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湿疣鳞状细胞癌一例报告

尖锐湿疣鳞状细胞癌一例报告

一、尖锐湿疣鳞癌变1例报道(论文文献综述)

张瑾,余文霞[1](2019)在《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PICC置管1例并文献回顾》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患者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的安全性。方法报告2015年9月9日因"右乳癌改良根治术后20 d"入南京江北人民医院行PICC后导管误入左颈内静脉,进而发现存在PLSVC的患者1例,并结合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1991年1月1日至2017年10月1日的文献,进行文献回顾,分析PLSVC对PICC操作的影响。结果本文1例患者因化疗需要行PICC术,从左贵要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中B超发现导管进入左颈内静脉,两次进管异位后于DSA下发现患者存在PLSVC,于造影引导下置管成功,导管末端置于PLSVC中下三分之一处。检索获得9篇文献(国内6篇,国外3篇)在PICC中发现PLSVC24例次,其中两篇行PICC 5 956例中发现PLSVC 14例(0.24%);其中4例次对操作造成影响:误入右心房3例次,先误入左颈内静脉继误入冠状窦1例次;经调整后均能顺利完成PICC操作,导管定位:24例次中除1例次导管最后定位于右上腔静脉,余均定位于PICC。结论本文报道及文献回顾分析认为,在没有其他先天性心脏异常的情况下,PLSVC患者无明显血液动力学改变,很少出现症状,但对于PICC置管过程及导管末端位置影响较大;故需加强完善操作前检查,保证PLSVC置管患者的治疗安全,以提供最佳护理。

李晋雪[2](2018)在《尿路广泛尖锐湿疣一例并文献复习》文中指出背景尖锐湿疣(condylomata acuminate,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所致,平均潜伏期3个月,95%以上通过性行为传染,也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染、间接接触传染及医源性途径传染。近年来,我国CA的年平均增长率不断升高,发病人数高居性病中的第2位,2029岁好发。多见于男性尿道口、龟头、冠状沟、包皮系带和阴茎,女性大小阴唇、阴道、宫颈,以及肛周黏膜部位。80%的尿道内CA病变发生于距尿道外口3cm范围以内,累及前尿道深部及后尿道黏膜者少见,上行感染至膀胱、输尿管、肾盂肾盏者更为罕见。此类患者既往多有外生殖器或(和)肛周CA史,或继发于外生殖器或(和)肛周CA,也可孤立发生。CA的发病与HPV感染、传染途径、易感人群等因素相关,但尿路CA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尿路CA,尤其是上尿路CA的解剖位置特殊、隐匿,治疗棘手,长期存在有转化为恶性肿瘤,或与恶性肿瘤伴发的风险,给患者及其家属均带来难以承受的经济、心理等压力,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目的探讨累及前尿道深部、后尿道、膀胱、输尿管及肾盂、肾盏的CA患者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等,重视临床工作中下尿路深部及上尿路CA感染及恶性转化的排查。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治及国内外既往发表累及前尿道深部、后尿道、膀胱、输尿管及肾盂、肾盏的CA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内窥镜表现、治疗及转归。结果1.基本信息纳入案例共29例,男性13例,女性16例,其中本院病例1例,文献病例28例。25岁78岁均可受累,中位年龄34岁。男13例,女16例。病程2周8年。62.07%(18/29)患者为单一部位发病,其中24.14%(7/29)为尿道,34.48%(10/29)为膀胱,3.45%(1/29)为输尿管口。37.93%(11/29)为2个部位受累,其中34.48%(10/29)为尿道和膀胱,3.45%(1/29)为膀胱和肾盂。发病部位包含膀胱者中,累及膀胱三角区和颈部最多。27.59%(8/29)合并外生殖器或(和)肛周CA;83.33%(15/18)有外生殖器或(和)肛周CA史;11.11%(2/18)为孤立发生。5.55%(1/18)既往多次导尿管导尿史;16.67%(3/18)患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其中1例合并胃肠道恶性肿瘤;33.33%(6/18)有长期免疫抑制剂或(和)激素应用史;66.67%(12/18)曾有反复尿路感染史;5.55%(1/18)无其他疾病史。仅1例报道患者的多位家属患有HPV相关性疾病。2.临床特征62.50%(15/24)有不同程度的尿路梗阻症状,54.17%(13/24)有镜下或肉眼血尿,多为无症状或无痛性,41.67%(10/24)有膀胱刺激症状,12.50%(3/24)有尿道瘙痒。不同部位患者临床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内窥镜下可见大小不等的单发或多发的菜花状、绒毛状、乳头状淡红色赘生物,部分赘生物易出血、脱落,少见坏死。3.影像学特征5例行尿路造影,表现为局部充盈缺损。15例行超声检查,表现为多发或单发大小不等的强回声团或低回声团,肿物向腔内隆起,呈菜花状、分叶状、假息肉样,膀胱壁不规则增厚;4例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其中3例可探及少量或丰富的血流信号。4.病理检查表现方法29例全部经组织病理确诊CA,表现为鳞状上皮角化过度、棘层增厚,呈乳头瘤状增生,并可见数目不等的典型凹空细胞,部分可见轻中度或显着的细胞异型性。免疫组化:HPV检测结果多为6、11型。5.治疗及转归72.72%(16/22)行内窥镜下切除/电灼术,9.09%(2/22)行膀胱切除术;4.55%(1/22)多次多种手术治疗;4.55%(1/22)先行尿道劈开术,后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a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35.00%(7/20)术后行系统性或局部辅助治疗。此外,4.55%(1/22)行放化疗;4.55%(1/22)抗逆转录病毒治疗。13.64%(3/22)失访。54.55%(12/22)随访50天4年无复发,其中1例继发肛门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5.26%(1/19)疣体缩小。10.53%(2/19)反复复发。15.79%(3/19)继发泌尿系恶性肿瘤。另有1例死于AIDS并发症,共10.53%(2/19)死亡。结论1.CA不仅可发生于外生殖器与肛周皮肤黏膜部位,也可发生于前尿道深部与后尿道、膀胱、输尿管,甚至肾盂及肾盏,常继发于前者或于前者治疗后数月、数年发生。2.尿路CA,尤其是上尿路CA的位置隐蔽,不易发现,上行感染机制尚不明确,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与肿瘤相似,需组织病理检查结合HPV免疫组化明确诊断。3.尿路CA多应用内窥镜下切除/电灼术治疗,应用ALA-PDT治疗亦效佳,多数患者愈后较好,无复发,少数可因病程漫长转化为恶性肿瘤,或与其伴发,临床应注意长期动态随访。

苏飞,黄萌,陈柳青,张良[3](2018)在《包皮疣状黄瘤1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患者男,34岁。包皮内侧疣状皮损10个月。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乳头可见大量泡沫细胞,证实为疣状黄瘤。行包皮环切术治疗后,随访8个月未复发。

吴进锋,李涛,张延榕,陈新[4](2016)在《阴茎疣状癌13例诊治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阴茎疣状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阴茎疣状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检查资料并复习文献讨论。结果肿瘤大都表现为菜花样、外生型,最大径2.07.5cm。11例肿瘤局限于阴茎头,2例侵及冠状沟。5例行阴茎部分切除术,8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所有病例术后病理切缘均为阴性。术后恢复过程平稳。随访时间6125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未发现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结论阴茎疣状癌具有局部侵袭性,需手术切除。准确的术前诊断可以避免过度手术治疗。采取恰当的手术治疗预后很好。

刘刚,徐烨[5](2015)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诊治体会(附13例报道)》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及诊治体会。方法选取我院1996年6月至2015年6月具有完整临床资料和明确病理诊断的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1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及诊治情况。结果经组织病理检查证实,13例患者均为皮肤鳞癌。2例放弃治疗,2例高频电离子治疗,9例手术治疗。未治疗患者中l例失访,l例因大出血死亡。其余11例治疗后随访1个月16年均健在,无转移。结论鳞状细胞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刘茁,孟一森,贺占举,王宇,韩文科,张骞,金杰[6](2015)在《阴茎皮角6例并文献复习》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阴茎皮角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阴茎皮角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国内外文献。结果:6例患者均通过术后病理证实为阴茎皮角,术后随访5个月120个月,均未见恶变、复发及转移。结论:阴茎皮角是发生阴茎边界清楚的过度角化的圆锥形病损。手术治疗是治疗该病的安全有效手段。阴茎皮角虽然是良性病变,但1/3的患者具有潜在恶性,术后需要密切随访。

黄芩,王文慧,李东明,张倩,杨邵敏,郭金竹,曹源,谢志强,徐敏丽,张春雷[7](2014)在《皮肤鳞状细胞癌1例及系统综述》文中提出目的报告1例老年面部中低分化的鳞状细胞癌,并系统性回顾国内关于皮肤鳞状细胞癌病例报告文献。方法对该病例进行详细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及活检,行扩大切除术后随访至今。并检索近10年内国内关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报告文献建立数据库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患者男,75岁。4个月前右颧部出现直径约0.5cm的红斑,伴轻微触痛,冷冻治疗后逐渐扩大至直径为2cm,表面破溃,外用抗生素药膏治疗无效,皮损活检提示为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行扩大切除术1年后随访,无复发。共获得该类病例报告文献181篇,涉及208例患者,其中男149例,女59例,各年龄段均有报道,以中老年患者多见(45岁以上者150例,占72.12%);其在国内南北方地区报道数量相近。病程20d40年,皮损多见于光暴露部位,50.00%患者出现溃疡,21.63%伴有触痛,55.77%有原发病史,29.81%提及误诊,其中约半数误诊为皮肤感染(43.55%),5.77%出现远隔转移。结论光暴露部位出现触痛或破溃性皮损时,应高度警惕鳞状细胞癌的可能。该病误诊率高,及时行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本病早期诊断及治疗。

二、尖锐湿疣鳞癌变1例报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尖锐湿疣鳞癌变1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PICC置管1例并文献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文献检索
2 结 果
3 讨 论

(2)尿路广泛尖锐湿疣一例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名词索引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鉴别诊断
4 讨论
5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3)包皮疣状黄瘤1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资料
2讨论

(4)阴茎疣状癌13例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2 结果
    2.1 治疗及随访情况:
    2.2 组织病理学表现:
    2.3 免疫组化染色:
3 讨论
    3.1 阴茎疣状癌的一般特点:
    3.2 阴茎疣状癌的诊断:
    3.3 阴茎疣状癌的治疗:
    3.4 阴茎疣状癌的预后及预防:

(5)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诊治体会(附13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6)阴茎皮角6例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1. 2 治疗方法
    1. 3 术后随访
2 讨论
3. 结论

(7)皮肤鳞状细胞癌1例及系统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3 结果
    3.1 发生皮肤鳞状细胞癌人群的一般性描述
    3.2 发生皮肤鳞状细胞癌人群的疾病描述
    3.3 发生皮肤鳞状细胞癌病例的病理诊断情况
    3.4 治疗及转归
4 讨论

四、尖锐湿疣鳞癌变1例报道(论文参考文献)

  • [1]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PICC置管1例并文献回顾[J]. 张瑾,余文霞. 中国临床研究, 2019(12)
  • [2]尿路广泛尖锐湿疣一例并文献复习[D]. 李晋雪. 郑州大学, 2018(01)
  • [3]包皮疣状黄瘤1例[J]. 苏飞,黄萌,陈柳青,张良.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8(01)
  • [4]阴茎疣状癌13例诊治分析[J]. 吴进锋,李涛,张延榕,陈新. 福建医药杂志, 2016(05)
  • [5]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诊治体会(附13例报道)[J]. 刘刚,徐烨. 中国医药指南, 2015(36)
  • [6]阴茎皮角6例并文献复习[J]. 刘茁,孟一森,贺占举,王宇,韩文科,张骞,金杰. 中国性科学, 2015(12)
  • [7]皮肤鳞状细胞癌1例及系统综述[J]. 黄芩,王文慧,李东明,张倩,杨邵敏,郭金竹,曹源,谢志强,徐敏丽,张春雷.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4(07)

标签:;  ;  ;  ;  ;  

尖锐湿疣鳞状细胞癌一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