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气结构的衔接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郭笑甜[1](2021)在《中国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易读度的对比研究 ——以《三国演义》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典名着原着和改写本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名着阅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改写本质量参差不齐,目前急需对中国古典名着原着和改写本进行系统的易读度研究。以往易读度研究多聚焦于语言的形式特征和心理认知因素,忽视了语言的意义。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易读度研究以意义为核心,重视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可以有效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中,语篇功能是语言在意义选择的基础上动态构建语篇的使能功能,由包括互文、主位、信息和衔接的组篇系统表征,涉及语篇间意义关联、概念意义、人际意义等语篇的意义关系。基于语篇功能的研究可以将各种意义关系有机地关联起来,从整体性的视角阐释语篇意义。本研究从语篇功能出发,选取《三国演义》原着及其三个分别主要面向外国学习者、国内小学生和青少年读者的改写本为例,分析名着原着和改写本在语境中不同的组篇选择即语篇功能的不同体现形式,研究不同体现形式和语篇易读度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不同体现形式产生的动因。研究发现中国古典名着原着和改写本在语篇功能体现形式即组篇系统上的差异涉及互文、主位、信息和衔接四个子系统。原着和改写本互文系统的差异涉及原着和改写本之间的语篇间互文、原着和改写本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语篇和语境之间的语篇间互文、原着和改写本的语篇内互文三个方面。主位和信息系统的差异涉及小句主述结构、语篇的超主位和宏观主位、主位推进模式、主位链、信息结构、信息单位的意义六个方面。衔接系统的差异涉及及物性、语气、时态、指称、替代、省略、连接、重复、搭配九种衔接手段。比如改写本中语篇间抽象意义互文数量均明显少于原着,在三个改写本中,面向外国学习者的改写本抽象意义的互文数量最少,面向国内小学生的改写本居中,面向国内青少年的改写本抽象意义的互文数量最多。原着和改写本之间不同的语篇功能体现形式大多影响到语篇的易读度。根据其涉及层面,和易读度相关的因素可分别归入小句及以下层面和语篇层面,具体包括:涉及小句及以下层面的语篇内词句互文、小句主述结构、信息结构、时态手段、指称手段、替代、省略、重复和搭配;涉及语篇层面的语篇间抽象意义互文、语篇内正副文本互文、宏观主位和超主位、主位推进模式、主位链、信息单位的意义、及物性结构体现的意义关联,语篇语气关联、时间关系、指称链和连接关系。通过对上述因素的综合分析,本研究发现三个改写本在词汇-语法层、语义层和语境层具有不同的易读度。其中,词汇-语法层和语境层的语篇易读度从高到低排序为:面向外国学习者的改写本,面向国内小学生的改写本和面向国内青少年的改写本;语义层的易读度从高到低排序为:面向国内小学生的改写本,面向外国学习者的改写本和面向国内青少年的改写本。语篇易读度在词汇-语法层和语义层的不同排序说明易读度研究不仅要注重形式特征如字词量、句长等的研究,更需关注和意义相关的因素的研究;不仅要关注小句等语法单位,更要注重语篇。语篇是语言系统在适应语境过程中调整出的意义的最佳组织模式。通过对语篇生成机制的分析,本研究发现中国古典名着原着和改写本语篇功能的不同体现形式的原因在于语境,涉及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的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变量。具体来说,原着和改写本在宏观层面的语场上基本一致。但原着和改写本分别涉及了不同身份的参与者即不同身份的改写者和读者,语旨明显不同。而语旨的不同引起了语式相应的变化,针对不同的读者,原着和不同改写本具有不同的交际目的。语旨和语式的不同,进一步引起了更精密层级上语场的变化。语场、语旨和语式一起形成了不同的情景语境。同时,文化语境中的差异如不同时代的阅读需求、不同读者人群的文化背景也潜在地制约着语篇。改写本在生成过程中为适应语境的不同而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为更好地帮助改写者认识改写过程中组篇系统的变化及其对易读度的影响,本研究提出了语篇功能视角下改写遵循的普遍原则,包括情景性、交互性、意义一致性、渐进性、显化、具体化、聚焦和文化适用八条原则。本研究表明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汉语易读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它可以从意义视角对易读度影响因素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不仅为汉语易读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而且还可以为名着改写、阅读材料编写和分级等提供借鉴。
韩文羽[2](2020)在《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三个平面”的语法观为理论基础,结合“两个三角”、情态系统,借鉴语体语法、语法化、主观性与主观化、认知语法等相关理论的研究,运用共时与历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微观角度对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作出描写与分析。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确定了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与范围(共12个成员),并将其分为“必”类(必、必定、必然、必将、势必)、典型“定”类(定、定然)、“准”类(准、一准、准保、准定)、边缘“定”类(一定)四类。本文的着重研究对象是“必”类。全文共有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内容是回顾选题缘起,说明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综述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在副词和情态系统中的研究现状;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为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与类别。一方面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总结,以五条参考标准来界定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和范围:1.状位性:位置固定,不能位于主语前,基本出现在句中,大多为VP副词。2.一般出现在“是”的前面。3.表否定情况时,通常出现在“不”的前面。4.主观性:主观评注不是表现在句法位置的最外层,而是命题意义的最外层。5.前置性:和他类副词(指情态副词以外的他类副词)共现、连用时基本位于最前面。另一方面结合句法分布特征、语体和原型理论为根据上述标准确定的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成员划分类别:1.“必”类:必、必定、必然、势必、必将2.典型“定”类:定、定然3.“准”类:准、一准、准保、准定4.边缘“定”类:一定第三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必”的语法功能。我们从三个平面入手,考察了“必”最常见的句法位置、“必”与他类词的同现关系(如“必”可以后接光杆动词和光杆形容词,并可以用【+持续性】对其后接动词进行归纳)、“必”的古今词义对比、“必”的语义活跃因子、“必”的语义指向(提出间隔后指和紧邻后指的区别),“必”与语体、句类、句态、“体”以及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的语用关系,并通过这些语用关系透视“必”在句法形式上的表现,分析“必”能够出现在广告语体中的原因。第四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定”的语法功能。这一章同样从句法层面、语义层面、语用层面三个角度分析“必定”的语法功能,在描写“必定”与否定词、他类副词、动词、形容词及句末语气词的同现情况时,对比“必定”与“必”的共性与个性,分析“必定”与“一定”具有相似功能的原因,并通过“必定”的词典释义、语义活跃因子、语义指向和所分布的语体、句类、句态、“体”规律,可连接的三种背景信息与焦点信息真值程度的关系,发现并解释“必定”句法现象的产生原因,对比“必定”与“必”语法功能的异同。第五章通过句法功能、语义功能、语用功能研究“必然”的语法功能。“必然”是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核心成员,因此我们采用与“必然”相关的语义特征对这一类情态副词进行命名。“必然”既能够显现大多数成员具备的典型特征,也会表现自己的独特个性。现代汉语中的“必然”因为具有不同的词性,所以根据它与否定词、他类副词、情态动词的连用情况,可以对其副词词性作出界定。句法形式不仅和普遍语法理论相关,根本上直接受到交际意图的影响,甚至交际意图可以对语言形式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对“必然”的词典释义、语义活跃因子、语义指向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它与“知道”、“认为”、“想到”等认知类谓宾动词及后面解释说明内容的语义关系,说明其对连谓结构、兼语结构的指向辖域,并探讨“必然”与句类、句态、语体、“体”以及“必然”连接因果关系下背景信息与焦点信息的能力,并总结“必然”、“必定”、“必”的语法功能差异。第六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势必”的语法功能。为方便“势必”同其他“必”类作出对比,本章的考察项目和“必定”、“必然”一致。但因“势必”是由跨层结构凝固而成的副词,具有特殊的词汇化过程,所以我们对此作出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势必”和“必然”、“必将”是共性较强的三个副词,所以在本章会加强“势必”同“必然”的对比,并在下一章继续对“势必”和“必将”作出对比。由于“势必”可能具有消极的情态倾向,所以它在交际中可以发挥交互主观性的作用,即消极意义不一定作用于当前句,可能作用于听话者也可能作用于交际双方(详见第六章第二节)。在考察“势必”和语体的关系时,我们发现少见于文艺语体的“势必”以最大比例出现在日本翻译文学作品中。第七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将”的语法功能。本章采用与前面相同的研究思路考察“必将”的语法功能,说明“必将”的个性,并在此基础上,从“必将”、“必然”、“势必”与情态动词搭配时的语义指向和被正负向语境的选择倾向出发,对比“必将”、“必然”、“势必”的语法功能。第八章为结语。这一章我们对全文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姚颖赪[3](2020)在《主观性视角下的“当然”研究及教学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当然”作为《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甲级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是汉语学习者应该重点掌握的词汇之一。近年来,主观性理论成为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为了更深入、全面地研究“当然”一词并促进其中文教学,本文以主观性理论为基础,分析“当然”三种不同用法的主观性表现及演化过程,并结合近似词对比和偏误分析探讨“当然”的主观性研究对于其中文教学的启示和应用。首先,本文考察了“当然”和主观性理论的研究现状,简述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接着,本文选取了 2019年《人民日报》的784条报刊语料,基于语料定量定性分析对“当然”不同用法的主观性特征进行了细致的描写。然后,本文将“当然”与近似词进行了对比辨析,发现主观性是“当然”区别于其他近似词的关键因素。随后,本文分析了收集自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273条“当然”的偏误句,认为“当然”的主观性研究可以帮助指导学生纠正偏误。最后,结合上述研究结论,本文设计了一份“当然”的中文教学方案,希望能为“当然”的中文教学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
巴丹[4](2018)在《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篇章衔接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评注性副词是副词研究的重要课题和热点问题。较之描摹性副词、限制性副词,评注性副词受到学界更为热烈的关注。但从总体上看,以往研究多局限在单句内部,重点从主观化、语法化和情态范畴等角度来展开研究。对评注性副词的篇章衔接功能的研究则相对单薄,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分散的单个副词、以及传统意义上的典型的“关联副词”的研究。而对于整个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全面、系统研究则相对不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功能主义语言学思想为指导,篇章语言学理论为出发点,植根于现代汉语副词的事实,对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的篇章衔接功能进行系统性与专题性、多层次与多角度的综合研究。将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从单纯的句子层面扩展到复杂的篇章层面,采取共时分析与历时考察、总结归纳与演绎推理、静态描写与动态呈现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中具有篇章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进行多角度的探索。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共有十二章,前三章从总体层面论述了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的篇章功能与相关现象:确定了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的界定标准和研究范围;总结了评注性副词的衔接类型和衔接方式;论述了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成因与发展趋势,揭示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形成与语法化、人际互动以及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探讨副词与连词、话语标记的区别与联系,阐释副词衔接功能的形成机制。进而展示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演化逐层渐进的风貌,揭示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与其它连接成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性差异。在前三章的基础上,第四到十二章共九章,分别选取“最好、确实、似乎、自然、反而、敢情、反正、只好、无怪乎”等九个评注性副词进行篇章衔接功能的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涵盖了六种衔接类型,包括解注关系、增补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让步关系、转折关系等。此外,通过对语义相近的副词进行辨析,将副词的个案研究范围延伸到“迟早、高低、好歹、横竖、死活、早晚、左右、管情、当然、反倒、无怪、难怪、怪不得”等十三个评注性副词。以期通过个案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深化对前三章的理论认识,达到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理论提升和个案描写相佐证、典型副词与同类副词相比较的研究目的。对汉语中具有衔接功能的副词从句法分布与语义关系、衔接功能与情态功能、演变过程与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的探索。最后的结语对全文的基本观点与主要创见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归纳,并进一步反思了研究的局限与不足,对后续研究进行了规划和展望。
蔡俊杰[5](2018)在《汉语信息传递中的言实性表达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从信息传递角度对汉语语法中体现语言信息质性特征的言实性表达进行的相关研究。在研究中我们首先在对信息以及语言信息相关研究的梳理中讨论信息传递过程中言听双方是如何通过互动来传递信息的,指出了信息内容的真实性是交际目标达成的先天性规定,在质性特征表达上言者会使用语音、词、语法等手段来作为表达形式,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表征形式就是言实性表达。言实性表达是信息传递中对信息真实性的主观性表达,是附加在命题信息之上对信息真实性的主观确认性评价。言者在言语交际中通过言实性表达以及相关范畴的组配来实现人际功能与篇章功能的协调,从而促进交际目的实现。本文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梳理语言信息理论的相关研究,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指出本文的主要努力方向。第二章主要解读信息的传递过程以及信息的本质、信息传递的相关理论研究等,并对信息的质性特征以及语法表现形式进行了梳理,主要是对言实性表达的定义、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本文第三章主要是对言实性表达的中的言实性语气副词进行的描写与分析。言实性语气副词是汉语中对命题信息内容真实性进行主观确认的一类语气副词,可以分为句内限制修饰型(N型)和句外评价连接型(W型)。N型分布在句内,主要体现情态上的确认性评价,W型分布位置灵活,除了体现情态上的评价意义,还具有篇章功能。第四章对言实性话语标记进行总体性分析,言实性话语标记作为元话语成分,可以对部分命题信息或整个命题信息或者一组命题信息进行言实性确认评价,在信息传递中除了组织语篇信息,还具有交互主观性。第五章第七章对言实性表达的内部以及言实性表达与或然情态、必然情态、传信范畴之间的组配共现模式进行分析与描写。言实性表达内部之间的组配共现主要是为了对情态功能的进一步增强和实现人际功能、语篇功能的协调统一。言实性表达与或然情态范畴之间的组配是为了实现评价功能上的确认与非确认以及对礼貌原则的兼顾。言实性表达与必然情态范畴之间的组配是为了实现肯定性断言基础上的主观确认,实现逻辑推理与主观评价的协调与加强,另外也包括人际功能与语篇功能的协调统一。言实性表达与传信范畴之间的组配是为了给言者的主观确认提供逻辑推理的前提与基础,共同构成论证结构,实现传信与传情的合作,以此增强言者确认性评价的可信度。第八章从合预期信息标记“果然”和反预期信息标记“其实”的对比出发,从使用语境、语义结构、语用功能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二者合预期与反预期的语义特征制约了“果然”和“其实”的语篇分布模式,他们在功能上主要标记验证性的真实信息和修正性的真实信息,并形成语篇组织上的语义连贯。第九章对言实性话语标记的个案“不瞒你说”进行分析。言实性话语标记“不瞒你说”是一个体现言听之间交互主观性的典型代表,“不瞒你说”在语篇分布上主要用于口语语体,体现了从言者到听者的关照和对信息真实性的确认性评价,“不瞒你说”传递了证据义和情态义,同时还是书面语篇衔接连贯和口语话轮转接的标记。第十章我们对言实性表达的交际与认知解释进行了总结。言实性表达所代表的语法意义是在主观性表达上对信息内容真实性的确认。从立场表达的视角来说,言实性表达是言者认识立场的表达,言者使用言实性表达是为了构建言者/作者、听者/读者以及所传递信息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语言的元功能视角来说,言实性表达是信息传递过程中对语言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协调,体现了信息传递中言者在信息编码上对质的原则的遵守,是交际的合作原则在言者编码上的主观表现。
李琳[6](2018)在《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及其相关构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将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及相关构式作为研究对象,在前人丰硕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各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做详尽的描写与分析,对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相关构式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认知语法、构式语法,言语行为理论,语法化等语言学理论对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及其相关构式做出一定的认知与解释。文章分为九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说明文章的研究对象、选题意义、研究综述、本文的研究理论与方法视角、语料来源。第二章重点对疑问代词中最具代表性的几类疑问代词“什么”、“怎么”、“哪里”、“谁”的非疑问用法进行全面地描写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其语义特征、句法功能和语用功能。对语言事实的充分描写是进行合理语法解释的前提与基础。对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语义特征,句法语用功能的描写分析将有助于对其非疑问用法语法化的分析,也将有助于对其相关构式的研究。第三章到第六章对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相关构式进行分类,按照构式整体的意义分为否定类构式、反预期类构式、顺承类构式、其他构式四类。分别对每一类构式进行研究。第三章选取“(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什么X不X”、“哪里是X,分明/明明/简直/根本/俨然/恰恰是Y”三个否定义构式进行分析研究。表否定的这三个构式都非常具有特色,形成一定的框架格式,因而更具有形式上的特征性。另外,本章还对“什么+NP”、“X什么Y”、“X什么X”、“什么+引述成分”、“X什么”等否定构式进行了简单的描写分析。第四章对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中的反预期类构式“怎么”、“哪知(道)/想/料”、“谁知(道)/想/料”进行分析研究。这类构式在篇章中都具有语篇衔接功能,在语用上具有主观情态功能,且已经发展成为话语标记。第五章对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中具有紧缩复句形式的构式“V1多少V2多少”、“V1什么V2什么”、“怎么X怎么Y”进行分析研究。这类构式中前后两个疑问代词分别在语言线性序列上间隔共现,具有关联性质,前后两个疑问代词存在逻辑上的倚变关系。构式整体义在经过整合后更加强调凸显前后项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淡化了构式中动词的动作行为义。第六章讨论了“那什么”和“谁让/叫”两类构式。“那什么”具有指代功能,在交际中也可以作为话语标记使用,具有语篇衔接功能。“谁让/叫”类构式根据语义可以分为A、B、C三种。B,C型表反问。B型表责备的语气更强烈,C型中的“谁”在现实世界和可能世界中均不存在,由于宾动词的非典型性,致使主动词“让/叫”失去了操纵性,从而实现了去操纵化。C型“谁让/叫”句是一个归因句,均是对事件的发生或结果进行归因解释。第七章从共时平面的角度考察疑问代词的共时语法化过程,探讨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生成机制,主要从语用因素和认知理据两个方面来分析非疑问用法形成的诱因。疑问代词从表示疑问的用法到表示非疑问用法的语法化过程,是单向性路径的演变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客观意义逐渐缩减而主观性意义逐渐增加的主观化过程。第八章着重探讨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及其相关构式的话语功能,主要包括它们的语篇功能,话语标记功能,在具体语境中的规约化及上下文中体现出来的立场表达等。在篇章功能方面,很多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的相关构式具有一定的篇章衔接功能和语篇推进功能。第九章为结语,主要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李洁[7](2018)在《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研究》文中指出“现代汉语拷贝结构”是指:同一句法成分在同一结构中的不同的句法位置出现两次,并导致产生结构义的结构形式。拷贝结构在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是一种颇具特色的句法结构形式。本论文在大规模语料统计基础上,采用多平面和多角度的研究方法,对现代汉语拷贝结构进行了探讨。首先,把“拷贝”与“重复”、“重叠”的进行了区别性分析,并对“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给予界定,列出在现代汉语中常见的拷贝结构形式。其次,细致分析了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的形式特点和构成手段。根据拷贝的结构形式,将拷贝结构分成双边框架式和单边框架式两种类型。拷贝结构主要有拷贝成分的话题化、小句紧缩、对举和语义隐含四种手段。第三,深入探讨了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的特征、功能和形成动因。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的主要特征有四个方面:具有口语语体色彩、结构的独立性差、多为对称型结构、可以无限排列等。分别从句法、语义、语用的角度考察了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的功能。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的形成动因,主要有四个:主观强调的目的、对称的审美心理、语言的经济原则和较高的使用频率。第四,从拷贝结构的形式入手,分析了“同语结构”。汉语界比较认同的典型的同语结构主要是两类:一是判断式的“X+(adv)+是+X”结构;二是让步式的“X是X”结构。对同语结构“X就是X”和“VP也是VP”进行了个案研究。第五,从语篇衔接的角度观察了现代汉语回声拷贝结构。回声拷贝结构并非只有“X就X”结构,让步义的“X是X”在交际中也常常是一种回声拷贝结构。第六,从话题的角度,分析了拷贝式话题结构。对“V也/都V”和“V了也就V了”进行了个案分析。第七,从结构的内部语义入手,分析了现代汉语连锁结构。现代汉语连锁结构是内部含有倚变关系的句法结构。“V1一M+V2一M”和“V一M算(是)一M”都是数量短语连接的连锁结构。第八,从词汇化的角度对拷贝式类固定短语进行了分析。并对“说V就V”和“大V特V”进行了个案研究。第九,拷贝式结构固化程度最高的就是拷贝式习语形式。对拷贝式习语“个顶个”和“谁跟谁”进行了个案研究。第十,总结归纳了论文的主要观点、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
谢文娟[8](2018)在《相互抵牾的语气副词小句内兼容模式研究》文中提出语气副词是现代汉语副词中功能和用法比较复杂的一类,目前语言事实中出现了大量的相互抵牾的语气副词相互兼容的现象。本文选取相互抵牾的语气副词小句内的兼容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认知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等理论的研究方法重点探究其兼容模式、特点和功能、理据和动因。本文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重新对语气副词分类。本文首先将语气副词分为功能类和意志类两个大类。功能类包括疑问类和感叹类,意志类包括确认类、揣测类、必要类、意愿类、料悟类和侥幸类。确认类又包括证实类、指明类和确信类。揣测类又包括或然类和必然类。料悟类又分为预期类、反预期类、领悟类和契合类。其中,比较典型的相互抵牾的语气副词兼容共现的情况有以下三种:即必然类和或然类语气副词兼容,确信类和或然类语气副词兼容,预期类和反预期类语气副词兼容。第二部分,探究必然类和或然类语气副词兼容模式。其兼容模式包含句中状位并存连用、句中状位间隔合用、外附全句和内附谓语、内附谓语和内嵌定语。该兼容模式的特点和功能是:第一,“或然类+必然类”数量远多于“必然类+或然类”。第二,该模式语气副词具有表述性功能和衔接性功能。第三,该模式具有削弱式必然和加强式或然的功能。第三部分,探究确信类和或然类语气副词兼容模式。其兼容模式包含句中状位并存连用、句中状位间隔合用、前置独用和内附谓语、外附全句和内附谓语、前置独用和外附全句、内附谓语和内附宾语。该兼容模式的特点和功能是:第一,“或然类+确信类”数量远多于“确信类+或然类”。第二,该模式语气副词具有表述性功能和衔接性功能。第三,该模式表达说话人的委婉式确信和加强式揣测。第四,该模式表达说话人的认同式确信和怀疑式确信。第四部分,探究预期类和反预期类语气副词兼容模式。其兼容模式包含句中状位并存连用、句中状位间隔合用、外附全句和内附谓语、内附谓语和内附补语。该兼容模式的特点和功能是:第一,该模式中“反预期+预期”数量远多于“预期+反预期”。第二,以“并存连用”兼容模式为主。第三,该模式中语气副词以表述性功能为主。第四,该模式表达复合预期。第五,该模式语气副词兼容具有双重预设触发功能。第五部分,揭示相互抵牾的语气副词小句内兼容的层级性。兼容的层级包括表层层级和深层层级。表层包括并列层级和嵌套层级,深层均是语义嵌套层级。深层层级可以解释相互抵牾的语气副词兼容的合理性。第六部分,相互抵牾的语气副词小句内兼容模式产生的动因和理据有:主观性及交互主观性的影响、会话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制约、不同观点的兼顾、语篇衔接的需要、不同预期的包容。
赵梦雪[9](2017)在《普京政治语篇的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执政期间,曾三次被《时代》周刊推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而普京所获得的巨大影响力离不开其发表的政治语篇。正是借助政治语篇,普京的政治意图得以表达,其政治目的得以实现。本文通过整合普京政治语篇中语言材料的形式构造,进而整合出政治语篇的主题思想,分析出了普京在政治语篇中试图传递的政治意图,进而探究了普京形象是如何被塑造的。当我们把语篇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时,其研究方法不同于语篇各组成要素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应考虑到语篇全文层面具有的范畴,诸如:语篇信息性、情态性、连贯性、整体性等范畴。而从整合的视角研究这些语篇范畴,有助于语篇接受者更深刻地解读语篇主题思想,剖析语篇作者创作意图及情感态度。对语篇进行全方位的整合研究,除了其宏观全文层面,我们也需要考虑其微观的小句层面。在这一层面,系统功能语言学所提出的语篇衔接与语篇整合有着密切的关联。其在句子层面总结出的丰富衔接机制对语篇的整合研究更有借鉴意义。语篇衔接是谋篇的意义概念。衔接不仅能够在内部把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整合成一个语篇,同时还能够把语篇与语境相结合,所以语篇衔接不仅包括语篇内部的衔接机制,也包括语篇与语境相联系的机制。连贯且完整的语篇不仅要自身形成一个整体,同时还要符合语境,即要在语境中行使其适当的功能。因此,我们在研究中也考虑到了将语篇与语境联整合起来的语域问题。本文由绪论、正文、结束语三大部分组成。绪论中明确了本论文的选题动机、研究对象、本论文研究任务、选题价值及新意、研究方法及语料说明和论文结构等。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本论文的理论基础,本章中重点回顾了语篇整合、语篇的范畴理论及系统功能思想的研究成果,探究了从多层级研究研究语篇整合的可行性。第二章从宏观视角对语篇全文层面的信息性、情态性、连贯性和整体性进行分析,同时探讨它们与语篇整合之间的关联。第三章从微观视角重点分析了语篇与系统功能视阈下的衔接及语域之间的关联。第四章采用举例法及语料库分析法重点探讨了语篇整合的形式表达手段。第五章借助语料库手段等研究了语篇整合的语义实施手段。结束语部分总结了语篇范畴理论和系统功能思想如何在整合思想的统领下应用于语篇分析,同时基于形式和语义整合手段的结果总结出了普京的领袖形象。
赵常玲[10](2017)在《功能语境视角下的《中庸》英译本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为视角,对《中庸》的陈荣捷译本和休中成译本进行比较分析,以探究两个译本意义体现形式的特色,并从语境视角对产生译本差异的原因进行阐释,以期为以《中庸》为代表的典籍翻译理论与实践带来新的启示。语境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解释力和可操作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语篇分析和翻译研究,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无论是功能语境理论自身还是其与翻译研究的结合,都存在一些值得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从功能语境理论自身来看,关于情景语境的语域与语言功能耦合关系的讨论居多,而对文化语境的探讨明显不足。而翻译中的语境研究主要围绕原文与译文在语境各层次之间的对应关系展开,尤其是原文与译文情景语境语域组成要素及其体现形式的对应与转换关系,但对产生译本差异的语境要素作用机制关注较少。为了更好地对《中庸》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本研究对功能语境理论进行了再思考与拓展并对翻译研究中的语境转化机制进行了初步地探讨。基于功能语境理论框架,本研究对《中庸》原文及其两个英译本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两个译本均较为忠实地传达了原文意义,但在具体体现形式上仍存在一定差异:首先,从概念意义体现形式来看,陈译小句过程类型与原文更为接近,休译关系过程比例高于原文和陈译,而心理过程少于陈译,且被动结构大于陈译。从逻辑语义关系来看,休译的嵌入小句比例明显高于陈译,逻辑意义层次及所涉及参数较多,说明休译解释性内容较多,句式较为复杂。其次,从人际意义体现形式来看,在语气上,陈译较忠实于原文语气结构,而休译祈使句多于陈译,感叹句少于陈译,说明休译与读者互动较多,但减少了原作者个人情感表达与评价性内容。从情态词来看,休译情态表意愿的义务情态词高于陈译,而意愿情态词低于陈译和原文,表明译者受到译入语思维方式及宗教文化的影响,认为在实践中庸之道的过程中,人们应履行适当的义务和承担相应的责任。从评价性资源来看,休译消极意义词汇比例高于陈译,说明译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译入语宗教因素的影响。最后,从语篇意义体现形式来看,宏观层面上,陈译注释较少,原文语篇题材完全采用朱熹注释本,而休译增加了对原文段落的划分、设定各部分标题并增加大量文内注释及开篇引言。语篇微观层面上,休译特殊主位较多,语法词汇等衔接手段也高于陈译和原文,说明休译为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对原文语篇结构进行了适当调整。在语言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从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角度对产生两个译本意义体现形式差异的原因进行了阐释:陈译忠实于原文的情景语境配置,"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是彼此相互关联又互动统一的整体,人通过社会活动、自身内省过程以及家庭生活、政治活动等方方面面来践行"天道"与"人道"的统一。整体来看,陈译较为忠实地再现了原文情景,语言凝练,句式简洁。休译构建的译文语篇中,为使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对原文情景进行了适度调整,强化了客观情景的描写,并增加了参与者与读者的互动,译文语篇阐释性内容较多,句式较为复杂。两个译本的差异取决于两位译者的文化身份及认知倾向,陈荣捷是美籍华裔,对中国传统典籍文化尤其是中国儒家思想有较深刻的理解,深谙原文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所植根的中国传统儒学"天人合一"思想,因而较为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思想内容与哲学内涵。而休中诚为海外汉学家,受到西方"主客对立"哲学观和理性思维的影响,在译文中增加了客体参与者要素,相应减少了主体参与者要素,并减少了主体参与者的评价与判断,但增加了与译文读者的互动,从而使叙述更加客观;同时译者从译文读者阅读的期待出发,对译文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与修改,并增添了大量的背景信息和评述性内容。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研究对《中庸》及其两个英译本经验意义、人际意义以及语篇意义的体现形式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比较与分析,并从情景语境、文化语境以及译者主观能动作用等角度对产生两个译本差异的原因进行了阐释,从而避免了以往研究中主观判断、点评式的分析方法所带来的片面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庸》及其英译研究。其次,本研究将微观的语言分析与宏观的文化语境阐释相结合,并将译者主体因素纳入考察范围,构建出一个翻译功能语境模式,能够较全面地考察翻译中的语境要素及作用机制。最后,本研究进一步丰富和细化了功能语境中文化语境的相关内容,从而更好地指导语篇分析与翻译实践。
二、语气结构的衔接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语气结构的衔接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易读度的对比研究 ——以《三国演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
1.3 研究对象和语料选取 |
1.4 研究方法和意义 |
1.5 研究的总体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中国古典名着及其改写本 |
2.2.1 中国古典名着的研究 |
2.2.2 中国古典名着改写本的研究 |
2.3 易读度 |
2.3.1 传统易读度研究 |
2.3.2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易读度研究 |
2.4 语篇功能 |
2.4.1 语篇功能理论的建立 |
2.4.2 语篇功能理论的发展 |
2.4.3 语篇功能理论的融合和创新 |
2.5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语篇功能的表征系统:组篇系统 |
3.1 引言 |
3.2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思想 |
3.2.1 系统的思想 |
3.2.2 功能的思想 |
3.2.3 层次的思想 |
3.2.4 语篇的思想 |
3.2.5 语境的思想 |
3.2.6 适用的思想 |
3.3 组篇系统的层次性 |
3.4 互文 |
3.4.1 语篇间互文 |
3.4.2 语篇内互文 |
3.5 主位 |
3.5.1 小句的类型及其主位 |
3.5.2 多重主位 |
3.5.3 超主位和宏观主位 |
3.5.4 主位推进模式 |
3.6 信息 |
3.7 衔接 |
3.7.1 及物性 |
3.7.2 语气 |
3.7.3 时态和语态 |
3.7.4 指称 |
3.7.5 替代和省略 |
3.7.6 连接 |
3.7.7 重复和搭配 |
3.8 小结 |
第四章 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互文方式对比 |
4.1 引言 |
4.2 语篇间互文方式对比 |
4.2.1 原着与改写本的语篇间互文方式对比 |
4.2.2 原着及其改写本与其他语篇的语篇间互文方式对比 |
4.3 语篇内互文方式对比 |
4.3.1 词句互文对比 |
4.3.2 正副文本互文对比 |
4.3.3 图文互文对比 |
4.4 小结 |
第五章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主位和信息对比 |
5.1 引言 |
5.2 主位系统对比 |
5.2.1 小句主述结构对比 |
5.2.2 语篇主位系统对比 |
5.3 信息系统对比 |
5.3.1 信息结构对比 |
5.3.2 信息单位的意义对比 |
5.4 小结 |
第六章 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衔接手段对比 |
6.1 引言 |
6.2 及物性对比 |
6.3 语气对比 |
6.4 时态和语态对比 |
6.4.1 时态对比 |
6.4.2 语态对比 |
6.5 指称对比 |
6.5.1 指称类型及密度对比 |
6.5.2 指称衔接纽带及衔接链对比 |
6.6 替代和省略对比 |
6.6.1 替代对比 |
6.6.2 省略对比 |
6.7 连接对比 |
6.8 重复和搭配对比 |
6.8.1 重复对比 |
6.8.2 搭配对比 |
6.9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 |
7.1 引言 |
7.2 原着与改写本的语篇功能对比 |
7.2.1 语篇功能体现形式的差异 |
7.2.2 语篇功能体现形式的差异和易读度的关系 |
7.3 原着与改写本语篇功能差异的原因 |
7.3.1 语境对语篇生成的制约 |
7.3.2 语境对改写本的影响 |
7.4 原着与改写本语篇功能研究的启示 |
7.4.1 古典名着改写的原则 |
7.4.2 在阅读教学相关领域的应用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引言 |
8.2 研究发现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三国演义》原着与改写本的部分语料 |
附录2 英汉人名对照表 |
附录3 英汉术语对照表 |
(2)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1.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现状 |
1.4.1 情态副词研究回顾 |
1.4.2 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回顾 |
1.5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与类别 |
2.1 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 |
2.1.1 已有研究确定必然类情态副词性质的依据 |
2.1.2 本文确定必然类情态副词性质的依据 |
2.2 必然类情态副词的类别 |
2.2.1 已有研究的分类依据 |
2.2.2 本文对必然类情态副词的分类依据 |
2.3 小结 |
第三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的语法功能 |
3.1 “必”的句法功能 |
3.1.1 “必”的句法位置 |
3.1.2 “必”与否定词的连用 |
3.1.3 “必”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3.1.3.1 “必”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3.1.3.2 “必”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3.1.3.3 “必”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3.1.3.4 “必”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3.1.3.5 “必”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3.1.3.6 “必”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3.1.4 “必”与动词的连用 |
3.1.4.1 “必”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3.1.4.2 “必”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3.1.4.3 “必”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3.1.5 “必”与形容词的连用 |
3.1.6 “必”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3.2 “必”的语义功能 |
3.2.1 “必”的词典释义 |
3.2.2 “必”的语义活跃因子 |
3.2.3 “必”的古今词义对比 |
3.2.4 “必”的语义指向 |
3.3 “必”的语用功能 |
3.3.1 “必”与句类 |
3.3.2 “必”与口气 |
3.3.3 “必”与句态 |
3.3.4 “必”与语体 |
3.3.5 “必”与“体” |
3.3.6 “必”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3.4 小结 |
第四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定”的语法功能 |
4.1 “必定”的句法功能 |
4.1.1 “必定”的句法位置 |
4.1.2 “必定”与否定词的连用 |
4.1.3 “必定”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4.1.3.1 “必定”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4.1.3.2 “必定”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4.1.3.3 “必定”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4.1.3.4 “必定”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4.1.3.5 “必定”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4.1.3.6 “必定”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4.1.4 “必定”与动词的连用 |
4.1.4.1 “必定”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4.1.4.2 “必定”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4.1.4.3 “必定”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4.1.5 “必定”与形容词的连用 |
4.1.6 “必定”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4.2 “必定”的语义功能 |
4.2.1 “必定”的词典释义 |
4.2.2 “必定”的语义活跃因子 |
4.2.3 “必定”的语义指向 |
4.3 “必定”的语用功能 |
4.3.1 “必定”与句类 |
4.3.2 “必定”与口气 |
4.3.3 “必定”与句态 |
4.3.4 “必定”与语体 |
4.3.5 “必定”与“体” |
4.3.6 “必定”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4.4 “必定”与“必”的语法功能对比 |
4.5 小结 |
第五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然”的语法功能 |
5.1 “必然”的句法功能 |
5.1.1 “必然”的句法位置 |
5.1.2 “必然”与否定词的连用 |
5.1.3 “必然”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5.1.3.1 “必然”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5.1.3.2 “必然”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5.1.3.3 “必然”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5.1.3.4 “必然”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5.1.3.5 “必然”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5.1.3.6 “必然”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5.1.4 “必然”与动词的连用 |
5.1.4.1 “必然”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5.1.4.2 “必然”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5.1.4.3 “必然”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5.1.5 “必然”与形容词的连用 |
5.1.6 “必然”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5.2 “必然”的语义功能 |
5.2.1 “必然”的词典释义 |
5.2.2 “必然”的语义活跃因子 |
5.2.3 “必然”的语义指向 |
5.2.3.1 与认知类谓宾动词 |
5.2.3.2 与特殊格式共现 |
5.3 “必然”的语用功能 |
5.3.1 “必然”与句类 |
5.3.2 “必然”与口气 |
5.3.3 “必然”与句态 |
5.3.4 “必然”与语体 |
5.3.5 “必然”与“体” |
5.3.6 “必然”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5.4 “必然”、“必定”、“必”的语法功能对比 |
5.5 小结 |
第六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势必”的语法功能 |
6.1 “势必“的句法功能 |
6.1.1 “势必”的句法位置 |
6.1.2 “势必”与否定词的连用 |
6.1.3 “势必”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6.1.3.1 “势必”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6.1.3.2 “势必”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6.1.3.3 “势必”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6.1.3.4 “势必”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6.1.3.5 “势必”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6.1.3.6 “势必”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6.1.4 “势必”与动词的连用 |
6.1.4.1 “势必”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6.1.4.2 “势必”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6.1.4.3 “势必”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6.1.5 “势必”与形容词的连用 |
6.1.6 “势必”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6.2 “势必”的语义功能 |
6.2.1 “势必”的词典释义 |
6.2.2 “势必”的语义活跃因子 |
6.2.3 “势必”的语义指向 |
6.3 “势必”的语用功能 |
6.3.1 “势必”与句类 |
6.3.2 “势必”与口气 |
6.3.3 “势必”与句态 |
6.3.4 “势必”与语体 |
6.3.5 “势必”与“体” |
6.3.6 “势必”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6.4 “势必”、“必然”、“必定”、“必”的语法功能对比 |
6.5 小结 |
第七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将”的语法功能 |
7.1 “必将”的句法功能 |
7.1.1 “必将”的句法位置 |
7.1.2 “必将”与否定词的连用 |
7.1.3 “必将”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7.1.3.1 “必将”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7.1.3.2 “必将”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7.1.3.3 “必将”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7.1.3.4 “必将”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7.1.3.5 “必将”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7.1.3.6 “必将”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7.1.4 “必将”与动词的连用 |
7.1.4.1 “必将”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7.1.4.2 “必将”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7.1.4.3 “必将”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7.1.5 “必将”与形容词的连用 |
7.1.6 “必将”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7.2 “必将”的语义功能 |
7.2.1 “必将”的词典释义 |
7.2.2 “必将”的语义活跃因子 |
7.2.3 “必将”的语义指向 |
7.3 “必将”的语用功能 |
7.3.1 “必将”与句类 |
7.3.2 “必将”与口气 |
7.3.3 “必将”与句态 |
7.3.4 “必将”与语体 |
7.3.5 “必将”与“体” |
7.3.6 “必将”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7.4 “势必”、“必然”、“必将”的语法功能对比 |
7.4.1 “势必”、“必然”、“必将”与情态动词搭配时的语义指向对比 |
7.4.2 正负向语境对“势必”、“必然”、“必将”的语用选择对比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内容回顾 |
8.2 创新之处 |
8.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各家虚词词典对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收录情况表 |
附录B 第一套问卷《语境的正负向程度判断》 |
附录C 第二套问卷《必然类情态副词选择》 |
作者简介及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3)主观性视角下的“当然”研究及教学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当然”的历史溯源 |
二、“当然”研究现状 |
三、主观性理论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当然”的主观性研究 |
第一节 主观性视角下的“当然” |
一、“当然”的三种用法 |
二、“当然”的语义特征 |
三、“当然”的篇章位置 |
第二节 “当然”的主观性、交互主观性及主观性表达手段 |
一、“当然”的主观性表现 |
二、“当然”的交互主观性体现 |
三、“当然”的主观性表达手段 |
第二章 主观性视角下“当然”与其近似词的辨析 |
第一节 “当然”与“自然”的辨析 |
一、“当然”与“自然”的词性、语义对比 |
二、“当然”与“自然”主观性对比 |
三、“当然”与“自然”语用对比 |
第二节 “当然”与“必然”的辨析 |
一、“当然”与“必然”的词性、词义对比 |
二、“当然”与“必然”的主观性对比 |
三、“当然”与“必然”的语用对比 |
第三节 “当然”与“想当然”的辨析 |
一、“想当然”的成词溯源 |
二、“想当然”与“当然”的词性、词义对比 |
三、“想当然”与“当然”的主观性对比 |
第四节 “当然”与“理所当然”的辨析 |
一、“理所当然”的成词溯源 |
二、“理所当然”与“当然”的词性、词义辨析 |
三、“理所当然”与“当然”的主观性对比 |
第五节 “当然”与其近似词的辨析总结 |
第三章 主观性视角下的“当然”偏误分析 |
第一节 “当然”的偏误句类型 |
一、错序 |
二、误用 |
三、遗漏 |
四、误加 |
五、叠加 |
第二节 “当然”的偏误成因 |
一、“当然”本身的特殊性 |
二、母语的负迁移 |
三、学习策略的影响 |
四、教材中“当然”编排的缺陷 |
第三节 利用“当然”的主观性指导纠正偏误 |
一、根据主观性区分副词“当然”的两种不同用法 |
二、根据语境中的主观性正确选用“当然”与其近似词 |
第四章 “当然”在中文教学中的应用 |
第一节 针对副词“当然2”用法的中文教学设计 |
一、课文 |
二、教学演示 |
三、课后练习 |
第二节 对副词“当然~1”和形容词“当然”的中文教学建议 |
一、针对副词“当然~1”的教学建议 |
二、针对形容词“当然”的教学建议 |
三、其他教学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篇章衔接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对象与任务 |
0.2 研究现状与意义 |
0.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0.4 相关概念的梳理 |
0.5 研究语料和体例 |
第一章 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的界定标准与研究范围 |
1.1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界定标准 |
1.1.1 双重性 |
1.1.2 隐含性 |
1.1.3 居前性 |
1.1.4 建构性 |
1.1.5 独立性 |
1.2 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的范围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类型和衔接方式 |
2.1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的性质 |
2.2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类型 |
2.2.1 解注关系 |
2.2.2 增补关系 |
2.2.3 选择关系 |
2.2.4 因果关系 |
2.2.5 条件关系 |
2.2.6 转折关系 |
2.2.7 让步关系 |
2.3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方式 |
2.3.1 位于句首与位于句中 |
2.3.2 连续使用与配合使用 |
2.3.3 粘连前句与粘连后句 |
2.3.4 跨句衔接与跨段衔接 |
2.3.5 间隔衔接与紧邻衔接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成因与发展 |
3.1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影响因素 |
3.1.1 语法化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1.1.1 评注性副词自身的语法化 |
3.1.1.2 评注性副词系统的语法化 |
3.1.1.3 评注性副词的去范畴化 |
3.1.2 篇章结构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1.2.1 完形结构与表层结构 |
3.1.2.2 核心层次与扩展层次 |
3.1.2.3 篇章组块与信息重心 |
3.1.3 人际功能与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1.3.1 主观性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1.3.2 情态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2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发展 |
3.2.1 副词与连词的区别与联系 |
3.2.1.1 副词与连词的区别 |
3.2.1.2 副词演化为连词的机制 |
3.2.2 副词与话语标记的区别与联系 |
3.2.3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形成机制 |
3.2.3.1 句位变迁 |
3.2.3.2 配合共现 |
3.2.3.3 语用类推 |
3.2.3.4 语境吸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最好”的追补性衔接功能及其语篇模式 |
4.1 引言 |
4.2 追补性衔接功能 |
4.2.1 追补性衔接功能的界定 |
4.2.2 追补性衔接功能的类型 |
4.2.2.1 承接性追补 |
4.2.2.2 解注性追补 |
4.2.2.3 递进性追补 |
4.3 语义背景与语境类型 |
4.3.1 语义背景 |
4.3.1.1 对必然事实的追补 |
4.3.1.2 对已然事实的追补 |
4.3.1.3 对虚拟事实的追补 |
4.3.2 语境类型 |
4.3.2.1 在目的复句中的运用 |
4.3.2.2 在因果复句中的运用 |
4.3.2.3 在假设复句中的运用 |
4.3.2.4 在多重复句中的运用 |
4.4 衔接功能的性质与启示 |
4.4.1 衔接功能的性质 |
4.4.2 篇章研究的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然口语中“确实”的话语衔接功能 |
5.1 引言 |
5.2 话语功能 |
5.2.1 延续话题 |
5.2.2 应答功能 |
5.2.3 话题前景化 |
5.2.4 拟对话功能 |
5.3 人际策略 |
5.3.1 礼貌原则 |
5.3.2 话语指向 |
5.3.3 话轮持有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语篇衔接看“似乎”的肯定与否定 |
6.1 引言 |
6.2 句法功能与共现成分 |
6.2.1 组合与分布 |
6.2.2 共现与连用 |
6.3 肯定性用法 |
6.4 否定性用法 |
6.4.1 肯定与否定的判别 |
6.4.2 无标式否定性用法 |
6.4.2.1 现实性与非现实性 |
6.4.2.2 有界量与无界量 |
6.4.3 否定性用法的成因 |
6.4.3.1 从显化预设到否定预设 |
6.4.3.2 从对比转折到预设否定 |
6.5 篇章衔接与语篇特征 |
6.5.1 从语篇衔接看“似乎”的肯定与否定 |
6.5.1.1 递进型推测 |
6.5.1.2 预转型推测 |
6.5.1.3 解注型推测 |
6.5.2 从语用情况看“似乎”的语篇特征 |
6.5.2.1 承启结构与语篇层次 |
6.5.2.2 衔接强度与典型程度 |
6.5.2.3 言者立场与代言立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从确认到容让:副词“自然”的衔接功能 |
7.1 引言 |
7.2 衔接方式和衔接类型 |
7.2.1 衔接方式 |
7.2.1.1 位于句首与位于句中 |
7.2.1.2 连续使用与组配使用 |
7.2.1.3 粘连前句与粘连后句 |
7.2.2 衔接类型 |
7.2.2.1 因果性衔接关系 |
7.2.2.2 追补性衔接关系 |
7.2.2.3 让步性衔接关系 |
7.3 衔接功能的形成和发展 |
7.3.1 情态范畴与衔接功能 |
7.3.2 信息结构与语篇结构 |
7.3.3 语境诱发与信息转换 |
7.4 “自然”与“当然”的辨析 |
7.4.1 句法特征的差异 |
7.4.2 语义基础的差异 |
7.4.3 话语功能的差异 |
7.4.4 语气强度的差异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反而”的篇章语义结构与衔接功能 |
8.1 引言 |
8.2 语义结构与语用特征 |
8.2.1 语义基础与反预期特征 |
8.2.2 语义特征与意象图式 |
8.2.2.1 对照性对比 |
8.2.2.2 相对性对比 |
8.2.2.3 矛盾性对比 |
8.2.2.4 参照性对比 |
8.3 衔接类型和衔接方式 |
8.3.1 衔接类型 |
8.3.1.1 反转性转折 |
8.3.1.2 反递性转折 |
8.3.1.3 假设性转折 |
8.3.2 衔接方式 |
8.3.2.1 间隔衔接 |
8.3.2.2 紧邻衔接 |
8.4 “反而”与“反倒”的语篇差异 |
8.4.1 语义特征与对比类型 |
8.4.2 衔接类型与衔接频度 |
8.4.3 主观情态与语体特征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敢情”的反预期用法及其篇章衔接功能 |
9.1 引言 |
9.2 句法表现和句子类型 |
9.2.1 句法搭配与居前连用 |
9.2.2 句法位置与连接成分 |
9.2.3 句子类型与统计分析 |
9.3 反预期用法 |
9.3.1 反预期要素的分析 |
9.3.2 反预期标记的产生 |
9.3.3 反预期类型的特征 |
9.4 主观化与衔接功能 |
9.4.1 “敢情”的主观化 |
9.4.2 应答功能与衔接功能 |
9.4.2.1 认同性应答功能 |
9.4.2.2 衔接类型 |
9.5 “敢情”与“管情”的纠葛 |
9.5.1 成词先后 |
9.5.2 语音相近 |
9.5.3 语义相通 |
9.6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只好”篇章功能的形成及其衔接类型 |
10.1 引言 |
10.2 语义背景与语篇结构 |
10.2.1 语义背景 |
10.2.2 语义类型 |
10.2.2.1 信息C的类型 |
10.2.2.2 信息B的类型 |
10.2.2.3 信息A的类型 |
10.3 衔接类型 |
10.3.1 基本衔接类型 |
10.3.1.1 承接性结果 |
10.3.1.2 目的性结果 |
10.3.1.3 假设性结果 |
10.3.2 派生衔接类型 |
10.3.2.1 对比性转折 |
10.3.2.2 无奈式转折 |
10.4 篇章衔接功能的形成 |
10.4.1 语法化与词汇化 |
10.4.1.1 “只好”的语法化 |
10.4.1.2 “只好”的词汇化 |
10.4.2 情态功能与衔接功能 |
10.4.2.1 “只好”的情态功能 |
10.4.2.2 “只好”的衔接功能 |
10.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反正”篇章衔接功能的形成及其功能演化 |
11.1 引言 |
11.2 衔接功能的形成 |
11.2.1 词汇化的过程 |
11.2.2 篇章功能的形成 |
11.3 衔接功能的类型 |
11.3.1 条件型衔接 |
11.3.2 因果型衔接 |
11.3.3 衔接类型的影响因素 |
11.4 反素副词的功能演化 |
11.4.1 结果的唯一性 |
11.4.2 原因的恒定性 |
11.4.3 摹状的差异性 |
11.4.4 情态的肯定性 |
11.4.5 话语的连贯性 |
11.5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无怪乎”的因果性衔接功能及其发展 |
12.1 引言 |
12.2 衔接方式与衔接类型 |
12.2.1 衔接方式 |
12.2.1.1 单用式 |
12.2.1.2 合用式 |
12.2.1.3 兼用式 |
12.2.1.4 居中式 |
12.2.2 衔接类型 |
12.2.2.1 推理性因果关系 |
12.2.2.2 说明性因果关系 |
12.2.2.3 追补性因果关系 |
12.3 语义特征与语用功能 |
12.3.1 语义特征 |
12.3.2 语用功能 |
12.3.2.1 显化结论 |
12.3.2.2 延伸注解 |
12.3.2.3 引证补充 |
12.4 “无怪(乎)”的语法化 |
12.4.1 “无怪(乎)”的词汇化 |
12.4.1.1 从形容词性短语到动词性短语 |
12.4.1.2 从短语结构到凝固成词 |
12.4.1.3 从介引宾语到分界转移 |
12.4.1.4 从评注性副词到关联副词 |
12.4.2 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 |
12.4.2.1 跨层结构词汇化 |
12.4.2.2 分界转移引发附缀化 |
12.4.2.3 语境吸收诱发关联化 |
12.4.2.4 韵律制约导致零形化 |
12.4.2.5 主观性增强触发主观化 |
12.5 “怪”类副词的功能差异 |
12.5.1 “无怪乎”与“无怪” |
12.5.1.1 结构形式 |
12.5.1.2 衔接功能 |
12.5.1.3 语用特征 |
12.5.2 “无怪(乎)”与“难怪、怪不得” |
12.5.2.1 发展趋势的差异——用频下降 |
12.5.2.2 典型程度的差异——连词化倾向 |
12.5.2.3 语体风格的差异——重书面语 |
12.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现代汉语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汉语信息传递中的言实性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语言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
1.1.2 当代语言学研究关于功能与信息的认识 |
1.1.3 语言研究的信息视角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语言信息论的理论探讨 |
1.2.2 国内语言学界的相关研究 |
1.2.3 信息结构理论与汉语研究 |
1.2.4 语言信息传递的传播视角研究 |
1.3 以往研究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
1.3.1 相关研究不足之处 |
1.3.2 本文的努力方向 |
1.4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4.1 本文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范围 |
1.5 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说明 |
1.5.1 本文立论基础 |
1.5.2 研究采用的理论和方法 |
1.5.3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语言信息传递中的言实性 |
2.1 言语交际中的信息传递 |
2.1.1 言语交际中的信息传递过程 |
2.1.2 信息的概念和本质 |
2.2 语言信息的质性特征 |
2.2.1 语言信息的理论范式 |
2.2.2 语言信息的质准则与质性 |
2.2.3 语言信息质性特征的可证实性 |
2.3 言实性表达的定义及研究范围 |
2.3.1 言实性表达的上位范畴 |
2.3.2 必然性判断 |
2.3.3 言实性表达的定义 |
2.4 言实性表达的语法表现及分类 |
2.5 与言实性表达相关的概念 |
2.5.1 认识情态范畴 |
2.5.2 立场与认识立场 |
2.5.3 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言实性语气副词 |
3.1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范围和分类 |
3.1.1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范围 |
3.1.2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分类 |
3.2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句内语法分布 |
3.2.1 语体分布 |
3.2.2 句内分布 |
3.3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篇章分布与功能类型 |
3.3.1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语篇功能分类 |
3.3.2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篇章分布 |
3.4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 |
3.4.1 主观认识立场的表达 |
3.4.2 篇章上的衔接与连贯 |
3.4.3 信息凸显与语气浮现 |
3.5 总结 |
第四章 言实性话语标记 |
4.1 言实性话语标记 |
4.1.1 话语标记 |
4.1.2 言实性话语标记的定义 |
4.1.3 言实性话语标记的研究范围 |
4.1.4 言实性话语标记的分类 |
4.2 言实性话语标记研究现状 |
4.2.1 理论探索与整体研究 |
4.2.2 个案研究 |
4.2.3 前人研究不足及努力方向 |
4.3 各类言实性话语标记分析 |
4.3.1 直言类言实性话语标记 |
4.3.2 婉言类言实性话语标记 |
4.3.3 言实性话语标记的共性和差异 |
4.4 总结 |
第五章 言实性表达的内部共现 |
5.1 本章研究内容 |
5.2 言实性表达的内部同现成分 |
5.2.1 言实性动词 |
5.2.2 言实性语气副词 |
5.2.3 言实类话语标记 |
5.3 言实性动词的共现考察 |
5.3.1 连续共现考察 |
5.3.2 间隔共现考察 |
5.4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共现考察 |
5.4.1 言实性语气副词内部的组配模式 |
5.4.2 言实性语气副词的共现总结 |
5.5 言实性话语标记的共现考察 |
5.5.1 言实性语气副词和言实性话语标记共现 |
5.5.2 言实性话语标记和言实性语气副词共现总结 |
5.6 言实性表达内部共现的语用功能 |
5.6.1 言实性表达各类的功能 |
5.6.2 组配共现时的语用功能 |
5.7 言实性表达组配共现的认知解释 |
5.7.1 作为言者认知上的主观性 |
5.7.2 言听之间的信息差 |
5.8 总结 |
第六章 言实性表达与相关认识情态的共现 |
6.1 组配共现 |
6.1.1 组配共现的概念 |
6.1.2 组配共现的模式 |
6.1.3 语气副词组配共现研究 |
6.2 言实性表达的相关范畴 |
6.2.1 模态逻辑的判断 |
6.2.2 相关概念区分 |
6.2.3 相关研究范围确定 |
6.3 言实性表达与必然情态的共现 |
6.3.1 连续共现考察 |
6.3.2 间隔共现考察 |
6.4 言实性表达与或然情态的共现 |
6.4.1 连续共现考察 |
6.4.2 间隔共现考察 |
6.5 与相关认识情态组配共现的功能 |
6.5.1 信息真实性的断定与确认 |
6.5.2 信息真实性的确认与协商 |
6.6 总结 |
第七章 言实性表达与传信范畴共现 |
7.1 传信范畴 |
7.1.1 传信范畴的定义和范围 |
7.1.2 传信范畴和情态范畴的关系 |
7.2 传信范畴的语法表现及分类 |
7.2.1 传信范畴的语法表现 |
7.2.2 传信范畴的研究范围 |
7.2.3 汉语传信范畴的分类 |
7.2.4 推理型传信证素相关说明 |
7.3 传信范畴的信度与可及性等级序列 |
7.3.1 传信范畴的信度与可及性 |
7.3.2 二者在证素中的排列关系 |
7.4 言实性表达与传信范畴组配共现 |
7.4.1 二者的组配模式分析 |
7.4.2 与传信范畴组配时的内部差异 |
7.5 共现的功能体现 |
7.5.1 传信与传情的融合 |
7.5.2 协调完善推理与组织语篇 |
7.6 总结 |
第八章 语篇言实性与预期 |
8.1 言实性语气副词与预期 |
8.2 合预期信息标记“果然” |
8.2.1 语境分布 |
8.2.2 语义对分布和功能的制约 |
8.2.3 “果然”的合预期语义特征与语用功能 |
8.2.4 “果然”作为合预期信息标记总结 |
8.3 反预期言实性语气副词“其实” |
8.3.1 “其实”的语境特征 |
8.3.2 “其实”的语义分析 |
8.3.3 语义特征对篇章分布的制约 |
8.3.4 “其实”的语用功能 |
8.3.5 “其实”作为反预期信息标记总结 |
8.4 合预期和反预期对比分析 |
8.4.1 在语法分布上 |
8.4.2 在语用功能上 |
8.4.3 在信息标记上 |
8.5 总结 |
第九章 言实性话语标记“不瞒你说” |
9.1 言实性话语标记 |
9.2 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
9.2.1 相关研究述评 |
9.2.2 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
9.3 “不瞒你说”的语篇分布 |
9.4 “不瞒你说”的语用功能 |
9.4.1 间接传信与信息标记 |
9.4.2 主观情态与语力表达 |
9.5 “不瞒你说”的主观化进程 |
9.5.1 “不瞒你说”主观化进程的历时考察 |
9.5.2 “不瞒你说”的主观化动因 |
9.6 结语 |
第十章 言实性表达的交际与认知解释 |
10.1 言实性表达的语法表现 |
10.1.1 言实性语气副词 |
10.1.2 言实性话语标记 |
10.1.3 言实性表达和相关范畴的关系 |
10.2 言实性表达的信息标记功能 |
10.2.1 句子信息结构中的标记模式 |
10.2.2 篇章信息流动中的标注模式 |
10.3 从信息传递的不同视角看言实性表达 |
10.3.1 从立场表达看言实性表达 |
10.3.2 言实性立场表达与语言元功能 |
10.4 言实性表达与信息传递的质 |
10.4.1 语言中的信息传递 |
10.4.2 信息传递中的质性表达 |
10.5 总结 |
第十一章 总结 |
11.1 本文结论 |
11.2 今后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及其相关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对象 |
1.1.2 选题意义 |
1.2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研究综述 |
1.2.1 经典语法着作中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研究 |
1.2.2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专题深入研究 |
1.2.3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分类研究 |
1.2.4 疑问代词各非疑问用法的语义特点 |
1.3 非疑问用法相关构式的研究综述 |
1.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5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6 理论与方法视角 |
1.7 可能的创新 |
1.8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语义特征和句法、语用功能 |
2.1 疑问代词“什么”的非疑问用法 |
2.1.1 “什么”的非疑问用法分类 |
2.1.2 语义特征及句法、语用功能 |
2.1.3 疑问代词“什么”的任指用法 |
2.1.4 疑问代词“什么”的虚指用法 |
2.1.5 疑问代词“什么”的承指用法 |
2.1.6 疑问代词“什么”的借指用法 |
2.1.7 疑问代词“什么”的否定用法 |
2.1.8 疑问代词“什么”的反诘用法 |
2.1.9 疑问代词“什么”的列举用法 |
2.1.10 疑问代词“什么”的独用法 |
2.2 “怎么”类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 |
2.2.1 “怎么”类疑问代词的任指用法 |
2.2.2 “怎么”类疑问代词的虚指用法 |
2.2.3 “怎么”类疑问代词的承指用法 |
2.2.4 疑问代词“怎么”的列举用法 |
2.2.5 疑问代词“怎么”的反问用法 |
2.2.6 疑问代词“怎么”的独用用法 |
2.2.7 疑问代词“怎么”的表委婉用法 |
2.3 疑问代词“谁”的非疑问用法 |
2.3.1 疑问代词“谁”的任指用法 |
2.3.2 疑问代词“谁”的承指用法 |
2.3.3 疑问代词“谁”的虚指用法 |
2.3.4 疑问代词“谁”的列举用法 |
2.4 疑问代词“哪里”的非疑问用法 |
2.4.1 疑问代词“哪里”的否定用法 |
2.4.2 疑问代词“哪里”的虚指用法 |
2.4.3 疑问代词“哪里”的任指用法 |
2.4.4 疑问代词“哪里”的反问用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之否定类相关构式 |
3.1 “(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构式解析 |
3.1.1 构件分析 |
3.1.2 语法功能 |
3.1.3 使用特点 |
3.1.4 构式的语境适切度 |
3.1.5 构式的主观评价义 |
3.2 “什么X不X的”构式解析 |
3.2.1 构件与构式义 |
3.2.2 构式原型与构式变异 |
3.2.3 “什么X不X的”的否定内涵义 |
3.2.4 “什么X不X的”的语用功能 |
3.3 “哪里是X,分明/明明/简直/根本/俨然/恰恰是Y”解析 |
3.3.1 构件分析 |
3.3.2 构式义分析 |
3.3.3 构式义的形成及演化 |
3.3.4 构式与构件的互动关系 |
3.3.5 构式的话语功能 |
3.3.6 语用驱动 |
3.3.7 语用功能 |
3.4 其他否定类构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之反预期类相关构式 |
4.1 构式“谁知(道)”的研究 |
4.1.1 “谁知道”的语义区分 |
4.1.2 反预期类“谁知道”的性质与功能 |
4.1.3 “谁知道”的语篇衔接功能 |
4.1.4 衔接成分的语义关系类型 |
4.1.5 “谁知道”与其他词语的共现 |
4.1.6 “谁知道”后项的语义特征 |
4.1.7 “谁知道”的语用功能 |
4.1.8 “谁知道”的辖域范围 |
4.1.9 “谁知道”的话语标记化 |
4.2 “哪知道/想/料”类构式研究 |
4.3 话语标记构式“怎么”研究 |
4.3.1 话语标记“怎么”的特点 |
4.3.2 话语标记“怎么”的语篇功能 |
4.3.3 话语标记“怎么”的语用功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之顺承类相关构式 |
5.1 “V_1什么V_2什么”构式解析 |
5.1.1 “V_1什么V_2什么”的构式原型 |
5.1.2 构式主语的划分 |
5.1.3 “V_1什么V_2什么”的构式扩展 |
5.2 构式“V_1多少V_2多少”研究 |
5.2.1 构件分析 |
5.2.2 构式义分析 |
5.2.3 构式主语的区分 |
5.2.4 前后构件语义关系类型 |
5.2.5 构件“多少”的语义指向 |
5.2.6 构式的句法功能 |
5.2.7 构式的主观评价功能 |
5.3 构式“怎么X怎么Y”研究 |
5.3.1 构件分析 |
5.3.2 “怎么X怎么Y”的结构类型 |
5.3.3 变项X与Y的语义关系 |
5.3.4 构式语义分析 |
5.3.5 构式的特点及语用功能 |
5.4 顺承类构式的认知理论 |
5.4.1 时间顺序原则 |
5.4.2 概念整合 |
5.4.3 构式压制 |
5.4.4 经济原则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之其他构式研究 |
6.1 “那什么”构式研究 |
6.1.1 构件分析 |
6.1.2 “那什么”的语用功能 |
6.1.3 “那什么”使用的语义特点 |
6.1.4 话语标记“那什么”的语用功能 |
6.2 “谁叫/让”类构式研究 |
6.2.1 “谁叫/让”类结构的三种区分 |
6.2.2 C型“谁叫/让”句的语用功能 |
6.2.3 C型“谁叫/让”句的非操纵性 |
6.2.4 非操纵性的实现及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共时语法化及其生成机制 |
7.1 语法化的含义 |
7.2 语法化研究的范围 |
7.3 疑问代词表非疑问用法的语法化机制 |
7.3.1 语义机制 |
7.3.2 句法机制 |
7.3.3 语用机制 |
7.4 疑问代词语法化的单向性 |
7.4.1 语法化路径的普适性 |
7.4.2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语法化的单向性 |
7.5 疑问代词的语法化过程 |
7.6 疑问代词语法化的认知理据 |
7.6.1 言语行为理论 |
7.6.2 会话合作原则 |
7.6.3 两项原则在疑问代词语法化中的运用 |
7.6.4 经济原则与省略、创新 |
7.7 语用功能嬗变及规律 |
7.7.1 语用推理 |
7.7.2 认知理据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及其构式的话语功能——语篇功能、话语标记、规约化与立场表达 |
8.1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篇章功能 |
8.1.1 语篇衔接功能 |
8.1.2 反预期表转折的关系类型 |
8.1.3 语篇推进功能 |
8.2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话语标记化 |
8.2.1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反预期话语标记化 |
8.2.2 疑问代词反预期话语标记化的诱因 |
8.3 规约化与立场表达 |
8.3.1 规约化 |
8.3.2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与立场表达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9.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9.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9.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 |
1.2 关于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的界定 |
1.2.1 重叠、重复与拷贝 |
1.2.2 现代汉语拷贝结构 |
1.3 研究的内容、目标和意义 |
1.3.1 研究的对象和目标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理论基础、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语料的来源 |
1.4.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的形式特点和构成手段 |
2.1 拷贝结构的框架模式 |
2.1.1 双边框架式 |
2.1.2 单边框架式 |
2.2 拷贝结构的构成手段 |
2.2.1 拷贝成分话题化 |
2.2.2 小句紧缩 |
2.2.3 对举格式 |
2.2.4 语义隐含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的特征、功能和形成动因 |
3.1 结构的主要特征 |
3.1.1 强烈的口语语体色彩 |
3.1.2 结构的独立性差 |
3.1.3 结构大都具有对称性 |
3.1.4 结构可以无限排列 |
3.1.5 结构的固化程度有差异 |
3.2 拷贝结构的功能 |
3.2.1 句法上的功能 |
3.2.2 语义上的功能 |
3.2.3 语用上的功能 |
3.3 结构的形成动因 |
3.3.1 主观强调的目的 |
3.3.2 对称的审美心理 |
3.3.3 语言的经济原则 |
3.3.4 较高的使用频率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从结构形式看拷贝结构:同语结构 |
4.1 关于“同语结构” |
4.1.1 什么是“同语结构” |
4.1.2 同语结构的研究范围 |
4.1.3 判断式同语结构的研究 |
4.1.4 让步式同语结构的研究 |
4.1.5 其他语言的同语式及对比研究 |
4.2 同语结构“X就是X”的语义特性、情态功能及否定隐含 |
4.2.1 结构的语义特性 |
4.2.2 结构的情态功能 |
4.2.3 结构的否定隐含 |
4.3 同语结构“VP也是VP”的语义、功能及成因 |
4.3.1 变项VP与相关变式 |
4.3.2 构式义与表达功能 |
4.3.3 构式的历时演化 |
4.3.4 成因和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从语篇衔接看拷贝结构:回声拷贝结构 |
5.1 “回声拷贝结构”的相关研究 |
5.1.1 “回声拷贝结构”的界定 |
5.1.2 “回声拷贝结构”研究的对象 |
5.1.3 结构中的“回声”成分 |
5.1.4 回声拷贝结构“X就X”的格式义 |
5.1.5 回声拷贝结构的功能 |
5.1.6 研究中的不足 |
5.2 “X 就 X”格式研究述评 |
5.2.1 “X就X”格式的归属 |
5.2.2 “X就X”格式的变体形式 |
5.2.3 格式的界定范围 |
5.2.4 “X就X”格式的语义分析 |
5.2.5 “X就X”格式的句法特征 |
5.2.6 “X就X”格式的历时研究 |
5.2.7 小结 |
5.3 让步义回声拷贝结构“X是XP,就是”考察 |
5.3.1 结构中的回声成分 |
5.3.2 结构的变式 |
5.3.3 结构中的“是” |
5.3.4 结构的功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从话题化看拷贝结构:拷贝式话题结构 |
6.1 关于“拷贝式话题结构” |
6.1.1 汉语中的“话题” |
6.1.2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界定 |
6.1.3 方言中的拷贝式话题结构研究 |
6.1.4 普通话中的拷贝式话题结构 |
6.2 由条件小句到形态化:拷贝式话题结构“V也/都VP” |
6.2.1 “V也/都VP”结构的类型 |
6.2.2 “V也/都VP”结构的表达功能 |
6.2.3 “也”、“都”导致的结构差异 |
6.2.4 结构的形态化 |
6.3 含时体标记的拷贝式话题结构:V了也就V了 |
6.3.1 以往的相关研究成果 |
6.3.2 “V了也就V了”结构的语义分析 |
6.3.3 构式义与词汇义的相互制约 |
6.3.4 “V了也就V了”结构的语用特点和功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从语义关系看拷贝结构:连锁结构 |
7.1 关于“连锁结构”的研究 |
7.1.1 汉语中的“驴子句” |
7.1.2 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 |
7.1.3 连锁句 |
7.1.4 连锁结构 |
7.2 现代汉语中的连锁结构“V_1一M+V_2一M” |
7.2.1 前人的研究 |
7.2.2 结构的句法功能 |
7.2.3 结构的内部构件 |
7.2.4 结构内部的逻辑关系 |
7.2.5 结构的语义和功能 |
7.2.6 结构的固化与习语化倾向 |
7.3 现代汉语中的连锁结构:“V一M算(是)一M” |
7.3.1 相关的研究 |
7.3.2 结构的语义功能及其分化 |
7.3.3 结构的演变 |
7.3.4 “V一M算一M”与“V一M是一M”的转换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从词汇化看拷贝结构:拷贝式类固定短语 |
8.1 关于拷贝式类固定短语 |
8.1.1 类固定短语的提出 |
8.1.2 框式结构与待嵌格式 |
8.1.3 拷贝式类固定短语 |
8.1.4 相关研究成果 |
8.2 谈拷贝式类固定短语“说 X 就 X” |
8.2.1 “说X就X”结构的语义特点 |
8.2.2 “说X就X”结构的连用 |
8.2.3 “说X就X”与“想X就X” |
8.3 谈拷贝式类固定短语“大V特V” |
8.3.1 “大V特V”结构的内嵌成分 |
8.3.2 “大V特V”结构的句法表现 |
8.3.3“大V特V”结构的表达功能 |
8.3.4 “大V特V”结构的发展演变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从习语化看拷贝结构:拷贝式习语 |
9.1 现代汉语中的习语及拷贝式习语 |
9.1.1 现代汉语中的习语 |
9.1.2 习语的相关研究 |
9.1.3 拷贝式习语 |
9.2 主观足量习语词“个顶个” |
9.2.1 “个顶个”的句法分布 |
9.2.2 “个顶个”的语义分析 |
9.2.3 “个顶个”的语用功能 |
9.2.4 “个顶个”的形成动因 |
9.2.5 “个顶个”与“每个”、“个个”的差异 |
9.3 拷贝式习语“谁跟谁”及形成机制 |
9.3.1 现代汉语中“谁跟谁” |
9.3.2 “谁跟谁”的相关说法 |
9.3.3 结构内“跟”的性质 |
9.3.4 语气词“呀(啊)”的功用 |
9.3.5 拷贝式习语“谁跟谁”的形成机制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 |
10.1 论文的主要观点 |
10.2 论文的创新点 |
10.3 论文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相互抵牾的语气副词小句内兼容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语气的定义和分类 |
1.2.2 语气副词的定义和分类 |
1.3 本文的研究对象及其分类 |
1.4 研究的理论及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必然类和或然类的兼容模式与功能 |
2.1 必然类和或然类的兼容模式 |
2.1.1 句中状位并存连用 |
2.1.2 句中状位间隔合用 |
2.1.3 外附全句和内附谓语 |
2.1.4 内附谓语和内嵌定语 |
2.2 必然类和或然类兼容的特点与功能 |
2.2.1 “或然类+必然类”数量远多于“必然类+或然类” |
2.2.2 表述性功能和衔接性功能 |
2.2.3 削弱式必然和加强式或然 |
第三章 确信类和或然类的兼容模式与功能 |
3.1 确信类和或然类的兼容模式 |
3.1.1 句中状位并存连用 |
3.1.2 句中状位间隔合用 |
3.1.3 前置独用和内附谓语 |
3.1.4 外附全句和内附谓语 |
3.1.5 前置独用和外附全句 |
3.1.6 内附谓语和内附宾语 |
3.2 确信类和或然类兼容的特点与功能 |
3.2.1 “或然类+确信类”数量远多于“确信类+或然类” |
3.2.2 表述性功能和衔接性功能 |
3.2.3 委婉式确信和加强式揣测 |
3.2.4 认同式确信和怀疑式确信 |
第四章 预期类和反预期类的兼容模式与功能 |
4.1 预期类和反预期类的兼容模式 |
4.1.1 句中状位并存连用 |
4.1.2 句中状位间隔合用 |
4.1.3 外附全句和内附谓语 |
4.1.4 内附谓语和内附补语 |
4.2 预期类和反预期类兼容的特点与功能 |
4.2.1 “反预期+预期”数量远多于“预期+反预期” |
4.2.2 以“并存连用”兼容模式为主 |
4.2.3 以表述性功能为主 |
4.2.4 复合预期 |
4.2.5 双重预设触发功能 |
第五章 兼容模式层级性 |
5.1 兼容模式层级性的定义 |
5.2 表层层级 |
5.2.1 表层嵌套层级 |
5.2.2 表层并列层级 |
5.3 深层层级 |
5.3.1 表层嵌套结构的深层层级 |
5.3.2 表层并列结构的深层层级 |
第六章 兼容模式出现的动因 |
6.1 主观性及交互主观性的影响 |
6.2 会话合作和礼貌原则的制约 |
6.3 不同观点的兼顾 |
6.4 语篇衔接的需要 |
6.5 不同预期的包容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9)普京政治语篇的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语篇整合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整合研究综述 |
第二节 语篇及其范畴研究综述 |
一、语篇的概念阐释 |
二、政治语篇的概念阐释 |
三、语篇范畴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系统功能理论研究综述 |
第四节 多层级语言单位与语篇整合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语篇范畴理论与语篇整合 |
第一节 语篇的信息性范畴与语篇整合 |
一、信息性与信息类型 |
二、信息度与信息处理 |
三、信息性与语篇整合的关系 |
第二节 语篇的连贯性范畴与语篇整合 |
一、连贯性的界定 |
二、宏观的连贯原则 |
三、连贯性与语篇整合的关系 |
第三节 语篇的情态性范畴与语篇整合 |
一、情态性的逻辑学由来 |
二、情态性的语言学界定 |
三、语篇视阈下的情态性 |
四、情态性与语篇整合的关系 |
第四节 语篇的整体性范畴与语篇的整合 |
一、整体性的界定 |
二、整体性、完整性与完结性的区分 |
三、整体性与语篇整合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功能思想对语篇整合的作用 |
第一节 语篇的衔接与语篇整合 |
一、衔接理论的提出及发展 |
二、语篇的衔接与语言三大元功能 |
三、语篇衔接与语篇整合的关系 |
第二节 语域思想对语篇整合的作用 |
一、语域与体裁的区分 |
二、语域与盖然率的思想 |
三、语域因素与语篇整合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普京政治语篇整合的形式手段 |
第一节 概念功能视阈下的及物性 |
第二节 概念功能视阈下的逻辑联系语 |
第三节 人际功能视阈下的语气结构 |
第四节 人际功能视阈下的对话性 |
第五节 主观情态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普京政治语篇整合的语义手段 |
第一节 词项密度手段 |
第二节 核心词手段 |
第三节 主位推进模式手段 |
第四节 时空连续体手段 |
第五节 小主题归纳手段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语料来源 |
(10)功能语境视角下的《中庸》英译本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典籍英译研究 |
2.2.1 宏观视角的典籍英译研究 |
2.2.2 微观视角的典籍英译研究 |
2.3 《中庸》及其英译研究 |
2.3.1 《中庸》研究 |
2.3.2 《中庸》英译研究 |
2.4 功能语境理论及发展 |
2.4.1 功能语境理论溯源 |
2.4.2 功能语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2.5 小结 |
3 理论框架 |
3.1 引言 |
3.2 功能语境理论再思考 |
3.2.1 上下文语境与语义建构 |
3.2.2 情景语境的主体识解因素 |
3.2.3 文化语境的拓展 |
3.3 翻译中的意义建构、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 |
3.3.1 概念意义建构、语场及文化语境 |
3.3.2 人际意义建构、语旨及文化语境 |
3.3.3 语篇意义构建、语式及文化语境 |
3.4 小结 |
4 《中庸》及其两个英译本概念意义体现与语场和文化语境阐释 |
4.1 引言 |
4.2 《中庸》原文概念意义体现 |
4.2.1 《中庸》原文及物性分析 |
4.2.2 《中庸》原文逻辑意义分析 |
4.3 陈译《中庸》概念意义体现 |
4.3.1 陈译《中庸》及物性分析 |
4.3.2 陈译《中庸》逻辑意义分析 |
4.4 休译《中庸》概念意义体现 |
4.4.1 休译《中庸》及物性分析 |
4.4.2 休译《中庸》逻辑意义分析 |
4.5 《中庸》原文及其两个英译本概念意义比较 |
4.6 《中庸》原文及其两个英译本概念意义的语场阐释 |
4.7 《中庸》原文及其两个英译本概念意义的文化语境阐释 |
4.8 小结 |
5 《中庸》及其两个英译本人际意义体现与语旨和文化语境阐释 |
5.1 引言 |
5.2 《中庸》原文人际意义体现 |
5.2.1 《中庸》原文语气分析 |
5.2.2 《中庸》原文情态和评价资源分析 |
5.3 陈译《中庸》人际意义体现 |
5.3.1 陈译《中庸》语气分析 |
5.3.2 陈译《中庸》情态和评价资源分析 |
5.4 休译《中庸》人际意义体现 |
5.4.1 休译《中庸》语气分析 |
5.4.2 休译《中庸》情态和评价资源分析 |
5.5 《中庸》原文及其两个英译本人际意义比较 |
5.6 《中庸》及其两个英译本人际意义的语旨阐释 |
5.7 《中庸》及其两个英译本人际意义的文化语境阐释 |
5.8 小结 |
6 《中庸》及其两个英译本语篇意义体现与语式和文化语境阐释 |
6.1 引言 |
6.2 《中庸》原文语篇意义体现 |
6.2.1 《中庸》原文主位结构分析 |
6.2.2 《中庸》原文衔接手段分析 |
6.3 陈译《中庸》语篇意义体现 |
6.3.1 陈译《中庸》主位结构分析 |
6.3.2 陈译《中庸》衔接手段分析 |
6.4 休译《中庸》语篇意义体现 |
6.4.1 休译《中庸》主位结构分析 |
6.4.2 休译《中庸》衔接手段分析 |
6.5 《中庸》原文及其两个英译本语篇意义比较 |
6.6 《中庸》原文及其两个英译本语篇意义的语式阐释 |
6.7 《中庸》原文及其两个英译本语篇意义的文化语境阐释 |
6.8 小结 |
7 翻译语境再阐释及《中庸》两个英译本特色解读 |
7.1 引言 |
7.2 翻译语境的作用机制及译者主体作用 |
7.3 《中庸》两个译本特色与语境阐释 |
7.3.1 《中庸》两个译本特色 |
7.3.2 两个译本特色的语境阐释 |
7.4 小结 |
8 结论 |
8.1 本研究主要发现和贡献 |
8.2 本研究局限性和今后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表: 《中庸》原文及两个译本意义体现形式分析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语气结构的衔接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易读度的对比研究 ——以《三国演义》为例[D]. 郭笑甜.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D]. 韩文羽. 吉林大学, 2020(01)
- [3]主观性视角下的“当然”研究及教学应用[D]. 姚颖赪. 苏州大学, 2020(03)
- [4]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篇章衔接功能研究[D]. 巴丹.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5]汉语信息传递中的言实性表达研究[D]. 蔡俊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6]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及其相关构式研究[D]. 李琳.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7]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研究[D]. 李洁.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8]相互抵牾的语气副词小句内兼容模式研究[D]. 谢文娟.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07)
- [9]普京政治语篇的整合研究[D]. 赵梦雪.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7)
- [10]功能语境视角下的《中庸》英译本比较研究[D]. 赵常玲. 北京科技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