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一学生立体几何解题能力与智商的性差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隋丽君[1](2021)在《应用几何画板进行高中立体几何概念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基于APOS理论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元迪[2](2021)在《不同民族高一学生立体几何认知水平趋同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我国各民族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的趋同性不断增强,原有的文化差异和多样性主要体现在旅游吸引力和文化保护上,现在究竟还有多大程度的差异,在基础教育阶段有无差异性?因此,研究不同民族学生基础教育阶段学习水平的异同性既重要又迫切。云南省民族众多,各民族以少聚居、多混居的方式散布在云南各州市内,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在云南省超过汉族人口数,各民族与汉族的趋同性在长期的生活中得以强化。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学生的趋同性和差异性,不仅可以验证趋同性,还能结合调查结果,提出培养学生认知水平的相关策略。为未来全国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提供教育支撑。本文结合高中数学学科教育,选取立体几何内容为载体,对K市、D州、W州不同民族高一学生立体几何认知水平的趋同性展开调查。首先,设计学生的立体几何认知水平维度量表,结合民族教育现状编制立体几何认知水平测试卷,并参考少数民族教育的相关理论和现有研究结论,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学生自身的教育现状三个维度编制调查问卷。然后,通过SPSS和Excel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比较不同性别、民族和学校之间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性和不同民族学生的教育现状,进而分析立体几何认知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基于调查结论分别从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提出立体几何认知水平培养策略,并编写教学设计案例。研究得出结论:第一,学生的立体几何认知水平差异主要分布在水平三,在性别方面不存在统计上的显着差异,在不同民族学生间呈趋同性,在县级民族中学W校与地州(市)级民族中学K校和D校间有显着性差异,同一学校各民族学生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所以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来自于地域环境。第二,具体数据显示,仅有60%的学生达到水平三,不到20%的学生达到水平四,不到1%的学生达到水平五。第三,影响民族学生立体几何认知水平的主要因素为具体化和客观化家庭文化资本、教师教学风格和学生自身的学习情感态度等。
蔡文浩[3](2021)在《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之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数学运算,是指将数学中的一些已知量,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可能的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量的行为。数学运算贯穿于数学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是我国数学教育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受到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重视。数学运算素养作为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对学生高中数学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作者在几年的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高中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距离新课标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也受到了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诟病。针对这些问题,作者通过编制相应的数学运算能力测试卷和调查问卷来进行调查研究,以此来分析目前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所达到的水平、运算素养培养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从而给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力争在提升数学运算素养方面给师生带来帮助。论文共包括七章内容。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进行论述;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是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数学运算素养、数学运算能力水平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第三章是对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编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测试卷来检测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水平,找出数学运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结合对学生自身、教师教学和外部环境三个维度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调查的基本结论。第四章是在第三章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实际教育教学经验,探求影响高中生运算能力发展的因素;第五章是提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提升策略;第六章是对第五章提出的部分策略进行实践和效果分析;第七章是研究结论及反思。提炼结论,反思不足。通过研究表明: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偏低。主要原因表现在学生自身、教师教学、外部环境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自身方面。包括学生对数学运算的兴趣和信心不足、对运算出错的归因不当、对运算错题的归纳总结反思不够、对大体量计算缺乏足够的意志力等;二是教师教学方面。主要包括教师对数学运算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本身教学和运算能力强弱、教师对待学生态度等;三是外部环境方面。主要包括课程学习时间紧张导致运算训练少、教学评价体系导致对运算的重视程度不够、辅助性学习软件对运算培养带来的影响等。针对以上原因,本文给出提升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几点培养策略:一是要加强对数学运算的重视程度,包括加强对基础知识和算理教学的重视、学生自身应加强对运算的认识、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错误予以纠正等;二是教师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三是要克服畏难心理,加强意志品质锻炼。最后,本文对以上部分策略进行了实践和效果分析。从加强思想方法教学--局部检验法等方法的推行、鼓励学生大胆计算勇于突破、在积累本(错题本)上标注出易错点并进行总结提醒、逐步养成良好解题习惯等方面通过具体实例进行了一学期的实践,并通过考试成绩情况、有代表性试题完成情况、实验班学生积累本质量情况和实验班学生的访谈情况进行了效果分析,效果良好。
宋佳[4](2021)在《中国大陆与中国香港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数学教科书是国家教育发展质量与水平的直观反映,是教授课程、传播知识、承载教学理念的重要文本。香港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既受传统文化熏陶又有国际视野,其基础教育成果显着,香港学生自1995年以来参加TIMSS与PISA测试成绩优异。因此研究大陆与香港数学教科书的异同,通过交流与碰撞,对两地数学教科书的编写、数学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借鉴作用。本研究以两地课程指导文件为基准,以两地现行高中数学教科书——大陆人教版《数学A版(2019)》与香港牛津版《New Century Mathematics(Second Press)2014》为研究对象。在集合与逻辑、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四领域中,分别从内容分布、广度与深度、呈现方式及数学文化等五维度进行比较研究。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首先统计了两版教科书在章、节和页数的内容分布情况,两版教科书的知识点数量及其呈现方式,用模型方法分别计算出内容广度与深度,再选取重点知识进行个案分析。其次,从教科书整体、章和节三层次对二者的编写体例与栏目设置进行比较。再次,从内容分布、主题分类、栏目设置、运用形式及表达方式等六个维度比较两版教科书中的数学文化。最后,利用SPSS对上述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内容分布:两版教科书的内容分布趋势均可用“大杂居,小聚居”来形容,即四个领域交叉分布于每本书,但在一本书中属于同一领域的章节是顺次编排的。2.人教版整体内容的相对广度与相对深度均大于牛津版,即人教版“广而深”,牛津版“窄而浅”。3.呈现方式:人教版注重例题分析功能、问题链驱动教学、强调数学核心素养、倡导探索课外信息技术软件、通过思维导图训练梳理能力。牛津版强调例题示范功能、善用反例教学、突出数学应用价值、利用信息技术助力课堂教学、通过表格整理渗透对比思维与归纳能力。4.数学文化:数学文化总量,牛津版远多于人教版。两版数学文化在主题分类与栏目设置的分布趋势类似。人教版对数学文化的整体运用水平高于牛津版。两版对数学文化的表达形式相似,均以文字表述为主。两版教科书各具鲜明的编写特色。人教版:1.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2.注重数学史的融入。3.注重培养学生探究与建模能力。牛津版:1.分册可拆卸,便于弹性使用教科书。2.兼顾差异性,照顾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3.培养自主管理能力,提高终身学习意识。4.重视应用,渗透STEM教育思想。5.重视反例及归纳思想在教学中的作用。基于研究结论,对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提出如下建议:1.优化教科书的自学便利性,渗透终身学习理念。2.加强教科书的系统设计,注重学段衔接。3.弹性设置课程,灵活使用教科书。4.突出栏目设置的多样化与针对性,兼顾学生差异。5.提高数学教科书的社会价值与人文价值。6.加强国民教育,开拓国际视野。
刘洋杰[5](2020)在《高中数学错题原因及矫正策略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生迈进高中阶段,开设的课程较多,需要掌握的知识面更加广阔,加之难度增大,所学的内容更富有抽象性,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触碰到犯错误的这根弦。所以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做错题,而且屡次犯错时常发生,这难免会困扰学生们对待学习的态度和积极性。作为一线教师,急切需要挖掘出这些学生屡次犯错的问题原因在哪里,为何总得不到有效地解决,有没有良好的偏方策略。这是本课题通过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拿高中数学这门学科而言,全国各地的高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普遍发现,对于现在的高中学生在对待数学错题问题上的认识也是浅面的,更谈不上计划和条理的,大部分学生们只是注重停留在答案的错误上,对照答案后不了了之,根本不管出错的“病根”,常此以往,就像病魔一样吞噬自己,无法提高数学成绩。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客观事实现状。我们要让学生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错这道题,自己在做题的过程中哪一步是自己没有想到的导致了没有做出这道题。实际上错题的原因是要挖掘出出错的根源之处在哪里。要真正地了解自己的错误原因,通过记下这道题来让学生们记住错误,才能在下一次遇到的时候不会犯错误。如果学生们不愿按要求这么做,老师讲得再多,也是累死自己,这无形当中明显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到头来,老师教的辛苦,学生也同样学得不轻松。常此下去,教学效果非常低。再者,对于老师层面来说,老师要根据学生们写的错误答案来了解学生们到底是在哪一个方面有问题,之后再做出有针对的教学,但是现在很多教师却只单纯关注学生有没有完成布置的作业或试卷,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只停留在对照答案是否正确,往往很难找出真正导致发生这样错误的原因。甚至有些老师对待学生错题问题上根本不理会,让学生自生自灭,这严重违背了教师职责。这种现状的做法明显存在很大的偏离,也许是导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出现严重不协调。为了全面了解高中学生的数学错因本质以及调查教师对待学生错题问题上的观点和做法,笔者对高中三个年级就高中错题现状作了一次比较全面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对学生在平时课堂中乃至练习作业、月考、周练等暴露出来的错题原因类型进行汇总分类,提炼出学生共性的问题,从根本上挖掘出学生出错的源头。以此同时出台收集错题集的统一制作方式,目的是要大大提高错题库的容量,这对提高教师教学备课措施上增强针对性。在师生之间不断磨合的基础上,教师之间共同摸索出一条适合高中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认知发展水平的教学新模式,提高本校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也对其他教学研究提供很好的参考价值与借鉴。通过大量的实际调查行动和研究探索,本研究得出了高中数学错因类型有:(1)心理素质因素;(2)做题马虎,粗心大意;(3)概念不清,知识不懂;(4)运算错误;(5)没有审清题意;(6)逻辑性推理错误;(7)受已有知识的负面干扰,相似的概念易发生混淆。根据高中数学解题错误的性质,我们可以把高中生数学错因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的来分。主要归类为三个层级,从低级、中级、高级之分,即第一层级错因、第二层级错因、第三层级错因。1、第一层级错因。属于低级错误,把心理素质因素;做题马虎,粗心大意归类为第一层级错因。2、第二层级错因。属中级错误,把没有审清题意;受已有知识的负面干扰,相似的概念发生混淆;运算错误归类为第二层级错因。3、第三层级错因。这层问题是属高级错误,就是完全不会做的题。由于自身概念不清,知识不懂;逻辑推理性错误,不能理解,更谈不上应用解答。学生智力、解题能力存在差异性,问题也是学生能力方面的因素。全面搞清楚学生错因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本校研究提出的改进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些措施和建议,研究出一种新型课堂错因矫正教学策略模式,为检验矫正策略的教学效果,在本校高一新生中由笔者从教的两个重点班做教学研究,对其中的实验班的采取研究出的新型高中数学错题策略教学模式,而对另外的一个对照班只进行大众化的错题教学模式。在一个学期的教学研究对比中,实验班学生不仅仅从考试成绩,还有学生对待学习态度、热情等都优于另外的那个对照班。因此,我们可以说实验是成功的,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这对于日后不断完善教学措施又推进了一步。
蒋博[6](2020)在《多元智能理论渗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以人教A版必修1“集合”为例》文中提出传统的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一元的,而1983年由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打破了这一观点,它把人的智能分为九种。该理论涉及心理学、教育学、艺术教育等学科,在传入中国后逐渐地显现出其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该理论运用于数学教学研究的文献中,主要是针对实践教学,并没有从理论高度上全面分析。为此,本文将多元智能理论渗透于高中数学教学开展访谈调查和教学质性研究,并以“集合”单元为例进行了完整的教学设计。首先,针对多元智能理论如何渗透于高中数学教学的问题,设计访谈问卷提纲,对K市Y中学的三位数学教师进行了现场访谈实录调查。通过访谈内容分析,获取多元智能理论可以在课堂上加以应用的教学观点和建议。其次,基于访谈分析的结果,并且结合集合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了将多种智能融入该单元的若干教学案例片断,并且给出了每个片断的设计意图及教师点评。最后,将九种智能合理地渗透到“集合”单元进行教学质性研究,给出了完整的教学设计。这些新教学设计的本质就是积极调动学生的多种智能,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更感兴趣,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质量,并且引导他们将数学与其他事物相联系,将数学回归于生活中,以便懂得数学与生活。
唐明超[7](2020)在《高中数学习题课变式教学实验研究 ——以原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为例》文中指出习题课教学承担着巩固新知,深化理解,拓展应用的重要任务,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用教材教是教学的基本思想,研究教材并基于教材例题与习题开展教学活动是基本形式。开展变式教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丰富,大多表明变式教学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习题课教学活动怎样开展才能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与规律,才能更好地提高数学成绩是该研究的主要内容。该项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与实验研究法来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基于教材例题与习题开展习题课变式教学;二是比较基于教材例题与习题开展习题课变式教学与常规教学方法在教学成果上的差异,进而提炼出开展习题课变式教学的一般方法和基本策略。经历了测试工具的设计与预测,对照班与实验班前后测成绩的对比分析,可以认为基于教材例题与习题开展习题课变式教学比常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开展习题课变式教学时应该把握几个基本原则:(1)以实际学情为基础,学生的元认知发展水平往往决定着阶段性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2)引导学生多参与并完成课堂思维活动,思维活动的充分性往往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3)问题设计要适应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4)变式要层级递进;(5)注意变式的时机与变式的度,不能为变而变。开展习题课变式教学的基本策略可以是:(1)通过精选课本上的典型例题或习题作为变式教学的母题,整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通过加深问题难度、替换问题背景等方式对母题开展有梯度的变式设计;(2)围绕阶段性教学目标,对具体问题开展类比变式、逆向变式、探究变式等多种方式;(3)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变式探究意识,既能自主变式又能开展合作探究;(4)注重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通过科学地评价优化课堂生成,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构建知识的逻辑体系,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希望该项研究能为广大一线教师在开展教学研究或者设计并开展习题课教学活动时提供参考。
张娅娅[8](2020)在《高中生立体几何学习现状调查研究 ——以“立体几何初步”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几何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新中国建立至今,虽然高中立体几何课程一直发生着变化,但一直延续着稳定完整的欧氏几何体系。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难点之一,很多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差,看不懂图形,不能灵活运用数学语言进行相关推理论证,从初中的平面几何过渡到空间几何,是一个质的飞跃,不少学生感到高中阶段几何比代数难学,尤其立体几何部分,学生普遍感到先难后易,同时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反映,学生在学习此部分内容时问题颇多,学习效果欠佳。鉴于此,提出以下研究问题:(1)高中生立体几何学习现状是怎样的?(2)高中生立体几何学习的影响因素有哪些?(3)促进立体几何学习的教学建议有哪些?选取了某县3所市级示范高中的479名学生以及9位教师作为调查问卷和访谈对象,以“立体几何初步”为内容载体,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测试卷法,访谈法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调研,得到高中生立体几何学习现状是:(1)学生情感态度方面:文科生、理科生和理科信息生在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和成就感之间没有太大差异,在学习立体几何的信心上文科生比较低,理科生和理科信息生相对较高;男女生在情感态度上虽没有较大差异,但男生在学习兴趣、信心上比女生高。(2)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方面:学生在立体几何学习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在预习习惯上文科生班级只有1/12的学生会预习,独立思考的习惯较差;理科生和理科信息生在预习习惯方面做的相对较好,尤其理科信息生学习资源丰富。(3)学生的知识理解和掌握方面:学生认为最难的是线线、线面、面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尤其面面垂直的性质应用上,学生的应用情况不尽人意;(4)数学能力方面:学生在学习立体几何内容时,最欠缺的就是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理科信息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升较快。(5)作业方面:作业量和难度上学生认为适中,但是在做作业的态度方面,学习的自主解答能力比较弱;错题笔记的记录上理科生和理科信息生的习惯相对较好。(6)教学方式和评价方面:教师主要采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形式,这与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是一致的;评价方式上教师注重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在课堂中,观察学生整体的反应情况,重视评价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在教学过程当中不仅仅以学生的成绩来进行评价,学校还采用了导师制即进行一对一帮扶,这与学生访谈中谈到的教师评价方式相近。影响高中生立体几何学习的因素有:(1)学生的情感态度;(2)学生的平面几何知识储备;(3)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4)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5)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6)教师的教学方式及评价方式。在此基础上,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提供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具体包括:(1)重视数学文化,提高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2)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3)注重立体几何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4)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及习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5)重视立体几何学习的教学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李天美[9](2020)在《K市高三学生立体几何中逻辑推理素养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六大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逻辑推理,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是学生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能力,它能够使学生有逻辑、有条理的进行交流与讨论。逻辑推理素养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的发展高中生的逻辑推理素养,对高中生逻辑推理素养水平现状进行调查,对影响学生逻辑推理素养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及培养策略进行探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首先利用测试卷对K市226名高三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水平现状进行调查;然后利用调查问卷和访谈对影响学生逻辑推理素养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基于学生逻辑推理素养水平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培养策略和教学案例。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为:整体而言,高三学生逻辑推理素养水平中等偏下,有64%左右的学生达到了逻辑推理素养水平一的要求,34%左右的学生达到了水平二的要求,有25%左右的学生达到了水平三的要求;在学校维度下,不同水平层次学校学生逻辑推理素养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水平层次较高的学校学生基础较好,师资力量雄厚,学生逻辑推理素养水平较高;在科别维度下,文理科学生逻辑推理素养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理科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各方面要求较为严格,逻辑推理素养水平高于文科学生;在性别维度下,男女生逻辑推理素养水平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影响学生逻辑推理素养发展的主要原因:⑴积极因素:学生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逻辑推理方法多学科的运用;乐于探究,主动加强数学语言的运用;良好的学习习惯,严谨的推理习惯;教师的教学方法。⑵消极因素:学生欠缺逻辑推理素养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不会总结反思,梳理知识;学生解题思路混乱,读题粗心大意。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几点培养策略:⑴重视概念教学,牢固逻辑推理基石。⑵巧设问题情境,创造逻辑推理起点。⑶鼓励合情推理,渗透逻辑推理规则。⑷演绎推理验证,示范逻辑推理过程。⑸构建知识体系,梳理逻辑关系。希望这项研究能引起一线教师对高中学生立体几何中逻辑推理素养培养的重视,在教学中有效地落实数学核心素养提供参考。
梁永丁[10](2020)在《民族地区高中生数学表达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以湖南省大湘西地区为例》文中提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学生应掌握数学地思考和表达数学问题的技能.为了对民族地区高中生数学表达能力有清晰的认识,本研究以编制的调查问卷和测试卷为研究工具,以大湘西地区的四所学校的高中师生为调查对象,拟对高中生数学表达能力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给出相应回复,为一线教师在帮助学生提升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访谈法、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了解师生对数学表达能力的认识与掌握情况,整理调查研究相关数据,针对调查所表露的问题,给出教学建议,并建构数学表达教学模式,在高三开展教育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相应结论.通过学生的调查和访谈反映出:(1)多数学生能意识到数学表达的重要性,但数学课堂交流表达情况不乐观;(2)学生数学语言理解困难的原因不一,语言转换和组织表达能力不足,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欠缺;(3)学生的数学知识点混淆、运算能力弱、表达过程冗长、表达不简明、表达内容不完整、书写不规范等,阻碍数学表达能力的发展;(4)不同学校、地域的学生数学表达能力存在差异;(5)不同性别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不存在明显差异;(6)除苗族学生外,不同民族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差异性不明显;(7)不同年级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表现为相邻两个年级之间的差异性不明显,高三年级与高一年级存在显着差异;(8)民族地区高中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测试成绩与平时的数学成绩显着正相关.通过对教师的调查、访谈以及课堂教学观察得出:(1)多数教师能意识到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培养过程中限于课时紧,无暇顾及学生的数学表达的情况,且没有一套系统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教学方法,指导性不强;(2)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性不强,重视数学表达教学不够,关注学生的表达情况较少,缺乏必要的课堂交流表达;(3)课堂上多数学生表达准确性差异性明显,表达简明性较好,但总体表达不够严谨.根据调查所反映的情况,笔者通过建构数学表达能力教学模式,并以此进行教学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学生数学学习成绩显着提升、后进生得到了较多的关注、数学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因此,教师应“巧用启发性提示语,启发学生思考与交流”、“重视在教学中的数学写作活动组织与实施”、“重视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积累数学表达经验.”
二、高一学生立体几何解题能力与智商的性差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一学生立体几何解题能力与智商的性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不同民族高一学生立体几何认知水平趋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教育 |
1.1.2 民族数学教育的发展 |
1.1.3 立体几何在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地位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和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理论依据 |
1.5.1 范希尔理论的涵义 |
1.5.2 范希尔思维水平的发展特征 |
1.6 创新点和局限性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收集途径 |
2.2 趋同性的相关研究 |
2.3 学业成绩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4 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的相关研究 |
2.5 几何认知水平的相关研究 |
2.6 文献述评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测试卷的编制 |
3.1.1 测试卷的维度设计 |
3.1.2 测试卷的题目设计 |
3.1.3 测试卷的预测 |
3.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2.1 调查问卷的维度 |
3.2.2 调查问卷的目标设计 |
3.2.3 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3.3 数据的获取与收集 |
3.3.1 调查学校的选取 |
3.3.2 测试(问)卷的发放 |
3.3.3 测试(问)卷的回收 |
第4章 学生立体几何认知水平现状分析 |
4.1 测试结果整理与初步分析 |
4.1.1 整体测试结果分析 |
4.1.2 学生认知水平初步分析 |
4.2 测试结果的趋同性分析 |
4.2.1 性别的趋同性 |
4.2.2 民族的趋同性 |
4.2.3 学校的趋同性 |
4.3 立体几何认知水平与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4.3.1 与家庭教育的相关性分析 |
4.3.2 与教师教育的相关性分析 |
4.3.3 与学生自身学习的相关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立体几何认知水平发展影响归因分析 |
5.1 民族学生家庭教育因素的归因分析 |
5.1.1 家庭背景 |
5.1.2 家庭文化资本 |
5.1.3 家庭教育内部因素的影响机制 |
5.2 不同地域学校教育的对比分析 |
5.2.1 教师教学 |
5.2.2 学校区域特征 |
5.2.3 学校资源配置 |
5.3 不同民族学生自身的对比分析 |
5.3.1 数学学习情感 |
5.3.2 数学学习态度 |
5.4 立体几何认知水平影响的机制分析 |
5.4.1 以学生为中介家庭教育影响机制 |
5.4.2 以学生为中介的学校教育影响机制 |
5.4.3 影响学生立体几何认知水平的主要因素 |
第6章 学生立体几何认知水平的培养策略与教学案例 |
6.1 学生立体几何认知水平的培养策略 |
6.1.1 少数民族的家庭教育策略 |
6.1.2 民族学校的学校教育策略 |
6.1.3 民族学校的学生学习策略 |
6.2 范希尔理论指导下融入民族文化的教学设计案例 |
6.2.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
6.2.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学设计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一民族学生立体几何认知水平测试卷 |
附录B 民族学校学生教育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之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数学核心素养 |
2.1.2 数学运算素养 |
2.1.3 数学运算能力 |
2.2 数学运算能力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
2.3 相关文献综述 |
2.3.1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综述 |
2.3.2 数学运算能力的研究综述 |
2.3.3 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运算能力研究综述 |
2.3.4 运算能力水平划分的研究综述 |
2.3.5 综述小结 |
3 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现状调查 |
3.1 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2 测试卷的设计与实施 |
3.2.1 测试卷的编制 |
3.2.2 预测试及难度、区分度、信效度分析 |
3.2.3 调查实施过程 |
3.3 测试卷结果分析 |
3.3.1 测试成绩的分析 |
3.3.2 各题运算典型问题分析 |
3.3.3 测试卷调查基本结论 |
3.4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3.4.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4.2 调查问卷的发放 |
3.4.3 问卷的效度分析 |
3.4.4 问卷的信度分析 |
3.5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3.5.1 各影响因素间的相关性分析 |
3.5.2 影响高中生运算能力各因素分析 |
3.5.3 问卷调查基本结论 |
4 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偏低的原因分析 |
4.1 学生自身方面的影响 |
4.1.1 学生对数学运算的兴趣和信心不足 |
4.1.2 学生对运算出错的归因不当 |
4.1.3 学生对运算错题的归纳总结反思不够 |
4.1.4 学生对大体量计算缺乏足够的意志力 |
4.2 教师教学方面的影响 |
4.2.1 教师对数学运算的重视程度不够 |
4.2.2 教师本身教学和运算能力的影响 |
4.2.3 教师对学生态度的影响 |
4.3 外部环境方面的影响 |
4.3.1 课程学习时间紧张导致运算训练少 |
4.3.3 教学评价体系导致对运算的重视程度不够 |
4.3.4 辅助学习软件对运算素养培养带来的影响 |
5 提升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
5.1 加强对数学运算的重视程度 |
5.1.1 教师加强对基础知识和算理教学的重视 |
5.1.2 学生加强对运算的认识 |
5.1.3 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错误予以纠正 |
5.2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和运算习惯的培养 |
5.2.1 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
5.2.2 注重对运算习惯的培养 |
5.3 克服畏难心理,加强意志品质锻炼 |
6 提升高中生运算能力培养策略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
6.1 实践设计 |
6.1.1 实践目的 |
6.1.2 实践对象 |
6.1.3 实践方案 |
6.2 实践内容 |
6.2.1 加强思想方法教学---局部检验法等方法的推行 |
6.2.2 鼓励学生大胆计算、勇于突破 |
6.2.3 在积累本(错题本)上标注出易错点并进行总结提醒 |
6.2.4 逐步养成良好解题习惯 |
6.3 效果分析 |
6.3.1 根据考试成绩情况的效果分析 |
6.3.2 根据有代表性试题完成情况的效果分析 |
6.3.3 根据实验班学生积累本(错题本)质量的效果分析 |
6.3.4 根据实验班学生访谈情况的效果分析 |
7 研究结论及反思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调查测试卷 |
附录2 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调查测试卷答案 |
附录3 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4 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调查问卷统计表 |
致谢 |
(4)中国大陆与中国香港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
1.4.2 数学教科书研究 |
1.4.3 香港数学教育研究 |
1.4.4 数学文化研究现状 |
1.4.5 评述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对象 |
2.1.1 人教A版教科书概况 |
2.1.2 牛津版教科书概况 |
2.2 研究模型 |
2.2.1 内容广度模型 |
2.2.2 内容深度模型 |
2.2.3 数学文化研究维度 |
第3章 大陆课程标准与香港课程指引比较 |
3.1 数学课程作用的比较 |
3.2 大陆课程目标与香港课程宗旨比较 |
3.3 课程框架比较 |
3.4 知识点呈现顺序比较 |
第4章 两版教科书内容分布比较研究 |
4.1 “集合与逻辑”内容分布比较 |
4.1.1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 |
4.1.2 牛津版高中数学教科书 |
4.1.3 比较结果分析 |
4.2 “数与代数”领域内容分布比较 |
4.2.1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 |
4.2.2 牛津版高中数学教科书 |
4.2.3 比较结果分析 |
4.3 “图形与几何”领域内容分布比较 |
4.3.1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 |
4.3.2 牛津版高中数学教科书 |
4.3.3 比较结果分析 |
4.4 “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分布比较 |
4.4.1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 |
4.4.2 牛津版高中数学教科书 |
4.4.3 比较结果分析 |
4.5 两地教科书内容分布总体比较 |
第5章 两版教科书内容广度与深度比较研究 |
5.1 “集合与逻辑”领域内容广度与深度比较 |
5.1.1 两版教科书内容广度与深度比较 |
5.1.2 两版教科书内容深度案例分析 |
5.2 “数与代数”领域内容广度与深度比较 |
5.2.1 两版教科书内容广度与深度 |
5.2.2 两版教科书内容深度案例分析 |
5.3 “图形与几何”领域内容广度与深度比较 |
5.3.1 两版教科书内容广度与深度 |
5.3.2 两版教科书内容深度案例分析 |
5.4 “统计与概率”内容广度与深度比较 |
5.4.1 两版教科书内容广度与深度 |
5.4.2 两版教科书内容深度案例分析 |
5.5 两版教科书整体广度与深度比较 |
5.5.1 整体内容广度比较 |
5.5.2 整体内容深度比较 |
第6章 两版教科书呈现方式比较研究 |
6.1 人教版教科书编排体例与栏目设置 |
6.1.1 整体编排体例 |
6.1.2 章的编排体例 |
6.1.3 节编排体例 |
6.2 牛津版教科书编排体例与栏目设置 |
6.2.1 整体编排体例 |
6.2.2 章编排体例 |
6.2.3 节编排体例 |
第7章 两版教科书数学文化比较研究 |
7.1 数学文化内容分布比较 |
7.2 数学文化主题比较 |
7.2.1 数学史主题分类 |
7.2.2 其他数学文化主题分类 |
7.3 数学文化的栏目分布 |
7.4 数学文化的运用方式比较 |
7.4.1 数学史运用方式 |
7.4.2 其他数学文化运用方式 |
7.5 数学文化的表现形式比较 |
第8章 结论、建议与反思 |
8.1 结论 |
8.1.1 内容分布 |
8.1.2 内容广度与深度 |
8.1.3 编写体例与栏目设置 |
8.1.4 数学文化 |
8.1.5 两版教科书编写特色 |
8.2 建议 |
8.2.1 优化教科书的自学便利性,渗透终身学习理念 |
8.2.2 加强教科书的系统设计,注重学段衔接 |
8.2.3 弹性设置课程,灵活使用教科书 |
8.2.4 突出栏目设置的多样化与针对性,兼顾学生差异 |
8.2.5 注重数学教科书的社会价值与人文价值 |
8.2.6 加强国民教育,开拓国际视野 |
8.3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高中数学错题原因及矫正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错题的概念界定 |
2.2 国内外数学错题的研究现状述评 |
2.2.1 国内外对数学错题认识观点的研究现状述评 |
2.2.2 国内外对数学错题原因归类的研究现状述评 |
2.2.3 国内外对数学错题矫正策略的研究现状述评 |
2.3 数学错题原因、矫正策略研究的总体状况评述 |
第3章 研究的思路结构 |
3.1 研究的内容 |
3.2 研究的方法 |
3.3 实验的组织和实施 |
3.3.1 实验的组织 |
3.3.2 实验研究的实施 |
3.3.2.1 研究起始和论证阶段(2017年9月—2018年1月) |
3.3.2.2 实验实施阶段(2018年2月—2019年2月) |
3.3.2.3 研究总结阶段,撰写论文(2019年3月—2020年3月) |
3.4 实践进度安排 |
第4章 调查实施与分析 |
4.1 调查实施 |
4.1.1 调查背景 |
4.1.2 问卷调查编制 |
4.1.2.1 教师的问卷调查编制 |
4.1.2.2 学生的问卷调查编制 |
4.1.3 问卷调查的信度说明 |
4.1.3.1 教师的问卷调查的信度 |
4.1.3.2 学生的问卷调查的信度 |
4.1.4 问卷调查的效度说明 |
4.1.4.1 教师的问卷调查的效度 |
4.1.4.2 学生的问卷调查的效度 |
4.1.5 问卷的组成形式 |
4.1.5.1 教师的问卷的组成形式 |
4.1.5.2 学生的问卷的组成形式 |
4.1.6 调查范围及数据收集和整理 |
4.1.6.1 问卷调查的教师版 |
4.1.6.2 问卷调查的学生版 |
4.2 调查问卷结果数据分析 |
4.2.1 教师问卷结果及分析 |
4.2.2 学生问卷结果及分析 |
4.3 调查结论与策略建议 |
4.3.1 调查结论 |
4.3.2 收集错题集策略建议 |
4.3.2.1 怎样收集学生群体中的错题信息 |
4.3.2.2 怎样收集教师自身学习、研究出来的学生易错题 |
4.4 本章结语 |
第5章 高中数学学生错因案例 |
5.1 导言 |
5.2 案例分析 |
5.2.1 学生收集的错题案例(以高一学生为例) |
5.2.2 教师讨论的错题案例(以高一学生为例) |
5.2.3 高中生整理汇总错题本案例 |
5.2.4 高中教师收集错题库案例 |
第6章 高中数学错因优化矫正策略课堂教学 |
6.1 导言 |
6.2 课堂教学框架 |
6.3 错因课堂教学案例 |
6.4 小结 |
第7章 实验研究 |
7.1 实验目的 |
7.2 实验设计思路 |
7.3 实验过程 |
7.4 实验结果分析 |
7.4.1 第一次月考对照班和实验班的教学数学学习成绩 |
7.4.2 中期期中考试对照班和实验班的教学数学学习成绩 |
7.4.3 后期期末考试对照班和实验班的教学数学学习成绩 |
7.5 实验的成效 |
7.6 实验的体会和存在的不足 |
7.6.1 实验的体会 |
7.6.2 实验存在的不足 |
第8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8.3 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高中数学错题原因及优化矫正策略问卷调查(教师版) |
附录 B 高中数学错题原因及优化矫正策略问卷调查(学生版)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获奖 |
致谢 |
(6)多元智能理论渗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以人教A版必修1“集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 |
1.1.2 “集合”在高中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1.1.3 将多元智能理论渗透于集合单元教学中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2.3 研究的内容 |
1.3 研究的思路 |
1.3.1 研究计划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文献的收集途径 |
2.2 多元智能理论研究概述 |
2.2.1 理论产生的背景 |
2.2.2 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
2.2.3 理论在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现状 |
2.3 多元智能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
2.3.1 语言智能 |
2.3.2 逻辑数学智能 |
2.3.3 空间智能 |
2.3.4 身体动觉智能 |
2.3.5 音乐智能 |
2.3.6 人际智能 |
2.3.7 内省智能 |
2.3.8 自然探索智能 |
2.3.9 存在智能 |
2.3.10 多种智能综合 |
2.4 集合单元教学的相关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访谈设计 |
3.1 访谈对象 |
3.2 研究内容 |
3.3 访谈工具与流程 |
3.3.1 访谈工具 |
3.3.2 访谈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访谈结果分析 |
4.1 整体结果分析 |
4.1.1 整体结果 |
4.1.2 整体结果分析 |
4.2 语言智能 |
4.3 逻辑数学智能 |
4.4 空间智能 |
4.5 身体动觉智能 |
4.6 音乐智能 |
4.7 人际智能 |
4.8 内省智能 |
4.9 自然探索智能 |
4.10 存在智能 |
4.11 多种智能结合 |
4.12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元智能理论渗透“集合”的教学片断设计 |
5.1 语言智能 |
5.2 逻辑数学智能 |
5.3 空间智能 |
5.4 身体动觉智能 |
5.5 音乐智能 |
5.6 人际智能 |
5.7 内省智能 |
5.8 自然探索智能 |
5.9 存在智能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元智能理论融入“集合”的教学设计 |
6.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
6.1.1 教学内容 |
6.1.2 教学目标 |
6.1.3 教学重、难点 |
6.1.4 教学用具 |
6.1.5 教学过程 |
6.1.6 板书设计 |
6.1.7 教学反思 |
6.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
6.2.1 教学内容 |
6.2.2 教学目标 |
6.2.3 教学重、难点 |
6.2.4 教学用具 |
6.2.5 教学过程 |
6.2.6 板书设计 |
6.2.7 教学反思 |
6.3 《集合的基本运算(1)》 |
6.3.1 教学内容 |
6.3.2 教学目标 |
6.3.3 教学重、难点 |
6.3.4 教学用具 |
6.3.5 教学过程 |
6.3.6 板书设计 |
6.3.7 教学反思 |
6.4 《集合的基本运算(2)》 |
6.4.1 教学内容 |
6.4.2 教学目标 |
6.4.3 教学重、难点 |
6.4.4 教学用具 |
6.4.5 教学过程 |
6.4.6 板书设计 |
6.4.7 教学反思 |
6.5 预期教学效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7.1 总结与创新之处 |
7.1.1 总结 |
7.1.2 创新之处 |
7.2 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
7.2.1 学生的智能调查 |
7.2.2 教案的实施与教学效果检验 |
7.2.3 根据实际融入多元智能 |
7.2.4 访谈不够全面 |
7.3 结论及教学建议 |
7.3.1 论文研究结论 |
7.3.2 注重培养学生自然探索智能 |
7.3.3 注重培养学生人际智能 |
7.3.4 注重培养学生内省智能 |
7.3.5 存在智能也需要培养 |
7.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7)高中数学习题课变式教学实验研究 ——以原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能力要求 |
1.1.2 2017 年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
1.1.3 习题课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
1.1.4 习题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高中数学习题课相关概念界定 |
1.2.2 变式教学概念界定 |
1.3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计划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1.6 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搜集途径 |
2.2 关于高中数学变式教学的相关研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关于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相关研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4 关于高中数学习题课变式教学的相关研究 |
2.5 文献综合述评 |
2.6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3.2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
3.2.1 文献研究法 |
3.2.2 实验研究法 |
3.2.3 行动研究法 |
3.3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
3.3.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3.3.2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3.3.3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3.3.4 马登的变异理论 |
3.3.5 解题理论 |
3.4 课题研究的工具 |
3.5 小结 |
第4章 高中数学习题课变式教学的原则及策略 |
4.1 高中数学习题课实施变式教学的原则 |
4.1.1 科学的教学目标为导向 |
4.1.2 学生的过程参与为途径 |
4.1.3 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
4.1.4 变式的层级递进性 |
4.1.5 变式的适时性和适度性 |
4.2 高中数学习题课开展变式教学的策略 |
4.2.1 精选课本的典型例题与习题为母题 |
4.2.2 教师紧扣教学目标合理变式 |
4.2.3 学生合作探究深化变式 |
4.2.4 科学评价与课堂生成的强化 |
4.3 小结 |
第5章 高中数学习题课变式教学设计案例 |
5.1 《集合习题课》教学设计 |
5.2 《函数的概念与基本性质习题课》教学设计 |
5.3 《指数函数习题课》教学设计 |
5.4 《对数函数习题课》教学设计 |
5.5 《基本初等函数章末习题课》教学设计 |
5.6 《函数与方程习题课》教学设计 |
5.7 小结 |
第6章 实验研究 |
6.1 实验设计 |
6.1.1 实验目的 |
6.1.2 实验假设 |
6.1.3 实验对象 |
6.1.4 实验变量 |
6.1.5 实验策略 |
6.1.6 实验伦理 |
6.2 前测工具的设计 |
6.2.1 前测工具的双向细目表 |
6.2.2 前测工具的结构 |
6.2.3 前测工具预测数据基本统计量分析 |
6.2.4 前测工具的难度 |
6.2.5 前测工具的区分度 |
6.2.6 前测工具的效度 |
6.2.7 前测工具的信度 |
6.2.8 前测工具的完善及确定 |
6.3 后测工具的设计 |
6.3.1 后测工具的双向细目表 |
6.3.2 后测工具的结构 |
6.3.3 后测工具预测数据基本统计量分析 |
6.3.4 后测工具的难度 |
6.3.5 后测工具的区分度 |
6.3.6 后测工具的效度 |
6.3.7 后测工具的信度 |
6.3.8 后测工具的完善及确定 |
6.4 实验过程 |
6.4.1 预测确定测试工具 |
6.4.2 实施前测与数据整理 |
6.4.3 教学干预 |
6.4.4 实施后测与数据整理 |
6.5 实验结果 |
6.5.1 前测结果对比分析 |
6.5.2 后测结果对比分析 |
6.6 实验结论 |
6.7 小结 |
第7章 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
7.1 课题研究的结论 |
7.1.1 习题课变式教学的内容要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
7.1.2 习题课变式教学的原则在于紧扣目标且变式有度 |
7.1.3 习题课变式教学的关键在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
7.1.4 习题课变式教学的目的在于优化思维又服务高考 |
7.1.5 习题课变式教学的意义在于重视过程又强化生成 |
7.2 课题研究的反思 |
7.3 可继续研究的问题 |
7.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前测工具 高一新生《数与代数》知识与素养水平测试试卷 |
附录 B 后测工具 高一学生必修1知识与素养水平测试试卷 |
附录 C 前测工具预测试得分表 |
附录 D 后测工具预测试得分表 |
附录 E 前测对照班成绩表 |
附录 F 前测实验班成绩表 |
附录 G 后测对照班成绩表 |
附录 H 后测实验班成绩表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高中生立体几何学习现状调查研究 ——以“立体几何初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问题的表述 |
二、文献综述 |
(一)高中数学课程的变化的研究 |
1.高中数学课程在能力要求方面的变化 |
2.高中数学课程在难度要求方面的变化 |
(二)高中生立体几何学习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
1.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 |
2.学习方式及学习习惯的影响 |
3.数学能力方面的影响 |
4.作业方面的影响 |
5.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影响 |
(三)立体几何的教与学策略研究 |
1.教师教学策略方面的研究 |
2.学生学习方面的策略研究 |
(四)综述小结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调查研究法 |
四、高中生立体几何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 |
(一)高中生学习立体几何情感态度方面的情况分析 |
(二)高中生立体几何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的现状分析 |
(三)高中生立体几何知识内容理解掌握的程度调查分析 |
(四)高中生数学能力在立体几何学习中应用现状的调查分析 |
(五)高中生立体几何作业情况的调查分析 |
(六)高中生立体几何学习中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现状调查分析 |
五、高中生立体几何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情感态度方面对立体几何学习的影响 |
(二)学生平面几何知识储备对立体几何学习的影响 |
(三)数学能力对立体几何学习的影响 |
1.空间想象能力对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影响 |
2.逻辑推理能力对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影响 |
(四)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对立体几何学习的影响 |
(五)教师的教学方式及评价方式对立体几何学习的影响 |
六、提高高中生立体几何学习效果的建议 |
(一)重视数学文化的融入,提高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 |
(二)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
(三)注重立体几何基础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四)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及习惯的指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五)重视立体几何学习的教学评价,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
七、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生立体几何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2 《高中生立体几何学习测试卷》 |
附录3 《高中生立体几何学习现状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4 《高中生立体几何学习现状的学生访谈提纲》 |
致谢 |
(9)K市高三学生立体几何中逻辑推理素养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热浪” |
1.1.2 逻辑推理素养的重要作用 |
1.1.3 立体几何课程对逻辑推理素养的培养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核心素养 |
1.2.2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
1.2.3 逻辑推理素养 |
1.3 研究的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的思路 |
1.5.1 研究计划 |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收集的途径 |
2.2 关于逻辑推理素养的文献综述 |
2.2.1 我国逻辑推理素养的历史发展 |
2.2.2 逻辑推理素养发展重要时期的研究 |
2.2.3 逻辑推理素养性别差异性的研究 |
2.2.4 逻辑推理素养培养策略的研究 |
2.3 关于立体几何的文献综述 |
2.3.1 立体几何学习障碍的研究 |
2.3.2 立体几何教学策略的研究 |
2.3.3 立体几何课程对数学能力培养的研究 |
2.3.4 立体几何课程对逻辑推理素养培养的研究 |
2.4 逻辑推理素养研究的理论基础 |
2.4.1 建构主义理论 |
2.4.2 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思想 |
2.4.3 经典测量理论 |
2.5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测试调查法 |
3.3.2 问卷调查法 |
3.3.3 访谈法 |
3.3.4 文献研究法 |
3.4 研究工具的设计 |
3.4.1 测试卷的编制 |
3.4.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4.3 访谈提纲的设计 |
3.4.4 试测结果分析 |
3.5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3.5.1 数据的收集 |
3.5.2 数据的整理 |
3.6 研究的伦理 |
3.7 小结 |
第4章 高三学生逻辑推理素养水平现状结果分析 |
4.1 逻辑推理素养水平现状分析 |
4.1.1 逻辑推理素养测试题总体得分情况 |
4.1.2 逻辑推理素养水平总体分布情况 |
4.1.3 逻辑推理素养各水平的得分情况 |
4.1.4 逻辑推理素养四个方面得分情况 |
4.2 不同维度下逻辑推理素养水平差异性分析 |
4.2.1 学校维度 |
4.2.2 性别维度 |
4.2.3 文理科维度 |
4.3 小结 |
第5章 影响逻辑推理素养发展的原因分析 |
5.1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5.1.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5.1.2 逻辑推理素养知识 |
5.1.3 立体几何知识 |
5.1.4 教师教学方法 |
5.2 访谈结果分析 |
5.2.1 访谈目的 |
5.2.2 访谈对象 |
5.2.3 访谈结果及分析 |
5.3 主要原因分析 |
5.3.1 积极因素 |
5.3.2 消极因素 |
5.4 小结 |
第6章 逻辑推理素养的培养策略和教学案例 |
6.1 逻辑推理素养培养策略 |
6.1.1 重视概念教学,牢固逻辑推理基石 |
6.1.2 巧设问题情境,创造逻辑推理起点 |
6.1.3 鼓励合情推理,渗透逻辑推理规则 |
6.1.4 演绎推理验证,示范逻辑推理过程 |
6.1.5 构建知识体系,梳理逻辑关系 |
6.2 基于逻辑推理素养培养的教学案例 |
6.2.1 教学案例1:平面 |
6.2.2 教学案例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
6.2.3 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思考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思考 |
7.2.1 研究的反思 |
7.2.2 研究的展望 |
7.3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A 逻辑推理素养测试卷 |
附录 B 高三学生逻辑推理素养调查问卷 |
附录 C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D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 E 测试卷答案和评分标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民族地区高中生数学表达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以湖南省大湘西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选题依据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标的修订对数学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1.1.2 高中生数学表达现状不佳 |
1.1.3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1.2 研究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价值 |
1.4 小结 |
第2章 数学表达能力的相关概述 |
2.1 文献收集的途径 |
2.2 国外数学表达研究综述 |
2.3 国内数学表达研究评述 |
2.4 核心概念界定 |
2.4.1 民族地区 |
2.4.2 大湘西地区 |
2.4.3 数学表达 |
2.4.4 数学表达能力 |
2.5 理论基础 |
2.5.1 学习金字塔理论 |
2.5.2 “三教”教育理念 |
2.6 研究框架 |
第3章 民族地区高中生数学表达能力现状调查的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1.1 研究工具的选取 |
3.1.2 研究的思路 |
3.1.3 研究的方法 |
3.2 研究工具的设计 |
3.2.1 学生问卷设计 |
3.2.2 教师问卷设计 |
3.2.3 课堂观察记录表设计 |
3.2.4 文本分析设计 |
3.2.5 访谈提纲编制 |
3.2.6 试题评分标准 |
3.2.7 数据编码及分析 |
3.2.8 问卷统计流程 |
3.3 调查的基本情况 |
3.3.1 预研究基本情况 |
3.3.2 学生问卷的效度与信度 |
3.3.3 测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 |
3.3.4 测试卷的信度与效度 |
3.3.5 正式研究基本情况 |
3.4 小结 |
第4章 数据分析与调查结果 |
4.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1.1 数学表达意识方面 |
4.1.2 数学语言理解方面 |
4.1.3 数学语言转换方面 |
4.1.4 数学课堂交流表达方面 |
4.1.5 数学语言组织表达方面 |
4.2 学生测试卷结果分析 |
4.2.1 高中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总体表现及分析 |
4.2.2 不同学校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表现及差异分析 |
4.2.3 不同性别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表现及差异分析 |
4.2.4 不同民族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表现及差异分析 |
4.2.5 不同地区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表现及差异分析 |
4.2.6 不同年级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表现及差异分析 |
4.2.7 数学表达能力与数学平时成绩之间的关系分析 |
4.3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3.1 教师资源情况分析 |
4.3.2 教师的数学教学现状 |
4.3.3 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 |
4.4 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
4.4.1 数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
4.4.2 数学语言表达的严谨性 |
4.4.3 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明性 |
4.5 文本分析结果 |
4.5.1 因知识点混淆导致表达错误 |
4.5.2 因书写不规范导致表达错误 |
4.6 访谈记录与分析 |
4.6.1 学生访谈记录分析 |
4.6.2 教师访谈记录分析 |
4.7 教学建议 |
4.7.1 巧用启发性提示语,启发学生思考与交流 |
4.7.2 重视学生数学写作活动的组织、实施与评价 |
4.7.3 引导学生注重数学表达,积累数学表达经验 |
4.8 小结 |
第5章 基于数学表达能力培养的教学实验研究 |
5.1 实验设计 |
5.1.1 实验准备 |
5.1.2 教学模式 |
5.2 实验过程 |
5.2.1 注重数学表达教学 |
5.2.2 学生课后数学写作 |
5.2.3 教师激励评价写作 |
5.3 研究结果分析 |
5.3.1 学生数学学习成绩显着提升 |
5.3.2 后进生得到了较多的关注 |
5.3.3 提高了数学教学质量 |
5.4 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校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1 :民族地区高中生数学表达能力现状调查问卷及测试卷 |
附录2 :民族地区高中教师对高中学生数学表达能力培养的调查问卷 |
附录3 :民族地区高中生数学表达能力课堂观察记录表 |
附录4 :学生访谈提纲(针对学生回答问题情况进行) |
附录5 :教师对数学表达能力认识情况的访谈提纲 |
附录6 :学生数学写作典型示例 |
四、高一学生立体几何解题能力与智商的性差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应用几何画板进行高中立体几何概念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基于APOS理论的研究[D]. 隋丽君. 宁夏大学, 2021
- [2]不同民族高一学生立体几何认知水平趋同性研究[D]. 王元迪.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3]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之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 蔡文浩.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4]中国大陆与中国香港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D]. 宋佳.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高中数学错题原因及矫正策略的研究[D]. 刘洋杰.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0(02)
- [6]多元智能理论渗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以人教A版必修1“集合”为例[D]. 蒋博.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高中数学习题课变式教学实验研究 ——以原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为例[D]. 唐明超.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高中生立体几何学习现状调查研究 ——以“立体几何初步”为例[D]. 张娅娅.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9]K市高三学生立体几何中逻辑推理素养调查研究[D]. 李天美.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民族地区高中生数学表达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以湖南省大湘西地区为例[D]. 梁永丁. 吉首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