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语感在语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浅谈英语语感在语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一、略谈英语语感在语言能力训练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东莹[1](2021)在《活动理论视域下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语言发展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术语言是个体学习学科知识,参与学术团体内部实践的必备语言资源,也是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体现,对个体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Bailey et al.,2007;Flowerdew,2013;Schleppegrell,2004;Uccelli et al.,2020 等)。因此,学术语言发展一直是各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Gee,2015)。这一点在母语和外/二语教育语境中同样凸显(Snow&Uccelli,2009)。近年来,相关二语习得和发展研究进入社会文化转向时期,语言发展被视为一项社会文化实践(Block,2016)。其中一个基本共识是,个体通过参与真实语境下的社会实践,不断获取、丰富和内化自身语言、意义资源,以完善、提高自身参与实践的方式和能力,获得学术语言发展(Duff,2010)。本研究依托国内某高校英语专业本科基础段写作教学改革,探寻学科实践驱动的学术写作教学中,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语言发展过程、结果及教学调节机制。本研究从‘活动理论’视角出发,采用个案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性抽样和便利性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三名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进行一学期跟踪研究。研究数据包括学生学术写作评述短文及期末论文、学习者访谈、学习者反思日志、学习者选题日志、师生一对一或小组面谈实录和课堂观察等。数据分析与讨论显示,在EFL语境下,1)个体学术语言发展是一个能动的扩展性学习过程。该过程充满挑战,能激发个体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矛盾、化解矛盾,探索有利环境资源。个体过往学习经历、二语水平、语言意识和写作策略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对外在环境资源的感知与利用。2)学科实践驱动的写作教学能调节学生学术语言发展,例如词汇和句法复杂度的提升,语篇衔接和连贯意识和能力增强等。但个体学术语言发展也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层级性。相比词汇复杂度发展,句法层面的名词化和语法隐喻及语篇层面的衔接与连贯发展更具长期性。3)高效学术写作教学为学生创设真实、有意义的学习目标,提供多元中介机制和丰富环境资源,设置一系列系统、连贯的学习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实现超越自身当前水平的语言表现。上述结论提示:1)个体学术语言发展兼具变异性和规律性特征。一方面,学术语言发展是个体、语境和实践等因素复杂、多维互动的结果,具有一定变异性。另一方面,不同学术语言维度的发展具有一定阶段性和层级性,对教学调节机制的敏感度也各不相同。相关学术写作教学应兼顾学生在词汇、句法、语篇各层面的发展。2)学术语言发展兼具认知性和社会性,相关学术写作教学应关注学生写作中的个体差异,不断丰富其实现具体写作目标的语言和认知资源,树立其自我调节、规约自身学习的能力和意识。本研究的理论贡献是完善并丰富了活动理论关于扩展性学习方式的定义和阐释。具体表现在:1)明确了个体扩展性学习成效是个体因素(如语言、认知、元认知资源)与环境因素(如教学调节机制)在具体社会文化实践中复杂、动态互动的结果;2)确认了心理认知和社会文化特质在扩展性学习中同时发挥重要作用,即个体在具体社会文化实践中知识的内化与发展,离不开心理认知机制的调节。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1)确认了通过设计高认知负荷,且真实、有意义的学术写作实践活动对有效调节学生学术语言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但学生过往学习经历、语言水平和认知基础的差异会影响调节的效果;2)提出优质外语课程不能抹去个体差异,应兼顾个体学习目标和团体学习机制,探索二者的兼容性,为不同语言水平、学习经历的个体提供个性化发展空间。这些观点为优化国内EFL环境下学术写作课程提供了重要启示。

张俊华[2](2021)在《试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对外汉语线上教学中的应用 ——以悟空中文4-15岁学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与日俱增。截至当前,全球已有67个国家将汉语纳入到其国民教育体系中,全球已有162国家(地区)设立了541所孔子学院和1170个孔子课堂。到2020年为止,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有近两亿,汉语热正在持续升温。不仅如此,中文作为联合国的6种官方语言之一,早在2010年就设立了“联合国中文日”,时间是中国农历谷雨这一天。以上数据都在告诉我们:汉语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愈发重要,汉语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我们有责任推广和发展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对外汉语教学的教材和教学方法都已经比较丰富有形了,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在对外汉语的课堂中加入一些新元素来辅助对外汉语教学。华语音乐是汉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在语言的基础上融入了律动、节奏和情感,使原本略显空白的文字变得鲜活起来。在对外汉语课堂中恰当使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将音乐应用到汉语课堂的现象也较为常见,但是多用于汉语听说课作为一种听力练习或者作为课前导入起到欣赏的作用。关于音乐的教学活动普遍设计比较简单,音乐应用形式也较为单一,基本停留在歌曲的这个环节,没有加入其他音乐元素例如:伴奏、节拍、旋律、乐器等展开多样化的应用。世界知名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本能,可以通过语言、歌唱、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张将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演小剧、音乐小游戏、演奏奥尔夫乐器等多种形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鼓励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综合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本文以悟空中文4-15岁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对该机构汉语教学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教学方法的对比,综合分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可行性。将该教学法中的两大特点:重视节奏和使用打击乐器应用到对外汉语课堂中,分别从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展示了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效果,并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对比实验,对实际教学效果进行了验证。最后探讨该教学方法的利弊和得失,并结合研究结论将教学方式进行改进。本文主要探讨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课堂上的应用,帮助对外汉语教师正确理解和使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以此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苏芳[3](2021)在《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研究》文中认为学术素养是大学生学术生涯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高等教育水平提升的重要体现。深入了解大学生学术素养社会化过程,对于促进大学生学术生涯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鲜有研究关注母语环境下外语专业大学新生的学术素养社会化,并且存在学术素养内涵相对较窄、情境解读不足、影响因素综合考察欠缺等问题。鉴于此,本研究以语言社会化理论与大学生社会化模型为理论基础,对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新生的学术素养社会化过程进行探究,以期进一步丰富拓展学术素养内涵,解读学术素养社会化的具体情境,并综合分析学术素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历时18个月(2018年9月-2020年4月),采用民族志式个案研究方法,对国内某大学五位外语专业大学生的学术素养社会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并提出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的过程是什么?(2)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为进一步回答研究问题,本研究收集了多种来源数据,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叙事、实物资料以及研究日志和课堂观察笔记等研究者资料。数据分析运用了情境分析与对比归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数据分析得出以下两个主要发现。首先,外语专业本科新生的学术素养社会化具有过程性,经历了准备、实践及结果三个阶段。其中,准备阶段是入学前的学术素养基础,是当前学术素养实践的出发点。实践阶段是当前学术素养社会化的核心阶段,主要包括茫然摸索、探寻之旅以及丰硕收获三个子阶段。结果阶段是大学生在当前阶段结束时达到的结果,即实现学术素养社会化。该阶段又将成为下一阶段学术素养社会化的起点。因此,学术素养社会化是一个循环向前的发展过程。该过程性体现了具体情境的时空要素变化对学术素养社会化的影响,即时间延续与时间延展所带来的具体情境变化是影响学术素养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其次,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是宏观、中观和微观多种中介资源(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宏观的社会文化环境资源包括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所在大学提供的资源,中观的课程和社团资源包括课程资源、师生输入、互动方式及社团活动等,而微观的个体资源主要考查了个人实践网络与能动性。这些中介资源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是将个体与社会辩证统一起来的重要桥梁。其中,能动性是实现学术素养社会化的动力源,是特定时空情境下驱动个体与环境互动的主要力量。本研究丰富拓展了学术素养的内涵,指出学术素养的核心要素包括知识-技能-品性及社会关系。此外,本研究构建了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模型,为深入理解外语专业大学生学术素养社会化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在实践方面,本研究为高等外语教育领域的外语专业师生深入理解学术素养社会化过程,开展实践研究提供了具体参考。本研究建议高校为学生提供具有丰富学术实践活动、较强专业理论知识和独特评价方式的中介资源,从而为学习者的学术素养社会化创造良好环境。未来研究还可以针对不同研究场域或研究对象展开相关研究,并进一步验证本研究提出的学术素养社会化模型。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唐垚[5](2020)在《语言建构与运用视域下高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使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练习系统也被称为“训练系统”,是语文教材中重要的子系统。练习系统不仅是学生应用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渠道,更是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课程改革和教学的重点,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素养在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中具有最基础、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落实语文课程性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以“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培养为基础和核心。论文以“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为视角,对部编版和人教版两版教材练习系统编制的异同、师生的使用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与调查研究,以更好地把握练习系统的特点,并据此提出行之有效的使用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丰富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使用策略的理论研究,为教师和学生使用练习系统提供参考和指导,此外,也能为“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培养探索一些新的路径。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绪论;语言建构与运用及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的相关概述;语言建构与运用视域下教材练习系统的分类统计和分析;语言建构与运用视域下练习系统的使用现状调查分析;语言建构与运用视域下练习系统的使用策略;语言建构与运用视域下练习系统的使用案例。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缘起及意义,并对与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综述,然后对论文中出现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最后提出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从两方面论述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视角分析练习系统的可行性。一方面是从“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内涵出发,对从1929年颁布的第一套具有教育法规性质的课程标准到2017年颁布的最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语言素养”的课标要求进行梳理,分析总结“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内在理论逻辑。另一方面是从高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的功能着手,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练习系统的发展进行梳理总结,从而对练习系统功能的变化进行说明。通过以上两方面的分析,说明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视角分析练习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部分首先从“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内在理论逻辑入手,对两版教材练习系统的划分类型进行了阐述,将练习系统习题划分为语料积累类、语理整合类和语言行为类三大类。在此基础上对两版教材的练习系统进行比较分析,一方面对各类习题的题量以及所占比例进行比较和分析,另一方面对各类习题的要求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通过以上两方面的研究,总结说明部编版教材练习系统对人教版教材练习系统的继承、发展以及自身的不足。第四部分以第三部分中习题类型的划分为依据设计学生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提纲,通过问卷和访谈两种方式对高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中各类习题的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师生在使用练习系统时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第五部分结合以上对两版教材练习系统的比较分析以及对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分别对语料积累类习题、语理整合类习题以及语言行为类习题提出相应的使用策略,为教师和学生的使用提供具体有效的参考和建议。第六部分以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课《沁园春·长沙》为例,从课前导学案、课堂教学设计以及课后任务设计三个方面阐释“语言建构与运用”视角下练习系统的使用,证实了论文所提出的策略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仝天奇[6](2020)在《基于文章标记的朗读训练对高中生英语背诵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朗读是一种非常传统的语言学习方法,是英语作为外语的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对语言材料给予特别注意而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因而朗读也成为提升学习者语言记忆,实现背诵,获取有意义语言输入的有效方式。而背诵作为朗读的延伸,在培养学生英语语感,提升语言技能发展,积累相关知识等方面发挥显着作用,在英语教学中的效果尤为明显。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会忽略对学生背诵进行相应的指导,尤其是对背诵过程—朗读重视不足,因此不能充分利用朗读这一重要过程来指导学生的背诵,结果部分学生也因无有效的背诵方法而使得记忆效果不佳,从而畏惧背诵。基于此,从朗读训练入手,引导学生对语言特定材料有意注意,增强记忆效果,是改善学生背诵质量的最佳切入点。本研究以输入假说和注意假说为指导,将文章标记应用于朗读教学指导,重点考察该方式对高中生英语背诵的影响,旨在探索出增强背诵的有效朗读指导方式。研究选取山东省菏泽市XX县笔所任教的XX中学高中一年级两个平行班的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实验与访谈的方法收集分析定量和定性研究数据,主要回答下列两个问题:(1)基于文章标记的朗读训练对高中生英语背诵是否有影响?如果有,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高中生对基于文章标记的英语朗读训练的态度如何?研究结果表明:(1)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基于文章标记的朗读训练对提升高中生英语背诵质量上产生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学生在背诵的内容完整度和语音表述方面有显着的促进作用;(2)基于文章标记的朗读训练对学生背诵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减少背诵过程中的漏词漏句、语调以及句子重音错误,提升学生的连读意识等方面作用显着;(3)该朗读训练方式在高中生英语背诵练习中具有较好的实用性,能够在背诵方法上给与学生启示,培养学生自主进行课文部分内容标记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对此持积极的态度。因此,将文章标记融入日常朗读训练,形成一种稳固的以文章标记为基础的朗读训练方法,对高中英语学习和教学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然而,受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本项研究仍存一定的不足,如受试样本过小,训练时间不够长等,或许影响研究结果的普适性。但总体而言,研究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进一步证明文章标记与朗读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英语背诵质量,可为高中学生英语背诵提供方法上的指导,也为高中英语教师在改进教学方式方面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杨晓琦[7](2020)在《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中高段语感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虽然“语感教学”在语文教育界不算是个新话题,但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忽视语感教学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尽管许多一线教师及科研人员对语感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已达成共识,但语感教学的方法却处在探索阶段,还没有总结出一套标准,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小学中高段是进行语感教学的最佳时期,注重这个阶段的语感教学显得尤其重要。当下,语文核心素养理念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行,语感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但前人的研究中,很少有将语感教学与语文核心素养联系起来的,所以本文拟在语文核心素养与小学语感教学之间找到契合点,寻到小学中高段语感教学在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可行之处与内容纬度,这两者的有效整合,不仅能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使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除去绪论和结语,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是基本情况的概述章,主要对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中高段语感教学进行理论阐释,包括语文核心素养、小学中高段、语感教学、语感教学特点、语言学习理论及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语感教学的现实要求等;第二章是对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中高段语感教学的现状调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分析当前小学中高段语感教学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提出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中高段语感教学的策略,供一线教师参考;第四章对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中高段语感教学进行案例分析,提出语感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得出结论: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师应在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指导学生应用语感进行语言建构和运用,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崔艳英[8](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认为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吴凯[9](2020)在《基于智能语音学习系统提升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技术代表着科学技术的最前沿,不断衍生出来的人工智能产物也是层出不穷,大量的智能系统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应用,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信息时代下的新的学习模式。智能学习系统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课堂中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从固定的时间、固定的空间中解脱出来随时随地的获取学习资源。智能语音学习系统是针对中小学学生培养英语听说能力新型学习工具,作为一款英语听说类学习工具,其丰富的课程资源,庞大的语音语料资源库吸引了很多学习者。听力与口语教学一直是初中年级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如何让学生们培养英语听说能力、获得丰富的语音语料资源、营造更加真实的语言环境等都是广大英语教师较为困扰的问题。“口语易”智能语音系统作为国家第一批已备案的教育应用之一,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音语料库,提供科学系统的及时评价与反馈,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物质基础。目前,关于智能语音系统在大学英语听说学习中应用较多,但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发展最为重要的初中阶段的应用几乎处于空白阶段。本研究通过了解初中阶段学生的英语听说培养现状,分析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信息化时代的便利为英语听说教学提出新的策略。借助智能语音系统的优势,提出基于智能语音系统的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策略,利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和准实验研究法,研究工具包括问卷、访谈、测试卷、智能语音系统,所得部分数据利用SPSS 2.0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基于智能语音系统的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从多个方面证明本研究的实验假设基本正确,基于智能语音系统的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策略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即基于智能语音系统的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策略是有效的。

夏文[10](2020)在《“以读促说”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在英语表达能力中,口语表达能力一直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有许多,其中朗读是一种可实施性与有效性较强的方式。然而仅仅要求学生对单词和课文进行机械朗读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以读促说”,从而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本文基于输入输出理论、信息加工理论以及口语教学相关理论,提出了以BBS(Basic-Between-Speak)朗读训练为主的“以读促说”教学模式,旨在回答如下问题:(1)高中生英语口语的现状如何?(2)朗读训练是否对高中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准确性、流利性、复杂性方面有所提高?(3)朗读训练是否对高中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有效?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哈尔滨市的W中学A班的47名高一年级学生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通过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以及独立样本t检验。主要发现:(1)总体而言,高中生英语口语能力偏低,其中女生的英语口语能力高于男生;通过正态分布Q-Q图,了解到被试高中生实验前的口语成绩趋势呈正态分布,均值为16.723(满分为30分),通过对实验前男生与女生的口语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Sig.(双尾)值均=0.000<0.05,具有显着性差异,且男生与女生的均值差为-2.925,说明男生的口语成绩低于女生的口语成绩。(2)“以读促说”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口语表达的准确性、流利性、复杂性均有提高,并且对于高中生口语表达的准确性与流利性的提高要大于复杂性;分别通过对于实验前与实验后学生口语表达的准确性、流利性、复杂性的配对样本t检验,得出的r值分别为0.744、0.607、0.920,且三者的Sig.(双尾)值均=0.000<0.05,存在显着差异性,其中三者t值的绝对值排序为:8.400(流利性)>8.294(准确性)>2.837(复杂性)。(3)总体来说,“以读促说”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对于高中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有效;通过对实验前与实验后的学生口语测试成绩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得出r=0.874,Sig(双尾)值为0.000,到达0.05的显着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基于以上发现,本文提出了以下教学启示:(1)重视朗读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2)重视朗读材料的选择;(3)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旨在为高中英语教师的英语口语教学提供建议。当然,本研究也存在局限性,论文末尾也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二、略谈英语语感在语言能力训练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谈英语语感在语言能力训练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活动理论视域下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语言发展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方法和意义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定义学术语言及其发展
    2.2 写作与语言发展的关系
        2.2.1 二语写作中的语言发展
        2.2.2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
        2.2.2.1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特征研究
        2.2.2.2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过程研究
        2.2.3 基于学科实践的学术写作教学
        2.2.3.1 基于学科实践的学术写作教学与学生语言发展
        2.2.3.2 基于学科实践的学术写作教学与学生语言意识培养
    2.3 活动理论视域下的学术写作教学与语言发展
        2.3.1 活动理论与扩展性学习
        2.3.2 社会文化活动中的学术语言发展
    2.4 前人研究启示与研究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方法
    3.2 研究场域
    3.3 研究对象
    3.4 数据收集
    3.5 数据分析方法
        3.5.1 语言发展特征量化分析方法
        3.5.2 学习过程质性分析方法
    3.6 研究可信度
    3.7 研究伦理考量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发现
    4.1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过程个案分析
        4.1.1 阳光学术语言发展过程
        4.1.2 蓝天学术语言发展过程
        4.1.3 白云学术语言发展过程
    4.2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过程跨个案分析
        4.2.1 个体学术写作学习目标与语言发展
        4.2.2 文献阅读方式与学术语言发展
        4.2.3 个体写作策略、语言意识与学术语言发展
        4.2.4 学术写作语言学习方式的收获与挑战
        4.2.5 三名个案参与者化解矛盾与张力的关键性因素
    4.3 学术写作教学调节机制
        4.3.1 学术写作教学调节机制个案分析
        4.3.2 学术写作教学调节机制跨个案分析
    4.4 学术语言历时发展结果
        4.4.1 学术语言发展个案文本量化分析
        4.4.2 学术语言发展个案文本质性分析
        4.4.3 学术语言发展特征跨个案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个体学术语言发展过程
    5.2 个体学术语言发展结果
    5.3 学术写作课程语言学习机制
    5.4 学术写作课程设计理念和学习方式再思考
    5.5 研究发现与主要创新点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贡献和启示
    6.3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学术写作课程大纲
附录二 学生选题日志模板
附录三 学术写作评述短文话题
附录四 学术写作师生一对一辅导时间表示例
附录五 学术写作课前学习情况调查
附录六 个案参与者学术写作访谈提纲
附录七 学术写作课堂观察记录表
附录八 阳光写作课程反思日志
附录九 蓝天期末论文引言写作示例
附录十 白云评述短文写作示例

(2)试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对外汉语线上教学中的应用 ——以悟空中文4-15岁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将音乐引入语言教学研究现状
        1.2.2 国内将音乐引入语言教学研究现状
        1.2.3 国内将音乐引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现状
    1.3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概述
        1.3.1 音乐教学法
        1.3.2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1.4 相关理论基础
        1.4.1 多元智能理论
        1.4.2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1.4.3 自然教育理论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悟空中文线上汉语教学现状分析
    2.1 悟空中文简介
    2.2 汉语课程设置
        2.2.1 课程类别及教学内容
        2.2.2 课程等级大纲
    2.3 汉语课堂教学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3.1 汉语课堂教学情况
        2.3.2 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可行性分析及调查
    3.1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于对汉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3.1.1 语言与音乐的相同点
        3.1.2 汉语具有音乐美
        3.1.3 音乐的教育功能
        3.1.4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易操性
    3.2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汉语教学的可行性调查
        3.2.1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
第四章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
    4.1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应用
        4.1.1 原本性的应用
        4.1.2 综合性的应用
        4.1.3 创造性的应用
        4.1.4 诉诸感性的应用
        4.1.5 本土化的应用
    4.2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听说方面的应用
        4.2.1 在听力训练中的应用
        4.2.2 在口语训练中的应用
    4.3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4.3.1 在拼音教学中的应用
        4.3.2 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4.3.3 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第五章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对比实验论证
    5.1 运用对比实验的缘由
    5.2 被测试学生的详情介绍
    5.3 对比实验的具体操作记录
        5.3.1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实验班教案设计
        5.3.2 悟空中文日常四人小班课教案设计
        5.3.3 教师反馈
    5.4 对比实验的结果分析
第六章 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学实践的分析与总结
    6.1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成果
    6.2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局限性以及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6.2.1 局限性
        6.2.2 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6.3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最佳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测试卷
附录三 汉语教师访谈记录

(3)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缩略语表
数据转写与记录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基本概念
        2.1.1 学术素养
        2.1.2 学术素养社会化
    2.2 语言社会化理论及相关实证研究
        2.2.1 语言社会化理论
        2.2.2 语言社会化相关研究综述
        2.2.3 学术素养社会化相关研究述评
    2.3 大学生社会化
    2.4 研究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民族志式个案研究
    3.2 研究场域
        3.2.1 F大学及新生研讨课
        3.2.2 S课程
    3.3 研究参与者
        3.3.1 核心参与者
        3.3.2 非核心参与者
    3.4 研究者角色
    3.5 数据收集
        3.5.1 问卷调查
        3.5.2 课堂观察
        3.5.3 访谈
        3.5.4 叙事
        3.5.5 研究日志
        3.5.6 实物资料
    3.6 数据分析
        3.6.1 数据的整理与归档
        3.6.2 数据深入分析
    3.7 研究的伦理道德及可信度
        3.7.1 伦理道德问题
        3.7.2 研究的可信度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过程
    4.1 S课内学术实践阶段一:茫然中摸索前行
        4.1.1 学术阅读:“挫败感”
        4.1.2 口头汇报:“新手”与“老将”
        4.1.3 学术写作:“没有概念”
        4.1.4 小组合作:“担忧与怀疑”
    4.2 S课内学术实践阶段二:探索发现
        4.2.1 学术阅读:“有规律可寻”
        4.2.2 口头汇报:“大有名堂”
        4.2.3 学术写作:原来如此
        4.2.4 小组合作:“顺利、高效、融洽”
    4.3 S课内学术实践阶段三:丰硕收获
        4.3.1 学术知识的深化
        4.3.2 学术技能的提升
        4.3.3 情感态度的向好发展
    4.4 S课外学术实践
        4.4.1 专业学习
        4.4.2 社团活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5.1 宏观机构因素
    5.2 中观课程因素
        5.2.1 课程资源
        5.2.2 教师输入与同伴示范
        5.2.3 课堂互动方式
    5.3 微观个体因素
        5.3.1 个人实践网络
        5.3.2 能动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讨论
    6.1 学术素养社会化之互动过程性
        6.1.1 时间延续:过去-现在-未来
        6.1.2 空间延展:家庭-初等教育机构-F大学
        6.1.3 时空交织:学术素养社会化的互动情境性
    6.2 学术素养社会化影响因素间的关系
        6.2.1 影响因素间的交互关系
        6.2.2 能动性
    6.3 学术素养社会化再思考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启示及未来展望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大学生社会化模型演化
附录二 参与者F大学第一年阅读书单
附录三 问卷调查
附录四 课堂观察笔记(三例)
附录五 访谈题纲(四例)
附录六 知情同意书
附录七 访谈数据报告(节录)
附录八 叙事示例一则
附录九 研究日志二则
附录十 学生专业课第一学年写作节选(二例)
附录十一 学生写作材料节选(五例)
附录十二 第一小组学期论文
附录十三 论文写作反思

(5)语言建构与运用视域下高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使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课题研究综述
        1.有关“高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的综合研究成果
        2.有关“高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使用”的研究成果
    (三)相关说明
        1.高中语文教材
        2.高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
    (四)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调查问卷法
        3.访谈法
        4.案例分析法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及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的相关概述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观念阐述
        1.“语言建构与运用”观念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流变
        2.“语言建构与运用”观念的内在理论逻辑
    (二)练习系统地位及作用的发展概述
    (三)练习系统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内在联系
        1.练习系统是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重要途径
        2.“语言建构与运用”理念对练习系统的使用起指导作用
二、语言建构与运用视域下教材练习系统的分类统计和分析
    (一)两版教材练习系统的分类统计及结果
        1.分类统计方法
        2.分类统计原则及步骤
        3.分类统计结果
    (二)两版教材练习系统的形式比较及分析
        1.编排形式比较及分析
        2.题量、题型比较及分析
    (三)两版教材练习系统的内容比较及分析
        1.语料积累类习题的内容比较及分析
        2.语理整合类习题的内容比较及分析
        3.语言行为类习题的内容比较及分析
    (四)部编版教材练习系统的特点总结
        1.部编版教材对人教版教材的继承
        2.部编版教材对人教版教材的发展
        3.部编版教材练习系统存在的问题
三、语言建构与运用视域下练习系统的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一)调查目的及对象
    (二)调查内容设计
        1.学生调查问卷的编制
        2.教师访谈内容的设计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2.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四、语言建构与运用视域下练习系统的使用策略
    (一)语料积累类习题使用策略
        1.以朗读为主线,促进三类习题的有机结合
        2.细化题目要求,加强具体指导
        3.筛选整合资料,促进高效积累
    (二)语理整合类习题使用策略
        1.吃透题目意图,掌握关键规律
        2.有机融合题目,发挥整体效用
        3.优化题目组合,促进归纳迁移
    (三)语言行为类习题使用策略
        1.拓展题目内容,创设学习情境
        2.严把题目要求,规范语言使用
        3.综合题目任务,丰富表达形式
五、语言建构与运用视域下练习系统的使用案例
    (一)课堂导学案的设计
    (二)课堂教学的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二: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三: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练习系统完成情况展示
致谢

(6)基于文章标记的朗读训练对高中生英语背诵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论文的总体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朗读
        2.1.2 文章标记
        2.1.3 背诵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2.2.1 朗读的相关研究
        2.2.2 文章标记的相关研究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Krashen的输入假说
        2.3.2 Schmidt的注意假说
    2.4 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工具
    3.5 研究程序
    3.6 小结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有文章标记的朗读训练对学生英语背诵的影响
        4.1.1 朗读训练对文章背诵整体上的影响
        4.1.2 学生课文背诵的具体表现
    4.2 高中生对基于文章标记的朗读训练的态度
        4.2.1 朗读训练的实用性
        4.2.2 朗读训练的适用性及学生的建议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的主要发现
    5.2 对英语朗读训练的启示与建议
    5.3 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背诵测试评分细则
附录Ⅱ 英语背诵测试评分表
附录Ⅲ 背诵测试短文
附录Ⅳ 访谈提纲
致谢

(7)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中高段语感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与文献综述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中高段语感教学概述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语文核心素养
        二、小学中高段
        三、语感教学
    第二节 语感教学特点
        一、综合性
        二、实践性
        三、主体性
        四、长期性
    第三节 基本理论支撑
        一、语用学理论
        二、建构主义理论
    第四节 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语感教学的现实要求
        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现实要求
        二、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现实要求
        三、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学的现实要求
第二章 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中高段语感教学现状
    第一节 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总体情况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二节 现状与原因
        一、教师方面的分析
        二、学生方面的分析
第三章 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中高段语感教学策略
    第一节 语文教师在语感教学中的意识策略
        一、思想上重视语感教学
        二、明确语感教学的目标
        三、探寻语感教学的方法
    第二节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进行语感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在识字教学中激活语感
        二、在写字训练中触碰语感
    第三节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感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在倾听想象中触发语感
        二、在朗读默读中增强语感
        三、在字词推敲中领悟语感
    第四节 在写作教学中进行语感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在以读促写中激发语感
        二、在以说促写中运用语感
        三、在以练促写中丰富语感
    第五节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进行语感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在情境创设中引发语感
        二、在随文学习中促发语感
        三、在双向互动中渗透语感
第四章 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中高段语感教学案例分析
    第一节 案例分析
        一、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二、作文教学案例分析
        三、语法知识案例分析
    第二节 注意的问题
        一、听说读写四者并重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二、结合生活感悟来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三、必要的语文知识是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前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1.4 小结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2.6 小结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3.6 小结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4.6 小结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5.6 小结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6.5 小结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7.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附录II 乔姆斯基着作与文章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基于智能语音学习系统提升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缘起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教学变革
        1.1.2 国家对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变革的要求
        1.1.3 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1.4 人工智能技术对英语教育教学的影响
        1.1.5 我国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模式亟待突破
        1.1.6 项目启示
        1.1.7 问题陈述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人工智能技术
        2.1.2 智能语音学习系统
        2.1.3 初中英语听说能力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情境认知理论
        2.2.2 语言输出理论
        2.2.3 混合式学习
    2.3 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3.3 研究现状述评
第3章 研究内容
    3.1 影响初中英语听说教学质量的原因及分析
    3.2 智能语音学习系统支持下的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教学实证
    3.3 基于智能语音学习系统的听说能力教学实践应用效果分析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思路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研究法
        4.2.2 调查研究法
        4.2.3 准实验研究法
    4.3 研究环境
    4.4 数据来源的收集与处理
        4.4.1 “口语易”英语智能学习系统中的伴随性数据
        4.4.2 课堂教学数据
        4.4.3 教师访谈数据
        4.4.4 学生问卷数据
        4.4.5 口语测评数据
第5章 吴忠四中初中生七年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现状研究
    5.1 实验工具的设计
        5.1.1 初中七年级听说能力测评量表设计
        5.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5.1.3 访谈提纲的设计
        5.1.4 初中七年级英语测试卷设计
    5.2 调查设计思路
    5.3 调查结果分析
        5.3.1 学生听说能力调查结果分析
        5.3.2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5.3.3 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第6章 基于智能语音系统提升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应用策略
    6.1 明确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性
    6.2 提供丰富的语料语境
    6.3 培养学生的自主听说能力
    6.4 重视学生听说感受和听说兴趣
    6.5 开展多元化的评价
第7章 基于智能语音系统提升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实验研究
    7.1 “口语易”在初中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分析
        7.1.1 英语智能语音系统的功能分析
        7.1.2 “口语易”系统功能分析
        7.1.3 “口语易”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7.1.4 “口语易”应用于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可信性分析
    7.2 实验方案设计
        7.2.1 实验假设
        7.2.2 实验变量
        7.2.3 实验模式
        7.2.4 实验对象
        7.2.5 实验工具
    7.3 实验实施
        7.3.1 实验班与对照班同质性分析
        7.3.2 实验实施过程
    7.4 实验结果分析
        7.4.1 学生听说能力对比分析
        7.4.2 学生英语听说兴趣对比分析
        7.4.3 学生听说测试成绩对比分析
        7.4.4 学生英语口语测试分析
        7.4.5 相关性分析
        7.4.6 家长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7.4.7 实验后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7.5 实验结论
    7.6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思考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1.1 主要工作
        8.1.2 研究结论
    8.2 研究反思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件1:学生调查问卷
    附件2:家长调查问卷
    附件3: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4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5 :英语口语测试题
    附录6 :英语测试卷
    附录7 :“口语易”智能语音系统简介
个人简历

(10)“以读促说”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五、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以读促说”的定义
    二、国内外英语口语教学研究现状
        (一)国外英语口语教学研究现状
        (二)国内英语口语教学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朗读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一)国外朗读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二)国内朗读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四、国内外“以读促说”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以读促说”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以读促说”的研究现状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一、输入输出理论
        (一)输入理论
        (二)输出理论
    二、信息加工理论
    三、口语教学理论
第四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一)实验法
        (二)文献法
        (三)访谈法
    四、研究工具
        (一)外语口语能力测试卷
        (二)SPSS社会学数据统计软件
    五、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
        (二)第一阶段
        (三)第二阶段
        (四)第三阶段
        (五)访谈阶段
        (六)教学案例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一、数据分析
    二、高中生实验前与实验后英语口语成绩的差异分析
        (一)高中生实验前英语口语成绩的整体分析
        (二)高中生实验后英语口语成绩的整体分析
        (三)高中生实验前与实验后英语口语成绩的配对样本T检验
    三、高中生实验前与实验后英语口语成绩各个维度的差异分析
    四、性别不同的高中生实验前与实验后英语口语成绩的差异分析
    五、访谈结果分析
        (一)对学生的访谈分析
        (二)对教师的访谈分析
结论
    一、主要发现
    二、研究启示
    三、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略谈英语语感在语言能力训练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活动理论视域下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语言发展个案研究[D]. 李东莹.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试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对外汉语线上教学中的应用 ——以悟空中文4-15岁学生为例[D]. 张俊华.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研究[D]. 苏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语言建构与运用视域下高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使用研究[D]. 唐垚.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6]基于文章标记的朗读训练对高中生英语背诵的影响研究[D]. 仝天奇.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中高段语感教学研究[D]. 杨晓琦.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
  • [9]基于智能语音学习系统提升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实证研究[D]. 吴凯.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10]“以读促说”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D]. 夏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浅谈英语语感在语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