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心理困惑分析及对策

高校贫困生心理困惑分析及对策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困惑分析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周明晶[1](2019)在《发展型资助理念下高校贫困生心理扶贫探析》文中研究表明资助贫困生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将资助育人纳入“十大育人体系”,明确要求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发展型资助是满足学生当前需要和支持学生长远发展的一种新型资助方式,体现了主体性、差异性、发展性的导向特征。发展型资助的实施,对于开展贫困生心理扶贫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因为对贫困生开展心理扶贫是发展型资助的内在要求;从心理扶贫的角度强化贫困生的发展性资助,能够解决贫困的关键问题,发挥贫困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贫困生“自我救助”。目前,一部分贫困生由于家庭、社会、学校、个人等主客观原因造成了心理贫困现象,主要表现为自我标签化与反标签化的矛盾、积极交往的愿望与人际关系障碍的矛盾、较高的自我期望值和较低自我满足感的矛盾,对个人发展、和谐校园的构建、幸福家庭创建都有不利的影响。在发展型资助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心理扶贫理念,将解决现实问题、解决思想问题、解决心理问题结合起来,在帮助贫困生解决来自经济上的外部压力的同时,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发展观、幸福观,培育积极心理资本,从而激发贫困生内在的思想动力和心理潜能,自主地确定个人发展的方向,实现“自我救助”和个人的全面发展。

王明月[2](2019)在《山东省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文中指出解决好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既有利于帮助贫困生成长成才,带动个人就业及家庭脱贫,又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多年来,党和政府及高校非常关注贫困生的资助工作,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为使贫困家庭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山东省建立起了“奖、贷、勤、补、助、免”等六位一体、具有山东特色的学生资助体系,基本实现了“不让任何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工作目标。但是,当前运行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与贫困生需求之间仍有一定的脱节,导致资助效果不明显。明确高校贫困生资助未来的发展方向,制定科学的资助政策,建设和完善现行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是山东省高校加强学生教育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所面临的重要任务。论文以山东省4所大学的贫困生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公平理论、成本分担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依据,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适当增加访谈法,对山东省贫困生资助体系进行实证调查,了解分析山东省高校贫困生的现实资助情况,整理总结调查中所呈现的问题,并探讨其原因。论文对比分析了国外的大学生资助体系与国内其他省份成功的贫困生资助特点,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了健全山东省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相关对策。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山东省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仍具有以下需改进的问题:贫困生认定缺乏精准性、勤工助学岗位设立合理性欠佳、贫困生资助金额来源有限、助学贷款制度不健全、重物质而轻精神,助贫和育人脱节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遵循着扩大化、有偿化、精准化、育人化的贫困生资助方针,提出从建立贫困大学生资助经费多渠道筹措机制;转变资助方式,强化发展型资助;重视心理与精神教育,加强资助育人功能;建立实施“精准资助”管理体系等四个方面,健全山东省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为建立科学化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提供借鉴。

束燕[3](2019)在《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S学院为例》文中提出在民办高校贫困生问题日渐严重,导致各类矛盾激化、各种社会问题突出的今天,研究民办高校贫困生的资助问题,分析现有高校贫困生资助机制的合理性、有效性,继而逐步完善我国民办高校的贫困生资助系统,切实有效地解决民办高校在校贫困生的经济问题,是我国民办高校教育须面对的一项非常重要而急切的难题。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访谈等方法,以S民办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S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现状的调查,发现了资助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奖助学金奖励面窄,奖金额度低;助学贷款支持面有限;助学基金来源短缺;勤工助学机会有限;贫困补助和学费减免力度小,支持面窄;贫困生资助物质作用突出,忽视心理资助。本研究认为学费的过快增长、教育产业化的办学思路以及教育体制的欠完备,贫困生贫困认定标准难统一是其主要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扶贫助学的理念需要与时俱进、构建以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助学机制、教育收费合理化、实行完全意义学分制、制定成熟的勤工助学管理机构及配套制度、培养贫困生健康心理等切实可行的政策性建议。

韩婷婷[4](2017)在《高校大学生贫困群体的心理健康研究 ——以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行业收入差别大,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居民贫富差距较大,高校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的贫困生。在高校学生中,贫困生的心理状况更为复杂。与普通学生相比,由于其特殊的家庭背景和生活条件,所面临的学习、经济、就业、人际交往、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压力远远大于普通生,这很容易造成他们心理失衡,直接影响高校的和谐稳定和人才培养。关于高校大学生贫困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但是高校如何系统、科学的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比较少。因此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于减少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找出了贫困大学生心理消极面的成因。我认为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消极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来自家庭、社会、学校及其自身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我对高校大学生贫困群体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出高校大学生贫困群体心理消极面主要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提出了强化高校大学生贫困群体健康心理的对策。高校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应该秉承学生全面发展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内容上应对贫困大学生展开自我认知能力教育、人格健康教育、情绪调控教育、和谐人际关系教育、适应性教育;具体方法是加强大学生贫困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完善的贫困生帮扶体系,加强学校的人文关怀,形成强有力地社会支持系统,切实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问题。通过以上措施改善贫困生心理现状,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总目标。

徐丹枫[5](2016)在《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及对策研究 ——基于武汉地区高校的调查》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贫困生现象日益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做好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重视人才培养,建设人才强国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也是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健康成长的需要。本文以武汉地区四所高校贫困生为样本,重点研究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并试图提出相关推进之策。全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外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明确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二章,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与重要性。揭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从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三个方面分析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并从国家、学校、个人三个层面阐明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第三章,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以武汉地区四所高校贫困生为样本展开调研,探析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总结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章,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主要原因。通过文献及实证研究,提出工作观念比较滞后、工作方法比较陈旧、工作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等,是影响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因素。第五章,加强和改进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提出了转变工作观念,完善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工作队伍建设等四大对策。第六章,结论。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能够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徐铭阳[6](2016)在《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转型关键时期,无论是在经济领域,以及政治、文化领域,社会、生态领域所进行的变革,都将引起全社会的变化,更容易引起时代先锋们——大学生的思想变化,作为同样存在于人才培养摇篮里的高校贫困生,他们的精神层面、心理层面都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加强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校园和谐、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是促进贫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体现教育公平的需要。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提出了我国目前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背景,论述了国内、国外关于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以及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简单论述了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论述了贫困生的定义,阐明了高校贫困生普遍存在的特点,进而提出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第三部分,阐述了现如今我国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即,高校对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够重视、过分关注贫困生的学业成绩,忽视培养健全人格、贫困生自我思想政治教育缺失、学校过于关注于物质援助,忽视精神援助,并分析了出现诸多不足的原因,主要为工作方法、机制以及人员素质方面均存在着一定问题。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从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为出发点,更新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完善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加大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力度、改进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提升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素质,切实加强提高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与增强效果,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的。

姚伟宁[7](2014)在《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贫困生的数量也急剧增加,他们是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使其思想和心理出现偏差,价值观取向错误,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解决高校贫困生在思想和心理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已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基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对于贫困生的救助往往注重经济帮扶,忽视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种种现象表明,经济上的困难已不再是高校贫困生最大的问题,自立自强精神的缺失、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导致贫困生处于弱势,并引发多种社会问题。加强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引导贫困生走出思想的误区,端正态度,正视自我,认可自我,形成健全的价值观。第一章: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理由及研究意义,概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点,同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高校贫困生的理论依据。第二章:这部分主要对高校贫困生作出界定,同时分析了高校贫困生的成因,并总结了高校贫困生的在思想、心理和学习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突出特征;最后阐述了贫困给大学生所带来的影响。第三章:这部分主要研究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带出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并从思政队伍和工作方法等方面阐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成绩与不足。第四章:这部分在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观念、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上做了分析,提出转变旧的工作观念,完善新时期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而创新工作方法,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引导高校贫困生成长成才,实现自身价值。

洪友春[8](2014)在《当代贫困大学生思想状况研究 ——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文中指出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贫困生及其思想教育问题的大背景下,本文结合新形势下贫困大学生思想问题的特殊性,对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研究不仅可以帮助贫困生成人成才,还可以有利于高等教育制度变革及教育公平的实现,同时对实现贫困家庭、高等院校及社会等利益相关者的和谐也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本文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等社会学科知识,采取文献研究、对比研究、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对贫困大学生思想现状、原因及对策进行系统性研究。具体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对高校贫困生的思想状况进行了分析:思想状态方面看,其面临着偏重的思想包袱,自卑与封闭想法较为严重;从认知方面看,其认知不够健全,较为偏颇,同时对价值观等较为迷惑;从情绪与情感方面看,其情绪较为不稳定,易受外力干扰,产生负面情绪,且无有效的应对措施;从环境适应方面看,其总体适应能力偏弱,不能有效应对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的种种变化。其次,结合现状的分析,指出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问题主要由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其中外因包括经济、社会与教育原因,内因则主要指自身方面的原因。应当明确的是,外因通过贫困大学生自身原因其作用。最后,根据归因部分的分析,指出贫困大学生思想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单靠某一方的力量是难以解决的,必须充分调动利益各方的积极性,形成政府、社会与学校全面参与,贫困大学生自身努力的良性互动格局。

陈丹[9](2014)在《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贫困学生的经济贫困已引起政府和高校的普遍关注,但心理贫困尚未得到足够重视,这严重影响了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不仅影响贫困生个体的成长与发展,还影响到校园的稳定与和谐。因此,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自编问卷《个体心理贫困测试问卷》、《个体心理贫困状况调查问卷》对黑龙江大学在校200名贫困生进行问卷调查。在《个体心理贫困测试问卷》的调查中发现,高校贫困生中有75.2%的贫困生无心理贫困,24.8%的贫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贫困。《个体心理贫困状况调查问卷》主要是对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自我认知等方面进行调查。首先,根据调查将心理贫困学生与非心理贫困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现状,即相对非心理贫困学生,心理贫困学生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严重的自卑、焦虑、敏感、多疑等问题。其次,深入分析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原因,即贫困生个体、学校、家庭、社会等原因。最后,在缓解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时需要贫困生个体、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贫困生个体要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贫困;学校要加大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帮助;家庭要帮助其建立自信心;政府加大经济资助;社会要营造和谐社氛围,共同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努力。

顾新苗[10](2013)在《高校贫困生心理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高校贫困生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状况不仅关系到贫困生自身的成才成人,也关系到高等教育质量,同时,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本研究针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在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通过对贫困生信件的内容分析,结合相关研究的定量分析,归纳整理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特征,认为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特征主要体现在意志坚强、真诚正直、自立自强、感恩回馈等方面;高校贫困生消极心理特征主要体现在自卑敏感、焦虑抑郁、自我封闭、偏执狭隘等方面。研究指出,高校贫困生消极心理,除开贫困生自我调节能力不强的原因外,也与社会、政府、学校、家庭等因素的影响有着密切关系。社会捐助缺乏尊重、政府救助欠缺关怀、学校教育缺少主动、家庭环境压力过大,是造成贫困生消极心理的重要原因。研究提出,应对高校贫困生消极心理,社会需要在“为什么行善”、“靠什么实现善”、“如何正确实现善”等层面思考改善道德心理;政府需要从注重资助管理的科学性、强调资助管理的规范性、加强资助管理的控制性等角度完善资助管理;高校需要提升贫困生需求层次,在满足贫困生的物质需求之后,着重于满足其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而贫困生心理消极特征的最终解决还需要贫困生能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战胜自卑,克服焦虑,走出自我,敞开心扉。

二、高校贫困生心理困惑分析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贫困生心理困惑分析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发展型资助理念下高校贫困生心理扶贫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海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论文创新之处
2. 发展型资助与心理扶贫的概念界定及其内在联系
    2.1 发展型资助的提出及内涵
        2.1.1 保障型资助的不足呼唤新的资助模式
        2.1.2 发展型资助的内涵和特点
    2.2 心理扶贫的提出及其概念
    2.3 发展型资助与心理扶贫的内在联系
        2.3.1 心理扶贫是发展型资助的题中之意
        2.3.2 发展型资助对心理扶贫提出更高要求
        2.3.3 心理扶贫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发展型资助
3.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现状透视和原因分析
    3.1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具体表现
        3.1.1 自我标签化与反标签化的矛盾
        3.1.2 积极交往的愿望与人际关系障碍并存
        3.1.3 较高的自我期望值和较低的自我满足感的矛盾
    3.2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特点
        3.2.1 差异性
        3.2.2 关联性
        3.2.3 隐蔽性
    3.3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原因分析
        3.3.1 客观原因
        3.3.2 主观原因
    3.4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危害
        3.4.1 不利于贫困生自我发展
        3.4.2 不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3.4.3 不利于幸福家庭的创建
4. 发展型资助理念下加强高校贫困生心理扶贫的对策
    4.1 以树立科学的育人理念为核心,指导扶贫实践
        4.1.1 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4.1.2 坚持全面发展的目标理念
        4.1.3 坚持防治与发展并重的教育理念
    4.2 以完善精准资助体系为前提,缓解外部压力
        4.2.1 精准识别贫困生,把好认定第一关
        4.2.2 精准帮扶贫困生,解决现实困难
        4.2.3 精准引导贫困生,满足成长需要
    4.3 以加强价值观教育为引领,形成思想动力
        4.3.1 培养正确的金钱观
        4.3.2 形成健康的发展观
        4.3.3 树立合理的幸福观
    4.4 以培育心理资本为重点,激发心理潜能
        4.4.1 心理资本对提升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积极作用
        4.4.2 高校贫困生心理资本开发的实现路径
5. 结语
6. 附录: 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2)山东省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高校贫困生资助文献数量的研究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2.3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1.2.4 简要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第2章 高校贫困生资助相关理论概述
    2.1 概念界定
        2.1.1 高校贫困生
        2.1.2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2.1.3 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
        2.1.4 精准资助
    2.2 理论基础
        2.2.1 教育公平理论
        2.2.2 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2.2.3 人力资本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山东省高校贫困生资助概况及现状分析
    3.1 山东省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概况
        3.1.1 山东省高校贫困生规模
        3.1.2 山东省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主要内容
    3.2 山东省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现状调查
        3.2.1 问卷调查对象
        3.2.2 问卷调查设计
        3.2.3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东省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山东省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4.1.1 贫困生认定缺乏精准性
        4.1.2 勤工助学岗位设立合理性欠佳
        4.1.3 贫困生资助金额来源有限
        4.1.4 助学贷款制度不健全
        4.1.5 重物质轻精神,助贫和育人脱节
    4.2 山东省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财政投入相对滞后
        4.2.2 资助体系中管理职能欠缺
        4.2.3 高校对贫困生的心理关怀不足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内外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及经验借鉴
    5.1 国外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5.1.1 美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5.1.2 日本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5.2 国内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5.2.1 江苏省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5.2.2 北京市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5.3 国内外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经验借鉴
        5.3.1 拓宽资助经费的筹措渠道
        5.3.2 运用大数据,促进资助工作精准化
        5.3.3 完善助学贷款,加大有偿资助比例
        5.3.4 坚持需求导向,提升资助工作育人功能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山东省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对策建议
    6.1 建立贫困大学生资助经费多渠道筹措机制
        6.1.1 加强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支持
        6.1.2 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6.2 转变资助方式强化发展型资助
        6.2.1 完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制度
        6.2.2 优化勤工助学制度
    6.3 实施精准资助管理体系
        6.3.1 大数据背景下实现高校贫困生精准识别
        6.3.2 强化资助动态管理实现精准资助
        6.3.3 精准监督,加强监督实效
    6.4 重视心理与精神教育强化资助育人功能
        6.4.1 开展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
        6.4.2 实行“隐形资助”
        6.4.3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S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2 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民办高校
        2.1.2 贫困生
        2.1.3 资助
    2.2 理论基础
        2.2.1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2.2.2 马斯洛需求理论
3 S学院贫困生资助现状的调查
    3.1 调查样本选择原则及确定
        3.1.1 S学院贫困生资助原则和流程
        3.1.2 调研样本的确定
    3.2 调研过程的实施
        3.2.1 S学院贫困生资助对象的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3.2.2 S学院贫困生资助方式的调查分析
        3.2.3 S学院贫困生资助资金的来源渠道分析
4 S学院贫困生资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S学院贫困生资助存在的问题
        4.1.1 奖助学金奖励面窄,奖金额度低
        4.1.2 助学贷款支持面有限
        4.1.3 助学基金来源短缺
        4.1.4 勤工助学机会有限
        4.1.5 贫困补助和学费减免力度小,支持面较窄
        4.1.6 贫困生资助物质作用突出,忽视心理资助
    4.2 S学院贫困生资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学费攀升的负面效应
        4.2.2 帮扶政策监管的缺失
        4.2.3 政府财政补助偏低
        4.2.4 扶贫助学理念滞后
        4.2.5 贫困生资助贫困度认定标准难统一
5 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对策建议
    5.1 构建以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助学机制
    5.2 教育收费规范的合理化
    5.3 实行学分制管理的弹性化
    5.4 制定成熟的勤工助学管理机构及配套制度
    5.5 贫困生健康心理调适的引导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
    附录2:访谈提纲

(4)高校大学生贫困群体的心理健康研究 ——以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与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结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核心概念界定和指标体系
    一、高校贫困生出现的背景及概念界定
        (一) 高校贫困生的出现背景
        (二) 高校贫困生评定的标准
        (三) 高校贫困生的概念界定
    二、高校贫困生心里健康的含义与标准
        (一)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理论基础
        (二)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概念界定
        (三)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指标体系
    三、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二)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第二章 高校大学生贫困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以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为例
    一、高校大学生贫困群体现状调查
        (一) 问卷调查
        (二) 调查内容分析
    二、高校大学生贫困群体心理状况的表现形式
        (一) 积极方面
        (二) 消极方面
    三、高校贫困生消极面心理特点的相关性与差异性
        (一) 高校贫困生消极面心理特点的相关性
        (二) 高校贫困生消极面心理特点的差异性
第三章 高校大学生贫困群体的消极心理状况原因分析
    一、外部原因
        (一) 经济上贫困,家庭支持弱化
        (二) 应试教育的偏颇
        (三) 社会环境因素的冲击
        (四) 高校心理支持工作有待完善
    二、内部原因
        (一) 自我认知的偏差
        (二) 人生观、价值观的偏差
第四章 提高大学生贫困群体健康心理的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贫困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 大学生贫困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二) 大学生贫困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三)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二、构建完善的贫困生帮扶体系,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
        (一) 完善高校的贫困生资助管理制度
        (二) 大力推进勤工助学
        (三) 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帮助高校贫困生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
        (一) 建立健全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二) 积极组织开展贫困生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三) 建立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防御和干预机制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形成强有力地社会支持系统
        (一) 加强高校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
        (二) 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鼓励学生主动进行心理咨询
        (三) 加强社会各界对贫困生的就业帮助,形成就业支持系统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5)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及对策研究 ——基于武汉地区高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3.3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2.1 基本概念
        2.1.1 高校贫困生的界定
        2.1.2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界定
    2.2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2.2.1 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2.2.2 教育内容的特殊性
        2.2.3 教育方式的特殊性
    2.3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2.3.1 重视人才培养、建设人才强国的需要
        2.3.2 构建榜样力量、促进和谐校园的需要
        2.3.3 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健康成长的需要
第3章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证调查
    3.1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调查
        3.1.1 调查对象
        3.1.2 调查过程
    3.2 调查结果: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效
        3.2.1 高校贫困生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得到提高
        3.2.2 高校贫困生能够以比较健康的心态面对贫困
        3.2.3 高校贫困生能够自我缓解潜在的心理压力
    3.3 调查结果: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3.3.1 少数高校贫困生感恩之心、诚信意识缺失
        3.3.2 部分高校贫困生产生“精神贫困”
        3.3.3 高校贫困生产生不良心理特征
        3.3.4 部分高校贫困生政治敏感性不强
        3.3.5 高校贫困生缺乏奋斗的前进动力
第4章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主要原因
    4.1 工作观念比较滞后
        4.1.1 着力专业教学,忽视思想政治教育
        4.1.2 注重经济资助,轻视教育援助
        4.1.3 重视经济帮扶,缺乏自立意识
    4.2 工作方法比较陈旧
        4.2.1 工作方法单一化,不能因材施教
        4.2.2 教育方法落后,未能熟练运用现代科技
    4.3 工作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4.3.1 工作者职业认同不强
        4.3.2 工作者数量不足
        4.3.3 工作者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第5章 加强和改进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5.1 转变工作观念
        5.1.1 注重“以人为本”观念
        5.1.2 树立心理疏导观念
        5.1.3 加强服务观念
    5.2 完善工作内容
        5.2.1 把自立自强教育作为核心
        5.2.2 把诚信教育作为重点
        5.2.3 把感恩教育作为保障
    5.3 创新工作方法
        5.3.1 引导贫困生正确审视自我的方法
        5.3.2 实施精细化心理辅导的方法
        5.3.3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方法
    5.4 加强工作队伍建设
        5.4.1 关心、爱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5.4.2 用科学理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力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问卷

(6)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界定、特点及意义
    第一节 高校贫困生的界定及特点
        一、高校贫困生的定义
        二、高校贫困生的特点
    第二节 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帮助高校贫困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三、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需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够重视
        二、过分关注贫困生的学业成绩,忽视培养健全人格
        三、学校过于关注于物质援助,忽视精神援助
    第二节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滞后
        二、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不健全
        三、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较陈旧
        四、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与对策
    第一节 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一、坚持人文关怀的原则
        二、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第二节 改进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更新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二、完善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三、增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力度
        四、改进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
        五、提升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素质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理论依据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高校贫困生概述
    2.1 高校贫困生的概念与界定
    2.2 高校贫困生产生的原因
        2.2.1 学校原因
        2.2.2 社会原因
        2.2.3 家庭因素
        2.2.4 个人原因
    2.3 高校贫困生的特点
        2.3.1 生活上的贫困性
        2.3.2 思想上的偏差性
        2.3.3 学习上的局限性
        2.3.4 心理上的脆弱性
        2.3.5 交往上的狭窄性
    2.4 高校贫困生存在的影响
        2.4.1 高校贫困生存在的积极因素
        2.4.2 高校贫困生存在的消极影响
第3章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3.1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
        3.1.1 初步建立高校贫困生情感关怀机制
        3.1.2 开始建立完善的高校贫困生认定与监督体系
        3.1.3 搭建了教育沟通平台
    3.2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3.2.1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滞后
        3.2.2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单一
        3.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欠缺
    3.3 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3.3.1 贫困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3.3.2 建设平安校园的需要
        3.3.3 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
    3.4 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第4章 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4.1 树立以人为本的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观念
        4.1.1 树立疏导观念
        4.1.2 树立服务观念
        4.1.3 树立人性化观念
    4.2 完善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内容
        4.2.1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导向
        4.2.2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
        4.2.3 以心理教育为媒介
        4.2.4 以自立自强教育为核心
        4.2.5 以诚信教育为重点
        4.2.6 以感恩教育为保障
    4.3 创新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
        4.3.1 丰富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4.3.2 拓宽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
        4.3.3 健全和完善针对高校贫困生工作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高校贫困生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8)当代贫困大学生思想状况研究 ——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背景
        (一)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教育问题
        (二)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问题
        (三) 贫困大学生思想问题突出性与复杂性
    二、 研究意义
        (一) 有利于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
        (二) 有利于贫困大学生主体意识强化
        (三) 有利于贫困大学生成功社会化
        (四) 有利于社会安定和谐
    三、 文献综述
        (一)贫困大学生成因及资助政策研究
        (二)贫困大学生思想状况研究
        (三)研究成果评述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贫困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与分析
    一、思想状态
        (一) 思想负担和压力
        (二) 封闭和自卑思想
    二、 认知偏差与选择困惑
        (一) 非理性认知
        (二) 价值选择困惑
    三、 情绪情感方面
        (一) 情绪扰动性
        (二) 负面情绪
        (三) 应对措施缺失
    四、 环境适应方面
        (一) 生活环境变化的不适应性
        (二) 学习环境的不适应性
        (三) 人际环境的不适应性
        (四) 应对能力偏弱
第三章 贫困大学生思想问题归因分析
第四章 解决贫困大学生思想问题对策探讨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一、 全文总结
    二、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9)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现状调查
        一、 调查目的
        二、 调查对象
        三、 调查问卷设计
        四、 调查结果
    第二节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现状分析
        一、 基本信息的调查结果分析
        二、 生活方面的调查结果分析
        三、 学习方面的调查结果分析
        四、 人际交往的调查结果分析
        五、 自我认知的调查结果分析
        六、 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成因:内因与外因
    第一节 贫困生个体对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产生的影响
        一、 贫困生个体认知失调
        二、 贫困生存在不良情绪
    第二节 家庭对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产生的影响
        一、 家庭经济贫困
        二、 家庭教育不当
        三、 家庭环境落后
    第三节 学校对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产生的影响
        一、 学校的资助系统不够健全
        二、 学校的心理辅导不够完善
        三、 学校的就业指导不够全面
    第四节 社会对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产生的影响
        一、 社会的就业形势严峻
        二、 社会不良因素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对策:调适与教育
    第一节 主动发挥贫困生个人的主体作用
        一、 正确认识自我
        二、 学会与人交往
        三、 学会自我调控情绪
        四、 正确对待贫困
    第二节 充分发挥高校的主导作用
        一、 物质资助是前提
        二、 心理辅导是重点
        三、 加强就业指导是重要途径
    第三节 着力发挥政府与社会的主要作用
        一、 政府加大经济与政策资助
        二、 加大社会资助
        三、 营造公平和谐的社会氛围
    第四节 积极发挥家庭的重要作用
        一、 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二、 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
        三、 培养子女的自立自强意识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致谢

(10)高校贫困生心理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
        1.3.2 国外研究
        1.3.3 研究综述
    1.4 概念界定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校贫困生心理特征状况
    2.1 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特征
        2.1.1 意志坚强
        2.1.2 真诚正直
        2.1.3 自立自强
        2.1.4 感恩回馈
    2.2 高校贫困生消极心理特征
        2.2.1 敏感自卑
        2.2.2 焦虑抑郁
        2.2.3 自我封闭
        2.2.4 偏执狭隘
第三章 高校贫困生消极心理原因探析
    3.1 社会捐助尊重不够
        3.1.1 个人捐助对高校贫困生有道德要求
        3.1.2 组织捐助对高校贫困生有形式要求
    3.2 政府帮助欠缺关怀
        3.2.1 资助法规不完善
        3.2.2 资助标准不科学
        3.2.3 资助机制欠监督
    3.3 学校教育缺少主动
        3.3.1 重视资助,忽视育人
        3.3.2 重视管理,忽视服务
    3.4 家庭环境压力过大
        3.4.1 家庭硬环境影响
        3.4.2 家庭软环境影响
第四章 高校贫困生消极心理对策思考
    4.1 社会:改善道德心理
        4.1.1 为什么行善
        4.1.2 靠什么实现善
        4.1.3 如何正确实现善
    4.2 政府:完善资助管理
        4.2.1 注重资助管理的科学性
        4.2.2 强调资助管理的规范性
        4.2.3 加强资助管理的控制性
    4.3 高校:提升需求层次
        4.3.1 注重物质需求满足方式
        4.3.2 开辟心理需求满足途径
        4.3.3 引导精神需求满足层次
    4.4 个人自我调节
        4.4.1 战胜自卑
        4.4.2 克服焦虑
        4.4.3 走出自我
        4.4.4 敞开心扉
    4.5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四、高校贫困生心理困惑分析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发展型资助理念下高校贫困生心理扶贫探析[D]. 周明晶. 浙江大学, 2019(02)
  • [2]山东省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D]. 王明月. 山东财经大学, 2019(07)
  • [3]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S学院为例[D]. 束燕.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4]高校大学生贫困群体的心理健康研究 ——以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为例[D]. 韩婷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5]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及对策研究 ——基于武汉地区高校的调查[D]. 徐丹枫. 武汉科技大学, 2016(05)
  • [6]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徐铭阳.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6(02)
  • [7]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D]. 姚伟宁. 西南石油大学, 2014(03)
  • [8]当代贫困大学生思想状况研究 ——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D]. 洪友春. 武汉工程大学, 2014(04)
  • [9]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及对策研究[D]. 陈丹. 黑龙江大学, 2014(10)
  • [10]高校贫困生心理现状与对策研究[D]. 顾新苗.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标签:;  ;  ;  ;  ;  

高校贫困生心理困惑分析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