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城镇发展战略思考──以广东省广宁县建设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钊[1](2020)在《MJ私房烘焙项目县域市场营销策略优化》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带动下,低线城市和县域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消费能力的也日益提升。因此,越来越多的电商企业和大城市中的品牌开始将业务延伸覆盖到低线城市、农村县域的广阔市场中,众多的商机也逐渐被发现出来。受限于低线城市和县域地区的商业模式传统、单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大城市居民存在出入,消费能力也相对较弱,一些商家和品牌企业在市场下沉的过程中,将在一二线城市的营销策略直接套用到县域地区中,导致最终发展不如预期的案例比比皆是。本文的研究对象MJ私房烘焙项目设立于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论文主要对其在该县域市场的营销策略进行研究。首先通过调查访谈了解该项目的营销现状,发现研究对象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营销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结合烘焙行业的发展、市场需求和县域地区的经济情况,对项目的产品、定价、渠道和促销等方面进行分析,立足县域市场,为项目的营销策略进行优化,包括项目的品牌建设、产品线的创新、销售渠道的拓展、价格定位、促销方案等方面的内容。希望通过在营销策略上的优化,为MJ私房烘焙项目树立起品牌形象,提升该项目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其营业收入的能力。
李淑桃[2](2020)在《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以龙仙镇青云村为例》文中提出贫困村的规划建设是脱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也是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发展的关键。2017年,广东省提出“2277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重要举措,总投入财政资金300多亿元。根据“无规划,不建设”的要求,所有省定贫困村都编制了相关规划并于2019年基本完成了整治建设任务。那么,这批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情况到底怎样?对其进行科学的实施评价十分必要。本文以具有一定示范意义和代表性的翁源县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村庄规划实施评价的实证研究。不仅为这批省定贫困村的规划实施评价工作提供借鉴,同时也为其他类似地区的村庄规划与建设工作提供参考。目前,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多集中在城市规划领域,对于村庄规划的实施评价研究十分贫乏。本文借鉴和吸纳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的特点,构建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体系。该实施评价体系包括实施效果和实施过程两部分的评价。实施效果评价主要从实施结果和实施绩效两方面分析规划的落实情况以及对村庄和村民产生的影响;实施过程评价主要从政策保障、资金管理、主体协作和技术支撑四个方面评析规划实施的运作机制及影响因素。依据上述实施评价体系,论文重点以翁源县青云村为例,通过详实深入的实证调研,对其规划实施效果和实施过程进行全面评价。实施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规划实施广度较好,但由于村民主体意愿变更、资金规模估算偏差大等原因导致实施深度较差,部分项目的变更对经济性和效用性考虑有所欠缺;规划实施成效主要集中在人居环境水平的提升上,对农民增收带动尚不明显,但不同类型的自然村由于资金投入、建成效果的不同,村民的评价差异较大。在实施过程评价部分,地方政策的完善性、资金整体的统筹性、规划编制期间各相关团队的协同性均有效促进了青云村村庄规划的实施,但同时在配套政策的协调性、建设资金投入的精准度、规划实施阶段各利益主体间的协同性、深化设计方案的适用性和建设工程质量的可控性方面存在不足。青云村在规划实施效果和规划实施过程评价中所反映的情况在翁源县乃至广东省其他省定贫困村中均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本文构建的评价体系也对广东省定贫困村以及我国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导、以人居环境整治为主要任务的欠发达地区村庄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对于尚在摸索中的贫困村规划编制与实施,本论文既注重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探讨,更注重深入细致的实证研究,以期发现贫困村规划建设及相关推进政策需要规避和重视的问题,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欠发达地区的村庄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罗浚朗[3](2020)在《广东省半收缩地区时空演变及用地扩张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收缩是当今国际城市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用于形容由于去工业化而导致人口减少和经济衰退的城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西方国家由于郊区化、去工业化、全球化导致的产业转移等原因普遍出现了城市收缩现象,而近年来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时代走向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部分城市和地区也相应地出现收缩现象。《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首次提出收缩型中小城市,要求其“瘦身强体,转变惯性的增量规划思维,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中小城市的精明收缩成为城市治理的重要议题。广东省作为快速城镇化、高度工业化的典型地区,在经济普遍增长的同时,近年来部分地区也发生人口流失的现象。本文将这种“增长中的收缩”定义为半收缩现象,并针对广东省半收缩地区的识别、城市用地扩张特征、演变及其机理展开研究,以期对半收缩地区的治理提供参考。首先,研究针对半收缩地区的识别、空间分布及时空演变进行分析。通过对国内外文献中关于收缩城市的界定标准包括数据来源、指标选取、研究尺度等方面进行梳理,选择针对广东省118个县区级行政单元和56个镇级行政单元(东莞、中山)进行研究。同时结合广东省城市化发展历程以人口、经济维度划分为快增长、慢增长、半收缩及双重收缩四种类型,最终使用2005-2018年数据识别出54个半收缩单元。在空间分布上,半收缩地区呈现“双圈层”结构,即广东省外围城市的外环及珠三角外围县区的内环;在社会经济上,半收缩单元呈现人口规模小、经济规模小、但增长快的特征,可以称之为后发地区的领跑者。通过对两个阶段半收缩地区分布的时空演变分析发现,2010年后广东省半收缩地区出现外环消退、内环减半的现象。其次,针对广东省半收缩地区在2011-2018年期间城镇用地扩张特征展开研究。分析发现,在城镇用地规模上半收缩地区占比不大为12.3%,但其扩张速度最高,其中县区级半收缩地区在2011-2018年间城镇用地规模增长32.9%,明显高于其他三类增幅。在用地结构上,半收缩地区工矿低、住宅高特征明显,而2010年后城市扩张由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拉动。在用地效率上半收缩地区水平低且增速最低,快速用地扩张带来的要素稀释效果明显。再次,以惠州市龙门县作为典型案例、针对半收缩地区城镇用地扩张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增长极外围地区的区位特征、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特征、以及珠三角退二进三产业外溢的产业发展环境等,都成为广东省半收缩地区用地快速扩张的原因。这种扩张还伴随着生态资源对地区发展的正反作用、以及产业结构单一导致抗冲击能力差等效应。最后,基于广东省半收缩地区的时空演变及空间扩张机理分析,借鉴精明收缩等理念以及国外城市收缩治理的案例,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框架内提出针对广东省半收缩地区的规划响应策略,通过差异化规划、全省统筹的方式确定半收缩地区的分布,建立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以促进半收缩地区在收缩中合理发展,以及通过绿色折抵等制度创新为半收缩地区提供发展机遇。
阮宇超[4](2020)在《资源导向下珠三角外围地区乡村集群化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域发展失衡、城乡差异巨大是制约广东省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改变乡村落后的发展面貌,近年来广东省投入了大量公共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整治建设,而分布在珠三角外围相对落后地区的村庄更是扶持建设的重点。尽管相应举措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珠三角外围地区乡村建设发展水平依旧明显落后于珠三角地区。同时,在大规模的乡村整治建设行动中,同样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方面,缺乏对乡村资源利用与价值发挥的充分考虑,村庄环境面貌得到改善但依旧未能形成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大量以单一村庄为实施对象的“就村论村”建设思路,也往往造成地缘优势相对较弱的珠三角外围地区村庄发展孤立被动、产业结构同质单一、乡村资源闲置浪费等困境。面对这些问题,在当前村庄人居环境已得到较大改善的情况下,珠三角外围地区乡村振兴的下一步重点必须有所转变,探索实现村庄资源高效利用、经济产业有效发展的建设模式,以推动该地区乡村整体经济社会水平提升、缩小地区内部城乡差异、拉近与珠三角村庄的差距,促进区域平衡协调发展。基于以上思考,笔者提出了“以资源为导向集群化发展”的思路。通过解读资源导向下乡村建设发展的内涵及其目标方向,明确以多村联合、共享共建的集群化发展模式为实施路径;分析其在促进乡村资源价值整合提升、村庄产业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具体作用,论证资源导向下乡村集群化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并进一步探究影响乡村集群化发展的动力因素和制约因素,分析乡村集群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的相应条件以及可能面临的问题挑战。在此基础上,结合珠三角外围地区乡村的现状发展特征,从乡村集群形成、运作、发展的动态视角出发,构建了包含资源普查、规划编制、建设管理、乡村治理、政策保障等五个层面的指导性策略。旨在为珠三角外围乡村地区,提供更加适应新时期需求的建设发展思路,也为全国类似的乡村地区,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刘亚晶[5](2020)在《基于人地关系的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域协调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取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进一步要求优化区域互助和深化区域合作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然而长期以来,不管是在全国层面还是在区域层面都面临着“不协调、不平衡、不持续”的重大挑战,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如何通过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安排区域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资源利用间的发展关系,区域间形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持续承载的发展新格局,已经成为当前区域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人地关系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馈,包含了多功能的地理环境与多层次的人类活动主体的相互作用、彼此渗透与双向生成;区域协调是指在既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各区域之间发展机会趋于均等,发展利益趋于一致,总体上处于发展同步、利益共享的相对协调状态,区内通过良性竞争与紧密合作形成一个相互促进、协同的有机整体。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明确要求广东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实现优势互补的差异化协调发展。然而广东省因其固有的“核心-外围”空间结构,区内发展差异较大,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典型性、迫切性和全局性。改革开放之后,省内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各地级市之间的空间竞争与合作的相互作用愈发紧密,整体上看各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耦合度逐渐提高,但山区地区耦合度低于沿海地区;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能力在逐渐增强,但是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水平正在逐渐拉大,珠三角地区协调发展水平显着高于省域外围地区,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问题亦愈加突出。因此,作为我国经济第一强省,广东需要深入实践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针对省内区域发展失衡的问题,在优化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强化粤东西北支持力度,特别是区域发展的空间政策调控方面开展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后发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工业化、城镇化新格局,率先构建海陆一体、陆海协调的海岸带经济发展新空间。本研究以广东省为案例,在梳理其人地关系区域演进规律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模型、建立评价体系,测度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时空分异,探求其区域协调发展的调控机理并提出优化调控的政策建议,是有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实践。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7个章节:第1章,绪论。从区域发展失衡、人地空间矛盾的现实问题和理论诉求出发,提出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阐明开展广东省人地关系空间协调性研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对本文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说明,搭建整体结构安排,明晰研究技术路线。第2章,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对本文涉及的人地关系、区域协调、调控机理等基本概念进行辨析,界定研究对象,对人地关系协调、区域发展规划、产业空间布局、城镇化与公共服务、资源环境承载力等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第3章,研究区域、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等方面介绍研究区域的概况,并对研究区域的划分和选择的缘由进行交代,介绍本文的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区域综合发展、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说明各项指标的具体意义并利用熵值法确定其影响权重的大小。第4章,广东省人地关系的区域分异研究。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从时间维度对广东省区域人地关系演进规律进行梳理,从地级市和四大区域两个空间维度剖析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以及综合发展的状况,进一步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四个方面对广东省人地关系的空间规律和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广东省人地关系的时空结构格局。第5章,广东省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时空测度。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评价广东省不同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耦合度和协调度的时空分布,构建人地关系空间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全省经济、社会、环境、资源4个子系统以及综合发展的空间协调发展状况,并总结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第6章,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调控机理与政策建议。基于前文相关章节的研究基础,利用地理加权回归和地理探测器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对广东省近年来发布和实施的区域调控规划政策及驱动力进行评估和解析,对现有区域政策实施效果、作用机制进行研判,从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共建、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海陆统筹等方面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第7章,结论与展望。归纳总结主要的研究结论,并说明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以及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研究表明:①广东省区域综合发展状况区域差距较大,珠三角地区综合发展状况较好且长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粤北山区综合发展状况波动较大,粤东地区和粤西地区综合发展状况较差;②广东省区域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的速度放缓,珠三角地区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水平在不断提高,粤东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事业增长较快,与珠三角地区的差距在不断缩小;③广东省各区域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协调性、均衡性较低,区域间协调发展矛盾仍然突出,需要衔接都市圈和大湾区建设,从基础设施、产业共建、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海陆功能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控。
彭雄亮[6](2020)在《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群是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产物,也是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空间载体。“湾区”自1990年代成为学术界区域研究对象以来,经历了由区域规划实践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发展历程。因此,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国土空间整体治理的背景下,通过对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演进的实证研究,提炼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对湾区城市群未来空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本文将研究对象环珠江口湾区界定为广东省内珠江出海口两岸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五座城市,再加上佛山。以六座城市为基础,本文从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历程出发,围绕三个核心议题展开论述:一是经过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的发展,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有哪些形态特征,其相互关系发生了怎样的演变?二是推动湾区空间发展动力机制是什么,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在空间演进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三是在湾区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构建面向未来的湾区空间结构和模式?论文总共分为八个部分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前两部分为文章概述与研究进展综述。第三部分为湾区形成的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基础,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GIS和RS数据对湾区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演进特征进行了实证。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视角,对推动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动力机制、空间模式和治理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第七部分提炼创新发展趋势下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和空间结构。最后一部分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第一部分是导论。“湾区”概念经历了学术讨论、规划实践和国家战略三个发展阶段,“环珠江口湾区”规划实践阶段的重要概念,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厘清空间发展的演变和规律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部分对“城市群”、“空间模式”等论文关键概念进行界定,以此提出论文的研究目标、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对城市形态演进和空间模式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提出文本研究框架。首先,从空间认识的本源出发,梳理从空间形态到空间模式研究的演变;其次,从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研究进展来看,“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构成了我国有关空间动力研究的基本框架;最后,本文认为,空间客体包含了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本底关系,空间治理的实质是推动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与空间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此,本文建立从城市群空间本底关系到空间模式的研究框架。第三部分从环珠江口湾区自然地理、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历史人文条件两个方面梳理了湾区形成的空间基础。珠江河口湾的自然地理条件演变影响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方向,以广府文化为主体,形成了开放兼容的湾区文化。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紧凑度指数、分维指数、等扇分析等,揭示湾区城市空间扩展的总体特征、组织差异和方向演变。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总体上呈高速增长,在珠江口喇叭型地形的制约下,建设用地持续向广深、广珠两个方向高速拓展,形成A字型总体空间格局。但珠江口东西两岸扇面规模和紧凑程度上差异较大,两岸发展并不平衡。随着建设空间的拓展,水体、农田等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用地类型斑块密度变低,建设空间的“不充分”和高价值生态空间的“破碎化”同步。加上持续台风影响最大的河口湾区域大规模近岸填海造陆,珠江口生态安全面临极大压力。第五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理论框架,进一步分析湾区空间发展的动力演变。“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作用力的交织推动了城市建设空间的拓展,但不同发展阶段主体的合力差异明显。在早期发展阶段,政府力和社会力以迁就市场力的方式吸引投资,造成空间利用的低效和“不充分”;到了中后期,市场力量通过与政府形成各种伙伴关系,主导了城市与区域空间的变革,加速东西两岸发展的“不平衡”。在生态空间的管治上,由于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生态空间面临碎化和安全压力。第六部分论述在国土空间整体治理趋势下,湾区未来空间逻辑转变和治理趋势。对比纽约的洲际合作治理、旧金山湾区的网络化联合治理和东京湾区的集中型治理模式,环珠江口湾区有充足的平原腹地实现东西岸均衡治理。因此,湾区未来空间治理重点转向对建设空间的柔性引导和生态空间的韧性管治,并建立以政府主体为主导,融合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三元协商机制。第七部分探讨创新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和结构。以政府力量为主导的国家科学平台建设形成新的创新城市节点,在基础科学研究的引导下,有能力改变传统“核心-边缘”城市体系下“中心城区研发与服务——城市节点产业服务——高新园区技术转化”的单向关系,朝着以“科学创新节点基础科学研究”为原点的新型节点簇群空间模式转变。因此,本文认为,未来创新湾区将逐渐形成“两脊三湾链”的空间结构。以广州-东莞-深圳形成的创新发展主轴和以广州-中山-珠海为次轴成为政府推动空间均衡发展的的关键。另一方面,内湾地区应实行更为严格的生态空间的管治与修复,科学创新城市节点应合理控制组团规模,并通过并通过快速交通设施走廊进行连接,在空间上形成“珠链”式布局;内湾增强发展韧性,主湾强化协同机制,外湾培育增长中心,构建生态与经济交织的网络化格局。第八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指出论文主要的结论、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展望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努力方向。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了创新:(1)从环珠江口湾区空间的自然环境特征出发,分析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与城市群建设空间的本底关系和影响特征,改进了以往空间模式研究中“重城市轻生态”的局限。空间形态研究源于对城市建设空间分析与规律总结,因此有关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多用于描述单个城市的建设空间特征。考虑到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空间占总用地面积的32%以上,本文运用地理信息技术GIS和遥感技术RS,通过定量分析分析河口湾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特征,探讨湾区城市建设空间与生态空间形态的本底关系。一是建设空间的不充分与水面、农田等高生态价值的斑块破碎化同步。二是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了东西岸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东岸地质条件更为稳定,更适宜市场力的投资建设行为。三是通过近岸填海的演变和台风灾害的核密度分析,揭示湾区开发的生态安全压力。最后,基于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关系,本文提出“珠链”式空间布局模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湾区。(2)以往有关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研究对象多为政府和市场,本文尝试引入社群概念,对社会主体在湾区城市空间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分析视角是学术界较为公认的动力机制分析方法,但在以往的研究中,社会主体往往并不直接作用于城市空间建设,因此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政府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关系。本文引入社群理念,对改革开放以来湾区空间发展的分阶段进行合力模型分析,认为早期湾区在自下而上的发展过程,血缘型和地缘型社群在空间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在中期以后,则形成了路径依赖的“锚定”作用,成为湾区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之一;在创新经济发展中,则为创新和创业提供了低成本的“容错”空间。社会主体对湾区城市建设空间的影响经历了直接影响,逐渐后退到间接影响,再到半直接影响的过程。社会主体的影响力随着时代演变表明,建立在血源和地缘基础上的乡村社群随着城市空间发展被进一步强化,外来人口融入湾区并逐渐形成业缘型和友缘型社群,逐渐成为创新的源泉,日益庞大的中等收入阶层为湾区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本文对于社会主体作用的实证分析,弥补了以往湾区研究中对社会力作用机制的不足,并为未来建立政府引导下的三元协商治理机制提供理论基础。(3)在创新发展的时代趋势下,基于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的空间模式的转变趋势,提出建立以“两脊”+“三道湾链”的湾区空间结构。本文通过梳理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演变历程发现,环珠江口湾区经历了点状生长、点轴发展、双核轴带到多元网络的演变过程,在空间表征上与国内外城市群有很大共性。但通过分析空间模式背后的动力机制,本文认为,其他城市群雏形阶段的点状生长大多是由政府或市场力量推动,而在湾区,由分散化的社会主体影响下的生长“点”,并没有成长成为城镇。在长期激烈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广深双核轴带结构,孕育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政府权力空间在珠江口两岸的均衡布局,有能力在未来西岸地区发展中起到更为关键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以珠江口为中心,创新性提出构建三道“湾链”的圈层式空间结构。内湾地区打造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基础的功能区,通过“珠链”式开发,避免对珠江口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主湾则强化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能力;外湾地区着眼于区域均衡发展。
汪谋[7](2019)在《乡愁视角下的广东省村庄规划编制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载体,村庄在“美丽中国”的建设使命中承担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市场化和城市化对于中国村庄的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及村庄面貌改善有着不小的助推作用,但也成为过度侵蚀村庄的力量,村庄普遍面临着人口流失、活力减退、乡愁难在、村庄社会传统文化危机和村庄治理结构危机等现实问题。基于此,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门于2012年联合启动了全国性的传统村落摸底调查与保护发展工作;党中央也在十八大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习总书记亦在接下来的城镇化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到:“城镇化要让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推进有‘文化记忆’的城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乡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首度明确提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在十九大的讲话中,“乡村振兴”更是作为一个独立章节被提出,奠定了乡村在中国现代化发展背景下的新高度、新地位。本文基于村庄被大规模搬迁拆并的发展背景,村庄传统格局及建筑、景观环境破坏的现状,民俗文化遗失、传统生产生活习惯改变的趋势,通过对乡愁的相关理论框架搭建及现行政策的梳理,提出乡愁视角下的村庄规划编制策略,实现对传统村庄的保护及再开发。前两章通过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对国内外乡村建设发展及学术研究情况进行了引介,界定了乡愁视角的相关概念。第三章对乡愁的产生、发展及延续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对村庄规划目标进行了解构,优化了村庄规划路径,对各设计要点进行了相应的举例分析。第四章在研究村庄规划及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对广东省村庄规划编制的宏观环境、相关政策等加以梳理分析,对广东省村庄规划面临问题进行反思。第五章在前文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乡愁视角的村庄规划的编制思路,对村庄规划编制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延伸,提出了“乡愁”视角下的村庄规划编制组织模式。
李淑芬[8](2019)在《高速铁路建设与县域经济增长 ——以广东省为例》文中提出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却长期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制约其经济增长。为此,广东省正以高速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推进珠三角和粤东西北产业共建、对口帮扶等制度,加快粤东西北发展,从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县纳入到了站点建设的布局范围。高铁的快速发展对于大城市自然是极大利好,但是对于沿途县域经济的影响却未可而知。高速铁路的建设到底是会促进县域经济增长,还是会吸干县域各生产要素,抑制其经济增长,加剧区域发展不平衡?围绕着这个问题,本文将以县域为视角,从GDP、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四个方面实证分析高速铁路建设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本文以广东省57个县2005-2016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多期DID模型,研究发现,(1)从全部县的样本范围来看,高铁建设会抑制县域GDP总量及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但能促进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长,对固定资产投资没有显着的影响。(2)将全部县的样本再分为县级市和县来讨论,高铁建设对二者的经济影响方向与全样本的大体一致,高铁开通对县的经济增长影响最显着,全部县次之,县级市最小。(3)相比珠三角地区,高铁建设对非珠三角县域经济增长影响更为显着,其会抑制县域GDP总量、第三产业增加值及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但同时会对第二产业增加值有正向的影响。其次,本文从单个县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高速铁路建设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基于合成控制法,将南广沿线的郁南县作为处理组,通过控制组的数据特征构造郁南县的“反事实”状态,从而估计南广高铁的建设对沿线的郁南县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合成控制法能够较好地拟合南广高铁修建前郁南县的GDP及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变化路径,但第三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拟合效果较差。(2)从估计结果来看,南广高铁建设对郁南县GDP总量、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及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影响效应分别为-0.160、-0.312、-0.157和-0.020,可以认为南广高铁的建设产生了虹吸效应,抑制了郁南县的经济增长。(3)南广高铁的经济效应具有一定的前置效益,从2008年开始,该影响效应逐渐显着,而后投资效用减弱,影响效应发生下降现象,但仍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高海峰[9](2018)在《粤西北部地区县域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景观格局所承载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以发展为目的的人类活动加剧了对景观格局的影响。中共中央“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发展上的“不平衡”,并对“绿水青山”有着强烈的诉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欠发达的县域是诸多问题集中体现的区域,本文的研究对象粤西北部地区的各县域就是这类区域的典型。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县域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思路上,将县域的景观格局变化和县域的发展看作一套系统中的两套子系统,分别对两套子系统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再通过定性研究的方法将两套子系统进行相互联系,以发掘它们在同一套系统中的关系。研究主要包括对县域景观格局变化的研究、县域发展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不同对象主导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研究等几个部分的研究。本研究各章节的研究内容、方法及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章对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可持续发展评估工具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综述表明:1)针对欠发达县域的景观格局及其驱动力研究较缺乏;2)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入探讨;3)由于可持续生计方法符合本文研究对象的特点,且具备作为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框架的基本条件,以该方法作为本文的基础理论框架。第二章中,通过对选用的源自贫困研究的可持生计方法框架进行研究,在理论框架下构建了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之间的关联。对该框架的研究表明,县域景观格局是县域追求发展过程中某一个时间点上发展所导致的结果,另一方面,景观格局中的各类景观要素是县域追求发展过程中所拥有的资本。此外,还探讨了以可持续生计方法作为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分析框架时必需的全面性,以及针对不同参与者推动景观变化的目的差异。第三章中,基于遥感、GIS、Fragstats等工具的支撑,通过景观格局指数、修正概率转移等具体方法,分别对粤西北部地区县域景观格局的变化过程和变化结果进行研究。县域景观格局的变化过程研究包括景观要素组成变化和空间变化模式两部分,研究表明县域景观要素的组成呈人工化的变化趋势,变化的过程表现出缺乏计划性;而对县域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研究表明,县域景观格局虽然仍具有较强的生态恢复力,土地利用也有一定的潜力,但整体呈破碎化、多样性增强的变化趋势,生态风险持续增加。第四章中,基于选用的发展评估工具,以统计数据和政策、法律文件等资料作为支撑,评估和描述了粤西北部地区县域发展的多方面特征,并对县域发展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县域景观格局及其中要素的变化支撑着县域的发展在波动中一定程度缩小了“不平衡”的现象,县域景观格局及其中的各类要素的变化都随发展上不同阶段的特点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而县域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县域对稳固第一产业基础上推动工业化发展策略的追求。第五章中,针对政府和农民两类推动景观变化的参与者发展主体对象,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实地调研和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可持续生计方法框架研究了他们推动景观格局变化过程中的驱动力和驱动因素。研究表明,在政府层面,不同层级的政府主导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有着巨大的差异;在农民层面,农民主导景观变化的根本驱动力,是可持续生计方法框架中的生计产出向生计资本反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机会成本,通过对果林景观、农作物景观、农宅景观变化的具体研究,发现还有诸多因素对农民推动景观变化产生影响。第六章探讨了县域在发展“不平衡”缩小过程中的景观格局维持策略。在政府层面,对县域空间管控中,需由注重对结果的管理更多转为对过程的管理,对部分景观变化过程管理的控制性指标进行了探讨。在农民层面,一方面通过政府和企业联合提供第一产业所需的社会资本,并由城乡规划体系提供空间引导途径,正向引导农民推动对景观格局影响小的要素变化;另一方面,在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投入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增强农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反向制止农民推动不利于县域景观格局的要素变化。本文以粤西北部地区县域为例,对发展“不平衡”集中体现区域的县域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研究方法、欠发达区域景观格局研究的内容、理解农民推动景观变化的目的和途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创新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增强不同层面发展的可持续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并为决策者提供了合理有效的决策依据。
林琳[10](2018)在《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文中认为广东省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最早开放的地区,同时广东省区域发展极不均衡。十九大提出“坚定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也指出我国“不平衡”发展问题在地区间和城乡间表现最为明显。粤西是发达省份的相对欠发达地区,因此在当代背景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与广泛的代表性。粤西地理位置不利、交通不便;村落的优势人口大量流失导致了地域文化逐渐丧失和社会组织的衰落;欠发达的经济发展也是粤西地区人居环境质量的主要制约因素;乡村景观也相对缺乏特色,导致旅游业发展较差。同时,在转型背景的影响下,根植于过去地方生态和文化背景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正在走向趋同与异化。由于对传统聚落空间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缺乏正确认识,“建设性大破坏”日益严重,传统聚落的整体“空调效应”削弱,曾经统一而丰富的聚落空间形态转向机械和单调,居住景观倾向于城市化而丧失了乡村特征,缺乏交往活动场所导致村落公共空间功能及界面单一化,这些都说明了乡村聚落整体空间结构的当代发展已经脱离了生产生活实际。此外,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如何改善人居环境缺乏具体实用的策略和方法指导,如何在当代转型背景下实现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聚落空间以及背后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迫切而严峻的问题。由于当代转型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提升存在着技术缺失,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旨在改善粤西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普通乡村环境。本研究对村落进行客观的调查和理解,结合当代量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其目的在于理解聚落空间本身演变的规律性特征的基础上,尤其与地方自然生态及人文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特征,探讨乡村聚落空间因地制宜的决策,从宏观到微观提出具体可操作的系统方法,这种方法侧重于乡村聚落既有格局、建筑及周边乡土景观的优化,是在既有空间格局基础上的批判继承,强调与聚落空间相关的多因素协调与统一。通过对系统方法的梳理,力图协调“传承”与“变革”之间的关系,注重环境提升方法策略的一致性、相关性和整体性,并实现乡村经济、自然和社会的平衡和充分发展。论文的研究从对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特征分析入手,证明聚落空间营造特征反映了其背后特定的社会组织和地理气候特征。然后总结传统聚落空间营建中的基本理念和主要策略。通过对当代乡村聚落空间转型过程的分析,明确乡村经济结构的变迁,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交通方式的改进是影响当代聚落空间形态转变的三大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了粤西地区区域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时,目前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构成的合理性、乡村对传统性的存留、乡村对现代性的勾连以及乡村外部支援力的增强是环境提升的潜在优势。进一步研究推导出基于乡村聚落人居环境现状进行解析与重构的合理性。接下来以建筑学科的人居环境研究为主线,基于传统的可持续经验转化,本研究将乡村聚落人居环境分解为宏观区域聚落系统、中观聚落整体尺度、微观建筑单体尺度三个层级,结合大量案例与规划实践进行分析,对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提升理论进行反思和总结。最后对环境提升的方法和策略从个案提升至一般规律。研究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空间秩序与使用功能的统一,传统民居及乡村景观符合当时当地的需求,其真正价值在于蕴含于营造智慧中的通用理念和原则,对于聚落空间的设计以全局角度来进行考虑,才能保证整个乡村聚落空间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从而保证聚落的各项功能圆满完成。当代乡村地域价值传承的关键,应当是继承场所回应现实的适应性机制,这与当代强调的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兼容的。传统聚落在营建、使用甚至消亡的过程中,通过综合的安排组织,使之具备低能耗、宜居并且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是当前环境提升需要继承的生态适应性机制;从生活出发,了解核心需求、面对现实状况、挖掘市场动力,给多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宽容公平的环境,为村民提供足够自由的选择,是当前环境提升需要继承的文化适应性机制。对于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的任何因循创新和功能更迭,都应当嵌入和适应原有的乡村聚落空间的环境体系。鉴于当前经济社会背景已经开始从大规模物质建设逐渐转向综合社会治理,在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的具体过程中,有必要加强不同背景人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鼓励城乡各方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聚落空间的优化采取分阶段实施的措施,通过导向和示范项目引导带动,保持过程的灵活性和动态性,最终通过改善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促进粤西地区经济、生态、文化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二、小城镇发展战略思考──以广东省广宁县建设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城镇发展战略思考──以广东省广宁县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MJ私房烘焙项目县域市场营销策略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烘焙食品营销 |
1.2.2 县域市场 |
1.2.3 营销理论 |
1.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MJ私房烘焙项目介绍及营销现状 |
2.1 项目介绍 |
2.1.1 项目概况 |
2.1.2 经营定位 |
2.1.3 品牌理念 |
2.1.4 产品和业务组合 |
2.2 STP营销战略现状 |
2.2.1 市场细分(Market Segmentation) |
2.2.2 目标市场选择(Target Market) |
2.2.3 市场定位(Market Positioning) |
2.3 4P营销策略现状 |
2.3.1 产品策略 |
2.3.2 价格策略 |
2.3.3 渠道策略 |
2.3.4 促销策略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J私房烘焙项目营销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目标市场过于单一 |
3.2 市场定位有效性不足 |
3.3 产品创新性不足 |
3.4 产品定价较高 |
3.5 未充分发挥线上渠道的优势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营销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策法律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行业环境分析 |
4.2.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4.2.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4.2.3 新进入者的威胁 |
4.2.4 替代品的威胁 |
4.2.5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
4.3 县域地区消费需求分析(消费者需求分析) |
4.3.1 消费环境分析 |
4.3.2 市场需求特点 |
4.3.3 烘焙食品的消费趋势 |
4.4 内部环境 |
4.4.1 资源条件 |
4.4.2 企业能力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MJ私房烘焙项目的营销优化建议 |
5.1 扩大目标市场 |
5.2 定位于专业的优质烘焙食品店 |
5.3 融入潮流元素和突出产品卖点 |
5.4 确立合适的定价空间和实行针对性的促销活动 |
5.5 利用社交模式拓宽销售渠道 |
5.6 疫情下的经营困境与营销对策 |
5.6.1 经营困境 |
5.6.2 营销对策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广宁县烘焙食品消费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1(针对MJ私房烘焙项目负责人) |
附录三 访谈提纲2(针对广宁县当地居民)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以龙仙镇青云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脱贫攻坚意义深远,贫困地区人居环境整治备受关注 |
1.1.2 广东省定贫困村整治建设投入庞大,实施成效亟待检验 |
1.1.3 村庄规划的必要性得到重视,村庄规划实施评价亟待探索 |
1.1.4 研究议题的提出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翁源县省定贫困村 |
1.2.2 村庄规划 |
1.2.3 规划实施评价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价值及方法 |
1.4.1 研究价值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规划实施评价相关研究 |
2.1.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1.3 国内外研究总结及启示 |
2.2 村庄规划实施相关研究 |
2.2.1 相关理论 |
2.2.2 村庄规划实施机制 |
2.2.3 村庄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
2.2.4 影响村庄规划实施的因素 |
2.2.5 促进村庄规划实施的策略 |
2.3 贫困村相关研究 |
2.3.1 村庄特征研究 |
2.3.2 减贫措施研究 |
2.3.3 贫困村村庄规划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特征研究 |
3.1 村庄特质 |
3.1.1 产业发展支撑条件薄弱 |
3.1.2 人力资源集聚能力弱 |
3.1.3 村庄建设管控不足 |
3.1.4 人居环境水平低下 |
3.1.5 小结 |
3.2 规划的目标与及相关政策要点分析 |
3.2.1 规划实施的目标 |
3.2.2 规划相关政策要点分析 |
3.3 规划编制的核心策略 |
3.3.1 相关政策落实精细化 |
3.3.2 各方需求落实合理化 |
3.3.3 建设内容项目化 |
3.3.4 资金效益最优化 |
3.4 规划实施模式的特点 |
3.4.1 整县统筹推进 |
3.4.2 村庄分类推进 |
3.4.3 多专业协作推进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体系建构 |
4.1 规划实施评价的目的及主体 |
4.1.1 评价目的 |
4.1.2 评价主体 |
4.2 规划实施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及内容框架 |
4.2.1 基本原则 |
4.2.2 评价内容框架 |
4.3 规划实施评价的方法体系 |
4.3.1 评价的基本单元 |
4.3.2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结果层面 |
4.3.3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绩效层面 |
4.3.4 规划实施过程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青云村村庄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
5.1 行政村概况及案例自然村选择 |
5.1.1 行政村概况 |
5.1.2 案例自然村选择及其代表性 |
5.2 特色精品村—水口楼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
5.2.1 村庄概况 |
5.2.2 规划回顾 |
5.2.3 规划实施结果评价 |
5.2.4 规划实施绩效评价 |
5.2.5 小结 |
5.3 美丽宜居村—李屋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
5.3.1 村庄概况 |
5.3.2 规划回顾 |
5.3.3 规划实施结果评价 |
5.3.4 规划实施绩效评价 |
5.3.5 小结 |
5.4 干净整洁村—上岭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
5.4.1 村庄概况 |
5.4.2 规划回顾 |
5.4.3 规划实施结果评价 |
5.4.4 规划实施绩效评价 |
5.4.5 小结 |
5.5 案例自然村实施效果的综合评析 |
5.5.1 规划实施结果层面 |
5.5.2 规划实施绩效层面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青云村村庄规划实施过程评价 |
6.1 政策保障评析 |
6.1.1 地方政策的完善性 |
6.1.2 配套政策的协调性 |
6.2 资金管理评析 |
6.2.1 整体的统筹性 |
6.2.2 投入的精准度 |
6.3 主体协作评析 |
6.3.1 行政管理人员的协调配合度 |
6.3.2 专业团队间的工作协同性 |
6.3.3 村民参与及沟通的有效性 |
6.4 技术支撑评析 |
6.4.1 深化设计方案的适用性 |
6.4.2 建设工程质量的可控性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对于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的延展思考 |
7.1 对翁源县省定贫困村规划实施的面上评价 |
7.1.1 规划实施效果 |
7.1.2 规划实施过程 |
7.2 对广东省2277个省定贫困村实施情况的思考 |
7.2.1 规划实施效果 |
7.2.2 规划实施过程 |
7.3 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体系的适用性评述 |
7.3.1 对广东2277个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的适用性 |
7.3.2 对我国其他欠发达地区村庄建设规划的适用性 |
7.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主要结论及成果 |
相关建议 |
创新点 |
局限性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水口楼项目实施深度评价测算数据详表 |
附录2 :水口楼项目实施情况说明 |
附录3 :水口楼调研问卷 |
附录4 :水口楼调研问卷数据采集 |
附录5 :李屋项目实施深度评价测算数据详表 |
附录6 :李屋项目实施情况说明 |
附录7 :李屋调研问卷 |
附录8 :李屋调研问卷数据采集 |
附录9 :上岭项目实施深度评价测算数据详表 |
附录10 :上岭项目实施情况说明 |
附录11 :上岭调研问卷 |
附录12 :上岭调研问卷数据采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广东省半收缩地区时空演变及用地扩张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城市发展出现收缩现象 |
1.1.2 广东省城市存在普遍增长和局部收缩并存的现象 |
1.1.3 收缩背景下的精明管治策略亟需应对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范围 |
1.3.2 数据来源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半收缩地区 |
2.1.1 城市收缩的定义和界定标准 |
2.1.2 半收缩地区的定义 |
2.1.3 研究单元——以县区为主 |
2.2 研究综述 |
2.2.1 城市收缩的识别 |
2.2.2 我国收缩地区的空间分布 |
2.2.3 我国收缩地区的形成机制 |
2.2.4 城市收缩的规划应对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东省半收缩地区的空间识别与时空演变 |
3.1 半收缩地区的空间识别 |
3.1.1 2005-2018年广东省县区单元人口变化特征 |
3.1.2 半收缩地区的界定标准 |
3.2 半收缩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1 数量特征——半收缩单元占三成 |
3.2.2 空间特征——双圈层分布 |
3.3 半收缩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 |
3.3.1 人口规模小,变化缓和 |
3.3.2 经济规模小,增长快 |
3.3.3 社会经济特征总结 |
3.4 半收缩地区的时空演变分析 |
3.4.1 第一阶段:2005-2010年 |
3.4.2 第二阶段:2011-2018年 |
3.4.3 2010年前后两个阶段的时空演变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附表 |
第四章 广东省半收缩地区的用地扩张特征分析 |
4.1 半收缩地区的城镇用地规模特征 |
4.2 半收缩地区的城镇用地扩张特征 |
4.2.1 按等级区分的增长特征 |
4.2.2 按地域区分的增长特征 |
4.3 半收缩地区的城镇用地结构特征 |
4.3.1 用地结构的现状特征 |
4.3.2 城镇用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特征 |
4.4 半收缩地区的用地效率特征 |
4.4.1 用地效率的现状特征 |
4.4.2 用地效率的变化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东省半收缩地区用地扩张机理研究:以惠州市龙门县为例 |
5.1 广东省城市化发展背景 |
5.1.1 人口城市化发展特征 |
5.1.2 产业经济发展特征 |
5.2 广东省半收缩地区案例研究——龙门县概况 |
5.2.1 地理特征——外围生态山区 |
5.2.2 人口特征——多次负增长 |
5.2.3 产业发展特征——农业旅游大县 |
5.3 龙门县城镇用地扩张分析 |
5.3.1 用地规模与增长特征 |
5.3.2 用地结构与变化特征 |
5.3.3 用地效率与变化特征 |
5.4 半收缩地区用地扩张机理分析——以龙门县为例 |
5.4.1 区位条件:位于增长极外围地区,经济增长有保障,但人口受到中心城区的吸引外流 |
5.4.2 发展阶段:后发地区发展阶段存在滞后,工业化中期到工业化成熟期 |
5.4.3 政策环境:增长极珠三角核心地区退二进三,带来产业外溢 |
5.4.4 市场环境:内需和外需共同推动用地扩张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规划响应 |
6.1 研究结论 |
6.1.1 广东省半收缩地区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
6.1.2 广东半收缩地区的时空演变特征 |
6.1.3 广东省半收缩地区的用地扩张机理 |
6.2 半收缩地区的规划响应策略 |
6.2.1 全省尺度:差异化规划,全省统筹 |
6.2.2 城市群尺度:打造增长极,区域协同发展 |
6.2.3 县市尺度:集约化发展,提高效率,建立绿色折抵机制 |
6.2.4 地块尺度:土地混合利用,盘活闲置土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4)资源导向下珠三角外围地区乡村集群化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产业兴旺目标引导下乡村集群化的发展趋势 |
1.1.2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背景下乡村资源高效利用的目标需求 |
1.1.3 广东省区域发展失衡、城乡差异巨大的困境局面 |
1.2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2.1 选题来源 |
1.2.2 选题意义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与文献研究综述 |
2.1 基础理论研究 |
2.1.1 系统整体性原理 |
2.1.2 协同理论 |
2.1.3 产业集群理论 |
2.2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2.2.1 乡村资源相关研究综述 |
2.2.2 乡村集群相关研究综述 |
2.3 理论与文献研究小结 |
第三章 珠三角外围地区乡村建设发展现状与问题剖析 |
3.1 珠三角外围地区乡村整体情况分析 |
3.1.1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
3.1.2 乡村产业结构不协调、规模化发展不足 |
3.1.3 远离主力市场,社会资本难以介入 |
3.1.4 村庄人居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改善 |
3.1.5 乡村资源丰富,但未得到充分有效利用 |
3.1.6 村庄土地利用细碎分散、低效粗放 |
3.2 珠三角外围地区乡村整治建设的问题探讨 |
3.2.1 大多停留在简单的改造人居环境,缺乏对乡村资源如何高效利用与发展的考虑 |
3.2.2 乡村资源缺乏系统性梳理与信息化构建,资本无法有效对接 |
3.2.3 “一刀切”的标准满足了公平但牺牲了效率,公共财政资金没有发挥最大的效用 |
3.2.4 更多是“输血式”的资金扶持,未形成“自造血式”的发展动力 |
3.2.5 缺乏区域性的整体统筹,规划建设往往“就村论村” |
3.3 珠三角外围地区乡村建设发展的时代机遇 |
3.3.1 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机遇 |
3.3.2 珠三角地区的发展辐射与带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资源为导向的乡村集群化发展思路探究 |
4.1 以资源为导向的乡村建设发展理念解析 |
4.1.1 以资源为导向的乡村建设发展内涵 |
4.1.2 资源导向下乡村建设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
4.2 资源导向下乡村集群化发展的必要性与意义 |
4.2.1 整合、盘活特色资源,引导社会资本注入乡村 |
4.2.2 推动乡村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乡村品牌竞争力 |
4.2.3 构建差异化乡村发展格局,优化城乡空间结构体系 |
4.2.4 引导公共财政有序投放,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
4.2.5 推进城乡资源要素流动,统筹设施共建共享 |
4.3 乡村集群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乡村集群化发展的动力因素 |
4.3.2 乡村集群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珠三角外围地区乡村集群化发展的策略构建 |
5.1 立足资源导向,开展乡村资源普查与信息化构建 |
5.1.1 全面摸查,充分挖掘乡村资源 |
5.1.2 分类梳理,明确资源特征属性 |
5.1.3 综合评估,判断资源价值水平 |
5.1.4 建立数据库,搭建信息化对接平台 |
5.2 面向多村联动,编制乡村集群统筹引导的规划方案 |
5.2.1 县域层面的乡村集群划定与规划引导 |
5.2.2 单元层面的乡村集群建设规划编制 |
5.3 聚焦多元主体,构建多方协同的集群建设管理机制 |
5.3.1 建立多方联动的实施机制 |
5.3.2 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
5.3.3 建立监督反馈机制 |
5.3.4 翁源县“三青片区”案例——多元主体协同的集群建设实践 |
5.4 强化乡村治理,建立适应集群化发展的乡村治理模式 |
5.4.1 成立党建联合体,统筹领导乡村集群的建设管理事务 |
5.4.2 培育村庄自组织,自下而上激发村民参与集群建设的积极性 |
5.5 抓住时代机遇,创造集群发展的政策制度保障 |
5.5.1 适度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制定灵活、高效的资金使用机制 |
5.5.2 为推动乡村资源的资本化发展提供必要性的政策保障 |
5.5.3 为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和特色化发展提供有效的政策扶持与引导 |
5.5.4 为促进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完善相关政策制度 |
5.5.5 其他政策保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6.1.1 主要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基于人地关系的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进展 |
2.1 理论基础与概念体系 |
2.1.1 相关概念 |
2.1.2 理论基础 |
2.2 国外研究进展 |
2.2.1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研究 |
2.2.2 区域人地关系协调研究 |
2.2.3 区域协调发展调控研究 |
2.3 国内研究进展 |
2.3.1 区域人地关系协调研究 |
2.3.2 主体功能区与协调发展研究 |
2.3.3 空间布局与区域协调研究 |
2.3.4 区域协调发展调控研究 |
2.4 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域、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 |
3.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3 选择的缘由 |
3.2 区域综合发展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
3.2.1 区域发展水平测度 |
3.2.2 耦合度评价模型 |
3.2.3 协调度评价模型 |
3.2.4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3.3 区域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3.3.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3.2 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3.3.3 社会进步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3.3.4 环境保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3.3.5 资源利用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
3.4 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3.4.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3.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4.3 数据测算与预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4 广东省人地关系的区域分异研究 |
4.1 区域人地关系演进 |
4.1.1 区域人地关系演进规律 |
4.1.2 广东区域人地关系演进阶段划分 |
4.2 各地级市人地关系时空分异 |
4.2.1 经济发展水平时空分异 |
4.2.2 社会进步水平时空分异 |
4.2.3 环境保护质量时空分异 |
4.2.4 资源利用状况时空分异 |
4.2.5 区域综合发展时空分异 |
4.3 四大区域人地关系概况 |
4.3.1 珠三角地区 |
4.3.2 粤东地区 |
4.3.3 粤西地区 |
4.3.4 粤北地区 |
4.4 四大区域人地关系时空分异 |
4.4.1 经济发展空间 |
4.4.2 社会进步空间 |
4.4.3 环境保护空间 |
4.4.4 资源利用空间 |
4.5 本章小结 |
5 广东省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时空测度 |
5.1 区域内部协调发展时空测度 |
5.1.1 区域内部发展耦合度时空分布 |
5.1.2 区域内部发展协调度时空分布 |
5.2 区域间经济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2.1 经济发展指数的构建 |
5.2.2 经济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2.3 经济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3 区域间社会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3.1 社会发展指数的构建 |
5.3.2 社会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3.3 社会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4 区域间环境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4.1 环境发展指数的构建 |
5.4.2 环境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4.3 环境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5 区域间资源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5.1 资源发展指数的构建 |
5.5.2 资源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5.3 资源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6 区域间综合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6.1 综合发展指数的构建 |
5.6.2 综合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6.3 综合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7 区域协调发展成效与问题 |
5.7.1 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成效 |
5.7.2 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
5.8 本章小结 |
6 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调控机理与政策建议 |
6.1 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 |
6.1.1 区域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
6.1.2 区域协调发展的地理探测 |
6.2 区域协调发展调控机理分析 |
6.2.1 珠三角地区 |
6.2.2 粤东地区 |
6.2.3 粤西地区 |
6.2.4 粤北地区 |
6.3 都市圈与大湾区建设调控区域协调 |
6.3.1 都市圈建设调控区域协调 |
6.3.2 大湾区建设调控区域协调 |
6.4 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
6.4.1 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压缩区域时空距离 |
6.4.2 探索区域产业共建,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
6.4.3 补足公共服务短板,共享区域发展成果 |
6.4.4 构建优质生态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 |
6.4.5 统筹海陆功能衔接,打造一流湾区经济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可能的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层次分析法计算程序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6)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1 全球化和信息化推动下的城市群发展 |
1.2.2 城市群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空间载体 |
1.2.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空间治理变革 |
1.2 湾区的概念提出与研究进展 |
2.1.1 有关湾区研究的三个阶段与概念内涵的转变 |
2.1.2 湾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的进展 |
2.1.3 本次研究问题的提出 |
2.1.4 本文研究的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范围 |
1.3 概念辨析与界定 |
1.3.1 城市群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
1.3.2 城市空间形态与空间结构的相互关系 |
1.3.3 城市空间模式的概念内涵 |
1.4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5.3 主要内容 |
2 城市群空间研究进展与研究框架 |
2.1 城市群空间研究的要素组成与模式演变 |
2.1.1 对空间认识的转变 |
2.1.2 城市空间研究的构成要素 |
2.1.3 由单一城市到城市群的空间模式研究 |
2.1.4 城市群空间模式的动态演变 |
2.2 城市群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
2.2.1 全球化和市场化作用下的发展动力 |
2.2.2 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研究 |
2.2.3 “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作用机制 |
2.2.4 主体作用下的空间表征 |
2.3 空间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基于动力主体的引导 |
2.3.2 基于对空间客体的协调 |
2.3.3 主体与客体研究的融合:空间治理 |
2.4 建立湾区空间模式研究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3 湾区形成的自然人文基础 |
3.1 湾区自然地理基础 |
3.1.1 自然地理条件与“湾区” |
3.1.2 环珠江口湾区总体地理特征 |
3.1.3 河口湾形态演变和经济活动 |
3.2 湾区历史人文基础 |
3.2.1 岭南三大民系与湾区空间分布 |
3.2.2 岭南文化来源特征 |
3.2.3 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湾区文化 |
3.3 本章小结 |
4 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的演进研究 |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1 数据的选取与发展阶段划分 |
4.1.2 影像数据的处理 |
4.2 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形态的扩展特征 |
4.2.1 建设空间演变的总体特征 |
4.2.2 建设用地规模的快速拓展 |
4.2.3 建设空间扩展的轴向集聚 |
4.2.4 空间形态的分维与紧凑度 |
4.3 湾区城市群自然生态空间形态的演变 |
4.3.1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的演变历程 |
4.3.2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形态指数特征 |
4.3.3 环珠江口生态空间与岸线演变 |
4.3.4 台风气候影响下的空间安全风险 |
4.4 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关系的总体判断 |
4.4.1 向湾演进与珠江口A字形空间结构的形成 |
4.4.2 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开发的不平衡 |
4.4.3 城市群建设空间拓展的不充分 |
4.4.4 珠江口区域的生态碎化与安全压力 |
4.5 本章小结 |
5 湾区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空间模式演变 |
5.1 政府行为推动湾区空间结构演变 |
5.1.1 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推动核心城市的形成 |
5.1.2 省级政府协同与调控促进城市群区域一体化 |
5.1.3 地方政府的空间竞争促使城市群向多中心转变 |
5.1.4 政府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对称型等级化 |
5.2 市场发展引起城市建设空间扩展 |
5.2.1 从村镇工业化到创新发展的产业集聚与动力转变 |
5.2.2 典型产业模式与经济的梯队型格局 |
5.2.3 市场机制下不同产业类型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 |
5.2.4 市场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多中心网络化 |
5.3 社会需求促使空间内涵发生转变 |
5.3.1 人口快速增长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
5.3.2 人口密度的双核圈层空间分布 |
5.3.3 社会阶层结构由纺锤型向橄榄型转变 |
5.3.4 社会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社群多元化 |
5.4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交织推进的动力机制 |
5.5.1 “政府-市场-社会”交织推进的建设空间拓展 |
5.5.2 主体的合力差异导致空间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
5.5.3 以政府治理为主导的生态空间管控 |
5.5.4 主体的利益博弈导致生态碎化困境 |
5.5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推动下的湾区空间模式与结构演变 |
5.5.1 1978-1992年,村镇工业化推动湾区点状生长模式 |
5.5.2 1992-2002年,工业转型促进城镇空间点轴发展 |
5.5.3 2002-2012年,现代服务驱动中心城市崛起 |
5.5.4 2013年至今,科技创新成为湾区发展源泉 |
5.6 本章小结 |
6 湾区城市群空间作用逻辑转变与治理趋势 |
6.1 世界湾区的空间模式特征 |
6.1.1 纽约湾区:州际合作模式 |
6.1.2 旧金山湾区:网络化联合模式 |
6.1.3 东京湾区:单核集中型模式 |
6.1.4 与三大国际湾区的比较与借鉴 |
6.2 从对空间发展的引导走向空间底线管控 |
6.2.1 国土空间的整体治理:自然资源管理框架下的体系重构 |
6.2.2 建设空间的柔性治理:以功能区引导发展转型 |
6.2.3 生态空间的底线治理:从刚性管控走向韧性适应 |
6.3 从政府治理走向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 |
6.3.1 政府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2 市场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3 社会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4 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7 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模式 |
7.1 湾区发展的目标与责任 |
7.1.1 服务于国家开放和转型发展战略 |
7.1.2 打造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
7.1.3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
7.2 创新发展趋势下的湾区空间发展模式转变 |
7.2.1 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引擎的节点簇群空间模式 |
7.2.2 以企业技术转化为主导的双核轴带空间模式 |
7.2.3 以社群创新创业为重点的多元网络空间模式 |
7.3 构建以环湾为核心的区域空间结构 |
7.3.1 历年空间规划的结构演变 |
7.3.2 立脊:推动更为均衡的空间发展 |
7.3.3 铸链:创新湾链空间的无地界协作 |
7.4 加强空间发展的核心要素管控 |
7.4.1 重塑区域:协调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 |
7.4.2 打破边界:推动无地界的协同发展 |
7.4.3 培育节点:创新功能区协同体系 |
7.4.4 打通路径:优化东西岸通道体系 |
7.5 创新主体协同治理模式 |
7.5.1 培育空间治理的制度厚实 |
7.5.2 强化生态空间的韧性治理 |
7.5.3 促进湾区治理的文化认同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启示 |
8.1 主要结论 |
8.1.1 珠江口东西两岸空间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程度增大 |
8.1.2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合力在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形态与模式演变中具有阶段性、复合性特征 |
8.1.3 创新经济趋势下的湾区空间模式和两脊三湾链空间结构 |
8.2 论文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8.2.1 论文的创新 |
8.2.2 存在的不足 |
8.3 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乡愁视角下的广东省村庄规划编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概念界定 |
1.4.1 乡愁 |
1.4.2 乡愁视角 |
1.4.3 村庄 |
1.4.4 村庄规划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外村庄规划研究综述 |
2.1.1 村庄规划理论研究溯源 |
2.1.2 村庄规划相关研究综述 |
2.2 国内村庄规划发展过程及相关研究综述 |
2.2.1 村庄规划发展过程 |
2.2.2 村庄规划研究进展 |
2.2.3 村庄规划相关研究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愁视角下的村庄规划目标解构与路径优化 |
3.1 “乡愁”发展脉络 |
3.1.1 乡愁起点──“故土” |
3.1.2 乡愁产生──“情感” |
3.1.3 乡愁延续──“记忆” |
3.1.4 乡愁传承──“文化景观基因” |
3.2 乡愁视角下的村庄规划目标解构 |
3.3 乡愁视角下的村庄规划路径优化 |
3.3.1 打造物质空间环境认同感 |
3.3.2 营造乡风民俗文脉归属感 |
3.3.3 强化集体记忆氛围幸福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乡愁视角下广东省村庄规划相关政策分析 |
4.1 村庄规划宏观政策解读 |
4.2 广东省村庄规划相关政策梳理 |
4.3 广东省村庄规划编制相关问题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乡愁视角下村庄规划编制相关思考及对策建议 |
5.1 乡愁视角下的村庄规划内涵 |
5.2 乡愁视角下的村庄规划编制体系思考 |
5.3 乡愁视角下的村庄规划编制延伸性内容 |
5.3.1 村庄规划编制层次需求 |
5.3.2 村庄规划编制思路 |
5.3.3 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路线 |
5.3.4 村庄规划编制成果体系 |
5.4 乡愁视角下的村庄规划编制组织创新 |
5.4.1 加强公众参与 |
5.4.2 建立“驻村规划师”制度 |
5.4.3 探索“规划设计一体化”模式 |
5.4.4 创新高校、企业、NGO合作模式 |
5.4.5 完善后期回访及动态维护制度 |
5.5 小结 |
结论 |
1、研究结论 |
2、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高速铁路建设与县域经济增长 ——以广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回顾 |
1.2.1 高速铁路与区域经济增长 |
1.2.2 高速铁路与区域产业结构 |
1.2.3 高速铁路与固定资产投资 |
1.2.4 研究方法综述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影响机理分析 |
2.1 理论基础 |
2.1.1 增长极理论 |
2.1.2 发展轴理论 |
2.1.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
2.2 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 |
2.2.1 运输成本路径 |
2.2.2 资本流动路径 |
2.2.3 劳动力流动路径 |
2.2.4 知识溢出路径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铁路发展演进分析 |
3.1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概况 |
3.2 广东省高速铁路发展总概 |
3.3 广东省高铁发展历程回顾 |
3.3.1 铁路阶段 |
3.3.2 准高速铁路阶段 |
3.3.3 高铁时代起步阶段 |
3.3.4 高铁时代发展阶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DID方法分析高速铁路建设对广东省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
4.1 模型设定 |
4.2 变量说明 |
4.3 实证分析 |
4.4 高速铁路对GDP总量的影响 |
4.4.1 |
4.4.2 高速铁路对县域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影响 |
4.4.3 高速铁路对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影响 |
4.4.4 高速铁路对县域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 |
4.4.5 高速铁路对珠三角及非珠三角县域的经济增长影响 |
4.5 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合成控制法分析南广高铁建设对郁南县经济增长的影响 |
5.1 模型设定 |
5.2 变量说明 |
5.3 实证分析 |
5.3.1 南广高铁对郁南县GDP总量的影响 |
5.3.2 南广高铁对郁南县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影响 |
5.3.3 南广高铁对郁南县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影响 |
5.3.4 南广高铁对郁南县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粤西北部地区县域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景观格局受到以发展为目的的人类活动的加剧影响 |
1.1.2 发展“不平衡”和相对贫困背景下的县域状况 |
1.1.3 “绿水青山”诉求下的县域状况 |
1.1.4 景观科学的发展与可持续研究的深入 |
1.2 研究时段 |
1.3 研究区域 |
1.3.1 研究区域界定 |
1.3.2 研究区域概况 |
1.4 研究对象 |
1.4.1 研究对象 |
1.4.2 代表性研究对象的选取 |
1.4.3 代表性研究对象的基本概况 |
1.5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1 景观格局研究 |
1.5.1.1 国内外景观格局研究知识图谱 |
1.5.1.2 城市化相关景观格局研究 |
1.5.1.3 生态敏感地区景观格局研究 |
1.5.1.4 县域景观格局研究 |
1.5.1.5 景观格局中的景观要素组成研究 |
1.5.1.6 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 |
1.5.2 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研究 |
1.5.3 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 |
1.5.4 文献评述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意义 |
1.7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方法 |
1.7.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县域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的关联建构及研究基础 |
2.1 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关联建构的步骤 |
2.2 景观格局变化及其中要素变化的深入研究 |
2.2.1 景观格局变化研究的分类:过程研究和结果研究 |
2.2.1.1 景观格局变化的过程研究:时间段中景观要素的相互转化 |
2.2.1.2 景观格局变化的结果研究:时间点上景观格局的状态 |
2.2.2 景观格局变化研究基础:遥感与地理信息处理 |
2.3 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的关联 |
2.3.1 以可持续生计方法作为评估和描述发展的工具 |
2.3.2 景观格局及其中要素在发展评估框架中的位置 |
2.3.3 县域景观格局与发展关联研究基础:数据与信息支撑 |
2.4 参与者为了发展而主导的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 |
2.4.1 可持续生计方法在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中的全面性 |
2.4.2 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框架:以景观变化为反馈终点的重构 |
2.4.3 参与者推动景观变化的目的:景观作为短暂结果的背后动机 |
2.4.4 景观变化驱动力研究基础:多样化的论据和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县域景观格局变化 |
3.1 县域景观格局的构成:多属性的五类景观要素 |
3.2 县域景观格局变化的过程:时间点间的动态变化 |
3.2.1 景观格局变化过程中的景观组成变化研究 |
3.2.1.1 景观组分百分比反映的各类景观地位 |
3.2.1.2 景观组分变化速度分析 |
3.2.1.3 景观组分保留率和变化率 |
3.2.1.4 基于修正概率法的景观组分转入与转出贡献率变化分析 |
3.2.1.5 基于修正概率法的景观组分优势转移过程及贡献率变化分析 |
3.2.1.6 景观组成变化研究小结 |
3.2.2 景观格局变化过程中的空间变化模式 |
3.2.2.1 景观要素变化的空间模式的阶段性特征 |
3.2.2.2 景观空间的主导变化模式分析方法:人工预判+几何指数变化分析 |
3.2.2.3 建设用地景观空间变化模式 |
3.2.2.4 耕地景观空间变化模式 |
3.2.2.5 林地景观空间变化模式 |
3.2.2.6 未利用地景观空间变化模式 |
3.2.2.7 水域景观空间变化模式 |
3.2.2.8 景观空间局部变化模式分析的局限性 |
3.2.2.9 代表县各类景观空间变化模式研究小结 |
3.3 县域景观格局变化的结果:时间点上的静态对比 |
3.3.1 县域景观格局中的组分百分比变化分析 |
3.3.2 基于景观组分百分比的县域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
3.3.3 基于景观组分百分比的县域景观生态恢复力变化 |
3.3.4 县域景观格局变化分析—基于景观格局指数方法 |
3.3.4.1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研究 |
3.3.4.2 选定景观格局指数的作用、意义和计算方法 |
3.3.4.3 最佳景观分析粒度研究及指数计算结果 |
3.3.4.4 粤西北部县域五类景观的格局指数变化分析 |
3.3.4.5 粤西北部县域整体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县域发展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 |
4.1 粤西北部县域发展评估和分析 |
4.1.1 粤西北部地区县域所处的城乡发展背景 |
4.1.2 粤西北部地区县域发展评估 |
4.1.2.1 县域发展评估方法 |
4.1.2.2 县域各时间阶段发展的特点 |
4.1.2.3 县域发展评估小结:起伏中由不平衡走向相对平衡 |
4.1.3 代表县域发展深入分析 |
4.1.3.1 粤西北部县域绝对人均GDP水平依然落后 |
4.1.3.2 代表县域的总体生计策略 |
4.1.3.3 代表县域的第一产业与自然资本 |
4.1.3.4 “双转移”政策前后的代表县域工业化 |
4.1.3.5 代表县域生计产出中的城乡公平性 |
4.1.3.6 粤西北部地区代表县域生计特征小结 |
4.2 县域发展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 |
4.2.1 建设用地—不同发展阶段特点的主导影响 |
4.2.1.1 不同发展阶段对应的建设用地变化速度“U”型增长 |
4.2.1.2 牧业主导的建设用地变化速度攀升 |
4.2.1.3 不同的工业化导致的景观空间变化模式差异 |
4.2.1.4 耕地保护政策下建设用地转入途径的变化 |
4.2.2 耕地景观—第一产业与保护政策共同的主导影响 |
4.2.2.1 不同的第一产业特色对耕地景观的直接影响 |
4.2.2.2 耕地保护政策的加强对耕地景观转入贡献率的提高 |
4.2.2.3 耕地保护从指标到空间的变化对耕地景观转出贡献率的降低 |
4.2.2.4 不同发展阶段对耕地景观变化速度的“∩”型间接影响 |
4.2.2.5 不同发展阶段对耕地景观空间变化模式的影响 |
4.2.2.6 第一产业现代化引发的耕地景观斑块形状简单化 |
4.2.3 林地景观—林业及其上下游工业的主导影响 |
4.2.3.1 林业周期长、面积大特点导致的林地景观组分的波动变化 |
4.2.3.2 县域速生林政策导致的林地景观组分变化速度增加 |
4.2.3.3 林业及相关产业与林地景观变化的关系 |
4.2.3.4 “退耕还林”和果林种植对林地转入的影响 |
4.2.3.5 耕地保护政策间接导致的林地景观减少 |
4.2.3.6 “双转移”政策影响下的林地景观空间变化模式转变 |
4.2.4 未利用地—景观变化的中间过程 |
4.2.5 水域景观变化—第一产业稳定的支撑 |
4.2.6 县域景观格局总体变化—不同阶段发展的内外特点共同影响 |
4.2.6.1 县域总体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发展中的稳固第一产业、推动工业化 |
4.2.6.2 相对发展速度与县域景观保留率的反比关系 |
4.2.6.3 县域发展导致的土地利用程度和景观生态恢复力的波动变化 |
4.3 县域发展中的景观格局变化总体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政府和农民主导景观变化的驱动力研究 |
5.1 参与者主导景观变化的驱动力研究基础 |
5.1.1 理论框架搭建的铺垫 |
5.1.2 “由上至下”的非线性概括:县域层面难以更深入 |
5.1.3 “由下至上”的探讨角度:参与者的确定 |
5.1.4 景观变化驱动力的研究时空 |
5.2 政府主导景观变化的驱动力研究 |
5.2.1 上层政策推动的人工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 |
5.2.1.1 “空降式”的工业产业转移园 |
5.2.1.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导致的人工景观变化 |
5.2.1.3 上层政策下的人工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 |
5.2.2 县级政策对镇区人工景观变化的影响与响应 |
5.2.2.1 研究方法 |
5.2.2.2 县级政策对镇区人工景观变化的影响 |
5.2.2.3 县级政策对镇区人工景观变化的响应 |
5.2.2.4 镇区人工景观变化与政策的影响与响应 |
5.2.3 政府主导的人工景观变化驱动力小结 |
5.3 农民主导景观变化的驱动力研究 |
5.3.1 发展框架下农民推动景观变化主要驱动力:生计反哺 |
5.3.2 农民主导景观变化的途径与比较 |
5.3.2.1 农民主导景观变化的途径 |
5.3.2.2 农民主导景观变化途径的比较 |
5.3.3 农民推动景观变化过程中的机会成本 |
5.3.4 基于统计数据的种植业景观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
5.3.4.1 第一产业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的可行性 |
5.3.4.2 粤西北部气候与气象变化对种植业景观的影响 |
5.3.4.3 持续扩大趋势中果林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 |
5.3.4.4 政策—经济影响下农作物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 |
5.3.4.5 种植业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的小结 |
5.3.5 基于实地调研的农宅景观空间变化模式驱动因素分析 |
5.3.5.1 研究时空尺度、研究方法及案例选择 |
5.3.5.2 农宅景观空间变化模式驱动力分析框架 |
5.3.5.3 驱动力分析框架下的各驱动因素分析 |
5.3.5.4 农宅景观空间变化模式的分类论述 |
5.3.5.5 农宅景观空间变化模式驱动因素分析小结 |
5.3.6 政府和企业在农民推动景观变化途径中的引导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发展“不平衡”缩小中的县域景观格局维持探讨 |
6.1 县域发展中景观格局维持的主要问题和内容 |
6.1.1 景观格局维持的主要问题 |
6.1.2 县域景观格局维持的三方面内容 |
6.2 政府管理方式转变:结果控制转向过程控制 |
6.2.1 当下县域空间管理现状:难以协同且注重结果 |
6.2.2 林地景观变化过程中的维持管理转变探讨 |
6.2.2.1 即将出台的“生态红线”难以维持林地景观组分百分比 |
6.2.2.2 林地景观数量的主要控制政策:占用征收林地定额管理 |
6.2.2.3 县域发展中的林地景观百分比控制管理政策建议 |
6.2.3 未利用地控制:产业园分期规划中的空间变化模式 |
6.2.3.1 产业园使未利用地长期保持的三方面原因 |
6.2.3.2 降低未利用地保持时间的三方面影响因素探讨 |
6.2.3.3 降低未利用地保持时间的规划策略保障:指标设定探讨 |
6.3 农民生计引导:促进有利于景观格局的生计反哺 |
6.3.1 传统和谐人地关系对农民生计引导的思考 |
6.3.2 引导农民参与景观格局维持的途径:生计反哺引导的两个方向.. |
6.3.3 正向引导农民生计反哺中的景观变化:“政企联合”+规划 |
6.3.3.1 正向引导农民景观空间变化的途径:城乡规划体系 |
6.3.3.2 村级规划对农民推动景观变化的空间引导案例 |
6.3.3.3 政策、规划引导下农民推动景观变化的响应案例 |
6.3.4 反向制止农民生计反哺不合理农宅景观的策略探讨 |
6.3.4.1 农宅与人口的不相匹配变化—“空心化”定义、原因及应对策略研究 |
6.3.4.2 可持续生计方法视角下的反向制止探讨:增加共同利益促进社会资本转型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10)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达省份相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发展需要指引 |
1.1.2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面临抉择 |
1.1.3 建设性大破坏背景下需要乡村适宜发展的途径 |
1.1.4 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发展的特殊性 |
1.2 研究对象、尺度及视角选择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尺度 |
1.2.3 研究视角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3 总结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1.6 基础调查研究概况 |
1.6.1 主要研究地域范围 |
1.6.2 聚落样本选择原则 |
1.6.3 聚落样本调查概况 |
1.6.4 其他资料来源 |
第二章 粤西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特征分析 |
2.1 聚落形成的背景 |
2.1.1 自然背景 |
2.1.2 社会背景 |
2.2 乡村聚落整体空间形态构成 |
2.2.1 聚落选址分布及外环境特征 |
2.2.2 村域环境要素构成 |
2.2.3 聚落空间肌理构成 |
2.3 以渐进演化形成的乡村聚落地域化特征 |
2.3.1 民系与聚落 |
2.3.2 聚落空间特征与社会组织 |
2.4 传统乡村聚落空间营建的可持续理念 |
2.4.1 适应气候融合环境 |
2.4.2 强调功能整体统筹 |
2.4.3 就地取材节约能源 |
2.4.4 兼容并蓄开放多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环境问题认知与解读 |
3.1 当代乡村聚落空间转型过程及阶段特征 |
3.1.1 自然经济时期(1949 年以前) |
3.1.2 土地改革与人民公社化时期(1949-1978) |
3.1.3 农村经济加速发展时期(1978-1993) |
3.1.4 农村经济放缓及调整期(1993-2003) |
3.1.5 农村经济发展新时期(2003 至今) |
3.1.6 阶段总结 |
3.2 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当代主要因素 |
3.2.1 经济结构的变迁 |
3.2.2 生活模式的转变 |
3.2.3 交通组织的完善 |
3.4 粤西区域现实问题 |
3.4.1 地理位置无优势、交通不太便利 |
3.4.2 经济发展缓慢、资金有限 |
3.4.3 地处边缘,民系错综复杂,弱势文化遗存面临丧失 |
3.4.4 乡村景观相对缺乏特色、旅游性弱 |
3.5 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整体环境提升的潜在优势 |
3.5.1 乡村既有资源 |
3.5.2 乡村传统性的存留及自觉再造 |
3.5.3 乡村与现代性的勾连及融合 |
3.5.4 乡村外部支援力度的增强 |
3.6 解决思路:基于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现状进行解析与重构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粤西区域城乡系统的整体提升 |
4.1 区域城乡整体发展演进模式分析 |
4.1.1 “城——镇——村”的区域聚落系统历史溯源 |
4.1.2 村镇聚合——自下而上推进城乡转型 |
4.1.3 城镇辐射——自上而下推进城乡转型 |
4.1.4 城中村——乡村性在城市的延续 |
4.2 从极化到扁平化——未来城乡空间格局新趋势 |
4.3 城镇化背景下聚落空心化与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
4.4 城乡互补协调发展 |
4.4.1 梳理村镇空间体系,明确乡村合理定位 |
4.4.2 确保对乡村资源的良性利用 |
4.4.3 探索多样性的乡村发展路径 |
4.5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目标 |
4.5.1 综合发展治理 |
4.5.2 保持“山水—田园—村落”的地域化生态格局 |
4.5.3 以农村居民点社区为核心,恢复社区活力 |
4.6 实现多重目标的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整治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的环境提升 |
5.1 传统聚落整体空间形态结构特征解读 |
5.1.1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同质化特征 |
5.1.2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异质化倾向 |
5.2 聚落形态结构转变模式分类分析 |
5.2.1 突变式模式 |
5.2.2 多核心分散扩张式模式 |
5.2.3 衰退式模式 |
5.2.4 异址新旧村独立并行式模式 |
5.2.5 模式总结与对比 |
5.3 聚落尺度下的量化模拟分析 |
5.3.1 量化分析工具介绍 |
5.3.2 聚落组成模式的气候适应性 |
5.3.3 聚落整体形态比较 |
5.3.4 新旧组团形态对比 |
5.3.5 量化模拟分析总结 |
5.4 聚落空间特征分析与优化策略 |
5.4.1 演化过程:传统自组织动态过程转向他组织规划模式 |
5.4.2 聚落空间组织逻辑:逐渐失去对传统格局的遵循 |
5.4.3 优化策略 |
5.5 聚落空间环境提升模式 |
5.5.1 聚落改建模式 |
5.5.2 聚落扩展模式 |
5.5.3 聚落重建模式 |
5.6 街巷空间环境提升 |
5.6.1 传统街巷空间结构及功能 |
5.6.2 当代街巷空间环境提升面临的问题 |
5.6.3 街巷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
5.7 村域边界空间环境提升 |
5.7.1 村域边界结构及功能 |
5.7.2 当代村域边界空间环境面临的问题 |
5.7.3 村域边界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建筑空间环境提升 |
6.1 居住建筑的原型、现型与转型 |
6.1.1 宅院的基本原型——三间两廊 |
6.1.2 传统民居模块组合平面拓展模式 |
6.1.3 当代民居增殖与异化模式 |
6.1.4 两种模式的对比分析 |
6.2 乡村聚落其他功能类型建筑 |
6.2.1 公共建筑 |
6.2.2 防御建筑 |
6.2.3 生产建筑 |
6.3 各类建筑的存续 |
6.4 乡村建筑风貌特征 |
6.4.1 建造材料特征 |
6.4.2 装饰细节特征 |
6.5 建筑外围护结构气候适应性量化分析 |
6.5.1 屋顶日照强度模拟 |
6.5.2 外墙遮阳效果模拟 |
6.6 建筑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
6.6.1 主要原则 |
6.6.2 传统建筑修缮及更新改造实践 |
6.6.3 村镇公共建筑新建 |
6.6.4 当代住宅建筑改造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空间环境提升路径措施总结 |
7.1 乡村地域性的消解 |
7.2 乡村地域价值再认识 |
7.2.1 绝对价值:先天的原生态价值 |
7.2.2 相对价值:当代城镇体系中的交互性价值 |
7.2 乡村地域价值的当代传承 |
7.2.1 关键:传承场所回应现实的适应性机制 |
7.2.2 传统聚落生态价值传承 |
7.2.3 传统聚落文化价值传承 |
7.3 功能与空间整合的实施路径 |
7.3.1 功能与空间秩序 |
7.3.2 区域宏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
7.3.3 聚落中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
7.3.4 聚落微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
7.4 乡村聚落空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
7.4.1 促进基于新乡村共同体社区的形成 |
7.4.2 分阶段实施,以点带面促进聚落整体提升 |
7.4.3 过程保留弹性、动态完善 |
7.5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主要结论 |
研究的创新点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致谢 |
四、小城镇发展战略思考──以广东省广宁县建设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MJ私房烘焙项目县域市场营销策略优化[D]. 王俊钊.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翁源县省定贫困村村庄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以龙仙镇青云村为例[D]. 李淑桃.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广东省半收缩地区时空演变及用地扩张机理研究[D]. 罗浚朗.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资源导向下珠三角外围地区乡村集群化发展策略研究[D]. 阮宇超.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基于人地关系的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 刘亚晶.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D]. 彭雄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7]乡愁视角下的广东省村庄规划编制研究[D]. 汪谋.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8]高速铁路建设与县域经济增长 ——以广东省为例[D]. 李淑芬.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粤西北部地区县域景观格局变化与发展研究[D]. 高海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10]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D]. 林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