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orLand C++与汇编语言的调用接口(论文文献综述)
赵鑫[1](2010)在《奶源运输安全远程监控系统监控中心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在“阜阳奶粉”、“三鹿奶粉”事件之后,人们越来越关注乳品企业奶制品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的主要环节是食品原材料,为了有效的监控乳品企业奶站奶罐车运输过程,防止奶站因注重经济效益,途中非法添加非食品添加剂,本文研究了奶源运输安全远程监控系统。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的背景及意义,其次详细介绍了远程无线数据传输GPRS原理、全球定位GPS原理、MapX控件技术的基本理论,然后详细阐述了奶源运输安全远程监控系统监控终端、监控中心的设计。本文对监控中心数据库的建立、监控终端采集数据的导入、应用服务器中部分重要函数的构建、客户端各部分的设计作了重点探讨,主要工作有:采用基于MIDAS技术的三层体系结构开发模式构建了监控中心软件;根据本系统的应用目的及监控终端采集的数据,详细设计了监控中心数据库;利用Object Pascal语言编写了应用服务器函数,实现了应用服务器对客户端的各项业务服务以及数据请求服务进行封装,以函数接口调用的方式,向客户端提供业务处理;利用面向对象的Delphi开发环境,建立了客户端可视化监控界面,实现了对监控终端信息和奶站信息的管理;应用具有强大地图分析功能的MapX控件技术,实现了最基本的地图操作工具,奶罐车电子地图定位功能;完成接收图像的恢复及显示。
盛蓼楠[2](2009)在《控件系统及其脚本化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图形用户界面的使用极大的降低了计算机应用程序的使用难度,提高了用户体验。然而,图形用户界面的开发由于其结构复杂、细节繁琐、需要频繁修改调整等特点,一直是软件开发中比较复杂、困难的部分。通过引入控件技术和脚本技术,结合控件抽象化、易重用,以及脚本语言易学易用、开发快捷、便于修改等特点,实现一套脚本化的控件系统,可以降低图形用户界面开发的难度,提高开发效率。为了隐藏控件的内部实现、向其提供统一的调用接口,为脚本化提供一个合理的抽象层次,需要实现一套简单易用的对象系统。该对象系统提供抽象、封装、构造函数、析构函数等机制,通过引用计数来实现对象的自动化管理,并提供统一的方法调用、事件传递接口。此外,该系统还支持对象间的远程消息传递。控件系统以对象系统为基础,提供一整套对控件进行管理、使用的机制,并进行相关的事件处理,与图形系统配合完成控件的显示,它还允许使用者通过风格文件来对控件外观进行定制。显示单元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它为控件提供了最基本的事件监视和显示等功能。通过接口模块将对象系统与Lua脚本语言相结合,可以实现通过脚本语言来操作控件。接口模块还为在C语言和Lua语言间进行复杂数据结构的传递设计了一个通用的解决方案,并实现了将Lua函数作为事件回调函数。
李红卫,殷常鸿[3](2008)在《构建操作系统实践教学体系》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对比了多种操作系统实践教程的基础上,结合操作系统原理,根据教学内容构建了操作系统实践体系,并开发了具体的实践教学模块,为从根本上解决操作系统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离的现状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参考方案。
李振建[4](2007)在《在线双网物理隔离转换卡软件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介绍了网络物理隔离卡在政府上网工程及办公自动化工程的重要作用及目前网络物理隔离卡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嵌入式技术为硬件基础,在Windows 2000/XP平台上构建了一个单硬盘双网线的网络物理隔离卡系统。本文描述了该物理隔离卡实现体系结构,并着重介绍了通过Delphi7.0实现其软件功能的过程。本文对软件功能、模块、系统流程等进行了分析,并在第3章、第4章详细介绍主界面、串口通信、IP地址修改、BHO组件、内网IE复制操作屏蔽等功能的设计与实现过程。本文介绍隔离卡方案已在吉林省科技厅部分部门使用,系统运行状态良好。
梁金祥[5](2007)在《OSEK/VDX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自从在发动机的电子控制模块中嵌入第一台微处理器以来,汽车中嵌入微处理器的数量迅速增多。目前,某些汽车已使用了70多个微处理器,汽车电子软件系统越来越复杂,使得软件工程师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发和调试软件系统,进而导致了汽车电子软件的重复开发、软件工程师效率低下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欧洲几家主要汽车制造商在适用于汽车且可通用于其他领域的嵌入式分布式操作系统的规范化方面进行合作,制定了OSEK/VDX标准。该标准定义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网络通信和网络管理等方面的标准接口,这使得汽车电子软件的可重用性、可兼容性提高,避免了重复开发,提高了开发效率。因此,研究OSEK/VDX标准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国内也兴起了对OSEK/VDX标准的研究。本文首先根据OSEK/VDX操作系统标准,研究了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对其体系结构、任务管理、事件机制、资源管理、中断机制、报警机制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基于对运行机制的分析,设计和实现了OSEK/VDX操作系统中任务管理、事件机制、资源管理、中断机制和报警机制等模块的关键数据结构和系统调用。接着研究了OSEK/VDX操作系统的优化技术:针对每个优先级只有单个任务的任务管理设计了一个就绪表,使得查询最高优先级的就绪任务变为常数时间;针对任务终止时不必保存任务的上下文环境,提供了两种任务切换策略——一般任务切换和任务终止后的任务切换;针对OSEK/VDX标准的等待事件系统调用只能等待单个事件,提供了同时等待多个事件的系统调用;针对默认情况下,中断发生在任务的栈上,每个任务都必须预留支持中断嵌套的内存空间,提供了单独中断栈以减少整个系统对内存的需求。最后,研究了OSEK操作系统的移植,根据在80X86上的实现,设计了测试程序,验证了设计和实现的正确性,并给出了在80X86平台上的空间性能和时间性能指标。
黄文光[6](2007)在《StarBus集成开发环境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开发工具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面对大量分布式应用的需求,出现了支持分布计算的软件平台(中间件),StarBus就是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开发的分布式计算平台,利用StarBus可开发面向企业的高效实用的大型分布式应用。分布式应用软件的开发不同于集中式软件的开发,由于需要解决进程间的网络交互、要屏蔽网络环境下的分布性和异构性,分布式软件开发难度大。StarBus在解决上述问题上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StarBus是一个分布式软件开发与运行平台,为了适应不同应用的需要,StarBus提供了很多灵活的配置和参数,以供程序员选择使用。为此,基于StarBus开发应用程序,对程序员要求很高,程序开发难度仍然较大。研制StarBus集成开发工具对于加快StarBus分布式应用软件的开发、对于推广StarBus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深入分析StarBus典型分布式程序流程,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StarBus应用软件进行抽象,研究了不同的分布式软件应用模型,总结了对于不同应用的ORB、POA的典型配置以及和代码结构的关系,设计了针对不同应用模型的StarBus应用软件代码框架,进而研究了基于代码框架的代码自动生成方法。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对StarBus集成开发环境进行了设计,并利用VC中Custom Wizard机制的开放性接口,在VC中实现了StarBus的集成开发环境StarBusWizard。
王诗彬[7](2007)在《水声通信系统中专用实时操作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在人类探索和开发海洋的过程中,水声通信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经在海洋勘探、灾难预报、水下遥控、海洋信息采集、对潜通信等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完整的水声通信系统包括信源编解码、信道编解码、调制解调、发送接收等模块,需要复杂的软、硬件系统支持。实时操作系统能够有效管理各个硬件模块,为用户提供调用接口,可以简化软件设计,缩短系统开发周期。本文剖析了现有各种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研究实时操作系统在水声通信领域的应用,并以凌阳16位单片机SPCE061A为处理器模型,初步设计一个基于水声通信系统的专用实时操作系统UWAC-RTOS。UWAC-RTOS的系统内核包括任务管理、任务调度、中断管理等模块。任务管理模块为系统提供任务创建、任务删除、任务挂起、任务恢复等功能。任务调度模块采用静态优先级抢占调度机制来提高实时性能,能同时调度16个任务。中断管理模块实现系统处理异步事件的功能。为了减小内存、CPU等系统资源的开销,UWAC-RTOS的基本功能由汇编编写,同时提供支持汇编调用和C调用的系统接口。UWAC-RTOS采用内核可配置和可裁剪设计方式以满足不同应用需求。本文设计了若干测试方案来测试UWAC-RTOS的内存开销、任务切换时间、最大中断禁止时间等性能指标,并与μC/OS-II的性能指标进行比较,测试结果显示UWAC-RTOS内核小、实时性好。在系统稳定性能方面,采用反复任务调度的方式来测试,测试结果显示UWAC-RTOS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盛信一[8](2007)在《一个汇编模拟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针对目前缺少完全适用于教学的汇编语言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的现状,本文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在Windows平台上运行的辅助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汇编模拟器。汇编模拟器模拟了计算机系统的指令集、存储器和中断机制,并提供了一个集汇编语言源程序的编辑、汇编、调试于一体的集成开发环境,从而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形象直观的辅助教学平台。本文首先介绍了相关技术,然后给出了模拟器的设计目标和实现思路,描述了模拟器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接着详细介绍了模拟器主要模块的设计和实现过程,包括指令集的模拟,存储器的模拟和中断机制的模拟等内容;还通过主要功能的界面演示说明模拟器的使用过程;最后提出了完善汇编模拟器的若干设想。本文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和解释执行技术模拟指令集,使模拟器在设计结构上支持对不同类型处理器指令集的模拟,从而实现一定的可重定向性;利用进程和进程通信技术模拟中断机制,使模拟器能比较方便地模拟新增外部设备及其中断处理过程,从而实现一定的可扩展性。本文设计和实现的汇编模拟器虽然还只是一个原型系统,但它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本文介绍的利用进程和进程通信技术模拟中断机制的方法,可以为其他类似应用提供参考。
佘海霞[9](2007)在《基于DSP的钢琴调音仪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提出一种全新的钢琴调音仪的研制方法。综合运用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电子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开发出了体积小、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的钢琴调音仪。本系统将钢琴声音信号通过ADC进行模数转换,运用数字信号处理方法来实现钢琴信号频率的分离,去除谐波分量,得出钢琴基频。然后测量此正弦波的周期,最后得到琴弦的频率,并利用液晶显示提示使用者与标准频率进行对比,调整琴弦的张力,最终达到调音的目的。本文主要介绍了系统的硬件平台、软件系统以及实验方法及误差分析。硬件平台以TI公司的TMS320LF2407A DSP芯片为核心,设计了前端放大电路、时钟及电源电路、JTAG仿真器接口电路、存储器扩展电路以及LCD显示等部分,硬件电路板的实现为软件系统提供了物理平台。软件以CCS为编程环境,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信号采集程序设计,实现信号模数转换;数字信号的FFT运算,粗测信号的频率;数字滤波器设计,实现谐波分量的滤除,得到基频信号;测量基频信号的频率;测量结果及标准频率显示等程序。论文详细介绍了各个部分设计的思路以及实现方法。实验包括MATLAB仿真以及采集标准信号发生器信号两大部分,前者验证算法的正确性,后者对系统的精度进行了正确评价。误差分析包括模拟电路以及数字运算两大部分,结果达到了设计要求。本论文设计的钢琴调音仪运用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可以精确测量钢琴琴弦的基频,为钢琴调音工作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为后续钢琴调音仪的设计提出了一条新思路。
刘芬[10](2005)在《变速器换档机械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机器人作为一门学科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机器人特殊部分的机械手在汽车制造或试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步器性能试验中,如果采用手动操作很难保证精度;可靠性试验中,20 万~40 万次的换档动作手工无法完成,因此在试验中必须采用机械手代替人手进行换档操作。本文分析研究了国内外换档机械手的研究状况后,开发了变速器换档机械手计算机控制系统。采用液压伺服系统控制换档杆运动,根据液流连续性原理和动力平衡原理推导出液压伺服系统中输出位移相对给定输入位移的传递函数,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运用PID 控制方法进行调节使系统控制性能达到最好。对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选择、连接、标定以及数据处理进行了研究。采取了必要的抗干扰措施,成功地实现了试验数据的自动采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测试系统的工作效率,实现了性能测试的自动化管理。设计了档位标定、工况设定、报警等辅助模块,既提高了试验效率又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为综合评价换档过程设计了曲线实时显示功能。试验表明:控制方法稳定,系统运行完全符合生产要求。
二、BorLand C++与汇编语言的调用接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orLand C++与汇编语言的调用接口(论文提纲范文)
(1)奶源运输安全远程监控系统监控中心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远程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 |
1.3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及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奶源运输安全远程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2.1 远程监控系统的功能框架 |
2.2 系统软硬件实现方案概述 |
2.2.1 系统的硬件实现方案 |
2.2.2 系统的软件实现方案 |
第三章 GPRS技术简介 |
3.1 GPRS技术原理 |
3.1.1 GPRS概述 |
3.1.2 GPRS数据传输原理 |
3.1.3 GPRS提供的业务服务 |
3.2 GPS技术原理 |
3.2.1 GPS的概念 |
3.2.2 GPS系统的组成 |
3.2.3 GPS系统的定位原理 |
3.2.4 GPS系统的特点 |
第四章 MAPX控件技术介绍 |
4.1 MapX概述 |
4.2 MapX的数据文件和组件模型结构 |
4.2.1 MapX的数据文件 |
4.2.2 MapX的组件模型结构 |
4.3 MapX的基本概念介绍 |
4.4 MapX的特点 |
第五章 监控终端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
5.1 监控终端的组成 |
5.2 监控终端硬件资源介绍 |
5.2.1 微处理器TMS320LF2407A DSP |
5.2.2 GPRS模块 |
5.2.3 C328摄像头模块 |
5.2.4 GPS OEM SL-SDT11板 |
5.3 监控终端主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介绍 |
5.3.1 GPS模块功能的实现 |
5.3.2 C328模块功能的实现 |
5.3.3 GPRS模块功能的实现 |
第六章 奶源运输安全远程监控系统监控中心的设计与实现 |
6.1 监控中心的模式选择 |
6.2 监控中心的开发方案 |
6.2.1 软件实现功能详解 |
6.2.2 开发方案的选择 |
6.3 系统开发工具介绍 |
6.3.1 Delphi介绍 |
6.3.2 Object Pascal软件开发语言介绍 |
6.4 数据库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
6.4.1 数据库的建立 |
6.4.2 远程监控数据表格的设计 |
6.4.3 监控终端采集数据的导入 |
6.4.4 ADO数据库访问技术 |
6.4.5 ADO数据库连接参数配置 |
6.5 应用服务器功能的实现 |
6.5.1 应用服务器的建立 |
6.5.2 应用服务器的逻辑功能 |
6.5.3 应用服务器部分函数接口的实现 |
6.6 客户端的设计实现 |
6.6.1 客户端登录功能的实现 |
6.6.2 客户端主界面设计实现 |
6.6.3 客户端"终端管理"功能的实现 |
6.6.4 客户端"奶站管理"功能的实现 |
6.6.5 客户端"地图工具"的实现 |
6.6.6 客户端"地图导航"功能的实现 |
6.6.7 客户端界面节点树的设计实现 |
6.6.8 客户端"远程监控"功能的设计实现 |
6.6.9 客户端电子地图显示功能的实现 |
6.6.10 客户端图像显示及管理功能的实现 |
6.6.11 连接状态查看功能 |
6.6.12 Borland Socket Server程序配置方法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应用服务器部分函数接口代码 |
附录2 客户端定位显示程序代码 |
(2)控件系统及其脚本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概况 |
1.3 课题主要研究工作 |
2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2.1 脚本化的控件系统 |
2.2 CLEARX嵌入式图形系统简介 |
2.3 系统总体层次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3 对象系统设计 |
3.1 概述 |
3.2 对象系统的基础设计 |
3.3 对象的管理 |
3.4 对象的使用 |
3.5 远程消息传递机制 |
3.6 本章小结 |
4 控件系统设计 |
4.1 概述 |
4.2 控件的管理 |
4.3 控件的事件处理 |
4.4 控件的显示 |
4.5 基于风格文件的控件外观定制 |
4.6 按钮控件的实现 |
4.7 本章小结 |
5 对象系统的脚本化 |
5.1 LUA脚本系统原理 |
5.2 对象系统的脚本化 |
5.3 本章小结 |
6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构建操作系统实践教学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操作系统实践教学现状 |
2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
2.1 确立课程体系 |
2.2 建立实践环境 |
3 设计实践项目 |
3.1 确立MOS系统结构及内存布局 |
3.2 实现进程管理 |
3.3 内存管理 |
3.4 建立文件管理系统 |
3.5 I/O管理实践 |
3.6 用户接口管理 |
4 结束语 |
(4)在线双网物理隔离转换卡软件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概述 |
1.1 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1.2 嵌入式技术在本系统中的应用 |
1.3 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
第2章 在线双网物理隔离转换卡体系结构 |
第3章 双网转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3.1 系统的实现目标 |
3.2 双网转换系统设计 |
3.2.1 功能分析与流程分析 |
3.2.2 系统界面设计 |
3.2.3 系统的模块与类设计 |
3.3 系统的实现 |
3.3.1 系统的实现平台与开发环境 |
3.3.2 串口通信 |
3.3.3 读取与修改IP 地址程序 |
3.3.4 系统其它模块的实现 |
第4章 浏览器监控程序设计与实现 |
4.1 监控程序的功能分析 |
4.2 监控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
4.2.1 监控地址输入自动转换网络 |
4.2.2 在内网状态自动屏蔽浏览器复制活动 |
4.2.3 URL 处理类的实现 |
第5章 系统功能测试 |
5.1 系统测试目的 |
5.2 系统测试环境 |
5.3 系统测试结果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完成的主要工作及难点问题 |
6.2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5)OSEK/VDX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OSEK标准简介 |
1.4.1 OSEK OS标准简介 |
1.4.2 OSEK COM标准简介 |
1.4.3 OSEK NM标准简介 |
1.4.4 OSEK OIL标准简介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2章 OSEK操作系统运行机制分析 |
2.1 OSEK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 |
2.1.1 OSEK操作系统的处理级别 |
2.1.2 OSEK操作系统的符合类 |
2.2 任务管理 |
2.2.1 任务状态转换模型 |
2.2.2 任务的激活和终止 |
2.2.3 任务的优先级 |
2.2.4 调度策略 |
2.3 事件机制 |
2.4 资源管理 |
2.5 中断机制 |
2.6 调度点分析 |
2.7 报警机制 |
2.8 错误处理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OSEK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3.1 OSEK操作系统的总体设计 |
3.2 任务管理 |
3.2.1 任务控制块TCB |
3.2.2 就绪队列 |
3.2.3 内部资源的获得与释放 |
3.2.4 任务级的任务切换 |
3.2.5 任务调度 |
3.2.6 任务的激活 |
3.2.7 任务的终止 |
3.2.8 空闲任务 |
3.3 事件机制 |
3.4 资源管理 |
3.5 中断机制 |
3.6 报警机制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OSEK操作系统优化技术研究 |
4.1 任务管理的优化 |
4.2 任务切换的优化 |
4.3 事件机制的增强功能 |
4.4 中断的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OSEK操作系统的移植和测试 |
5.1 开发环境 |
5.2 OSEK操作系统的移植 |
5.2.1 数据类型映射 |
5.2.2 临界区处理 |
5.2.3 任务栈的初始化 |
5.2.4 多任务的启动 |
5.2.5 任务切换 |
5.2.6 时钟中断服务程序 |
5.3 功能测试 |
5.3.1 测试用例1 |
5.3.2 测试用例2 |
5.4 OSEK操作系统的性能 |
5.4.1 空间性能测试 |
5.4.2 时间性能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StarBus集成开发环境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软件开发工具的发展 |
1.1.2 集成开发环境的架构 |
1.1.3 当前软件开发的主要技术和工具 |
1.2 技术背景 |
1.2.1 中间件概述 |
1.2.2 CORBA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意义、目标和内容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StarBus集成开发环境相关知识 |
2.1 StarBus概述 |
2.1.1 StarBus的构成 |
2.1.2 StarBus3.0的主要特点 |
2.2 POA概述 |
2.2.1 POA的功能 |
2.2.2 POA模型的构成 |
2.2.3 POA的基本原理 |
2.2.4 POA策略 |
2.3 ORB概述 |
2.4 StarBus支持分布计算的特色 |
2.5 StarBus3.0的开发环境 |
2.6 AppWizard综述 |
2.6.1 AppWizard背景介绍及工作原理 |
2.6.2 宏映射机制 |
2.6.3 创建AppWizard的过程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tarBus集成开发环境的设计 |
3.1 StarBus程序开发流程及应用模型分析 |
3.1.1 StarBus程序开发流程 |
3.1.2 分布式软件应用模型分析 |
3.2 StarBus集成开发环境的功能概述 |
3.3 StarBus集成开发环境的设计要点 |
3.3.1 IDL文件的编译设计 |
3.3.2 接口池服务设计 |
3.3.3 客户方主程序代码框架设计 |
3.3.4 服务方主程序代码框架设计 |
3.3.5 名字服务器的优化设计 |
3.3.6 POA策略的设计 |
3.3.7 系统编译选项的设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tarBus集成开发环境的实现 |
4.1 StarBusWizard的开发方法 |
4.2 StarBusWizard的组成 |
4.3 StarBusWizard的实现流程 |
4.4 StarBusWizard的使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tarBusWizard的测试和应用示例 |
5.1 StarBusWizard的测试 |
5.2 StarBusWizard应用实例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水声通信系统中专用实时操作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的背景 |
1.1.1 水声通信的研究现状 |
1.1.2 水声通信中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 研究课题的提出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4 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水声通信系统 |
2.1 水声通信简述 |
2.1.1 水下通信的载体 |
2.1.2 水声通信的原理 |
2.1.3 水声数字通信 |
2.2 水声信道的传输特性 |
2.2.1 海洋环境噪声与声能量的传播损失 |
2.2.2 声传播的多途效应 |
2.3 水声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
第三章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
3.1 前后台系统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
3.1.1 前后台系统 |
3.1.2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
3.2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内核概述 |
3.2.1 内核结构 |
3.2.2 任务管理与调度 |
3.2.3 任务间通信与同步 |
3.2.4 中断管理 |
3.2.5 内存管理 |
3.2.6 系统时钟 |
3.3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
第四章 UWAC-RTOS 的研究与设计 |
4.1 硬件开发平台简介 |
4.1.1 硬件开发平台选择及依据 |
4.1.2 SPCE061A 单片机简介 |
4.1.3 SPCE061A 单片机硬件结构 |
4.1.4 SPCE061A 单片机中断系统 |
4.2 UWAC-RTOS 的设计目标 |
4.3 UWAC-RTOS 的体系结构及运行流程 |
4.3.1 UWAC-RTOS 的体系结构 |
4.3.2 UWAC-RTOS 的运行流程 |
4.4 UWAC-RTOS 的设计与实现 |
4.4.1 UWAC-RTOS 的内核设计 |
4.4.2 UWAC-RTOS 的任务管理 |
4.4.3 UWAC-RTOS 的任务调度 |
4.4.4 UWAC-RTOS 的中断管理 |
4.5 UWAC-RTOS 的接口设计 |
4.5.1 汇编函数的C 调用 |
4.5.2 C 数据结构的汇编引用 |
第五章 UWAC-RTOS 的测试 |
5.1 UWAC-RTOS 性能指标测试 |
5.1.1 内存开销 |
5.1.2 任务切换时间 |
5.1.3 最大中断禁止时间 |
5.2 UWAC-RTOS 系统测试 |
5.2.1 测试内容 |
5.2.2 测试方案 |
5.2.3 测试结果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一个汇编模拟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 |
1.1.1 课题提出 |
1.1.2 解决方案 |
1.2 课题内容 |
1.3 课题意义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 |
2.1 软件模拟技术 |
2.1.1 软件模拟技术概述 |
2.1.2 软件模拟器的分类 |
2.1.3 软件模拟器的优点 |
2.1.4 指令集模拟器的分类 |
2.2 解释执行技术 |
2.2.1 解释执行的概念 |
2.2.2 解释执行的过程 |
2.2.3 解释执行的优越性 |
2.3 进程通信IPC |
2.3.1 Windows 消息机制 |
2.3.2 内存文件映射 |
第三章 总体设计 |
3.1 模拟器的设计目标和实现思路 |
3.1.1 设计目标 |
3.1.2 实现思路 |
3.2 模拟器的组成 |
3.2.1 模拟器的组成 |
3.2.2 主要模块功能 |
3.3 控制模块的设计 |
3.3.1 控制模块的功能 |
3.3.2 控制模块的设计 |
3.4 调试模块的设计 |
3.4.1 调试模块的功能 |
3.4.2 调试模块的设计 |
3.5 开发平台 |
第四章 指令集模拟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1 指令集模拟模块的设计 |
4.1.1 指令集模拟模块的功能 |
4.1.2 指令模拟执行过程的设计 |
4.1.3 OO 技术的应用 |
4.2 寄存器模型 |
4.2.1 寄存器模型的设计 |
4.2.2 寄存器基类 |
4.2.3 处理器的寄存器类 |
4.3 指令集模型 |
4.3.1 指令集模型的设计 |
4.3.2 微指令抽象类 |
4.3.3 处理器的指令类 |
4.4 通用CPU 模型框架 |
4.4.1 通用CPU 模型框架的设计 |
4.4.2 通用CPU 模型框架的应用 |
4.5 80386 指令集的模拟 |
4.5.1 指令格式 |
4.5.2 指令译码 |
4.5.3 指令执行 |
第五章 存储器模拟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5.1 存储器模拟模块的设计 |
5.1.1 存储器模拟模块的功能 |
5.1.2 存储器模拟模块的组成 |
5.2 存储器模拟模块的实现 |
5.2.1 物理存储空间的模拟 |
5.2.2 存储管理机制的模拟 |
第六章 中断机制的模拟 |
6.1 PC 系统的中断机制 |
6.1.1 80386 实方式下的中断响应 |
6.1.2 中断控制器 |
6.2 中断机制的模拟方法 |
6.2.1 中断机制的模拟目标 |
6.2.2 中断机制的模拟方法 |
6.3 中断机制模拟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6.3.1 中断机制模拟模块的设计 |
6.3.2 中断机制模拟模块的实现 |
6.3.3 软中断处理程序功能的模拟 |
6.4 中断控制器模拟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6.4.1 中断控制器模拟模块的设计 |
6.4.2 中断控制器模拟模块的实现 |
6.5 外部设备模拟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6.5.1 外部设备模拟模块的设计 |
6.5.2 外部设备模拟模块的实现 |
6.5.3 键盘模拟程序的实现 |
第七章 系统演示 |
7.1 汇编模拟器主界面 |
7.2 源代码编辑功能 |
7.3 汇编功能 |
7.4 汇编语言程序模拟执行功能 |
7.5 调试功能 |
7.5.1 反汇编 |
7.5.2 单步运行 |
7.5.3 断点调试 |
7.5.4 修改内存单元值 |
第八章 结束语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基于DSP的钢琴调音仪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绪论 |
1.1 调音仪的发展概况 |
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实现的理论依据 |
2.2 系统功能简介 |
2.3 系统组成 |
3 DSP 调音仪的硬件设计及实现 |
3.1 DSP 简介 |
3.2 硬件平台中央处理器——TMS320LF2407A DSP |
3.3 硬件平台各功能模块设计 |
3.4 硬件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
3.5 小结 |
4 DSP 调音仪的软件设计及实现 |
4.1 DSP 软件开发设计简介 |
4.2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
4.3 FFT 处理程序设计 |
4.4 FIR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
4.5 测频及液晶显示程序设计 |
4.6 键盘程序设计 |
4.7 软件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
4.8 小结 |
5 实验方法及误差分析 |
5.1 实验方法介绍 |
5.2 误差来源分析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在校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变速器换档机械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概述 |
1.1 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检测设备的重大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课题来源及背景 |
1.3.1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1.3.2 系统指标和参数 |
1.3.3 换档结合过程 |
1.4 工艺规程 |
第二章 机械手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试验系统的组成 |
2.2 系统的机械结构 |
2.3 液压系统设计 |
2.3.1 液压传动优点 |
2.3.2 机械手的液压系统组成 |
2.4 计算机和板卡选择 |
2.4.1 选择计算机 |
2.4.2 选择板卡 |
第三章 系统分析 |
3.1 机械系统分析 |
3.1.1 换档控制部分机械系统 |
3.1.2 运动分析 |
3.1.3 动力加载传动系统的组成 |
3.2 电液伺服系统分析 |
3.2.1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选择 |
3.2.2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理论分析 |
3.2.3 系统稳定性分析 |
3.3 控制系统的PID 调节 |
3.3.1 PID 控制原理 |
3.4 电动机控制 |
3.4.1 主计算机与变频器的通讯 |
3.4.2 智能收发转换器 |
第四章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
4.1 传感器 |
4.1.1 传感器的特性及其选用原则 |
4.1.2 传感器选择 |
4.2 传感器标定 |
4.2.1 传感器的标定过程 |
4.2.2 传感器的误差 |
4.2.3 减小和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 |
4.3 抗干扰 |
4.3.1 干扰源 |
4.3.2 抗干扰措施 |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
5.1 编程语言及数据库 |
5.2 系统程序设计 |
5.2.1 驱动程序 |
5.2.2 用户接口程序 |
5.2.3 试验控制程序 |
5.2.4 数字PID 控制算法 |
5.2.5 PID 调节程序框图 |
5.2.6 档位标定模块 |
5.2.7 传感器标定功能 |
5.2.8 辅助模块设计 |
第六章 试验及分析 |
6.1 试验 |
6.2 结论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四、BorLand C++与汇编语言的调用接口(论文参考文献)
- [1]奶源运输安全远程监控系统监控中心的设计与实现[D]. 赵鑫. 内蒙古大学, 2010(01)
- [2]控件系统及其脚本化技术研究[D]. 盛蓼楠. 华中科技大学, 2009(S2)
- [3]构建操作系统实践教学体系[J]. 李红卫,殷常鸿. 计算机教育, 2008(06)
- [4]在线双网物理隔离转换卡软件系统研究与实现[D]. 李振建. 吉林大学, 2007(05)
- [5]OSEK/VDX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梁金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02)
- [6]StarBus集成开发环境的设计与实现[D]. 黄文光.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7(07)
- [7]水声通信系统中专用实时操作系统研究与设计[D]. 王诗彬. 厦门大学, 2007(07)
- [8]一个汇编模拟器的设计与实现[D]. 盛信一. 苏州大学, 2007(04)
- [9]基于DSP的钢琴调音仪的研制[D]. 佘海霞. 西安理工大学, 2007(02)
- [10]变速器换档机械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研究[D]. 刘芬. 吉林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