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农林科学院迈入新世纪

沧州农林科学院迈入新世纪

一、沧州市农林科学院阔步跨入新世纪(论文文献综述)

黄华[1](2020)在《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视域下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本质要求。受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制度环境、自然地理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京津冀三地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环境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异较大、矛盾突出,有些方面甚至呈现出“断崖式”落差,是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典型代表。如何促进京津冀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力推进三地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环境等社会事业发展,已经成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中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学术界从哲学、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视角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以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为视角研究京津冀这一热点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成果则非常鲜见。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行动;对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引和方法论指导意义。本文以社会公平为视角,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共享发展为价值导向,以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实论证,查阅大量参考文献和京津冀区域有关数据,充分论证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逻辑关系,以及实现均等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结合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历程,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的初步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在客观分析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测度和时空演变格局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约因素,为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思路与实现路径提供精准问题靶向。核心概念是论文展开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理论依据和现实价值是立论的重要根据。本文首先在阐释公共服务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和均等化的基础上,揭示了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具体实践。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理论探讨和创造性的社会活动,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形成了以“生产公平”“分配公平”“制度公平”为主要内容,以“历史性”“相对性”“人本性”为主要特征的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经过列宁领导的俄国革命和苏联建设实践,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公平理论得到再次发展和丰富。在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积极借鉴苏联成功经验并认真吸取其失败教训,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形成了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本质内涵,以经济发展、共同富裕、制度正义为主要内容的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为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明了保障公平权利、促进社会公平、重视分配正义的价值导向,并为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中蕴含的公平、正义观点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同时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体实践,指导京津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新时代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深入认识和积极实践。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践行,也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破解制约因素,寻找求解路径是论题研究的原动力。本文在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与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辩证统一关系后,明确界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科学内涵和目标要求,系统回顾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历程,客观梳理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新进展,归纳总结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难点,阐述存在着:地区间利益博弈未消失、重点领域立法尚待突破、法律位阶和效力尚不高、公众参与机制尚不健全、立法评估机制有待完善等权利和规则公平方面的问题;存在着跨区域政府协调和利益分享机制不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权力和资源配置不均衡、三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政收入差距明显等机会公平方面的问题,前瞻分析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举措。为深入把握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通过熵权法、综合指数得分和多元回归分析等实证方法,分析京津冀区域地级市层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在时间序列与空间格局演化情况。在对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定性和定量分析后,论证经济发展不平衡、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城镇结构失衡、政策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制约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探寻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提供精准问题靶向。在对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应然理论论证,并对其现状进行实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京津冀基本公平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和其构想,即以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为指导,第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享发展理念;第二,要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途经;第三,要构建政府间利益共享“一体化”发展格局,政府顶层设计是推进京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组织保障;第四,加快完善京津冀协同立法机制、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体系,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法治体系是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法治保障。第五,加强财政政策协调机制、加大户籍制度改革等,进一步完善财政、户籍等配套政策的体制机制是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保障。第六,要推行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等重点区域先行先试,辐射带动周边城市群发展新模式,统筹协调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全领域”合作是兼顾效率与公平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均等化的秩序保证。总之,京津冀在地理区位上紧密相连、经济发展上彼此依赖、人文精神上相互融合,决定了京津冀作为密切联系的共同体,必须协同发展,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正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通过论证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思想渊源、主要内容、特征及时代内涵,阐述其与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逻辑关系,在论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均等化的构想,旨在为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有效途径和发展模式,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刘晓永[2](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高燕[3](2017)在《守望相助七十载 亮丽北疆奏华章——自治区成立70周年包头市经济社会发展回顾》文中指出自治区成立70周年来,包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同心同德、奋发图强,在抢抓机遇中干事创业,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前行,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充分展示包头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从综合实力、农牧业、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商贸经济、金融保险业、科教文卫以及居民生活八个方面回顾了全市70年来的发展变化。

陈蓉[4](2016)在《中国人口迁移的经济活动集聚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国经济增长很难达到各地区间的平衡状态,发展过程中为获得集聚经济效益,经济要素将选择流向集聚区。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劳动力作为最主要的经济要素,在政策允许自由迁徙的条件下,人口势必会向发达区域迁移。因而,人口与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往往表现为向某些地区集中的过程。经济活动是以人口为核心的多重循环过程,而已有研究较少将人口与经济活动视为有机整体,通过分析人口迁移对人口与经济活动空间集聚变动的影响,进而探讨人口迁移的经济活动集聚效应。基于此,本文研究不仅关注国内正在经历的大规模人口迁移对人口空间格局变动的影响,与经济生产活动集中的关系,还将探讨人口迁移对整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人口迁入地和迁出地经济增长的不同效应。本文的研究问题有三。其一,探析中国人口与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疏散的现状与特征,基于几次人口普查数据、相应年份的经济统计数据,从区域、省际、地级市层面上描述国内大规模人口迁移的特征,人口数量、劳动力资源、人口老龄化在空间上的集聚疏散规律,以及经济生产活动空间集中态势等。其二,探索人口迁移的经济活动集聚效应,综合相关关系分析、省级面板数据模型、城市层面计量模型,以及城市个案研究、国别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以人口空间布局变动及经济生产活动空间集中为纽带,探讨人口迁移对人口与经济活动空间变动及其关系,对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重点回答如下一系列问题:人口迁移对中国人口规模空间集聚疏散、劳动力资源空间配置、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特征产生哪些影响?人口迁移与经济生产活动集中之间存在怎样的规律?人口迁移对整体宏观经济发展产生何种影响效应?对于人口迁入地和人口迁出地、不同集聚能力的城市而言,人口迁移对其经济增长的效应有何不同?其三,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和主要发现,对城市规划、农村发展、基础设施投资、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思考与建议。本文的主要发现与结论如下:其一,国内大规模人口迁移符合人口迁移一般规律性,具有明显的流向选择性和年龄选择性。以劳动力为主体的国内大规模人口迁移,既是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结果,也充分反映了国内人口与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基本特征。国内大规模人口迁移符合人口迁移的一般规律性:具有明显的年龄选择性,劳动力是迁移的主体:经济动机是最主要的迁移动机;迁移路径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从农村低收入部门迁往城市现代高收入部门,从“欠发达”省份流向“发达”省份,选择迁入三大都市圈与中西部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省会城市,人口净流失城市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成渝地区、江苏北部地区等。其二,人口迁移已代替出生和死亡成为改变中国人口规模空间格局的主要力量。在当前中国人口总量呈低速增长的态势下,国内正在经历的大规模、广范围、高频率的人口迁移活动,已经代替自然变动成为改变了中国人口规模原有的空间格局的主要力量。人口迁移路径的明显方向性,不仅使得东部地区、核心城市、三大都市圈的人口比重持续升高;更为突出的是,中国国内人口绝对规模负增长的地市从上世纪最后10年间的37个,增至新世纪第一个10年间的86个,即当前三成地市人口呈现负增长态势,且多位于中西部地区。其三,以劳动力为主体的人口迁移改变了中国劳动力资源的空间配置状况。在全国劳动力资源规模逐步减少的情势下,国内大规模的以劳动力为主体的、具有明显方向性的人口迁移已成为改变劳动力资源和就业人员空间配置结构的主要力量。劳动力资源存在明显地向发达省份、向部分城市集中的态势,使得部分人口净迁入区域的劳动力市场得到充实,劳动力资源规模和就业人员增长较快,甚至外来就业人员数量已超过本地户籍就业人员,而人口净流失地区的劳动力增长缓慢,甚至绝对数量有所减少。其四,年龄选择性人口迁移重塑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特征。2000年以后,尤其是2005年以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情况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经济发达地区老龄化程度不一定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老龄化程度也不一定低。更有意思的是,在全国普遍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过程中,全国有3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老年抚养比不升反降,这些城市都是人口正增长城市,绝大多数是人口净流入区,且多位于东部。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正是国内目前正在经历的以劳动力为主体的大规模人口迁移,使得人口净流入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得到稀释、速度放缓,人口净流失区域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程度加重。其五,人口迁移整体上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对人口迁入地和迁出地、对集聚能力不同的城市的影响效应有所不同。经济生产活动集中的方向与人口迁移的流向高度相符,东部几个发达省份的GDP份额一直较高,行政级别高的城市、三大城市群地区城市集聚的资源多且在不断增加。人口迁移促进了劳动力等经济要素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对东部地区的正向效应大于中西部地区迁出的负向效应,整体上提高了宏观经济的运行效率,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人口迁移对不同省份、不同城市的影响效应是有差别的。对大部分人口净迁入省份(如,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和天津等)的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正效应,对中西部几个典型的人口净流失省份而言,人口净迁出其经济增长或仅有微弱的正效应(如,安徽、河南和江西);或呈现不显着的负效应(如,湖南和云南);或已是显着的负效应(如,湖北、四川和贵州)。与东部地区的城市相比,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由于人口净迁移(大部分是净迁出)产生的经济增长效应要弱;位于城市群地区的城市获得的经济集聚效应高于非城市群地区的城市。其六,在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的驱动下,中国国内的人口与经济活动集聚还将继续。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比较发现,中国国内人口与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仍有偏离,主要表现在核心区域、核心城市集聚效应未充分发挥,生产集中区域的人口集中度不够。在经济客观规律的作用下,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集聚态势还将继续。基于以上六点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几点思考和建议:(1)集聚是发展过程中的客观经济规律使然,过多依靠行政力量限制大城市人口规模,可能未必可行、合理、有效。(2)集聚并不一定导致地区间差距持续扩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地区间差距会经历一个先分化后趋同的过程。完善相关制度,为劳动力自由流动创造更好的条件,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3)城市规划和建设应充分考虑人口集聚疏散规律和趋势,避免硬件建设的投资、公共服务的设计等由于缺少对未来人口变动的前瞻性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或供给短缺。(4)中西部地区的部分村落、乡镇甚至城市可能会出现因人口过少、劳动力流失严重、基础设施缺少规模经济等原因而逐步萧条乃至废弃的现象,需要提前做出应对。

苏超[5](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马萌[6](2014)在《首都经济圈产业转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摘要:从全球范围内来看,由都市群构成的经济圈已成为世界经济竞争的主角,它们的发展对一定区域乃至一国的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以首都为中心的经济圈内,生产要素分布不均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二元经济现象突出,产业梯度比较大,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在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结构升级影响下,其工业产业必然向外转移,而作为首都经济圈区域内具有工业和资源优势的天津和河北来说,合理承接北京移出的工业产业,不仅将对其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而且对首都经济圈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整体经济发展都将是十分重要的。但目前首都经济圈产业转移的涉及范围不够广泛,产业转移层次也不高,主要还是因为区域整体缺乏协作机制与合作机制,政府没有根据市场条件适时引导。本文以京津冀作为首都经济圈产业转移的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证分析、比较分析、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述首都经济圈产业转移机理、转移行业选择及产业优化布局。在系统梳理产业转移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以首都经济圈经济发展和产业转移问题着手,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进一步阐述首都经济圈产业转移机理,包括市场驱动和政府调控两方面,并将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和产业结构差异作为市场驱动的主要因素,部分产业应从北京转移至河北和天津,同时天津又可将部分产业转移至相对落后的河北。本文对比分析了京津冀三地工业产业梯度,指出该地区产业错位发展途径,即北京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天津应发展石油能源和设备制造业,而河北则发展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从而得出该地区产业的合理布局。为保证产业转移的顺利实施,首都经济圈整体应统筹规划、协同发展,产业转移方应积极发挥引擎作用,而产业承接方则应重点提升自身水平。论文的创新在于尊重市场导向在前,政府引导在后的规律,整体把握首都经济圈的发展,重视经济圈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而不在乎经济圈的范围和边界。在进行产业梯度分析时,对产业转出地增加了动态产业变化分析,即构建比较行业增长率,综合判断具有产业转移趋势的行业。论文包括图7幅,表17个,参考文献41篇。

范宏杰[7](2012)在《区域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房地产业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产业结构、扩大就业、促进城市化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房地产就是城市化的载体,城市化进程同房地产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这就要求房地产业与城市化必须同步、协调发展。因此,如何将城市化进程与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房地产业的发展战略、政策措施与城市化方针政策协调一致,既能够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又可以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政府决策部门和学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区域城市化水平和房地产业发展的评价指标,通过实证检验后确定了城市化和房地产业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河北省近些年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实证研究,剖析区域城市化水平与房地产业发展的内在关系,揭示区域城市化发展对于房地产业的影响与作用机制,进而提出区域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体现为四个方面:(1)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构建了区域城市化的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并结合河北省2001-2010年的指标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得到优化的评价模型和最终的评价指标。通过对城市化初始20个观测指标近十年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最终确定了包含13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被划分为经济发展、社会资源、生活质量、公共服务四个一级指标,形成了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区域城市化发展评价模型。(2)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构建了房地产业发展的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并结合河北省2005-2010年的指标数据进行检验,得到优化的评价模型和最终的评价指标。通过对房地产业初始20个观测指标近六年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最终确定了包含11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被划分为发展规模、发展均衡、土地经营三个一级指标,形成了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房地产业发展评价模型。(3)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河北省各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与房地产业发展方面的差异,揭示地区之间差异的内在和外在因素,提出省内战略统筹与均衡发展的策略。采用既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因子得分,对河北省及各地区,以及全国的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针对各地区发展水平的不同做了聚类分析,针对河北省与全国的发展水平作了趋势对比分析。最后针对聚类分析和趋势对比分析,总结了河北省总体城市化和房地产业发展方向和各地区的发展对策。(4)通过实证研究,检验区域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而提出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评价模型的研究结果,以河北省为例,构建了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发展关系的研究假设,包括城市化变量及各因子与房地产业发展变量的关系假设,以及城市化变量及各因子与房地产发展各因子之间的关系假设。通过对河北省2005-2010年的城市化和房地产业发展的指标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检验了全部研究假设,最后针对假设检验的结果提出了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协调发展的管理对策。

侯媛媛[8](2012)在《我国蔬菜供需平衡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蔬菜产业快速发展,生产规模加大、数量供应丰富、市场交易活跃,国内供应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扩大出口、社会稳定作出了较大贡献。然而,受制于制度、市场、科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蔬菜产业在生产方面存在以农户个体经营的小生产模式为主,生产标准化程度低,产品档次低、品种少;在加工上面存在产加销分离,蔬菜加工利用率低,供应链视角的一条龙生产尚未完全实现;在消费方面由于产销信息不对接出现菜价起伏波动,既有菜贱伤农、消费者难以承受的两难问题,又有全国蔬菜供应量充足但季节性、品种性、区域性、结构性过剩的两难问题;进出口方面,一方面发达国家利用完善的营销体系、多样的绿色壁垒削弱我国农产品出口优势,另一方面,国内蔬菜生产、加工企业缺乏行业自律精神,竞相降价、无序竞争导致产业效益下滑。由此可见,尽管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蔬菜产业发展取得显着成就,但仍在生产、消费、进出口方面存在多重难题,制约我国蔬菜供需平衡问题。基于此,本论文以“我国蔬菜供需平衡研究”为题,从封闭与开放条件入手,通过对我国蔬菜供给、消费、进出口贸易等基本状况的描述,研究当前我国蔬菜供需是否平衡及预测未来供需平衡状况。在蔬菜生产方面,对生产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总结了蔬菜的主要生长区域;在蔬菜需求方面,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人均蔬菜鲜食量都稳中有升。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人口的继续增长带来我国蔬菜国内消费的大幅增长。在对外贸易方面,总体上看,我国的蔬菜出口量大于进口量,并且在加入世贸组织后世后我国蔬菜出口的比较优势呈下降趋势。原因在于入世后我国的产业重组不成功,导致之前在国内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优势逐渐消耗殆尽,加上贸易壁垒的存在及发达国家贸易保护的加强,进一步阻碍了我国蔬菜的出口。在封闭的假设条件下,伴随着我国蔬菜生产历程的变迁,蔬菜供需平衡经历了三次演变;但当前,受生产力持续提升、经济效益刺激、生产技术革新、市场自发调节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蔬菜供需供给增速高于需求增速、供需不平衡凸现,且供需不平衡中结构性、季节性、地区性过剩突出;1990年到2009年我国蔬菜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并且多余的供给量有增大的趋势;预测2010年到2020年间,我国蔬菜仍旧供过于求,到2020年供过于求的数量将会达到42686.89万吨。导致供给量剩余增大的主要原因是蔬菜的生产量逐年上升,并且增加幅度较快;而在总需求中占很大比重的鲜食蔬菜的需求在2016年之前虽然将会增加,但增加的幅度没有供给增加得幅度大,并且在2017年到2020年之间鲜食蔬菜总需求增长缓慢,其他类型的需求增加幅度也有限,最终导致了蔬菜的供需失衡。在开放的条件下,当前国内供给过剩能被强劲的国际市场需求消化,我国供需基本平衡且有需求剩余;1990年到2009年我国蔬菜供需处于基本平衡状态,个别年份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但是供需缺口非常小。预测2010年到2020年,受国内蔬菜生产水平持续提升、国际竞争激励、贸易保护加剧等影响,我国蔬菜供需不平衡将日益凸显且供给过剩逐年突出,到2020年将会有30974.32万吨的蔬菜剩余。将给我国蔬菜产业发展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研究就保持我国蔬菜供需均衡,在蔬菜供给、需求以及贸易方面,提出建议:通过扩大、创造蔬菜消费需求,保证蔬菜稳定供应及转移过剩,促进出口,调整进口等措施调节我国蔬菜的供需平衡,以达到科学布局我国的蔬菜生产、保障市场周年稳定供应、扩大蔬菜出口的对外贸易以及增强我国蔬菜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目的。研究将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供需对接、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为发展我国蔬菜产业和提高中国蔬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供决策依据。

李新[9](2010)在《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发展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还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古语有云“牧以畜为体,畜以饲为天”,饲料对于牲畜的重要作用正如食物之于人类,不可轻忽。营养物质在“土壤—植物—动物—人”之食物链中的流向与转移,不但是农业生产的根本基础,也是农业生产的最终目的。现代农业的最大特点就是营养物质在食物链中的快速和高效转移与回流。动物营养学正是一门研究营养物质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包括生产)之间关系的科学。因此,动物营养学不但是动物生产的理论基础,也是生命科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回顾总结其百年的发展历程对于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中国驯养动物有一万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勤劳智慧的中国人积累了许多畜禽饲养方面的经验,其中不乏饲料选择与如何喂养的内容,这在古代农书中多有涉及。然而,那只是建筑在长期生产实践基础上的经验积累,并非以科学试验为依据,所以还称不上动物营养科学。回顾我国动物营养科学史,大体上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到如今已然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到1949年的肇始与奠基阶段;第二阶段,1949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曲折发展;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的转折与蓬勃发展阶段。当中国动物营养科学发展的第一阶段,我们的祖国正处于内忧与外患并存之际,晚清以来的衰颓局面未见好转,频繁的战争和连年的自然灾害使得民生凋敝,国家经济几近破产;就是在危机之中,畜牧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出来,也由此备受重视。而较之中国传统的基于感性经验的畜牧饲养方式,西方利用科学试验得来的现代技术,对于增产增收效果更好,动物营养科学恰是近现代科学畜牧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于是这门科学开始在中国扎根发芽并成长起来。虽然当时此方面的科研教育机构乃至学会组织等还大都蕴含在大畜牧之中,但无疑已作为大畜牧科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被提及,甚至专门成立这方面的专门系组从事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这对于科学畜养风气的形成颇有助益,同时也为此后中国动物营养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研究、管理经验,为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中国动物营养科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受国内政治经济大背景的影响,我国动物营养科学虽走了些弯路,但也有曲折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动物营养科学终于迎来它发展的春天,开始了蓬勃发展的第三阶段。1978年以后动物营养专业正式设立并发展完善,1980年成立了专业学会,1989年本专业学术刊物创刊发行,至此,一个学科独立的三个标志已经全部具备。30多年来,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在养殖业及饲料工业上的普遍应用,使得我国肉、蛋、奶等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全国人民膳食结构得到极大改善。在诸多因素的影响推动下,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经过百年发展,终于取得了现在来之不易的成绩;同时它的发展也深刻影响着人民的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将会使人们对动物营养科学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对于动物营养科学的发展来讲既是挑战也是希望。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研究正经历着从常量到微量,从静态到动态,从整体到组织,从表观到内涵,从单因子对比到多因子互作的深入发展。由描述为主的科学向控制科学转变,由“分析时代”进入“系统时代”已然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整体趋势,中国自不能例外。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动物营养科学还是要根据国情,在继承传统,重视当下,学习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本身就具有世界意义!论文正是以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史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的基础和背景,之后分别从组织机构、相关书刊、人才队伍以及科研内容和成果等方面对中国动物营养学在20世纪前、后50年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进而对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动因和社会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一章总结了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经验,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刘坤轮[10](2008)在《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衔接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正规化与非正规化的视角》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越来越多的法律、越来越多的法律人、越来越多的诉讼,都从宏观层面显示了中国法治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现了中国宏观景象中的逐步法制化。这是新中国法治建设好的方面。从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司法助理员、赤脚律师的发展演变规律而言,这个发展方向是一直持续进行着的。与中国法制建设相应的,为这个进程输送人才的法学教育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法律人才严重匮乏的时代正在逐渐地离我们而去。不过,在越来越多的法学院、越来越多的在校生和毕业生、越来越多的法学硕士、法学博士的繁荣下,中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衔接方面却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而设计的衔接制度——统一司法考试制度实施之后,中国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的衔接都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法律需求市场和法学教育两端均有所表现。对此,可以从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衔接过程进行细化考量,具体如下:从法律需求市场方面来看,这个问题有几个表现:西部法官、检察官等正规法律工作者出现断层,无法实现正常的人员更迭;有些城市和大部分农村基层社会中缺乏为特定群体提供法律服务的法律人才;全球化、城市化转型过程中,中国出现高级技术型法律人才短缺的现象;法律人才堆积在中端法律服务市场,造成部分法律服务市场竞争激烈。从法学教育方面来考量,当前的突出问题则是越来越多的法学专业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无法顺利进入法律职业。造成这个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中国法学教育迅速发展过程中,一些硬件、软件条件并不能跟上的法学教育主体参与进来,从而对法学教育质量构成威胁,导致出现法学教育所培养的部分学生缺乏实践能力,无法迅速地融入社会,提供有效用的法律服务。而从当前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衔接的制度设计,即统一司法考试制度而言,初步实施之时,由于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估计不足,一元化的司法考试制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须对西部问题承担一定的责任。从整个法律需求市场而言,司法考试遭受批评的原因,还在于它是社会主体视野中“唯一”的法律工作者遴选制度。中国法律需求的满足却并不应当、也不可能全部由经过司法考试遴选出来的法律工作者来完成,而是需要多层次的法律人才。法律需求市场的未完全饱和法学教育专业毕业生难以顺利就业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当前中国法学教育所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也构成了中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衔接制度设计所面临的挑战。而这个最宏观层面上的矛盾就是本文关注此问题的现实意义。本文力求在这个宏观矛盾之下,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析来寻找中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适时、有效的衔接制度设计。本文整体上以社会进化理论为基本指导思想,以正规化与非正规化为切入视角研析展开。社会进化理论(或称社会达尔文主义)由孔德、斯宾塞创立。简单而言,斯宾塞的社会进化理论认为,社会越变越好。不过,这种社会进化的过程并不是单单线条的,而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总体、宏观、终极目的层次上,社会从野蛮、暴力、专制完成向和平、民主的进化。而在具体层面,这种进化又是渐进的。依照社会进化理论,既然社会是一个整体演进的过程,那么,对于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衔接而言,也应当建构适应特定时代所需的制度。同时,适当的制度设计又不能脱离这个社会进步的总体趋势。也就是说,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有效衔接是朝着正规化的方向迈进的,即朝着国家认同层面的四个特征——正式性、规范性、专业性、程序性——以及社会认同程度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这个方向具体又通过法学教育、法律工作者和衔接制度三个层面的正规化来表征。法学教育的正规化可以从法学教育自身的发展进行验证即可。通过法学院系设立数量的发展变化,法学专业学生、教师数量的变化以及法学院系中法学专业师生比的发展变化等方面得到印证。法律工作者的正规化则可以从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基层司法所、基层法律工作者和赤脚律师的准入、人数变化、学历结构,以及解决诉讼的比例变化等指标得到印证。而衔接制度的正规化可以从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准入制度的规范性、正式性、专业性和程序性程度不高,到一体化的严格要求方面得到印证,可以从基层法律工作者的准入制度由国家层面的控制到地方层面的控制方面得到印证。所有的这些变化都是根据跨时间的考量而得出的,这是一个发展趋势。但是,这个发展趋势之下,演进的道路则是渐进的。本文正是在这种渐进的社会进化指导思想之下展开,以正规化与非正规化为切入视角进行的深度论证。这个切入视角主要取自朱景文教授在《法制建设的正规化和非正规化》一文中的定义。朱景文教授认为,“在法制建设上也有正规化和非正规化之分。它们的区别在国家正式颁布的法律与事实上加以确认和保护的习惯之间,在法院的判决和居民委员会的调解之间,在大学法律教育和业余法律培训、普及法律常识的差别之间。法制建设的正规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正式性,得到国家的正式承认;第二,规范性,有严格的法律规定,第三,程序性,实体权利的取得和行使必须经过法律规定的程序,如立法程序、司法程序,司法考试、国家学位考试等等;第四,专业性,有专门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这些人受过专门的法律教育,他们是一个国家法制队伍的“正规军”。而法制建设的非正规化,则往往没有国家的正式承认,缺少权威性;缺乏严格的法律规定,即使有规定也比较含糊;实体规则与程序规则合而为一,流于自然;不需要专门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也无须进行专门的法律训练。法制建设的正规化与非正规化相比,无疑具有规则明确、对执法者偏袒的有效限制、科学化程度高,办事效率高等优点。但由于它不易掌握,专门化,往往使人产生神秘感;一般人对法言法语生疏,不容易接近;程序繁杂,当事人有时觉得在被别人操纵;有时一个极简单的事实,也要经过法定程序的认定;再加上官僚主义作风,繁文缛节,一个案子很长时间不能结。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尽管正规化的法律制度有许多优点,但有时人们宁愿选择非正规化的形式解决问题。非正规化形式的最大缺点是法制化程度低,有时无明确的法律规则作为处理问题的依据,“依情不依法”,往往以旧的道德、习俗作为依据,不是着眼于分清是非,而是“和稀泥”,但它毕竟是从群众中产生的、人们习以为常的解决争端的形式。”朱景文教授的论述之中对正规化特征的四点概括以及续展论述是从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对正规化和非正规化各自具备的特征进行的延展,这对于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衔接而言,也同样适用。大体而言,中国法制化的人才供给流程中,同样存在着正规化和非正规化的区分。法律职业的正规军对法律市场的完全占据是中国法治发展的一个目标,是未来的可能方向。在当前中国转型时期,这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应当适时、适当地辅之以准正规、非正规手段,这也是为什么当前中国仍然存在着准正规、非正规法律工作者的一个背景。同样,以正规化和非正规化的视角切入到法学教育,也可以看到法学教育在面对法律职业的要求时所采取的各种非正规化应对方式,多种办学层次的存在以及普法教育都是现阶段为弥补正规法学教育的力量不足所采取的手段。但是,中国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衔接制度正规化发展方向之下,仍然存在着衔接不灵的问题。细化而言,在法学教育方面,主要表现在办学主体的不规范,分布的不均衡,法学教师配置的不均衡以及法学专业毕业生走向的不均衡等方面。而在现实的法律需求市场上,这个问题则以西部地区司法队伍短缺的实际情况表现出来:云南、宁夏、新疆、广西、青海、四川、陕西、甘肃等八个省级行政单位司法队伍断层的实例直接反映出了法律需求的西部问题。而基层法律工作者受到限制、法学专业学生不愿从事基层工作的现实,以及赤脚律师在乡土社会的生态样式则又反映出基层法律服务市场人才短缺的现实状况。与西部司法队伍断层构成悖论的是,新疆、陕西地区法学院系学生对在西部地区从事法律职业的态度并不是否定,而是希望的!这个西部问题以及基层、乡土社会的法律人才需求问题要求对衔接制度进行关注。同时,法学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与法律实践能力的养成脱节的问题。如果需要建构法律职业共同体,关注法学教育的具体运作场域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当为之举。通过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等五大地区法学院系的问卷分析而言,可以看到,当前法学教育的规训效果和实践能力的养成还存在许多欠缺之处。当前司法从业人员的遴选制度主要是统一司法考试制度。这个制度的价值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并且需要逐步地更加正规化。但是,由于统一司法考试制度实施过程中,对中国国情的非均衡性估计并不充分,因而,西部正规法律职业的断层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当前,统一司法考试制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能是初步实行时对中国社会法律需求在地区、社会层级方面的多元样式照顾不够,采用了“一刀切”的方式处理所有的问题,而不是采取一种渐进的、因时因地而宜的制度设计。在原来的律师资格考试与法官、检察官资格授予制度分立的情况下,西部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之间流动的可能性较低,这是一种事实层面的限制流动制度。统一司法考试制度对于这种情况虽然也采取了abc资格等级分类的应对措施,但事实效果表明仍然应对不足的。这是作为衔接制度的统一司法考试制度所存在的问题。然而,对于整个社会的法律需求而言,统一司法考试制度并不应当承担过多的责咎:转型时期所需要的法律服务类型是多样化的,这决定了要满足当前基层法律服务、乡土社会法律需求,仍然需要大量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从当前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衔接的预期效果而言,“规则之治”应是首要的目标,而完全正规化的法律人之治,则不能操之过急。因而,对于为这些纠纷解决提供服务的基层法律工作者而言,适度地鼓励、允许,并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国家的控制则是当下为实现法治目标的诉求所应当采取的态度。对中国的法学教育而言,在转型时期,既要关注法学教育外围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也同样需要关注法学教育自身所要完成的与法律职业进行有效衔接的问题。虽然这个衔接的方向是正规化,但对于正规化的路径选择而言,则应当采取渐进的、因地制宜的模式。在当前政法部门吸收法律专业毕业生的高潮已经过去的当今时代,法学教育应将自己的视界放在整个法律需求市场之中。关注包括基层在内的整个法律市场的满足,关注为西部法学院系法学专业毕业生进入西部政法部门的可寻路径。也就是说,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衔接要充分考虑到各种非均衡情况的存在,既关注地区间的非均衡,也关注特定地区、特定社会空间法律需求市场中所存在的非均衡。当前,在完全正规化不可能的情况下,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衔接应当采取一种多元的正规化进路,逐步实现社会纠纷在“法律阴影之下”的解决。要实现这个社会效果,那么,最佳的方式则莫过于“主体置换”。通过主体置换模式,首先实现准正规、非正规法律工作者主体专业化的打造,并随着社会进步而采取不同的国家控制方式,实现“规则”对社会的“治”的效果,从而最终完成科学化的衔接。同时,在这个目标之下,要对法学教育、衔接制度等进行建构,使之与时代所需相适应。具体而言:对于法学教育:首先需要转变教育理念,尤其是对本科法学教育,现实地应对法律服务需求,将精英的建构建立在教育——实践——教育的互动过程之中。同时,法学教育主体的科层化、准入制度的完善、具体教学方法等方面都需要逐步的规范起来,完成法学教育自身的正规化。同时,必须认识到,当前,正规法学教育也同样存在着不足之处,普法教育等其他形式的教育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可能继续存在。法学教育的正规化本身要按部就班地进行,采取渐进的路径。对于法律职业而言,转型中国所面临的法律需求的多元样式使得正规化的控制手段多元。准正规、非正规法律工作者满足的社会法律需求样式并不完全相同,服务的人群也各具特征,因而控制的强度和方式也不应当是“一刀切”的。在特定时间空间中,允许、甚至鼓励准正规、非正规法律工作者的存在是有着必要性的。但是,国家需要对这部分法律工作者采取因职业、因地区而不同的态度,并通过主体置换的模式,最终实现法律职业的一体化。对于衔接制度,必须同时考虑到现实的法律需求与法学教育。要建构适应现实法律需求的多维的、均衡的衔接制度。这就要求衔接制度本身要对现实中所存在的地区、社会空间等进行充分的照顾。因时、因地、因行业而采取不同的衔接制度设计,从而最终完成法学教育对法律需求的非均衡、地区非均衡等特殊情况的均衡配置效果。有理由相信,通过对法学教育、衔接制度和法律职业的同时改造或改进,法学教育的正规化、法律职业的正规化,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衔接的正规化并不是实现不了的理想。

二、沧州市农林科学院阔步跨入新世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沧州市农林科学院阔步跨入新世纪(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视域下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重点难点
        (二)创新点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及阐述
        (一)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服务
        (二)均等与均等化
        (三)关于公平、公正、正义的界定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及其中国化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的思想渊源
        (二)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的形成历程
        (三)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的主要内容
        (四)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的基本特征
    二、列宁的公平理论
        (一)列宁公平理论的思想来源
        (二)列宁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中国共产党对马克主义公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公平理论的思想渊源
        (二)中国共产党公平理论的发展脉络
        (三)中国共产党公平理论的时代内涵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与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逻辑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对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指导
        (一)指明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价值导向
        (二)指明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
        (三)指明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责任归属
    二、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对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方法论指导
        (一)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指导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指导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具体实践
        (一)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践行权利公平
        (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践行机会公平
        (三)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践行规则公平
第三章 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科学内涵和目标要求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科学内涵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要求
    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历程
        (一)改革开放之前:计划经济和低水平均衡阶段
        (二)改革开放至2013 年:碎片化和有限协同阶段
        (三)2014 年至今:共建共享和协同发展深化阶段
    三、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展成效
        (一)京津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融合不断深入
        (二)京津冀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合作日趋紧密
        (三)京津冀基本社会保障服务协作日益深化
        (四)京津冀基本公共环境服务改善较为明显
    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实表现
        (一)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呈现地区失衡状态
        (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立法体系不完善
第四章 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及时空演变特征
    一、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构建
        (一)选择方法的标准
        (二)选择方法的运用
        (三)数据来源
        (四)评价指标
    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时间序列演化特征
        (一)宏观时间序列演化特征分析
        (二)微观时间序列演化特征分析
        (三)阶段性演化特征分析
    三、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空间演化特征及回归分析
        (一)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双核心-圈层状特征
        (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南北分异特征
        (三)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东西分异特征
        (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多元回归分析
第五章 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约因素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制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因素
        (一)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差异化
        (二)科技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
    二、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是制约基本公共发服务均等化的历史因素
        (一)国家梯度推进的区域发展政策
        (二)国家城市偏向的城乡发展政策
        (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权力配置不均衡
        (四)京津冀区域资源配置行政色彩浓厚
    三、城镇化结构失衡是制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实因素
        (一)京津冀城市群规模结构待优化
        (二)北京市虹吸效应及其“大城市病”
        (三)城市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四、政策制度不完善是制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因素
        (一)跨区域政府间协调、利益共享和补偿机制不完善
        (二)公共财政制度尚待完善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监督问责机制不完善
        (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法律制度不完善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指导下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研究
    一、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价值取向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二)坚持共享发展
    二、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思路
        (一)动态调整: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定位
        (二)多元协同: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供给保障
        (三)标准化规划: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方针
    三、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途径
        (一)加快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
        (二)融合发展京津冀城乡经济
    四、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任务
        (一)统筹构建政府间利益共享“一体化”发展格局
        (二)稳步推行重点区域辐射带动“递进式”发展模式
        (三)统筹协调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全领域”合作
        (四)加快完善有关公共财政、户籍等配套政策的体制机制
        (五)积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和监督问责机制
        (六)加快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法治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2)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1.3.1 研究方法
        1.3.2 参数选择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1.5 研究契机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估算方法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2.2.2 秸秆还田
    2.3 讨论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2.3.4 对策和建议
    2.4 小结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估算方法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3.3 讨论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3.3.3 问题及建议
    3.4 小结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估算方法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4.3 讨论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4.3.2 问题及建议
    4.4 小结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估算方法
        5.1.2 数据来源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5.3 小结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估算方法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6.1.3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6.3 讨论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6.4 小结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估算方法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7.1.3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7.3 讨论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7.3.2 对策建议
    7.4 小结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8.1 材料与方法
        8.1.1 估算方法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8.1.3 数据处理
    8.2 结果与分析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8.3 讨论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8.3.3 对策建议
    8.4 小结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9.1 材料与方法
        9.1.1 估算方法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9.1.3 数据处理
    9.2 结果与分析
        9.2.1 养分需求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9.3 讨论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9.4 小结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致谢
作者简历

(3)守望相助七十载 亮丽北疆奏华章——自治区成立70周年包头市经济社会发展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一、跨越发展——综合实力显着提高
    (一) 经济总量持续扩大
    (二) 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三) 综合实力大幅跃升
二、蓬勃兴旺——农牧业经济长足发展
三、成果辉煌——阔步向前的工业经济
四、硕果累累——固定资产投资成效显着
五、繁荣活跃——蓬勃向上的商贸经济
六、稳健前行——不断发展的金融保险业
七、欣欣向荣——科教文卫全面发展
八、安居乐业——居民生活日益富足

(4)中国人口迁移的经济活动集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二、本文的研究问题及篇章结构
    三、本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人口迁移与经济活动集聚、经济发展相关理论模型
        二、人口迁移与经济活动集聚相关实证研究
        三、已有相关研究的借鉴与启示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的空间范围界定
        二、主要经济变量、相关概念及数据来源
        三、主要人口变量、相关概念及数据来源
    第三节 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分析框架
        二、本文的研究假设
第二章 人口迁移与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省际特征
    第一节 中国人口迁移政策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
        一、人口迁移政策变迁的回顾与梳理
        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历程简述
        三、近20年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及地区差距
    第二节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背景下的大规模人口迁移
        一、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主体
        二、跨省人口迁移的特征及规律分析
        三、以长三角“两省一市”为例探讨人口迁移的特征及规律
        四、人口迁移具有年龄选择性,劳动力是迁移的主体
    第三节 跨省人口迁移对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和就业的影响
        一、劳动力资源在省级层面上的重新配置
        二、人口迁移对各省就业人员总量及构成的影响
    第四节 跨省人口迁移对省级人口规模和老龄化程度变动的影响
        一、人口向东部地区集聚,其他三个地区人口规模增长但比重下降
        二、人口规模集聚疏散和人口老龄化水平变动的省际特征
        三、人口迁移对各省人口总量变动影响分析
        四、年龄选择性人口迁移对各省老龄化程度变动影响分析
    第五节 省级层面上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分析
        一、经济发展水平的省际差异大
        二、人口迁入、迁出与区域经济水平密切相关
        三、人口迁移对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
第三章 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人口迁移与经济活动空间集聚分析
    第一节 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上的人口迁移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二、城市层面上人口迁移空间特征及其变动分析
        三、不同城市人口迁入/迁出状况分析
        四、以长三角地区各城市人口迁移状况为例的分析
        五、小结
    第二节 人口迁移对城市间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及就业的影响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二、全国城市劳动力资源变动情况分析
        三、不同行政级别城市劳动力资源变动状况
        四、三大城市群城市劳动力资源变动状况
        五、小结
    第三节 人口迁移对城市人口规模变动的影响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二、地级及以上城市人口规模增减变动情况
        三、人口负增长地市的情况分析
        四、人口存在明显地向部分城市(主要是东部城市)集中的趋势
        五、按城市规模、行政级别、城市群分类的地级市分析
        六、小结
    第四节 人口迁移对城市层面上人口老龄化变动的影响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二、按四大地区分的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及变动情况
        三、国内几个特大型城市人口老龄化状况分析
        四、人口规模增长、人口迁移与老龄化空间分布变动的交叉分析
        五、小结
    第五节 地级市层面上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二、按四大地区分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活动集聚
        三、城市间经济集聚状态分析
        四、不同等级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水平分析
        五、三大城市群经济发展和经济水平分析
        六、人口迁移与城市经济集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关系分析
        七、小结
第四章 人口迁移的经济活动集聚效应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迁移对人口(劳动力)规模和年龄构成空间配置的影响
        一、迁移变动对人口规模空间集聚疏散的影响
        二、迁移变动对国内劳动力资源空间配置的影响
        三、年龄选择性人口迁移对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影响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经济活动集聚效应的省级面板模型
        一、面板数据模型原理及过程
        二、模型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及变量选择
        三、省级面板模型类型确定及构建
        四、面板实证结果及解释
    第三节 人口迁移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的计量模型
        一、变量选取及模型构建
        二、实证结果及解释
    第四节 人口与经济活动布局空间耦合情况分析
        一、测量指数构建
        二、省级层面上人口与经济生产活动偏离情况分析
        三、地级市层面上人口与经济生产活动空间分布耦合情况分析
        四、基于Zipf法则刻画全国城市体系中人口规模分布演化规律
        五、中国国内人口与经济活动空间分布有偏离,核心城市的人口集聚度低于经济集中度
第五章 国内外案例研究
    第一节 以上海市为人口净迁入城市代表的个案研究
        一、上海迁入人口的基本情况分析
        二、大规模人口迁入对上海城市就业的影响
        三、大规模人口迁入对上海城市规模和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
        四、人口迁入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
    第二节 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人口净流失城市代表的个案研究
        一、盐城市概况
        二、人口净流出对盐城市人口规模、劳动力数量和年龄结构的影响.
        三、许多村庄人口急剧减少、空心化、老龄化严重
        四、人口大量流失对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效益
    第三节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国别个案研究
        一、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中国的人口与经济活动集聚还将继续
        二、中美两国人口与经济活动空间布局的比较研究
        三、日本的相关经验和教训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思考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讨论
        一、国内大规模人口迁移符合人口迁移一般规律性
        二、大规模人口迁移已代替出生和死亡成为改变中国人口空间格局的主要力量
        三、以劳动力为主体的人口迁移改变了中国劳动力资源的空间配置
        四、大规模年龄选择性人口迁移重塑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特征
        五、中国经济生产活动存在明显的集聚过程,与人口迁移路径相符
        六、人口迁移促进了整体宏观经济发展,但对迁入地和迁出地、不同类型城市的效应有所不同
        七、在规模效应作用下,中国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中是必然趋势,还将继续
    第二节 思考与建议
        一、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不过多依靠行政力量限制大城市人口规模
        二、完善相关制度,为劳动力自由流动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城市规划和建设应充分考虑人口集聚疏散规律和趋势
        四、农村的萧条、甚至村庄消失需警示,需及时应对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附图清单
附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设定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一、数字鸿沟
        二、文化信息资源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四、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一、知识沟理论
        二、文化权利
        三、文化传播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公共物品理论
        六、贫困文化理论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一、建立试点
        二、启动应用
        三、全国推广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一、建设流程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四、资源构成分析
        五、服务方式分析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
    第三节 研究展望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首都经济圈产业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方法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
    1.4 论文的创新点
    1.5 本文研究范围界定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产业转移理论
        2.1.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1.3 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
        2.2.2 国内外关于首都经济圈的研究
        2.2.3 小结
3 首都经济圈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3.1 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
        3.1.1 总量规模
        3.1.2 产业结构
        3.1.3 产业布局
        3.1.4 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3.2 产业转移现状与问题
        3.2.1 农业产业转移
        3.2.2 工业产业转移
        3.2.3 产业转移存在问题及原因
4 首都经济圈产业转移机理分析
    4.1 市场驱动因素
        4.1.1 生产要素禀赋差异
        4.1.2 产业结构差异
    4.2 政府调控
        4.2.1 中央政府
        4.2.2 产业承接地政府
5 首都经济圈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及布局优化
    5.1 行业评价指标的选取
    5.2 行业评价指标的构建
    5.3 北京市衰退行业及转移行业选择
    5.4 外围地区优势行业及承接行业选择
        5.4.1 产业梯度系数
        5.4.2 优势产业分布
    5.5 首都经济圈产业布局优化
        5.5.1 产业转移原则
        5.5.2 首都经济圈产业布局优化战略
        5.5.3 优化产业布局设想
6 首都经济圈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6.1 首都经济圈区域——统筹规划,协同发展
    6.2 产业转移方——发挥引擎带动作用,推动产业转移
    6.3 产业承接方——提升自身水平,承接产业转移
7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区域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评述
        1-2-1 区域城市化的理论背景
        1-2-2 房地产业的理论背景
        1-2-3 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结构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城市化的内涵与评价研究
        2-1-1 城市化基本涵义
        2-1-2 国外城市化评价指标
        2-1-3 国内城市化评价指标
        2-1-4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2-2 房地产业发展概念与评价研究
        2-2-1 房地产相关概念
        2-2-2 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评价
        2-2-3 国外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
        2-2-4 国内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
    §2-3 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2-3-1 城市化对房地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2-3-2 房地产业发展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研究
    §2-4 已有研究成果评述
第三章 区域城市化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3-1 城市化评价模型的构建
        3-1-1 城市化评价的研究目的
        3-1-2 城市化评价指标的选择
        3-1-3 城市化评价模型假设
    §3-2 区域城市化评价模型的检验
        3-2-1 河北省及各地区城市化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2-2 城市化评价模型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3-2-3 城市化评价模型的信度分析
        3-2-4 城市化评价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3-3 区域城市化评价模型应用研究
        3-3-1 河北省各地区城市化综合评价
        3-3-2 河北省各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
        3-3-3 河北省城市化发展与全国发展趋势的对比分析
    §3-4 河北省城市化发展评价结论与管理对策
        3-4-1 区域城市化水平的评价管理
        3-4-2 河北省各地区城市化发展对策
        3-4-3 河北省总体城市化发展方向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房地产业发展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4-1 房地产业发展评价模型的构建
        4-1-1 房地产业发展评价的研究目的
        4-1-2 房地产业发展评价指标的选择
        4-1-3 房地产业发展评价模型假设
    §4-2 房地产业发展评价模型的检验
        4-2-1 河北省及各地区房地产业发展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4-2-2 房地产业发展评价模型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4-2-3 房地产业发展评价模型的信度分析
        4-2-4 房地产业发展评价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4-3 房地产业发展评价模型应用研究
        4-3-1 河北省各地区房地产业发展综合评价
        4-3-2 河北省各地区房地产业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
        4-3-3 河北省房地产业发展与全国发展趋势的对比分析
    §4-4 房地产业发展管理对策研究
        4-4-1 房地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与管理
        4-4-2 河北省各地区房地产业发展对策
        4-4-3 河北省总体房地产业发展方向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河北省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5-1 研究假设及研究方法
        5-1-1 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发展关系研究假设
        5-1-2 相关分析研究方法
        5-1-3 回归分析研究方法
        5-1-4 结构方程模型
    §5-2 河北省城市化及各因子与房地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5-2-1 河北省城市化及各因子与房地产业发展的相关分析
        5-2-2 河北省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发展关系回归分析
        5-2-3 河北省城市化各因子与房地产业发展关系的回归分析
    §5-3 河北省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发展因子的关系研究
        5-3-1 河北省城市化及各因子与房地产业发展因子的相关分析
        5-3-2 河北省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发展规模因子的回归分析
        5-3-3 河北省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发展均衡因子的回归分析
        5-3-4 河北省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土地经营因子的回归分析
    §5-4 河北省城市化各因子与房地产业发展因子的关系研究
        5-4-1 河北省城市化各因子与房地产业发展规模因子的回归分析
        5-4-2 河北省城市化各因子与房地产业发展均衡因子的回归分析
        5-4-3 河北省城市化各因子与房地产业土地经营因子的回归分析
    §5-5 河北省房地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5-5-1 河北省房地产业与城市化的总体协调发展
        5-5-2 河北省房地产业发展规模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5-5-3 河北省房地产业发展均衡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5-5-4 河北省房地产业土地经营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本文总结
        6-1-1 实证研究内容
        6-1-2 实证研究结果
    §6-2 创新点与主要贡献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河北省各地区近十年城市化评价指标的源数据
附录 B:河北省及全国近十年城市化评价指标的源数据
附录 C:河北省各地区近六年房地产业评价指标的源数据
附录 D:河北省及全国近十年房地产业评价指标的源数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8)我国蔬菜供需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述
        1.3.1 蔬菜生产
        1.3.2 蔬菜消费
        1.3.3 蔬菜对外贸易
        1.3.4 蔬菜供需平衡
        1.3.5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展望
第二章 我国蔬菜的生产供给
    2.1 我国蔬菜生产历史变迁
        2.1.1 蔬菜生产单一发展阶段
        2.1.2 蔬菜生产崛起阶段
        2.1.3 蔬菜生产蓬勃发展阶段
    2.2 我国蔬菜生产品种布局
        2.2.1 蔬菜生产总体布局
        2.2.3 区域蔬菜生产布局
    2.3 我国蔬菜生产区域布局特征
        2.3.1 蔬菜生产区域化动力与主产区的演变
        2.3.2 蔬菜产地集中程度
        2.3.3 蔬菜生产区域规模比较优势
    2.4 蔬菜产出水平影响因素
        2.4.1 生产规模与单产水平
        2.4.2 生产成本
        2.4.3 科学技术贡献率
        2.4.4 生产经营组织形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蔬菜的需求分析
    3.1 我国蔬菜需求现状
        3.1.1 鲜食蔬菜需求
        3.1.2 饲料蔬菜需求
        3.1.3 蔬菜的浪费
        3.1.4 加工和其他类型蔬菜需求
    3.2 我国蔬菜需求结构
        3.2.1 城乡居民蔬菜需求结构
        3.2.2 蔬菜需求品种结构
    3.3 蔬菜需求影响因素
        3.3.1 收入水平
        3.3.2 价格因素
        3.3.3 自然地理因素
        3.3.4 人口因素
        3.3.5 消费习惯与方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蔬菜对外贸易
    4.1 世界蔬菜产业现状
        4.1.1 世界蔬菜供给
        4.1.2 世界蔬菜需求
    4.2 世界蔬菜贸易
    4.3 我国蔬菜对外贸易
        4.3.1 我国蔬菜贸易品种结构
        4.3.2 我国蔬菜贸易品目结构
        4.3.3 我国主要蔬菜出口市场
        4.3.4 我国蔬菜出口地区结构
    4.4 影响我国蔬菜出口因素
        4.4.1 出口企业间不良竞争体系
        4.4.2 蔬菜质量安全问题
        4.4.3 加工能力低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封闭条件下我国蔬菜供需平衡
    5.1 我国蔬菜生产预测
        5.1.1 蔬菜生产价格敏感性分析
        5.1.2 蔬菜生产预测
        5.1.3 结果与分析
    5.2 我国蔬菜需求预测
        5.2.1 蔬菜需求收入弹性
        5.2.2 城镇居民蔬菜鲜食量预测
        5.2.3 农村居民蔬菜鲜食量预测
        5.2.4 鲜食蔬菜总需求量预测
        5.2.5 其他类型蔬菜需求
    5.3 封闭条件下我国蔬菜供需平衡
        5.3.1 蔬菜供需平衡演变历程
        5.3.2 蔬菜供需平衡现状
        5.3.3 蔬菜供需平衡预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开放条件下我国蔬菜供需平衡
    6.1 我国蔬菜比较优势分析
        6.1.1 显示性比较优势测算
        6.1.2 结果分析
    6.2 我国蔬菜对外贸易预测
        6.2.1 灰色系统理论
        6.2.2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构建
        6.2.3 结果分析
    6.3 开放条件下我国蔬菜供需平衡
        6.3.1 蔬菜供需平衡现状
        6.3.2 蔬菜供需平衡预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调节蔬菜供需平衡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7.2.1 以扩大内需为导向,提升蔬菜内消能力
        7.2.2 以保障菜农收益为导向,提升蔬菜持久供给力
        7.2.3 以优化布局为导向,提升供需区域吻合力
        7.2.4 以产供销一体化为导向,提升供需粘合力
    7.3 供给层面的对策建议
        7.3.1 培育主导产品,构建优势区域布局
        7.3.2 完善生产标准,打造优质优价蔬菜
        7.3.3 改进包装运输配送技术,降低运输成本
        7.3.4 种植蔬菜专用品种、提高蔬菜加工能力
        7.3.5 加大饲用蔬菜的消费,转移供给过剩
    7.4 需求层面的对策建议
        7.4.1 引导消费观念,扩大消费需求
        7.4.2 完善城乡蔬菜销售配送条件
    7.5 贸易层面的对策建议
        7.5.1 提高出口蔬菜营销能力,扩大蔬菜出口量
        7.5.2 整合出口企业规模,提升出口企业竞争力
        7.5.3 调整进口蔬菜品种与数量,为国内生产消费服务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四、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的基础和背景
    第一节 中国古代畜牧业发展概况与家畜饲养管理经验
        一、中国古代畜牧业的发展概况
        二、中国古代在家畜饲喂方面的主要技术
        三、中国古代家畜饲喂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第二节 近代中国畜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及传统畜牧业面临的危机
        一、鸦片战争以来的战乱影响了农牧业现代化进程
        二、国外畜禽饲养管理技术被引介到中国
        三、中国传统饲养方式的延续与面临的危机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动物营养学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现代畜牧业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
        三、动物营养学日益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力量
第二章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动物营养学的发展
    第一节 相关组织和机构的建立
        一、相关科研机构的建立
        二、相关教育机构的建立
        三、相关学会组织的建立
    第二节 动物营养学相关学术着作与刊物
        一、相关刊物的刊行
        二、相关书籍的出版
    第三节 中国动物营养学先驱人物及其贡献
        一、陈宰均先生—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的奠基者
        二、王栋先生—通研植物动物生产的畜牧大家
        三、许振英先生—为祖国工作六十年的动物营养科学先驱
    第四节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动物营养研究内容和成果
        一、动物营养及营养生理研究
        二、科学饲养方式与传统习惯饲养方式效果比较研究
        三、国内各种常见廉价饲料的畜禽肥育效果研究
        四、不同饲料饲用效能比较及替代试验研究
        五、中外不同品种家畜比较饲养试验研究
第三章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动物营养学的发展
    第一节 相关组织和机构的建立
        一、1978年以前相关的科研机构和学会组织
        二、1978年以后动物营养学会组织和科研机构等的独立设置
        三、畜牧教育资源的调整重组和动物营养专业的设置
    第二节 动物营养学重要书刊的出版和刊行
        一、动物营养学重要书籍的出版
        二、动物营养学相关刊物的刊行
    第三节 动物营养学人才队伍
        一、成名于此时的几位主要动物营养学大家
        二、几支重要的动物营养学研究队伍
    第四节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动物营养研究主要内容和成果
        一、1949~1978年间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二、20世纪80年代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三、20世纪90年代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第四章 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动因分析及社会影响
    第一节 中国落后的畜牧业亟待改进
        一、中国畜牧业落后情形日显
        二、国外先进动物营养科技的直接影响
    第二节 国家政策和本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了动物营养学发展
        一、国家政策因素的重要影响
        二、科技投入和本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影响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动物营养学发展空间拓展
        一、粮食有余和畜牧业的大发展
        二、饲料工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急需动物营养学的跟进
    第四节 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对我国畜牧业和饲料业的影响
        一、动物营养科学改变着中国传统的养殖观念和养殖方式
        二、动物营养科学直接影响着饲料工业的发展
    第五节 动物营养科学在改善人民膳食的同时影响着农业结构
        一、动物营养科学为提高人民的膳食水平做出了贡献
        二、动物营养科学的发展对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第六节 动物营养科学与畜牧业污染
        一、现代化畜牧业的污染问题
        二、动物营养在解决畜牧业污染问题上的作用
第五章 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经验启示和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节 中国动物营养学历史进程及经验总结
        一、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的阶段划分及特征
        二、中国动物营养学百年发展的经验启示
    第二节 现代畜牧业发展存在的动物营养相关问题及需求
        一、缓解饲料资源紧缺需要动物营养学发挥作用
        二、解决畜牧业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动物营养学方法加以调控
        三、改善畜产品品质依赖动物营养新技术新产品
        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动物营养研究改变传统观念
    第三节 未来中国动物营养科学发展趋势
        一、研究领域和视野的扩展与目标思路的调整转变
        二、中国动物营养科学研究发展趋势
        三、中国动物营养研究与实践一定要走自己的路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衔接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正规化与非正规化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正规化道路上的问题
绪论:写在题前
    0.1 选题背景
    0.2 自身与外围:法学教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0.2.1 理论意义
        0.2.2 实践意义
        0.2.3 小结
    0.3 基本理论假设与研究方法
        0.3.1 社会进化理论
        0.3.2 正规化与非正规化进路
    0.4 研究方法
    0.5 全文体例与各章内容
第1章 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关系演进过程中的正规化与法制化
    1.1 法学教育:作为主流的进步
    1.2 从法学教育到法律职业:法律工作者考量
        1.2.1 审判的正规化与法制化
        1.2.2 检察的正规化与法制化
        1.2.3 律师行业的专业化与正规化
        1.2.4 公证的正规化与法制化
        1.2.5 司法所的规范化与制度化
        1.2.6 调解的正规化与法制化
        1.2.7 赤脚律师
        1.2.8 小结
第2章 正规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2.1 基层法律服务见闻
        2.1.1 缘起与经过
        2.1.2 法律服务市场的交叉与分层
    2.2 未来职业预期:华北电力大学法学本科毕业生问卷分析
    2.3 外患:市场与市场之外
        2.3.1 市场的多层次
        2.3.2 市场之外:嵌入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法学教育
        2.3.3 正规化VS规模化
    2.4 内忧
        2.4.1 法学教育办学主体不均衡
        2.4.2 法学教育师资的不均衡
        2.4.3 法学教育毕业生走向不均衡
        2.4.4 小结
第3章 西部问题与衔接制度考量
    3.1 西部正规法律工作者断层与西部法学院系毕业生就业愿望考察
        3.1.1 审判人员的缺乏
        3.1.2 检察人员的缺乏
        3.1.3 西部律师短缺的问题由来已久
        3.1.4 小结
    3.2 西部法学院学生对未来职业预期的考察
    3.3 衔接制度:基于司法考试遴选机制的考量
        3.3.1 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衔接制度
        3.3.2 司法考试实际运作层面的时间与空间考量
        3.3.3 司法考试制度“局限性”的考量
        3.3.4 司法考试现状之成因:“唯一”与“均衡”
第4章 问题的另一端:法学教育的运作场域考察
    4.1 正规维度内的比较
        4.1.1 选择学习法律的原因
        4.1.2 与法学教师之外的法律职业人接触程度
        4.1.3 未来职业的现实欲度分析
        4.1.4 学校知识传递与校内评价标准的认同度
        4.1.5 小结
    4.2 非正规法学教育
        4.2.1 选择学习法律的原因
        4.2.2 与法学教师之外法律职业人接触频度
        4.2.3 未来职业的现实欲度比较
        4.2.4 对学校知识传递与校内评价标准的认同度
        4.2.5 未来职业的二元选择
    4.3 两种层次的比较:从本科到硕士
    4.4 小结
第5章:正规化的多元路径:一种“替代性”的正规化选择
    5.1 问题的总结
    5.2 法律服务市场的正规化
        5.2.1 法律服务市场正规化的可能性:基于个案的分析
        5.2.2 法律服务市场正规化可能性的事实支撑:宏观视角
        5.2.3 当前非正规化的“症结”分析
        5.2.4 对策:调控以及正规化的多元路径
    5.3 对不均衡的抗衡:一种临时的设想
        5.3.1 法学教育产品供给的多维性:宏观不均衡的应对
        5.3.2 地域不均衡以及对策
    5.4 法学教育对需求的应对
        5.4.1 法科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正规化走向
        5.4.2 法学教育内部的科层
    5.5
        5.5.1 多维之“节”
        5.5.2 精英之“节”
    5.6 结语:渐进的主体置换模式
附录
    附录部分说明
    附录 1 海南大学法学院本科生调查问卷
    附录 2 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调查问卷
    附录 3 海南三亚学院法学分院调查问卷
    附录 4 华北电力大学法学系本科生调查问卷
    附录 5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院本科生调查问卷
    附录 6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调查问卷
    附录 7 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本科生调查问卷
    附录 8 新疆财经大学法学院调查问卷(31 题问卷)
    附录 9 新疆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调查问卷(33 题卷)
    附录 1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本科生调查问卷
    附录 11 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调查问卷
    附录 1-1 海南大学法学院法学本科生问卷统计表
    附录 2-1 海南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问卷答案统计表
    附录 3-1 海南三亚学院法学分院问卷答案统计表
    附录 4-1 华北电力大学法学本科生问卷答案统计表
    附录 5-1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院本科生问卷答案统计表
    附录 6-1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问卷答案统计表
    附录 7-1 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本科生问卷答案统计表
    附录 8-1 新疆财经大学法学院问卷答案统计表(31 题卷)
    附录 9-1 新疆财经大学法学院问卷答案统计表(33 题卷)
    附录 10-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本科生问卷答案统计表
    附录 11-1 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法学专业学生调查问卷答案统计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沧州市农林科学院阔步跨入新世纪(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视域下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 黄华.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3]守望相助七十载 亮丽北疆奏华章——自治区成立70周年包头市经济社会发展回顾[J]. 高燕. 内蒙古统计, 2017(05)
  • [4]中国人口迁移的经济活动集聚效应研究[D]. 陈蓉.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6(09)
  • [5]“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6]首都经济圈产业转移研究[D]. 马萌.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2)
  • [7]区域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D]. 范宏杰. 河北工业大学, 2012(07)
  • [8]我国蔬菜供需平衡研究[D]. 侯媛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1)
  • [9]20世纪中国动物营养学发展研究[D]. 李新.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10]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衔接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正规化与非正规化的视角[D]. 刘坤轮. 中国人民大学, 2008(03)

标签:;  ;  ;  ;  ;  

沧州农林科学院迈入新世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