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周悦[1](2021)在《扬州民歌的艺术特色和传承方式研究》文中认为扬州民歌的历史悠久,以扬州为中心传唱于高邮、江都、宝应、仪征等周边地区,扬州民歌是扬州民间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它深深地植于广大人民的劳动生活之中。扬州最早的民歌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鲁昭公二十年),由伍子胥所作的《渔父歌》是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扬州民歌,从春秋时期的《渔父歌》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拔根芦柴花》扬州民歌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久远的过程,它承载了人民的美好生活,反映了社会的变革。扬州民歌体裁多样,扬州下属的宝应、高邮、邵伯地处里下河一带,自古以来这里农耕业、水产业发达,因此栽秧号子和车水号子在扬州民歌中的数量占比最多、名气最大。扬州民歌融合南北音乐风格,既具有北方豪迈高亢的特点的,又具有南方婉约柔美的色彩,其艺术特色表现为:以五声宫调式和徵调式为主;句式结构丰富多样,可分为单句体至多句体(五句以上)不等;节拍和节奏型丰富,根据不同风格的作品选用不同的节奏节拍;运用扬州方言来演唱,其音调与方言有着密切的联系,富有地方韵味的衬词衬腔使扬州民歌这株奇葩别具一格,题材丰富多彩,内容涉及男女婚恋、风俗人情、劳动生产、历史故事等等;演唱形式多为一领众和、对歌和独唱。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科技的进步,如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保护和传承扬州民歌是现阶段尤为重要的一个难题,相关学者和单位面对这一困境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民歌集的编写、理论研究、民歌赛事活动的举办、学校民歌教育的普及,本文整理总结了扬州民歌传承已有的成果和现阶段依然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了当下的社会背景对扬州民歌的传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本篇论文主要围绕上述扬州民歌的艺术特色和传承发展两个主要方面进行研究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扬州民歌的界定与分类。这一章节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扬州民歌的范围进行了界定,二是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以下简称《中国民歌江苏卷》)、《扬州地区民间音乐资料》、《扬州民歌精选》、《扬州歌谣谚语集》中收录的民歌进行了收集整理,按照体裁将扬州民歌分为劳动号子、小调、吟唱调三类。2.扬州民歌的艺术特色。在前两章的基础上从语言特征、句式结构、调式特征、节拍节奏特点、演唱形式及风格来阐述扬州民歌的艺术特色。3.扬州民歌的传承价值与传承机制。本章节分为两个部分,首先阐述的扬州民歌的传承价值,从民俗价值和历史价值两个方面研究,其次研究了扬州民歌的传承机制,以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三个方面的传承为主。4.扬州民歌的传承方式思考。本章节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整理现阶段扬州民歌的传承成果,第二研究分析扬州民歌传承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了对现阶段扬州民歌传承的建议。
刘梦洁[2](2021)在《传承与发展视野下包头中学传统音乐教学的实践探索 ——以一机二中和固阳县三中为例》文中提出国际传统音乐协会为促进世界各国传统音乐内容的文献收集、保存和传播,组织了大量有关传统音乐的活动,以及发表了一系列有关传统音乐的刊物,为世界各国传统音乐的研究和发展贡献力量。音乐作为人类文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国传统音乐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发展以及演变,与西方立体的声响效果有着明显的区别,中国传统音乐拥有着我国独特的音乐风格并且包含的种类丰富多样,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思想以及独特的韵味。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对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对传统音乐的重视逐渐提升,高校中关于传统音乐的教学研究已经较为丰硕,但是对初级中学阶段传统音乐的教学研究还处于比较薄弱的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提到,文化自信是我国更基础、广泛和深厚的自信,中国的传统音乐蕴含着华夏民族的精神追求,也代表着华夏民族独特精神的意识。传统音乐代表着我国的音乐文化,在“文化自信”的号召下对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文件《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让我们增强了对传统音乐的保护意识,注意到音乐教学中对传统音乐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应建立起属于我国传统音乐的文化自信。加强中学阶段传统音乐的教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的好时段;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建设加快发展的趋势下对乡镇教育的力度有所加强,乡镇地区对传统音乐的保留较为有利,因此传统音乐教学的全面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改善美育教学,重点要提高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具体实施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和手段。在新时代全面加强美育教学的氛围下,加强关于传统音乐文化教学,选择传统音乐在中学的教学情况进行实践探究发现,现在很多中学生一方面对我国的传统音乐知之甚少,另一方面课堂学过的传统音乐很快就忘记,也不理解传统音乐所表达的深厚内涵。针对传统音乐在中学课堂教学开展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站在传承与发展视野下为覆盖范围广泛选择包头市区与周边县级地区的中学,对有关传统音乐的教学实践作为我的研究方向。本篇论文由四个部分组成,首先是引言部分,主要论述了传统音乐教学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的研究概况;第二部分详细论述了传统音乐的历史发展和特点,根据教材定位了本篇论文中出现的传统音乐范围;第三部分对本文选取的包头市两所中学的基本情况概述,从优越性、教学价值和文化价值三方面,论述传统音乐在中学音乐课堂的现实意义;以包头市两所中学传统音乐的教学为例,论述了中学传统音乐的教学现状调查,包括传统音乐的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学生和教师方面的问卷和访谈调查。第四部分针对传统音乐在中学课堂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有关传统音乐在中学教学的思考建议。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很多的中学生被传统音乐所吸引,希望更多的中学生能够融入到传统音乐文化中来,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林佳婉[3](2021)在《中职音乐欣赏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和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高度关注,中职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变成教育人士着力聚焦的热点。这一教学模式有机融合了教室面对面教学和线上网络教学的优点,使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更富现代化;在教学中产生了时空维度的拓宽,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教学效果的更优化,从而升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音乐素养。论文基于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归纳国内外关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的文献,运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六种方法,通过学生调查问卷(前测卷)和教师访谈,对中职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资源未能有效利用、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不高和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混合式学习理论等理论的基础上,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构建并设计中职音乐欣赏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流程框架,囊括教学资源、教学平台、教学设备三大板块,搭建课前学习环节、课堂教学环节、课后复习环节的教学流程设计,对每个环节进行系统说明,并把教学设计运用到具体教学实践中,以中国民歌篇中的劳动号子为例,并进行效果分析。通过学生调查问卷(后测卷)、教师访谈、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成绩比较等方式,得出以下结论:中职音乐欣赏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调整了学生的学习状态,高了学生的踊跃性和创造性;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完善了教学评价体系,优化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最后对研究的总结,包括研究结论、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虽然中职音乐欣赏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有一些需要进行完善的地方,望能给予中职音乐欣赏课一定的参考。
刘海波[4](2020)在《生计与放歌:长白山林区号子的文化解读》文中指出劳动号子是劳动人民为了配合劳动而歌唱的一种民歌体裁。它产生于集体劳动当中,不同的集体性劳动,产生了不同的劳动号子。长白山林区号子是在木材采伐、运送劳动中产生,并在长白山林区流传的不同音乐形态的劳动号子的总称。它是中华民族在极度艰苦的环境中创造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了汉、朝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是揭示东北地区民间音乐文化形成的活化石,因此,整理和挖掘这笔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深远。本文以长白山林区号子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影视拍摄等方法,阐释长白山林区号子的歌唱主体的行为,长白山林区号子曲目的时空分布、传承机制,长白山林区号子的功能及蕴含的价值,进而揭示人类的生计劳动对人类歌唱行为的影响及意义。本文的基本构架为:绪论、正文与结论三大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围绕以伐木为手段的生计活动与人类的歌唱行为,阐述选题意义、研究目的、研究动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第二章主要阐述了生计移民的流入与长白山林区号子的形成。晚清以来,关内及朝鲜半岛天灾人祸交错,大量破产的农民不顾清政府的“禁令”涌入长白山区求生存,其中一部分人选择以砍伐、运木劳动为生计手段,长白山林区号子由此而发源。长白山林区号子先后以不同身份的人群为承载主体,广泛流布于长白山林区的江河、铁路沿线及各大楞场。第三章阐述了长白山林区号子的种类及形态。该章剖析了“伐区作业”“运材作业”“贮存作业”生产环节的不同劳动方式对长白山林区号子的音乐结构、力度、节拍、旋律等音乐元素的深刻影响,进而阐释了生计劳动与林区号子音乐形态之间的深层关联。第四章阐释了长白山林区号子的功能与价值。长白山林区号子在劳动过程中具有激发力量、纾解疲劳、信息传达和标识角色的功能。除此之外,长白山林区号子还具有彰显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促进长白山林区社会的族际融合、推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发展的社会价值。第五章主要阐述了长白山林区号子的未来走向。随着机械臂力逐渐取代人力,长白山林区号子流布的数量持续减少,特别是自长白山林区全面停止采伐以来,原木生产劳动完全退出了长白山林区,与这些劳动相伴而生的林区号子也随之走向没落。如何保护与传承长白山林区号子便成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课题。最后是全文的结论部分。长白山林区号子以其多样的功能,满足了不同形式的采伐劳动的多重需求,致使以运木为生计手段的汉、朝移民与它结下不解之缘,成为长白山生计文化的一部分。它作为一种整合不同民族文化元素的音乐符号,承载汉、朝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能唤起每一个汉族、朝鲜族成员的家国情怀及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进而促进了长白山林区社会的族际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一体化的进程;它彰显了移民群体“其境愈困,其志愈坚”的精神追求,为长白山林区的林业转型发展乃至东北经济振兴提供精神保障。
孟如梦[5](2020)在《豫北民歌旋律中的装饰音润腔运用 ——以新乡方言音韵为视角》文中认为民歌是一种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歌唱艺术形式,它记录了各时代人民的精神生活。河南民歌体裁丰富,几乎遍及河南省的各个地区。豫北民歌因其自身魅力被广泛流传,不同体裁的豫北民歌表达了不同的人文情怀。装饰音作为民歌中的一个亮点,被广泛运用于音乐作品的表现中,可以帮助演唱者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增强音乐作品的表现效果。不同体裁的豫北民歌根据其作品风格运用不同的装饰音润腔,美化了语言、润色了语气,更完美地表达了音乐作品。本文根据新乡方言为基础来演唱的豫北民歌,按体裁分类划分为五个部分。以它的装饰音润腔特色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新乡方言音韵特点,从采用整体研究和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思路,通过收集相关谱例挑选出典型代表来进行比较和分析,进而深入探究以新乡方言演唱的豫北民歌旋律中装饰音的润腔特色。在新乡方言音韵为视角,第一章从情感表现方面探究装饰音润腔对豫北劳动号子旋律色彩的影响;第二章从韵味和意境层面探究装饰音润腔在豫北风俗歌中的应用特点;第三章以情感色彩方面探究装饰性润腔对豫北小调情感表达的影响;第四章以作品的语言表达方面探究装饰性润腔对与豫北灯歌的关系;第五章以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豫北民歌进行综合分析,探究其装饰音润腔特点。本文在前人对民歌润腔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作品体裁及风格划分,从歌曲的情感表达、语言运用等方面对豫北民歌旋律中的装饰音润腔做出详细分析,研究在不同风格类型作品中装饰性润腔作用,并对日后的演唱有一定的帮助。
白雪[6](2020)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究 ——以太原市A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合作学习依托异质小组这一基本形式,充分利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和教师与教师的多向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个人成绩和小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和锻炼自我的平台,有利于发掘学生各方面潜能、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活跃课堂气氛、达到个体与集体共同发展的目标。因此,合作学习无论是对个人的发展还是学科的发展,都有积极且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梳理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发现,国外关于合作学习的研究开始于19世纪90年代,经约翰逊兄弟(Johnson,D.W.&Johnson,R.W.)、斯莱文(Slavin.R.E.)及其他专家学者不断完善,合作学习一度受到推崇,应用范围也愈加广泛;国内关于合作学习的研究则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各地区争相尝试这一教学理论和教学体系,以研究合作学习的理论为基础,结合各学科特点进行教学实践,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音乐课堂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变革。本文以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及实用技能为基础,结合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在太原市A中学高一年级音乐鉴赏教学中进行了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究。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以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切入点,浅析合作与合作学习对个人发展及学科发展的意义。该部分主要内容有合作学习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和概念界定以及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梳理了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主要内容有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合作学习的基本原则及实用技能。第三部分从太原市A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入手,立足《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合作学习的科学性和太原市A中学管理层的创新性分析在该校进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第四部分是在太原市A中学高一音乐鉴赏课堂中进行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究部分,也是论文的重点部分。该部分首先从课前准备入手,阐述了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进行合作学习的基本前提,包括转变课堂教学空间形态、把握分组原则、制定特殊用语及手势等;其次以《汉族民歌》为例设计教案和学案进行授课并且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结合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最后通过对比应、往届学生的学前、学后音乐水平,浅析合作学习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第五部分是此次研究的总结、不足及展望。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在太原市A中学实施合作学习是可行且较为有效的,但笔者深知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是复杂的,不能通过几组简单的数据来断定,恳请各位专家及后续的研究者指正完善。
李欢[7](2020)在《九江劳动号子的音乐特征及演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劳动号子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最早可追溯到东汉赵晔《吴越春秋》中的《弹歌》,至此劳动号子也由东汉传承下来,直至今日,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当代的劳动号子五花八门,各地区的劳动号子,有着浓郁的地域色彩和悠久的历史传承,隶属于中国南方的江西九江劳动号子更是独树一帜,九江在文化划分上被列为“吴头楚尾”地区,这反而使得当地的劳动号子具备了吴文化古朴豪壮与楚文化委婉轻扬之美,使其是九江地区代表性音乐之一。本文就以论证法与类比法展开研究,去追溯隐藏在九江劳动号子中的故事,探索江西九江劳动号子的音乐特征与演唱技巧,以及九江劳动号子在江西劳动号子的中艺术价值与艺术地位。
姚敏[8](2020)在《襄汾民歌的民俗文化内涵及保护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襄汾民歌是襄汾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精品文化艺术,反映自然真实的生活,是下层劳动群众(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晋南民歌的代表,在黄土文化的熏陶以及相关因素的影响下,更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俗文化内涵。在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文环境下,襄汾民歌孕育和产生,在这样的条件下创造和传唱的民歌,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风格。襄汾民歌的体裁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极具地方特色,主题内容分为爱情类、生产生活类、时政和历史传说等,这些内容生动真实的记录了当时的襄汾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性质、生产生活、历史文化、风俗人情等情况。这多姿多彩的襄汾民歌反映了襄汾人民世世代代以来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从物质民俗到礼仪习俗再到戏曲、方言等的文化,无不体现出襄汾的厚重历史和深厚文化内涵。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众传媒的普及应用,这种淳朴本真的原生态民歌文化正在逐渐遗失,襄汾民歌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迫在眉睫,梁铁锁作为襄汾民歌的重要搜集者和传承人,多年来专注于挖掘搜集襄汾民歌,成果显着,为襄汾传统民歌和新编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于襄汾民歌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襄汾民歌在进入省级非遗的大背景下,对于优秀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我们对于山西晋南民歌研究不足,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而襄汾民歌的研究对晋南民歌研究的具有重要的补充价值,并形成了以襄汾民歌为代表的晋南特色民歌。从理论上来说,民歌的研究在一定意义上对民俗学中民歌范畴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建设性意义。从实践上来说,襄汾民歌的调查和研究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新型文化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以文化为纽带将人们联系在一起,为不同群体提供了一个有着共同记忆的公共化平台。通过对此次襄汾民歌的调查,希望引起人们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襄汾民歌的重视,鼓励人们积极投身于襄汾民歌文化的创建,为襄汾地方文化的保护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
戚亚薇[9](2020)在《荥阳黄河玉门号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门渡口位于河南省荥阳市西北部,西依大伾山,东连敖山,是玉仙河(汜水)入黄河之门。在古代,荥阳玉门渡口居于济水穿河南溢之处、鸿沟通济受河之处、通济渠输场设置之处、洛水汴水连接之处、全国性大粮仓——敖仓以及河阴仓所在之处,水运十分发达,具有全国经济血脉的枢纽地位。荥阳黄河玉门号子,是船工们在水上劳动作业时所创造的民间音乐艺术,是千百年以来黄河水运文化的艺术结晶。荥阳黄河玉门号子的文化覆盖面与文化内涵光远而深邃,其文化价值与意义也因荥阳玉门渡口独特的经济血脉与枢纽地位,成为黄河水运文化的代表与遗存。荥阳黄河玉门号子,随着荥阳玉门渡口水运的繁荣发展而有着辉煌的历史,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与黄河长途水运的衰落,这种独特的民间音乐艺术一度陷入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直到2009年荥阳黄河玉门号子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才逐渐回归人们的视野,引起相关部门及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关注。目前,荥阳黄河玉门号子主要流传在河南荥阳一带,笔者自接触到家乡这种民间音乐艺术后,就多有关注。本文以荥阳黄河玉门号子为研究对象,以其产生的传统文化生态环境为背景,由荥阳黄河玉门号子的艺术特征、音乐活动的变迁轨迹入手,结合音乐人类学、文化生态学、文献学等方法,对有关荥阳黄河玉门号子的文献资料与口述史进行整合分析,以便于系统全面的认识并研究荥阳黄河玉门号子,为家乡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力所能及的贡献出一份力量。本文除去绪论与结语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荥阳黄河玉门号子起源的文化生态背景及发展历程,主要从荥阳黄河玉门号子产生与发展的自然环境、水运河道与人文背景三个方面梳理了荥阳黄河玉门号子形成发展的文化生态背景,并论述了荥阳黄河玉门号子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情况;第二章,荥阳黄河玉门号子的艺术特征,则从音乐专业的视角出发,从节奏、唱词特点与创作特色入手论述荥阳黄河玉门号子在传统文化生态背景下所形成的艺术特征;第三章,荥阳黄河玉门号子音乐活动的变迁轨迹,立足当代文化生态背景并结合口述史,论述荥阳黄河玉门号子音乐活动中参与人群、传唱方式和用途的转变;第四章,荥阳黄河玉门号子的文化生态解析与传承保护研究,则是通过研究荥阳黄河玉门号子本体与音乐活动的变化分析荥阳黄河玉门号子与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的关系,结合当代文化生态现状分析荥阳黄河玉门号子在传承中遭遇的问题并提出有关荥阳黄河玉门号子传承保护的建议。
孙恺欣[10](2020)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加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编创教学实践研究 ——以人音版七年级教材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音乐新课标发布起,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方面传承与发展的问题不断得到音乐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视,传承优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将编创融入初中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堂,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理解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我国优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但为什么要加强编创,怎样在教学中加强编创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选择这两个问题作为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教学的开展需要课堂环境,因此笔者选择在A中学进行教学实践,以实践的方式探索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加强民族民间音乐编创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以人音版七年级音乐教材为研究范围,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编创的概念以及相对应的编创方法进行概念解读,整理教材中所涉及的民族民间音乐内容和编创活动,分析七年级中国民族民间课堂中加强编创教学的意义。第二部分是具体实践环节,笔者结合七年级音乐教材和实习班级学生学情,选择情景编创、歌词编创、旋律编创三种方法,并将编创方法运用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部分实际教学中,通过实践的教学效果证实在加强民族民间音乐编创教学的可行性。第三部分是通过总结教学实践的经验,分享一些笔者的想法与建议。希望通过本次教学实践研究,对初中音乐教师在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方面有所帮助,从而更好地开展民族民间音乐教学。
二、浅析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扬州民歌的艺术特色和传承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扬州民歌的界定与分类 |
第一节 扬州民歌的界定 |
第二节 扬州民歌的分类 |
一、劳动号子 |
二、小调 |
三、吟唱调 |
第二章 扬州民歌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语言特色 |
第二节 句式结构 |
第三节 调式特征 |
第四节 节拍、节奏特点 |
第五节 演唱形式及特点 |
第三章 扬州民歌的传承价值和传承机制 |
第一节 扬州民歌的传承价值 |
一、历史价值 |
二、民俗价值 |
第二节 扬州民歌的传承机制 |
一、自然环境中的传承 |
二、社会环境中的传承 |
三、家庭环境中的传承 |
第四章 扬州民歌的传承方式思考 |
第一节 扬州民歌传承已有的成果 |
第二节 扬州民歌传承面临的困境 |
一、民歌传承链遭到破坏 |
二、音乐多元化的发展 |
三、集体记忆的丢失 |
第三节 扬州民歌的传承方式思考 |
一、以学校为特定环境,对扬州民歌进行活态传承 |
二、拓展传播平台,丰富民歌传播形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传承与发展视野下包头中学传统音乐教学的实践探索 ——以一机二中和固阳县三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来源及依据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传统音乐概述 |
(一)传统音乐 |
1.传统音乐的概念 |
2.传统音乐的历史发展 |
3.传统音乐的特点与美学价值 |
(二)传承与发展传统音乐在中学音乐课堂的现实意义 |
1.传统音乐在中学课堂的优越性 |
2.传统音乐在中学课堂的教学价值 |
3.传统音乐在中学课堂的育人价值 |
二、传统音乐在包头中学音乐课堂的调查分析 |
(一)包头两所中学音乐教学基本情况 |
1.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二中学基本情况 |
2.固阳县第三中学基本情况 |
(二)传统音乐在包头两所中学课堂现状调查 |
1.学生调查结果 |
2.教师调查结果 |
3.教师访谈结果 |
(三)传统音乐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 |
1.以七年级上册《牧歌》为例 |
2.以七年级上册《军民大生产》、《杵歌》为例 |
(四)传统音乐在中学音乐课堂实践分析 |
1.学生对传统音乐的接受能力 |
2.教师对传统音乐的认识 |
三、传承与发展视野下包头中学传统音乐的教学思考 |
(一)树立全新音乐课堂的教学理念 |
1.端正传统音乐的欣赏态度 |
2.加强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作用 |
(二)侧重传统音乐主题式教学 |
1.鼓励教师语言适度多样化 |
2.引入网络资源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
(三)教师对教学途径进行优化 |
1.应用“三个课堂”提高教学技能 |
2.丰富宣传媒介进行传统音乐内容推送 |
3.探索微课堂多样化教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3)中职音乐欣赏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中职音乐欣赏课 |
二、混合式教学 |
第四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职音乐欣赏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混合式学习理论 |
第二节 可行性分析 |
一、中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向 |
二、中职师生信息化素养水平的提高 |
三、智能化设备的覆盖 |
第三章 中职音乐欣赏课教学现状分析——以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
第一节 中职音乐欣赏课学生学习现状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
一、问卷调查对象 |
二、问卷调查内容 |
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二节 中职音乐欣赏课教师教学现状访谈分析 |
一、教师访谈对象 |
二、教师访谈内容 |
三、教师访谈分析 |
第三节 中职音乐欣赏课现状分析总结 |
第四章 中职音乐欣赏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构建与流程设计 |
第一节 中职音乐欣赏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前期分析 |
一、教学对象分析 |
二、教学目标分析 |
三、教学内容分析 |
四、教学环境分析 |
五、线上线下教学对比分析 |
第二节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原则 |
一、学生主体教师指引的原则 |
二、学习资源多元化的原则 |
三、评价方式多样化的原则 |
四、中职学生职业化的原则 |
第三节 中职音乐欣赏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构建 |
一、教学资源——慕课资源 |
二、教学平台——超星学习通 |
三、教学设备——移动终端设备 |
第四节 中职音乐欣赏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流程设计 |
一、课前学习环节 |
二、课堂教学环节 |
三、课后复习环节 |
第五节 混合式教学评价设计 |
一、诊断性评价 |
二、表现性评价 |
三、终结性评价 |
第五章 中职音乐欣赏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与效果分析 |
第一节 教学设计 |
第二节 教学实践 |
一、课前教学准备 |
二、课堂教学活动 |
三、课后复习总结 |
第三节 教学评价 |
一、课前诊断性评价 |
二、课堂表现性评价 |
三、课程终结性评价 |
第四节 混合式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
一、混合式教学实践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二、混合式教学实践教师访谈 |
三、前后测试对比分析 |
第六章 研究总结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调整了学生的学习状态,高了学生的踊跃性和创造性 |
二、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 |
三、完善了教学评价体系,优化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关于中职音乐欣赏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学生调查问卷 (前测卷) |
附录 2 关于中职音乐欣赏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学生调查问卷 (后测卷) |
附录 3 关于中职音乐欣赏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音乐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4)生计与放歌:长白山林区号子的文化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2 相关学术的研究回顾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及田野工作 |
第二章 移民的流入与长白山林区号子的发源及流布 |
2.1 汉、朝移民的流入与长白山林区号子的发源 |
2.1.1 汉族移民的流入 |
2.1.2 朝鲜移民的流入 |
2.1.3 木帮的形成与长白山林区号子的发源 |
2.2 伐木生计方式与长白山林区号子的流布 |
2.2.1 长白山林区号子流布载体的变迁 |
2.2.2 长白山林区号子流布曲目的量变 |
2.2.3 长白山林区号子流布方式的多元 |
2.2.4 长白山林区号子流布路径的嬗变 |
第三章 原木生产劳动与长白山林区号子的音乐形态 |
3.1 长白山林区号子及其组成要素 |
3.1.1 长白山林区号子的概念 |
3.1.2 长白山林区号子的组成要素 |
3.2 伐区作业与长白山林区号子 |
3.2.1 调查设计工序与长白山林区号子 |
3.2.2 集材工序与长白山林区号子 |
3.3 运材作业与长白山林区号子 |
3.3.1 水力运材工序与长白山林区号子 |
3.3.2 机械运材工序与长白山林区号子 |
3.4 贮存作业与长白山林区号子 |
3.4.1 平地运木工序与长白山林区号子 |
3.4.2 上楞工序与长白山林区号子 |
第四章 长白山林区号子的功能与价值 |
4.1 长白山林区号子的功能 |
4.1.1 激发力量功能 |
4.1.2 纾解疲劳功能 |
4.1.3 信息传达功能 |
4.1.4 利益分配功能 |
4.2 长白山林区号子的社会价值 |
4.2.1 彰显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
4.2.2 促进了长白山林区社会的族际融合 |
4.2.3 推动了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 |
第五章 生计变迁与传承困境 |
5.1 长白山林区号子传承困境的表现 |
5.2 长白山林区号子传承困境的原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感谢辞 |
(5)豫北民歌旋律中的装饰音润腔运用 ——以新乡方言音韵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框架 |
(五)装饰音与润腔的关系 |
一、劳动号子旋律中装饰音的润腔 |
(一)倚音在劳动号子旋律中的润腔 |
(二)滑音在劳动号子旋律中的润腔 |
(三)波音在劳动号子旋律中的润腔 |
二、风俗歌旋律中的装饰音润腔 |
(一)倚音在风俗歌旋律中的润腔 |
(二)滑音在风俗歌旋律中的润腔 |
(三)波音在风俗歌旋律中的润腔 |
三、小调旋律中的装饰音润腔 |
(一)倚音在小调旋律中的润腔 |
(二)滑音在小调旋律中的润腔 |
(三)波音在小调旋律中的润腔 |
四、灯歌旋律中的装饰音润腔 |
(一)倚音在灯歌旋律中的润腔 |
(二)滑音在灯歌旋律中的润腔 |
(三)波音在灯歌旋律中的润腔 |
五、豫北民歌《是谁家女花枝》的装饰音润腔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附录 F |
致谢 |
(6)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究 ——以太原市A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合作学习的概念界定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6 论文创新点 |
2.合作学习 |
2.1 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
2.2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
2.3 合作学习的基本原则及实用技能 |
3.太原市A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及分析 |
3.1 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
3.2 在该校进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4.太原市A中学音乐鉴赏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究 |
4.1 课前准备 |
4.2 课堂实操——以《汉族民歌》为例 |
4.3 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
4.4 阶段性效果分析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九江劳动号子的音乐特征及演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九江劳动号子产生文化背景及流变 |
第一节 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影响 |
第二节 流变 |
第二章 九江劳动号子区划及概况 |
第一节 浔上区号子 |
(一)浔阳区码头工号子 |
(二)九江秧号与瑞昌秧号 |
(三)庐山石工号子 |
(四)其他号子 |
第二节 浔下区劳动号子 |
(一)吴城排工号子 |
(二)撬排号子 |
第三章 九江劳动号子的音乐风格特征 |
第一节 音乐的表现方式 |
(一)在歌词特点上 |
(二)在歌曲题材上 |
第二节 曲式结构特征 |
第三节 音阶特征 |
(一)四音曲 |
(二)五音曲 |
(三)六音曲 |
第四节 调式调性特征 |
第五节 支声性特征 |
第四章 九江劳动号子的演唱技巧分析 |
第一节 “铿锵有力”的码头工人号子 |
(一)演唱技巧分析—以《码头工人号子》为例 |
1.1 歌词 |
1.2 演唱技巧 |
第二节 “婉转悠扬”的吴城排工号子 |
(一)演唱技巧分析—以《绞车》为例 |
1.1 歌词 |
1.2 演唱技巧 |
第三节 “热情奔放”的九江秧号 |
(一)演唱技巧分析—以《打个哑谜你来猜》为例 |
1.1 歌词 |
1.2 演唱技巧 |
第四节 “刚直质朴”的庐山石工号子 |
(一)演唱技巧分析—以《嘿里个嘿呀》为例 |
1.1 歌词 |
1.2 演唱技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等 |
(8)襄汾民歌的民俗文化内涵及保护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民歌的研究现状 |
1.2.1 山西民歌的研究现状 |
1.2.2 关于襄汾民歌的研究 |
1.3 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口述法 |
1.3.3 归纳总结分析法 |
1.3.4 比较研究、统计法 |
2 襄汾民歌产生的背景及概貌 |
2.1 襄汾民歌产生的背景 |
2.1.1 襄汾民歌与地理环境 |
2.1.2 襄汾民歌的人文环境 |
2.2 襄汾民歌概貌 |
2.2.1 襄汾民歌的分布状况 |
2.2.2 襄汾民歌的体裁分类 |
2.2.3 襄汾民歌的内容 |
3 襄汾民歌中的民俗文化 |
3.1 襄汾民歌中的物质民俗 |
3.1.1 关于“食”的民俗 |
3.1.2 关于“衣”的民俗 |
3.1.3 关于“住”的民俗 |
3.1.4 关于“行”的民俗 |
3.2 襄汾民歌中的精神民俗文化 |
3.2.1 襄汾民歌中的生育信仰 |
3.2.2 襄汾民歌中的龙王信仰 |
3.3 襄汾民歌中的社会民俗文化 |
3.3.1 襄汾民歌中的婚恋民俗 |
3.3.2 襄汾民歌中的节日节庆民俗 |
3.3.3 襄汾民歌中的民间娱乐习俗 |
3.4 襄汾民歌中的戏曲文化 |
3.4.1 戏曲和民歌的相互影响 |
3.4.2 襄汾民歌与蒲剧的关系 |
3.4.3 襄汾民歌与眉户戏的关系 |
3.5 襄汾民歌中的民俗语言 |
3.5.1 襄汾民歌中的方言融入 |
3.5.2 襄汾民歌中的俗语 |
4 襄汾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思考 |
4.1 襄汾民歌的传承 |
4.1.1 襄汾民歌的搜集与整理 |
4.1.2 襄汾民歌传承人:梁铁锁 |
4.2 襄汾民歌的发展思考 |
4.2.1 襄汾民歌在当代的运用 |
4.2.2 襄汾民歌保护与发展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荥阳黄河玉门号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第一章 荥阳黄河玉门号子起源的文化生态背景及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一、地理位置 |
二、气候特征 |
三、资源禀赋 |
第二节 水运河道 |
一、上古时期 |
二、秦朝至唐代 |
三、北宋时期 |
四、南宋至今 |
第三节 人文背景 |
一、历史背景 |
二、文学作品 |
三、民俗文化 |
第四节 荥阳黄河玉门号子的历史沿革 |
一、荥阳黄河玉门号子的形成 |
二、荥阳黄河玉门号子20世纪50-80年代的演变 |
三、荥阳黄河玉门号子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发展 |
第二章 荥阳黄河玉门号子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荥阳黄河玉门号子的种类 |
一、起程号 |
二、行驶号 |
第二节 荥阳黄河玉门号子的节奏特征 |
一、散板类 |
二、节奏变化类 |
三、节拍与律动相一致类 |
第三节 荥阳黄河玉门号子的唱词特点 |
一、大量衬词的使用 |
二、修辞的运用 |
三、方言的使用 |
第四节 荥阳黄河玉门号子的创作特色 |
一、即兴的创作方式 |
二、多元的民俗文化 |
三、直接的艺术表现手法 |
第三章 荥阳黄河玉门号子音乐活动的变迁轨迹 |
第一节 荥阳黄河玉门号子音乐活动参与人群的变化 |
一、传唱群体的变化 |
二、受众群体的变化 |
第二节 荥阳黄河玉门号子音乐活动中传唱方式的变化 |
一、传唱场景的转变 |
二、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 |
第三节 荥阳黄河玉门号子音乐活动中号子用途的转变 |
一、传统文化生态背景下的劳动伴唱 |
二、当代文化生态背景下的舞台表演艺术 |
第四节 参与人群眼中荥阳黄河玉门号子音乐活动的变化 |
一、船工谈荥阳黄河玉门号子 |
二、村民谈荥阳黄河玉门号子 |
三、文化工作者谈荥阳黄河玉门号子 |
第四章 荥阳黄河玉门号子的文化生态解析与传承保护研究 |
第一节 传统文化生态环境与荥阳黄河玉门号子 |
一、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是荥阳黄河玉门号子产生的先决条件 |
二、水运行业的长期繁荣带动荥阳黄河玉门号子的发展 |
三、流域文化赋予了荥阳黄河玉门号子的音乐辨识特征 |
第二节 从文化生态的角度解读荥阳黄河玉门号子音乐活动的变迁 |
一、自然环境变迁对荥阳黄河玉门号子音乐活动的影响 |
二、经济发展对荥阳黄河玉门号子音乐活动的影响 |
三、民间艺术对荥阳黄河玉门号子音乐活动的影响 |
第三节 当代文化生态环境中荥阳黄河玉门号子的传承困境 |
一、传唱群体规模锐减 |
二、原有作品的散轶 |
三、创作更新的停滞 |
第四节 当代文化生态环境下荥阳黄河玉门号子的传承保护建议 |
一、推动非遗保护教育 |
二、加强人才的培养 |
三、与市场形成良性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田野调查工作图片 |
附录二: 荥阳黄河玉门号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初中音乐课堂中加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编创教学实践研究 ——以人音版七年级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七年级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部分教学概述 |
第一节 音乐编创概念解读 |
第二节 七年级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材梳理 |
一、民族民间音乐部分作品梳理 |
二、民族民间音乐部分所涉及编创活动梳理 |
第三节 七年级加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编创教学的意义 |
一、更好贯彻“新课标”要求 |
二、加深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理解 |
三、培养学生创造力 |
第二章 七年级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部分编创教学实践 |
第一节 情景编创以《万马奔腾》为例 |
一、情景编创的作用 |
二、《万马奔腾》课堂教学实践 |
第二节 歌词编创以《军民大生产》为例 |
一、歌词编创的作用 |
二、《军民大生产》课堂教学实践 |
第三节 旋律编创以《沂蒙山小调》为例 |
一、旋律编创的作用 |
二、《沂蒙山小调》课堂教学实践 |
第三章 民族民间音乐部分编创教学实践反思与建议 |
第一节 反思 |
一、注重编创在民族民间音乐课后的延伸 |
二、加强编创同时保证全体学生参与 |
三、加强编创同时不可忽视对作品本身的学习 |
第二节 建议 |
一、尽量选择中国传统音乐创作技巧进行编创 |
二、保证学生基础乐理知识的掌握 |
三、根据学生学情调整编创难易程度 |
四、做到正确的引导和合理的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浅析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扬州民歌的艺术特色和传承方式研究[D]. 周悦. 扬州大学, 2021(09)
- [2]传承与发展视野下包头中学传统音乐教学的实践探索 ——以一机二中和固阳县三中为例[D]. 刘梦洁.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3]中职音乐欣赏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D]. 林佳婉.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02)
- [4]生计与放歌:长白山林区号子的文化解读[D]. 刘海波. 延边大学, 2020(05)
- [5]豫北民歌旋律中的装饰音润腔运用 ——以新乡方言音韵为视角[D]. 孟如梦. 西南大学, 2020(01)
- [6]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究 ——以太原市A中学为例[D]. 白雪. 西南大学, 2020(01)
- [7]九江劳动号子的音乐特征及演唱研究[D]. 李欢.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8]襄汾民歌的民俗文化内涵及保护传承研究[D]. 姚敏.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荥阳黄河玉门号子研究[D]. 戚亚薇. 扬州大学, 2020(05)
- [10]初中音乐课堂中加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编创教学实践研究 ——以人音版七年级教材为例[D]. 孙恺欣.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