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饱和水及饱和蒸汽热力性质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仪桐辛[1](2021)在《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循环的新型有机工质对设计》文中提出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指引下,能源的高效利用是当今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由于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可以直接利用工业生产中的中温位废热,用来生产较高温位的热量,因此其在余热回收系统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工质对是决定吸收式热泵运行条件和热效率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Li Br/H2O工质对由于结晶和工作温度范围有限等缺陷不能满足部分工况的工作需求。因此寻找新型工质对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如今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针对特定工质对物系的物性参数实验回归,研究耗时长、成本高。而在分子设计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单独的制冷剂或吸收剂的设计,忽略了吸收剂与制冷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热力学过程对工质的影响。因此,建立一种考虑热力学过程的吸收式热泵工质对的设计方案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建立了一种针对吸收式热泵工质对的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单效吸收式热泵和压缩-吸收耦合式热泵等过程中,探究新型工质对在多种热泵循环中可用性。首先,在物性方法上完善了有机制冷剂定压比热的基团回归参数,新的基团贡献方法的预测平均误差小于10%,是通用基团贡献法预测误差的1/2。通过结合CAMD与COSMO-SAC模型对工质对间的活度系数和溶液的混合焓进行预测,应用TFE/E181工质对在相同条件下计算所得性能系数误差小于5%。在工质对设计中,通过设计结果中对现有工质对TFE/E181验证了设计结果的可靠性,并在130℃以上操作条件下应用CH3CH2CH(OH)CH2CF3/TEGDME与CF3CH2CH(OH)CH2CF3/TEGDME工质对,计算获得的性能系数在0.4以上,大于现有的TFE和HFIP制冷剂(0.35),体现了新工质对在高温区的应用潜力。在热泵模型的拓展中,建立了吸收式热泵超结构模型,并应用与两种新型工质对的压缩-吸收式循环中,从设计结果可以得到,设计出的新型工质对CF3CH2CH(OH)CH2CF3/TEGDME可以应用与吸收-压缩耦合循环中,且在最佳工作状态下?损较相同条件下的Li Br/H2O循环?损低10%左右。
斯伟[2](2021)在《基于电能替代的高温热泵蒸汽机热力性能以及高温热泵工质特性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是全球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电能作为一种洁净、优质能源,与其他能源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电能替代的意义在于,通过淘汰落后的能量利用方式,采用以电能为核心的技术,实现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高温热泵蒸汽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小型燃煤锅炉电能替代设备,可以有效地回收中低温热源来生产蒸汽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何提高热泵蒸汽机制热效率,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总结了国内外高温热泵在制冷剂和循环系统两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高温热泵蒸汽机技术的实现方式进行说明,并结合云南省电能替代项目,调研了高温热泵蒸汽机组的实际应用。首先推导了高温热泵蒸汽机数学计算模型,然后利用Aspen Plus软件仿真模拟了高温热泵蒸汽机系统。具体仿真内容为:搭建了两级压缩式高温热泵蒸汽机系统模型,理论分析了蒸汽压缩机、工质压缩机、换热器、膨胀阀、闪蒸器和循环水泵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给水温度条件下,工质流量、闪蒸负压、工质种类对高温热泵蒸汽机各参数的影响,以及5类高温热泵工质的运行特性。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给水温度条件下,随着工质流量的升高,热泵蒸汽机存在最佳制热性能工况;热泵蒸汽机闪蒸率随闪蒸负压的升高而降低,蒸汽温度随闪蒸负压的升高而上升,且增长率逐渐减小;R600a具有较好的传热特性,而R245fa、R245ca、R123、R365mfc在运行稳定性上优于R600a,R600a过热损失较小,R123节流损失较小。
韩爽[3](2020)在《稠油油藏超临界蒸汽吞吐技术机理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蒸汽吞吐作为一种热采形式,在稠油油藏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然而对于埋藏深、粘度大、地层压力高的深层稠油油藏,常规蒸汽吞吐注汽困难,有效开发难度大。相较于常规蒸汽吞吐,超临界蒸汽吞吐的注入性更强,对稠油具有改制作用,更适应稠油开采。超临界蒸汽具备较高注入压力、对有机物的高溶解特性以及优良的导热性能,能够弥补饱和蒸汽不足的缺陷。对于原油粘度特别大、储层埋藏深、原始地层压力较大、吸汽能力弱、注汽困难的油藏,超临界蒸汽吞吐能够满足其开采需求。为了实现稠油储量经济有效动用这一目标,本文以G21区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室内驱油机理实验以及驱油效果影响规律的数值模拟,综合现有矿场试验认识,给出超临界蒸汽吞吐技术界限。通过临界热力学、流变学以及稠油热采等领域内相关知识,分析超临界蒸汽特殊的热物理性质。利用室内物理实验确定稠油的组成、粘度以及流变性变化规律,确定超临界蒸汽可以将稠油中重组分转化为轻组分,从而降低稠油粘度;超临界蒸汽吞吐高压注入的特点,使其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超临界蒸汽优良的导热性能有助于扩大加热范围等机理。建立数值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开发因素和地质因素对超临界蒸汽吞吐效果影响规律,通过正交优化实验进行主控因素分析,确定超临界蒸汽吞吐各主控因素共同作用时对产油量的影响权重和影响次序为:注汽温度>注汽压力>周期注汽量>渗透率>原油粘度>注汽速度。结合现有超临界蒸汽吞吐矿场试验,分析储层构造、非均质性、注入参数等因素对超临界蒸汽驱开发效果的影响,评价超临界蒸汽吞吐适应性并优选超临界蒸汽吞吐参数,确定合理注入方案。
杨远达[4](2020)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船舶辅锅炉故障诊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船舶辅锅炉系统是船舶辅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向船舶提供驱动蒸汽辅机、供应辅助热源等方面非主动力用途的饱和蒸汽。它的无故障运行对于船舶的正常航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船舶辅锅炉系统运行中常见的船舶辅锅炉烟道轻微阻塞、供油管路滤清器脏污、锅炉主安全阀少量泄漏三类故障进行了故障诊断方法研究。鉴于船舶辅锅炉系统故障诊断存在故障知识不完备、故障样本数量少、故障诊断系统难评估等问题,本文采用了仿真技术与故障诊断技术结合的研究思路,通过仿真的方式采集了包括汽包压力、水位等五个运行参数,并以此建立了船舶辅锅炉系统正常工况样本库与故障工况样本库,进而对船舶辅锅炉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进行研究与探讨。首先,本文使用模块化建模法、集中参数分析法等建模方法,分别建立了船舶辅锅炉系统炉膛部分、汽包部分、水冷壁与下降管联合部分三个主要部分的数学模型。基于各部分数学模型,使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各部分仿真模型进行了设计与实现。由模型静态验证与动态验证结果可知,该仿真模型较为准确的模拟了船舶辅锅炉系统静态、动态运行过程,可作为船舶辅锅炉系统正常工况数据样本库的数据来源使用。接着,本文在切实了解船舶辅锅炉烟道轻微阻塞、供油管路滤清器脏污、锅炉主安全阀少量泄漏三类故障的故障发生机理、故障发生现象等知识的前提下,基于船舶辅锅炉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了三类故障的设置与验证。由故障仿真结果可知,该模型故障监测点动态变化曲线的变化趋势与前人已有研究中的描述基本一致,故可作为船舶辅锅炉系统故障工况数据样本库的数据来源使用。然后,本文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与船舶辅锅炉系统样本库建立了船舶辅锅炉系统故障诊断模型,并对未优化参数的船舶辅锅炉系统故障诊断模型进行了测试与评估。由故障诊断结果可知,未优化参数的船舶辅锅炉系统故障诊断模型针对船舶辅锅炉系统三类常见故障的故障诊断表现出了一定适应性,但仍有很大可优化空间。最后,本文基于网格搜索法和粒子群算法对支持向量机故障诊断模型中的核参数gamma与惩罚因子C进行了参数优化,并将通过参数优化得到的故障诊断模型与未优化参数的故障诊断模型进行了故障诊断效果比对。最终得出结论,针对船舶辅锅炉系统的船舶辅锅炉烟道轻微阻塞、供油管路滤清器脏污、锅炉主安全阀少量泄漏三类常见故障,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的故障诊断方法具有相当的可行性,而在故障诊断模型参数优化算法中,粒子群算法相较于网格搜索法表现出了更佳的优化效果。
赵世泉[5](2020)在《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协调最优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蒸汽动力装置具有功率大,体积小,重量轻,振动小的优点,我国大型船舶多采用蒸汽动力装置,包括辽宁舰。但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控制系统结构复杂、设备繁多、系统参数耦合关系复杂,还具有非线性及时滞等特点,系统运行过程中具有多个稳定工况及动态转换过程,系统工况多变且负荷干扰频繁。为保证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稳定安全的运行,改善其控制效果,同时充分考虑到设备的实际动作能力及设备间耦合关系,进行了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协调最优控制技术研究。首先,分析了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系统的结构组成及运行机理,将系统分解为增压锅炉、除氧器、冷凝器以及废汽总管等子系统,采用机理结合实验数据的方法,给出每个子系统的数学模型,克服了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结构复杂、建模困难的问题,并利用汽/水回路增减负荷试验,验证了系统模型的准确性,为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协调最优控制仿真试验及控制系统设计奠定了基础。其次,针对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增压锅炉上锅筒水位系统中存在的干扰频繁、参数摄动以及无自平衡能力等问题,提出了增压锅炉上锅筒水位光滑滑模控制策略,通过设计终端光滑滑模面,将增压锅炉上锅筒水位滑模控制中的符号函数引入到系统控制律的二阶导数中,解决了控制系统的抖振现象,提高了上锅筒水位在大负荷变化情况下的稳定控制。接着,考虑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变量耦合紧密,约束条件多的实际运行情况,提出了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多目标优化模型预测控制策略,设计多层次优化分配器,给出分层递阶优化控制方法,利用带约束的滚动优化机制,对系统未来时刻输入序列进行了预测优化。在保障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提高了系统的跟踪性能以及节能性能。当控制系统状态偏差较小时,多目标优化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将带约束优化问题转换为无约束优化问题,提高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运行速度。然后,针对传统模型预测控制中,耗散函数权值因子维度大、参数配置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分数阶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将传统模型预测控制中的整数阶耗散函数替换为分数阶耗散函数,使多维权值因子优化问题转化为二维分数阶权值因子优化问题,降低了权重因子的优化维度。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分数阶模型预测控制不仅提高了汽/水回路的跟踪性能,同时增强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最后,结合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采用PID控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参数自整定控制策略,利用单次小正弦试验,对输出信号进行时间加权变换,获取系统在工作点附近的频率特性,根据系统性能要求,构建系统动态特性“禁区”,确定“禁区”与系统开环奈斯特曲线的相切点,并结合纳什均衡机制对多变量控制器参数迭代计算,得到整定的控制器参数,提高汽/水回路控制系统的性能。通过与其他PID参数自整定方法进行仿真对比试验,验证了参数自整定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尤田[6](2020)在《冷热电联产系统吸收式制冷热力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冷热电联产系统综合了热电联产技术和吸收式制冷技术,使热电厂在供电、供热的同时也能供应冷能,可以显着提高系统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在应用中经常涉及以下三个关键问题:一是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当制冷站与热电厂之间距离不同时应该选择何种制冷方式更优,二是热电厂不同温度的余热应当匹配何种吸收式制冷类型最佳,三是吸收式制冷循环中传热过程和传质过程之间存在何种交叉作用的热力学机制。首先对热电联产系统中热量的传递及转换过程进行分析,给出了热电联产节能效益的具体表达式及科学的界定条件。再根据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制冷站与热电厂之间距离不同的现实情况,对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吸收式制冷和电压缩式制冷分别进行(火用)效率、单位冷量(火用)经济成本及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对比研究,为冷热电联产系统中更优制冷方式的选择提供了判定依据。然后针对热电厂存在高、低两种品位热源的实际情况,对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关于吸收式制冷的热力匹配进行研究,确定了适合热电厂余热回收的最佳吸收式制冷类型。最后运用广义Carnot定理对吸收式制冷循环中传热过程、传质过程之间的热质交叉现象进行热力学耦合分析,揭示了制冷循环中蕴含的能量转换机制。结果表明,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制冷站与热电厂的距离小于5km时,选择吸收式制冷方式的系统能源综合利用率和制冷(火用)效率更高,当距离在5km至9.2km时,选择吸收式制冷方式的系统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高但制冷(火用)效率却低,吸收式制冷的单位冷量(火用)经济成本高于电压缩式制冷的最大距离受蒸汽热价和电价的影响。单效吸收式制冷适合于低温热水余热回收,双效吸收式制冷适合于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单双效耦合的混效吸收式制冷适合于存在两种热源的余热回收;串联流程容易使混效吸收式制冷系统内产生正压,不利于系统的正常运行,并联流程则不存在正压运行的问题,更适合应用于冷热电联产系统。吸收式制冷循环中吸收器、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各自的系统皆可看成由传热过程与传质过程构成的孤立系统,传热过程与传质过程之间的能量转换符合广义Carnot定理,即正耗散率的自发过程驱动负耗散率的非自发过程。本文对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吸收式制冷的热经济性、热力匹配及热质交叉的分析对冷热电联产系统中更优制冷方式的选择、最佳吸收式制冷类型的确定及吸收式制冷性能的提升进而提高冷热电联产系统的余热回收效率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韩建[7](2020)在《注汽井蒸汽干度测试方法研究及传感器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常规石油储量和产量的持续下降,稠油的地位日益突出,因稠油粘度高,密度大给开采带来极大的困难。目前主要开采方法是稠油热采法,即向注汽井注入高温高压蒸汽,由于蒸汽中含有较高的热量,可使油层温度升高,降低稠油粘度,减少流层阻力,使稠油易于流动,然后利用常规方法加以开采。为了有效掌握油层的位置及油层的分布,明确各部分油层对注入蒸汽的吸收情况,提高采收率及节约能源,必须对注汽井蒸汽热效特性的关键参数蒸汽干度进行在线实时准确的测量。本文从水和水蒸汽的物性原理出发,考察了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水蒸气的介电常数和折射率与干度的对应关系,并利用该对应关系构建了相应的两种干度反演模型。首先设计了基于光子晶体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PCF-SPR)的折射率传感结构,并对折射率测量灵敏度进行仿真分析,在理论上证实了该反演模型的可行性。其次对电容法干度测量模型进行误差分析,据此提出了多层筒式电容传感结构测量蒸汽干度的方案,并设计制作了电容法蒸汽干度传感器样机进行现场试验,实现了注汽井蒸汽干度的准确测量。从饱和蒸汽的物理属性出发,分析了蒸汽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粘度、比容、介电常数、压缩系数等参数特性,以及注汽强度和速度对蒸汽干度的影响。重点研究了蒸汽干度与温度、压力、介电常数及折射率的内在联系,证实蒸汽的密度和介电常数随干度的精细变化规律,为折射率法和电容法蒸汽干度测量模型提供了理论支撑。构建了介电常数和干度测量理论模型,采用电容法分析了极板结构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多层筒式电容结构。从待测介质的物理参数及分布特性出发,分析了该结构的测量误差,确立了模型的常量因子k,当温度误差为0.1℃,k=1/2时模型测量误差小于4%。同时,构建了折射率和干度测量理论模型,仿真计算了蒸汽干度与折射率的对应关系,并采用PCF-SPR技术测量折射率,设计了外围大通道Ag膜PCF-SPR传感结构,其折射率分辨率为1.538?10-5RIU。依据介电常数蒸汽干度反演模型,采用多层筒式电容传感结构,设计制作了注汽井井下蒸汽干度测量系统。综合考虑传感器的承压和密封工艺,采用四层筒式电容结构提高测试精度。对精密电容测试电路进行深入研究,对比分析了双谐波法、电容芯片直接测量法和三次频率法的优缺点,为保证系统稳定性和一致性采用频率三次测量法,有效滤除系统杂散电容和电磁干扰,并设计制作了检测和采集电路,编写了上位机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经测试系统的电容测量精度达到0.01p F。对蒸汽干度测量系统进行室内实验和数据分析,对温度、压力、电容传感器进行标定,完成了传感器的校准。在辽河油田齐40-22-K36和锦99-杜H5等注汽井进行现场试验,经过数据处理后测得注汽井蒸汽干度大部分在0.55~0.65区间变化,与油田人工取样法测量结果基本一致,测试系统误差在5%以内,实现了注汽井蒸汽干度的在线测量。
易兆祥[8](2020)在《吸收式热泵在造纸机干燥部中的应用研究及新型热力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目前,造纸机干燥部广泛采用的基于可调热泵的蒸汽冷凝水热力系统能有效回收造纸机干燥部的余热余能,降低干燥部的能源成本。但是当热电联产集中供汽的蒸汽压力降低时,传统热泵工作能力下降,常常导致干燥部排出冷凝水温度高、余热余能回收不够彻底等现象。为进一步回收造纸机干燥部余热余能、降低干燥部能耗,本文对升温型吸收式热泵展开应用研究,试图将升温型吸收式热泵用于造纸机干燥部,改造当前广泛采用的传统热泵供热系统,以更大限度地回收利用蒸汽冷凝水和湿热空气的余热余能。本文的主要工作可分述如下:(1)升温型吸收式热泵应用于造纸机干燥部的可行性分析论文首先介绍了当前造纸机干燥部热力流程、单级升温型吸收式热泵工作机理和改进循环结构升温型吸收式热泵应用场合;然后,从应用需求和应用可行性两方面,展开升温型吸收式热泵应用可行性分析。应用需求分析重点为分析现有的造纸工业干燥部热力系统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现状,为引进升温型吸收式热泵提供清晰的应用背景。可行性分析主要是在造纸机干燥部余热回收中,分析造纸机干燥部能否使用升温型吸收式热泵,以及什么结构的升温型吸收式热泵才能够有效回收造纸干燥部的余热余能。(2)基于升温型吸收式热泵的造纸机干燥部热力系统设计及成本回收分析经对比研究,我们选择双吸收升温型吸收式热泵作为余热回收设备,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该设备与造纸干燥部热力系统相结合的新型热力系统。此外,双吸收升温型吸收式热泵能否在造纸干燥部应用的关键在于新型热泵系统的经济性,即能否在较短时间内回收投资成本。这部分工作通过对热力系统能耗流量进行仿真计算,比较双吸收升温型吸收式热泵应用前后的能耗情况,并从实际的项目一次性投资成本和产生的经济效益角度,分析计算设备在造纸干燥部余热回收的利用价值。(3)新型热力控制系统和控制策略研究基于当前在造纸机干燥部应用背景下,升温型吸收式热泵控制系统相关研究较少之现状,本文对双吸收升温型吸收式热泵用于造纸机干燥部余热回收展开控制系统应用技术研究,设计出了基于双吸收升温型吸收式热泵余热回收系统的控制系统,给出了带测控点的工艺流程图,分析了控制流程中的控制要点和控制难点,并针对控制难点提出相应的最大性能系数间接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目的是为获得最大的升温型吸收式热泵余热回收系统的性能系数,以尽可能多地回收干燥部的余热余能。(4)基于S7-300系列PLC的新型热力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以S7-300系列PLC为核心构成DCS控制系统,完成了新型热力控制系统的实现问题。具体工作内容包含控制系统硬件配置、软件设计和调试三个方面,设计满足新型热力系统需求的硬件配置和软件系统,最后通过PLCSIM测试了程序设计的正确性。
王周君[9](2020)在《热泵能效分析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热泵是节能减排、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最杰出的候选者之一。热泵的能效比COP往往是衡量其是不是拥有节能、替代等价值的最直接的指标,当前对热泵系统的能效分析方法主要为:对现场机组进行参数调试进而进行分析的方法,此方法虽直接可靠,但是存在工作量大、调试麻烦等问题,某些工况甚至难以到达从而进行调节分析。因此对所研究的热泵系统进行过程仿真建模,从而进行能效分析的技术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所涉及到的热泵实验装置的各部件进行详细分析,搭建了两种不同方式的热泵模型。其一为利用Matlab软件搭建热泵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中含有蒸发器模型、冷媒压缩机模型、冷凝器模型、节流装置模型、闪蒸器模型、水蒸气压缩机模型;其二为基于Aspen Plus搭建的热泵过程仿真模型,在此模型中对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参数进行了详细设置。在热泵实验装置方面,设计了热泵的能效监测系统,能实时或历史查看热泵系统各测点的参数。最后从监测系统中提取部分实验数据对两种模型进行验证,验证两种模型对热泵能效分析都具有一定的帮助,但Aspen Plus搭建的热泵过程仿真模型效果更好。利用Aspen Plus所搭建的热泵模型,在本文中对不同热源入口温度和冷媒压缩机压缩比进行了仿真验证,模型结果与实验相关数据相符,因此说明热泵模型在能效分析上具有的可靠性,可以通过此模型进行大量模拟,对热泵装置进行多层次的能效研究,在相关热泵能效工程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袁志亮[10](2020)在《基于微型涡轴发动机的双效溴冷机及其控制系统开发》文中研究表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具有环保、高可靠稳定性等优点,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本文以制冷量为8k W的小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作为对象开展研究与设计制作,主要涉及方案设计、建模与仿真、控制系统设计和硬件在环试验等4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讨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溶液性质、工作原理、循环方式和组成结构的基础上,对基于微型涡轴发动机的溴冷机机组及其控制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其次,提出制冷量为8k W的双效三筒吸收式制冷机总体设计方案,针对关键部件设计点进行热力传热计算,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溴冷机的数学模型,对溴冷机进行结构设计并基于Solidworks进行强度校核。再次,对溴冷机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对传感器和执行机构进行选型;电子控制器采用CortexM4核心,具有采集20路通道传感器信号输入,控制2路通道控制信号输出(调节溴化锂溶液泵和冷剂泵),提供与上位机通信接口,基于NI Multisim软件对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进行仿真验证;基于Keil 5开发环境设计控制软件;制作电子控制器样件并进行调试。最后,开展溴冷机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实验系统主要包括监控计算机、电子控制器、接口模拟器、信号调理驱动单元和溴冷机模型计算机五个部分,分别进行起动过程、停车过程、调节过程仿真试验,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
二、饱和水及饱和蒸汽热力性质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饱和水及饱和蒸汽热力性质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循环的新型有机工质对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研究综述 |
1.2.1 吸收式热泵 |
1.2.2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循环研究进展 |
1.2.3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工质对研究进展 |
1.3 CAMD在工质与热源匹配中的应用 |
1.3.1 CAMD方法原理与物性预测模型 |
1.3.2 CAMD方法与过程设计结合研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2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过程模型与系统分析 |
2.1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工作流程 |
2.2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系统的过程模型 |
2.2.1 模型原理与假设 |
2.2.2 模型建立 |
2.2.3 溴化锂水溶液物性方程 |
2.3 模型验证 |
2.4 热力学计算优化算例 |
2.5 本章小结 |
3 新型有机工质对的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 |
3.1 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模型 |
3.1.1 结构及物性约束 |
3.1.2 液态制冷剂定压比热的基团数据回归 |
3.1.3 COSMO-SAC模型 |
3.2 MINLP模型及求解方法 |
3.3 设计结果与讨论 |
3.3.1 制冷剂与吸收剂设计结果 |
3.3.2 TFE/TEGDME算例验证 |
3.3.3 工质对筛选 |
3.4 本章小结 |
4 复合吸收式热泵与工质对设计的集成研究 |
4.1 吸收式热泵超结构的建立 |
4.2 新型工质对在压缩-吸收耦合循环中的应用 |
4.2.1 压缩-吸收耦合热泵建模假设 |
4.2.2 压缩-吸收耦合热泵建模 |
4.2.3 目标函数评价指标 |
4.2.4 基于新型工质对的算例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基于电能替代的高温热泵蒸汽机热力性能以及高温热泵工质特性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高温热泵蒸汽机简介 |
1.3 热泵制冷剂研究现状 |
1.4 高温热泵系统研究现状 |
1.5 高温热泵的市场应用概况 |
1.6 高温热泵蒸汽机组调研 |
1.6.1 酿酒热泵蒸汽机组调研 |
1.6.2 云南省电能替代项目调研 |
1.7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高温热泵蒸汽机仿真和制热效率计算模型 |
2.1 仿真计算模型 |
2.1.1 蒸汽压缩机模型 |
2.1.2 换热器模型 |
2.1.3 膨胀阀模型 |
2.1.4 闪蒸器模型 |
2.1.5 循环水泵模型 |
2.2 热泵蒸汽机制热效率计算模型 |
2.3 计算模型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Aspen Plus仿真系统搭建 |
3.1 Aspen Plus仿真环境设置 |
3.2 高温热泵蒸汽机仿真参数设置 |
3.2.1 换热器参数设置 |
3.2.2 压缩机参数设置 |
3.2.3 水泵参数设置 |
3.2.4 膨胀阀参数设置 |
3.2.5 初始参数及变量设置 |
3.3 仿真模拟循环收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温热泵蒸汽机仿真结果分析 |
4.1 工质流量变化的影响 |
4.2 闪蒸负压变化的影响 |
4.3 不同工质的运行特性 |
4.3.1 工质热力性能对比 |
4.3.2 不同工质仿真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3)稠油油藏超临界蒸汽吞吐技术机理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现状 |
1.2.2 超临界蒸汽热物性研究现状 |
1.2.3 超临界蒸汽吞吐技术开发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区块地质概况及开发现状 |
2.1 地层及构造特征 |
2.2 储层特征 |
2.2.1 储层岩石特征 |
2.2.2 储层物性特征 |
2.3 油藏类型 |
2.4 油气藏流体特征及温压系统 |
2.4.1 流体性质 |
2.4.2 油藏压力和温度 |
2.5 区块开发简况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临界蒸汽吞吐驱油机理实验研究 |
3.1 超临界蒸汽热物理性质研究 |
3.1.1 超临界蒸汽的密度与比容变化特征 |
3.1.2 超临界蒸汽的焓值变化特征 |
3.1.3 超临界蒸汽的介电常数变化特征 |
3.2 超临界蒸汽吞吐机理研究 |
3.2.1 超临界蒸汽吞吐与常规蒸汽吞吐产油量对比 |
3.2.2 原油族组分变化分析实验 |
3.2.3 原油流变性研究实验 |
3.2.4 超临界蒸汽吞吐与常规蒸汽吞吐温度及压力对比 |
3.2.5 油水相对渗透率变化 |
3.4 不同超临界参数对驱油效率影响 |
3.4.1 温压对驱油效率影响 |
3.4.2 原油粘度对驱油效率影响 |
3.4.3 渗透率级差对驱油效率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临界蒸汽吞吐影响因素数值模拟 |
4.1 超临界蒸汽吞吐数值模型建立 |
4.1.1 岩石流体物性分析 |
4.1.2 油藏模型初始化 |
4.2 储量及生产动态历史拟合 |
4.2.1 储量拟合 |
4.2.2 生产动态历史拟合 |
4.3 剩余油分布特征 |
4.4 油藏物性参数敏感性分析 |
4.4.1 油藏地质因素 |
4.4.2 油藏开发因素 |
4.4.3 正交优化实验主控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际区块开发效果评价与参数优选 |
5.1 G21区块目前超临界注汽参数开发效果评价 |
5.1.1 注汽温度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
5.1.2 注汽量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
5.1.3 注汽速度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
5.1.4 渗透率级差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
5.1.5 回采水率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
5.1.6 区块辅助效果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
5.2 G21区块注汽参数优选 |
5.2.1 注汽温度优选 |
5.2.2 注汽压力优选 |
5.2.3 注汽速度优选 |
5.2.4 周期注汽量优选 |
5.3 超临界蒸汽吞吐层、井优选研究 |
5.3.1 根据温度损失进行选层 |
5.3.2 根据油藏非均质性进行选层 |
5.3.3 根据储层物性进行选层 |
5.3.4 根据隔夹层厚度进行选层 |
5.3.5 根据原油粘度进行选层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4)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船舶辅锅炉故障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故障诊断技术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发展现状 |
1.3.1 支持向量机方法介绍 |
1.3.2 支持向量机在故障诊断技术中的应用 |
1.4 船舶辅锅炉系统故障诊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
1.5 仿真技术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结合 |
1.6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2 船舶辅锅炉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2.1 船舶辅锅炉系统概述 |
2.1.1 锅炉本体组成 |
2.1.2 锅炉技术参数情况 |
2.2 船舶辅锅炉系统建模分析与假设 |
2.2.1 船舶辅锅炉系统建模方法 |
2.2.2 船舶辅锅炉系统运行特点 |
2.2.3 系统分解与假设 |
2.2.4 饱和工质状态计算 |
2.3 船舶辅锅炉系统数学模型建立 |
2.3.1 炉膛部分数学模型 |
2.3.2 汽包部分数学模型 |
2.3.3 水冷壁与下降管联合部分数学模型 |
3 船舶辅锅炉系统仿真模型设计与验证 |
3.1 辅锅炉系统仿真模型设计研究 |
3.1.1 炉膛部分仿真模型 |
3.1.2 汽包部分仿真模型 |
3.1.3 水冷壁与下降管联合部分仿真模型 |
3.2 Simulink仿真参数设置 |
3.3 正常工况仿真结果分析与样本库的建立 |
3.3.1 船舶辅锅炉系统仿真模型静态验证 |
3.3.2 船舶辅锅炉系统仿真模型动态验证 |
3.3.3 船舶辅锅炉系统正常工况样本库 |
3.4 故障工况仿真结果分析与样本库的建立 |
3.4.1 船舶辅锅炉烟道轻微阻塞故障设置与仿真验证 |
3.4.2 船舶辅锅炉烟道轻微阻塞故障样本库 |
3.4.3 供油管路滤清器脏污故障设置与仿真验证 |
3.4.4 供油管路滤清器脏污故障样本库 |
3.4.5 锅炉主安全阀少量泄漏故障设置与仿真验证 |
3.4.6 锅炉主安全阀少量泄漏故障样本库 |
4 船舶辅锅炉故障诊断模型的建立 |
4.1 支持向量机算法原理 |
4.1.1 线性可分与线性不可分 |
4.1.2 核函数原理 |
4.1.3 核函数类型与形式 |
4.1.4 支持向量机的多分类 |
4.1.5 多分类方案比较与选择 |
4.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船舶辅锅炉故障诊断 |
4.2.1 船舶辅锅炉故障诊断系统总体设计 |
4.2.2 故障数据预处理方法 |
4.2.3 故障诊断系统诊断特征选择 |
4.2.4 故障诊断数据采集与处理 |
4.2.5 故障诊断模型核函数的选择 |
4.2.6 未优化参数故障诊断模型诊断结果 |
5 基于参数优化模型的故障诊断研究 |
5.1 故障诊断模型优化参数 |
5.2 基于网格搜索法的支持向量机参数寻优 |
5.2.1 网格搜索法参数优化过程 |
5.2.2 参数优化结果与故障诊断效果 |
5.3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支持向量机参数寻优 |
5.3.1 粒子群算法提出背景 |
5.3.2 粒子群寻优算法理论原理 |
5.3.3 粒子群算法参数寻优过程 |
5.3.4 参数优化结果与故障诊断效果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协调最优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研究现状 |
1.2.1 船舶动力装置发展现状 |
1.2.2 增压锅炉上锅筒水位控制技术发展现状 |
1.2.3 除氧器压力及水位控制技术发展现状 |
1.2.4 冷凝器水位控制技术发展现状 |
1.2.5 废汽总管压力控制技术发展现状 |
1.3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控制系统主要存在的问题 |
1.3.1 上锅筒水位控制问题 |
1.3.2 除氧器压力及水位控制问题 |
1.3.3 冷凝器水位及除氧器水位控制问题 |
1.3.4 废汽总管压力及除氧器压力控制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数学建模研究 |
2.1 引言 |
2.2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数学模型 |
2.2.1 增压锅炉数学模型 |
2.2.2 除氧器数学模型 |
2.2.3 冷凝器数学模型 |
2.2.4 废汽总管数学模型 |
2.3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数学模型验证 |
2.3.1 汽/水回路数学模型仿真试验环境 |
2.3.2 汽/水回路增负荷仿真试验 |
2.3.3 汽/水回路降负荷仿真试验 |
2.4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动态特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增压锅炉上锅筒水位光滑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研究 |
3.1 引言 |
3.2 增压锅炉上锅筒水位光滑滑模控制策略研究 |
3.2.1 增压锅炉上锅筒水位光滑滑模控制器设计 |
3.2.2 增压锅炉上锅筒水位光滑滑模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
3.2.3 基于高性能遗传算法的光滑滑模控制器设计 |
3.3 增压锅炉上锅筒水位光滑滑模控制策略仿真试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多目标优化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研究 |
4.1 引言 |
4.2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研究 |
4.2.1 汽/水回路集中式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 |
4.2.2 汽/水回路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 |
4.2.3 汽/水回路分散式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 |
4.3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多目标优化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研究 |
4.4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多目标优化模型预测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
4.5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多目标优化预测控制策略仿真试验分析 |
4.5.1 汽/水回路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仿真试验分析 |
4.5.2 汽/水回路多目标优化模型预测控制策略仿真试验分析 |
4.5.3 汽/水回路多目标优化模型预测控制系统稳定性验证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分数阶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研究 |
5.1 引言 |
5.2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传统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存在的问题 |
5.3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分数阶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研究 |
5.4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分数阶模型预测控制策略仿真试验分析 |
5.4.1 不同分数阶对汽/水回路性能的影响 |
5.4.2 汽/水回路跟踪性能仿真试验分析 |
5.4.3 汽/水回路抗负荷扰动仿真试验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无模型参数自整定控制策略研究 |
6.1 引言 |
6.2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无模型参数自整定控制策略研究 |
6.2.1 无模型参数自整定控制器设计 |
6.2.2 无模型参数自整定控制策略在汽/水回路中的应用 |
6.3 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无模型参数自整定控制策略仿真试验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冷热电联产系统吸收式制冷热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我国的能源现状 |
1.1.2 发电厂余热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1.3 热电联产系统的类型及存在的问题 |
1.1.4 吸收式制冷应用于热电厂的优势 |
1.1.5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冷热电联产系统发展概况 |
1.3 冷热电联产系统吸收式制冷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课题的创新点 |
第2章 热电联产系统的热量传递转换分析 |
2.1 能量梯级利用原则 |
2.2 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分析 |
2.2.1 热电分产热力系统 |
2.2.2 热电联产热力系统 |
2.2.3 能流趋势对比分析 |
2.3 热电联产的循环特性 |
2.3.1 理想循环的热耗率 |
2.3.2 实际循环的热经济性 |
2.4 热电联产系统的热力学研究 |
2.4.1 热效率 |
2.4.2 (火用)效率 |
2.5 热电联产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 |
2.5.1 热电分产的能源消耗 |
2.5.2 热电联产的能源消耗 |
2.5.3 热电联产的节能效益 |
2.5.4 热电联产的节能条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吸收式制冷的热经济性 |
3.1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性能评价指标 |
3.1.1 (火用)分析的理论基础 |
3.1.2 (火用)损失 |
3.1.3 (火用)效率 |
3.1.4 (火用)损失比率及(火用)损失系数 |
3.2 冷热电联产系统中两种制冷方式的(火用)分析模型 |
3.2.1 (火用)效率分析模型 |
3.2.2 单位冷量(火用)经济成本分析模型 |
3.2.3 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分析模型 |
3.3 冷热电联产系统中两种制冷方式的热经济性对比 |
3.3.1 (火用)效率对比分析 |
3.3.2 单位冷量(火用)经济成本对比分析 |
3.3.3 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吸收式制冷的热力匹配 |
4.1 余热深度回收的热力学过程 |
4.1.1 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
4.1.2 夹点温差下的水温分析 |
4.2 吸收式制冷的热力循环分析 |
4.2.1 多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 |
4.2.2 多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 |
4.2.3 基于吉布斯相律的自由度分析 |
4.3 吸收式制冷最低析出温度的热力学分析 |
4.3.1 最低析出温度理论分析 |
4.3.2 多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最低析出温度 |
4.3.3 多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最低析出温度 |
4.3.4 吸收式制冷最低析出温度的变化趋势 |
4.3.5 吸收式制冷在余热回收中的综合分析 |
4.4 吸收式制冷在冷热电联产系统中的热力匹配特性 |
4.4.1 混效吸收式制冷串联流程的热力分析 |
4.4.2 混效吸收式制冷并联流程的热力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吸收式制冷的热质交叉 |
5.1 化学势 |
5.1.1 气体化学势 |
5.1.2 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势 |
5.1.3 水蒸汽和溴化锂溶液中水的化学势差 |
5.2 孤立系统的热力学耦合 |
5.2.1 孤立系统 |
5.2.2 孤立系统的热力学耦合体系 |
5.2.3 广义卡诺定理 |
5.3 吸收式制冷循环关键换热单元的热质交叉分析 |
5.3.1 吸收器的能量转换分析 |
5.3.2 发生器的能量转换分析 |
5.3.3 冷凝器的相变放热分析 |
5.3.4 蒸发器的相变吸热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本文总结 |
2 后期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注汽井蒸汽干度测试方法研究及传感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蒸汽干度测量技术发展现状 |
1.2.1 蒸汽干度研究现状 |
1.2.2 蒸汽干度测量方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蒸汽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注汽井蒸汽注入参数及影响 |
2.2.1 注入蒸汽干度 |
2.2.2 注汽强度 |
2.2.3 注汽速度 |
2.3 蒸汽特性分析 |
2.3.1 蒸汽分类 |
2.3.2 水和蒸汽的关系模型 |
2.3.3 水和蒸汽的热力学参数分析 |
2.3.4 水和蒸汽的迁移参数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蒸汽干度测量模型设计 |
3.1 引言 |
3.2 电容法干度测量理论模型 |
3.3 电容传感器测量原理 |
3.3.1 单层筒式电容传感器模型建立 |
3.3.2 多层筒式电容传感器模型建立 |
3.4 电容测量模型误差分析 |
3.5 光子晶体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测量模型 |
3.5.1 蒸汽折射率与干度的关系 |
3.5.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激发原理 |
3.5.3 光子晶体光纤SPR折射率传感结构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注汽井蒸汽干度测量系统设计 |
4.1 引言 |
4.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4.3 多层筒式电容传感器工艺研究 |
4.4 硬件系统设计 |
4.4.1 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设计 |
4.4.2 温度信号采集 |
4.4.3 压力信号采集 |
4.5 电容信号采集 |
4.5.1 双斜波法 |
4.5.2 采用电容测量芯片 |
4.5.3 三次频率法 |
4.5.4 整体电路模块 |
4.6 PCB布线 |
4.7 系统软件设计 |
4.7.1 上位机软件系统构成 |
4.7.2 通信协议模块 |
4.7.3 上位机软件 |
4.8 系统性能测试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注汽井干度测量试验研究与数据分析 |
5.1 注汽井测量蒸汽干度试验 |
5.2 室内试验及标定 |
5.3 注汽井试验 |
5.3.1 齐40-22-K36干度测量现场试验 |
5.3.2 锦99-杜H5干度测量现场试验 |
5.4 测量数据处理及分析 |
5.4.1 数据预处理 |
5.4.2 数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的科研 |
致谢 |
(8)吸收式热泵在造纸机干燥部中的应用研究及新型热力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造纸机干燥部能耗现状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造纸机干燥部热力系统发展现状 |
1.2.2 吸收式热泵技术和应用发展趋势 |
1.2.3 吸收式热泵在造纸机干燥部的应用前景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2 升温型吸收式热泵应用于造纸机干燥部的可行性分析 |
2.1 传统造纸机干燥部热力系统优缺点分析 |
2.1.1 蒸汽冷凝水系统优缺点分析 |
2.1.2 气罩通风系统优缺点分析 |
2.2 升温型吸收式热泵简介 |
2.2.1 单级升温型吸收式热泵工作原理 |
2.2.2 溶液工质对的性质 |
2.2.3 升温型吸收式热泵功能指标 |
2.2.4 三种改进循环结构的升温型吸收式热泵性能比较 |
2.3 双吸收升温型吸收式热泵应用可行性分析 |
2.3.1 干燥部余热深度回收分析 |
2.3.2 双吸收升温型吸收式热泵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双吸收升温型吸收式热泵余热回收系统设计及成本回收分析 |
3.1 基于双吸收升温型升温型吸收式热泵的干燥热力流程改造 |
3.1.1 应用于造纸机干燥部的双吸收升温型吸收式热泵系统设计 |
3.1.2 造纸机干燥部热力系统改造 |
3.2 新型热力系统能耗仿真计算及成本回收分析 |
3.2.1 仿真计算过程介绍 |
3.2.2 仿真计算结果分析 |
3.2.3 成本回收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新型热力控制系统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 |
4.1 新型热力控制系统设计 |
4.1.1 带测控点的工艺流程图设计 |
4.1.2 控制要点与控制难点分析 |
4.1.3 控制方案设计 |
4.2 余热回收系统最大性能系数间接控制策略研究 |
4.2.1 余热回收系统性能系数建模 |
4.2.2 系统性能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
4.2.3 最大性能系数间接控制方案和被控物理量求解方法 |
4.2.4 基于Matlab平台的最大性能系数间接控制过程仿真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S7-300 PLC的新型热力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控制系统硬件配置 |
5.1.1 控制系统外围设备选择 |
5.1.2 DCS系统搭建 |
5.1.3 测控点数统计及PLC硬件组态 |
5.2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2.1 下位PLC程序设计 |
5.2.2 上位WinCC界面设计 |
5.3 应用软件调试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9)热泵能效分析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热泵发展的历史 |
1.3 热泵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来源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热泵工作原理及现有相关产品 |
2.1 引言 |
2.2 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 |
2.3 热泵系统的组成 |
2.3.1 蒸发器与冷凝器 |
2.3.2 压缩机 |
2.3.3 节流器(膨胀阀) |
2.3.4 闪蒸器 |
2.4 常用热泵工质的选择与介绍 |
2.5 现有的蒸汽热泵产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热泵过程仿真模型的搭建 |
3.1 引言 |
3.2 热泵系统的描述 |
3.3 基于Aspen Plus搭建的热泵过程仿真模型 |
3.3.1 物性方法选择 |
3.3.2 仿真流程模型图 |
3.3.3 仿真模型主要参数设置 |
3.4 热泵系统数学模型 |
3.4.1 蒸发器模型 |
3.4.2 冷凝器模型 |
3.4.3 冷媒压缩机模型 |
3.4.4 节流装置模型 |
3.4.5 闪蒸器模型 |
3.4.6 混合装置模型 |
3.4.7 水蒸气压缩机模型 |
3.4.8 相关流体热力参数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热泵能效监测系统的设计 |
4.1 引言 |
4.2 热泵系统能效测量装置的分布 |
4.3 数据传输设计 |
4.4 能效测评模块的功能设计 |
4.5 能效监测系统的工作流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泵仿真模型的能效分析验证 |
5.1 引言 |
5.2 数学模型的验证分析 |
5.3 Aspen Plus仿真模型的验证分析 |
5.3.1 模型仿真结果 |
5.3.2 模型的验证分析 |
5.4 仿真模型对能效分析的可行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10)基于微型涡轴发动机的双效溴冷机及其控制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
1.2.2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控制技术 |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系统需求分析 |
2.1 溴冷机机组分析 |
2.1.1 溴化锂溶液性质 |
2.1.2 工作原理 |
2.1.3 循环方式 |
2.1.4 组成结构 |
2.2 系统需求分析 |
2.2.1 溴冷机机组需求分析 |
2.2.2 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设计 |
3.1 小型双效溴冷机总体设计方案 |
3.2 设计参数确定原则 |
3.3 小型双效溴冷机热力传热设计 |
3.3.1 工质对的热力计算 |
3.3.2 关键部件设计点热力计算 |
3.3.3 关键部件设计点传热计算 |
3.4 小型双效溴冷机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3.4.1 小型双效溴冷机数学模型 |
3.4.2 高压发生器 |
3.4.3 低压发生器 |
3.4.4 冷凝器 |
3.4.5 蒸发器 |
3.4.6 吸收器 |
3.4.7 高温热交换器 |
3.4.8 低温热交换器 |
3.4.9 静态特性分析 |
3.5 溴冷机关键部件结构设计 |
3.5.1 高压筒的设计 |
3.5.2 中压筒的设计 |
3.5.3 低压筒的设计 |
3.6 小型双效溴冷机物理模型的搭建与仿真 |
3.6.1 Solidworks物理模型的建立 |
3.6.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
4.1 总体方案 |
4.2 传感器选型与布置 |
4.2.1 温度测量 |
4.2.2 压力测量 |
4.2.3 液位测量 |
4.2.4 流量测量 |
4.2.5 真空球阀和隔膜阀 |
4.3 执行部件选型 |
4.3.1 冷剂泵和溶液泵的选型 |
4.3.2 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的选型 |
4.3.3 真空泵的选型 |
4.4 控制器硬件设计 |
4.4.1 STM32 核心模块 |
4.4.2 电源模块 |
4.4.3 通信接口模块 |
4.4.4 模拟量信号采集模块 |
4.4.5 驱动电路模块 |
4.4.6 JTAG调试模块 |
4.5 软件设计 |
4.5.1 控制器程序设计 |
4.5.2 监控程序设计 |
4.6 控制器样件制作及调试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试验 |
5.1 硬件在环试验平台的总体方案 |
5.2 接口模拟器与信号调理驱动单元 |
5.2.1 接口模拟器 |
5.2.2 信号调理驱动单元 |
5.3 小型双效溴冷机模型界面程序的设计 |
5.4 硬件在环平台的信号测试 |
5.5 小型双效溴冷机系统的硬件在环仿真试验 |
5.5.1 起动过程 |
5.5.2 停车过程 |
5.5.3 调节过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饱和水及饱和蒸汽热力性质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循环的新型有机工质对设计[D]. 仪桐辛.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电能替代的高温热泵蒸汽机热力性能以及高温热泵工质特性仿真研究[D]. 斯伟.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稠油油藏超临界蒸汽吞吐技术机理及应用[D]. 韩爽.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4]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船舶辅锅炉故障诊断研究[D]. 杨远达.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5]大型船舶蒸汽动力装置汽/水回路协调最优控制技术研究[D]. 赵世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6]冷热电联产系统吸收式制冷热力学分析[D]. 尤田.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7]注汽井蒸汽干度测试方法研究及传感器设计[D]. 韩建.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8]吸收式热泵在造纸机干燥部中的应用研究及新型热力控制系统设计[D]. 易兆祥.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9]热泵能效分析技术的研究[D]. 王周君.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10]基于微型涡轴发动机的双效溴冷机及其控制系统开发[D]. 袁志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