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转化有色棉花的初步筛选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转化有色棉花的初步筛选

一、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转化彩色棉的初步筛选(论文文献综述)

王彩云,侯俊,周茂嫦,徐庆祝,张翔宇,阮培均[1](2021)在《天麻抗真菌蛋白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天麻抗真菌蛋白是从我国传统中草药天麻中分离到的一种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的蛋白质,对许多植物病原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该研究综述了天麻抗真菌蛋白的特性、作用机理、GAFP基因克隆、表达载体构建、转基因研究等内容,以期为天麻抗真菌蛋白的开发及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刘云涛[2](2020)在《转CrSMT基因棉花的鉴定与表型分析》文中提出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纤维作物,每年因虫害造成的棉花产量损失高达10-15%。棉花还是盐碱地开发的先锋作物,近年来为缓解粮棉争地矛盾,我国棉田逐渐向盐碱地转移。提高棉花的抗虫和耐盐性对保证棉花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Ca MV 35S启动子驱动的Cr SMT基因导入陆地棉受体材料R15中,经过PCR鉴定,获得了多个转基因阳性株系,对随机选取的两个转基因株系L17和L25开展了进一步研究,取得如下结果:(1)q PCR和RT-PCR结果显示Cr SMT在转基因株系中均有表达,L17的表达量约为L25的2.2倍。GC-MS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中的甾醇组分发生显着变化,L17中的谷甾醇比例显着下降,菜油甾醇和豆甾醇的比例显着升高;L25中的谷甾醇比例下降,菜油甾醇的比例也显着升高。转基因株系的农艺性状与野生型无显着差异。(2)斜纹夜蛾幼虫对野生型棉花具有取食偏好性;取食L17和L25叶片后斜纹夜蛾的世代历期分别显着延缓了5.5和4.0天,其幼虫存活率、化蛹率、蛹重和羽化率都显着降低。取食转基因棉花叶片的绿盲蝽生长缓慢,死亡率较高。取食转基因植株棉叶的抗性和敏感棉铃虫其生长都比较缓慢,但死亡率与野生型比较没有显着差异。(3)转基因棉花的耐盐性也有显着的提高,盐胁迫下其长势和一些生理指标均优于野生型棉花。本研究首次在棉花中应用了改变甾醇的抗虫策略,创制出了抵抗多种害虫并具有一定耐盐能力的棉花种质,进一步丰富了棉花抗逆种质资源。这种广谱且环境友好型的抗虫策略有望在其他植物,特别是粮食作物中得以应用。

尚红岩[3](2017)在《转双价抗纹枯病基因水稻新种质创制》文中研究说明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引起的水稻纹枯病与稻瘟病、白叶枯病合称为水稻三大病害。水稻自然品种中迄今未发现对该病原菌免疫和高抗的种质,依靠传统育种技术选育抗病品种的难度较大。本实验室前期研究显示,在水稻中分别超表达药用植物天麻中的一种抗真菌蛋白基因2(GAFP2,Gastrodia Antifungal Protein2)和水稻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基因1(OsPGIP1,Polygalacturonases inhibiting protein 1)均可显着增强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进一步聚合两个基因并优化其表达方式,有望筛选出表达更特异的抗纹枯病新种质。为此,本研究采用水稻绿色组织特异表达启动子PrbcS和PcyFBpase分别驱动OsPGIP1和GAFP2表达,构建双基因植物表达框“PrbcS::OsPGIP1-PcyFBpase::GAFP2”(以下简称双价基因),并采用双T-DNA植物表达载体进行转化以筛选无标记抗纹枯病转基因新种质,主要结果如下:1、在江苏主栽粳稻品种武运粳24号(WYJ24)和武陵粳1号(WLJ1)中累计获得阳性转基因植株131株(To),根据农艺表型及育性表现初步筛选,最终保留114个阳性转基因系(T1),其中WLJ1背景53个,WYJ24背景61个。2、通过Southern Blot对转基因系中的外源基因拷贝数进行分析,发现绝大多数转基因系中携带外源基因数为3拷贝及以上,单、双拷贝转基因系分别仅有15和9个。筛选到靶基因单拷贝的无标记转基因系4个,靶基因单拷贝筛选标记也为单拷贝的转基因系5个。对各转基因系中的靶基因表达水平进行RT-PCR分析,发现大多数转基因系中的靶基因在叶片中的mRNA转录水平明显高于对照品种,且表达水平与拷贝数间没有相关性。基因表达部位分析结果显示,靶基因主要在叶片、幼穗、叶鞘和茎中强表达,而在根与种子中表达较弱或不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我们发现各单拷贝转基因系中均积累较强的GAFP2蛋白。这些结果表明,双价基因成功整合至水稻基因组中且主要在水稻绿色组织中强表达。3、对21个单拷贝和双拷贝转基因系进行纹枯病菌接种鉴定。田间鉴定结果显示:转基因系的发病情况总体轻于对照,病级差异达到显着水平;相对于对照品种,转基因系的病级平均最少降低了 0.3级,最高降低了 2.8级,平均减轻1.6级。部分转基因系进行了室内离体接种鉴定,结果显示,多数转基因系的病斑长度显着短于对照品种。室内离体鉴定与田间鉴定结果趋势基本一致。这些结果表明,本研究中的双价基因确实可显着增强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4、初步考察了 21个转基因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生育期,发现大多数株系与对照相比在一个或多个性状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不同转化子间很少出现一致的性状变异,表明多数转化子后代株系的性状可能是由组培变异引起的,而不是外源基因直接引起的。通过筛选,获得了少数与对照亲本基本接近或综合农艺性状优异的转基因系。5、采用反向PCR策略对13个单拷贝转基因系中的靶基因插入位置进行分析,共获得5个转基因系中靶基因插入点的旁邻序列,分别位于第1、3、5、9和11号染色体上。利用旁邻序列及靶基因序列设计的特异PCR引物,证实转基因系Y1-3和Y10-1中的靶基因分别位于第1、3染色体上的10.62Mb和4.27Mb位置,另外3个转基因系的验证工作还在进行中。转基因系Y1-3为单拷贝无标记系,其田间抗性相比于对照品种减轻病级2级以上,具有重要的育种利用价值,目前已申请了转基因生物安全环境释放试验。

陆英,蒲金基,喻群芳,谢艺贤,张贺,漆艳香[4](2016)在《转基因抗病棉花基因类型及原理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评述了几丁质酶基因、β-1,3-葡聚糖酶基因、葡萄糖氧化酶基因和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等抗病基因的抗病机理及其在转基因抗病棉花中的应用,并分析了抗病转基因棉花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转基因抗病棉花提供方向。

肖松华,赵君,刘剑光,吴巧娟,王义琴,储成才,俞敬忠,喻德跃[5](2016)在《转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提高棉花对黄萎病抗性》文中研究指明黄萎病是全球植棉业的主要病害,严重缺乏抗黄萎病资源导致棉花抗黄萎病育种至今未取得显着进展。采用农杆菌介导法,以下胚轴为受体,将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转化陆地棉品系苏研060,通过愈伤组织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和植株再生,获得大量再生苗。分别以NPT II基因、gafp基因、35S启动子-gafp基因特异引物对再生苗进行PCR检测,将95个阳性再生苗嫁接到海7124幼苗砧木上,获得37个成活植株。RT-PCR检测发现,31个植株出现预期的540 bp扩增片段。盆栽花铃期花粉育性鉴定表明,9个转基因植株雄性败育,22个植株花粉育性正常,通过人工自交得到T1代种子。通过转基因作物隔离区种植、特异引物PCR检测、卡那霉素抗性筛选、自交纯合与选择,培育获得22个T3代转基因纯系。Southern blotting检测发现,转基因植株体内有2个gafp基因拷贝。GAFP蛋白免疫印迹表明,16个转基因纯系出现分子量为14 k D的GAFP蛋白,另6个纯系表现出转录后水平上的基因沉默。黄萎病抗性鉴定结果证实,获得3个抗落叶型黄萎病的棉花株系TG09、TG16和TG23。

沈海涛,王爱英,李玉霞,祝建波[6](2015)在《新疆陆地棉转天麻毒蛋白基因GAFP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在天麻中克隆的天麻毒蛋白基因(GAFP)转化棉花,经PCR和RTPCR鉴定,证实得到了5个转基因株系672GAFP-1,672GAFP-2,672GAFP-3,672GAFP-4,672GAFP-5。通过两年在无病田和病圃中连续种植分析转基因植株抗病性、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外源基因GAFP的导入对棉花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无显着影响;转基因株系672GAFP-1,672GAFP-2,672GAFP-5在病圃中的抗病指数、株高、产量和纤维品质与受体材料672差异显着(P<0.05),产量较对照提高近30%;转基因植株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具较强耐枯、黄萎病能力,且能稳定遗传。

刘芬[7](2014)在《转GAFPs基因提高对水稻纹枯病抗性效应的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人类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半数以上的人,都以稻米为主要的粮食来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稻国,水稻产量占世界稻米总产的1/3。水稻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引起的土传性真菌病害,与稻瘟病、白叶枯病合称水稻三大病害。在最适发病条件下,纹枯病引起的产量损失高达50%。天麻抗真菌蛋白(GAFP)是从药用植物天麻(Gastrodiae elataB1.)中分离而来的一种广谱抗真菌蛋白,对许多植物真菌性病害具有很强烈的抑制作用,在植物抗真菌基因工程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技术,将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GAFP转化到籼稻品种R6547、粳稻品种徐稻3号以及高感纹枯病品种LMNT双感中,再结合组培技术以及分子检测技术获得真实整合的转基因水稻植株。对所获得的T2代以上的纯系植株进行田间纹枯病抗性接种鉴定试验,以期获得对水稻纹枯病具有显着抗性的转基因新品系或中间材料。为有效提高我国水稻品种抗纹枯病的能力,促进我国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该研究的主要结果有:1、根癌农杆菌中植物表达载体的验证从转化植物表达载体的农杆菌中提取质粒DNA,转化至感受态大肠杆菌中克隆后提取质粒DNA用于特异引物PCR检测、酶切消化验证以及质粒测序验证,结果获得预期大小的片断以及正确的序列。说明植物表达载体已成功地转化到根癌农杆菌AGL-1菌株中。2、转基因水稻植株的分子检测本课题研究的转基因水稻的检测采用DNA整合水平的特异引物PCR扩增和Southern杂交的检测方法;在RNA转录水平利用qPCR技术对目的基因的mRNA的转录进行了检测;并在蛋白水平运用Western Blot对部分转化子的目的基因的蛋白质的表达进行了检测,一系列检测结果表明GAFPs基因得到了真实整合。3、转基因后代的抗性表现及对农艺性状的影响分析G1、SG1、G2、SG2、G3、SG3、G4、SG4等8个载体的转化后代进入抗性鉴定试验。利用最高病级、平均病级和病指等三个评价指标对鉴定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GAFP的转基因后代对纹枯病的抗性显着高于对照,且信号肽间的抗性差异也达到显着水平,其中SG1的抗性表现最好,与对照相比,提高了1.59级,其次是SG2,提高了1.55级,二者没有显着差异。此外,对抗性较好SG1、SG2和SG3等3个载体入选的转基因后代的农艺性状进行考察。结果发现,转基因株系的综合农艺性状与受体材料徐稻3号间没有显着差异,再者转基因株系能显着增强对水稻纹枯病的抗性,表明水稻转GAFPs基因对纹枯病抗性育种工作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彭丽丽[8](2013)在《外源基因GAFP提高水稻纹枯病抗性的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水稻原产亚热带,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一半以上人口的主粮。而纹枯病是水稻的三大病害之一,俗称烂脚病,花脚杆。随着植株矮化,栽培密度和施肥水平的提高,纹枯病的危害日益加重。根据调查显示,纹枯病已经成为了中国南方部分水稻种植区的第一大病害,严重威胁着水稻的产量。本研究从天麻中分离得到天麻抗真菌蛋白(简称GAFP)及其3个同源序列,并通过添加信号肽进行载体优化,共构建了8个植物转化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导入到徐稻3号和R6547中,并通过组培手段得到转化苗,然后进行分子检测和田间鉴定,确定其是否能提高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主要的研究结果有:1.组织培养体系的优化(1)徐稻3号的培养基的选择:徐稻3号在N6诱导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结构致密、颜色为嫩黄色、呈颗粒状、表面光滑、生长旺盛。而在MS诱导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颜色为暗黄色、呈不分散的表面水渍状,不利于继代培养。所以选择N6培养基。(2)添加ABA对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影响:与不添加ABA相比,添加ABA可有效的抑制胚芽生长,并有利于胚性愈伤的形成,获得的愈伤组织结构致密,质地坚硬,表面有突起,呈乳白色,并稍提高其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率。(3)水稻愈伤组织对筛选剂G418的敏感测验:,R6547的愈伤组织比徐稻3号的愈伤组织对G418更敏感。徐稻3号的愈伤组织在添加350mg/L的G418时对本身产生伤害,但是添加50-150mg/L时,对愈伤组织没有选择的作用,所以在250mg/L的G418时,是选择抗性愈伤组织的最适浓度,所以本试验徐稻3号的G418一筛浓度为150mg/L,二筛浓度为250mg/L;同理R6547的G418一筛浓度为100mg/L,二筛浓度为150mg/L。2.转基因水稻植株的分子检测通过PCR检测阳性转化子和阳性纯系;然后进行Southern杂交证实基因已经整合到受体基因组中及其拷贝数;实时定量PCR检测其相对表达量。3.转基因后代对纹枯病的抗性表现徐稻3号和R6547有7个载体的转化后代进入T2代抗性鉴定试验,这7个载体分别为G1、G2、SG2、G3、SG3、G4、SG4,共计116个纯合转化株系参试。研究发现,与对照相比,GAFP的转化后代病级极显着地减轻,其中SG2的抗性效果做好,病级减轻了1.16。徐稻3号2个载体SG1、G2和R65471个载体SG1,由于得苗较迟,采用T1代植株进行抗性接种鉴定。每个载体有3个转化子。每个载体的转化子检测阳性株和阴性株,并与各植株的病级相对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载体下阳性株和阴性株的平均病级之间存在极显着差异,说明这些载体的转化后代(阳性株)比阴性株的病级极显着地减轻。

薛芗[9](2012)在《水稻转GAFP基因对纹枯病抗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引起的水稻纹枯病是水稻生产中重要的真菌病害,发病严重时可导致巨大的产量损失和严重的品质降低。天麻抗真菌蛋白(Gastrodia antifungal protein,简称GAFP)是从我国传统中药天麻(Gastrodia ealat Bl.)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的蛋白质,它对许多植物的致病真菌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因此在植物抗真菌病基因工程上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打破物种间的生殖隔离而充分利用自然界中的基因,为选育新品种提供了全新、有效的辅助途径。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天麻抗真菌蛋白(GAFP的基因GAFP分别转入粳稻徐稻3号和籼稻R6547中,并检测这些基因在受体植物内的整合、转录和表达,然后将所获得的转化植株后代在大田中进行抗病性鉴定,通过筛选试图获得对纹枯病有显着抵抗能力的水稻新品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组织培养体系的优化(1)NaClO浓度及消毒时间的确定通过研究发现将去壳水稻种子经70%酒精浸泡1-2mmin后用25%NaClO消毒30min是水稻成熟胚种子适宜的灭菌方法。(2)添加ABA对水稻愈伤的影响在水稻品种R6547组织培养过程中,添加一定浓度的ABA有利于抑制胚芽的过度生长,使愈伤组织结构致密,提高诱导率。2、转基因水稻植株后代的分子检测通过PCR检测确认了阳性转化株,用Southern杂交进一步证实了GAFP基因已整合到受体植物基因组,用RT-PCR验证了SG2基因在植物细胞中的转录,荧光定量PCR检测了SG2基因在植物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遗传分析表明,GAFP基因在转基因后代中的分离符合3:1的理论比例。3、T2代转基因水稻植株的田间抗性鉴定(1)徐稻3号(粳稻)背景的纹枯病抗性鉴定徐稻3号有5个载体的转化后代进入抗性鉴定试验,5个载体分别为G3、SG3、G4、SG4、SG2。研究发现,与对照相比,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的转化后代,病情极显着地被减轻了。其中载体SG2的抗性效果最佳,表现出在轻病年病级减轻2.03级。(2)R6547(籼稻)背景的纹枯病抗性鉴定R6547有5个载体的转化后代进入抗性鉴定试验,5个载体分别为G1、G2、 G4、SG3、SG4。研究发现,与对照相比,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的转化后代,病情极显着地被减轻了。其中载体SG3的抗性效果最佳,表现出在轻病年病级减轻2.21级。(3)外源基因表达水平与抗性之间的关系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SG2基因的转录水平与纹枯病抗性之间存在相关性。

范芸[10](2011)在《LTP、GAFP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及其抗病性的研究》文中提出油菜是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其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在中国,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居油菜三大病害之首,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油菜生产。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许多学者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研究油菜的抗病性。研究表明,植物脂质转移蛋白(Lipid Transfer Protein,LTP)、天麻抗真菌蛋白(Gastrodia Antifungal Protein, GAFP)具有广谱抗病菌、真菌的活性。为研究LTP、GAFP基因对植物抗病的作用及获得抗菌核病的油菜植株,本研究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为试验材料,将LTP和GAFP基因进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主要工作和结果如下:1、LTP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1)通过改变外植体的培养时间,菌液浓度,培养基的激素配比,培养条件等,优化了油菜子叶柄遗传转化体系;(2)对To代再生植株进行PCR检测,得到阳性植株12棵,自交结实后收取T1代种子;T1代植株PCR检测出阳性条带,说明目的基因转入;(3)通过苗期离体叶片菌核病菌丝体接种法,对T1代植株抗病性进行鉴定,鉴定结果发现转基因T1代植株的抗病能力优于对照“扬油6号”;(4)草酸是核盘菌的次生代谢物,众多研究证明油菜对草酸的抗性与对病原的抗性一致。种子萌发能力实验表明,草酸胁迫下转基因T1代种子发芽率要明显高于对照“扬油6号”;(5)对转基因T1代幼苗和对照“扬油6号”幼苗用草酸处理24h后,进行生理指标检测。结果显示,胁迫条件下转基因T1代幼苗中MDA含量(与抗病能力负相关)更低,SOD活性和POD活性(与抗病能力正相关)更高。2.GAFP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1)通过探讨下胚轴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因素,优化油菜下胚轴转化体系;(2)对To代再生植株进行PCR检测,得到阳性植株10棵;(3)对To代PCR检测为阳性的植株进一步分子检测,RT-PCR结果为阳性,说明转入的基因得到了表达。

二、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转化彩色棉的初步筛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转化彩色棉的初步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天麻抗真菌蛋白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的克隆
2 天麻抗真菌蛋白的特点
3 天麻抗真菌蛋白的抑菌活性
4 天麻抗真菌蛋白的作用机制
    4.1 天麻抗真菌蛋白的作用位点
    4.2 天麻抗真菌蛋白的合成部位
5 天麻抗真菌蛋白表达载体构建
6 天麻抗真菌蛋白的应用
    6.1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转化辣椒的研究
    6.2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转化棉花的研究
    6.3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转化烟草的研究
    6.4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转化大豆的研究
    6.5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转化油菜的研究
    6.6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转化小麦的研究
    6.7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转化李树的研究
    6.8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转化水稻的研究
    6.9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转化其它作物的研究
7 展望
    7.1 天麻抗真菌蛋白的作用机制探讨
    7.2 天麻抗真菌蛋白的协同作用探讨

(2)转CrSMT基因棉花的鉴定与表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棉花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1.1.1 转基因棉花发展概况
        1.1.2 棉花抗逆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1.1.2.1 棉花抗虫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1.1.2.2 棉花抗病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1.1.2.3 棉花耐盐碱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1.1.2.4 棉花耐高低温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1.1.2.5 棉花耐旱涝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1.1.3 棉花高产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1.1.4 棉花优质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1.1.5 基因工程在改良棉花其他特性上的应用
    1.2 植物甾醇的作用研究进展
        1.2.1 植物甾醇参与生物胁迫研究进展
        1.2.2 植物甾醇参与非生物胁迫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棉花与供试昆虫
        2.1.2 载体和菌株
        2.1.3 试剂和耗材
        2.1.4 主要实验仪器
        2.1.5 引物
    2.2 常用培养基和溶液配制
        2.2.1 常用培养基配制
        2.2.2 常用溶液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棉花遗传转化
        2.3.2 阳性植株鉴定
        2.3.3 qPCR测定表达量
        2.3.4 GC-MS测定甾醇含量
        2.3.5 农艺性状调查
        2.3.6 昆虫饲喂条件
        2.3.7 盐胁迫及相关指标测定
        2.3.8 数据分析与绘图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转基因棉花的获得与鉴定
        3.1.1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3.1.2 基因表达分析
        3.1.3 棉花甾醇含量分析
    3.2 转基因棉花的抗虫性鉴定
        3.2.1 非选择性拒食实验
        3.2.2 选择性取食偏好实验
        3.2.3 转基因棉花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3.2.4 转基因棉花的绿盲蝽抗性
        3.2.5 转基因棉花的棉铃虫抗性
    3.3 转基因棉花的耐盐性鉴定
        3.3.1 盐胁迫下的表型分析
        3.3.2 盐胁迫下的生理指标分析
    3.4 植株表型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环境问题与抗虫策略
    4.2 改变甾醇组成的抗虫策略应用前景
    4.3 耐盐性的评判指标
参考文献
致谢

(3)转双价抗纹枯病基因水稻新种质创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水稻纹枯病抗性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1.2.1 水稻纹枯病症状
        1.2.2 水稻纹枯病菌
        1.2.3 纹枯病致病因子
        1.2.4 水稻纹枯病的抗病机理
    1.3 抗纹枯病水稻育种现状
    1.4 水稻抗纹枯病转基因育种研究现状
        1.4.1 抗真菌蛋白基因
        1.4.2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
        1.4.3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5.1 目的意义
        1.5.2 主要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转基因水稻材料
        2.1.2 双价转基因表达载体
    2.2 实验方法
        2.2.1 质粒DNA提取
        2.2.2 基因组DNA提取及PCR检测
        2.2.3 Southern Blot分析
        2.2.4 RNA提取及RT-PCR检测
        2.2.5 Western Blot分析
        2.2.6 转基因水稻植株的纹枯病抗性鉴定
        2.2.7 侧翼序列反向PCR克隆
3 结果分析
    3.1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及PCR鉴定
    3.2 转基因系中外源基因插入拷贝数分析
        3.2.1 目的基因拷贝数分析
        3.2.2 筛选标记基因拷贝数分析
    3.3 转基因系中靶基因的表达分析
    3.4 转基因系中GAFP2蛋白表达分析
    3.5 转基因系的纹枯病抗性鉴定
        3.5.1 T2代混合系的纹枯病抗性鉴定
        3.5.2 T4代纯系的纹枯病抗性鉴定
    3.6 转基因株系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3.7 部分转基因株系外源基因插入位置分析
4 小结讨论
    4.1 转双价抗纹枯病基因水稻新种质创制
    4.2 转双价抗纹枯病基因水稻靶基因插入位置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4)转基因抗病棉花基因类型及原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几丁质酶基因和β-1, 3-葡聚糖酶基因
2 葡萄糖氧化酶基因
3 天麻抗真菌蛋白
4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5)转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提高棉花对黄萎病抗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棉花遗传转化及再生植株PCR检测
    1.3 再生植株嫁接
    1.4 嫁接成活植株的RT-PCR检测
    1.5 转gafp基因纯合株系培育
    1.6 Southern blot检测
    1.7 Western blot检测
    1.8 转基因株系黄萎病抗性鉴定
    1.9 苗期鉴定
    1.10 花铃期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2.2 转基因纯合株系的获得
    2.3 转基因纯合株系Southern blot
    2.4 转基因纯合株系Western blot
    2.5 转基因纯合株系黄萎病抗性鉴定
3 讨论
4 结论

(6)新疆陆地棉转天麻毒蛋白基因GAFP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 1材料和仪器
    1. 2 方法
        1. 2. 1 天麻毒蛋白基因的克隆
        1. 2. 2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1. 2. 3 天麻毒蛋白基因转化棉花
        1. 2. 4 转基因棉花的分子鉴定与表达分析
        1. 2. 5 病圃抗病性鉴定
        1. 2. 6 转基因陆地棉植株后代抗病性鉴定
        1. 2. 7 转基因陆地棉植株后代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 1 目的基因序列分析
    2. 2 分子检测及表达分析
    2. 3 转基因棉花抗病性鉴定及农艺性状分析
        2. 3. 1抗病性鉴定
        2. 3. 2 农艺性状分析
        2. 3. 3 经济形状分析
3 讨论

(7)转GAFPs基因提高对水稻纹枯病抗性效应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抗水稻纹枯病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1.2.1 纹枯病发生的概况
        1.2.1.1 纹枯病发病症状
        1.2.1.2 立枯丝核菌及其侵染循环
        1.2.1.3 水稻纹枯病菌的致病机理
        1.2.2 水稻抗纹枯病遗传研究现状
        1.2.2.1 水稻纹枯病抗性遗传方式
        1.2.2.2 水稻纹枯病抗性遗传机理及其研究方法
        1.2.3 水稻抗纹枯病育种研究现状
    1.3 转基因水稻的研究
        1.3.1 转基因植株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1.3.2 转基因水稻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1.3.3 转基因水稻的研究方法及其安全性评价
        1.3.3.1 转基因水稻的研究方法
        1.3.3.2 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评价
    1.4 转基因水稻对纹枯病抗性的研究
        1.4.1 转植物防卫反应基因对纹枯病抗性的研究
        1.4.2 转化天麻抗真菌蛋白(GAFP)基因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主要技术路线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主要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稻GAFP基因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水稻材料
        2.1.2 质粒及菌株
        2.1.3 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及步骤
        2.2.1 植物转化载体的构建
        2.2.2 愈伤组织的培养及转基因水稻的获得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GAFP基因产物的效果检测
        2.3.2 根癌农杆菌中植物表达载体的验证
        2.3.2.1 PCR及酶切消化验证
        2.3.2.2 测序验证
        2.3.3 转GAFP基因水稻植株的获得
    2.4 讨论
        2.4.1 LMNT双感组培特性的摸索
        2.4.1.1 外植体的选择
        2.4.1.2 分化得苗率低的原因
        2.4.2 转化LMNT双感的原因
第三章 转基因水稻植株的分子检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转基因水稻植株的PCR检测
        3.1.2 转基因水稻植株的Southern Blot检测
        3.1.2.1 探针的标记
        3.1.2.2 DNA酶切、电泳及凝胶处理
        3.1.2.3 DNA印迹
        3.1.2.4 杂交
        3.1.2.5 免疫检测
        3.1.3 转基因水稻植株的qRT-PCR检测
        3.1.4 转基因水稻植株的Western Blot检测
        3.1.4.1 水稻总蛋白的提取
        3.1.4.2 蛋白电泳
        3.1.4.3 Western杂交
    3.2 转基因后代分子检测结果
        3.2.1 转基因水稻植株的PCR检测
        3.2.2 转基因水稻植株的Southern Blot检测
        3.2.3 转基因水稻植株的qRT-PCR检测
        3.2.3.1 RNA的提取与检测
        3.2.3.2 qRT-PCR检测结果
        3.2.4 转基因水稻植株的Western Blot检测
    3.3 讨论
        3.3.1 转基因水稻的分子检测
        3.3.2 RT-PCR和qRT-PCR的比较
第四章 转GAFP基因植株田间纹枯病抗性鉴定及主要农艺性状的考察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水稻材料及田间试验设计
        4.1.2 立枯丝核菌菌株的培养及其接种方法
        4.1.3 纹枯病病级病指的调查方法
        4.1.3.1 病级调查
        4.1.3.2 病指调查
        4.1.4 试验统计及数据分析方法
    4.2 转基因水稻植株农艺性状的考察
    4.3 结果与分析
        4.3.1 R6547(籼稻)转GAFP基因植株对纹枯病抗性鉴定
        4.3.2 徐稻3号(粳稻)转GAFP基因植株对纹枯病抗性鉴定
        4.3.2.1 最高病级分析结果
        4.3.2.2 平均病级分析结果
        4.3.2.3 最高病级与病情指数联合分析结果
        4.3.4 徐稻3号转GAFP基因植株的农艺性状的分析结果
    4.4 讨论
        4.4.1 年际间纹枯病发病轻重差异的原因
        4.4.2 水稻纹枯病的调查
        4.4.3 转基因后代纹枯病抗性鉴定的评价
附录
    附件1 质粒DNA的提取验证及转化农杆菌
    附件2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流程
    附件3 CTAB小样快速抽提水稻基因组DNA
    附件4 Southern Blot相关试剂的配制及DNA的提取
    附件5 Trizol法提取总RNA
    附件6 纹枯病菌的培养与保存
参考文献
致谢

(8)外源基因GAFP提高水稻纹枯病抗性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水稻纹枯病的研究进展
        1.2.1 纹枯病的生物学特征
        1.2.2 纹枯病的致病特征和侵染过程
        1.2.3 纹枯病的致病因子
        1.2.4 纹枯病的抗病机理
        1.2.5 纹枯病抗性鉴定
        1.2.6 抗纹枯病抗性品种的鉴定体系
    1.3 转基因植物的研究
        1.3.1 转基因植物的研究进展
        1.3.2 水稻转基因的方法
        1.3.3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基因
        1.3.4 转基因水稻的研究进展
    1.4 水稻抗纹枯病的转基因育种
        1.4.1 几丁质酶生化特性
        1.4.2 转化植物自身的几丁质酶等基因
        1.4.3 转化生防菌中的抗纹枯病基因
        1.4.4 天麻抗真菌蛋白(GAFP)是广谱抗真菌蛋白
    1.5 转基因水稻存在的问题
    1.6 立题依据和意义
第二章 :水稻转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GAFP)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水稻材料
        2.1.2 质粒及菌株
        2.1.3 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及过程
        2.2.1 植物转化载体的构建
        2.2.2 载体构建过程
        2.2.3 愈伤组织的获得及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目的基因产物的离体抑菌试验
        2.3.2 根癌农杆菌中植物表达载体的检测及测序验证
        2.3.3 对水稻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
        2.3.4 水稻愈伤组织对筛选剂G418的敏感测验
        2.3.5 转基因苗的获得情况
    2.4 讨论
        2.4.1 愈伤的胚性状态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2.4.2 在共培养时是否需要添加AS
        2.4.3 徐稻3号的阳性率低的原因
第三章 :转基因水稻植株的分子检测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转基因水稻的基因组DNA的提取
        3.1.2 转基因水稻植株的PCR检测
        3.1.3 转基因水稻植株的Southern blot检测
        3.1.4 转基因水稻植株的荧光定时定量RT-PCR
    3.2 转基因后代的分子检测
        3.2.1 转基因后代的PCR检测
        3.2.2 转基因水稻的Southern blot鉴定
        3.2.3 部分转基因水稻植株的荧光实时定量RT-PCR鉴定
    3.3 讨论
        3.3.1 分子检测
        3.3.2 荧光实时定量RT-PCR试验
第四章 : 转GAFP基因植株的田间纹枯病抗性鉴定
    4.1 材料和方法
        4.1.1 供体水稻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菌株及接种方法
        4.1.4 接种结果的调查
    4.2 结果和分析
        4.2.1 T_2代病级分析结果
        4.2.2 T_1代病级分析结果
    4.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水稻转GAFP基因对纹枯病抗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水稻纹枯病
        1.2.1 纹枯病菌的症状及其侵染循环
        1.2.2 纹枯病菌的致病因子
        1.2.2.1 毒素
        1.2.2.2 胞壁降解酶
        1.2.3 寄主的抗病机理
        1.2.3.1 形态结构的抗病性
        1.2.3.2 水稻抗病的生理生化特点
    1.3 转基因水稻的探索
        1.3.1 转基因水稻的研究进展
        1.3.2 转基因水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3.2.1 转基因水稻的生物安全性分析
        1.3.2.2 提高转基因水稻安全性的策略
    1.4 水稻纹枯病抗病转基因育种
        1.4.1 转化植物自身的几丁质酶等基因
        1.4.2 转化生防菌中的抗纹枯病基因
        1.4.3 天麻抗真菌蛋白(GAFP)是广谱抗真菌蛋白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稻转GAFP基因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影响因子的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水稻材料
        2.1.2 质粒及菌株
        2.1.3 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植物转化载体的构建
        2.2.2 质粒DNA的提取及纯化
        2.2.2.1 提取质粒试剂的配制
        2.2.2.2 农杆菌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质粒DNA的小量提取采用碱裂解法
        2.2.3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2.2.3.1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2.3.2 外源质粒导入农杆菌
        2.2.3.3 愈伤组织的培养及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目的基因产物的离体抑菌试验
        2.3.2 同源序列比对结果
        2.3.3 根癌农杆菌中植物表达载体的检测及测序验证
        2.3.4 影响水稻再生体系的相关因子的研究
        2.3.4.1 NaClO浓度及处理时间对水稻成熟胚诱导的影响
        2.3.4.2 添加ABA对愈伤诱导的影响
        2.3.5 转GAFP基因水稻植株的获得
    2.4 讨论
        2.4.1 外植体的来源
        2.4.2 添加ABA对愈伤组织的影响
        2.4.3 籼稻的组织培养
第三章 :转基因水稻植株的分子检测
    3.1 材料和方法
        3.1.1 主要溶液的配制
        3.1.2 转基因水稻植株的基因组DNA提取
        3.1.3 转基因水稻植株的PCR检测
        3.1.4 转基因水稻植株的Southern blot检测
        3.1.4.1 探针的标记
        3.1.4.2 DNA酶切和电泳
        3.1.4.3 DNA真空转移准备
        3.1.4.4 真空转膜
        3.1.4.5 杂交过程
        3.1.5 转基因植株的荧光实时定量RT-PCR检测
        3.1.5.1 RNA提取
        3.1.5.2 RT反应
        3.1.5.3 Real-time PCR
        3.1.6 转基因后代的遗传分析及纯合阳性株系的筛选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转基因水稻的PCR鉴定
        3.2.2 转基因水稻的Southern blot鉴定
        3.2.3 部分转基因水稻的荧光实时定量RT-PCR鉴定
        3.2.3.1 RNA的提取与检测
        3.2.3.2 目的基因的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
        3.2.4 转基因后代的遗传分析和纯合转基因株系的筛选
    3.3 讨论
        3.3.1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
        3.3.2 实时定量PCR在转基因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3.3.3 转基因植株的遗传研究
第四章 :转GAFP基因植株田间纹枯病抗性鉴定
    4.1 材料和方法
        4.1.1 供试水稻材料
        4.1.2 田间试验设计
        4.1.3 菌系及接种方法
        4.1.4 病级病指调查方法和调查时间
        4.1.4.1 病级调查指标及方法
        4.1.4.2 调查时间
        4.1.5 试验统计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徐稻3号(粳稻)背景的纹枯病抗性鉴定
        4.2.2 R6547(籼稻)背景的纹枯病抗性鉴定
        4.2.3 外源基因表达水平与抗性之间的关系
    4.3 讨论
        4.3.1 纹枯病鉴定评价指标的确定
        4.3.2 转基因后代纯系的纹枯病抗性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10)LTP、GAFP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及其抗病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LTP研究进展
        1.2.1 LTP简述
        1.2.2 LTP的理化性质
        1.2.3 LTP的结构
        1.2.4 LTP的抗病菌功能
        1.2.5 LTP的抗菌机制
    1.3 GAFP研究进展
        1.3.1 GAFP简述
        1.3.2 GAFP的理化性质
        1.3.3 GAFP在组织和细胞中的定位
        1.3.4 GAFP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
        1.3.5 GAFP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1.3.6 GAFP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1.4 论文立题依据及目标
第二章 LTP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培养基
        2.1.3 质粒DNA的制备
        2.1.4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化(子叶为外植体)
        2.1.5 植物总DNA的提取
        2.1.6 转化植株的PCR分析
        2.1.7 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鉴定
        2.1.8 转基因植株的生理指标检测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与PCR检测
        2.2.2 转基因T1代植株的抗病性鉴定
        2.2.3 转基因T1代植株的生理指标检测
    2.3 讨论
        2.3.1 农杆菌介导的油菜子叶柄转化体系的优化
        2.3.2 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检测
        2.3.3 转基因植株的生理测试
第三章 GAFP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培养基
        3.1.3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化(下胚轴为外植体)
        3.1.4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下胚轴愈伤诱导条件的分析(未侵染)
        3.2.2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3.2.3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3.2.4 转基因植株的RT-PCR检测
    3.3 讨论与小结
        3.3.1 油菜下胚轴转化体系的优化
        3.3.2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四、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转化彩色棉的初步筛选(论文参考文献)

  • [1]天麻抗真菌蛋白研究进展[J]. 王彩云,侯俊,周茂嫦,徐庆祝,张翔宇,阮培均. 北方园艺, 2021(08)
  • [2]转CrSMT基因棉花的鉴定与表型分析[D]. 刘云涛.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3]转双价抗纹枯病基因水稻新种质创制[D]. 尚红岩. 扬州大学, 2017(07)
  • [4]转基因抗病棉花基因类型及原理研究进展[J]. 陆英,蒲金基,喻群芳,谢艺贤,张贺,漆艳香. 农产品加工, 2016(22)
  • [5]转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提高棉花对黄萎病抗性[J]. 肖松华,赵君,刘剑光,吴巧娟,王义琴,储成才,俞敬忠,喻德跃. 作物学报, 2016(02)
  • [6]新疆陆地棉转天麻毒蛋白基因GAFP特性研究[J]. 沈海涛,王爱英,李玉霞,祝建波.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5(01)
  • [7]转GAFPs基因提高对水稻纹枯病抗性效应的评价[D]. 刘芬. 扬州大学, 2014(01)
  • [8]外源基因GAFP提高水稻纹枯病抗性的效应研究[D]. 彭丽丽. 扬州大学, 2013(04)
  • [9]水稻转GAFP基因对纹枯病抗性的研究[D]. 薛芗. 扬州大学, 2012(07)
  • [10]LTP、GAFP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及其抗病性的研究[D]. 范芸. 扬州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转化有色棉花的初步筛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