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床电气控制》开放性课件的实践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夏铁军[1](2020)在《智能制造背景下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数控机床》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智能制造对我国中职机械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技能型人才的知识、技能和态度都呈现了新的特征,尤其是对未来工人的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必须转变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适应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数控机床》课程为例,分析课程教学与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厘清问题要点与原因,并深入分析智能制造背景下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的改革方向与内容。针对问题,提出了以教师能力、教材资源和教学方法为核心的“三教”改革建议与对策。全文主要有五章内容: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智能制造背景下机械制造专业《数控机床》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提出、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国内相关研究概况,介绍了研究内容,选定了合适的研究方法、理清了研究思路。第二章为智能制造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征。阐述了智能制造背景下技能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特征和中职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以及面临的挑战与问题。第三章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方式呈现了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数控机床》课程教学的现状与问题。第四章为基于调研的发现,以中职《数控机床》课程为例,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条件方面,分析并阐述了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第五章从教师队伍建设、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等角度出发,提出了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在附录部分,针对智能制造背景下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的趋势,以“基于问题”的教学为思路,提出了面向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学设计思路。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刘朝林[3](2020)在《五年一贯制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以广西机电技师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升级,越来越多加工制造业、汽车产业、电子、食品等企业选择工业机器人来代替人工生产,出现的新兴专业--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国家对职业教育逐步重视,出台许多相关政策和文件针对课程改革,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此外,工业机器人企业对专业技能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对岗位能力要求加强。职业院校五年一贯制是当前人才培养的主要学制,但企业反馈很多学校机器人专业学生难以胜任岗位工作。经调查研究,专业课程设置很大程度上制约人才培养。因此,优化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已成为当前主要任务。本研究课题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进而对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介绍。第二部分是对课题相关的调研分析:对该专业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目标和实施性教学计划进行具体分析;对专业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当前课程体系现状,发现课程问题;对五年一贯制学生调查,从学生的角度发现课程的问题并对前面调研归纳整理,剖析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最后对柳州地区以及广西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调研,对专业岗位人才岗位能力的需求分析,总结归纳专业岗位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为该专业的课程优化指明方向。第三部分,根据调研提出以专业技能与综合职业能力的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分析归纳专业技能与综合职业能力所要具备的能力点,对应能力点重新设计课程,由模块能力规划课程,使五年一贯制课程衔接更加紧密,进而分析课时比例、课程内容及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及产教融合方面因素,从而完成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使课程优化为当前以及未来几年人才培养的主要课程。本课题分析了该校工业机器人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调研多家代表性企业和顶岗实习或教育实习的学生,梳理实习岗位及其企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提炼完成岗位所需的综合能力,四个模块能力组成综合能力,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提出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及根据五年一贯制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遵循中职为基础、高职为提升的原则,将所需开设的课程合理安排到五年一贯制实施性教学计划中。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4](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认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刘奕[5](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薄宏涛[6](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汪小路[7](2019)在《复合进给电解加工机床电气控制与对刀检测系统研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航天航空、汽车制造等领域部门对各类结构复杂、异型整体构件的加工要求越来越高,电解加工以其加工效率高、表面质量高和阴极无损耗等独特优势,在过去几十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复合进给电解加工机床用于加工类似整体叶盘等复杂异形型腔整体构件,本课题主要结合该机床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以保证加工质量,提高复杂整体构件加工精度和加工稳定性为目的,具体完成以下主要研究内容:1)基于复合进给电解加工机床结构、功能特点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机床控制系统具体技术要求,结合解析各种运动控制系统结构的优缺点,确定了“PC+运动控制器”搭建机床数控系统方案;2)依据既定数控系统方案,展开对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研制,主要包括机床硬件配置和选型、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工控机与Clipper通信连接、DTC-8B与伺服系统连接、伺服电机电路连接以及DTC-8B与光栅尺、限位开关和回零开关等硬件连接设计,给出了机床控制柜和控制面板设计方法;3)在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完成的基础上,为提高电解加工精度和质量,展开对机床对刀间隙检测系统的研制,归纳出常见的一些间隙检测方法,提出了复合进给电解加工机床对刀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对机床对刀检测系统硬件和软件进行了设计,通过试验验证了该对刀检测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及对刀精度;4)基于旋转角度影响整体叶盘的加工精度和质量的基本思路,结合机床系统结构特点,展开了对机床旋转位置回零精度及方法的探究,给出了机床旋转加工位置回零原理,设计出机床旋转位置回零方案,利用图形化的LabVIEW编程语言及TurboPMAC2专有的回零功能模块,编写出机床旋转位置回零控制程序,经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进给电解加工机床C轴可实现旋转快速回零和精确定位,满足加工技术指标要求。图[48]表[5]参[68]
陈飞[8](2019)在《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促进我国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升级,同时带来了工业机器人技术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尤其是对工业机器人操作编程、维修保养、安装调试类一线技术人才的急需。然而,当前处于探索阶段的中等职业学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已经存在一些问题,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实训设备和师资不足、实训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任务脱节等问题,导致培养的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与企业人才需求存在矛盾,因此本文确立中职工业机器人实训课程体系构建为研究方向。通过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和课程理论研究,确立了以学习领域、工作过程系统化为理论基础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法;通过对工业机器人企业调研和分析,确立了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总结归纳面向中职学生主要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解典型工作任务所对应的职业能力,并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根据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在读学生的调研,在学习领域的基础上优化了实训课程结构,确立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工业机器人专业主要工作岗位课程为目标,融入职业资格标准、职业能力素养、企业实习实训模式,形成产教融合课程体系框架。基于项目课程特点、职业能力导向、行动导向等教学思想,以实际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为核心,对已构建好的工业机器人专业实训课程《工业机器人维护与保养》为例进行了课程项目的构建和优化,并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视角,合理选取企业实际工作案例,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方式进行了教学设计研究。最后,本文以当前中职学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实际案例为对象,分析了产教融合模式,以及当前产教融合效果,为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策略。
徐杰[9](2019)在《基于课程群理念的中职机电专业电类基础课程改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产业结构不断更迭,企事业单位对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所培养的应届毕业生与企业实际用人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程教学,而课程教学问题又是教育的核心问题。电类基础课程作为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其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直至当前,中职学校的电类基础课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逐渐显露弊端。随着学科的不断综合与分化,专业体系内的课程联系愈加紧密,将单科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融合构建课程群已经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本文采用问卷调研和实践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对广州市A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电类基础课课程现状进行调研,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以及课程的整体结构设置情况,调查结果发现,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方法、学习成败归因;教师实训教学水平有限、实训设备短缺和实训内容单一,限制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尝试;课程设置不合理,存在内容重复现象,教学内容的选取不具针对性三方面的因素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原因。采用访谈法对我校大电类教学部教师团队进行访谈,总结课程群构建基本过程、影响因素与构建原则。最后结合文献分析,在吸收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先进教学理念和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构建中职电类基础课程群为基础,从课程群的整体性出发,对该中职学校电类基础课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验实训、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案例进行实施,根据实施反馈进行优化。实践结果表明,围绕中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培养方案中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存在逻辑联系的电类基础课构建成课程群,有助于提高课程之间的逻辑联系,优化课程结构,整合教学资源,促进电类基础课的课程改革。本文所作研究对于中职电类基础课课程改革具有参考意义,有助于充实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体系。
杨宏蕾[10](2019)在《行为导向教学理念下的在线课程交互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当今社会的科技与教育行业飞速发展,在线教育逐渐占据教育模式的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育资源缺乏和分配不均等不足之处。建设在线课程平台有助于提高我国高校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水平,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线课程建设项目,在教学理念、内容、方式、手段、管理、评估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实现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相配合的多元化的“施教”与“受教”特色,从而达到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目的。交互设计是在线教育的关键核心,对提高其教学质量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探讨影响学习者参与在线学习行为的交互设计要素,以增进师生、生生间的学识、情感双维度交流互动为设计目的,让“施教”与“受教”过程的契合度更高、更加轻松。本文以行为导向教学理念为基础,研究、分析学习者参与在线学习的一系列行为,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体现行为导向教学理念的在线课程网站交互设计要素,以此开展对《现代数控技术》在线课程网站的交互设计研究;探讨如何通过网站界面的交互设计将在线课程网站的教学质量提升优化,来增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丰富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建设。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依次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逐步进行。首先从行为导向教学理念出发,以影响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的交互因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在线课程网站的信息架构、界面布局、视觉可视化等方面系统化的分析研究,然后以设计实践来充分体现在线学习平台的互动性特点,利用行为导向教学理念与交互设计原则针对在线课程网站的教学形式进行创新。本论文包含图81幅,表5个,参考文献65篇。
二、《机床电气控制》开放性课件的实践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床电气控制》开放性课件的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智能制造背景下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数控机床》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中等职业教育是数控加工技术行业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 |
二、智能制造对机械制造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 |
三、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着现实困难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存在主要问题的研究 |
二、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研究 |
三、中等职业教育机械制造专业教学问题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智能制造背景下中职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的特征 |
第一节 智能制造的时代背景 |
一、生产技术由自动化向智能化升级 |
二、生产管理由科层化向扁平化转化 |
三、生产方式由标准化向个性化转变 |
第二节 智能制造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特征 |
一、复合和交叉学科能力 |
二、高端操作技能与团队协作能力 |
三、技术创新及优化能力 |
四、信息技术能力 |
五、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 |
第三节 智能制造背景下中职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 |
一、以扎实专业知识为基础的理论课程改革 |
二、以技能为基础的复合多元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改革 |
三、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养成方式改革 |
第三章 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现状调查以《数控机床》课程为例 |
第一节 调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方案设计 |
二、调查方案实施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
一、师资情况 |
二、学生情况 |
三、硬件设施情况 |
四、课堂教学情况 |
第四章 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基于调研的发现 |
第一节 课程内容处理存在现实难题 |
一、课程内容结构不合理 |
二、教学内容存在理实分离 |
第二节 教学方法亟待多样化 |
一、教学以讲授为主,缺乏问题引导 |
二、学生实训模仿为主,缺乏探究意识 |
第三节 教学配套资源存在不足 |
一、缺乏合适的主教材 |
二、机械教具、三维演示动画制作困难 |
第四节 教学条件建设待加强 |
一、信息化教学条件应用不充分 |
二、实践实训教学条件建设需要加强 |
第五章 智能制造背景下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
第一节 以教师为中心,全面提升专业教师能力 |
一、全方位提升教师适应智能制造的教学能力要求 |
二、有重点地改进教师面向智能制造的操作技能水平 |
三、多途径促进中职教师适应中职教学改革与研究的要求 |
第二节 以教材为重点,建设适应智能制造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
一、建设适应智能制造的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材体系 |
二、开发适应智能制造发展特点的课程内容 |
三、以丰富的机械教具、三维演示动画配合教学 |
第三节 以教法为突破,强化面向智能制造的教学条件建设,实现教法改革 |
一、改善实训车间硬件设施 |
二、打造数控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室 |
总结与反思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基于问题的教学实施案例—以加工典型复杂轴类零件编程为例 |
附录2 :中职《数控机床》课程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3 :中职《数控机床》课程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4 :中职《数控机床》课程教学情况的访谈提纲 |
附录5 :访谈记录(部分) |
致谢 |
(3)五年一贯制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以广西机电技师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1.智能制造与工业转型升级对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提出更高要求 |
2.职业教育与国家相关政策促进五年一贯制课程改革 |
3.该专业现行课程体系制约专业进一步发展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的目的 |
2.研究的意义 |
(四)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对已有文献评述 |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思路 |
3.本课题亮点 |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五年一贯制 |
2.工业机器人 |
3.课程与课程体系 |
4.一体化课程 |
5.一体化教学 |
6.综合职业能力 |
7.课程系统优化 |
(二)理论基础 |
1.经验课程理念 |
2.学科课程基础 |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4.加涅-九五矩阵 |
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调查分析 |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实施性教学计划分析 |
1.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
2.对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分析 |
3.对工业机器人专业专职教师访谈分析 |
(二)专业课程设置调查分析 |
1.学生就业岗位调查 |
2.课程设置主要方面的调查 |
(三)课程设置调查结果分析 |
四、专业课程体系问题归纳及原因分析 |
(一)课程体系问题归纳 |
1.人才培养目标不健全,培养规格分层模糊 |
2.课程内容与岗位实际联系少 |
3.课程结构与课时安排不合理 |
4.课堂教学模式陈旧 |
5.课程缺乏整体协调与渐进融合 |
6.课程教学成绩评定过程单一 |
7.教学资源匮乏与师资力量薄弱 |
(二)课程问题原因分析 |
1.人才培养目标不完善的影响 |
2.缺乏科学的课程论证和分层说明 |
3.缺乏对企业调研的更新 |
4.师资力量与实训基地建设不足制约课程设置 |
5.课程设置缺乏监督与教学模式不利于学习 |
五、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调研分析 |
(一)调研对象与方法 |
(二)就业岗位与综合职业素养分析 |
1.就业岗位分析 |
2.对应岗位核心职业要求调研分析 |
3.专业基础知识的调研分析 |
4.岗位需具备的职业要求调查分析 |
(三)企业用人额外建议 |
六、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方案 |
(一)以专业技能与综合职业能力为优化培养目标 |
(二)以能力模块为导向优化课程 |
1.依据岗位调研提炼模块及能力点 |
2.由能力点对应设计课程矩阵 |
(三)以层层深出,渐进融合优化一贯制课程 |
1.分层次安排一贯制课程 |
2.科学合理分配课时比例 |
(四)以专业技能与综合职业能力优化课程内容 |
(五)以一体化教学模式优化课程实施 |
1.优化教学资源条件 |
2.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 |
3.核心课程以一体化教学实施 |
(六)以过程性考核优化评价体系 |
(七)完善课程体系优化的保障条件 |
1.建设一体化师资队伍 |
2.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思想 |
(八)课程体系问题及原因与优化对策 |
总结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实施性教学计划表(旧)(W为周数) |
附录二 :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五年一贯制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问卷调查表(学生版) |
附录四 :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访谈提纲(负责人版) |
附录五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岗位情况调查表(员工版) |
附录六 :工业机器生产企业人对才培养方案的意见 |
附录七 :新实施教学计划表(五年一贯制) |
附录八 :工业机器人工作站设计、安装与调试课程内容标准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4)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6)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3.1 城市更新 |
1.3.2 工业遗存 |
1.3.3 工业遗存更新 |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
2.2.4.3 城市复兴 |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
2.4 小结 |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2.1 缝合与叠置 |
3.3.2.2 内置与包络 |
3.3.2.3 并置与对偶 |
3.3.2.4 嵌固与植入 |
3.3.2.5 封存与再现 |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
3.9 小结 |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
4.9 小结 |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
5.7.1 梳理上位条件 |
5.7.2 编制建设方案 |
5.7.3 推进更新产策 |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
5.8.1 操作资金构成 |
5.8.2 运管团队构成 |
5.8.3 工作机制创建 |
5.9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
6.2 主要创新点 |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作者简介及成果 |
(7)复合进给电解加工机床电气控制与对刀检测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背景 |
1.3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电解加工机床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2 电解加工机床控制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及研究意义 |
1.4.1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1.4.2 课题研究意义 |
1.5 本章小结 |
2 复合进给电解加工机床系统结构 |
2.1 机床结构与运动分析 |
2.1.1 机床结构 |
2.1.2 机床技术参数和精度指标 |
2.1.3 机床运动分析 |
2.2 复合进给电解加工机床控制系统结构 |
2.2.1 机床运动控制系统结构简介 |
2.2.2 机床控制系统整体结构 |
2.3 本章小结 |
3 复合进给电解加工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研制 |
3.1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硬件配置 |
3.1.1 工控机 |
3.1.2 多轴运动控制器Turbo PMAC2 及扩展卡 |
3.1.3 伺服电机及驱动器 |
3.1.4 光栅尺 |
3.2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电路设计 |
3.2.1 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原则 |
3.2.2 电气控制回路设计 |
3.3 控制系统硬件连接设计 |
3.3.1 工控机与Clipper通信连接 |
3.3.2 DTC-8B与伺服系统连接 |
3.3.3 伺服电机电路连接 |
3.3.4 DTC-8B与光栅尺连接 |
3.3.5 辅助连接 |
3.4 机床电气控制柜设计及电气安装接线图 |
3.4.1 机床电气控制柜设计 |
3.4.2 机床电气安装接线图 |
3.5 机床控制面板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 复合进给电解加工机床对刀检测系统研制 |
4.1 间隙测量与控制方法简介 |
4.1.1 间接控制法 |
4.1.2 直接控制法 |
4.2 机床对刀检测系统方案设计 |
4.3 对刀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
4.4 对刀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
4.4.1 Pcomm32 工具软件 |
4.4.2 对刀控制界面及程序 |
4.5 对刀试验及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5 复合进给电解加工机床旋转零点位置研究 |
5.1 引言 |
5.2 机床旋转位置回零原因 |
5.2.1 旋转角度对加工精度影响 |
5.2.1 机床旋转位置回零介绍 |
5.3 机床旋转位置零点位置方案 |
5.4 机床C轴伺服系统搭建 |
5.4.1 驱动器转矩控制模式 |
5.4.2 TurboPMAC2 全闭环控制系统 |
5.5 机床旋转位置回零程序设计及试验验证 |
5.5.1 机床旋转位置回零程序设计 |
5.5.2 机床旋转位置回零试验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 |
一、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发展水平提升 |
二、工业机器人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 |
三、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政策引领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机器人教育研究 |
二、实训课程建设研究 |
三、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课程体系相关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中等职业学校 |
二、工业机器人专业 |
三、实训课程体系 |
第二节 课程相关理论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行动导向教学观 |
三、课程体系构建模式 |
第三章 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需求与实训课程现状分析 |
第一节 网络信息调查 |
第二节 企业问卷调研 |
一、企业一线技术员工学历层次分析 |
二、企业岗位人才需求分析 |
三、企业对中职学生专业能力需求 |
四、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工作岗位群 |
五、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分析 |
第三节 学生问卷调研结果分析 |
一、专业课程学习兴趣和专业认知分析 |
二、实训课程调查分析 |
三、实训课程教学情况分析 |
四、学习能力分析 |
第四节 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面临的问题 |
一、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岗位需求量大 |
二、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培养方向不明确 |
三、工业机器人专业产教融合深度不够 |
四、中职工业机器人实训课程结构不完善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方法 |
第一节 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整体思路 |
第二节 中职工业机器人实训课程体系构建具体方式 |
第三节 产教融合背景下实训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
第四节 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注意问题 |
一、以岗位职业素养和工作过程为基本要素 |
二、以职业适用性原则分配理论课程教学 |
三、加强实训课程课时安排,注重理实一体化教学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实施 |
第一节 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
一、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
二、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
第二节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
一、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
二、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
第三节 学习领域转化 |
第四节 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实训课程结构优化 |
一、实训课程体系分析 |
二、实训课程体系结构优化 |
第五节 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框架构建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实训课程优化和实施策略 |
第一节 实训课程的项目教学设计与内容组织 |
一、实训课程教学设计原则 |
二、实训教学案例设计 |
第二节 实训课程教学案例实施效果分析 |
一、实训课程教学评价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
二、教学评价问卷综合分析 |
第三节 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产教融合实训课程体系案例分析 |
一、校中厂模式——以顺德勒流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
二、厂中校模式——以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为例 |
第四节 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实施策略 |
一、专业建设方向融合 |
二、课程建设标准融合 |
三、实训项目建设融合 |
四、师资团队建设融合 |
五、考核评价机制融合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附录F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9)基于课程群理念的中职机电专业电类基础课程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课程群理念的研究现状 |
二、课程改革研究现状 |
三、电类基础课课程改革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课程群理念 |
二、课程改革 |
三、电类基础课程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三、多元智能理论 |
四、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三章 中职电类基础课课程现状调研分析 |
第一节 电类基础课课程教学情况调研 |
一、调研方式 |
二、调查对象的选取 |
三、问卷设计 |
第二节 电类基础课课程教学情况问卷调研的结果统计与分析 |
一、关于学生的调查结果 |
二、关于教师的调查结果 |
三、教学情况问卷调研综合分析 |
第三节 电类基础课整体课程设置情况与存在问题分析 |
一、课程计划 |
二、课程标准 |
三、整体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四章 电类基础课程群构建实施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以课程群构建为基础,加强课程间的逻辑联系 |
一、课程群构建的基本过程 |
二、分析课程群建设的影响因素 |
三、确定课程群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
第三节 以教师为桥梁,提高课程改革的成效 |
第五章 基于课程群理念的电类基础课课程改革的建议措施 |
第一节 组建电类基础课程群 |
一、中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
二、课程群组建 |
第二节 电类基础课课程改革的建议措施 |
一、电类基础课课程内容改革 |
二、电类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 |
三、电类基础课实验实训改革 |
四、电类基础课评价体系改革 |
第三节 电类基础课课程改革的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 |
一、教学案例设计 |
二、案例实施与教学效果评价反馈调查分析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10)行为导向教学理念下的在线课程交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在线学习现状研究 |
1.2.1 在线学习模式的发展 |
1.2.2 在线学习网站交互设计理论研究 |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路线 |
2 基础理论研究 |
2.1 行为导向教学理念概述 |
2.1.1 行为导向教学理念的发展 |
2.1.2 行为导向教学理念的优势 |
2.1.3 行为导向常用教学方法 |
2.2 基于行为导向教学理念的应用研究 |
2.3 在线学习平台的分类 |
2.3.1 在线学习平台的性质分类 |
2.3.2 在线学习平台的模式分类 |
2.3.3 在线学习平台调研分析 |
2.4 交互设计理论概述 |
2.4.1 交互设计概念及应用 |
2.4.2 以目标为导向的交互设计 |
2.5 在线学习平台的交互设计 |
2.5.1 在线学习平台的技术支撑 |
2.5.2 交互设计优化在线学习模式 |
2.5.3 在线学习的未来交互 |
2.6 本章小结 |
3 在线课程网站的用户行为研究 |
3.1 在线学习用户行为研究 |
3.1.1 常用的用户研究方法 |
3.1.2 用户的在线学习行为研究 |
3.2 在线学习用户行为分析 |
3.3 在线课程网站用户分析 |
3.3.1 在线课程网站用户分类 |
3.3.2 在线课程网站用户的需求分析 |
3.3.3 在线课程网站用户的特征分析 |
3.4 在线课程网站用户的交互行为模型 |
3.4.1 用户行为模型概述 |
3.4.2 在线课程网站交互行为的用户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行为导向教学理念下的在线课程交互设计 |
4.1 在线课程交互设计因素分析 |
4.1.1 网站信息架构 |
4.1.2 交互界面设计 |
4.1.3 界面可视化元素 |
4.2 在线课程的交互设计原则 |
4.2.1 行为逻辑性原则 |
4.2.2 可体验性原则 |
4.2.3 一致性与标准化原则 |
4.2.4 激励性原则 |
4.3 在线课程网站交互设计的方法 |
4.3.1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 |
4.3.2 用户需求的等级法 |
4.3.3 视觉极限推敲法 |
4.3.4 模块化划分法 |
4.4 行为导向教学下的交互要素 |
4.4.1 在线学习平台的行为导向教学理念 |
4.4.2 在线学习平台的交互设计应用 |
4.5 设计评价体系及其方法 |
4.5.1 建立设计评价体系 |
4.5.2 评价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5 《现代数控技术》在线课程网站的设计实践 |
5.1 在线课程网站的设计定位 |
5.1.1 目标用户定位 |
5.1.2 目标角色构建 |
5.1.3 使用场景构建及需求分析 |
5.2 行为导向教学理念的交互设计体现 |
5.2.1 功能模块 |
5.2.2 信息架构 |
5.2.3 主要功能交互任务流程 |
5.3 关键页面原型设计 |
5.4 关键页面视觉设计 |
5.4.1 局部设计分析 |
5.4.2 整体效果图 |
5.5 可用性测试 |
5.5.1 测试目的 |
5.5.2 测试任务 |
5.5.3 测试实施 |
5.5.4 测试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成果清单 |
致谢 |
四、《机床电气控制》开放性课件的实践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智能制造背景下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数控机床》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 夏铁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4)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五年一贯制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以广西机电技师学院为例[D]. 刘朝林.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4]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6]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7]复合进给电解加工机床电气控制与对刀检测系统研制[D]. 汪小路.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8]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 陈飞.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9]基于课程群理念的中职机电专业电类基础课程改革研究[D]. 徐杰.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10]行为导向教学理念下的在线课程交互设计研究[D]. 杨宏蕾. 西安工程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