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区制度已到尽头(论文文献综述)
彭丽娟[1](2020)在《中德天津租界交涉研究 ——以中国政府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指出19世纪70年代末,受丁戊奇荒影响,天津港漕运需求大增。然而,在天津英租界内停泊的德国来津船只,被英国索要高额的停船费。对此大为不满的德国转而萌生在津自开停船处的想法,开始与清政府就租地停船进行交涉。德国的这一交涉行为,可以视为天津德租界划立的先声。甲午战后,德国以“助收辽地”有功为由,向清政府提出在天津划立租界。清政府为表示“酬劳之意”,很快同意。最终,以清政府贴补共约12万两白银、绅民迁坟让地为代价,天津德租界成功划立。1901年中德双方经过三个多月的交涉,于7月20日正式签订《德国推广租界合同》,将天津德租界推广办理。德租界之所以成功展拓,缘于德国设想已久、因战占地、攫取竞赛与铁路征服四大因素。展拓的租界区为德国预备留用之地,并不需要即刻发给地价房银。而双方就开办租界一事,亦无重要事件交涉,大多围绕撤兵还房、缴纳地税两项展开。一战期间,北洋政府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于1917年3月16日实现了对天津德租界的平稳接收,并将其改制为特别区。1919年,北洋政府拒签《凡尔赛和约》,使得天津德租界的收回行为对外缺乏国际法理的认可,对内不能摆脱公共租界与自开商埠的限制。1921年《中德协约》签订,天津德租界的收回获得了法理依据。此后,面对驻华公使团与驻津领事团对特别区管治的干涉,北洋政府始终强调中国对收回后的天津德租界拥有完全主权及行政权。但直至1927年,北洋政府对该区才完全实现独立自主的管治。天津德租界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经历划立、展拓、收回三个阶段。期间,中德两国就各个问题进行交涉。从中可以看出,清政府在天津德租界划立、开办和展拓上的反应与被动应对,以及北洋政府在天津德租界收回、管治过程中的反应和主动争取。
刘红淼[2](2020)在《21世纪“打工诗歌”现象研究》文中指出作为21世纪诗歌样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打工诗歌”自开始出现就吸引了众多诗人与评论家的眼球,它不仅真实的展现了打工者的人生轨迹,更记录了变革时代的群体心理与民族记忆,因此在当代诗歌史中具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本论文正是将其作为一种宏观的诗歌现象,而非微观的文本层面进行考察,从“打工诗歌”的肇始,它的现实主义精神向度,它所折射的诗坛生态,以及它的退潮和出路这四部分入手,对其做了较完整系统的论述。论文第一章对这一诗歌现象的兴起、命名以及其勃兴的原因进行了归纳,指出这一诗歌现象能够在短时间内呈现繁荣样态实则是诗歌内部要求与社会环境驱使双重合力的结果。第二章重点关注了“打工诗歌”现象最引人注目的现实主义精神向度,这一诗歌现象所彰显出的现实维度并非对现实主义的单纯承续,更融入了诗人的使命意识与对现代社会的反思。第三章以“打工诗歌”现象为切入点,通过分析这一诗歌现象的生成与生长,客观梳理出当代诗坛诗歌现象的生成模式与运作规律。第四章通过分析这一诗歌现象的缺失与它的分化及走向,揭示出它给21世纪诗歌带来的启示。本论文通过以上分析,客观梳理了这一诗歌现象,并发现了“打工诗歌”作为21世纪诗歌中具有鲜明特色的诗歌形式贴近现实向度的可能性。
戚洪波[3](2020)在《中非工业园区合作的得失与影响研究 ——以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工业园区合作是中非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除了资源类投资外,目前中国对非直接投资有相当一部分落户于中国在非工业园区,园区是中非产能合作和中企实施对非“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平台。目前中国在非经贸合作区(工业园区)已超过50个,在中非自由贸易区(FTA)和双边贸易协定(BIT)体系建立起来之前,工业园区的经济特区性质将成为中国在非投资和中企在非效益的重要保障。加之非洲国家大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对外投资已成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手段,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在非工业园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一带一路”倡议能否顺利实施。同时中非进一步密切经贸合作也将对区域经济秩序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2018年非洲44个国家签署成立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议,非洲大陆形成统一的区域市场前景可期,非洲自贸区的成立将为中国在非工业园区的未来发展提供有效环境支撑。埃及是北非的一个文明古国,地跨亚非两大洲,在非洲和阿拉伯世界享有特殊地位,是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天然合作伙伴”。中埃苏伊士经贸园区是中国企业在北非“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目前中国在非工业园区中的典型项目,经过数年发展已取得可喜成就。2014年塞西总统上台后推出“埃及愿景2030”计划,主要用于指导埃及到2030年前的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下的双边合作目标相当契合,这为合作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合作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溢出效应即东道国动态收益不足,中埃经贸合作是中非基于工业园区的经贸合作的一个缩影,在建设成就和现存问题上存在共性。同时非盟“2063年议程”作为非盟对未来非洲工业化和一体化发展的顶层设计,已经成为指导中非经贸合作的重要政策框架。研究工业园区在中非战略合作中的影响和作用有利于为中国海外投资特别是工业园区建设及国际产能合作提供有力参考,同时在当前世界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风潮起此彼伏的大环境下,中非基于工业园区的战略合作具有深远意义。
邹鑫[4](2019)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国家高新区法治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的理论法学的研究方法,分六大部分展开研究。总体结构为:导论部分,结合国家高新区30年来的发展成绩和自己熟悉的高新区行政管理工作,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包括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在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我国学者在高新区立法研究、区域法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之不足,提出本论文研究的问题,即本文研究的理论问题,是地方法治、区域法治的基本范畴、动力机制、价值取向和对高新区立法、执法经验的理论反思;本文研究的实践问题,是如何实现高新区的立法和执法的法治化,力图在地方(区域)法治理论与高新区法治实践之间的目光逡巡中寻找法治中国建设的真知。第一章,围绕地方法治、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和产生的学术争议,笔者区分了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的概念和不同类型,提出了对区域法治进行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和正当性。以此为基础,论证了高新区是区域的表现形式,高新区法治是我国区域法治的组成部分,高新区法治研究应当借鉴区域法治理论等基本观点。在对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区域法治理论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将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作为区域法治的理论维度,用以指导论文研究。第二章,以地方法治的动力机制和价值取向为研究对象,在评述地方法治竞争理论、政府推进型法治发展道路理论的局限性的基础上,借助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要素聚集动力机制理论的研究成果,提出地方法治服务于聚集经济、是聚集经济的产物,聚集经济推动法治发展的观点。提出创新是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高新区法治的基本精神的观点。第三章,围绕高新区的立法活动,研究了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在规范高新区设立、管理活动中的政策、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的制定、修改过程,指出了我国高新区政策与立法的特点和不足;通过对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高新区立法经验的总结,对完善我国目前高新区立法提出了若干建议。第四章,围绕高新区的行政法治,通过裁判文书网的司法大数据,分析了高新区管委会的行政主体地位(包括行政诉讼主体资格);从与行政体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我国现有的行政体制改革的措施入手,将高新区行政体制类型化为“促进型行政体制”而非“管理型行政体制”,讨论了在“促进型行政体制”类型下高新区管委会在科技、人才、金融、投资、税收和培养中介机构等方面的政策制定中的角色,提出了改革高新区行政执法体制的方向。第五章,从区域法治理论反思的角度,论证了我国高新区法的部门法属性,总结了我国高新区“先行先试”的立法经验,提出为避免国内高新区“立法雷同”而应当在跨域立法调研中应当采取的正确步骤。
郑红玲[5](2019)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分工中,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经济发展令世界瞩目,对外贸易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在不断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进程中,人口红利逐渐减少,资源环境承载的压力不断增大,贸易摩擦频率增多影响变大,诸多问题使中国必须思考产业转型发展升级问题。开放经济条件下,如何推动产业升级,对外贸易在互通有无、调剂余缺、促进竞争、示范学习、扩大市场等方面有着积极影响,利用国内外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对外贸易无疑对产业升级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思考经济转型发展以及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对于中国不断提高经济质量,增强国际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论文先从概念界定、理论梳理及现状分析切入,接着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从结构演进、经济效率、产品空间及生产分工四种视角逐一揭示贸易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其间涵盖大量数据及运用多种定量分析方法,如面板数据回归、面板Probit回归、面板门槛分析、产品空间邻近矩阵、马尔可夫链等,力求多层面对研究对象进行测度,之后分析了制约对外贸易推进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最后在不同视角下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论文具体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前期文献梳理及框架搭建工作。涵盖前三章的内容,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意义、研究方法与思路,并列出创新点及不足。主要概念与文献综述部分介绍了有关产业升级的概念,从结构演进、经济效率、产品空间、生产分工等角度对产业升级的概念进行归类界定,然后依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不同视角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理论梳理部分从对外贸易理论、产业升级理论和对外贸易对产业升级影响的理论思想进行归纳,之后从市场供求机制、规模经济效应、产业关联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国际分工效应等方面探讨开放经济下贸易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机理。第二部分为实证检验部分。涵盖了五章的内容,由现状分析入手,从产业间、产业内、产品间、产品内进行观察与解读,确定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四重奏:结构演进视角、经济效率视角、产品空间视角、生产分工视角。在对现状分析时,不仅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与产业升级的现状,还分析了产业升级滞后于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结构演进视角下分析了对外贸易对产业升级在产业结构协调度、产业结构轻软度、产业综合效率和产业结构转换度等方面的影响。经济效率视角下分析了对外贸易对产业升级在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效率等方面的影响。产品空间视角下检验了贸易发展对产业升级在比较优势及国际竞争方面的影响。生产分工视角下以世界投入产出表作为数据基础,分析中间品贸易发展对产业升级在增值能力方面的影响。第三部分为因素分析及归纳总结阶段。涵盖了后两章的内容。主要运用规范分析方法,结合对外贸易发展固化性特征突出、国内要素红利已经逆转、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崛起的遏制、国际市场不完全竞争格局以及服务业基础薄弱等制约对外贸易推进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之后在四个不同视角下对研究结论进行归纳,并提出发挥贸易结构先导效应以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贸易溢出效应以促进经济效率提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以提升产业攀升能力、不断完善国内价值链以增强产业升级稳定性等建议。论文研究结论简要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规模和贸易规模快速扩张,产业发展有显着变化。结构演进视角下,对外贸易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协调是有益的、对产业综合效率的提升是有积极推动作用的,但对产业结构的转换在统计意义上没有显着影响;除服务贸易外,其他贸易形式对产业结构轻软度的影响均是负向的,人力资本和科技投入有助于产业结构轻软度的改善,对产业结构协调和产业综合效率的提高也是有益的。经济效率视角下,出口贸易发展有利于促进全要素率的提升,进口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相反;工业制品出口及服务贸易都有利于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但初级产品出口对劳动生产率影响为负。产品空间视角下,贸易产品蕴含的既有能力禀赋在推进产业升级时,发展中国家的效果好于发达国家,出口产品密度、进口产品密度、经济增长对产业升级均有正向推动作用。生产分工视角下,中国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早期阶段,随着国际分工参与度的提高,增值率不断上升,有助于产业升级;而后随着参与全球价值链及国际分工的不断成熟,某些领域的低端嵌入压力较大,增值率呈现倒U型轨迹;若考虑到产业关联,则增大全球产业链的融入深度有助于产业升级。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一是搭建出结构较为清晰的研究框架。在结构演进、经济效率、产品空间和生产分工四个不同视角下,研究外贸发展对产业升级影响,多层面对研究对象进行论证,这一研究框架的确立,延伸了同类研究的范围和逻辑,也构建了比较清晰的思路。二是研究内容上,对产业层面的研究,既涉及产业间结构的演进,也涉及产业内效率的提升;对产品层面的研究,既涉及比较优势与国际竞争,也涉及生产分工的增值情况,四重奏模式使得研究内容更加完整。三是研究细节及数据使用方面。如变量选择,利用RCA进行升级判断时,不仅考虑逻辑判断,还对原始值进行追溯;对WIOT进行数据分析时,既考虑到中间产品也考虑到最终产品。此外,在数据使用上,从时序数据到面板数据,从产品空间数据到投入产出数据等,为增加论文的说服力,所用数据类型较同类研究更加丰富。
薛红洋[6](2019)在《中国新闻奖福建获奖作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新闻奖对编辑记者个人而言意味着获得了该领域的最高荣誉,对社会和国家而言则代表了一个行业的发展水平。目前关于中国新闻奖的研究纷繁杂多,理论和方法都比较纯熟,但从地域性的角度去探索该奖项及获奖作品的研究则少之又少。本研究梳理出自1991年该奖设立以来共28届的中国新闻奖福建获奖作品,通过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这些作品进行研究,并对福建省的新闻报道重点和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如下:一是统计出全国性媒体与各地方媒体28年来的获奖情况,并针对十八大召开以来共五年的获奖作品进行内容分析,来探索全国性媒体与地方媒体之间、福建媒体与其他地方媒体之间的差异,以及地方媒体的获奖作品呈现出的特点;二是梳理出中国新闻奖福建省28年来的获奖作品,来分析福建省在全国性的评奖中,什么样的新闻作品更容易获奖;三是对福建省获奖作品进行更细致的文本分析,来探讨这些作品的规律和特点,并提取出其中的涉台新闻报道做进一步的分析;四是通过对获奖作品作者的访谈,为媒体及记者提供实践经验;五是将福建省与其他地区获奖作品的差异进行细致分析,深入探索福建省获中国新闻奖作品的优势与不足。研究发现:地方媒体占据了高等级获奖作品的半数以上,全国性媒体偏重于视角宏大的叙事,而地方媒体则更加注重以小见大,更注重抓取细节,或从微观中体现宏观,或将宏观寓于微观。另一方面,地方媒体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东部沿海地区媒体比西部地区的媒体荣誉机会更多,地方媒体的获奖作品体现出浓厚的地方地理、经济、历史和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特色。地方媒体可以从本地的地理地貌、历史文化、经济现实、人物事件等着手,结合宏观的政策背景来报道新闻,也可以利用创新,通过本地记者对重大新闻的敏锐察觉第一时间做出一些更深远主题的报道。福建省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特点是:等级上,获得一等奖的数量很少,三等奖最多,发展空间大;体裁上,广播类、报纸通讯类明显领先于电视类;题材上,时政新闻、社会新闻相对较多;在语气上多为肯定性报道,否定性报道中又以评论性文章居多。福建省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一个浓厚的特色是,涉台新闻占比较大。通过文本分析,本文发现,获奖作品具有时效性极强、擅长以小见大、叙事故事化、负面语气的作品通常也深藏正面价值观、注重“短、实、新”的文风等特征。在涉台新闻报道中,获奖作品呈现出紧扣时代及政策环境、强调共同共通叙事、善借历史材料、善取他人之言、话题有针对性、内容有宣传导向性、情感积淀深厚等特征。通过与全国性媒体及其他地方媒体获奖作品的比较分析发现,福建媒体可以借鉴省外媒体获奖作品的经验,利用本省的地理位置优势、历史资源及经济特色来进行报道。作品获奖,还在于它在媒体之间,以及社会上、经济上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意义,所以新闻写作过程中有必要考虑报道的传播效果。
单新国[7](2018)在《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市场监管权和宏观调控权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两种手段,前者针对微观经济市场上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的行为,保护合法经营者的利益;后者针对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协调。市场监管权对于宏观调控权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市场监管权的行使可以为宏观调控权造就一个宏观调控的有序基础环境;二是市场监管权可以为宏观调控权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推行提供一种执行保障,将调控政策和指标具体化为对被监管对象的监管内容。由于市场监管权的行使直接作用于市场主体,其对市场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影响更加的明显和有效,人们对市场监管权行使的结果感受也更为强烈。宏观调控权的行使由于具有间接性、引导性、软法性,其作用的发挥具有缓慢性、长期性、不确定性;而市场监管权作为行政权力的表现可以迅速的将行政经济管理的意志贯彻到经济市场的内部去。没有市场监管权对经济市场秩序的维护,就没有宏观调控的顺利实施,每一次宏观调控的失败都表现为市场竞争秩序的失控和市场监管权力的失职。有权力就有腐败,权力越大腐败的可能性就越大,市场监管权的异化即可以导致其违背公众对其“社会契约”的委托,也可能会误导市场经营者的经济决策取向。更为严重的是市场监管权的不当行使,在政治上既败坏了行政机关的公信力和伤害了政府执政的合法性,在经济上使市场公平合法竞争得不到保护并导致投机炒作行为横行,整个社会的经济创新活力受到严重压制。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政府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和行政体制改革,在举措上大力推行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国家治理方式改革,旨在提高行政机关的社会服务效率,激发全社会的经济创新活力和积极性,将我国的现代化和法治化建设推向更高的阶段。这其中发出的信号就是依法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形成政府服务于市场,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决定资源配置的制度格局。治国在于治吏,发展经济在于减少行政干预,一切要点都在于行政权力的依法运行,减少腐败和权力滥用。魔鬼存在于细节之中,细节决定事物的成败。无论多么宏伟的社会愿景或者激情无比的变革动机,在缺乏详细的制度设计的情况下,最终都会流于形式或者导致一败涂地。对行政管理机关的市场监管权力的改革需要在经济法律制度上理清脉络,然后在具体的规则制定上做好准备。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对“如何从经济法的角度监督好市场监管权的正确行使”这一基本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研究探讨。第一章,关于市场监管权概念的界定。本章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第一,市场监管权概念的界定的意义。法学研究需要界定好问题对象的基本概念,法律概念的明确在哲学认识论上可以使我们将研究对象与其他事务区分开来,使问题研究的背景变得明晰;其次法律概念的明确在社会认识论上可以使我们在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加深对它的认识,并在以后发展和改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第二,对市场监管权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分析,认为它是法律赋予政府对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权力。第三,对市场监管权产生和发展的中外历史做了纵向梳理,揭示了市场监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的重要性。第四,对市场监管权的经济性、规则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五,分析了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含义以及进行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研究的意义.第二章,关于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第一,对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认为对市场监管权依法监督的正当性是建立在社会契约、经济自由、经济民主和依法治国等理论之上的。第二,对典型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监管权力监督模式进行了考察,包括美国、英国和德国。这些发达国家的政府依法拥有对本国市场进行干预的权力,在此方面各市场经济国家的认识均无差别,但在对政府监管权力的监督上有所不同。美国议会对政府权力的制衡较大,独立监管委员会和议会审查制度使得政府监管权处处受限;德国更偏重于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机制。英国的行政监督依据三权分立原则,英国政府的自我监督机制也比美国大得多,而美国偏重于议会和司法监督。这告诉我们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有行之有效的一套办法对政府经济管理权力的监督,对政府经济管理职权的监督机制建设要依据本国国情。第三,分析了我国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模式的应有选择以及该选择对监管权规制立法的影响,强调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要围绕行政中心主义来加强立法对市场监管权的制度约束。第三章,关于市场监管权主体的法律规制。本章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第一,何为市场监管权主体,市场监管权主体的特征,市场监管权主体法律规制的必要性。第二,依据不同的标准将市场监管权主体划分为政府性市场监管权主体、社会性市场监管权主体等类别。第三,要对市场监管权主体进行法律规制,就必须依法建立其市场监管权主体的资格取得、变更和丧失制度,使主体地位的取得有法可依。第四,进一步从预算和立法授权角度探讨了完善对市场监管权主体的法律规制。第四章,关于市场监管权配置的法律规制。本章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第一,论述了完善市场监管权力合理配置的理论原因,包括政治模式改革的需要和权力运行协调的需要。第二,分析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在市场监管权力分工上的基本原则以及分工方式。第三,研究了市场监管权在政府与社会性市场监管权主体的分工协作问题,并对“如何对市场监管权主体的监管权行使进行监督”进行了论证。第五章,关于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的法律规制。本章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监管主体的权力大小和市场主体经营自主权的领域范围。第一,分析了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法律规制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主要从政治经济学、市场经济的历史实践经验和经济法的法律性质三个角度。第二,分析论证了对市场监管权的行使范围进行法律规制的具体方法,包括依法明确其权力边界,切实推行中央规定的政府权利和责任清单制度。第六章,关于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促使法律主体守法的保障手段,没有法律责任的追究,市场监管权主体就会无所顾忌的滥用监管权。本章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第一,分析了什么是市场监管权的不当行使以及其含义,接着对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下的法律责任与经济法其他主体的法律责任的区别进行了分析。第二,论述了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第三,论述了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的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的具体内容。
布拉德·托尔,唐克胜[8](2015)在《雅典娜计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序幕法国上空1944卑序幕狭窄的机身里,沉闷的枪声淹没在气流和飞机引擎的咆哮声中。护送文件箱回柏林的士兵有的己命归黄泉,有的奄奄一息,鲜血浸透了他们的衣服。22岁的杰奎琳·玛索把用过的弹匣从MP40冲锋枪里取出来,换上一个新的。她一边盯着驾驶舱门,一边给俘虏戴上手铐,然后捡起降落伞,费力地套在身上。她将一顶帽子戴在头上,把金色长发塞进帽子里,以免跳伞时打在脸上。她戴上护目镜和皮革手套。地上可能已经是夏天,可在这样的高度依然寒
谢国梁[9](2013)在《中国经济崛起背景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二次大战后世界进入和平建设,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重新上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各国对金融中心的发展热情高涨,对金融中心的研究如雨后春笋,都想弄明白为什么有的地方可以发展成为全球性金融中心,有的地方只能成为区域金融中心,有的地方则不能成为金融中心;为什么有的金融中心可以长青,有的金融中心则会被取代。中国已经发展成为经济大国,也必将要发展成为金融强国,金融中心建设是未来发展中一个重中之重的课题,需要有更多投入,从理论及实践层面对我国金融中心的建设及发展涉及的问题做深入探讨,并提出答案。我国经济崛起及金融中心发展过程中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及角色将何去何从。由于历史原因,香港在殖民地年代因时际遇,发展成为远东一个自由、开放的国际金融中心。1978年中国内地改革开放之后,香港凭借其人文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在贸易、投资、融资以及金融资讯等方面为内地经济发展提供离岸金融服务,充当我国对外经贸往来的主要窗口,在中国与国际市场往来中扮演重要的中介角色,与中国内地建立了十分特殊的经济及金融关系。香港在充当这一角色过程中也得到发展及提升的机会,自身的金融中心地位及功能获得很大强化。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金融实力的不断提升,尤其是金融业的市场化及自由化,上海、北京、深圳等金融中心获得强劲发展动力,逐步形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功能。内地,尤其是上海金融中心的崛起对香港服务中国经济的传统功能具有替代效应,长远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服务中国经济的功能存在弱化,甚至于被取代的可能。香港已在1997年回归祖国,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变是国家在安排香港回归时所做的战略决策,并被视为一项国际承诺而体现在《中英联合声明》及《基本法》。在中国经济崛起及做大做强体制内金融中心的同时,香港金融中心如何可以继续发挥其服务中国经济的功能而不被边沿化,是未来国家推动经济改革及市场开放,特别是人民币成为自由兑换货币及资本账户走向开放过程中需要研究的战略性课题。本论文指出了1997年回归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维持繁荣的背后呈现出的一些不良发展态势,包括中介功能淡化,市场发展趋向单一化、虚拟化,国际化褪色等,剖析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服务中国经济的功能在中国经济崛起过程中面对弱化风险的深层次原因。论文在探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问题时带出了对沪港金融中心关系这一国家层面的重大课题的探讨,并就如何在加快国家金融中心建设的同时,平衡好沪港金融中心之间的关系提出策略建议。本论文将理论、政策及实践紧密结合,寓创新于实践之中,务求以新的视角,就回归后香港与内地经济金融关系的发展问题提供一个较全面的论述,使其对决策有参考价值,对香港经济繁荣稳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向前推进以及沪港金融中心关系协调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李南[10](2011)在《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文中指出论文以近代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避暑地为研究对象,从“避暑地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视角”、“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近代避暑地的建筑活动”3方面开展研究工作。首先,回顾分析了相关文献资料及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后分析比较了避暑地形成的地理、气候、风景条件,阐明了避暑地的基本概念,阐述了近代避暑地相关章程的订立及其影响,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论文研究的相关背景及研究视角。其次,将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按时序梳理为大致平行的4条线索展开论述,从而对四避暑地的发展进程形成整体性与比较性的架构。论文作者及其研究团队广泛搜集、整理、研究相关史料和文献,多次赴现场开展实地考察和建筑测绘,多次访问相关部门和个人,全方位获取充足的基础研究资料,取得了相当数量的一手考察资料和建筑测绘资料。在此基础上,运用计量史学及比较史学的研究方法,开展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避暑地的比较研究,完成了近代避暑地的综合性研究工作。论文从影响避暑地形成与发展的区位交通条件、西方教会、特定历史人物、人文历史事件等因素出发,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对各避暑地形成发展的共性及个性化影响,其中区位与交通影响因素是避暑地开辟及形成发展的支撑促进要素;西方教会影响因素是避暑地早期开辟及建筑活动发展的主导性动力;特定历史人物影响因素是避暑地开辟及规划建设的推动性因素;人文历史事件影响因素是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阶段划分的关键性依据。进而,论文将避暑地建筑活动的发展进程划分为5个阶段,并理清了各发展阶段避暑地建筑活动的主要概况;将避暑地建筑活动的发展主线梳理为前后交叠与交替的“西方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与“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并论述了两条发展主线中后者所具备的差异性特征,即以北戴河、鸡公山为代表的“北京政府主导型的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鼎盛期的‘前置’”和以庐山、莫干山为代表的“南京政府主导型的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鼎盛期的‘后置’”。再次,论文阐述了近代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工程师)、市政机构的基本状况,提出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工程师)、市政机构的出现开启了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受到近代主流城市的辐射与影响,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相对于近代主流城市的发展滞后的观点;运用计量史学的方法,研究避暑地近代建材及建筑符号,得出避暑地建筑活动塑造了有别于近代主流城市以及各避暑地间互异的“地方性知识”的结论。本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创新研究观念与创新研究方法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50838007)。
二、特区制度已到尽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区制度已到尽头(论文提纲范文)
(1)中德天津租界交涉研究 ——以中国政府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天津德租界的划立与开办 |
第一节 1880 年前后中德天津租地停船交涉 |
第二节 1895 年中德天津租界划立交涉 |
第三节 清政府在天津德租界开办过程中的设法而为 |
第二章 天津德租界的展拓 |
第一节 原因分析 |
第二节 扩界交涉 |
第三节 开办交涉 |
第三章 天津德租界的收回与管治 |
第一节 1917 年天津德租界的强行收回 |
第二节 1919 年天津德租界的事实收回 |
第三节 1921 天津德租界的完全收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2)21世纪“打工诗歌”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时代催生的文学现象:“打工诗歌”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一节 “打工诗歌”的肇始与命名 |
一、“打工诗歌”的兴起 |
二、命名的概况 |
第二节 “打工诗歌”现象勃兴的原因 |
一、城与乡:诗意的徘徊 |
二、呼唤诗歌的社会承担 |
三、21世纪:多元背景下的规模化写作 |
第二章 现实主义的回归:“打工诗歌”现象展现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现实主义精神的承续 |
一、与时俱进的“及物写作” |
二、独特意象的选择 |
三、另类的“身体叙事” |
第二节 呐喊与承担:“打工诗歌”折射的底层生态 |
一、生存牢笼的挣扎 |
二、心灵苦痛的呐喊 |
三、为群体情绪代言 |
第三节 反思现代性:“打工诗歌”的价值关怀 |
一、对都市异化的批判 |
二、追忆:故乡是他乡 |
三、个体的磨损与消耗 |
第三章 坚守与骚动:“打工诗歌”现象折射的诗坛生态 |
第一节 诗坛的“命名”之争 |
一、被“制造”的诗歌现象 |
二、被“塑造”的诗人身份 |
三、被“质疑”的有效性 |
第二节 对诗歌娱乐化、粗鄙化的反抗 |
一、对消费化的写作倾向的消解 |
二、直面“精神高蹈”的写作方式 |
三、拒绝“娱乐化”的写作姿态 |
第三节 多元共生的诗歌平台 |
一、名目繁多的诗歌活动 |
二、刊物及选本 |
三、诗歌网站 |
第四章 “打工诗歌”现象的退潮和出路 |
第一节 难以回避的艺术缺失 |
一、主题相对狭窄单一 |
二、语言偏于浅白粗粝 |
三、格调相对灰暗感伤 |
第二节 “打工诗歌”的退潮之路 |
一、批评家和媒体视线的转移 |
二、“打工诗人”的内部分化 |
第三节 “打工诗歌”现象的出路与启示 |
一、对“异化”艺术的反击 |
二、诗歌曲折突围的可能性 |
三、写作伦理的复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中非工业园区合作的得失与影响研究 ——以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动态 |
2、国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不足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3、不足 |
第一章 工业园区在中非经贸合作中的地位 |
第一节 工业园区的概念和中国经验 |
第二节 中非工业园区合作现状 |
小结 |
第二章 中埃苏伊士经贸区现状及发展方向 |
第一节 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现状 |
第二节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
第三节 合作区发展方向 |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比较视角下的中国在非工业园区得失 |
第一节 比较对象的选择 |
第二节 埃及、埃塞和赞比亚工业园区对比 |
小结 |
第四章 中非工业园区合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
第一节 中非工业园区合作的问题及对策 |
第二节 工业园区未来规划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和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对高新区法治的研究综述 |
二、国内对高新区法治的研究综述 |
三、对国内外高新区法治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论文的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 |
一、论文的结构和研究方法 |
二、论文创新 |
第一章 区域法治的一般理论 |
第一节 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与概念探析 |
一、“地方法治”或“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 |
二、“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的概念探析 |
第二节 区域法治研究的基本框架 |
一、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区域法治理论 |
二、区域法治的理论维度 |
第二章 高新区法治的动力机制和价值取向 |
第一节 区域法治动力及动力机制的一般理论 |
一、地方法治竞争理论及其局限性 |
二、政府推进型法治发展道路理论 |
三、要素聚集动力机制理论借鉴 |
第二节 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 |
一、科技是高新区聚集经济的发展动力 |
二、创新是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 |
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高新区法治的基本精神 |
第三章 高新区法治的立法建构 |
第一节 高新区立法的历史检视 |
一、国家高新区发展历程及政策、立法变迁 |
二、高新区立法的现实检讨 |
三、我国高新区立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
第二节 高新区立法的域外经验 |
一、域外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方面的立法实践 |
二、域外立法实践对我国高新区立法的启示 |
第四章 高新区的行政法治 |
第一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行政主体地位 |
第二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综合执法 |
第三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促进型行政 |
第五章 高新区法治的理论反思 |
第一节 高新区立法的部门法属性 |
一、区域立法的概念评判 |
二、高新区地方立法的部门法定位 |
第二节 高新区立法与“先行先试”的立法经验 |
一、“先行先试”立法模式的界定 |
二、法治试验的功能及其完善 |
第三节 高新区立法的复制与推广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价值探寻:比较法学的视角 |
三、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基本功能:比较方法的转向 |
四、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步骤设计:功能比较的运用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5)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结构安排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对外贸易 |
2.1.2 产业升级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3章 相关理论与影响机理分析 |
3.1 相关理论 |
3.1.1 对外贸易相关理论 |
3.1.2 产业升级相关理论 |
3.1.3 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相关理论思想 |
3.2 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机理分析 |
3.2.1 市场机制的普适性机理 |
3.2.2 交易主体全球化的竞争效应影响机理 |
3.2.3 全球贸易往来的产业关联效应影响机理 |
3.2.4 贸易市场扩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影响机理 |
3.2.5 对外贸易发展的溢出效应影响机理 |
3.2.6 贸易产品的空间邻近效应影响机理 |
3.2.7 全球生产网络的分工深化效应影响机理 |
3.2.8 引致需求诱发的要素流动效应影响机理 |
第4章 对外贸易发展与产业升级的现状分析 |
4.1 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
4.1.1 货物贸易现状 |
4.1.2 服务贸易现状 |
4.2 产业升级现状分析 |
4.2.1 结构演进视角下的产业升级 |
4.2.2 经济效率视角下的产业升级 |
4.2.3 产品空间视角下的产业升级 |
4.2.4 生产分工视角下的产业升级 |
4.3 产业升级滞后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 |
4.3.1 外贸规模膨胀降低了产业升级的内在激励 |
4.3.2 产业发展在全球价值链中分工占位较低 |
4.3.3 外贸的粗放发展加重了产业升级的负担 |
4.3.4 服务贸易水平低对产业升级的支撑力度不足 |
4.3.5 要素引进推动产业升级的道路曲折 |
第5章 结构演进视角下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结构演进视角下外贸影响产业升级的特征 |
5.2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
5.3 相关变量的描述统计 |
5.4 结构演进视角下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检验 |
5.4.1 商品贸易对产业升级影响检验 |
5.4.2 服务贸易对产业升级影响检验 |
5.4.3 一般贸易对产业升级影响检验 |
5.4.4 加工贸易对产业升级影响检验 |
5.4.5 稳健性检验 |
5.5 结构演进视角下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结论 |
第6章 经济效率视角下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经济效率视角下外贸影响产业升级的特征 |
6.2 基础模型设定与相关指标解释 |
6.2.1 基础模型设定 |
6.2.2 相关指标解释 |
6.3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经济效率实证检验 |
6.3.1 全国层面的检验 |
6.3.2 省际层面的检验 |
6.4 基于劳动生产率的经济效率实证检验 |
6.4.1 全国层面的检验 |
6.4.2 省际层面的检验 |
6.5 基于微观数据的稳健性检验 |
6.5.1 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
6.5.2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6.5.3 稳健性检验 |
6.6 经济效率视角下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结论 |
第7章 产品空间视角下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7.1 产品空间视角下外贸影响产业升级的特征 |
7.2 产品空间及相关指标解释 |
7.2.1 产品空间 |
7.2.2 相关指标解释 |
7.3 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
7.3.1 基础模型设定 |
7.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7.3.3 相关变量的描述统计 |
7.4 产品空间视角下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检验 |
7.4.1 具体模型设定及估计方法 |
7.4.2 检验结果分析 |
7.4.3 稳健性检验 |
7.5 产品空间视角下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结论 |
第8章 生产分工视角下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8.1 生产分工视角下外贸影响产业升级的特征 |
8.2 投入产出表及相关指标解释 |
8.2.1 投入产出表 |
8.2.2 相关指标解释 |
8.3 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
8.3.1 基础模型设定 |
8.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8.3.3 相关变量的描述统计 |
8.4 生产分工视角下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检验 |
8.4.1 具体模型设定及估计方法 |
8.4.2 检验结果分析 |
8.4.3 稳健性检验 |
8.5 生产分工视角下外贸对产业升级影响的结论 |
第9章 制约对外贸易推进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 |
9.1 贸易惯性削弱了外贸推进产业升级的向上流动性 |
9.2 要素红利逆转约束了外贸推进产业升级的动力 |
9.3 国际市场竞争格局限制了外贸推进产业升级的利得积累 |
9.4 服务业基础薄弱降低了外贸推进产业升级的效率 |
9.5 频繁的贸易摩擦增大了外贸推进产业升级的阻力 |
第10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中国新闻奖福建获奖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中国新闻奖概况 |
一、中国新闻奖奖项设置 |
二、中国新闻奖评奖过程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问题 |
第三节 文献探讨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中国新闻奖获奖情况分析 |
第一节 全国性媒体与地方媒体荣誉机会比较 |
一、全国性媒体的获奖数量统计 |
二、地方媒体的获奖数量统计 |
三、全国性媒体与地方媒体的获奖数量之比较 |
第二节 不同体裁之下的全国性媒体与地方媒体比较 |
第三节 全国性媒体与地方媒体的报道主题差异 |
一、获奖作品报道主题关键词提炼 |
二、2013年-2017年全国性媒体获奖作品报道主题分析 |
三、2013年-2017年地方媒体获奖作品报道主题分析 |
四、地方媒体与全国性媒体的报道主题差异分析 |
五、福建媒体与其他地方媒体报道主题的对比分析 |
第三章 中国新闻奖福建作品分析 |
第一节 获奖作品的内容分析 |
一、样本采集 |
二、类目建构 |
第二节 获奖作品的文本分析 |
一、把握时间主动性 |
二、负面报道中存在正面意义 |
三、新闻报道表达的故事化 |
四、擅长从小处着眼 |
五、注重短、时、新 |
第三节 获奖作品的涉台特色 |
一、涉台新闻的主要特质 |
二、涉台新闻主题分析 |
三、涉台新闻报道的生产 |
第四章 中国新闻奖福建省获奖作品与其他省份之比较分析 |
第一节 基于地理特征的福建省获奖作品与他省作品 |
一、丝绸之路视域下的分析 |
二、涉台新闻视域下的分析 |
三、临海位置视域下的分析 |
第二节 福建省获奖作品与他省作品之历史挖掘 |
一、扶贫类作品的文本分析 |
二、重要节庆日报道的文本分析 |
三、总书记讲话报道的文本分析 |
第三节 经济报道分野下的福建省获奖作品与他省作品 |
第四节 本地重大国际事件报道中的福建与他省之报道差异 |
一、报道角度选取巧妙 |
二、时间跨度长,制作规模宏大 |
三、呈现方式多样化 |
四、福建媒体相关报送作品的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名单 |
附录2: 全国性媒体中国新闻奖获奖数量统计表 |
附录3: 多家媒体联合获中国新闻奖作品统计表 |
附录4: 纠错 |
附录5: 中国新闻奖福建获奖作品分类表 |
致谢 |
(7)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市场监管权及其法律规制 |
第一节 市场监管权概述 |
一、市场监管权的概念 |
二、市场监管权的历史镜像 |
第二节 市场监管权的基本特征 |
一、市场监管权内容上的经济性 |
二、市场监管权功能上的规制性 |
三、市场监管权监管手段的综合性 |
四、市场监管权关系主体的多样性 |
五、市场监管权的法定性 |
第三节 市场监管权的法律规制 |
一、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概念 |
二、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模式选择 |
第一节 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基本理论 |
一、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社会契约论理论 |
二、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经济自由理论 |
三、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经济民主理论 |
四、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法治理论 |
第二节 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模式考察 |
一、美国议会主导模式 |
二、英国专门机构模式 |
三、德国行政主导模式 |
第三节 我国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模式选择 |
一、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模式选择的反思 |
二、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模式选择的本土要素 |
三、行政中心主义模式对我国市场监管权规制法律的影响 |
四、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模式的我国选择 |
第三章 市场监管权主体的法律规制 |
第一节 市场监管权主体 |
一、市场监管权主体的概念 |
二、市场监管权主体的特征 |
三、市场监管权主体的分类 |
四、市场监管权主体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市场监管权主体资格的法律规制 |
一、法律资格的功能 |
二、市场监管权主体资格的取得 |
三、市场监管权主体资格的变更和丧失 |
四、市场监管权主体资格法律规制的完善 |
第四章 市场监管权配置的法律规制 |
第一节 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制度背景 |
一、政府治理模式改革 |
二、市场监管权的协调配置 |
第二节 市场监管权央地之间的纵向配置 |
一、市场监管权央地纵向配置的回溯 |
二、央地之间市场监管权配置存在的问题 |
三、央地之间市场监管权配置的法律规制 |
第三节 市场监管权的横向社会配置 |
一、横向社会配置的市场监管分权对象 |
二、横向社会配置的市场监管权内容 |
三、横向社会配置的市场监管权存在的问题 |
四、横向社会配置的市场监管权的法律规制 |
第五章 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的法律规制 |
第一节 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法律规制的理论依据 |
一、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法律规制的哲学基础 |
二、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法律规制的实践需要 |
三、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法律规制的法律要求 |
第二节 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法律规制的方式 |
一、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的法律限定 |
二、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的权力清单 |
第六章 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的法律责任 |
第一节 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 |
一、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的概念 |
二、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法律责任与其他责任的区别 |
第二节 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的表现 |
一、市场监管违反法律程序 |
二、市场监管权超越权限范围 |
三、市场监管权的滥用 |
第三节 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的法律责任 |
一、不当监管行为的纠正责任 |
二、不当监管行为的行政赔偿责任 |
三、不当监管的其他责任 |
四、不当监管法律责任的完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中国经济崛起背景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
1.1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1.2 论文的研究框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5 论文的研究路径与方法 |
1.6 文献综述 |
注释 第二章 金融中心的理论基础及核心元素 |
2.1 金融中心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金融中心的微观经济学基础 |
2.1.2 金融中心的产业经济学基础 |
2.1.3 金融中心与制度经济学 |
2.2 金融中心构成与运作要素 |
2.2.1 金融中心构成要素 |
2.2.2 金融中心的运作要素 |
2.3 金融中心的基本类型及评价 |
2.3.1 金融中心的基本类型 |
2.3.2 金融中心评价体系 |
2.4 金融中心的监管模式 |
2.4.1 基本监管模式 |
2.4.2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特点与问题 |
2.4.3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特点及问题 |
2.4.4 香港金融监管体制的特点及改革方向 |
2.4.5 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趋势 |
注释 第三章 金融中心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 |
3.1 欧洲早期的贸易与集市催生金融业 |
3.2 西欧金融中心的兴起与更替 |
3.3 金融中心朝多极化、多层次的发展趋势 |
注释 第四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特殊发展历程及发展态势 |
4.1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特殊发展历程 |
4.1.1 香港金融业以银行主导,长期由英国资本把持 |
4.1.2 香港银行业监管从无到有,逐步完善 |
4.1.3 香港股市发展自由放任,多次股灾促成市场整合及监管完善 |
4.1.4 香港其它金融市场的发展 |
4.2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态势 |
4.2.1 香港金融制度的进一步规范 |
4.2.2 香港金融市场的规模逐步扩展 |
4.2.3 香港金融机构的资本构成有所调整 |
4.3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地位评价 |
4.3.1 相关模型的构成 |
4.3.2 模型的外部指标采集 |
4.3.3 模型的问卷调查 |
4.3.4 模型的结论及特点 |
4.3.5 影响香港金融中心可持续发展的新因素 |
注释 第五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要素、主要特色及与内地的关系 |
5.1 香港金国际融中心形成的主要因素 |
5.1.1 战后香港经济转型对本土金融服务需求的带动 |
5.1.2 自由经济管治理念下港英政府的适度干预 |
5.1.3 香港的有利时区位置 |
5.1.4 香港与我国内地市场的特殊关系 |
5.1.5 香港较为健全及独特的司法制度 |
5.1.6 香港的简单低税制 |
5.2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特色 |
5.2.1 自由港政策与法治的有机结合 |
5.2.2 高度外向及国际化 |
5.2.3 实行货币局制度,由商业银行发钞,货币金融架构特殊 |
5.2.4 银行业集中度高,外资银行占支配地位 |
5.2.5 私人银行业务快速崛起 |
5.2.6 实行“以原则为本”的监管理念 |
5.2.7 香港金融市场逐渐从银行主导转向股市主导 |
5.3 香港与我国内地金融中心的关系 |
5.3.1 香港与内地特殊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
5.3.2 香港与内地的金融关系 |
5.3.3 沪港金融中心关系 |
5.3.4 粤港金融关系 |
注释 第六章 中国经济崛起对金融生态的影响 |
6.1 中国经济崛起的特征与含义 |
6.1.1 经济规模显着提升,中长期发展动力仍然较强 |
6.1.2 市场化与国际化水平提升 |
6.1.3 制度与规则走向规范化 |
6.2 中国经济崛起对金融生态的影响 |
6.2.1 中国在经济崛起中金融服务需求快速扩大 |
6.2.2 人民币国际化机遇浮现 |
6.2.3 中国货币金融政策的国际影响力扩大 |
6.2.4 中国在经济崛起中,沪京深等金融中心功能快速提升 |
注释 第七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中国崛起中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
7.1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服务中国经济的主要功能 |
7.1.1 为内地货物进出口服务 |
7.1.2 为境外投资内地服务 |
7.1.3 为内地企业境外股市募资服务 |
7.1.4 为内地机构境外债市融资服务 |
7.1.5 为内地企业境外贷款服务 |
7.1.6 为内地及境外资金跨境投资服务 |
7.1.7 为内地企业投资海外服务 |
7.2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中国经济崛起中的发展机遇 |
7.2.1 香港主要金融环节的发展机遇 |
7.2.2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特色及发展机遇 |
7.3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中国经济崛起中面对被边缘化的挑战 |
7.3.1 香港在中国内地与海外经济往来中的中介角色淡化 |
7.3.2 内地的离岸金融服务需求有所调整 |
7.3.3 香港的国际化特色褪化 |
7.3.4 香港与内地金融中心互补性减少、竞争性增加 |
7.3.5 香港股市及基金业发展面对的新问题 |
注释 第八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面对边缘化风险的深层次原因 |
8.1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得益于内地封闭及金融服务落后 |
8.2 香港金融制度比内地开放自由,从中获得监管套利 |
8.3 香港经济与内地经济融合存在制度性障碍 |
8.4 香港奉行自由经济,但欠缺长远战略 |
8.5 迭加性问题 |
8.5.1 香港产业结构存在单一化、虚拟化问题 |
8.5.2 香港的政治体制转型令管治及监管有所弱化 |
8.5.3 香港本土意识抬头 |
注释 第九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能前景 |
9.1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展顺利,香港中心地位逐渐被边缘化 |
9.2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阻力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升不如预期 |
9.3 上海功能强化,港深整合,比翼齐飞 |
注释 第十章 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加快我国金融中心建设 |
10.1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重新定位、扮演新角色 |
10.1.1 关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问题 |
10.1.2 关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问题 |
10.2 香港检讨自由经济理念,政府适当有所作为 |
10.3 香港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化,扩阔金融业发展基础 |
10.3.1 借鉴瑞士经验,推动香港发展成为东方瑞士 |
10.3.2 推动香港资产管理及私人银行业发展 |
10.4 粤港排除障碍,加强整合,构建新型互补关系 |
10.4.1 粤港深化经济合作面对新挑战 |
10.4.2 粤港加强合作仍有重要基础 |
10.4.3 粤港合作前景广阔 |
10.5 我国加快体制内金融中心建设 |
10.5.1 从新视角看国家金融发展及金融安全 |
10.5.2 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 |
10.6 沪港优势互补,强强合作 |
10.6.1 沪港金融中心优势互补 |
10.6.2 沪港金融中心强强合作 |
10.6.3 沪港金融中心实现错位发展 |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
(10)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1.2 文献及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
1.2.1 相关文献资料综述 |
1.2.2 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 |
1.4.1 避暑地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视角 |
1.4.2 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 |
1.4.3 近代避暑地的建筑活动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梳理 |
1.5.2 实地调研与建筑测绘 |
1.5.3 计量史学方法 |
1.5.4 历史比较研究 |
第2章 避暑地的概况及其社会历史背景 |
2.1 避暑地的地理、气候、风景条件 |
2.1.1 地理条件 |
2.1.2 气候因素 |
2.1.3 风景资源 |
2.2 避暑地的基本概念 |
2.3 避暑地溯源 |
2.3.1 避暑地在亚洲地区的起源 |
2.3.2 避暑地在亚洲地区的传播 |
2.3.3 避暑地在亚洲地区的分布 |
2.3.4 避暑地与亚洲国家的殖民类型 |
2.4 避暑地章程的订立及其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
3.1 庐山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
3.1.1 李德立涉足牯岭及牯岭的初期建设 |
3.1.2 "牯岭交涉案"与《牯岭十二条》的签订 |
3.1.3 长冲地区的扩充与其它地区的开辟 |
3.1.4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
3.1.5 庐山避暑地的早期规划——波赫尔规划 |
3.1.6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
3.1.7 庐山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 |
3.1.8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
3.1.9 庐山避暑地的收回 |
3.1.10 庐山避暑地的衰落 |
3.2 莫干山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
3.2.1 西方传教士初涉莫干山 |
3.2.2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
3.2.3 莫干山避暑地早期的建筑活动 |
3.2.4 清末民初莫干山避暑地管理权之争 |
3.2.5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
3.2.6 莫干山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与避暑地的收回 |
3.2.7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
3.2.8 莫干山避暑地的衰落 |
3.3 鸡公山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
3.3.1 李立生、施道格初涉鸡公山 |
3.3.2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
3.3.3 鸡公山避暑地早期的建筑活动 |
3.3.4 鸡公山避暑地的收回 |
3.3.5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
3.3.6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
3.3.7 鸡公山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 |
3.3.8 鸡公山避暑地的衰落 |
3.4 北戴河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
3.4.1 避暑地划定前西方人最初的活动 |
3.4.2 北戴河避暑地的划定 |
3.4.3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
3.4.4 北戴河避暑地早期的建筑活动 |
3.4.5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
3.4.6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
3.4.7 北戴河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 |
3.4.8 北戴河避暑地的衰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避暑地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发展阶段与主线 |
4.1 区位与交通影响因素 |
4.1.1 长江航线、南浔铁路对庐山避暑地的影响 |
4.1.2 京杭运河、沪杭甬铁路对莫干山避暑地的影响 |
4.1.3 芦(平)汉铁路对鸡公山避暑地的影响 |
4.1.4 津榆铁路对北戴河避暑地的影响 |
4.2 西方教会影响因素 |
4.2.1 西方教会的发展与避暑活动的兴盛 |
4.2.2 西方教会早期对避暑地的涉足及其发展概况 |
4.2.3 西方教会在各避暑地的建筑活动 |
4.3 特定历史人物影响因素 |
4.3.1 朱启钤对近代城市规划建设的贡献 |
4.3.2 朱启钤对北戴河避暑地规划建设的贡献 |
4.4 人文历史事件影响因素 |
4.4.1 全局性人文历史事件的"同一性" |
4.4.2 地方性人文历史事件的"差异性" |
4.5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阶段与主线 |
4.5.1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5个阶段 |
4.5.2 避暑地西方人、中国人建筑活动交叠与交替的不同发展主线 |
4.5.3 避暑地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鼎盛期的"前置"与"后置"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及各类中西组织机构 |
5.1 中国传统营建体系的转变——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
5.1.1 庐山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
5.1.2 莫干山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
5.1.3 鸡公山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
5.1.4 北戴河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
5.2 西方现代意义上的工程师与建筑师的出现 |
5.2.1 避暑地近代的西方工程师、建筑师及其建筑活动 |
5.2.2 避暑地近代的中国工程师、建筑师及其建筑活动 |
5.3 西方人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避暑地近代西方人的自治机构 |
5.3.1 上海租界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与仿效摹本的设立 |
5.3.2 避暑地西方人自治机构的出现与对租界市政机构的效仿 |
5.3.3 避暑地西方人自治机构的现代市政管理职能 |
5.4 中国人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避暑地近代中国人的组织机构 |
5.4.1 近代主流城市中国人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与发展 |
5.4.2 避暑地西方人自治机构的示范效应与中国人自治机构的出现 |
5.4.3 避暑地中国人官方管理局的逐步出现及其现代市政管理职能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避暑地建材及建筑符号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 |
6.1 避暑地建材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 |
6.1.1 墙体建材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
6.1.2 屋面建材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
6.2 避暑地建筑符号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 |
6.2.1 亭式构图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
6.2.2 拱券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
6.2.3 过梁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
6.2.4 坡屋顶、老虎窗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
6.2.5 栏杆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
6.3 避暑地建材及建筑符号与建筑活动的"地方性知识(LOCALKNOWLEDGE)" |
6.3.1 避暑地建材及其建构方式与建筑活动"地方性知识"的构造 |
6.3.2 避暑地建筑符号与建筑活动"地方性知识"的构造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避暑地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发展阶段与主线 |
7.1.1 避暑地形成与发展的各类影响因素 |
7.1.2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5个阶段 |
7.1.3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不同主线 |
7.2 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组织机构与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 |
7.2.1 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市政机构的出现开启了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 |
7.2.2 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受到近代主流城市的辐射与影响 |
7.2.3 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相对于近代主流城市的发展滞后 |
7.3 避暑地建材及建筑符号与建筑活动的"地方性知识" |
7.3.1 避暑地建筑活动塑造了有别于近代主流城市建筑活动的"地方性知识 |
7.3.2 避暑地建筑活动塑造了各避暑地之间互异和具有特色的"地方性知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录内容 |
四、特区制度已到尽头(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德天津租界交涉研究 ——以中国政府为中心的考察[D]. 彭丽娟.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2]21世纪“打工诗歌”现象研究[D]. 刘红淼.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3]中非工业园区合作的得失与影响研究 ——以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为例[D]. 戚洪波. 南京大学, 2020(02)
- [4]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D]. 邹鑫. 武汉大学, 2019(06)
- [5]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对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D]. 郑红玲. 辽宁大学, 2019(07)
- [6]中国新闻奖福建获奖作品研究[D]. 薛红洋. 厦门大学, 2019(08)
- [7]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研究[D]. 单新国. 西南政法大学, 2018(02)
- [8]雅典娜计划[J]. 布拉德·托尔,唐克胜. 译林, 2015(05)
- [9]中国经济崛起背景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问题研究[D]. 谢国梁. 复旦大学, 2013(03)
- [10]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D]. 李南. 浙江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