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茄红素提取开发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艺杰[1](2021)在《番茄红素缓解H2O2诱导的SK-MEL细胞氧化损伤并促进黑色素合成》文中研究说明黑色素是脊椎动物皮肤表面结构中存在的最主要的色素,它决定了脊椎动物的皮肤和被毛颜色,黑色素已经被证明具有光吸收、抗辐射、抗病毒感染、抗氧化等功能。黑色素合成受到多种因素共同调节,其中MITF对黑色素细胞发育、增殖、存活和黑色素合成至关重要。氧化应激是影响黑色素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当黑色素细胞内ROS积累过多时,就会引起黑色素细胞功能损害从而影响黑色素合成,白癜风等皮肤病的发病机制与黑色素细胞的氧化应激密切相关。番茄红素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常被用于清除细胞的活性氧,但是番茄红素对于黑色素细胞的氧化损伤的作用还未见报道。基于此,我们用浓度为500μmol的H2O2处理人皮肤黑色素瘤细胞系SK-MEL,建立了SK-MEL细胞的氧化应激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使用500μmol浓度的H2O2处理SK-MEL细胞24h后,细胞内ROS水平显着升高,高浓度的H2O2刺激显着抑制了SK-MEL细胞中MITF、TYR和TYRP2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细胞抗氧化途径NRF2-ARE通路及其下游基因的表达。此外,氧化损伤的SK-MEL细胞中黑色素合成被显着抑制,抗氧化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CAT(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和表达均受到显着抑制,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MDA(丙二醛)的含量和炎症指标(IL-6、IL-8、TGF-α)m RNA水平明显升高,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氧化损伤的SK-MEL细胞中细胞凋亡率显着上升。为了明确细番茄红素对细胞氧化损伤和黑色素合成的影响,我们在建立SK-MEL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番茄红素缓解SK-MEL细胞氧化损伤机理的研究。我们首先确立了SK-MEL细胞中MITF对NRF2基因的转录调控关系,将SK-MEL细胞中黑色素合成和细胞抗氧化功能结合起来。然后在细胞培养基中添加浓度为2μm的番茄红素,发现番茄红素能够通过MITF-NRF2这一途径缓解SK-MEL细胞的氧化损伤。RT-q PCR实验结果发现,番茄红素能够显着抑制H2O2所引起的炎症因子(IL-6、IL-8、TGF-α)水平的升高;在细胞氧化应激能力方面,番茄红素能够显着上调H2O2处理组中MITF和NRF2m 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H2O2处理组中NRF2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均能被番茄红素显着上调;此外,番茄红素还能够缓解H2O2处理导致的SOD、CAT酶活性和表达水平的降低,抑制H2O2诱导的MDA含量升高;在黑色素合成方面,番茄红素能够显着上调H2O2处理组细胞中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MITF、TYR、TYRP2)m RNA的表达水平并促进黑色素的合成;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番茄红素可以明显抑制H2O2导致的ROS水平上升并缓解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综上所述,本研究明确了番茄红素能够缓解H2O2诱导的SK-MEL细胞氧化损伤并促进黑色素合成,但是在正常的细胞状态下,番茄红素对SK-MEL细胞几乎没有影响。我们通过MITF这一转录调节因子将SK-MEL细胞中黑色素合成和抗氧化功能联系在一起,有助于更全面和深入地理解黑色素细胞中氧化损伤和黑色素合成的关系,为进一步治疗白癜风这种色素沉积异常疾病的生物学机制提供理论支持。
朱凯杰[2](2020)在《脐橙果皮色泽变异及番茄红素β-环化酶的调控研究》文中认为叶绿素降解和类胡萝卜素积累是很多园艺植物果实成熟的必经过程,对果实的色泽品质起决定性作用。果实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差异使其呈现出绿色、红色、橙色、黄色、甚至棕色等。近年来,尽管我们对叶绿素降解和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有了较多的研究,但关于这两条代谢途径协同调控的分子机制仍然未知。本研究以新发掘的脐橙果皮色泽突变体‘宗橙’为材料,对其棕色果皮表型及其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精细分析,采用多组学和多种遗传资源整合策略挖掘到其突变位点,并结合生化手段解析了该突变体果皮叶绿素降解受阻和类胡萝卜素积累增加的突变机制。同时探究了柑橘红色性状形成关键基因——有色体特异表达番茄红素β-环化酶(LCYb2)的等位基因酶活差异,筛选到直接调控CsLCYb2的关键转录因子,并对它们进行了系统地功能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脐橙果皮棕色变异‘宗橙’的表型及其突变机制‘宗橙’是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归州镇‘伦晚脐橙’果园里发现的一个果皮色泽芽变,经过选育成为新品种,其果皮呈现独特的棕色。对‘宗橙’果实常规生理指标测定发现,其果皮色差、硬度和香气与‘伦晚脐橙’不同,而其余果实品质则相同。‘宗橙’成熟果实有色层中叶绿素滞留,且类胡萝卜素积累增加,说明棕色果实形成的代谢基础是由于有色层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同时积累所致。‘宗橙’有色层中ABA和JA含量均显着高于‘伦晚脐橙’。破色期后‘宗橙’果实有色层中叶绿体降解受阻,至成熟期仍存在大量叶绿体,且成熟期‘宗橙’果实有色体数目相比对照明显增多,而淀粉颗粒明显减少,淀粉含量显着下降。GS-MS分析表明‘宗橙’和‘伦晚脐橙’果实有色层中大量初生和挥发性代谢物存在显着差异。采后贮藏实验发现,贮藏期间‘宗橙’果实品质总体上较‘伦晚脐橙’差。青霉菌接种侵染实验表明,相比‘伦晚脐橙’,‘宗橙’果实对青霉菌抗性更弱。通过整合多组学和和多种遗传资源的策略鉴定到了‘宗橙’的突变基因——滞绿基因STAY-GREEN(SGR)。测序发现柑橘中SGR基因存在两个等位基因(CsSGRa和CsSGRb),与CsSGRa相比,CsSGRb由于序列变异引起的选择性剪接而提前终止,产生截短型蛋白。‘宗橙’中CsSGRa编码区的两个连续碱基发生替换形成终止密码子,使得蛋白编码提前终止(命名为CsSGRa STOP),而CsSGRb基因序列与野生型一致。烟草瞬时表达实验发现仅CsSGRa具有叶绿素降解活性,CsSGRa STOP和CsSGRb均丧失了降解叶绿素的功能,这导致了‘宗橙’果实中叶绿素无法降解。工程菌和柑橘愈伤组织转基因实验表明,CsSGRa和CsSGRb均能抑制类胡萝卜素合成,而CsSGRa STOP不具备抑制活性;Bi FC和Y2H实验证实CsSGRa和CsSGRb可直接与类胡萝卜素途径关键限速酶CsPSY1互作,而CsSGRa STOP与CsPSY1不互作;上述结果表明‘宗橙’中CsSGRa STOP通过解除对CsPSY1的抑制作用促进了类胡萝卜素的合成,使得果实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因此,CsSGRa的变异是宗橙果皮叶绿素降解受阻、类胡萝卜素含量显着增加的直接原因,绿色和橙色叠加使其最终呈现出棕色表型。2.甜橙CsLCYb2及其互作转录因子在果实色泽形成中的功能有色体特异性LCYb2是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的关键酶,本研究在番茄中超表达2个甜橙LCYb2等位基因(CsLCYb2a和CsLCYb2b),产生了富含β-胡萝卜素的金色番茄果实。在CsLCYb2a超表达系番茄果实中,β-胡萝卜素增加了9.3倍(1.5 mg/g干重),且未检测到番茄红素;而在CsLCYb2b超表达系番茄果实中,β-胡萝卜素也显着增加,番茄红素显着减少但未消失;这些结果说明甜橙CsLCYb2等位基因的酶活性存在差异。进一步以CsLCYb2的启动子为诱饵进行酵母单杂筛库,成功筛选到了调控CsLCYb2的2个关键候选转录因子CsMADS3和CsERF061。CsMADS3是MADS-Box家族基因。基因表达和蛋白丰度分析表明,CsMADS3的表达水平与果实发育和色泽形成密切相关。CsMADS3是核定位的转录激活因子,能直接结合并激活CsLCYb2启动子。CsMADS3在柑橘愈伤组织中的超表达显着促进了类胡萝卜素的积累以及大部分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基因的表达,并改变了有色体的形态和激素含量。超表达CsMADS3的番茄转基因系,其果实加速褪绿且类胡萝卜素积累增加,叶绿素降解和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上调表达,有色体和激素显着变化。生化实验证明CsMADS3能结合并激活SGR及8个类胡萝卜素途径关键基因的启动子,包括PSY、PDS、CRTISO、BCH、ZEP、NCED、CCD1、CCD4。表明CsMADS3具有多靶点调控特性,在叶绿素降解和类胡萝卜素合成的协同调控中发挥作用。CsERF061属于乙烯响应因子家族的I亚族,其表达受乙烯诱导,且与果实成熟和着色高度相关。CsERF061是一个核定位的转录激活因子,能直接结合并激活CsLCYb2启动子。在柑橘愈伤组织和番茄果实中超表达CsERF061基因,均发现类胡萝卜素含量显着增加,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关键基因的表达上调,并伴随着有色体和激素含量的变化。生化实验证明CsERF061还能激活其它9个类胡萝卜素途径关键基因的启动子,包括PSY、PDS、CRTISO、LCYb1、BCH、ZEP、NCED、CCD1、CCD4。表明CsERF061能在乙烯介导下直接调控类胡萝卜素代谢。综上,本研究阐明了‘宗橙’突变的分子机制,揭示了SGR在调控柑果类果实成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首次发现柑橘中SGR等位基因的功能分化及其在调控果实成熟过程中叶绿素降解和类胡萝卜素合成上的独特而精细的调控机制。同时明晰了CsLCYb2等位基因酶活差异,揭示了CsLCYb2互作调控因子CsMADS3对果实成熟过程中叶绿素降解和类胡萝卜素合成的协同调控作用,以及CsERF061在乙烯介导的类胡萝卜素代谢调控中的功能。该研究为未来深入解析柑果类果实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代谢的协同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吴斌[3](2020)在《番茄红素在鸡肉脯开发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肉脯是一种传统风味的肉制品,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食用方便、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制品的满足不再仅限于产品的风味,更加注重产品的营养价值。为实现传统肉制品的创新,开发新型功能肉制品成为肉制品研究的重要方向。其中,添加外源功能因子是开发新型功能肉制品的重要途径。番茄红素广泛存在于西红柿、西瓜、番石榴等瓜果中,具有抗氧化、降血压、抗肿瘤等生理功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及医药领域。本论文以番茄红素和肉脯为研究对象,研究番茄红素对肉脯品质的影响,尝试开发番茄红素复合鸡肉脯,并对其配方和工艺进行优化,对产品贮藏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如下:番茄红素能有效改善肉脯的色泽和质构,表现为产品a*值的上升,b*值和L*值的下降,产品的弹性有所提高;随着番茄红素添加量的增加,产品的脂质与蛋白质氧化得到有效控制,抗氧化能力显着提升。当其添加量为0.90 g/kg时,产品的感官接受度最高,产品的丙二醛、羰基和巯基含量分别为0.74 mg/kg样品、0.18nmol/mg prot.和122.96 nmol/mg prot.,并表现出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性能,ABTS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能力以及FRAP抗氧化能力分别为195.16μmol Trolox/mg prot.、131.74μmol Trolox/mg prot.和44.39μmol Trolox/mg prot.。研究了番茄红素、肥肉、白砂糖和木瓜蛋白酶的添加量等因素对番茄红素复合鸡肉脯的影响,确定了番茄红素复合鸡肉脯的最佳配方。以瘦肉和肥肉的重量之和1 kg为基准计,肉脯的最佳配方为番茄红素1.01 g、肥肉98.14 g、鸡肉糜901.86g、白砂糖109.46 g、盐20.00 g、复合磷酸盐3.00 g、木瓜蛋白酶37500 U。研究了搅拌时间、真空滚揉腌制时间、烘制温度、焙烤温度和焙烤时间等因素对番茄红素复合鸡肉脯的影响,确定了番茄红素复合鸡肉脯的最佳工艺为搅拌时间45.00 min、真空滚揉腌制时间15.00 min、烘制温度50.48℃、焙烤温度145.87℃以及焙烤时间3.75 min。通过加速破坏性实验,利用化学动力学模型对番茄红素复合鸡肉脯的保质期进行预测研究,确定了肉脯的防腐保鲜剂组合。结果显示:以乳酸链球菌素0.100g/kg、山梨酸钾0.075 g/kg、双乙酸钠3.000 g/kg为防腐剂制成的番茄红素复合鸡肉脯,在室温(25℃)和低温(4℃)的保质期分别达到27天和281天。对4℃无任何包装条件下的肉脯进行贮藏稳定性分析,番茄红素复合鸡肉脯的色泽、pH、质构、TBARS、羰基值、TVB-N值以及菌落总数等指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现一定的变化,结果表明番茄红素复合鸡肉脯贮藏稳定性良好。
李慧琴[4](2019)在《柿皮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分离及其抗氧化应激作用》文中研究说明天津蓟县磨盘柿子品质佳。柿皮是柿子重要的组成部分,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多酚、黄酮、膳食纤维以及类胡萝卜素等,特别是柿皮中类胡萝卜素含量较其它部分高。类胡萝卜素不仅是重要的天然色素,同时也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肿瘤等生物活性。柿皮往往是一种柿子深加工的一种的副产物,该资源的深度开发,特别是其所含的柿皮类胡萝卜素的提取以及其功能性的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首先探讨有机溶剂回流法提取柿皮类胡萝卜素工艺,利用单因素以及响应面法Box-Behnken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且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所提取的柿皮类胡萝卜素中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以丙酮∶石油醚(1∶2)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35.25 g/mL、温度43.85℃、时间123.9 min,柿皮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量为45.63 mg/100 g,与预测值42.55 mg/100 g的相对误差较小;回归方程的预测值和实验值差异不显着,回归模型拟合情况良好,符合要求;HPLC采用C30色谱柱,按照梯度洗脱的程序,3个主要柿皮类胡萝卜素成分的出峰时间分别为玉米黄质16.50min、β-胡萝卜素26.74 min、番茄红素36.44 min,含量分别为3.33μg/g、19.58μg/g、61.52μg/g。其次采用多种体外抗氧化检测模型分析柿皮类胡萝卜素的抗氧化活性,通过检测PC、SPC的总抗氧化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能力、脂质过氧化物,还原力以及与VC的协同抗氧化作用,然后再与传统的抗氧化剂VC、VE进行了比较,综合评定了柿皮类胡萝卜素的抗氧化作用能力。结果表明柿皮类胡萝卜素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抗氧化性能随着浓度的增大逐渐的增大。且与几种抗氧化剂的抗氧化能力大小的比较为VC>VPC>PC>VE>VSPC>SPC。最后利用PC12细胞建立细胞层面上的抗氧化模型,通过分子荧光探针和化学发光法进一步分析柿皮类胡萝卜素对于H2O2诱导的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H2O2可诱导PC12细胞的氧化损伤(200μmol/L H2O2处理6 h,细胞活力为54.66%),而添加0.2、0.6和1.0 mg/mL的类胡萝卜素均可抑制H2O2诱导的细胞的氧化损伤(细胞活力值为67.78%、76.60%、88.80%);除此之外,H2O2可以导致PC12细胞活性氧、MDA增多,而加入0.2、0.6和1.0 mg/mL的类胡萝卜素可以降低细胞内活性氧的水平,清除细胞内的丙二醛,达到保护细胞的作用。
付金菊[5](2018)在《基于三孢布拉霉诱变高产番茄红素突变株的色素合成调控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番茄红素作为一类具有重要功能的脂溶性色素,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具有抗癌、抗心脑血管疾病、抗氧化等功效,已被广泛应用到饲料、食品、保健品及化妆品等行业。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番茄红素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从植物中提取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开发高产番茄红素微生物资源在食品保健以及医药生产等方面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三孢布拉霉(Blakeslea trispora)是唯一的工业化生产番茄红素的菌株。许多研究者为了提高番茄红素产量,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到目前为止,番茄红素的产量和质量仍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主要的原因是对于番茄红素合成过程的调控机制不明确,难以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造菌株实现高产。因此,通过分子手段研究该菌株合成色素的调控机制势在必行,可以为该菌株的遗传改造和发酵条件调控提供重要理论支撑。本研究通过ARTP诱变育种、建立高通量筛选方法,获得高产菌株,并通过转录组分析研究了高产菌株合成番茄红素的分子机理,进而通过氧化胁迫进一步提高菌株的色素产量,为菌株的进一步遗传改造提供重要基础。获得如下创新性结果:(1)以负菌Blakeslea trispora(-)为出发菌株,经ARTP诱变,并构建了24孔板高通量筛选策略,最终从500株诱变存活菌株中快速筛选得到高产番茄红素突变菌株WY239,经120 h摇瓶发酵培养后,番茄红素产量为892.46 mg/L,比出发菌株产量提高了45%。通过五代传代培养发酵,结果显示高产番茄红素突变菌株WY239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2)对出发菌株和突变菌株进行转录组分析,差异表达的基因一共有2257个,表达量显着上调的基因有1445个,表达量显着下调的基因有812个。表达量发生显着变化的基因大多与糖酵解、脂肪酸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类胡萝卜素合成、甾醇的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相关。糖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脂肪酸合成受到了明显的下调,而有利于番茄红素前体物质乙酰-CoA增加的代谢途径出现了明显上调,如脂肪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降解途径。在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番茄红素合成的主代谢途径得到明显加强,代谢支路相关基因出现了明显下调,如甾醇、角鲨烯等合成途径。(3)研究了氧化胁迫对番茄红素产量的影响。对原始菌株和诱变获得的高产菌株WY239分别进行过氧化氢氧化胁迫研究,结果表明,在原始菌株发酵第60 h,在25 mL发酵液里添加4μL 30%H2O2时产量达到最高值(980.03±0.03)mg/L,比对照提高了63.3%。添加过氧化氢的三孢布拉霉在发酵过程中比对照的CAT和SOD的比酶活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WY239进行添加过氧化氢发酵处理,最高产量达到1120.69 mg/L,是添加前的25.56%,是出发菌株的83.91%。(4)真菌色素是重要的天然食品着色剂,本研究从染菌的平板中分离得到了一株产水溶性红色素的真菌。该真菌的核糖体RNA基因的IT1-IT4序列与产紫踝节菌(Talaromyces purpurogenum)具有99%相似性,并在Neighbor-Joining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聚为一簇。菌株在发酵120 h时红色素产量最高,并且该色素为胞外次级代谢产物。光谱学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该色素在495 nm处具有最大吸收峰,由四种以上单色素组分组成,与目前常见的番茄红素、红曲红胺都不同;该色素对温度、光照和pH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易被氧化剂和还原剂降解。该色素是胞外水溶性色素,相比三孢不拉霉菌的胞内脂溶性色素,在色素提取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具有较大开发价值。
郝丽琴,窦丹丹,贺宇,褚敏哲,赵三虎,赵二劳[6](2016)在《西瓜中番茄红素的酶法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西瓜中番茄红素酶法提取工艺条件及番茄红素的抗氧化活性。首先考察了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 H和加酶量对番茄红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影响较大的因素料液比、提取温度、p H和加酶量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最后,利用DPPH·清除法和·OH清除法评价了西瓜中番茄红素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西瓜中番茄红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p H为6.0、体积比7∶1的乙酸乙酯-丙酮混合溶液为提取剂,料液比(g:m L)1∶6,加酶量45 mg,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60 min。此工艺条件下,番茄红素的得率为44.57μg/g。抗氧化试验表明,西瓜番茄红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且随着番茄红素量的增加其抗氧化能力也相应增加。
王昆,马玲云,吴先富,肖新月[7](2015)在《番茄红素的研究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综述近几年番茄红素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检索近10年番茄红素相关文献,从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制备和纯化方法以及测定方法等方面进行归纳。结果:番茄红素由于其特殊的化学结构,具有抗氧化、抗肿瘤、保护心血管和增强免疫力等生物学功能。近些年来,有机溶剂浸提法、超临界流体法、微生物发酵法和化学合成法等制备方法,色谱法、皂化法、重结晶法和膜分离法等纯化方法,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差示量热扫描法等检测方法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番茄红素在保健食品和药品中的研究和应用。结论: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转基因以及DNA重组技术的不断应用,番茄红素在医药保健领域具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高歌,王永涛,连运河,安晓东,廖小军,孙志健[8](2015)在《番茄加工副产物利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番茄是国际上广泛种植的蔬菜,可以加工成番茄酱、番茄罐头、番茄粉等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3%8%的副产物,这些副产物不利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本文主要对目前国内外有关番茄副产物的食品化利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包括作为食品配料直接添加和提取副产物中的番茄红素、膳食纤维、蛋白质、籽油等有效成分,深入分析了番茄副产物利用中面临的问题,以期为番茄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研究提供新思路。
王海兵[9](2011)在《高产番茄红素红酵母的筛选及其发酵、提取条件的研究》文中提出番茄红素(Lycopene)是一种天然植物色素,为类胡萝卜素中的一种,是许多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中间体,经过环化可形成其他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其对单线氧的消除能力是β-胡萝卜素的2倍,在类胡萝卜素中最强。随着对其生理功能的研究发现,番茄红素不仅对前列腺癌、乳腺癌以及胰腺癌等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而且对血管硬化和冠心病均有防治作用,因而番茄红素在食品、化妆品以及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用途,被称为“植物黄金”。本文通过测定菌株生长量、类胡萝卜素含量,从原来的5株红酵母中筛选出了一株类胡萝卜素产量较高的黏红酵母2.27,其类胡萝卜素产量为15.60mg/L。用单因素实验对碳、氮源的种类的选择,以及均匀设计方法对其8个因素进行了优化试验,初步确定了该菌株类胡萝卜素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葡萄糖5%、蛋白胨1.5%、酵母粉1%、PH值5、装液量10%、核黄素0.5mg/L、吐温1.5%、接种量5%,在此优化了的培养条件下,黏红酵母2.27经过96h摇瓶发酵,其生物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产量分别可达到22.78g/L,1257.24μg/g干菌体和28.62mg/L,分别比初筛中提高52.58%、20.36%和83.46%。基于红酵母中类胡萝卜素的合成途径,作者对环化抑制剂烟碱、麦角固醇合成抑制剂酮康唑、MVA (3-甲基-3,5-二羟基戊酸)激酶的激活剂青霉素、氧化剂过氧化氢等代谢调节物的调控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添加一定量的上述物质确实可以促进黏红酵母中番茄红素的累积。试验中采用均匀设计法,研究结果表明,分别在发酵至24h加入烟碱2.5ml/L和青霉素4mg/L,36h时添加双氧水1.2ml/L,60h时添加酮康唑400mg/L,可以使番茄红素累积量达到176.97mg/L,是未用代谢调控时番茄红素产量4.10mg/L的43.2倍。在番茄红素的提取方面,本文从破壁方法、浸提溶剂及提取条件等方面对黏红酵母番茄红素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用单因素试验对破壁方法及浸提溶剂进行选择,结果表明热酸法是黏红酵母破壁提取番茄红素的最佳方法,丙酮:乙酸乙酯(1:1)混合液是理想的提取溶剂。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料液比、抽提温度和抽提时间等番茄红素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适宜的提取条件为:溶剂丙酮:乙酸乙酯(1:1)、添加量60mL/g、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3h,优化后得到红酵母番茄红素提取量为4.55mg/g,比未优化的3.22mg/g时增加了41.30%。
武花花[10](2010)在《包埋技术在天然产物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追求健康的生活。然而,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是目前令医学界最感棘手的难题。研究表明天然产物中富含诸多抗癌抗氧化活性成分如番茄红素(LY)、莱菔硫烷(SF)和鞣花酸(EA)等,科研工作者们已经将其视为研究的热点。然而由于这些天然活性成分的不稳定性和水难溶性,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应用和推广。本文通过制备微胶囊、固体分散体和包合物来提高番茄红素和莱菔硫烷的稳定性,增加鞣花酸在水中的溶解度。本文采用溶剂萃取法从三孢布拉氏霉菌发酵产物中得到富含番茄红素的油树脂,继而通过碱液皂化、真空浓缩、结晶技术,得到纯度为90.16%的番茄红素。为了提高番茄红素稳定性,一方面,采用复凝聚法微胶囊制备番茄红素。经过工艺条件的研究,确定了实验最佳工艺条件:以明胶和阿拉伯胶(1:1)为壁材,1%羟丙甲纤维素为辅料及乳化剂,芯壁比0.06:1,pH为4.0、乳化时间20 min、搅拌速度400 r/min的条件下得到包埋率80%的微胶囊,形态完好且稳定性较好。另一方面,经共沉淀法制备了番茄红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结果表明番茄红素与HP-β-CD以摩尔比1:4络合,包合时间20 h,温度30℃时,络合效果较好。此包合物与番茄红素晶体相比,对光、氧、及高温的稳定性均有很大提高。此外,为了提高番茄红素水溶性,制备了番茄红素-聚乙二醇PEG6000和番茄红素-聚丙乙烯吡咯烷酮PVPk30固体分散体,结果显示上述载体与番茄红素摩尔比在4:1时,达到较高的溶出度。在提高莱菔硫烷稳定性实验中,主要应用HP-β-CD包合技术,结果表明莱菔硫烷与HP-β-CD分子主要以1:1计量比络合。通过对比试验,显示出包合后产物莱菔硫烷/羟丙基-β-环糊精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对产物进行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及核磁扫描加以验证。为了提高鞣花酸溶解度,实验中比较多种水溶性载体如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聚丙乙烯吡咯烷酮PVPk30,聚乙二醇PEG6000、泊洛沙姆Poloxamer188等的增溶效果,结果显示PVPk30是比较好的载体,能提高鞣花酸60倍溶解度,达到1.639 mg/mL,并对产物进行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扫描加以验证。
二、番茄红素提取开发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番茄红素提取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番茄红素缓解H2O2诱导的SK-MEL细胞氧化损伤并促进黑色素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黑色素的合成 |
1 黑色素的种类与功能 |
1.1 黑色素的种类 |
1.2 黑色素的功能 |
2 黑色素合成途径 |
3 黑色素合成调控 |
3.1 酪氨酸酶 |
3.2 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 |
3.3 调控黑色素合成的相关通路 |
第2章 色素沉积异常相关疾病 |
1 色素沉积异常疾病 |
2 黑色素细胞与氧化应激 |
2.1 氧化应激对黑色素细胞的影响 |
2.2 黑色素细胞抗氧化机制 |
2.3 黑色素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建立 |
第3章 番茄红素的功能和应用 |
1 番茄红素的结构和功能 |
1.1 番茄红素的结构 |
1.2 番茄红素的功能 |
2 番茄红素的应用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SK-MEL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的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H_2O_2处理对SK-MEL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
2.2 H_2O_2处理引起SK-MEL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
2.3 H_2O_2处理对SK-MEL细胞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
2.4 H_2O_2处理对SK-MEL细胞凋亡的影响 |
2.5 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
2.6 H_2O_2处理对SK-MEL细胞黑色素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和黑色素生成的影响 |
2.7 H_2O_2处理对抗氧化通路NRF2基因和其下游靶基因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2章 番茄红素缓解SK-MEL细胞中H_2O_2造成的氧化损伤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MITF对 NRF2 的转录调控 |
2.2 番茄红素浓度的筛选 |
2.3 番茄红素减轻H_2O_2处理后细胞内ROS水平 |
2.4 番茄红素减轻H_2O_2诱导的细胞氧化损伤 |
2.5 番茄红素改善H_2O_2对SK-MEL细胞造成的炎症反应 |
2.6 番茄红素减少H_2O_2诱导的细胞凋亡 |
2.7 番茄红素缓解H_2O_2对SK-MEL细胞的黑色素合成抑制作用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脐橙果皮色泽变异及番茄红素β-环化酶的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课题的提出 |
2 前人研究进展 |
2.1 芽变的研究进展 |
2.1.1 芽变的产生 |
2.1.2 芽变机理的研究 |
2.1.3 芽变的价值 |
2.2 植物扇形嵌合体的研究进展 |
2.3 植物叶绿素降解的研究进展 |
2.3.1 叶绿素降解的研究概况 |
2.3.2 植物叶绿素降解途径 |
2.3.3 叶片和果实叶绿素降解的差异 |
2.3.4 滞绿基因STAY-GREEN(SGR)研究进展 |
2.3.5 植物滞绿突变体 |
2.4 植物类胡萝卜素代谢的研究进展 |
2.4.1 类胡萝卜素简介 |
2.4.2 植物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 |
2.4.3 植物类胡萝卜素代谢的转录调控 |
2.4.4类胡萝卜素代谢与番茄红素β-环化酶2 |
2.5 柑橘果实成熟过程中叶绿素降解和类胡萝卜素合成的研究进展 |
2.5.1 柑橘果实叶绿素降解及其调控 |
2.5.2 柑橘果实类胡萝卜素代谢及其调控 |
2.5.3 柑橘果实色泽突变体 |
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二章 :脐橙果皮棕色变异‘宗橙’的表型及其突变机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菌株、质粒和载体 |
2.2 实验方法 |
2.2.1 果实常规生理指标测定 |
2.2.1.1 果实横径、纵径、果皮厚度测量和果重称量 |
2.2.1.2 果实色差测定 |
2.2.1.3 果实硬度测定 |
2.2.1.4 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测定 |
2.2.1.5 维生素C含量测定 |
2.2.2 叶绿素提取及测定 |
2.2.3 类胡萝卜素提取及测定 |
2.2.4 激素提取及测定 |
2.2.5 初生代谢物提取及测定 |
2.2.6 挥发性代谢物提取及测定 |
2.2.7 淀粉含量测定及分析 |
2.2.8 显微镜及电镜观察 |
2.2.8.1 体式显微镜观察 |
2.2.8.2 倒置显微镜观察 |
2.2.8.3 透射电镜观察 |
2.2.9 果实的前期处理、贮藏和取样 |
2.2.10 呼吸速率测定 |
2.2.11 失重率测定 |
2.2.12 腐烂率测定 |
2.2.13 异味物质测定 |
2.2.14 青霉菌接种及取样 |
2.2.15 倍性鉴定 |
2.2.16 转录组分析 |
2.2.17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 |
2.2.18 DNA提取与基因组重测序分析 |
2.2.19 RNA提取与c DNA合成 |
2.2.20 基因克隆、序列分析、系统树构建及3D结构预测分析 |
2.2.21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2.2.22 总蛋白提取和Western blot分析 |
2.2.23 亚细胞定位 |
2.2.24 烟草瞬时表达 |
2.2.25 柑橘叶片黑暗处理 |
2.2.26 光系统Ⅱ(PSⅡ)的光化学效率(Fv/Fm)测定 |
2.2.27 类胡萝卜素工程菌实验 |
2.2.28 农杆菌介导的柑橘愈伤组织遗传转化 |
2.2.29 酵母双杂(Y2H) |
2.2.30 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BiFC) |
2.2.31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宗橙’的来源 |
3.2‘宗橙’的农艺性状与果实常规生理指标 |
3.3 ‘宗橙’果实有色层显微结构特征 |
3.4 ‘宗橙’果实有色层叶绿素含量变化 |
3.5 ‘宗橙’果实有色层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 |
3.6 ‘宗橙’果实有色层激素含量变化 |
3.7 ‘宗橙’果实有色层初生代谢物变化 |
3.8 ‘宗橙’果实有色层挥发性代谢物变化 |
3.9 ‘宗橙’有色层淀粉颗粒和淀粉含量变化 |
3.10 贮藏期‘宗橙’果实常规品质变化 |
3.10.1 果实表型变化 |
3.10.2 果实色差值变化 |
3.10.3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含量变化 |
3.10.4 果实硬度变化 |
3.10.5 果实出汁率变化 |
3.11 贮藏期‘宗橙’果实失重率变化 |
3.12 贮藏期‘宗橙’果实腐烂率变化 |
3.13 贮藏期‘宗橙’果实呼吸强度变化 |
3.14 贮藏期‘宗橙’果实异味物质变化 |
3.15 贮藏期‘宗橙’果实激素含量变化 |
3.16 贮藏期‘宗橙’果实初生代谢物含量变化 |
3.17 贮藏期‘宗橙’果实挥发性代谢物含量变化 |
3.18 ‘宗橙’果实对青霉菌的抗性 |
3.19 ‘宗橙’倍性鉴定 |
3.20 ‘宗橙’突变基因鉴定 |
3.20.1 ‘宗橙’和‘伦晚脐橙’的比较转录组分析 |
3.20.2 ‘宗橙’扇形嵌合体不同部位的比较转录组分析 |
3.20.3 ‘宗橙’和伦晚的基因组重测序比较分析 |
3.20.4 ‘宗橙’突变基因鉴定 |
3.20.5 ‘宗橙’中SGR基因表达分析 |
3.20.6 ‘宗橙’中SGR基因的克隆和测序分析 |
3.20.7 ‘宗橙’中SGR蛋白序列及蛋白表达分析 |
3.21 柑橘SGR基因及其同源基因SGRL的系统树分析 |
3.22 柑橘SGR基因的表达分析 |
3.23 SGR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
3.24 SGR基因促进叶绿素降解 |
3.24.1 SGR基因瞬时表达烟草叶片 |
3.24.2 ‘宗橙’和‘伦晚脐橙’枯叶的表型对比 |
3.24.3 ‘宗橙’和‘伦晚脐橙’叶片的黑暗处理比较 |
3.25 SGR基因抑制类胡萝卜素合成 |
3.25.1 SGR等位基因超表达类胡萝卜素工程菌分析 |
3.25.2 SGR等位基因超表达柑橘愈伤组织分析 |
3.26 SGR与 PSY蛋白互作分析 |
3.27 ‘宗橙’SGR突变的多效性 |
4 讨论 |
4.1 ‘宗橙’的突变机理 |
4.2 柑橘 SGR 等位基因的功能分化 |
4.3 柑果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代谢调控 |
4.4 ‘宗橙’的价值及开发利用 |
4.5 ‘宗橙’和‘伦晚脐橙’在采后贮藏特性和抗性上差异产生的可能机制 |
第三章 :甜橙CsLCYb2 及其互作转录因子在果实色泽形成中的功能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菌株、质粒和载体 |
2.2 实验方法 |
2.2.1 系统树构建、蛋白序列及3D结构分析 |
2.2.2 DNA提取、RNA提取及c DNA合成 |
2.2.3 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系统树构建 |
2.2.4 实时定量PCR |
2.2.5 农杆菌介导的番茄遗传转化 |
2.2.6 类胡萝卜素提取及测定 |
2.2.7 透射电镜观察 |
2.2.8 激素提取及测定 |
2.2.9 初生代谢物提取及测定 |
2.2.10 酵母单杂(Y1H) |
2.2.11 烟草瞬时表达及双荧光素酶检测 |
2.2.12 凝胶阻滞实验(EMSA) |
2.2.13 蛋白提取和Western blot分析 |
2.2.14 亚细胞定位 |
2.2.15 转录活性分析 |
2.2.16 农杆菌介导的柑橘愈伤组织遗传转化 |
2.2.17 总叶绿素提取及测定 |
2.2.18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CsLCYb2 等位基因的系统树、蛋白序列及3D结构分析 |
3.2 番茄CsLCYb2 等位基因超表达系的获得和表型分析 |
3.3 番茄CsLCYb2 等位基因超表达系果实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基因表达分析 |
3.4 番茄CsLCYb2 等位基因超表达系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基因表达分析 |
3.5 番茄CsLCYb2 等位基因超表达系果实质体超微结构观察 |
3.6 番茄CsLCYb2 等位基因超表达系番茄果实激素含量分析 |
3.7 番茄CsLCYb2 等位基因超表达系果实初生代谢物分析 |
3.8 柑橘CsLCYb2a启动子单杂筛库结果与分析 |
3.8.1 诱饵酵母菌株的AbA最佳使用浓度 |
3.8.2 酵母单杂筛库 |
3.8.3 阳性克隆的序列分析 |
3.9 转录因子CsMADS3 的功能研究 |
3.9.1 CsMADS3 蛋白与CsLCYb2 启动子互作验证 |
3.9.1.1 Y1H验证 |
3.9.1.2 双荧光素酶验证 |
3.9.1.3 EMSA验证 |
3.9.2 CsMADS3 基因序列和蛋白特性分析 |
3.9.3 CsMADS3 基因表达分析 |
3.9.4 CsMADS3 蛋白转录活性分析 |
3.9.5 CsMADS3 蛋白亚细胞定位 |
3.9.6 CsMADS3 超表达柑橘愈伤的功能分析 |
3.9.6.1 柑橘愈伤CsMADS3 超表达系的获得和表型分析 |
3.9.6.2 柑橘愈伤CsMADS3 超表达系内质体超微结构观察 |
3.9.6.3 柑橘愈伤CsMADS3 超表达系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析 |
3.9.6.4 柑橘愈伤CsMADS3 超表达系类胡萝卜素基因表达分析 |
3.9.6.5 柑橘愈伤CsMADS3 超表达系类激素含量分析 |
3.9.7 CsMADS3 超表达番茄的功能分析 |
3.9.7.1 番茄CsMADS3 超表达系的获得和表型分析 |
3.9.7.2 番茄CsMADS3 超表达系果实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析 |
3.9.7.3 番茄CsMADS3 超表达系果实类胡萝卜素基因表达分析 |
3.9.7.4 番茄CsMADS3 超表达系果实有色体超微结构观察 |
3.9.7.5 番茄CsMADS3 超表达系果实激素含量分析 |
3.9.7.6 番茄CsMADS3 超表达系果实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降解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3.9.8 CsMADS3 蛋白与类胡萝卜代谢和叶绿素降解途径基因启动子互作验证 |
3.9.8.1 EMSA验证 |
3.9.8.2 双荧光素酶验证 |
3.10 转录因子CsERF061的功能研究 |
3.10.1 CsERF061 蛋白与CsLCYb2 启动子互作验证 |
3.10.1.1 Y1H验证 |
3.10.1.2 EMSA验证 |
3.10.1.3 双荧光素酶验证 |
3.10.2 CsERF061基因序列和蛋白特性分析 |
3.10.3 CsERF061基因表达分析及乙烯响应 |
3.10.4 CsERF061蛋白亚细胞定位 |
3.10.5 CsERF061蛋白转录活性分析 |
3.10.6 CsERF061超表达柑橘愈伤的功能分析 |
3.10.6.1 柑橘愈伤CsERF061超表达系的获得和表型分析 |
3.10.6.2 柑橘愈伤CsERF061超表达系内质体超微结构观察 |
3.10.6.3 柑橘愈伤CsERF061超表达系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析 |
3.10.6.4 柑橘愈伤CsERF061超表达系类胡萝卜素基因表达分析 |
3.10.6.5 柑橘愈伤CsERF061超表达系激素含量分析 |
3.10.7 CsERF061超表达番茄的功能分析 |
3.10.7.1 番茄CsERF061超表达系的获得和表型分析 |
3.10.7.2 番茄CsERF061超表达系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析 |
3.10.7.3 番茄CsERF061超表达系类胡萝卜素基因表达分析 |
3.10.7.4 番茄CsERF061超表达系果实有色体超微结构观察 |
3.10.7.5 番茄CsERF061超表达系类激素含量分析 |
3.10.8 CsERF061蛋白与其它类胡萝卜代谢代谢途径基因启动子互作验证 |
3.10.8.1 EMSA验证 |
3.10.8.2 双荧光素酶验证 |
4 讨论 |
4.1 柑橘CsLCYb2 等位基因的功能差异 |
4.2 柑橘CsLCYb2 等位基因超表达对番茄果实代谢流的影响 |
4.3 柑橘CsLCYb2 等位基因丰富了合成生物学工具箱 |
4.4 CsMADS3 直接调控叶绿素降解和类胡萝卜代谢 |
4.5 CsERF061响应乙烯并直接调控类胡萝卜代谢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I 部分实验图表 |
附录 Ⅱ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番茄红素在鸡肉脯开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肉制品的概述 |
1.2 功能性肉制品的概述 |
1.2.1 低脂肉制品 |
1.2.2 低硝酸盐肉制品 |
1.2.3 低盐肉制品 |
1.2.4 含膳食纤维肉制品 |
1.2.5 其他复合功能肉制品 |
1.3 植物活性成分的研究概况 |
1.3.1 植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背景及应用 |
1.3.2 番茄红素的概述 |
1.4 功能性肉脯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番茄红素改善鸡肉脯品质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功能性鸡肉脯制作工艺及配方 |
2.2.2 质构测定 |
2.2.3 色差测定 |
2.2.4 脂质氧化程度(TBARS)测定 |
2.2.5 蛋白质氧化测定 |
2.2.6 抗氧化性能测定 |
2.2.7 感官评价 |
2.2.8 统计分析 |
2.3 结果及分析 |
2.3.1 番茄红素对鸡肉脯脂质氧化的影响 |
2.3.2 番茄红素对鸡肉脯蛋白质氧化的影响 |
2.3.3 番茄红素对鸡肉脯抗氧化性的影响 |
2.3.4 番茄红素对鸡肉脯质构的影响 |
2.3.5 番茄红素对鸡肉脯色泽的影响 |
2.3.6 感官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番茄红素复合鸡肉脯配方优化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功能性鸡肉脯制作 |
3.2.2 功能性鸡肉脯的配方 |
3.2.3 质构测定 |
3.2.4 色差测定 |
3.2.5 脂质氧化程度(TBARS)测定 |
3.2.6 蛋白质氧化测定 |
3.2.7 抗氧化性能测定 |
3.2.8 感官评价 |
3.2.9 统计分析 |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1 番茄红素复合鸡肉脯单因素实验结果 |
3.3.2 番茄红素复合鸡肉脯配方响应面优化 |
3.3.3 番茄红素复合鸡肉脯最佳配方的实验验证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番茄红素复合鸡肉脯工艺优化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功能性鸡肉脯制作 |
4.2.2 功能性鸡肉脯的工艺 |
4.2.3 质构测定 |
4.2.4 色差测定 |
4.2.5 脂质氧化程度(TBARS)测定 |
4.2.6 蛋白质氧化测定 |
4.2.7 抗氧化性能测定 |
4.2.8 感官评价 |
4.2.9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番茄红素复合鸡肉脯单因素实验结果 |
4.3.2 番茄红素复合鸡肉脯工艺响应面优化结果 |
4.3.3 番茄红素复合鸡肉脯最佳工艺优化的实验验证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番茄红素复合鸡肉脯保质期预测及贮藏稳定性研究 |
5.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设备 |
5.2 实验设计与方法 |
5.2.1 实验设计 |
5.2.2 保质期预测 |
5.2.3 菌落总数测定 |
5.2.4 贮藏稳定性实验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番茄红素复合鸡肉脯保质期预测结果 |
5.3.2 番茄红素复合鸡肉脯贮藏稳定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4)柿皮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分离及其抗氧化应激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柿子与柿皮简介 |
1.1.1 柿子概述 |
1.1.2 柿皮概述 |
1.2 类胡萝卜素概述 |
1.2.1 类胡萝卜素的结构及分类 |
1.2.2 类胡萝卜素的理化性质 |
1.3 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学功能 |
1.3.1 抗氧化作用 |
1.3.2 维生素A原 |
1.3.3 抑癌功能 |
1.4 类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 |
1.4.1 有机溶剂提取法 |
1.4.2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
1.4.3 微波辅助萃取法 |
1.4.4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1.4.5 酶催化反应法 |
1.5 类胡萝卜素分析检测技术 |
1.5.1 薄层层析(TLC)法 |
1.5.2 柱色谱法 |
1.5.3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5.4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
1.6 氧化应激研究进展 |
1.6.1 氧化应激概述 |
1.6.2 活性氧作用机制 |
1.6.3 氧化应激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1.7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8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有机溶剂回流法提取柿皮中的类胡萝卜素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及仪器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试验材料的处理 |
2.3.2 柿皮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流程 |
2.3.3 柿皮类胡萝卜素光谱扫描曲线绘制 |
2.3.4 柿皮类胡萝卜素提取量的计算 |
2.3.5 柿皮类胡萝卜素单因素试验 |
2.3.6 柿皮类胡萝卜素响应面试验设计 |
2.3.7 高效液相色谱定性与定量分析 |
2.3.8 数据分析 |
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4.1 柿皮类胡萝卜素光谱扫描曲线 |
2.4.2 柿皮类胡萝卜素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2.4.3 响应面法工艺条件优化结果 |
2.4.4 最佳提取条件的确定和验证 |
2.4.5 类胡萝卜素定性与定量分析测定结果 |
2.4.6 HPLC标准曲线的制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柿皮类胡萝卜素体外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及仪器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仪器 |
3.2.3 主要试剂配置 |
3.3 试验方法 |
3.3.1 柿皮中类胡萝卜素的制备 |
3.3.2 总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3.3.3 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
3.3.4 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的测定 |
3.3.5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
3.3.6 还原力的测定 |
3.3.7 试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
3.4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1 总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 |
3.4.2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结果 |
3.4.3 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的测定结果 |
3.4.4 还原力的测定结果 |
3.4.5 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的测定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柿皮中类胡萝卜素对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及仪器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仪器 |
4.2.3 实验溶液配制 |
4.3 试验方法 |
4.3.1 细胞培养 |
4.3.2 细胞活力值的测定 |
4.3.3 活性氧的测定 |
4.3.4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4.4 试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
4.5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5.1 类胡萝卜素对H_2O_2作用下细胞活力的影响 |
4.5.2 类胡萝卜素对H_2O_2作用下细胞活力的影响 |
4.5.3 类胡萝卜素对H_2O_2作用下MDA含量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三孢布拉霉诱变高产番茄红素突变株的色素合成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番茄红素的性质和生理功能 |
1.1.1 番茄红素的性质 |
1.1.2 番茄红素的生理功能 |
1.2 番茄红素生产方法 |
1.2.1 化学合成法 |
1.2.2 天然提取法 |
1.2.3 微生物发酵法 |
1.3 三孢布拉霉发酵生产番茄红素 |
1.3.1 三孢布拉霉的遗传育种与改造 |
1.3.2 三孢布拉霉发酵工艺的优化 |
1.3.3 三孢布拉霉中番茄红素的提取 |
1.4 转录组分析 |
1.5 过氧化氢对三孢布拉霉合成番茄红素的影响 |
1.6 三孢布拉霉生产番茄红素目前存在的问题 |
1.7 微生物产色素菌株资源的开发研究进展 |
1.7.1 新菌种的挖掘 |
1.7.2 具有经济价值的色素发现和挖掘 |
1.8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产番茄红素菌株诱变筛选策略的构建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菌种 |
2.2.2 主要试剂与培养基 |
2.2.3 主要仪器 |
2.2.4 菌种培养方法 |
2.2.5 出发菌株的筛选 |
2.2.6 番茄红素的提取和产量测定 |
2.2.7 诱变处理及正向突变菌株的筛选 |
2.2.8 高通量筛选高产菌株方法的构建 |
2.2.9 遗传稳定性实验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ARTP诱变致死率及正负突变率曲线 |
2.3.2 高产番茄红素菌株的筛选 |
2.3.3 WY239突变株的遗传稳定性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转录组分析的三孢布拉霉菌番茄红色合成调控机制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菌株与培养基 |
3.2.2 主要仪器 |
3.2.3 样品的准备 |
3.2.4 高通量转录组测序 |
3.2.5 生物信息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三孢布拉霉菌RNA的提取和测序质控研究 |
3.3.2 转录组测序组装 |
3.3.3 基因功能注释和分类 |
3.3.4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氧化胁迫对三孢布拉霉产番茄红素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菌株与培养基 |
4.2.2 主要仪器 |
4.2.3 菌种活化及发酵培养 |
4.2.4 生物量的测定 |
4.2.5 番茄红素含量的测定 |
4.2.6 CAT比酶活的测定 |
4.2.7 SOD比酶活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对三孢布拉霉产番茄红素产量的影响 |
4.3.2 过氧化氢的不同添加时间对三孢布拉霉的色素产量的影响 |
4.3.3 在最佳发酵条件下三孢布拉霉的发酵曲线 |
4.3.4 氧化胁迫条件下对SOD、CAT比酶活的影响 |
4.3.5 WY239在添加过氧化氢条件下的番茄红发酵曲线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转录组分析的三孢布拉霉菌番茄红色合成调控机制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菌株与培养基 |
5.2.2 主要仪器 |
5.2.3 平板培养 |
5.2.4 发酵液培养 |
5.2.5 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5.2.6 产色素真菌的发酵曲线的测定 |
5.2.7 红色素的提取 |
5.2.8 全波长光谱扫描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5.2.9 红色素性质稳定性检测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产色素真菌的分离纯化及形态特征 |
5.3.2 产色素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5.3.3 产色素真菌的发酵曲线 |
5.3.4 红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
5.3.5 理化因素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西瓜中番茄红素的酶法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仪器 |
1.1材料 |
1.2试剂 |
1.3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西瓜预处理 |
2.2 西瓜中番茄红素酶法提取工艺流程 |
2.3 西瓜中番茄红素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2.4 西瓜中番茄红素酶法提取的单因素试验 |
2.5 西瓜中番茄红素酶法提取的正交试验 |
2.6 番茄红素得率的测定 |
2.7 西瓜番茄红素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2.7.1 DPPH·清除能力的测定 |
2.7.2 ·OH清除能力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西瓜番茄红素的吸收光谱 |
3.2单因素试验 |
3.2.1料液比对酶法提取西瓜番茄红素的影响 |
3.2.2温度对酶法提取西瓜番茄红素的影响 |
3.2.3时间对酶法提取西瓜番茄红素的影响 |
3.2.4 p H对酶法提取西瓜番茄红素的影响 |
3.2.5加酶量对酶法提取西瓜番茄红素的影响 |
3.3正交试验 |
3.4 验证试验 |
3.5番茄红素和Vc对DPPH·的清除率 |
3.6番茄红素和Vc对·OH的清除率 |
4 结论 |
(7)番茄红素的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番茄红素的理化性质 |
2番茄红素的生物学功能 |
2.1抗氧化 |
2.2抗肿瘤活性 |
2.3保护心血管功能 |
2.4增强免疫力 |
3番茄红素的制备 |
3.1有机溶剂浸提法 |
3.2超声波提取法 |
3.3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
3.4微生物发酵法 |
3.5化学合成法 |
4番茄红素的纯化方法 |
4.1色谱法 |
4.2皂化法 |
4.3重结晶法 |
4.4膜分离法 |
5番茄红素的检测方法 |
5.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5.2高效液相色谱法 |
5.3差示扫描量热法 |
6展望 |
(8)番茄加工副产物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作为食品配料的研究 |
2提取副产物中的主要组分 |
2.1番茄红素 |
2.2膳食纤维 |
2.3籽蛋白 |
2.4番茄籽油 |
3讨论与展望 |
3.1番茄副产物收集与贮藏研究 |
3.2作为食品配料直接利用进一步研究 |
3.3高效提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
3.4番茄加工副产物的全效利用 |
(9)高产番茄红素红酵母的筛选及其发酵、提取条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类胡萝卜素的结构与主要特性 |
1.2 番茄红素 |
1.2.1 番茄红素的分布 |
1.2.2 番茄红素的理化性质 |
1.2.2.1 化学结构 |
1.2.2.2 溶解性 |
1.2.2.3 抗氧化性 |
1.2.2.4 稳定性 |
1.2.3 番茄红素的合成途径 |
1.2.4 番茄红素的生理功能 |
1.2.4.1 抗癌活性 |
1.2.4.2 抗氧化活性 |
1.2.4.3 增强免疫活性 |
1.2.4.4 抗衰老活性 |
1.2.4.5 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活性 |
1.2.4.6 预防白内障 |
1.2.4.7 保护皮肤 |
1.2.4.8 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 |
1.2.4.9 抑制肝脏纤维化和预防急性肝损伤 |
1.2.4.10 其他活性 |
1.3 番茄红素的开发生产现状 |
1.3.1 生产方法 |
1.3.1.1 植物提取法 |
1.3.1.2 化学合成法 |
1.3.1.3 微生物发酵法 |
1.3.2 提取分离方法 |
1.3.2.1 直接粉碎法 |
1.3.2.2 有机溶剂萃取法 |
1.3.2.3 酶反应法提取 |
1.3.2.4 超声波提取法 |
1.3.2.5 微波辐射萃取法 |
1.3.2.6 超临界萃取法 |
1.3.2.7 两步皂化法 |
1.3.3 测定方法 |
1.3.3.1 纸色谱法 |
1.3.3.2 薄层色谱法 |
1.3.3.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1.3.3.4 差示扫描量热法 |
1.4 番茄红素应用前景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高产类胡萝卜素红酵母的筛选与发酵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1 仪器与设备 |
2.2.2 主要试剂 |
2.2.3 实验菌种 |
2.2.4 培养基成分 |
2.3 实验方法 |
2.3.1 高产菌种的培养和筛选方法 |
2.3.2 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的测定方法 |
2.3.3 生物量测定方法 |
2.3.4 类胡萝卜素的提取与测定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高产菌株的筛选结果 |
2.4.2 碳源、氮源的选择 |
2.4.3 光照对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
2.4.4 发酵工艺条件的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代谢调控物对红酵母累积番茄红素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2.1 仪器与设备 |
3.2.2 主要试剂 |
3.2.3 实验菌种 |
3.2.4 培养基成分 |
3.3 实验方法 |
3.3.1 菌种培养方法 |
3.3.2 生物量的测定 |
3.3.3 番茄红素的提取 |
3.3.4 番茄红素的定量测定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番茄红素标准曲线 |
3.4.2 烟碱不同加入量对番茄红素累积的影响 |
3.4.3 烟碱不同加入时间对番茄红素累积的影响 |
3.4.4 酮康唑不同加入时间对番茄红素累积的影响 |
3.4.5 青霉素不同加入时间对番茄红素累积的影响 |
3.4.6 双氧水不同加入量对番茄红素累积的影响 |
3.4.7 双氧水不同加入时间对番茄红素累积的影响 |
3.4.8 各种代谢调控物质添加量的优化 |
3.4.9 代谢调节物对产物合成种类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红酵母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1 仪器与设备 |
4.2.2 主要试剂 |
4.2.3 实验菌种 |
4.2.4 培养基成分 |
4.3 实验方法 |
4.3.1 发酵及菌体获得方法 |
4.3.2 红酵母番茄红素的提取方法 |
4.3.3 不同溶剂抽提比较 |
4.3.4 提取条件的优化 |
4.3.5 番茄红素含量的测定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番茄红素标准曲线 |
4.4.2 不同破壁方法对红酵母番茄红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
4.4.3 不同溶剂对红酵母番茄红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
4.4.4 红酵母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包埋技术在天然产物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包埋技术概述 |
1.1.1 微胶囊技术 |
1.1.2 包接络合法 |
1.1.3 固体分散技术 |
1.1.4 包合物的鉴定 |
1.2 番茄红素概述 |
1.2.1 番茄红素的理化性质 |
1.2.2 番茄红素的生理功能 |
1.2.3 番茄红素的制备及纯化方法 |
1.2.4 番茄红素的包埋研究进展 |
1.3 莱菔硫烷概述 |
1.3.1 莱菔硫烷的理化性质 |
1.3.2 莱菔硫烷的生理功能 |
1.3.3 莱菔硫烷的制备及纯化 |
1.3.4 莱菔硫烷的稳定性 |
1.4 鞣花酸概述 |
1.4.1 鞣花酸的理化性质 |
1.4.2 鞣花酸的制备及纯化 |
1.4.3 鞣花酸的生理功能 |
1.4.4 鞣花酸在化妆品中的运用 |
1.4.5 鞣花酸溶解性能 |
1.5 存在的问题及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番茄红素的提取纯化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番茄红素测定方法 |
2.2.2 番茄红素的制备及纯化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提取溶剂对番茄红素提取率的影响 |
2.3.2 提取温度对番茄红素提取率的影响 |
2.3.3 提取时间对番茄红素提取率的影响 |
2.3.4 液固比(v/m)对番茄红素提取率的影响 |
2.3.5 不同皂化液对番茄红素提取液处理效果的影响 |
2.3.6 皂化液碱度对番茄红素提取液处理效果的影响 |
2.3.7 皂化温度对番茄红素提取液处理效果的影响 |
2.3.8 皂化时间对番茄红素提取液处理效果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番茄红素的包埋研究 |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番茄红素微胶囊制备 |
3.2.2 番茄红素与HP-β-CD包合物的制备 |
3.2.3 番茄红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番茄红素微胶囊制备条件的确定 |
3.3.2 番茄红素包合物LY/HP-β-CD的制备研究 |
3.3.3 番茄红素固体分散体制备的研究 |
3.4 小结 |
第四章 莱菔硫烷的包埋研究 |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莱菔硫烷样品的制备 |
4.2.2 莱菔硫烷含量测定方法 |
4.2.3 莱菔硫烷素包合物的制备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莱菔硫烷包合物SF/HP-β-CD化学计量比的确定 |
4.3.2 热对莱菔硫烷及其包合物的稳定性影响 |
4.3.3 pH对莱菔硫烷及其包合物的稳定性影响 |
4.3.4 氧化剂H_2O_2对莱菔硫烷及其包合物的稳定性影响 |
4.3.5 莱菔硫烷包合物SF/HP-β-CD检测 |
4.4 小结 |
第五章 鞣花酸溶解度的研究 |
5.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鞣花酸检测方法 |
5.2.2 鞣花酸制备的实验方法 |
5.2.3 鞣花酸固体分散体制备的实验方法 |
5.2.4 溶解性能研究的实验方法 |
5.2.5 鞣花酸固体分散体的验证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EA/HP-β-CD包合物中鞣花酸的溶解度 |
5.3.2 EA/PEG固体分散体中鞣花酸的溶解度 |
5.3.3 EA/Poloxamer188固体分散体中鞣花酸的溶解度 |
5.3.4 EA/PVPk30固体分散体中鞣花酸的溶解度 |
5.3.5 鞣花酸/聚丙乙烯吡咯烷酮PVP_(k30)固体分散体的验证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四、番茄红素提取开发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番茄红素缓解H2O2诱导的SK-MEL细胞氧化损伤并促进黑色素合成[D]. 黄艺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2]脐橙果皮色泽变异及番茄红素β-环化酶的调控研究[D]. 朱凯杰.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3]番茄红素在鸡肉脯开发中的应用研究[D]. 吴斌. 喀什大学, 2020(07)
- [4]柿皮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分离及其抗氧化应激作用[D]. 李慧琴. 天津商业大学, 2019(07)
- [5]基于三孢布拉霉诱变高产番茄红素突变株的色素合成调控机制研究[D]. 付金菊. 河南师范大学, 2018(01)
- [6]西瓜中番茄红素的酶法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 郝丽琴,窦丹丹,贺宇,褚敏哲,赵三虎,赵二劳.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 [7]番茄红素的研究概况[J]. 王昆,马玲云,吴先富,肖新月. 中国药事, 2015(03)
- [8]番茄加工副产物利用研究进展[J]. 高歌,王永涛,连运河,安晓东,廖小军,孙志健. 食品工业科技, 2015(18)
- [9]高产番茄红素红酵母的筛选及其发酵、提取条件的研究[D]. 王海兵.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10]包埋技术在天然产物中的应用研究[D]. 武花花. 北京化工大学,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