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泡沫”困扰京沪人均GDP(论文文献综述)
王俏茹[1](2021)在《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理论分析与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增长收敛(Economic Growth Convergence)的经典含义是指欠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在长期内向发达经济体追赶与靠拢的过程。经济增长收敛假说始于Solow(1956)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其主要包含三个核心问题:第一,是否存在收敛,即对收敛的存在性进行判断;第二,为什么会出现收敛,即对收敛机制进行分析;第三,如何能促进收敛,即对收敛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这是一个重要但又十分复杂的问题,首先,收敛性回答的是经济差距缩小的问题,这是任何一个经济体不得不重视的现实问题,在过去半个世纪,经济学家一直在试图剖析经济体间收入差距的形成及其背后的成因,而收敛性假说则成为了近二十年来在总量层面分析收入差距的主要工具。其次,经济增长收敛涉及不同的经济增长理论,且不同的理论对收敛结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关于收敛性假说,学术界至今仍未给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框架与实论结论,这正是收敛性研究的复杂之处。经济增长收敛理论对于理解收入差距的未来变动趋势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为欠发达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经济差距的缩小,以及经济体内部区域之间经济差距的缩小,提供了一种形象的描述。与此同时,经济增长收敛理论还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能够为政府的政策实施提供理论支撑与现实依据。事实上,关于经济增长收敛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与政策制定者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中国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发展进入了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在内部面临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外则面临着从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水平跃升的考验,这两大挑战均对应了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收敛性问题,前者是关于中国内部各区域之间的收敛性问题,而后者则是将中国作为一个个体考虑其与世界范围内其它国家之间收敛性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重新审视了中国内部与外部的收敛性特征,并从“横向收敛”和“纵向收敛”两大角度展开了系统的研究。首先,“纵向收敛”主要研究一元经济体向自身稳态逼近的收敛过程;而“横向收敛”则研究多元经济体之间相互追赶,向共同的稳态收敛的过程。根据研究主体的差异,这一部分又可细分为两个层面。其中第一个层面主要研究中国内部各区域之间的横向收敛特征,本文从“数量”和“质量”两个角度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展开了研究;而第二个层面则主要研究全球经济体之间的横向收敛特征,本文对“资本收敛机制”和“技术收敛机制”两大收敛机制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判断。首先,本文从全国整体层面分析中国经济增长收敛的阶段性特征。笔者首先通过经济增长收敛理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路径进行识别,并借助门限回归模型判断中国当前的收敛阶段;随后进一步利用含潜在门限变量的时变系数向量自回归模型探索金融和技术两大驱动因素对于中国在实现收敛跃升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发现: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正处于中等收入的收敛曲线上,继续沿现有曲线收敛难以顺利向高收入阶段跃升,中国只有转变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才有可能顺利成为高收入国家,因此,为了顺利实现向高收入水平跃升,需要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深入融合,继续挖掘两大因素的潜能。其次,本文对经济增长“数量”的收敛性进行研究,笔者首先将空间相关性加入到Mankiw-Romer-Weil收敛模型中,得到了空间收敛理论方程,随后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中国省际间的收敛性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本文还采用双区制空间杜宾模型对中国省际空间溢出效应的非对称性及其对经济增长收敛的影响进行探究,结果发现:中国省际之间存在显着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与此同时,中国的省际经济增长整体满足条件收敛规律,然而,中国省际之间的空间溢出无论在体量上还是方向上均具有非对称性特征,且这两大非对称性对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不尽相同。现阶段中国正处于增速换挡期,增速下滑的弱势省份会在区域内其它类似弱势省份间形成明显的下拉溢出,而这一溢出对强势省份的影响相对有限,在这两种效应的耦合作用下,中国经济出现了阶段性的区域极化现象。再次,本文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收敛性进行研究,笔者首先利用层级动态因子模型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建模,以得到各区域以及各省份的因子;随后,借助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识别区域间经济增长质量的联动机制;最后通过计算C-M同步化指数分析了区域间的收敛特征,结果发现:现阶段中国四大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东部先行,中西部跟随和东北部相对独立的三元结构,而从区域内的同步化水平来看,东、中、西部三个区域内的省级经济增长质量已初具俱乐部收敛特征,呈整体一致向好态势,这在极大程度上缓和了个体异化引致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隐患。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东北地区内部省份间均存在着独有的制约因素和增长桎梏,并未表现出收敛特征。然后,本文对经济增长的“资本收敛机制”进行分析,笔者首先对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进行了理论阐释,并通过技术差距的动态演变推导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随后通过动态面板门限模型对理论分析结论进行实证检验,具体得到以下结论: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双门限效应,首先,金融水平较低的国家无法实现经济增长收敛,但其稳态增长率会随着金融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其次,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一个国家向前沿增长率收敛的可能性将会增加;最后,对于已收敛于前沿增长率的国家,金融发展对该国稳态下的相对产出增长率存在正向影响但最终趋于消失。最后,本文对经济增长的“技术收敛机制”进行分析,笔者首先借助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分析各国的俱乐部收敛情况;随后进一步通过技术前沿收敛模型探索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路径,以对各国向高收入国家收敛的本质条件进行判断,结果发现:各国在向高收入水平收敛过程中所经历的“中等收入陷阱”在长期内是非稳定状态,但这种非稳定状态并不容易被打破,需要具备相应的收敛条件才能实现跃升,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各国向高收入水平收敛的关键,经济体在低收入水平阶段,可通过技术模仿提升TFP,在由低收入向中等收入水平跃升阶段,需在技术模仿的同时利用全球技术边界提升带来的技术溢出拉动TFP增长,在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跃升阶段,需由外部驱动向自主创新驱动转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本文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维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从国内区域层面的收敛性分析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整体上满足条件收敛规律,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格局仍未真正改变,差异化的发展战略仍需重视;而从国际层面的收敛性来看,当前中国正处于中等收入阶段,必然会经历经济增速的回落期与调整期,实现向高收入水平收敛需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杜海龙[2](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冯文芳[3](2020)在《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影响机制及其监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产价格泡沫和高杠杆在历史上反复出现,但次贷危机后的资产价格泡沫形成机制和高杠杆作用机理更加复杂;现代金融技术发展产生的影子银行和金融衍生品等不但空转套利推高金融杠杆,而且让问题复杂化;内嵌于银行体系的表外业务严重期限错配以及中国经济转型期结构中存在的各种扭曲现象,使得金融杠杆过度膨胀导致的资产价格泡沫演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原有传统理论都无法较好解释经济中的资产价格泡沫现象。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的重要关口,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开始转为中高速增长,但是金融杠杆仍在不断攀升,金融杠杆增长与经济发展错配现象严重,资本市场的过度繁荣引致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和系统性金融风险不断膨胀和累积。金融危机后上述问题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首先,通过阅读和归纳国内外关于金融杠杆、资产价格泡沫和经济增长等方面的经典着作和前沿文献,厘清选题的发展脉络、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争论焦点和研究盲点等,为后期研究顺利展开提供文献支撑和理论基础。其次,准确定义资产价格泡沫是研究的逻辑起点,遵循目前国内外经济学界的三种主流观点,对资产价格泡沫的涵义进行明确界定并分析了其一般特征;从理论角度和影响因素角度剖析了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理;运用ADF、SADF、GSADF和RADF等资产价格泡沫识别方法,对资产价格泡沫的存在性、存在周期、出现频率和程度大小等进行了识别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在样本研究期内显着存在周期性资产价格泡沫;并且运用协整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提取了资产价格泡沫。第三,以金融杠杆经济本质研究作为切入点,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分别定义和度量了金融杠杆,揭示微观金融杠杆与宏观金融杠杆背离的原因和实质;采用债务收入比法和即时拆分法(TD)测算了我国的金融杠杆;重点揭示和研究了金融加杠杆的根源、实质、动力、渠道、特点和成因等;不但构建了金融杠杆驱动的资产价格泡沫模型,从理论上厘清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而且把滚动宽窗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和Bootstrap统计检验结合,从实证上验证了金融杠杆和资产价格泡沫相互动态影响机制的程度、频率与方向以及与经济事件之间的关系。第四,高杠杆和资产价格泡沫仅是表象,隐藏其背后的实质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失衡,因此加入经济增长因素,从表象分析上升到实质研究,进一步揭示金融杠杆、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经济之间的影响效应。具体内容包括:(1)运用差分广义矩估计(DGMM)和门限效应,对国内16家上市银行从两个阶段检验了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杠杆机制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可以通过杠杆率对银行风险承担产生显着影响;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存在双重杠杆率门限效应;(2)运用傅里叶变换和频谱分析法研究了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周期联动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资产价格泡沫和经济增长的周期联动关系较复杂,并且两者在周期联动上更多的存在背离现象;(3)基于R&D模型,加入金融杠杆因素,研究了不存在和引入资产价格泡沫时经济增长的均衡结果,并推断出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共容的条件。(4)运用MCMC算法和SV-TVP-SVAR模型从时期与时点两个角度对金融杠杆、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时变关系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三个经济变量之间具有非常显着的时变特征。最后,高杠杆下去杠杆是必然选择,准确定义去杠杆的涵义并对目前去杠杆存在的误区做了澄清;分别探索了实体去杠杆和金融去杠杆的路径;运用合成控制法(SCM)检验了限贷政策能否抑制房地产泡沫?实证结果表明:在4个研究样本中,限贷政策对3个样本的商品房销售价格无法起到降低的作用;囿于传统资产价格泡沫监控研究方法与模型的缺陷,尝试运用人工智能中的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和BP神经网络(BPNN)技术构建了资产价格泡沫监控系统,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很好逼近与诠释样本历史数据所蕴含的内在规律,有效实现监控功能。根据上述主要研究结论,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1)拓展宏观货币政策调控目标范围,把资产价格纳入中央银行决策信息集,构建货币和信贷流动以及资产价格泡沫监控系统;(2)减少或消除刚性兑付和不必要的政府隐性担保,实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商业银行行为市场化,政府职能回归公共管理本质;(3)坚持中性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适度的货币流动性,建立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和对金融体系资产实施穿透管理,对影子银行进行有效管理;(4)精准掌控“结构性去杠杆”的节奏、力度、时间、主体,有条不紊降低杠杆率。
颜阿茵[4](2019)在《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重庆涪陵高铁站为例》文中指出山城重庆因山水之城而独树一帜,却也因山水的阻隔造成城市交通发展的滞后。按照“十三五”规划的部署,重庆将于2024年完成“米”字型高铁线路网的修建,届时以高铁站点为依托的城市建设也将在重庆部分城市内逐步开展。其中重庆中小型高铁站占据了高铁站建设的一大部分,其建设也将对山地中小城市的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伴随着城镇化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口汇聚在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建设的城市新区域,这些区域将面临着如何解决城市的产业、交通、人口及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利用高铁建站的契机合理引导枢纽站所在城市片区的发展成为当前重庆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重庆地区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在大量收集调研重庆市已建成及规划的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探讨重庆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通过对区域一体化城市群发展、上位规划、城市空间发展等方面探讨,明确山地条件对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的影响要素。基于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发展理论,通过对高铁站站前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深入研究探索山地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发展的规律与开发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城市设计策略。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在论述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研究理论基础,确定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是对重庆市高铁站的发展及高铁站站前区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与总结,并针对影响高铁站站前区发展前期所受到的城市群区域经济、上位规划、城市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进行探讨;第三部分是针对国外优秀实践案例和国内设计案例的分析与总结,探讨不同发展模式下的城市设计方法与规律;第四部分从城市设计角度探索高铁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宏观层面主要探讨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在区域城市空间中的城市发展方向,中观层面对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土地开发、功能定位、交通组织与空间形态设计进行策略研究,微观层面主要针对城市空间布局、城市风貌及公共空间等方面提出管控标准;第五部分是在前述规律总结的基础之上,结合实践项目进行城市设计策略的应用;第六部分是基于前面的研究,得出论文主要结论,不足与展望。
刘登攀[5](2019)在《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发生了重大战略转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成为亟需回答的时代命题。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进行研究,梳理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论述、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总结了其主要特征,并进而研究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最后提出了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从而尝试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全文共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导论部分包括研究述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正文包括五章。第一章着重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首先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内涵的界定,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以前对外开放的区别;其次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之前对外开放理论的梳理,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找到理论渊源,也更好弄清其与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区别;第三则通过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系统总结和分析,为弄清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转变找到理论基础;第四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的梳理,将其主要归结为开放方向、开放原则、开放路径、开放价值导向、开放与新发展理念、开放与国内治理、开放与世界治理等几个方面。第二章、第三章重点从实践层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这一历史命题。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从总体上、从形式上把握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整体面貌。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实践的分析,也即对自由贸易区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业扩大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人民币国际化等对外开放战略措施的分析,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生成,其基本内涵包括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全方位产业开放格局、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地理开放格局、“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投资开放格局、美元与人民币协同互补的货币开放格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地缘开放格局、多边区域双边兼顾的贸易开放格局。第三章通过国内与国际、历史与现实相比较的方法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呈现出的独特特征,从关键角度、从实质意义上把握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解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其他对外开放区别,认清其在中国和世界对外开放史上的历史地位。其主要特征包括在治理方式上所呈现出的治理特征,在中国2000多年对外开放史上所呈现出的历史特征,在全球化500年历史上所呈现出的对于推动新一轮全球化发展的全球化特征,在中国和世界对外开放史上的比较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的价值导向特征。论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重点从实践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历史命题。第四章系统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内外部条件,即中国内部所拥有的优势和劣势,外部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内部来看,中国自身所拥有的对外开放优势主要包括庞大内部市场规模优势、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态势、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大幅提高的科技实力、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等五方面。中国对外开放的劣势主要包括高水平开放所需经济基础还不牢固、营商环境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海外权益保护机制和能力处于起步阶段、科技创新水平与强国相比差距较大、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增加、资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从外部来看,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的机遇主要包括面向发展中国家,抓住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面向发达国家,抓住承接服务产业国际转移机遇;面向新科技革命,抢抓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面向全球治理,抓住世界经济治理地位提升机遇。中国面临的外部挑战主要包括价值链高低两端的挑战、全球经济治理上的挑战、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政治安全等复杂风险的挑战、部分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不认同的挑战。第五章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通过对新时代对外开放实践和理论的总结,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的依据,并提出了核心战略、保障战略、对美战略、安全战略等四大战略。核心战略是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打造中国引领世界发展的竞争力:其目标是塑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其基础是庞大市场和优质产能,其动力是抓住新科技革命机遇、占据价值链顶端,其主体是培育一批世界级跨国公司,其路径是“一体两翼”的建构途径,其保障是完善构建全球价值链的保障体系。保障战略是创造有利于实现核心战略的内外发展环境,具体包括:营造有利的内部发展环境即国内宏观环境保障,完善海外权益保护机制体系即海外权益保护保障,构建有利外部制度环境即国际治理体系保障。对美战略是中美开展全面战略合作,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安全战略是守住经济安全底线,具体包括:坚持渐进式开放,降低开放发展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建立资源安全体系,确保国家资源安全;完善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文章的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结语的第一部分强调了中国对外开放战略转型的总体原因。结语的第二部分进一步明确了论文第一章主要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第二章到第五章主要从实践层面回答“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其中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回答前一个问题,第四章和第五章则着重回答了后一个问题。结语的第三部分简明总结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潘红玉[6](2019)在《房价波动影响产业转型升级的机理及对策研究 ——以制造业为例》文中提出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和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中国制造业在产品质量水平和产业技术水平方面还面临较大的压力。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体制机制约束、行业同质竞争、技术研发能力、人才培育、融资约束等,而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不断升高的房价。房价的不断上涨,对制造业行业的发展和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制造业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提升制造业整体效率。另一方面,高房价意味着房地产行业的高利润,资本的逐利性吸引了更多的贷款和社会投资进入房地产行业,甚至部分制造业市场主体转投房地产业。制造产业投资下降和融资约束的影响,造成制造业缺乏在生产投资和创新研发方面的投入,不利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我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以国内低廉的劳动力以及巨大的人口红利为基础,近些年由于房地产价格一直处于不断上涨的阶段,促使制造业企业相关的生产要素价格和制造业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持续不断上升。如此一来,那些靠低成本生存的制造业无法承担高房价带来的高成本,他们会选择转移和搬离。那么,这种转移和搬离究竟会为城市产业的发展带来何种结果,或许会导致城市产业的“空心化”。亦或者是能够为城市高附加值产业链向上攀升腾出更多的发展空间(由于房地产价格较高的地方往往是大城市,其具有优秀的人才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会吸引更多的制造业企业纷纷向大城市聚集,且这些企业一般情况下都属于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每一个城市或者每一个地区的房地产价格水平、制造业升级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存在着差异性。那么房地产价格的波动是否会影响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如果有影响,其影响效应的大小如何。此外,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会直接增加劳动力的生活成本,然而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存在一种这样的现象,即使房地产价格水平非常的高,仍然有大量的劳动力不断流入与流出,那么劳动力流动对制造业升级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进入新时代,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亟需进一步推进制造业提质增效,破除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障碍,首先必须厘清房价波动、劳动力流动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作用及影响机制。尽管国内已有学者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与房价波动方面做了较多研究,包括房价波动与调控政策、房价波动与宏观经济、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因素、房价波动引起的制造业集聚与转移等等,但是对于房价波动是怎样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房价波动如何通过劳动力流动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缺乏深刻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以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为背景,深入剖析房价波动、劳动力流动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将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构建房地产长效发展机制,进一步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回顾了关于房价波动的成因、房价波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产业升级、房价波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以及房价波动对制造业产业升级影响的相关研究,以产业升级理论、劳动力流动理论、房地产经济理论以及新经济地理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将房价因素纳入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边缘模型,说明房价差异会对制造业的升级水平产生影响。接着从成本驱动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房价波动影响劳动力流动及制造业升级的内在逻辑,指出了房价波动无论是通过影响生产成本还是生活成本,其价格的上涨都显着影响制造业产业升级。再从质量效益、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和绿色发展4个方面构建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测算其综合指数。基于熵权法对指标权重进行确定,利用2007-2016年29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变化趋势以及各省市异质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创新能力、质量效益、绿色发展和信息技术,这说明制造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当前最主要的还是依赖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为后续制造业转型升级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中国各省市区制造业升级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总体而言,东部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指数高于中西部地区。从房价波动与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发展现状分析可知中国的房价收入比在不同省市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结构性问题突出,表现出了“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制造业产值、制造业劳动力情况、R&D经费投入情况以及制造业产品贸易进出口整体表现为上涨趋势,但制造业在国内的发展存在明显的行业和地区差异;房价波动与制造业升级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但并不是单纯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房价波动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存在阶段差异。在对房价波动直接引致制造业升级的内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时,首先对两者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再定量分析房价波动对制造业升级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并分区域讨论了相对房价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样本数据期内,滞后期被解释变量与当期被解释变量变动方向相同,解释变量参数估计结果与理论推导的结论基本一致。即相对房价波动与制造业转型升级之间呈现出倒U型关系,当相对房价不断上涨时,制造业升级水平也会呈现出在拐点之前上升,拐点之后下降的趋势。研究结果为房地产过度繁荣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提供了新的证据,为房价波动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联系提供了中国案例。在劳动力流动作为中间变量的房价驱动间接引致制造业升级的内在机制方面,从空间视角进行研究,分析了房地产价格和制造业产业升级在空间上的相互依赖性。还在考虑地理区位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邻接权重矩阵、地理距离矩阵以及经济距离矩阵,基于这三个不同角度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分析房价波动对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我国房价水平和制造业产业升级存在显着的空间相关性,具有高水平区域集中、低水平区域聚集的特点;我国房价波动对劳动力流动存在显着的非线性影响,房地产价格与制造业产业相对就业率呈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关系;现阶段我国整体的房价水平对制造业产业升级产生了强烈的空间冲击效应,相对房价升高,促使制造业产业由低端价值链向高端价值链攀升,实现了产业升级。但北京、上海两地间房价波动与制造业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早已经跨入倒U型曲线的右边;制造业相对就业率的提升,都有利于提高制造业相对产值,而房价的上涨最终都将导致劳动力的流出,随着劳动力的持续外溢,最终将不利于制造业产业升级。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认为政府应把区域位置因素和经济发展因素纳入制造业升级相关政策的框架之中,要因地制宜、因城制宜的制定房价分类调控政策,将制造业产业发展政策、劳动力流动政策、房价调控政策纳入统一政策体系,实现制造业产业发展、劳动力流动和房价调控的有机结合,进一步促进制造业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李卓琦[7](2019)在《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思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些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无法解决,而使其现代化进程陷入停滞的一种状态和困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中等收入陷阱可能带来的重大风险,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发展脉络中深入思考和把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科学回答了“中国何以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后如何更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观点和思想主张。可以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既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实践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关系中国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途命运的一个重大问题。从理论与现实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思路,无疑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习近平关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思路。主要回答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中国为什么必须而且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二是关于中国怎样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及跨越以后怎么办的问题;三是关于研究习近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本思路的重大意义。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从发展的实际情况入手,整体研究框架从问题剖析、理论阐释、解决路径、未来展望、重大意义五个层面具体展开。绪论主要阐明习近平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论述与基本观点,总结了习近平关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本思路的主要特点,阐明实施五大发展理念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并对中等收入陷阱的一般分析与国际经验及其相关重要概念进行说明。第一章阐述习近平对中国必须而且能够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重大判断和现实依据。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发展阶段的趋势性变化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新的战略目标。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的不利因素主要是传统增长方式转型困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慢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但我国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备稳定的国家体制和治理体制,形成了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动力,同时抵御风险的能力逐步增强,这是我国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利条件和优势。从发展进程和发展要求看,中国必须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的基本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从发展大国走向发展强国的必要前提。第二章到第六章针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不同矛盾和困境,全面深入地阐述并分析习近平关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践路径,体现了习近平对中国如何解决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基本思路的主体内容和基本方式。一是关于通过深入推进创新发展以增强核心竞争力而解决发展质量不高和动力不足的思路和对策问题。二是关于通过推进协调发展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思路与对策问题。三是关于通过实行绿色发展来破解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思路和对策问题。四是关于通过坚定不移走开放发展之路避免封闭僵化的思路和对策问题。五是关于通过共享发展以破解发展不公和贫富悬殊的思路和对策问题。第七章探讨了习近平关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后继续发展以基本实现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思路。主要分析未来30年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后的发展阶段、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论述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后如何更好发展的问题。结语部分阐述了对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本思路的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阐明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观点和思想主张,既是中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科学指引,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新途径。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与当前中国发展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新成果。在这一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开辟了一条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顺利实现现代化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图景。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根本观点和思想主张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将对世界现代化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郭壮[8](2019)在《房产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基于重庆房产税试点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世纪以来,房地产发展迅猛发展,加上每次大规模经济刺激,带动了房价的飞速上升。高房价堆积了大量的房地产泡沫,同时影响了财富再分配,加剧了贫富差距。国家出台各种限购限贷政策来调控房价,但其效果只能在短期造成影响,房产税改革由此应运而生。上海、重庆两市作为我国不同发展水平的代表性城市,在2011年1月成为首批房产税试点城市。从房产税改革到现在已经七年了,通过对房产税对消费影响和住房市场结构的研究,为以后房产税的大规模实施制定更完备的房产税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房产税的实施目的在于改善收入分配机制、缩小贫富差距,从居民消费的角度对重庆房产税的实施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房产税对镇居民消费的影响,从而改变居民的福利水平。本文先阐述房产税从直接影响、间接影响两方面对居民消费造成影响的原理和机制,并根据重庆实际情况分析房产税改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再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其次讲述和对比上海和重庆房产税实施的细则,从房市结构和重庆消费状况讲述房产税对重庆的影响,发现重庆房价因为房产税改革而价格大幅波动。对比全国居民,重庆不同的收入的人群在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上也发生了不同的走势变化。重庆90平方米以下的新建住宅和144平方米以上的新建住宅价格变化在房产税颁发后出现了不同的趋势。再进而利用DID模型估计出房产税试点对重庆居民各收入阶层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及将消费类型分类后不同消费类型所受房产税影响后的变化。最后得出相关结论,并对房产税改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次房产税使房市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因为对高档住宅和大面积户型的用户的税负转嫁,导致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造成影响。通过双重差分法模型发现房产税的实施对重庆居民的消费造成显着影响,其中中等收入居民受到的影响程度最大,低收入居民其次,高等收入的用户反而不受影响。在面对房产税时中等收入居民削减最多的是生存性消费,而低等收入居民消减最多的是发展性消费。
刘秀英[9](2019)在《场域视角下区域一体化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浪潮下涌现出的区域贸易组织、城市群、大都市区、城市化等区域经济发展现象及形式多样的组织模式已成为研究热点。区域一体化发展使世界成为一个更加融合的社会,然而受不同地区技术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自然地理阻隔与国家边境和地区行政区划导致的边境管制、“诸侯经济”等行政制度障碍影响,跨边界合作治理、跨边界组织发展及区域发展差异带来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现有区域相关研究大多沿袭政府间竞争合作博弈、区域制度建设、分工、集聚经济、贸易等传统理论视角。其理论解释只能解释制度性行为或经济性行为的其中一个方面,没有形成集制度与经济为一体的研究体系。本文认为城市化和区域化发展本质上是经济发展的边界问题。它既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制度现象,区域一体化是经济发展基础上的一项社会建构行为,目的是使区域各成员和区域整体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区域场域的社会构建。文章以场域理论和制度创业理论为主要基础理论,提出了区域场域概念,以制度边界与经济边界相互匹配是区域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为重要创新点,分析了区域场域形成的内在机理并构建了区域场域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欧盟、我国市辖区扩张、“飞地经济”与行政兼并之论以及京津冀城市群为例进行区域场域发展分析。最后探讨了交通与区域场域发展的关系。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区域场域微观机理分析认为区域要素禀赋差异与专业化分工是区域场域专业化的基础,也是自由区域市场兴起的缘由。外部经济进一步促进了区域场域的发展,而区域场域制度创业是破解区域自然或人为分割的重要手段。区域场域制度创业是为降低经济性交易成本而对地区间商品、服务、人员、资本等的交流合作给予的外部制度供给,本质是对区域市场的建构。区域的发展以及区域场域制度建设也要综合考虑区域内经济、技术发展的水平及地区间交往程度的客观现实,制度边界的调整应与经济边界相适应,这是区域场域组织形式多样化及差异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制度边界与经济边界相互匹配是区域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决定区域场域各成员及区域整体竞争优势获得的关键因素。(2)社会交往的高度发展、经济边界扩张和交易成本变化是区域场域制度创业的触发因素,跨边界制度安排与跨界组织协调机构往往在交往频率最高最先产生交易成本质变的领域发生。随着跨边界交往的进一步发展,制度创业不断深化和扩展,越来越多的场域规则需求被激发。制度创业成员合作的基础只有在仔细权衡长期成本和效益之后才能建立和延续。制度创业者通过自身拥有的资本,并借助一系列策略从利益相关者处获取各类资本来实现新制度的合法化,制度创业将引起场域运作逻辑的变化和潜在的场域主体力量关系和利益分配的变动。制度创业发展演进具有路径依赖特征,使制度创业进程呈现高度的粘性。(3)区域场域有四个显着特点构成其特征分析框架:一、参与者相互依赖推动集体价值创造是场域发展的目标;二、具有一个由专业化,互补性和共同演化的成员组成的参与者网络;三、具有一个独特的治理体系,包含支持任务识别和分配、决策和冲突解决的权威机构,成员控制规则以及统筹场域平稳运转的任务协调机制;四、具有一套共享场域运作逻辑,体现为参与者及其所在区域场域的合法性和相互意识。制度创业、交易成本、区域场域发展关系推导论证了以下观点:即使制度完善无法节约平均制度性交易成本,但可以通过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使潜在交易变成现实交易,引起生产的扩大和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形成规模经济,降低商品生产的转型成本与市场交易成本。制度创业对区域场域的社会建构影响还表现在制度水平提高致使交易的不确定风险损失减小,生产性交易创造的真实剩余率(交易剩余扣除不确定风险损失)将上升,单个交易的绩效收益提高,并使区域场域的总体收益增加。所以只要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增加能够在经济性交易成本节约中得到有效补偿,制度创业就是有意义的。(4)结合文章的理论研究对四种不同类型的区域场域进行了详细的案例剖析,认为欧盟场域建设、我国市辖区规模扩张、“飞地经济”与行政兼并之论以及京津冀城市群等区域场域的发展都是制度边界与经济边界发展矛盾下的产物,本质上是制度边界与经济边界的适应性匹配调整。参与者网络扩大、制度创业演进与组织治理体系发展是欧盟区域场域建构的关键因素,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冲突是场域成员斗争的原因,单一大市场的建立以及欧盟各国和整体经济实力增强是欧盟集体价值创造的成果,区域政策、文化认同与共享逻辑对欧盟场域凝聚力发挥重要作用。“撤县设区”引起市辖区扩张实质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经济边界发展的内在要求,区县的制度差异与城市规模经济及范围经济发展的需要导致了市辖区扩张的一种帕累托改进式的制度调整。“飞地经济”是破解行政边界刚性约束,寻求跨界发展的回旋余地和地区整体发展优势的一个战略选择。京津冀城市群场域建设前期难以推进是因为场域发展还没有真正触发跨边界制度调整的临界值,后期各种矛盾集中爆发,制度边界急需调整,京津冀场域内的强势主体中央政府积极行动,制度创业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推进,提出重视交通等产业发展及培育文化认同促进场域发展的建议。(5)交通运输技术进步不断推动交通网络优化升级进而推动分工与协作及场域经济与制度边界的扩展,区域场域发展与交通运输相互促进。欧盟与我国三大城市群区域交通政策促进了各区域交通网络的建设与发展。实证对比研究高铁对京津冀、长三角区域场域发展的影响发现:高铁对不同区域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受到城市本身及城市所在区域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对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的人口增长率都呈正向促进作用,但对京津冀的正向效应大于对长三角的;高铁正向促进京津冀城市群的人均GDP增长率,而对长三角城市群的人均GDP增长率的效应是不确定的;高铁对二者的第二产业区位商均为正向促进作用且效应基本一致,对两者的第三产业区位商的影响呈微弱的负向效应。
刘建丰[10](2018)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微观资产配置与宏观政策作用研究 ——基于DSGE框架》文中认为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在“三期叠加”中已步入了中速增长的“新时期”,未来经济走势仍充满不确定性。国外一些文献如Deng和Wen(2016)等指出,在经济不确定性下,资源会流向流动性和安全性(质量)。所以,在含有家庭和企业这两个最市场化且最核心经济部门的基本模型中,本文首先探讨了具有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货币性资产配置。在扩展模型中,本文还将房地产和对外经济部门纳入本研究中进行分析。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的金融市场欠发达、资本市场不完备且安全资产相对缺乏,而这两个经济部门所提供的房地产和外汇资产对每个家庭来说也相对安全且具有较好流动性,尤其是在世界和中国的经济不确定性加大,中国家庭对“好资产”需求急剧增加且市场上“资产荒”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当然,房地产和对外经济这两个部门在中国整个经济体系中本身也十分重要。因此,本文的核心是通过建立一个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框架的统一的理论模型来较系统地探讨在经济不确定性下,资源怎样更加流向封闭经济中货币性资产和一二线城市房地产与开放经济中外汇资产的机制机理,以及分析政府为稳定产出、就业、通胀、外汇储备和汇率等经济目标所采取货币金融等宏观政策的作用效果如何。笔者认为,这是危机后不确定性环境下中国经济的两个根本性问题。虽然对每个家庭来说,货币性资产、房地产以及外汇资产的共性是相对安全且具有较好流动性,但它们的其他性质完全不同。首先,货币性资产作为计价物没有价格,而房地产和外汇资产则具有价格;其次,房地产作为一种实物性资产具有一定的折旧且牵涉到土地的价值和供需,而外汇资产则另外牵涉到汇率和跨国资本流动。因此,在内容和结构上,本文对这三种具有明显差异性的安全资产单独进行分析显然非常有必要。直觉上,在世界和中国经济不确定性加大的情况下,中国家庭将增加货币性资产、房地产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以及外汇资产这些“好资产”的需求。本文较系统的理论研究结果发现,在经济不确定性下,与这些经济直觉类似,资源会“脱实向虚”,更加流向封闭经济中的货币性资产和一二线城市房地产以及开放经济中的外汇资产,导致家庭消费和企业生产性投资以及整个经济的总需求与总产出下降;房地产部门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投资、土地和商品房需求增加,地价和房价上升;以及开放经济中的外汇储备下降和资本外流。显然,这一理论结果与危机后中国现实经济的运行情况基本一致。在封闭经济中,为应对不确定条件下微观家庭和企业更趋向于配置货币性资产的行为,政府以名义利率为工具的货币政策能够更为有效地平滑由于收入不确定性而造成的经济波动。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模拟分析表明,若实施对经济不确定性冲击作出反应的货币政策规则,则随着利率规则反应系数的加大,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引致的实体经济部门萧条和房地产部门过热的症状将缓解。此外,在房产限购下,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对实体部门的不利冲击减弱;与此同时,过热的房地产部门则得到一定的抑制。当然,经济不确定性的上升和房产限购政策的加严均会加剧家庭消费不平等。在开放经济中,为稳定产出、就业、通胀以及外汇储备和汇率等宏观经济目标,整体而言,当面临经济不确定性冲击时,央行采用货币数量规则并配以对外汇储备变化作出反应的资本管制政策相对最好。事实上,这种政策配合目前正是中国人民银行在现实经济中所选择的。与以往涉及中国宏微观经济运行及货币金融政策的一些国内研究不同,本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基于经济不确定性的环境。本文基本模型和扩展模型的核心是对家庭收入异质性和经济不确定性冲击的模型刻画。事实上,利用一个较统一的DSGE理论框架来系统地研究不确定条件下中国经济中的各种微观资产配置并对各种宏观政策的作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这是本文最大的不同或者说创新。据笔者所知,目前国内学者尚未如此做。本文的一个不足是仅主要分析货币金融政策,笔者未来的工作之一是对其进行财政等其他政策方面的扩展。本文的另一个不足是未能将货币性资产、房地产以及外汇资产放入同一个理论模型中同时加以分析。这是本文一个尚未克服的技术难点,笔者目前还未找到恰当的方法来解决。显然,这是笔者未来需要对本文继续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二、“泡沫”困扰京沪人均GDP(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泡沫”困扰京沪人均GDP(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理论分析与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
1.2.1 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的发展脉络 |
1.2.2 经济增长收敛与“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 |
1.2.3 经济收敛机制 |
1.3 全文章节安排与内容简介 |
1.4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的理论基础与量化描述 |
2.1 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的理论基础 |
2.1.1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1.2 内生增长理论 |
2.1.3 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其它相关理论 |
2.2 经济收敛性的基本类型与判别条件 |
2.2.1 β收敛 |
2.2.2 σ收敛 |
2.2.3 时间序列收敛 |
2.3 经济增长收敛类别的概念梳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的阶段识别与“双轮驱动”检验 |
3.1 索洛收敛模型的理论扩展 |
3.2 中国经济增长收敛路径的识别与检验 |
3.2.1 门限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数据处理 |
3.2.2 门限回归模型的检验与估计 |
3.2.3 经济增长收敛路径的识别结果 |
3.3 中国经济增长收敛驱动因素的时变特征分析 |
3.3.1 LT-TVP-VAR模型结构设定 |
3.3.2 数据处理与参数估计 |
3.3.3 “双轮驱动”因素的时变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省级经济增长的收敛特征与空间溢出效应检验 |
4.1 MRW收敛模型的理论扩展 |
4.2 经济增长空间收敛方程的实证分析 |
4.2.1 经验分析方程与变量说明 |
4.2.2 无空间效应的估计结果 |
4.2.3 空间相关性检验 |
4.2.4 空间杜宾模型的估计结果 |
4.3 空间溢出效应的非对称性及其对经济收敛的影响 |
4.3.1 双区制空间杜宾模型的建立与估计 |
4.3.2 双区制空间杜宾模型的估计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省级经济增长质量的收敛特征分析 |
5.1 中国省级经济增长质量的层次分解 |
5.1.1 因子模型的演进概述 |
5.1.2 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 |
5.1.3 层级动态因子模型的建立与估计 |
5.1.4 层级动态因子特征分析 |
5.2 中国省级经济增长质量波动的结构还原 |
5.3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联动机制识别 |
5.3.1 非参数格兰杰检验的原理 |
5.3.2 非参数格兰杰检验的估计结果 |
5.4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收敛特征 |
5.4.1 修正C-M同步化指数的原理 |
5.4.2 修正C-M同步化指数的估计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经济增长俱乐部收敛中的金融门限效应 |
6.1 经济增长俱乐部收敛的理论分析 |
6.2 动态面板门限模型的建立与估计 |
6.2.1 经验收敛方程 |
6.2.2 数据的选取与说明 |
6.2.3 动态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的设定 |
6.2.4 动态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的估计 |
6.3 经济增长俱乐部收敛中的金融门限效应检验 |
6.3.1 变量内生性检验 |
6.3.2 模型非线性检验 |
6.3.3 动态面板门限模型的估计结果分析 |
6.3.4 稳健性检验 |
6.3.5 对中国现状的考虑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经济增长俱乐部收敛的识别与TFP的提升路径分析 |
7.1 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介绍 |
7.1.1 相对过渡曲线 |
7.1.2 logt收敛性检验 |
7.1.3 聚类分析 |
7.2 收敛俱乐部的形成及其决定因素分析 |
7.2.1 聚类分析结果 |
7.2.2 俱乐部间的过渡行为 |
7.2.3 影响俱乐部形成的关键因素 |
7.3 收敛俱乐部的差异比较与TFP的提升路径分析 |
7.3.1 技术前沿收敛模型的构建 |
7.3.2 样本选取与数据说明 |
7.3.3 技术前沿收敛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 |
7.3.4 对中国现状的考虑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3)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影响机制及其监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符号变量的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1.3.1 论文创新 |
1.3.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资产价格泡沫的含义及其形成机理研究综述 |
2.1.1 理性预期理论 |
2.1.2 行为金融理论 |
2.1.3 以分形和混沌理论为代表的非线性理论 |
2.1.4 信贷理论 |
2.1.5 金融发展理论 |
2.2 资产价格泡沫的存在性检验及测度研究综述 |
2.2.1 资产价格泡沫的存在性检验 |
2.2.2 资产价格泡沫存在性的检验方法 |
2.2.3 资产价格泡沫的测度方法 |
2.3 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关系研究综述 |
2.3.1 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关系 |
2.3.2 金融杠杆与房地产泡沫的影响关系 |
2.4 资产价格泡沫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综述 |
2.4.1 资产价格泡沫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
2.4.2 资产价格泡沫对经济增长的不利作用 |
2.4.3 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的周期联动效应 |
2.5 资产价格泡沫监控研究综述 |
2.5.1 主张从市场层面入手监控资产价格泡沫 |
2.5.2 从货币政策角度监控资产价格泡沫 |
2.5.3 利用托宾税监控资产价格泡沫 |
2.6 对现有文献的评述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资产价格泡沫形成机理及其检验研究 |
3.1 资产价格泡沫的理论界定 |
3.1.1 资产 |
3.1.2 资产价格泡沫的载体类型 |
3.1.3 资产价格泡沫涵义界定 |
3.2 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理分析 |
3.2.1 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理论基础 |
3.2.2 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影响因素 |
3.3 资产价格泡沫的检验 |
3.3.1 检验方法 |
3.3.2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
3.3.3 检验结果及其分析 |
3.4 资产价格泡沫的提取 |
3.4.1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
3.4.2 资产价格泡沫提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机制研究 |
4.1 金融杠杆的经济本质及度量 |
4.1.1 金融杠杆的经济本质 |
4.1.2 金融杠杆的度量 |
4.2 金融加杠杆的机理分析 |
4.2.1 金融加杠杆的根源 |
4.2.2 金融加杠杆的实质 |
4.2.3 金融加杠杆的内在驱动力 |
4.2.4 金融加杠杆的实现路径 |
4.2.5 金融加杠杆的特征与成因 |
4.3 基于金融杠杆驱动的资产价格泡沫模型构建 |
4.3.1 理论分析 |
4.3.2 基于金融杠杆驱动的资产价格泡沫模型 |
4.4 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影响关系的实证分析 |
4.4.1 滚动宽窗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 |
4.4.2 变量说明与数据检验 |
4.4.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融杠杆和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效应研究 |
5.1 金融杠杆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效应研究 |
5.1.1 理论分析 |
5.1.2 研究假设与变量定义 |
5.1.3 动态面板模型和门限检验方法 |
5.1.4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5.2 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的周期联动效应研究 |
5.2.1 频谱分析方法 |
5.2.2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
5.2.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5.3 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的共容效应研究 |
5.3.1 模型基本假设 |
5.3.2 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的共容条件 |
5.4 金融杠杆、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的时变效应研究 |
5.4.1 SV-TVP-SVAR模型 |
5.4.2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
5.4.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金融去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监控系统研究 |
6.1 去杠杆的范畴界定及认知 |
6.1.1 去杠杆的范畴界定 |
6.1.2 去杠杆的正确认知 |
6.2 实体去杠杆路径研究 |
6.2.1 “去杠杆”与“稳增长”的困境 |
6.2.2 实体去杠杆的路径 |
6.3 金融去杠杆路径研究 |
6.3.1 金融去杠杆的阶段和政策 |
6.3.2 金融去杠杆的路径 |
6.4 限贷政策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的效应研究 |
6.4.1 合成控制法 |
6.4.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6.4.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6.5 资产价格泡沫监控系统研究 |
6.5.1 SVR模型与股市泡沫监控系统研究 |
6.5.2 BP神经网络与房地产泡沫监控系统研究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4)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重庆涪陵高铁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1.3 学科背景与发展趋势 |
1.1.4 论文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范围 |
1.4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
1.4.3 小结 |
1.5 研究的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调查研究法 |
1.5.3 学科交叉法 |
1.5.4 抽象思维法 |
1.5.5 研究框架 |
2 高铁站站前区的城市设计影响要素 |
2.1 国内高铁片区发展的现状 |
2.2 重庆市高铁站站前区的发展 |
2.2.1 重庆高铁站站前区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
2.2.2 重庆高铁站站前区的城市设计现状 |
2.2.3 重庆市高铁站区城市设计类型分析 |
2.3 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影响要素 |
2.3.1 城市群与高铁建设同步发展战略 |
2.3.2 上位规划要素对城市设计的指导影响 |
2.3.3 城市的经济发展 |
2.3.4 城市文化的传承 |
2.3.5 地理条件的限制 |
2.4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与借鉴 |
3.1 国外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实例研究 |
3.1.1 新干线上的新起之秀——新横滨车站(Shin Yokohama Station) |
3.1.2 高铁带来的转型典范——里尔欧洲站(Gare de Lille-Europe) |
3.1.3 TOD模式主导的站城一体化——多摩广场中心站 |
3.1.4 国外高铁新城建设的启示 |
3.2 国内高铁站区发展实践 |
3.2.1 山地旅游带来的的城市发展——凯里高铁中心城市设计 |
3.2.2 城市群推动城市一体化——昆山开发区站前商务区城市设计 |
3.2.3 国内高铁新城建设的启示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
4.1 宏观视角下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
4.1.1 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 |
4.1.2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
4.1.3 遵从上位规划的规划控制 |
4.2 中观视角下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
4.2.1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土地开发利用策略研究 |
4.2.2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的城市功能定位 |
4.2.3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的交通组织设计 |
4.2.4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空间形态设计 |
4.3 微观视角下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
4.3.1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空间设计策略 |
4.3.2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街道空间设计策略 |
4.3.3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建筑风貌控制 |
4.3.4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
4.3.5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照明设计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5 涪陵区李渡组团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 |
5.1 宏观涪陵区李渡组团泛CBD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条件 |
5.1.1 长江经济带与成渝城市群的提出为涪陵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
5.1.2 李渡片区与涪陵区其他城市区域的空间关系探讨 |
5.2 涪陵北站站前区城市设计问题提出与分析 |
5.2.1 城市设计前期对涪陵城市区的调查研究 |
5.2.2 机遇与挑战并存:从上位规划解读李渡组团泛CBD区域 |
5.2.3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城市设计前期场地调查研究 |
5.2.4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城市设计相关设计问题的提出 |
5.3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城市设计定位目标 |
5.3.1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的定位分析 |
5.3.2 涪陵高铁站站前区的功能定位 |
5.3.3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的形象定位 |
5.4 问题与目标并行的李渡组团泛CBD区域的城市设计 |
5.4.1 城市设计理念 |
5.4.2 城市设计策略 |
5.4.3 城市设计方案 |
5.4.4 城市设计总体控制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不足 |
6.2.2 展望 |
6.3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参与工程实践项目 |
C.涪陵李渡组团高铁站站前区部分图则 |
D.学位论文数据采集 |
致谢 |
(5)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述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内涵界定 |
一、十八大以前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内涵 |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内涵 |
第二节 党的十八大以前对外开放理论综述 |
一、中国传统对外开放理论 |
二、马克思、列宁对外开放理论 |
三、中国近代以来对外开放理论 |
第三节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论述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背景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发展脉络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 |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渊源 |
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渊源 |
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关系 |
第四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 |
一、开放方向方面的论述 |
二、开放原则方面的论述 |
三、开放路径方面的论述 |
四、开放价值导向方面的论述 |
五、开放与新发展理念方面的论述 |
六、开放与国内治理方面的论述 |
七、开放与全球治理方面的论述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总体态势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实践 |
一、自由贸易区战略 |
二、“一带一路”倡议 |
三、服务业扩大开放 |
四、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 |
五、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
六、人民币国际化 |
第二节 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生成 |
一、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全方位产业开放格局 |
二、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地理开放格局 |
三、“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投资开放格局 |
四、美元与人民币协同互补的货币开放格局 |
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地缘开放格局 |
六、多边、区域、双边兼顾的贸易开放格局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特征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治理特征 |
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 |
二、创新性与延续性相结合 |
三、顶层设计与底层探索相结合 |
四、依法治理与制度创新相结合 |
五、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
六、融入世界与引领世界相结合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特征 |
一、中国对外开放历史三个阶段的划分 |
二、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1.0时期的复兴 |
三、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2.0时期的超越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特征 |
一、全球化阶段新划分 |
二、西方推动的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
三、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特征 |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价值特征 |
一、中国历史及世界其他国家对外开放价值导向 |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价值导向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基本条件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优势分析 |
一、庞大的内部市场优势 |
二、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优势 |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优势 |
四、大幅提高的科技实力优势 |
五、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优势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劣势分析 |
一、高水平开放所需经济基础还不牢固 |
二、营商环境条件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 |
三、海外权益保护体系处于起步阶段 |
四、科技创新水平与强国比差距较大 |
五、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增加 |
六、资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机遇 |
一、面向发展中国家,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 |
二、面向发达国家,承接服务产业国际转移机遇 |
三、面向新科技革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 |
四、面向全球治理,世界经济治理地位提升机遇 |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挑战 |
一、价值链高低两端的挑战 |
二、全球经济治理的挑战 |
三、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 |
四、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不认同的挑战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依据及构成 |
一、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主要依据 |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基本构成 |
第二节 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 |
一、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基本分析 |
二、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必要基础 |
三、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主要动力 |
四、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市场主体 |
五、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建构路径 |
六、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保障体系 |
第三节 创造有利的内外发展环境 |
一、持续推动国内改革,营造有利的内部发展环境 |
二、完善海外权益保护体制,提供有效外部救济体系 |
三、推动国际治理体系改革,构建有利外部制度环境 |
第四节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
一、战略对抗将导致双输,损害双方的战略利益 |
二、战略合作将带来双赢,有益于双方战略利益 |
三、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共同为世界和平发展做贡献 |
第五节 守住经济安全底线 |
一、坚持渐进式开放,降低开放发展风险 |
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
三、建立资源安全体系,确保国家资源安全 |
四、完善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房价波动影响产业转型升级的机理及对策研究 ——以制造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
1.2.1 关于房价波动的文献回顾 |
1.2.2 关于产业升级的文献回顾 |
1.2.3 关于房价波动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献回顾 |
1.2.4 关于房价波动影响制造业产业发展的文献回顾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房价波动影响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与机理分析 |
2.1 房价波动影响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1.1 产业升级理论 |
2.1.2 劳动力流动理论 |
2.1.3 房地产经济理论 |
2.1.4 新经济地理理论 |
2.2 房价波动影响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机理分析 |
2.2.1 房价波动影响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模型推导 |
2.2.2 房价波动影响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制造业升级水平综合指数的测算 |
3.1 引言 |
3.2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测度方法 |
3.2.1 以制造业产业结构高度化衡量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 |
3.2.2 以制造业产业结构合理化衡量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 |
3.2.3 构建指标体系评价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 |
3.3 制造业转型升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3.3.2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标体系 |
3.3.3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标说明 |
3.4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的测度 |
3.4.1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的整体评价 |
3.4.2 分省市区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的测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房价波动与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现状与特征 |
4.1 我国房价波动的现状分析 |
4.1.1 房价的内涵及其指标的选取 |
4.1.2 房价收入比现状分析 |
4.1.3 房价波动的区域差异 |
4.2 制造业产业发展状态 |
4.2.1 制造业产值情况 |
4.2.2 制造业劳动力情况 |
4.2.3 制造业R&D经费投入情况 |
4.2.4 制造业产品贸易进出口情况 |
4.3 房价波动对劳动力流动及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 |
4.3.1 我国房价波动与劳动力流动的相关性分析 |
4.3.2 我国房价波动与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相关性分析 |
4.3.3 房价波动与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空间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房价波动影响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实证分析 |
5.1 引言 |
5.2 房价波动与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因果关系检验 |
5.2.1 单位根检验与面板协整检验 |
5.2.2 格兰杰因果检验 |
5.3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5.3.1 计量模型设定 |
5.3.2 变量选取 |
5.4 实证研究 |
5.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2 单位根检验 |
5.4.3 分地区房价波动影响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房价波动、劳动力流动与制造业产业升级——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分析 |
6.1 引言 |
6.2 空间计量模型介绍与构建 |
6.2.1 空间相关性检验介绍 |
6.2.2 构建空间权重矩阵 |
6.2.3 构建空间计量模型 |
6.3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6.3.1 变量选取 |
6.3.2 数据来源 |
6.3.3 数据的处理与检验 |
6.4 实证分析 |
6.4.1 空间自相关检验 |
6.4.2 经典计量模型估计结果 |
6.4.3 空间回归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研究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若干问题的说明 |
一、关于习近平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重要论述与基本观点 |
(一)习近平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重要论述 |
(二)习近平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基本思路 |
(三)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决策 |
二、研究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思路的重大意义与基本框架 |
(一)研究意义与现状 |
(二)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三、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一般分析与国际经验 |
(一)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与原因 |
(二)国际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 |
四、若干重要概念说明 |
(一)中等收入陷阱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现代化 |
(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全面小康 |
(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共同富裕 |
第一章 中国必须而且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一、中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历史阶段 |
(一)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发展阶段的趋势性变化 |
(二)新的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 |
(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重要目标 |
二、中国必须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任务 |
(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
(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必要前提 |
三、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的不利因素 |
(一)传统增长方式转型困难 |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慢 |
(三)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
四、中国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利条件 |
(一)稳定的领导体制和治理体制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制度保障 |
(二)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基础 |
(三)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内在动力 |
(四)抵御风险的强大能力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信心保证 |
第二章 创新发展:跨越发展低质的困境 |
一、创新水平是关系能否“爬坡过坎”的根本 |
(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二)创新发展的实质是发展动能的根本性转换 |
(三)创新发展是主导国家命运的一场深刻变革 |
二、中国创新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
(二)科技与经济“两张皮” |
(三)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
(四)科技开放合作力度不够 |
三、通过创新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践路径 |
(一)赶超创新:以“非对称”路径实现引领式发展 |
(二)协同创新:以“政产学研用”模式构建高效创新体系 |
(三)系统创新:以“两轮驱动”释放最大创新活力 |
(四)开放创新:以全球视野谋划创新站位 |
第三章 协调发展:跨越发展失衡的困境 |
一、协调发展是事关我国发展全局的关键 |
(一)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 |
(二)协调发展的实质是补齐短板与激发潜力的统一 |
(三)协调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支撑 |
二、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
(一)区域发展不协调 |
(二)城乡发展不平衡 |
(三)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
三、通过协调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践路径 |
(一)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三)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 |
第四章 绿色发展:跨越环境污染的困境 |
一、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
(一)绿色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 |
(二)绿色发展的实质是保护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
(三)绿色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要求 |
二、中国绿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资源消耗增大 |
(二)环境污染严重 |
(三)生态破坏明显 |
三、通过绿色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路径 |
(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
(二)加快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 |
(三)用系统工程思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
第五章 开放发展:跨越封闭僵化的困境 |
一、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
(一)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根本出路 |
(二)开放发展的实质是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
(三)开放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途径 |
二、中国全面开放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
(一)世界经济增长复苏乏力 |
(二)贸易霸凌主义严重威胁经济全球化 |
(三)全球经济治理滞后 |
三、通过开放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践路径 |
(一)构建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新体制 |
(二)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平台拓展发展新空间 |
(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 |
第六章 共享发展:跨越贫富悬殊的困境 |
一、共享发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选择 |
(一)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二)共享的实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共同富裕 |
(三)共享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目标和归宿 |
二、我国共享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
(一)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
(二)就业结构性矛盾明显 |
(三)社会保障公平性不足 |
三、通过贯彻共享发展理念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路径 |
(一)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
(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三)完善普惠性社会保障体系 |
第七章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后继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
一、未来3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发展形势 |
(一)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
(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
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一)进入富有创新活力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
(二)进入和谐有序美好的现代化发展阶段 |
(三)进入两个文明并重发展的行稳致远阶段 |
(四)进入发展地位跃升与世界强国地位确立阶段 |
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后进一步发展的战略构想 |
(一)发展阶段:开启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
(二)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
(三)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四、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继续奋进 |
(一)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各项部署 |
(二)坚持在发展中不断改善民生 |
(三)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四)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
结语 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本思路的重大意义 |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二、提供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思路 |
三、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伟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清单 |
致谢 |
(8)房产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基于重庆房产税试点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3.1 研究创新 |
1.3.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 |
2.1.1 房产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
2.1.2 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 |
2.1.3 房价对消费的影响 |
2.2 房产税改革与消费的研究 |
2.2.1 关于房产税试点研究 |
2.2.2 关于消费的状况与研究 |
2.3 文献综述述评 |
第三章 理论模型与机制 |
3.1 房产税对居民消费的直接影响 |
3.2 房产税对居民消费的间接影响 |
3.2.1 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机制 |
3.2.2 房价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 |
3.3 提出假设 |
第四章 重庆房产税实施状况和重庆房价以及居民消费变化 |
4.1 房产税内容以及实施现状 |
4.1.1 房产税内容 |
4.1.2 房产税的功用 |
4.1.3 房产税存在的问题 |
4.2 重庆房价与居民消费现状 |
4.2.1 重庆房价变化 |
4.2.2 我国居民消费状况 |
4.2.3 重庆城镇居民消费变化 |
4.3 重庆房地产市场状况 |
4.3.1 重庆与其他城市房价变化对比 |
4.3.2 重庆房地产市场的结构变化 |
第五章 研究设计 |
5.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数据处理 |
5.2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变量说明 |
5.3 变量描述性统计与分布 |
5.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5.3.2 变量分布描述 |
第六章 实证检验 |
6.1 方法介绍 |
6.2 实证检验 |
6.2.1 房产税试点对全体重庆居民消费的影响 |
6.2.2 房产税试点对重庆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 |
6.2.3 房产税试点对重庆不同收入阶层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 |
6.3 稳健性检测 |
6.3.1 平行趋势检验 |
6.3.2 置换样本 |
6.3.3 熵平衡 |
6.3.4 安慰剂检验 |
第七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场域视角下区域一体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贸易、国际区域组织蓬勃发展 |
1.1.2 各国城市群/大都市区快速崛起 |
1.1.3 中国近代行政规划调整与变迁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场域理论及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场域理论 |
2.1.2 场域相关研究综述 |
2.2 边界及相关研究综述 |
2.2.1 边界与边界效应 |
2.2.2 边界相关研究综述 |
2.3 制度创业及相关研究综述 |
2.3.1 制度创业理论 |
2.3.2 制度创业研究综述 |
2.4 区域一体化发展及相关研究综述 |
2.4.1 区域一体化发展及相关理论 |
2.4.2 区域一体化发展相关研究 |
3 区域场域及其发展机理分析 |
3.1 区域场域形成的微观基础 |
3.1.1 区域场域要素禀赋与专业化分工 |
3.1.2 区域场域外部经济 |
3.2 区域场域的制度边界与经济边界 |
3.2.1 制度边界与制度性交易成本 |
3.2.2 经济边界与经济性交易成本 |
3.2.3 制度边界与经济边界相互匹配 |
3.3 制度创业与区域场域 |
3.3.1 制度创业的触发机制 |
3.3.2 行为主体制度创业 |
3.3.3 区域场域的制度创业发展轨迹 |
4 区域场域特征分析框架与场域发展关系论证 |
4.1 区域场域特征分析框架 |
4.1.1 区域场域的目标:集体价值创造 |
4.1.2 场域参与者网络 |
4.1.3 制度创业构筑区域场域治理体系 |
4.1.4 场域共享逻辑 |
4.2 制度创业、交易成本与区域场域发展关系论证 |
4.2.1 交易成本与制度创业的关系论证 |
4.2.2 制度创业与区域场域发展关系论证 |
5 欧盟区域场域案例分析 |
5.1 欧盟区域场域形成原因 |
5.1.1 内部场域因素 |
5.1.2 外部场域因素 |
5.2 欧盟区域场域网络与制度创业发展 |
5.2.1 成员参与者网络扩大 |
5.2.2 欧盟区域场域制度创业演进 |
5.2.3 制度创业之组织治理体系 |
5.3 欧盟场域行为主体的合作、冲突与斗争 |
5.3.1 空椅子危机 |
5.3.2 欧盟制宪危机 |
5.3.3 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冲突分析 |
5.4 欧盟区域场域集体价值创造成果 |
5.4.1 单一大市场 |
5.4.2 场域凝聚力——区域政策与基金工具 |
5.4.3 欧盟文化认同和共享逻辑构建_ |
6 我国跨界区域场域案例分析 |
6.1 市辖区扩张的“经济-制度”边界分析 |
6.1.1 我国市辖区规模扩张现状 |
6.1.2 县与区的制度差异分析 |
6.1.3 市辖区扩张的“经济-制度”边界匹配 |
6.2 “飞地经济”与行政兼并之论 |
6.2.1 飞地与“飞地经济” |
6.2.2 “飞地经济”破解行政兼并刚性边界 |
6.3 京津冀城市群场域案例 |
6.3.1 京津冀城市群区域场域顶层制度创业 |
6.3.2 京津冀场域发展的矛盾与机遇 |
6.3.3 交通一体化促进京津冀场域发展 |
6.3.4 培育京津冀场域文化认同 |
7 交通促进了区域场域协调发展吗? |
7.1 交通与区域场域的关系 |
7.1.1 交通与区域场域关系相关研究综述 |
7.1.2 欧盟区域交通政策及发展成果 |
7.1.3 中国城市群区域交通政策及发展成果 |
7.2 高铁对京津冀、长三角区域场域协调发展比较研究 |
7.2.1 京津冀、长三角区域高铁建设情况 |
7.2.2 DID计量模型与数据 |
7.3 高铁对京津冀、长三角区域场域实证结果比较分析 |
7.3.1 高铁对人口增长率的影响 |
7.3.2 高铁对人均GDP增长率影响分析 |
7.3.3 高铁对第二、三产业区位商影响分析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世界各类特惠贸易协议和一体化组织——2016年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不确定条件下的微观资产配置与宏观政策作用研究 ——基于DSGE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现实背景 |
1.1.1 国外现实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及宏观政策应对 |
1.1.2 国内现实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及其与美国的对比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危机后中国经济金融体系中的主要问题 |
1.2.2 本文所考察经济部门的界定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框架及方法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基本结论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经济不确定性文献的重点综述 |
2.1.1 家庭收入不确定性方面的文献 |
2.1.2 企业不确定性方面的文献 |
2.1.3 对国内外不确定性研究现状的进一步述评 |
2.2 房地产经济方面的代表性文献回顾 |
2.3 资本管制方面的文献回顾 |
2.4 本文与现有文献的不同 |
第3章 收入不确定性下的资产配置与货币政策选择 |
3.1 建模的基本思想 |
3.2 理论模型 |
3.2.1 异质性家庭部门 |
3.2.2 生产部门 |
3.2.3 资本品厂商 |
3.2.4 货币当局 |
3.2.5 一般均衡与完整动力系统 |
3.3 贝叶斯结构估计 |
3.3.1 数据描述 |
3.3.2 估计结构 |
3.3.3 参数校准和估计 |
3.3.4 收入不确定性冲击的重要性 |
3.3.5 内生收入不确定性过程 |
3.3.6 稳健性分析 |
3.4 不确定性冲击的传导机制分析 |
3.4.1 收入不确定性冲击的传导机制 |
3.4.2 收入不确定性冲击的动态效应 |
3.4.3 收入不确定性的大小及动态过程 |
3.4.4 收入不确定性的长期稳态效应 |
3.5 货币政策规则的稳定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和政策含义 |
第4章 经济不确定性下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其他投资的挤出 |
4.1 危机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典型事实 |
4.1.1 中国房价的两个典型事实 |
4.1.2 中国经济的房地产化趋向 |
4.1.3 过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其他投资的挤出 |
4.2 经济不确定性与一线城市房价的正相关性 |
4.3 房地产开发投资挤出其他投资的理论模型 |
4.3.1 异质性家庭部门 |
4.3.2 房地产部门 |
4.3.3 产品生产部门 |
4.3.4 实物性资本品厂商 |
4.3.5 政府土地管理当局 |
4.3.6 货币当局 |
4.3.7 一般均衡与完整动力系统 |
4.4 参数校准与模型稳态 |
4.4.1 参数校准 |
4.4.2 模型相关稳态值比率的含义 |
4.4.3 稳态下重要宏观变量随不确定性(?)的变化 |
4.5 模型动态 |
4.5.1 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冲击 |
4.5.2 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土地供给减少冲击 |
4.5.3 实体经济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冲击 |
4.5.4 实物性投资效率下降冲击 |
4.6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模拟分析 |
4.6.1 实施对经济不确定性冲击作出反应的货币政策规则 |
4.6.2 继续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改善产品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和生产性投资效率 |
4.6.3 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应尽量增加土地供给以降低地价和增加商品房供给数量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限购政策下家庭对一二线城市房地产的资产配置及福利变化 |
5.1 房产限购政策下理论模型的扩展 |
5.1.1 房产限购政策的刻画与家庭决策规则的变化 |
5.1.2 总房产需求方程 |
5.1.3 一般均衡与完整动力系统 |
5.2 房产限购政策下模型的稳态和动态 |
5.2.1 不同经济不确定性下重要宏观变量稳态值随房产限购比例h的变化 |
5.2.2 房产限购下重要宏观变量稳态值随不确定性(?)的变化 |
5.2.3 房产限购下的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冲击 |
5.3 房产限购政策下的福利分析 |
5.3.1 房产限购政策下的福利计算 |
5.3.2 房产限购政策下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对家庭福利的脉冲反应 |
5.3.3 家庭总福利随不确定性的变化 |
5.3.4 家庭总福利随房产限购政策的变化 |
5.3.5 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导致家庭之间的消费不平等加剧 |
5.3.6 房产限购政策下家庭之间的消费不平等加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经济不确定性下的中国资本外流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
6.1 跨国资本流动的几个经典事实 |
6.2 理论模型 |
6.2.1 开放经济中的异质性家庭部门 |
6.2.2 生产部门 |
6.2.3 中央银行 |
6.2.4 对外经济部门 |
6.2.5 一般均衡与完整动力系统 |
6.2.6 福利方程 |
6.3 基准模型的机制机理 |
6.3.1 模型参数的校准 |
6.3.2 货币数量规则下各重要宏观变量对收入不确定性冲击的脉冲反应 |
6.4 货币政策改革及各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
6.4.1 固定汇率制度下各重要宏观变量对收入不确定性冲击的脉冲反应 |
6.4.2 泰勒式的利率规则下各重要宏观变量对收入不确定性冲击的脉冲反应 |
6.4.3 泰勒式的利率规则与固定汇率制度的比较 |
6.5 货币政策与资本管制政策的协调 |
6.5.1 货币数量规则的基准情形 |
6.5.2 固定汇率制度与资本管制的配合 |
6.5.3 泰勒式的利率规则与资本管制的配合 |
6.5.4 三种不同货币政策与资本管制配合的比较 |
6.6 本章小结及政策建议 |
第7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3-1.命题3-1 的证明 |
附录3-2.异质性模型的稳态值求解 |
附录3-3.命题3-2 的证明 |
附录3-4.贝叶斯估计的稳健性 |
附录4-1.本文房价数据与FGXZ(2016)所构建房价指数的对比 |
附录4-2.命题4-1和4-2 的证明 |
附录4-3.异质性模型的稳态值求解 |
附录5-1.命题5-1 的证明 |
附录5-2.异质性模型的稳态值求解 |
附录5-3.限购政策下的福利表达式求解 |
附录6-1.中国宏观经济的其他重要特征 |
附录6-2.命题6-1和6-2 的证明 |
附录6-3.完整的动态经济系统及其稳态值求解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泡沫”困扰京沪人均GDP(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理论分析与计量研究[D]. 王俏茹. 吉林大学, 2021(01)
-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3]金融杠杆与资产价格泡沫:影响机制及其监控研究[D]. 冯文芳. 东南大学, 2020(02)
- [4]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重庆涪陵高铁站为例[D]. 颜阿茵. 重庆大学, 2019(02)
- [5]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D]. 刘登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房价波动影响产业转型升级的机理及对策研究 ——以制造业为例[D]. 潘红玉. 湘潭大学, 2019(11)
- [7]习近平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思路研究[D]. 李卓琦.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6)
- [8]房产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基于重庆房产税试点的实证分析[D]. 郭壮. 厦门大学, 2019(08)
- [9]场域视角下区域一体化发展研究[D]. 刘秀英. 北京交通大学, 2019(11)
- [10]不确定条件下的微观资产配置与宏观政策作用研究 ——基于DSGE框架[D]. 刘建丰.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