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省畜牧业信息化建设概况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李泽丽[1](2021)在《云南省元谋县高原特色农业政策执行研究》文中指出2015年习总书记来到云南进行了考察,针对云南农业区域资源优势等,提出了“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的开拓性发展思路,之后,云南省立即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措施以激发和深化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十三五”发展时期,云南省将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作为了重点产业着力推进和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为云南省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助力。为统筹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建设的总体推进和部署,省一级人民政府特编制《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总体规划》,政府目标的实现、决策方案的落实,在于行政执行。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元谋县作为云南省55个产业重点县之一,对其高原特色农业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完善,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政策执行。同时通过执行促使政策发挥其效用,对促进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运用公共政策执行的相关理论,立足于元谋县县域实际,从五个方面对元谋县“十三五”期间高原特色农业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研究。一是对文章中所出现的公共政策及政策执行的内涵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对本文所运用到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予以说明;二是对元谋县高原特色农业政策概况进行介绍;三是基于史密斯模型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对“十三五”期间元谋县高原特色农业政策执行现状进行调查;四是根据调查结果和访谈的结果,分析元谋县高原特色农业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五是对优化元谋县高原特色农业政策执行提出相关对策。通过对元谋县高原特色农业政策执行存在问题的研究和原因分析,提出了优化政策制定机制、提高政策执行主体执行能力、调动政策客体参与度、优化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环境四个方面的建议,以纠正政策执行的偏差,促进元谋县高原特色农业政策的有效执行,同时为元谋县“十四五”规划农业政策执行提供经验支持。
乔思琪[2](2021)在《基于钻石模型的云南乡村旅游市场竞争力评价研究 ——以丽江白沙古镇为例》文中指出乡村旅游是由生活在乡村地区的居民,根据其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乡土风俗以及具有乡土风情的原生态建筑等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和求知探索等服务的特殊旅游活动。乡村旅游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强大的作用,提升农村地区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乡村地区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乡村地区人民的生活,促进城乡文化的交融。云南省境内乡村众多且地区发展缓慢,乡村贫困人口较多,但同时,云南省是我国的旅游大省,以其特殊又多样的地貌地质及丰富且深厚的民族内涵,在旅游资源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乡村旅游产业在促进全省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乡村旅游的概念性研究很多,但是在对于具体剖析地方性的乡村旅游发展策略以及市场竞争力上的研究有所欠缺,其中,结合模型做定量研究并以区县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的更是匮乏。因各个地区的个性化差异,导致不同区域间能够借鉴的针对性指导意见有限。本论文通过对波特钻石模型的改进,在改进的模型基础上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乡村旅游市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丽江白沙古镇为对象,与大研古镇、束河古镇对比,进行评价分析,最终提出对策建议。本论文主要由以下六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文章在选题写作时的研究背景,介绍文章的研究意义,并以此为指导理清论文创作思路、文章具体采用的研究分析方法;综合整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并对国内外相关主题的研究做简要述评;第二部分为概念界定与理论解析,归纳总结各学者对相关概念的阐述并进行概念界定,对本论文所运用和依托的理论基础进行引用、阐述,并对钻石模型进行改进使其能够充分分析乡村旅游市场竞争力;第三部分结合改进后的钻石模型,从旅游要素、需求条件、旅游相关产业、旅游企业竞争、外部因素等五个影响因素对乡村旅游市场竞争力进行影响因素解构。利用上述影响因素,结合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一套指标体系,对指标体系的运作方式进行说明,并进行评价打分,从而确定各项指标权重。第四部分进行丽江白沙古镇的实证分析,根据上文构建的乡村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改进后的钻石模型,对白沙古镇、大研古镇、束河古镇进行评价分析,计算出综合竞争力得分,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第五部分通过前文的竞争力分析结果,并针对提出的白沙古镇在乡村旅游市场竞争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建议。最后一部分为结论,思忖本论文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论文在研究中的一些感悟进行说明,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赖足兰[3](2021)在《中缅智慧边境管控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边境地区是国家领土、主权的安全屏障和战略缓冲区,是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关键屏障,在周边地缘政治格局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般而言,边境地区稳定与否是衡量主权国家是否繁荣稳定的“晴雨表”。边境地区混乱、动荡不安,则影响国家稳步发展;边境地区安宁、稳定,则有利于国家繁荣昌盛。中缅国界线全长2185千米,北起中国、印度与缅甸三国交界的库阳山口,南至澜沧江与南腊河交汇处,辖有泸水、福贡和贡山等18个边境县,毗邻缅甸的克钦邦、掸邦等地区,缅北武装冲突等传统安全问题与走私、非法出入境、贩毒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自然与人文环境较为复杂,涉外事件的诱发因素较多,边民法制意识薄弱,非法越境耕作、捕捞、放牧、狩猎、砍伐、采矿等行为普遍存在。走私、偷渡、吸贩毒等边境犯罪行为屡屡发生,严重影响我国边疆地区的安全。2009年以来,缅甸内战持续不断,缅北冲突频发,由于中缅边境“半开放性、活的特征明显”,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武装广布,边境管理工作集中在重要关口,大部分跨境村寨及边境线难以有效控制。基于中国目前已具备的网络和信息化技术,以及数据化、智能化的广泛推进,在中缅边境安全管控中实施智能管控手段,开展全方位、重点区域实时监控的手段成为可能。因此,中缅边境亟需调整和升级传统边境管控模式,构建立体化、智慧化、智能化的智慧边境管控模式。本文章以中缅边境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非传统安全理论、多层治理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跨学科研究方法,探索和研究智慧边境管控体系的构建机制。本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阐述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从边境安全、边境管控、智慧边境等方面概括国内外相关研究,并简述相关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第二章介绍中缅边境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第三章简述中缅边境管控现状、面临的边境安全挑战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探讨如何构建智慧边境管控体系,弥补传统边境管控模式的不足,以有效应对中缅边境安全风险问题;第五章探讨如何从政策、经济、文化、法律等层面完善中缅智慧边境管控体系,提高边境管控效能;第六章提出本研究的结论及不足之处。在以上内容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调研及大量文献的梳理深入探讨,本文提出:第一,持续不断的缅北冲突,以及走私、贩毒、非法居留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影响中缅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与发展。中缅边境安全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具有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呈现缅北武装冲突等传统安全问题与走私、非法出入境、贩毒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以及多种非传统安全问题之间相互影响、交织、转化的趋势。第二,中缅边境地区现有的边境管控模式面临着外部与内部双重挑战。在外部层面,中缅边境地区存在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在内部层面,现有边境管控模式出现抵边村寨“空心化”、边境数据利用水平不高、边境管理体制不完善、口岸出入境效能需提升等诸多问题。第三,缅甸政治局势及未来发展趋势影响中缅边境地区的边境管理工作。中缅两国山水相连,跨境民族毗邻而居,一旦缅甸国内政局动乱,爆发大规模战争,势必对中缅边境地区产生共振效应。第四,智慧边境管控体系以技防为主,物防和人防为辅。智慧边境管控体系不仅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防措施,还需结合物防和人防措施,形成以技防为主,物防和人防为辅的管边控边格局,从多角度、多层面强化人防、技防和物防的综合管控。第五,中缅智慧边境管控体系离不开良好的边境发展环境。中缅边境地区仅仅构建智慧边境管控体系,无法制止边境违法犯罪行为,仍需结合政策、经济、法律、双边警务合作等措施综合施策,创造良好的边境发展环境。
闫晓燕[4](2021)在《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及国际分工的驱动,次区域合作蓬勃兴起,次区域合作理论也成为地理学、政治学和经济学领域的新交叉方向和研究热点。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强化次区域合作成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战略选择。亚洲开发银行牵头建立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以下简称“GMS合作”)机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趋近于资源分配的“帕累托最优”;从经济贸易、基建水平、能源保障、非传统安全、民族团结、科教文卫事业等领域合作看,与澜湄次区域主体需求错配,趋近于一种非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次区域合作的层次、范围、规模和水平迫切需要实现提升。中国倡导建立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以下简称“澜湄合作”),可以看做是是次区域合作的提质升级版。自成立以来,澜湄合作进展良好,成效显着。作为一个崭新的合作机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行先试的典型引领方面,在中国塑造良好国际形象、着力促进周边外交方面,显现出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世界政治经济的热点地区,澜湄次区域不可避免地受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影响和冲击。在次区域合作过程中,由于地缘重要性、民族宗教复杂、国家实力悬殊、民粹主义盛行、发展理念差异、深度贫困及大国博弈的影响等,导致次区域各国一边互动活动增多、程度增强,不断获取澜湄合作的利益;一边又出于各方面考量主动或被动地做出不同的决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次区域合作的发展进程。在我国参与澜湄次区域合作进程中,除国家层面主导和助推之外,地方政府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云南省,地处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结合部,与流域内各国地缘区位临近、地域文化相通、边贸合作历史悠久、互联互通无缝衔接,具有先天地缘优势;而且作为次国家行为体,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云南主动融入、积极参与澜湄合作,致力于实现“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参与次区域合作的积极性较高、能动性较强。鉴于次国家行为体融入次区域府际关系治理对于促进此区域合作具有现实意义和正外部性效应,通过次级政府府际合作和府际关系治理,不仅可以解决国家主体的功能不足或机制不畅问题,还能够实现地方政府自身发展利益,激活内生动力,借助外部推力,坚持重点带动、整体推进,对于拓展次级政府发展空间,推动次区域合作的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论文以澜湄合作为研究背景,围绕次区域合作过程中的府际关系治理这一研究主题,以云南省参与澜湄合作的路径为实证内容,借助次区域合作理论、府际关系治理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地缘经济外部性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等,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假设分析法、因子模型构建法、演化博弈分析等方法,通过分析澜湄合作的外部环境(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大国战略博弈日趋激烈、全球治理体系需要变革与发展、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风险交织)、次区域的现实情况(外交取向选边站驱稳、发展梯度倒逼合作力度驱强、经贸合作向多领域拓宽、制定主张地缘战略趋同),从微观机理、中观区域和宏观政策三个维度,对微观主体利益决策特征、博弈过程和驱动机理进行分析,厘清次区域主体利益诉求和决策特征,构建了一个次区域合作中府际关系治理驱动机制的微观机理分析框架—(APT—R)因子模型,并进行了多情境府际合作关系的模拟和验证,比较分析了三种策略扰动下的府际关系演化过程与机制运行效果,揭示府际合作实现的驱动机制与实现过程,从府际关系、策略扰动者利益承诺和策略随动者利益诉求三个方面揭示了驱动因素与驱动过程,表明了多主体、多领域、多层级的合作框架是澜湄机制的独特优势,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次区域合作研究的框架和方法论。为次区域合作中的府际治理的多主体磋商、多利益导向、多层级合作提供理论支撑。本文聚焦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等实践热点问题,以次区域经济地域分工新趋势和不同阶段主体利益诉求变化为线索,通过分析阐述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成效与利益契合度;澜湄合作成效与利益契合度;云南融入澜湄合作机制的必要性与路径选择,提出了如下观点:一是逆全球化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湄公河流域国家发展诉求由外向型经济向多领域合作共赢转变;二是澜湄合作机制契合了这一府际合作需求变化,强调多边网络化合作、多领域共建共享和命运共同体等合作理念与机制,是次区域合作的更高版本;三是中国作为大国,推进澜湄合作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地缘博弈阻力,而云南在区位、文化、基础方面具有消除合作阻力的先天优势,因此得出“畅澜湄机制必先强云南功能”的结论,也为强化云南建设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功能,提出了路径设计与对策建议。在实际运用层面,对“黄金四角”府际合作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实施“黄金四角”府际合作,有助于将府际关系“问题区”向府际合作“试验区”转型。对于云南省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强化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功能,提出了路径设计与对策建议,对于云南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助推国家推进澜湄合作的进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性。论文在理论分析框架、研究视角拓展、模型机制构建等方面的创新如下。一是将云南融入澜湄合作这一实践问题纳入框架进行分析,并建立次区域合作的演化博弈模型,比较分析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和澜湄合作机制两种情境下的演化博弈过程与合作驱动机制,模拟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澜湄合作和云南融入澜湄合作三种情境的演化过程,从驱动机制、情景模拟的微观层面论证得出“畅澜湄机制必先强云南功能”、“次区域府际治理需要的多主体磋商、多利益导向、多层级合作”的结论。二是将府际关系治理纳入次区域合作的研究中,是次区域合作研究的视角拓展。构建次区域府际关系治理的分析框架,丰富并拓展了传统国家内部次级政府合作研究。梳理了云南参与湄公河流域区域合作的历史进程、作用瓶颈和强化辐射功能的对策,验证次区域府际关系研究框架的可行性和云南开展次级政府府际合作的路径,为拓展云南参与的路径,强化云南辐射功能提供对策建议与科学机制支撑。三是构建APT—R因子模型。通过分析演化,强化“云南功能”在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对云南辐射功能的强化赋权、拓展路径、参与领域进行了政策框架构建,针对服务国家推进“命运共同体”需求和云南功能短板的供需矛盾,提出拓展云南参与路径的5大领域和增强云南功能的5点建议,充分发挥云南区位优势和开放功能,服务“一带一路”和澜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使云南省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
唐丕跃[5](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1949-1959)》文中提出少数民族统战是指中国共产党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不同时期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团结广大的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并同党外的少数民族代表性人士,在一定的共同目标下结成的政治联盟。“少数民族上层人士”是一个历史概念,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特定人群的一个称谓,主要是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民族地区民主改革前,少数民族中的当权者、民族头领,以及少数民族宗教界的主要代表人物。本文在厘定少数民族统战的概念、区分民族工作与少数民族统战工作异同的基础上,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工作的时代背景作了分析,主要是民族地区敌对势力渗透破坏严重,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薄弱,民族地区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同时,由于民族宗教上层在本民族和宗教信仰中有特殊权威,以及解放民族地区、推进民主改革和向社会主义过渡需要团结一切力量,这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的重要时代背景。本文还深入挖掘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民族统战的思想,为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提供思想来源和理论依据。从历时态的角度,重点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地区解放、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中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进行统战的历史进程与内容。总结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借助民主建政、通过特殊人物、结合民族政策检查和组织访问慰问参观等活动开展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各种途径,并对不同途径的具体运用和效果作理性评价。概括归纳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方法,主要包括和平协商、区别对待、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请上来”“派下去”以及教育改造等方法,并对不同方法的具体运用和效果作理性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稳定了民族地区社会秩序,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增进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对新政权的感情,增强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壮大了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力量。形成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共同繁荣发展、坚持协商民主等宝贵经验。但也有深刻的教训,即必须加强政治团结合作、必须充分照顾同盟者利益、必须尊重民族宗教感情、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和改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对新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统战工作的启示在于:要突出抓好干部人才的选派、培养和引进,强化人才支撑;要务实推进产业发展,夯实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要坚持民生优先,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着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要更加注重文化统战,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扎实做好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统战工作,壮大共同奋斗力量。
张留飞[6](2020)在《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提升研究》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省边境地区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云南边境地区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边境地区民族团结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国家边防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边境地区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但是,在云南省边境地区乡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长期依靠政府的直接“输血”,其“内生发展”动力逐渐不足,凸显出一些阻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失衡、边民思想观念落后、边境管理困难、地方政府财政困难、农村土地经营不善、科教文卫发展滞后和人力资源面临窘境等问题。这些问题深刻地影响着云南边境地区乡村社会的发展,阻碍云南省边境地区整体社会的发展,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就必然会阻碍云南边境地区社会的发展进步与繁荣稳定,给我国民族团结事业和边防安全带来不利的影响。为解决这些问题,使云南边境地区乡村社会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获得长远发展动力,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研法,将理论研究与现实国情相结合,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的一些主要的关于内生发展的理论进行梳理,并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国情与云南边境地区实际,试图系统深入研究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的困境,并提出提升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可行性路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的最大国情和最本质特征,这就决定了云南边境地区的“内生发展”之路更加注重党和政府在其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通过从党和政府的系统全面的引导与帮助,使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克服生态环境束缚、打破落后的思想观念、完善边境管理办法、开拓经济收入渠道、激发农业经营潜力、强化科教文卫建设、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从区域全局来解决云南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凸显的问题,激发源自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内部的发展动力,促进云南边境地区社会的和谐稳定与长远健康发展繁荣。
赵练达[7](2020)在《中国数字乡村建设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以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数字乡村的建设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通过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在乡村的生产生活中,以促进乡村治理、乡村产业、乡村居民生活的现代化发展。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稳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是:资源统筹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区域差异明显等问题已经对数字乡村的建设产生了较大影响。所以,需要从理论上探索有关数字乡村建设问题,在实践层面把握数字乡村的建设。本文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了实地调查研究,对数字乡村的含义、特点、发展现状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并提出数字乡村建设的主要思路。本文的研究逻辑在于:引言部分主要论述了研究中国数字乡村建设的背景及意义,对数字乡村建设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综述,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了阐述。第一部分主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农村、农民和科学技术的主要论述进行梳理,阐述了中国数字乡村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主要论述数字乡村建设的背景条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数字乡村建设的推进,是数字乡村建设的主要背景条件。第三部分对数字乡村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点进行了阐释,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具有生态宜居性和动态发展等特点。第四部分对数字乡村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主要论述了数字乡村建设的主要成果,揭示了数字乡村建设中的问题,并解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主要对数字乡村建设的主要思路进行了探索。通过分析数字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致因,提出数字乡村建设的主要思路,即加强乡村人才引进与培养;完善乡村基础设施;优化乡村产业发展,等等。
黄倩[8](2020)在《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影响机制》文中认为安全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旅游突发事件的大规模发生严重影响旅游产业的正常运作,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旅游行为,对旅游地具有较强的干扰性。因此,如何从源头上预防旅游突发事件成为兼具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话题。旅游目的地脆弱性是旅游突发事件产生的重要背景条件,但两者间的影响关系缺乏实证依据。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探索分析了旅游目的地脆弱性与旅游突发事件的影响关系,为旅游目的地脆弱性治理和旅游突发事件形成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利于科学认识省域尺度下旅游突发事件的形成规律,能为我国省域旅游目的地的脆弱性治理和旅游突发事件管控提供经验证据。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探索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主要围绕“旅游目的地脆弱性-旅游突发事件”的关系结构及其治理展开研究。研究基于脆弱性理论、系统论和事故致因理论等,分析了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影响关系。以此为基础,研究构建了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和旅游突发事件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我国31个省域旅游目的地(不含港澳台)2011-2017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两者的时序演变和空间分布特征,探索了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直接效应、门槛效应以及异质性影响,同时对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异质性影响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我国旅游目的地脆弱性的分布特征。本研究将旅游目的地脆弱性细化为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脆弱性,并从暴露度、敏感度和适应力等三个维度对子系统脆弱性进行评价,构建出包括“整体脆弱性-子系统脆弱性-子系统维度-指标因子”等4个层面、23个指标在内的旅游目的地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测评的结果表明,我国旅游目的地脆弱性总体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空间特征来看,整体脆弱性和子系统脆弱性的分布基本遵循从东向西依次递增的规律。(2)我国旅游突发事件的分布特征。研究测算了旅游突发事件的规模水平和严重性水平,结果表明,我国旅游突发事件规模和严重性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旅游突发事件规模基本上呈现出东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其次、中部地区最低的特征;旅游突发事件严重性基本上表现为西部地区最高、东部地区其次、中部地区最低。从空间差异来看,旅游突发事件规模和严重性的高值地区和低值地区的旅游突发事件规模和严重性水平差异很大,空间差异较大。(3)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直接效应。社会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规模和严重性的影响系数最大,经济脆弱性次之,环境脆弱性的影响系数最小。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严重性的影响系数均高于对规模的影响系数。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旅游突发事件受到脆弱性的影响较为明显,中部地区旅游突发事件受到脆弱性的影响较小。(4)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影响的门槛效应。门槛效应的检验分析表明,随着旅游目的地整体脆弱性、经济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的增加,其对旅游突发事件规模和严重性的影响效应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态势,分区域的影响效应变化规律也如此。随着静态旅游发展水平的提高,整体脆弱性、经济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规模和严重性的影响随之减小;静态旅游发展水平的提高,东部地区脆弱性的影响随之减小、中部地区脆弱性的影响先增加后减小、西部地区脆弱性的影响随之增加。随着动态旅游发展水平的提高,整体脆弱性、经济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严重性的影响效应先增加后减小;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影响规律与全国层面相似,西部地区则相反。(5)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非均衡旅游突发事件具有异质性影响。分位数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多数情况下,旅游突发事件规模和严重性的水平越高,脆弱性所扮演的影响作用就越大。在旅游突发事件的不同规模水平下,社会脆弱性、环境脆弱性、经济脆弱性的影响力依次降低。在旅游突发事件的不同严重性水平下,社会脆弱性、经济脆弱性、环境脆弱性的影响力依次降低。总体上,社会脆弱性在旅游突发事件的不同规模和严重性水平下的影响效应都居于首位。东部、中部地区旅游突发事件规模和严重性处于中等或较低水平时,社会脆弱性处于主导地位,当旅游突发事件规模处于较高水平时,经济脆弱性处于主导地位。西部地区在不同旅游突发事件严重性水平下,社会脆弱性的影响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本研究的创新点和研究贡献在于:第一,构建了旅游目的地脆弱性评价体系;第二,从直接影响和异质性影响两个层面探索了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预测作用,厘清了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影响的发生条件、发生规律,对旅游突发事件的发生先天因素以及作用逻辑有了更本质的认识。第三,考察了静态和动态旅游发展水平在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和旅游突发事件影响关系中的门槛作用,为认识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和旅游突发事件的关系结构提供了更充分的理论和实证证据。本研究提出,我国旅游目的地应建立脆弱性治理体系,提高旅游发展质量,以提高旅游突发事件的管控水平。具体实践策略包括:树立系统协调的脆弱性治理理念;构建基于旅游突发事件水平的差异化脆弱性治理体系;平衡旅游发展水平与增长速度,提升旅游发展质量。
李秋德[9](2020)在《基于精准扶贫战略的山区贫困县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以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为例》文中提出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对土地开发利用的强度与深度日益增加,人类既向土地获得了更多的经济物质回馈,也遭受了越来越严重的来自自然环境的报复,并且这一趋势愈演愈烈且不易逆转。近些年来,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已成为我国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事关民生福祉的大事,致力于解决我国人民摆脱贫困与打造青山绿水的美好自然环境。土地利用分区是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整治和保护土地资源的一项战略措施,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稳定进步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对贫困山区进行土地利用分区显然是势在必行且极具现实意义的。本文以地处我国西南部山区的国家级贫困县——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为例,进行基于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山区贫困县土地利用分区研究。本文首先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土地利用分区的研究进展与尚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紧密结合贫困县土地利用分区研究的需要,梳理了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研究进展与政策,为本文研究工作打下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多次实地调研与相关基础资料搜集,获得了禄劝县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情况、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现状、精准扶贫等相关资料,进而从生态环境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结构、扶贫开发水平4个方面选取相应的分区指标,构建了一套科学可行的土地利用分区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进行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最终将禄劝县16个乡(镇、街道)划分为4个土地利用区域,即:西南部新型城镇与特色产业开发扶贫区(Ⅰ),中部山区大农业开发与生态扶贫区(Ⅱ),东部高原山区特色农业与旅游集镇开发扶贫区(Ⅲ),北部高山峡谷特色产业开发扶贫与土地生态保护区(Ⅳ);根据各区域实际情况,研究提出了各区域土地合理利用的建议,并探讨了各区域脱贫途径与乡村振兴方向。
左竞骞[10](2020)在《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以宁强县青木川镇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特色小镇的建设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旅游型特色小镇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结合自身独有的资源优势,注重“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的协调发展,是特色小镇类型中最普遍的一种。产业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基础,也是发展的支撑核心,本文立足于城乡规划学科,分析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发展的现状,基于青木川镇的实际案例分析,探究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的优化策略,旨在为陕南地区旅游型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合理的空间支持,进而带动旅游型特色小镇的社会经济发展。本文以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具体以宁强县青木川镇作为案例,运用了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首先对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的产业及其空间进行了具体的分类,并对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的基本情况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之上,以青木川镇为例归纳演绎了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的问题,最后对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从优化目标、优化内容、优化原则、优化方法、优化策略五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优化策略解析。通过以上这些研究,丰富了特色小镇在东西部欠发达地区关于产业空间的理论研究,也为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的建设和规划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一是归纳总结了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的组成要素,产业要素由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服务产业构成;同时产生了相对应的产业空间要素,即主导产业空间、辅助产业空间和服务产业空间。二是构建了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的优化体系,明确了普遍适用于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的优化内容,包括:主导产业空间优化、辅助产业空间优化和服务产业空间优化。三是提出了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的优化策略,镇域对整个特色小镇的产业空间进行宏观性的优化,镇区主要对旅游产业空间进行具体优化分析。最后,在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优化策略的基础上,对青木川镇产业空间的优化提出了具体的方案。
二、云南省畜牧业信息化建设概况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省畜牧业信息化建设概况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省元谋县高原特色农业政策执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线 |
五、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公共政策及其执行的基础理论 |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内涵 |
一、公共政策的内涵 |
二、高原特色农业政策的含义 |
第二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
一、公共政策执行的内涵 |
二、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 |
三、公共政策执行的偏差与矫正 |
第三节 公共政策执行的基础理论 |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二、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 |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二章 高原特色农业政策概述 |
第一节 高原特色农业政策出台的背景 |
一、资源优势明显 |
二、产业基础较好 |
三、政策环境良好 |
四、市场优势明显 |
五、地位更加突出 |
第二节 高原特色农业政策的具体内容 |
一、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
二、财政补贴扶持政策 |
三、金融保险支持政策 |
四、其他政策 |
第三节 云南省元谋县高原特色农业政策的执行目标 |
一、云南省元谋县高原特色农业政策执行目标 |
二、云南省元谋县高原特色农业政策执行目标的指标说明 |
第三章 元谋县高原特色农业政策执行现状及成效 |
第一节 元谋县高原特色农业政策执行现状调查 |
一、问卷调查 |
二、访谈调查 |
第二节 元谋县高原特色农业政策执行现状 |
一、元谋县高原特色农业政策执行目标完成情况 |
二、元谋县高原特色农业政策执行主体现状 |
三、元谋县高原特色农业政策执行客体现状 |
四、元谋县高原特色农业政策执行环境现状 |
第三节 元谋县高原特色农业政策执行成效 |
一、农林牧渔产业提质增效 |
二、科研成果和技术力量资源增强 |
三、延伸了农业产业链带动增收 |
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发展 |
第四章 元谋县高原特色农业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元谋县高原特色农业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 |
一、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 |
二、政策执行主体存在的问题 |
三、政策执行客体存在的问题 |
四、政策执行环境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元谋县高原特色农业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政策制定公众参与度低 |
二、政策执行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 |
三、政策执行过程中信息不对称 |
四、政策执行资金投入不足 |
第五章 优化元谋县高原特色农业政策执行的对策 |
第一节 优化政策制定机制 |
一、统筹制定农业政策 |
二、塑造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参与型政治文化 |
三、完善政策决策体制 |
四、实施有差异化的政策 |
第二节 提高政策执行主体的执行能力 |
一、加强相关政策执行的信息公开 |
二、畅通投诉监督的渠道 |
三、完善对执行主体培训和监督考核 |
四、加强政策评估和反馈 |
五、加强部门协作和沟通 |
第三节 调动政策客体的参与度 |
一、提高认知水平,因材施教 |
二、分主体进行宣传 |
三、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
第四节 优化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环境 |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
二、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
三、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
四、发展智慧农业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访谈记录 |
附录二 元谋县高原特色农业政策执行情况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2)基于钻石模型的云南乡村旅游市场竞争力评价研究 ——以丽江白沙古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乡村旅游 |
二、乡村旅游市场 |
三、乡村旅游市场竞争力 |
四、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 |
一、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二、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钻石模型”研究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乡村旅游 |
二、乡村旅游市场竞争力 |
第二节 波特“钻石模型”研究 |
一、波特“钻石模型”理论 |
二、“钻石模型”在旅游业中的运用及改进 |
第三章 基于改进“钻石模型”的乡村旅游市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一节 乡村旅游市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三、评价指标因素说明 |
第二节 乡村旅游市场竞争力评价方法及过程 |
一、基本原理 |
二、评价过程 |
三、计算方法 |
四、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
第四章 白沙古镇乡村旅游市场竞争力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白沙古镇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
一、白沙概况 |
二、白沙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第二节 白沙古镇乡村旅游市场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一、旅游要素分析 |
二、需求条件分析 |
三、旅游相关产业分析 |
四、旅游企业竞争分析 |
五、外部因素分析 |
第三节 白沙古镇乡村旅游市场竞争力评价结果 |
一、白沙古镇乡村旅游市场竞争力评价 |
二、白沙古镇乡村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白沙古镇乡村旅游市场竞争力提升策略 |
第一节 合理规划旅游发展,有效配置资源 |
第二节 营造健康市场环境,加强基础设施 |
第三节 探索自主发展道路,发挥农业优势 |
第四节 强化从业人员教育,统一服务标准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一、不足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3)中缅智慧边境管控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边境安全相关研究 |
1.2.2 边境管控相关研究 |
1.2.3 智慧边境相关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理论基础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中缅边境地区概况 |
2.1 地理环境与行政区划 |
2.1.1 自然环境 |
2.1.2 人文历史 |
2.1.3 行政区划 |
2.2 边境口岸与交通网络 |
2.2.1 边境口岸 |
2.2.2 交通网络 |
2.3 民族构成与经济社会发展 |
2.3.1 民族构成 |
2.3.2 经济社会发展 |
第3章 中缅边境管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中缅边境管控现状对比分析 |
3.1.1 中方的边境管控 |
3.1.2 缅方的边境管控 |
3.2 中缅边境管控面临的安全挑战 |
3.2.1 传统安全问题仍然存在 |
3.2.2 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
3.3 中缅边境管控存在的问题 |
3.3.1 抵边村寨“空心化” |
3.3.2 边境数据利用水平亟待提升 |
3.3.3 现行边境管理体制有待提高 |
3.3.4 边境防控体系建设亟需完善 |
3.3.5 口岸出入境管理效能需提升 |
3.4 中缅边境管控存在问题的原因 |
3.4.1 地理环境复杂 |
3.4.2 跨境民族构成复杂 |
3.4.3 非法利益链条化 |
3.4.4 经济发展差异大 |
第4章 中缅智慧边境管控体系构建 |
4.1 智慧边境概念界定 |
4.2 智慧边境管控体目标与原则 |
4.2.1 智慧边境管控体系建设目标 |
4.2.2 智慧边境管控体系建设原则 |
4.3 智慧边境管控体系构成要素 |
4.3.1 智慧边境管控主体 |
4.3.2 智慧边境管控客体 |
4.3.3 智慧边境管控方式 |
4.4 智慧边境管控体系构建 |
4.4.1 边境基础设施建设 |
4.4.2 边境防控网络 |
4.4.3 情报信息共享平台 |
4.4.4 大数据融合分析平台 |
4.4.5 风险识别评估机制 |
4.4.6 预警与跟踪机制 |
4.4.7 应急处突维稳机制 |
4.5 智慧边境管控体系运行机制 |
第5章 完善中缅智慧边境管控体系的路径探析 |
5.1 强化边疆治理政策供给,提升边疆治理能力 |
5.2 推进边境经济社会发展,增强边民幸福指数 |
5.3 完善边境管理法律体系,推进边防法制建设 |
5.4 强化边民国家认同意识,提高管边控边效能 |
5.5 深化中缅警务合作机制,加强部门协同合作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讨论 |
6.2.1 创新之处 |
6.2.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次区域合作研究进展 |
1.3.2 府际治理研究进展 |
1.3.3 云南参与次区域合作研究进展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次区域合作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合作特征 |
2.2 府际治理 |
2.2.1 理念演进 |
2.2.2 次区域府际治理实践路径 |
2.3 地域分工理论 |
2.3.1 中心—外围理论 |
2.3.2 地缘区位论 |
2.3.3 劳动地域分工和协作理论 |
2.3.4 经典博弈理论 |
第3章 次区域府际合作的驱动机制 |
3.1 府际关系的APT—R因子模型 |
3.1.1 发展引力(Attraction) |
3.1.2 梯度压力(Pressure) |
3.1.3 战略推力(Thrust) |
3.1.4 博弈阻力(Resistance) |
3.2 基于主体异质性的府际博弈分析 |
3.2.1 有限理性概念 |
3.2.2 群体策略选择 |
3.2.3 演化稳定策略 |
3.2.4 合作博弈机制 |
3.2.5 群体选择与直接互惠 |
第4章 云南参与澜湄次区域合作进程 |
4.1 澜湄合作机制演变 |
4.1.1 合作成效 |
4.1.2 存在问题 |
4.2 阶段特征 |
4.2.1 前期积累准备阶段(1950-1991 年) |
4.2.2 构建合作框架阶段(1992-2002 年) |
4.2.3 积极参与实践阶段(2003-2014 年) |
4.2.4 融入澜湄合作阶段(2015 年—今) |
4.3 重点合作区域 |
4.3.1 中越河口—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 |
4.3.2 中缅瑞丽—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 |
4.3.3 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 |
4.3.4 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 |
4.3.5 境外合作区 |
4.4 主要合作领域 |
4.4.1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4.4.2 产能合作成效显着 |
4.4.3 贸易畅通方兴未艾 |
4.4.4 资金融通格局初现 |
4.4.5 民心相通深入人心 |
4.5 问题与瓶颈 |
4.5.1 支持沿边地区开放的机制与功能不完善 |
4.5.2 边境贸易互补性不高 |
4.5.3 交通瓶颈 |
4.5.4 产能合作示范效应不显着 |
4.5.5 非公共安全隐患较大 |
第5章 基于APT—R因子的府际合作机制研究 |
5.1 次区域主体利益分析 |
5.1.1 泰国利益诉求 |
5.1.2 缅甸利益诉求 |
5.1.3 越南利益诉求 |
5.1.4 柬埔寨利益诉求 |
5.1.5 老挝利益诉求 |
5.1.6 中国及中国云南利益诉求 |
5.2 基于APT—R模型的府际关系动力机制 |
5.2.1 合作发展引力(A) |
5.2.2 发展梯度压力(P) |
5.2.3 战略协同推力(T) |
5.2.4 地缘博弈阻力(R) |
第6章 基于APT—R模型的府际关系情景模拟 |
6.1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情景分析 |
6.1.1 实施前稳态 |
6.1.2 策略扰动者 |
6.1.3 实现路径 |
6.1.4 模型设计 |
6.1.5 策略模拟 |
6.1.6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
6.2 澜湄合作机制情景分析 |
6.2.1 实施前稳态 |
6.2.2 策略扰动者 |
6.2.3 实现路径 |
6.2.4 模型改进 |
6.2.5 策略模拟 |
6.2.6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
6.3 强化云南辐射功能的情景分析 |
6.3.1 辐射中心策略 |
6.3.2 策略模拟 |
6.3.3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
6.4 案例: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府际治理研究 |
6.4.1 府际关系情境分析 |
6.4.2 府际合作领域 |
6.4.3 府际治理政策设计 |
第7章 云南参与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路径与建议 |
7.1 府际合作路径 |
7.1.1 促进互联互通 |
7.1.2 促进跨境产能合作 |
7.1.3 支持次级政府府际合作 |
7.1.4 促进跨境旅游合作 |
7.1.5 促进贸易畅通 |
7.2 府际治理保障措施 |
7.2.1 要素流动保障 |
7.2.2 企业主导保障 |
7.2.3 政府推动保障 |
7.2.4 辐射功能保障 |
7.2.5 改革赋权保障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发表论文情况 |
参加课题研究情况 |
致谢 |
(5)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1949-195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 研究现状概述 |
(二) 主要成果分析 |
(三) 存在的不足与要加强研究的问题 |
四、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六、相关概念的厘定 |
(一) 民族与少数民族 |
(二) 少数民族上层人士与少数民族代表人士 |
(三) 统战与少数民族统战 |
(四) 民族工作与少数民族统战工作 |
第二章 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统战思想 |
(一) 无产阶级政党的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 |
(二) 无产阶级政党应在不同历史阶段组成不同性质的统一战线 |
(三) 无产阶级政党要“照顾同盟者利益” |
(四) 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不能获得解放 |
(五) 历史地对待民族问题 |
(六) 以真正无产阶级的态度对待民族问题 |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族统战思想 |
(一) 坚持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领导 |
(二) 党与非党人士合作共事商量办事 |
(三) 劳动人民同非劳动人民联盟 |
(四) 团结民族上层有利于争取下层 |
(五) 加强民族团结 |
(六) 慎重稳进推进民族地区社会改革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容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的时代背景 |
(一) 民族地区敌对势力猖獗和匪患严重 |
(二) 民族地区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
(三) 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薄弱 |
(四) 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
(五) 民族上层自身仍具有特殊权威 |
二、解放之初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 |
(一) 耐心争取西藏上层,和平解放西藏 |
(二) 反复争取西北叛乱部落首领,平息西北叛乱 |
(三) 妥善安置甘青新边境哈族流窜部落首领,安定社会秩序 |
(四) 真诚团结西南少数民族上层,为解放大西南创造条件 |
三、民主改革过程中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 |
(一) 团结封建地主制度地区的封建主,不动多余浮财 |
(二) 团结奴隶制和封建农奴制地区的农奴主,和平协商推进改革 |
(三) 团结原始社会末期地区的民族首领,直接过渡实现改革 |
(四) 团结牧区的头人牧主,牧区实现和平改革 |
四、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 |
(一) 对牧区的牧主在经济上实行赎买政策 |
(二) 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在政治上给予适当安排 |
(三) 保障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生活水平 |
(四) 平息西藏武装叛乱,废除封建农奴制度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途径 |
一、借助民主建政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
(一) 借助民主建政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
(二) 借助民主建政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
二、结合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
(一) 结合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
(二) 结合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
三、通过特殊人物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
(一) 通过特殊人物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
(二) 通过特殊人物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
四、结合访问参观等活动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开展统战 |
(一) 结合访问参观等活动开展统战的实践运用 |
(二) 结合访问参观等活动开展统战的效果分析 |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方法 |
一、和平协商的方法 |
(一) 和平协商方法的运用 |
(二) 和平协商方法的评价 |
二、区别对待的方法 |
(一) 区别对待方法的运用 |
(二) 区别对待方法的评价 |
三、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的方法 |
(一) 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方法的运用 |
(二) 政治争取与军事准备相结合方法的评价 |
四、“派下去”“请上来”的方法 |
(一) “派下去”“请上来”方法的运用 |
(二) “派下去”“请上来”方法的评价 |
五、教育改造的方法 |
(一) 教育改造方法的运用 |
(二) 教育改造方法的评价 |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经验教训及当代启示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基本经验 |
(一)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
(二) 坚持大团结大联合 |
(三) 坚持共同繁荣发展 |
(四) 坚持协商民主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的主要教训 |
(一) 必须加强政治团结合作 |
(二) 必须充分照顾同盟者利益 |
(三) 必须尊重民族宗教感情 |
(四) 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和改造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上层统战工作对新时代少数民族统战工作的启示 |
(一) 抓好干部人才选派、培养和引进,不断强化人才支撑 |
(二) 务实推进产业发展,夯实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 |
(三) 坚持民生优先,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四)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五) 推动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 |
(六) 更加注重文化统战,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七) 扎实做好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统战工作,壮大共同奋斗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研究的难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难点 |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边境、云南边境地区 |
二、内生发展、内生发展动力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内生发展理论 |
二、区域管理学理论 |
三、可持续发展管理理论 |
四、反贫困理论 |
第二章 云南边境地区地理与发展概述 |
第一节 云南边境地区地理概况 |
一、区位地理与气候环境 |
二、地形地势与自然资源 |
三、人口分布和民族构成 |
第二节 云南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一、区域历史发展概况 |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第三章 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的困境与反思 |
第一节 环境保护的困境与阻碍 |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失衡 |
二、落后的环保意识与难以落实的环保执法 |
三、人居环境问题与农业污染问题突出 |
第二节 思想观念的禁锢与束缚 |
一、传统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与保守性 |
二、乡村权威观念错位导致民主自治形式化 |
三、封建迷信削弱政府法治权威 |
第三节 边境管理的困难与挑战 |
一、社会转型期的社会越轨与安全隐患 |
二、人口流动引发社会矛盾 |
三、地方政府服务能力不足 |
第四节 资金要素的限制与约束 |
一、基层财政困难贻误日常工作的开展 |
二、基础设施落后限制乡村社会发展 |
三、乡村物流发展水平难以满足农业市场需求 |
四、产业规划布局不合理 |
第五节 土地要素的羁系与困局 |
一、土地经营流转问题 |
二、农业产业经营风险问题 |
三、农业产业发展水平问题 |
第六节 科教文卫要素的滞后与尴尬 |
一、科技发展水平长期滞后 |
二、教育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
三、文化传承与保护不足 |
四、卫生事业发展水平有限 |
第七节 人力资源要素的窘境与难题 |
一、乡村人口流失问题 |
二、基层政府组织建设问题 |
三、乡村干部文化素质水平问题 |
四、乡村利益矛盾激化问题 |
第四章 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提升路径 |
第一节 克服生态环境束缚 |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生态脆弱区 |
二、合理规划农耕区域,科学制定适宜本地的环保规章 |
三、完善乡村环境综合治理,科学治理农业污染 |
第二节 打破落后思想观念 |
一、强化乡风民风建设,破除落后消极思想的禁锢 |
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强化村民自我管理意识 |
三、健全乡村治理法规,村规民约正式化 |
第三节 完善边境管理办法 |
一、健全边境管理法律法规,寻求边境治理跨国合作 |
二、完善人口流动管理办法,“三非”人员管理程序化 |
三、创新公共产品或服务模式,加强区域信息化服务建设 |
第四节 开拓经济收入渠道 |
一、加大本地区旅游开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巩固经济发展基石 |
三、完善乡村物流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
四、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实现产业化经营 |
第五节 激发农业经营潜力 |
一、推动土地流转,强化土地集约利用 |
二、筹划产业风险基金,补偿农民经营风险 |
三、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可持续增收能力 |
第六节 强化科教文卫建设 |
一、争取高校指导合作,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
二、提升义务教育质量,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
三、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提升乡村文明水平 |
四、保证基本医疗保障,突出重点病症防疫 |
第七节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
一、优化政策吸引力,诱导乡村外流人员回流 |
二、完善地方性规章制度,加强基层政府组织建设 |
三、鼓励本地精英参与,有效发挥乡贤带头作用 |
四、理顺群体利益矛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中国数字乡村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方法 |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数字乡村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的基本观点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村的主要观点 |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的主要论述 |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主要阐释 |
二、数字乡村建设的背景条件 |
(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
(三)数字乡村建设的推进 |
三、数字乡村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点 |
(一)数字乡村基本内涵 |
(二)数字乡村的主要特点 |
四、数字乡村建设现状 |
(一)数字乡村建设的主要成果 |
(二)数字乡村建设中的问题 |
(三)数字乡村建设中问题的致因 |
五、数字乡村建设主要思路 |
(一)加强乡村人才引进与培养 |
(二)提高乡村居民及乡村工作队伍的素质 |
(三)完善乡村信息基础设施 |
(四)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乡村产业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数字乡村建设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8)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综述与基础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脆弱性 |
2.1.2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 |
2.1.3 旅游突发事件 |
2.2 研究综述 |
2.2.1 脆弱性研究综述 |
2.2.2 旅游突发事件研究综述 |
2.2.3 总体研究述评 |
2.3 基础理论 |
2.3.1 VSD脆弱性模型 |
2.3.2 事故致因理论 |
2.3.3 系统论 |
2.3.4 系统安全理论 |
2.4 本研究拟探索方向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和旅游突发事件的水平测度 |
3.1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的水平测度 |
3.1.1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指标体系 |
3.1.2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
3.1.3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评价结果 |
3.2 旅游突发事件的水平测度 |
3.2.1 旅游突发事件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
3.2.2 旅游突发事件评价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直接效应 |
4.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4.2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4.2.1 模型设定 |
4.2.2 数据说明 |
4.3 实证分析 |
4.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4.3.2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直接效应分析 |
4.3.3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直接效应的区域差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门槛效应 |
5.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5.2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5.2.1 面板门槛模型设定 |
5.2.2 数据说明 |
5.3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门槛效应分析 |
5.3.1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分析 |
5.3.2 静态旅游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分析 |
5.3.3 动态旅游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非均衡性旅游突发事件的异质性影响 |
6.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6.2 面板分位数模型设定 |
6.3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非均衡性旅游突发事件的异质性影响 |
6.3.1 整体脆弱性对非均衡性旅游突发事件的异质性影响 |
6.3.2 子系统脆弱性对非均衡性旅游突发事件的异质性影响 |
6.4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非均衡性旅游突发事件异质性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
6.4.1 东部地区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非均衡性旅游突发事件的异质性影响 |
6.4.2 中部地区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非均衡性旅游突发事件的异质性影响 |
6.4.3 西部地区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非均衡性旅游突发事件的异质性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1.1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具有显着的时空特征 |
7.1.2 旅游突发事件具有显着的时空特征 |
7.1.3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具有显着的直接效应 |
7.1.4 旅游目的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存在门槛效应 |
7.1.5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非均衡性旅游突发事件具有异质性影响 |
7.1.6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区域异质性 |
7.2 研究的创新与贡献 |
7.2.1 构建了旅游目的地脆弱性评价体系 |
7.2.2 揭示了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预测作用 |
7.2.3 考察了旅游发展水平的门槛作用 |
7.3 管理启示 |
7.3.1 树立系统协调的脆弱性治理理念 |
7.3.2 构建基于旅游突发事件水平的差异化脆弱性治理体系 |
7.3.3 平衡旅游发展水平与增长速度,提升旅游发展质量 |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7.4.1 研究局限 |
7.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A 2011-2017年全国31省域旅游目的地脆弱性评价得分 |
附录 B 2011-2017年全国31省域旅游目的地旅游突发事件评价得分 |
附录 C 2011-2017年全国31省域旅游突发事件数量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基于精准扶贫战略的山区贫困县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以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
一、国外土地利用分区研究进展 |
二、国内土地利用分区研究动态 |
三、国内精准扶贫研究进展 |
四、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小结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技术路线 |
五、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基于精准扶贫战略的土地利用分区理论体系研究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基于精准扶贫战略的土地利用分区概念 |
二、基于精准扶贫战略的土地利用分区相关理论 |
三、基于精准扶贫战略的土地利用分区的原则 |
第二节 基于精准扶贫战略的土地利用分区研究可行性探讨 |
一、精准扶贫与土地利用分区在目标上具有高度契合点 |
二、研究方法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
三、两者结合具有相互促进作用 |
第三章 禄劝县土地利用分区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
一、区划概况 |
二、自然条件 |
三、社会经济条件 |
四、贫困状况及特点 |
五、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 |
六、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及对贫困的影响 |
第二节 分区单元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
一、分区单元的选择 |
二、数据来源 |
第三节 分区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选取要求 |
二、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四节 土地利用分区指标测算 |
一、数据标准化 |
二、权重值的确定 |
三、测算指标类分值 |
四、计算各分区单元综合分值 |
第五节 确定土地利用分区方案 |
一、聚类分析 |
二、聚类分析结果 |
三、聚类分析结果的调整与修正 |
四、土地利用分区结果 |
第四章 区域土地利用方向与精准扶贫发展重点途径 |
第一节 西南部新型城镇与特色产业开发扶贫区(Ⅰ) |
一、区域概况 |
二、贫困状况 |
三、土地利用现状 |
四、土地利用方向 |
五、巩固精准扶贫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途径和措施 |
第二节 中部山区大农业开发与生态扶贫区(Ⅱ) |
一、区域概况 |
二、贫困状况 |
三、土地利用现状 |
四、土地利用方向 |
五、巩固精准扶贫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途径和措施 |
第三节 东部高原山区特色农业与旅游集镇开发扶贫区(Ⅲ) |
一、区域概况 |
二、贫困状况 |
三、土地利用现状 |
四、土地利用方向 |
五、巩固精准扶贫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途径和措施 |
第四节 北部高山峡谷特色产业开发扶贫与土地生态保护区(Ⅳ) |
一、区域概况 |
二、贫困状况 |
三、土地利用现状 |
四、土地利用方向 |
五、巩固精准扶贫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途径和措施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 禄劝县土地利用分区指标数据原始值表 |
附表二 禄劝县土地利用分区指标数据标准值表 |
附表三 近似矩阵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10)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以宁强县青木川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创建中国特色小镇的目的及意义 |
1.1.2 中国特色小镇的产业空间问题 |
1.1.3 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的发展潜力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3.1 陕南 |
1.3.2 旅游型特色小镇 |
1.3.3 产业空间 |
1.3.4 优化策略 |
1.4 研究内容与空间范围 |
1.4.1 研究空间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基础理论研究 |
2.1.1 城乡规划学理论 |
2.1.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1.3 区位理论 |
2.1.4 产业集聚理论 |
2.1.5 点轴理论 |
2.2 国外旅游型特色小城镇产业空间理论与实践研究 |
2.3 国内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理论与实践研究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问题研究 |
3.1 陕南地区概况 |
3.1.1 地形地貌 |
3.1.2 气候特征 |
3.1.3 水文资源 |
3.1.4 历史人文 |
3.1.5 文化特征 |
3.2 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概况 |
3.2.1 区位概况 |
3.2.2 自然环境 |
3.2.3 旅游资源 |
3.2.4 地域文化特征 |
3.2.5 社会经济 |
3.3 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问题研究——以青木川镇为例 |
3.3.1 青木川镇产业构成 |
3.3.2 青木川镇域产业空间构成 |
3.3.3 青木川镇区产业空间构成 |
3.3.4 青木川镇镇域产业空间问题 |
3.3.5 青木川镇镇区产业空间问题 |
3.4 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影响因素 |
3.4.1 内生基础因素 |
3.4.2 市场经济因素 |
3.4.3 政策制度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
4.1 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优化目标 |
4.1.1 产业优化目标 |
4.1.2 产业空间优化目标 |
4.2 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优化内容 |
4.2.1 主导产业空间优化内容 |
4.2.2 辅助产业空间优化内容 |
4.2.3 服务产业空间优化内容 |
4.2.4 产业空间关系优化内容 |
4.3 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优化原则 |
4.3.1 差异性原则 |
4.3.2 系统性原则 |
4.3.3 层次性原则 |
4.3.4 可持续原则 |
4.4 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优化方法 |
4.5 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优化策略 |
4.5.1 镇域产业优化策略 |
4.5.2 镇域产业空间优化策略 |
4.5.3 镇区产业优化策略 |
4.5.4 镇区产业空间优化策略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青木川镇产业空间优化实践研究 |
5.1 青木川镇产业空间优化目标 |
5.1.1 青木川镇产业优化目标 |
5.1.2 青木川镇产业空间优化目标 |
5.2 青木川镇产业空间优化原则 |
5.2.1 可持续发展原则 |
5.2.2 生态优先原则 |
5.2.3 可操作性原则 |
5.3 青木川镇产业空间优化方案 |
5.3.1 青木川镇镇域产业优化方案 |
5.3.2 青木川镇镇域产业空间优化方案 |
5.3.3 青木川镇镇区产业优化方案 |
5.3.4 青木川镇镇区产业空间优化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要素构成 |
6.1.2 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问题总结 |
6.1.3 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优化体系构建 |
6.1.4 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优化策略应用——以青木川镇为例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云南省畜牧业信息化建设概况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省元谋县高原特色农业政策执行研究[D]. 李泽丽.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基于钻石模型的云南乡村旅游市场竞争力评价研究 ——以丽江白沙古镇为例[D]. 乔思琪.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中缅智慧边境管控体系构建研究[D]. 赖足兰.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D]. 闫晓燕.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5]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1949-1959)[D]. 唐丕跃.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6]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提升研究[D]. 张留飞.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中国数字乡村建设问题研究[D]. 赵练达.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8]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影响机制[D]. 黄倩. 华侨大学, 2020(01)
- [9]基于精准扶贫战略的山区贫困县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以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为例[D]. 李秋德.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10]陕南旅游型特色小镇产业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以宁强县青木川镇为例[D]. 左竞骞. 长安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