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庆丰都弹子台水库工程地质问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蔺力[1](2017)在《三峡库区丰都—涪陵段滑坡稳定性评价及危险性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增加三峡水库的调蓄能力,三峡集团公司拟将原非汛期库水位日降幅由0.6m/d增大至1.2m/d。日降幅增大后势必会改变库区沿岸老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与水力条件,诱使部分老滑坡复活或局部复活。因此,对三峡库区丰都—涪陵段滑坡稳定性评价及危险性预测研究显得刻不容缓,对于库段内滑坡的防灾减灾、预报预警都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三峡库区丰都—涪陵段地质环境及滑坡现场调研,通过野外调研、理论研究、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等手段,对研究区进行滑坡发育特征及规律分析;根据滑坡堆积体发育特征及堆积体与库水相互作用类型,将研究区内水库型滑坡为三种类型:库水响应快速型、库水响应中速型及库水响应滞后型,分别研究这三种类型滑坡的变形机理,并对增大库水日降幅条件下滑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同时建立研究区滑坡危险性预测模型,采用AHP和未确知测度理论结合现场调研判定对滑坡体在增大日降幅条件下的危险性进行预测,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研究区全长约134km,其中未治理滑坡39处,已治理滑坡27处。据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差异将库岸分成岩质岸坡及土质岸坡两种类型。据岩性差异,将岩质岸坡分为碳酸盐岩岩组岸坡(Ⅰ)、碎屑岩岩组岸坡(Ⅱ),土质岸坡则主要由松散堆积体岸坡(Ⅲ)组成。岩质岸坡有5种类型:近水平层状岸坡、缓倾顺向层状岸坡、缓倾逆向层状岸坡、斜向层状及横向层状岸坡;受斜坡体结构及岩性组合特征不同影响,岸坡主要存在有滑移—拉裂型、滑移—弯曲型、蠕滑—拉裂型及崩塌滑坡复合变形四种破坏模式。(2)滑坡主要发育于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Ⅱ类岩组中,缓倾顺向层状岸坡中滑坡发育占总数的50%,滑坡先期变形以滑移—拉裂、蠕滑—拉裂为主。滑坡平面形态主要为等轴型,滑面形态主要为直线型和弧线形,平均坡度则多集中于10°<α≤20°。(3)通过地下水与滑坡物理、化学、力学效应和时间效应分析,对滑坡堆积体体划分成果如下:涉水程度(β1<30%、30%≤β2≤60%、60%<β3)、整体形态(前缘厚后缘薄、中间厚两端薄及前缘薄后缘厚)、物质组成(块碎石土、层状堆积体、粉质粘土夹碎块石)及堆积体渗透性(弱透水、弱中透水、中强透水)。综合上述,水库型滑坡可划分成三种类型:库水响应快速型、库水响应中速型及库水响应滞后型,分别从3个典型滑坡的变形特征及变形机理入手,评价了3个典型滑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塘垭口滑坡受库水影响程度最大,香炉滩Ⅱ号滑坡次之,胡家坨滑坡最小。(4)基于GeoStudio模拟软件中SEEP/W和SLOPE/W耦合,滑坡渗流场及稳定性评价成果如下:1)随着库水下降滑坡体中地下水逐渐下降,库水响应迅速型滑坡地下水降速与库水位降速基本同步,基本不存在滞后现象;库水响应滞后型滑坡浸润线存在显着滞后,随库水下降速率增大,浸润线上凸明显;库水响应中速型滑坡对库水响应速度介于两者之间。2)库水位自175m降至145m过程中,随库水下降滑坡整体稳定性逐渐降低,增大日降幅(0.8m/d、1.0m/d、1.2m/d)后滑坡稳定性下降速率较日降幅0.6 m/d明显偏大。(5)通过已治理滑坡体治理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成果表明,已治理的滑坡在现状条件下,大部分处于整体基本稳定稳定,增大日降幅后,大部分滑坡将保持整体基本稳定稳定状态。未治理滑坡在现状条件下,大部分为整体基本稳定、稳定,少数表现为整体基本稳定,局部欠稳定;增大日降幅后,大部分滑坡将表现为整体基本稳定和稳定,部分滑坡前缘出现局部欠稳定和失稳。(6)滑坡稳定性系数敏感性计算成果显示:1)不同日降幅下,滑坡稳定性系数敏感性ηn=((Kn-K1)/K1)值有如下关系:η3>η2>η1,表明伴随库水位日降幅加大,滑坡稳定性下降差值会逐渐增大。2)滑坡稳定性下降程度受库水日降幅增大下降最快的为库水响应中速型滑坡,库水响应快速型滑坡次之,库水响应滞后型滑坡则影响较小。3)库水响应中速型滑坡η1>(η2-η1)>(η3-η2);库水响应快速型滑坡(η2-η1)>(η3-η2)>η1;库水响应滞后型滑坡η1>(η2-η1)>(η3-η2)。(7)结合现场调研判定,采用AHP和未确知测度理论选取滑坡体积、工程岩组、岸坡结构、涉水程度、库水响应类型等10个相关因子,对研究区未治理滑坡在增大日降幅条件下的危险性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在野外调研基础上建立的未确知测度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更加一致,评价结果具有94.8%保证率,明显优于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的危险性评价模型能确定不但能对滑坡危险性级别进行预测,还能对各灾害点危险度值大小进行排序,其计算成果可靠且有较高保证率。
郭辉[2](2016)在《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空间单元”研究 ——基于灾害链视角》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是应对库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复杂性系统工程,库区特殊的山地自然环境和移民社会环境,时刻威胁库区城市公共安全。库区存在的各种灾害分布广、种类多、关联性强,导致灾害链地域性频发,城市公共安全的直接威胁巨大;同时库区人地矛盾突出,建设用地零散,城市救灾设施不足且效率低下,城市公共安全的间接威胁显着。据此背景,论文以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为对象展开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针对核心问题、提出解决途径。为了解决常规公共安全规划方法(以北方平原城市或非库区城市为蓝本的“宽泛式”管控)应对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中“灾害链地域性频发(直接威胁)、城市救灾设施不足且效率低下”(间接威胁)的核心问题。论文以公共安全领域相关基础研究为出发点,借鉴“精细化单元管控”思路,提出基于灾害链视角的“公共安全空间单元”概念,并将“公共安全空间单元”定义为“以适度精细化管控思路为指导思想,在特定灾害链威胁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致灾、受灾、救灾三阶段管控要素所划定的用地空间单元”。此定义的提出旨在为复杂多变的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探寻新的解决途径。(2)确定核心思路、展开具体研究。基于灾害链所构建的“公共安全空间单元”属于复杂系统,常规的公共安全规划方法(“单灾性”管控)通常不能系统性地协调“公共安全空间单元”中“致灾、受灾、救灾”三类要素之间的关系。据此,论文提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思路,借鉴复杂性系统理论中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容错性”提出“容灾性”概念,将核心研究思路确定为:通过提升公共安全空间单元的“容灾性”,来提高整个城市公共安全系统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论文展开针对公共安全空间单元的“容灾机制”(理论)和“规划干预”(技术)两部分研究:1)容灾机制a.环境约束机制——“容什么灾”,用于公共安全空间单元灾害链威胁类型的识别;b.系统嵌套机制——“容多少灾”,用于公共安全空间单元范围尺度的确定;c.结构鲁棒机制——“如何容灾”,用于公共安全空间单元系统结构的构建;d.动态演化机制——“如何可持续容灾”,用于公共安全空间单元可持续性的维系。2)规划干预a.范围划定——公共安全空间单元“识别提取”;b.断链减灾——公共安全空间单元“致灾链”阻断(消弱直接威胁);c.成链救助——公共安全空间单元“救灾链”构建(削弱间接威胁)。(3)进行差异实践、获取研究结论。论文围绕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核心问题,选取最有代表性的棚户区、安置区、滨水区等三个区域,进行差异性实践研究,获取以下研究结论:1)建设实践方面在棚户区改造中,要着重考虑“蔓延侵蚀链”和“崩裂滑移链”带来的公共安全问题;在安置区完善和滨水区整治中,要着重考虑“崩裂滑移链”和“枝干流域链”带来的公共安全问题。2)理论技术方面在现行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体系中增加中观层面单元管控的内容,通过提升“公共安全空间单元”(针对特定灾害链)的“容灾性”,来提高整个城市公共安全系统的稳定性。基于多尺度遴选进行公共安全空间单元的“范围划定”,基于多预案评估进行公共安全空间单元的“断链减灾”(消弱直接威胁),基于多角度辨析进行公共安全空间单元“成链救助”(消弱间接威胁)。(4)梳理研究内容,总结创新要点。1)理论体系——以“精细化单元管控、多学科交叉融合”为研究方向,以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现实问题为背景,构建出“公共安全空间单元”概念,并构建了以公共安全空间单元“容灾性”为核心的理论研究体系。2)技术方法——论文围绕公共安全空间单元的“容灾性”,进行“容灾机制”和“规划干预”研究,其中的“单元划定、断链减灾、成链救助”是三个关键技术。3)实践运用——选取三峡库区公共安全核心问题突出的三个典型区域进行“公共安全空间单元”规划差异性实践研究,在建设实践和理论方法方面得到相关启示,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李益陈[3](2016)在《库水作用下三峡库区涪陵段滑坡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峡库区涪陵库段全长约85公里,该库段地质环境受构造、河流、人类工程活动等的影响,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发育,这已经成为三峡库区涪陵流域内的重大地质环境问题之一。三峡水库蓄水、增大库水日降幅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下,老滑坡原有的自然平衡状态被不同程度的破坏,使得蓄水前稳定的老滑坡复活,其失稳破坏严重威胁着库区航运以及沿岸居民人身财产的安全。因此,研究该库岸段滑坡发育特征、类型以及库水增大日降幅条件下滑坡的稳定性状况,对该库段的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在三峡库区涪陵段地质环境条件及野外现场系统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库岸段内滑坡的发育特征及发育规律、类型,并以香炉滩Ⅰ号滑坡为典型实例,进行稳定性计算评价。在此基础上分别用过程机制法、模糊数学评判法、极限平衡法对每个滑坡在增大日降幅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预测评价,并综合三种评价结果,综合分析预测滑坡稳定性状况,取得如下认识:(1)根据岸坡物质组成和岩层走向及倾角,将库岸结构分为岩质岸坡和土质岸坡,其中岩质岸坡可进一步细分为近水平层状岸坡、缓倾顺向层状岸坡、缓倾逆向层状岸坡、斜向层状岸坡、横向层状岸坡。(2)在滑坡发育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滑坡发育与坡体结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的相关性分析,得出结论:滑坡发育在缓倾顺向坡、缓倾逆向坡、近水平坡、斜向坡、横向坡中的数量依次递减;直线形坡中发育的滑坡数量最盛,凹形坡次之,其他坡形最少;滑坡的自然坡度多在10°30°之间,少量小于10°;凸岸形成的三面临空的斜坡体更容易发育滑坡。综合考虑地层岩组、坡体结构、变形破坏机制、涉水程度、滑面形状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研究区滑坡类型划分为浮托型、动水压力型、复合型三种类型。(3)本文选取香炉滩Ⅰ号滑坡为典型实例,在研究滑坡发育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稳定性定性评价,并运用Geo Studio软件中的SEEP/W模块和SLOPE/W模块分别模拟渗流场和进行稳定性计算,最终综合预测评价增大日降幅条件下的稳定性状况,得出“随着三峡库水位的下降,坡体内的浸润线自由面也随着时间下降,浸润线的下降存在滞后现象,随着库水位的持续下降,滞后现象愈加明显,且随着库水位下降速率的增大,滞后效应越强烈,滑坡稳定性逐渐变差”。(4)分别运用过程机制法、模糊数学评判法、极限平衡法对研究区32处滑坡在增大日降幅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预测评价。过程机制法以横梁子滑坡、大竹林滑坡为例,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变形破坏机制、追溯斜坡演变历史、现今变形迹象,综合考虑库水影响,预测认为上述两处滑坡均将处于欠稳定状态;模糊数学评判法以坝子边滑坡为例,通过数学运算各个因子权向量与模糊关系矩阵合成运算得B={0.1302,0.2453,0.2951,0.3295},并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出“坝子边滑坡将处于基本稳定状态”的结论。在例举典型实例的基础上,列出其余滑坡的稳定性预测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浮托型滑坡的稳定性较好,动水压力型滑坡绝大多数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复合型滑坡一般稳定性较差稳定性差。
张思远[4](2015)在《三峡库区乌江流域灰岩顺层滑坡形成机制及其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三峡库区乌江流域位于重庆市涪陵区武隆县,库段全长80公里,该库段地质环境脆弱,滑坡、崩塌发育。灰岩顺层滑坡是该库段失稳破坏最为常见的一类滑坡,已经成为三峡库区乌江流域的重大地质环境问题之一。三峡水库蓄水以及增大库水日降幅速率,破坏了老滑坡原有的自然平衡状态,使得蓄水前稳定的老滑坡复活,滑坡稳定状况关系到沿岸居民安全、航道和公路的正常运营。因此,研究乌江流域灰岩顺层滑坡的发育规律、形成演化机制以及库水作用下滑坡的稳定状态,对该库段的减灾避灾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灰岩顺层岸坡地质结构及变形破坏特征系统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地质过程—机制分析的方法,着重对灰岩顺层滑坡的发育规律、变形破坏模式及形成演化机制进行了研究。并考虑库水位调度的影响,应用极限平衡法以及有限元法分析两类具有不同堆积体特征的灰岩顺层滑坡的稳定性,通过上述内容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研究区灰岩顺层滑坡在空间上分布具有不均匀性,主要集中分布在土坎武隆、白马土坎、涪陵白涛3个区域。其中在自然坡度1030°以内,具有软弱夹层,临空条件较好的中缓倾角、变倾角凸形岸坡中最为发育。其堆积体类型大致可分为:前缘架空大块石+中后部块碎石土或整体以碎块石土为主两大类。(2)研究区灰岩顺层滑坡可分为缓倾角灰岩顺层滑坡、中等倾角灰岩顺层滑坡以及变倾角灰岩顺层滑坡三类,其变形破坏机制为滑移-拉裂型与滑移-弯曲型两种类型。(3)对滑坡成因机制进行地质-力学和FLAC3D数值模拟分析:缓倾角顺层岸坡由于河谷下切,使得原来河谷下部的软弱夹层暴露,出露的软弱夹层构成顺向岸坡发生滑移的有效临空面,在暴雨等因素的触发作用下,坡脚发生明显的剪应力集中,坡体上方则存在明显的张拉破坏区,发生滑移-拉裂型破坏;中等倾角顺层岸坡上覆岩体在自重作用下,沿软弱面蠕滑,但因前缘受阻,发生弯曲变形,直至抗滑段岩体被剪断,滑坡随即发生;变倾角的弯曲部位位于陡缓岩层接触带,且不会在弯曲部位形成“切出面”而破坏,一般是沿“椅状”滑面前缘直接剪出。(4)论文采用X衍射、扫描电镜、颗分试验、含水量试验以及直剪试验研究了滑带土的演化过程。试验结果表明:由原生软岩到滑带土的演化过程中,粘土矿物含量明显增高,岩土体颗粒大小明显变细,并且随着层间剪切作用而具有一定的定向性排列,其物理力学性质也明显降低。(5)采用考虑库水作用的极限平衡法、有限元法对两类具有不同堆积体特征的典型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及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堆积特征,使得滑体土的渗透系数差异明显,堆积体由碎块石土组成,渗透系数较小的桐子岭滑坡,由于地下水位较库水位变化有明显的“滞后”现象,使得滑体内部产生较大的动水压力,降低了滑坡的稳定性。
李鲲鹏[5](2014)在《深卸荷裂隙带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趾板基础处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梨子坪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高77.5m,属于中等高度坝。该坝坝基岩体倾角平缓,卸荷裂隙发育。坝基开挖和防渗处理是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的重要环节,对坝体的稳定、沉降、变形、防渗乃至大坝的安全运行均有较大影响。趾板不仅是面板和地基的连接结构,同时也是防渗帷幕的连接体,起到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所以对于面板堆石坝的趾板这一关键部位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在系统总结了工程区及趾板区地质特性基础之上,根据地质勘测及试验资料,建立了面板坝地质模型对趾板建基面应力、应变、变形位移范围等进行研究并根据结果选择建基面高程。鉴于梨子坪面板坝所处地质环境以及建坝稳定安全性考虑,研究梨子坪面板坝的基础处理措施显得非常必要。与此同时,对趾板基础岩体进行固结灌浆后的效果分析以及对于灌浆处理后趾板建基岩体质量的改善程度同样也是值得研究和分析的。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①根据地质岩石(体)特性,对建基岩体进行了分类:直接利用岩体、开挖利用岩体和开挖清除岩体。根据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模型分析和从自身抗冲蚀能力出发,趾板基础开挖深度应至弱卸荷岩体(声波测速值不小于3000m/s)。如果受到工程条件的局限,部分基础无法挖到弱卸荷下部岩体时,建议采取固结灌浆布设锚杆等结构措施进行处理,以提高趾板建基岩体质量,达到工程设计要求。②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建立大坝及趾板的有限元模型,在不同工况下对其进行应力、变形、位移分析,得到其塑性变形范围、应力分布情况、各方向最大位移,分析结果有助于大坝趾板建基面的选择。③本文研究采用了“均匀固结+帷幕”的布孔型式以应对梨子坪大坝趾板基础岩体倾角平缓、地质缺陷类型多样、后期处理难的特点,能够满足大坝安全运行的要求。4研究认为固结灌浆不仅提高了建基岩体的整体性和均一性、减小了渗水力比降、增强了趾板基础浅部防渗帷幕体的厚度及其致密性。同时,本文系统详尽地说明了梨子坪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址区域环境、工程岩体特点、工程地质条件等,论文所涉内容资料翔实、符合实际情况,所积累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和工程经验,可以作为其它类似工程的参考。
隆秀[6](2014)在《加强水利水务建设,促进丰都可持续发展》文中认为水作为一种资源,其使用价值及充足程度,取决于就地或就近供应的可能性,并取决于使用和管理方式。文章从加强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出发,总结了丰都县加强水利建设的成绩和保障性措施,并就当前水利水务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曹嘉一弘[7](2013)在《四川盆地盆周山地地下河发育分布规律统计分析》文中提出中国南方黔、桂、滇、川、湘五省发育地下河约2800多条,地下河是岩溶水赋存的独特形式,是岩溶地区重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地下河水资源是缓解西南地区大旱的方法之一。同时,地下河也是地下工程建设中的威胁,因此研究地下河的发育分布规律,调查其水质、水量情况,对于地下河的开发利用,改善岩溶区用水困难,及治理由地下河引起的工程问题,都具于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是基于四川盆地周边32幅1:20万水文地质图和报告,同时结合实际岩溶科研项目中所涉及的地下河,对四川盆地盆周山地地下河的发育分布规律及开发利用状况进行统计,并探讨地下河发育分布规律的控制因素。根据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相关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将研究区四川盆地盆周山地分为5个水文地质区,Ⅰ龙门山断褶山地、Ⅱ米仓山-大巴山褶皱山地、Ⅲ巫山-大娄山褶皱山地、Ⅳ峨眉山-瓦山断块山地、Ⅴ四川盆地盆东平行岭谷。通过分析,得到如下几点结论:(1)四川盆地盆周山地共分布地下河563条,总长度超过2785.69km,总流量超过173.57m3/s。其中,Ⅰ龙门山断褶山地共有地下河32条,Ⅱ米仓山-大巴山褶皱山地共有地下河131条,Ⅲ巫山-大娄山褶皱山地共有地下河301条,Ⅳ峨眉山-瓦山断块山地共有地下河10条,Ⅴ盆东平行岭谷共有地下河89条且属于地下河高密度区。四川盆地盆周山地地下河以短而小的为主,其长度小于5km的共占43.34%。研究区地下河以中、小流量为主,流量小于200L/s的地下河共占了60.75%。(2)四川盆地盆周山地地下河开发利用,共有142条地下河已利用,已利用的地下河仅占研究区地下河总数的25.22%,总利用流量约38.99m3/s,仅占地下河水资源总量的22.46%。(3)四川盆地盆周山地以二叠系和三叠系地层中地下河发育最多,占到地下河总数的29.84%和49.02%,其次是寒武系和奥陶系,占地下河总数的11.72%和7.99%。可以看出,在地质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层厚、质纯、连续性好、分布广的石灰岩比白云岩发育的地下河多,厚层纯的碳酸盐岩岩组比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岩组发育的地下河多且规模大。(4)四川盆地盆周山地地下河的发育分布及展布方向多与区域构造线一致。龙门山一带,地下河为北北东向,米仓山一带,地下河是近东西向,大巴山一带,地下河以近东西向、北西-南东向为主,巫山-大娄山一带,地下河呈北东-南西向,在川东褶皱带的地下河沿背斜核部发育,多为北东向、北北东向;地下河主要受控于背斜,沿背斜发育地下河共有283条,占地下河总数的50.27%,其次是向斜,占总数的31.12%,最后是断层,仅占总数的10.83%;按地下河与构造的关系,可将地下河分为三类:纵向型、横向型及断裂带型。纵向型地下河,共有378条,占研究区地下河总数的67.14%,横向型地下河共有87条,占总数的15.45%,断裂带型地下河则有65条,占地下河总数的11.55%。(5)地下河的发育深度受控于当地主要地表河流(侵蚀基准面),其中以横向河谷地带地下河分布最多。直接发育于长江干流附近的地下河共有19条,发育于乌江流域的地下河最多,共有145条,占地下河总数的25.75%,其次为发育在嘉陵江流域的,共有63条,占地下河总数的11.19%,发育在大宁河流域和沅江流域的地下河数量也相对较多,共有56条和47条,其余的零星分布区长江水系的小型支流附近。区域地形地貌对地下河的起控制作用的主要表现有三类,深切峡谷纵横、地形的成层性及川东岩溶槽谷。
吴勇[8](2012)在《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以西南地区山地城镇为主》文中指出城镇空间结构是城镇各种要素在城镇空间的分布关系,其实质是城镇各种要素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城镇空间结构是不同历史阶段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积累,并随着城镇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目前,我国西南地区的城镇正处于一个快速城镇化和高速经济发展时期,城镇人口的迅速增加所导致的城镇空间扩展以及城镇功能结构重组,正推动着城镇空间结构的快速演变。西南地区自然环境复杂、民族众多,促使西南地区地貌形态、交通结构和地域文化呈现异质性和多样性特征,而这些独特的外部环境是西南山地城镇生成、演化的决定性因素。由于西南山地城镇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地域文化与城镇结构、城镇发展与生态安全的约束,城镇化的空间结构发展一方面迫切需要得到充分的理论解释,以设计制定合理的空间战略与治理框架;另一方面,现实的空间发展也为这方面的研究探索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机遇。鉴于此,论文分析了西南山地的自然环境特征、交通结构特征、文化结构特征,并以西南地区的山地城镇为主,归纳总结出山地城镇选址规律和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山地城镇空间选址的空间区位模式。与此同时,本文对山地地貌类型和城镇形态进行抽象简化,并以类型学归纳方法进行总结,在对大量的案例验证的基础上,勾画出山地城镇形式多样的空间结构图谱。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山地城镇为例,从城镇空间形态的拓展及用地功能的演变及作为切入点,对山地城镇形态的演变轨迹进行了较完整的历时性研究,着力总结出西南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各个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演化特征、演化规律。进而,论文进一步深入探索城镇空间结构演变与城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政治制度、技术经济等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演变的内在机制,即开放与非平衡是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前提、涨落与失稳是空间结构演变的诱因、竞争与协同是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渐变与突变时空间结构的发展方式、分叉与选择是空间结构演变的路径的内在机制。最后,基于对现实山地城镇空间演化的现实困境梳理,结合空间结构演化的机制,从充分开放、生态安全、动态成长与高效协调四个方面提出山地城镇空间结构建构和优化的途径,使我们能够有效地通过规划预置和过程控制,主观能动的引导山地城镇空间朝稳定持续的方向演化,促使山地城镇空间发展与时间耦合、与经济协调、与环境共生。以期在全球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对西部大开发中山地城镇空间结构的优化建构和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思路。
郑志明[9](2012)在《三峡库区公路碎石土路基渗流弱化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碎石土路基滑塌地质灾害是库区重庆公路地质灾害中存在最为广泛的灾害形式,给重庆公路交通造成了重大影响。论文在交通部科技项目《三峡库区极端气候衍生公路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项目号:2009318000001)的支持下,以库区重庆公路地质灾害调查为基础,选择库区重庆典型公路碎石土样本,进行路基碎石土室内试验及现场测试,以确定不同级配不同含水率下碎石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强度变形发展规律及其渗透特性,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公路碎石土路基流-固耦合分析,完成库水位影响下的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有利于提高库区重庆公路的抗灾能力,降低日益严重的频发地质灾害对重庆公路交通造成的严重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论文针对库区重庆公路碎石土路基特点,对以下内容进行了研究:针对库区重庆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中急需解决的地质灾害频发问题,通过对现有公路地质灾害已有研究成果及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特别是有关重庆公路历史地质灾害资料以及重庆公路地质灾害重发区奉节、巫山、云阳、万州四地的公路工程地质和区域地层条件资料的调查与分析,以充分掌握库区重庆山区公路区域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库区重庆库水消落区分布及公路地质灾害特点。再考虑公路工程特点,进行重庆干线公路地质灾害源调查,并结合历史灾害数据,确定区重庆公路路基地质灾害类型及影响因素。同时,依据国土地灾部门已实施的库区二期滑坡综合治理项目资料,统计分析工程实践中的各碎石体力学参数值及分布规律,为后续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奠定基础。选择库区重庆典型公路路基碎石土样本,进行碎石土物理参数测试、室内压缩试验、直剪强度试验、三轴剪切试验及现场静载荷试验,确定碎石土的物理力学特性,P-S曲线及三轴CD试验曲线。在试验的基础上,确定含水率及细粒土d5百分含量与碎石土最大干密度的关系,细粒土百分含量及含水率对碎石土抗剪强度参数C、φ的影响,不同级配的碎石土压缩模量随荷载的梯度变化规律,以及碎石土渗透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再根据现场静载荷试验结果,分析不同级配不同含水率下的强度变形发展规律,以及浸水对于碎石土变形参数的影响。以库区重庆公路路基碎石土为研究对象,确定细颗粒对碎石土渗透性的影响,以及碎石土渗透系数K与细粒土p5质量含量的函数关系式。以Darcy定律为基础,分析碎石土应力与和渗流场的耦合作用机理,建立流-固耦合作用下碎石土渗透系数与碎石土孔隙率的动态计算函数式。考虑库水位变动对受其影响的公路碎石土路基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潜水非稳定流的布西尼斯克(Buossinesq)标准方程对库水位下降中潜水非稳定浸润线的求解进行推导,采用采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对λ与M (λ)值进行了拟合,给出了λ与M (λ)的指数拟合函数关系式。针对库区重庆公路碎石土路基滑坡地质灾害多为沿下伏具有一定坡度的外倾基岩面滑动,滑面多为土岩接触面的特点,提出了叠代求导地下水位浸润线的计算方法。最后考虑含水率对碎石土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对库水位下降时的碎石土路基边坡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并与常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选取了巫山某受库水影响的公路路基碎石土边坡,根据滑体形态及滑体组成,分析了滑体失稳破坏的影响因素。通过现场剪切试验及室内试验成果,确定滑体稳定计算的物理力学参数。采用叠代计算确定库水位下降时滑体地下水位浸润线,并采用通过岩土数值分析软件对其进行模拟分析,判断其失稳演化过程。选用典型地质剖面,考虑碎石土含水率及库水位变化,对其安全系数进行了计算。
黎藜[10](2011)在《基于“反规划”理念的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发展研究 ——以重庆市丰都县重点规划乡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土地的非农化倾向与其他用途之间的矛盾不断增加,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在土地利用中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和不适当的土地利用方式,使脆弱的城镇生态环境承受巨大压力。如何编制出科学有效的土地利用规划,指导城乡建设用地的合理扩张和空间布局,使土地利用规划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同时,更注重维护土地的生态安全,这是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需要面临的艰难挑战。研究区域位于三峡库区,该区域土地利用总体战略必须始终贯彻国家提出的保护三峡库区生态安全战略,在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之际,如何在宏观尺度上处理好区域产业发展和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建设的关系,协调好建设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本轮土地利用规划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应用“反规划”理论引导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发展,以丰都县乡(镇)级土地利用规划重点编制的6个乡镇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区域综合景观生态安全格局途径,在宏观尺度上建立了具有前瞻性的生态基础设施(EI)总体格局,在考虑生态基础设施限制和其他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下,模拟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发展格局,提出区域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发展对策,为编制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规划方案提供决策参考。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建立由防洪安全格局、地质灾害防护安全格局、生物保护安全格局、乡土文化遗产安全格局和游憩安全格局构成的综合景观安全格局,形成高、中、低不同安全水平的生态基础设施(EI),维护区域自然、生物、人文景观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2)以重庆丰都县的重点规划乡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实践了运用“反规划”理念指导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发展的研究过程,建立了真正理性的城乡建设用地发展框架。(3)构建了研究区域的生态基础设施(EI)网络:在以农田和城乡建设用地为主导的背景下,以区域南部山体、西部林场和长江水系为重要生态源地,以其他山地、林地、水系附近的水库、坑塘、水田等为重要生态斑块,沿水系、沟渠、农村道路等线性要素建立生物保护廊道、文化遗产廊道、游憩廊道等,构成了区域连续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和开放性空间构架,明确了区域中对景观生态过程有关键作用的地域范围、空间位置及联系。(4)丘陵山地型城镇发展在利用生态基础设施成果时,应以低标准EI控制为主,中标准EI控制为辅,在两者共同引导下发展。(5)研究区域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发策略如下:研究区域可以提供的建设用地极大值为18915.66hm2,满足171万人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其中优先发展区(高适宜发展区域)面积为4601.66hm2,集中在沿江的建成区周围,是2010-2030年城乡建设用地主要扩展范围;有条件发展区(中适宜发展的区域)面积14314.00hm2,布设在优先发展区域的外围,沿江建制镇范围内呈条带状、远郊呈小组团状分布;限制或禁止发展区(低适宜或不适宜发展的区域)面积为34721.99hm2由基本农田、低安全标准EI和部分中安全标准EI构成。空间规划结果不仅满足了本轮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下达的目标,也符合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生态保护提出的要求。
二、重庆丰都弹子台水库工程地质问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丰都弹子台水库工程地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三峡库区丰都—涪陵段滑坡稳定性评价及危险性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三峡库区红层滑坡研究现状 |
1.2.2 库水作用下滑坡复活机理研究现状 |
1.2.3 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2.4 滑坡危险性预测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
2.1 气象水文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 |
2.4 地质构造 |
2.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6 水文地质 |
2.7 人类工程活动 |
2.8 水库调度 |
第3章 研究区滑坡发育特征及规律 |
3.1 库岸岩土体类型及特征 |
3.1.1 岩质岸坡 |
3.1.2 土质岸坡 |
3.2 库岸结构及组合类型 |
3.2.1 近水平层状岸坡 |
3.2.2 缓倾逆向层状岸坡 |
3.2.3 缓倾顺向层状岸坡 |
3.2.4 斜向、横向层状岸坡 |
3.3 库岸滑坡发育特征及规律 |
3.3.1 滑坡发育特征 |
3.3.2 滑坡发育特征及规律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库水作用下滑坡的类型划分及变形机理研究 |
4.1 水与滑坡相互作用效应 |
4.1.1 物理化学效应 |
4.1.2 力学效应 |
4.1.3 时间效应 |
4.2 库段滑坡堆积体分类 |
4.2.1 滑坡堆积体渗透特性 |
4.2.2 滑坡堆积体涉水程度 |
4.2.3 滑坡堆积体整体形态 |
4.2.4 滑坡堆积体物质组成 |
4.3 滑坡库水类型划分 |
4.4 库水响应快速型 |
4.4.1 胡家沱滑坡基本情况 |
4.4.2 滑坡变形特征 |
4.5 库水响应滞后型 |
4.5.1 香炉滩Ⅱ号滑坡基本情况 |
4.5.2 滑坡变形特征 |
4.6 库水响应中速型 |
4.6.1 塘垭口滑坡基本情况 |
4.6.2 滑坡变形特征 |
4.7 小结 |
第5章 库水作用下滑坡稳定性研究 |
5.1 库水作用下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5.1.1 稳定性定性分析方法 |
5.1.2 稳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
5.2 库水响应快速型滑坡稳定性评价(以胡家沱滑坡为例) |
5.2.1 稳定性定性分析 |
5.2.2 稳定性定量评价 |
5.3 库水响应滞后型滑坡稳定性评价(以香炉滩Ⅱ号滑坡为例) |
5.3.1 稳定性定性评价 |
5.3.2 稳定性定量评价 |
5.4 库水响应中速型滑坡稳定性评价(以塘垭口滑坡为例) |
5.4.1 稳定性定性评价 |
5.4.2 稳定性定量评价 |
5.5 库水作用下滑坡稳定性总体评价 |
5.5.1 已实施工程治理滑坡稳定性评价 |
5.5.2 未实施工程治理滑坡稳定性评价 |
5.6 小结 |
第6章 库水作用下滑坡危险性预测 |
6.1 层次分析法理论 |
6.1.1 理论体系 |
6.1.2 分析程序 |
6.1.3 基于层次分析理论的研究区危险性计算应用 |
6.2 未确知测度理论 |
6.2.1 理论体系 |
6.2.2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研究区危险性计算应用 |
6.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2)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空间单元”研究 ——基于灾害链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三峡工程是一项人居环境建设的系统工程 |
1.1.2 公共安全是库区城镇化推进的客观需要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三峡库区相关研究 |
1.2.2 公共安全相关研究 |
1.2.3 灾害链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构成 |
1.4 研究逻辑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问题辨析与出路 |
2.1 现状问题 |
2.1.1 灾害分布广类型多 |
2.1.2 灾害链地域性频发且救助能力不足 |
2.2 问题辨析 |
2.2.1 历史性辨析 |
2.2.2 地域性辨析 |
2.3 其他库区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借鉴 |
2.3.1 阿斯旺大坝(阿斯旺高坝) |
2.3.2 伊泰普水电站 |
2.3.3 制约因素分析 |
2.4 问题出路 |
2.4.1 典型灾害链研究 |
2.4.2 精细化单元管控 |
2.4.3 多学科交叉融合 |
2.5 本章小结 |
3 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空间单元”适应性研究 |
3.1“公共安全空间单元”内涵解析 |
3.1.1 基本概念 |
3.1.2 构成要素 |
3.2 现行公共安全规划适应性分析 |
3.2.1 体系构成 |
3.2.2 管控内容 |
3.2.3 管控要素 |
3.2.4 基本特征 |
3.2.5 适用对象 |
3.3 复杂系统适应性分析 |
3.3.1 基本概念 |
3.3.2 典型特征 |
3.3.3 适用对象 |
3.3.4“容错性”机制借鉴 |
3.4“容灾性”决定适应性 |
3.4.1 “容灾性”基本内涵 |
3.4.2 “容灾性”是提升“公共安全空间单元”适应性的关键 |
3.5 本章小结 |
4 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空间单元”容灾机制研究 |
4.1 环境约束机制 |
4.1.1 “3+4”环境约束 |
4.1.2 “三要素”环境约束 |
4.2 系统嵌套机制 |
4.2.1 灾害链多尺度嵌套 |
4.2.2 空间单元多尺度管控 |
4.3 结构鲁棒机制 |
4.3.1 “正负结构”双向制约 |
4.3.2 “鲁棒性”结构特征 |
4.4 动态演化机制 |
4.4.1 “3A”共轭演化 |
4.4.2 动态调控 |
4.5 本章小结 |
5 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空间单元”规划干预研究 |
5.1 规划干预的基本内涵 |
5.1.1 规划干预的定义 |
5.1.2 规划干预与现行规划体系的关系 |
5.1.3 规划干预的基本内容 |
5.1.4 规划干预的基本特征 |
5.1.5 规划干预的技术路线 |
5.2 规划干预的关键技术 |
5.2.1 “公共安全空间单元”范围划定 |
5.2.2 “公共安全空间单元”断链减灾 |
5.2.3 “公共安全空间单元”成链救助 |
5.3 规划干预的差异性研究——基于典型灾害链 |
5.3.1 “崩裂滑移链”空间单元 |
5.3.2 “蔓延侵蚀链”空间单元 |
5.3.3 “枝干流域链”空间单元 |
5.4 本章小结 |
6 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空间单元”差异性规划实践与启示 |
6.1 差异性规划实践 |
6.1.1 “棚户区”改造 |
6.1.2 “安置区”完善 |
6.1.3 “滨水区”整治 |
6.2 对现行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启示 |
6.2.1 对理论体系的启示 |
6.2.2 对技术方法的启示 |
6.2.3 对管理政策的启示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主要结论 |
7.1.1 “精细化单元管控、多学科交叉融合”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出路 |
7.1.2 “容灾性”决定“公共安全空间单元”的适应性 |
7.1.3 “公共安全空间单元”容灾机制 |
7.1.4 “公共安全空间单元”规划干预 |
7.1.5 “公共安全空间单元”差异性实践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 |
7.4 前景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 三峡库区18个城市(区)简要情况 |
D. 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调查问卷 |
E. 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表 |
F. 三峡库区灾害链特征 |
(3)库水作用下三峡库区涪陵段滑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滑坡分类方法研究现状 |
1.2.2 水库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2.3 库水位升降对滑坡稳定性影响研究现状 |
1.2.4 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2.5 滑坡预测评价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地质环境条件 |
2.1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
2.1.1 气象水文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地层岩性 |
2.1.4 地质构造 |
2.1.5 水文地质条件 |
2.1.6 地震 |
2.1.7 人类工程活动 |
2.2 研究区岸坡地质结构类型 |
2.2.1 岩质岸坡地质结构类型 |
2.2.2 土质岸坡地质结构类型 |
第3章 研究区滑坡发育特征及类型划分 |
3.1 滑坡发育特征 |
3.2 滑坡发育规律 |
3.2.1 滑坡发育与坡体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
3.2.2 滑坡发育与地形地貌的相关性分析 |
3.2.3 滑坡发育与地层岩性的相关性分析 |
3.3 滑坡类型划分 |
3.3.1 滑坡分类的意义 |
3.3.2 库水作用下的滑坡分类 |
3.4 小结 |
第4章 库水作用下典型滑坡稳定性评价 |
4.1 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
4.1.1 内在因素 |
4.1.2 外在因素 |
4.2 香炉滩Ⅰ号滑坡发育特征 |
4.2.1 滑坡产出地斜坡特征 |
4.2.2 滑坡基本特征 |
4.2.3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
4.3 滑坡稳定性定性评价 |
4.4 稳定性计算方法及原理简介 |
4.4.1 Geo-slope原理简介 |
4.4.2 饱和-非饱和岩土体的渗流理论 |
4.4.3 饱和-非饱和岩土体抗剪强度理论 |
4.5 库水作用下香炉滩Ⅰ号滑坡渗流场数值模拟及稳定性计算 |
4.5.1 计算模型、参数及工况 |
4.5.2 渗流场模拟及稳定性计算结果 |
4.6 库水作用下滑坡稳定性综合分析 |
4.7 小结 |
第5章 研究区滑坡稳定性预测评价 |
5.1 评价方法 |
5.1.1 过程机制法 |
5.1.2 模糊数学评判法 |
5.1.3 极限平衡法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3 预测评价 |
5.3.1 过程机制法 |
5.3.2 模糊数学评判法 |
5.3.3 极限平衡法 |
5.4 滑坡类型与预测稳定性状况关系分析 |
5.5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三峡库区乌江流域灰岩顺层滑坡形成机制及其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顺层滑坡研究现状 |
1.2.2 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3 库水涨落对滑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地质背景条件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区域构造背景 |
2.1.2 区域地貌及新构造运动 |
2.1.3 地震 |
2.2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
2.2.1 气象水文 |
2.2.2 地形地貌 |
2.2.3 地层岩性 |
2.2.4 地质构造 |
2.2.5 水文地质条件 |
2.2.6 人类工程活动 |
2.2.7 岸坡工程地质分段 |
第3章 研究区灰岩顺层滑坡发育特征及规律研究 |
3.1 研究区灰岩顺层滑坡发育特征 |
3.1.1 灰岩顺层滑坡总体发育特征 |
3.1.2 典型灰岩顺层滑坡发育特征 |
3.2 研究区灰岩顺层滑坡影响因素及发育规律 |
3.2.1 影响因素 |
3.2.2 滑坡发育规律 |
3.3 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灰岩顺层滑坡形成机制分析 |
4.1 灰岩顺层滑坡地质结构类型 |
4.1.1 缓倾角平直层面灰岩顺层滑坡 |
4.1.2 中倾角平直层面灰岩顺层滑坡 |
4.1.3 变倾角灰岩顺层滑坡 |
4.2 灰岩顺层滑坡变形破坏模式分析 |
4.2.1 滑移-拉裂型 |
4.2.2 滑移-弯曲型 |
4.3 研究区灰岩顺层滑坡形成机制地质-力学分析 |
4.3.1 形成条件 |
4.3.2 灰岩顺层滑坡地质过程分析 |
4.3.3 灰岩顺层滑坡力学机制分析 |
4.3.4 滑带土性质演变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研究区灰岩顺层滑坡形成机制数值模拟研究 |
5.1 数值模拟方法简介[56] |
5.2 滑移-拉裂型灰岩顺层滑坡形成机制数值模拟研究 |
5.2.1 数值模型 |
5.2.2 材料分区 |
5.2.3 计算工况 |
5.2.4 模拟结果分析 |
5.3 滑移-弯曲型灰岩顺层滑坡形成机制数值模拟研究 |
5.3.1 数值模型 |
5.3.2 材料分区 |
5.3.3 计算工况 |
5.3.4 模拟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库水作用下灰岩顺层滑坡稳定性研究 |
6.1 库水作用下滑坡稳定性评价预测方法 |
6.1.1 滑坡稳定性定性评价方法 |
6.1.2 滑坡稳定性定量评价方法 |
6.2 典型滑坡稳定性评价预测 |
6.2.1 块碎石堆积体滑坡稳定性评价预测(以尖石堡滑坡为例) |
6.2.2 碎块石土堆积体滑坡稳定性评价预测(以桐子岭滑坡为例) |
6.2.3 滑坡稳定性敏感因素灰色关联度分析 |
6.3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深卸荷裂隙带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趾板基础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发展和现状 |
1.2.1 早期抛填及过渡阶段 |
1.2.2 碾压堆石阶段 |
1.2.3 中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发展 |
1.3 趾板基础处理研究现状 |
1.4 选题意义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
1.5.1 研究的内容 |
1.5.2 研究的思路 |
1.6 各章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坝址区地质条件概况 |
2.1 地形地貌 |
2.2 地层岩性 |
2.3 地质构造 |
2.4 物理地质现象 |
2.4.1 风化 |
2.4.2 卸荷 |
2.5 水文地质 |
2.5.1 孔隙水 |
2.5.2 基岩裂隙水 |
2.6 趾板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体工程地质特性 |
3.1 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
3.2 岩体物理性质 |
3.3 岩体声学特性 |
3.4 坝址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地质建议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趾板建基面选择与有限元分析 |
4.1 已建面板堆石坝趾板建基面选择 |
4.2 计算边界条件和工况组合 |
4.3 非线性有限元成果及分析 |
4.3.1 趾板建基面选择 355m 高程计算 |
4.3.2 趾板建基面选择 350m 高程计算 |
4.3.3 趾板建基面选择 345m 高程计算 |
4.4 趾板建基岩体分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趾板基础处理方案与措施分析 |
5.1 趾板地基开挖 |
5.1.1 建基面地质宏观判定标准 |
5.1.2 建基岩体的定量标准 |
5.2 趾板基础锚固处理 |
5.2.1 锚固段的砂浆对钢筋的握固力 |
5.2.2 锚固段孔壁的抗剪强度 |
5.2.3 趾板建基岩体中的锚杆设计 |
5.3 趾板基础固结、帷幕灌浆处理 |
5.3.1 压水试验 |
5.3.2 岩体声波检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一、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二、在校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6)加强水利水务建设,促进丰都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加强水利建设的重要性 |
2 丰都县水利建设的成就与措施 |
3 进一步规范水利建设管理, 促进丰都经济可持续发展 |
(7)四川盆地盆周山地地下河发育分布规律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四川地区岩溶水文地质状况 |
1.2.2 岩溶地下河定义及发育、分布研究 |
1.2.3 岩溶地下河形成及开发利用研究 |
1.2.4 已有工作基础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四川盆地盆周山地区域地质概况及碳酸盐岩分布情况 |
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1.3 地形地貌 |
2.2 区域地层岩性 |
2.3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
2.4 水文地质区分区界线 |
2.5 区域岩溶发育特征 |
2.5.1 各区内碳酸盐岩分布特征 |
2.5.2 四川盆地盆周山地岩溶形态特征 |
2.6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概况 |
2.6.1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组划分 |
2.6.2 各区的水文地质特征 |
第3章 四川盆地盆周山地地下河的发育分布情况 |
3.1 研究区地下河发育、分布情况及密度分区 |
3.1.1 地下河发育、分布基本情况 |
3.1.2 研究区地下河密度分区 |
3.2 研究区地下河发育强度 |
3.2.1 地下河长度分类 |
3.2.2 地下河发育强度分区 |
3.3 研究区地下河富水程度 |
3.3.1 地下河流量分类 |
3.3.2 地下河富水程度 |
3.4 研究区地下河开发利用状况 |
第4章 四川盆地盆周山地地下河发育分布的控制因素 |
4.1 地层岩性 |
4.1.1 不同地层岩性地下河的发育、分布情况 |
4.1.2 岩组结构对地下河发育、分布的控制 |
4.2 地质构造 |
4.2.1 不同地质构造地下河的发育、分布情况 |
4.2.2 地质构造对地下河发育、分布的控制 |
4.2.3 地下河分类 |
4.3 地表水系 |
4.3.1 不同地表水系地下河的发育、分布情况 |
4.3.2 地表水系及地形地貌对地下河发育、分布的控制 |
第5章 四川盆地盆周山地部分地下河典型实例 |
5.1 已有工作所涉及的地下河 |
5.1.1 研究工作所涉及地下河基本情况 |
5.1.2 地下河流量变化情况 |
5.2 典型实例一—筠连凉风洞、小渔洞地下河 |
5.2.1 地下河发育、分布情况 |
5.2.2 地下河水化学特征分析 |
5.3 典型实例二—重庆排花洞地下河 |
5.3.1 地下河发育、分布情况 |
5.3.2 地下河水化学特征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取的学术成果 |
(8)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以西南地区山地城镇为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
1.2.1 山地与山地城镇概念 |
1.2.2 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 |
1.2.3 西南山地城镇的研究范畴 |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论文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组织构架 |
1.5.3 论文内容安排 |
2 山地城镇的环境特征与选址分布 |
2.1 山地城镇生成发展的环境特征 |
2.1.1 异质性与自相似性的自然生态特征 |
2.1.2 难达性与复杂性的交通结构特征 |
2.1.3 封闭性与多样性的文化结构特征 |
2.2 山地城镇空间分布规律 |
2.2.1 城镇随农业资源分区分布 |
2.2.2 城镇沿江河呈树枝状分布 |
2.2.3 城镇趋矿源区位点状分布 |
2.2.4 城镇因军事防御带状分布 |
2.2.5 城镇以路为线串珠状分布 |
2.3 山地城镇选址的空间区位 |
2.3.1 山水格局与传统选址“模式” |
2.3.2 山地地貌形态与山地城镇选址 |
2.3.3 山地河流形态与山地城镇选址 |
2.4 小结 |
3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图谱 |
3.1 山地城镇结构类型分类 |
3.1.1 空间结构形态的类型分类 |
3.1.2 山地地形特征的分解简化 |
3.1.3 地貌形态与空间形态的综合 |
3.2 山地城镇结构形态类型实证 |
3.2.1 团块形态特征的结构类型 |
3.2.2 带状形态特征的结构类型 |
3.2.3 放射形态特征的结构类型 |
3.2.4 组团形态特征的结构类型 |
3.3 山地城镇结构形态图谱 |
3.3.1 团块形态谱的城镇结构特征 |
3.3.2 条带形态谱的城镇结构特征 |
3.3.3 放射形态谱的城镇结构特征 |
3.3.4 组团形态谱的城镇结构特征 |
3.4 小结 |
4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历史进程 |
4.1 适从而渐进的山地聚落空间演化 |
4.1.1 聚居规模和外部形态适从地形的演化 |
4.1.2 聚落空间结构等级差序渐进式的演化 |
4.2 定制而求变的山地城镇空间演化 |
4.2.1 城镇空间形态从规范型向自由式的演化 |
4.2.2 城镇内部结构从礼制性向实用性的演化 |
4.2.3 空间成长由城郭分离到附城建郭的演化 |
4.3 被构而转型的山地城镇空间演化 |
4.3.1 城镇用地结构从单一性向多样性演化 |
4.3.2 城镇空间成长从封闭型向离散型演化 |
4.3.3 山地城市多区离散组合的结构模式 |
4.4 自觉而新生的山地城镇空间演化 |
4.4.1 产业空间与人居空间从分散到集聚的演化 |
4.4.2 城市空间从地面向高空和地下空间发展 |
4.4.3 空间结构从缓慢单一到剧烈多元的演化 |
4.5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成长的模式 |
4.6 小结 |
5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与演化机制 |
5.1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力 |
5.1.1 自然环境因素的催生与规限影响 |
5.1.2 政治文化因素的促变影响 |
5.1.3 经济技术因素的助长影响 |
5.1.4 影响力演化过程和综合作用模式 |
5.2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的自组织演化机制 |
5.2.1 开放与非平衡是结构变化的前提 |
5.2.2 涨落与失稳是结构变化的诱因 |
5.2.3 竞争与协同是结构发展的动力 |
5.2.4 突变与渐变是结构发展的方式 |
5.2.5 分叉与选择是结构发展的路径 |
5.3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化的逻辑进程 |
5.4 小结 |
6 历史经验、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 |
6.1 山地城镇空间演化的历史经验 |
6.1.1 基于对山地环境多层面的自适应律 |
6.1.2 基于对城镇功能积极响应的协同律 |
6.2 空间结构演化的现实困境 |
6.2.1 城市与乡村分割对立及极化发展的矛盾 |
6.2.2 城镇快速发展与结构调整滞后的矛盾 |
6.2.3 人地关系无序、灾害威胁加剧的问题 |
6.2.4 绿地系统缺失、生态网络破碎的问题 |
6.2.5 地域文化趋同、城镇特色衰微的问题 |
6.3 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化的优化策略 |
6.3.1 前提策略——建立山地特色的开放空间体系 |
6.3.2 保障策略——建立生态安全的空间格局 |
6.3.3 方式策略——建立高效协调的空间结构 |
6.3.4 路径策略——建立动态成长的管理机制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9)三峡库区公路碎石土路基渗流弱化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碎石土散体材料特性研究 |
1.2.2 渗流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1.2.3 研究进展评述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库区重庆碎石土路基渗水破坏类型及特征 |
2.1 三峡库水位变化及地质灾害分布 |
2.1.1 库水消落区分布及库水调度 |
2.1.2 库区重庆地质灾害分布 |
2.2 库区重庆区域地貌及地质特征 |
2.2.1 库区重庆区域地貌 |
2.2.2 重庆库水影响区载地质特征 |
2.3 库区重庆公路碎石土灾害类型及诱因分析 |
2.3.1 重庆公路概况 |
2.3.2 库区重庆公路路基灾害诱因 |
2.3.3 库区重庆公路碎石土路基灾害类型 |
2.4 本章小结 |
3 路基碎石土物理力学特性及其渗水强度参数研究 |
3.1 碎石土材料特性 |
3.2 路基碎石土基础参数测试 |
3.2.1 路基碎石土颗粒级配 |
3.2.2 碎石土试验级配的确定 |
3.2.3 碎石土物理参数 |
3.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 碎石土压缩模量梯度变化规律 |
3.3.1 试验设计 |
3.3.2 压缩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 碎石土抗剪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3.4.1 试验设计 |
3.4.2 P-S 曲线及试验值 |
3.4.3 细粒土百分含量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
3.4.4 细粒土含水量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
3.4.5 细粒土百分含量及其含水量对 C、φ的影响 |
3.4.6 室内试验与现场大剪试验的对比 |
3.5 碎石土三轴试验 |
3.5.1 试样制作及试验设计 |
3.5.2 碎石土三轴 CD 试验曲线 |
3.5.3 试验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
3.6 现场静载荷试验 |
3.7 库区碎石土参数区域特征 |
3.8 本章小结 |
4 库区公路碎石土路基流-固耦合分析 |
4.1 路基碎石土渗透特性影响因素 |
4.2 路基碎石土渗透特性试验分析 |
4.2.1 达西渗流定律 |
4.2.2 碎石土渗透试验参数 |
4.3 公路碎石土路基流-固耦合计算 |
4.3.1 碎石土流-固耦合的计算模型 |
4.3.2 碎石土渗流系数的动态函数 |
4.4 本章小结 |
5 库区公路碎石土路基渗流弱化稳定性分析 |
5.1 含水量对路基碎石土力学特性影响分析 |
5.1.1 含水量对碎石土力学特性的影响 |
5.1.2 库水对碎石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
5.2 库水位下降碎石土路基浸润线的确定 |
5.2.1 潜水非稳定渗流计算模型的建立 |
5.2.2 库水位下降时滑体内浸润线的求解 |
5.2.3 计算公式的简化求解 |
5.2.4 稳定库水斜倾浸润线的计算 |
5.2.5 库水位下降倾斜隔水层浸润线的计算 |
5.3 库水位影响下的路基弱化计算 |
5.4 碎石土路基边坡算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巫山某公路碎石土滑坡稳定性分析 |
6.1 碎石土滑坡区域概况 |
6.2 滑坡区区域工程地质 |
6.2.1 地层岩性及水文地质条件 |
6.2.2 地下水类型及分布 |
6.2.3 地质构造与地震 |
6.3 公路碎石土滑坡形成机制 |
6.3.1 滑体形态 |
6.3.2 滑坡成因 |
6.4 滑体物质组成及物理参数 |
6.4.1 滑体组成 |
6.4.2 滑体物理参数取值 |
6.5 碎石土滑坡稳定性分析 |
6.5.1 滑坡渗流数值计算 |
6.5.2 碎石土典型渗水滑面稳定性计算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10)基于“反规划”理念的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发展研究 ——以重庆市丰都县重点规划乡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外研究综述 |
1.4 国内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反规划"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
2.1 "反规划"的理论释义 |
2.2 "反规划"的工作程序 |
2.3 "反规划"成果——生态基础设施 |
2.4 "反规划"的实现方法——景观安全格局途径 |
第3章 研究区域选择和数据准备 |
3.1 研究区域选择 |
3.2 研究数据准备 |
第4章 构建研究区域的景观安全格局 |
4.1 研究区域景观概况 |
4.2 研究区域的景观过程分析 |
4.3 区域景观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
4.4 区域生态基础设施(EI)规划 |
第5章 基于"反规划"理念的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发展格局预景 |
5.1 基于不同EI标准的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发展模拟 |
5.2 区域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发展策略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四、重庆丰都弹子台水库工程地质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峡库区丰都—涪陵段滑坡稳定性评价及危险性预测[D]. 蔺力.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2)
- [2]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空间单元”研究 ——基于灾害链视角[D]. 郭辉. 重庆大学, 2016(03)
- [3]库水作用下三峡库区涪陵段滑坡稳定性研究[D]. 李益陈.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
- [4]三峡库区乌江流域灰岩顺层滑坡形成机制及其稳定性研究[D]. 张思远.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4)
- [5]深卸荷裂隙带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趾板基础处理研究[D]. 李鲲鹏. 重庆交通大学, 2014(03)
- [6]加强水利水务建设,促进丰都可持续发展[J]. 隆秀. 企业技术开发, 2014(02)
- [7]四川盆地盆周山地地下河发育分布规律统计分析[D]. 曹嘉一弘. 成都理工大学, 2013(12)
- [8]山地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以西南地区山地城镇为主[D]. 吴勇. 重庆大学, 2012(05)
- [9]三峡库区公路碎石土路基渗流弱化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D]. 郑志明. 重庆大学, 2012(02)
- [10]基于“反规划”理念的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发展研究 ——以重庆市丰都县重点规划乡镇为例[D]. 黎藜. 西南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