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腐殖酸盐水处理剂对换热器的防护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赵伟东[1](2020)在《MA-APEA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去质子化程度对钙垢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聚羧酸类阻垢剂如马来酸和丙烯酸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因其对钙垢的良好抑制性能,以及非磷、无氮和对环境的友好性而备受青睐。本研究以马来酸酐和烯丙氧基聚氧乙烯醚羧酸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了聚合物阻垢剂MA-APEA。本研究主要致力于用静态阻垢法研究MA-APEA去质子化程度对抑制钙垢的影响;同时分别考察了添加量、温度、Ca2+浓度和pH等条件对聚合物抑制碳酸钙垢的影响;通过失重法研究了MA-APEA对A3碳钢的缓蚀性能和去质子化程度对缓蚀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和X衍射分析碳酸钙晶体的形貌与晶型分布,并对MA-APEA的阻垢机理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的聚合物去质子化对低碳钢的不同钙垢和缓蚀性能有不同的影响;随着去质子化程度的增加,聚合物承受高碱度,高硬度和高温的性能降低;去质子化程度的变化影响文石和球霰石向方解石的转化,并且几乎不影响CaCO3晶体的晶体形态。MA-APEA已被证明是一种出色的钙垢抑制剂。
陈依漪[2](2019)在《生物可降解的聚醚水处理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的提高会带来难溶盐沉积、管道腐蚀等问题,其中难溶盐包括碳酸钙、硫酸钙、磷酸钙等物质,它们沉积在换热器的管道内壁降低其传热效率;管道腐蚀会导致设备表面穿孔,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控制结垢和缓解腐蚀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加入水处理剂或阻垢缓蚀剂。本论文设计制备了两种多功能聚醚水处理剂,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以马来酸酐(MA)为原料,过氧化氢为氧化剂,钨酸钠为催化剂,通过环氧化反应合成环氧琥珀酸钠(ESA)单体,然后以水为反应溶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ESA与乙二酸封端聚醚(APEM)或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烯丙基聚氧乙烯磺酸铵(APES)为单体,通过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制备可生物降解的聚醚水处理剂ESA-APEM和ESA-AMPS-APES。(2)以水处理剂对碳酸钙、硫酸钙的阻垢性能(阻垢率)为评价标准,确定水处理剂ESA-APEM的最佳聚合条件:单体质量配比m(ESA):m(APEM)为2:1,引发剂用量占单体总质量的6%,聚合温度70℃,反应时间3.0 h。水处理剂ESA-AMPS-APES的最佳聚合条件为: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0 h,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6%,m(ESA):m(APES):m(AMPS)为2:0.5:0.5。(3)采用静态阻垢法探讨水处理剂ESA-APEM的阻垢性能和分散氧化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市售水处理剂的各性能相比,水处理剂ESA-APEM对碳酸钙、硫酸钙和磷酸钙均有优异的阻垢效果,对氧化铁有良好的分散效果,可适用于高硬度、高碱度、高硫酸根离子浓度、高磷酸根离子浓度、高pH值和高温的循环水系统。在最佳聚合条件下,当水处理剂ESA-APEM的投加量为8 mg/L时,碳酸钙阻垢率可达89.6%,磷酸钙阻垢率为99.5%;当投加量为4 mg/L时,硫酸钙阻垢率为98.2%;当投加量为14 mg/L时,溶液的透光率仅有22%。(4)采用旋转挂片法考察水处理剂ESA-APEM的缓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ESA-APEM的投加量为70 mg/L时,缓蚀率可以达到80%;缓蚀性能优于市售的水处理剂乙二胺四甲叉磷酸(EDTMP),略低于高磷水处理剂羟基乙叉二磷酸(HEDP)和膦酰基羧酸(POCA);与锌盐、聚磷酸盐缓蚀剂和杀菌剂复配使用时,表现出良好的协同作用。采用摇床实验法研究水处理剂ESA-APEM的生物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水处理剂ESA-APEM是易生物降解性物质;在第10天时的生物降解率达到50%,第20天时的生物降解率可达88%。因为ESA-APEM的结构中含有醚键、酯基、羧基,对生物降解性能均有促进作用。(5)采用静态阻垢法探讨水处理剂ESA-AMPS-APES的阻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三元共聚物水处理剂ESA-AMPS-APES具有良好的碳酸钙、硫酸钙阻垢性能,适用于高硬度、高碱度、高温、高pH的循环水水质;在最佳聚合条件下,当ESA-AMPS-APES的投加量为16 mg/L时,碳酸钙阻垢率可以达到90%;投加量为9 mg/L时,硫酸钙阻垢率为93%。(6)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研究碳酸钙、硫酸钙和磷酸钙的形貌与晶型,探讨水处理剂ESA-APEM和ESA-AMPS-APES的阻垢机理。研究表明,一方面,水处理剂分子结构中的羧基、羟基会螯合溶液中的Ca2+形成稳定的钙螯合物,从而降低溶液中游离的Ca2+浓度,减少Ca2+与CO32-、SO42-、PO43-等阴离子的碰撞次数,不利于钙垢的形成;另一方面,水处理剂结构中的官能基团会吸附到钙垢晶体的活性增长点上与Ca2+螯合,破坏钙垢晶核的正常生长导致晶体结构发生扭曲、畸变,阻止钙垢的进一步生成。
于冰冰[3](2020)在《有色冶炼废渣及污泥中砷固定化效应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有色金属冶炼产生的含砷废渣和水处理产生的污泥成为最主要的砷污染源,对其进行固定化后安全填埋是最重要的处理处置途径,固定化技术的核心在于材料的选择,因不同冶炼行业产生的废渣污染特性不同,不同材料在固定化机理和适用性等方面的研究尚需深入,强化固砷效果的As(Ⅲ)预氧化技术可行性研究也应加强。本研究对铜冶炼、铅锌冶炼、硫铁矿冶炼行业产生的含砷废渣以及冶炼制酸行业产生的高砷污泥进行固定化处理,针对性选材,模拟不同的风险情境,对不同材料的固定化效果进行了研究,运用XRD、SEM、XPS等微观表征手段揭示了典型材料的固As机理,针对As(V)为主的高砷渣和As(Ⅲ)为主的污泥进行了固砷效果强化的As(Ⅲ)氧化技术研究,为不同固定化材料在不同冶炼行业产生的含砷废渣和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中的工程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取得了以下结果:(1)针对铜冶炼行业废渣,采用典型硫化物、钙基和铁铝基(Fe0、铁盐、Fe2O3/Al2O3)等共10种材料对进行处理,通过5种模拟不同风险场景的单一化学浸提法,筛选出不同场景下固As效果好的材料,并通过连续化学形态浸提和微观结构表征揭示典型材料的固As机理。结果表明,自然场景下Na2S·9H2O固As效果最好,其它场景固As能力最强的依次是Fe0和FeSO4·7H2O,其中,Fe0最适用于有机弱酸和强酸雨场景,FeSO4·7H2O在5种场景中均有固As效果,但差异性较大,在有机弱酸场景下效果最好,TCLP浸出As降至1.50μg·L-1,固As率达99.98%。FeSO4·7H2O固As作用主要是降低弱酸可提取态,将非专性/专性吸附态、无定形和弱结晶铁铝或铁锰态转化为结晶铁铝或铁锰态和残渣态,处理后有少量难溶的铁砷矿物(即臭葱石和砷铁矿)等生成。(2)针对铅锌冶炼行业废渣,采用典型硫化物、含磷、含钙、含镁、黏土矿物等多种材料对2种Zn、Cd复合污染废渣进行固定化,同时考察材料对废渣中共存As的作用效应,以H2SO4-HNO3浸提法评估稳定化效果。1#废渣稳定化结果表明:Na2S·9H2O、Na3PO4·12H2O、CaO、MgO、钠基膨润土均适用于废渣 Zn 和 Cd的稳定处理,但含磷材料的施加使As浸出有所检出。2#废渣结果表明:各材料对Zn、Cd、As 的综合稳定效果依次为 Na2S·9H2O>Na3PO4·12H2O>(NH4)2HPO4,Na3PO4· 12H2O和(NH4)2HPO4对Zn的稳定率虽高,但易使As活化;MgO优于CaO,1%MgO 对 Zn、Cd、As 的稳定率分别达到 86.99%、91.37%、90.88%。MgO 和Na2S·9H2O为优选固定化材料。(3)针对硫铁矿冶炼行业废渣,采用典型硫化物、磷酸盐、CaO、MgO以及配伍药剂对Zn、Cd复合污染强酸性废渣进行固定化,利用水浸提(HJ557-2010)法评估固定化效果,以GB 8978-1996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达标限值,结果表明,单一磷酸盐和硫化物中,同摩尔添加比条件下,Na3PO4·12H2O对Zn和Cd的固定效果最好,Na2S·9H2O对As固定效果最好,Zn、Cd、As和Cu4元素同时达标时的综合固定效应(η(综))依次为 2.42%Na2S·9H2O(96.36%)>0.64%(NH4)2HPO4(87.42%)>0.46%Na3PO4·12H2O(82.26%)。单一 MgO 或 CaO 与组合剂的综合固定效应依次为 0.4%MgO>0.4%CaO>(0.4%CaO+0.61%Na2S·9H2O)>(0.4%CaO+0.32%(NH4)2HPO4)>1.2%(Na2S ·9H2O:(NH4)2HPO4:Na3PO4·12H2O=2:1:3)。MgO、Na3PO4·12H2O、硫钙组合为优选稳定剂。(4)针对制酸行业产生的高砷污泥,选择典型无机硫化物、含钙材料、含铁或铝材料(Fe0、铁盐、Fe2O3/Al2O3)对高As污泥进行固定化,采用醋酸(TCLP)、H2SO4-HNO3和H2O3种浸提法评估了各材料对As的固定效果;考察了固定化对污泥中As结合态和价态分布的影响,最终筛选出最佳固定化材料后再进行联合水泥固化。结果表明,FeCl3固As效果最好,3种浸提法评估的固砷率分别为86.01%、42.02%、58.87%。FeCl3和Fe0处理能够促进污泥As向固定态转化,非专性和专性吸附态占比分别降低了 80.60%和38.13%。其中,FeCl3促进非专性和专性吸附态向结晶铁锰或铁铝水化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转化。6种材料处理对As(Ⅲ)具一定的氧化作用。FeCl3处理后As(Ⅲ)占比由77.14%降为19.72%。Fe(OH)3、Fe2O3和Al2O3处理对As(Ⅲ)的氧化性不明显,Na2S ·9H2O处理使As(Ⅲ)占比升至85.84%。随FeC13、水泥和两者配伍材料投加量的增加,在3种方法中污泥中As的浸出量均明显降低,单一 FeCl3和配伍固As效果均优于水泥;水泥配伍比≥100%时优于单一 FeCl3;250%FeCl3+125%水泥可使3种方法中浸出As浓度分别降至最低,分别为 113.81、399.28、347.27 mg·L-1,固 As 率均高于 97%。(5)强化固砷效果的As(Ⅲ)氧化结果表明,针对As(V)为主的砷渣进行6种氧化处理,发现30%H2O2、高锰酸钾(KMnO4)和过硫酸钠(Na2S2O8)氧化性好;针对As(Ⅲ)为主的砷泥进行4种氧化剂处理,发现KMnO4适用作高As(Ⅲ)砷泥的氧化剂,各处理使As(Ⅲ)占比下降率大小依次为KMnO4(39.66%)>MnO2(25.51%)>Na2S2O8(10.67%)>H2O2(7.04%);KMnO4均降低了 TCLP、H2SO4-HNO3浸出 As(Ⅲ)和总砷浓度,但使水浸提总砷升高了 0.61%,As(Ⅲ)占比仅降低3.05%;各处理均降低了砷泥的生物有效性,但均增加了砷的植物可利用性,除KMnO4外,各处理均明显增加了砷泥As的Wenzel法F1+F2所占总砷百分比,使砷释放风险明显增加,KMnO4风险性最低。
刘亮[4](2019)在《循环冷却水中ClO2与有机膦药剂的杀菌缓蚀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循环冷却水水质会影响工业设备的稳定及安全运行,是工业尤为关注的问题。而杀菌剂和缓蚀阻垢剂的投加通常是循环冷却水处理的首选的应对之策。本论文以黑龙江省某煤化工企业的的循环冷却水为研究对象,通过生产性试验对比评价非氧化型杀菌剂-优氯净和氧化型杀菌剂-ClO2的杀菌效果,通过静态实验研究ClO2对典型细菌的杀菌效果及其对金属的腐蚀特性;并在杀菌剂ClO2存在下,研究有机膦药剂的缓蚀阻垢及综合性能,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出一种缓蚀性能良好的配伍药剂;同时采用量化计算手段阐明ClO2对碳钢的腐蚀机理,以及复合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机理,以期为有机膦缓蚀剂的应用提供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采用ClO2对异养菌和硫化菌的杀菌效果进行静态实验,对比评价优氯净与ClO2杀菌剂在现场的杀菌效果,并考察ClO2对不同材质金属的腐蚀效果。结果表明ClO2对两种细菌均具有明显的杀菌效果,当ClO2投加量为0.6 mg/L,p H为7.0,温度为20.0℃,反应15 min后,ClO2对两种细菌的灭菌率均能达到90%以上。ClO2投加浓度、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增加都会促使ClO2杀菌效果的提升。生产性试验表明,相比优氯净及1227缓蚀阻垢剂的投加,ClO2的存在能够显着使循环冷却水中的细菌达到《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17中的标准,且对生物黏泥也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通过不同氯系杀菌液(ClO2、液氯及其混合液)对不同材质金属的腐蚀性能研究,发现ClO2的存在均会对金属造成不同程度的腐蚀,其中对碳钢的腐蚀现象最为严重,均不达标,平均腐蚀速率为0.144 mm/a。当ClO2的浓度为10.0 mg/L,温度为(40.0±1.0)℃,旋转时间为720 h,p H值为8.0时,碳钢、铝、铜和不锈钢的腐蚀速率分别为0.5966mm/a、0.0610 mm/a、0.0166 mm/a和0.0048 mm/a。此外,通过液氯、ClO2及其混合液的腐蚀研究,相比之下,ClO2在某种程度上对碳钢具有一定的缓蚀效果。通过量子化学计算,相比ClO2对碳钢的腐蚀,HCl O更容易与铁原子发生反应,即液氯更容易对碳钢造成腐蚀。此外,Fe2+还可以向ClO2提供电子,生成Fe3+,进而形成氢氧化铁沉淀,覆盖在碳钢表面,阻止了碳钢的腐蚀,而表现出缓蚀的特性。在投加ClO2杀菌剂条件下,研究PBTCA、HEDP和ATMP三种有机膦药剂对碳钢的缓蚀阻垢性能和综合性能。当ClO2投加浓度为7.0 mg/L,温度为(40.0±1.0)℃,p H为9.0,旋转反应时间为72 h时,三种有机膦药剂平均缓蚀率可达到80%以上。采用响应面法将ClO2、有机膦缓蚀剂和无机缓蚀剂进行配伍,优选出一种缓蚀效率较高的配伍药剂,即PBTCA与HEDP投加浓度比例1.45(8.88 mg/L:6.12 mg/L),Zn2+浓度2.86 mg/L,ClO2浓度6.76 mg/L,p H值为7.43,温度为(40.0±1.0)℃,旋转反应时间为72 h。在最佳配伍方案下的缓蚀率实验值为98.82%,腐蚀速率为0.0089 mm/a,预测值为98.16%,腐蚀速率为0.0138 mm/a。同时发现Zn2+浓度变化对循环水中缓蚀剂缓蚀效果具有指示作用,当Zn2+浓度突然升高时,指示缓蚀剂缓蚀性能下降,需要继续投加缓蚀剂。最后,采用量化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与扫描电镜分析手段相结合,深入解析有机膦复合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机理。根据吸附理论,有机膦缓蚀剂与金属表面遵循Langmuir单分子层化学吸附。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三种有机膦缓蚀剂分子均是竖向分布在金属表面。三种有机膦缓蚀剂分子(PBTCA、HEDP和ATMP)与Fe(0 0 1)表面相互作用的吸附能分别为305.64 k J/mol、131.29 k J/mol和101.45 k J/mol。根据DFT理论,三种有机膦缓蚀剂作为电子缓冲体,由PBTCA中富含正电荷的磷原子接受铁原子提供的电子,由缓蚀剂分子中富含负电荷的氧原子和氮原子向水中的锌离子和二价铁离子提供电子,在循环水中形成双层络合层附着于铁表面,阻止了碳钢的腐蚀。由于循环水通常温度较高,导致有机膦缓蚀剂具有一定分解特性,从而在药剂作用一段时间后,使得与其络合的Zn2+游离出来,造成Zn2+浓度突变,进而导致复合药剂缓蚀性能下降,指示我们需向水中补充缓蚀剂,以保证一定的缓蚀效率。
崔川川[5](2019)在《新型无磷多功能水处理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近年来,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工业的迅猛发展和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水资源危机日益加剧。为了保证化工设备的高效运转,循环冷却水系统常常用于工业生产。然而,冷却水的连续循环和蒸发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管道内表面形成水垢,这将降低循环冷却水的冷却效率和给工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为了减少无机钙垢,添加阻垢剂仍是目前最流行和最可靠的方法。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大,可以预期,开发新型无磷多功能的水处理剂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依据自由基聚合原理,本论文以衣康酸(I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APEG)和单宁酸(TA)为原料,成功制备三种新型水处理剂IA-AMPS、IA-AMPS-APEG和IA-AMPS-TA。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热重分析(TGA)表征共聚物的化学结构,分子量和热稳定性能。利用静态阻垢的方法考察合成工艺和水质条件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水垢沉积物的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本论文系统地研究合成工艺对共聚物的阻垢性能和分散性能的影响,以获得优化的合成条件。正交实验表明,IA-AMPS共聚物在以下合成条件中具有最佳的分散性能(51.10mg·g-1):IA和AMPS的摩尔比为1:2,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7%,过硫酸铵与亚硫酸氢钠的配比为4:1,反应温度为95°C和反应时间为5h。静态阻垢实验证明,当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80°C,n(IA):n(AMPS):n(APEG)=1:2:0.33,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4%时,IA-AMPS-APEG拥有最大的阻垢效率。IA-AMPS-APEG共聚物对Ca CO3和Ca SO4水垢的最大阻垢效率分别为94.35%(24 mg·L-1)和85.69%(22mg·L-1)。当反应时间为3.5h,反应温度为75°C,单宁酸的添加量为4g,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5%时,共聚物IA-AMPS-TA分别具有最佳的阻垢性能。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模拟冷却水碱性的加强和CO32-/HCO3-浓度的增大,IA-AMPS-TA的阻垢性能变差。TGA分析表明,IA-AMPS、IA-AMPS-APEG和IA-AMPS-TA共聚物的明显热降解分别发生在345°C、299°C和220°C以上,证明共聚物具有优异的耐温性能。无机钙垢的表征结果显示,共聚物显着破坏水垢沉积物的表面形态和晶体结构。同时,IA-AMPS-APEG作为添加剂制备的水煤浆具有高浓度,低粘度和良好的稳定性能。此外,通过分子动力学(MD)模拟计算IA-AMPS共聚物与Ca CO3/Ca SO4水垢晶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IA-AMPS与方解石晶体(110)表面的结合能比(104)表面大,而IA-AMPS与硬石膏晶体(001)和(010)两个表面的结合能几乎相等。结合能越大,越有利于共聚物与钙垢沉积物的相互作用。因此,IA-AMPS共聚物对Ca CO3水垢的阻垢性能更佳。本研究制备的三种新型水处理剂在控制无机钙垢的形成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这将对节约水资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潜在的战略意义。
张桐[6](2019)在《火电厂用阻垢剂的开发及引发剂对其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火力发电用水在工业用水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冷却用水占工业用水总量的70%-80%,而最有效的节水措施便是循环用水技术,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便是提高系统循环倍数同时降低循环水中的水垢及腐蚀情况。本研究选用MA、SSS、HEMA作为单体,APS为引发剂,叔丁醇为分子调节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进行反应。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合成最佳条件:MA、SSS和HEMA三种单体的摩尔比为6:1:0.8,分子调节剂叔丁醇实验中占单体总量的10%,反应温度为80℃。引发剂APS一共设置三挡,分别是5%、10%、15%,合成三种共聚物MA/SSS/HEMA(APS 5%、10%、15%),且均具有较好阻垢性能。经过对共聚物进行表征,研究发现,引发剂用量的增多不会改变共聚物官能团的种类,但会降低共聚物分子量,减小共聚物碳链长度。通过阻垢缓蚀及生物降解等试验对MA/SSS/HEMA(APS 5%、10%、15%)的性能进行表征。通过静态阻垢实验就缓蚀阻垢剂在离子浓缩5倍的水样中进行检验,得出MA/SSS/HEMA(APS 5%、10%、15%)在浓缩倍数为5的水体中仍能有良好的阻垢性能,即能满足循坏倍数为5的火电厂循环水冷却系统的性能要求。通过静态阻垢试验发现,随着APS的增加,分子量的减小,性能逐渐提升,其中MA/SSS/HEMA(APS 15%)性能最为优异,在投加量为6mg/L时,水温80℃时,阻碳酸钙实验中,碳酸钙Ca2+浓度为240mg/L,阻垢率96%;同样条件下,硫酸钙Ca2+浓度为6000mg/L,阻垢率达95%。通过旋转挂片腐蚀实验发现,MA/SSS/HEMA(APS 5%、10%、15%)均具有一定的缓蚀性能,随着APS的减少,分子量的增大,链的增长,性能逐渐提升,其中MA/SSS/HEMA(APS 5%)性能最为优异,缓蚀率可达60%以上,较PASP具有明显性能优势。同时,MA/SSS/HEMA(APS 5%、10%、15%)均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通过GPC及SEM等表征手段对MA/SSS/HEMA(APS 5%、10%、15%)的阻垢缓蚀机理及引发剂对其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以下结论:阻垢机理首先是螯合钙离子,增加了钙离子的溶解性;其次是增大垢样间静电斥力,进而阻止垢样颗粒相互凝结长大;最后是嵌入垢样颗粒的内部使其晶格发生畸变,阻碍进一步长大。引发剂的增多会降低共聚物分子量,缩短共聚物碳链长度,使其更易吸附于垢样晶体,阻碍其正常生长,以提高阻垢性能。缓蚀机理主要为腐蚀电流的沉积作用,阴极表面会形成一层具有良好保护作用的沉淀膜,而引发剂少、分子量大、碳链长的共聚物,形成的沉淀膜更为致密,缓蚀效果更好。图39幅,表12个,参考文献125篇。
陈强[7](2019)在《电化学与水处理剂在冷却水系统中的协同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决循环冷却水的腐蚀结垢问题,人们常采用化学加药的方法。但是单独采用化学加药往往使得水体造成二次污染,而且成本相对较高。电化学除垢防垢技术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电化学方法能使成垢离子在电化学装置的阴极表面结垢,降低水质的硬度,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循环冷却水结垢问题。但由于电化学法不具备对金属材质的缓蚀性能,使其在实际使用时受到限制,且换热器高温部位仍需阻垢剂来保证其阻垢效果,于是本文提出将电化学与一定量水处理剂结合,考察其除垢、阻垢和缓蚀效果。首先,基于电化学法的除垢原理,本实验构建了一套电化学水处理装置。研究了电源电压、极板间距、水质硬度等因素对该电化学处理水处理装置除垢性能的影响。在实际试验中,测量实验前后水体中总硬度的数值和阴极板的成垢质量,计算出实验前后配制水体的硬度去除率,阴极沉降率,得出电化学装置最适的极板参数和水质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L水体在电化学装置处理5 h的条件下,电化学装置的最佳电压为10 V,最佳极板间距为20 mm。当水质硬度为400 mg/L时,其水体硬度去除率可以达到85.41%。接着本文对现场使用的化学处理与电化学处理做了相应的比较,得出电化学处理在降低水体电导率和成垢离子方面明显优于化学处理。其次考察了电化学装置与水处理药剂结合的情况。将电化学装置与水处理剂相结合,考察其除垢、阻垢和缓蚀等情况。将电化学装置与阻垢剂相结合,发现电化学装置与2 mg/L 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结合的硬度去除率为78.11%。电化学装置与2 mg/L羟基乙叉二膦酸结合的硬度去除率为68.36%。电化学装置与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结合的除垢效果要优于电化学装置与羟基乙叉二膦酸的结合。将电化学装置与缓蚀剂相结合,发现相比于吸附膜型缓蚀剂和沉淀膜型缓蚀剂,电化学装置和钝化膜型缓蚀剂的结合更能发挥出其缓蚀优势。电化学装置与100 mg/L钼酸钠结合的缓蚀率为89.47%。将电化学装置、2 mg/L 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和100 mg/L钼酸钠药剂相结合,发现三者协同作用后的硬度去除率达79.23%,阻垢率达87.34%,缓蚀率达89.94%。将电化学与水处理剂的复配结果应用于极限浓缩倍数实验中,可以使系统的浓缩倍数提高1.38倍,为循环冷却水系统节水节能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朱琛国[8](2019)在《HPMA-AEO-n聚合物阻垢剂的合成及其阻碳酸钙垢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合物阻垢剂被广泛应用于减少工业冷却水系统中由结垢造成的损失。本文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AEO-10、AEO-15和AEO-20)和马来酸酐(MA)分别反应合成了单体MA-AEO-n(n=9、10、15、20),然后以MA和MA-AEO-n为单体,以双氧水(H2O2)为引发剂、硫酸铁铵(NH4Fe(SO4)2·12H2O)为催化剂,通过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四种以马来酸酐为基础的聚合物阻垢剂HPMA-AEO-n(n=9、10、15、20)。利用正交实验探索了最佳合成条件:单体比例m(MA):m(MA-AEO-9)=6:1,m(MA):m(MA-AEO-10)=11:1、m(MA):m(MA-AEO-15)=11:1、m(MA):m(MA-AEO-20)=12:1,引发剂和催化剂的用量分别为总单体的7.5%(摩尔分数)和0.04%(摩尔分数),反应温度为95°C,反应时间为2 h。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波谱(1H NMR)和凝胶色谱(GPC)对聚合物的结构及分子量进行表征。利用静态阻垢实验考察了添加量、Ca2+浓度、温度、pH以及EO:羧基比值对HPMA-AEO-n抑制碳酸钙垢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电导率法研究了HPMA-AEO-n对CaCO3溶液过饱和度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衍射(XRD)技术考察了HPMA-AEO-n存在时碳酸钙污垢的形貌及晶态,探索了HPMA-AEO-n的阻垢机理。利用动态试验探索了HPMA-AEO-9对CaCO3结垢过程的影响,并同HPMA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当添加量为8 mg/L时,HPMA-AEO-n的阻垢效率可以达到98%;当Ca2+浓度小于900 mg/L、温度在40-90°C或pH在7.0-9.0时,HPMA-AEO-n具有优异的抑制碳酸钙污垢的性能;温度和pH对HPMA-AEO-n对碳酸钙污垢效率的影响随着EO:羧基比例的增加而减少;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HPMA-AEO可以保持良好且稳定的阻垢效率;与三种商业阻垢剂HPMA、PAA和HEDP相比,HPMA-AEO具有优异的抗钙、耐碱和耐温的能力;HPMA-AEO-n对CaCO3溶液过饱和度(Sr)的影响要小于HPMA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会随着EO:羧基比的增加而减少,说明HPMA-AEO-n中EO基团与Ca2+之间的作用对HPMA-AEO-n阻碳酸钙有一定的贡献。与HPMA相比,HPMA-AEO-9可以在碳酸钙成核阶段抑制晶核的生成,在污垢增长阶段能够更早地中断晶体的正常生长,减少大颗粒污垢的生成,降低污垢生长速率,减小碳酸钙污垢对不锈钢管换热效率的影响。HPMA-AEO-n的阻垢机理表现为螯合增溶和晶格畸变,且HPMA-AEO-n在抑制碳酸钙污垢时表现出明显地“阈值效应”。HPMA-AEO-n可以与Ca2+离子结合,形成具有良好溶解性的螯合物,从而降低沉淀过程中的有效过饱和度。当HPMA-AEO-n吸附在碳酸钙晶体表面时,AEO基团中十二烷基的存在会对碳酸钙晶体的生长产生晶格畸变,这种影响大于HPMA分子引起的影响。
吴燕茹[9](2018)在《普光天然气净化厂循环水水处理药剂优选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气在国家能源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其输送过程中,天然气中H2S、硫化物等物质的存在会对管道产生严重腐蚀,故在天然气进入长输管道之前,需对其净化,净化厂对天然气处理的流程中,循环水的使用必不可少。在整个人类社会水资源越来越紧缺、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无磷环保药剂的需求越来越大,成为循环冷却水领域研究热点。本文针对Ⅰ、Ⅱ循系统,利用循环水动态模拟装置对普光天然气净化厂循环水场进行研究分析,优选适合于Ⅰ、Ⅱ循循环水系统的无磷水处理药剂,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Ⅰ循无磷水处理药剂的优选。分析Ⅱ循水质及各类补水水质,研究分析各类水质特点,采用旋转挂片腐蚀实验法和阻碳酸钙垢率试验分别对无磷水处理药剂ZH371JH-A、无磷水处理药剂ZH371JH-B的缓蚀性能和阻垢性能进行试验,结果显示两种无磷水处理药剂的缓蚀性能基本相当。但是,ZH371JH-A的阻碳酸钙垢率略优于ZH371JH-B。通过动态模拟实验验证了两种药剂均可以在Ⅰ循系统使用。(2)Ⅱ循无磷水处理药剂的研制。分析Ⅱ循水质以及各类补水水质,研究分析各类水质特点,开展缓蚀阻垢剂单体的室内试验,根据实验结果优选ZYQX-501、ZYQX-502、ZYQX-503、ZYQX-504、ZYQX-505 这五种单剂作为复合无磷缓蚀阻垢剂配方的成分,并复配出了一种适用于Ⅱ循的无磷水处理药剂PGJH-15;针对新型水处理药剂开展配伍性试验,经过试验验证PGJH-15与Ⅱ循在用的三种杀菌剂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借助动态模拟试验装置模拟Ⅱ循的实际运行工况,试验在此工况下PGJH-15的水处理效果。经动态模拟实验验证PGJH-15的水处理效果达到GB/T 50050对循环水水质的要求,适用于Ⅱ循系统。(3)通过动态模拟试验优选出的循环水无磷水处理药剂,陆续应用于循环水场,循环水系统的总磷含量已有明显降低。随着优选无磷水处理药剂的现场应用,循环水系统水质明显得到改善,浓缩倍数相应上升,循环水场整体补水量降低。
陈家驰[10](2017)在《阻垢剂的性能机理及高温高压下阻垢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业生产中大量的循环冷却水要被反复使用,随着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提高,水的结垢倾向增大。CaCO3垢的沉积是工业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因为结垢现象会引起传热效率降低、管路堵塞和设备损坏等。使用阻垢剂是应对这一问题最常用的方法。采用CaCO3沉积法考察了三种阻垢剂的静态阻垢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CaCO3垢样进行晶型分析、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固体形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垢样表征。结果表明,阻垢率随着阻垢剂的投加量增大而提高,在较高浓度下三种阻垢剂都表现出了“阈值效应”;阻垢效果PHPMA>AA/MA>HPMA,其中PHPMA在80℃恒温10h下阻垢率可达95.9%;加入阻垢剂以后,CaCO3的微观形貌发生显着变化,CaCO3晶型主要组成由空白时的方解石变为球霰石,而对于同一种阻垢剂,阻垢率越高,球霰石的相对含量越高,并由表征结果进一步推测阻垢机理。采用自行设计的高温高压反应釜对煤气化灰水系统所需阻垢剂进行了筛选复配,发现PAPEMP和BHMTPMPA表现出了较好的高温阻垢性能,而聚羧酸类阻垢剂在高温下阻垢性能较差。对两种类型阻垢剂进行复配结果表明在PAA:BHMTPMPA=1:3时,阻垢剂加入量为200mg/L,在180℃和钙离子浓度为240mg/L时可以达到67%。考虑实际应用中煤灰颗粒会与CaCO3垢粘结,发现DISPER 303T对煤灰有较好的分散性能,当其与LEVIN 199H复配后也能一定程度上改变碳酸钙晶体的晶型变化。
二、腐殖酸盐水处理剂对换热器的防护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腐殖酸盐水处理剂对换热器的防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MA-APEA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去质子化程度对钙垢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阻垢剂的分类 |
1.2.1 天然阻垢剂 |
1.2.2 合成阻垢剂 |
1.3 聚合物缓蚀剂 |
1.4 阻垢机理与缓蚀机理 |
1.4.1 阻垢机理 |
1.4.2 缓蚀机理 |
1.5 污垢对设备的危害 |
1.6 阻垢剂的去质子化 |
1.7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7.1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7.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7.3 本文的创新点 |
2 MA-APEA的合成与表征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目标产物的合成 |
2.2.1 MA-APEA聚合物的合成 |
2.2.2 去质子化MA-APEA的制备 |
2.3 聚合物的表征 |
2.3.1 酸值的测定 |
2.3.2 固含量的测定 |
2.3.3 红外光谱表征 |
2.3.4 核磁共振表征 |
2.3.5 凝胶色谱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MA-APEA的酸值 |
2.4.2 MA-APEA的固含量 |
2.4.3 红外光谱表征(FT-IR) |
2.4.4 核磁共振表征(1HNMR) |
2.4.5 MA-APEA的凝胶色谱 |
2.5 小结 |
3 MA-APEA的阻钙垢性能的评定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MA-APEA阻垢性能的评定 |
3.2.1 MA-APEA阻碳酸钙和硫酸钙性能的测定 |
3.2.2 MA-APEA阻磷酸钙性能的测定 |
3.2.3 电导法对MA-APEA阻碳酸钙性能的评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聚合工艺对MA-APEA阻碳酸钙性能的影响 |
3.3.2 去质子化程度对阻垢性能的影响 |
3.3.3 添加量对MA-APEA阻垢性能的影响 |
3.3.4 温度对MA-APEA阻碳酸钙垢性能的影响 |
3.3.5 pH值对MA-APEA阻碳酸钙垢性能的影响 |
3.3.6 钙离子浓度对MA-APEA阻碳酸钙垢性能的影响 |
3.3.7 反应时间对MA-APEA阻碳酸钙垢性能的影响 |
3.3.8 MA-APEA对CaCO_3 溶液相对过饱和度的影响 |
3.4 小结 |
4 MA-APEA的阻垢机理研究 |
4.1 实验仪器及钙垢的制备 |
4.1.1 实验仪器 |
4.1.2 钙垢的制备 |
4.2 碳酸钙垢的表征 |
4.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4.2.2 X射线衍射XRD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MA-APEA作用下CaCO_3的SEM |
4.3.2 MA-APEA作用下CaCO_3的XRD |
4.3.3 MA-APEA的阻垢机理分析 |
4.4 小结 |
5 MA-APEA缓蚀性能研究 |
5.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1.1 实验试剂 |
5.1.2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步骤 |
5.2.2 分析结果的表达 |
5.3 MA-APEA缓蚀性能的评定 |
5.4 MA-APEA的缓蚀机理 |
5.5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扫描电镜电子穿透深度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生物可降解的聚醚水处理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阻垢剂简介 |
1.2.1 天然高分子类阻垢剂 |
1.2.2 含磷类阻垢剂 |
1.2.3 羧酸类阻垢剂 |
1.2.4 磺酸类阻垢剂 |
1.2.5 绿色新型阻垢剂 |
1.3 阻垢剂作用机理 |
1.3.1 螯合增溶作用 |
1.3.2 晶格畸变作用 |
1.3.3 吸附、凝聚与分散作用 |
1.3.4 阈值效应 |
1.4 生物降解性能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 |
1.4.1 影响因素 |
1.4.2 评价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生物可降解聚醚水处理剂ESA-APEM和ESA-APES-AMPS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2.2.2 环氧琥珀酸盐ESA的合成 |
2.2.3 乙二酸封端聚醚APEM的制备 |
2.2.4 水处理剂ESA-APEM和ESA-APES-AMPS的制备 |
2.2.5 表征方法 |
1.红外表征(FT-IR) |
2.核磁共振(NMR) |
3.热重分析(TGA)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FT-IR表征 |
2.3.2 NMR表征(~1H-NMR、~(13)C-NMR) |
2.3.3 TGA表征 |
2.4 小结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生物可降解聚醚水处理剂ESA-APEM阻垢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3 阻碳酸钙垢性能研究 |
3.3.1 性能测试方法 |
3.3.2 聚合条件对碳酸钙阻垢性能的影响 |
3.3.3 循环水水质对碳酸钙阻垢性能的影响 |
3.3.4 与市售水处理剂对比的碳酸钙阻垢性能 |
3.3.5 水处理剂ESA-APEM阻碳酸钙垢机理研究 |
3.4 阻硫酸钙垢性能研究 |
3.4.1 性能测试方法 |
3.4.2 聚合条件对硫酸钙阻垢性能的影响 |
3.4.3 循环水水质对硫酸钙阻垢性能的影响 |
3.4.4 与市售水处理剂对比的硫酸钙阻垢性能 |
3.4.5 水处理剂ESA-APEM阻硫酸钙垢机理研究 |
3.5 阻磷酸钙垢性能研究 |
3.5.1 性能测试方法 |
3.5.2 聚合条件对磷酸钙阻垢性能的影响 |
3.5.3 循环水水质对磷酸钙阻垢性能的影响 |
3.5.4 与市售水处理剂对比的磷酸钙阻垢性能 |
3.5.5 水处理剂ESA-APEM阻磷酸钙垢机理研究 |
3.6 小结 |
3.7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生物可降解聚醚水处理剂ESA-APEM分散缓蚀和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3 分散氧化铁性能研究 |
4.3.1 性能测试方法 |
4.3.2 水处理剂投加量的影响 |
4.3.3 循环水水质的影响 |
4.3.4 与市售水处理剂对比的分散氧化铁性能 |
4.3.5 水处理剂ESA-APEM分散氧化铁机理研究 |
4.4 缓蚀性能研究 |
4.4.1 性能测试方法 |
4.4.2 单体配比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
4.4.3 引发剂用量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
4.4.4 投加量对缓蚀性能的影响 |
4.4.5 与市售水处理剂对比的缓蚀性能 |
4.4.6 与其它水处理剂的复配性能 |
4.4.7 水处理剂ESA-APEM缓蚀机理研究 |
4.5 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
4.5.1 性能测试方法 |
4.5.2 性能测试标准 |
4.5.3 测试结果分析 |
4.6 小结 |
4.7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双亲水性聚醚水处理剂ESA-APES-AMPS阻垢分散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5.3 阻碳酸钙垢性能研究 |
5.3.1 性能测试方法(同第三章3.3.1) |
5.3.2 聚合工艺对碳酸钙阻垢性能的影响 |
5.3.3 循环水水质对碳酸钙阻垢性能的影响 |
5.3.4 水处理剂ESA-APES-AMPS的阻碳酸钙机理 |
5.4 阻硫酸钙垢性能研究 |
5.4.1 性能测试方法(同第三章3.4.1) |
5.4.2 聚合工艺对硫酸钙阻垢性能的影响 |
5.4.3ESA-APES-AMPS阻硫酸钙的扫描电镜图 |
5.5 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3)有色冶炼废渣及污泥中砷固定化效应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含砷固体废物来源及危害 |
1.1.2 砷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
1.1.3 场地修复主要处理技术应用现状 |
1.1.4 含砷固废固定化材料研究进展 |
1.1.5 砷固定化效果评估方法 |
1.1.6 固砷机理微观表征手段 |
1.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不同固定化材料对铜冶炼废渣As的固定效果及机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实验设计 |
2.1.3 测定与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砷渣理化性质 |
2.2.2 不同材料对废渣中As的固定化效果评估 |
2.2.3 As的连续提取化学形态分析 |
2.2.4 亚铁对废渣As固定的微观机理解析 |
2.3 小结 |
3 不同固定化材料对铅锌冶炼废渣Zn、Cd和As的固定效应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测定和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不同材料对1#废渣的固定化效应 |
3.2.2 不同材料对2#废渣的固定化效应 |
3.3 小结 |
4 不同固定化材料对硫铁矿废渣Zn、Cd、As的固定效应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3 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单一稳定剂 |
4.2.2 无机-无机组合处理 |
4.3 小结 |
5 不同固定化材料对水处理污泥中As的固定效果及机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原料 |
5.1.2 实验方法 |
5.1.3 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供试污泥As浸出和结合态分布特性分析 |
5.2.2 不同固定化材料对污泥中As的固定效果 |
5.2.3 不同固定化材料对污泥As结合态的影响 |
5.2.4 不同固定化处理对污泥中As价态分布的影响 |
5.2.5 不同投加量的FeCl_3对污泥As浸出浓度的影响 |
5.2.6 FeCl_3复配水泥对污泥As浸出的影响 |
5.3 小结 |
6 强化固砷效果的As(Ⅲ)预氧化技术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原料 |
6.1.2 试验方法 |
6.1.3 分析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废渣氧化结果 |
6.2.2 砷泥氧化结果 |
6.3 小结 |
7 经济技术效益分析 |
7.1 工艺技术路线 |
7.1.1 含砷废渣固定化处理工艺 |
7.1.2 高砷污泥固定化及效果强化处理工艺 |
7.2 经济技术效益分析 |
7.2.1 含砷废渣固定化处理成本 |
7.2.2 高砷污泥强化固定化处理成本 |
7.3 处理技术工艺的推广应用前景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总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循环冷却水中ClO2与有机膦药剂的杀菌缓蚀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杀菌剂研究现状 |
1.3 缓蚀阻垢剂研究现状 |
1.3.1 缓蚀剂研究现状 |
1.3.2 阻垢剂研究现状 |
1.4 复合缓蚀阻垢剂在循环冷却水中的应用 |
1.5 缓蚀阻垢剂作用机理研究现状 |
1.5.1 吸附理论在缓蚀阻垢剂研究中的应用 |
1.5.2 量子化学在缓蚀阻垢剂研究中的应用 |
1.5.3 分子动力学模拟在缓蚀阻垢剂研究中的应用 |
1.6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7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主要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仪器和药剂 |
2.2 二氧化氯的制备 |
2.2.1 高纯二氧化氯的制备 |
2.2.2 生产性二氧化氯的制备 |
2.3 试验分析测定方法 |
2.3.1 常规项目分析测定方法 |
2.3.2 异养菌和硫化菌的检测方法 |
2.3.3 杀菌率的计算 |
2.3.4 金属腐蚀速率的测定 |
2.3.5 有机膦药剂缓蚀性能测定方法和缓蚀率 |
2.3.6 有机膦药剂阻膦酸垢性能测定方法和阻膦酸垢率 |
2.3.7 有机膦药剂阻碳酸垢性能测定方法和阻碳酸垢率 |
2.3.8 有机膦药剂的热稳定性能分析方法 |
2.3.9 有机膦药剂稳锌性能分析方法 |
2.4 水质的判定依据及实验用水 |
2.4.1 水质的判定依据 |
2.4.2 循环水水质分析 |
2.4.3 实验用水的配制 |
2.5 腐蚀试片的表征 |
2.6 响应面优化与缓蚀率预测 |
2.6.1 响应面实验优化设计 |
2.6.2 模型验证实验 |
2.6.3 变异系数权重法 |
2.7 理论研究方法 |
2.7.1 吸附等温模型 |
2.7.2 量子化学计算 |
2.7.3 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3章 ClO_2在循环水中杀菌效果及腐蚀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优氯净杀菌效果分析 |
3.3 ClO_2对异养菌和硫化菌的静态杀菌实验 |
3.3.1 ClO_2投加浓度对杀菌率的影响 |
3.3.2 pH对ClO_2杀菌率的影响 |
3.3.3 反应温度对ClO_2杀菌率的影响 |
3.3.4 反应时间对ClO_2杀菌率的影响 |
3.4 ClO_2杀菌效果的生产性试验研究 |
3.4.1 ClO_2杀菌剂的现场投加方式 |
3.4.2 ClO_2对异养菌的杀菌效果研究 |
3.4.3 ClO_2的投加对循环水水质的影响 |
3.4.4 ClO_2对硫化菌的杀菌效果 |
3.5 ClO_2对不同金属材质的腐蚀性研究 |
3.5.1 ClO_2对不同金属的腐蚀性探究 |
3.5.2 ClO_2对碳钢腐蚀性探究 |
3.5.3 不同形态氯对金属的腐蚀性能研究 |
3.6 ClO_2对碳钢的腐蚀机理分析 |
3.6.1 ClO_2 对碳钢腐蚀试片的SEM分析 |
3.6.2 ClO_2对碳钢的腐蚀机理计算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ClO_2/有机膦药剂缓蚀阻垢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有机膦药剂缓蚀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4.2.1 缓蚀剂投加浓度对碳钢缓蚀效果的影响 |
4.2.2 ClO_2浓度对碳钢缓蚀效果的影响 |
4.2.3 钙离子浓度对碳钢缓蚀效果的影响 |
4.2.4 pH值对碳钢缓蚀效果的影响 |
4.3 有机膦药剂阻垢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4.3.1 有机膦药剂投加浓度对阻垢效果的影响 |
4.3.2 钙离子浓度对阻垢效果的影响 |
4.3.3 pH值对阻垢效果的影响 |
4.4 有机膦药剂的综合性能研究 |
4.4.1 有机膦药剂的热稳定性能 |
4.4.2 有机膦药剂的稳锌性能 |
4.4.3 有机膦药剂的耐ClO_2氧化性能 |
4.4.4 Fe~(3+)和Al~(3+)对有机膦药剂阻垢效果的影响 |
4.5 ZnSO_4/Na_2WO_4 的缓蚀性能试验 |
4.5.1 缓蚀剂投加浓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 |
4.5.2 二氧化氯浓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 |
4.5.3 钙离子浓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 |
4.5.4 pH值对缓蚀效果的影响 |
4.6 ClO_2和有机膦药剂的配伍与缓蚀率的预测 |
4.6.1 Box-Behnken实验设计与结果 |
4.6.2 响应面配伍结果分析 |
4.6.3 模型的验证预测 |
4.6.4 锌离子的指示作用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ClO_2/有机膦/ZnSO_4 复合药剂的缓蚀机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腐蚀试片表征及吸附等温模型的建立 |
5.2.1 腐蚀试片的表征 |
5.2.2 吸附等温模型的建立 |
5.3 有机膦缓蚀剂在Fe表面吸附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5.4 有机膦缓蚀剂与铁之间电子转移机制的密度泛函研究 |
5.4.1 有机膦缓蚀剂分子的电荷分布特征 |
5.4.2 有机膦缓蚀剂分子的结构特征分析 |
5.4.3 有机膦缓蚀剂量子化学指标与缓蚀机理研究 |
5.5 ClO_2/有机膦/ZnSO_4 配伍药剂对铁的缓蚀机制研究 |
5.5.1 有机膦缓蚀剂与Zn~(2+)之间的电子转移分析 |
5.5.2 ClO_2/有机膦/ZnSO_4 配伍药剂与铁之间的电子转移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新型无磷多功能水处理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水处理剂的分类 |
1.2.1 阻垢剂 |
1.2.2 缓蚀剂 |
1.2.3 杀菌剂 |
1.2.4 絮凝剂 |
1.2.5 预膜剂 |
1.2.6 清洗剂 |
1.3 阻垢剂的主要类型 |
1.3.1 天然聚合物阻垢剂 |
1.3.2 含磷类聚合物阻垢剂 |
1.3.3 羧酸类聚合物阻垢剂 |
1.3.4 磺酸类聚合物阻垢剂 |
1.3.5 环境友好型聚合物阻垢剂 |
1.4 阻垢机理 |
1.4.1 螯合增溶作用和小剂量效应 |
1.4.2 晶格畸变作用 |
1.4.3 凝聚分散作用和静电斥力作用 |
1.4.4 双电层作用原理 |
1.4.5 再生-自解脱膜假说 |
1.4.6 表面吸附效应和去活化作用 |
1.5 阻垢分散剂的研究现状 |
1.6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1 IA-AMPS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1.6.2 IA-AMPS-APEG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1.6.3 含有天然单宁酸的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二章 新型无磷阻垢分散剂的制备、表征及性能评价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新型无磷阻垢分散剂的制备 |
2.3.1 IA-AMPS二元共聚物的制备 |
2.3.2 IA-AMPS-APEG三元共聚物的制备 |
2.3.3 IA-AMPS-TA三元共聚物的制备 |
2.4 新型无磷共聚物的物化性质及性能评价 |
2.4.1 固含量测定 |
2.4.2 特性粘数及分子量测定 |
2.4.3 分散性能评价 |
2.4.4 阻垢性能评价 |
2.4.5 水煤浆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
2.5 共聚物的阻垢机理 |
2.5.1 电导率法 |
2.5.2 分子动力学模拟 |
2.6 阻垢分散剂、水煤浆及水垢沉积物的表征 |
2.6.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
2.6.2 凝胶渗透色谱仪 |
2.6.3 热重分析 |
2.6.4 X-射线衍射 |
2.6.5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6.6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三章 IA-AMPS共聚物的表征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IA-AMPS共聚物的红外光谱 |
3.3 IA-AMPS共聚物的特性粘数及分子量 |
3.4 IA-AMPS共聚物的热稳定性能 |
3.5 合成条件对IA-AMPS共聚物性能的影响 |
3.5.1 单因素实验 |
3.5.2 正交实验 |
3.6 IA-AMPS共聚物对无机钙垢的影响 |
3.6.1 IA-AMPS共聚物的阻垢效率 |
3.6.2 CaCO_3和CaSO_4水垢的微观形貌表征 |
3.6.3 CaCO_3和CaSO_4水垢的晶体结构表征 |
3.7 共聚物与方解石/硬石膏晶体的相互作用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A-AMPS-APEG共聚物的表征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IA-AMPS-APEG的红外光谱 |
4.3 IA-AMPS-APEG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 |
4.4 IA-AMPS-APEG共聚物的热稳定性能 |
4.5 IA-AMPS-APEG共聚物的性能评价 |
4.5.1 合成条件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 |
4.5.2 阻垢剂对水垢和溶液电导率的影响 |
4.5.3 水煤浆的性能研究 |
4.6 水垢和水煤浆的微观形貌及晶体结构表征 |
4.6.1 无机钙垢的微观形貌表征 |
4.6.2 无机钙垢的晶体结构表征 |
4.6.3 水煤浆的表面形态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含单宁酸阻垢剂的表征及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含单宁酸的阻垢剂的红外光谱 |
5.3 含单宁酸的阻垢剂的分子量分布 |
5.4 含单宁酸的阻垢剂的热稳定性能 |
5.5 共聚物的阻垢性能评价 |
5.5.1 合成条件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
5.5.2 水质条件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
5.6 无机钙垢的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工作 |
致谢 |
(6)火电厂用阻垢剂的开发及引发剂对其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火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概况 |
1.2.1 循环冷却水系统分类 |
1.2.2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组成 |
1.3 火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结垢与腐蚀 |
1.3.1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结垢 |
1.3.2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腐蚀 |
1.4 火电厂循环水用阻垢剂的研究进展 |
1.4.1 循环冷却水用阻垢剂研究现状 |
1.4.2 循环冷却水用阻垢剂发展方向 |
1.5 阻垢剂的作用机理 |
1.6 引发剂对阻垢作用的影响 |
1.7 课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药剂、原料及设备 |
2.2 实验用水水质及水质分析 |
2.2.1 阻垢实验用水 |
2.2.2 缓蚀实验用水 |
2.3 实验主要试剂的制备 |
2.4 正交设计与数据处理 |
2.4.1 数据处理 |
2.5 共聚物的表征方法 |
2.5.1 红外光谱测定 |
2.5.2 凝胶渗透色谱 |
2.5.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5.4 共聚物的转化率测定 |
2.6 药剂浓缩倍数的研究 |
2.7 共聚物性能测试方法 |
2.7.1 静态阻垢实验 |
2.7.2 垢样晶型分析 |
2.7.3 旋转挂片腐蚀实验 |
2.7.4 碳钢腐蚀表面形态分析 |
2.7.5 分散氧化铁性能测定 |
2.7.6 稳定锌性能测试 |
2.7.7 生物降解性能测定 |
2.8 节水量的计算 |
2.9 本章小结 |
3 缓蚀阻垢剂的合成及其表征 |
3.1 实验原理 |
3.2 合成条件的选择 |
3.2.1 单体选择 |
3.2.2 最优合成条件 |
3.3 缓蚀阻垢剂的表征 |
3.3.1 红外光谱表征 |
3.3.2 凝胶色谱表征 |
3.3.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3.3.4 转化率测定 |
3.4 本章小结 |
4 缓蚀阻垢剂的性能研究 |
4.1 药剂的浓缩倍数研究 |
4.2 缓蚀阻垢剂阻垢性能的测定 |
4.2.1 投加量对药剂阻垢性能的影响 |
4.2.2 硬度对药剂阻垢性能的影响 |
4.2.3 碱度对药剂阻垢性能的影响 |
4.2.4 温度对药剂阻垢性能的影响 |
4.2.5 时间对药剂阻垢性能的影响 |
4.2.6 pH对药剂阻垢性能的影响 |
4.2.7 垢样扫描电镜分析 |
4.3 缓蚀阻垢剂的缓蚀性能 |
4.3.1 投加量对药剂缓蚀性能的影响 |
4.3.2 pH对缓蚀阻垢剂缓蚀性能的影响 |
4.3.3 温度对缓蚀阻垢剂缓蚀性能的影响 |
4.3.4 挂片扫描电镜分析 |
4.4 缓蚀阻垢剂的分散氧化铁性能 |
4.5 缓蚀阻垢剂的稳定锌性能 |
4.6 缓蚀阻垢剂的生物降解性 |
4.7 节水量的计算 |
4.8 经济效益的计算 |
4.9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7)电化学与水处理剂在冷却水系统中的协同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工业循环冷却水 |
1.2 工业循环冷却水腐蚀结垢问题 |
1.2.1 循环冷却水腐蚀问题 |
1.2.2 循环冷却水结垢问题 |
1.3 电化学水处理 |
1.3.1 电化学水处理介绍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水处理剂研究进展 |
1.4.1 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
1.4.2 阻垢剂的研究进展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测试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装置 |
2.3 实验原理与方法 |
2.3.1 电化学法除垢机理 |
2.3.2 实验参数测定方法 |
2.3.3 电化学处理性能测定方法 |
第3章 电化学装置除垢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电压的影响 |
3.3 极板间距的影响 |
3.4 水质硬度的影响 |
3.5 电化学法与化学法的应用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化学装置结合水处理剂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电化学装置结合阻垢剂性能研究 |
4.2.1 阻垢剂HEDP受电化学装置的影响 |
4.2.2 阻垢剂PBTCA受电化学装置的影响 |
4.2.3 阻垢剂对电化学装置除垢性能的影响 |
4.2.4 电化学与所选阻垢剂的除垢阻垢性能测定 |
4.3 电化学装置结合缓蚀剂性能研究 |
4.3.1 电化学结合吸附膜型缓蚀剂 |
4.3.2 电化学结合沉淀膜型缓蚀剂 |
4.3.3 电化学结合氧化膜型缓蚀剂 |
4.3.4 缓蚀剂类型和浓度的选择 |
4.4 电化学装置结合水处理剂性能评价 |
4.5 极限浓缩倍数实验研究 |
4.5.1 自来水极限浓缩倍数实验 |
4.5.2 配制水极限浓缩倍数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HPMA-AEO-n聚合物阻垢剂的合成及其阻碳酸钙垢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阻垢剂的研究进展 |
1.2.1 阻垢剂的发展 |
1.2.2 阻垢剂的分类 |
1.2.2.1 天然阻垢剂 |
1.2.2.2 合成聚合物阻垢剂 |
1.3 烷基聚醚类阻垢剂的发展 |
1.4 阻垢分散机理 |
1.5 碳酸钙污垢对设备的影响 |
1.6 本论文的工作 |
1.6.1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1.6.2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6.3 本论文的研究创新点 |
1.6.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2 HPMA-AEO-n聚合物阻垢剂的制备与表征 |
2.1 实验 |
2.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2 MA-AEO-n单体的制备 |
2.1.3 HPMA-AEO-n聚合物阻垢剂的制备 |
2.2 单体和聚合物的表征 |
2.2.1 酸值和酯化率的计算 |
2.2.2 固含量的测定 |
2.2.3 红外光谱表征(FT-IR) |
2.2.4 核磁共振表征(1H NMR) |
2.2.5 凝胶色谱分析(GPC)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合物HPMA-AEO-n的固含量 |
2.3.2 单体MA-AEO-n的红外光谱表征(FT-IR) |
2.3.3 HPMA-AEO-n的红外光谱表征(FT-IR) |
2.3.4 核磁共振表征(1H NMR) |
2.3.5 聚合物HPMA-AEO-n的凝胶色谱表征(GPC) |
2.4 小结 |
3 HPMA-AEO-n阻碳酸钙垢性能的研究 |
3.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HPMA-AEO-n阻垢性能的研究方法 |
3.2.1 静态阻垢法对HPMA-AEO-n阻碳酸钙垢性能的评定 |
3.2.2 电导率法对HPMA-AEO-n抑制碳酸钙阻垢性能的评定 |
3.3 聚合条件对HPMA-AEO-9阻CaCO_3性能的影响 |
3.4 测试条件对HPMA-AEO-n阻碳酸钙垢性能的影响 |
3.4.1 EO:羧基的比例对HPMA-AEO-n阻碳酸钙垢性能的影响 |
3.4.2 投加量对HPMA-AEO-n阻碳酸钙垢性能的影响 |
3.4.3 钙离子浓度对HPMA-AEO-n阻碳酸钙垢性能的影响 |
3.4.4 加热温度对HPMA-AEO-n阻碳酸钙垢性能的影响 |
3.4.5 pH值对HPMA-AEO-n阻碳酸钙垢性能的影响 |
3.4.6 抑制时间对HPMA-AEO-n阻碳酸钙垢性能的影响 |
3.4.7 HPMA-AEO-n在混合离子环境下的应用情况 |
3.4.8 HPMA-AEO-n对 CaCO_3溶液相对过饱和度的影响 |
3.5 小结 |
4 HPMA-AEO-n阻垢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及钙垢的制备 |
4.3 HPMA-AEO-n作用下碳酸钙垢的表征手段 |
4.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4.3.2 X射线衍射XRD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HPMA-AEO-n作用下碳酸钙的SEM图 |
4.4.2 HPMA-AEO-n作用下碳酸钙的XRD图 |
4.4.3 HPMA-AEO-n的阻垢机理分析 |
4.5 小结 |
5 HPMA-AEO-9 存在下碳酸钙污垢对传热的影响 |
5.1实验 |
5.1.1 实验试剂 |
5.1.2 实验装置及过程 |
5.1.2.1 实验装置 |
5.1.2.2 实验溶液配制 |
5.1.2.3 实验过程 |
5.1.2.4 污垢生长速率测量 |
5.1.3 碳酸钙污垢在换热表面的反应 |
5.1.4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
5.1.4.1 污垢总传热系数、污垢热阻和污垢生长速率 |
5.1.4.2 无量纲化 |
5.1.4.3 误差分析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无污垢时总传热系数K_0与时间t的关系 |
5.2.2 阻垢剂存在下CaCO_3污垢对316L不锈钢管传热性能的影响 |
5.2.3 阻垢剂存在下316L不锈钢管热阻随时间的变化 |
5.2.4 阻垢剂存在下污垢增长率变化和污垢在不锈钢管内壁上的分布 |
5.3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扫描电镜电子穿透深度 |
附录 B 所用热电偶的标定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普光天然气净化厂循环水水处理药剂优选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循环水处理技术 |
1.2.2 循环水药剂水处理技术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小结 |
第2章 循环水水处理系统概述 |
2.1 循环水系统概况 |
2.1.1 循环水系统工艺说明 |
2.1.2 循环水系统技术特点 |
2.2 循环水处理 |
2.2.1 循环水处理概述 |
2.2.2 循环水水处理药剂 |
2.3 小结 |
第3章 无磷水处理药剂的优选 |
3.1 实验方法简介 |
3.1.1 旋转挂片腐蚀试验 |
3.1.2 静态阻垢试验 |
3.1.3 动态模拟试验 |
3.2 Ⅰ循无磷水处理药剂的优选 |
3.2.1 研究思路 |
3.2.2 试验过程_ |
3.2.3 Ⅰ循无磷水处理药剂研究结论 |
3.3 Ⅱ循无磷水处理药剂的研制 |
3.3.1 研究思路 |
3.3.2 试验过程 |
3.3.3 Ⅱ循无磷水处理药剂研究结论 |
3.4 小结 |
第4章 无磷水处理药剂的现场应用 |
4.1 无磷水处理药剂在Ⅰ循的应用 |
4.2 无磷水处理药剂在Ⅱ循的应用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论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阻垢剂的性能机理及高温高压下阻垢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工业循环水冷却系统 |
1.1.2 煤气化系统用水 |
1.1.3 水处理技术 |
1.2 国内外阻垢剂的研究进展 |
1.2.1 天然高分子聚合物类阻垢剂 |
1.2.2 无机聚磷酸盐类阻垢剂 |
1.2.3 有机膦酸类阻垢剂 |
1.2.4 环境友好型阻垢剂 |
1.2.5 聚羧酸类阻垢剂 |
1.2.6 多元共聚物类阻垢剂 |
1.3 阻垢剂的评价方法 |
1.3.1 静态沉积阻垢法 |
1.3.2 鼓泡法 |
1.3.3 极限碳酸盐法 |
1.3.4 浊度法 |
1.3.5 电导率法 |
1.3.6 临界pH法 |
1.3.7 动态模拟阻垢法 |
1.3.8 动态浊度法 |
1.3.9 动态反渗透膜体系评价法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目的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分析手段 |
2.0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1 实验仪器 |
2.2 分析表征手段 |
2.3 实验方法 |
2.3.1 反应溶液的配制 |
2.3.2 钙离子滴定相关测定 |
2.3.3 钙离子测定影响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阻垢剂的性能及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膦基水解聚马来酸酐(PHPMA)的制备 |
3.2.1 反应制备原理 |
3.2.2 反应装置 |
3.2.3 实验方法 |
3.2.4 膦基水解聚马来酸酐的表征 |
3.3 AA/MA共聚物的合成 |
3.3.1 反应原理及反应式 |
3.3.2 反应装置 |
3.3.3 实验方法 |
3.3.4 丙烯酸-马来酸共聚物的表征 |
3.4 不同阻垢剂阻垢性能的对比研究及机理探讨 |
3.4.1 不同阻垢剂对碳酸钙的静态阻垢性能 |
3.4.2 单一阻垢剂PHPMA下 CaCO_3垢的XRD分析 |
3.4.3 单一阻垢剂PHPMA下 CaCO_3垢的FT-IR分析 |
3.4.4 单一阻垢剂PHPMA下 CaCO_3 垢的SEM分析 |
3.4.5 不同阻垢剂下的CaCO_3垢的XRD对比分析 |
3.4.6 不同阻垢剂下的CaCO_3垢的FT-IR分析 |
3.4.7 不同阻垢剂下的CaCO_3垢的SEM分析 |
3.4.8 阻垢剂的阻垢机理分析 |
3.5 阻垢剂阻CaCO_3垢的性能研究结果 |
3.5.1 恒温温度对CaCO_3垢阻垢性能的影响 |
3.5.2 恒温时长对CaCO_3垢阻垢性能的影响 |
3.5.3 pH对 CaCO_3垢阻垢性能的影响 |
3.5.4 Ca~(2+)质量浓度对阻垢性能的影响 |
3.5.5 HCO_3-质量浓度对阻垢性能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温高压下阻垢剂的研究 |
4.1 前言 |
4.1.1 灰水水质分析 |
4.1.2 灰水垢样分析 |
4.2 实验方法 |
4.2.1 高温高压阻垢装置及实验方法 |
4.2.2 小型水热釜耐温性装置及实验 |
4.2.3 浊度法测量方法及规律 |
4.3 高温高压条件阻垢剂的研究 |
4.3.1 静态法初步筛选阻垢剂 |
4.3.2 单一阻垢剂高温高压条件下阻垢性能 |
4.3.3 钙离子浓度对高温下阻垢剂性能影响 |
4.3.4 温度对高温下阻垢剂性能的影响 |
4.3.5 不同阻垢剂CaCO_3垢的XRD分析 |
4.3.6 不同阻垢剂CaCO_3垢的SEM分析 |
4.4 复配型阻垢剂的研究 |
4.4.1 耐温性的研究 |
4.4.2 复配阻垢剂的研究 |
4.4.3 加入量对复配阻垢剂的影响 |
4.5 煤灰水分散剂的研究 |
4.5.1 实验试剂及方法 |
4.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3 分散剂下钙垢的XRD表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四、腐殖酸盐水处理剂对换热器的防护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MA-APEA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去质子化程度对钙垢影响的研究[D]. 赵伟东.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2]生物可降解的聚醚水处理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陈依漪. 东南大学, 2019
- [3]有色冶炼废渣及污泥中砷固定化效应与机制研究[D]. 于冰冰.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4)
- [4]循环冷却水中ClO2与有机膦药剂的杀菌缓蚀作用机制研究[D]. 刘亮.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5]新型无磷多功能水处理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崔川川. 山东理工大学, 2019(02)
- [6]火电厂用阻垢剂的开发及引发剂对其性能影响的研究[D]. 张桐. 西安工程大学, 2019(02)
- [7]电化学与水处理剂在冷却水系统中的协同作用研究[D]. 陈强.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8]HPMA-AEO-n聚合物阻垢剂的合成及其阻碳酸钙垢性能的研究[D]. 朱琛国.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3)
- [9]普光天然气净化厂循环水水处理药剂优选与应用[D]. 吴燕茹.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10]阻垢剂的性能机理及高温高压下阻垢剂研究[D]. 陈家驰.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