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腐菌降解焦化废水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丽荣[1](2018)在《处理秸秆纤维素乙醇废水的东北土着白腐真菌筛选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提高秸秆纤维素乙醇废水的处理效果,选择6种东北土着白腐真菌,对2%的秸秆纤维素乙醇废水中木质素进行降解处理。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筛选出的高效降解菌进行产漆酶培养基的优化。测定6种白腐真菌的产漆酶情况,其中血红密孔菌在第10天达到酶活高峰,漆酶活力为116.43 U/mL。青顶拟多孔菌在第16天达到酶活高峰,其漆酶活力为120.89 U/mL。糙皮侧耳菌在第8天达到酶活高峰,其漆酶活力为63.52 U/mL。彩绒革盖菌、烟色烟管菌和灵芝酶活较低,分别在第20天、第12天和第18天达到酶活高峰,其漆酶活力分别为3.78、2.47、1.66 U/mL。6种白腐真菌最高酶活大小顺序为:青顶拟多孔菌>血红密孔菌>糙皮侧耳菌>彩绒革盖菌>烟色烟管菌>灵芝;测定6种白腐真菌降解纤维素乙醇废水中的木质素,其中血红密孔菌、糙皮侧耳菌、彩绒革盖菌、青顶拟多孔菌、灵芝、烟色烟管菌在第0天起始浓度为640.9~716.6 mg/L,在第14天木质素的浓度分别为434.0、411.2、441.8、441.7、533.3、503.5 mg/L,对木质素的去除率分别为37.1%、37%、31.8%、31.7%、25.6%、21.4%。并分别在第12、12、4、4、2、6天木质素降解趋于平稳。表明降解效果最好的菌种为血红密孔菌。采用正交试验对血红密孔菌产漆酶培养基进行优化,血红密孔菌产漆酶培养基:最佳碳源为锯末,质量浓度为35 g/L。最佳氮源为蛋白胨,质量浓度为4 g/L。最佳pH为5。其中血红密孔菌更适应在偏弱酸的环境下生长,有机氮源比无机氮源更有利于菌种产漆酶。极差分析表明,各因素对血红密孔菌产漆酶的影响顺序为:碳源>氮源>pH>氮源浓度>碳源浓度。最优培养基条件下对2%的秸秆纤维素乙醇废水中的木质素进行降解,从第0~12天,木质素含量从742 mg/L降至452 mg/L,降解率达39.1%。在第12~14天,青顶拟多孔菌对木质素的降解减慢,木质素降解率变化不明显。木质素降解率趋于平稳,木质素的降解明显减少。在第14天降解率达41.1%。采用最优培养基对2%的纤维素乙醇废水中的COD进行降解,在第0~4天COD的初始降解速度较快,第4天木质素降解率达到45.3%。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在第4~8天血红密孔菌对COD的降解减慢,COD降解率变化不明显。COD的去除效果没有显着提高,去除率始终维持在46.9%~47.6%之间。在第8天时获得了最大的COD去除效果,COD由1928.8 mg/L降至1010.8 mg/L,去除率达47.6%。结果表明血红密孔菌可以降解秸秆纤维素乙醇废水中的COD,但其降解效果不太理想,平均效率约为50%。测定白腐菌降解2%纤维素乙醇废水pH情况,白腐真菌培养初期pH值为4.9~5.9。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pH值呈增加的趋势,在第18天投加废水的pH达8.25,未投加废水的pH达7.9,pH总体呈上升趋势。分析对比投加废水的pH和未投加废水的pH变化情况,在第9天加入秸秆纤维素乙醇废水时pH降低,因为秸秆纤维素乙醇废水呈酸性,所以在加入废水后使得pH下降。之后pH值缓慢上升,本研究为生物法处理秸秆纤维素乙醇废水提供了菌种资源,也为今后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徐旭东[2](2017)在《白腐菌的固定化及其在制革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制革复鞣染色工段产生了大量的有机废水,对复鞣染色废水处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生物处理上,已有大量可以降解或吸附染料的微生物被报道,这些微生物以真菌为主,尤其是白腐菌。原因在于白腐菌能合成分泌特殊的木素降解酶系,对异生物质具有广谱的降解作用,能够在好氧条件下对染料等多种芳香族化合物进行高效的开环降解。所以利用白腐菌降解制革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大工业应用前景。首先将白腐菌包埋于海藻酸钙中,制备固定化白腐菌凝胶颗粒,运用BoxBehnken Design(BBD)研究影响栲胶降解的因素。发现当栲胶浓度为400 mg/L,处理时间为10天时,固定化白腐菌对栗木栲胶的降解率为89.81%,在铬共基质条件下对栗木栲胶的降解率可以达到94.40%。通过采用固定化白腐菌来处理染料废水,其中固定化变色栓菌在染料脱色过程中漆酶酶活达到一个相对很高的数值8.2U/mL,发现了漆酶对白腐菌脱色染料的重要性。通过红外光谱和液质连用分析固定化白腐菌凝胶颗粒对染料的降解产物,可以推断出染料的降解产物,发现固定化白腐菌凝胶颗粒对染料进行了开环降解,使大分子染料分解,进而消失。同时选用有机载体和无机载体来进行两种白腐菌的固定,研究多种固定化形式下的白腐菌对染料的脱色效果,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拟合,建模分析,确定出每种固定化白腐菌形式下对染料的脱色性能,为固定化载体材料的选取提供理论依据。此外,利用白腐菌产生的酶液,制备出具有木素过氧化物酶(LiP)、锰过氧化物酶(MnP)和漆酶(Lac)的交联酶聚集体。将所制备的交联酶聚集体加入到固定化白腐菌海藻酸钠凝胶颗粒内,制备出新型的共固定化白腐菌凝胶颗粒,利用其对染料进行脱色,其中对酸性媒介黑PV染料6 d的最大脱色率为54.14%。最后采用性能较优异的共固定化变色栓菌凝胶颗粒来处理皮革复鞣染色废水,发现适当的搅拌和曝气有利于对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共固定化白腐菌凝胶颗粒能够减少皮革废水中的总有机碳(TOC),TOC去除率达到36.08%。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到一种可行性降解皮革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张晓君,谢珍,马晓军[3](2014)在《难降解污染物喹啉微生物降解的国内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喹啉是一种难降解污染物,近年来,随着工业废水的增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已日益受到重视。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科研工作者对微生物降解喹啉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分离获得一批可在有氧条件下分解喹啉的细菌和真菌菌株,并进行了一些基础与应用研究。但国内外对喹啉在缺氧/无氧条件下分解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对国内喹啉降解领域的工作进行了回顾与展望。
潘忠成,赖娜,李琛,张健,刘金生[4](2013)在《白腐菌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白腐菌能降解多种污染物质,具有彻底、高效、无专一性的特点,是一种新兴的废水处理技术。文章就近几年来国内对白腐菌处理造纸废水、印染废水、焦化废水和重金属废水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朱翔,刘大超,卢永[5](2012)在《固定化白腐真菌降解焦化废水的动力学研究》文中指出采用木屑固定化白腐真菌并对焦化废水进行处理,有机物降解的宏观动力学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动力学模式为lnS=-Kt+lnS0。在1530℃范围内反应速率常数K随温度升高不断增大,在3040℃范围内反应速率常数K随温度升高不断降低,在30℃时反应速率常数最大K=0.0265 h-1。
董迁迁,郭普辉,续钊,徐淑霞,张世敏,吴坤[6](2011)在《黄孢原毛平革菌对焦化废水的脱色试验研究》文中指出对A/O工艺处理的焦化废水,用黄孢原毛平革菌对不同处理阶段的废水进行脱色试验,结果表明,25 h内黄孢原毛平革菌对各阶段的废水均有脱色作用,说明该菌对焦化废水中的生色污染物有分解作用。经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固定后,黄孢原毛平革菌对二沉池中废水的脱色能力显着提高,其中海藻酸钠固定的黄孢原毛平革菌对二沉池废水脱色效果更加明显,30 h即可使出水色度降低1/3以上。
皇甫尚旻[7](2011)在《高浓度焦化有机废水高效降解菌筛选及生长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焦化废水成分复杂,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采用常规的生物处理,出水水质无法达标,采用物理或化学法处理,处理费用较高。在现有的各种焦化废水处理技术中,利用优势菌的生物强化技术,已显示其独特的作用。从马鞍山马钢焦化废水废水处理厂二沉池的污泥中及附近的两种土样中进行筛选,分离出13种菌群(W1,W2,W3,W4,W5,N1,N2,N3,N4,Z1,Z2,Z3,Z4)。扩大培养后,通过比较菌群在提高浓度的焦化废水的培养基中生长情况,筛选耐受性较强的菌群(W3,W4,W5,N3,N4,Z3,),再在培养基中逐步加大焦化废水的比例进行驯化培养。针对驯化后的菌群进行焦化废水降解率的测定,再筛选出降解率高的菌群(W4,W3,N3,Z3),之后对筛选出的菌群进行分离纯化(W4×10-4, W4×10-5,W4×10-6,Z3×10-4,Z3×10-5,Z3×10-6)后,测定其对焦化废水的降解率,从中复筛出两种优势菌株(W3-3,Z3-3),对优势菌生长特性进行初步实验研究。复筛结果表明,优势菌株W4-3,Z3-3对焦化废水有机物的降解率较大。进一步测定在不同温度、PH、投加量对菌株有机物去除率的影响,得出W4-3菌株在35℃,pH为9,投加量在1:33的情况下生长最佳,Z3-3菌株在35℃,pH为9,投加量在1:50的情况下生长最佳。在最佳条件下测定其生长曲线,研究高效菌种的生长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菌种、不同条件对COD的降解率的不同,筛选出高效的菌种和调节最佳的环境因子,可以有效提高COD的去除率。将优势菌进行等离子诱变和紫外诱变,考察物理诱变对菌降解高浓度焦化废水COD的能力的影响。研究最佳的诱变条件,筛选出高效菌并与出发菌进行比较。等离子诱变能产生正突变,提高高浓度焦化废水优势菌对焦化废水的降解能力,对于研究高浓度有机焦化废水优势菌有极大的帮助。采用优化实验和正交实验对优势菌进行紫外诱变,通过测定得出焦化废水优势菌在紫外诱变下降解率有一定的变化。正交诱变实验表明照射时间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菌种和照射距离。其最佳诱变条件是W4在10cm高度下,诱变20s,降解率提高到59.74%;Z3在10cm高度下,诱变40s,降解率提高到22.27%。紫外诱变对提高菌种对焦化废水的降解能力的效果不是很稳定。本文通过从焦化污水处理站被污染的泥土中筛选处理焦化废水优势菌,并与焦化污水处理站污泥比较,以获得对焦化废水毒性有较强的耐受性同时具有较强降解性能的优势菌,确定处理焦化废水的菌种及优势菌的最适生长条件,并进行紫外、等离子诱变的研究,探寻最佳的菌种诱变条件。对焦化废水处理技术的提高改进起到了有力推动。
董迁迁[8](2011)在《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活性污泥联合处理硝基苯废水的研究》文中提出硝基苯类废水由于其高毒性、高浓度、难降解,来源广泛,成为了化工废水中一类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目前此类废水的处理方法在实际运用较多的是物化和生物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本文采用已筛选出的硝基苯类物质的降解优势菌—白腐菌的典型菌株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对硝基苯废水进行预处理,使其毒性减弱后再用活性污泥对硝基苯废水进行进一步的降解。论文首先研究了黄孢原毛平革菌的固定化方式,发现了四种合适的固定化材料,分别是包埋法中的海藻酸钠(SA)-锯末、聚乙烯醇(PVA)-锯末,植物材料表面固定法中的玉米芯、木条。然后研究了不同材料固定的黄孢原毛平革菌对硝基苯废水的降解率和降解能力,及废水浓度和废水流速对它们的影响。接着用自制的反应装置比较了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与活性污泥联用时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作为前处理和后处理的效果,推出了一个废水处理工艺,在自制的反应装置里考察了硝基苯废水原浓度,废水流速,固定化材料等对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与活性污泥联合处理硝基苯废水的影响。所得结果如下:1、包埋法固定黄孢原毛平革菌所需时间为2~3d,植物材料表面固定法所需时间为一周。所选的3种植物材料中,玉米芯是固定情况最好的材料,木条次之,二者均适用于黄孢原毛平革的固定化,花生壳固定情况不好,不适用于黄孢原毛平革的固定化。2、不同材料固定的黄孢原毛平革对硝基苯降解率、降解能力高低及对废水流速的耐受能力大小顺序均是:PVA-锯末>SA-锯末>木材>玉米芯。包埋法固定的黄孢原毛平革平均处理能力最高的硝基苯浓度为1000mg/L,表面固定法固定的黄孢原毛平革平均处理能力最高的硝基苯浓度是800mg/L。3、包埋法固定的黄孢原毛平革处理能力高,表面固定法固定的黄孢原毛平革使用寿命长。其中PVA-锯末固定的黄孢原毛平革的降解硝基苯的能力最高,木材固定的黄孢原毛平革的使用寿命最长。4、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活性污泥联用时,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作为前处理的工艺的处理效果高于其作为后处理的处理效果。包埋法固定的黄孢原毛平革菌与活性污泥联用处理硝基苯废水,对硝基苯的降解率受流速的变化影响较小,而表面固定法固定的受到的影响较大。对于包埋法固定的黄孢原毛平革菌与活性污泥联用,当流速小于0.9L/h时,对1000mg/L的硝基苯废水的降解率可高达95%以上。对于表面固定法固定的黄孢原毛平革菌与活性污泥联用,当流速小于0.18L/h时,对硝基苯的降解率高达98%以上,甚至可以完全降解。当流速小于1.2L/h时,二者对对硝基苯的降解率均在90%以上。固定条件下,废水浓度升高会导致联用效果的降低。PVA-锯末固定的黄孢原毛平革菌不适合长期处理硝基苯废水。
陈秉娟[9](2010)在《焦化废水排放水深度处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焦化废水排放水为处理对象,比较了固定化污泥和固定化白腐菌的处理效果,研究了固定化白腐菌MBR(Membrane Bio-Reactor)-RO(Reverse Osmosis)联合工艺回用处理焦化废水排放水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活性污泥处理焦化废水排放水最佳HRT、pH、固液比、碳氮比、温度、曝气量分别为4h、8、1:8、20:1、30℃、0.5L/mmin,COD去除率为39.64%。固定化白腐菌处理焦化废水排放水最佳HRT、pH、温度分别为3h、6.0、35℃,COD去除率为48.93%。固定化白腐菌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固定化活性污泥。固定化白腐菌MBR-RO联合工艺深度处理焦化废水排放水,固定化白腐菌MBR运行最佳工艺条件为:HRT 12h、pH值6.5~7.0、固液比1:5、反应温度30℃。RO进水初始压力1.5MPa,RO出水的回收率67%。GC/MS和紫外吸收光谱分析表明,焦化废水排放水中含有酚类、醇类、酯类和苯环类化合物等14物质,经过固定化白腐菌MBR处理后剩余5种有机物,在RO膜处理后,仅检测到极少量二十二烷。固定化白腐菌MBR-RO工艺出水COD2.49mg/L、BOD50.6mg/L、溶解性固体248mg/L、电导率小于212μs/cm、脱盐率达93%以上,可回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工业锅炉给水和城市杂用水。
卢永[10](2010)在《固定化活性污泥与白腐菌处理焦化废水》文中研究表明焦化废水COD高、毒性大、可生化性差,是一种成分极其复杂的难处理废水。目前,焦化废水处理工艺主要有A/O、A2/O、A2/O2、SBR、MBR等。但这些方法COD、氨氮处理效果不稳定,出水色度高,工艺复杂、成本高,不能满足处理与回用要求。课题研究了基于催化微电解、固定化活性污泥及固定化白腐菌技术的处理工艺,并进行了现场中试研究。根据焦化废水的特点,开发了HD TMAB改性沸石强化Fe-Cu催化微电解预处理方法,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Fe:Cu:沸石质量比为5:1.25:0.5,pH为4.0,HRT为45min,曝气量为15 L/(L废水min)(以下用L/(L min)表示)。该法氮杂环化合物去除率达68.5%,硫杂环化合物可被完全去除。预处理对后继生化处理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有效解决了传统微电解法适用pH范围窄、易板结问题。为实现焦化废水同时脱氮除碳,分别在SBR和UASB反应器中选育了适应于焦化废水的高效好氧活性污泥和厌氧活性污泥。探索了基于PVA-SA包埋技术的好氧、厌氧活性污泥联合固定化体系:PVA 10%,SA2%,CaC03投加量0.5%,Si02投加量2%,活性炭投加量2%,污泥包埋量1:1(W/W),饱和H3B03+2%CaCl2作为交联剂,交联时间4h,采用1 mol/L KH2PO4硬化1 h。固定化活性污泥处理焦化废水的最佳条件:适宜的pH为7.5~8.5,HRT为21~27 h,曝气量为7.5~10.0 L/(h L),液固比为4:1~6:1。GC/MS分析表明,该法可将焦化废水中主要有机物均降解到未检出水平。固定化活性污泥为多孔结构,机械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达2年以上。解决了焦化废水中氨氮、酚、硫氰酸盐、氰化物等有毒物质的抑制问题。固定化活性污泥对焦化废水中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方程为S=(2426+32.30113t)/(1+0.61873t),固定化活性污泥SND脱氮动力学方程为固定化白腐菌对焦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具有独特的降解优势。以焦炭为填料,采用白腐菌BAF深度处理焦化废水,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pH为5.5~6.5,温度为30~40℃,HRT为24 h。该法COD去除率稳定在60~70%,酚的去除率稳定在95~98%,出水水质可稳定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采用PVA+SA谎酸铵+氯化钙法固定化白腐菌,生物量高,孔隙率高,传质效果好,性能稳定,易于活化。深度处理焦化废水适宜的pH为5.0~6.5,温度为30~40℃,HRT为18~24h。出水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通过比较研究确定了焦化废水回用工艺。催化微电解-固定化活性污泥-固定白腐菌MBR-RO工艺出水COD和氨氮浓度分别为28 mg/L和0.12 mg/L,挥发酚已降至未检出水平(<0.002 mg/L),可回用于循环冷却水、锅炉水、城市杂用水等。现场中试结果表明:催化微电解-固定化活性污泥工艺出水COD在100~150mg/L,酚<0.5 mg/L,氨氮<5 mg/L,分别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和一级标准。催化微电解-UASB-固定化活性污泥中试工艺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新开发的工艺耐硫化物、氨氮和酚冲击负荷,无需进行混合液回流、污泥回流,流程短,占地少,剩余污泥少,运行成本比现行A2/O工艺低。
二、白腐菌降解焦化废水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腐菌降解焦化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处理秸秆纤维素乙醇废水的东北土着白腐真菌筛选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纤维素乙醇废水的来源与特点 |
1.2.1 纤维素乙醇废水的来源 |
1.2.2 纤维素乙醇废水的特点 |
1.3 纤维素乙醇废水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农田灌溉 |
1.3.2 浓缩燃烧法 |
1.3.3 物化法 |
1.3.4 生物处理法 |
1.4 白腐真菌概述 |
1.4.1 白腐菌的分类 |
1.4.2 白腐菌的酶系统研究 |
1.4.3 漆酶的特性及应用 |
1.5 白腐菌在工业废水中的应用 |
1.5.1 处理染料废水 |
1.5.2 处理焦化废水 |
1.5.3 处理重金属废水 |
1.5.4 处理炸药废水 |
1.5.5 处理造纸废水 |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种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1.3 药品与试剂 |
2.1.4 试验废水 |
2.1.5 培养基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种的培养 |
2.2.2 白腐真菌对秸秆纤维素乙醇废水中木质素的降解试验 |
2.2.3 最优条件下血红密孔菌对废水的降解试验 |
2.2.4 正交实验 |
2.2.5 木质素的测定 |
2.2.6 漆酶的测定 |
2.2.7 正交试验分析方法 |
3 白腐真菌降解秸秆纤维素乙醇废水的菌种筛选 |
3.1 六种白腐真菌的生长情况 |
3.2 六种白腐真菌的产漆酶情况 |
3.3 六种白腐真菌降解秸秆纤维素乙醇废水中木质素的菌种筛选 |
3.4 本章小结 |
4 血红密孔菌最佳产漆酶培养基的优化 |
4.1 正交试验方案 |
4.2 血红密孔菌培养基优化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血红密孔菌降解秸秆纤维素乙醇废水的应用研究 |
5.1 优化后血红密孔菌对秸秆纤维素乙醇废水中木质素的降解 |
5.2 优化后血红密孔菌对秸秆纤维素乙醇废水COD的降解情况 |
5.3 优化后血红密孔菌对秸秆纤维素乙醇废水的pH变化情况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白腐菌的固定化及其在制革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白腐真菌固定化 |
1.2 白腐真菌共固定化 |
1.3 白腐真菌固定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3.1 白腐真菌固定化处理废水的应用 |
1.3.2 白腐真菌共固定化处理废水的应用 |
1.4 研究意义 |
1.5 创新点 |
1.6 研究内容 |
第2章 固定化白腐菌对栲胶降解的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材料 |
2.1.3 培养基 |
2.1.4 固定化方法 |
2.1.5 栲胶降解率的测定方法 |
2.1.6 栲胶粒度减小率 |
2.1.7 不同基质条件下时间对固定化白腐菌凝胶颗粒降解栲胶的影响 |
2.1.8 固定化白腐菌凝胶颗粒降解栲胶的重复实验 |
2.1.9 生物等量白腐菌菌丝对栲胶的降解 |
2.1.10 运用Design-Expert研究影响栲胶降解的因素 |
2.1.11 固定化白腐菌凝胶颗粒对不同浓度下栲胶降解率的变化 |
2.1.12 栗木栲胶溶液吸收光谱及粒度的变化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时间对固定化白腐菌凝胶颗粒降解栲胶的影响 |
2.2.2 固定化白腐菌凝胶颗粒对降解栲胶的重复实验结果 |
2.2.3 生物等量白腐菌菌丝对栲胶的降解 |
2.2.4 运用Design-Expert研究影响栲胶降解的因素 |
2.2.5 固定化白腐菌凝胶颗粒对不同浓度下栲胶的降解 |
2.2.6 栗木栲胶溶液吸收光谱及粒径的变化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固定化白腐菌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材料 |
3.1.3 培养基 |
3.1.4 固定化白腐菌凝胶颗粒的制备方法 |
3.1.5 脱色率的测定 |
3.1.6 漆酶酶活的测定 |
3.1.7 时间对固定化白腐菌凝胶颗粒染料脱色率的影响 |
3.1.8 时间对漆酶酶活的影响 |
3.1.9 1%NaCl对固定化变色栓菌凝胶颗粒脱色染料的影响 |
3.1.10 1%铬鞣剂对固定化变色栓菌凝胶颗粒脱色染料的影响 |
3.1.11 染料浓度的变化对凝胶颗粒脱色染料的影响 |
3.1.12 染料种类的不同固定化变色栓菌凝胶颗粒对其脱色率的影响 |
3.1.13 红外光谱分析 |
3.1.14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时间对固定化凝胶颗粒染料脱色率及漆酶酶活的影响 |
3.2.2 1%NaCl对固定化变色栓菌凝胶颗粒脱色染料的影响 |
3.2.3 1%铬鞣剂对固定化变色栓菌凝胶颗粒脱色染料的影响 |
3.2.4 染料浓度的变化对固定化变色栓菌凝胶颗粒染料脱色率的影响 |
3.2.5 染料种类的不同固定化变色栓菌凝胶颗粒对其脱色率的影响 |
3.2.6 酸性金黄G染料脱色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 |
3.2.7 酸性金黄G染料脱色前后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载体固定化白腐菌对染料脱色的影响 |
4.1 试验部分 |
4.1.1 试验仪器与材料 |
4.1.2 培养基 |
4.1.3 固定化方法 |
4.1.4 脱色率的测定方法 |
4.1.5 吸附法固定化白腐菌处理染料废水 |
4.1.6 包埋法固定化白腐菌处理染料废水 |
4.1.7 共固定化白腐菌处理染料废水 |
4.1.8 限制性培养基对固定化白腐菌脱色染料的影响 |
4.1.9 染料脱色前后紫外可见光谱 |
4.1.10 模型分析 |
4.1.11 共固定化变色栓菌凝胶颗粒处理染料废水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灭菌体系下吸附法固定化白腐菌 |
4.2.2 非灭菌体系吸附固定化 |
4.2.3 包埋法固定化白腐菌 |
4.2.4 不同载体共固定化 |
4.2.5 染料种类的影响 |
4.2.6 限制性培养基对固定化白腐菌脱色染料的影响 |
4.2.7 染料脱色前后紫外可见光谱 |
4.2.8 白腐菌脱色染料数据线性拟合模型分析 |
4.2.9 共固定化变色栓菌凝胶颗粒处理染料废水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交联酶共固定化白腐菌处理皮革废水的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仪器 |
5.1.2 实验材料 |
5.1.3 培养基 |
5.1.4 脱色率的测定 |
5.1.5 COD测定方法 |
5.1.6 共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凝胶颗粒的制备方法及酶活测定 |
5.1.7 时间对共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凝胶颗粒染料脱色率的影响 |
5.1.8 共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凝胶颗粒数量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 |
5.1.9 NaCl浓度的变化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 |
5.1.10 染料浓度的变化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 |
5.1.11 染料溶液脱色前后紫外可分光光度计扫描谱的变化 |
5.1.12 共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凝胶颗粒对不同种类染料脱色 |
5.1.13 染料、复鞣染色废水中COD、TOC随时间的变化 |
5.1.14 共固定化变色栓菌交联酶聚集体凝胶颗粒对染料废水的脱色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时间对共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凝胶颗粒染料脱色率的影响 |
5.2.2 共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凝胶颗粒数量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 |
5.2.3 染料脱色率随NaCl浓度的变化 |
5.2.4 染料浓度的变化对染料脱色的影响 |
5.2.5 染料溶液脱色前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谱图的变化 |
5.2.6 染料种类的变化对凝胶颗粒脱色染料的影响 |
5.2.7 染料、复鞣染色废水中COD、TOC随时间的变化 |
5.2.8 共固定化变色栓菌交联酶聚集体凝胶颗粒对染料废水的脱色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共固定化白腐菌凝胶颗粒处理皮革废水的研究 |
6.1 试验部分 |
6.1.1 试验仪器与材料 |
6.1.2 培养基 |
6.1.3 脱色率的测定方法 |
6.1.4 共固定化变色栓菌凝胶颗粒处理皮革复鞣染色废水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丙烯酸树脂鞣剂共基质下对凝胶颗粒脱色染料废水的影响 |
6.2.2 加脂剂共基质条件下对凝胶颗粒脱色染料废水的影响 |
6.2.3 共固定化变色栓菌凝胶颗粒对复鞣染色废水的降解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二、其它科研成果 |
(4)白腐菌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处理造纸废水 |
2 处理印染废水 |
3 处理焦化废水 |
4 处理重金属废水 |
4 展望 |
(5)固定化白腐真菌降解焦化废水的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方法 |
2 动力学分析 |
3 动力学方程的验证 |
4 结论 |
(6)黄孢原毛平革菌对焦化废水的脱色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
1.1 试验材料 |
1.2 黄胞原毛平革菌的培养及脱色试验 |
1.2.1 菌种培养 |
1.2.2 菌悬液制备 |
1.2.3 黄孢原毛平革菌对焦化废水的脱色试验 |
1.3 黄孢原毛平革菌固定化细胞 (孢子) 的制备及脱色试验 |
1.3.1 孢子悬液制备 |
1.3.2 海藻酸钠-锯末固定 |
1.3.3 聚乙烯醇-锯末固定 |
1.3.4 对焦化废水的脱色试验 |
1.4 色度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黄孢原毛平革菌对焦化废水的脱色作用 |
2.1.1 对兼性厌氧池进水的脱色作用 |
2.1.2 对好氧池进水的脱色作用 |
2.1.3 对二沉池进水的脱色作用 |
2.2 黄孢原毛平革菌固定化细胞对二沉池进水的脱色作用 |
3 结论 |
(7)高浓度焦化有机废水高效降解菌筛选及生长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研究目的、研究内容 |
1.2 国内外焦化废水处理高效菌的研究现状 |
1.2.1 焦化废水的特征 |
1.2.2 焦化废水处理 |
1.2.3 焦化废水处理高效菌的研究现状 |
1.2.4 微生物物理诱变研究进展 |
1.2.5 存在问题 |
1.3 小结 |
第2章 优势菌筛选实验 |
2.1 实验器材 |
2.2 水样、试剂和培养基 |
2.2.1 实验样品说明 |
2.2.2 主要试剂 |
2.2.3 培养基 |
2.3 试验方法 |
2.3.1 菌种的提取和驯化 |
2.3.2 菌种的初筛 |
2.3.3 菌种的分离纯化与复筛 |
2.3.4 环境因子的确定和生长曲线测定 |
2.3.5 酶活的鉴定方法 |
2.4 优势菌筛选结果及分析 |
2.4.1 菌种的提取和驯化后对焦化废水毒性的耐受性 |
2.4.2 初筛的结果 |
2.4.3 分离纯化与复筛结果 |
2.4.3.1 分离纯化结果 |
2.4.3.2 复筛结果 |
2.4.4 环境因子的确定 |
2.4.4.1 温度的确定 |
2.4.4.2 pH值的确定 |
2.4.4.3 投加量的确定 |
2.4.5 生长特性与生理特性 |
2.4.5.1 生长曲线的测定 |
2.4.5.2 生理特性 |
2.5 小结 |
第3章 等离子诱变实验 |
3.1 实验方法 |
3.1.1 控制因素的选择 |
3.1.2 诱变方法 |
3.1.3 致死率的测定 |
3.1.4 诱变效果的评价 |
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2.1 等离子诱变对象的确定 |
3.2.2 诱变时间与致死率的关系 |
3.2.3 诱变时间与降解率的关系 |
3.2.4 等离子诱变后的菌种形态 |
3.3 小结 |
第4章 紫外诱变实验 |
4.1 实验方法与实验设计 |
4.1.1 实验方法与诱变条件 |
4.1.2 诱变条件正交设计 |
4.1.3 诱变效果评价 |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2.1 紫外照射距离的影响 |
4.2.1.1 菌种的生长情况 |
4.2.1.2 照射距离对TTC酶活的影响 |
4.2.2 正交设计诱变实验结果 |
第5章 结论 |
5.1 优势菌筛选 |
5.2 等离子诱变 |
5.3 紫外诱变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8)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活性污泥联合处理硝基苯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硝基苯类废水的处理方法简介 |
1.1.1 物理法 |
1.1.2 化学方法 |
1.1.3 生物法 |
1.2 生物法处理硝基苯废水的研究现状 |
1.2.1 利用细菌处理硝基苯废水的研究进展 |
1.2.2 利用真菌处理硝基苯废水的研究进展 |
1.3 白腐菌简介 |
1.3.1 白腐菌的生物学特性 |
1.3.2 白腐菌在处理难降解污染物方面的优势 |
1.3.3 白腐菌降解环境污染物的机理 |
1.3.4 白腐菌的固定化研究进展 |
2 引言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 |
3.1.1 菌种 |
3.1.2 培养基组成 |
3.1.3 活性污泥 |
3.1.4 固定化材料 |
3.1.5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2 方法 |
3.2.1 分析方法 |
3.2.2 黄孢原毛平革菌的培养 |
3.2.3 黄孢原毛平革菌的固定化 |
3.2.4 硝基苯废水的配置 |
3.2.5 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处理硝基苯废水 |
3.2.6 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活性污泥联用处理硝基苯废水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黄孢原毛平革菌的固定化 |
4.2 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对硝基苯废水的处理 |
4.2.1 固定化材料对黄孢原毛平革菌处理硝基苯废水的影响 |
4.2.2 浓度对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处理硝基苯废水的影响. |
4.2.3 废水流速对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处理硝基苯废水的影响. |
4.3 不同材料对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实用性能的影响 |
4.4 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与活性污泥联用处理对硝基苯废水 |
4.4.1 联用处理时两种工艺的比较 |
4.4.2 流速对硝基苯降解率的影响 |
4.4.3 硝基苯浓度对硝基苯降解率的影响. |
4.4.4 时间对硝基苯降解率的影响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9)焦化废水排放水深度处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焦化废水及其排放水的概述 |
1.1.1 焦化废水的来源 |
1.1.2 焦化废水水质和危害 |
1.1.3 焦化废水排放水的概述 |
1.2 排放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传统深度处理技术 |
1.2.2 生物处理法 |
1.2.3 高级氧化技术 |
1.3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
1.3.1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概述 |
1.3.2 固定化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3 发展方向 |
1.4 MBR-RO联用技术 |
1.4.1 MBR的概述 |
1.4.2 RO的概述 |
1.4.3 MBR-RO联用技术的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2 固定化污泥处理焦化废水排放水 |
2.1 实验材料 |
2.1.1 仪器与药品 |
2.1.2 试验用水与接种污泥 |
2.2 实验方法 |
2.2.1 分析方法 |
2.2.2 活性污泥的固定化 |
2.2.3 固定化污泥的活化与驯化 |
2.2.4 固定化污泥的条件试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固定化污泥的活化与驯化 |
2.3.2 固定化污泥的条件试验 |
3 固定化白腐菌处理焦化废水排放水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药品 |
3.2 试验方法 |
3.2.1 分析方法 |
3.2.2 白腐菌的培养 |
3.2.3 白腐菌的固定化 |
3.2.4 固定化白腐菌的活化与驯化 |
3.2.5 固定化白腐菌的条件试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固定化白腐菌的培养与驯化 |
3.3.2 固定化白腐菌的条件试验 |
3.3.3 与固定化活性污泥的处理效果的比较 |
4 固定化白腐菌MBR-RO深度处理焦化废水排放水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4.1.2 实验装置 |
4.1.3 分析方法 |
4.2 固定化白腐菌MBR+RO处理焦化废水排放水 |
4.2.1 实验运行工艺条件 |
4.2.2 固定化白腐菌MBR处理模拟废水 |
4.2.3 固定化白腐菌MBR-RO处理模拟废水 |
4.3 固定化白腐菌MBR-RO处理实际废水 |
4.3.1 实验运行工艺条件 |
4.3.2 固定化白腐菌MBR处理实际废水 |
4.3.3 固定化白腐菌MBR-RO处理实际废水 |
4.4 GC/MS和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
4.4.1 GC/MS分析 |
4.4.2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固定化活性污泥与白腐菌处理焦化废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焦化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
1.1.1 焦化废水概述 |
1.1.2 生化处理技术 |
1.1.3 处理工艺 |
1.1.4 现有焦化废水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启示 |
1.2 催化微电解预处理技术 |
1.2.1 微电解技术 |
1.2.2 催化微电解技术 |
1.3 固定化活性污泥同时脱氮除碳 |
1.3.1 活性污泥固定化技术 |
1.3.2 同时硝化反硝化技术(SND) |
1.3.3 固定化活性污泥同时脱氮除碳 |
1.4 白腐菌技术 |
1.4.1 白腐菌及其生物降解 |
1.4.2 白腐菌固定化及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5 课题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2 催化微电解预处理焦化废水 |
2.1 催化微电解体系探索 |
2.1.1 酸性条件实验结果 |
2.1.2 碱性条件实验结果 |
2.2 改性沸石强化FE-Cu微电解 |
2.3 动态工艺条件研究 |
2.3.1 物料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2.3.2 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2.3.3 HRT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2.3.4 曝气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2.4 稳定性试验 |
2.4.1 酸性条件运行效果 |
2.4.2 碱性条件运行效果 |
2.4.3 填料变化情况 |
2.5 GC/MS分析 |
2.5.1 样品准备 |
2.5.2 分析条件 |
2.5.3 分析结果 |
2.6 机理讨论 |
2.6.1 Fe-Cu催化微电解法机理讨论 |
2.6.2 主要污染物的去除 |
2.7 预处理对后续生化处理的影响 |
2.7.1 对后续好氧生化处理的影响 |
2.7.2 对后续厌氧生化处理的影响 |
2.8 小结 |
参考文献 |
3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固定化 |
3.1 高效好氧活性污泥的培养 |
3.1.1 接种污泥 |
3.1.2 培养方法 |
3.1.3 污泥培养实验结果 |
3.1.4 好氧活性污泥性质 |
3.2 厌氧活性污泥的培养 |
3.2.1 接种污泥 |
3.2.2 培养方法 |
3.2.3 污泥培养实验结果 |
3.2.4 厌氧活性污泥性质 |
3.3 固定化方法优化 |
3.3.1 固定化活性污泥制备方法 |
3.3.2 交联剂的筛选 |
3.3.3 SiO_2投加量对固定化小球性能影响 |
3.3.4 包埋量对固定化小球性能影响 |
3.3.5 固定化小球粒径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3.6 固定化小球的活化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4 固定化活性污泥法处理焦化废水 |
4.1 工艺条件研究 |
4.1.1 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1.2 HRT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1.3 曝气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1.4 液固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 有毒物质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1 氨氮的影响 |
4.2.2 酚的影响 |
4.2.3 硫氰酸盐的影响 |
4.2.4 氰化物的影响 |
4.3 SEM与GC/MS分析 |
4.3.1 SEM分析 |
4.3.2 GC/MS分析 |
4.4 动力学分析 |
4.4.1 内外扩散效应对动力学的影响 |
4.4.2 有机物降解动力学 |
4.4.3 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动力学 |
4.5 小结 |
参考文献 |
5 白腐菌的培养与固定化 |
5.1 白腐菌的培养 |
5.1.1 平皿培养 |
5.1.2 液体培养 |
5.2 培养条件对白腐菌生长的影响 |
5.2.1 pH的影响 |
5.2.2 温度的影响 |
5.2.3 摇床转速的影响 |
5.2.4 无机氮的影响 |
5.2.5 有机氮的影响 |
5.3 微量元素与添加剂对白腐菌生长的影响 |
5.3.1 铜元素的影响 |
5.3.2 锰元素的影响 |
5.3.3 铁元素的影响 |
5.3.4 Tween80的影响 |
5.4 天然植物浸出液对白腐菌生长的影响 |
5.5 吸附法固定化白腐菌 |
5.5.1 白腐菌在载体表面的吸附性能 |
5.5.2 固定化白腐菌的保存与活化 |
5.6 包埋法固定化白腐菌 |
5.6.1 PVA+SA-硫酸铵+氯化钙法 |
5.6.2 固定化白腐菌的活化 |
5.7 小结 |
参考文献 |
6 固定化白腐菌处理焦化废水 |
6.1 固定化白腐菌在焦化废水前处理中的应用 |
6.1.1 固定化白腐菌与游离菌的比较 |
6.1.2 pH对白腐菌降解性能影响 |
6.1.3 温度对白腐菌降解性能影响 |
6.1.4 HRT对白腐菌降解性能影响 |
6.1.5 固定化白腐菌降解动力学分析 |
6.1.6 SEM分析 |
6.1.7 GC/MS分析 |
6.2 白腐菌BAF深度处理焦化废水 |
6.2.1 试验装置 |
6.2.2 白腐菌挂膜 |
6.2.3 进水污染物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6.2.4 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6.2.5 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6.2.6 HRT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6.2.7 SEM分析 |
6.2.8 BAF的反冲洗 |
6.3 包埋固定化白腐菌深度处理焦化废水 |
6.3.1 进水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6.3.2 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6.3.3 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6.3.4 HRT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6.3.5 共代谢基质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6.3.6 SEM分析 |
6.4 固定化白腐菌深度处理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
6.5 小结 |
参考文献 |
7 焦化废水处理中试 |
7.1 前期小试工艺研究 |
7.1.1 催化微电解-两段固定化活性污泥工艺(Ⅰ) |
7.1.2 催化微电解-固定化白腐菌-固定化活性污泥工艺(Ⅱ) |
7.1.3 催化微电解-固定化活性污泥-白腐菌BAF工艺(Ⅲ) |
7.1.4 催化微电解-固定化活性污泥-固定白腐菌MBR-RO工艺(Ⅳ) |
7.1.5 最佳工艺的确定 |
7.2 项目背景与中试装置 |
7.2.1 项目背景 |
7.2.2 中试装置 |
7.3 催化微电解-固定化活性污泥好氧工艺中试 |
7.3.1 催化微电解预处理工艺条件研究 |
7.3.2 催化微电解预处理稳定性试验 |
7.3.3 工艺调试 |
7.3.4 氨氮冲击负荷实验 |
7.3.5 酚冲击负荷实验 |
7.4 催化微电解-UASB-固定化活性污泥好氧工艺中试 |
7.4.1 UASB厌氧污泥的初步培养 |
7.4.2 工艺调试 |
7.5 几种工艺的比较 |
7.5.1 运行效果 |
7.5.2 经济性分析 |
7.6 小结 |
参考文献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建议 |
致谢 |
发表文章与申请专利 |
索引 |
四、白腐菌降解焦化废水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处理秸秆纤维素乙醇废水的东北土着白腐真菌筛选优化研究[D]. 刘丽荣.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2)
- [2]白腐菌的固定化及其在制革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徐旭东. 齐鲁工业大学, 2017(04)
- [3]难降解污染物喹啉微生物降解的国内研究进展[J]. 张晓君,谢珍,马晓军. 微生物学通报, 2014(03)
- [4]白腐菌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潘忠成,赖娜,李琛,张健,刘金生.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3(07)
- [5]固定化白腐真菌降解焦化废水的动力学研究[J]. 朱翔,刘大超,卢永. 广东化工, 2012(01)
- [6]黄孢原毛平革菌对焦化废水的脱色试验研究[J]. 董迁迁,郭普辉,续钊,徐淑霞,张世敏,吴坤. 工业水处理, 2011(12)
- [7]高浓度焦化有机废水高效降解菌筛选及生长特性研究[D]. 皇甫尚旻. 安徽工程大学, 2011(06)
- [8]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活性污泥联合处理硝基苯废水的研究[D]. 董迁迁. 河南农业大学, 2011(06)
- [9]焦化废水排放水深度处理的研究[D]. 陈秉娟. 南京理工大学, 2010(08)
- [10]固定化活性污泥与白腐菌处理焦化废水[D]. 卢永. 南京理工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