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验案(论文文献综述)
何浩,杨惠琴[1](2021)在《补肾封髓汤结合来氟米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肾阴虚型)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补肾封髓汤结合来氟米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肾阴虚型)患者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方法研究纳入11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肾阴虚型)患者,均由医院2018年5月—2020年1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7例)采取来氟米特治疗,观察组患者(57例)采取补肾封髓汤结合来氟米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发热、肌肉痛、关节痛、面部红斑、脱发、头晕目眩等)积分变化及患者24 h尿蛋白变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变化、患者皮损消退时间及起效时间、治疗期间合并感染情况、治疗前后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水平变化及补体、血沉指标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49%,55/57)高于对照组(85.96%,49/57)(P<0.05);观察组患者皮损消退时间及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率(3.51%,2/57)低于对照组(15.79%,9/5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发热、肌肉痛、关节痛、面部红斑、脱发、头晕目眩等中医症状积分、24 h尿蛋白水平、SLEDAI评分、IL-10、CRP水平、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补体3(C3)、补体4(C4)、血沉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发热、肌肉痛、关节痛、面部红斑、脱发、头晕目眩等中医症状积分、24 h尿蛋白水平、SLEDAI评分、IL-10、CRP水平、IgA、IgG、IgM水平、C3、C4、血沉水平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发热、肌肉痛、关节痛、面部红斑、脱发、头晕目眩等中医症状积分、24 h尿蛋白水平、SLEDAI评分、IL-10、CRP水平、IgA、IgG、IgM水平、C3、C4、血沉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51%,2/57)与对照组(5.26%,3/57)不良反应均较低(P>0.05)。结论补肾封髓汤结合来氟米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肾阴虚型)患者疗效佳,患者症状改善,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贵诗媛,潘静[2](2021)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Pumbed、EMbase,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9月,搜集中西医结合与单用西药对比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运用Cochranc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3篇研究文献,共1 10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总有效率优于西医组[OR=2.71,95%CI(1.89,3.88)],能够有效减少激素的使用量[MD=-4.11,95%CI(-5.34,-2.88)],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MD=-0.78,95%CI(-1.35,-0.2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医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SLE可以显着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治疗过程中的激素使用量,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并且中西医结合治疗SLE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安全性更高。
王武浩[3](2021)在《近10年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文中提出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SLEDAI积分、24h尿蛋白、补体C3及不良反应等情况,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价值,从而进一步深入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现实意义。方法:计算机检索 CBM、VIP、CNKI、WANGFANG DATA、Embase、Medline、the Cochrance Library数据库中有关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SLE的RCTs,时限2011年1月-2021年1月。文献的筛选、资料提取、偏倚风险评估由2名评价员独立完成并交叉核对数据,应用Review Manager V5.4软件进行敏感度、发表偏倚及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8篇研究,按照患者疾病活动度所处阶段,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1)临床疗效亚组分析示:缓解期亚组合并效应量OR=4.96,95%CI(1.85,13.31),组间差异P=0.001;轻中度期亚组的合并效应量:OR=3.60,可信区间:95%CI(2.63,4.92),组间差异:P<0.00001;中重度期亚组的合并效应量:OR=4.16,可信区间:95%CI(2.36,7.33),组间差异:P<0.00001;其他期亚组合并效应量:OR=3.57,可信区间:95%CI(2.59,4.93),两组差异:P<0.00001。各亚组组内差异明显,说明中西医结合能明显增强疗效。(2)中医证候积分亚组分析示:轻中度期亚组的合并效应量:MD=-2.54,可信区间:95%CI(-3.21,-1.88),两组差异:P<0.00001;中重度亚组合并效应量:MD=-5.77,可信区间:95%CI(-11.51,-0.03),两组差异:P=0.05;其他组亚组合并效应量:MD=-4.77,可信区间:95%CI(-8.08,-1.46),两组差异:P=0.005。除中重度组外,其他各亚组组内差异明显,说明中西医结合能显着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但是对于中重度患者,两种疗法效能基本相当。(3)SLEDAI积分亚组分析示:轻中度期亚组的合并效应量MD=-1.95,可信区间:95%CI(-2.34,-1.55),两组差异:P<0.00001;中重度期亚组的合并效应量MD=-1.53,可信区间:95%CI(-1.95,-1.11),两组差异:P<0.00001;其他组亚组的合并效应量MD=-2.21,可信区间:95%CI(-2.85,-1.57),两组差异:P<0.00001。各亚组内差异明显,说明中西医结合比单纯西医能显着降低患者SLEDAI积分。(4)24h尿蛋白定量亚组分析示:轻中度期亚组的合并效应量SMD=-1.57,可信区间:95%CI(-2.43,-0.71),两组差异:P=0.0003;中重度期亚组的合并效应量SMD=-0.64,可信区间:95%CI(-0.98,-0.29),两组差异:P=0.0003;其他组亚组的合并效应量SMD=-0.80,可信区间:95%CI(-1.10,-0.50),两组差异:P<0.00001。各亚组内差异明显,表明相较于单纯西医降低24h尿蛋白定量的效能,中西医结合更显着。(5)血沉亚组分析示:轻中度期亚组的合并效应量MD=-6.45,可信区间:95%CI(-9.59,-3.31),两组差异:P<0.0001;中重度期的亚组合并效应量MD=-7.18,可信区间:95%CI(-12.86,-1.50),两组差异:P=0.01;其他组亚组合并效应量MD=-15.63,可信区间:95%CI(-21.28,-9.99),两组差异:P<0.00001。各亚组内差异明显,表明中西医结合比单纯西医能更显着的降低血沉值。(6)补体C3亚组分析示:轻中度期亚组的合并效应量SMD=0.47,可信区间:95%CI(0.13,0.81),两组差异:P=0.007;中重度期的亚组合并效应量SMD=1.68,可信区间:95%CI(0.75,2.62),两组差异:P=0.0004;其他组亚组的合并效应量SMD=0.70,可信区间:95%CI(0.42,0.98),两组差异:P<0.00001。各亚组内差异明显,表明相较于单纯西医,中西医结合能更明确地升高C3。(7)激素用量亚组分析示:轻中度期亚组的合并效应量MD=-4.83,可信区间:95%CI(-8.87,-0.79),两组差异:P=0.02;亚组组内差异明显,说明对于轻中度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单纯西医更能降低激素使用量。(8)C反应蛋白亚组分析示:轻中度期亚组的合并效应量MD=-3.03,可信区间:95%CI(-7.43,1.38),两组差异:P=0.18;中重度期亚组的合并效应量MD=-2.47,可信区间:95%CI(-6.17,1.24),两组差异:P=0.19;其他组亚组合并效应量MD=-5.9,可信区间:95%CI(-11.42,-0.39),两组差异:P=0.04。结果表明:对于轻中度、中重度期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在降低C反应蛋白值疗效差异不大。(9)抗ds-DNA浓度亚组分析示:轻中度期亚组的合并效应量MD=-5.12,可信区间:95%CI(-12.80,2.56),两组差异:P=0.19。亚组内差异不明显,说明对于轻中度病人,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在降低ds-DNA滴度方面效能基本相当。抗ds-DNA阳性率亚组分析示:轻中度亚组合并效应量OR=0.54,可信区间:95%CI(0.33,0.88),两组差异:P=0.01;亚组内差异明显,说明对于轻中度病人,中西医结合比单纯西医治疗在改善ds-DNA阳性率方面效能更佳。(10)不良反应亚组分析示:缓解期亚组合并效应量OR=0.21,可信区间:95%CI(0.09,0.48),两组差异:P=0.0003;轻中度亚组合并效应量OR=0.40,可信区间:95%CI(0.09,1.85),两组差异:P=0.24;中重度亚组合并效应量OR=0.28,可信区间:95%CI(0.14,0.57),两组差异:P=0.0004;其他组亚组合并效应量OR=0.24,可信区间:95%CI(0.12,0.48),两组差异:P<0.0001。除轻中度期外,各亚组内差异明显,说明处于非轻中度期患者,中西医治疗较西医能显着减少不良反应发生,而针对轻中度期患者,两种治疗方法效能相当。敏感性分析显示,各亚组敏感性低、稳定性尚可。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复杂的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变化多端,治疗手段繁杂多样,相关临床研究零碎而庞杂,目前临床实践中对于中西医结合方案的具体价值认识较模糊。本研究首次以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度为分类标准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患者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表明:①对于各期患者,中西医结合能显着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改善某些实验室指标,如24h尿蛋白定量、C3;②对于病情处于轻中度及中重度的患者,中西医治疗能更进一步调节激素用量、血沉水平。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有效帮助患者缓解症状,优化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是本研究存在一定不足:①部分研究质量较低,某些观察指标纳入研究数量较少而只能进行描述性分析,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②中医证型标准不一,辨证论治主要依赖临床医生主观判断,可重复性不高,可能会有碍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推广。因此期望今后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报道,为治疗本病的临床决策提供有力证据。
唐丽佳[4](2021)在《健脾化瘀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月经不调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健脾调经汤”治疗脾虚血瘀型SLE月经不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伴有月经不调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以更好发挥中医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月经不调治疗上的优势。方法:收集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5月-2020年12月在中医科门诊就诊确诊的脾虚血瘀型SLE缓解期月经不调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记录相关评分指标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入组患者均维持其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原有用药方案,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西医疗法随症处理,试验组加用健脾调经方(基础方:红芪10g,牡丹皮15g,郁金10g,桂枝6g,川芎10g,赤白芍各10g,柴胡10g,党参10g,吴茱萸6g,当归10g,炒六神曲10g,焦术10g,随证加减)中药汤剂由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药房配制及煎药,日三服,每次200毫升,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分别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中医临床症候积分、月经症候积分、SLEDAI评分、汉密顿HAMA焦虑评分、C3、C4、ESR、CRP指标及判断用药安全性的生化指标。采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60例患者治疗结束无脱落病例。患者维持原有西医治疗方案上,加用健脾调经汤的治疗组与加用西药的对照组相比,在疾病治疗方面:治疗组30例,其中有效者26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30例,有效者19例,无效者11例,有效率为63.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疗效更明显。在中医症候积分方面:各组治疗后积分均较前有降低,治疗组、对照组试验前后均有显着差异。组间比较试验前无统计学差异,试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总体在改善中医症候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SLEDAI评分上: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均有所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无显着差异,治疗后差异显着。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减低SLEDAI评分,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汉密顿HAMA焦虑评分方面:两组内比较,HAMA评分治疗前后均有所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无显着差异,治疗后差异显着。说明两组均能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且治疗组疗效更好。实验室指标的变化上:C3、ESR、CRP指标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C4指标对照组治疗前后有显着差异,治疗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别。说明两组均能增强免疫力,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指标方面:所有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结论:健脾调经汤可降低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评分、SLEDAI评分、HAMA焦虑评分、ESR、CRP指标,可升高补体C3,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未有过敏和胃肠道刺激反应,安全良好。健脾调经汤可有效改善脾虚血瘀型SLE月经不调症状、稳定SLE病情、并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免疫力。
朱俊[5](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临床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对王钢教授多年来诊治慢性肾衰竭医案的整理,建立医案数据库,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王钢教授临床辨治慢性肾衰竭医案数据整体研读,系统性回顾王钢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整体辨证及遣方用药的思路,总结其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使其能够得到较为全面的继承,同时为中药延缓慢性肾衰竭病程进展提供经验。方法:(1)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建国以来慢性肾衰竭中医药相关文献和王钢教授本人及其相关临床经验文献进行分析;(2)运用综述的方法,论述目前中医诊治慢性肾衰竭的研究现状及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运用;(3)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的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王钢教授2017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诊疗的住院慢性肾衰竭患者医案中符合标准的1000诊次病案进行数据挖掘,重点挖掘医案中的性别、年龄、症状、舌苔、脉象、原发病、病机、方药等内容,结合王钢教授的临证经验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4)运用分层数据挖掘分析和典型病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王钢教授在治疗5种不同原发病的辨治思路;(5)运用访谈实录的方法,进一步总结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的经验和思路。结果:(1)数据挖掘结果:1000诊次中男性254例,就诊604次;女性患者156例,就诊396次,平均年龄54.2岁。核心临床症状为乏力、腰酸、泡沫尿、下肢肿、夜尿频;核心舌质为舌淡、舌红、舌暗;核心舌苔为苔薄黄、苔白腻、苔薄白;核心脉象为细脉、滑脉、沉脉、弦脉;核心病机为脾肾亏虚、湿浊内蕴、瘀血阻络、湿热蕴结;高频药物有32味,分别是土茯苓、茵陈、蒲黄、五灵脂、车前子、大腹皮、猫爪草、槐花、六月雪、甘草、紫菀、泽兰、黄连、茯苓皮、金银花、大黄、苍术、枳实、槟榔、蒲公英、何首乌、大枣、牛膝、黄芪、郁金、菟丝子、萹蓄、川芎、太子参、白术、杜仲、玉米须。(2)核心方:①太子参、黄芪、甘草、大枣、杜仲、牛膝、苍术、茯苓皮、泽兰、大腹皮、玉米须、车前子、槐花、土茯苓、大黄、枳实、槟榔、茵陈、五灵脂、蒲黄;②何首乌、菟丝子、川芎、郁金、金银花、黄连、紫菀、蒲公英、萹蓄、六月雪、凤尾草、猫爪草;③白术、山茱萸、当归、紫河车、积雪草。(3)兼证用药:①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湿热证之大量蛋白尿:僵蚕、全蝎、龙葵、山慈菇、芡实、石韦、牛蒡子、黄芩、肾炎草、黄蜀葵花;②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糖尿病之大量蛋白尿:枸杞、菊花、谷精草、海螵蛸、瓦楞子、金樱子、穿山龙、虎杖、鬼箭羽、白花蛇舌草;③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水肿:丹参、桃仁、红花、水蛭、益母草、猪苓、葫芦、防己、黄精、肉桂、虎耳草;④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咽痛、咳嗽、痰湿中阻:玄参、桔梗、冬凌草、射干、薄荷、木香、砂仁、半夏、陈皮;⑤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胃气上逆:藿香、佩兰、竹茹、吴茱萸、赭石、炮姜、冬瓜皮、桑白皮、连翘;⑥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皮肤瘙痒:秦皮、秦艽、鸡血藤、丝瓜络、地肤子、白鲜皮;⑦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寐差、水肿、脾胃不和、血尿、蛋白尿:合欢皮、酸枣仁、首乌藤、龙齿、柏子仁、椒目、葶苈子、紫苏梗、白及、石莲子、刘寄奴。(4)分层数据分析结果:①原发病为膜性肾病的慢性肾衰竭重用补气通阳、淡渗利水药;②原发病为IgA肾病的慢性肾衰竭重用清热利咽、养阴利咽、健脾补肾药;③原发病为高尿酸血症的慢性肾衰竭重用活血通络、清热利水、降尿酸药;④原发病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慢性肾衰竭重用清热解毒、化湿利水药;⑤原发病为2型糖尿病的慢性肾衰竭重用养阴清热、祛风通络、通阳活血药。结论:通过研究发现,王钢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病位在肾,核心病机为脾肾亏虚、湿浊内蕴、瘀血阻络、湿热蕴结,肾元亏虚是发病基本之因,湿浊和瘀血贯穿整个病程始终,湿热导致病情反复加重的重要病理因素。结合数据挖掘总结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的思路为:围绕“肾劳”病名,强调病因多变,虚实辨证;维护肾元,阴平阳秘;和缓治本,多脏同调;清利活血,诊治关键;疏滞泄浊,贯穿始终。结合访谈实录总结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经验为:强调整体辨证,随症就因,善用复方;精于配伍,巧用药对。重视处理合并症,多途径、多靶点治疗。强调治疗与调摄相结合:重视原发病,饮食疗法,预防感染,稳定情况,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刘文禹[6](2020)在《归脾汤合二至丸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慢性病性贫血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归脾汤合二至丸对SLE合并慢性病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武汉市第一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中医部门诊就诊的SLE合并慢性贫血患者共110例,分为归脾汤合二至丸组(中药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实验结束共脱落8例,其中中药组5例,对照组3例,脱落率为7.3%。实验期间因其他并发症需住院治疗者6例,剔除后最终得到有效病例96例,其中中药组48例,对照组48例。所有病例治疗4周,随诊观察3个月,观察相关指标并评估疾病活动度,进行统计学分析。SLE患者均为中度及以下活动的患者,均接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稳定病情,两组之间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用量无显着差异,均接受一般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中药组患者接受中药汤剂:归脾汤合二至丸水煎剂治疗,每日一剂,早晚各1次,以及常规控制病情的西药(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控制病情的西药(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疾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以及中医证候、症状的疗效,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积分,评估并比较两组病例疾病活动度。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例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均有改善(P<0.05),且中药组改善效果比对照组改善效果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候方面,中药组48例患者总有效45例,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27例,有效率56.25%,中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症状改善方面,中药组治疗后对症状均有改善,其中心悸、乏力、烦躁、手足心热、气短较对照组疗效有优势(P<0.05);对照组除对畏寒肢冷、气短、耳鸣、失眠、手足心热、烦躁、乏力、口疮改善不明显(P>0.05)外,对面部红斑、发热、口疮、双手红斑、关节疼痛、关节肿胀、肌肉疼痛、脱发、浮肿、胸痛、心悸、皮肤溃烂等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病情活动度均有所下降,而中药组在疾病活动评分与疾病分期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组和对照组对于SLE贫血患者均有疗效,而归脾汤合二至丸对于实验室指标改善、中医证候的治疗、临床症状的缓解及疾病活动的控制较常规西药治疗更具有优势。
陈薇薇[7](2019)在《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LR-NF-κB信号通路及Th17细胞/Treg细胞平衡的调节作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LR-NF-κB信号通路和Th17细胞/Treg细胞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将MRL/lpr小鼠随机分组为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另以C57BL/6小鼠为空白组。每组10只,均为12周龄雌性小鼠。中药组给予复方生地合剂灌胃治疗,西药组给予强的松悬液灌胃治疗。对照组和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治疗。8周后取外周血和脾脏,处理后分别从以下两方面检测。1.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免疫应答下游Th17细胞/Treg细胞平衡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TGF-β、IL-17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和Treg细胞水平,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脾组织中RORγt,Foxp3的基因表达。2.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免疫应答上游TLR-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IFN-α和TNF-α水平的表达;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脾组织中TLR7/9,My D88,NF-κB的基因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分析法测定脾组织中TLR7、My D88、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1.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h17细胞/Treg细胞的作用:(1)空白组、西药组、中药组的Th17细胞/CD4+T细胞比例低于模型组(P<0.01,P<0.01,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空白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的Treg细胞/CD4+T细胞比例高于模型组(P<0.01,P<0.05,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3)空白组、西药组、中药组的Th17细胞/Treg细胞比例都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LR信号通路和Th17细胞/Treg细胞的细胞因子作用:(1)中药组、西药组和空白组的IL-17A水平都低于模型组(P<0.05,P<0.01,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2)空白组、西药组和中药组的TGF-β1水平都高于模型组(P<0.01,P<0.05,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3)空白组和中药组的TNF-α水平都低于模型组(P<0.01,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4)空白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的IFN-α水平都低于模型组(P<0.05),中药组和西医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3.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LR-NF-κB信号通路和Th17细胞/Treg细胞的基因表达的作用:(1)中药组、西医组和空白组的脾组织RORγtmRNA的表达水平都低于模型组(P<0.05,P<0.05,P<0.01),中药组和西医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空白组和西药组的脾组织Foxp3mRNA的表达水平都高于模型组(P<0.01,P<0.05);中药组和西医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3)空白组、中药组和西药组脾组织TLR7mRNA的表达水平都低于模型组(P<0.01,P<0.05,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4)中药组、西药组和空白组脾组织TLR9mRNA的表达水平都低于模型组(P<0.05,P<0.01,P<0.01)。中药组与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5)中药组、西药组和空白组脾组织My D88mRNA的表达水平都低于模型组(P<0.05,P<0.01,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6)中药组、西药组和空白组的脾组织NF-κBmRNA的表达水平都低于模型组(P<0.05,P<0.01,P<0.01)。中药组与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4.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LR-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作用:(1)空白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的TLR7/β-catin都低于与模型组(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空白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的My D88/β-catin低于模型组(P<0.01,P<0.01,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西药组的My D88/β-catin高(P<0.01)。(3)空白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的NF-κB p65/β-catin低于模型组(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复方生地合剂可以通过减少MRL/lpr小鼠的Th17细胞、降低血清IL-17A水平和下调RORγtmRNA表达,增加Treg细胞并提高血清TGF-β1的水平,降低Th17细胞/Treg细胞比值,进而改善Th17/Treg细胞平衡。2.复方生地合剂可以下调MRL/lpr小鼠TLR-NF-κB通路上的TLR7、My D88的表达,减少NF-κB的活化以及血清TNF-α和IFN-α的产生。3.复方生地合剂可能通过下调MRL/lpr小鼠的TLR-NF-κB信号通路而减少Th17细胞活化,进而改善MRL/lpr小鼠的Th17/Treg细胞平衡。
王璐[8](2019)在《针药结合治疗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运用针药结合的治疗模式将脏腑辨证论治与经络学说相结合,通过观察导师自拟协定方通补降浊方结合针灸疗法在脾肾不足、湿瘀交阻型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以针药结合的方法治疗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可行性,并最终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这一疑难杂症提供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间就诊于导师顾军花主任医师门诊及住院部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随机分为针药组(口服通补降浊方加针灸治疗)和中药组(口服通补降浊方治疗),经过3个月的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项疗效指标、安全性指标以及中医证候积分,以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加以对比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通过对两组病人12周的观察,从病情活动控制情况(SLEDAI积分)来看,针药组改善优于中药组(P<0.05);从血清实验室检验改变来看,针药组在改善血沉、尿蛋白、补体C3方面比中药组疗效更好(P<0.05);从安全性指标来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安全性实验室指标经检验提示组内与组间的差异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治疗具有安全性;从中医证候疗效分析来看,针药组中医证候积分有效率达85.29%,高于中药组的64.71%(P<0.01),提示针药组改善中医临床症状的疗效优于中药组,尤其是在腰膝酸软、关节疼痛、耳鸣、浮肿、夜尿频多、小便泡沫、脘闷腹胀、大便黏腻8项症状上针药组更具优势且安全稳定;而两组患者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在治疗后均较前下降(P<0.01),组间比较显示二者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两组治疗均有益于治疗过程中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撤减,但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以针药结合的方法治疗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在控制病情活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辅助激素撤减方面具有优势及安全性,可长期应用于临床,成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安全高效治疗的新选择。
党若楠[9](2019)在《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者中西医诊疗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总结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SLE)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为提高SSLE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7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SSLE住院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集和归类一般信息、首发症状、临床表现、中医舌脉象、中西医诊断、中西医治疗、疾病转归等内容,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共纳入SSLE患者349例,男女比例1:5.35,发病年龄多集中在15~35岁段。住院中位数天数为14天,中位数住院费用为19053.83元。首发症状主要为颜面及下肢水肿、关节肿痛、面部红斑、发热、泌尿系统症状、倦怠乏力、心血管系统症状、泡沫尿、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等。临床症状主要为倦怠乏力、泌尿系统症状、颜面及下肢水肿、心血管系统症状、口干和(或)眼干、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等。院前误诊率为56.16%,多误诊为泌尿系统疾病、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肾脏、神经系统、血液系统为主要受累脏器(系统)。狼疮性肾炎患者肾脏病理分型以Ⅳ型、Ⅴ型多见(78.08%)。尿蛋白及尿潜血强阳性患者分别占42.12%、32.09%,IgG升高及补体C3下降显着,自身抗体阳性率以ANA、抗SSA抗体、抗ds-DNA抗体、ANuA、AHA为主。尿潜血、IgG升高、Cr升高是SSLE累及肾脏的危险因素。肾脏、神经系统、血液系统、肺脏受累以青年患者为主,心脏、消化系统受累以中年患者为主。2.本组病例中医证型以虚实夹杂证为主,实证主要为瘀、湿,虚症主要为气虚、阴虚、脾肾亏虚。舌质主要为淡暗、红、暗红,舌苔多为白腻、薄白、黄腻,脉象多为细、数、沉。3.本组病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率为98.85%,治疗总有效率为89.11%。多数患者接受了激素、丙球、免疫抑制剂等联合用药,接受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患者占43.55%,大剂量丙球冲击患者占15.47%,环磷酰胺冲击患者占51.00%,3例LN患者接受了肾移植术。中药及中成药功效以补气、化瘀、利湿等为主。另有71.06%的患者接受了中医特色疗法。4.本组病例临床抢救率13.75%,成功率85.98%,抢救次数≤3次的患者与>3次的患者抢救成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病死率6.02%,平均死亡年龄56.05±18.321岁,SSLE患者男女死亡率无明显差异。感染是首位致死因素,其次为恶性肿瘤、狼疮性脑病。结论:1.本院治疗SSLE广泛使用了中西医结合干预方案,总有效率为89.11%,大剂量的激素、丙球及环磷酰胺冲击仍然是控制重症狼疮活动的主要方法,其中丙球冲击治疗的患者耐受性较好。近年来本院血浆置换、肾移植、干细胞移植等疗法已逐步开展。中药联合中成药、中医特色疗法是本院中医治疗SSLE的特色,其相关疗效及优化方案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2.SSLE临床表现复杂,本组病例肾脏、神经系统、血液系统为主要受累脏器,院前误诊率高,临床需要提高对SSLE的认识水平;本组病例病死率6.02%(21/349),略低于相似文献报道,感染是首位致死因素,提示应高度重视感染对预后的不良影响,密切监测病情,预防及抗感染需贯穿SSLE治疗的始终;本组病例中位住院总费用高于相似文献报道,可能与治疗方案相对复杂有关,控制SSLE病情的严重程度将有助于降低治疗费用。3.本组病例以虚实夹杂证为主,瘀、湿等实邪较为突出,补气、化瘀、利湿是中医主要治法,治疗当谨察病机,分辨虚实主次,泻实不忘补虚,补虚兼应泻实。
蔺禹帆,粟栗[10](2017)在《青蒿鳖甲汤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青蒿鳖甲汤的国内研究进展概况进行整理总结。方法检索CNKI、万方、读秀等数据库近30年的相关文献,对以青蒿、鳖甲、知母、生地、牡丹皮为主组成的青蒿鳖甲汤的临床应用、实验研究等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结果统计显示,青蒿鳖甲汤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包括内、外、妇、儿各科,最常见其用于治疗癌症发热、各种炎症、手术后发热、风湿免疫病、血液病、更年期综合征。目前青蒿鳖甲汤的实验研究主要是关于急性白血病的研究。结论青蒿鳖甲汤具有养阴透热的作用,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有良好的作用,并且可以诱导机体免疫细胞特异性杀死K562细胞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验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验案(论文提纲范文)
(1)补肾封髓汤结合来氟米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肾阴虚型)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排除标准 |
1.4 治疗方法 |
1.5 观察指标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比较 |
2.3 两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皮损消退时间及起效时间比较 |
2.4 两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期间感染率情况比较 |
2.5 两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4h尿蛋白水平、SLEDAI评分变化比较 |
2.6 两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前后IL-10、CRP水平变化比较 |
2.7 两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IgA、IgG、IgM水平变化比较 |
2.8 两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3、C4、血沉水平变化 |
2.9 安全性评估 |
3 讨论 |
(2)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检索策略 |
1.3 文献数据提取 |
1.4 文献资料提取以及质量评价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
2.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
2.3 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价 |
2.4 Meta分析结果 |
2.4.1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总有效率的Meta分析 |
2.4.2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撤减激素使用量情况的Meta分析 |
2.4.3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的Meta分析 |
2.5 不良反应 |
2.6 发表偏倚评估 |
3 讨论 |
3.1 结果分析 |
3.2 本次研究的局限 |
(3)近10年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医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现状的认识 |
一、历史源流 |
二、病因病机 |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现状 |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
二、西医治疗 |
第二章 Meta分析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资料来源 |
二、检索策略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筛选文献、提取资料 |
第二节 统计学处理 |
一、数据处理 |
二、偏倚风险评估与文献质量评价 |
三、Meta分析指标 |
四、异质性的检验 |
五、Meta分析 |
六、发表性偏倚 |
七、敏感性分析 |
第三章 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一节 文献整理结果 |
一、纳入研究文献基本情况 |
第二节 纳入系统评价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一、随机方法 |
二、分配隐藏 |
三、盲法 |
四、不完整数据偏倚 |
五、选择性报告偏倚 |
六、其他偏倚 |
第二节 文献分析结果 |
一、Meta分析与敏感性分析 |
二、发表偏倚分析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纳入文献的局限性 |
一、随机方法 |
二、分配隐藏 |
三、失访、退出与随访 |
四、选择性报告偏倚 |
五、其他偏倚 |
第二节 本Meta分析的局限性 |
第三节 Meta分析结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4)健脾化瘀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月经不调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中医症候疗效评价 |
3.2 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
3.3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比较 |
3.4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表 |
3.5 实验室指标补体C3、C4、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变化 |
3.6 安全性指标 |
讨论 |
1.系统性红斑狼疮月经不调理论概述 |
1.1 现代医学对SLE月经不调的认识 |
1.2 传统医学对SLE月经不调的认识 |
2 系统性红斑狼疮月经不调的治疗 |
2.1 现代医学对SLE月经不调的治疗 |
2.2 传统医学对SLE月经不调的治疗 |
3 自拟健脾调经汤成方思路及主要药物药理研究进展 |
4 本研究方案结果分析 |
5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综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型分型及与实验室指标关系 |
参考文献 |
2 临床研究病例观察表 |
3.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临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慢性肾衰竭文献研究 |
1 现代中医药诊治慢性肾衰竭的文献研究 |
1.1 资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结论 |
2 王钢教授学术观点的相关文献研究 |
2.1 病因病机 |
2.2 中医辨证分型 |
2.3 分子生物学机制 |
2.4 治疗经验 |
2.5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6 中西医结合防治 |
2.7 邹师经验总结及展望 |
2.8 结论 |
第二部分 慢性肾衰竭及数据挖掘技术理论研究 |
1 慢性肾衰竭中医诊治现状的理论研究 |
1.1 慢性肾衰竭的病名 |
1.2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病机 |
1.3 慢性肾衰竭的现代治疗进展 |
1.4 问题与展望 |
2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现状的研究 |
2.1 中医文献 |
2.2 中医证候 |
2.3 中医方剂 |
2.4 名老中医传承 |
2.5 中药 |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诊治慢性肾衰竭医案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数据采集 |
2.1 医案资料 |
2.2 纳入排除标准 |
3 数据清洗 |
4 数据分析 |
5 数据表达 |
5.1 计量性趋势数据结果 |
5.2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5.3 聚类分析数据结果 |
6 讨论 |
6.1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辨慢性肾衰竭的四诊要点分析 |
6.2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辨慢性肾衰竭病机证型分析 |
6.3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基本方药构思 |
6.4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治疗慢性肾衰竭用药的加减思路 |
第四部分 分层数据及典型病案 |
1 膜性肾病 |
1.1 膜性肾病分层数据 |
1.2 膜性肾病典型病案 |
2 IgA肾病 |
2.1 IgA肾病分层数据 |
2.2 IgA肾病典型病案 |
3 尿酸性肾病 |
3.1 尿酸性肾病分层数据 |
3.2 尿酸性肾病典型病案 |
4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
4.1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分层数据 |
4.2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典型病案 |
4.3 讨论 |
5 2型糖尿病性肾病 |
5.1 2型糖尿病性肾病分层数据 |
5.2 2型糖尿病性肾病典型病案 |
5.3 讨论 |
第五部分 导师经验 |
1 “肾劳”病名古今论证 |
1.1 古医籍考证 |
1.2 邹氏论“肾劳” |
1.3 数据论证 |
2 病因多变,虚实辨证 |
2.1 导师论述 |
2.2 数据论证 |
3 维护肾元,阴平阳秘 |
3.1 肾寓阴涵阳 |
3.2 肾气化封藏 |
3.3 保肾元大法 |
3.4 数据论证 |
4 和缓治本,多脏同调 |
4.1 补益肾元,平补平泻 |
4.2 顾护脾胃,以养先天 |
4.3 养肺滋肾,金水相生 |
4.4 滋肾养肝,乙癸同源 |
4.5 养心益肾,水火既济 |
5 清利活血,诊治关键 |
5.1 清热利湿 |
5.2 活血化瘀 |
6 疏滞泄浊,贯穿始终 |
6.1 利水泄浊 |
6.2 化湿泄浊 |
6.3 降逆泄浊 |
6.4 通腑泄浊 |
6.5 通络泄浊 |
6.6 疏风泄浊 |
第六部分 基于慢性肾衰竭诊治的导师访谈研究 |
1 访谈研究背景 |
2 访谈研究设计 |
3 资料转录与分析 |
4 撰写访谈报告 |
4.1 王钢教授对慢性肾衰竭中医病名的认识 |
4.2 王钢教授对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
4.3 王钢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大法的经验 |
4.4 王钢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组方用药特色 |
4.5 王钢教授重视慢性肾衰竭合并症的处理 |
4.6 王钢教授强调慢性肾衰竭治疗与调摄相结合 |
创新点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归脾汤合二至丸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慢性病性贫血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及治疗方案 |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
2.3 疗效判定标准 |
2.4 统计学软件和方法 |
3 结果 |
3.1 病例剔除和脱落情况 |
3.2 两组病例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比较 |
3.3 两组病例主要中医证候的比较 |
3.4 两组病例中医症状积分的比较 |
3.5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疾病活动度的比较 |
3.6 安全性指标、不良反应及原因分析 |
讨论 |
1 归脾汤合二至丸治疗SLE贫血的理论来源 |
1.1 归脾汤的来源和应用 |
1.2 二至丸的来源和应用 |
2 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 |
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2 附表 |
附表1 |
附表2 |
附表3 |
附录3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LR-NF-κB信号通路及Th17细胞/Treg细胞平衡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h17 细胞/Treg细胞的作用 |
1.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耗材和仪器 |
1.3 动物 |
1.4 分组 |
1.4.1 中药组 |
1.4.2 西药组 |
1.4.3 模型组 |
1.4.4 空白组 |
1.5 药物 |
1.5.1 中药 |
1.5.2 西药 |
1.6 治疗 |
1.6.1 中药组 |
1.6.2 西药组 |
1.6.3 空白组及模型组 |
1.7 标本收集 |
1.7.1 取脾 |
1.7.2 脾脏淋巴细胞悬液的制备 |
1.8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1.8.1 检测指标 |
1.8.2 免疫荧光染色 |
1.9 统计分析 |
2.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Th17细胞/CD4~+T细胞 |
2.3 Treg细胞/CD4~+T细胞 |
2.4 Th17 细胞/Treg细胞 |
3.分析与讨论 |
3.1 T细胞与SLE |
3.2 Th17细胞与SLE |
3.3 Treg细胞与SLE |
3.4 Th17 细胞/Treg细胞平衡与SLE |
3.5 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h17 细胞/Treg细胞平衡的影响 |
第二部分 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LR信号通路和Th17 细胞/Treg细胞的相关细胞因子作用 |
1.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耗材 |
1.3 动物 |
1.4 分组和用药 |
1.5 标本收集 |
1.5.1 采血 |
1.5.2 处理和保存 |
1.6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1.6.1 检测指标 |
1.6.2 ELISA法测定 |
1.7 统计分析 |
2.结果 |
2.1 血清IL-17A水平 |
2.2 血清TGF-β1水平 |
2.3 血清TNF-α水平 |
2.4 血清IFN-α水平 |
3.分析与讨论 |
3.1 细胞因子 |
3.2 复方生地合剂对Th17 细胞/Treg细胞的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
3.2.1 复方生地合剂对IL-17水平的影响 |
3.2.2 复方生地合剂对TGF-β水平的影响 |
3.3 复方生地合剂对TLR信号通路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
3.3.1 复方生地合剂对TNF-α水平的影响 |
3.3.2 复方生地合剂对IFN-α水平的影响 |
第三部分 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LR-NF-κB信号通路和Th17 细胞/Treg细胞的基因表达的作用 |
1.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1.3 动物 |
1.4 分组、用药及标本收集 |
1.5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1.5.1 检测指标 |
1.5.2 采用RT-PCR检测 |
1.6 统计分析 |
2.结果 |
2.1 脾脏组织RORγtmRNA的表达水平 |
2.2 脾脏组织Foxp3mRNA的表达水平 |
2.3 脾脏组织TLR7mRNA的表达水平 |
2.4 脾脏组织TLR9mRNA的表达水平 |
2.5 脾脏组织MyD88mRNA的表达水平 |
2.6 脾脏组织NF-κBmRNA的表达水平 |
3.分析与讨论 |
3.1 复方生地合剂对Th17 细胞/Treg细胞的基因表达的影响 |
3.1.1 复方生地合剂对RORγtmRNA表达的影响 |
3.1.2 复方生地合剂对Foxp3mRNA表达的影响 |
3.2 复方生地合剂对TLR/NF-κB通路的基因表达的影响 |
3.2.1 TLR参与SLE发病 |
3.2.2 复方生地合剂对TLR7mRNA表达的影响 |
3.2.3 复方生地合剂对TLR9mRNA表达的影响 |
3.2.4 复方生地合剂对My D88mRNA表达的影响 |
3.2.5 复方生地合剂对NF-κBmRNA表达的影响 |
第四部分 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LR-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作用 |
1.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耗材和仪器 |
1.3 动物 |
1.4 分组、用药及标本收集 |
1.5 观察指标 |
1.6 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 |
1.6.1 蛋白样品的制备 |
1.6.2 蛋白质定量 |
1.6.3 SDS-PAGE电泳 |
1.6.4 转膜 |
1.6.5 免疫反应 |
1.6.6 ECL化学发光 |
1.6.7 分析方法 |
1.7 统计分析 |
2.结果 |
2.1 脾脏组织TLR7蛋白的表达 |
2.2 脾脏组织MyD88蛋白的表达 |
2.3 脾脏组织NF-κB蛋白的表达 |
3.分析与讨论 |
3.1 复方生地合剂对TLR7蛋白表达的影响 |
3.2 复方生地合剂对MyD88蛋白表达的影响 |
3.3 复方生地合剂对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 |
创新点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献综述 当代医家中医药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思路和方法 |
参考文献 |
附录2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附录3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8)针药结合治疗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病例资料 |
1.1 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随机分组 |
2.3 研究设计 |
2.4 具体方法 |
2.5 疗效指标 |
2.6 统计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一般病例资料分析 |
3.2 两组治疗前后的比较 |
3.3 两组中医主症症候积分的比较 |
3.4 两组中医次症症候积分的比较 |
3.5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
3.6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理论探讨 |
1.1 祖国医学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 |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1.3 针灸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
1.4 通补降浊方的确立及药物配伍分析 |
1.5 针灸协定方的确立及现代研究 |
1.6 西医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 |
2.本次研究结果分析 |
2.1 病例分布情况 |
2.2 实验室指标检测情况 |
2.3 临床SLEDAI活动积分结果分析 |
2.4 治疗前后激素撤减 |
2.5 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
2.6 疗效评价 |
3.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近况 |
参考文献 |
(9)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者中西医诊疗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医对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及研究 |
一、历史源流 |
二、病因病机 |
三、中医治疗经验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及研究 |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
二、狼疮重要靶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 |
三、狼疮重要靶器官损害的相关研究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评价标准 |
六、疾病转归 |
第二节 信息采集 |
一、信息采集的内容 |
二、信息采集表的设计 |
第三节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一节 总体描述 |
一、性别与年龄 |
二、科室分布 |
三、住院天数 |
四、住院费用 |
第二节 病史及临床资料 |
一、首发症状 |
二、院前诊断 |
三、临床症状 |
四、中医诊断 |
五、中医辨证 |
六、舌脉象 |
七、重要脏器(系统)受累情况 |
八、有创操作 |
九、实验室检查及病理 |
第三节 中西医治疗 |
一、治疗类别 |
二、中西医治疗 |
第四节 治疗效果 |
一、疾病转归 |
二、抢救情况 |
三、死亡病例资料 |
四、狼疮活动度评估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基本资料分析 |
一、一般资料 |
二、病史及临床症状分析 |
三、实验室检查 |
第二节 中西医治疗分析 |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情况 |
二、西医治疗 |
三、中医治疗 |
第三节 抢救情况及死亡病例分析 |
第四节 狼疮活动度评估 |
第五节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10)青蒿鳖甲汤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研究 |
1.1 癌症发热[4-5] |
1.2 其他 |
1.3 炎症 |
1.4 术后发热 |
1.5 血液病 |
1.6 风湿免疫病 |
1.6.1 系统性红斑狼疮 |
1.6.2 成人Still病 |
1.7 更年期综合征 |
2 实验研究 |
2.1 白血病 |
2.2 红斑狼疮 |
2.3 肺癌 |
3 总结与展望 |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验案(论文参考文献)
- [1]补肾封髓汤结合来氟米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肾阴虚型)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研究[J]. 何浩,杨惠琴.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1(10)
- [2]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J]. 贵诗媛,潘静. 亚太传统医药, 2021(10)
- [3]近10年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D]. 王武浩.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4]健脾化瘀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月经不调的临床观察[D]. 唐丽佳.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临床经验研究[D]. 朱俊.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归脾汤合二至丸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慢性病性贫血的临床研究[D]. 刘文禹.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0)
- [7]复方生地合剂对MRL/lpr小鼠TLR-NF-κB信号通路及Th17细胞/Treg细胞平衡的调节作用[D]. 陈薇薇.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针药结合治疗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D]. 王璐.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者中西医诊疗临床分析[D]. 党若楠.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10]青蒿鳖甲汤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J]. 蔺禹帆,粟栗. 吉林中医药,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