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和教育的主客体——与张应强同志商榷

重新认识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和教育的主客体——与张应强同志商榷

一、对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及教育主客体的再认识——与张应强同志商榷(论文文献综述)

王哲[1](2021)在《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样态及存在状态,是对其外在形象的描述与内在根据的揭示,是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和本质的统一。形态研究作为一个问题被提出有着重要而现实的理论和实践根据,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这一学科基础性、前提性问题的再认与反思,是一个学科“自我发现”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既是对学科基础理论中一个重要但被遮蔽领域的探索与开拓,同时该问题也具有元理论性质,涉及到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本质、起源等问题的反思和批判,进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走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创新和深化产生影响。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形态这一核心问题,论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概念及其研究必须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和遵循。基于词源学方法对中西方语境下“形态”一词基本含义的考察,可知形态不仅是关于对象外在样态的描绘,而且是内部结构与存在状态的表征,是事物现象与本质的统一;借鉴、归纳既有其他学科形态学理论,可知形态学是对对象形态进行系统性、学理性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于特定视角进行分析性结构考察与综合性历史考察是形态学研究的基本特征。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形态概念的出场语境和基本含义特别是社会形态理论为研究范例,为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提供了借鉴,即善于把握对象内核本质、分析功能要素与结构表征、注重发展性过程性研究,把握好具体与抽象、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概念界定,并引入视域概念,明确研究者的视域与研究对象的形态呈现具有内在统一性。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具有多维性、层次性、关联性等特征,同时与思想政治教育现象、本质、模式等概念既相互关联而又彼此区分。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形态问题的出场语境与研究逻辑。思想政治教育形态问题研究的出场语境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丰富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深入研究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逻辑理路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即“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该方法内含从具体到抽象的前提规定,从一个简单的抽象规定性出发,在历史与逻辑的互释生成中使对象“在思维的行程中具体地再现”。基于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理路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具有过程和维度的双重契合性。这一逻辑理路的具体展开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逻辑架构,包括研究思路与叙述思路两个层面,是对论文结构与体系安排的主张与澄明。理论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是研究的逻辑起点,其依据在于划定研究边界、体现研究对象的基本矛盾和要素方面。第三章,结构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指在特定社会结构中具体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上来分解研究和系统解构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总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形态包括渗透在其他社会要素或活动中的潜隐形态以及以相对独立面貌呈现的显形态;后者按照由表及里的顺序,可分为要素构成、运作实现、内核本质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直观的现象层面,主要包括人的要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物的要素——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等方面;第二层次是要素间相互关联作用即运行层次,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时空场域(主要指具体的微观空间),目标依据、过程环节等方面;第三层次是深层的内在核心,主张基于社会关系与秩序的建构和维系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这三个层次相对应,思想政治教育可划分为构件形态、运作形态、内核形态三种形态。构件形态可从主导性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划分;运作形态基于具体的空间环境、不同的目标导向、实现的方式依托、整体的过程环节等角度来区分;本质形态则依据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亚形态。第四章,历史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指在宏观历史过程中作为人类社会一般文化现象意义上把握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从本体存在的角度考察其产生发展、过程状态与演进规律。通常来说,阶级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基本场域,阶级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阶级形态是主张统治阶级利益与诉求、维系阶级统治的一种思想上层建筑。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视域看,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有其消亡的时刻;与之相应,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建构和维系方式,与阶级社会相适应的阶级形态也只是其宏大过程中的一种形式,由此生发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非阶级形态的逻辑推论,主要包括原始社会原发-形成中形态与共产主义社会自觉-本真两大形态,这二者是从存在论角度对阶级形态何以可能与终极走向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在人类社会整体视域观照下,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形态的完整序列呈现出一定的演进规律,主要表现为边界扩展、聚合统一、否定回归等;从更为深层的角度讲,这些规律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熔铸于并伴随人类自我超越自我确证的解放历程,是人自身本质力量的充分彰显和集中体现。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问题归依与价值旨趣。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形态问题研究的落脚点与目的所在。就理论本身而言,对该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本质等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化与拓展,实现“思维抽象”向“思维具体”的第一次跃升;从现实指向来看,在“思维具体”的基础上从理论回归现实,对当代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加以考量是思维行程的第二次跃升。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时空方位及特征,当下我国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处于一种过渡形态,对这种过渡形态的研究分析有助于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创新。守正创新意味着扬弃,意味着继承、批判与发展,在描述现状、分析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探寻改进方向、谋划策略与方式,从而探索尝试构建出精准思政、日常思政、嵌入-融合思政、“非常态”思政等符合时代特征与发展趋向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

陆露[2](2021)在《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王逢贤(1928-2013),辽宁省大连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德育专家、知名学者。任何教育思想的生成都具有历史性和社会现实性,有其深刻的生成基质和复杂影响因素,探究王逢贤教育学思想,不仅要探究他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同时也要对思想产生的机理加以深入阐析,以达到最终揭示思想者思想形成的辩证之路。将微观史学的研究范式应用到对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研究中,探究其所处的历史时代以及自身经历的特殊阶段,探查王逢贤在不断接受思想洗礼的过程中,其思想嬗变的历程。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何以为优质教育之思再到如何使之落地为优质之教,也是教育本质与规律所应呈现的具体形式。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认为,话语不仅仅是语言,一种话语就是一种调控权力之流的规则系统。话语一旦形成,它就为分析提供了一个领域,而这种分析是我们进行自我认识的一个中心部分。话语在一种持续界面中相互交叉和关联。在对相关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其思想演进的历史顺序进行系统分析,概括总结其教育观点的精髓所在,实际是一种挖掘知识的深层、对现行知识做进一步解构的思想史方法。思想体系的构成与思想本身一样具有双重性,将本研究做微观史学审视,将隐匿于王逢贤个人成长经历、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中,与其思想变化发生链接的具体事件与经验描述出来,寻踪觅迹,呈现出他的教育思想的聚成事实,为我国教育学思想史谱系建构添枝增叶,丰富、充盈、拓展宏大历史叙事的整体理论框架和综合研究。王逢贤的忧思是科学地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积极、乐观、理性的教育理论思维活动,在此种思维活动的导向下,创生出与之契合的规范教育则是一种必然。在科学的教育学思想指导下的规范教育的表达和生成,应该可以回答最令人满意的教、最好的教育这一重要议题。王逢贤规定了最好的教育就是优质教育简称“优教”。由于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学可能涉及历史、政治、地理、人文、经济、心理等诸多学科要素,由此造成教育学沦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教育学的边界”亦变得很模糊。很少有一门科学如教育学这般有着模糊的面影,这是科学乃至其作为学科独立存续所面对的最主要威胁之一,在于含混模糊的学科边界对其论哉的清晰性乃至知识有效性的消极影响,教育学模糊的学科边界直接对其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批判力产生严峻的质疑和巨大的挑战。教育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性质上面临的质疑和巨大挑战,并不能成为阻碍教育学研究和发展的因素,也不能成为教育学者们停滞不前的借口,可能也正是因为赫尔巴特未尽之事,为广大教育学研究者们留下无数思考和研摩的空间,王逢贤就是众多学者们之一,对教育学本质规律探寻和追求成为他教育学研究的动力与燃点。本研究利用微观史学的研究方法,整体展示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如何在历史的阶段发展脉络下得以最终呈现。个人思想形成必然会受到个人经历的影响,这是思想源流,也是思想得以形成的条件背景,更是个人与社会权力分配博弈的结果,其思想的形成必然体现了思想者的话语权,也是其思想在话语权实践中所处地位的表现。教育思想形成于教育思想者头脑中的认知世界,认识来源于现实生活以及外部世界的摄入,并着落于教育思想者所专注的个人事业上,通过对个人从事的事业的认知加工,以个人思想形式内在的生成,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教育思想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前瞻性、继承性等特征。教育思想有助于人们认清教育工作中的成绩和弊端,使教育工作更有起色。任何教育思想的形成都是复杂的,都是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都有其来源的客观性和形成的主观性。王逢贤的教育思想诞生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生成于曲折多舛的个人经历与源流多重的文化思想交互过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但却始终坚守着同一的教育信念。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唯一途径,对教育现象的认识、对教育经验的审视、可以揭示教育本质与教育规律的存在,使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成为可能是王逢贤终其一生所执着的思与教的思想嬗变之过程。关于教育的探讨中,已经涉及到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定义、教育与政治经济、教育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教育与人的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关系。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如何为优教之思再到何以使之落地为教的不懈探索。王逢贤对于教育原理的重审,主要是辨清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王逢贤的观点是要在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在教育目的的定位上,王逢贤认为必须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目的不二之选,对于如何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王逢贤认为必须要摒弃异化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复归,认知自我使人之为人成为可能,最后在社会深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因此,王逢贤认为教育的实践取向必须指向如何实现为社会服务,否则教育必然会脱离教育的本体追求,而出现异化的趋向,在这一维度上,王逢贤认为,应该以教育的超前性面向社会未来,以教育的前提性推动社会实践,以教育的现代性驱动社会发展,以教育的本体性抵制社会异化。教育的任务是对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就是要使人成为人,因此,道德教育成为教育实践的必然选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取向要求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有整体的系统性,应该从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中国教育的发展从西方接受了很多的思想,但是本土化研究取向是中国教育研究的必然选择,必须要做到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教育研究本土化是一个认识过程。中国教育理论体系必然是以国家发展需要、政治需求为导向的政治话语权力主导下,同时受国外教育领域话语实践、学术态势和社会发展等的学科话语权力参与构建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并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政治话语权力和学者话语权力共同主导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构建表征与特质,其鲜明特征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即政治话语实践在先,学者话语实践在后的,凸显中国特色的理论生成并指导实践的基本逻辑。王逢贤毕生挚爱研究的事业所体现的必然之意就是希望中国的教育能成为有特色的、质量高的,能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充分发展、潜能充分发展的优质教育。基于这一着眼点,王逢贤的教育学思想都围绕如何实现教育发展、教育先行、教育现代化,推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时代意义在于指明中国教育现在的实践取向和未来的目标指向,这包括教育研究必须坚持理论根基,内容包括运用马克思人的学说,扩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说。教育研究必须坚守本土意识,内容包括让社会为教育做后勤,坚守教育的本真角色,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如何培养人的创新性。教育研究必须直面规律的复杂性,内容包括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教育研究必须以人为问题基点,内容包括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先进性是任何教育思想都必须具备的内在品质,否则教育思想就不可能具有思想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功能。王逢贤有着中国传统教师最典型的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一位教师的风骨、风范、品格与情怀。如果不能体悟、通感他的教育学思想,便无法知晓新中国教育理论从无到有,在荆棘中跋涉的探索历程,也就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当下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未来去向与实践向度。这些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形成的过程都是后辈学子需要认真挖掘的宝藏,思想可以武装我们的头脑,让受洗礼者变得睿智,而感悟思想形成的过程可以使我们在研学之路上懂得如何精进学识,达到提升思想高度的目的。任何一位教育学者都会有一探教育规律的内在动因,这是一位有着思想意识和职业追求的教育思想者潜在的驱动力。再审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可以更加清晰的理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理论特征与思想风格,王逢贤不仅是一位有独特思想的教育家,也是始终走在中国教育实践最前沿的拓荒者与探索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老一辈教育家光辉形象的延伸和价值的延续,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发展的镜鉴,是为教育现代化探索合理化,科学化路径的最好手段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

周兴国,江珊[3](2021)在《非权力性资源配置与乡村学校发展困境:一种理论解释》文中指出在传统的教育资源配置理论及相关政策设计中,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办学资源和教师资源,教育资源配置即是以学校为单位,采取行政手段将这两类要素配置到各个学校中。然而,当高流动性社会背景成为教育资源配置的现实前提时,需要将学生资源纳入到教育资源的要素构成范围内。从流动性上看,办学资源、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相应出现了两种资源配置方式——权力性资源配置与非权力性资源配置,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造成了权力性资源配置的扭曲失灵,由此给乡村教育的发展带来困境。因此,从应对社会高流动性出发,本研究提出需要重新检视教育资源配置的理论假设,扩大资源要素范围,重构乡村教育资源配置的区域化空间,建立受教育权分配与教育资源要素配置之间的适配性关系,平衡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来实现权力性资源配置最优化。

孙晓楠[4](2019)在《基于社交媒体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习主席强调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将我们党的精神、意志和主张灌注于官兵的头脑和灵魂之中,从而牢牢掌握官兵思想,确保我军始终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当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迭代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各种类型的社交媒体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它们一方面因为能够为广大官兵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极大便利而日益成为广大官兵须臾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其传播的信息内容和其有别于传统媒体的独特的信息传播特性而对广大官兵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深刻影响,而这种影响既有积极性的一面也有消极性的一面,因而会给我们党牢牢掌握官兵思想带来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显然,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大趋势面前,我军绝不能再视社交媒体如洪水猛兽而简单粗暴地对其一禁了之,相反,必须因势而为、随势而制,通过分析社交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并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使得在社交媒体环境下我军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一如既往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果,还能在彰显时代性和感召力上有着更为卓越的表现。第一章,绪论。主要对本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意义进行了阐释,并对已有的且对与本论文紧密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概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思路和框架,最后再总结归纳了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为本论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在对社交媒体、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和基于社交媒体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这一组概念进行充分界定的基础上,重点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分析讨论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此外,还明确了本论文开展研究的直接指导理论和相关理论借鉴。第三章,探讨社交媒体给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双重影响。在强调了将社交媒体引入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的基础上,既着重从丰富教育素材、改善教育方法、强化官兵的接受意愿以及提升了教育主体的主导能力这四个方面对社交媒体给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给予充分认可,又从增加了教育阻力、导致官兵价值判断异化、降低官兵的学习能力以及造成官兵的身心状态失调这四个方面分析了社交媒体给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客观上带来的消极影响。第四章,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基于社交媒体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现状进行分析。首先从社交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到重视、主流涉军社交媒体的矩阵规模初步显现、教育主体借助社交媒体施教更为主动、教育内容的呈现形式更加生动活动以及官兵参与的热情高涨这五个方面对当前基于社交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所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其次指出了当前基于社交媒体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四大问题,即:教育主体对社交媒体的理解和运用仍浮于表面、官兵面对社交媒体中大量冗余信息时常陷入茫然、主流涉军社交媒体的传播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以及不同单位各自为战缺乏整体层面的有效统筹规划。最后,分析了导致上述四大问题的原因所在,即:教育主体的能力素质未能跟上媒体环境的变迁、具体教育内容的设置与社交媒体环境相适度低、教育方法的选用上囿于思维固化而创新力不足、相关平台建设运营上的思路理念不够清晰明确和缺乏一整套成体系的科学规范的教育运行机制。第五章,提出优化教育主体能力素质的相关建议举措。在明确了社交媒体环境下教育主体应具备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的能力素质、理解媒体技术变革教育理念的能力素质、掌握操作技能推动教育实施的能力素质以及“表里如一”彰显人格魅力的能力素质这四大能力素质的基础上,提出了院校培养培训奠定基础、社会力量参与辅助支援以及岗位实践锻炼彰显成效三条优化途径,并进一步论述了优化教育主体能力素质的配套保障措施,即:以岗位任职资格的形式明确教育主体的能力素质要求、将审视教育主体能力素质作为党组织议教的规定内容以及建立针对教育主体能力素质进行考核评价的实施细则。第六章,提出优化教育内容设置的相关建议举措。首先提出了对教育内容进行优化设置的三项基本原则,即:方向性原则、传承性原则和适应性原则。接着,明确了优化教育内容设置的具体指向,即:着重强调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着重强调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补充媒体素养教育内容以及优化教育内容呈现形式。最后,论述了优化教育内容设置的实施途径,即:军队专家团队主导、军地媒体机构合作和鼓励普通用户参与。第七章,提出优化教育方式方法的相关建议举措。首先从宏观层面明确了优化教育方式方法的三项要求,即:科学精准滴灌、多方力量参与和官兵喜闻乐见。接着,提出了优化教育方式的三条建议,即:共享式教育、互动式教育和内隐式教育。最后,针对优化教育方法提出四条建议,即:翻转传统课堂教育、改造升级在线教育、发挥意见领袖作用和深化教育双方的交流互动。第八章,基于强军网和互联网两个空间提出优化教育载体平台的相关建议举措。一是要打造依托强军网固定设备的军用社交媒体,二是要强化互联网主流涉军社交媒体传播影响力,三是要净化基于互联网的各类社交媒体空间环境。第九章,提出优化教育运行机制的相关建议举措。一是要完善教育筹划,二是要开展教育协作,三是要健全教育评估总结。最后,全文总结和展望。第十章对全文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既提出了我军应当深入了解社交媒体、牢牢掌握社交媒体并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真正使社交媒体为我军所用、为我军服务这一结论,又明确指出了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需要把握的趋势和方向。

王威峰[5](2019)在《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问题,并通过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重大决策行动,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专门部署,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实践遵循。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近年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问题的研究持续升温,并形成了诸多创见。但总体来看,现有研究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问题进行整体思考,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对其它学科相关原理进行借鉴、融合、再创新等方面都还有待加强。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形势、国内主要矛盾、民众思想等发生的深刻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必要而紧迫。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问题,综合运用管理学、哲学、经济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内涵进行揭示,进而从学理层面对其构成要素、生成过程和表现形态进行探究,尝试对现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现象予以理论概括;在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概念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原则进行了探讨,以助力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难题的破解;然后借助评价标准,遵循评价原则,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状况进行审视,对质量问题致因进行分析;最后,在以上理论探讨和实践考察基础上,试图突破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经验性做法,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科学路径。总体来看,本研究主要形成了以下成果和观点:第一,厘清了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内涵。“质量”内涵十分丰富,在人文社会科学中一般指事物、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内含着主体对事物特性满足自身需求状况的价值判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教育活动,其质量是指受教育者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等高效、持久地满足一定政治集团或政治组织机构发展要求的程度,一般具有思想政治性、系统整体性、发展协同性、高效持久性等特点。需要指出的是,“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所秉持的基本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全面发展需求的满足和引领状况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题中之意。第二,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构成要素、生成过程和表现形态。要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概念的客观、立体、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还需要在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内涵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构成要素进行静态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生成的动态过程进行科学揭示,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表现形态进行深入探讨。就构成要素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构成要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显着的区别,包括主体要素、客体要素、载体要素、条件要素等。就生成过程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政治集团或政治组织机构向其成员施加意识形态影响的重要方式,其质量生成一般历经顶层设计部门进行决策的环节,领导发动部门进行动员的环节,组织落实部门进行实施的环节,受教育者行为表现的环节以及评价评估部门进行反思的环节。就表现形态而言,通过借鉴管理学和经济学相关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表现形态可概括为三类: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效率、思想政治教育效益。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从结果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中“客体特性是否满足主体需求”的回答;思想政治教育效率是从过程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出和投入比率”的评判;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由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交汇”而成,是从整体维度对“特性满足主体需求的可持续性、稳定性、协调性”的追问。第三,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标准内容与评价原则。质量标准通常指质量评价标准。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与评价标准和评价原则密切相关。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过程、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规定和准则,是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的因素集合,并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内容应涵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方针政策、组织机构、人员素质、技术技巧、结果程度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原则解决的是如何运用一定的评价标准去评价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问题,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特性,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应遵循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统一性评价与差异性评价相结合,社会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等原则。第四,提出了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策略。通过长期的实践,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大量质量提升的成功经验,但也有诸多忽视质量的教训。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总结经验与教训,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问题的成因,思考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策略。具体来说,首先树立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科学理念,进而明确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原则,并在该原则指导下,从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以保证党和国家意志的贯彻落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和技能,创新教育方式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针对性,加强过程管理以降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浪费,注重反思评价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等方面,探索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路径。由于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内涵、构成要素、生成过程、表现形态等的研究比较薄弱,哲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学科对于质量问题的研究也存在诸多论争,本文试图从这些研究论争中找到思想交汇点,并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对以上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问题进行思考、解答,这既是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也是我今后研究中有待进一步深化的地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策略是又一个有待深入研究之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是一个极其复杂而系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其现状进行科学考察和精确评价的难度极大,极易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策略的探索中现实论据的不足,这也是我今后研究中的一个努力方向。

滕曼曼[6](2018)在《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研究 ——基于质量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大学毕业率是国际通用的衡量高校教学绩效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大学办学质量的关键观测点。然而,由于国情和高等教育制度的不同,各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差异显着,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困惑性,而这不利于探究大学本科毕业率所反映的真正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放眼全球,大学本科毕业率表现出三点特征:国别差异、院校差异和个体差异。例如,美国与法国的大学本科毕业率(学制内)不到40%,英国与日本(学制内)则达到80%,而这些国家同属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在国家内部,不同类型院校和不同学生个体在大学本科毕业率上同样存在差异。与世界经验不同的是,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现状呈现整体偏高(98%的平均值超过任何一个OECD成员国)且院校间差异不大(不同类型大学的本科毕业率不存在明显差异)的特征。目前,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高的现状遭到多方质疑,为了追溯根本问题所在,首先需要揭示大学本科毕业率的本质及其与高等教育质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探究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本质,直面问题解决之道。从理论层面探究发现,大学本科毕业率的本质及其与高等教育质量间的关系十分复杂。本质上,大学本科毕业率,即学生群体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而高等教育质量体现为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满足程度。因此,客观地说,大学本科毕业率和高等教育质量之间存在“一元与多元”的关系,并可能引发矛盾。所谓“一元”,指的是大学本科毕业率仅意味着学生达到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程度,评价者仅为大学;“多元”指的是,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会从自身利益出发提出对高等教育的价值期望,评价者为多元利益主体。“一元”与“多元”关系可能引发的矛盾是,大学评定“合格”的毕业生未必为其他利益主体所认可,由此可能会出现大学本科毕业率高,但高等教育质量低的现状,反之亦然。因此,不能简单线性地使用大学本科毕业率的高低来判断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是要看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是否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严守大学学业要求,达成人才培养目标;二是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多元需求,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则是首要的一项;由此来看,以上两个条件是密切相关,首尾相合的。大学本科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之间“一元与多元”的关系,要求以复杂性和多元性的视角对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进行研究。本研究借助“系统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及“院校影响理论”,从大学的外部系统环境和内部管理两个维度入手,对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机制进行探究。在“大学本科毕业率质量内涵分析框架”的指导下,本研究发现,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外部力量对高等教育提出自身价值期望,并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不同程度的直接或者间接地作用于大学。政府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管理思维和方式仍然支配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表现为教育行政部门简单划一的刚性评价制度和绩效性教育经费分配机制;就业市场上对“学历本位”的推崇仍然牵制着高校的办学行为,体现为各类社会企事业单位对“双证”的要求;我国社会传统的文化观念依然强有力的“浸润着”大学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呈现为社会对大学生不毕业的无法接受。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我国大学不得不追求高的本科毕业率,甚至于采取了一些明知是错和自损质量的措施,例如“清考”制度。因此,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是一个涉及多元主体的复杂过程,而且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历史延续性,可预见的是,如果不采取相关的改革措施,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未来仍将保持高走位趋势。在大学本科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一元与多元”的逻辑关系下,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的历史延续性以及多元影响因素,表明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表层问题”——大学内部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严格性不足”或“灵活性不够”,造成部分学生未达到大学的学业要求或者人才培养目标而毕业,造成毕业率的“虚高”,违背了大学本科毕业率的“一元”本质;而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本质——则是在行政化管理体制下,“计划性”的高等教育无法满足“市场性”的多元需求,造成人才培养质量无法满足多元利益相关者需求。应对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表层问题”和“问题本质”,需“两条腿”走路:一是大学坚守学术标准并不畏艰难地进行相关教育教学制度改革;二是高等教育系统外部社会的各方力量的协调和支持,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的“简政放权”。基于质量视角,对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解决的根本在于,协调好政府、大学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各在其位,各司其职,达到互融共生。

艾子[7](2018)在《新时期教育基本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教育领域的指导思想,在思想内容、思维方法等方面深刻影响着我国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理论内容和发展路径选择。但是由于历史中发生的对马克思主义格言化、教条化等错误的影响,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存在着运用和认识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历史意识的缺失。这种缺失集中体现在离开了人类思想史的进程去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反映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传统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往往在前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水平甚至在朴素唯物论的思维水平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意识的缺失需要在历史的目光中才能真正展现其问题发生的机制,这就是本研究基于教育学史的视野探索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动机所在。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自身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也决定了这种传统只能在发展中才能坚持并更好地助力教育基本理论的建设。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性内涵与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特点出发,教育基本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具体表现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教育政策、重大的实践活动以及体制化学术表征的相关主题话语的转换和研究范式的变迁。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与教育基本理论都不能被简单地理解由分支领域构成的科学,二者共同的超学科意识决定了教育基本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发展从根本上不能是一种实证史学的表现,只能指向运用马克思主义过程中思维方式的发展。这种思维方式主导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中的根本作用乃是一种持续的认识论反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教育实践中的一般发展和教育基本理论相关研究的进展进行梳理,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教育发展的历程中,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上形成了以“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为主导的传统。历经了从救亡图存的斗争到改革开放中解放思想的实践变革,这种传统也从早期依附于某一救亡思潮、以直观感性去认识实践逐渐发展为在时代精神中、在独立教育学体系的追寻中践行马克思主义。而从新时期教育基本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看,围绕对理论与现实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形成了基于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传统。正是这种研究传统推动着教育基本理论从文本发掘转向了真正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审视教育问题的目光。基于以上,本研究以《教育研究》和《中国教育学刊》为分析主线,参考相关权威期刊和着作,集中梳理了我国教育基本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发展。通过总结,研究发现我国的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运用逐渐超越了自然科学取向下经验直观的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基于实践历史的辩证的理论思维。正是在这种富于历史意识的辩证思维中,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真正将教育问题理解为实践历史发展的结果。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这种基于历史的理论思维其近世表现是日常文化批判的思维方式。通过这种思维的变革可以发现,走向实践的历史意识是马克思主义传统发展的理论诉求。正如党的十九大提出,“时代是理论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教育基本理论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超越朴素唯物论的思维水平,在教育实践的历史中深刻领会时代精神、聚焦问题意识,这正是在新时代的历史定位下教育基本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郭栋[8](2017)在《心理健康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启示》文中认为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时代性问题,人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而且不是通过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可以简单解决的。人们愈发了解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剂强心针。为了更好地了解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30年历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究竟对其产生过怎样的影响,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将为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带来怎样的启示,我进行了这一课题的研究。不同于以往对其过于实证具体的研究范式,本论文采取哲学思辨引领与实证具体研究结合的模式,让哲学思辨可以辐射到具体的问题并使具体研究的内容有所依靠和根据,力图体现研究的上下融通。具体表现在用实证具体研究撑起本文构建的宏观大厦,这也是文章的创新点所在。在学理上阐明了这一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后,本文进行了两者的“关系”探讨,对以往“关系”探讨的焦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释分析和原因说明。在打破过往对“关系”探讨的各种思想束缚后,本文用微观的事实编织出了宏观的、丰富的关于新时代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启示,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证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包容性与发展性,具有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潜力,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和科学性,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时代性的身份,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中国化发展及世界化扩散提供了契机,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构成要素的生命力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可能的消极影响。而为了更好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本文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快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进程,要致力于自身理论的完善和理性的提升,要扬弃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及教育人员要着眼于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矫正等启示。

夏剑[9](2017)在《实践哲学视域下的教育实践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专门的理论领域或一个学科的教育哲学,总是以引领或革新我们对教育的总体性理解为基本任务,因而它最终总要提供某种对教育的总体性解释。基于不同的哲学范式,必然会有不同的教育哲学,进而也就会有不同的对教育的总体性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哲学逐渐摆脱对分析哲学范式的方法论依赖,而逐渐向实践哲学靠拢。在此背景下,教育哲学的主流理论形态也从分析教育哲学向教育的实践哲学转变。这样一来,教育哲学理解教育的方式就从对一般性的教育概念、命题的语言分析转向关注教育实践。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历史环境地变化以及教育实践本身所面临的挑战,也要求教育哲学从实践的思维和观点出发来关涉总体性的教育实践。故而将教育哲学建立在实践哲学的基础上,有其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背景或原因。然而由于实践哲学本身就是一个宽泛的理论谱系,且在漫长的哲学史中有着复杂多样的理论类型,不同的实践哲学类型往往提供不同的关于实践的思维和观点。故而实践哲学基础上的教育哲学是否可能,如何可能,以及作为实践哲学的教育哲学应如何理解教育以及教育实践的问题,就成为当前教育哲学发展中的一个基本问题。缘于此,确立“实践哲学视域下的教育实践论”这一课题就有了根据和意义。我们确信哲学难以割离哲学史,哲学的演进与创新总是奠基于对过往哲学理论和概念范畴的重新阐释之上。教育哲学作为具有哲学基本形式的理论活动类型,同样有着难以与教育哲学史分隔的研究传统。要在实践哲学的基础上重塑教育哲学,进而获得对教育的因应时代的总体性解释,就是要在实践哲学与教育哲学互动的历史关联中,重新发掘理论历史中是如何从实践的观点和思维出发来理解教育并形成各种教育实践论的解释框架的。基于这样的方法论前提,我们从实践哲学与教育哲学的历史互动中概括出诸种经典的教育实践论话语类型。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分析原则,具有类型意义的教育实践论话语首先关注的是亚里士多德对实践哲学的始创以及奠基其上的古典教育实践论话语。继而近代以来,以培根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哲学在批判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技术实践论,促成了由夸美纽斯和斯宾塞等为代表的科学经验主义的教育实践论话语的形成:康德因续卢梭对由培根、霍布斯、洛克等为代表的早期现代性哲学观念的批判,将道德的实践确立为实践的唯一形式,进而形成一种道德实践哲学,在此基础上促成一种道德理想主义的教育实践论话语的形成;此外,作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者的赫尔巴特则综合近代以来的哲学和经验科学的共同成就,试图提供一种具有综合色彩的教育实践论话语。马克思和杜威基于对传统哲学在思维范式和逻辑形式上的直观主义、二元思维以及先验取向上的不满,分别以各自的方式展开批判和改造,并从不同的理路促成现代实践哲学的诞生,马克思在批判传统的直观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实践唯物主义的实践哲学,而杜威则在批判传统的感觉经验主义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实践经验主义(新经验主义)的实践哲学,奠基其上又各自促成了现代教育实践论话语的形成与表达。除此之外,由于对现代性的生活与实践受越来越全面而强烈的技术理性的宰制的不满,20世纪50年代以来哲学领域逐渐出现对复兴古典传统的热望,进而新亚里士多德主义开始出现,在此基础上也促成了一种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教育实践论话语的形成。教育哲学史演进中的诸种教育实践论话语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教育实践的善、教育实践的过程形式以及对象属性等问题的各种不同理解。今天要在实践哲学的基础上,以教育哲学的方式形成我们对教育以及教育实践的总体性解释,也就意味着我们必须选择并重构一种因续历史却直面时代的教育实践论话语。我们发现合理性问题正逐渐成为哲学研究中的中心问题,实践合理性理论正成为实践哲学的重要构成。基于此,我们确立教育实践的合理性问题作为重构教育实践论话语的中心问题,在综合把握教育实践论诸历史话语中的合理因素的基础上,也试图重构并提供一种实践合理性的教育实践论话语。

刘迎光[10](2014)在《文化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文化哲学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认知和解读,旨在提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所存问题的文化解决之道。从世界观层面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文化性存在,是一种文化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地具有文化的品性,其文化性在于通过意义世界的建构,引导人们超越现实的存在,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使个体以应然的方式而存在,以实现真正的自由和解放,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另外,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还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即,以文化的方法来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去解决其所面临的困境。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运用涵化、濡化等文化的方式对受教育者发挥潜移默化和渗透性的影响作用。因而,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着深刻的、本质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文化视野不仅仅是研究视角的变化,更是一种研究范式的转换。文化是本文的逻辑起点,因而,第一章首先探讨了文化的内涵和本质。文化的过程是人类不断自我解放的历程,文化的本质是人类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以及对自由和意义的追求。因而,文化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应该凸显人类自由的本性,应该引导人们超越本体性存在、追求生命的意义。第二章通过中西方不同历史文化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梳理,揭示出其中蕴含的规律,为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并在历史回顾的基础上,回到了我国的现实之中,分析当今我国的文化状况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变。在文化多元复杂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有文化自觉,进行价值的重建与整合。第三章分析了唯经济主义、唯科学主义以及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对这些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性的理论进行批判与反思。第四章运用文化学的理论具体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去文化性的表现,并揭示了其主要原因。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性的阐释,来建构一种文化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第五章具体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回归文化的原则、方法、途径等。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要凸显文化的品性,必须回归到本真的教育状态。教育的最高本质是把人解放出来,他是对真正人的造就。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引导人超越实然存在的束缚与限制,追求其应然性,真正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

二、对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及教育主客体的再认识——与张应强同志商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及教育主客体的再认识——与张应强同志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1)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和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形态和形态学
        (一)形态概念内涵及辨析
        (二)形态学理论及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的形态
        (一)马克思主义形态概念的出场语境和基本含义
        (二)研究范例: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形态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借鉴和启示
    三、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及其研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内涵与特征
        (二)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
        (三)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形态问题的出场语境与研究逻辑
    一、思想政治教育形态问题的出场语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丰富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及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逻辑理路
        (一)“从抽象到具体”逻辑理路的基本规定
        (二)“从抽象到具体”逻辑理路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适用性
        (三)“从抽象到具体”逻辑理路在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中的呈现——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逻辑架构
    三、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逻辑起点
        (一)凝结为理论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
        (二)以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为逻辑起点的依据
第三章 结构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定位与潜隐形态
        (一)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社会定位
        (二)渗透在其他社会要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潜隐形态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与构件形态
        (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构成
        (二)基于要素的思想政治教育构件形态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运行与运作形态
        (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运行和实现
        (二)贯穿于整体环节的思想政治教育运作形态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内核形态
        (一)始基于社会关系和秩序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
        (二)反映本质关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核形态
第四章 历史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
    一、阶级社会基本场域与思想政治教育阶级形态
        (一)阶级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基本时空场域
        (二)思想政治教育阶级形态的历史呈现
    二、人类历史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的逻辑论证
        (一)思想政治教育阶级形态的前提追问与时空扩展
        (二)原始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推论
        (三)共产主义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推论
        (四)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形态的完整序列
    三、人类历史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演进规律
        (一)边界扩展、否定回归与聚合统一
        (二)熔铸于人类自我超越、自我确证的解放历程中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的问题归依与价值旨趣
    一、理论反思:形态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拓展和深化
        (一)形态研究是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重要理论工具
        (二)形态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本质的再认识
        (三)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的回归和跃升
    二、现实观照: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态定位
        (一)当代中国发展的时空方位和特征
        (二)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渡形态
    三、形态研究视域下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守正创新
        (一)发展现状、问题及原因
        (二)改进方略、原则及路径
        (三)新形态的探索、尝试与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致敬先贤:对思想的追根溯源
        (二)挖掘思想:领悟先生学术精妙
        (三)后辈仰止:在企首中追寻足迹
    二、研究问题
        (一)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生成的内在机理
        (二)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内隐的教育意蕴
        (三)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现实价值指向
    三、文献综述
        (一)厘清研究个人思想的方法
        (二)一位德育专家的思想脉络
        (三)对后辈学生德育研究之引领
        (四)学界同仁对先生思想之评述
        (五)后生晚辈对先生品格之追忆
    四、研究方法
        (一)微观历史法
        (二)个人访谈法
第一章 逻辑辨析:思想呈现的科学进路
    一、教育学研究逻辑的反思
        (一)教育学元认知的批判
        (二)教育学研究方法的批判
    二、教育学科学逻辑的继承
        (一)寻找教育学史中的教育学体系
        (二)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学逻辑起点
    三、教育学逻辑结构的建构
        (一)教育社会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二)教育认识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第二章 条件追因:思想生成的实然之路
    一、社会与个人的互动机理
        (一)沉与浮的交织经历
        (二)学与教的思想洗礼
    二、思想演变的历史脉络
        (一)思想的聚合与积淀(1935-1956)
        (二)思想的沉淀与凝练(1957-1977)
        (三)思想的焕发与升华(1978-2000)
        (四)思想的总结与反思(2000 年以后)
    三、恒定不移的教育信念
        (一)国家与个人的共在中寻找教育之美
        (二)现实与理想的平衡中达成教育之善
        (三)现代与后现代统整中追求教育之真
第三章 本体挖掘:探寻教育规律的应然之旨
    一、教育原理的重审——教育本质的辩证
        (一)从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
        (二)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
        (三)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
    二、教育目的的定位——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是基础:对教育目的的审思与锚定
        (二)人的复归:对异化的批判与摒弃
        (三)人能为人:对自我的认知与觉察
        (四)发展程度:体现社会进步纵向度
    三、教育功能的展开——教育先行的战略
        (一)服务社会:教育的自觉功能
        (二)人才培养:实现的前置条件
        (三)指向未来:教育发展的构想
        (四)正确逻辑:教育与社会的互动
    四、教研方法的确定——教育研究本土化
        (一)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
        (二)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
        (三)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
    五、教育任务的剖析——学校德育系统论
        (一)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
        (二)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
        (三)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
        (四)教育者要先受教育
第四章 向度阐释:对现实指导的必然之意
    一、理论根基:教育研究的生成基点
        (一)坚守哲学基础本根
        (二)坚持教育就是教育自身
    二、本土意识:教育研究必须扎根
        (一)教育发展要有社会的保障
        (二)不能将教育做成产业
        (三)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
        (四)教育的价值追求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性的人
    三、复杂规律:教育研究必须遵循的过程机理
        (一)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
        (二)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
        (三)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
    四、人为基点:教育研究的逻辑肇始
        (一)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
        (二)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
        (三)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
第五章 意蕴生发:对先生精神之检视
    一、弘毅明德:在探索与思考中开创再立
    二、修己安人:在为学与治学中彰显品格
    三、忧国忧民:在为人与为师中抒发情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王逢贤生平
    附录二:访谈提纲
    附录三:手稿资料
    附录四:实物照片
后记

(3)非权力性资源配置与乡村学校发展困境:一种理论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育资源配置:一个有待阐明的概念前提
二、教育资源要素的流动性特征与资源配置方式选择
    (一)教育资源要素的流动性差异
    (二)两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权力性配置和非权力性配置
    (三)教育资源要素与资源配置方式的对应关系
三、由非权力性配置引发出来的乡村学校发展困境问题
四、应对高流动性的权力性教育资源配置优化

(4)基于社交媒体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必然要求
        1.1.2 新时代加强政治建军的务实举措
        1.1.3 增强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的现实需要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利于新时代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2.2 有利于培育“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
        1.2.3 有利于新时代我军政治工作过好网络关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社交媒体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社交媒体
        2.1.2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
        2.1.3 基于社交媒体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
    2.2 直接指导理论
        2.2.1 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
        2.2.2 马克思主义传媒思想
        2.2.3 习主席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
        2.2.4 习主席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
        2.2.5 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
    2.3 相关理论借鉴
        2.3.1 传播学相关理论
        2.3.2 媒介环境学相关理论
        2.3.3 思想政治教育学相关理论
第三章 社交媒体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3.1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引入社交媒体的必然性
        3.1.1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阵地
        3.1.2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官兵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
        3.1.3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官兵难以摆脱的拟态环境
    3.2 社交媒体给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
        3.2.1 丰富了教育素材
        3.2.2 改善了教育方法
        3.2.3 强化了接受意愿
        3.2.4 提升了主导能力
    3.3 社交媒体给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
        3.3.1 教育阻力增加
        3.3.2 价值观异化
        3.3.3 学习能力弱化
        3.3.4 身心状态失调
第四章 基于社交媒体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4.1 当前基于社交媒体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效
        4.1.1 社交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到重视
        4.1.2 主流涉军社交媒体的矩阵规模初步显现
        4.1.3 教育主体借助社交媒体施教更为主动
        4.1.4 教育内容的呈现形式更加生动活泼
        4.1.5 官兵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高涨
    4.2 当前基于社交媒体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教育主体对社交媒体的理解和运用仍然浮于表面
        4.2.2 官兵面对社交媒体中大量冗余信息时常陷入茫然
        4.2.3 主流涉军社交媒体的传播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4.2.4 不同单位各自为战缺乏整体层面的有效统筹规划
    4.3 基于社交媒体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教育主体的能力素质未能跟上媒体环境的变迁
        4.3.2 具体教育内容的设置与社交媒体环境相适度低
        4.3.3 教育方法的选用囿于思维固化而创新力不足
        4.3.4 相关平台建设运营思路理念不够清晰明确
        4.3.5 缺乏一整套成体系的科学规范的教育运行机制
第五章 优化教育主体能力素质
    5.1 社交媒体环境下教育主体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5.1.1 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的能力素质
        5.1.2 理解媒体技术变革教育理念的能力素质
        5.1.3 掌握操作技能推动教育实施的能力素质
        5.1.4 “表里如一”彰显人格魅力的能力素质
    5.2 教育主体能力素质的优化途径
        5.2.1 院校培养培训奠定基础
        5.2.2 社会力量参与辅助支援
        5.2.3 岗位实践锻炼彰显成效
    5.3 优化教育主体能力素质的配套保障
        5.3.1 以岗位任职资格的形式明确教育主体的能力素质要求
        5.3.2 将审视教育主体能力素质作为党组织议教的规定内容
        5.3.3 建立针对教育主体能力素质进行考核评价的实施细则
第六章 优化教育内容设置
    6.1 优化内容设置的基本原则
        6.1.1 方向性原则
        6.1.2 传承性原则
        6.1.3 适应性原则
    6.2 优化教育内容设置的具体指向
        6.2.1 着重强调意识形态教育内容
        6.2.2 着重强调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
        6.2.3 补充媒体素养教育内容
        6.2.4 优化教育内容呈现形式
    6.3 优化教育内容设置的实施途径
        6.3.1 军队专家团队主导
        6.3.2 军地媒体机构合作
        6.3.3 鼓励普通用户参与
第七章 优化教育方式方法
    7.1 优化教育方式方法的宏观要求
        7.1.1 科学精准滴灌
        7.1.2 多方力量参与
        7.1.3 官兵喜闻乐见
    7.2 优化教育方式
        7.2.1 共享式教育
        7.2.2 互动式教育
        7.2.3 内隐式教育
    7.3 优化教育方法
        7.3.1 翻转传统课堂教育
        7.3.2 改造升级在线教育
        7.3.3 发挥意见领袖作用
        7.3.4 深化教育双方的交流互动
第八章 优化教育载体平台
    8.1 打造依托强军网固定设备的军用社交媒体
        8.1.1 广泛借助地方经验和资源
        8.1.2 满足官兵多样化使用需求
        8.1.3 注重平台常态化升级维护
    8.2 强化互联网主流涉军社交媒体传播影响力
        8.2.1 有效设置议程
        8.2.2 提升传播技巧
        8.2.3 增强用户粘性
    8.3 净化基于互联网的各类社交媒体空间环境
        8.3.1 落实后台实名制
        8.3.2 完善监管方法手段
        8.3.3 强化媒体社会责任
第九章 优化教育运行机制
    9.1 完善教育筹划
        9.1.1 收集数据信息
        9.1.2 制定实施方案
    9.2 开展教育协作
        9.2.1 军内扁平化协作
        9.2.2 军地无界化合作
    9.3 健全教育评估总结
        9.3.1 定期评估总结
        9.3.2 定向评估总结
        9.3.3 比较评估总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A 基于社交媒体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访谈提纲
附录 B 基于社交媒体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问卷

(5)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 本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二)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内涵和特点
    一、多学科视野中的质量内涵
        (一) 哲学中的质量: 事物固有的“规定性”
        (二) 经济学中的质量: 对经济事物的社会价值的判断
        (三) 管理学中的质量: 产品特性对生产相关者需求的满足程度
        (四) 教育学中的质量: 教育成果的特性对个体和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
    二、核心概念阐释
        (一) 质量
        (二) 教育质量
        (三) 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三、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本质要求
        (一) 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 全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 全方位体现教育的根本任务
    四、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特点
        (一) 思想政治性
        (二) 系统整体性
        (三) 发展协同性
        (四) 高效持久性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构成要素、生成过程和表现形态
    一、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构成要素
        (一) 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主体要素
        (二) 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客体要素
        (三) 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载体要素
        (四) 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条件要素
    二、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生成过程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环节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员环节
        (三)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环节
        (四) 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环节
        (五) 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环节
    三、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表现形态
        (一)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 思想政治教育效率
        (三) 思想政治教育效益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标准内容与评价原则
    一、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标准内容
        (一) 方针政策
        (二) 组织机构
        (三) 人员素质
        (四) 技术技巧
        (五) 结果程度
    二、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评价原则
        (一)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二) 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三) 统一性评价与差异性评价相结合
        (四) 社会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五) 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第四章 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时代境遇
    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现状的整体性反思
        (一)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而积累的成功经验
        (二) 忽略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而得到的深刻教训
        (三) 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问题的成因分析
    二、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所面临的机遇
        (一) 立德树人的思想导向
        (二) 深化改革的迫切要求
        (三) 时代新人的培育任务
        (四) 全面发展的时代呼唤
    三、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所面临的挑战
        (一) 西方敌对势力加大了全面攻略
        (二) 多元社会思潮冲击着思想防线
        (三) 复杂网络信息消解了思想灌输
        (四) 传统教育方法面临着能量衰减
第五章 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基本策略
    一、树立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理念
        (一) “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
        (二) “以人民为中心”
        (三)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四) “更有效率更可持续”
    二、明确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原则
        (一) 坚持问题导向
        (二) 坚持协同创新
        (三) 坚持遵循规律
    三、探索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路径
        (一) 优化教育制度: 保证党和国家意志的贯彻落实
        (二) 推进队伍建设: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和技能
        (三) 创新教育方式: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针对性
        (四) 加强过程管理: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配置
        (五) 注重反思评价: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6)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研究 ——基于质量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文献简评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界定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理论探究
    第一节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本质内涵
        一、本科和本科教育
        二、本科毕业
        三、本科毕业率
    第二节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质量意蕴
        一、本科毕业率质量内涵的分析框架
        二、本科毕业率的内部质量意蕴逻辑分析
        三、本科毕业率的外部质量意蕴逻辑分析
    第三节 大学本科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的逻辑关系探究
        一、大学本科毕业率本质指向一元:达成人才培养目标
        二、高等教育质量指向多元: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
        三、一元与多元——大学本科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的现实冲突
第三章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全球图景
    第一节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世界图景——以OECD成员国为例
        一、OECD的教育指标体系及特征
        二、OECD的高等教育毕业率指标说明
        三、OECD成员国高等教育毕业率状况
    第二节 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典型国家——以美、法、英、日为例
        一、美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二、法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三、英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四、日本大学本科毕业率
    第三节 基于全球视域下的典型国家大学本科毕业率特征分析
        一、大学本科毕业率存在国别差异
        二、大学本科毕业率存在院校差异
        三、大学本科毕业率存在个体差异
第四章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历史回溯与现状考察
    第一节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历史演变
        一、民国时期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二、建国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三、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
    第二节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现状研究
        一、2015年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数据来源及统计方法
        二、2015年中国大学应届本科生毕业率与学士学位授予率
        三、2015年中国大学不同学科本科毕业率与学士学位授予率
    第三节 对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历史与现状的反思
        一、尚未建立完善的大学本科毕业率统计制度
        二、从发展来看,大学本科毕业率的演变呈现历史延续性
        三、从现状来看,大学本科毕业率高且院校之间呈弱差异性
第五章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机制探析
    第一节 政府在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一、行政管理体制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二、教育政策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三、政府评估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第二节 社会在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一、就业市场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二、传统文化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三、民众心理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第三节 学生在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一、学生的课程学习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二、学生的课程考核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三、学生的就业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第四节 大学在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一、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的形成
        二、学分制学籍管理的“严格性”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三、学分制学籍管理的“灵活性”与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形成
        四、对大学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严格性”与“灵活性”的反思
第六章 对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反思与展望
    第一节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本质探析
        一、大学本科毕业率与高等教育质量呈现“一元与多元”的关系
        二、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的本质——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多元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第二节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现象剖析与趋势研判
        一、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的特征
        二、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形成的复杂原因
        三、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发展的趋势研判
    第三节 基于当前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现实问题的思考
        一、回归大学本科毕业率的本质
        二、妥善处理大学组织本质与现实外部社会多元需求的关系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新时期教育基本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研究中的历史意识缺失
        (三)改革开放的时代现实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四、文献综述
        (一)关于教育基本理论的反思性研究
        (二)关于教育学中马克思主义的反思性研究
    五、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六、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教育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认识
    一、教育基本理论的界说
        (一)从学科建制角度
        (二)从相关文献着述角度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性内涵
        (一)传统教科书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界说
        (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继承及其理解前提
        (三)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认识
    三、马克思主义与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关系
        (一)理论宣传与理论研究的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与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超学科意识
    四、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传统
        (一)正统和传统的区别与联系
        (二)马克思主义传统
        (三)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发展表征
        (四)教育基本理论中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及其发展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的历史发展追溯
    一、选择和引入时期
        (一)救亡图存下的引入活动
        (二)忠于致用的传播特点
        (三)走向独立发展的探索价值
    二、融合和发展时期
        (一)革命建设中本土化践行
        (二)体系化规范化的发展特点
        (三)民族化大众化的融合道路
    三、僵化与停滞时期
        (一)文化革命中的“教育革命”
        (二)政教不分的僵化特征
        (三)脱离实际的历史教训
    四、重建与反思时期
        (一)重建振兴的改革实践
        (二)立足实践的反思特点
        (三)与时俱进的发展战略
    五、“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实践传统的发展启示
        (一)民族化是独立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保证
        (二)科学化是深入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前提
        (三)大众化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动力
第三章 新时期教育基本理论中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进展
    一、重大课题立项研究
        (一)相关教育学重大课题立项
        (二)课题研究内容的动态特征
    二、重要学术会议研讨
        (一)相关学术会议的组织形式流变
        (二)会议主题内容的动态进展
    三、相关学者群的发展
        (一)研究学者的趋散化发展
        (二)相关学者的研究范式变迁
    四、立足实践的研究传统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对时代精神的把握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主题发展的直接动力
        (二)对实践的认识深化是推动研究范式发展的内在依据
第四章 新时期教育基本理论中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性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性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依据
    二、代表性期刊的文献计量佐证
        (一)引证文献从专业化走向多科化
        (二)研究主题从宏观建构走向反思回归
        (三)作者机构从泛领域化走向专门化
    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一)作为体系化科学依据的马克思主义发展
        (二)作为实践唯物论的马克思主义发展
        (三)作为日常文化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发展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教育基本理论的未来发展
    一、新时代的历史定位与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问题意识
        (一)新时代的历史定位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问题导向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问题导向和教育基本理论的问题意识
    二、唯物论与教育思想的客观性
        (一)朴素唯物论与思想客观性的解释困难
        (二)辩证唯物论与教育思想客观性的实现
    三、教育实践和实践的认识方式
        (一)直观感性与传统对教育实践的认识局限
        (二)实践的认识方式与教育理论的实践品格
    四、唯物史观的定位和对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一)历史决定论与对唯物史观的认识偏误
        (二)唯物史观的定位和对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理解
    五、辩证法的应用尺度与教育理论思维的自觉
        (一)经验思维与传统教育学对辩证法的运用失范
        (二)作为认识论的辩证法和教育理论思维的自觉
参考文献
后记

(8)心理健康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选题确立的可能性前提及必要性存在
    1.1 选题确立的可能性前提
    1.2 选题确立的必要性存在
2. 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探究
    2.1 关系探讨的逻辑前提
    2.2 学界对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描述焦点
    2.3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历史溯源和逻辑还原
3. 心理健康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3.1 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3.2 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
4. 心理健康教育对商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4.1 加快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进程
    4.2 致力于自身理论的完善和理性的提升
    4.3 扬弃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4.4 着眼于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矫正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9)实践哲学视域下的教育实践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 对教育哲学所面临的困境与发展趋向的认识与思考
        (二) 现实教育实践的局限与实践批判的需要
        (三)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问题的延续
    二、问题聚焦
        (一) 作为实践哲学的教育哲学何以可能
        (二) 如何从实践的思维和观点出发来理解教育
        (三) 现代教育实践的合理性问题
        (四) 教育哲学与教育实践的关系问题
    三、相关研究综述
        (一)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关系问题的研究
        (二) 教育哲学立场下的教育实践研究与作为教育哲学的“教育实践论”研究
        (三) 类型化的“教育实践论”略述
        (四) 小结
    四、总体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总体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教育哲学的实践哲学转向与“教育实践论”研究的奠基
    一、传统教育哲学的困境与批判
        (一) 教育哲学研究的背景转换——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
        (二) 科学主义的冲击
        (三) 效用理性的困扰
    二、教育哲学的实践哲学转向
        (一) 何谓实践哲学
        (二) 转向实践哲学的教育哲学:实存、必要与可能
    三、“教育实践论”作为教育的实践哲学:意蕴与结构
        (一) 何谓“教育实践论”
        (二) “教育实践论”研究的结构
第二章 “教育实践论”的古典传统
    一、实践哲学的奠基
        (一) 作为实践哲学之始基的政治学与伦理学
        (二) 作为实践哲学之始基的教育学
    二、亚里士多德对古典“教育实践论”的筹划及其与柏拉图教育哲学思想的关系
        (一)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实践观”与柏拉图的“德性——知识观”比较
        (二)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政治诉求比较——转向“实践”的原因探源
    三、古典“教育实践论”的基本蕴涵:总结与评价
        (一) 教育作为实践与伦理、政治实践的同构性
        (二) 自然目的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 一种理想主义的教育哲学
第三章 “教育实践论”的近代话语及其对古典传统的变革
    一、近代“教育实践论”话语形成的实践哲学基础和主要进路
        (一) 培根、康德与近代实践哲学的演变
        (二) 近代“教育实践论”话语形成的主要进路
    二、科学经验主义的“教育实践论”话语
        (一) 科学知识、技术与教育实践的过程属性
        (二) 经验化的善与教育实践的价值追求
        (三) 扩大的民主与教育实践的群体指向
    三、道德理想主义的“教育实践论”话语
        (一) 现代性批判与走向道德实践的教育
        (二) 绝对的善与教育实践的价值取向
        (三) 普遍的自由与教育实践的“类”关怀初现
    四、近代综合形态的“教育实践论”话语略述
第四章 现代“教育实践论”话语的诸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实践论”话语
        (一) 马克思与实践哲学的现代转变
        (二) 马克思主义“教育实践论”话语的两种教育学表达
    二、杜威与新经验主义的“教育实践论”话语
        (一) “哲学的改造”与作为实践哲学的新经验主义
        (二) 杜威新经验主义的“教育实践论”话语及其主要蕴涵
    三、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教育实践论”话语
        (一) 古典传统的复兴与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实践哲学
        (二) 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教育实践论”话语及其主要蕴涵
第五章 “教育实践论”的话语选择与重构
    一、当前“教育实践论”发展的理论背景与问题意识
        (一) 作为一种合理性理论的实践哲学
        (二) 教育实践合理性问题的历史镜像
    二、教育实践合理性问题的现实表征
        (一) 教育实践合理性的外部性
        (二) 教育实践合理性的单一性
        (三) 教育实践合理性的相对性
    三、教育实践合理性的完善论之维与诸原则
        (一) 向善性原则
        (二) 正当性原则与有效性原则
        (三) “类”关怀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所得相关成果目录
后记

(10)文化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四)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品性
    (一) 文化理论概述
        1.中国关于文化概念的阐释
        2.西方关于文化概念的阐释
        3.本文所理解的文化概念
    (二) 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关系
        1.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文化性
        2.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
    (三) 文化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1.应该凸显人类自由的本性
        2.应该超越本体性存在
        3.应该追求生命的意义与尊严
二、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演进的文化解读
    (一) 西方的轨迹
        1.从古希腊时期到西方中世纪
        2.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
        3.从现代到后现代主义时期
    (二) 我国的历程
        1.古代儒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2.近代革命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3.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三) 中西方的比照反思
        1.中西文化传承的途径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中西文化传承中积淀的基本精神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四) 当今我国的文化境况与思想政治教育
        1.文化全球化的冲击
        2.文化多元化的挑战
        3.网络文化的侵蚀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文化批判
    (一) 唯科学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化
        1.科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
        2.唯科学主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化
        3.发挥文化对科技的制衡与引领作用
        4.建构超越技术理性的价值世界
    (二) 唯经济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利化
        1.经济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
        2.唯经济主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消解
        3.发挥文化对经济的价值引导作用
        4.建构超越物质功利的意义世界
    (三) 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化
        1.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
        2.泛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
        3.用文化促进意识形态作用的发挥
        4.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
四、思想政治教育去文化性之反思
    (一) 思想政治教育去文化性之实然表征
        1.文化资本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目的
        2.文化代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他律性——主体
        3.文化祛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世俗化——内容
        4.文化霸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性——方式
    (二) 思想政治教育去文化性之成因分析
        1.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裂
        2.文化批判和超越精神的丧失
        3.技术文化对道德文化的挤压
        4.物质文化对思想道德的入侵
        5.政治文化对价值领域的僭越
五、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使命与回归路向
    (一) 思想政治教育应蕴含的文化理念
        1.坚持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的协调
        2.坚持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3.坚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和谐
        4.坚持文化逻辑与政治逻辑的统合
    (二) 思想政治教育应采取的文化方式
        1.濡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2.涵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3.自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4.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
    (三) 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的文化原则
        1.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为根本指导
        2.以人的自由和解放为根本目的
        3.以人类文化的精华为实质内容
        4.以人类的终极关怀为价值导向
        5.以情感为人文教化的重要机制
    (四) 思想政治教育应采取的文化路径
        1.汲取中外文化精华,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源泉
        2.提升个体的人生境界,建构人类具有超越性的意义世界
        3.坚定人们的信仰和信念,作为灵魂的精神支柱
        4.消解物质主义文化,从物性价值观转向人性价值观
        5.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享用功能,激发真正的道德动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对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及教育主客体的再认识——与张应强同志商榷(论文参考文献)

  • [1]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研究[D]. 王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D]. 陆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非权力性资源配置与乡村学校发展困境:一种理论解释[J]. 周兴国,江珊.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1)
  • [4]基于社交媒体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研究[D]. 孙晓楠.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5]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论[D]. 王威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 [6]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问题研究 ——基于质量的视角[D]. 滕曼曼. 厦门大学, 2018(06)
  • [7]新时期教育基本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发展研究[D]. 艾子.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1)
  • [8]心理健康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启示[D]. 郭栋. 浙江大学, 2017(05)
  • [9]实践哲学视域下的教育实践论研究[D]. 夏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10]文化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刘迎光. 天津师范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重新认识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和教育的主客体——与张应强同志商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