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选女婿娶女儿的故事

郑板桥选女婿娶女儿的故事

一、郑板桥择婿嫁女的故事(论文文献综述)

孙彦雨[1](2019)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全体社会成员进入社会的第一所学校,承担着培养社会新生力量的重大责任。无论时代怎么变迁,家风对人的教化作用始终都不会改变。家风文化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家风文化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经历了萌生、发芽、发展、完善的形成过程。家风文化蕴含着十分丰富的资源,包含了爱国主义、奉公守法、清廉自守等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凝练了对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要求,对当前社会的发展有着引领作用。由于家风在传承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情况,需要我们客观地面对并加以分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予以引导,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良家风共同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所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风建设是最为便捷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同时在家风传承过程中也能加深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从而使民众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方能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界定家风的概念,在对家风的示范性、时代性、传承性、多样性特征进行详细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优良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交融的关系。其次,阐明了优良家风对于新时代发展的积极作用,包括促进个人形成良好道德品质、构建和谐家庭、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培育健康的政治风气四个方面。再次,分析了目前家风建设的困境,诸如家风建设的内容有待完善、学校家庭社会未能形成合力、媒体的价值导向作用未能很好发挥等。以此为基点,对家风建设中困境存在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剖析,包括传承家风意识的淡薄、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传统家风内容中有糟粕以及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四个方面。最后,提出家风建设的路径,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主要包含完善当代家风的内容、家庭学校社会形成联动机制、发挥新媒介在价值导向中的作用。

谢凤娥[2](2018)在《《补学轩文集·骈体文》注》文中认为郑献甫是晚清岭南地区文坛的重要人物,作品众多。本论文以郑献甫《补学轩文集》骈体文二卷为研究对象,将该集骈体文全部注释,并在上编中作初步研究。补学轩是郑献甫的书斋名,《补学轩文集》包括散文四卷,骈体文二卷,清咸丰十一年由两广总督劳崇光刊行于广州。本文先从郑献甫的生平、交游入手,研究其骈体文创作的背景。郑献甫任官时间不长,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又辗转于两广地区多各书院任教。作为岭南地区少有的进士出身,他受到两广地区士子官员推崇。正是由于这种背景,他的骈体文的主要内容是:写景记事、书序文论、寿序诔志。郑献甫所处的时代正值清代社会动荡的年代,郑献甫所处的两广地区又是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的主战场,郑献甫在《补学轩文集·骈体文》中如实的描写了清代晚清的社会现实,具有很强的写实性。清代是骈体文的中兴期,骈散相融趋势明显。郑献甫学习六朝骈体文创作手法,注重典故的运用,从经典中汲取营养。又融合散文的写作特点,骈散相接,语言清新却又古韵十足。郑献甫被称作“两粤宗师”,对他的作品的进一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研究岭南地区文学史也是必需的。

万晶晶[3](2018)在《清代长篇家庭小说中的女儿群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庭小说是世情小说的一种重要的小说类型,家庭小说以家庭生活环境作为小说的背景,以家庭成员作为小说的主要描写对象,通过对家庭成员日常生活、人物关系和家庭矛盾的描写表现小说主题。本文选取《红楼梦》《醒世姻缘传》《歧路灯》《林兰香》几部典型的清代长篇家庭小说中的女儿群像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女儿群像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考察,并窥探女儿这一文学群像的塑造及价值。论文绪论部分主要界定家庭小说的概念及合理性,对学界存在的家族小说与家庭小说的命名之争进行梳理,进而说明本文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第一章对传统观念下女儿的角色、地位进行定位:女儿作为家族的女性后代,经济上依赖父母,在家庭中居于边缘化的地位;清代女儿的教育以孝道、贞节、女功教育为主,才学教育不被重视;女儿的婚姻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择婚不自由,且在离婚与再嫁等事件上都没有决定权。第二章考察女儿群像的出身阶层特征,将几部家庭小说中的女儿群像按照其出生与成长背景分为贵族、士绅家庭中的深闺小姐、商贾家庭中的不拘礼教的女儿及市井家庭中饱受摧残的女儿三种类型,通过分析发现家庭环境、教育对女儿的性格有直接影响。论文第三章,从亲子关系角度将几部家庭小说中的女儿群像划分为:孝女、追求自由的女儿与不孝女三大类。具体而言,孝女可分为救父型、持家型、顺从型、养家型几类;追求自由的女儿群像可分为追求身份自由与追求婚恋自由两类;不孝女又可分为不能尽孝与不尽孝道两种类型。第四章,考察几部长篇家庭小说女儿群像的塑造方法、局限及女儿群像塑造的价值。在塑造手法上,主要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方面,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女儿群像的模糊性与概念性。女儿群像塑造具有体现中国孝文化、体现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女性命运悲剧的价值。

张月佳[4](2018)在《清代教子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诗教文化在我国由来已久,但以诗歌作为史料来专门研究断代家庭教育的并不多见。清代不仅是我国诗歌文化的成熟时期,更是家庭教育的鼎盛时期,本文即立足于清代,从清诗这一独特的视角来探讨清代的家教文化和时代特色,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旨在对教子诗进行总体的论述。根据对教子诗含义的界定从各大诗歌集中搜索教子诗,通过对搜集到的清代教子诗进行数量、主题、作者及区域等方面的分析,以从整体上把握清代教子诗的概貌。第二章主要探讨教子诗的主要内容,即“教什么”的问题,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历史发展到清代,对于子辈的教育内容依然包含思想道德的教育、文化知识的教育、为人处世的教育、科举仕宦的教育,品德的砥砺和课业的督促是教子诗中恒定不变的主题。但另一方面随着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教子诗中也开始涉及到如何去治家谋生的内容。第三章探讨教子艺术,即“怎么教”的问题。以诗歌作为载体来教育子孙后辈又具有怎样的魅力和教育效果呢?在清代的教子诗中,长辈因时因事,因人而异的教育手段,将深刻复杂的道理随时随地深入浅出的借助诗歌表达出来有时会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第四章探讨教女诗的问题。清代社会依然延续了中国数千年来的妇女教育观,甚至对女子品德的要求更为严苛,但另一方面随着历史的发展,也彰显出了一些不同的女教观念。并且在教育女儿上长辈也会以慈爱温和为主要态度。

王永祥[5](2017)在《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儒家作为传统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文化派别,把修身齐家作为人生轨迹的基始性工作,特别强调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整体关联。儒家自创始以来就尤为重视家庭血缘亲情,重视对涉及家庭伦理道德等一系列家庭问题的思考,形成了众多理论特质明显、思想脉络清晰的家庭教育理性认识。本研究以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为线索,从构成理论研究最主要的理论基础、价值诉求、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入手,运用多学科的研究视角,注重史论结合,以展现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优秀理念。儒家学说诞生于先秦,儒家家庭教育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得以萌生。“五经四书”奠定了儒家家庭教育的基本格局。孔子已经自觉地开展了家庭教育,并对家庭教育发表了诸多的见解。汉代,儒家学说受到空前的重视。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儒家学说影响力下降,但由儒家倡导的封建家庭理念在社会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诞生了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专着——《颜氏家训》。唐宋时期的家庭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得以丰富和发展,《帝范》的出现展示了帝王之家家庭教育的系统全面。从宋代开始,文人士大夫的家庭教育实践和理论思考异彩纷呈,思想家还有意建构系统完善的家庭教育理论。明清时期是家庭教育的繁盛时期,该时期保存下来的家教文本远超历史上的其它阶段,且家教文本在体例上多有创新。晚清以来,儒家家庭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理念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儒家家庭教育开始解体,朝着近代新式家庭教育转型。天人关系在儒家思想体系中起着塑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儒家认为人生境界、轨迹的最高行事准则就是天道,人道是对天道的遵循和践行。儒家认为人的德性是人具有的天性(天赋)。在儒家那里,天有“神圣之天”、“德性之天”、“自然之天”的分别,因而人具有不同的天性。儒家“天人合德”的理念认为人只有完善自我,才能最终成就天所赋予人的宝贵德性。儒家认为人之施教和受教都要遵从人性,家庭教育之所以必需且紧要,就在于教育本身能促进家庭成员个性的完善。儒家家庭教育首重“明人伦”,即使家人、子弟形成相亲相爱的人伦道德理念。儒家家庭教育在“亲亲”之外,还重视“尊尊”,要求家庭成员养成尊重家庭以外人员的道德意识。儒家注意到家庭成员间的亲爱有可能发展成为溺爱,故强调“知爱与知教”的结合,不能置应有的教育和引导责任于不顾。儒家家风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以循礼守制为核心的家风,以累世美德为核心的家风,以传世之学为核心的家风。儒家认为正己才能正家,只有家庭施教主体修养得法,才能培育出良好的家风。儒家尤其重视女性(特别是主妇)在家风培育过程中的作用。儒家尤其重视家庭在社会中的基础地位,注重发挥家庭教育在化民导俗方面的能动作用,认为只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化两相促进,才能营造出良风美俗。“正家之道”是儒家关于和顺家庭关系的教育。儒家在父子关系上倡导“父慈子孝”,即父辈要关爱教育晚辈,晚辈则要孝敬长辈;兄弟之间要做到“兄友弟恭”,即同辈之间要相亲相爱,相互协助和睦相处;夫妻间要做到“夫义妻贤”,即夫妻双方在婚姻缔结及存续期间应该相互关爱、相互尊重,共建美好家庭;儒家强调“长幼有序”,倡导代际之间要尊长爱幼。儒家提倡的家庭美德主要有勤俭、礼让、仁爱、谦虚、忠孝、敦学、和睦等。儒家家庭教育提倡的“家国情怀”包含四方面:首先是“齐家”,一是“修身以齐家”,二是“治生以齐家”,三是“制用以齐家”。其次是“亲宗族”,一方面,儒家提倡要“周济族人”,即宗族间要扶危救困患难相恤;另一方面,要“教导族众”,加强对族人的规戒引导和教育。儒家家庭教育提倡“睦乡邻”,做到“与邻为善”、“礼待乡曲”、“里仁为美”。最后是“爱国家”,教育家庭成员要热爱国家、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不惜牺牲自我以维护国家统一。家训是家庭教育过程中对施教者的一系列训诲、示教的总结。这种教育方式促进了儒家思想的社会化。家规教育把家庭教育的有关内容,用硬性规定表达出来,要求家庭成员普遍遵守。家礼教育就是通过系统全面的礼仪教育使家庭伦理道德具体化为家庭成员的行为素养。私塾也是传统中国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儒家家庭教育把人际交往看成是完善自我的重要方式,所谓“以友辅仁”说的就是这种理念。儒家家庭教育也提倡游学,主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儒家家庭教育还注重选择合理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宽严相济、榜样示范、说理教育、启发诱导、内省自觉等都是儒家最为普遍的家庭教育方法,这些方法是儒家家庭教育实践智慧的结晶。借鉴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现代家庭教育要注重道德涵养,要注重方法得当,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家风。

周艳[6](2016)在《清代家训文学教育与当代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家庭教育是一个国家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也是儿童、青少年接受影响、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家庭教育做好了,家道正了,整个国家也就安定了。我国古代传统家庭或家族内部进行家庭教育的关于治家教子的训诫就是家训。它凝聚着先辈们数千年的教育经验,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我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而传统社会的文学教育思想不少体现在家训着作中。它不仅教导着子孙后代,也传递着文化韵味。无论是古代的家训还是发展繁荣的清代家训都与文学教育密不可分。家训显现于文学之中,文学也贯穿于家训之中,家训与文学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中国古代以儒家学说为正统思想,对文学教育的认识更多的则是关注文学的道德教育和致世功用。中国古代的文学教育也就是文化教育。古代家训文献中有许多篇目就涉及到文学教育,其中的文学教育的意义就在于传承了中国优秀的经典文化,服务当代的社会现实,教育子弟摆脱物质欲望,淡化名利追求,提升人生境界,全力塑造完善的道德人格,促进学术的发展与文学作品等的创作。在中国传统家训教化发展史上,清代家训发展到达鼎盛时期。清代家训的形式、内容和教化方式上发生显着变化。但清代家训的主题离不开关怀子弟的思想道德修养,绝大多数都是围绕“培养完善的人”这个中心来展开,与当今提倡的“以人为本”理念以及公民道德素质的养成十分契合。中国古代以儒家学说为正统思想,对文学教育的认识更多的则是关注文学的道德教育和致世功用。中国古代的文学教育也就是文化教育。古代家训文献中有诸多篇目中就涉及到文学教育内容,其中的文学教育的意义就在于传承了中国优秀的经典文化,服务当代的社会现实,教育子弟摆脱物质欲望,淡化名利追求,提升人生境界,全力塑造完善的道德人格,促进学术的发展与文学作品等的创作。研究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家庭文学教育,对当代的家庭教育和语文教育会有着很好的启示和应用价值。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以人为本,利用文学教育提升人、塑造人、净化人的心灵。当代语文教学需从古代家训文学教育中汲取营养,改进当代语文教育教学方法,做到知识与育人相结合,使当代语文教育真正做到传承文化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统一。我们今天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就需要深入研读优秀传统文化典籍,研究中国优秀家训的文学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涵养胸中浩然之气,塑造高尚的人格,提高人文素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实现共有的中国梦。因此,笔者意图侧重从清代的家训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之关系方面来作思考与探究。本文在阐述概述古代家训的主要内容及古代文学教育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梳理、研究清代家训中的文学批评文献,探讨清代家训文学教育思想,着力于厘清清代家训文学教育与当代语文教育之间的关系,力图为我国当前语文教育方法的创新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王博施[7](2016)在《祝枝山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笑”故事是我国着名的民间爱情故事之一,自开始流传起的三百余年间,形成过多次创作高潮,在多种传播媒介中都留有它的痕迹,并在当下仍是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围绕着这一故事及历史上“吴中四才子”的名号,形成了一个彼此关联、互相渗透的故事群落,本文将之命名为“四大才子系列故事”。祝枝山是明代着名文人,随着他的“肺腑友”唐伯虎成为“三笑”故事的主人公,他也逐步被牵连入这个系列之中,并形成一个区别于历史真实的虚构形象。这一虚构形象的形成是伴随着系列故事的发展需要而逐步转化形成的,通过分析这一形象的发展历程可以从一个侧面来还原这一系列故事的发展历程,及揭示不同时期所具有的特点,也可以作为古代文人进入民间视野这一转化过程的一个例证。同时这一虚构形象也是完整的、经典的,除了外貌及社会身份的特征外,更重要的是构成他个性因素当中存在两种来源不同、相互矛盾的因素,这两种因素的撕扯造成其人物形象的复杂性、独特性,并在发展过程中确立了“见善不欺,见凶不怕”的标准,解决了这两种因素撕扯的负面影响,即人物统一性的破坏,标志着这一形象的最终完成。祝枝山作为“四大才子”之一,却与其他三人属于不同的才子类型,而恰恰因此促成“四大才子”整体形象的建构,以及整个系列结构的构成与故事的串联,在这个意义上,祝枝山算是整个系列故事的中心和代表,对其的分析可以揭示整个系列故事的生成与特色。并通过上述现象的分析,为整个系列故事及祝枝山形象在下一时期的再创作及发展提供指导,对整个中国民间故事在当下的发展与接受也有借鉴意义。

张帆[8](2016)在《《<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文中认为《<清史稿·艺文志>补编》为近人武作成独力完成之作,对《清史稿·艺文志》进行了大量增补,共增补四部书一万零四百三十八种,其中子部小说类包括笔记、章回演义、弹词三属,共二百五十七部,而笔记小说之属包括《梦园丛说》、《奁史》、《瓮牖馀谈》、《遁窟谰言》等五十二部,多为反映社会现实的传奇、志怪及佚事杂俎等。据目前资料看来,这五十二部小说除《聊斋志异》得到充分研究之外,馀皆鲜有提及。《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影响极为深远,大批作者争相追随仿作,事实上,这五十二部小说中,即有不少是《聊斋志异》的仿作。这些书中亦不乏诸如《瓮牖馀谈》《重订西青散记》《谐铎》《京尘杂录》《耳食录》《梦厂杂着》《兰苕馆外史》等优秀之作,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由于资料的缺乏,关于这五十二部文言小说尚有不少存疑之处,比如《琐蛣杂记》与《六合内外琐言》的关系尚未明确等。因此,对于这52部小说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很有必要。本文以上述五十二部作品为单位,以《<清史稿·艺文志>》着录顺序为次序,力求全面系统收集作家生平行迹、作品成书过程、历代官私书目以及历代文献中相关的着录、序跋、版本考订、作品内容等资料。每部作品资料后附按语,对所收材料进行校勘比误,并对作者生平行迹、主要着作及其版本、作品内容、版本流传等作简要述评,以表达整理者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张艳[9](2014)在《中国三大神话母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还有,绪论的第一句话应该是报告选题,告知本论文的题目,拟研究神话中的三大母题。母题是叙事文学中最小的情节结构,这一架构可以在文本中独立存在,也能在各种文体或文化产品中重新组合以再现。母题的流传有其内在的规律,母题的传承和积淀亦会受到经济、宗教、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对母题进行系统的挖掘和研究,按照文学史的线索对这些母题的结构特征和不同时期的变形置换进行归纳整理,可以见出母题作为一个简单却恒定的结构,其本质体现的是民族共同文化心理,而其形态在不同时代出现的移位与置换,背后所表现的则是时代的特色和文学发展的趋向。对母题的追溯可以上至神话。神话作为人类早期的意识结晶,此后更扩展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意识,因此,神话母题不仅对后世文学特别是叙事文学的产生、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且蕴涵着丰富的民族精神。许多神话母题都具有原型意义和分析价值,故而本文选择中国神话母题作为研究的对象。论文的绪论部分首先对母题的定义等基本问题作出论述,以期在方法论的指导下,对单个母题的分别研究进行归类分析;其次通过对母题与原型、主题、意象等相近概念的辨异,进一步对母题概念加以规范;此外,在对定义进行界定和辨析的同时,并有着理论上的简述,如阐释神话母题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分析母题的客观性、组合性等基本特征,这些表述不仅使得文章更加具备层次,且使研究显得更为全面系统。本文的每一章节即是对一个母题的分析。本文选择了中国神话中人神遇合、异类幻化、死而复生三个母题为研究对象,力求在对材料的占有基础上认识这些母题的形态特征、推衍变化及其文化成因,希望能够因此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和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以便我们能够以更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国文化乃至人类文化的发展。就每一章的内容而言,先是按照先秦、汉魏、唐宋等时间的顺序分为若干节。每一节的内容大致又包括三部分:首先是就文本的内容进行梳理,把握这一古老的情节结构在每个阶段里所涵盖、表述的内容;其次是在对文本的内容和情节的衍化进行归类、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情节的呈现特征和变化特点;最后我们就这些材料分析和特征总结展开深入的探索,揭示其背后的文化成因。本文的第一章节就人神遇合这一母题展开探讨,人神遇合母题源于原始生殖、祭祀仪式,然而这这一母题所具有的原始宗教和信仰的意义很快被精神性的追求所掩盖,人神遇合的情节开始成为人类表达主体意识和宗教理想的载体。而随着人神遇合的故事里原始意义的隐退,人神遇合的情节框架里,人仙遇合、人鬼遇合的情节开始占据更多的比例,而情节内容也更具现实性。在纵向的梳理外,文章还尝试从横向上来分析这一母题的呈现方式,将人神遇合情节分为人神遇合、人仙遇合、人鬼遇合等三种情况。这三种情况的划分并非是绝对的,而是既有平行的展开又有交叉的倾向,如随着时代的演进,神、仙的角色逐渐淡出,而鬼的形象则日渐突出。人鬼故事在明清的盛行更加体现出神秘意识的减少,几乎全部都体现为社会意识的表达,且是男权社会的意识表达。考察人神遇合故事情节模式的发展,可以窥见这一模式背后的文化深层心理内涵,即这一情节架构的改变体现的是宗教色彩的淡化和世俗化社会的全面确立。本文的第二章节就异类幻化这一母题展开分析,首先对神话中精卫、瑶姬这些异类幻化的现象进行考证,得出生命形式之间可以互相幻化这一思维方式是原始初民所持的“万物有灵论”的产物,生命形式之间的幻化强调的是生命形式和生命能量的存在。但后世对这一母题的演绎过程中,母题的呈现方式却出现了阶段性的不同,如魏晋和宋明时期,幻化所展现的生命形态逐渐成为情节背景,而幻化这一情节的主要内容则重在表现异类幻化以眩惑人目,并以此来架构社会关系和现实内容。情节架构的重心一旦发生改变必将深刻地影响情节架构的呈现方式以及情节发展的走向,故而幻化这一行为的发生以及发生幻化的角色等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而在盛唐、明清文人那里,这一母题的原始意义则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并将之与时代思想相结合,给原始的生命意义填充了更丰厚的内涵,而文化资源的丰富同时也推动了文学手法的进步,因此母题的呈现更加多样化、精致化,如《西游记》中从石头幻化成猴到猴子的七十二变,以及《红楼梦》中设定石头、仙草这一双重幻化情节来互为映衬,既是对文学传统的集成也是古老母题的推陈出新。文学是人的创造,异类幻化这一母题在中国的社会文化结构下,明显地呈现出文人创作与民间创作不同的精神气质。前者强调异类幻化是生命形式的另一种实现;后者侧重写成人形进入人类社会,与人类合演一幕幕的人间悲喜剧。当然,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传统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有赖于大、小两种传统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以明清文人小说为例,即可以看出大传统(精英文化)和小传统(通俗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两者在各自实现着自身的变化和革新的同时又与对方互补互渗、融合贯通,这种衔接对实现文化的整合具有重要意义。幻化这一情节原本始于原始人类的自然想像,而后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这一叙述情结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在文学作品中更加盛行,这应该归因于人们的自然想象和集体意识的参与、主观审美创造、道德的强化等各种因素的合力,从而才衍生出这丰富的意义空间。论文的第三章是对死而复生这一母题的梳理,复生的情节体现的是初民基于自然循环的认识而产生的生命意识。这一母题在后世的演绎大致呈现为两种情况:一是用这一情节来承载宗教思想和伦理教化;一是以复生的情节为框架来构建艺术情境,借助复生的情节来演绎社会百态、主体情感等。对于前一种情况而言,由于过多地强调理念,故而情节的发展受到了明显的制约,情节的模式化、因袭性都十分突出;而对于后一种情况而言,由于复生的情节多半只是作为框架而出现,故而人们注重的往往是如何进行内容填充,这对于情节框架本身的发展而言并不能有太多的助益。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就这三个母题而言,复生这一母题的生长是最缓慢也是最不健全的。论文的最后部分从母题的形态和内涵两个方面进行总结,总结神话母题的特征,如母题的存在既有着世界的也有着民族的背景;母题的呈现是稳定性的,但也有无序的一面;母题的生长是规律性的,但就中国的叙事文学整体情况而言,母题的成长并不十分完善。在分析母题的呈现及其文化成因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提出这三个母题所体现出的文化上的本质特征:浓厚的道教色彩。道教教义之所以在中国有着有格外深重的影响在于其教义的独特性,如过分地强调“生”之一端,并以此为基点来观察宇宙和人生,故而我们的文学中,对待神、仙的态度归根结底还是以人为中心,而人神关系则多半是对立、相争的;对于女性——无论是神女还是异类幻化的女性,都常持摒弃与拒绝的态度,体现出在生理和心理上对世俗社会的全面迎合;对现实欲求的追求使得人们在面对死亡这一命题时采取“复生”这一用迷信来转移别的迷信的方式。而复活这一设想看起来是对生命的乐观,但在这一乐观的表层之下我们也不能忽略其骨子里带有的悲观和虚无。此外,文章还简要论述了阴阳结构等文化内核中的问题,探讨了中国古典文学、文化的历史演进并指出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有的态度,对文化发展的方向和前景做出新的展望。总之,本文是以对神话母题的形态特征作为研究的基础,以文本分析为桥梁,指向的是文化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这三个层次是依次推进且又密切一体的。我们既借此全面系统地考察了古典文学的母题呈现,也为认识中国古典文学、古典文化展开了新的视角,为今后的文学研究和文化考察作出有意义的借鉴。

张岚岚[10](2014)在《明清传奇对《牡丹亭》的接受》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明代万历二十六年至清代宣统三年对《牡丹亭》进行创作接受的明清传奇为研究对象,结合曲论、评点、序跋等相关文字,就明清传奇对《牡丹亭》接受的具体表现、历史轨迹、文学文化成因等进行分析总结。前言部分主要阐述明清传奇对《牡丹亭》接受的整体情况并梳理相关研究成果。后世传奇文本中所蕴藏的丰富素材,作者及评点、批评者的关联性论述召唤并支撑这一选题的深入研究。该选题所包含的研究思路是《牡丹亭》研究和明清传奇研究的方向和趋势所在,但目前还是就某一作品、某一题材或某一阶段进行点式个案分析,以整个明清传奇作为研究对象的整体研究尚未出现。第一章首先针对《牡丹亭》创作影响研究的滞后,查找经典创作接受研究的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进行理论和方法论的探索。不同于“玉茗堂派”,“《牡丹亭》影响传奇作品群”名称的提出,表明重建《牡丹亭》“生命史”的研究旨趣,是问题的聚焦和研究的前提。在对《牡丹亭》整体形式和主题特征进行研究辨析的基础上,确立了“作品群”的遴选标准。第二章分别论述《牡丹亭》成为明清传奇“第一印象”的内部和外部、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因素。首先论述《牡丹亭》在内容与形式的书写方面占领先机,规范并制约着传奇文体的风貌特征;其次论述《牡丹亭》与明清时期各阶层、各群体读者期待视野的相接,使其在明清时期完成了自发、自愿、自主的接受,这是形成“《牡丹亭》影响传奇作品群”的主观成因;最后论述明清时期《牡丹亭》在案头与场上的双向传播,使其在受众中的辐射面和渗透力得到扩大和加强,这是形成“《牡丹亭》影响传奇作品群”的客观促因,并通过部分创作接受者的公开“表白”和“坦白”,展示本论题的直接有效话语支撑。第三章主要针对人物形象的接受进行研究。论述“作品群”中的女性对杜丽娘心理动作的接受和外部行动的选用,并分析小青剧中小青形象对杜丽娘的模仿和转换。在柳梦梅形象接受研究中,一方面分析其共有面貌如生活情境的相似、性格的趋同等,同时论述了“杜丽娘”符号对男性形象塑造的影响以及男性形象对“杜丽娘”的不同具体化。第四章主要就明清传奇对《牡丹亭》元母题如“互梦”、“写真”、“冥判”“叫画”、“幽媾”等的接受进行研究。在文学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辨析《牡丹亭》母题的文化创新意义,梳理后世传奇形态各异的接受,呈现创作接受者特有的微妙心态。第五章主要研究后世传奇对《牡丹亭》“情”叙事主题和“魂梦”叙事方式的接受。根据《牡丹亭》“情”叙事主题在后世传奇中的流变,将明清传奇划分为“情生”、“情住”、“情异”、“情灭”等四个时期,并分析不同时期“情”的内涵、写“情”风貌及其社会文化成因。同时就《牡丹亭》“魂梦”叙事方式对明清传奇创作的深远影响进行分析。

二、郑板桥择婿嫁女的故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郑板桥择婿嫁女的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跨学科研究法
        1.3.3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法
    1.4 创新尝试
2 家风的涵义、特点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
    2.1 家风的涵义
    2.2 家风的特点
        2.2.1 示范性
        2.2.2 时代性
        2.2.3 传承性
        2.2.4 多样性
    2.3 优良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
        2.3.1 优良家风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重要载体
        2.3.2 优良家风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奠定个人、家庭基础
        2.3.3 优良家风对加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2.3.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家风建设提供价值导向
        2.3.5 二者共同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3 树立优良家风的意义
    3.1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塑造正确的“三观”
    3.2 有利于重塑正确的家庭伦理,构建和谐家庭
    3.3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4 有利于培育健康的政治风气,培养廉洁齐家的情怀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风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风建设面临的困境
        4.1.1 家风建设的内容有待完善
        4.1.2 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未能形成合力
        4.1.3 媒体的价值导向作用未能很好发挥
    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风建设面临困境的原因
        4.2.1 传承家风意识的淡薄
        4.2.2 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
        4.2.3 传统家风内容有糟粕
        4.2.4 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风建设的路径
    5.1 坚持方向引领,完善当代家风内容
        5.1.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完善孝文化内容
        5.1.2 融入现代精神,剥离传统文化中保守落后的部分
    5.2 家庭、学校、社会形成联动机制
        5.2.1 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5.2.2 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
        5.2.3 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5.3 发挥新媒介在价值导向中的作用
        5.3.1 拓宽媒体传播的路径
        5.3.2 扩大媒体宣传的力度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补学轩文集·骈体文》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郑献甫的生平交流与着述
    第一节 郑献甫的生平
    第二节 郑献甫的交游
第二章 《补学轩文集》骈体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写景记事
    第二节 书序文论
    第三节 寿序诔志
第三章 《补学轩文集》骈体文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注重写实
    第二节 用典贴切雅致
    第三节 语言清新古朴
下编 《补学轩文集·骈体文》注
    凡例
    补学轩文集骈体文序
    史传论
    山问
    快绿园小集记
    游白龙洞记
    高明瘗旅会碑记
    白崖山寨记为松如林子作
    孔氏抚孤事略为郡侯韵函大令作
    书嘉应梁子藤州殉难事
    是亦家记
    浈水纪行
    孙仿山《不着一字斋诗》序
    胡灵泉《度梅岭图》序
    《笏山诗草》序
    送严墨庄同年之官新安序
    《怡云诗草》后序
    《鸣秋集》序
    《红兰池馆摭存诗》序
    《箕盘鬼女诗》序,为方伯胡恕堂同年作
    合刻《幽女诗集》序
    《离鸾图》序
    《山月照弹琴轩印存》序
    许隽生郎中《题画绝句百首》小序
    沈伯眉《小只陀盦诗钞》序
    兰州《魏氏家乘》序
    书《昙华集》后
    书许周生《吴台卿哀词》后
    诰封通政大夫伍太翁先生八秩寿序(代伍实生作)
    诰封朝议大夫程太翁雪庵先生七秩双寿序
    湖南永州太守林云峣老封翁七十寿序(代刘怡园作)
    宜山邑侯晓园先生五十初度序
    贵州普安州知州德亭张公七秩寿序
    修职郎、兴安县学教谕赖翁九秩寿序
    镇安府太守縻次泉先生六十寿序
    庆远太守张粤卿观察寿序
    陈秬香先生八秩寿序
    姊丈小山先生八秩寿序
    官西泉封翁六十双寿序
    灵川县学训导刘君久葭六秩寿序
    刘正夫五十初度序
    刘笑山五秩寿序
    石宗甫四十初度序
    代拟制府劳公寿言
    香泉蒋方伯三十初度序
    诰封宜人吴太尊大母张太夫人九十寿序(代外舅作)
    卢太夫人七秩寿序
    殷孺人七秩寿序
    李母吴孺人八秩寿序
    姚母张孺人七秩寿序
    区母招孺人七十寿序
    敕封孺人高母曹太孺人六秩寿序
    外姑王孺人八秩寿序
    伍母韦孺人七十寿序
    李母林宜人六十寿序
    与李秋航论四六文书
    与李铭彝书
    与李秋航书(之一)
    与李秋航书(之二)
    与李秋航书(之三)
    与李秋航书(之四)
    后答胡桂山大令书
    与朗玉峰书
    答白河令李秋航书
    为张眉叔论四六文述略
    答门人问作令琐语
    徵何烈妇诗启
    募修文昌洞山亭启
    长寿寺募修药师殿疏
    鬻笔帖为画师许耀亭作
    上城隍十保状
    小除夕祭灶文
    代宜山分县告理苗城隍文
    刘宝臣哀辞
    公祭刘子校茂才文
    刘小山先生告祭文
    公祭张小籍文
    公祭李序园先生文
    李绮堂先生公祭文
    敕封七品孺人外姑王孺人告祭文
    女士秦惠淑哀词
    诰授奉直大夫、四川营山县知县晋知州衔俞公石村墓志铭
    山辉覃府君墓志铭
    明经净溪蓝君墓表
    邓君茂林墓志铭
    勅封文林郎、协理忻城县知县、诸生延禧莫君墓志铭
    勅授修职郎、马平县学教谕保举知县、西园张君墓志铭
    诰封中宪大夫楠友桂君墓表
    李母严孺人墓表
    博白女校书阿绿小传
    李知月小传
    象云赋并序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论文成果
致谢

(3)清代长篇家庭小说中的女儿群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古代传统观念下的女儿角色定位
    1.1 女儿的角色定位
    1.2 传统观念下,女儿的教育
        1.2.1 孝道教育
        1.2.2 贞节教育
        1.2.3 女功教育
        1.2.4 才学教育
    1.3 传统观念下,女儿的婚姻
        1.3.1 择婚的不自由
        1.3.2 婚后的不自由
第2章 清代长篇家庭小说中的女儿群像出身阶层分析
    2.1 贵族、士绅家庭中的女儿
    2.2 商贾家庭中的女儿
    2.3 世俗家庭中的女儿
第3章 清代长篇家庭小说中女儿群像亲子关系特征
    3.1 孝女
        3.1.1 救父型
        3.1.2 持家型
        3.1.3 顺从型
        3.1.4 养家型
    3.2 追求自由的女儿
        3.2.1 追求身份自由
        3.2.2 追求婚恋自由
    3.3 不孝的女儿
        3.3.1 不能尽孝
        3.3.2 不尽孝道
第4章 清代长篇家庭小说中的女儿群像塑造及价值
    4.1 丰富传神的正面描写
        4.1.1 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
        4.1.2 细致入微的外貌描写
        4.1.3 直接有效的心理描写
        4.1.4 极具特征的动作描写
    4.2 锦上添花的侧面描写
        4.2.1 人化、情化了的环境描写
        4.2.2 “以花喻人”
    4.3 清代长篇家庭小说女儿群像塑造的局限性
        4.3.1 模糊化的女儿群像
        4.3.2 概念化的女儿群像
    4.4 清代长篇家庭小说女儿群像塑造的价值
        4.4.1 体现中国孝文化
        4.4.2 体现女性意识的觉醒
        4.4.3 体现女性命运的悲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清代教子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教子诗基本情况分析
    第一节 数量分析
    第二节 主题分析
    第三节 创作主体分析
    第四节 教育对象分析
第二章 教子内容
    第一节 思想道德的教育
        一、淡泊名利
        二、立志高远
        三、惜时勉学
        四、报国杀敌
        五、为人处世
    第二节 文化知识的教育
        一、识字习字
        二、诵读经书
        三、读书治学
        四、写诗作文
    第三节 科举仕宦的教育
        一、科举应考
        二、从政为官
    第四节 治家的教育
        一、孝悌友爱
        二、勤俭节约
        三、宽严相济
        四、择业多样
第三章 教子之术
    第一节 因时教子
        一、生辰教子
        二、离别教子
        三、寒夜教子
        四、嬉游教子
    第二节 因事教子
        一、实践教子
        二、述怀教子
        三、譬喻教子
    第三节 因人教子
        一、兄示弟
        二、父教子
        三、母教子
第四章 教女诗
    第一节 教女内容
        一、德性之教
        二、嫁娶之教
        三、新妇之教
        四、持家之教
    第二节 教女特点
        一、重德轻才
        二、慈爱为本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5)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及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
        (二)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不足
    六、概念界定及相关问题说明
        (一)家庭
        (二)教育
        (三)家庭教育
        (四)儒家家庭教育思想
第一章 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先秦时期: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形成
        一、周公家教:以《康诰》、《大诰》与《酒诰》为中心
        二、孔子家教
        三、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基本经典:“五经”与“四书”
    第二节 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刘邦《手敕太子文》
        二、董仲舒的家庭教育思想
        三、司马谈的《命子迁》
        四、诸葛亮的《诫子书》与《诫外甥书》
        五、古今家训之祖:《颜氏家训》
    第三节 唐宋时期: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完善
        一、李世民的家庭教育思想
        二、范仲淹的家庭教育思想
        三、包拯的《包拯家训》
        四、欧阳修的家庭教育思想
        五、司马光的家庭教育思想
        六、朱熹的家庭教育思想
    第四节 明清时期:儒家家庭教育的繁盛及转向
        一、王阳明的家庭教育思想
        二、古代最着名的《朱子家训》
        三、千古第一家训《曾国藩家训》
        四、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近代转向
第二章 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理论起点
    第一节 儒家天人关系中的人
        一、天人合一与人的属性
        二、天人合德对人的本质规定
    第二节 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人性论基础
        一、人性
        二、人性之善恶
        三、人性之善何以可能
第三章 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价值诉求
    第一节 明人伦
        一、人伦
        二、亲亲与尊尊
        三、知爱与知教
    第二节 正家风
        一、家风
        二、正己正家
        三、宜其家人
    第三节 美风俗
        一、家风与世风
        二、厚俗与新民
第四章 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的基本构成
    第一节 正家之道
        一、父慈子孝
        二、兄友弟恭
        三、夫义妻贤
        四、长幼有序
    第二节 家庭美德
        一、勤俭
        二、忍让
        三、仁爱
        四、谦虚
        五、忠孝
        六、重学
        七、和睦
    第三节 家国情怀
        一、齐家
        二、亲宗族
        三、睦乡邻
        四、爱国家
第五章 儒家家庭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第一节 儒家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
        一、家训教育
        二、家规教育
        三、家礼教育
        四、私塾
        五、交游
    第二节 儒家家庭教育方法
        一、因材施教法
        二、循序渐进法
        三、宽严相济法
        四、榜样示范法
        五、说理教育法
        六、启发诱导法
        七、内省自觉法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清代家训文学教育与当代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的内容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一章 古代家训与文学教育之关系
    第一节 古代家训概述
        一、家训的产生和发展
        二、清代家训内容的变化
        三、古代家训思想
    第二节 古代文学教育
        一、文学教育认识
        二、中国古代文学教育
    第三节 家训与文学教育
第二章 清代家训文学教育的内容与思想
    第一节 文学作品篇目的选读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
    第三节 文学作品的批评鉴赏
    第四节 文学作品的功用
    第五节 女子文学教育
第三章 清代家训文学教育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第一节 家训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中的经典阅读
    第二节 清代家训文学教育与语文阅读鉴赏
    第三节 清代家训文学教育与当代语文教育方法的开拓
        一、关注阅读主体,调整阅读心态,享受阅读快感
        二、引导阅读方法,注重诵读教学,加强文学修养
        三、深挖教学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传承经典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祝枝山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四大才子系列故事概述
第一章 祝枝山形象演变
    1.1 史传笔记
    1.2 戏曲
    1.3 传统弹词
    1.4 民国小说
    1.5 新弹词
    1.6 影视新媒体
第二章 祝枝山虚构形象特征
    2.1 外貌特征
    2.2 人性化的追求
    2.3 超常人的能力
    2.4 见善不欺、见凶不怕
    2.5 社会身份特征
第三章 祝枝山虚构形象意蕴
    3.1 祝枝山在四大才子中的独特性
    3.2 祝枝山对故事构架的意义
    3.3 祝枝山形象的喜剧性
    3.4 祝枝山与苏杭民俗
    3.5 祝枝山与其他人物的交际
余论 对祝枝山形象再次开掘的一些思考
参考文献

(8)《<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前言
01 方濬颐《梦园丛说内篇》《外篇》
02 王初桐《奁史》《拾遗》
03 王韬《瓮牖馀谈》
04 王韬《遁窟谰言》
05 王韬《淞滨琐话》
06 毛祥麟《对山书屋墨馀录》
07 孔毓埏《拾箨馀闲》
08 史震林《重订西青散记》
09 竹勿山石道人《(?)蛣杂记》
10 沈起凤《谐铎》
11 沈瓒《近事丛残》
12 李元复《常谈丛录》
13 李庆辰《醉茶志怪》
14 宋咸熙《耐冷谈》
15 金捧阊《客窗偶笔》
16 俞蛟《梦厂杂着》
17 俞梦蕉《蕉轩摭录》
18 俞樾《隐书》
19 杜纲《娱目醒心编》
20 陆寿名《续太平广记》
21 孙橒《馀墨偶谈》
22 徐一麟《牧庵杂记》
23 徐兆丰《风月谈馀录》
24 徐昆《柳崖外编》
25 徐崑《遁斋偶笔》
26 徐震《女才子集》
27 许叔平《兰苕馆外史》
28 许桂林《春梦十三痕》
29 黄承增《广虞初新志》
30 黄凯钧《遣睡杂言》
31 黄鸿藻《逸农笔记》
32 张培仁《静娱亭笔记》
33 张贞《渠邱耳梦录》
34 张纯照《遗珠贯索》
35 张贵胜《遣愁集》
36 屠绅《六合内外琐言》
37 彭孙贻《客舍偶闻》
38 彭昌祚《恐自逸轩琐录》
39 雷琳《渔矶漫钞》
40 杨望秦《巽绎编》
41 杨懋建《京尘杂录》
42 叶承宗《耳谈》
43 叶腾骧《证谛山人杂志》
44 蒲松龄《聊斋志异》
45 蒲松龄撰,刘瀛珍编《聊斋志异遗稿》《附录》
46 刘世馨《粤屑》
47 刘寿眉《春泉闻见录》
48 乐钧《耳食录》《二编》
49 谢香开《瓜架夕谈》
50 缪艮《涂说》
51 缪荃孙《秦淮广记》
52 双保《铁若笔谈》
馀论
参考文献
后记

(9)中国三大神话母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母题
    第二节 神话母题
    第三节 研究现状概述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及意义
第一章 人神遇合母题及其衍化
    第一节 神话传说人神遇合情节考
        一、《山海经》中夏后开的传说
        二、感生神话
        三、甲骨卜辞
        四、《九歌》中的人神故事
    第二节 人神遇合母题的衍生
        一、楚辞与史传散文
        二、人神遇合故事的典型性存在形态
        三、神祗观念
    第三节 秦汉人神遇合母题的表现形态
        一、情节内容
        二、情节出现新的支流
        三、秦汉时期观念的嬗变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人神遇合母题的呈现
        一、人神遇合情节的几种类型
        二、情节成熟期的特征
        三、宗教信仰与人文意识
    第五节 唐代人神遇合母题的演绎
        一、情节内涵的丰富
        二、文采与意想的结合
        三、盛唐文化的新质
    第六节 宋元人神遇合情节的新趋向
        一、情节内容的倾向性
        二、情节的时代特征
        三、官方意识与民间意识的双重作用
    第七节 明清人神遇合故事的呈现
        一、情节内涵的大致体现
        二、艺术的得失
        三、传统意义的解构
    总结
第二章 异类幻化母题及其变迁
    第一节 神话传说异类幻化情节考
        一、女娲“一日七十化”及“女娲之肠”
        二、夸父手杖化林等神话
        三、女娃化鸟、启母化石
        四、大禹神话
        五、先秦散文里的幻化情节
    第二节 先秦异类幻化情节的结构特征和文化成因
        一、原始神话的思维方式
        二、原始初民的生命观
    第三节 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幻化情节的发展
        一、汉代异类幻化母题的呈现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异类幻化情节
        三、情节模式的定型
        四、汉魏时期的文化嬗变
    第四节 唐代幻化情节的变化
        一、情节内容的充实
        二、情节演进之迹甚明
        三、文化的自觉和魄力
    第五节 宋明话本小说名篇解析
        一、宋元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记》与唐传奇《补江总白猿传》的比较
        二、白蛇故事
    第六节 文人笔记小说
        一、情节内容
        二、情节特征
        三、文化成因
    第七节 文人独立创作
        一、文人创作的代表作:《西游记》、《聊斋志异》、《红楼梦》
        二、情节的推陈出新
    总结异类幻化母题与文化的大、小传统
        一、“大传统”里的母题发展:魏晋志怪和唐人小说
        二、小传统里的母题发展:宋明话本
        三、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互动:明清文人小说
    附件
第三章 起死复生母题及其情节发展
    第一节 神话传说里的起死复生情节考
        一、《山海经》中动物的复生
        二、《山海经》中人物的复生
        三、《天问》中鲧的复生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复生故事
        一、史传散文里的复生情节
        二、“越姬死,七日而复”的故事
        三、《墓主记》
    第三节 魏晋时代复生母题的呈现
        一、复生情节的涌现
        二、情节的定型
        三、时代的产物
    第四节 唐宋时期的复生母题
        一、情节的内容
        二、情节特征及文化背景
    第五节 明清复生母题的发展
        一、情节的内容体现
        二、叙事传统的惯性存在
    总结复生情节与民族文化心理
        一、复生的情节架构
        二、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循环观
结语
    一、母题的外在形式
    二、母题的文化内核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明清传奇对《牡丹亭》的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构想
第一章 “《牡丹亭》影响传奇作品群”的提出及其遴选依据
    第一节 经典创作接受研究简论
        一、经典创作接受研究的基础
        二、经典创作接受研究的困境
        三、经典创作接受研究的路径
        四、经典创作接受研究的价值
    第二节 名称的提出
        一、从明清传奇的创作实际出发
        二、不同于“玉茗堂派”
        三、重建《牡丹亭》的“生命史”
    第三节 遴选的依据
        一、承其神
        二、摹其形
        三、引其文
    小结
第二章 《牡丹亭》:明清传奇的“第一印象”
    第一节 《牡丹亭》——明清传奇的制高点
        一、历史境遇:“情”的迸发,时代思潮的转型期
        二、创作境遇:传奇的风行,新型文体的建构期
    第二节 《牡丹亭》和明清时期各类期待视野的相接——从上到下的广泛普及
        一、作为普通民众的启蒙觉醒者
        二、作为闺阁女性的移情体认者
        三、作为男性士人的寓言寄托者
    第三节 《牡丹亭》在案头与场上的双管齐下——文字阅读与舞台搬演的强力渗透
        一、从刊刻印刷看
        二、从舞台演出看
        三、从作家表述看
    小结
第三章 人物接受篇
    第一节 杜丽娘及其“后代”
        一、明清传奇欲望叙事的欲望主体
        二、外部“行动”的选用
        三、性格特征的分化
        四、“小青题材剧”中小青形象对杜丽娘的接受
    第二节 柳梦梅及其“后代”
        一、男性欲望叙事的前奏——“有待补足”的“自信”
        二、“杜丽娘”符号对男性欲望叙事的影响
        三、“围城”内外的徘徊:对“杜丽娘”的不同具体化
    小结
第四章 母题接受篇
    第一节 关于“母题”及《牡丹亭》原型性母题接受研究
        一、关于“母题”
        二、戏曲“母题”与“关目”袭用
        三、《牡丹亭》原型性母题
    第二节 “互梦”母题
        一、“互梦”母题特质之一——事关“情”
        二、“互梦”母题特质之二——“虚实”、“真假”界限的消融:“梦中之事,何必非真?”
        三、“互梦”母题功能之一——凸显着时代主题:“情至”
        四、“互梦”母题功能之二——凸显了时代与文体的审美追求:奇幻
        五、“互梦”母题的衍变
    第三节 “写真”母题
        一、“写真”:遭遗忘的孤独者的自我拯救
        二、“写真”:主体“缺失”到主体“充盈”:从“为他”到“为我”
        三、“写真”:从略作交待的寥寥数语到细腻描绘的仪式化行为艺术
        四、“写真”的衍变:客体的置换——由“自画”到“画她(他)”
        五、“写真”母题的叙事张力
    第四节 “冥判”母题
        一、“冥判”母题的认识基础
        二、“冥判”母题的构成
        三、“冥判”母题的情节及演剧功能
        四、“冥判”的走向:怜其情改为报其德
    第五节 “叫画”母题
        一、“叫画”母题的原始信仰
        二、“叫画”母题的佛教助力
        三、“叫画”母题的情感逻辑
        四、“叫画”母题在明清传奇中的运用
        五、“叫画”母题之功能
    第六节 “幽媾”母题
        一、“幽媾”母题之生成
        二、“幽媾”母题之内涵
        三、“幽媾”母题之新变
        四、“幽媾”母题之变迁
    小结
第五章 叙事接受篇
    第一节 叙事主题及叙事模式
    第二节 “情”的话语范畴
        一、文论范畴中的“情”
        二、哲学范畴中的“情”
        三、伦理范畴中的“情”
        四、政治范畴中的“情”
    第三节 传奇中“情”的分化与演变
        一、“情生”
        二、“情住”
        三、“情异”
        四、“情灭”
    第四节 “魂梦”叙事模式
        一、模式生成之文类需求:适应戏曲文体的“有意虚构”,迎合经典所确立的传奇文类创作规范和接受期待
        二、模式生成之时代诉求:彰显尚“奇”、尚“幻”的时代心理和“寓言”的创作旨趣
        三、魂梦模式之叙事功能:真假叙事空间中自由切换的灵便叙事技巧
        四、魂梦模式之观演功能:“魂梦”叙事的预叙功能兼顾了传统戏曲的演出需要和观剧心理
        五、模式运用之个性转化:不同亚型彰显不同的叙事主题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成果
致谢

四、郑板桥择婿嫁女的故事(论文参考文献)

  •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风建设研究[D]. 孙彦雨.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2]《补学轩文集·骈体文》注[D]. 谢凤娥. 广西师范学院, 2018(01)
  • [3]清代长篇家庭小说中的女儿群像研究[D]. 万晶晶. 河北大学, 2018(01)
  • [4]清代教子诗研究[D]. 张月佳.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5]儒家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 王永祥. 兰州大学, 2017(01)
  • [6]清代家训文学教育与当代语文教育之关系研究[D]. 周艳.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7]祝枝山形象研究[D]. 王博施. 吉林大学, 2016(10)
  • [8]《<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D]. 张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9]中国三大神话母题研究[D]. 张艳. 山东大学, 2014(11)
  • [10]明清传奇对《牡丹亭》的接受[D]. 张岚岚.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郑板桥选女婿娶女儿的故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