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PH-环糊精纳米管状聚集体的计算机模拟(论文文献综述)
成秋鸿[1](2020)在《智能超分子水凝胶的制备与应用》文中提出超分子水凝胶是一类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组装得到的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软物质材料,非共价相互作用的动态性赋予了超分子水凝胶极好的刺激响应性能,在众多领域展现出应用潜力,比如生物医药、柔性电子学、检测器、软体机器人以及制动器等。本论文工作重点在于:在凝胶因子设计过程中有目的的引入功能性基元,制备具有特定刺激响应性的超分子水凝胶体系。除此之外,我们还制备了双组份凝胶网络结构,研究其刺激响应性,预计了可能的应用方向。论文主要研究了以下三个方面:一、基于偶氮苯结构单元的水凝胶。我们设计合成了含羧基结构的两种偶氮苯衍生物(ADPMA和ADPSA)作为凝胶因子。通过改变体系pH诱导两种分子发生自组装。ADPMA在酸性条件下能自组装成凝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分子在不同pH体系中的微观形貌,并通过红外光谱(IR)和小-广角X射线衍射(SWAXS)推测成凝胶机理以及分子的排列方式。我们同样对体系的光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与传统的基于偶氮苯结构单元的凝胶对紫外光照的响应不同,ADPMA在水溶液态时表现出偶氮苯经典的光致顺反异构现象,而水凝胶态时对紫外光照稳定,通过S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SWAXS分别对光照前后的体系进行了表征。二、基于有机/无机超分子共组装的光响应水凝胶。我们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修饰光异构单元氰基二苯乙烯(CS)制备得到了一种双亲性分子CSTEA,分别探究了CSTAE与大环主体分子(CB[7]和β-CD)以及锂皂石(Lap)的作用,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作用前后形貌的改变,UV-Vis和荧光光谱(PL)表征作用前后光物理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大环主体分子与锂皂石对于体系的荧光都有增强效果。我们还向CSTEA、CSTEA/β-CD、CSTEA/CB[7]体系中加入高含量锂皂石(Lap,3 wt%),制备得到多种水凝胶,凝胶表现出极好的触变性能。由于紫外光照下,氰基二苯乙烯发生光异构,多组份水凝胶的荧光会快速淬灭,并经过加热退火过程得到恢复。基于此,我们制备得到了荧光印刷水凝胶材料。三、基于β-环糊精的蒸气响应水凝胶。我们探究了 β-CD在不同溶剂条件下的成胶情况,在特定比例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水混合溶剂中,β-CD通过一维结晶诱导自组装形成稳定的水凝胶。当暴露在芳香族溶剂蒸气中时,水凝胶可以选择性地转变成结晶沉淀物。分子堆积方式从笼式向管式转变,晶体数据表明β-CD二聚体中DMF和苯环间的CH-π相互作用是相变的主要驱动力。这种独特的蒸气响应凝胶体系可以作为芳香气体传感器和吸附剂。进一步将Lap和β-CD共聚制备有机-无机双组份水凝胶复合材料,在芳香族蒸气和加热处理下,仍保持凝胶形态,但是凝胶的透明度和机械强度会发生明显改变。
王婷婷[2](2020)在《基于界面组装策略构建蛋白质仿生材料》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超分子化学的发展和纳米技术的兴起,自组装策略现已在化学、物理、生物和材料工程等领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自下而上”的制备新材料的重要手段。通过多样化的组装策略可以为不同的应用创建各种各样的结构,因此,它不仅成为制造纳米结构的一种实用方法,而且也在构建具有不同尺度的有序结构中显示出极大的优势。蛋白质具有确定的结构和功能,该结构是通过将多肽链卷曲和折叠各种二级结构而形成的高级结构。而该结构能够通过多种刺激响应实现可逆的折叠与解折叠,从而使其具有了多态变化的特征,这使得通过排列蛋白质基元构建不同的功能性组装体提供了优势。同时,控制蛋白质-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强度、数量或方向可能改变蛋白质的自组装行为。也就是说,蛋白质的结构、连接的类型和排列的方式对蛋白质最终的自组装结构有显着的影响。因此,科学家们能够通过合理设计蛋白质-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等方式精确地调控蛋白质的自组装行为,以构建诸如笼状、线性、环状、管状、片状、囊泡等各种超分子结构。近些年来,界面自组装的兴起为构建大尺寸的组装体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其操作简单和高效受到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界面自组装也是驱动蛋白质组装的重要方式,将蛋白质组装与先进的纳米生物技术结合起来,会创建出各种新颖的功能性蛋白质组装体,将为开发功能性生物材料提供新的方向。本论文提出基于界面组装的策略构建大尺寸的蛋白质组装体,并实现对组装体结构和功能的调控,以达到模拟复杂生物系统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实现功能性生物材料的构建。具体来说,我们将发展界面蛋白质组装的新方法,以功能蛋白质与表面活性剂的复合物作为构筑基元,利用构筑基元的两亲性使其在油水界面自组装并形成超大的蛋白质组装体,通过控制蛋白质的解折叠与再折叠来实现其对仿生体系功能“开”与“关”的调控。1.基于蛋白质囊泡结构构建“呼吸”囊泡随着纳米技术和纳米科学的迅速发展,界面组装的方式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界面自组装为蛋白质囊泡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本章中我们发展了基于界面蛋白质自组装的策略,构建了巨大的蛋白质囊泡,并用于模拟水母的“呼吸”过程。我们选用BSA蛋白作为蛋白质囊泡构筑基元,其等电点为4.7,在中性PBS缓冲溶液中带负电荷。因此,我们利用带正电的表面活性剂CTAB和带负电的BSA之间发生的静电相互作用,然后加入与水不相混溶的异辛醇,蛋白质与表面活性剂的复合物自发地聚集在油-水界面处,由于异辛醇的液滴提供了模板,从而使蛋白质形成了巨大尺寸的囊泡。该蛋白质囊泡能够通过添加和去除变性剂诱导蛋白质构筑基元解折叠与再折叠,使蛋白质发生伸缩的现象,从而使囊泡尺寸发生变化,产生独特的“呼吸”行为。受自然界水母“呼吸”过程的启发,我们构建了含有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蛋白质囊泡,通过蛋白质的解折叠与再折叠使EGFP变性与复性,从而导致EGFP荧光的消失与恢复,以实现类水母伸缩导致的可逆荧光开与关的目的。该蛋白质组装模型将为模拟细胞构建“活”组装体开辟一个全新的研究思路。2.基于蛋白质囊泡构建光捕获系统以蛋白质为载体排布发色团是设计构建人工光捕获系统的理想策略。本章中我们利用带负电的BSA蛋白和带正电的CTAB发生静电相互作用,基于界面组装方法构建巨大的蛋白质囊泡,设计制备了高效的智能化光捕获系统。我们将选择受体分子罗丹明B,供体分子FITC,通过化学修饰的方法连接到构筑基元蛋白质上,修饰后的蛋白质同样能够组装形成囊泡。由于该囊泡具有亲水的蛋白质外壳,使其易于分配供体和受体,并且囊泡可以看作是一种卷曲的片层结构,可以拉近供体和受体之间的距离,使供受体之间能够发生有效的能量传递,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光捕获系统。通过变性剂诱导蛋白质解折叠使其处于变性的延伸状态,可以调控供受体之间的距离,从而使能量转移关闭。而通过去除变性剂使蛋白质再折叠,又能使能量传递重新发生。利用这种解折叠与再折叠的蛋白质变构的动态变化的方式将实现能量传递开关的可逆循环。该智能化光捕获系统将来有望用于光催化和光学器件的开发。3.基于蛋白质片层结构构建高效抗菌材料细菌耐药性问题已成为一项严重的全球挑战性问题,迫切需要有效的治疗手段来代替传统的抗生素。天然酶由于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不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等优势,有望应用于生物医疗等领域。在本章中我们以多种天然酶为构筑基元,建立界面组装的方法构建多酶蛋白质组装体,开发基于多酶联合催化的高效的智能化抗菌系统。为此,我们提出利用溶菌酶、葡萄糖氧化酶、漆酶与聚合物的耦合体在油水界面处组装形成蛋白质片状结构。根据这三种酶的本身特点可知,溶菌酶是一种天然的抗菌酶,葡萄糖氧化酶能够催化空气中氧气氧化葡萄糖产生H2O2,从而对细菌造成杀伤,而漆酶是在催化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木质素的过程中可以生成ROS,进而杀伤细菌。基于溶菌酶、葡萄糖氧化酶、漆酶的组装体由于多酶的联合作用,将会表现出高效的抗菌活性。同时,该系统的抗菌活性可以通过变性剂诱导酶的解折叠实现关闭,再通过诱导酶折叠恢复抗菌能力,此过程预期将实现抗菌活性的多次可逆循环。该智能化抗菌系统为开发智能化的材料提供了新思路,期望该智能抗菌材料将来应用于生物医疗等领域。
宋彪[3](2020)在《碳纳米管对河流底泥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行为及生态毒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具有许多独特的理化性质,碳纳米管在聚合物复合材料、电气电子、能源、环境、医药、化工、建筑、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生产和应用的不断增加,碳纳米管材料会不可避免地释放到环境中。碳纳米管可在制造、加工、运输、使用及回收处置阶段通过废水排放、废物处理、产品应用等多种途径进入环境而成为新型的纳米污染物。碳纳米管材料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的环境行为和风险是制约基于碳纳米管的产品和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开展有关碳纳米管环境效应方面的研究对碳纳米管材料和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水体底泥是碳纳米管在环境中的重要汇集地,同时也累积了水生生态系统中众多的污染物。由于碳纳米管对多种有机和无机污染物都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进入底泥中的碳纳米管将可能影响共存污染物的迁移性、毒性和生物有效性。基于此,本研究考察了碳纳米管材料对河流底泥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行为和生态毒性的影响,以弥补当前对碳纳米管材料与共存污染物在水生环境中潜在风险认识的不足,阐明碳纳米管材料与共存污染物相互作用的环境相关性和生态意义。本文的具体研究工作及成果包括以下5个部分的内容:第1部分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在河流底泥中迁移行为的影响。通过吸附实验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对河流底泥吸附SDBS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采用柱实验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对河流底泥中SDBS迁移行为的影响。底泥中多壁碳纳米管的存在增加了混合底泥对SDBS的吸附能力,从而阻碍了SDBS在河流底泥中的迁移。基于对流-弥散方程模型估算的阻滞因子随着多壁碳纳米管在水中或底泥中的加入而增加,并且与底泥中多壁碳纳米管的含量有很好的相关性。无论多壁碳纳米管是在水中还是在底泥中,都会增加SDBS在顶层底泥中的累积,而混在底泥中的多壁碳纳米管会阻碍SDBS向更深层底泥的迁移。第2部分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对菲污染河流底泥的植物毒性的影响。通过吸附实验和测定从底泥中释放出的菲的浓度分析了不同多壁碳纳米管含量的底泥对菲的束缚能力。多壁碳纳米管的存在能明显增加混合底泥对菲的吸附,并减少底泥中的菲向上覆水的释放。采用早期萌芽毒理实验探究了不同剂量和粒径的多壁碳纳米管以及与多壁碳纳米管的接触时间对河流底泥中菲的毒性的影响。加入多壁碳纳米管后,菲污染底泥对绿豆和萝卜种子的发芽率没有明显的影响,而这两种植物的根生长比其鲜重对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更加敏感。多壁碳纳米管的存在减少了菲污染河流底泥对植物根生长和生物量生产的抑制作用,并且更高剂量和更小粒径的多壁碳纳米管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第3部分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对2,4-二氯酚(2,4-DCP)污染河流底泥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通过吸附实验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对河流底泥吸附2,4-DCP的影响。采用氯仿熏蒸提取法、酶活试剂盒、16S r RNA基因测序分别测定了底泥微生物量碳、脱氢酶和脲酶活性以及底泥细菌群落的结构。底泥中多壁碳纳米管的存在增加了混合底泥对2,4-DCP的吸附能力,从而影响了底泥中的微生物量碳、酶活性和细菌群落结构,特别是在底泥中存在0.5%(w/w)量级的多壁碳纳米管的情况下。当底泥中的多壁碳纳米管浓度极高(5%,w/w)时,多壁碳纳米管本身对底泥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更大。拟杆菌、浮霉菌和硝化螺旋菌是底泥中的特征细菌门,可以用来反映多壁碳纳米管和2,4-DCP对底泥细菌群落的影响。第4部分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对菲污染河流底泥中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的影响。采用Biolog ECO微孔板法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多壁碳纳米管对菲污染河流底泥中微生物群落碳代谢活性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影响。多壁碳纳米管能在0.5%~2.0%(w/w)的含量水平影响底泥微生物群落的碳源代谢功能。被菲污染的底泥在含有0.5%(w/w)的多壁碳纳米管的情况下表现出最高的微生物代谢活性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训练后的自组织映射图上对不同处理组中的微生物群落进行聚类的结果表明,本实验中菲对底泥微生物群落碳代谢功能的影响比多壁碳纳米管的影响更大。第5部分在第3、4部分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功能化碳纳米管对河流底泥中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的影响。采用Biolog ECO微孔板法针对相对高浓度的多壁碳纳米管及其功能化修饰对底泥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进行了单独的研究。羟基化、羧基化和氨基化的多壁碳纳米管对河流底泥中微生物群落的代谢功能产生了负面影响。在0.5%(w/w)的添加剂量下,氨基化多壁碳纳米管显着降低了底泥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和多样性;而在2.0%(w/w)的添加剂量下,所有类型的多壁碳纳米管都对底泥微生物群落的代谢功能表现出抑制作用。底泥微生物群落更倾向于代谢利用微孔板上的聚合物和氨基酸类碳源,并且本研究中多壁碳纳米管的剂量比其功能化对微生物代谢功能的影响更大。本论文系统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材料对河流底泥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行为和生态毒性的影响,为评估水生环境中多壁碳纳米管和共存污染物的风险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有助于碳纳米管材料的安全管理与工程应用。
闫腾飞[4](2019)在《基于人造螺旋分子构建功能化超分子组装体》文中提出螺旋是生命体中常见的一种空间构象,它赋予了生物大分子许多独有的特性。例如DNA可以通过双股螺旋结构来执行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与翻译等功能。受到自然界的启发,科学家们利用化学手段,制备了各式各样的人造螺旋来模拟天然螺旋的结构和功能。然而,目前绝大多数研究工作都集中在单分子螺旋的性质和功能上,对于如何利用非共价驱动力,构建基于单分子螺旋的超分子组装体,并进一步探索其特殊的性质和应用仍然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在本论文中,通过利用分子内氢键和π-π共轭等驱动力,我们制备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芳香螺旋寡聚物,并以这些人造螺旋为组装基元分别构筑了超分子离子通道、pH响应型呼吸囊泡、具有对映体选择性释放功能的囊泡等一系列功能化的超分子组装体。1.基于吡啶-哒嗪螺旋寡聚物的超分子离子通道作为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无时无刻不在与外界进行能量和物质的交换,在这个过程中,细胞膜上各式各样的通道蛋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天然通道蛋白的提取困难、价格昂贵、难以修饰等缺点却限制了科学家们的深入研究。因此利用化学合成的手段,构建人工离子通道成为近年来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在本章工作中,我们制备了一种基于吡啶-哒嗪螺旋寡聚物的超分子离子通道,实现了对碱金属离子(Li+,Na+,K+,Rb+)的跨膜传输。利用含有异丙基侧链的2,6-二羧基吡啶和3,6-二氨基哒嗪在干燥的DMF中直接聚合的方式,得到一种内径为0.6 nm,平均长度约为1.5 nm的芳香酰胺螺旋寡聚物。尽管这种螺旋寡聚物的长度并未达到磷脂双层膜的厚度,但是它却能够以分子间π-π堆积的方式,形成规则的超分子纳米管,由于螺旋结构具有脂溶性的异丙基侧链,且内腔含有大量呈电负性的N原子,所以,这种通过自组装方式形成的超分子纳米管具有良好的嵌膜能力,并可以实现碱金属离子的特异性识别与跨膜传输。利用圆二色谱、二维核磁、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原子力显微镜等手段,对这种吡啶-哒嗪螺旋的结构以及其超分子组装体的形貌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利用荧光光谱、脂双层单通道电流实验对其离子识别与跨膜传输性能进行了测试。2.利用可折叠的喹啉螺旋寡聚物构建pH响应型呼吸囊泡天然弹性蛋白(例如肌联蛋白)中存在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它们可以通过调控自身微观结构的解折叠-再折叠来实现某些特殊的功能,比如肌肉的伸缩与舒张就和肌联蛋白内部分子构象的解折叠-再折叠过程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人造折叠体的迅猛发展,使得在分子级别模拟弹性蛋白中的解折叠-再折叠构象变化成为可能。基于此,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种以喹啉衍生物为重复单元的螺旋寡聚物。这种喹啉螺旋表现出了对酸碱刺激响应的解折叠-再折叠行为,即向螺旋分子的溶液中加入酸时,其喹啉结构上的N原子会被质子化,从而破坏螺旋构象使其发生解折叠。相反地,当加入碱性溶液时,喹啉上的N原子发生去质子化,促使喹啉寡聚物由解折叠状态到折叠状态的转变。我们将偶氮苯基团修饰到这个螺旋寡聚物的N端,使其与α-环糊精(α-CD)在水溶液中复合,并进一步组装得到了规整的超分子囊泡结构。有趣的是,当通过改变pH来调节螺旋结构的解折叠-再折叠状态变化时,这种超分子囊泡并没有破裂而是发生尺寸大小的可逆变化,我们将其称之为“呼吸”囊泡。在这个过程中,囊泡的壁厚和通透性也随其尺寸的变化而发生可逆的变化。利用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我们可以清楚地观测到囊泡壁可逆的薄-厚变化,而且在不同pH下的荧光分子泄露实验,以及载药囊泡对癌细胞的MTT实验也很好地证明这一点。3.利用手性螺旋分子构建具有对映体选择性释放功能的超分子囊泡除了螺旋的通道性质以及构象的解折叠之外,另一个被学者们广泛关注和研究的特点就是螺旋的手性。通过共价连接的方式在螺旋分子的N端或者C端引入手性基团,可以诱导出单一的左手或右手螺旋出来。研究表明,许多单手性的螺旋结构具有独特的对映体识别和拆分功能。本章工作中,我们将(1S)-莰基修饰到含有偶氮苯基团的喹啉螺旋四聚体的N端,对其进行手性诱导,成功地得到了单一的左手螺旋结构。利用偶氮苯基团与α-CD的主客体识别作用,我们将这种客体螺旋分子与α-CD在水溶液中以等摩尔比混合并进行组装,制备出结构规整的超分子囊泡。我们发现,这种以单手性螺旋作为构筑基元的超分子囊泡表现出传统囊泡所不具备的对映体选择性释放功能。我们采用普萘洛尔(一种常见β-受体抑制剂)作为药物模型分子,以外消旋混合物的形式将其包埋到囊泡的内部并研究其释放行为。结果表明,囊泡内R型普萘洛尔要比其S型的异构体优先被渗透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囊泡壁上的左手螺旋客体分子对手性药物的选择性释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赵新[5](2019)在《微乳液—多糖超分子自组装多酚载体》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天然多酚药物芹菜素(apigenin,API)和姜黄素(curcumin,CUR)的密切关注,逐渐揭示出它们的一些新的药理作用,如抗炎、抗氧化、防癌以及抗病毒等,且因为它们无明显毒副作用的特点,更受到研究者们的青睐。但随着研究深入,发现API和CUR的类黄酮结构导致其水溶性极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智能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进一步展开,它们通常可以根据体内生理环境的变化,响应性的释放药物,进而起到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并降低副作用的功效。研究发现,微乳液作为一种纳米级自组装体用来递送药物,能提高药物的渗透性。天然多糖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及配伍性,广泛被用于食品和药品。本文将对微乳液-多糖超分子自组装体作为API和CUR载体的制备及性能展开研究,主要内容概括如下:首先,探究含环糊精微乳液作为API和CUR载体的制备及性能。通过溶剂冷冻干燥法制备了API/羟丙基-β-环糊精(API/HP-β-CD)包合物,并利用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粉末X射线衍射(Powder X-ray diffraction,PXRD)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等方法证实了1:1包合物的形成,并与CUR/HP-β-CD包合物对比研究。采用Tween 80/乙酸异戊酯/水体系构筑水包油(O/W)型微乳液,并在微乳液的外相水中引入HP-β-CD共同包载API,发现复合载体的油相内核,界面层和水相中的HP-β-CD能够共同增溶API。HP-β-CD的引入能够增加药物的缓释时间,并提高清除超氧阴离子的能力。采用不同油相(乙酸异戊酯,肉豆蔻酸异丙酯和葵花籽油)构筑的微乳液包载CUR,研究发现引入HP-β-CD的微乳液均能提高CUR的缓释时间和抗氧化能力,且以葵花籽油为油相的微乳液载体性能最好。进而,研究pH敏感的微乳液水凝胶作为API载体的制备及性能。采用Tween40/硬脂酸蔗糖酯(S1570)/椰子油/甘油/水体系形成的O/W型微乳液包载API,将其引入到结冷胶(gellan gum,GG)形成的水凝胶中从而制得API的微乳液水凝胶载体(API-Me-Gels)。体外释放研究发现,API-Me-Gels能够在酸性(pH 1.2)环境下缓释药物,而在弱碱性(pH 7.4)环境下快速释放药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FTIR手段证实酸性环境中的H+可以抵消结冷胶分子链上羧基的负电荷,从而减少分子链间的静电斥力,促进双螺旋结构的形成,增强水凝胶的网络结构,致使包载药物的微乳液滴难以从凝胶网络结构中扩散出来。而弱碱性环境则会加速水凝胶溶蚀,致使药物快速释放。体外释放动力学分析表明,在酸性条件下的药物释放是由菲克扩散控制机制,而弱碱性条件下的释放则是侵蚀控制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结冷胶,D-葡萄糖酸内酯(GDL)和透明质酸钠(HA)复配形成水凝胶,并引入包载CUR的O/W型微乳液得到CUR的微乳液复合水凝胶载体(CUR-Me-Gels),发现不同GG/GDL/HA复配比会影响CUR-Me-Gels的pH敏感范围,导致其不同pH下的释放行为不同。模拟体外胃肠道环境下的释放结果表明,CUR-Me-Gels对CUR具有pH控释性能。因此,研究所得的pH敏感微乳液水凝胶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疏水药物口服控释载体。最后,通过介观动力学(MesoDyn)和耗散粒子动力学(DPD)模拟的手段探究超分子自组装体的形成规律及动力学过程。首次提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97的介观模型,并利用MesoDyn模拟的方法成功预测了Brij 97/异丙醇/乙酸异戊酯/H2O四元体系中O/W型和双连续微乳液的结构转变,并通过计算体系有序参数和自由能密度的动态变化分析乳化剂/乙酸异戊酯和Brij97/醇质量比对微乳液的形成及粒径的影响,根据密度切面图分析得知,异丙醇,乙醇和1,2-丙二醇在油、水及界面层密度分布的不同导致微乳液粒径依次变大,这些预测均与实验结果相吻合。在此基础上,采用DPD模拟的方法成功模拟Brij97/H2O二元体系溶致液晶的形成及结构转变,并与实验相结合研究肉豆蔻酸异丙酯(IPM)含量对层状相液晶结构的影响。此外,采用DPD模拟方法研究了Tween 80/乙酸异戊酯/H2O三元体系微乳液的动态形成过程,并探究了水含量和表面活性剂/油质量比对微乳液粒径的影响,这些研究结果对构筑超分子自组装体用作药物载体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沈静林[6](2018)在《基于超分子自组装方法构筑发光有序聚集体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超分子自组装突破了传统的基于共价键作用的分子化学的研究领域,充分利用分子-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精确地调控并利用简单分子之间的非共价键作用(静电作用、氢键作用、主客体作用、π-π堆积作用等)制备有序聚集体,并且该聚集体的性质优于构筑基元之和,表现出单一构筑基元不具有的性质。目前,超分子化学已经和生物科学、材料科学、物理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成为构筑新型功能材料的重要手段。发光材料在光电设备、生物探针、分子传感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的新型发光材料,其克服了传统发光材料在聚集态发生荧光猝灭的性质,大大拓展了发光材料在固体薄膜、荧光粉等领域的应用,备受化学家和材料学家的广泛关注。在本文中,我们利用超分子自组装制备发光有序聚集体,这不仅可以充分发挥超分子自组装的灵活性,保留荧光分子的发光性质,并且可以有效利用有序聚集体本身具有的特性,使有序聚集体表现出丰富的功能性。我们研究了三种不同种类的发光分子:银纳米簇、含π共轭结构表面活性剂和染料分子,通过超分子自组装的手段将其组装成有序聚集体,揭示其组装机理、聚集结构、并研究发光聚集体的性质及其应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超分子自组装的概念、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静电自组装和主客体自组装;介绍了有序聚集体的常见类型,尤其是囊泡和凝胶这两种聚集体;综述了 AIE的发展历程及AIE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详细介绍了含有π共轭结构和金属纳米簇这两种AIE分子的研究现状及AIE材料的应用;最后引出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使用了一种银纳米簇(Ag6-NCs),研究其在不同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由于Ag6-NCs在水中的溶解度高,无法聚集,我们通过改变溶剂极性的方式,将其溶解在极性较小的溶剂中,如二甲基亚砜(DMSO)、乙二醇(EG)、甲醇(MeOH)、乙腈(CH3CN),通过有效地调节Ag6-NCs的两亲性从而诱导其聚集。在以上有机溶剂中,Ag6-NCs可以自聚集形成发光颜色不同的多层囊泡结构,该荧光囊泡可以选择性地检测Fe3+。此外,将Ag6-NCs进一步质子化得到Ag6-H-NCs。Ag6-H-NCs在非质子型溶剂中(DMSO,CH3CN)依然保持了多层囊泡的结构,但是在质子型溶剂中(EG,MeOH)由于溶剂桥联的氢键作用具有方向性,诱导其聚集形成了超长超细的纤维状结构。此外,在水中,Ag6-H-NCs可以组装形成超高含水量的可修复凝胶。该工作首次报道了溶剂桥联的氢键作用在金属纳米簇自组装中的关键作用,这对于以后金属纳米簇的组装行为研究具有指导意义。第三部分,Ag6-NCs在水中以单分子分散状态存在,发生了荧光猝灭,这大大限制了其在水体系中的应用。我们使用了高聚物聚乙烯亚胺(PEI)和Ag6-NCs共组装,通过对比研究不同分子量的PEI与Ag6-NCs组装行为,筛选出性能最好的最高分子量的PEI,详细研究其和Ag6-NCs组装行为。研究发现,分子间的静电作用可以将水溶性的银纳米簇(Ag6-NCs)固定在PEI链上,这大大限制了 Ag6-NCs配体的分子内振动,从而诱导其发光。并且,由于体系中的静电作用和氢键作用,Ag-NCs/PEI可以形成超两亲分子,并且在不同的环境下可以进一步自组装形成荧光纳米球和荧光纳米囊泡。该荧光纳米囊泡表现出良好的pH值响应性,这在药物缓释方面有潜在的应用。第四部分,研究了 α-环糊精(α-CD)和表面活性剂Tyloxapol通过主客体作用,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进行超分子自组装形成凝胶。Tyloxapol分子在聚集状态下可以抑制分子中苯环的旋转,使相邻苯环之间的π-π作用增强,表现出AIE性质。α-CD/Tyloxapol共组装形成的凝胶依然保留了荧光性质,并且该凝胶表现出对温度和甲醛分子的响应性,可以实现凝胶-溶胶的转变。该荧光凝胶在室内甲醛检测和温度传感器方面有潜在的应用。第五部分,研究了简单表面活性剂分子和染料分子之间的离子自组装行为,成功构筑了巨型囊泡,并进一步研究了该巨型囊泡的性能。本章第一节,使用简单的咪唑类表面活性剂(C14mimBr)和带相反电荷的染料酸性橙(AO),适当地调节体系中的疏水作用、氢键作用和π-π堆积作用,可以使C14mimBr/AO聚集形成囊泡状结构,该囊泡可以进一步生长为尺寸在1~10 μm的巨型囊泡。并且,由于组装过程中抑制了染料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这诱导了荧光的产生。以该囊泡为模板,成功制备了 Ag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并且研究了该囊泡在碳量子点装载、释放方面的应用,说明其在物质输送方面有很好的应用。本章第二节,使用了 C14mimBr和另一种带相反电荷的染料甲基橙(MO)也成功制备了巨型的荧光囊泡。由于染料MO具有良好的pH响应性,调节体系的pH值可以有效地调节体系的荧光性质,并得到不同结构的聚集体,如多面体状、纳米花状和片状结构。此外,巨型囊泡表现出良好的热致液晶的性质。该研究在荧光分子开关、pH检测方面有潜在的应用。
乔善鹏[7](2018)在《基于超分子组装策略构建多尺度纳米酶材料》文中研究说明天然酶是生物进化的杰出作品,绝大部分天然酶都由蛋白质为框架主体,并包含催化中心和催化口袋。部分特殊的天然酶具有催化辅基。天然酶能有效的催化反应的进行并诱导生物体内绝大部分的生化反应。然而,由于价格高昂、制备提纯繁琐、容易失活、回收重复利用性差等缺点,使得天然酶在实际应用中很受限制。作为一种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的功能性纳米材料,纳米酶可以模拟天然酶的生物催化效应,又可以克服天然酶的在实际应用方面的缺点。因此,纳米酶被广泛的应用于如污染物处理、战剂分解、物质检测、催化生产、新型能源、生物医学等方面。可以说纳米酶的发现与制备,极大程度的满足人们生产生活中对催化材料的需求,并为抑菌抗感染、抗癌、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新型药物开发等当今人们面临的医学健康难题提出了相对可行的解决策略。因此,纳米酶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近年来,有关纳米酶的报道层出不穷,合成制备纳米酶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总结目前人们制备纳米酶的方法主要分为三大类。1.利用具有天然酶活力的纳米材料制备纳米酶。其中典型的如金属纳米材料、碳材料、金属化合物纳米材料、以及复合纳米材料,它们通过材料本身的表面及界面效应、电子传递能力、氧化还原性质等实现催化。2.模拟天然酶催化中心制备纳米酶材料。效仿天然酶的催化机制,人们通过模拟催化中心或将催化中心负载到合适的载体上制备纳米酶。常见的载体如碳材料、纳米化合物、生物大分子等等。载体的功能基团、电子传递能力、所提供的微环境都会对催化中心的催化能力产生影响。3.人工制备稳定的天然酶。利用包覆、原位矿化、原位聚合等方法,人们可以在不稳定的天然酶表面合成“保护壳”,有效的减少天然酶蛋白质框架的消解、变性以及催化口袋的破坏,从而得到更强韧的纳米酶。纳米酶制备方法的开发不仅能加深我们对天然酶的理解,更推动了纳米酶的发展和利用。超分子组装指在非共价键超分子作用力的驱动下形成的多分子聚集体。超分子作用力十分广泛,包含亲疏水、静电、主客体、金属离子配位、氢键、范德华力、π-π堆积相互作用力等。超分子组装也普遍存在,如生物体中骨骼、肌肉纤维、细胞膜、细胞器、微管等等。人们在超分子组装领域主要探索将特定组分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组装成有序的超分子结构。所形成的超分子组装体可以表现出较单个分子更卓越的性质。不仅如此,由于超分子组装还具有单体富集、易修饰、易制备、可回收、可自愈、可逆以及刺激响应等特点,所制备的超分子组装体可具有多维度的精细结构、可控的表面微环境、环境响应性等等。人们已经报道了具有各式形貌和功能的超分子组装体。因此,超分子组装不仅具有制备传统纳米酶材料的潜力,还能为将来制备更高活力和智能型的纳米酶提供策略。本文主要研究致力于利用不同的超分子驱动力构建结构精密的框架,通过原位矿化和共组装的方法引入催化中心,探索一种利用超分子组装策略构建纳米酶的普适性方法。具体来讲,我们选用蛋白质生物大分子和有机小分子为组装基元,利用多肽coiled-coil相互作用,金属离子配合以及亲疏水组装策略成功构建了一维、二维和三维结构精密的纳米酶材料。1.基于coiled-coil超分子作用构建一维银纳米颗粒-蛋白质组装体纳米酶超分子组装形成的精密纳米结构和聚集效应使得单体的活动受限并具有较高的局部浓度。这些特点会使由超分子组装策略构建的纳米酶具有优秀的稳定性和较高的活力。在本章中,我们尝试以coiled-coil组装策略构建一种一维的纳米酶。首先,我们通过从头设计coiled-coil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和长度保证coiled-coil多肽的组装形式和结合强度。将coiled-coil融合到Smac/DIABOL的C末端后,Smac蛋白可在coiled-coil的驱动下形成稳定的一维的纳米结构。同时,作为一种表面羧基异常丰富的蛋白质,Smac可以有效的吸附贵金属Ag离子。利用生物矿化的方法,我们最终成功制备得到了一维银纳米颗粒-蛋白质组装体纳米酶复合物。我们通过电子显微镜技术观测到了一维的蛋白质纳米线和最终的一维银纳米颗粒-蛋白质组装体纳米酶。研究还表明,一维纳米酶比传统方法制备的Ag纳米酶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更好的稳定性。这有赖于组装策略所带来的致密结构和较高的局部纳米粒子浓度,同时,蛋白质表面还提供了有利于催化的微环境以及更好的溶解性,进一步提升了一维纳米酶的性质。这一工作为制备具有高活性、良好水溶性的金属及金属化合物纳米酶提供有效的策略。2.基于金属离子螯合超分子作用构建二维SOD纳米酶随着对纳米酶的开发与研究,人们发现许多纳米酶之所以能展现其活力与相应金属离子息息相关。同时,作为一种特异、强力、可逆的超分子作用力,金属离子配合作用可以通过精确设计实现从小分子配合纳米笼到蛋白质为基元的多维规整纳米结构的构筑。展现了金属离子配合作用在制备规整组装结构上魅力。因此,继上一部分设计利用coiled-coil超分子作用力构建了一维的纳米酶之后,本章中我们利用精细可控的金属配合超分子作用力构建更为致密的二维纳米酶材料。首先利用蛋白质定点突变的方式,我们在Smac二聚体蛋白上设计四个Zn离子配合位点,它们呈四边形分布。Smac蛋白可以在Zn离子配合驱动下沿两个方向延伸形成二维材料。通过掺入具有氧化还原能力的Cu离子进行组装,我们成功得到了具有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二维纳米酶材料。电镜测试证实了我们对于二维材料的设计并观察到了致密二维材料的形成。在掺入铜离子组装后,我们观察到结构类似的二维纳米酶材料,此材料表现出抑制氧自由基产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这说明我们成功利用金属配合超分子作用力构建了二维纳米酶材料。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在85摄氏度仍不会改变,而此时蛋白基元的信号几乎消失,说明此材料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此外,二维纳米材料还表现出一定的变性剂稳定性。纳米材料十分优秀的稳定性是由于蛋白基元的致密规整排列所致。本章工作向我们展示利用超分子组装构建二维纳米酶的可行性,并为制备以金属离子为催化中心的稳定纳米酶提供值得借鉴的思路。3.基于超两亲超分子共组装策略构建三维HRP纳米酶环糊精是一系列水溶的环状低聚糖的总称,早期应用于无毒添加剂或共价修饰的小分子催化剂。虽然溶于水,环糊精却具有疏水空腔,它可通过疏水作用和尺寸选择与客体分子特异性地结合,是被人们较早发现的一种主体分子。伴随着基于环糊精的主客体组装和超两亲分子的发展,具有多尺度(如线、囊泡、纳米管、片层等)形貌以及响应型的材料被相继报道。展示了环糊精超双亲分子在材料制备上的潜力。在我们成功构建了一维、二维纳米酶的基础上,我们制备一种维度更高、酶学性质更优秀以及稳定性更好的纳米酶。本章中,通过共价修饰的方法,我们将天然HRP催化中心相关的血红素(Hemin)和组氨酸(Histidine)分子分别修饰到环糊精上。与客体疏水分子复合后,两种超两亲分子可在水溶液中共组装形成稳定的三维管状HRP纳米酶。这种利用超两亲分子组装策略构建纳米酶的方法不但简单,还使纳米酶具有与天然HRP一样的反应微环境,表现出优秀的HRP催化活性。与天然HRP相比,超两亲纳米酶具有更快的反应速率、更好的热稳定和p H稳定、更高的过氧化氢容忍度以及优秀储存能力等优点。基于超双亲纳米酶的稳定性,我们将其应用到葡萄糖检测和检测试纸的制备。本章工作展现利用亲疏水超分子组装策略构建稳定纳米酶的适用方法,并为模拟构建天然酶催化中心微环境从而有效提高纳米酶催化效率提供思路。
耿慧敏[8](2017)在《二肽及环二肽基小分子凝胶因子的合成与凝胶化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小分子或有机凝胶通常是指小分子凝胶因子分子借助自身结构所产生的氢键、π-π堆积、范德华力和静电作用力、亲疏水作用等超分子作用力进行自组装形成三维纤维网络结构,进而固定大量溶剂分子所形成的宏观凝胶。因此,超分子作用力赋予了小分子凝胶对外界刺激,如p H值、温度、酶、超声等的响应性,使其在纳米材料、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的支架材料、化学传感器以及废水中污染物回收处理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而环二肽及其衍生物凭借自身结构的多样性、生物相容性和酶解稳定性以及骨架环中两个酰胺键易于形成一维定向氢键的特性,成为设计与合成小分子凝胶因子的理想原料。因此,开展其作为小分子凝胶因子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首先合成赖氨酸环二肽,然后利用带疏水保护基团的半胱氨酸对赖氨酸环二肽进行结构修饰,得到一系列小分子凝胶因子。凝胶化测试结果表明,引入的Fmoc基团因其平面共轭结构有利于分子的π-π堆积,而Trt的空间立体结构不利于其自组装,巯基转化为二硫键对分子构型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所形成凝胶的强度。SEM和TEM观察可见凝胶内部形成三维纤维状网络;红外、荧光、圆二色谱分析结果显示环二肽酰胺键间形成的氢键以及Fmoc之间的堆积作用是驱动凝胶形成的主要动力。部分凝胶因子能选择性凝胶水中有机溶剂。与此同时,部分干胶样品可以高效快速吸附水中多种染料,且随温度升高,吸附能力增强。随后,在制备赖氨酸-谷氨酸环二肽过程中,观察到中间体二肽分子在溶剂中不仅能形成热可逆凝胶,而且在超声作用下可快速凝胶化。凝胶化测试结果表明,与Boc基团相比,Fmoc基团的存在使分子间作用力更强,更有利于分子的自组装。超声作用能促使分子更加有序堆积,从而改变凝胶微观内部形貌,提高凝胶宏观透明度,缩短凝胶化时间,降低最低凝胶浓度。含Fmoc的单肽赖氨酸凝胶因子在超声诱导下形成的凝胶具有触变性,当在强烈的外部剪切力作用下,范德华力和分子间氢键作用被部分破坏,三维纤维网络坍塌变为一些小的聚集体,凝胶变稀,再次将凝胶静置,受到破坏的物理作用力能自动恢复,凝胶再生。将上述赖氨酸-谷氨酸二肽中间体进一步缩合环化,形成赖氨酸-谷氨酸环二肽。通过引入不同基团调控环二肽分子的亲疏水性,发现如果氨基上引入Fmoc后,该环二肽中仍含有一个裸露的COOH,能在PBS缓冲溶液中能形成稳定的水凝胶。对该水凝胶干胶XRD谱图解析得知其是以双分子层方式进行自组装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而且细胞毒性测试显示在低浓度时具有生物相容性。如果羧基上引入OtBu,裸露出氨基,这时环二肽分子具有强的凝胶化能力,几乎能凝胶所有的测试有机溶剂,并且在丙酮之中可以实现凝胶-凝胶转变,原位生成席夫碱,导致凝胶随时间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凝胶因子的凝胶能力不仅与凝胶因子分子之间产生的非共价键作用能力有关,还与凝胶因子分子与溶剂的相互作用相关。为此,尝试选取Hansen溶度参数来衡量溶剂与凝胶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依据Stefanis提出的基团贡献法计算78种环二肽凝胶因子的Hansen溶度参数,通过建立一维模型、Teas模型和三维Hansen空间,计算并判断了这些凝胶因子的凝胶化能力。
孙贺略[9](2017)在《基于环糊精衍生物的分子组装及其光控行为研究》文中指出超分子化学作为一门涉及化学、生物、材料、环境以及信息等众多领域的交叉学科,自问世以来一直倍受青睐。其研究核心为分子识别和分子组装。而其中通过非共价键将分子模块组装成高度有序、具有特定功能的组装体是广大超分子化学家为之奋斗的目标。在本论文中,利用阴离子环糊精、偶氮苯桥联环糊精及偶氮苯桥联二茂铁构筑了新颖的超分子体系,并对其功能进行了探究;具体内容如下:(1)简要介绍了超分子化学和环糊精的概况,并对离子型环糊精和偶氮苯类衍生物在超分子化学研究中的进展进行了归纳。(2)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羧酸修饰环糊精,并研究了它们对阳离子两亲分子的诱导聚集行为,发现静电相互作用和多电荷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此构筑了一种稳定的纳米粒子并实现了对模型药物分子的包载和缓慢释放。(3)设计合成了偶氮苯桥联全甲基化β-环糊精,利用其顺反异构体在构型上的差异与两亲卟啉分子通过二级组装分别构筑了纳米管和纳米胶束,并通过光照首次实现了两种具有不同形貌组装体的相互转换。(4)进一步研究了偶氮苯桥联全甲基化β-环糊精顺反异构体在不同溶剂中的构型,探究了其顺反异构体与四羧基卟啉的键合行为和组装行为;成功实现了光转换的纳米粒子和纳米线。(5)设计合成了金刚烷修饰的苯丙氨酸二肽和偶氮苯桥联的β-环糊精,基于二肽类分子的组装特性,金刚烷修饰苯丙氨酸二肽自组装成纳米纤维;利用金刚烷与β-环糊精的键合,顺式和反式构型的偶氮苯桥联的β-环糊精的加入将纳米纤维分别转化为一维纳米管和二维纳米片,并且两种不同维度的组装体可以在不同波长的光照下进行可逆、往复的转换。(6)设计合成了偶氮苯桥联的二茂铁,与α-环糊精构筑了光响应的准[2]轮烷,利用葫芦[7]脲与二茂铁的超强键合进一步构筑了杂[4]准轮烷,其对光照和高温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因此其可以被认定为[2]轮烷。基于此,利用大环分子通过非共价键进行封端的策略将拓宽轮烷的构筑方法。
戚美微,黄卫,肖谷雨,朱新远,高超,周永丰[10](2017)在《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和自组装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超支化聚合物作为树形聚合物的一种,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受到了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简要总结了研究者们在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组装及应用方面的部分工作成果.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介绍了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超支化聚合物多维多尺度的自组装结构和组装机理,包括纳米球形胶束,纳米、微米级囊泡,大的复合囊泡,纳米纤维,纳米、微米及宏观管和多孔膜等;第三部分介绍了超支化聚合物在生物医药、细胞模拟及纳米粒子模拟制备等方面的应用.
二、DPH-环糊精纳米管状聚集体的计算机模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PH-环糊精纳米管状聚集体的计算机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智能超分子水凝胶的制备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分子化学和分子自组装 |
1.2 超分子水凝胶 |
1.3 超分子水凝胶刺激响应性能 |
1.3.1 温度响应型水凝胶 |
1.3.2 光响应型水凝胶 |
1.3.3 pH响应型水凝胶 |
1.3.4 化学响应型水凝胶 |
1.3.5 多重刺激响应型水凝胶 |
1.4 刺激响应超分子水凝胶的应用 |
1.4.1 传感器 |
1.4.2 药物传递 |
1.4.3 软体制动器 |
1.5 小结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偶氮苯结构单元的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 |
2.2.2 凝胶因子的合成 |
2.2.3 ADPMA凝胶和ADPSA自组装体的制备 |
2.2.4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ADPMA与ADPSA的自组装 |
2.3.2 ADPMA凝胶形成机理 |
2.3.3 ADPMA组装体的光响应性能 |
2.4 小结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有机/无机超分子共组装的荧光印刷水凝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 |
3.2.2 分子设计与合成 |
3.2.3 自组装体系的制备 |
3.2.4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S~(TEA)的自组装 |
3.3.2 CS~(TEA)/CB和CS~(TEA)/β-CD组装 |
3.3.3 CS~(TEA)Lap,CS~(TEA)/CB/Lap和CS~(TEA)/β-CD/L ap组装 |
3.3.4 组装体系的光响应性 |
3.3.5 水凝胶的荧光印刷 |
3.4 小结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β-环糊精的芳香族有机蒸气响应水凝胶的制备和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 |
4.2.2 β-环糊精及其复合凝胶制备 |
4.2.3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β-环糊精自组装行为 |
4.3.2 β-环糊精凝胶的有机蒸气响应性能 |
4.3.3 β-环糊精凝胶有机蒸气响应机理 |
4.3.4 β-环糊精凝胶对混合有机蒸气的响应及选择性 |
4.3.5 β-环糊精凝胶的可能应用 |
4.3.6 β-环糊精/锂皂石复合水凝胶 |
4.4 小结 |
4.5 参考文献 |
论文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基于界面组装策略构建蛋白质仿生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蛋白质自组装 |
1.1.1 超分子作用驱动蛋白质自组装 |
1.1.2 共价蛋白质自组装 |
1.1.3 蛋白质的折叠与解折叠 |
1.1.4 蛋白质组装体的应用 |
1.2 界面自组装 |
1.2.1 界面自组装的机理及稳定性 |
1.2.2 界面自组装构建囊泡结构 |
1.2.3 界面自组装构建膜结构 |
1.2.4 界面自组装的应用 |
1.3 光捕获系统 |
1.3.1 概述 |
1.3.2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
1.3.3 天然光捕获系统 |
1.3.4 以蛋白质组装体为基础构筑的人工光捕获系统 |
1.4 刺激响应性囊泡 |
1.4.1 概述 |
1.4.2 生物或化学刺激响应性囊泡 |
1.4.3 物理刺激响应性囊泡 |
1.5 抗菌系统 |
1.5.1 概述 |
1.5.2 抗菌机制 |
1.5.3 以生物功能化的纳米材料为基础的抗菌系统 |
1.6 立论依据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蛋白质囊泡结构构建呼吸囊泡 |
2.1 序言 |
2.2 实验器材 |
2.2.1 主要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蛋白质的组装方法 |
2.3.2 BSA的折叠与解折叠 |
2.3.3 组装体的表征测试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组装过程的分析 |
2.4.2 蛋白质呼吸囊泡的构建 |
2.4.3 模拟水母呼吸的过程 |
2.4.4 蛋白质囊泡通透性的调控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蛋白质囊泡构建光捕获系统 |
3.1 序言 |
3.2 实验器材 |
3.2.1 主要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BSA的修饰 |
3.3.2 蛋白质的组装方法 |
3.3.3 组装体的表征测试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组装过程的分析 |
3.4.2 组装体形貌的表征 |
3.4.3 组装体大小的调控 |
3.4.4 基于蛋白质囊泡光捕获系统的构建 |
3.4.5 能量传递的开关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界面组装方式构建高效蛋白质抗菌材料 |
4.1 序言 |
4.2 实验器材 |
4.2.1 主要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天然酶的修饰 |
4.3.2 天然酶的组装方法 |
4.3.3 组装体的表征测试方法 |
4.3.4 细菌培养及形貌表征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组装过程的分析及组装体形貌的表征 |
4.4.2 组装体的抗菌活性 |
4.4.3 组装体的酶活性质 |
4.4.4 组装体抗菌活性的开关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作者简介及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碳纳米管对河流底泥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行为及生态毒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碳纳米管概述 |
1.2.1 碳纳米管的发现 |
1.2.2 碳纳米管的结构 |
1.2.3 碳纳米管的性质 |
1.2.4 碳纳米管的制备 |
1.2.5 碳纳米管的应用 |
1.3 环境中碳纳米管的来源与分布 |
1.3.1 环境中碳纳米管的来源 |
1.3.2 环境中碳纳米管的分布 |
1.4 碳纳米管的环境行为 |
1.4.1 碳纳米管在水环境中的聚集与分散 |
1.4.2 碳纳米管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 |
1.4.3 碳纳米管的自然转化 |
1.4.4 碳纳米管的生物累积与毒性 |
1.5 碳纳米管对污染物的吸附 |
1.5.1 碳纳米管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 |
1.5.2 碳纳米管对重金属的吸附 |
1.6 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碳纳米管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河流底泥中迁移行为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吸附实验 |
2.2.3 柱实验 |
2.2.4 数据分析与模拟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底泥和碳纳米管的表征 |
2.3.2 碳纳米管对底泥吸附SDBS的影响 |
2.3.3 碳纳米管对底泥中SDBS迁移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碳纳米管对菲污染河流底泥的植物毒性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吸附实验 |
3.2.3 碳纳米管处理底泥的实验设置 |
3.2.4 底泥释放出的菲的测定 |
3.2.5 早期萌芽植物毒性实验 |
3.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底泥和碳纳米管的表征 |
3.3.2 碳纳米管对底泥吸附菲的影响 |
3.3.3 碳纳米管对菲污染底泥植物毒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碳纳米管对2,4-二氯酚污染河流底泥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吸附实验 |
4.2.3 碳纳米管处理底泥的实验设置 |
4.2.4 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测定 |
4.2.5 DNA提取和16S rRNA基因测序 |
4.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底泥和碳纳米管的基本理化性质 |
4.3.2 碳纳米管对底泥吸附2,4-DCP的影响 |
4.3.3 碳纳米管对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
4.3.4 碳纳米管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碳纳米管对菲污染底泥中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碳纳米管处理底泥的实验设置 |
5.2.3 Biolog ECO微孔板实验 |
5.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底泥和碳纳米管的基本理化性质 |
5.3.2 微生物活性与多样性指数 |
5.3.3 自组织映射分析 |
5.3.4 主成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不同功能化碳纳米管对河流底泥中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碳纳米管处理底泥的实验设置 |
6.2.3 Biolog ECO微孔板实验 |
6.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底泥和碳纳米管的表征 |
6.3.2 微生物活性与多样性指数 |
6.3.3 热图分析 |
6.3.4 主成分分析 |
6.3.5 相似性分析 |
6.3.6 功能化影响碳纳米管对底泥微生物毒性的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发明专利 |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
附录 D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致谢 |
(4)基于人造螺旋分子构建功能化超分子组装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螺旋结构概述 |
1.1.1 螺旋结构的种类 |
1.1.2 形成螺旋构象的驱动力 |
1.1.3 螺旋分子的解折叠-再折叠行为 |
1.1.4 螺旋结构的表征手段 |
1.2 螺旋结构的功能与应用 |
1.2.1 分子识别 |
1.2.2 离子通道 |
1.2.3 手性分离 |
1.2.4 不对称催化 |
1.2.5 分子机器 |
1.3 超分子化学 |
1.3.1 非共价作用力 |
1.3.2 自组装 |
1.4 本论文的立论依据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吡啶-哒嗪螺旋寡聚物的超分子离子通道 |
2.1 序言 |
2.2 实验器材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吡啶-哒嗪螺旋寡聚物的设计 |
2.3.2 吡啶-哒嗪螺旋寡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螺旋寡聚物的结构分析 |
2.4.2 螺旋寡聚物自组装行为研究 |
2.4.3 螺旋寡聚物对碱金属离子的识别 |
2.4.4 螺旋通道对离子的跨膜传输 |
2.4.5 螺旋寡聚物对离子可控释放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利用可折叠的喹啉螺旋寡聚物构建pH响应型呼吸囊泡 |
3.1 序言 |
3.2 实验器材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螺旋型超双亲组装基元的设计 |
3.3.2 喹啉螺旋寡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
3.3.3 超分子囊泡的制备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喹啉螺旋寡聚物的结构分析 |
3.4.2 喹啉螺旋客体分子与环糊精组装行为研究 |
3.4.3 超分子囊泡的形貌以及呼吸行为研究 |
3.4.4 超分子囊泡的光敏性研究 |
3.4.5 利用呼吸囊泡作为抗癌药物载体的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利用手性螺旋分子构建具有对映体选择性释放功能的超分子囊泡 |
4.1 序言 |
4.2 实验器材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手性螺旋客体分子的设计 |
4.3.2 手性螺旋客体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
4.3.3 基于单手性螺旋的超分子囊泡的制备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手性客体分子的结构分析 |
4.4.2 超分子囊泡的形貌分析 |
4.4.3 超分子囊泡的光敏性研究 |
4.4.4 超分子囊泡的对映体选择性释放行为分析 |
4.4.5 环糊精对手性小分子的识别 |
4.4.6 组装体的细胞毒性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作者简介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微乳液—多糖超分子自组装多酚载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微乳液 |
1.2 天然多糖 |
1.2.1 环糊精 |
1.2.2 结冷胶 |
1.2.3 透明质酸 |
1.3 多糖-自组装体药物递送系统 |
1.3.1 胶束-多糖载体 |
1.3.2 微乳液-多糖载体 |
1.3.3 纳米乳液-多糖载体 |
1.4 自组装行为研究 |
1.4.1 介观动力学(Mesodyn)模拟 |
1.4.2 耗散粒子动力学(DPD)模拟 |
1.4.3 自组装药物载体的介观行为 |
1.5 本文的工作意义和主要内容 |
1.5.1 本文的工作意义 |
1.5.2 本文的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含环糊精微乳液作为芹菜素/姜黄素载体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API和 CUR含量的测定 |
2.2.3 API/HP-β-CD、CUR/HP-β-CD包合物的制备 |
2.2.4 API/HP-β-CD包合物的表征 |
2.2.5 CUR/HP-β-CD包合物的表征 |
2.2.6 相图的绘制 |
2.2.7 API/HP-β-CD/Me和 CUR/HP-β-CD/Me载体的制备 |
2.2.8 体外释放研究 |
2.2.9 体外抗氧化研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API/HP-β-CD包合物的形成 |
2.3.2 CUR/HP-β-CD包合物的形成 |
2.3.3 相行为 |
2.3.4 API/HP-β-CD/Me的载药性能 |
2.3.5 API/HP-β-CD/Me体外释放性能 |
2.3.6 API/HP-β-CD/Me抗氧化性能 |
2.3.7 CUR/HP-β-CD/Me |
2.3.8 CUR/HP-β-CD/Me体外释放性能 |
2.3.9 CUR/HP-β-CD/Me抗氧化性能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3章 pH敏感的微乳液-结冷胶水凝胶作为芹菜素载体的制备、表征及体外释药行为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拟三元相图的绘制 |
3.2.3 微乳液-结冷胶凝胶相图的绘制 |
3.2.4 API-Me-Gels的制备 |
3.2.5 pH敏感API-Me-Gels的表征 |
3.2.6 体外释放研究 |
3.2.7 药物释放动力学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相行为及微乳液形成 |
3.3.2 微乳液-结冷胶凝胶行为 |
3.3.3 API-Me-Gels的 pH敏感性 |
3.3.4 体外释放行为 |
3.3.5 释放动力学 |
3.3.6 API-Me-Gels的 pH控释行为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4章 pH敏感的微乳液-互穿水凝胶作为姜黄素载体的制备、表征及体外释药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GG/HA凝胶相图的绘制 |
4.2.3 CUR载体的制备 |
4.2.4 CUR载体的表征 |
4.2.5 体外释放及动力学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凝胶相行为 |
4.3.2 CUR-Me-Gels载体 |
4.3.3 CUR-Mc-Gels载体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5章 MesoDyn模拟药用微乳液的形成规律及动力学行为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MesoDyn模拟方法和参数 |
5.2.3 微乳液的制备及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MesoDyn模拟Brij97/异丙醇/乙酸异戊酯/H2O体系相行为 |
5.3.2 水含量的影响 |
5.3.3 K的影响 |
5.3.4 Km的影响 |
5.3.5 醇结构的影响 |
5.3.6 油结构的影响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6章 DPD模拟表面活性剂自组装体的形成及结构转变规律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仪器与试剂 |
6.2.2 DPD模拟方法和参数 |
6.2.3 样品组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基于Tween80 形成的微乳液 |
6.3.2 基于Brji97 形成的溶致液晶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作者在硕博连读期间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6)基于超分子自组装方法构筑发光有序聚集体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分子自组装 |
1.1.1 静电作用 |
1.1.2 主-客体作用 |
1.2 有序聚集体 |
1.2.1 凝胶 |
1.2.2 囊泡 |
1.3 聚集诱导发光(AIE) |
1.3.1 含有π共轭结构的AIE分子 |
1.3.2 金属纳米簇 |
1.3.3 AIE材料的应用 |
1.4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水溶性银纳米簇的自组装:超分子结构的形成和形貌演变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Ag_6-NCs的合成 |
2.2.3 Ag_6-H-NCs的合成 |
2.2.4 实验方法和表征手段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Ag_6-NCs在不同溶剂中的自组装 |
2.3.2 Ag_6-H-NCs在不同溶剂中的聚集行为 |
2.3.3 自愈合Ag_6-H-NCs水凝胶的形成 |
2.3.4 荧光囊泡用于检测Fe~(3+)的应用研究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银纳米簇和聚乙烯亚胺共组装构筑的具有pH响应和聚集诱导发光现象的纳米囊泡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样品配制 |
3.2.3 实验方法和表征手段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Ag_6-NCs/PEI相行为 |
3.3.2 超分子组装体的AIE性质 |
3.3.3 纳米囊泡的pH响应性 |
3.3.4 荧光囊泡对Al~(3+)的选择性检测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环糊精/Tyloxapol主客体作用构筑的荧光水凝胶及其多重响应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方法和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相行为 |
4.3.2 微观结构 |
4.3.3 荧光现象 |
4.3.4 XRD分析,~1HNMR,FT-IR光谱和流变性能 |
4.3.5 α-CD/Tyloxapol凝胶的多重响应性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离子自组装方法构筑的巨型囊泡及其性质研究 |
引言 |
第一节 AO/C_(14)minBr构筑的巨型囊泡用于智能微型载体和微型反应器 |
5.1.1 实验部分 |
5.1.2 结果与讨论 |
5.1.3 本节小结 |
第二节 MO/C_(14)mimBr构筑的pH响应性类固体囊泡及其性质研究 |
5.2.1 实验部分 |
5.2.2 结果与讨论 |
5.2.3 本节小结 |
参考文献 |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附录 |
附件 |
(7)基于超分子组装策略构建多尺度纳米酶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纳米酶 |
1.2.1 利用具有天然酶催化性质的材料制备纳米酶 |
1.2.2 模拟/负载天然酶催化中心构建纳米酶 |
1.2.3 稳定天然酶制备纳米酶 |
1.3 超分子组装策略 |
1.3.1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组装策略 |
1.3.2 库仑力组装策略 |
1.3.3 金属离子配合组装策略 |
1.3.4 π共轭组装策略 |
1.3.5 主客体组装策略 |
1.3.6 亲疏水组装策略 |
1.4 立论依据 |
1.5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coiled-coil超分子作用构建一维银纳米颗粒-蛋白质组装体纳米酶 |
2.1 序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融合蛋白的构建、表达及纯化 |
2.2.3 Coiled-coil驱动的蛋白质组装体的表征 |
2.2.4 AgNPs-蛋白质组装体纳米酶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
2.2.5 银纳米粒子-蛋白质组装体纳米酶复合物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Smac-CCE和Smac-CCK的构建、表达及纯化 |
2.3.2 Coiled-coil驱动的蛋白质组装体的表征 |
2.3.3 AgNPs-蛋白质组装体纳米酶复合物的表征 |
2.3.4 AgNPs-蛋白质组装体纳米酶复合物酶学性质的表征. |
2.3.5 AgNPs-蛋白质组装体纳米酶复合物的稳定性和循环利用性 |
2.4 本章小结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金属螯合超分子作用构建二维SOD纳米酶 |
3.1 序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3 Zn离子螯合驱动的蛋白质组装体的表征 |
3.2.4 Cu离子掺杂的二维CuZnSOD纳米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SMAC-Mutation5-Stop(SM5S)的表达与纯化 |
3.3.2 Zn离子螯合驱动蛋白质组装体的表征 |
3.3.3 Cu离子掺杂二维CuZnSOD纳米酶的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超两亲超分子共组装策略构建三维HRP纳米酶 |
4.1 序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3 超双亲HRP纳米酶的制备与表征 |
4.2.4 利用超双亲HRP纳米酶构建葡萄糖生物传感系统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超双亲HRP纳米酶的表征 |
4.3.2 超双亲HRP纳米酶稳定性的表征 |
4.3.3 超双亲HRP纳米酶用于葡萄糖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4.5 参考文献 |
结论 |
作者简介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二肽及环二肽基小分子凝胶因子的合成与凝胶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超分子自组装 |
1.2 超分子凝胶 |
1.3 小分子凝胶 |
1.3.1 小分子凝胶的分类 |
1.3.2 小分子凝胶的制备及刺激响应性 |
1.3.3 小分子凝胶的表征手段 |
1.3.4 小分子凝胶的应用 |
1.4 溶度参数在超分子凝胶中的应用 |
1.4.1 溶度参数简介 |
1.4.2 Hansen溶度参数在凝胶化能力预测中的应用 |
1.5 环二肽基凝胶因子的研究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7 参考文献 |
第2章 半胱氨酸修饰赖氨酸环二肽合成对称四肽及其凝胶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药品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合成部分 |
2.2.3.1 Cyclo(L-Lys-L-Lys)·2HBr的制备 |
2.2.3.2 Fmoc-Cys(Trt)-cyclo(L-Lys-L-Lys)-Cys(Trt)-Fmoc的制备 |
2.2.3.3 Cys(Trt)-cyclo(L-Lys-L-Lys)-Cys(Trt)的制备 |
2.2.3.4 Fmoc-Cys-cyclo(L-Lys-L-Lys)-Cys-Fmoc的制备 |
2.2.3.5 Cyclo(Fmoc-Cys-cyclo(L-Lys-L-Lys)-Cys-Fmoc)的制备 |
2.2.3.6 Cyclo(Cys-cyclo(L-Lys-L-Lys)-Cys)的制备 |
2.2.3.7 Cys-cyclo(L-Lys-L-Lys)-Cys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对称短肽的合成 |
2.3.2 凝胶化测试 |
2.3.3 凝胶流变性能 |
2.3.4 凝胶微观形貌 |
2.3.5 形成凝胶的驱动力研究 |
2.3.6 XRD分析及分子构型模拟 |
2.3.7 凝胶因子对含氯有机溶剂的选择性凝胶作用 |
2.3.8 干胶对染料的吸附 |
2.4 结论 |
2.5 参考文献 |
第3章 超声诱导Fmoc-L-Lys(Fmoc)-OH及其衍生物凝胶的形成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药品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合成步骤 |
3.2.3.1 Fmoc-L-Lys(Fmoc)-L-Glu(OR)-OMe的制备 |
3.2.3.2 Boc-L-Lys(Fmoc)-L-Glu(OR)-OMe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二肽的合成 |
3.3.2 凝胶化测试 |
3.3.3 凝胶微观形貌 |
3.3.4 DSC分析 |
3.3.5 凝胶流变性能 |
3.3.6 形成凝胶的驱动力分析 |
3.3.7 XRD分析及分子构型模拟 |
3.4 结论 |
3.5 参考文献 |
第4章 谷氨酸-赖氨酸环二肽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药品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合成步骤 |
4.2.3.1 Fmoc-L-Lys(Fmoc)-L-Glu(OtBu)-OMe的制备 |
4.2.3.2 OtBu-cyclo(L-Lys-L-Glu)-NH_2 的制备 |
4.2.3.3 HOOC-cyclo(L-Lys-L-Glu)-NH_2·TFA的制备 |
4.2.3.4 OtBu-cyclo(L-Lys-L-Glu)-Fmoc的制备 |
4.2.3.5 HOOC-cyclo(L-Lys-L-Glu)-Fmoc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赖氨酸-谷氨酸环二肽衍生物的合成 |
4.3.2 凝胶化测试 |
4.3.3 凝胶微观形貌 |
4.3.4 凝胶流变性能 |
4.3.5 形成凝胶驱动力研究 |
4.3.6 XRD分析 |
4.3.7 分子模拟模型 |
4.3.8 水凝胶的细胞毒性测试 |
4.4 结论 |
4.5 参考文献 |
第5章 环二肽凝胶因子凝胶化能力与HANSEN溶度参数的关系研究 |
5.1 前言 |
5.2 Hansen溶度参数的简介及计算 |
5.3 凝胶因子的选择及Hansen参数的计算 |
5.4 Hansen空间中各状态球的拟合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一维模型 |
5.5.2 Hansen空间和Teas图 |
5.5.3 Δ2δ_d, Δδ_p和Δδ_h组合图 |
5.6 结论 |
5.7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Ⅰ 文中主要英文缩写一览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9)基于环糊精衍生物的分子组装及其光控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超分子化学概述 |
第二节 基于离子化环糊精构筑的超分子体系 |
1.2.1 环糊精概述 |
1.2.2 离子型环糊精构筑超分子体系 |
1.2.3 小结 |
第三节 基于偶氮苯类衍生物构筑的超分子体系 |
1.3.1 偶氮苯概述 |
1.3.2 基于偶氮苯构筑的超分子体系 |
1.3.3 小结 |
第四节 本论文的选题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多阴离子环糊精诱导的超分子纳米粒子构筑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2.2.1 药品与试剂 |
2.2.2 仪器和实验条件 |
2.2.3 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和合成步骤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2.3.1 客体分子G自身聚集行为研究 |
2.3.2 三种主体化合物对G的诱导聚集研究 |
2.3.3 H_3@G组装体的研究 |
2.3.4 组装体H_3@G对模型药物分子的负载释放研究 |
第四节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光控纳米管/纳米粒子可逆转换超分子体系的构筑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3.2.1 药品与试剂 |
3.2.2 仪器与实验条件 |
3.2.3 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和实验步骤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3.3.1 两亲卟啉分子G聚集行为研究 |
3.3.2 化合物H与G键合行为的研究 |
3.3.3 组装体H·G的形貌研究 |
3.3.4 两种不同形貌组装体的往复性研究 |
第四节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光控纳米粒子和纳米线可逆转换超分子体系的构筑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4.2.1 药品与试剂 |
4.2.2 仪器与实验条件 |
4.2.3 化合物的合成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4.3.1 化合物H构型和往复性研究 |
4.3.2 化合物H与G的键合行为研究 |
4.3.3 光致异构研究 |
4.3.4 G·H组装体形貌和往复性研究 |
第四节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光调控一维纳米管/二维纳米片可逆转换超分子组装体的构筑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5.2.1 药品与试剂 |
5.2.2 仪器与实验条件 |
5.2.3 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及合成步骤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5.3.1 H在不同溶剂中的构型及往复性研究 |
5.3.2 Ada-FF自组装行为研究 |
5.3.3 Ada-FF与H的键合行为和组装行为的研究 |
5.3.4 两种组装体的往复性研究 |
第四节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基于葫芦脲分子键合新型轮烷的构筑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6.2.1 药品与试剂 |
6.2.2 仪器与实验条件 |
6.2.3 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和实验步骤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6.3.1 准[3]轮烷的构筑 |
6.3.2 准[2]轮烷及准[4]轮烷的构筑 |
6.3.3 各种准[n]轮烷的光刺激行为和稳定性研究 |
第四节 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DPH-环糊精纳米管状聚集体的计算机模拟(论文参考文献)
- [1]智能超分子水凝胶的制备与应用[D]. 成秋鸿. 山东大学, 2020(11)
- [2]基于界面组装策略构建蛋白质仿生材料[D]. 王婷婷. 吉林大学, 2020(08)
- [3]碳纳米管对河流底泥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行为及生态毒性的影响[D]. 宋彪. 湖南大学, 2020(01)
- [4]基于人造螺旋分子构建功能化超分子组装体[D]. 闫腾飞. 吉林大学, 2019(02)
- [5]微乳液—多糖超分子自组装多酚载体[D]. 赵新.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6]基于超分子自组装方法构筑发光有序聚集体及其性能研究[D]. 沈静林. 山东大学, 2018(12)
- [7]基于超分子组装策略构建多尺度纳米酶材料[D]. 乔善鹏. 吉林大学, 2018(12)
- [8]二肽及环二肽基小分子凝胶因子的合成与凝胶化性能研究[D]. 耿慧敏.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6)
- [9]基于环糊精衍生物的分子组装及其光控行为研究[D]. 孙贺略. 南开大学, 2017(05)
- [10]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和自组装研究[J]. 戚美微,黄卫,肖谷雨,朱新远,高超,周永丰. 高分子学报,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