有利于促进大众文学的繁荣发展。第四章是在前三章基础上,对当代文学创作论观念嬗变进行总体性的理论反思。以上几种文学创作论观念嬗变既构成了历时性的变革发展进程,也形成了当今共时性的多元共存格局,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理论观念的视域差异与内在冲突,也各有一定的利弊得失。在理论反思与辩证分析的基础上,应当寻求不同理论观念的视域融合,从而推进当代文学创作论的进一步创新发展。
周咏鑫[5](2020)在《夏目漱石文学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学奠基人,被称为“日本近代文学之母”。作为作家的夏目漱石名声斐然,作为文学理论家的夏目漱石则备受冷落。他的文学理论偏重于对东西方文学观念冲突的认识,体现出跨文化、跨学科的特点。他的文学理论体系庞大,本文拟从文学创作、文学鉴赏、文学批评、文学发展四个方面对其文学理论进行论述。本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正文共有四章。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夏目漱石的家庭背景、成长历程和求学生涯;其次概述了夏目漱石文学理论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夏目漱石的文学创作理论。夏目漱石建构起一套自己的文学观念,以“(F+f)”公式为模本,夏目漱石认为文学内容需要有认识性的F与情绪性的f两部分构成。夏目漱石指出人的感觉因素以及心理因素都可以成为文学创作的素材。具体而论,夏目漱石将可以进入到文学内容的文学素材划分为感觉F、人事F、超自然F与知识F四种,并以引发人的情绪多少为标准,对四种文学素材进行了等级的划分。此外,夏目漱石晚年主张“则天去私”的创作原则。第二章主要阐述夏目漱石的文学鉴赏理论。夏目漱石的文学鉴赏论脱胎于文学创作论,夏目漱石认为文学作品存在着内容的空白,需要读者在鉴赏时借助想象对其进行填充。与此同时,读者对作品的填充受到作者的主导作用,作者会创造出一种“读者的幻惑”引导读者的鉴赏活动。此外,读者在进行文学鉴赏时需要保持一种审美的心境,将利害观念、善恶观念、知识排除在审美的鉴赏之外。第三章主要概述夏目漱石的文学批评理论。夏目漱石认识到明治时期日本文学批评界的两种不良倾向,一是对西方文学的盲目崇拜,二是自然主义文学批评家的泛科学主义文学批评。夏目漱石提出在鉴赏文学作品时应当以自我的趣味为主,奉行“自我本位”,同时采用科学的方法开展文学批评活动。第四章总结了夏目漱石关于文学发展的理论。夏目漱石借助西方心理学中意识流的方法,将人的意识焦点分为“模仿的F”“能才的F”“天才的F”。在论述三大意识的基础上,夏目漱石指出文学的发展受到暗示原则的支配,在预期原则、厌倦原则、竞争原则的共同推动下,文学的发展显示出螺旋上升、循环往复的特征。结语认为夏目漱石在全盘西化时代大潮中时刻保持着理性的思考,立足于日本文学的审美经验,同时借助西方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针对日本文学现代化道路上产生的时代困境表明了自己的主张,对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化转换问题有着借鉴作用。
李蓓[6](2020)在《钱谷融人道主义文艺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钱谷融是中国现当代着名的文艺理论家,他的人道主义文艺思想贯穿于他整个的学术生涯,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语境下都有一颗博大的心,始终保持着对人的关怀,关注人的个性与情感。本文运用历时研究法,以钱谷融文艺思想为研究对象,将钱谷融放在二十世纪中国现当代文艺思潮中,系统地研究钱谷融人道主义文艺思想。最后通过对钱谷融人道主义文艺思想的个案研究,反观出二十世纪中国文艺理论界人道主义文艺思想的发展演变以及文学主体性的建构问题。笔者将钱谷融的文艺思想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40年代、十七年和新时期。以此为依托,全文除绪论和结语部分外,主体部分包含三章:第一章人道主义与唯美主义:40年代人道主义文艺思想的萌芽;第二章人道主义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十七年人道主义文艺思想的曲折;第三章人道主义与现代主义:新时期人道主义文艺思想的深化。这三章以时期为划分,从“主体性”这一角度入手,探寻出钱谷融人道主义文艺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呈现面貌、发展态势以及钱谷融人道主义文艺思想的理论价值。绪论部分主要概括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创新点及关键词的界定等内容。第一章主要分析钱谷融40年代人道主义文艺思想的萌芽。这一时期是他人道主义文艺思想的生成时期,他受西方唯美主义的影响,同时亦倾慕于魏晋的形式美学,表现出一种艺术化人生的文艺观,主张描写“自我心灵”的创作观,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具体的创作原则。因此,本章主要讨论钱谷融早期人道主义文艺思想的理论内涵、表现方式以及产生缘由。第二章主要探讨十七年时期钱谷融人道主义文艺思想面临的困惑和曲折。钱谷融的人道主义文艺思想在十七年时期的发展是曲折的,他试图去融通人道主义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之间的关系,受高尔基的“人学”思想的影响,提出了“文学是人学”的人道主义文学观,反对人的“工具”化,在文学实践中提倡人道主义的批评标准,并将人道主义文艺思想运用于文学批评实践中。由此,本章通过考察钱谷融人道主义文艺思想在十七年时期的呈现样貌,去理解钱谷融人道主义文艺思想的理论意义,同时也窥探出这一时期人道主义文艺思想的发展态势。第三章重点研究钱谷融人道主义文艺思想在新时期的深化。新时期文学界开启了呼唤人道主义的热潮,钱谷融于十七年时期建构的“人学”思想重新获得了学术界的认可与肯定。由此,钱谷融重新阐释并丰富了其“人学”思想,在自己文艺思想的基础上自觉关注到带有现代主义色彩的理论学说,评论“有意味的形式”,探索审美主体情感和思维间的相互关系,试图运用心理学的理论解释文学现象,这一时期的文艺思想中呈现出现代主义的风格。所以,本章主要探究钱谷融人道主义文艺思想在新时期的表现特征和意义。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概括性总结,评议了钱谷融人道主义文艺思想的理论意义,梳理了五四以后以钱谷融人道主义文艺思想为个案的文学主体性建构问题。
王烁[7](2020)在《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文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意大利文化界的巨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葛兰西的一生离不开文学思想、时代政治与意大利人民这三个关键词。从“民族—人民的文学”观点出发,突出人民在文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挖掘文学社会功能的同时,形成了以人民性为核心的“民族—人民的文学”理论。首先围绕“界定”与“阐释”两个关键词梳理了葛兰西“民族—人民的文学”理论内核及发展脉络;从“人民美学”角度讨论了意大利文学中的民族性与人民性问题,探讨意大利文学的新转向;讨论文化领导权与文学的公共性问题。对此,葛兰西希望借助有机知识分子传播“民族—人民的”文学,帮助无产阶级获得文化领导权;最后讨论葛兰西思想的当代意义。包括英国新左派的“文化研究转向”问题和葛兰西文艺思想与中国当代不同时期文艺关键词的关系。葛兰西的文学思想开启了自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转向葛兰西”以来至今依旧生命力旺盛的“文化研究转向”母题。为我国新时期文化建设提供了珍贵的理论参考。
何换生[8](2020)在《批评中的批评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择当代中国文学批评与学术流派的重要力量——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为研究对象。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存续时间横跨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长达20余年,它的诞生、出现和形成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中涌现出前后承继的优秀批评家,以自觉的批评意识、先锋的批评观念和卓越的批评实践在中国文学研究和批评领域形成了“群聚效应”和“领袖风范”,堪称“批评中的批评”。本文由“绪论”、“上编”、“下编”与“结语”构成。“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缘起与内涵,阐释批评与学派概念的流变,标示研究的方法与旨趣。“上编”“群体的崛起”对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生成的人文背景、历史境遇、代际划分、流派特征等进行考察。时代精神、社会心理、思想氛围、学术风尚、地理条件、出版传播等“合力”以及现代大学制度与导师制度的共同作用促成了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发生与兴起。批评意识的自觉、人学维度的贯穿、批评艺术的掘进、公共关怀的介入、魏晋风度的赓续等成为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主要特征。“下编”“内部的风景”以许子东、王晓明、李劼、胡河清四位代表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批评方法、批评风格和批评建树的批评家为个案展开论述,系统研究他们的批评观念、批评对象、批评模式与批评文体。许子东从“作家印象”到“小说结构”,王晓明从“文化心理”到“人文精神”,李劼从“人学谱系”到“历史描述”,胡河清从“传统符码”到“全息现实”,成为各自的主要批评方式与批评实绩。“结语”在“上编”、“下编”的基础上,评估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批评成就和学术地位,揭示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文化价值和当下启示。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批评活动构成了华东师范大学学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当代文学批评的独立性、合法性进行了证明;体现了当代文学批评的个性化与艺术化特征的统一;为当代文学批评的“经典化”做出了独特贡献;对后来的批评形成了召唤效应。同时,辨析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理论误区与批评缺陷;指认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流散和终结;拓展批评家及其时代关联、文学批评前景等话题;反思当下批评流派匮乏和群体断层的原因,将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研究推向纵深之境。本文肯定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上的影响和地位,期待新的批评学派的出现和文学批评的复兴。
谭诗民[9](2019)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社会政治、审美和文化研究三种主导型的理论范式,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思想根基和知识讲述的基本模式。三种范式的独立存在、相互连接或理论转型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发展整体的理论景观,折射出中国文化发展和社会变迁总体的时代风貌。无论是从理论的完备程度,逻辑的严密程度,还是影响的范围广度,以及研究者对理论的热衷态度,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都占有显着的位置,具有突出的优势。因而也是当下文学理论研究回溯和反思的热点话题和关键论域。新时期以来,一大批学者就文学审美问题或文学审美论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业绩,但从范式研究的角度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本体研究和系统阐释的成果还相对略显单薄和滞后。本文选取“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此一文学理论范式的基本内涵、历史形成、理论类型和实践范例。文章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主要是指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成熟于80年代中后期,于90年代在消费社会建立和大众文化崛起中被文化研究所替代的一种文学理论研究模式和话语模型。它主张从文学审美特性角度切入阐释文学活动,构建文学理论知识系统,突出文学活动与美或审美的深刻关联与内在贯通,将文学理论的知识讲述限定在文学审美特性的具体阐释和理论说明上。审美范式肯定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审美,审美性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人类精神产品的重要特征和关键因素。文学的审美特性主要体现在文学自身的情感特性、语言特性、形式构造和符号创造等方面。其中,文学的情感性是审美范式的关键性特征。文学的是表现情感的,以情感人是文学艺术的根本属性,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评价就是情感评价,即中国当代文学审美范式是一种主情的文学理论范式。基于文献的梳理和理论的思考,文章具体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章主要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主要对“范式”“文学理论范式”与“文学理论审美范式”概念的梳理和阐释。“范式”是“一个科学集体所共有的全部规定”,是特定集体成员所共同的理论信仰、公认的价值规范和固定的技术路线的总和。它是某一时期内人们普遍认同的某种自明性的“精神景观”类型,是人们进行某种思想和理论活动不自觉的深层预设。它规定了人们活动的深度、宽度和范围,也是特定的话语系统产生的理论模型。“范式”次一级的意义是指“范例”,即科学共同体在研究中所处理的具体谜题及其解答所形成的具体实例。“审美范式”是一定时期内作为艺术整体所呈现出来的共同遵循的普遍审美价值取向的原则。在某种审美范式之下,共同体成员会一再反复地遵循相同的美学价值取向和一再重复使用相同的美学概念,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表达是在某种自明性的预设和前提的控制下完成的。第二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兴起是建立在反思文学理论社会政治范式的基础上的。“为文艺正名”重新审视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确定了文学的独立性地位,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前提;人道主义讨论使人的主体性得到伸张,文学的情感性得以突出,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哲学基础;而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方法上都为审美范式的建立提供了思想支持和学科参照。第三章概括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存在三种主要的理论类型,即意识形态的文学审美观、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和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包括文学“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前提下,总结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进程正反两方面经验,根据文学艺术发展实际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主导理论形态。语言形式论的文学观念受西方“语言论”转向大潮下形成的形式主义、“新批评”研究以及结构主义影响,主要关注文学的语言结构、形式特征和符号创造等问题,可分为语言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形式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和符号本体的文学审美观。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和生命哲学研究成果而提出的一种文学审美观。它主要关注文学在超越现实生活、构建理想王国、实现个人自由和体现终极关怀方面的价值和作用。超越论文学审美观更加注重文学在人的精神层面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是对文学审美观念的更进一步的发展,客观上也造成了文学审美与现实生活的分离,文学审美逐渐走向极端,成为新兴的文化研究对文学审美论反驳和攻击的主要突破口。第四章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本章认为,童庆炳先生为代表的文学“审美派”所开创的“文学审美特征论”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典型范例。它以其理论的完备性、解释的有效性、操作的实用性和传播的广泛性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审美建构和文学作品的审美阐释提供了具体的分析方法和操作案例。“文学审美特征论”将文学审美放在人类特有的生活活动进程中定位,认为审美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独有方式,文学审美贯穿人类活动始终。审美本质上是文学各个部分相互综合联系整体生成的一种“格式塔质”。在此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文学审美特征论”系统地分析了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文学接受的审美过程。将文学观念构成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语言形式论和内在超越论统一于“文学活动审美特征论”。结语主要反思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局限,进而希望在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多元建构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关系探索中,找到一条以审美阐释为核心构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模式的思路。即在坚持审美阐释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既坚持文学理论的思辨性,又发展文学批评的有效性;既坚持文学理论的知识讲授性,又发展文学审美的价值创造性。
许庆伟[10](2019)在《文学是人学:高尔基对钱谷融文学思想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钱谷融的《论“文学是人学”》在当代中国文艺思潮史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这里既有钱谷融个人的因素,也反映了当时中国文艺生活的现实需求。钱谷融在中国全面学习苏联的时代氛围中,援引了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奠基者——高尔基的人道主义思想,结合中国当时文艺的现实需求,融入了自己的独到思考。针对当时中国文坛在愈演愈烈的“左”的文艺思潮影响下,在文学创作中把英雄人物“神”化和把反面人物“鬼”化的状况,钱谷融反对中国当时文论界推崇的季摩菲耶夫所谓“文学反映整体现实”的观点,主张以人为中心,写出“真正的人”,把人道主义作为评价文艺作品的最低标准。这对中国文坛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对以后的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及文学理论批评也具有重要作用。
二、论文学的审美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文学的审美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语境性学理阐释和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历史语境与问题意识 |
二、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问题解答 |
三、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理论评估及其未来 |
(2)中国新时期以来文论语境下的文学主体性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创新之处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一元化文论语境下文学主体性理论的提出 |
(一)中国新时期一元化文论语境 |
(二)文学主体性理论的登场 |
1.宣扬主体“个体性” |
2.重视主体“精神性” |
3.强调主体“能动性” |
(三)文学主体性理论引发的论争 |
1.“内外”之分的论争 |
2.主客关系的论争 |
3.“对象主体”的论争 |
小结 |
二、多元化文论语境下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反思 |
(一)中国新时期多元化文论语境 |
(二)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反思 |
1.对李泽厚“主体论”的简化 |
2.对创造主体精神功能的夸大 |
3.对对象主体概念阐释的误差 |
4.对接受主体能动价值的神化 |
小结 |
三、对话性文论语境下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发展 |
(一)中国新时期对话性文论语境 |
(二)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发展 |
1.主客关系的间性阐释 |
2.主体精神的理性提升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格非“邀约论”文学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目标 |
第一章 文学创作转型中的文学“邀约论” |
一、“邀约论”与先锋文学创作的转型 |
(一)先锋文学创作的外部焦虑 |
(二)先锋文学创作的先天缺陷 |
(三)从先锋文学创作到“邀约论”的构想 |
二、“邀约论”与现代文学观念的反思 |
(一)关于“文学终结论”的思考 |
(二)基于“文学已死”的追问 |
(三)对于忽视“现代文学”的警觉 |
三、“邀约论”与传统文学观念的革新 |
(一)对“抒情传统”的现代性反观 |
(二)对“宏大叙事”的消解 |
(三)对“真实观”的改造 |
第二章 “邀约论”文学观念的理论阐释 |
一、写作的“邀请”:“整体性经验写作” |
(一)写作是对经验的召唤和选择 |
(二)写作要处理好经验与他者的关系 |
(三)写作要避免“经验同质化”和“写作自动化” |
二、文本的“邀约”:叙事策略及其功能 |
(一)特殊的言说方式:典故 |
(二)叙事的停顿与省略 |
(三)叙事的时间和空间观念 |
三、读者的“赴约”:“知音”的寻觅 |
(一)对写作与读者关系的重新审视 |
(二)对“知音”读者的期待 |
第三章 “邀约论”的文学价值理念与创作实践 |
一、“邀约论”的文学价值理念 |
(一)文学具有矫正、反省的力量 |
(二)文学对现实进行“内在超越” |
二、“邀约论”文学价值理念的实践之一——《望春风》 |
(一)从审视乡村与人的“存在”到精神返乡 |
(二)通过“重返时间”完成“内在超越” |
三、“邀约论”文学价值理念的实践之二——《月落荒寺》 |
(一)文学可以带来反思性视角 |
(二)文学借描写“真实的生活”提供真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格非主要作品年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4)当代文学创作论观念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目标 |
第一章 经典文学视野中的文学创造论观念 |
一、生活反映论为基础的文学创造论 |
(一)生活反映论的理论基础 |
(二)文学是反映生活的艺术创造 |
(三)文学反映生活的特点和规律 |
二、文学审美论为中心的文学创造论 |
(一)文学审美论的理论来源 |
(二)文学是体现审美价值的艺术创造 |
(三)文学审美创造的特点和规律 |
三、文学主体论为内核的文学创造论 |
(一)文学主体论的理论背景 |
(二)文学是主体价值实现的艺术创造 |
(三)文学主体创造的特点和规律 |
第二章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文学生产论观念 |
一、市场经济改革与文学生产转型 |
(一)市场经济改革的时代背景 |
(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文学生产转型 |
二、“艺术生产论”的理论资源 |
(一)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 |
(二)西方文论中的“艺术生产”理论 |
三、文学生产论的理论观念 |
(一)文学的生产性与消费性 |
(二)文学生产的个体性与社会性 |
(三)文学生产的艺术性与商品性 |
(四)文学生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
第三章 大众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写作论观念 |
一、大众文化兴起与文学写作的大众化 |
(一)大众文化兴起的时代背景 |
(二)文学写作的大众化 |
二、文学写作论中的“作者”观念 |
(一)从“作家”到“写手”的观念转变 |
(二)文学写作者的身份意识 |
三、文学写作论中的“书写”观念 |
(一)文学“书写”的非神圣化 |
(二)文学“书写”的非神秘化 |
(三)文学“书写”的开放性与多元化 |
第四章 当代文学创作论观念嬗变的理论反思 |
一、当代文学创作论观念嬗变的二维观照 |
(一)历时性观照:文学创作论观念嬗变历程 |
(二)共时性观照:不同理论观念的多元共存 |
二、不同理论观念的视域差异与内在冲突 |
(一)不同理论观念的视域差异 |
(二)不同理论观念的内在冲突 |
三、当代文学创作论观念的视域融合问题 |
(一)文学创造论与文艺为人民的视域融合 |
(二)文学生产论与艺术规律论的视域融合 |
(三)文学写作论与文学审美论的视域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夏目漱石文学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夏目漱石论文学创作 |
第一节 文学素材的分类和等级 |
第二节 “则天去私”——创作主体的创作原则 |
第二章 夏目漱石论文学鉴赏 |
第一节 填充法——鉴赏主体的能动性 |
第二节 “除去法”——鉴赏主体的审美心境 |
第三章 夏目漱石论文学批评 |
第一节 “自我本位”——文学批评的立场与态度 |
第二节 他山之石——文学批评的方法 |
第四章 夏目漱石论文学发展 |
第一节 意识之波与三大意识——文学发展的心理学基础 |
第二节 暗示——文学发展的原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钱谷融人道主义文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二、关键词界定 |
第一章 人道主义与唯美主义:40年代人道主义文艺思想的萌芽 |
第一节 艺术化人生的文艺观 |
一、描写“自我心灵”的创作观 |
二、真善美的统一与人的自由 |
第二节 以“主观心灵”为主的创作原则 |
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
二、文学创作的节奏说 |
第三节 人道主义文艺思想的渊源 |
一、西方唯美主义与人性观照 |
二、魏晋形式美学与人性观照 |
第二章 人道主义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十七年人道主义文艺思想的曲折 |
第一节 高尔基“人学”思想的影响 |
一、人与现实的关系探讨 |
二、人道主义的批评标准 |
第二节 “文学是人学”文学观的建构 |
一、“典型”的人道主义解读 |
二、不可无“我”的继续深化 |
第三节 《雷雨》的人道主义批评实践 |
一、以“具体的人”为对象的审美体验 |
二、戏剧语言的抒情性、动作性与个性化 |
第三章 人道主义与现代主义:新时期人道主义文艺思想的深化 |
第一节 现代主义形式主义与人的自由 |
一、“有意味的形式”与生命 |
二、文学语言与主体 |
第二节 现代主义文艺心理学与人的心理 |
一、重申文学的情感特性 |
二、形象思维与有情思维 |
三、文学的心理学阐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论文学》中的“新文学”概念 |
第一节 界定:“民族”与“人民” |
一、“民族” |
二、“人民” |
三、“民族—人民的文学” |
第二节 基于三种视角的新文学概念 |
一、世界文学视角 |
二、民族文学视角 |
三、革命文学视角 |
第三节 民族—人民的文学形态 |
一、意大利古代文学中的“民族—人民的”美学 |
二、意大利民族—人民的文学与文艺复兴 |
三、意大利近现代文学的民族性缺失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学的民族性与人民性 |
第一节 作为美学范式的民族性 |
一、文学的民族美学体现 |
二、葛兰西对民族性美感的阐释 |
第二节 作为民族文学范式的人民性 |
一、人民性美学的普遍表现 |
二、意大利文学与人民的精神需求 |
三、民族—人民的文学的时代要求 |
第三节 民族—人民的文学与现实主义 |
一、民族—人民文艺的美学标准 |
二、民族—人民文艺的继承与革新 |
三、民族—人民文艺的大众面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化领导权与文学的公共性 |
第一节 民族—人民的文学与文化领导权 |
一、“文学公共性”概说 |
二、公共领域中的“民族—人民的文学” |
三、有机知识分子与公共写作 |
第二节 民族—人民的文学与文化领导权 |
一、“文化领导权”概述 |
二、文学的反文化“霸权”功能 |
第三节 民族—人民的文学与文艺批评的公共策略 |
一、葛兰西与意大利大众文化 |
二、意大利当代文学的实现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葛兰西文艺思想的当代性 |
第一节 当代世界文学视角内的葛兰西文艺思想影响 |
一、葛兰西与“文化研究转向” |
二、拉克劳、墨菲对葛兰西“领导权”的解构与建构 |
第二节 葛兰西文艺思想的“人民性”与当代中国 |
一、瞿秋白的“有机写作论” |
二、毛泽东的“知识分子观” |
三、“新时代”的文学要求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批评中的批评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缘起与内涵 |
二、释名与回顾 |
三、方法与旨趣 |
上编 群体的崛起 |
第一章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发生 |
第一节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传统的培育 |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文学风潮的策动 |
第三节 华东师范大学作家群的激发 |
第四节 批评传统和学科设置的影响 |
第五节 出版、媒介与传播的襄助 |
第六节 作为文化高地的上海的地域影响 |
第七节 作为导师的钱谷融的型塑 |
第二章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特征 |
第一节 批评意识的自觉 |
第二节 人学维度的贯穿 |
第三节 批评艺术的掘进 |
第四节 公共关怀的介入 |
第五节 魏晋风度的赓续 |
下编 内部的风景 |
第一章 许子东:从“作家印象”到“小说结构” |
第一节 作家印象批评 |
第二节 当代文学并置研究 |
第三节 一种小说的结构分析 |
第二章 王晓明:从“文化心理”到“人文精神” |
第一节 文化心理批评 |
第二节 重写文学史 |
第三节 寻找人文精神 |
第三章 李劼:从“人学谱系”到“历史描述” |
第一节 文学—人学的谱系 |
第二节 双向同构 |
第三节 文学史的描述与阐释 |
第四章 胡河清:从“传统符码”到“全息现实” |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视角 |
第二节 当代文学的证验 |
第三节 全息现实主义 |
结语 |
一、成就与限度 |
二、流散与嬗变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创新 |
(一)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 |
(二)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
第一节 “范式”与文学理论范式 |
一、“范式”概念及其理论内涵 |
二、文学理论范式的内涵与演变 |
三、范式创造是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核心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 |
一、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基本内涵 |
二、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渊源 |
第二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历史形成 |
第一节 为文艺正名:审美范式建立的理论前提 |
一、社会政治范式:理论来源、特征与局限 |
二、为文艺正名: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再审视 |
第二节 人道主义理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哲学基础 |
一、文学是人学:早期中国文学理论中的人学思想 |
二、《手稿》讨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哲学基础 |
第三节 美学大讨论:审美范式建立的学科参照 |
一、20世纪中国美学讨论的基本问题和影响 |
二、美学讨论与文学审美主体性原则的建立 |
第三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理论类型 |
第一节 意识形态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一、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论争 |
二、“审美反映论”的文学观 |
三、“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文学观 |
第二节 语言形式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一、形式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
二、语言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三、符号本体论的文学审美观 |
第三节 内在超越论的文学审美观 |
一、超越论文学审美观的理论基础 |
二、审美超越与自由生存 |
三、审美超越与终极关怀 |
第四章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的实践范例 |
第一节 文学活动的审美本质 |
一、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 |
二、审美和文学的审美本质 |
三、审美贯穿文学活动始终 |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 |
一、文学的“格式塔质”和审美本质 |
二、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征服:“美在于内容与形式的交涉部” |
第三节 文学接受的审美阐释 |
一、文学审美接受的心理机制 |
二、文学审美接受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家园的复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文学是人学:高尔基对钱谷融文学思想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时代语境:全面学习苏联 |
第一节 苏联文化的强大影响 |
第二节 苏联文论的滔滔涌入 |
第三节 “解冻文学”的影响 |
第四节 接受之中的主体选择 |
第二章 为什么是高尔基 |
第一节 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奠基人 |
第二节 中国革命文学的导师 |
第三节 钱谷融人学思想的引路人 |
第三章 “文学是人学”的理论内涵 |
第一节 反映整体现实与以人为中心 |
第二节 从“非人”到“真正的人” |
第三节 评判文学作品的最低标准 |
第四章 外来文论的中国内容 |
第一节 从高尔基到钱谷融 |
第二节 切中文学政治泛化之弊 |
第三节 寻找人道主义容身之处 4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论文学的审美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语境性学理阐释和评估[J]. 李建盛. 中国文学研究, 2022(01)
- [2]中国新时期以来文论语境下的文学主体性理论研究[D]. 楠丁.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格非“邀约论”文学观念研究[D]. 李雅茹.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4]当代文学创作论观念嬗变研究[D]. 吴海燕.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5]夏目漱石文学理论研究[D]. 周咏鑫. 扬州大学, 2020(02)
- [6]钱谷融人道主义文艺思想研究[D]. 李蓓.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7]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文学思想研究[D]. 王烁.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8]批评中的批评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研究[D]. 何换生. 安徽大学, 2020(07)
- [9]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审美范式研究[D]. 谭诗民.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10]文学是人学:高尔基对钱谷融文学思想的影响研究[D]. 许庆伟. 厦门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