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超声诊断学习班(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招生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刘欣[1](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贾译清,胡建群,叶新华[2](2014)在《江苏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创建与发展史》文中研究指明一、江苏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创建背景上世纪80年代,当时江苏省内超声活动很频繁,慨况如下:(一)江苏超声设备引进早在1976年初,江苏省肿瘤医院由省卫生厅帮助引进B型超声第一代产品,日本产东芝SSL-31A型超声诊断仪,也是我省最早使用的B型超声诊断仪,1979年省人民医院引进东京计器LS-100H超声诊断仪,苏州专区医院,苏州二院也引进了双稳态B型超声诊断仪,开始超诊断工作。同年南京军区总医院引进阿洛卡120型手动复合型超声仪,1981年南京
朱世亮[3](2014)在《上海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的创立和发展》文中研究说明上海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的前身是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上海市分会,现将学会的发展过程简述如下:一、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上海市分会的创立和初期活动根据总会精神,1989年初在总会郭万学会长和周永昌副会长关心下,上海市由朱世亮、潘永辉、林周璋、何还珠、张根宝、王威琪、赵玉华、闻恽、龚新环等9人组成筹备委员会,筹建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上海市分会,并于1989年9月上报总会审批。1989年10月6日总会批复同意,旋于同年10月11日假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多功能会议室举行成立
厉传琳[4](2014)在《我国产前诊断和筛査技术服务的规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出生缺陷是影响人口素质和群体健康水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整合在常规孕产保健服务中的产前诊断和筛查服务,是出生缺陷防治的第二道防线,这类服务具有公共卫生属性、依托卫生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风险,且涉及人的基本权力。如何保障公民的健康权益不受损害,推动技术的发展使之惠及全体人民,是政府应当承担的职责,政府规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研究目的:以《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作为核心案例规制,本论文旨在描述我国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的规制过程,发现或确定有效规制的核心要素,分析规制活动的结果,提出改善规制的策略与建议。研究内容和方法:1.以政府规制理论为指导,梳理和分析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及服务所具有的特点,归纳规制的必要性和规制应当关注的关键环节;2.运用个人深入访谈和政策文本回溯、文献评阅等方法,回顾我国自本世纪初至2013年间,关于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的制订和实施过程。重点关注不同时期的宏观环境下,选用的规制手段、规制活动的参与者和各方的作用;3.基于既往研究积累、现场调查、个人深入访谈,及二手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以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服务的可及性及其改善程度为指标,衡量规制的结果;4.从规制内容、规制手段、参与者功能发挥等维度,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1.关于规制的必要性及关键环节卫生系统具有许多明显的特征使得卫生系统中市场失灵的情况较之其他系统更为多见,提示在卫生系统开展规制十分必要。对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的必要性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我国经济社会转型阶段,卫生系统改革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政府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利中的普遍责任及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的定位,以及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的特点和当前卫生资源配置和利用情况。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技术服务规制的关键环节包括推动技术发展、提升服务可及性及保障需方权利三个方面。2.关于规制文本的制订和规制活动推行的过程《母婴保健法》出台后,为完善规制体系,针对全国范围内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服务提供存在的问题,在专家团队的倡导下,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启动了规制文本制订活动。依托有关决策咨询机构的支持,《管理办法》于2002年以卫生部部门规章形式发布,并于2003年正式实施。《管理办法》出台后,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管理办法》要求,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订了相关实施细则,指导本地规制活动的开展。部分省级行政区结合规制实践的结果,适时对规制文本进行了调整和修订。国家层面和各省级行政区层面规制活动运用的规制手段包括6大类,其中以指令与控制类手段的运用最为广泛,基于市场的治理与控制、行业自律的规制手段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探索。在规制文本制订和规制推行的过程中,多类参与者参与进来,通过各种途径发挥作用,其权力与能力从其影响规制活动的效应中充分反映出来。3.关于规制活动的结果和规制目标的达成情况在规制文本出台之前,我国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出生缺陷发生率偏高,出生缺陷产前诊断的比例有待提升;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相关技术准入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技术准入缺乏统一的标准;从事产前诊断相关服务的医务人员数量不足,培训教育和个人发展有待强化;卫生行政部门对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技术的进步和服务的拓展缺乏支持;服务提供尚不能满足需求;服务质量的保证和改善尚停留在机构层面;卫生行政部门对产前诊断、产前筛查服务的质量监控和改善,缺乏有力的抓手;筛查服务与诊断服务的衔接不畅,有限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风险防范意识仍待建立;服务的经济可及和可接受问题尚未得到广泛关注。2006-2007年间,伴随规制活动的展开,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服务的可及性取得了一定的改善。全国6省12市的调查结果显示,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服务的利用率为35.8%,供方和需方报告的结果接近;筛查服务假阳性率偏高,在该时间阶段比较普遍;侵入性诊断服务由于提供仍不普遍,服务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妇(及其家庭)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不同、分娩的机构类别不同,其唐氏综合征产前血清学筛查服务的利用情况不同。服务利用的弱势人群是农村、经济发生水平落后、收入有限、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群。引入接产机构进行多水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考虑了接产机构因素的情况下,来自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级行政区、省内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市,(教育、收入、城乡归属)综合指数高、健康风险大(高龄)、具有出生缺陷防治有关知识的需方服务利用程度较高。2009年以后,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引领下,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技术服务规制不断深化。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中,仅西藏自治区和重庆市未出台与产前诊断技术服务规制有关的省级规章制度,其余各省级行政区共出台了相关规制文本84项,包括上海市在内的部分省市已经结合技术的发展、服务需求的变化等,对规制文本作了修订。全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除西藏自治区外,均根据《管理办法》的要求,开展了本省内产前诊断技术服务的机构和人员准入。30个省级行政区共设立产前诊断机构204家。与2001年的基线情况相比,服务的地理可及性和可获得性有了较为显着的改善。以上海市为例,根据有关产前诊断中心报告的数据,筛查服务的质量不断改善,诊断服务的质量已经达到了国内技术标准的规定。国内也有多项大样本量筛查服务结果报告,在筛查的假阳性率和随访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改善。诊断服务方面,文献报告的服务量逐年增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多在国内标准的低限值以下,提示技术的不断成熟,质量的不断优化。随着2009年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农村孕妇增补叶酸预防出生缺陷的项目纳入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并在全国铺开,山东、广东、广西、福建等省级行政区先后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出台了针对特定疾病、特定人群的干预项目,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服务由政府买单或由社会医疗保险覆盖,以提升服务的经济可及性。随着社会对于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的了解和防治出生缺陷意识的增强,运用二级预防手段,识别出生缺陷的风险,并通过明确诊断,采取终止妊娠的手段来避免严重出生缺陷患儿降生的理念,已经得到需方的广泛认同。但筛查假阳性率过高,侵入性采样操作的流产风险不可避免,制约了筛查阳性者侵入性诊断服务的利用。研究结论:鉴于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服务的特点,政府在该领域应当发挥积极的规制作用。总体来看,规制文本的出台有多方力量的协同推进,规制文本的制订包含了很多循证决策亮点,规制在各地的推行有本地的特色和探索,是一个不断优化完善的过程。当然,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规制实施10年来,其预期目标部分实现,还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规制目标是否实现,不仅是规制文本的内容及其具体推行过程的结果,也受到规制手段的应用、规制活动中众多参与者的权力和能力,以及宏观环境的重要影响。服务体系健全、质量保证专业、人才队伍发展可持续、健康宣教深入普及、部门合作高效、信息统计科学是规制结果改善的重要途径。对于卫生系统而言,顶层设计的完善,借力于宏观环境、注重部门合作是改善规制效果的重要途径。政策建议:1.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分工,结合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技术服务的特点,创新规制实践,不断优化规制效果。2.建立健全规制过程的全程监管机制。3.强化部门合作,协同推进规制结果的改善。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社,中国社工协会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5](2012)在《关于表彰康复医疗先进个人的决定》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关于开展康复医疗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中社康字【2011】第07号)、《关于举办"第八次全国医院管理高级论坛暨中国民康医学杂志创刊25周年庆典"的通知》(中社康工委字【2012】第08号)文件精神,经中国社会工作协会领导同意,中国社工协会康复医学会和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社决定在举
邱峰[6](2011)在《远程医学教育临床技能培训模式与平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迈入21世纪,人类更加关注自身的卫生健康与生命,由此,医学教育领域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无论从临床诊断到手术治疗,还是从医疗设备到医疗理念均发生了沧桑巨变。目前,随着信息通信技术与远程医学教育的发展,医学教育中的临床医学技能培养正在酝酿一次全新的革命,即把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三维图形图像、自动控制与导航、机器人、生物化学以及核技术等同传统临床医学有机结合起来,催生了先进的临床医疗理念、方法、手段和设备。尽管医疗设备日趋精密、智能、高效,医疗系统也正在向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高速迈进,但是任何现代高、精、尖、新的诊疗技术均无法替代医务工作者实际的临床基本诊疗技能。因此,如何对医务工作者(包括在读医学生)开展科学、规范、有效的临床基本技能培训,已成为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和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之一,①它也是当今全球医学教育领域中非常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在研究目标上,论文从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临床基本技能教学的现状以及我国医学教育临床基本技能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高等医学人才培养的标准和“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综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虚拟现实、视音频、多媒体及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结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医务人员和医学院的学生在临床理论知识学习、问诊、体检、常规操作、医患沟通、综合分析、以及危重病例处理等临床技能的实际要求,探索临床医学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的有效模式及途径,并设计与实现能支持这一要求的远程临床技能培训平台。为兵团临床医学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进行有益尝试。在研究内容上,论文重点梳理了临床医学教育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远程临床医学教育的国内外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讨论了不同的学习理论与模式:如米勒的金字塔医学模型、基于实践的学习与提高(PBLI)理论、情境认知学习理论、知识管理理论、认知学徒模式、以及协同学习理论等。结合网络通信、多媒体以及现代教育技术与医疗技术,针对远程医学教育的特点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临床医学人才的实际需求,构建支持远程临床技能培训的新模式,基于新模式来设计与实现远程临床技能培训的平台原型。最后,将通过实践运用来检验培训模式与平台设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在实证研究上,论文选择了模式与平台应用的四个不同案例和一个问卷调查,从不同维度和视角对远程临床技能培训模式和平台原型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应用案例的验证与测评重点围绕临床技能培训学习的四个主要流程、实验对照组的临床知识能力考核、虚拟与真实手术模拟结果比较、临床解剖教学案例分析评测,而问卷调查则重点关注学习者对平台实际使用的感受和效果,并运用SPSS13.0工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统计与分析结果初步验证了远程临床技能培训模式与平台的设计已达到了预定设计目标,无论在临床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或技能培训方面都可以较好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今年初,由于平台的实际应用效果良好,本论文研究的部分成果已被列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十二·五规划”方案之中。
李亚敏[7](2010)在《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与发展策略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为代表的医学科技前沿的发展及突破,预示了新一轮医学革命的到来。医学模式的转变,五星级医生概念的提出,生态环境失衡和人口的老龄化等问题的出现,对高级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医院的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医院学科建设中,临床学科是医院最重要的技术资源,也是内生性卫生资源中最集中、最活跃的部分。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作为医院临床学科中的优秀群体,是承载高校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最多的战略单元,是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基地,是出成果、出成绩最多的地方,也是衡量一所医学院校学术水平和知名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高等医学教育不断发展,我国当前研究生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位授权点数量不断增长。二是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国家为加强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的相关文件,组建和完善了研究生教育评估机构,并定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工作。可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是医科大学学科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通过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达到“以评促建,评建结合”的目的。本研究对于客观了解影响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的因素,加强学科管理,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与步骤:首先,针对目前学科评估的现状,结合本校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初稿。选取9名专家进行访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草案,并明确研究的方法、目标和内容。其次,遴选了军队和地方6所高等医学院校的23名专家,经过两轮的专家咨询,并运用分解目标法、归类合并法、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排序法等方法,修订完善了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情况调查表,对23个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并根据各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填写的学科情况调查表,结合构建的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聘请8名专家对两所医科大学的23个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其中二级学科11个,三级学科12个)进行评估,并用评估结果对指标体系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相关性和区分度检验,同时对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最后,通过评估找出了目前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心血管内科发展策略和烧伤科发展路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策略。结果:(1)构建了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4个: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培养环境。二级指标11个:博士导师、梯队结构、学生情况、培养措施、奖励情况、培养水平、科研方向及课题、科技成果及专利、实验室条件、医疗工作环境和思想政治建设。三级指标37个。(2)制定了三级指标四级评分标准。(3)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4)为检验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提供了一套有效的统计学检测方法。(5)通过对指标体系的线形回归分析,总结出了一套简化指标体系的方法。(6)找出了目前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术队伍老龄化、科室研究生学习不规范、科技成果和教学成果偏少、缺少高质量的SCI论文等。(7)提出了心血管内科的发展策略和烧伤科的发展路径。(8)对A、B两所医科大学的23个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分别进行了排名。A大学第一名烧伤科,最后一名内分泌科。B大学第一名儿科,最后一名康复科。(9)提出了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的策略。在学术队伍方面:选好学科带头人、加强学术队伍建设。在科学研究方面:①选好研究方向;②积极进行课题的申请,发表高质量的SCI论文;③加强成果转化;④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⑤加强临床与基础结合。在人才培养方面:①制定科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②强化教学意识;③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教学管理;④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生学习活动;⑤积极申请教学课题,撰写教学文章;⑥加强疑难病例讨论,提高研究生的临床诊断思维能力。在培养环境方面:①抓好实验室建设,促进学科发展;②抓好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③建设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的学科文化;④完善激励机制,形成良性竞争态势。在学科建设规划方面:①实行学科群建设;②组建学科特区;③建立创新的学科管理理念。结论:(1)构建了科学、合理的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2)三级指标的四级评分标准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的特点。(3)准确地找出了目前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对A、B两所大学的选优分析和诊断分析均符合两所大学的实际情况,评价结果可信。(5)提出了科学、合理的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策略。
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8](2005)在《2005年超声诊断学习班(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招生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9](2005)在《2005年超声诊断学习班(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招生通知》文中研究指明
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10](2004)在《2005年超声诊断学习班(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招生通知》文中提出
二、2002年超声诊断学习班(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招生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超声诊断学习班(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招生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我国产前诊断和筛査技术服务的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出生缺陷及其防治 |
二、出生缺陷的产前诊断和筛查(以唐氏综合征为例) |
三、推进与强化出生缺陷防治的有关规制 |
四、结语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的意义 |
四、现有的研究及结果概述 |
五、论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学 |
第一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政府规制理论 |
二、卫生服务的可及性理论 |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二节 研究框架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一、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的理论分析 |
二、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的实证研究 |
三、研究的质量控制 |
四、研究的伦理 |
第三章 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卫生系统的宏观环境 |
一、我国经济社会宏观环境 |
二、我国卫生系统的转型发展 |
三、卫生行政组织与卫生业务组织架构 |
第二节 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的必要性分析 |
一、卫生系统的特点和规制的必要性 |
二、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的定位和特点 |
三、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的必要性 |
第三节 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
一、概述 |
二、服务供方 |
三、服务需方 |
四、服务的组织方 |
五、服务质量和结果的评估方 |
六、服务支付方 |
七、服务供方的供应商 |
八、其他利益相关者 |
九、各利益相关者的分类及相互关系 |
第四节 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的关键环节 |
一、供需双方在服务提供/利用过程中面临的潜在风险 |
二、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的关键环节 |
第四章 我国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一、研究时段的确定和划分 |
二、研究内容的细化 |
三、研究数据的来源 |
第二节 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的规制过程-第一阶段(1994-2002年) |
一、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面临的宏观环境 |
二、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领域存在的问题 |
三、采取的对策 |
第三节 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的规制过程-第二阶段(2003-2008年) |
一、规制活动面临的宏观环境 |
二、规制推行的过程 |
三、规制活动的效果—国家层面 |
四、省级行政区和机构层面的效果评价 |
五、讨论与建议 |
第四节 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的规制过程-第三阶段(2009-2013年) |
一、规制活动面临的宏观环境 |
二、上海市的基本情况 |
三、规制推行的过程 |
四、规制活动的效果(以上海市为例) |
第五节 规制的手段 |
一、概述 |
二、规制手段之一—指令与控制 |
三、规制手段之二—基于市场的治理与控制 |
四、规制手段之三—行业自律 |
五、规制手段之四—基于激励的制度 |
六、规制手段之五—要求信息公开 |
第六节 规制的参与者 |
一、规制的参与者 |
二、规制参与者的功能 |
三、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
第五章 我国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的评价和展望 |
第一节 我国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评价 |
一、对规制文本制订的评价 |
二、对规制决策推行的评价 |
第二节 我国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展望 |
一、我国产前诊断和筛查技术服务规制实践总结和讨论 |
二、对宏观环境的展望 |
三、对未来规制活动的展望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进一步优化规制的政策建议 |
三、研究的特点和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附件1: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2:研究的规制 |
附件3:数据收集工具 |
附件4:发表文章 |
(6)远程医学教育临床技能培训模式与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提出 |
1.2 概念界定 |
1.2.1 远程医学教育 |
1.2.2 临床技能培训 |
1.2.3 临床技能见习 |
1.2.4 临床微格技能培训 |
1.3 目的与意义 |
1.4 内容和技术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4.4 论文框架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远程医学教育发展 |
2.1.1 国外远程医学教育的发展 |
2.1.2 我国远程医学教育的发展 |
2.2 国内外医学教育模式比较 |
2.2.1 国内外医学教育模式比较 |
2.2.2 医学教育模式分类 |
2.3 医学临床技能培训综述 |
2.3.1 国外医学临床技能培训 |
2.3.2 国内医学临床技能培训现状 |
2.3.3 临床技能培训的分类 |
2.4 不同视域的应用综述 |
2.4.1 远程医学教育视域 |
2.4.2 临床医学模式视域 |
2.4.3 临床技能培训视域 |
第3章 远程医学临床技能培训模式构建 |
3.1 理论基础 |
3.1.1 医学培训模式理论 |
3.1.2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
3.1.3 实践共同体 |
3.1.4 认知学徒模式 |
3.1.5 知识管理理论 |
3.2 临床技能培训模式架构 |
3.2.1 模式架构 |
3.2.2 模式应用支撑条件 |
3.2.3 临床技能培训模式循环流程 |
3.3 模式应用过程举例 |
3.3.1 过程1—学习 |
3.3.2 过程2—见习 |
3.3.3 过程3—实习 |
3.3.4 过程4—协作反思 |
第4章 远程临床技能培训平台设计与实现 |
4.1 兵团远程医学教育网络总体架构 |
4.1.1 通信体系架构 |
4.1.2 应用平台功能组成 |
4.2 临床技能培训平台的设计 |
4.2.1 体系结构 |
4.2.2 系统组成 |
4.2.3 关键技术 |
4.3 平台原型的实现与运行 |
4.3.1 平台控制管理的实现 |
4.3.2 临床多媒体教学的实现 |
4.3.3 临床技能培训的实现 |
第5章 实践应用案例与评价 |
5.1 临床技能培训流程与效果案例 |
5.1.1 临床技能培训流程案例 |
5.1.2 临床技能培训效果比较案例 |
5.2 远程三维虚拟手术模拟案例 |
5.2.1 三维虚拟骨科手术病案 |
5.2.2 三维虚拟在解剖学中的应用案例 |
5.3 培训平台应用评价分析 |
5.3.1 对象与方法 |
5.3.2 评价统计分析 |
5.3.3 评价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Ⅰ:医学教师对临床技能培训平台认知度调查表 |
附录Ⅱ:学生对临床技能培训平台应用认知度调查表 |
附录Ⅲ:对临床技能培训平台满意度调查表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在读期间参与项目与论文发表 |
后记 |
(7)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与发展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论文正文 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与发展策略的研究 |
前言 |
第一部分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的方法 |
四、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学科概念及内涵 |
(一) 学科的定义 |
(二) 学科的成长分期 |
(三) 学科结构 |
(四) 学科运行机制 |
(五) 学科成长的影响因素 |
二、学科评估概念及内涵 |
(一) 学科评估定义 |
(二) 学科评估的目的及作用 |
(三) 学科评估的理论基础 |
(四) 学科评估的模式 |
三、学科建设概念及内涵 |
(一) 学科建设定义 |
(二) 学科建设的原则 |
(三) 学科建设的要素 |
(四) 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 |
第三部分 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草案的建立 |
(一) 方法与步骤 |
(二) 结果 |
二、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第一轮专家咨询 |
(一) 方法与步骤 |
(二) 结果 |
三、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第二轮专家咨询 |
(一) 方法与步骤 |
(二) 结果 |
小结 |
第四部分 临床医学博士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研究 |
一、方法与步骤 |
二、结果 |
(一) A 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选优分析结果 |
(二) B 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选优分析结果 |
(三) 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检验 |
1. 评估指标体系的相关性检验 |
2. 评估指标体系的区分度检验 |
(四) 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结果的分析 |
1. 评估结果的信度分析 |
2. 评估结果的效度分析 |
(五) 评估指标的逐步回归分析 |
(六) A 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诊断分析结果 |
(七) B 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诊断分析结果 |
(八) 两所学校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总体情况分析 |
三、个案分析 |
(一) 心血管内科发展策略分析 |
(二) 烧伤科发展路径分析 |
小结 |
第五部分 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建设策略 |
一、在学术队伍方面 |
(一) 选好学科带头人 |
(二) 加强学术队伍建设 |
(三) 加强研究生导师的选拔和任用 |
二、在科学研究方面 |
(一) 选好研究方向 |
(二) 积极进行课题申请,发表高质量的SCI 论文 |
(三) 加强成果转化 |
(四) 积极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 |
(五) 加强临床与基础的结合 |
三、在人才培养方面 |
(一) 制定科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 |
(二) 转变观念,强化教学意识 |
(三) 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教学管理 |
(四) 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生学习活动 |
(五) 积极申请教学课题,撰写教学文章 |
(六) 加强疑难病例讨论,提高研究生临床诊断思维能力 |
四、在培养环境方面 |
(一) 抓好实验室建设,促进学科发展 |
(二) 抓好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提高诊治水平 |
(三) 建设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的学科文化 |
(四) 完善激励机制,形成良性竞争态势 |
五、学科建设规划 |
(一) 实行优势学科群建设 |
(二) 组建学科特区 |
(三) 建立创新的学科管理理念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高等院校学科评估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2005年超声诊断学习班(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招生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报名事项 |
(9)2005年超声诊断学习班(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招生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报名事项 |
四、2002年超声诊断学习班(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招生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2]江苏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创建与发展史[A]. 贾译清,胡建群,叶新华. 学会30年发展史回顾——庆祝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征文选编, 2014
- [3]上海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的创立和发展[A]. 朱世亮. 学会30年发展史回顾——庆祝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征文选编, 2014
- [4]我国产前诊断和筛査技术服务的规制研究[D]. 厉传琳. 复旦大学, 2014(01)
- [5]关于表彰康复医疗先进个人的决定[A].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社,中国社工协会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 《中国民康医学》创刊25周年庆典及表彰活动纪念文集, 2012
- [6]远程医学教育临床技能培训模式与平台研究[D]. 邱峰.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7]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与发展策略的研究[D]. 李亚敏. 第三军医大学, 2010(12)
- [8]2005年超声诊断学习班(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招生通知[J]. 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5(03)
- [9]2005年超声诊断学习班(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招生通知[J].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5(02)
- [10]2005年超声诊断学习班(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招生通知[J]. 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