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古文学理论范畴的形成及其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周华[1](2020)在《论《文心雕龙》的情-辞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情、辞在《文心雕龙》中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学界对此虽然早已达成了共识,但往往笼统地将某些范畴分别对应情与辞,或是泛泛地用“情内辞外”来解释相关理论,不仅遮蔽了各范畴与情、辞的内在联系,更在无形中割裂了情辞关系,因此难以理解刘勰重视情、辞的深层动因,也很难把握《文心雕龙》的整体性。本文的中心论旨是:《文心雕龙》将情辞关系置于一切创作活动的中心,依情、辞而形成的各个要素,共同组成了情-辞有机体——文章。《文心雕龙》情-辞观既既是对前代情辞关系认识的扬弃与发展,也是对同时代文学思想的包容与更新。《文心雕龙》的情辞理论,前承古人,后启来者,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历史地位。全文各章围绕这一中心论旨展开:第—章,对先秦至魏晋的情辞关系认识历程进行回顾和梳理,追溯刘勰的情-辞观的思想渊源;第二章,以性灵为起点,以志为方向,以理性和感性为驱动力,以情经辞纬为终点,描绘出《文心雕龙》情辞关系变化的基本形态;第三章,分析刘勰对情-辞审美范式的设计;第四章,揭示《文心雕龙》中物的内涵及其在情、辞之间的内化;第五章,探究刘勰对以情辞关系为基础的文章体制的建构;第六章,理解刘勰对作家掌控情辞关系的能力——才学的认知。此外,我们将采用通观全书的方式进行研究,以期对刘勰的情-辞观作出合理的阐释,展示出《文心雕龙》独特的理论结构。
高利青[2](2019)在《中国古代文质观研究》文中提出文质观是一个内涵丰富,辐射面广的理论范畴,文学、哲学、美学、语言学、修辞学等等许多学科领域都有涉及。在修辞学视野中,文质观可以划分为三个层级。一是指语言表达效果的“华彩”与“质朴”,这一层面的文质观,专注于语言表达形式,将语言的表达风格、表达效果分为华彩和质朴两类,不涉及到文本的内容方面。这是修辞学中最基本的文质观。先秦时期华彩质朴意蕴下的文质观论述最为突出,诸子百家各有不同的文质倾向:儒家主张文质兼备,道家重质轻文,法家主张先质后文,法家主张尚质反文。西汉初期黄老思想盛行,以尚质为主,后由于赋这种文体的发扬,整体的文质倾向偏向崇尚华美,东汉末年文胜质的现象蔚成风气。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兴起,儒家经学的桎梏被打破,文学的发展走向独立,因此带来注重华美形式的热潮。唐宋之后,文质关系逐渐稳定在文质彬彬的状态。二是指文本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如何实现形式与内容的谐调,是修辞学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文质关系常常被直接等同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然而在修辞学视野中,形式是文章和说话的形式,内容是文章和说话的主旨,文与质的内涵大于形式与内容的内涵,所以文质观包含形式内容观。先秦时期的文质观并非针对文学或语言而言,而是在品人论世、实现政治教化的目的中流露出。到汉代文学从经术中剥离出来,以扬雄和王充为代表,虽然还没有摆脱政治教化的影响,但已经初步具备了从文学角度出发探讨文质观的意识,文质观被明确运用到文学的领域中来。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以陆机和刘勰为代表,文质观从以传播政治教化为目的,转变到以探讨文学创作为目的,文质关系被提升到了文学理论与修辞学的系统中来,这是对文质观的革新。自此后,文质观被广泛的应用到文学领域。唐宋以降文质观在不同文体中有了新的发展,体现在史论、散文和小说中。至此,文质观的形态和理论更具多样化、具体化和系统化。诸多学者对文质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做出了精辟的见解,以形式与内容相互统一,形式为内容服务为主。三是语言哲学层面的“言”“意”关系,涉及到语言和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已经带上了浓厚的哲学思辨的意味,讨论重点在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是否可以表达出主体的“意”,是最高层面的“文质观”。言意之辩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言不尽意”和“言尽意”,对于“言”“意”内部的关系,应当是“以意为主”。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传达意,但语言与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同步的,一部分的意不能通过语言的载体来传达,为了解决这种矛盾有三种方式,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从表达方面看,有“立象尽意”的方式;从理解方面看,有“以意逆志”“得意忘言”的方式。本文研究范围划定在从先秦时期至明清时期,从修辞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梳理法、分析比较法等研究方法,概括梳理古代文质观的历时形成、变化和发展情况。在研究过程中,以时间为线,以文质观本体为轴,观察研究汉语文质观的流变历程,归纳不同学派、人物、作品的文质观及文质观的各种表现形式,探索文质观发展过程中内在的关联和影响。
张建华[3](2018)在《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的总体风貌》文中研究说明结合音乐史和文学史,以"中国音乐文学之辞乐关系"为考察中心,可将中国古代音乐文学分为四期:先秦时期、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两宋时期、元明清时期。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的发展流变有三点最堪注意:一是从民间文化圈向文人文化圈的扩散,二是音乐文学随音乐的周期性更替而代兴,三是音乐文学之辞乐初合终离的发展趋势。未来音乐文学主要以流行音乐、歌剧、新体戏曲和新体说唱为主要创作趋势。
张燕[4](2018)在《中古《诗经》学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与反思——开启《诗》学“经文”研究新领域》文中研究表明一、引言在《诗经》的传承历史中,中古①(魏晋南北朝)是一个相当特殊而重要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政治上的多变与分立格局,促成了学术文化的地域化特点以及多元化发展繁荣的状况。在思想相当自由开放的时代语境之中,《诗》学呈现出独特的面貌。一方面,中古继承、发展了汉代经学,存在一个持久、活跃的《诗》学私人着述传统。另一方面,中古是文学文化潮流兴起的时
张洁弘[5](2018)在《当代魏晋南北朝辞赋研究述论》文中研究指明赋作为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文体之一,源远流长,但赋学研究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1949年以来,赋学研究蓬勃发展。在研究主体上,大陆联合港台、海外的赋学研究者们,使“赋学”有了更广阔、多元的发展空间;在研究对象上,由汉扩展至魏晋南北朝及之后的各个朝代;在研究内容上,当代学者深化了辞赋的文学性研究与辞赋文献研究,对辞赋的历史、文体、题材、作家作品、赋学批评及编辑与校注、赋论的整理、存世文献的考证等都作了更深入的探索和阐释。与此同时,学者开始以文化学的目光来审视中国古代辞赋,探讨赋体文学与性别、地理、宗教、哲学、诗歌、乐舞等方面的关联,以求全面系统地阐释赋的产生、发展与衍变。在上述背景下,本文选择“辞赋转型”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当代魏晋南北朝辞赋研究的成果进行整理,从辞赋史研究等十三个角度,梳理了中国大陆、港台、欧美地区以魏晋南北朝辞赋为研究内容的学术成果,对其进行梳理、介绍、评论和总结,以求展现当代魏晋南北朝辞赋研究的概貌。
浦晗[6](2018)在《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戏作为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以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结束了中国戏剧漫长的酝酿期,揭开了中国戏剧成熟期的篇章。它上承歌舞百戏,下启昆腔乱弹,是中国戏曲发展历程中一个的重要节点。但由于古代文人的偏见与“重北轻南”曲学思维的影响,南戏在古时却罕有学者关注,有关南戏的记载和研究也呈现出片面、破碎而单一的特征,人为地造成了巨大的学术空白。晚近以降,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引发了学术语境的新旧转向,传统学术在对西学的调试与顺化中走向裂变,正统诗文的地位趋于式微,民间通俗文艺的社会价值在各类文体的“文学革命”中得以重估,并被提振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蕴含的学理价值也被学者逐渐发掘,中国民俗学的大幕缓缓揭开。在这一背景下,第一批在近代教育体制中成长起来的学人开始以现代学术的理念对南戏进行观照,初步建构了近代南戏研究的范式。随着一批重要文献的陆续发现,众多国内外的民间文学研究者利用这些文献展开了对南戏剧目与曲文的辑佚,以此还原南戏真实的历史面貌,搭建南戏研究的文献基础;与此同时,晚近佛学的复兴与“文化移动论”学说的引介,为“印度戏剧输入说”的酝酿提供了理论温床及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诱发了学界对南戏产生问题的集体性探讨,客观地形塑了现代南戏史述的完整模式。南戏研究也在这一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中走向了的专门化。南戏学术伴随着百年学术的整体进路而升降沉浮,在形成专题思想史的同时在其间清晰地呈现出了学术之“势”。二十世纪下半叶,起步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带来的对文化遗产价值的功利性诉求,以及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要,最终在1956年引发了文艺界对《琵琶记》的大讨论。在这场盛况空前的讨论中,这一批由“旧”入“新”的学者开始尝试以文艺社会学的理念去阐释古代经典文本,在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中坚守着学术的主体性,平衡着学术与政治的天平,并在“大讨论”之后将南戏研究带入了第二个历史高峰。但随着意识形态的强化步入极端,南戏研究也无力抗争地迅速陷入了政治的泥沼,成为了庸俗社会学的注脚。文革结束以后,学界通过深刻的学术反思重塑了学术的传统与谱系,在方法论的自觉与燥热中,西方文艺研究的理论体系渗入了传统戏曲研究的畛域,南戏研究也顺着新时期文艺研究解构式的后现代逻辑而逐步走向了多元化。深入到具体的研究事项,作为研究核心内容的南戏史述最终要通过“释名”而达到了意义的完成,而“释名”的过程则具象地勾勒出了史述之“度”。史着中的南戏书写直观地展现了现代南戏研究的“格局”与“视角”。南戏的历史研究则是南戏研究中最为核心也是争议最多的研究领域。但在这诉讼纠纷与公案频出的南戏史述中,南戏本身的名称亦得到了学界最大程度地辨析,学者开始有意识地在戏曲史的视阈下串联历史中的南戏文献,各种称谓被历时性地从文献记载中析出,并与南戏发展的历史相连接,南戏的概念从长时期割裂式的平面变成了立体而关联的图示。在“正名”的过程中,南戏所指称的对象逐渐“僭越”了短时段与单一化剧种的矩矱,而具备了整体性的戏曲史与戏曲学意义,逐步生成了完整而立体的学科概念。南戏研究百年的历史进程生发了南戏作为学科的意义,也同时建构了多元的研究维度与学术空间。这些多元的研究层次构成了南戏作为现代学科的内部结构,生动地描摹了研究者的审视之“维”。文献是研究的基本面,文献的发现、整理与研究贯穿了现代南戏研究从始至今的整个流程,也塑造了南戏研究“言而有据、论从史出”的学科品格。舞台艺术的研究则以文献为基架,又同时最大程度地延展了文献研究的意义,补充了文献视角的单一性,构成了南戏学科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支点。而在文献与舞台艺术的研究维度之外,南戏学术还有一个“日常”与“非日常”的社会学空间。前者在向上的立场中强调南戏作为宏观的社会结构及其具备的社会功能,后者则在向下的方向里呈现了其作为民间微观社会行为的社会观念。这一社会学的批评空间最大程度地延展了南戏学科的边界,为南戏形成发展等问题的戏曲史研究、舞台艺术研究,以及版本、剧情、思想等方面的文本研究,提供了从社会外围因素出发的观察视角。总体而言,南戏研究从近代的起步至今,在百年时光的洗礼与沾溉中,在一代又一代戏曲学人的开拓与耕耘下,取得了丰硕而瞩目的成就。它整体性地融入了中外思想文化的百年历史进程,其本身即构成了一部完整了现代思想史。在南戏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关于南戏的学术共同体随之聚合并分衍,一个个南戏学术重镇陆续建设,最终形成了富有层次感的当代南戏研究格局。随着学界对南戏的剧目、曲文辑佚工作的进展,对南戏发生、发展历史梳理的深入,南戏的历史面貌被逐步还原,文献中关于南戏的概念也得以重构、拼接,多维的研究层次也随之生成,从外到内地形构了“南戏学”的内涵与意义。
王金龙[7](2017)在《王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王粲是汉末“建安七子”之一,文学史地位突出。当我们从更广大的学术视野来看,他识时务、有远见,能品鉴人物,能典制朝仪,博物多识,“材技广宣”,远非一个诗赋家或文学家的称号能概括他。为了能更好地“知其人”、“论其世”,有必要从文献学的视角和思想史、文学史的视野来对他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使我们从整体上认识王粲的生平、着述,他与刘表、曹操的关系,他与在荆士人、他与邺下文人的关系,他的政治思想、玄学思想,他的诗赋的渊源、接受,他的诗赋分别在诗史、赋史上的成就和贡献。绪论:梳理目前在王粲生平、作品系年、着述、交游、思想、诗赋方面的研究现状及问题,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主要用文献学和文艺学相结合的方法,从跨学科的角度对王粲做综合研究。第一章:王粲生平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一个更详细、更可靠的王粲年谱(见附录),对若干重要关节点,无法放入年谱考辨的,则专节详加辨析。主要有:一、王粲的家世和家学:二、“貌寝”和“肥戆”,即考察王粲的相貌和身材;三、王粲登楼的地点;四、王粲的死因。认为王粲治学走的不是守章句的经生之路,而是博学致用之路;王粲的“貌寝”指其“容状短小”,“肥戆”即太莽撞之义,和肥胖无关,主要指王粲性格的躁竞、耿直;王粲登楼的地点以麦城说较为可信;王粲死因以疾疫说较为可信。第二章:王粲着述考。对史传所载的王粲着述逐一考察,对王粲名下有疑问的作品进行辨伪。通过全面考察,认为俞绍初先生辑本《建安七子集》中的《王粲集》应该去掉潘尼的《安身论》,诗的部分应该吸收逯钦立先生的辑佚成果,并增入两处残句。第三章:王粲交游考。笔者主要研究了王粲与刘表、在荆士人、三曹及邺下文人的交往。王粲是刘表的幕僚文人,曾为刘表作《三辅论》,宣示刘表以儒、兵、玄为“三辅”的治荆理念。刘表喜服石养生,而王粲则是他这方面的向导或参谋。相比于刘表重荆州本地士人,王粲等外来士人则不受重视。这和荆州实权被以蔡氏、蒯氏为首的地方豪强所把持有关,刘表在进取派和地方保守派之间的调和,维持了荆州近二十年的和平安定,但也造成了王粲等人的投曹之举。通过与王粲有交往或可能有交往的在荆士人的全面考察,发现王粲与在荆士人的思想、治学特点有共通性(以经学为基,崇尚通博和经世致用之学),同时又各具专长。可以说,王粲是以建功立业为治学目的的儒者,或者用王充的标准说,王粲是文人鸿儒。不过在“六经”逐渐成为儒家的专利,儒家学说又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背景下,此“儒者”毋宁说是读书人的代称。也正因为他是以建功立业为治学的目的,所以他的思想也充满了法家、道家等思想。如果进一步考察汉末士人的治学特点,发现都有这个特色。在此学术大背景下考察王粲的学术、思想特点,首先不应把王粲思想标签化,应该注意王粲思想的表达方式和效果问题,其次不应寻求王粲思想的单一渊源和单方面影响。从王粲与曹操的关系看,王粲从丞相掾到军谋祭酒到侍中的升迁,他的政治抱负的实现,离不开曹操对他的信任和喜爱。尽管王粲为曹操作了许多歌功颂德的文字,但其中不乏真诚的成分,亦合乎当时礼法,从历史前进的大势看,王粲对曹操的歌颂正是顺应了当时的天命观和人心。王粲与邺下文人的关系,需要对邺下文人集团做一个整体研究。一方面梳理邺下文人的历次唱和活动,突出王粲与其他文人的赠答唱和、书信来往;一方面分析邺下诗酒风流下的相轻和争斗,突出王粲对曹丕、曹植争立太子过程中的态度和王粲在邺下文人集团中的地位。发现“六子”中以王粲参与唱和活动次数最多,对于曹丕、曹植之间的太子之争,王粲参与程度不深,所以同时获得了曹丕、曹植的尊重和爱戴。由于“建安七子”说法的含混,不宜从政治斗争的层面过度阐释,同时也不必要把王粲定为“七子之冠冕”。第四章:王粲思想研究。此章实际是在第三章第一、二节基础上展开的研究。认为王粲的政治思想,是通过“阳儒阴法”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而且每个政治主张都有提出的具体背景和针对性,可以说,王粲是曹操总路线的支持和拥护者,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曹操的政治决策。王粲作品的“玄”学因素甚多,通过分析可知,王粲熟悉《周易》、老庄、淮南子等学术思想,他崇尚的主要是《周易》为主的玄学观。对儒道在出处上的冲突,王粲更倾向于儒。王粲的“玄”学近源在《太玄经》。从东汉以来儒道兼综、崇尚论着和辩论的治学风气看,王粲“校练名理”和善议论,和魏晋以来的玄学家重玄论、重清谈是一脉相承的,所以王粲的学术思想对玄学的发生一定有积极的影响。但与其说王粲以家学的形式影响了王弼玄学,不如说东汉以来一直存在的儒道兼综、崇尚论着和辩论的治学风气影响了玄学的发生。第五章:王粲诗赋研究。此章实际是在第三章第三、四节基础上展开的研究。认为王粲的诗赋创作受到张衡、蔡邕诗赋的影响甚大。尽管王粲作品在其生前身后获得了崇高的声望,但其实一直存在争议,直到张华、沈约、刘勰、钟嵘等人对他的推崇,萧统对其诗文的编选,后人对其作品的诵读、模拟,把某人比作王粲,把一些疑作归于王粲,等等,才最终完成了王粲作品的经典化过程。王粲对诗史发展的贡献和成就主要有两点:一是对赠答、从军题材的诗有新开拓,王粲的赠答诗因应了建安时期赠答诗大量出现的背景,内容上既有群体社会生活的交涉互动,又有古代赠言遗风的传承和创变,又有生命情怀的剖白发咏,足以成为后世赠答诗的典范。王粲的一组从军诗,对后世同类诗无论从诗题上还是基本内容、情感上都起到了前驱和示范的作用。二是王粲和曹植是当时探索诗歌文采的急先锋,在由质趋文的诗歌变革时期,他俩的诗歌在炼字炼句、对偶、用典等修辞运用上,都进一步启发和促进了诗歌发展的文人化、辞采化、骈俪化。但他们的诗又是汉魏风骨的代表,当后世诗歌发展到缛丽无骨的时候,他们的诗又成为重要的取资对象。王粲的赋既有与同时代赋的共同特点,又有他个人的特点。共同特点是:在赋的题材和语言形式(如追求骈俪、辞藻、铺叙)上与前代赋相比,是继承大于新变。因袭了一些传统题材和继承了赋本身的特点:骈俪和铺叙。他们在同题共作的创作活动中,也新创了一些题材,对前人未赋咏之物、一些新事物、新事件进行了赋咏,在语言形式上,骈俪趋于细密,句式趋于整齐的四六言,字词上也趋于简易,表达方式则倾向于抒情小赋的创作。个人特点是:王粲尤其擅长辞赋,作赋“捷而能密”,构思巧妙,发端遒劲。王粲赋善于抒情,抒情方式含蓄温婉。他的抒情小赋分为代人抒情的赋和抒发自我感情的赋,而后者的赋相对来说成就更高,尤其是《登楼赋》,奠定了他在赋史上的地位。
王慧[8](2016)在《美国汉学家康达维的辞赋翻译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华盛顿大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康达维(DavidR.Knechtges),是生长于美国的当代着名汉学家和汉魏六朝辞赋研究专家。在近五十年的从教和治学生涯中,他用英文和中文发表了二十多篇研究中国辞赋的论文,英译了八十余篇辞赋作品,出版了《汉赋:扬雄赋研究》《昭明文选赋英译》《汉代宫廷文学与文化探微》(自选集)等多种赋学专着和英文译着,总字数逾百万言,还培养了近六十名研究中国古代诗文辞赋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主持英译了四卷本的《中华文明史》,为推动中囯文化在西方的交流传播做出了杰出贡献。康达维在长期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和翻译、研究的实践过程中,不仅取得了突出成就,而且形成了颇为系统的赋学思想和翻译理论。因此,总结探讨康达维辞赋翻译和研究的成就及其学术贡献,无论是对于当今的赋学界与翻译学界,还是从繁荣中西文化学术文化交流的角度而言,都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但是,现有对康达维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已有的介绍或评论,与其作为欧美汉学名家及中国辞赋研究领军人物的成就和学术地位影响远不相称。有鉴于此,本文才以"康达维的辞赋翻译与研究"为题,拟对于康达维的学术历程、赋学思想和赋学成就,对其英译《文选》赋的翻译学贡献,作一较为全面深入的总结探讨。全文共包括《绪论》和六章正文,主要论述了如下内容:"绪论"主要是综述东西方学界对于康达维及其赋学成就的关注与评论,然后申述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方法。西方学界对康达维辞赋翻译和研究的评论始于1977年,近四十年间有近10篇关于《汉赋:扬雄赋研究》和《昭明文选赋英译》的书评;东方学界自1980年代中期起,陆续有何沛雄、何新文、龚克昌等研究者在各自的赋学论着中绍介康达维的赋学成果,至本世纪初期又有苏瑞隆、孙晶、蒋文燕、马银琴等发表了几篇概述性的文章或访谈录。但总体而言,现有的康达维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学界的相关研究,大多是"评介"式的文章,对于其代表性的成果如《昭明文选赋英译》则因为没有中译本而鲜有论述,研究康达维的专门论着或学位论文尚不见问世。第一章《康达维的学术历程》:在概述康达维之前约70年间欧美辞赋研究状况的背景下,叙论康达维投身中国辞赋研究的学术历程。康达维对于中国文学的兴趣爱好始自其高中时代,上大学时则放弃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化学专业的录取而进入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东亚语文系学习中文。接下去,又在哈佛大学和华盛顿大学师从着名汉学家攻读中囯语文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他以博士学位论文《扬雄、赋和汉代修辞》进入汉赋研究领域,后来又逐渐扩展到汉魏六朝及唐代赋的翻译和研究。他用15年时间完成的三巨册的《昭明文选赋英译》,更是在西方汉学界极具影响的成果。晚年的康达维,又主持翻译《中华文明史》,继续为传播中国古代辞赋和文化贡献力量。因而康达维被遴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并且荣获"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和"汉学翻译家大雅奖"的殊荣。第二章《康达维的赋学观及其翻译思想》:康达维对于"赋"体本质属性和赋体源流的探讨论述,突破欧美前辈汉学家将赋归于"诗"或"散文"的藩篱,强调赋有"诵读"的特征,并由此而将"赋"英译为"rhapsody",随着其研究的深入又最终将赋音译为"Fu"。他同时认为赋体的起源具有多元性,由先秦的诸多文体融合形成赋的典型形式汉大赋,而后又继续生发出其他赋体形式。康达维的辞赋翻译思想,主要表现在"异化的翻译观" "语文学的翻译策略"及其对于"汉赋描写性复音词"的翻译原则、方法等方面。他关注源语的语言和文化,将翻译视为一种文化传播的方式,充分强调译文的准确性;他总结了《文选》赋翻译的难点,指出要用语文学翻译的方法,加上充分的注释以呈现出忠实原文的翻译;关于赋中描写性复音词的翻译,则总结出了坚守不可拆解、利用注释注音和"变体"、找寻契合语境的英文对应词、用"头韵法"翻译等原则。第三章《康达维对赋家扬雄的研究》:对于赋家扬雄的研究是康达维辞赋研究的起点,也是其研究重点之一,历时达十余年。取得的成果相当丰富,包括他的博士论文《扬雄、赋和汉代修辞》,后来出版的《两种汉赋研究》《汉赋:扬雄赋研究》《扬雄的汉书本传》等2种专着和英译本,以及《扬雄<羽猎赋>的叙事、描写和修辞》等多篇论文;还翻译了扬雄的全部赋作,并且先后推出了四个不断改进的译本。在这些成果中,康达维以文学为本位,考察扬雄的辞赋及其赋论,肯定扬雄在创作上的模拟与创新,并用"劝说性修辞"和"修饰性修辞"来解读扬雄赋中的"讽谏"内容,认为扬雄是一个实践自己赋论的赋家,客观地定位扬雄在赋史上的地位。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康达维的《扬雄赋研究》一直是海内外最具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代表了当时美国辞赋研究的最高水平。第四章《康达维的汉魏六朝赋论述》:在扬雄之外,康达维研究其他汉魏六朝赋篇的论文有20余篇,涉及这一时期30余位作者的六十余篇辞赋作品,包括辞赋发轫期的隐语、辞、七体,及汉代成熟期的散体大赋,再到魏晋赋风转变期的抒情小赋。研究的内容涵盖了对赋篇真伪的辨析、对赋中名物的考证、对赋篇主旨的揭示、对赋家审美和思想观点的阐释、对赋篇叙写宫廷文化和饮食文化的分析,以及对赋篇翻译的探讨。康达维使用语文学和历史主义的方法,由微观而宏观、遵循赋体发展进程、重视探本清源等,从而使他的汉魏六朝赋论述表现出鲜明的文学史家的史学思维特点。第五章《康达维的<昭明文选赋英译>》(上):《昭明文选赋英译》是康达维辞赋翻译和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也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本章共四节。第一节叙论康达维对《文选》及"选赋"的认识,认为《文选》将"文"分为37类,表明萧统文学概念的范围比《文心雕龙》要窄,在选文时更倾向于"精致、典雅"而具有文学性的作品;第二节论《文选》"京都之赋"的英译,指出译者多用"大词"显现京都的庄严和空间规模,以突出赋颂汉朝的思想主题;第三节论《文选》"郊祀、畋猎、宫殿、江海之赋"的英译,依不同的类别分别译出赋的"讽谏"意味、物象描摹和磅礴气势;第四节论《文选》"论文、哀伤、情之赋"的英译,分别译出了论文赋的理论特色、哀伤赋的悲情和"情"赋中女神的高雅美丽。第六章《康达维的<昭明文选赋英译>》(下):总结康达维对《文选·赋》的英译的特点。其译文既以大量考辨性的注释和用词的准确性以实现译文忠实于原文,又能够译出赋铺陈体物、唯美抒情的文学意味,可谓是"学者型英译"与"文学性英译"有机结合的代表作品,为中国古典文学英译树立了新的标准和经典范例。最后是本文的"结语"。总结康达维在古代辞赋翻译和研究方面的学术成就、理论贡献,以及对于当代赋学研究和辞赋英译的示范作用。
王友群[9](2016)在《魏晋南北朝文学与绘画之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正如宗白华所言:“汉末魏晋南北朝是政治史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其中文学与绘画是这一时期艺术精神的代表。文章着眼于魏晋南北朝文学与绘画两种艺术门类,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除了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与现状,文章主要分以下几章:第一章论述画赞。画赞是绘画史和文学史上曾经共存的一种特殊形式,集绘画的内容、文学的形式为一体。本章主要考述画赞的缘起、画赞及题画诗的关系、魏晋南北朝画赞的类别;阐释《魏晋胜流画赞》;辨析画赞和画颂、画赞和题画诗等问题。第二章重点论述郭璞《山海经图赞》,主要分析《山海经》版本及创作意图、《山海经图赞》的思想倾向、《山海经图赞》的艺术表现等问题。第三章论述魏晋南北朝佛教绘画和文学之间的关系。佛教绘画主要着眼于敦煌莫高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绘画。主要分析佛教兴盛的原因、佛教绘画和志怪文学之关系、佛教“神不灭论”对绘画和文学的影响、魏晋南北朝绘画的佛道融合等问题。第四章论述汉魏六朝人物画的整体概况。在追溯汉代人物画发展的基础上,先综论魏晋南北朝人物画,然后重点论述这一时期重要人物画画家及其代表作,并将代表画家的画论思想和此时的文论思想建立联系。第五章论述魏晋南北朝人物画与文学关系。主要分析列女图与《列女传》、孝子图与《孝子传》、圣贤高士图与《游仙诗》、唐前绘画和文学中的“松乔”并置现象、北魏司马金龙墓漆画屏风等重要问题。第六章论述魏晋南北朝山水画与山水诗的关系。首先梳理魏晋南北朝山水画和咏赞山水画的文学作品,接着重点分析魏晋南北朝山水画和山水诗的关系。第七章扼要阐释魏晋南北朝文学与绘画的关系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从题画诗、诗意画、戏剧小说插画三个方面加以分析。相对于诗文保存的相对完备,魏晋南北朝知名画家的绘画几乎无存,现在流传于世的多是后人摹本。绘画资料的匮乏也给研究带来了困难。所幸,魏晋南北朝留存的佛教壁画、墓室绘画作品还比较丰富,文章的绘画资料主要依据这些原生态的绘画作品,据此克服绘画资料严重匮乏的困难。
汪文学[10](2015)在《扬雄论—兼论扬雄学术和文学对六朝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扬雄论——兼论扬雄学术和文学对六朝的影响”为题,其论域有二:一是关于扬雄学术和文学及其影响研究,二是关于六朝学术与文学之渊源研究。通过对扬雄学术、文学与六朝之间的渊源影响关系的研究,尝试提出“六朝学术和文学始于扬雄”的观点,具体分七章若干节,其要旨如下:六朝学术和文学起始于东汉末年,抑或是西汉末年,这是本文讨论的关键问题。近代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六朝学术和文学始于东汉末年,或以其时之马融为转变时代风气之关键人物。亦有部分学者意识到两汉之际的学术文化风尚之变化,及其对六朝学术和文学的影响,关注到扬雄在其中的引领作用。本文第一章“六朝学术与文学之起始:东汉末年抑或是西汉末年”,列举并评述近代以来学者关于六朝学术和文学之渊源的若干观点,提出“六朝学术和文学始于扬雄”的“假说”,以为六朝学术和文学之渊源有远源和近源之分,其近源在东汉末年,其远源在西汉末年,在扬雄。本文第二章“汉晋学术文化思想发展之大势和扬雄影响六朝学术、文学的个人可能性”,从士风、学风、文风三个方面概述汉晋学术文化思想发展之大势,讨论扬雄在此发展大趋势中的引领作用。侧重探讨扬雄影响六朝学术和文学的个人可能性。认为其独特的家族背景和家庭生活养成了他的寂寞清静和深沉之思,具有“异端”特质的师友网络培植了他思想中的“异端”特色,富于“边缘活力”的地域环境涵育了他的创新精神。此三个因素决定了他具有引领和影响六朝学术、文学的个人可能性。六朝士人新风尚主要体现在通悦、雅远、旷达诸方面,此与汉代崇尚经明行修、讲求砥砺名节之士风甚为不同。在汉晋士风之变迁过程中,扬雄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本文第三章“企慕玄远:扬雄与六朝名士风范”,讨论扬雄之人生行事、性情好尚、人生哲学、处世理念、人生理想,及其对六朝名士风范之形成的影响。以为扬雄在人生行事上的简易佚荡,性情好尚上之一往情深,人生哲学上之明哲保身,处世理念上之俟时而动,人生理想上之安贫乐道,是对个体自由生命和生命真实情感的珍爱与重视,此与汉人之精神风貌大有区别,而与六朝名士风范有诸多相似之处。并以陶渊明为例,通过陶渊明与扬雄之间的知音相赏关系之个案研究,呈显扬雄与六朝名士风流之间的渊源影响关系。本文第四章讨论“扬雄的学术渊源与方法创新”。在概述扬雄学术研究的大背景和小环境之基础上,探讨扬雄学术思想之远源和近源,重点讨论他在学术观念和治学方法上的创新。认为扬雄以圣人姿态从事着述,提出“因革”、“损益”、“新敝”诸论,其儒道兼综的学术取资和出入今古的学术取径,皆有明显的“异端”特色。以“不述而作”为核心的创新意识,以“约卓简要”为核心的博通取径,以“玄思大义”为内容的思辨精神,使他成为汉代章句之学的掘墓人和六朝学术、文学的开创者。扬雄于六朝学术、文学的引领是多方面的,本文第五章“扬雄的学术思想及其对六朝学术的影响”,选取扬雄学术思想中比较重要的几个问题,如尚智论、太玄论、品藻论、乡土意识与地域观念等等,研究其与六朝学术的渊源影响关系。以为扬雄的尚智论,直接启发了六朝文人的理性精神;扬雄的太玄论,特别是其玄思方法,对六朝玄学有重要影响;扬雄的品藻论,于六朝时期影响深远的人物品鉴活动,特别是对刘劭《人物志》,有直接影响;扬雄浓厚的乡土意识和地域观念,对六朝时期自觉地域意识之形成,有重要启示;他的《蜀都赋》、《蜀王本纪》、《扬氏家谱》,于六朝地记、郡书和谱牒的创作,亦有较大影响。本文第六章“扬雄文学创作与六朝文学之新变”,以为扬雄是“文儒”传统的开创者,他在两汉文学史上之转折意义和在中古文学史上的起点意义,在于他对文的偏好,对文的重视,有意为文的态度,以及其文士与儒士合二为一的“文儒”身份。在中国古代文学语言从“语言”到“文言”至“古文”之演进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以《法言》为例,阐释扬雄文学简涩深雅之文体特征,归纳其有意为文的几种形式,用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的“陌生化”理论,阐释其有意为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和意义。本文第七章“扬雄文论与六朝文学理论新观念”,重点研究扬雄的“明道”论、“玄思”论和“赋神”论对以刘勰为代表的六朝文论家之影响。以为扬雄的“明道”论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有承上启下之意义,对《文心雕龙》的“文之枢纽”说,有重要影响。以为扬雄的“赋神”论和“玄思”说,对刘勰《文心雕龙》之“神思”论,有直接影响。本文从士人风范、学术观念、学术方法、学术思想、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等方面,研究扬雄与六朝学术、文学的渊源影响关系,论定扬雄学术思想之影响,彰显六朝学术和文学的渊源,证实“六朝学术和文学始于扬雄”这个学术“假说”。
二、中古文学理论范畴的形成及其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古文学理论范畴的形成及其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论《文心雕龙》的情-辞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缘起 |
二、《文心雕龙》情-辞观研究现状 |
(一) 对情-辞观内涵的发掘 |
(二) 对情-辞观外延的开拓 |
三、研究宗旨和方法 |
第一章 先秦至魏晋情-辞关系认识历程 |
第一节 先秦:言意相离与情辞相合的异派分歧 |
第二节 两汉:感物造端与情辞相称 |
第三节 汉末魏晋:追求情辞尽致与崇尚言外之意 |
第二章 论《文心》情辞关系的基本形态 |
第一节 情辞关系溯源 |
第二节 情辞关系变化的过程 |
第三节 情辞关系变化的结果 |
第三章 论《文心》的文章审美范式设计 |
第一节 情的真实与深厚 |
第二节 辞的要约与丽则 |
第三节 情-辞审美范式的整体风貌 |
第四章 论《文心》“物”的内涵及其内化 |
第一节 物的内涵:自然景物与政事日用的事物集合 |
第二节 物的内化:“物色尽而情有余”的体验书写 |
第三节 事的内化:“事以明核为美”的经验结撰 |
第五章 论《文心》情-辞视域中的文章体制 |
第一节 义脉与文辞:文章生命体的基本架构 |
第二节 情志、事义、辞采、宫商的有机统一 |
第三节 通变:不同文章体制的越界 |
第六章 论《文心》情-辞视域中的作家才学 |
第一节 才:掌控情辞关系的能力 |
第二节 学:创作能力的培养 |
第三节 刘勰对文人的认可与对文章的尊崇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中国古代文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文质观及其相关类型 |
1.1.1 文与质的内涵 |
1.1.2 文质观的基本类型 |
1.1.3 “文”“质”内涵的演化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文学领域的文质观研究 |
1.2.2 关于哲学领域的文质观研究 |
1.2.3 关于修辞学领域的文质观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第2章 华彩质朴意蕴下的文质观 |
2.1 华彩与质朴兼顾的文质观 |
2.1.1 先秦儒家文质彬彬 |
2.1.2 汉魏以降对儒家文质观的继承 |
2.2 偏向华彩或质朴形式的文质观 |
2.2.1 先秦重质 |
2.2.2 汉魏重文 |
第3章 形式内容统领下的文质观 |
3.1 两汉时期文质观:由政治教化向语言文学的过渡 |
3.1.1 辞事相称:扬雄 |
3.1.2 外内表里,自相副称:王充 |
3.2 魏晋时期文质观:语言文学导向下的革新 |
3.2.1 陆机《文赋》的文质观 |
3.2.2 刘勰《文心雕龙》的文质观 |
3.3 唐宋以降文质观:理论形态多样化的发展 |
3.3.1 史论文质观 |
3.3.2 散文文质观 |
3.3.3 小说文质观 |
3.3.4 文质观的哲学性阐释 |
第4章 言意关系范畴里的文质观 |
4.1 言意之辨 |
4.1.1 辩证的言意观 |
4.1.2 言不尽意 |
4.1.3 言尽意 |
4.1.4 以意为主 |
4.2 言不尽意的消解途径 |
4.2.1 立象尽意 |
4.2.2 以意逆志 |
4.2.3 得意忘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3)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的总体风貌(论文提纲范文)
一、音乐分期与音乐文学分期 |
(一) 中国古代音乐分期 |
(二) 基于辞乐关系的音乐文学分期 |
二、音乐文学各阶段形态特征 |
(一) 先秦音乐文学 |
1. 歌谣。 |
2.《诗》。 |
3. 楚辞。 |
4. 说唱。 |
(二) 两汉魏晋南北朝音乐文学 |
1. 歌谣。 |
2. 乐府。 |
3. 说唱。 |
(三) 隋唐五代两宋音乐文学 |
1. 歌谣。 |
2. 声诗。 |
3. 词。 |
4. 说唱。 |
(四) 元明清音乐文学 |
1. 歌谣。 |
2. 散曲。 |
3. 时调。 |
4. 戏曲。 |
5. 说唱。 |
三、音乐文学的发展流变趋势 |
(一) 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的发展流变 |
(二) 未来音乐文学的发展趋势 |
(5)当代魏晋南北朝辞赋研究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
当代魏晋南北朝辞赋海内外研究概况 第二节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三节 |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第一章 |
魏晋南北朝辞赋的文学性研究 第一节 |
辞赋史研究 第二节 |
辞赋文体研究 第三节 |
辞赋题材研究 第四节 |
辞赋作家作品研究 第五节 |
赋学批评研究 第二章 |
魏晋南北朝辞赋的文化学研究 第一节 |
赋与性别研究 第二节 |
赋与地理研究 第三节 |
赋与哲学、宗教研究 第四节 |
赋与其他学科研究 第三章 |
魏晋南北朝辞赋文献的编纂、整理与翻译 第一节 |
辞赋存世文献的考证 第二节 |
辞赋作品的编辑与校注 第三节 |
赋论的整理、编纂 第四节 |
辞赋作品的对外翻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
(6)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南戏学术史的存在事实与研究的学理依据 |
二 南戏学术史的研究现状与治史范式 |
三 南戏学术史的叙史范畴 |
第一编 学术之“势”:南戏在现代学术整体中的进路与呈现 |
第一章 传统至现代的滥觞:从“一个失去的环节”到近代研究范式的初建 |
第一节 蓄意的空白:古代南戏研究巡礼 |
一 双重的枷锁:视为“小道”的戏曲与“重北轻南”的曲学思维 |
二 空白的生成:片面、破碎而单一的古代南戏学术史 |
第二节 剧变与契机:学术语境的现代转型与南戏研究的近代化转向 |
一 调试与顺化:经学的退席与晚近的学术转关 |
二 价值的重估:“小说界革命”与民间通史文艺社会价值的凸显 |
三 社会到学术:近代教育体制的建立与民间文艺学理价值的发掘 |
四 底色与分化:民俗学背景中生成的近代南戏研究 |
第三节 学人与学科:第一代戏曲学人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初建 |
一 大家之师:吴梅的曲体研究与现代南戏学谱的编织 |
二 以治经法以治曲:姚华的曲本考订与南戏辑佚之风的肇始 |
三 史述与“现代性”:王国维的戏曲史书写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生成 |
第二章 剧学中的意义凸显: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与研究的专门化 |
第一节 双向的体认:戏曲艺术成就的世界认同与学术价值的专学化 |
一 “整理国故”运动的发起与通俗文艺研究的深入 |
二 海外演出的热潮与传统戏曲的世界性认同 |
三 现代戏曲教育研究机构的建立与专业学术期刊的创办 |
第二节 内向的搜求:剧目曲文的辑佚与的南戏学科肌理的构建 |
一 从青木正儿到郑振铎:姚华之后的践行者 |
二 钱南扬、赵景深与冯沅君:南戏辑佚三大家 |
三 宗志黄与“休休”:学案中遗落的重要缺页 |
第三节 外向的理路:“印度戏剧输入说”的生发与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
一 默转潜移的学术语境:晚近佛学的复兴到中印比较文艺研究的兴起 |
二 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文化移动论”的建构至“印度水路”的描绘 |
三 专门化的另一条路径:“输入说”的衍化与现代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
第三章 “一元”与“多元”:二十世纪下半叶研究的转型与重构 |
第一节 政治与文艺:戏剧及其研究发展进程中的二次蜕变 |
一 政治主体性的逐渐渗透:从“革命文学”的论争到左联的文艺理论实践 |
二 被立定的方向:《讲话》的发表与文艺对政治范畴的体认 |
三 转变的酝酿:戏曲创作与批评方式的变革与第二次的研究转向 |
第二节 “坚守”与“失落”的临界:《琵琶记》大讨论的因果及学史意义 |
一 “讨论”的起因:遗产价值的阐述与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求 |
二 对学术主体性的坚守:“大讨论”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 |
三 无力抗争的学术失落:从短暂的高峰向政治一元化的滑落 |
第三节 对传统的追忆与解构:新时期的学科发展与理念更迭 |
一 历史的回溯:传统、系谱与学术共同体 |
二 后现代的逻辑:交叉、解构与多元化 |
第二编 史述之“度”:南戏学术概念及范畴的历史言说 |
第四章 “格局”与“视角”:史着中的南戏书写 |
第一节 “格局”的映现:文学史中的南戏 |
一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确立的过程与最初的标尺 |
二 政治修辞与模式固化:“十七年”及之后文学史中的南戏 |
第二节 “视野”的表达:戏曲史中的南戏 |
一 从青木正儿到周贻白:“文”史与“剧”史的胶着与渐进 |
二 专题与视角:通史的分野与多元化的视阈 |
第五章 自我范畴的确认:关于南戏史的研究 |
第一节 南戏形成之时间:史料解读方式变化而导致的差异与“前移” |
一 “古于北曲”的模糊推定 |
二 “徐说”与“祝说”的择取 |
三 “酝酿期”的折衷与兼容 |
四 “宣和、淳熙之前”的推移与假设 |
第二节 南戏源起之地点:“一点”与“多点”的争执 |
一 “温州源起说”的渊源及确立 |
二 “多点起源说”的提出与争议 |
第三节 南戏艺术之源头:众说纷纭的迷雾 |
一 宋杂剧说 |
二 诸宫调说 |
三 傀儡戏说 |
四 民间剧曲说 |
五 宗教仪式说 |
第四节 南戏的发展与流变:一度失去的“中间” |
一 元代南戏研究的误区与纠正 |
二 南戏声腔流变研究的停滞与发展 |
第五节 南戏历史的下限:界断的难明与合法性的质疑 |
一 以元明代季更迭为界限 |
二 以创作主体的身份为依据 |
三 以昆剧的兴起为标志 |
四 “演进期”的界限代替 |
第六章 “史述”与“名定”:“史述”中的称谓释读与南戏学科概念的嬗递 |
第一节 碎片下的逻辑:古人对南戏名称的记载及其背后的概念认知 |
第二节 分蘖式的关联:南戏名称的近代审视与南戏概念的立体化重构 |
第三节 整合中的正名:辨证中的概念群集与南戏学科意义的完全形成 |
第三编 审视之“维”:现代南戏研究的空间与层次 |
第七章 研究的“基本面”:作为文献的南戏 |
第一节 剧本文献的发现与南戏史研究的深入 |
一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流回及其文献价值 |
二 南戏地方戏文本的发掘与新的研究视点 |
第二节 曲谱、曲选的发掘与南戏辑佚的进展 |
一 《九宫正始》、《寒山堂曲谱》的发现与戏文辑佚的阶段性完成 |
二 明曲选的整理、刊行与新时期的南戏辑佚 |
第三节 文物形态的泛起与研究领域的再延伸 |
一 现代文史研究中的文物传统与戏曲文物学的先声 |
二 刘念兹等人的田野工作与南戏文物概念的成型 |
三 文物视阈下南戏研究领域的延展及分化 |
第八章 表演的形态与场域:作为舞台艺术的南戏 |
第一节 传统曲学的末梢:以“曲唱”为主体的音乐研究 |
一 吴梅的曲律研究与古典曲学“音乐性”的传承 |
二 从“曲律”到《曲体研究》:吴梅的学脉与南戏曲体研究的系统化 |
第二节 从“场上”到“舞台”:现代剧场理论的介入与“舞台艺术”概念的成型 |
一 学人的剧场实践与现代南戏“演剧”研究的萌生 |
二 “排场”与“作场”:传统知识体系中南戏演出形制的解读 |
三 西方剧场艺术视阈下“舞台艺术”概念的确立及研究的发展 |
第九章 “日常”与“非日常”的空间:作为社会结构与行为的南戏 |
第一节 向上的路标:上层建筑“机能”的解读与社会结构中的南戏 |
第二节 向下的指针:南戏研究向“民间立场”的回归与内化 |
一 溯源与回归:“民间性”话语的内置与研究理念的民俗学回摆 |
二 田仲一成笔下的祭祀与演剧:南戏与乡村组织及民俗行为的同质化 |
余论:南戏学术史的形态与研究的“走出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
附录一 :南戏研究发展年谱(1913-2012) |
附录二 :百年南戏研究文献索引(1913-2012) |
后记 |
(7)王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王粲研究现状及问题 |
(一) 王粲生平研究、作品系年研究 |
(二) 王粲着述研究 |
(三) 王粲交游研究 |
(四) 王粲思想研究 |
(五) 王粲诗赋研究 |
(六) 其他研究成果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王粲生平考 |
第一节 王粲的家世和家学 |
第二节 “貌寝”和“肥戆” |
第三节 王粲登楼的地点 |
第四节 王粲的死因 |
第二章 王粲着述考 |
第一节 史志所录之王粲着述考 |
一、《尚书释问》 |
二、《汉末英雄记》 |
三、《去伐论集》 |
四、《新撰阴阳书》 |
五、《王粲集》 |
第二节 王粲作品补正、辨疑 |
一、王粲作品应补正者 |
二、王粲作品应辨伪、存疑者 |
第三章 王粲交游考 |
第一节 王粲与刘表关系考论 |
一、王粲初见刘表:儒雅和通悦之别 |
二、王粲如何参与刘表政事 |
三、《三辅论》与刘表的治荆理念 |
四、王粲之于刘表的养生术 |
第二节 王粲与在荆士人关系考论 |
一、可确定与王粲有交往的在荆士人 |
二、可推知与王粲有交往的在荆士人 |
三、在荆士人的治学特点 |
四、汉末学术与所谓荆州学派 |
五、王粲的学术思想特点 |
第三节 王粲与曹操关系考论 |
一、王粲在曹营:从丞相掾到军谋祭酒到侍中 |
二、王粲的颂圣文学及其评价 |
第四节 王粲与曹丕、曹植等邺下文人关系考论 |
一、诗酒风流 |
二、诗酒风流下的相轻和争斗 |
第四章 王粲思想研究 |
第一节 王粲政治思想的表达与效果 |
一、儒表法里:王粲政治思想的表达方式 |
二、辩论应机:王粲政治思想的表达效果 |
第二节 王粲思想中的玄学因素及与玄学的关系 |
一、王粲思想中的玄学因素 |
二、王粲的“玄”与玄学的关系 |
三、王粲善名理与玄学的关系 |
第五章 王粲诗赋研究 |
第一节 王粲诗赋的渊源与经典化 |
一、王粲诗赋的渊源 |
二、王粲诗赋的经典化 |
第二节 诗史上的王粲诗:特点和成就 |
一、王粲四言诗的特点 |
二、王粲五言诗的特点 |
三、王粲诗的成就 |
第三节 赋史上的王粲赋:特点和成就 |
一、建安赋的特点和成就 |
二、王粲赋的特点 |
三、《登楼赋》:王粲赋的最大成就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王粲年谱 |
后记 |
(8)美国汉学家康达维的辞赋翻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近四十年来西方学界对康达维赋学论着的评论综述 |
二、近三十年来康达维赋学成果在中国的传入及其影响 |
三、本文选题的学术意义及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以辞赋研究闻名的汉学家:康达维的学术历程 |
第一节 康达维之前欧美的辞赋研究(20世纪前70年) |
一、从韦利到华兹生的辞赋翻译 |
二、卫德明与海陶玮的辞赋研究 |
第二节 康达维作为辞赋学者的灿烂人生(1960—2002) |
一、青年康达维的选择:修学中文与步入汉赋 |
(一) 在华盛顿大学攻读中文学士学位 |
(二) 在哈佛大学师从汉学家杨联陞攻读硕士学位 |
(三) 重返华盛顿大学完成博士论文《扬雄、赋和汉代修辞》 |
二、任教耶鲁与威斯康辛 |
(一) 在耶鲁大学东亚系教授中国文学 |
(二) 转任威斯康辛大学中文助教 |
三、回到西雅图:辞赋翻译与研究成绩斐然的三十年 |
(一) 从助教到晋升为教授前的学术历练(1972-1980) |
(二) 岂止"十年磨一剑":翻译《文选·赋》的十五年(1981-1996) |
(三) 深化与总结:从英译《汉赋研究》到《自选集》问世(1997-2002) |
第三节 康达维的晚年:向文化传播领域拓展(2003—2015) |
一、由辞赋研究扩展向更宽广的领域(2003—2006) |
二、主持完成《中华文明史》的英译(2007-2012) |
三、荣获"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和"汉学翻译家大雅奖"(2013-2015) |
第二章 "石楠花"与"异域旅行":康达维的赋学观及其翻译思想 |
第一节 康达维对赋体本质属性的认识 |
一、"诗"或"散文":欧美前辈汉学家的认知 |
二、赋的本质特点在其能"诵读":康达维的界定 |
三、"赋"的英译名:从"rhapsody"到"fu" |
第二节 康达维对赋体源流的探讨 |
一、"石楠花"之喻:赋体起源的多元性 |
二、对赋体的认识 |
三、康达维赋体论述的学术意义 |
第三节 "异域旅行":异化翻译观 |
一、重视文化传播 |
二、"准确性"——翻译的基本要求 |
三、"险境"——对翻译难点的认知 |
(一) 流播久远,版本众多 |
(二) 包含众多文学体裁和风格 |
(三) 文字艰深难懂 |
第四节 "语文学"的翻译 |
一、文本的选择 |
二、文意的理解 |
三、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 |
第五节 赋中描写性复音调的翻译策略 |
一、坚守"不可拆解"原则是理解描写性复音词的前提 |
二、利用注释注音和"变体"把握整体词义 |
三、根据具体语境找寻英文对应词 |
四、用"头韵法"及同义词重复方法翻译以体现赋的效果 |
第三章 初露锋芒:康达维对赋家扬雄的研究 |
第一节 康达维的博士论文及后出专着《扬雄赋研究》 |
一、历史上的扬雄评价与康达维的扬雄研究选题 |
二、《扬雄、赋和汉代修辞》与《扬雄赋研究》 |
三、扬雄赋创作的模拟与创新 |
四、扬雄的赋论与他的作赋实践 |
第二节 康达维日滋月益的扬雄赋篇翻译 |
一、二十年间四次修改扬雄赋的英文翻译 |
二、以《甘泉赋》为例比较四次英译文本的变化精进 |
(一) 用词趋向准确、精炼,凸显音韵效果 |
(二) 表达趋向简洁,句子长度增加 |
(三) 风格趋向古雅,并向原作靠拢 |
三、康达维的英译《扬雄的汉书本传》 |
第三节 康达维扬雄研究的其它论着及其批评方法 |
一、扬雄赋的劝说性修辞和修饰性修辞 |
(一) 解析"劝说性修辞"的成因、来源及呈现方式 |
(二) 强调劝说性修辞与修饰性修辞的相互作用 |
(三) 康达维修辞学理论的来源和意义 |
二、扬雄《剧秦美新》的文学诠释 |
四、新批评和结构主义的赋学批评方法 |
(一) 新批评的研究方法 |
(二) 结构主义诗学的研究方法 |
第四章 继续拓展:康达维的汉魏六朝赋篇论述 |
第一节 汉赋与汉代宫廷文学活动 |
一、激发皇子:枚乘《七发》中的贵族宫廷生活描写 |
二、皇帝与文学:汉武帝与汉赋的兴盛及其在宫廷的传播 |
三、鸿都门学与东汉末期的宫廷文化 |
四、扬雄、赵壹等赋家对汉代宫廷的批评 |
(一) 扬雄《甘泉》《羽猎》《长杨》《解嘲》诸赋"委婉的讽谏(讽刺)" |
(二) 赵壹《刺世疾邪赋》对当时朝廷的指控 |
第二节 对于汉魏六朝赋篇的多元考辨 |
一、司马相如《长门赋》、班婕妤、班昭赋背景及主旨考辨 |
二、《西京杂记》所收赋篇真伪考证 |
三、鲍照《芜城赋》的创作时间和"芜城"的场合 |
第三节 从主题学和文化角度切入的两汉晋宋赋篇探讨 |
一、纪实或想象:刘歆《遂初赋》与张衡《思玄赋》的"旅程"主题 |
二、颂汉或"汉颂":东汉前期京都赋的时代主题 |
三、晋人《饼赋》《酒赋》中的中国饮食 |
四、谢灵运《山居》诸赋中的中国花园的描写 |
第四节 康达维汉魏六朝赋研究的学术特点 |
一、穷源竟委循序渐进的史学思维 |
二、微观分析与宏观考察相结合的学术风格 |
三、语文学和历史主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第五章 集大成者:康达维的《昭明文选赋英译》(上) |
第一节 康达维对《文选》及"选赋"的认识 |
一、中国古代文学选本对于文体分类的意义 |
二、萧统的《文选》编撰及其文体分类的思想 |
三、康达维对《文选》赋篇解题及赋家小传的撰写 |
(一) 《文选》所录五十六篇赋的《解题》 |
(二) 《文选》所录赋篇三十七名作者的《小传》 |
第二节 康达维《文选》"京都之赋"的英译 |
一、康达维对"京都赋"的认识 |
二、用大词体现"京都"大赋的庄严典重 |
三、在形式上凸显赋的宇宙空间模式 |
四、晓畅灵动地书写并置的物象 |
第三节 康达维《文选》"郊祀、畋猎、宫殿、江海之赋"英译述议 |
一、显现扬雄《甘泉》《羽猎》《长杨》诸赋的"讽谏"意蕴 |
二、精致描摹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的种种物象 |
三、用头韵及同义词重复方法表现"江、海"之赋的磅礴气势 |
第四节 康达维《文选》"论文、哀伤、情之赋"英译 |
一、准确重现陆机《文赋》中的比喻 |
二、关于宋玉《神女赋》中女神形象的塑造 |
三、对潘岳《寡妇赋》、江淹《别赋》中悲情的生动抒发 |
第六章 实臻信达雅:康达维的《昭明文选赋英译》(下) |
第一节 "学者型英译"的代表作 |
一、忠实于原文的翻译是第一位的 |
二、丰富详实的学术性注释 |
三、着录异文并校原文之失 |
四、详考赋中的语言和内容 |
第二节 "文学性英译"的生动体现 |
一、对赋铺陈性的展现 |
二、对赋形式美的摹拟 |
三、对赋抒情性的表达 |
四、对赋文化韵味的传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康达维学术年表 |
附录二、本文作者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9)魏晋南北朝文学与绘画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画赞 |
第一节 早期画论与画赞缘起 |
一、早期画论 |
二、画赞缘起 |
第二节 画赞及题画诗考定 |
二、作为图文之赞 |
三、画赞和题画诗之关系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画赞的类别 |
一、按照画赞的对象分:人赞和物赞 |
二、按照画像依存的介质分:绢帛、扇面、石壁 |
三、按照赞和画的位置分:赞画同体和赞画异体 |
第四节 画赞和画颂的辨析 |
第五节 《魏晋胜流画赞》之谜 |
一、文题不符 |
二、文体不符 |
三、本文结论 |
第二章 郭璞《山海经图赞》 |
第一节 《山海经图赞》版本及创作意图 |
一、《山海经图赞》版本与错讹 |
二、《山海经》注释与图赞的创作意图 |
第二节 《山海经图赞》的思想倾向 |
一、尚奇心理 |
二、神仙向往 |
三、玄学思辨 |
四、儒家思想 |
五、史学意识 |
第三节 《山海经图赞》的艺术表现 |
一、描述:突出特点 |
二、用语:简约华美 |
三、言志:情因象传 |
四、议论:情理兼备 |
第三章 佛教绘画与文学的关系——以莫高窟壁画为例 |
第一节 佛教兴盛的原因 |
一、乱世之中的精神寄托 |
二、玄学促进了玄佛融合 |
三、佛教与儒教的会通融合 |
四、本土宗教影响的薄弱 |
五、统治阶级的鼎力支持 |
第二节 佛教绘画和志怪文学之关系 |
一、表现内容一致 |
二、表现方式一致 |
第三节 佛教理论对绘画和文学的影响 |
一、对绘画创作的影响 |
二、对刘勰文学理论的影响 |
三、对谢灵运山水诗创作的影响 |
四、对宗炳山水画论的影响 |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绘画的佛道融合 |
一、佛道造像的互渗 |
二、佛道造像布局的一致性 |
第四章 汉魏人物画综论 |
第一节 汉代人物画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人物画 |
一、佛画之祖:曹不兴 |
二、一代画圣:卫协 |
三、北朝画家:曹仲达、杨子华 |
第三节 妙绝时人:顾恺之论 |
一、以形写神 |
二、迁想妙得 |
三、以“骨”为核心 |
第四节 秀骨清像:陆探微论 |
一、陆探微绘画的品第、内容、特点 |
二、“秀骨”的审美内涵 |
三、“清像”的多重意蕴 |
第五节 张得其肉:张僧繇论 |
一、张僧繇绘画的品第、内容和特点 |
二、“张得其肉”产生原因及其特点 |
三、“笔不周而意周”的疏体画风 |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人物画与文学之关系 |
第一节 列女图与《列女传》 |
一、列女图与《列女传》 |
二、《列女传·仁智》与顾恺之《列女仁智图》 |
三、张华《女史箴》与顾恺之《女史箴图》 |
第二节 孝子图与《孝子传》 |
一、孝子图与《孝子传》概述 |
二、现存《孝子图》详解 |
第三节 圣贤高士图 |
一、南山四皓 |
二、季札 |
三、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
第四节 唐前绘画和文学中的“松乔”并置现象——兼论《列仙图》及《游仙诗》 |
第五节 北魏司马金龙墓漆画屏风 |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山水画与山水诗的关系 |
第一节 山水画的独立和题画诗的兴起 |
一、以山水诗文为题材的绘画作品 |
二、以山水为题材的绘画作品 |
三、题画诗的兴起 |
第二节 庾信《咏画屏风诗》题画诗意义 |
一、唐前屏风图发展概况 |
二、庾信《咏画屏风诗》图文意义 |
第三节 山水画和山水诗之关系 |
一、山水诗与山水画的作者 |
二、魏晋南北朝山水画论 |
三、魏晋南北朝山水画和山水诗关系 |
第七章 文学与绘画的关系对后世的影响 |
一、对于题画诗的影响 |
二、对诗意画的影响 |
三、对戏剧、小说插画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扬雄论—兼论扬雄学术和文学对六朝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1、治学反思与学术追求 |
2、学术积淀与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1、关于扬雄人生性情与六朝名士风范之关系的研究 |
2、关于扬雄学术思想及其对六朝学术的影响研究 |
3、关于扬雄文学创作、理论及其影响的研究 |
三、本书要旨 |
1、“六朝”界定与论域说明 |
2、本书要旨 |
第一章 六朝学术和文学之起始:东汉末年抑或是西汉末年 |
一、六朝学术和文学始于东汉末年,起于马融 |
1、六朝学术和文学始于东汉末年 |
2、六朝学术和文学起于马融 |
二、六朝学术和文学起于西汉末年,始于扬雄 |
1、六朝学术和文学起于西汉末年 |
2、六朝学术和文学始于扬雄 |
三、结语:六朝学术和文学的远源与近源 |
第二章 汉晋学术文化思想发展之大势和扬雄影响六朝学术和文学的个人可能性 |
一、汉晋间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变迁之大势及其历史必然性 |
1、汉晋间士风、学风和文风之差异概说 |
2、汉晋间学术文化思想发展之总体趋势 |
二、扬雄影响六朝学术和文学的个人可能性 |
1、独特的家族背景和家庭生活养成了扬雄的寂寞清静和深沉之思 |
2、具有“异端”特质的师友网络培植了扬雄思想的“异端”特色 |
3、富于“边缘活力”的地域环境涵孕了扬雄的创新精神 |
第三章 企慕玄远:扬雄与六朝名士风范 |
一、汉晋士风之变迁与六朝名士新风尚概说 |
1、“通悦”之风 |
2、“雅远”之致 |
3、“旷达”之境 |
二、简易佚荡与一往情深:扬雄的人生行事、性情好尚与六朝名士风范 |
1、简易佚荡:扬雄的人生行事 |
2、一往情深:扬雄的性情好尚 |
三、明哲保身与俟时而动:扬雄的人生哲学与处事理念 |
1、明哲保身:扬雄的人生哲学 |
2、俟时而动:扬雄的处世理念 |
3、安贫乐道:扬雄的人生理想 |
四、余论:扬雄与陶渊明 |
第四章 扬雄的学术渊源与方法创新 |
一、扬雄时代的学术背景 |
1、今文经学一统天下:扬雄学术研究的大背景 |
2、今古文学剧烈争论:扬雄学术研究的小环境 |
二、扬雄学术思想之渊源 |
1、扬雄与孔孟之学 |
2、扬雄与老庄之学 |
三、扬雄在学术观念和学术方法上的创新 |
1、不述而作:扬雄的创造意识 |
2、约卓简要:扬雄的博通取径 |
3、玄思大义:扬雄的思辩精神 |
第五章 扬雄的学术思想及其对六朝学术的影响 |
一、扬雄的“尚智”论与六朝文人的理性精神 |
1、扬雄“尚智”论及其创新价值 |
2、扬雄“尚智”之实践活动 |
3、扬雄“尚智”论对六朝文人理性精神之影响 |
二、扬雄的“太玄”论与六朝玄学思潮 |
1、“太玄”大义 |
2、《太玄》在汉晋之际的传播及其与六朝玄学之关联 |
3、“太玄”论对以玄学为中心的六朝之学的启示和影响 |
三、扬雄的“品藻”论与六朝品鉴之学 |
1、汉末六朝人物品鉴概说 |
2、六朝之学始于品鉴之学 |
3、扬雄的人物品评与六朝人物品鉴之关联 |
4、扬雄的人物品评与六朝玄学之关联——兼论扬雄对刘劭的影响 |
四、扬雄的乡土意识与六朝社会的地域文化观念 |
1、地域观念、乡土意识和家族意识的联动影响关系 |
2、汉人的地域观念、乡土意识和家族观念——以扬雄为中心的讨论 |
3、扬雄的乡土意识对六朝社会地域文化观念之影响 |
第六章 扬雄的文学创作与六朝文学新交 |
一、扬雄:“文儒”传统的开创者 |
1、儒者骛文自扬雄始 |
2、扬雄作为“文儒”的身份特征 |
3、好古学者善文辞 |
二、文言之分:扬雄创作在文学史上的转折意义 |
1、从“语言”到“文言”到“古文”:古代中国文学语言的演进历程 |
2、扬雄在古代中国文学语言演进中的转折意义 |
三、简涩深雅:扬雄文学的风格特征 |
1、扬雄有意为文的几种形式 |
2、扬雄有意为文的意义和影响 |
第七章 扬雄文论与六朝文学理论新观念 |
一、扬雄文学“明道”论之内涵及其对刘勰的影响 |
1、扬雄文学“明道”论之内涵 |
2、扬雄文学“明道”论对刘勰的影响 |
3、扬雄文学“明道”论之意义和价值 |
二、寓玄于艺:扬雄“玄思”论对六朝“神思”论之启发和影响 |
1、“神思”论概说 |
2、“赋心”与“赋神”:从司马相如到扬雄关于艺术想象理论的发展 |
3、“玄思”与“神思”:扬雄对刘勰的启发和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的科研情况 |
后记 |
四、中古文学理论范畴的形成及其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文心雕龙》的情-辞观[D]. 周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2]中国古代文质观研究[D]. 高利青.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6)
- [3]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的总体风貌[J]. 张建华. 艺术探索, 2018(05)
- [4]中古《诗经》学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与反思——开启《诗》学“经文”研究新领域[J]. 张燕. 诗经研究丛刊, 2018(02)
- [5]当代魏晋南北朝辞赋研究述论[D]. 张洁弘. 湖南大学, 2018(02)
- [6]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D]. 浦晗. 苏州大学, 2018(12)
- [7]王粲研究[D]. 王金龙.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1)
- [8]美国汉学家康达维的辞赋翻译与研究[D]. 王慧. 湖北大学, 2016(06)
- [9]魏晋南北朝文学与绘画之关系研究[D]. 王友群. 安徽师范大学, 2016(04)
- [10]扬雄论—兼论扬雄学术和文学对六朝的影响[D]. 汪文学.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