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与肉的交响曲——浅谈《想狼》

灵与肉的交响曲——浅谈《想狼》

一、灵与肉的交响——《怀念狼》简论(论文文献综述)

张慧敏[1](2021)在《新世纪陕西当代文学批评的审美取向》文中认为

杨雪[2](2021)在《贾平凹小说中的“异人”形象研究》文中认为

米佳丽[3](2020)在《论红柯小说的音乐性》文中认为音乐性是红柯小说创作中独具特性的特征。红柯以自然之声、异域之声、家乡之声的美妙音符,弹奏出一曲曲优美动听的音乐之歌。其语言营造出激昂、雄壮、悠扬的音乐感,带动着波涛起伏的叙事旋律,跳跃着优美的“结构”之舞,欢唱出生命的热切呼唤、万物的平等、遥远记忆中人性的赞扬,谱写出中原文化的精魂,回旋在华夏大地的上空。本论文从小说的语言、叙事、结构和小说所体现出来的主旋律及其意蕴四个方面分析红柯小说所具有的音乐性。本论文由绪论和正文四章构成。第一章论述红柯小说语言的音乐性。红柯小说语言的音乐性首先体现在词语的选用上。无论是不断重复着单音节的叠音词,还是描摹着自然万物之声的拟声词,它们都像是音乐的音符一般跳跃在红柯的小说中,谱写出一首首动听的音乐。其次体现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排比让句子结构整齐、语音和谐;反复形成了回环往复的音乐感;顶针使语言通顺流畅;通感则打通了各类感觉的屏障,让声音与各类感觉紧密联系在一起。还有体现在不同长短句的选择和搭配上。在选择句子时,红柯擅长选择符合小说叙事速度的长句或短句,搭配之间形成小说行云流水之感。最后体现在大量诗歌与歌词的插入所营造出的音乐氛围。第二章论述红柯小说叙事的节奏感。红柯通过叙事中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的差异,表现叙事节奏的快慢交替,并在时间的倒错中,使叙事变清晰的倒叙与像音乐序曲的预叙形成了叙事上跌宕起伏的音乐感。另一方面,小说通过概要与省略、停顿与场景的方式,快慢交织,组成了快慢交替的音乐节奏感。再次是,红柯以意象重复出现来表现回环往复的节奏之感,符合整个作品的叙事速度与他内在的思想情感。第三章论述红柯小说结构的音乐性。小说结构的音乐性,对于了解红柯小说似乎混沌一片的状态,具有重要的作用。红柯以复调结构及多声部的合唱,使小说结构具有了音乐的特性,体现出了结构的音乐性。同时,红柯擅长运用西域民歌的音乐性连接情节,结构长篇,使小说结构的节奏感不仅在于调节文本的速度,还在于作者将情感意蕴传达给读者,使读者与作者之间达到心灵的契合。第四章论述红柯小说中音乐的主旋律及其意蕴。红柯远离了现代文明的嘈杂,他以广袤的西域所听到的一切自然声响,奏起万物平等观,以及自然所迸发出的生命力,拯救人类衰弱的生命。所以,自然之声可以说是红柯整个生命的主旋律,也是红柯几乎所有小说都会响起的旋律。“天山系列”是红柯写于陕西的异域之声,是他对远方西域记忆的呼唤和对西域精神赞扬之歌。家乡之声,同样也是根植于红柯内心深处的旋律。丝绸之路重新唤起红柯对繁华长安的记忆和蓬勃向上的中原精神,是红柯由于家乡的旋律引起的音乐之声,以此重振中原精神。学界大多认为红柯褒新贬陕,其实恰恰是红柯内心深处家乡之音的回响。红柯有幸生在精神文明丰富的陕西,远走新疆体验到不同于汉民族的异域之地的生命历程。红柯带着两种不同文化的身份为读者展现一个共同的声音——生命的大合唱。这是潜藏在红柯内心深处,也是现代文明下最易被忽略的声音。所以,论述红柯小说的音乐性不仅仅是分析红柯小说的技巧,也是揭示暗藏在他心目中的生命律动及对中原文化的绝唱。

韩雪梅[4](2018)在《论文学“文化人类学”的价值建构 ——以贾平凹、迟子建、阿来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文化是观测社会语态和人类行为的解读密码,是人类争夺话语权的世界舞台。自20世纪初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人类学”相遇,百年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人类学在中国的传播和现实应用,置身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历史阶段,一批有立场、有理想、有创造的优秀作家,胸中担道义,笔下有乾坤,自觉站在文化人类学的思想高度,紧紧抓住“人类”意义的精神内涵,把文学、历史、哲学、美学、宗教、神话、自然、民俗等核心符码,作为一个彼此融合、相互转化、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努力让文学生长在时代文化的深厚土壤里,以“天下观”的总体视域进行“文学民族性”向“文化世界性”的思想创造和文本实践。新世纪中国文学,特别是优秀长篇小说,以人为本,“以文化人”,贯通20世纪的人文动脉,追求文化人类学的思想高度、哲学维度和美学向度,越来越具有文化人类学价值的发展趋势,彰显出人文精神的格局与气度,向普世生命敞开一切存在的可能性。这其中,贾平凹饱含对传统农耕文化的深切关爱和对大地母亲的依恋与期盼,始终根植土地的深处,对社会特殊阶段“三农”问题进行时代的深层次思考,同时于城与乡互换视角的基点进行世相变化的交叉认证,在有限的乡土和无限的世界中,树立起“乡土中国”的人文活化石;迟子建在世间冷暖的生命地带,实施“灵魂温度”的普世性观照,寄托能够觉解宇宙奥秘中那至高无上的生命牵挂,有机凝铸文学品质的文化气度和思想高度,执着地拓展人文神情的立体世界观;阿来以一种民族情怀的眷恋式给出,史诗性言说民族记忆的存在寓言,拓展民族文学与人类文化“协和万邦”的共融性,自觉建构“民族志”诗学的人类学价值,面对扑面而来的世界,深情对话浩渺的文化宇宙。优秀长篇叙事深入探索与发现人生逻辑与现实存在之间的种种隐秘关系,其核心指向生命“圆融”的灵魂高贵,打造充满张力、智慧和温暖的存在世界,愈加呈现出“文学人类学”升华为“文化人类学”价值的立体性、多维性和开放性,实现由文学“我者”向文化“他者”整体性趋向的辩证拓展。这种独具文化人类学魅力的文学创造,形成了紧贴现实的“生活流”和富有冲击力的“世界波”,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精神力量,深情诠释普世“人学”的社会主题,不仅促进了文学艺术与时代脚步同频共振的繁荣发展,也给世界提供了重新评价中国当代文学的机会,打开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通途,新世纪中国文学的“国际能见度”显着提高。“中国故事”的世界性叙事,实现了从文学人物的“自我言说”到抢占人类话语权的文化拓展,承载着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精神理念,正在建构起新世纪人类文化的“跨太平洋诗学”,进一步提升世界话语谱系的“中国性”,呈现出时代风云与人类神情多维映照的世间复魅,与世界文化产生强烈共鸣,不断增强民族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中国话语的能极值。新世纪优秀长篇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书写浓墨重彩的篇章,其人文价值贡献率达到历史性新高,具有里程碑意义。

钟扬[5](2017)在《对贾平凹文学的再批评》文中研究表明文学理论需要中国经验特别是文学批评具体实践经验的支撑。对于文学批评经验的关注需要把视角放到具体的实践文本之中;透过当代研究者对贾平凹文学的批评实践可以在其中归纳梳理当代文学批评的一些脉络和特征,为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照。在这个基础上,本文从研究者对于贾平凹的文学批评文本出发,通过归纳、总结和概括,从而由此分析中国文学批评的脉络和思想路径。论文主要内容包括:绪论,从文学批评、批评理论和文学理论之间的概念、关系出发;选取贾平凹作为个例,并对当代研究者对贾平凹的研究做一个大致的概括;主要是选题缘起和研究综述。第一章,从研究者对于贾平凹研究的研究综述出发,梳理80年代以来相关研究者对于贾平凹研究的现状。第二章,从研究者对于贾平凹创作研究的资源、观念和手法进行论述,结合相关的论文,指出研究者对贾平凹创作的批评对于当代文学创作批评的启示意义。第三章,从具体的批评手法入手,具体梳理对于贾平凹文学的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形式批评、比较批评和其它批评方法与视角,指出研究者对于贾平凹文学批评的批评手法的多样。第四章,从宏观的角度上指出研究者对于贾平凹文学批评的问题和反思。结语,从研究者对贾平凹的批评之中上升到对当下文学批评的成就与反思的概括。总之,本文从批评的实践文本的梳理和归纳出发,具体结合当代研究者和批评者对于贾平凹文学的批评,希望以小窥大,能够对当代文学批评有一个总体的印象,为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葛珩[6](2016)在《贾平凹文学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贾平凹作为在国内外文学界均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学家,追溯影响其文学世界的形成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在故乡商州,和后来居住了数十载的西安两地的影响。应当说,这两个城市撑起了贾平凹的文学世界,造就了如今的贾平凹。因而,在这两个地方建立以贾平凹的名字命名的文学馆自然很有必要。目前,这两地已经有共三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文学馆,分别为商州市棣花古镇景区内的贾平凹故居及贾平凹文学艺术馆,西安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筹建的贾平凹文学艺术馆,以及西安市临潼区国家休闲旅游度假村内的贾平凹文化艺术馆。这三所文学馆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功能上也有一定差别。这三所文学馆联系起了贾平凹的人生历程,对读者了解贾平凹的文学世界,有着功不可没的影响。同时,三馆也是进行文化交流的绝佳去处,对文学界而言,这样的文学馆对文学的宣传作用也是不可限量的。西方的文学馆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具有相当的数量,正规的设计,以及重要的社会地位。而在中国,文学馆的发展仅经过了短短几十年,远远落后于国外的水平。现如今全国的文学馆,普遍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配套设施不完备、讲解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更有甚者,文学馆的建立只是为了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在经济动力的驱使下,这样的文学馆,从建立之初就存在着种种缺陷。贾平凹文学馆的研究有助于国内文学馆在建立建成,以及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进行借鉴,对于其优势如何更好的发挥,劣势如何改善,都能提供一定的前车之鉴。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在这历史长河中,无数优秀的文学家不断涌现,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文学家出现。那么为这些文学家建馆是否必要,如何建馆,如何将文学馆与文学家联系起来,又如何让文学馆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是文学馆发展、文学发展的重要命题。通过对贾平凹的人生经历和作品的分析,发掘商州和西安对于贾平凹的重要性,进而阐释商州和西安三所文学馆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在对贾平凹文学作品及特质的分析,以及各馆所处的地域文化风俗的解读中,揭示贾平凹文学馆是如何演绎这种文学气质的,又是如何将地域文化与贾平凹文学作品结合起来,并进行展示的。从文学研究的角度,对贾平凹文学馆的建成、优缺点、未来发展进行论述,并且提供了一些有具体可操作性的意见。对于贾平凹文学馆的研究,可以为未来的文学馆的发展,以及文学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将局限于建筑学、博物馆学基础上的文学馆研究,扩展到了从文学角度阐释文学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方向上。并且讨论该馆应如何将纪念的文学家的风格及作品,融入到馆内的展示中,为读者提供直观的、极具吸引力的文学世界的现场还原与展示。这种展示对于读者深入理解文学家的内心世界,文学作品中的文学世界,以及构建作者与读者之间、文学爱好者之间的桥梁,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黄轶[7](2014)在《丁帆学术年谱》文中指出丁帆,曾用笔名风舟、马风等。一九五二年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祖籍山东烟台。父亲曾就读于燕京大学,后入辅仁大学,一九四六年毕业后入"上海善后管理所"工作。一九五二年,一岁。五月十八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南人民行政公署。一九五四年苏南公署与苏北公署合并为江苏省政府,随父母从苏州迁居南京。一九五八年,七岁。入读南京琅琊路小学。一九六四年,十三岁。入读南京光华门中学。在阶级斗争日益激化的年代,"四清"运动方兴未艾。丁帆看到父亲"夜间都要在烟雾缭绕中书写到黎明",那一份又一份的"自我检查书"

刘一秀[8](2012)在《传统与现代的纠结 ——贾平凹长篇小说创作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当代新时期文学史上,贾平凹是为数不多持续创作、影响巨大且独具个性的作家之一,受到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界的格外青睐。贾平凹从上世纪70年代末登上当代文坛,他于1978年在《上海文学》第3期发表了小说《满月儿》,同年该小说就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从此声名鹊起。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他开始创作长篇小说。1987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浮躁》,直到2011年初出版《古炉》,新作不断,佳作连连。持续的长篇小说创作,其作品数量之多、写作密度之高、畅销之巨、所受批评与评论之热、文学与社会影响力之经久不衰,将贾平凹塑造成了一个着名、专业、高产且又充满争议的长篇小说作家。这在中国当代作家尤其是新时期作家行列里,是极其罕见的。贾平凹的小说创作贯穿了新时期以来整个文学发展过程,他是一个历史性的作家。他的创作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早期的《满月儿》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鸡窝洼的人家》等受到文坛热烈欢迎,到《废都》引起激烈的争议;从《浮躁》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废都》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到《秦腔》获得中国“茅盾文学奖”,再到最新出版的煌煌巨制的《古炉》,他总是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紧密且深刻地联系在一起。从某种程度上说,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坛上最重要的长篇小说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对于贾平凹而言,真正反映并代表其文学创作活动实力、价值与意义的,是他的长篇小说的写作。这其中,以《浮躁》《废都》《高老庄》《白夜》《病相报告》《秦腔》《高兴》《古炉》等为标志。伴随着贾平凹的创作,对他创作的个案或整体的研究一刻都没停止过。但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从对贾平凹早期的短篇小说创作研究开始,学术界对于贾平凹小说文化本质的考察更多的是侧重于对其传统性——诸如文人气息、佛道色彩、乡土文化、旧小说的痕迹等的认定,而对于其现代性则普遍认识不足。而无论强调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无法真正抵达贾平凹长篇小说写作的真正本质、价值与意义。本论文认为,贾平凹长篇小说不仅存在着极强的传统性,同时也存在极强的现代性,二者在文本上呈现出极为复杂的状况,即在贾平凹的长篇创作中,传统性与现代性呈现出纠结状态。有鉴于此,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通过对贾平凹长篇小说的研究,把握其创作的文化特质和创作主体面对传统与现代所呈现的复杂的伦理形态。关键问题在于:把握在传统向现代迈进的文明进程中作家是如何感受这一矛盾的,社会文化的内涵如何转化为作家创作中心里的内涵,又如何转化为文学文本与文学形象的。具体来说,本论文首先将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创作作为一个“整体”来观照,对贾平凹到目前为止的长篇小说创作进行整体性的把握,把宏观研究与微观分析、社会历史批评与比较研究等结合起来,既深入研究各个创作阶段的具体状况,又力图找到其创作发展的内在线索;主要展现贾平凹长篇小说在叙事和意蕴中所表现出的文化上的传统与现代的纠结,以及这一纠结状态在其长篇创作的不同阶段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力图对贾平凹的创作做出具有新意的评价。这是一个由树木到森林、再由森林到树木的过程。假如把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创作看作是他自己生命意识的一个过程的话,他的创作存在着一个由《浮躁》到《古炉》的演变。在这种演变中,其传统性和现代性一直以多种方式呈现出纠结的特性,有的时候是无意识地呈现,有的时候则是有意识地书写;而大多数的时候,则表现为现代语境和传统精神相互映照而形成的叠印效果。虽然如此,考察贾平凹的长篇小说话语,我们还是会发现,在传统性和现代性的纠结状态中,现代性很多时候是暧昧的,甚至是透过语境而表达或实现的。也就是说,从总体上看,贾平凹的小说具有强烈的传统性,其传统性压倒了现代性。同时,贾平凹是新时期以来最为重要的作家,他的创作不仅是个人性的,也体现了这一时期文坛或社会的普遍的精神状况,我们在对贾平凹做个案分析的时候,时刻紧密联系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普遍状况,这对更好更准确地把握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特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论述内容的设计上,考虑到贾平凹长篇小说创作的历史流变,论述中,一方面显示出其小说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内涵和叙述方式的变化;另一方面,将贾平凹长篇小说有特色的文化特质和叙述特质相对集中地进行论述,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章节中展现那个阶段贾平凹创作中重点的文化内涵与文学意义。本论文分八个部分:绪论,正文六章,结语。绪论部分综述贾平凹小说、尤其是其长篇小说创作的基本状况,概括性介绍对其小说的研究面貌和格局,同时对本论文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的确立和目的等进行了描述。第一章以小说《浮躁》为代表,论述贾平凹小说创作的现代启蒙意识与宗法制乡土叙事的杂糅,以及在其早期乡土文学创作中的现代启蒙意识和乡土宗法意识的纠结状态。第二章以《废都》《白夜》等为代表,论述贾平凹小说的知识话语形态,主要观照其对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表现和对人类存在的现代主义追问。第三章论述贾平凹小说的神秘主义叙事。主要观照贾平凹小说的灵异叙事的神秘性,以及这种叙事的对于现实的指涉,尤其是这种叙事所传达的信仰意义。第四章论述贾平凹小说的自然生命观念及其在文学上的表现,以及它对现代社会的意义。第五章论述贾平凹小说的强烈的现实关怀在新时代的回归及在《高兴》之后所出现的新变。第六章论述贾平凹小说对于传统民间文化的挽歌式表现,及在《秦腔》《古炉》之后所呈现出的鸡零狗碎式的“破碎化”生活叙事,以及贾平凹据此而对现实主义的最新探索与诠释。结语部分是对本论文观点的最终提取与总结。

李红霞[9](2012)在《仰视另类生命的高度 ——论新世纪动物小说》文中认为在我国漫长的文学创作长河中,动物小说犹如一朵朵晶莹剔透的浪花,绵延不绝。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动物小说更是以其全新的姿态,活跃在世纪初的文坛上,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学景观。本文以新世纪以后的动物小说作为参照,首先全面、系统地论述动物小说中对动物主体性的书写和生命意识的觉醒,探索千年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态意识,反思生态和精神危机的现状。动物小说通过不同的表达主题刻画了丰富的动物意象,一方面指出动物在当下社会的生存现状,通过一曲曲挽歌唱响了动物的悲泣;另一方面又指出动物与人类悠久的历史关联,动物小说身上凝聚着人类远古的记忆和原始的生活经验,希望通过图腾崇拜来解决当今文化信仰的虚伪。其次文章实现了用新的伦理知识和生态美学等哲学思维来度量新世纪以来的动物小说所蕴含的深层文化意义。动物小说身上所承载的动物权利论、生态中心论等理论思想使生态道德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道德进入人类生活,进而呼吁人类从动物独特的生命价值出发,重新思索人类与动物、自然间的伦理关系。动物小说作为一种绿色的生态文学,是散发着生态美的最真挚的文学文本。动物小说通过表现动物的生命之美、生存之美、暴力之美三方面展现了生态文学的艺术魅力。最后论文还着重论述了在动物小说几千年的发展中,动物在我国文学中地位的变换以及重要的文学史地位。在经历了长时间命运的跌宕起伏之后,在新世纪动物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权利,关键是文本中创立了一种新的话语关系,从而丰盈了新世纪动物小说的文本意义。新世纪动物小说以其高度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将人的主题延伸到动物主题上,使我们充分领略到大自然的一切生灵正在以无法抗拒之美吸引着我们,也正是这样一个陌生而又新奇的动物世界带给我们审美的愉悦和灵魂的反思。随着人类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它的文学价值、美学价值、哲学价值等内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显现。作为绿色的生态文学,动物小说凝聚着人类绿色的生态思考,它也将获得永恒不朽的绿色生命力。

李春燕[10](2010)在《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研究 ——以小说批评为中心》文中认为本文是关于“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的专题研究。陕西的文学创作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与创作相对应的陕西文学批评在当代文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均发出过响亮的声音,但关于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的研究却显得严重匮乏。虽然,关涉这一课题也有少量评论文章散见报刊,但与整个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创作与批评的突出成就相比,就显得零散琐碎、不成气候,尤其是就这一课题的整体研究,至今尚属空白。本文认为文学批评在整个文学史上作用很大,它不仅仅促进创作和理论的双向度发展,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区域文学批评作为某一区域文化与文学的系统研究,对于这一区域文化与文学的发展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同时,作为全国文学批评整体研究的组成部分,区域文学批评这一切片具备透析统观全国文学批评整体风貌的文化功能。基于以上认识,将区域文学批评研究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研究的方向,也就具有了尝试的可能性。鉴于学术界存在一种空疏之风,本文尤其重视文学批评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就《陕西文艺》、《延河》和《小说评论》等杂志以及文学批评专着和散见于报刊的相关资料展开实证分析。因此,注重原始资料的归拢整理是本文的特色。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着层次、内容、形式诸多方面的差异,但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是不容否认的。本文主要从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的历史演变、格局建构以及精神内涵和文化心态四个方面展开论述,试图实现对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风貌的宏观把握和微观透视。第1章“绪论”阐释了选题的理由意义,介绍了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并对课题的对象和范围进行了界定。第2章“文学批评的历史考察”从历时角度观察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风貌。文革结束之后,陕西文学批评同中国文学批评一样在历史的重大转折中寻求突破的途径,70年代末期,文学批评以政治先锋姿态展开对文革的清算批判:80年代以来,随着全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笔耕文学研究组”在理论上追根溯源恢复十七年现实主义文学批评传统,在实践上通过对柳青、贾平凹等创作得失的研讨探索陕西小说创作提高与突破的途径。第3章“文学批评的格局构建”。随着批评意识的觉醒,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在古今、中外文化资源的比照中,对印象主义、心理精神分析、文化批评多种模式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形成了以现实主义理论和社会历史批评为核心,同时容纳其它批评理论与模式的多元新格局;而建构多元格局的理论基石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第4章“文学批评的精神内涵”,时代性、人民性与西部文学批评意识共同构成其精神内涵。第5章借鉴布迪厄结构动力学中“生存心态”理论,阐述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家与乡土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透射“面子”文化与商业利益构筑的批评魔障,从而呼唤自由独立的批评精神。本文以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为个案,注重意识视角的审视,努力分析陕西以及中国批评的精神症候,剖析当代文学批评普遍存在的若干问题,以期探寻文学批评突围的路径,从而对中国当下文学批评的健全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认为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持有丰富的经验,在诸多批评者的努力下,培育了享誉国内外的一批作家,但是目前陕西文学批评与创作一样面临滑坡,出现了断代现象与诸多非批评现象,结语对此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固然,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是文学批评趋向健康发展的客观要素,在当下消费主义时代批评要走出困境,批评者主体素质的提高当是重要的环节。对于批评者而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敏锐的审美感觉和深邃的思想这些基本素养固然必不可少,但批评者葆有自由知识分子的自省意识以及独立的批判精神却尤为重要,只有批评主体焕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批评才可能有真正的希望。

二、灵与肉的交响——《怀念狼》简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灵与肉的交响——《怀念狼》简论(论文提纲范文)

(3)论红柯小说的音乐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内容
第一章 红柯小说语言的音乐性
    第一节 跳动的“音符”
        一、大量叠音词的使用
        二、大量拟声词的使用
    第二节 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一、排比与反复的运用
        二、顶针和通感的运用
    第三节 句式的音乐美
    第四节 营造语言的音乐之境
第二章 红柯小说叙事的节奏感
    第一节 音乐节奏感般的叙事速度
        一、时序:跌宕起伏的音乐节奏感
        二、时距:快慢交替的音乐节奏感
    第二节 回环往复的节奏感
        一、重复叙事的事件
        二、重复出现的意象
第三章 红柯小说结构的音乐性
    第一节 复调:生命的大合唱
    第二节 结构的音乐之感
        一、多线交织与错落有致的章节安排
        二、西域民歌结构长篇
第四章 红柯小说的主旋律与其意蕴
    第一节 自然之声:治愈衰弱的生命呼吁万物平等
    第二节 异域之声:紧扣主题之旨呼唤远方的记忆
    第三节 家乡之声:重走丝绸之路重振中原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论文学“文化人类学”的价值建构 ——以贾平凹、迟子建、阿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化人类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第一节 “文化人类学”的基本要义与外延
    第二节 文学的“文化人类学”
    第三节 “文化人类学”在现代中国:相遇与接受
    第四节 “初始阶段”文化价值的涵濡奠基
第二章 “乡土中国”的文化人类学
    第一节 商州:“人文活化石”的精神母体
    第二节 《秦腔》:农耕文化的“乡土碑铭”
    第三节 “城与乡”:人类家园的失魂与寻觅
    第四节 “乡土中国”:人类文化的积淀与丰实
第三章 “文化人类”灵魂的普世性观照
    第一节 迟子建:“中国北极”的人文体温
    第二节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经典意义
    第三节 拓展人文神情的立体世界观
    第四节 普世性观照的文化宇宙
第四章 “民族志”建构文化人类学价值
    第一节 藏地文化的传奇营造
    第二节 《尘埃落定》的“文化人类学”新高
    第三节 “民族志”诗学的独特价值
    第四节 “民族文学”升华“民族志”文化
第五章 文学“文化人类学”整体性建构与拓展
    第一节 《蛙》:敬畏社会政治中的人类生命
    第二节 《马桥词典》:通向人类学的文学路径
    第三节 《九月寓言》:寓言化寻找人类的精神家园
    第四节 《狼图腾》:警醒人类生态的“文化危机”
    第五节 整体性建构的全局趋向与存在价值
第六章 新世纪文化人类学的文学“世界观”
    第一节 贯通20世纪的新世纪建构与拓展
    第二节 铸就哲学高度的“存在世界”
    第三节 创造美学建构的“审美人类学”
    第四节 从“文学人类学”走向“文化人类学”
    第五节 中国故事“世界性”叙事
    第六节 新世纪文学“文化人类学”的文学史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对贾平凹文学的再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贾平凹研究述评
    一、80 年代
    二、90 年代
    三、新世纪以来
第二章 多元的创作批评启示
    一、创作资源
    二、创作观念
    三、创作手法
第三章 多维的批评方法与视角
    一、社会历史批评
    二、审美批评
    三、形式批评
    四、比较批评
    五、其它批评
第四章 问题与反思
    一、作为批评主体的迷失
    二、学理性的迷失
    三、文学批评价值的迷失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贾平凹文学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第一章 文学馆概述
    第一节 文学馆的定义
    第二节 文学馆的功能
    第三节 文学馆的价值
第二章 贾平凹与商州以及商州文学馆
    第一节 商州概况
    第二节 贾平凹与商州
        一、贾平凹在商州
        二、代表作品
    第三节 商州文学馆
        一、商州文学馆
        二、对商州文化的展示
        三、对贾平凹商州代表作的展示
第三章 贾平凹与西安以及西安文学馆
    第一节“废都”西安
    第二节 贾平凹与西安
        一、贾平凹在西安
        二、代表作品
    第三节 西安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和文化艺术馆
        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贾平凹文学艺术馆”
        二、西安市临潼区国家休闲旅游度假村内的“贾平凹文化艺术馆”
        三、对西安文化及代表作品的展示
第四章 贾平凹文学馆的未来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传统与现代的纠结 ——贾平凹长篇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贾平凹文学创作及长篇小说创作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 贾平凹文学创作及长篇小说研究综述
    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注释
第一章 现代化与宗法乡土的杂糅
    第一节 改革开放的乡村政治
    第二节 新时代的宗法文化精神
    第三节 现实主义的成长叙事
    第四节 主体立场:现代理性与传统伦理
    注释
第二章 存在意义上的知识心态
    第一节 自我引导的知识话语形态
    第二节 现代化背景下的魏晋风度
    第三节 没落的士大夫群体生态
    第四节 世纪末人类的存在本相
    注释
第三章 现代语境的神秘主义
    第一节 启蒙离场后的神秘灵异叙事
    第二节 象征与现实的相互指涉
    第三节 现代化的失落与农耕信仰的复活
    注释
第四章 面对过去和自然的追念
    第一节 野性的赞美与法自然的哲学
    第二节 新语境下的现代性反思
    第三节 新汉语写作的想象与实践
    注释
第五章 面对现实的关怀
    第一节 土地:城市与乡村共同的根基
    第二节 恋旧:回到过去的一种方式
    第三节 卑微:化怨恨为慈悲
    注释
第六章 乡村世界的凋敝与传统文化的挽歌
    第一节 惨烈的乡村生活图景与民间传统文化的挽歌
    第二节 “破碎化”的生活叙事与现实主义的最新诠释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9)仰视另类生命的高度 ——论新世纪动物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世纪动物小说文本现象分析
    (一) 动物意象的重构
    (二) 两类特殊人物形象的刻画
        1、女性形象——透视动物的情感体验
        2、智慧老者——形象和谐生态理想的隐喻者
    (三) 动物危机引发对社会文明的反思
        1、动物世界对疯狂人性的反扑
        2、挽歌式的结局对现代文明的拷问
    (四) 图腾意识和民族信仰的复活
        1、灵性书写向深层民族记忆开掘
        2、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习俗蕴含的生态意识
第二章 新世纪动物小说引发的生态哲思
    (一) 动物小说对动物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探索
    (二) 动物小说呼吁建立完整的人类生命形态
    (三) 动物小说追求形神和谐的整体美
    (四) 动物小说对朴素广传的伦理道德的重新考量
第三章 新世纪动物小说在我国新文学史上的地位
    (一) 古代社会中人为想象的文化符号
    (二) 新文学已降动物文学地位的演变
    (三) 新世纪里独立于人的生命主体
    (四) 新世纪动物小说的文本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含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10)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研究 ——以小说批评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理由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趋势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陕西文学批评的历史考察
    2.1 批评视野中的陕西文学创作
        2.1.1 苏醒中的陕西小说(1977-1985)
        2.1.2 走出陕西的文学创作(1985-至今)
    2.2 陕西文学批评的突围
        2.2.1 踟蹰中展开的文学批评
        2.2.2 陕西文学批评的反思
第3章 陕西文学批评的格局建构
    3.1 多元批评格局建构的可能
        3.1.1 多元批评格局的文化背景
        3.1.2 多元批评格局的形成条件
    3.2 多元批评格局的建构
        3.2.1 印象主义批评
        3.2.2 心理分析批评
        3.2.3 历史美学批评
        3.2.4 神话原型、地域文化、女性主义文学等批评模式
        3.2.5 其它批评形式
    3.3 《讲话》视阈下的理论批评
        3.3.1 当代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石
        3.3.2 《讲话》视阈下的理论观照
第4章 陕西文学批评的精神内涵
    4.1 时代奏鸣曲
        4.1.1 文学批评的人民性
        4.1.2 文学批评的历史意识
        4.1.3 文学批评的党性原则
    4.2 干预文学与干预生活的追求
        4.2.1 频繁展开的文学研讨会
        4.2.2 散见报刊杂志的批评意见
    4.3 西部精魂的发现与追问
        4.3.1 概念的缘起与界定
        4.3.2 西部文学批评精神
第5章 陕西文学批评的文化心态
    5.1 批评家的乡土情结
        5.1.1 无法割舍的乡土情结
        5.1.2 繁复的"乡土"意蕴
    5.2 陕西文学批评的文化心态
        5.2.1 对乡土羁恋与疏离的文化心态
        5.2.2 动态演变中的文化心态
        5.2.3 批评心态的文化透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新时期三十年陕西文学批评年表
    附录二:陕西部分主要批评家资料
    附录三:陕西文学部分主要相关批评杂志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灵与肉的交响——《怀念狼》简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陕西当代文学批评的审美取向[D]. 张慧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贾平凹小说中的“异人”形象研究[D]. 杨雪. 渤海大学, 2021
  • [3]论红柯小说的音乐性[D]. 米佳丽. 陕西理工大学, 2020(09)
  • [4]论文学“文化人类学”的价值建构 ——以贾平凹、迟子建、阿来为中心[D]. 韩雪梅. 辽宁师范大学, 2018(12)
  • [5]对贾平凹文学的再批评[D]. 钟扬.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2)
  • [6]贾平凹文学馆研究[D]. 葛珩. 陕西理工学院, 2016(01)
  • [7]丁帆学术年谱[J]. 黄轶. 东吴学术, 2014(01)
  • [8]传统与现代的纠结 ——贾平凹长篇小说创作研究[D]. 刘一秀. 吉林大学, 2012(09)
  • [9]仰视另类生命的高度 ——论新世纪动物小说[D]. 李红霞. 河北师范大学, 2012(04)
  • [10]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研究 ——以小说批评为中心[D]. 李春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0(11)

标签:;  ;  ;  ;  ;  

灵与肉的交响曲——浅谈《想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