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生物理学习常见错误及纠错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施育凤[1](2021)在《初中数学易错点分析及应对策略 ——以方程与不等式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程与不等式是初中数学知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学生解题出错的现象时有发生,其中就有一些经常容易出错的点,这些易错点的反复出现会影响学生的能力发展,因此研究初中数学易错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方程与不等式为例,采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研究初中数学易错点。通过访谈明确学生在方程与不等式中的易错点以及了解学生解题的心理活动,并为分析易错点出现的原因和提出相应应对策略提供依据;通过对测试结果的统计,从成绩等级的维度对易错点进行差异分析,并整理归纳出易错点错误类型;通过案例分析,从学生解题过程中找到易错原因;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分析认知负荷与易错点的关联。总体而言,本研究对易错点的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从易错点材料本身来研究认知负荷对易错点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从研究对象的测试情况,分析整个解题过程中易错点出现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经过研究发现:(1)学生易错点出错率最高的部分是不等式和分式方程。学生易错点错误类型可以归类为知识性错误和非知识性错误。知识性的错误主要有数学知识的错误、解题方法的错误、数学运算的错误;非知识性的错误主要是解题态度的错误、解题习惯的错误、解题心理的错误。(2)易错点在成绩等级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3)认知负荷与易错点出错率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不同成绩等级的学生认知负荷不同,与测试成绩的相关性也不同,成绩等级为A、C和E的学生,其认知负荷与测试成绩没有相关关系;成绩等级为B和D的学生,其认知负荷与测试成绩有显着相关关系。(4)基于波利亚解题表,分别得出在“了解问题”、“拟定计划”、“实施计划”、“回顾”四个环节中的易错点错误原因。由研究结论得到的应对策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基于波利亚解题过程中的原因分析结果提出的应对策略,二是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结果给出的应对策略。
陈金念[2](2021)在《小学中段学生数学错题管理现状及策略探究 ——以昆明市S小学为例》文中提出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开始和关键时期。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面对大量习题,出现错误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同类型的错误总是反复出现,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的知识缺陷以及错题管理活动出现了问题。错题作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生成性学习资源,学生应该积极有效的对其进行管理,进而帮助他们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因此,本文借助改编的错题管理自评量表对昆明市S小学四年级三个班的学生错题管理的现状展开调查,并借助一般问卷作为补充,发现S小学中段学生在数学错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探究适合小学生进行数学错题管理的策略。本研究共有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及研究教材内容结构;第二部分为小学中段学生错题管理的实施现状,主要从调查研究设计、调查结果分析、学生错题管理经验总结、学生错题分析四个方面进行;第三部分是分析小学中段学生错题管理存在的问题,从错题管理观念态度、行为和策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针对小学生错题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分别从学生、教师两个层面展开;第五部分是根据小学中段学生进行错题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围绕课堂教学、错题管理的流程、错题本身和监督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策略,以期为该校学生进行错题管理提供帮助。
邓新星[3](2021)在《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数学错题一直是数学教育研究的重点内容,而学生订正数学错题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数学学习效果。中学阶段是学生重要的学习阶段,数学学科则是中学的主要科目,因此学好数学对学生整个中学阶段的学习至关重要。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的态度不仅影响其数学学业成绩,还会极大影响中学数学教学实效性。鉴于此,非常有必要研究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现状,及其与数学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本文旨在探究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与数学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为端正学生订正数学错题的态度提供实证支撑和理论依据。具体来说,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了解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总体水平;(2)分析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3)探究不同数学学业成绩水平的中学生在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上的差异;(4)探讨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各维度之间,及其与数学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5)分析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对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6)对假设检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为端正学生订正数学错题的态度提出相应的建议。本研究主要使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两所中学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一方面,选取了这两所中学的614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共收集到597份有效问卷,并使用SPSS21.0软件和AMOS24.0软件对有效的问卷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以及相关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具体而言,使用SPSS21.0软件对597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分析了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总体水平、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以及不同数学学业成绩水平的中学生在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上的差异;使用SPSS21.0软件对597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分析了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各维度之间,及其与数学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SPSS21.0软件对597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回归分析来分析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对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以及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各个维度对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另一方面,在这两所中学开展了学生访谈、教师访谈,并分析了学生的数学错题集,以进一步加深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即中学生对数学错题的态度较积极;(2)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在年级、班干部上均存在显着差异,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在性别、家庭所在地、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着差异,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对订正数学错题的认知、对订正数学错题的行为倾向维度在班主任上存在显着差异,而对订正数学错题的情感维度在班主任上不存在显着差异;(3)不同数学学业成绩水平的中学生在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4)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各维度之间,及其与数学学业成绩显着正相关;(5)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显着正向影响数学学业成绩。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是:(1)基于订正数学错题态度视角,研究中学生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因素;(2)采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多样化的研究方法;(3)拓宽了数学错题管理的研究领域,以及丰富了错题管理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成果。为了促进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有:(1)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对比试验法等来进一步研究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与数学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2)进一步探索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与其他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或者进一步探究某些变量在订正数学错题态度与数学学业成绩之间的中介作用、调节作用机制;(3)在全区甚至全国的范围内进行调查研究,或者重点关注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情况。
张嫌[4](2021)在《九年级学生函数模块解题错误纠正研究》文中指出函数是探究运动变化的主要工具,通过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在数学各领域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首次接触变量,对函数知识的理解比较困难,无论是资优生还是潜能生在解答函数相关题目时都容易出现解题错误,且订正效果不佳。出于上述原因,本文将ACT-R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希望在函数模块解题错误纠正方面获得一些教学启示。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研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九年级学生函数模块解题错误的现状是怎样的;九年级学生在函数模块的解题错误有哪些类型;基于ACT-R理论解题错误纠正教学策略是什么。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通过文献法获取解题错误纠正策略研究现状,分析ACT-R理论的内涵,深入挖掘ACT-R理论对教学实践中解题错误纠正的启示。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九年级学生对解题错误的认识,学生、老师对解题错误分类的认识,学生产生解题错误的原因,同时获知教师处理解题错误的方式等现状,进而分析初中阶段函数模块常见解题错误类型,根据调查结果,本文将其分为知识性错误、策略性错误、逻辑性错误、无意识错误四类。通过具体示例对四种类型解题错误进行剖析,并结合ACT-R理论提出相应的解题错误订正教学策略:精致练习策略、熟能生巧策略、迁移与理解策略、检验反思策略。为检验提出策略的有效性,将上述四种策略与常规纠错方式对比,展开实验研究,得出该策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有效性,具体表现在:该策略对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同类型错误的减少、解题错误订正习惯的养成、题后反思能力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刘静[5](2021)在《初中生运算出错的原因和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运算能力作为数学十大核心概念之一,是初中生必备的数学能力,也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初中生的数学运算水平不仅影响着数学成绩,也对其他学科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对以后高中大学专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数学运算能力的重要性决定着它的受重视程度,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等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广泛运用导致现代初中生的运算能力愈发下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化以及数学核心概念的提出,针对初中生数学运算的现状,数学运算的课堂也应该有所改变,要让学生自我构建,经历课堂,在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初中生的运算能力。在这样的运算背景之下,论文对大量文献进行归整,以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为内容设计合理可行的测试问卷,选取八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借助访谈法对学生和教师进行数学运算方面的交流,进一步了解初中生数学运算的现状,分析学生运算出错的原因,从客观因素和主观认知、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三个角度提炼初中生数学运算出错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以课程改革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理论,以构建经历教育的课堂为目标,以改革的眼光和发展的思维去探索提升初中生运算能力的方法与策略,得出数学运算的课堂要通过各种教学智慧和策略的设计如组内竞赛制度等来激发学生的运算兴趣,用规范的课堂教学在潜移默化中改善学生的运算习惯,通过扎实的基础概念的研究完善运算结构以及例题讲解的多解性和对比来拓宽运算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以及通过借助适当的课堂评价机制来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纠错能力。
陈磊[6](2020)在《初中生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英语愈发成为国际间交流的重要工具,英语学习也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初中英语学习与教学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写作作为重要的学习方面之一,需要初中英语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重视。在写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现象,其中母语负迁移现象是较为普遍的一方面。所谓母语迁移,是指学习者将自身母语的影响带入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的现象。母语迁移现象有正负两方面之分,当母语的语言规则与目标语一致时,母语语言规则会对目标语产生积极影响,即母语正迁移;反之,当母语语言规则与目标语不一致时,母语规则会对目标语产生消极影响,即母语负迁移(寮菲,1998)。母语负迁移会使学生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例如词汇使用问题(崔淑丽,温艳荣,2015;郭晓燕,2000)、句法构成问题(牛梦亚,2017;何琴,2004)、语篇结构问题(王文宇,王立非,2014;Amdt,1987)、写作思维与习惯问题(廖为应,2004;郎红琴,袁彩虹,2000)等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被及时处理掉,不仅会影响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英语写作部分的发挥,也会逐步损耗掉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笔者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以Lado(1957)的对比分析理论、Corder(1971)的偏误分析理论、Selinker(1972)的中介语理论以及戴炜栋和束定芳(1994)的相关理论综述为指导,通过作文材料分析、问卷法、访谈法对吉林七中初三年级全体学生及在校英语教师展开调查,以期探讨初中生英语写作中出现母语负迁移现象的类别、原因和改善对策。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如下:(1)初中生英语写作中会出现哪些母语负迁移现象?(2)出现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原因有哪些?(3)针对改善母语负迁移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哪些建议?本论文主要包含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笔者将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论文结构三方面对本研究与论文进行整体介绍;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部分,笔者将从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现状三个角度对母语负迁移现象进行进一步阐述;第三部分为研究过程与方法,根据所提出的研究问题,笔者利用作文材料分析的方法对吉林七中全体初三年级学生的两次考试——第一次月考和期中考试中的作文试卷进行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该校全体初三学生和英语教师进行调查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采用访谈法对相关学生和英语教师进行访谈,进而了解初中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母语负迁移现象;第四部分为研究结果与讨论部分,笔者将对学生的作文试卷、教师与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及访谈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并根据调查结果总结出现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原因及改善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建议;第五部分为结论,笔者将总结本研究的主要发现与结论,对本研究进行反思并总结研究的局限性,进而根据研究局限性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吉林七中初三年级学生的英语写作情况并不理想,写作中各种形式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如词汇负迁移、句法负迁移、语篇负迁移等现象频出,其原因也不尽相同。例如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写作练习量不足、英语教师对学生作文批改不认真等原因都会造成母语负迁移现象。尽管初中生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类型多样、形成的原因复杂且不尽相同,但是通过学生与教师双方的努力仍可以总结出改善母语负迁移现象的相关建议以促进英语写作学习。
李蓉[7](2020)在《初中生“方程与不等式”解题中的错误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甘肃省庆城县两所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方程与不等式”是初中数学“数与代数”领域的核心内容,是刻画现实世界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的有效模型,也是实现“实际问题——数学问题——实际问题”这一过程转化的重要工具。为了解初中生“方程与不等式”模块的学习现状,以解题中出现的错误为载体,从错误类型、成因分析和教学对策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拟定了三个研究问题:在“方程与不等式”解题中,学生出现的错误有哪些类型?造成这些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基于上述的解题错误类型及归因分析,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可采取的对策有哪些?本研究选取了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两所中学的374名九年级学生和部分数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法、测试卷法、案例分析法、问卷法以及访谈法等多种方法收集数据,并进行整理与分析。根据测试卷的统计结果,以戴再平等学者的错误分类理论为基础,得出九年级学生在“方程与不等式”解题中出现的主要错误类型有五种:一是概念性质类错误:基本性质掌握不够;方程概念混淆不清;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混淆空心圈和实心点所表示的意义;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根的判别式的关系模糊。二是运算类错误:法则不清,运用不当;“验根”步骤缺失;消元法的算理不清;符号意识薄弱;最终结果的表达形式不规范。三是策略方法类错误:不善于从反向思考;不能正确识别应用题类型;方程解法不够灵活。四是逻辑类错误:对含参数方程系数间的逻辑关系不清;确定数量关系受阻;题意理解偏差。五是心理类错误:刻板印象引起的思维惰性;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0的隐含条件。通过学生问卷、师生访谈分析等发现知识结构、学习兴趣、数学能力、思维习惯和错误处理等主观因素是造成学生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而家庭背景和教师教学等客观因素也是影响学生解题出错的原因,但影响较小。错误成因具体表现为:一是缺乏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二是解题所需的知识储备欠缺;三是数学能力较为薄弱;四是解题习惯尚未养成;五是错误分析和利用的意识淡薄;六是心理素质不强。针对学生出现的解题错误类型,基于成因的探寻分析,笔者提出了如下相应的教学对策:一是提高数学学习兴趣;二是加强知识教学;三是提升数学能力;四是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五是重视错题的处理及利用;六是强化解题心理素质。
严晓慧[8](2020)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所涉成语教学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的丰富多彩显而易见,尤其体现在词汇上,成语,作为汉语精炼史的活化石,以其意义整体性、结构凝固性、风格典雅性活跃于词汇系统中。《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成语”的定义为:“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作为一种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成语概括了人类社会各种境遇和心态,是中国智慧的集中体现。成语是最具民族色彩、最富表现力的,也是语文中较难学习掌握的部分。当前初中成语教学存在以下问题:许多教师急功近利,成语教学方法因循守旧,对成语浅尝辄止等问题,使成语教学收效甚微。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问世之后,学界还尚未针对教材所涉成语进行过研究,因此,本文选取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所涉成语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所涉成语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这对于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成语教学,提升成语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除了引言和文献综述,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成语、成语习得与成语教学”。主要解决“什么是成语、成语有何用、怎样学成语、因何教成语”这四个基本问题。作为汉语精炼史的活化石,成语蕴含着无比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有极高的语言价值与文化价值。站在学生与教师的角度思考成语习得与成语教学,要注重学生成语习得的反复学习与熟练使用,教会学生学习与使用成语。第二章为“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所涉成语构成分析”。这一章本文主要对课文所涉成语的构成进行梳理分析,在依次梳理各个系统所涉成语的分布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结构层面的数量统计和内容层面的呈现分析,从结构上而言,数量分布由少到多,渐趋平稳,既体现了编者对选文语言的精选和改编,也满足了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大量地、牢固地、循序渐进地掌握词汇的要求;从内容上来说,教材对成语的编排具有合理性,教师完全可以凭借教材进行成语教学。基于教材所涉成语的统计和分析,把握初中生应该掌握的成语量。对初中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成语数量的统计,为后文分析学生成语习得情况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第三章为“初中生对初中语文教材所涉成语的习得情况分析”。通过测试分析得出,对于统编本教材所涉成语的习得情况,初中生有以下四个特点:对有的成语既耳熟能详又驾轻就熟;对有的成语既望文生义又乱点鸳鸯;对有的成语虽熟视无睹却一知半解;对有的成语虽脱口而出却南辕北辙。这一结论为后文的教学策略指明了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本章还对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所涉成语进行了归纳总结。第四章为“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所涉成语教学策略”。这一部分主要以前文的统计分析作为成语教学资源,从成语的随文教学策略、考据教学策略、归类教学策略、纠错教学策略四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最后一部分为结论。在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期抛砖引玉,为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所涉成语教学助力。
高瑞丽[9](2020)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纠错本运用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数学学科是学生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科,贯穿始终且所占分值较大,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仅靠题海战术并不是好办法,不仅容易造成学生的疲倦反感,而且收效不佳,要把习题训练效果达到最佳,就要做到认真归纳总结,认真对待习题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错题,建立专属自己的纠错本便于后续的复习。本文通过向本县南城初中八九年级学生发放问卷了解学生在数学纠错本建立和使用过程中的态度、教师的指导情况及面临的问题,同时与同校数学教师进行交流,进一步了解教师在学生纠错本的建立和使用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咨询教师的相关建议。为了验证前期访谈及问卷调查后笔者所提出的纠错本建立和使用的对策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选定南城初中七年级114班学生为实验对象,并依托前期研究的对策制定相应的实践方案。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初中生数学错题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1)大多数学生对建立数学纠错本持积极态度,九年级学生对纠错本建立和使用有了更加清醒和积极的认识,更加认可纠错本的作用;(2)低分组学生的自制力弱于高分组,教师在指导学生建立使用纠错本的过程中需分层指导,重点关注中间组和低分组;(3)教师对学生纠错本的使用情况监管缺位,没有系统方案,时间持续性不足。(4)学生错题处理方式主要为以下几种:(1)不做理会;(2)在错题旁边直接修改;(3)重点题型修改后作出标记,例如红笔突出或做特别标记等;(4)将错题摘抄或者剪到新的本上;(5)教师解答后再做类似题巩固;(6)将经典错题摘抄在一起。不同层次的学生错题处理的方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糅合的。(二)初中学生数学纠错本使用的实践研究结果为了验证前期访谈及问卷调查后笔者所提出的纠错本建立和使用的对策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选定南城初中七年级114班学生为实验对象,并依托前期研究提出的对策制定相应的实践方案,结果证明该实践方案是有效的,学生成绩和学习能力有明显提高。
李小梅[10](2020)在《初中生汉字使用状况研究 ——以贺州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汉字使用水平下降已经引起了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民间的广泛关注,结合语言文字规划和教育实践,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从中找出原因,想出解决办法。本文主要立足于实地的调查,对典型汉字进行测试,得出学生的汉字使用状况,并进行原因分析,给出思考建议并解决问题。首先,在基于汉字使用水平下降的现实依据、国家语言文字规划和教育实践三方面的选题依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以及关于汉字使用的研究综述,我们确定了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调查程序。其次,文章依据问卷中汉字测试的内容,分别从误读字音、误写字形和误用字义三个部分对学生的汉字使用情况进行分类分析。再分别从性别、年龄和区域来分析学生在误读字音、误写字形和误用字义的情况。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我们才能解决问题。紧接着,我们从学生、学校和社会三方面探寻原因,发现具体原因有汉语拼音识别困难、汉字误用的自我评价态度及纠正的影响、笔画书写不注意、课外阅读量少、不规范汉字的使用、课程开发、师资配置、教材使用、能力考核的影响、教师教学的因素、活动参与度低的因素、方言的影响和网络语言的冲击等。最后,我们结合教育心理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论依据和上一章的原因分析,分别从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分别给出思考建议。希望以此来提升初中生的汉字使用水平。
二、初中生物理学习常见错误及纠错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初中生物理学习常见错误及纠错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数学易错点分析及应对策略 ——以方程与不等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程标准的要求 |
1.1.2 数学学科的特点 |
1.1.3 解题过程中数学解答错误的时有发生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问题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易错点 |
1.5.2 初中数学易错点 |
1.5.3 方程与不等式 |
2 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波利亚解题理论 |
2.1.2 认知负荷理论 |
2.2 数学解答错误相关研究 |
2.2.1 国外数学解答错误研究现状 |
2.2.2 国内数学解答错误研究现状 |
2.3 初中数学易错点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3.1.1 研究思路 |
3.1.2 研究方法 |
3.2 研究对象与假设 |
3.2.1 研究对象 |
3.2.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工具 |
3.3.1 访谈提纲的编制 |
3.3.2 测试卷的编制 |
3.3.3 认知负荷问卷的编制 |
4 方程与不等式易错点测试结果分析 |
4.1 试卷回收情况 |
4.2 易错点成绩等级上的差异性分析 |
4.3 易错点与认知负荷的相关性分析 |
4.3.1 出错率与认知负荷的相关性分析 |
4.3.2 测试成绩与认知负荷的相关性分析 |
4.4 各知识模块中的易错点 |
4.4.1 一元一次方程 |
4.4.2 一元二次方程 |
4.4.3 分式方程 |
4.4.4 二元一次方程组 |
4.4.5 不等式组 |
4.5 易错点错误类型 |
4.5.1 知识性错误 |
4.5.2 非知识性错误 |
5 波利亚理论下的易错点错误原因分析 |
5.1 了解问题环节中的错误原因分析 |
5.1.1 题目理解不到位 |
5.1.2 审题态度不认真 |
5.1.3 定势的思维习惯 |
5.2 拟定计划环节中的错误原因分析 |
5.3 实行计划环节中的错误原因分析 |
5.3.1 概念不掌握,基础不扎实 |
5.3.2 计算能力弱,运算规则不熟练 |
5.3.3 思维不严密,解题片面性 |
5.3.4 粗心大意,导致细节出错 |
5.3.5 策略选择不当,使计算复杂化 |
5.3.6 理所当然,忽视隐藏条件 |
5.4 回顾环节中的错误原因分析 |
5.4.1 没有检查习惯 |
5.4.2 缺乏总结反思 |
6 应对策略 |
6.1 波利亚解题理论下的应对策略 |
6.1.1 教师层面 |
6.1.2 学生层面 |
6.1.3 波利亚解题表的应用举例 |
6.2 认知负荷理论下的应对策略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研究的结论 |
7.2 本研究的不足 |
7.3 本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小学中段学生数学错题管理现状及策略探究 ——以昆明市S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错题管理能力是核心素养的理性诉求 |
2.开展错题管理是一线教学的现实需求 |
3.小学生缺乏错题管理的意识和行为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错题管理的国外研究 |
2.错题管理的国内研究 |
3.对错题管理已有研究的述评 |
(四)错题管理相关概念界定 |
1.数学错题 |
2.错题管理 |
3.错题管理的维度划分 |
(五)研究设计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研究教材内容分析 |
二、小学中段数学错题管理的现状调查及错题分析 |
(一)调查研究设计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实施 |
3.调查对象 |
(二)小学中段数学错题管理的调查分析 |
1.学生错题管理观念态度的分析 |
2.学生错题管理行为的分析 |
3.学生错题管理策略的分析 |
(三)小学中段学生进行错题管理的经验总结 |
1.学生的错题管理的观念态度较好,能够认识到错题管理的作用 |
2.学习水平越好的班级进行错题管理的效果越好 |
3.成绩越好的学生错题管理的实施情况也就越好 |
4.女生在错题管理三个维度上的表现都优于男生 |
5.学生能够主动及时的改正错题,整体学习状态良好 |
(四)小学中段学生数学错题分析 |
1.“大数的认识”单元的错题 |
2.“角的度量”单元的错题 |
3.“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的错题 |
4.“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单元的错题 |
三、小学中段学生错题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
(一)学生实施错题管理的观念态度层面存在的问题 |
1.学生分享错题的态度不够积极 |
2.学生认为进行错题管理占用时间 |
3.学生对错题管理的理解浅表化 |
(二)学生实施错题管理的行为层面存在的问题 |
1.学生坚持收集错题的动力不足 |
2.学生定期复习错题的次数较少 |
3.学生探讨错题的力度不够,没有形成错题知识有效整合 |
(三)学生实施错题管理的策略层面存在的问题 |
1.学生收集错题的方式不定,没有专门的错题本 |
2.学生对数学错题分类的标准不够清楚 |
3.学生对数学错题的归因不当 |
四、小学中段错题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学生层面 |
1.学生的错题管理动机不足 |
2.学生的错题管理能力还有待提高 |
3.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
(二)教师层面 |
1.指导学生进行错题管理的流程不够明确 |
2.不够重视学生的错题,忽视同类题型的强化训练 |
3.对学生错题管理的监管不到位 |
五、小学中段实施错题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
(一)从错题管理的观念态度层面提出的对策 |
1.召开主题班会,强化学生的错题管理态度 |
2.小组合作,推动学生积极分享错题 |
3.因材施教,开展结对帮扶和个别辅导 |
(二)从错题管理的行为层面提出的对策 |
1.有效整合复习课,促进知识结构化整合 |
2.重视错题的运用,强化同类错题的训练 |
3.开设数学“错题讲堂”,进行错题知识精讲 |
4.编制错题试卷,考察学生的错题掌握情况 |
(三)从错题管理的策略层面提出的对策 |
1.规范学生的数学错题管理流程 |
2.提供数学错题范本,规范错题管理要素 |
3.制定奖励制度,营造积极的错题管理氛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论文结构与内容安排 |
(一)论文结构 |
(二)内容安排 |
五、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六、本章小结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订正数学错题态度 |
(二)数学学业成绩 |
二、文献综述 |
(一)错题管理的完善与拓展研究 |
(二)错题管理的实证研究 |
(三)错题管理的教学实践研究 |
(四)错题管理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
(五)错题管理的提升策略研究 |
三、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一、理论基础 |
(一)试误学习理论 |
(二)元认知理论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研究假设 |
三、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工具的设计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访谈工具的设计 |
二、预调查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工具 |
(三)预调查问卷的施测 |
(四)预调查量表的分析 |
三、正式调查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工具 |
(三)正式调查问卷的施测 |
(四)正式调查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 |
五、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与检验 |
六、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果 |
一、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总体水平 |
(一)初中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总体水平 |
(二)高中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总体水平 |
二、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
(一)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的性别差异 |
(二)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的年级差异 |
(三)是否担任班干部的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的差异 |
(四)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的家庭所在地差异 |
(五)是否独生子女的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的差异 |
(六)班主任是否为数学教师的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的差异 |
三、不同数学学业成绩水平的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的差异 |
(一)不同数学学业成绩水平的初中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的差异 |
(二)不同数学学业成绩水平的高中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的差异 |
四、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与数学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
(一)初中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与数学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
(二)高中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与数学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
五、回归分析结果 |
(一)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对数学学业成绩的回归分析结果 |
(二)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各维度对数学学业成绩的回归分析结果 |
六、个案访谈结果及分析 |
(一)学生访谈 |
(二)教师访谈 |
七、文本分析 |
八、本章小结 |
第6章 分析与讨论 |
一、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总体水平的分析 |
二、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
(一)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性别差异分析 |
(二)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年级差异分析 |
(三)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班干部差异分析 |
(四)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家庭所在地差异分析 |
(五)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独生子女差异分析 |
(六)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班主任差异分析 |
三、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与数学学业成绩关系的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一、研究结论 |
(一)关于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总体水平的结论 |
(二)关于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差异的结论 |
(三)关于不同数学学业成绩水平的中学生在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上差异的结论 |
(四)关于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各维度之间,及其与数学学业成绩之间关系的结论.. |
(五)关于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对数学学业成绩影响的结论 |
二、启示 |
(一)学生层面的建议 |
(二)教师层面的建议 |
三、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本研究的不足 |
二、未来研究的方向 |
三、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预调查问卷 |
附录2 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正式调查问卷 |
附录3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4 教师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九年级学生函数模块解题错误纠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解题错误订正策略提出的现实性 |
1.1.2 解题错误存在的时代性与正常性 |
1.1.3 初中函数的重要性 |
1.2 核心名词界定 |
1.2.1 错误(error or mistake) |
1.2.2 错题(Wrong question or Wrong answer) |
1.2.3 数学解题错误(Math error) |
1.2.4 教学策略(Teaching Strategies) |
1.2.5 模型思想(Model idea) |
1.2.6 ACT-R理论(Adaptive Control Theory-Rational) |
1.2.7 调查研究(Survey Research) |
1.2.8 教育实验(Educational Experiment) |
1.3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的问题 |
1.3.2 研究的内容 |
1.3.3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 |
1.4.1 研究计划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结构与说明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收集 |
2.2 解题错误的相关研究 |
2.2.1 解题错误的归因 |
2.2.2 解题错误的分类 |
2.2.3 解题错误纠正策略研究现状 |
2.3 函数模块解题错误的相关研究 |
2.3.1 函数模块解题错误的原因及分类 |
2.3.2 函数模块解题错误的纠正策略 |
2.4 研究述评 |
第3章 研究理论与研究设计 |
3.1 研究理论——ACT-R理论 |
3.1.1 ACT-R理论的内容 |
3.1.2 ACT-R理论的教学启示 |
3.1.3 小结 |
3.2 研究设计 |
3.2.1 研究目的 |
3.2.2 研究对象 |
3.2.3 研究方法 |
3.2.4 研究工具及分析 |
3.2.5 研究的伦理 |
3.2.6 小结 |
第4章 九年级学生函数模块学习现状调查及分析 |
4.1 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
4.1.1 基本信息 |
4.1.2 学生对解题错误的认识分析 |
4.1.3 学生对解题错误分类的认识分析 |
4.1.4 学生在函数模块产生解题错误的原因分析 |
4.1.5 常规订正策略的现状分析 |
4.1.6 调查对象自述订正经历分析 |
4.1.7 调查对象提出的建议分析 |
4.2 调查的结论 |
第5章 函数模块解题错误的分类及具体体现 |
5.1 函数模块典型错误来源 |
5.2 函数模块典型错误的分类与分析 |
5.2.1 知识性错误 |
5.2.2 逻辑性错误 |
5.2.3 策略性错误 |
5.2.4 无意识错误 |
5.3 小结 |
第6章 基于ACT-R理论,函数模块解题错误纠正教学策略提出与检测 |
6.1 教学策略的提出 |
6.1.1 知识性错误——精致练习策略 |
6.1.2 逻辑性错误——熟能生巧策略 |
6.1.3 策略性错误——迁移与理解策略 |
6.1.4 无意识错误——检验反思策略 |
6.2 实验目的与设计 |
6.2.1 实验目的 |
6.2.2 实验设计 |
6.3 实验的过程 |
6.4 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
6.4.1 教学策略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及分析 |
6.4.2 教学策略对每种错误类型错误率的影响分析 |
6.4.3 教学策略对学生养成订正习惯、形成题后反思能力的研究 |
6.5 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思考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3 研究的不足与反思 |
7.3.1 研究的不足之处 |
7.3.2 研究反思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初中生函数模块学习问卷 |
附录B 中测试卷:二次函数章节考试卷 |
附录C 后测试卷:函数模块章节考试卷 |
附录D 实验组对照组三次考试成绩 |
附录E 学生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初中生运算出错的原因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关于运算错误的类型和原因 |
2.3 关于培养运算能力的对策 |
3. 初中生运算能力现状调查 |
3.1 调查方法 |
3.2 测试问卷的设计 |
3.3 测试结果的分析 |
3.3.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3.2 测试调查结果分析 |
4. 初中生运算出错的原因分析 |
4.1学生访谈 |
4.2 教师访谈 |
4.3 运算出错原因归类 |
5. 提升初中生运算能力的对策 |
5.1 讲究课堂策略的选择,激发运算兴趣 |
5.2 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改善运算习惯 |
5.3 重视基础概念的教学,完善运算结构 |
5.4 完善课堂评价的实施,提升自纠能力 |
5.5 加强基本技能的培养,拓宽运算思维 |
6. 研究结论 |
6.1 研究结果 |
6.2 研究的局限性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八年级学生数学运算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学生访谈 |
附录三 教师访谈 |
致谢 |
(6)初中生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论文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迁移 |
2.1.2 母语迁移 |
2.1.3 母语负迁移 |
2.2 母语负迁移的种类 |
2.3 母语负迁移的理论基础 |
2.3.1 对比分析理论 |
2.3.2 偏误分析理论 |
2.3.3 中介语理论 |
2.4 母语负迁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1 国外研究现状 |
2.4.2 国内研究现状 |
2.4.3 母语负迁移与国内英语写作情况的研究现状 |
第3章 研究过程与方法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作文收集与分析 |
3.3.2 问卷调查 |
3.3.3 访谈 |
3.4 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4章 研究结果及讨论 |
4.1 学生英语写作结果分析 |
4.1.1 词汇负迁移 |
4.1.2 句法负迁移 |
4.1.3 语篇负迁移 |
4.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4.2.1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4.2.2 教师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4.2.3 初中生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成因 |
4.2.3.1 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 |
4.2.3.2 英语教师方面的因素 |
4.3 访谈结果分析 |
4.3.1 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
4.3.2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4.4 改善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的相关建议 |
4.4.1 学生学习建议 |
4.4.2 教师教学建议 |
第5章 研究结论 |
5.1 研究的主要发现与结论 |
5.2 本研究的局限性 |
5.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学生作文 |
附录 B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 C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 D 学生访谈 |
附录 E 教师访谈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初中生“方程与不等式”解题中的错误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甘肃省庆城县两所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1.新课程理念和核心素养——美好的时代愿景 |
2.教学实践的反思——不容乐观的现实 |
3.“方程与不等式”——“数与代数”的核心内容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方程与不等式 |
2.数学解题错误 |
二、文献综述 |
(一)数学解题错误相关研究 |
(二)“方程与不等式”相关问题研究 |
(三)文献评析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调查研究法 |
3.案例分析法 |
四、学生“方程与不等式”解题错误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一)“方程与不等式”测试总体情况分析 |
1.各章节得分比率均值 |
2.各题正确率与错误率 |
3.A、B两所中学学生测试成绩均值的差异检验 |
4.不同班级学生测试成绩均值的差异检验 |
5.不同性别学生测试成绩均值的差异检验 |
(二)“方程与不等式”解题中的错误类型 |
1.概念性质类错误 |
2.运算类错误 |
3.策略方法类错误 |
4.逻辑类错误 |
5.心理类错误 |
6.其它类错误 |
(三)“方程与不等式”解题错误成因分析 |
1.影响学生数学解题的主观因素 |
2.影响学生数学解题的客观因素 |
3.学生解题错误成因小结 |
五、提高学生“方程与不等式”解题质量的教学对策 |
(一)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
(二)加强知识教学 |
(三)提升数学能力 |
(四)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 |
(五)重视错题的处理及利用 |
(六)强化解题心理素质 |
六、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九年级学生“方程与不等式”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九年级学生“方程与不等式”测试卷 |
附录三 九年级学生“方程与不等式”学习情况的教师访谈提纲 |
(8)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所涉成语教学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和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成语、成语习得与成语教学 |
第一节 成语:汉语精炼史的活化石 |
第二节 成语的语言价值与文化价值分析 |
一、成语的语言价值分析 |
二、成语的文化价值分析 |
第三节 成语习得:反复学习与熟练使用 |
第四节 成语教学:教会学生学习与使用 |
第二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所涉成语构成分析 |
第一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所涉成语构成梳理 |
一、初中语文课文选文系统中的成语分布 |
二、初中语文课文编辑系统中的成语分布 |
三、初中语文课文辅助系统中的成语分布 |
四、初中语文课文练习系统中的成语分布 |
第二节 初中生应该掌握成语的量化分析 |
一、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所涉成语的词汇量统计 |
二、初中生应该掌握成语的量化分析 |
第三章 初中生对初中语文教材所涉成语的习得情况分析 |
第一节 初中生对初中语文教材所涉成语的习得情况测试 |
一、测试的实施 |
二、测试的结果 |
第二节 初中生对初中语文教材所涉成语的习得情况分析 |
一、对有的成语既耳熟能详又驾轻就熟 |
二、对有的成语既望文生义又乱点鸳鸯 |
三、对有的成语虽熟视无睹却一知半解 |
四、对有的成语虽脱口而出却南辕北辙 |
第三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所涉成语归纳 |
一、学生既耳熟能详又驾轻就熟的成语 |
二、学生既望文生义又乱点鸳鸯的成语 |
三、学生虽熟视无睹却一知半解的成语 |
四、学生虽脱口而出却南辕北辙的成语 |
第四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所涉成语教学策略 |
第一节 初中语文教材所涉成语的“随文教学策略” |
一、成语激趣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
二、勾连成语互动,创造审美氛围 |
三、运用成语表达,鼓励学生创造 |
第二节 初中语文教材所涉成语的“考据教学策略” |
一、大胆质疑,小心求证 |
二、唤醒生活,活学活用 |
第三节 初中语文教材所涉成语的“归类教学策略” |
一、归类明语义 |
二、归类助积累 |
三、归类促联想 |
第四节 初中语文教材所涉成语的“纠错教学策略” |
一、示错式纠错 |
二、活动式纠错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成语汇总(793个) |
附录Ⅱ 成语测试题 |
致谢 |
(9)初中数学教学中纠错本运用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数学错题成因及策略研究 |
2.2.2 数学错题管理现状研究 |
2.2.3 数学错题资源的有效应用研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方案 |
3.3 研究设计 |
3.3.1 调查研究目的 |
3.3.2 调查研究假设 |
3.3.3 调查研究过程 |
第四章 纠错本使用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4.1 初中生错题管理的态度分析 |
4.1.1 初中生对建立纠错本的态度 |
4.1.2 初中生对错题管理占用时间的态度 |
4.2 学生错题管理的行为分析 |
4.2.1 学生纠错本使用现状 |
4.2.2 学生回顾复习错题的情况 |
4.3 学生错题管理的方法分析 |
4.3.1 学生错题处理方式 |
4.3.2 学生利用纠错本的方法 |
4.4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4.4.1 教师对建立纠错本的态度分析 |
4.4.2 教师对学生纠错的干预行为分析 |
第五章 初中数学纠错本的有效利用及实践研究 |
5.1 初中数学纠错本的有效利用策略 |
5.1.1 学生完善自身纠错本的使用策略 |
5.1.2 教师对学生纠错本的管理策略 |
5.1.3 学校对学生纠错本的管理策略 |
5.2 初中生有效利用纠错本的实践研究及结果分析 |
5.2.1 实践研究过程 |
5.2.2 实践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6.1 结论 |
6.2 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初中数学错题利用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二:教师访谈提纲 |
(10)初中生汉字使用状况研究 ——以贺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汉字使用水平下降的现实 |
1.1.2 国家语言文字规划的需要 |
1.1.3 教育实践的需要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学生汉字使用研究情况统计分析 |
1.3.2 关于初中生汉字使用研究的几个方面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调查程序 |
2.1 问卷的设计 |
2.2 例字的选择及归类 |
第3章 学生的汉字使用状况 |
3.1 误读字音 |
3.1.1 形声字 |
3.1.2 多音字 |
3.1.3 冷僻字 |
3.2 误写字形 |
3.2.1 笔画 |
3.2.2 部件 |
3.2.3 整字 |
3.3 误用字义 |
3.3.1 多音多义字 |
3.3.2 近义字 |
3.3.3 易混淆字义字 |
第4章 汉字使用的学生分布 |
4.1 性别 |
4.1.1 误读字音 |
4.1.2 误写字形 |
4.1.3 误用字义 |
4.2 年级 |
4.2.1 误读字音 |
4.2.2 误写字形 |
4.2.3 误用字义 |
4.3 区域 |
4.3.1 误读字音 |
4.3.2 误写字形 |
4.3.3 误用字义 |
第5章 汉字误用的原因解析 |
5.1 学生方面 |
5.1.1 汉语拼音的识别困难 |
5.1.2 汉字误用的自我评价、态度及纠正的影响 |
5.1.3 笔画书写不注意 |
5.1.4 课外阅读量少 |
5.1.5 不规范字的使用 |
5.2 学校方面 |
5.2.1 课程开设、师资配置、教材使用和能力考核的影响 |
5.2.2 教师教学的影响 |
5.2.3 活动参与度低 |
5.3 社会方面 |
5.3.1 方言的影响 |
5.3.2 网络语言的冲击 |
第6章 提升初中生汉字使用能力的思考 |
6.1 理论依据 |
6.1.1 教育心理学 |
6.1.2 语文课程标准 |
6.2 建议措施 |
6.2.1 学生方面 |
6.2.2 学校方面 |
6.2.3 社会方面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初中生物理学习常见错误及纠错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数学易错点分析及应对策略 ——以方程与不等式为例[D]. 施育凤. 大理大学, 2021(08)
- [2]小学中段学生数学错题管理现状及策略探究 ——以昆明市S小学为例[D]. 陈金念. 大理大学, 2021(09)
- [3]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 邓新星.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4]九年级学生函数模块解题错误纠正研究[D]. 张嫌.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初中生运算出错的原因和对策研究[D]. 刘静. 扬州大学, 2021(09)
- [6]初中生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的调查研究[D]. 陈磊. 北华大学, 2020(12)
- [7]初中生“方程与不等式”解题中的错误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甘肃省庆城县两所中学为例[D]. 李蓉.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所涉成语教学策略[D]. 严晓慧.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初中数学教学中纠错本运用的实践研究[D]. 高瑞丽.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8)
- [10]初中生汉字使用状况研究 ——以贺州市为例[D]. 李小梅. 集美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