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胚体外培养成功杂交红三叶草和多年生三叶草种子

种胚体外培养成功杂交红三叶草和多年生三叶草种子

一、离体培养种胚使红三叶与多年生三叶草种杂交成功(论文文献综述)

李映雪[1](2019)在《药用石斛2n雄配子发生及有性多倍体资源创建》文中研究说明药用石斛(Pharmaceutical Dendrobium)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市场前景广阔。倍性育种是药用植物育种的重要手段,虽然已有关于药用石斛无性多倍体的研究,但未见利用2n配子途径创建其有性多倍体的报道。本试验以9种药用石斛、6个种间杂交后代群体和2个种内杂交后代群体为材料,研究药用石斛2n雄配子的发生及其细胞学机理,以及杂交后代的杂交亲和性,在此基础上利用高频发生2n雄配子的材料创建药用石斛有性多倍体资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9种药用石斛均有2n雄配子发生,但不同种类的药用石斛2n雄配子发生率差异明显。其中,银嘴重唇石斛2n雄配子平均发生率最高,为2.34%,其余药用石斛2n雄配子平均发生率均小于1%;不同铁皮石斛品种2n雄配子发生率不同,最高的为铁皮石斛‘GH’,发生率为0.33%,最低的为铁皮石斛‘HSH’,发生率为0.07%。筛选出2n雄配子发生率大于1%的单株8株,其中铁皮石斛‘GH’1株、兜唇石斛1株、银嘴重唇石斛6株。2.8个药用石斛杂交后代均有2n雄配子发生,但不同杂交组合后代2n雄配子的发生率差异明显。在6个种间杂交组合后代群体中,铁皮石斛‘BJ’×兜唇石斛杂种后代最高,为5.52%,其次是柏氏芳香石斛×美花石斛杂交后代,为2.40%;2个铁皮石斛种内杂交组合后代群体的2n雄配子平均发生率较低,分别为0.40%和0.33%。这说明,远缘杂交能显着提高杂交后代2n雄配子的发生。筛选出2n雄配子发生率大于2%的杂交后代资源共40份。3.对3种药用石斛和5个杂交组合后代群体2n雄配子发生率的稳定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兜唇石斛、美花石斛和4个杂交组合后代2n雄配子的发生率在两年内比较稳定,但铁皮石斛‘BJ’和铁皮石斛‘BJ’×铁皮石斛‘HSH’杂交后代2n雄配子的发生率不稳定。这说明药用石斛2n雄配子的既受到遗传因素的控制,又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4.对铁皮石斛‘BJ’及其与兜唇石斛的杂交后代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亲本和杂交后代均以二分体和三分体的方式产生2n雄配子,亲本以三分体形式为主,而杂交后代中2n雄配子发生率高的资源以二分体途径为主。其中,二分体的发生是由于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步,导致部分小孢子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不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分裂所致;三分体的发生是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纺锤体异常,形成三极纺锤体所致。5.药用石斛杂交F1代的自交亲和性低,而杂交亲和性相对较高。F1代自交的坐果率为0~41.67%,杂交的坐果率为0~100%;供试的19个F1代自交和杂交组合均能无菌萌发,其中萌发率高于80%的杂交组合有3个;选择9个种子萌发率较高的F1代自交和杂交组合进行了原球茎分化和生根壮苗试验,发现所有组合出芽率和成苗率均达到50%以上。6.采用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仪鉴定,从F1代自交和杂交种子萌发所得的试管苗中分别获得1和10份疑似有性多倍体资源。通过上述研究,初步弄清了药用石斛2n雄配子的发生规律及其细胞学机理,创建了利用2n配子选育药用石斛多倍体资源的技术体系,获得了11份疑似有性多倍体资源,为药用石斛多倍体育种奠定了基础。

邬娜[2](2017)在《三叶草杂种F1代5个株系及亲本主要特征特性比较》文中指出利用大兴安岭逸生型白三叶为父本和引进的高加索三叶草为母本进行远缘杂交,获得性状分离的杂种F1代,在温室内经过多年培育后移植于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基地内自然生长。本试验选取杂种F1代中表现型基本稳定的5个株系,其中4个多叶型株系(每个叶片具有4小叶或5小叶),1个普通3叶型株系,以亲本三叶草为对照,分别进行形态学、分子遗传学、光合生理与常规营养成分等方面的研究,为选育高产优质且适应性强的杂交品系提供基础信息。主要结果如下:(1)F1代多叶型株系叶宽大于普通型株系,而叶长和叶面积小于普通型株系,F1代5个株系的株高、叶宽、叶长、叶面积均介于父母本之间,与母本相近。(2)利用ISSR分子标记,5个杂种株系及亲本共扩增154个条带、137个多态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88.95%,F1代和母本遗传距离近,更多的表达了母本的遗传信息。(3)高加索三叶草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高于白三叶,而白三叶水份利用效率高于高加索三叶草。F1代5个株系各光合指标与母本相近,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高于父母本,杂种优势明显。(4)各材料茎中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大于叶,而粗蛋白、粗脂肪含量低于叶。杂种F1代株系各营养成分含量与母本相近。

邢小姣[3](2016)在《白三叶人工种子制作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是豆科(Leguminosae)三叶草属(Trifolium)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白车轴草,是高产优质的豆科牧草。因其具有侵占性强、管理粗放、青绿期长和观赏效果好等优点,常被用作边坡绿化植物;但由于白三叶苗期生态幅窄、不耐干旱、不耐盐碱等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通过转基因技术,课题组已利用农杆菌浸种法获得了转胡杨PeDREB2b基因抗旱耐盐的白三叶新材料,但由于白三叶的自交不亲和性,转基因植株很难通过有性繁殖来获得稳定遗传的后代,这阻碍了其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而利用组培体系保存转基因优良新种质和人工种子技术为其规模应用提供了新途径。本研究通过建立白三叶胚性愈伤再分化成苗的组织培养体系,研究了白三叶人工种子制作技术,为转基因白三叶的应用推广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客土喷播抗旱耐盐转基因白三叶人工种子进行边坡绿化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茎段、茎尖、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研究发现,叶柄出愈速度最快,质地疏松,叶柄两头和整个外缘都可以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的诱导率高于其他三种外植体。选择叶柄作为外植体,以MS+2mg/L 2,4-D+0.5mg/L 6-BA作为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胚性愈伤组织转化率最高,达到90%;胚性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基MS+0.5mg/L NAA+0.5mg/L 6-BA中继代培养21d,愈伤组织增殖率最高。(2)胚性和非胚性愈伤组织在外部形态、组织学观察及再生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从外部特征来看,胚性愈伤组织的质地较坚实,表面有凸起颗粒,颜色为黄色或黄绿色;非胚性愈伤组织的表面质地疏松,外边缘粉状,呈水浸状,表面颜色为白色,内部为绿色;石蜡切片观察发现胚性愈伤组织的胚性细胞团紧密排列在一起,胚性细胞体积小,染色深于周围细胞,胚性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大,位于细胞中心。非胚性愈伤组织的细胞团疏松,排列不规则,染色浅,细胞核体积小,偏于细胞的一边,有的细胞看不到细胞核。(3)在培养基MS+0.5mg/L 6-BA+0.5mg/L NAA中,胚性愈伤组织丛生芽诱导率达到70%。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0.5mg/L 6-BA+0.6mg/L IBA,丛生芽而且生根速度快,侧根多且发达,生根率达到了90%。在不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中,生根速度慢,且根系瘦弱、侧根少。(4)选用垂盆草2-4mm带腋芽茎段作为包埋外植体,采用滴珠法,以MS+4%海藻酸钠+1mg/L 6-BA+0.1mg/L GA3+0.5mg/L NAA为人工胚乳,与2%CaCl2水溶液发生离子交换15min后获得的垂盆草人工种子有弹性、呈球形;播种在MS培养基中20d萌发率95%,30d生根率90%,在培养皿中催芽成苗率可达60%;此为制备垂盆草人工种子的适宜方法。(5)选择胚性愈伤组织再分化的丛生苗的带腋芽茎段作为人工种胚,以4%海藻酸钠+0.5mg/L 6-BA+0.1mg/L GA3+0.6mg/L IBA做人工胚乳包埋,与2%CaCl2水溶液离子交换15min,形成硬度适中且富有弹性的球形人工种子,白三叶人工种子萌发率超过70%,生根率超过60%。人工胚乳中添加活性炭抑制了人工种子的萌发。

任尚佳[4](2014)在《高加索三叶草与白三叶杂交BC1胚培养及F1育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豆科牧草在品质、产量、适口性及土壤改良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气候条件的限制,豆科牧草仍没有摆脱栽培品种单一化的现状。为了改善这一状况,需要培育除苜蓿之外的高产高抗同时可固氮的牧草新品种。本试验以适应内蒙古中西部气候条件的蒙农三叶草1号(Trifolium ambiguum Bieb. cv. Mengnong No.1)为母本,其优点为高产高抗,缺点是无根瘤,不能固氮。引种自大兴安岭的固氮能力强的白三叶(T. repens L.)作为父本,与母本进行远缘杂交育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白三叶为轮回亲本与杂种F1代回交,结合胚离体培养技术,探索适宜回交胚离体生长的培养条件及扩繁条件,以期得到BC1代,为育性恢复创造条件。杂种Fl生长第1-2年,经形态学、细胞学等检测为高度不育未结出种子,从第3年开始有部分植株结出种子,比例占到杂种Fl代的88%。因此,试验对杂种F1所结种子进行了生物学指标的观测和细胞学研究,对F1育性恢复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改良MS培养基和1/2MS培养基均可作为回交胚离体培养的基本培养基,适宜的蔗糖和CH浓度分别为15g/L和250mg/L。取胚的最佳时间为授粉后14-21d。适宜的根诱导培养基为:1/2MS+CH (250mg/L)+KT (1.0mg/L)+2,4-D(0.5mg/L);适宜的叶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5mg/L)+2,4-D (2mg/L)。2.F1各植株所结种子,均是具有生活力的种子,且具有硬实性,发芽前机械处理可破除其硬实性。3.杂种F1所结种子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在40到48范围内变动,个别植株的细胞中有染色体加倍和混倍体现象。其中,杂种Fl代3-12的种子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异,其体细胞染色体数与高加索相同为48条,核型公式为:2n=6x=42m+6sm,属于2B型。6-3的种子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4,核型公式为:2n=30m+14sm,属2A型。

黄帆[5](2012)在《高加索三叶草与白三叶杂交后代遗传特性及育性恢复的研究》文中认为三叶草属植物具有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固氮能力强、适口性好、建植迅速等特性。为了培育出结合双亲优良性状的三叶草新品种,以引自新西兰具有强抗逆性的六倍体高加索三叶草为母本,以具有强固氮能力的四倍体大兴安岭野生白三叶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通过人工授粉技术成功获得了二者的杂种F1代,但其高度不育。本研究从形态及生物学、细胞遗传学、解剖学及分子标记几个不同水平对高加索三叶草、白三叶及其杂种F1进行鉴定分析,并对杂种育性恢复的途径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鉴定结果表明,高加索三叶草与自三叶的杂种F1为五倍体(2n=5x=40),核型公式为2n=5x=40=34m+6sm,是双亲真实的杂交后代。双亲的PMCM I减数分裂行为正常,其中高加索三叶草PMCM I的染色体构型为0.06Ⅰ+23.97Ⅱ,白三叶PMCM I的染色体构型为0.04Ⅰ+15.98Ⅱ。杂种F1的PMCM I染色体构型为9.07Ⅰ+14.33Ⅱ+0.23Ⅲ+0.03Ⅳ,伴随较高频率的单价体和一定频率的多价体,在减数分裂后期Ⅰ,出现滞后染色体及染色体桥。2高加索三叶草、自三叶及其杂种F]根、茎、叶的解剖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初步认定三者的抗旱能力为高加索三叶草>杂种F1>白三叶。3杂种F1生育期及全年生长日分别为99d和201d,介于双亲之间。发育前、后期生长速度偏向白三叶,中期则显着超过双亲,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株型偏向高加索三叶草,除茎长以外,株高、叶长、叶宽、茎粗、根长、根粗、分枝数等形态特征均介于双亲之间,并与双亲有极显着差异。在花的形态方面,杂种F1的小花柄最短而花萼最长,其单株花序数、花序长、花序轴长、小花数、小花长均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4经过远缘杂交得到的杂种F1已经可以结瘤,但固氮性依然缺失。5对高加索三叶草、白三叶及其杂种F1进行光合生理特性对比分析可知,杂种F1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及较低的蒸腾速率,其水分利用效率极显着高于双亲,具备高产潜能。6MS+2,4-D(0.1mg/L)+6-BA (2mg/L)是杂种F1茎段愈伤组织适宜的诱导培养基;MS+NAA (0.5mg/L)+6-BA (1.0mg/L)+KT(1.0mg/L)为杂种F、茎段愈伤组织适宜的分化培养基,不添加任何激素的1/2MS培养基为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使用蛭石作为炼苗移栽的基质成活率最高,可达93.75%。7高加索三叶草与白三叶的亲缘关系较远,通过回交法恢复杂种F,育性有一定的困难,本研究中,染色体加倍法是解决其育性问题较合理的途径。8利用秋水仙素处理杂种F1实体苗的加倍率最高,在2000mg/L秋水仙素结合1.5%的DMSO溶液中,避光处理48h的变异率为6.67%,但嵌合现象较严重;1000mg/L秋水仙素处理杂种F1组培再生苗48h的加倍率为5.88%,但成活率较低,仅为26.47%;处理愈伤组织适宜的秋水仙素溶液浓度为250mg/L,时间为48h,但加倍率较低,仅为4.08%,但获得的植株的倍性纯合,利于稳定遗传。9利用筛选出的16个ISSR适宜引物对高加索三叶草、自三叶及其杂种F1、F1再生植株进行扩增,共得到170条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0.63条,多态性条带138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达81.18%。亲本高加索三叶草与白三叶遗传差异最大,杂种F1与高加索三叶草遗传距离相对较小,F1组培再生植株与杂种F1间的遗传差异最小,二者遗传相似性为0.9244。

高雪芹[6](2012)在《红三叶新品系种质鉴定及无性繁殖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三叶新品系(Trifolium pratense L.)是内蒙古农业大学以内蒙古牙克石地区自然分布的红三叶种质为材料,经过多年的栽培驯化和系统选育,而培育出的抗寒新种质。本文对红三叶新品系以及部分国内外种质的形态学特征、染色体、SSR标记以及无性繁殖做了较为系统的鉴定评价和研究,并首次对内蒙古牙克石自然分布的红三叶遗传起源进行了探讨,为我国红三叶优异种质的利用和创新奠定了基础。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70份红三叶材料中早花型、中间型和晚花型,分别占22.86%、68.57%和8.57%。根据第二年生育期长短可分为早熟型、中熟型和晚熟型,生育期分别64d,71.96d和84.17d。红三叶新品系属晚花型,生育期74d,中熟型,平均日增长速率为0.44cm/d,接近红三叶群体平均水平。试验材料在呼和浩特越冬率变化范围为0%~88.89%,红三叶新品系越冬率88.89%,抗寒性突出。2、形态特征研究表明,红三叶叶斑强度、分枝数、花序数/茎、种子颜色、第三茎节长、二级侧枝数、叶面积、自然高度等形态特征变异较大。遗传多样性由大到小依次为枝形>叶形>种子>花部>根部。冠幅、自然高度和分枝数是划分红三叶形态类型的主要指标。红三叶新品系根系以黄褐色为主,多为绿色茎,半直立,株丛大小为红三叶群体中等水平,叶斑以中斑和无斑为主,叶面积较大,叶片形状较为宽短。花色主要为紫红色,浅紫红色次之,浅粉色出现比例约为10%,偶见白花的变异。种子颜色相对较浅,黄色种子数量较多,种子大小居中,千粒重偏小,红三叶新品系与29,35,3,41,5,19,2,67号等材料形态特征比较相似。3、43份红三叶均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14,基数为7,共检测出m、sm、 st和t4种染色体类型,其中6份材料出现随体,有1A、2A、1B、2B和3B5种核型,8种核型公式。红三叶新品系核型公式为2n=2x=14=8m+6sm(2SAT),染色体内部不对称性大于染色体之间的不对称性,不对称性在红三叶群体中相对较高。根据Langlet染色体形态划分标准,红三叶新品系染色体类型属于相对原始的T型。4、32份红三叶材料,8对引物扩增共获得多态性条带219条,多态性百分率为100%,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1636。Nei多样性指数H为0.1229,Shannon信息指数Ⅰ为0.2241,材料间的总变异Ht为0.1218,种群间遗传变异Hs0.0387,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179,基因流Nm1.0727,31.79%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之间,68.21%的存在于种群内。本试验获得红三叶新品系的指纹图谱,可有效区分2份国内已登记红三叶品种。红三叶新品系Nei多样性指数0.0665,Shannon信息指数为0.1065,均低于平均水平,种群多样性相对较低。遗传距离表明红三叶新品系亲缘最近的3份材料依次为来自俄罗斯的60号>西班牙的22号>俄罗斯的53号。5、红三叶新品系分株繁殖适宜切块6-7个,最高增殖系数为6.38,分枝期整枝扦插效率较高,最高增殖系数为6.40。组织培养研究表明:红三叶新品系种子消毒的最佳方法为75%酒精预处理,0.1%HgCl2消毒10min;最适无菌苗培养基为不添加激素的1/4MS+1.5%蔗糖;子叶、下胚轴、叶柄、叶片及根段在MS+0.5mg·L-16-BA+1~2mg·L-12,4-D培养基上都极易诱导出愈伤组织;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0.5mg.L-16-BA+1.0mg·L-12,4-D;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0.75mg·L-16-BA+0.5mg·L-1NAA,最高分化率为16.67%;茎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0.5mg·L-16-BA+1.0mg·L-1IBA;最佳生根条件为50mg·L-1浓度的IBA中浸泡1h后植入含0.5mg·L-1IBA的MS中,生根率达80%。1mg·L-1BA+0.5mg·L-1NAA激素配比适合红三叶茎尖和腋芽的萌发。6、综合分析,初步推断内蒙古牙克石自然分布的红三叶可能起源于俄罗斯西部,属于欧洲血统。

张文君[7](2011)在《扁穗牛鞭草组织培养及再生体系的建立》文中指出扁穗牛鞭草[Hemarthia compessa (L.F.) R.Br.]是禾本科黍亚科牛鞭草属多年生根状茎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北半球的温带湿润地区,是一种高产优质、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常年青绿饲草;同时也是退耕还草的重要草种之一,已在长江以南的福建、四川、云南、广西、浙江等十多个省区广泛栽培应用,为畜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扁穗牛鞭草种子产量极低,主要以营养繁殖为主。目前扁穗牛鞭草的育种方式单一,仅局限于无性系重复选择、栽培驯化等方式。促进育种方式的更新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试验以“雅安”扁穗牛鞭草的幼茎、幼叶和幼穗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浓度2,4-二氯苯氧乙酸(2,4-D)、6-苄氨基嘌呤(6-BA)和α-萘乙酸(NAA),探索其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和分化的最佳浓度组合,以期获得颗粒状胚性愈伤组织,建立扁穗牛鞭草高效再生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幼茎和幼叶为外植体取材时间:4-5月的营养生长期是较为适宜的取材时间。灭菌:75%酒精浸泡10s,无菌水冲洗2-3次,0.1%升汞液(加有几滴Tween-20)中浸泡8 min,取出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可起到良好的消毒灭菌效果。愈伤组织启动培养阶段:MS+2,4-D1.0 mg/L是较为适宜启动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幼茎颗粒状愈伤组织出愈率为86.96%,幼叶颗粒状愈伤组织出愈率可达100.00%。愈伤组织防褐化试验:培养基中附加AC2g/L,每隔10d更换一次培养基,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3±2℃左右,可以起到良好的防褐化效果。愈伤组织增殖培养阶段:MS+2,4-D1.0mg/L是较为适宜的增殖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有颗粒状胚性愈伤组织长出。愈伤组织分化阶段:MS+6-BA1.0mg/L+NAA0.2mg/L是较为适宜的分化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幼茎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为72.90%,幼叶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可达100.00%。再生苗增殖培养阶段:MS+6-BA1.0mg/L+NAA0.2mg/L是较为适宜的增殖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再生苗增殖系数可达18.6。再生苗在生根、炼苗和移栽阶段:在不含激素的1/2 MS培养基上的生根率可达100.00%,开瓶炼苗6d后,将再生苗移入栽培基质(粘土:沙土:鸡粪=2:2:1混合)中,移栽成活率可达98.71%。2.幼穗为外植体愈伤组织启动培养阶段:以幼穗中下部为外植体,外植体接种长度5~10mm为宜;MS+2,4-D7.0 mg/L是较为适宜的启动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颗粒状愈伤组织出愈率可达99.28%。愈伤组织继代增殖培养阶段:MS+2,4-D1.0mg/L是愈伤组织较为适宜的增殖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有颗粒状胚性愈伤组织长出。愈伤组织分化阶段:在MS+6-BA1.0 mg/L+NAA0.2mg/L分化培养基上,幼穗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为100.00%。再生苗的生根、炼苗和移栽阶段:再生苗在1/2 MS生根培养基上生根率可达100.00%。炼苗3d后,将再生苗移入栽培基质(粘土:沙土:鸡粪=2:3:1)中,移栽成活率可达100.00%。

马江涛[8](2011)在《抗逆转录因子基因的功能验证与转基因百脉根的获得》文中研究说明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 L.)别名牛角花,是豆科百脉根属多年生牧草,原产于欧亚温暖地区,目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作为优良饲草,百脉根营养含量居豆科牧草的首位,成熟收种后,蛋白质含量可达17.4%。含皂素低,适口性好,耐牧性强,不会引起家畜膨胀病,为一般豆科牧草所不及。同时,百脉根也是建立人工草地、补播改良草场和建立人工放牧地的不可多得的牧草品种。近年从加拿大引进的品种里奥(Leo),抗寒性强,但其耐旱耐盐特性较差,难以适于国内极端气候日益频发的环境。为解决这一难题,本研究对本实验室从沙生植物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和铃铛刺(Halimodendron halodendron (Pall.)Voss.)中克隆的四个抗逆转录因子基因进行了功能分析,从中筛选了2个高抗基因PeDREB2a和HhERF2,构建单、双价以生物安全标记基因pmi为选择标记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百脉根Leo品种,以期提高其在抗旱耐盐特性方面的能力,为我国畜牧业增添新的优良牧草种质资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以实验室从沙生植物胡杨和铃铛刺中克隆的PeDREB2a、PeDREB2b、HhDREB2和HhERF2四个抗逆相关转录因子基因为基础,构建了分别含有PeDREB2a和PeDREB2b基因以诱导型启动子rd29A为启动子的植物表达载体:rd29A::PeDREB2a和rd29A:: PeDREB2b(rd29A::HhDREB2和rd29A::HhERF2实验室已构建);2.将四个转录因子基因分别转化模式植物拟南芥,通过潮霉素(Hyg)多代筛选获得纯合系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分别为:PeDREB2a(20株)、PeDREB2b(18株)、HhDREB2(23株)和HhERF2(27株)。研究中对转基因拟南芥萌发期、幼苗期和生长期进行干旱控水和盐胁迫梯度实验,通过发芽率、含水量、可溶性糖、丙二醛(MDA)等抗逆指标检测,验证了四个转录因子在植物不同时期均提高了转基因拟南芥对干旱和盐胁迫的耐受力和适应性;3.结合四种转基因拟南芥各种指标结果的比较,发现PeDREB2a和HhERF2基因在植物抗逆调控中起到明显的调控作用。因此,本研究在实验室已构载体pCAMBIA1302-pmi的基础上,构建了pmi-rd29A::PeDREB2a、pmi-rd29A:: HhERF2和pmi-PeDREB2a::HhERF2三种单、双价安全型植物表达载体,为安全型抗旱耐盐百脉根转基因植株的获得打下基础;4.将以上构建的三种单、双价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百脉根子叶,对通过甘露糖筛选的抗性植株进行PCR和Southern-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均已整合入牧草百脉根的基因组中。现已获得转pmi-rd29A::PeDREB2a、pmi-rd29A:: HhERF2和pmi-PeDREB2a::HhERF2百脉根植株7株、12株和5株(其他转化事件还在检测当中)。干旱盐碱胁迫处理,初步结果表明,转录因子基因PeDREB2a和HhERF2明显改善了百脉根的抗逆特性,尤其双价转基因百脉根抗逆效果明显。

刘晓玲[9](2010)在《抗白粉病红三叶无性系筛选及其抗性生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通过中子辐射对红三叶植株再生的影响、抗白粉病红三叶单株的筛选及无性系建立以及岷山红三叶白粉病抗性生理三个方面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红三叶种子经不同剂量中子辐射后,子叶和胚轴的诱导率均低于对照。2,4-D 2.0mg·L-1和6-BA 0.5mg·L-1激素配比下子叶和胚轴的诱导率均最高。MS+0.06mg/L NAA+0.1mg/L KT+蔗糖2.5%+琼脂0.7%为最好的分化培养基,愈伤淡黄色或浅绿色,疏松颗粒状,无水泽化,分化少量茎且无毛状根。1/2 MS+0.05 mg/L NAA+蔗糖1.5%+琼脂0.8%为最好的生根培养基。2、中子辐射使插条成活数和成活率下降。随着辐射剂量增加,插条成活数和成活率先上升后下降,扦插成活率为0.66%~2.27%。红三叶夏季扦插成活率高于秋季。中子辐射对M1植株株高有一定影响。随着辐射剂量增加,次年扦插苗分枝数逐渐减少,除1.2995Gy处理的分枝数高于对照外,其余处理的分枝数均低于对照。扦插苗出现1株匍匐型红三叶。3、岷山红三叶现蕾期接种白粉菌,开花期选择抗病单株进行扦插,通过研究M1植株不同抗病性与酶活性、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异黄酮的关系。结果表明,免疫植株SOD活性、POD活性、PAL活性、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绿素a和b含量均最高,分别为223.73U/g.min、382.95U/g.min、105.7 U/g.min、0.0318%、29.93μg/g、1.563 mg/g、0.522 mg/g,是高感植株的2.75、1.13、1.32、2.41、2.06、1.23、1.50倍。随着抗病性减弱,以上各指标均下降。不同抗病性植株间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显着差异。

王娟[10](2010)在《苜蓿原生质体分离与培养的研究》文中提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世界上栽培最早、分布最广、营养丰富、干旱半干旱地区改土固氮不可缺少的多年生优质豆科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但其在产量、品质及抗性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改良,并且现有的牧草已经不能满足畜牧业日益发展的需求,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苜蓿新品种,已成为许多育种学家研究的主要目标。由于紫花苜蓿异花授粉复杂的特性,利用常规的育种方法培育新品种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植物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提高紫花苜蓿的抗逆性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本试验以4个紫花苜蓿品种清水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Qingshui)、阿尔冈金(Medicago stativa L.cv. Algonguin)、甘农1号(Medicago stativa L.cv.Gannong No.1)、游客(Medicago stativa L.cv.Euroke)为材料,建立紫花苜蓿愈伤组织再生系统,以此为基础建立紫花苜蓿原生质体分离与培养。1.以紫花苜蓿品种清水苜蓿、阿尔冈金、甘农1号、游客下胚轴为外植体,进行了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1) 4个苜蓿品种下胚轴出愈率依次为阿尔冈金93.7%>甘农1号92.6%>清水苜蓿92.2%>游客87.7%。(2) 4个苜蓿品种在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MS + 2.0 mg/L2,4-D + 1.0 mg/LNAA + 2.5 %蔗糖+0.6 %琼脂上出愈率最高;其诱导率依次为:阿尔冈金91.7 %、游客89.6 %、清水苜蓿88.3 %、甘农1号87.3 %。(3) 4个苜蓿品种在愈伤组织分化无根苗的最佳培养基MS + 0.5 mg/L KT + 0.3 mg/LNAA+2.5 %蔗糖+0.6 %琼脂上分化率最高,分化率依次为:甘农1号93.0 %、清水苜蓿89.7 %、游客86.5 %、阿尔冈金84.5 %。(4) 4个苜蓿品种在生根的最佳培养基1/2MS + 0.1mg/LNAA + 1 %蔗糖+0.6%琼脂上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依次为:甘农1号96.0 %、阿尔冈金94.6 %、游客93.3 %、清水苜蓿92.5 %。2.以紫花苜蓿品种阿尔冈金诱导的松软胚性愈伤组织和无菌子叶为材料,以酶解法分离出原生质体,进行了原生质体培养。研究了不同酶液组成、酶解时间、愈伤组织继代时间和渗透压对紫花苜蓿原生质体游离的影响,并探讨了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在KM8P培养基上的分裂情况,结果表明:(1)采用继代培养12 d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在2 %纤维素酶+ 0.5 %果胶+ 1 %半纤维素酶条件下,酶解12 h,酶液甘露醇浓度为0.55 mol/L时,可得到产量为2.56*106个g1和活力为88%的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在KM8P + 2.0 mg/L2,4-D + 1.0 mg/LNAA培养基中培养4 d后出现第一次细胞分裂,分裂频率高达50.2%;2~3周后形成小细胞团,再以甘露醇浓度为0.1mol/L~0.2mol/L培养基培养2~3代,有利于小细胞团持续分裂并形成愈伤组织。(2)采用阿尔冈金苜蓿无菌苗子叶为材料,在2 %纤维素酶+ 0.5 %果胶+ 1 %半纤维素酶条件下,酶解8 h,酶液甘露醇浓度为0.55 mol/L时,可得到产量为2.19*106个g1活力为87.6 %的原生质体。

二、离体培养种胚使红三叶与多年生三叶草种杂交成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离体培养种胚使红三叶与多年生三叶草种杂交成功(论文提纲范文)

(1)药用石斛2n雄配子发生及有性多倍体资源创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以及英汉对照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植物2n配子的发生及利用
        1.2.1 植物2n配子的发生
        1.2.2 植物2n配子发生的细胞学机理
        1.2.3 2n配子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1.3 药用石斛育种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药用石斛2n雄配子发生及其细胞学机理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仪器和试剂
        2.2.3 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药用石斛小孢子形成发育过程
        2.3.2 药用石斛杂交后代小孢子形成发育过程
        2.3.3 药用石斛2n雄配子发生
        2.3.4 药用石斛花粉直径的测量
        2.3.5 不同种、不同年份药用石斛2n雄配子发生
        2.3.6 药用石斛杂交后代2n雄配子发生
        2.3.7 不同种、不同年份药用石斛杂交后代2n雄配子发生
        2.3.8 药用石斛2n雄配子发生的细胞学机理
    2.4 小结
第3章 利用2n雄配子创建药用石斛多倍体资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仪器和试剂
        3.2.3 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药用石斛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3.3.2 药用石斛杂交后代苗生产
        3.3.3 药用石斛杂交后代多倍体鉴定
    3.4 小结
第4章 讨论与总结
    4.1 讨论
        4.1.1 利用远缘杂交提高2n雄配子的发生
        4.1.2 药用石斛2n雄配子发生的细胞学机理
        4.1.3 利用2n雄配子创建药用石斛有性多倍体资源
    4.2 结论
主要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三叶草杂种F1代5个株系及亲本主要特征特性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豆科植物研究利用现状
        1.1.1 三叶草属植物利用现状
        1.1.2 高加索三叶草和白三叶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1.2 牧草育种研究概况
        1.2.1 远缘杂交育种研究概况
        1.2.2 三叶草属植物杂交育种研究概况
    1.3 杂种后代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
        1.3.1 形态学标记
        1.3.2 细胞学标记
        1.3.3 生化标记
        1.3.4 DNA分子标记
    1.4 牧草光合生理作用研究概况
    1.5 豆科牧草营养成份研究
        1.5.1 高加索三叶草与白三叶的营养成份研究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6.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研究方法
        2.3.1 杂种F_1代及双亲形态学观测
        2.3.2 杂种F_1代与双亲遗传学标记
        2.3.3 杂种F_1代及双亲叶片光合速率测定
        2.3.4 杂种F_1代及双亲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杂种F_1代及双亲形态学观测
        3.1.1 杂种F_1代及双亲株高以及直立程度对比研究
        3.1.2 杂种F_1代及双亲叶片形态对比分析
    3.2 杂种F_1代及双亲分子遗传学分析
        3.2.1 DNA质量检测结果分析
        3.2.2 ISSR-PCR产物多态性分析
        3.2.3 遗传相似性分析
    3.3 杂种F_1代及双亲光合生理研究
    3.4 杂种F_1代及双亲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3.4.1 杂种F_1代及双亲茎、叶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3.4.2 杂种F_1代及双亲茎常规营养成分对比
        3.4.3 杂种F_1代及双亲叶常规营养成分对比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杂种F_1代及双亲形态学差异
        4.1.2 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鉴定种间亲缘关系中的应用
        4.1.3 杂种F_1代及双亲光合生理研究
        4.1.4 牧草营养成分分析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白三叶人工种子制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白三叶的研究概况
    1.2 人工种子研究概况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白三叶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第3章 胚性愈伤组织石蜡切片观察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第4章 白三叶胚性愈伤组织的再分化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第5章 垂盆草人工种子制作技术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结论与讨论
第6章 白三叶人工种子制作技术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讨论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高加索三叶草与白三叶杂交BC1胚培养及F1育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和附表清单
1 前言
    1.1 白三叶及高加索三叶草的生物学特性
    1.2 三叶草属牧草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杂交育种研究概况
        1.3.1 远缘杂交
        1.3.2 植物多倍性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1.3.3 高加索三叶草与白三叶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1.4 杂交后代育性恢复途径
        1.4.1 染色体加倍处理恢复育性
        1.4.2 回交法恢复杂种育性
        1.4.3 杂种胚的离体组织培养
    1.5 杂种后代遗传特性研究
        1.5.1 形态学研究
        1.5.2 细胞学研究
    1.6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6.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2 主要研究内容
        1.6.3 主要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田概况
    2.3 回交恢复育性
        2.3.1 回交授粉
        2.3.2 回交胚离体培养
        2.3.3 回交胚成苗后组培扩繁
        2.3.4 回交试管苗的炼苗与移栽
    2.4 F,种子指标观测
        2.4.1 F_1种子生物学指标观测
        2.4.2 杂种F_1代种子生活力测定
    2.5 杂种F_1代种子染色体鉴定及核型分析
        2.5.1 试验材料
        2.5.2 试验仪器
        2.5.3 试验试剂
        2.5.4 试验方法
        2.5.5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回交胚培养
        3.1.1 回交胚培养成苗过程
        3.1.2 不同培养基及添加物水平对胚萌发的影响
        3.1.3 BC1代幼苗不同外植体的诱导培养
        3.1.4 不同胚培养条件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1.5 回交胚成苗后的生长状况观测
    3.2 F_1种子生物学特性
        3.2.1 不同处理下种子生活力比较
        3.2.2 种子的生物学特性
        3.2.3 种子千粒重的聚类分析
    3.3 F_1代种子的鉴定
        3.3.1 远缘杂交种子染色体压片技术条件优化
        3.3.2 F_1代种子及其双亲的染色体数目鉴定
        3.3.3 F_1种子的核型参数及染色体模式图
4 讨论
    4.1 回交法恢复杂种育性的探索
    4.2 回交胚离体培养条件的探索
    4.3 打磨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4.4 种子生物学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4.5 杂种F_1育性恢复原因的探索
5 结论
    5.1 回交胚离体培养条件的筛选
    5.2 回交组培苗的扩繁
    5.3 F_1种子发芽试验
    5.4 杂交种子染色体压片技术条件优化
    5.5 染色体鉴定结果
    5.6 染色体核型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高加索三叶草与白三叶杂交后代遗传特性及育性恢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豆科牧草在牧草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1.2 三叶草属牧草的地位和作用
    1.3 高加索三叶草与白三叶的特性
    1.4 牧草育种研究概况
        1.4.1 牧草远缘杂交育种研究概况
        1.4.2 三叶草属牧草杂交育种研究概况
    1.5 杂种后代的鉴定
        1.5.1 形态学鉴定
        1.5.2 细胞遗传学鉴定
        1.5.3 同工酶鉴定
        1.5.4 分子标记鉴定
    1.6 植物组织培养及其调控
        1.6.1 组织培养的产生与发展
        1.6.2 组织培养技术在牧草育种的应用
        1.6.3 牧草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7 豆科牧草的共生固氮及光合生理作用研究
        1.7.1 共生固氮作用研究
        1.7.2 光合生理作用研究
    1.8 远缘杂种的育性恢复研究进展
        1.8.1 远缘杂种的不易交配性及其克服方法
        1.8.2 远缘杂种的夭亡、不育及其克服方法
    1.9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9.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9.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供试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杂交及胚拯救
        2.3.2 杂种F_1及其双亲的细胞遗传学鉴定及解剖结构分析
        2.3.3 杂种F_1及其双亲的形态学、生物学及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2.3.4 杂种F_1育性恢复初步研究
        2.3.5 杂种F_1、F_1组培再生植株及其双亲的ISSR标记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高加索三叶草×白三叶杂交胚离体培养及植株驯化移栽的初步研究
        3.1.1 授粉时间的确定
        3.1.2 杂交胚的萌发
        3.1.3 壮苗及移栽
    3.2 杂种F_1及其双亲的细胞遗传学及解剖结构鉴定分析
        3.2.1 杂种F_1及其双亲根尖(RTC)染色体数目的鉴定
        3.2.2 杂种F_1及其双亲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3.2.3 杂种F_1及其双亲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鉴定
        3.2.4 杂种F_1及其双亲的花粉可育率和结实率鉴定
        3.2.5 杂种F_1及其双亲的解剖结构分析
    3.3 杂种F_1及其双亲的形态学、生物学及光合生理特性对比
        3.3.1 生育期观察
        3.3.2 生长速度及株高
        3.3.3 根、茎、叶及分枝数观测
        3.3.4 花的形态差异
        3.3.5 结瘤情况对比
        3.3.6 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3.4 杂种F_1的育性恢复研究
        3.4.1 不同外植体的诱导效果
        3.4.2 再生体系的诱导
        3.4.3 不定芽的分化
        3.4.4 不同培养基对生根的影响
        3.4.5 杂种F_1再生植株的驯化与移栽
        3.4.6 杂种F_1愈伤组织的染色体加倍
        3.4.7 杂种F_1组培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加倍
        3.4.8 杂种F_1的传统染色体加倍
        3.4.9 回交结果
        3.4.10 加倍植株的染色体鉴定
    3.5 杂种F_1、F_1再生植株及其双亲的ISSR分析
        3.5.1 DNA纯度检测
        3.5.2 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3.5.3 ISSR扩增产物多态性分析
4 讨论
    4.1 影响高加索三叶草与白三叶杂交后代胚拯救的因素
        4.1.1 杂交亲本组合的选择
        4.1.2 授粉时间对离体胚拯救的影响
        4.1.3 胚的摘取时期对胚拯救的影响
        4.1.4 培养基对胚拯救的影响
    4.2 杂种F_1细胞学及育性鉴定的可靠性
    4.3 杂种F_1与双亲的解剖学特征
    4.4 杂种F_1与亲本间的形态学及生物学差异
    4.5 杂种F_1的结瘤与固氮情况
    4.6 杂种优势与光合生理特性
        4.6.1 净光合速率与产量杂种优势
        4.6.2 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与杂种优势
    4.7 影响杂种F_1再生体系建立的因素
        4.7.1 外植体的选择
        4.7.2 杂种F_1体细胞胚胎的发生和器官发生
        4.7.3 生长调节物质对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
        4.7.4 杂种F_1驯化和移栽的关键
    4.8 育性恢复途径的探讨
        4.8.1 不同染色体加倍方法的比较
        4.8.2 秋水仙素处理杂种F_1染色体加倍的适宜浓度和时间
        4.8.3 杂种F_1育性恢复的其他方法
    4.9 ISSR标记在植物遗传鉴定及分析中的应用
        4.9.1 ISSR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4.9.2 ISSR技术在鉴定种间亲缘关系中的应用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6)红三叶新品系种质鉴定及无性繁殖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红三叶的遗传起源
    1.2 红三叶的发展历史
    1.3 红三叶属间、种间关系与遗传进化
    1.4 红三叶种质资源的搜集与保存
        1.4.1 红三叶种质的保护与搜集
        1.4.2 红三叶种质资源保存
    1.5 种质资源研究内容和现状概述
        1.5.1 红三叶形态学性状研究
        1.5.2 红三叶的染色体研究
        1.5.3 红三叶分子标记的研究
    1.6 红三叶无性繁殖特性的研究
        1.6.1 无性繁殖概述
        1.6.2 红三叶常规无性繁殖研究
        1.6.3 红三叶组织培养研究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红三叶新品系农艺性状的鉴定和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来源
        2.1.2 试验材料的地理分布
        2.1.3 试验地概况
        2.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2.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物候期的差异分析
        2.2.2 红三叶生长速度差异分析
        2.2.3 红三叶越冬率
        2.2.4 红三叶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2.2.5 红三叶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3 红三叶新品系形态特征鉴定及评价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3.1.3 计算公式的说明
        3.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红三叶新品系根系的形态鉴定
        3.2.2 红三叶新品系茎的形态特征鉴定
        3.2.3 红三叶新品系叶片的形态特征鉴定
        3.2.4 红三叶新品系花部特征鉴定
        3.2.5 红三叶种子及荚果的形态特征
        3.2.6 红三叶形态特征的主成分分析
        3.2.7 红三叶主要形态特征多样性分析
        3.2.8 红三叶主要形态性状与生态因子的相关分析
        3.2.9 红三叶主要形态性状的系统聚类分析
        3.2.10 红三叶主要形态性状的逐步聚类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4 红三叶新品系染色体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材料
        4.1.2 研究方法
    4.2 结果分析
        4.2.1 红三叶染色体数目与倍性
        4.2.2 红三叶染色体T型和R型划分
        4.2.3 红三叶染色体核型分析
        4.2.4 红三叶的ROMERO核不对称性
        4.2.5 基于平均臂比值和核型不对称系数(As.K.C)二维进化趋势图
        4.2.6 基于ROMERO不对称参数与染色体总长度(TCL)的三维进化趋势图
    4.3 小结与讨论
5 红三叶新品系SSR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红三叶新品系SSR指纹图谱构建及特征带鉴定
        5.2.2 SSR标记多态性分析
        5.2.3 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5.2.4 基于SSR红三叶遗传变异及分化
        5.2.5 红三叶种间遗传距离及遗传相似度研究
        5.2.6 红三叶遗传分类
        5.2.7 红三叶NEI’s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回归分析
    5.3 小结与讨论
        5.3.1 红三叶新品系指纹图谱的构建
        5.3.2 红三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5.3.3 红三叶种群遗传结构及分化
        5.3.4 红三叶新品系SSR亲缘关系分析
6 红三叶新品系无性繁殖特性研究
    6.1 试验材料
    6.2 试验方法
        6.2.1 红三叶分株繁殖
        6.2.2 红三叶扦插繁殖
        6.2.3 不定芽增殖繁殖
        6.2.4 侧芽增殖途径
        6.2.5 数据处理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切块大小对红三叶分株繁殖的影响
        6.3.2 红三叶新品系扦插时间和插穗部位的选择
        6.3.3 红三叶新品系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6.3.4 红三叶外植体的直接分化
        6.3.5 侧芽增殖途径
    6.4 小结与讨论
7 综合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1.1 红三叶种质资源遗传变异
        7.1.2 红三叶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分类
        7.1.3 形态标记、染色体以及SSR标记遗传距离的相关性
        7.1.4 内蒙古牙克石红三叶遗传起源与传播途径
    7.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作者简介

(7)扁穗牛鞭草组织培养及再生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及发展简史
    1.2 组织培养研究概况
        1.2.1 不同培养基选择
        1.2.2 不同外植体类型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1.2.3 不同基因型选择
        1.2.4 不同消毒方式选择
        1.2.5 外源激素的选择
    1.3 组织培养的应用及意义
        1.3.1 无性快繁
        1.3.2 种质超低温保存和低温保存
        1.3.3 遗传转化
        1.3.4 体细胞变异筛选
    1.4 扁穗牛鞭草概述
        1.4.1 扁穗牛鞭草的产地及分布
        1.4.2 扁穗牛鞭草的生物学特性
        1.4.3 扁穗牛鞭草的经济价值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 供试材料
    3.2 试验设计和方法
        3.2.1 试验设计
        3.2.2 试验方法
    3.3 观察和统计方法
    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4.1 数据处理
        3.4.2 数据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幼叶、幼茎组织培养及再生体系建立
        4.1.1 不同消毒方式对外植体的影响
        4.1.2 不同取材时间对污染率的影响
        4.1.3 愈伤组织启动培养
        4.1.4 不同处理方式对愈伤组织褐化的影响
    4.2 愈伤组织继代增殖培养
    4.3 扁穗牛鞭草愈伤组织不定芽的分化与增殖
        4.3.1 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
        4.3.2 再生苗增殖
    4.4 再生苗的生根、炼苗和移栽
        4.4.1 不同NAA浓度对再生苗生根的影响
        4.4.2 不同的炼苗天数对再生苗成活率的影响
        4.4.3 不同栽培基质对再生苗的影响
    4.5 幼穗组织培养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4.5.1 愈伤组织启动培养
        4.5.2 不同2,4-D浓度对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影响
        4.5.3 不同2.4-D浓度继代培养后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4.5.4 不同2.4-D浓度对再生苗的生根的影响
        4.5.5 炼苗移栽
5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胚性愈伤组织
        5.1.2 启动培养过程中外植体长不定根问题
        5.1.3 启动培养过程中的2,4-D浓度问题
        5.1.4 愈伤组织褐变
        5.1.5 一步成苗现象
    5.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说明
Figure Legends
附图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攻读学位期参加的科研项目

(8)抗逆转录因子基因的功能验证与转基因百脉根的获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干旱盐碱对国内外农牧业的影响
    1.2 牧草对干旱盐碱非生物逆境的响应
        1.2.1 干旱盐碱对牧草形态结构的影响
        1.2.2 干旱盐碱下牧草生理生化反应
        1.2.3 牧草对干旱盐碱逆境的分子响应
    1.3 牧草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1.3.1 牧草的体外再生
        1.3.2 牧草的遗传转化
        1.3.3 牧草的遗传改良
    1.4 立题依据
        1.4.1 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抗逆转录因子基因的功能验证与筛选
    2.1 材料
        2.1.1 基因材料
        2.1.2 植物材料
        2.1.3 菌株与载体
        2.1.4 酶及试剂耗材
        2.1.5 培养基与抗生素配制
        2.1.6 主要仪器
        2.1.7 引物与测序
    2.2 实验方法
        2.2.1 质粒 DNA 的提取
        2.2.2 酶切、回收与连接
        2.2.3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2.2.4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2.2.5 DNA 和RNA 的提取
        2.2.6 拟南芥的种植与浸染
        2.2.7 转基因拟南芥的筛选、鉴定与纯化
        2.2.8 转基因拟南芥胁迫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pCAMBIA1302-rd29A 载体的验证
        2.3.2 pCAMBIA1302-rd29A::PeDREB2a 和 pCAMBIA1302-rd29A::PeDREB2b 植物表 达载体的构建、转化大肠与鉴定
        2.3.3 农杆菌转化与鉴定
        2.3.4 拟南芥浸染与筛选
        2.3.5 转基因拟南芥 PCR 检测
        2.3.6 转基因拟南芥总 RNA 提取与 RT-PCR 检测
        2.3.7 转基因拟南芥耐旱性分析
        2.3.8 转基因拟南芥耐盐性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安全型高效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3.1 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质粒 DNA 的提取
        3.2.2 酶切反应
        3.2.3 DNA 片段的回收
        3.2.4 DNA 片段与目的载体的连接
        3.2.5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3.2.6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3.3 试验结果
        3.3.1 pCAMBIA1302-pmi植物表达载体的验证
        3.3.2 pCAMBIA1302-pmi-rd29A::PeDREB2a、pCAMBIA1302-pmi-rd29A::HhERF2和双价pCAMBIA1302-pmi-PeDREB2a::HhERF2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耐旱耐盐转基因百脉根的获得
    4.1 材料
        4.1.1 植物材料
        4.1.1 菌株与载体
        4.1.3 酶及试剂耗材
        4.1.4 培养基和溶液配制
    4.2 方法
        4.2.1 农杆菌转化百脉根及再生植株的获得
        4.2.2 转基因百脉根植株的鉴定
        4.2.3 转基因百脉根胁迫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农杆菌转化及 PCR 鉴定
        4.3.2 优质牧草百脉根的遗传转化
        4.3.3 转基因百脉根的检测与初步抗逆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
    5.1 结论
    5.2 研究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抗白粉病红三叶无性系筛选及其抗性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红三叶
        1.1 植物学特性
        1.2 生物学特性
        1.3 栽培技术
        1.4 利用价值
    2 辐射诱变育种
        2.1 辐射育种
        2.2 辐射抗病育种
        2.3 辐射诱变机理的研究
    3 组织培养
        3.1 组织培养的发展简史
        3.2 红三叶的组织培养
    4 扦插
        4.1 温度
        4.2 湿度
        4.3 光照
        4.4 气体
        4.5 基质
        4.6 不同茎段扦插效果不同
    5 白粉病抗性研究
        5.1 白粉病抗性机理
        5.2 白粉病接种及抗性鉴定
        5.3 白粉病抗性机理研究
        5.3.1 叶绿素含量与白粉病抗病性的关系
        5.3.2 过氧化物酶(POD)与白粉病抗病性的关系
        5.3.3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与白粉病抗病性的关系
        5.3.4 其他方面
第二章 中子辐射对红三叶植株再生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愈伤组织诱导
        2.1.1 不同激素配比对红三叶不同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1.2 不同辐射处理对红三叶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2 不定芽分化
        2.2.1 不同激素配比对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2.2.2 不同辐射处理对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分化率的影响
        2.3 生根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大田抗白粉病红三叶单株的筛选及无性系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测定指标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M1 植株的扦插
        2.1.1 中子辐射对M1 插条成活率的影响
        2.1.2 中子辐射对M1 插条株高的影响
        2.1.3 中子辐射对M1 插条分枝数
        2.1.4 M1 植株不同抗病性株数
        2.2 M2 植株的扦插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岷山红三叶白粉病抗性生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抗病性结果鉴定
        2.2 抗病性与SOD 活性的关系
        2.3 抗病性与POD 活性的关系
        2.4 抗病性与PAL 活性的关系
        2.5 抗病性与叶绿素体色素含量的关系
        2.6 抗病性与其他生理指标的关系
        2.7 抗病性与异黄酮含量的关系
    3 小结与讨论
结论
图版Ⅰ
图版Ⅱ
图版Ⅲ
图版Ⅰ说明
图版Ⅱ说明
图版Ⅲ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10)苜蓿原生质体分离与培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摘要
SUMMARY
缩写词(ABBREVIATION)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苜蓿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3 植物再生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
        1.3.1 植物激素对体细胞胚发生的影响
        1.3.2 基因型的影响
        1.3.3 营养成分的影响
    1.4 苜蓿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进展
        1.4.1 基本培养基的选择
        1.4.2 基因型的选择
        1.4.3 外植体的选择
        1.4.4 激素配比
        1.4.5 复合添加物的选择
        1.4.6 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研究
    1.5 苜蓿再生体系建立存在问题及展望
    1.6 原生质体再生体系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1.6.1 原生质体及其特性
        1.6.2 原生质体培养
        1.6.3 原生质体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6.4 原生质体细胞融合技术的发展
    1.7 豆科牧草原生质体研究进展
    1.8 建立原生质体再生体系的关键影响因素
        1.8.1 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与纯化
        1.8.2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1.9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内容、技术路线
        1.9.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9.2 研究内容
        1.9.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苜蓿再生体系的建立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培养基
        2.2.3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4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苜蓿品种下胚轴出愈率
        2.3.2 不同激素浓度及配比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3.3 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2.3.4 不同激素浓度及配比对分化率的影响
        2.3.5 生根和移栽
    2.4 讨论
        2.4.1 外植体再生能力
        2.4.2 激素种类和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4.3 激素种类和浓度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2.4.4 继代培养时间对植株再生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苜蓿原生质体的分离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基本培养基
        3.2.3 主要试剂和仪器
        3.2.4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适合于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胚性愈伤组织细胞系的建立
        3.3.2 不同继代培养时间对原生质体活力和产量的影响
        3.3.3 不同材料对苜蓿原生质体活力和产量的影响
        3.3.4 酶液处理组合对苜蓿不同材料原生质体活力和产量的影响
        3.3.5 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活力和产量的影响
        3.3.6 混合酶液中甘露醇浓度对原生质体活力和产量的影响
    3.4 讨论
        3.4.1 酶解法对原生质体游离的影响
        3.4.2 供体材料对原生质体游离的影响
        3.4.3 酶解液的组成、酶解时间、酶液渗透压对原生质体游离的影响
        3.4.4 愈伤组织的状态对原生质体分离及活力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苜蓿原生质体的培养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基本培养基
        4.2.3 主要试剂和仪器
        4.2.4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KM8P 培养基中不同浓度2,4-D 对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
        4.3.2 渗透压对原生质体生长的影响
    4.4 讨论
        4.4.1 愈伤组织对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
        4.4.2 培养基及渗透压对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
        4.4.3 激素浓度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苜蓿再生体系建立
    5.2 苜蓿原生质体分离
    5.3 原生质体纯化
    5.4 原生质体培养
附表Ⅰ
附表Ⅱ
参考文献
图版
    图版1 苜蓿再生体系建立流程图
    图版2 苜蓿原生质体分离与培养流程图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四、离体培养种胚使红三叶与多年生三叶草种杂交成功(论文参考文献)

  • [1]药用石斛2n雄配子发生及有性多倍体资源创建[D]. 李映雪.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2]三叶草杂种F1代5个株系及亲本主要特征特性比较[D]. 邬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01)
  • [3]白三叶人工种子制作技术研究[D]. 邢小姣.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3)
  • [4]高加索三叶草与白三叶杂交BC1胚培养及F1育性分析[D]. 任尚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01)
  • [5]高加索三叶草与白三叶杂交后代遗传特性及育性恢复的研究[D]. 黄帆.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6)
  • [6]红三叶新品系种质鉴定及无性繁殖特性的研究[D]. 高雪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6)
  • [7]扁穗牛鞭草组织培养及再生体系的建立[D]. 张文君. 四川农业大学, 2011(08)
  • [8]抗逆转录因子基因的功能验证与转基因百脉根的获得[D]. 马江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0)
  • [9]抗白粉病红三叶无性系筛选及其抗性生理研究[D]. 刘晓玲. 甘肃农业大学, 2010(03)
  • [10]苜蓿原生质体分离与培养的研究[D]. 王娟. 甘肃农业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种胚体外培养成功杂交红三叶草和多年生三叶草种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