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建设中拆迁安置的思路及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边雨[1](2021)在《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自1949年发展至今,涌现了大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进,对这一段时期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动态的审视总结必不可少。众多反映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演进印记的视角中,建筑类期刊是折射和管窥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独特窗口。本文先对1949至今的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然后利用CKNI数据库,以建筑类期刊为主要检索文献来源,收集1949年至2019年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去重等整理,最后一共筛选收集论文3091篇。基于建筑类期刊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情况分析研究,确定本文的期刊统计范围。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依托Noteexpress等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和相关数据整理,主要通过对发表年份、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类型、研究主题与热点等方面对中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主要时间段的内容进行信息与历史事件结合的整理,使用Citespace软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聚焦点,掌握当前研究现状,总结出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全文以阶段划分及特征描述的方式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7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年的住房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以及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相关政策、建筑类期刊中各个时期相关论文的记载情况的研究,总结出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演变历程,总结其发展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寇德馨[2](2021)在《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西安甘家寨片区更新规划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进入新型城镇化转型期,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空间发展思路的转变——城市更新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式,受到国家至地方的高度关注。当前,城市更新重点已从“大拆大建”的物质环境更新转向“以人为本”的品质提升更新。因此,如何建立内涵式、渐进式的更新模式,成为研究的重点。空间生产理论在契合时代发展的背景和理论整合的要求下,为城市更新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西安甘家寨片区作为西安典型城中村改造片区之一,于2000年开始更新改造,2012年进行回迁安置,区位优势明显,是西安高新区未来重点发展区域。但现状空间与未来发展需求不匹配,存在“自上而下蓝图式的城市建设”与“自下而上自发式的非正规性生长”之间的明显冲突,亟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出适宜的更新发展模式和可持续性规划策略,满足未来发展需求。因此,本研究旨在运用空间生产理论对西安甘家寨片区现状的对立与冲突进行剖析,追溯其内部运行逻辑,在此基础上提出兼顾各方“理性”的更新规划设计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从理论研究入手,通过对国内外城市更新发展历程、理论研究及实践经验的梳理与总结,明确城市更新的内涵演变和研究重点;接着,引入空间生产理论并对其应用于城市更新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为本次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实证分析中,以西安甘家寨片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西安甘家寨片区的更新历程,分为空间形态的初构期、空间需求的冲突期、空间变迁的适应期三个阶段,并对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其次,根据理论研究基础,构建“空间之三元”分析框架,通过片区中经验性个体的生活轨迹调查,对空间进行分类与整体解读,从日常生活、服务设施、利益权责、公众参与层面总结西安甘家寨片区空间生产现实困境,提出不平衡性、不稳定性及非正规性的特征,剖析了西安甘家寨片区通过权力的制约与规训、资本的循环与运作及民生的谋求与反抗,形成多元主体之间配合与博弈的空间生产机制,并基于此提出空间生产机制的优化,构建多方协作的空间生产机制,达到政府决策民意化、企业利益合理化、公众受益最大化的合作共赢格局。再次,针对现状问题研判和空间生产困境,以空间正义为价值导向,构建包含利益主体界定、更新目标确立、更新模式选择、更新内容明确、更新设计支撑、更新机制保障的城市更新总体框架。最后,从复兴日常生活的规划提升、彰显符号象征的设计引导及促进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三个层面提出更新规划设计策略,为促进西安甘家寨片区可持续发展、实现空间正义提供参考。
祝沁[3](2020)在《上海市黄浦区旧区拆迁补偿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城市旧区的功能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城市正面临着日益突出的问题,例如更新和改造。但由于拆迁过程涉及重大利益对于公民以及有关家庭的生活和工作,如果在拆迁补偿过程中没有合理补偿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可能导致陆续出现问题。拆迁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拆迁后城市将投入运行并提供功能和服务,真正创造一个良好的公民生活环境,更好地促进城市功能升级和城市发展。本文以上海市黄浦区为例,是因为黄浦区是上海旧区改造任务最重的辖区之一,对整个上海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针对黄浦区旧区拆迁补偿问题与对策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采用了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首先,对选题的意义和背景进行阐述,对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和拆迁补偿模式进行分析;随后,以上海市黄浦区为例,根据上海市黄浦区旧区拆迁补偿出现的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从黄浦区旧区改造现状(存量规模庞大、使用情况复杂、风貌保护要求高、遗留毛地众多)、发展历程以及拆迁补偿的法律依据入手,查找案例发生的原因如拆迁补偿程序缺乏法律法规及制度支撑、房屋用地性质容易混淆、拆迁补偿标准与市场价值不符等,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解决对策,一是提高公民意识,加大宣传力度,二是加强政府职能,规范改造工作,三是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和完善相关旧区改造的法律法规,四是提高房屋拆迁补偿费的标准。从而为上海市黄浦区旧区拆迁补偿问题及对策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研究法、实地调研法、个案研究法等对上海市黄浦区旧区拆迁补偿进行了相关研究,着重分析了上海市黄浦区旧区拆迁及补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优化对策。通过研究发现,拆迁补偿是一项政策性较强的民生项目,是旧城改造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和难题,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保障市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拆迁工作就可以规范有效开展。
张一萍[4](2020)在《丰润区棚户区改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棚户区改造对于城镇危房及老旧住房整改、改善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具有深远意义。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各地区棚户区改造工作进入新的时期,也面临新的挑战。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政策、工作重心和整体目标都发生着巨大的变革,改造面临不同程度的困境,这成为当前公共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值得研究的前沿课问题。棚户区改造课题的研究,在公共管理学科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梳理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城市经营理论和政府职能等公共管理理论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对新政策下丰润区棚户区改造现状进行分析,以南关片区棚户区改造为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本文还从丰润区棚户区改造的现状入手,深入剖析了丰润区棚户区改造工作目前存在改造规划不够完善、资金缺口严重、安置问题比较突出等三个方面问题,并在参考国内外其他地区棚户区改造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对策建议,即完善提升改造规划、拓宽资金来源、优化拆迁安置资源等三个方面建议。
陈世炜[5](2020)在《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克利夫·芒福汀在《绿色尺度》中提到:水与绿色的再生将成为城市复兴工作的中心。因此,要想实现存量规划背景下既有城区的复兴,既有城区的河涌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众多国际大都市既有城区的河涌水系都经历了转型和再生的实践,昔日硬质化的河道两岸开始转变为居住、休闲、工作一体化的后工业场所,重塑了河涌及城市空间的生态景观及休憩活动等功能。在我国,“城水分离”的规划建设模式却依旧阻碍着河涌与城市空间的耦合。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做到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的耦合将必然成为往后国土空间规划的焦点领域之一。本文以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为研究对象,归纳出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的耦合模式;结合我国相关政策法规以及标准的梳理,总结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我国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的耦合程度;运用耦合模式的分析框架,结合实证案例东濠涌的精细化调研及访谈调研,总结其耦合的经验与不足;最后综合上述研究,对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规划的方法和优化策略进行探讨。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作为本文的绪论章节,明确了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本文关于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基础性研究。基于前人的相关理论研究和优秀实践案例,综合确定耦合模式包含两个维度:空间规划建设维度及管理协调维度,空间规划建设维度下包含安全性、生态性、公共性及系统性四大特性,管理协调维度则包含规划层面、治理层面以及保障层面三个方面。第四章则结合现有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相关政策及相关规划实践等资料,研究我国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现状程度。总结出空间规划建设维度下,水利部相关部门的相关法规标准及政策在加总时考虑齐全,但实践中行业规范没有成功跨部门进行指引,导致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程度不高;管理协调维度下各层面均有待提高。第五章则利用总结的耦合模式框架对实证案例东濠涌进行详细分析,同时总结出其经验与不足。第六章为总结提炼,结合上述所有研究,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的相关经验教训,探索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规划的策略与方法,提出了规划范式的变革与原则,并从空间规划维度与管理协调维度分别提出了相应具体策略。
蔡卫莹[6](2020)在《永庆坊一期和泮塘五约街区微改造研究对比》文中提出在城市更新进程中,旧城,承载着城市历史的记忆,见证城市岁月变迁,城市经济的发展。广州在经历了大拆大建的全面改造阶段,历史文化保护与全面改造相互矛盾停滞阶段,2016年出台了《广州市城市更新办法》正式提出“微改造”,标志着广州城市更新的探索进入了强调延续历史脉络的“微改造”阶段。本文选取了永庆坊一期和泮塘五约这两个在广州微改造探索阶段具有代表意义的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永庆坊作为广州第一个微改造试点项目,而泮塘五约则被认为是广州第一个公众参与的微改造项目,这两个项目均在广州微改造实践进程中均具有标志性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问卷访谈及案例对比等方法对永庆坊一期与泮塘五约街区微改造进行深入调研,并从物质空间、改造后评价、实施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在“微改造”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需要平衡的关注点,希望能够为后续广州市在推行微改造,特别是关于街巷空间的微改造项目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实践基础。首先本文对“微改造”发展历程、相关理论及广州市相关政策进行总结梳理;其次围绕功能、交通、公共空间环境改造、公共配套设施、建筑改造、空间与环境行为等方面对物质空间进行研究分析;再次围绕政策背景、改造开发模式、实施主体、阶段性控制成果、公众参与等方面展开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研究,并结合当地居民、游客、当地商户对项目满意度评价分析项目在物质空间改造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最后通过对两个项目综合对比分析,针对在物质空间改造、政策落实、开发模式、参与主体、实施过程、公众参与等六个方面产生的异同点进行分析,总结出微改造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改善建议。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研究背景、提出研究对象及内容、说明研究方法、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构建论文框架。第二部分:对微改造、存量规划基本概念的阐述、梳理国内外城市更新相关理论及案例、整理永庆坊与泮塘最新学术研究、分析广州市城市更新及微改造相关政策,为文章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对永庆坊一期物质空间改造及实施过程进行梳理,通过问卷调研收集改造后满意度并进行汇总和分析。梳理永庆坊一期改造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第四部分:对泮塘五约物质空间改造及实施过程进行梳理,通过问卷调研收集改造后满意度并进行汇总和分析。梳理泮塘五约改造过程中问题及原因。第五部分:通过对永庆坊一期与泮塘五约物质空间、实施过程及满意度进行对比解析并作出客观评价,提出优化建议。
杨子烨[7](2020)在《棚户区改造中空间设计、实施策略及调适优化研究 ——以霸州市老城棚户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镇化进入下半场,城市空间发展的重心从增量向存量转变,城市更新再次成为城市发展的主题。在棚户区改造范畴扩大化的政策背景下,许多城市启动“集中连片”大规模棚户区改造。此类项目多位于城市重要区位,空间尺度大,利益主体多元,发展问题综合,实施难度很大。在“建设人民城市”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重新审视传统的棚户区改造,以更综合的视角进行研究。空间设计与实施策略是棚户区改造中两个关键方面,协同作用才能更好推进棚改进程,但二者经常存在相互不适应、不协调的情况。本文针对空间设计和实施策略的调适优化方式展开探讨,希望明确二者的联系,构建协同机制,并在实际案例中运用调适优化方法,提出空间设计策略与实施策略,有效提升棚户区改造品质,推进棚改实施。本文研究缘起“霸州市棚户区改造策略”课题,选取霸州市“集中连片”规模最大,改造迫切程度最高的老城棚户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深入剖析老城棚户区改造中诸多表象问题的成因,并梳理棚户区改造相关研究与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总结为空间设计与实施策略两方面。随后,探讨空间设计与实施策略的调适优化方法。明确调适优化的基本原则、具体方法,构建空间设计与实施策略的联系。面向老城棚改问题,选取空间设计与实施策略要点,并将要点紧密对应,以保证策略研究在调适的思路下进行。最后,在老城棚户区改造中,运用调适优化方法,提出空间设计策略和实施策略。空间设计重点加强路网设计与产权界限的衔接,解决空间破碎化问题;优化设计道路交通、结构功能、地块划分、风貌形态、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地景观,全面提升改造品质。围绕空间设计策略,展开实施策略研究,以统筹实施与整体管控为目的,重点完善经济测算方法与公摊办法,增强实施策略与空间设计的联系,配合相应项目统筹实施措施,促进棚改合理有序实施;分析棚改单元特征,分类提出指引策略,同时划定规划与实施单元,加强全局管控能力。棚户区改造是涉及土地、资本、规划建设、管理等多环节的复杂过程,对空间设计与实施策略两个关键方面的研究,旨在“提升品质、促成实施”,希望能为国内棚户区改造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效借鉴。
陈阳[8](2020)在《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文中指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自复苏以来一直是旧城中心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与目标。当前我国正面临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重要时刻,在国家严控新增用地指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既有建成区的功能提升与结构调整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土地混合利用因具备多维度可持续效应潜力,也就成为当前我国旧城中心区更新的重要目标。然而,我国既往的土地混合利用研究与实践长期固化于“功能混合”理念框架,缺乏“通过城市更新促使土地混合利用发挥多维度可持续效应”的切实经验,与西方国家建设发展存在明显差距,急需变革。因此,本文意在以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发源地“旧城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归纳西方英美国家土地混合利用路径为实现可持续效应经历的演变历程规律,据此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南京的既有路径成效,以期为我国改革提供依据。针对过往研究的不足,在确定研究目标与整体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文章研究主体分为“审视框架构建”、“历程脉络剖析”、“演变规律归纳”、“典型案例审视”四个部分。首先,通过剖析土地混合利用实现可持续效应的本质,以及过往研究认知的差异与共识,明晰过往研究框架对土地混合利用演变规律解析的不足,确定新的审视框架的构建准则,进而依据准则确立包括审视内容、审视历程、审视规律应用等三层次的审视思路,确定英美国家及南京为具体审视对象,明确审视时间范围和历史阶段分期,确定审视分析数据资料类型,从而完成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的构建。其次,依托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厘清英美国家1900年代至今的土地混合利用实践瓦解、复苏、衍化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等现实问题,剖析各阶段时期中现代规划理论、后现代规划理论、可持续更新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权力等三方面内容的应对性变革要求,以及相应时期现实实践中这三方面内容的切实转变,从而明确各阶段实践的价值目标、解决重点及模式特征。再次,在历史脉络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形式和土地利用权力三维度的演变特征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剖析促成路径演变的“社会—市场—政策”三角动力机制的实施逻辑,并辩证性探讨路径演变的本质、路径演变的重点难点和实践者应当秉持的正确认知态度。最后,根据西方规律模型中“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规律特征,建立“空间模式”、“时间模式”、“权力模式”3个维度16个分项的评价要素体系,运用GIS、Depthmap、Flo EFD、Excel等软件平台,通过香农维纳指数分析、空间句法分析、风热环境模拟分析、空间演变一致性分析、政策制度分析等多元技术方法,定量定性地全面审视了1978年以来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趋势,客观总结其成效、问题及背后机制,并尝试提出相应改革建议。
刘学[9](2020)在《我国南部城市水环境特征解析与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城市水体急需治理。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该地区城市水环境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型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进行总结,对其污染成因与影响因素进行解析,提出该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及分步分阶段技术路线图。我国南部地区包括广东、福建、广西、海南、香港、澳门和台湾在内的全部地区。该地区以低山丘陵为主,年降雨量几乎是全国的2倍;人口密集,城镇化率高,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6%,人口约占全国的15%;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以二、三产业并重,人均收入几乎是全国的2.3倍,但区域发展非常不均衡。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城市总体水质达标率为63%,城市水环境总体污染严重。从时空特征分析,该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存在显着的时空特征,大部分城市新老城区之间也表现出较强的污染空间特性,主要与汛期降雨、人类活动和排水体制有关。空间因子分析与与污染源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城市污染主控因子为氨氮、总磷和溶解氧,主要污染来源为城市降雨径流、生活排污、工业排污和老城区合流制溢流。在该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和污染问题的基础上,筛选出适用于该地区不同城市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水环境污染削减负荷分配模型和城市河流生态流量核算方法;依据城市水环境污染治理分类表单,选取适用于该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技术;评估该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技术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后的方案效益,给出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结合现有的城市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体系及预期,提出近期与中长期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本研究成果对于该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总体调控、水环境质量改善意义重大,可为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或类似城市水环境的综合整治提供技术和政策支持。
朱婧[10](2019)在《西安老工业区更新策略研究 ——以幸福路地区为例》文中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中速、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阶段,城市建设面临着全面转型的需求,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挖潜,在此背景下,城市中的老工业区成为转型矛盾最突出、改革需求最集中的变革对象之一。西安市幸福路地区在近六十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两次艰难的产业转型,目前老工业区的更新改造仍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作为西安市现代工业文明载体的幸福路老工业区,如何解决工业用地产能低效、企业搬迁困难重重、生活空间品质不高、工业遗产保护不力等一系列问题成为该地区城市更新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笔者研究了目前国内外老工业区相关理论及实践,结合幸福路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了西安市老工业区的更新策略。论文总结并分析了老工业区更新的理论与实践,重点研究了老工业区更新改造的动力机制与发展趋势,从产业调整升级、功能置换开发及生态恢复再生三方面总结了当前城市老工业区的更新改造策略。通过对西安市幸福路地区老工业区发展历程的现状梳理,结合现状调研,明确存在的问题有当前工业用地产出下滑,道路交通不成体系、配套设施亟需提升、用地产权复杂、城中村与棚户区亟需改造,同时还面临着近期现状企业难以搬迁等问题。基于现状问题的复杂性,笔者通过对现状进行用地适应性、土地使用性质、土地开发强度及建筑质量等方面的梳理和评价,将幸福路地区老工业区划分为保留区域、限制更新区域及适宜改造区域三类更新区域。保留区域通过提升原有产业并引入与原有产业相关的产业对现有产业布局进行升级;限制改造区域需要注意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通过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实现再利用,通过升级生活空间、完善公服设施、优化道路交通来提升区域城市品质;适宜改造区域更新主要是通过调整用地的功能,结合绿化空间的打造以及大力发展商务商贸来实现。最终制定了政府科学决策、加强组织领导、公私利益平衡、创新规划管理及加强公众参与的更新保障机制确保更新策略落地实践。
二、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建设中拆迁安置的思路及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建设中拆迁安置的思路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住区的演进历程记录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
1.1.2 国内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百花齐放,亟待梳理整合 |
1.1.3 专业期刊是学科发展轨迹记载和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演变的研究现状 |
1.3.2 建筑类期刊的研究现状 |
1.3.3 期刊文献统计的研究现状 |
1.3.4 小结 |
1.4 相关概念释义 |
1.4.1 住区及城市住区 |
1.4.2 住区规划设计 |
1.4.3 建筑类期刊 |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范围 |
1.6 研究框架 |
2 我国建筑类期刊及其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研究 |
2.1 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
2.1.1 建筑类期刊的产生 |
2.1.2 建筑类期刊的初步发展 |
2.1.3 建筑类期刊的繁荣发展 |
2.1.4 建筑类期刊的多元化发展 |
2.2 建筑类期刊对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记载情况分析研究 |
2.2.1 数据来源与筛选 |
2.2.2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选取标准 |
2.2.3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数量与分布 |
2.2.4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的分类与统计 |
2.2.5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研究主题的变化 |
2.2.6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研究范围 |
2.3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分析研究 |
2.3.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
2.3.2 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
2.3.3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时区图谱 |
2.3.4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分期 |
2.4 本章小结 |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49-1977) |
3.1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3.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3.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3.1.3 研究阶段划分 |
3.2 经济恢复与“一五”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57) |
3.2.1 工人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
3.2.2 居住建筑布置方式的讨论 |
3.2.3 居住小区规划思想的引入与实践 |
3.3 “大跃进”与调整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探索与发展(1958—1965) |
3.3.1 城市人民公社对城市住区发展的影响 |
3.3.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
3.3.3 “成街成坊”的住区规划方法 |
3.3.4 住宅区的改建 |
3.4 “文革”及其影响阶段: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停滞与恢复(1966-1977) |
3.4.1 住宅标准的持续降低 |
3.4.2 市郊工厂生活区的建设 |
3.4.3 高层住宅的出现 |
3.5 特征总结 |
3.5.1 住区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初步形成 |
3.5.2 注重住区物质空间形态 |
3.5.3 为生产服务而配套建设 |
3.6 本章小结 |
4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 |
4.1 “遍地开花”式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4.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4.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4.1.3 研究阶段划分 |
4.2 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2.1 规划建设概况 |
4.2.2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2.3 规划布局特征 |
4.2.4 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居住密度的强调 |
4.3 居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
4.3.1 综合开发模式 |
4.3.2 区位特征 |
4.3.3 规划结构与规模 |
4.3.4 规划布局特征 |
4.3.5 综合区的建设 |
4.4 旧城区改造与更新阶段 |
4.4.1 发展历程概述 |
4.4.2 改造方式 |
4.5 “试点工程”推动下的居住小区规划建设阶段 |
4.5.1 规划建设概况 |
4.5.2 规划布局特征 |
4.5.3 规划结构的模式化与突破 |
4.5.4 地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 |
4.5.5 社区的营造与物业管理兴起 |
4.6 特征总结 |
4.6.1 住区的建设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
4.6.2 住区规划布局手法的多样化 |
4.6.3 住区组织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
4.6.4 从人的需求出发营造居住环境 |
4.6.5 居住观念的改变促进了住区功能布局的更新 |
4.7 本章小结 |
5 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98 年至今) |
5.1 多元化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
5.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
5.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
5.1.3 研究阶段划分 |
5.2 商品房住区的快速发展阶段 |
5.2.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2.2 商品房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
5.2.3 商品房住区的开发规模特征 |
5.2.4 商品房住区的规划布局特征 |
5.2.5 商品房住区的特色和风格塑造 |
5.2.6 城市住区类型的多样化 |
5.3 城市住区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
5.3.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3.2 商品房住区的品质提升 |
5.3.3 保障房住区的规划建设 |
5.3.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
5.3.5 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
5.4 城市住区的转型发展阶段 |
5.4.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
5.4.2 城市住区在实践发展中的问题总结 |
5.4.3 城市住区规划新模式的探索 |
5.4.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
5.5 特征总结 |
5.5.1 从传统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
5.5.2 城市住区空间分布的郊区化 |
5.5.3 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集约化 |
5.5.4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多元化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统计分析 |
6.1.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
6.1.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 |
6.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特征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西安甘家寨片区更新规划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城市更新成为转型期城市发展主要方式 |
1.1.2 政策背景——国家至地方持续颁布城市更新相关政策 |
1.1.3 理论背景——空间生产理论在城市更新中应用的契机 |
1.1.4 实践背景——城市更新全面推进下旧区面临现实困境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范围 |
1.3.1 西安甘家寨片区 |
1.3.2 周边区域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城市更新研究综述 |
2.1.1 国外城市更新研究综述 |
2.1.2 国内城市更新研究综述 |
2.1.3 研究述评 |
2.2 空间生产理论研究综述 |
2.2.1 空间生产理论引介 |
2.2.2 空间生产理论适用性 |
2.2.3 空间生产理论应用于城市更新的研究综述 |
2.2.4 研究评述 |
2.3 本章小结 |
3 西安甘家寨片区空间更新历程及现状问题研判 |
3.1 西安甘家寨片区更新历程 |
3.1.1 空间形态的初构期(2000 年-2013 年) |
3.1.2 空间需求的冲突期(2014 年-2018 年) |
3.1.3 空间变迁的适应期(2019 年-至今) |
3.1.4 片区更新历程评估 |
3.2 西安甘家寨片区现状分析 |
3.2.1 片区概况 |
3.2.2 周边概况 |
3.3 西安甘家寨片区现状问题研判 |
3.4 本章小结 |
4 西安甘家寨片区空间生产的特征与机制 |
4.1 西安甘家寨片区“空间之三元”分析 |
4.1.1 理论分析框架 |
4.1.2 空间行为认知 |
4.1.3 空间分类解读 |
4.1.4 空间整体解读 |
4.2 西安甘家寨片区空间生产问题 |
4.2.1 生活空间异化形成毗邻隔离 |
4.2.2 设施空间侵占导致生活失序 |
4.2.3 利益权责交叠引发空间博弈 |
4.2.4 公众参与缺失加剧权利剥蚀 |
4.3 西安甘家寨片区空间生产特征 |
4.3.1 不平衡性 |
4.3.2 不稳定性 |
4.3.3 非正规性 |
4.4 西安甘家寨片区空间生产机制 |
4.4.1 权力的制约与规训 |
4.4.2 资本的循环与运作 |
4.4.3 民生的谋求与反抗 |
4.4.4 主体的配合与博弈 |
4.5 本章小结 |
5 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西安甘家寨片区更新模式 |
5.1 更新框架构建 |
5.2 利益主体界定 |
5.2.1 利益相关者分类 |
5.2.2 利益主体诉求 |
5.3 更新目标明确 |
5.3.1 规划原则 |
5.3.2 总体定位 |
5.3.3 发展目标 |
5.4 更新模式选择 |
5.4.1 更新模式分析 |
5.4.2 更新模式指向 |
5.4.3 更新模式选择 |
5.5 本章小结 |
6 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西安甘家寨片区更新规划设计策略 |
6.1 复兴日常生活的规划提升 |
6.1.1 提升空间的品质性与可获性 |
6.1.2 提高设施的可达性与均好性 |
6.2 彰显符号象征的设计引导 |
6.2.1 强化文化的融合性与象征性 |
6.2.2 生活场景的多元性与场所感 |
6.3 促进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 |
6.3.1 重视社区的参与性与公正性 |
6.3.2 促进权力的保障性与公平性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西安甘家寨片区内部人群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
西安甘家寨片区外来人群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
西安甘家寨片区内部人群基本情况调查统计 |
西安甘家寨片区外来人群基本情况调查统计 |
西安甘家寨片区人群访谈实录 |
致谢 |
(3)上海市黄浦区旧区拆迁补偿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线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旧区 |
二、旧区改造 |
三、旧区拆迁 |
四、旧区拆迁补偿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城市管理理论 |
二、整体性治理理论 |
三、社会冲突理论 |
第二章 上海市黄浦区旧区拆迁补偿现状 |
第一节 上海市黄浦区旧区拆迁发展历程 |
第二节 上海市黄浦区旧区拆迁现状 |
一、旧区拆迁面临的形势 |
二、近三年来旧区改造拆迁现状 |
三、黄浦区老城厢拆迁意愿调查 |
第三节 上海市黄浦区旧区拆迁补偿法律依据及激励政策 |
一、旧区改造的拆迁补偿法律法规 |
二、上海市黄浦区拆迁补偿相关激励政策 |
第四节 上海市黄浦区旧区拆迁补偿原则、方式和程序 |
一、拆迁补偿原则 |
二、拆迁补偿的方式及标准 |
三、基于法律法规下的拆迁补偿程序 |
第三章 上海市黄浦区旧区拆迁补偿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上海市黄浦区旧区拆迁补偿存在问题 |
一、旧区拆迁面临的问题 |
二、货币补偿分配不公带来经济纠纷 |
三、拆迁户合法权益没有得到保障引发纠纷 |
四、小产权户补偿不当引起纠纷 |
五、拆迁补偿利益相关方博弈引发社会矛盾 |
六、居民居住安全和民生问题分析 |
七、老城厢旧区改造拆迁方面的问题 |
第二节 上海市黄浦区旧区拆迁补偿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拆迁补偿程序缺乏法律法规及制度支撑 |
二、房屋用地性质容易混淆 |
三、拆迁补偿标准与市场价值不符 |
第四章 上海市黄浦区旧区拆迁补偿问题对策研究 |
第一节 优化旧区拆迁补偿工作机制 |
第二节 细化旧区拆迁赔偿标准的合理性 |
第三节 建立健全旧区搬迁补偿工作的多部门协同机制 |
第四节 确保旧区拆迁户居住安全 |
第五节 保障和改善旧区拆迁户的民生需求 |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一、本研究基本结论 |
二、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老城厢住户调查分析问卷 |
致谢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4)丰润区棚户区改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研究的路线 |
第2章 棚户区改造的相关概述和理论基础 |
2.1 棚户区的相关概述 |
2.1.1 棚户区概念 |
2.1.2 棚户区的分类及特征 |
2.2 棚户区改造的相关概述 |
2.2.1 棚户区改造的提出 |
2.2.2 棚户区改造的实施 |
2.2.3 棚户区改造的意义 |
2.3 理论基础 |
2.3.1 政府职能理论 |
2.3.2 城市经营理论 |
2.3.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丰润区棚户区改造现状 |
3.1 丰润区棚户区现状 |
3.1.1 棚户区在丰润区的分布状况和规模 |
3.1.2 棚户区特点和人口现状 |
3.2 丰润区棚户区改造的实施 |
3.2.1 棚户区改造规划 |
3.2.2 改造资金筹措 |
3.2.3 拆迁安置资源 |
3.3 对南关片区棚户区改造的案例分析 |
3.3.1 南关片区棚户区状况 |
3.3.2 南关片区棚户区改造相关状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丰润区棚户区改造存在问题及原因 |
4.1 丰润区棚户区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
4.1.1 规划不够完善不够统筹 |
4.1.2 资金缺口严重 |
4.1.3 安置问题比较突出 |
4.2 丰润区棚户区改造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规划部门和发展过程存在断代 |
4.2.2 资金筹措过分依靠财政收入和专项债券 |
4.2.3 安置资源整合不够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善和完善丰润区棚户区改造的对策 |
5.1 完善提升棚户区改造规划 |
5.1.1 完善城区整体发展规划 |
5.1.2 调整和完善棚户区改造规划 |
5.2 拓宽棚户区改造资金来源 |
5.2.1 通过资本市场筹措资金 |
5.2.2 通过整合地块提升土地价值 |
5.2.3 通过公共服务提升投资吸引力 |
5.3 优化拆迁安置资源 |
5.3.1 加强棚户区基础设施建设 |
5.3.2 完善拆迁安置政策 |
5.3.3 优化拆迁安置资源整合机制 |
5.3.4 探索多样化拆迁安置形式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5)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水分离的规划建设模式导致城市河流问题频发 |
1.1.2 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的治理与管理亟需关注 |
1.1.3 河涌与城市空间的耦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既有城区河涌 |
1.4.2 城市空间 |
1.4.3 耦合的概念界定 |
1.4.4 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空间规划和城市河涌水系规划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理论综述 |
2.1.1 河流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
2.1.2 河流健康理论 |
2.1.3 生态城市规划理论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河涌与城市空间规划建设相关研究 |
2.2.2 国内外河涌与城市空间管理相关研究 |
2.3 国内外优秀实践案例 |
2.3.1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实践案例 |
2.3.2 管理协调维度实践案例 |
第三章 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规划模式研究 |
3.1 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内涵 |
3.1.1 理论启示 |
3.1.2 既有城区空间环境优化的紧迫性 |
3.2 耦合规划应对的三个空间尺度 |
3.2.1 河涌空间 |
3.2.2 滨河空间 |
3.2.3 城市空间 |
3.3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耦合的模式研究 |
3.3.1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耦合的内涵 |
3.3.2 耦合的四大核心特性 |
3.4 管理协调维度耦合的模式研究 |
3.4.1 管理协调维度耦合的内涵 |
3.4.2 三个层面多种措施的耦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政策法规视角下我国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的耦合程度研究 |
4.1 基于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政策及河涌规划实践案例的分析 |
4.2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下的耦合程度分析 |
4.2.1 安全性方面:整体较优,但在实践中城市空间层面考虑缺失 |
4.2.2 生态性方面:城市空间生态性在规划实践中欠缺考虑 |
4.2.3 公共性方面:整体较优,但在实践中城市空间层面考虑缺失 |
4.2.4 系统性方面:系统性的考虑缺失 |
4.3 管理协调维度下的耦合程度分析 |
4.3.1 规划层面:对城市用地的空间管控及指标控制较弱 |
4.3.2 治理层面:部门协同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公众参与制度缺位 |
4.3.3 保障层面:激励机制作用有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现状的研究——以广州东濠涌为例 |
5.1 广州既有城区河涌演进与整治建设背景 |
5.1.1 广州既有城区河涌的历史演进 |
5.1.2 广州既有城区河涌建设与整治的历程 |
5.2 实证案例选取——东濠涌及其流域范围内城市空间 |
5.2.1 案例选取原因 |
5.2.2 研究范围及河涌定位 |
5.3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下的精细化调研 |
5.3.1 安全性现状 |
5.3.2 生态性现状 |
5.3.3 公共性现状 |
5.3.4 系统性现状 |
5.4 管理协调维度的访谈调研 |
5.4.1 访谈对象及访谈内容 |
5.4.2 规划层面 |
5.4.3 治理层面 |
5.4.4 保障层面 |
5.5 经验与不足 |
5.5.1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下的经验与不足 |
5.5.2 管理协调维度下的经验与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规划的策略与方法探索 |
6.1 规划范式的转变与主要原则 |
6.1.1 规划范式的转变 |
6.1.2 规划原则 |
6.2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下的规划策略 |
6.2.1 安全性策略 |
6.2.2 生态性策略 |
6.2.3 公共性策略 |
6.2.4 系统性策略 |
6.3 管理协调维度下的策略 |
6.3.1 完善的政策法规引导 |
6.3.2 与法定城市规划衔接 |
6.3.3 协同的组织管理 |
6.3.4 全过程的公众参与 |
6.3.5 建立成熟的激励机制 |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永庆坊一期和泮塘五约街区微改造研究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及调研地的选择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1 基本概念 |
2.1.1 微改造 |
2.1.2 存量规划 |
2.2 国外相关研究 |
2.3 国内相关研究 |
2.4 国内外实践经验 |
2.4.1 日本冈山县高梁市“专家工作营”实践 |
2.4.2 上海更新计划——灵活功能置换,将艺术引入社区 |
2.4.3 厦门共同缔造工作坊实践 |
2.5 广州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规划解读 |
2.5.1 广州城市更新实践过程中相关政策 |
2.5.2 广州颁布微改造相关政策 |
2.5.3 《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
2.5.4 《逢源大街‐荔湾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永庆坊一期微改造研究 |
3.1 调研范围 |
3.2 物质空间研究 |
3.2.1 功能分析 |
3.2.2 交通分析 |
3.2.3 公共空间环境改造分析 |
3.2.4 公共配套分析 |
3.2.5 建筑改造分析 |
3.2.6 空间与环境行为分析 |
3.3 实施过程研究 |
3.3.1 政策背景 |
3.3.2 改造开发模式 |
3.3.3 实施主体 |
3.3.4 阶段性控制成果 |
3.3.5 公众参与 |
3.4 改造后满意度调研 |
3.4.1 受访者总体情况描述 |
3.4.2 受访者对物质空间评价 |
3.4.3 受访者对公众参与评价 |
3.5 小结 |
第四章 泮塘五约微改造研究 |
4.1 调研范围 |
4.2 物质空间研究 |
4.2.1 功能分析 |
4.2.2 交通分析 |
4.2.3 公共空间环境改造分析 |
4.2.4 公共配套分析 |
4.2.5 建筑改造分析 |
4.2.6 空间与环境行为分析 |
4.3 实施过程研究 |
4.3.1 政策背景 |
4.3.2 改造开发模式 |
4.3.3 实施主体 |
4.3.4 阶段性控制成果 |
4.3.5 公众参与 |
4.4 改造后满意度调研 |
4.4.1 受访者总体情况描述 |
4.4.2 受访者对物质空间评价 |
4.4.3 受访者对公众参与评价 |
4.5 小结 |
第五章 永庆坊一期与泮塘五约微改造对比 |
5.1 物质空间改造对比 |
5.2 改造后满意度评价对比 |
5.3 实施过程对比(详见表5‐3) |
5.4 微改造存在问题 |
5.5 微改造对策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结语 |
全文总结 |
不足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棚户区改造中空间设计、实施策略及调适优化研究 ——以霸州市老城棚户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存量时代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 |
1.1.2 国家政策从狭义棚改到广义旧改的转变 |
1.1.3 棚户区改造是完善城市功能和重塑社会结构的过程 |
1.1.4 棚户区改造是未来可能长期发展的城市住区更新模式 |
1.2 研究缘起与对象特征 |
1.2.1 霸州市概况与老城棚户区改造研究缘起 |
1.2.2 霸州市老城棚户区现状特征 |
1.3 老城棚户区改造问题与成因分析 |
1.3.1 空间设计与产权界限衔接不足 |
1.3.2 空间设计对开发尺度缺乏控制 |
1.3.3 空间设计缺乏整体管控 |
1.3.4 缺少经济测算方法与公摊办法 |
1.3.5 开发强度缺乏弹性控制 |
1.3.6 开发模式存在弊端 |
1.3.7 空间与实施层面普遍性问题总结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概念解析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5.4 研究框架 |
第2章 棚户区改造的基础研究 |
2.1 棚户区改造的发展历程 |
2.1.1 棚户区形成的原因 |
2.1.2 棚户区改造的起源与发展 |
2.1.3 棚户区改造相关研究进展 |
2.1.4 棚户区改造研究对象特征 |
2.2 棚户区改造研究相关基础理论 |
2.2.1 新型城镇化理论 |
2.2.2 城市更新理论 |
2.2.3 城市设计理论 |
2.3 棚户区改造空间设计相关研究 |
2.3.1 空间设计基本原则 |
2.3.2 宏观视角下的空间设计 |
2.3.3 中观视角下的空间设计 |
2.3.4 公共空间设计方法 |
2.3.5 改造模式与空间设计的关系 |
2.4 棚户区改造实施策略相关研究 |
2.4.1 经济测算方法与公共设施管控方式 |
2.4.2 开发与融资模式 |
2.4.3 改造机制和制度模式 |
2.4.4 拆迁安置方式 |
2.4.5 收益成本管理 |
2.5 国内外实践经验 |
2.5.1 英国旧城更新 |
2.5.2 广州市城市更新 |
2.5.3 深圳市城市更新 |
2.5.4 上海市城市更新 |
2.5.5 沈阳市棚户区改造 |
2.5.6 济南市棚户区改造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调适优化方法研究与改造策略要点选取 |
3.1 调适优化的原则 |
3.1.1 构建联系,双向协调 |
3.1.2 面向问题,同步进行 |
3.1.3 强调循环,长期发展 |
3.2 调适优化的方法 |
3.2.1 空间设计与实施策略的联系构建 |
3.2.2 空间设计优化形成调适依据 |
3.2.3 实施策略调适增强协调作用 |
3.3 老城棚户区改造调适优化策略要点选取 |
3.3.1 面向空间设计层面问题的要点选取 |
3.3.2 面向实施策略层面问题的要点选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霸州市老城棚户区改造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4.1 优化路网设计 |
4.1.1 加强路网与产权界限的衔接 |
4.1.2 完善路网结构增强与城市系统的衔接 |
4.1.3 结合布局特点设置路网密度 |
4.2 强化结构与功能定位 |
4.2.1 城市层面考虑功能定位 |
4.2.2 片区层面空间结构分级划定 |
4.3 合理划定地块尺度 |
4.3.1 控制地块基本尺度 |
4.3.2 组合运用多种地块尺度 |
4.3.3 结合功能灵活划分地块尺度 |
4.4 提升城市风貌与空间形态品质 |
4.4.1 合理控制整体开发强度 |
4.4.2 弹性调整开发强度与建设高度 |
4.4.3 丰富空间组织形式 |
4.4.4 注重整体性与差异性 |
4.5 统筹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绿地景观布局 |
4.5.1 统筹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
4.5.2 统筹完善绿地景观布局 |
4.5.3 优化功能组织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霸州市老城棚户区改造实施策略研究 |
5.1 经济测算方法研究与方案可行性评价 |
5.1.1 开发企业的收益测算 |
5.1.2 开发企业的建设成本测算 |
5.1.3 拆迁安置补偿测算 |
5.1.4 空间设计优化方案可行性评价 |
5.1.5 空间设计优化方案调整方式 |
5.2 公摊办法研究 |
5.2.1 公益用地建设方式 |
5.2.2 公益建设资金管理措施 |
5.3 项目统筹实施措施建议 |
5.3.1 项目入库与立项实施的基本方式 |
5.3.2 立项实施的统筹管理措施 |
5.3.3 项目产权协调措施 |
5.4 棚改单元目标性策略分类指引方式研究 |
5.4.1 霸州市中心城区棚改单元特征分析 |
5.4.2 目标性策略解析 |
5.4.3 分类策略指引要点研究 |
5.5 规划单元与实施单元划分方式研究 |
5.5.1 规划单元划分要点研究 |
5.5.2 益津城区规划单元划分 |
5.5.3 实施单元划分要点研究 |
5.5.4 老城棚户区实施单元划分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A 望京地区空间设计方法借鉴研究 |
附录B 城边村类型棚改经济测算方法探讨 |
致谢 |
(8)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与实践持续强化演变 |
1.1.2 国内背景:本土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现实与转型需求存在落差 |
1.2 研究问题 |
1.2.1 理论问题:归纳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
1.2.2 应用问题: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成效 |
1.3 研究意义 |
1.3.1 拓展完善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论认知 |
1.3.2 实现由静态格局到动态演进的规律总结转变 |
1.3.3 应对转型期本土旧城中心区的优化升级需求 |
1.4 相关概念 |
1.4.1 旧城中心区 |
1.4.1.1 概念定义 |
1.4.1.2 范围界定 |
1.4.2 土地混合利用 |
1.4.3 可持续更新 |
1.5 研究综述 |
1.5.1 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相关研究 |
1.5.1.1 发展历程研究 |
1.5.1.2 理论概念演变研究 |
1.5.1.3 政策与实践演变研究 |
1.5.1.4 形成机制、测度方法与实施成效相关研究 |
1.5.2 旧城中心区更新路径演变 |
1.5.2.1 更新政策实践发展历程研究 |
1.5.2.2 演变规律研究 |
1.5.3 研究评述 |
1.6 研究目标 |
1.7 研究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1.1 跨学科综合 |
1.7.1.2 历史研究 |
1.7.1.3 比较归纳 |
1.7.1.4 定量定性相结合 |
1.7.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 |
2.1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必要性 |
2.1.1 实现可持续更新是土地混合利用的本质内涵 |
2.1.1.1 土地利用方式内涵与准则的理论要求 |
2.1.1.2 实践复苏及广泛兴盛的现实要求 |
2.1.2 过往研究对土地混合利用认知的异同 |
2.1.2.1 概念理解差异中蕴含的模糊化 |
2.1.2.2 概念理解共识中的确定与非确定 |
2.1.3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的必要性 |
2.1.3.1 过往研究对演变规律的解析不足 |
2.1.3.2 新的审视框架建立的准则 |
2.2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 |
2.2.1 审视思路的确立 |
2.2.1.1 基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审视内容维度 |
2.2.1.2 基于实践方式演变的审视历程维度 |
2.2.1.3 基于研究目标的审视规律应用维度 |
2.2.2 审视对象及范围 |
2.2.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2.2.2.2 时间范围的确定 |
2.2.3 审视分析数据基础 |
2.2.3.1 西方路径演变规律审视数据资料 |
2.2.3.2 南京路径演变趋势审视数据资料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追求“秩序与疏解”的瓦解阶段(1900s-1950s) |
3.1 “混杂”成为急需解决的不可持续根源 |
3.1.1 环境维度:拥挤混杂布局引发环境恶化 |
3.1.2 社会维度:持续社会隔离加重交通拥堵 |
3.1.3 经济维度:混杂权属阻碍商业开发需求 |
3.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现代规划理论的应对方式评述 |
3.2.1 寻求结构秩序性 |
3.2.1.1 理性功能主义 |
3.2.1.2 交通分区的协同 |
3.2.2 疏散人口与功能 |
3.2.2.1 霍华德田园城市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
3.2.2.2 格迪斯的区域规划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
3.2.3 现代规划理论的利弊影响与“片面应用”机制 |
3.2.3.1 现代规划理论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利弊影响 |
3.2.3.2 现代规划理论的“片面应用”:经济维度至上的中央商务区 |
3.3 基于片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瓦解实践 |
3.3.1 关注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分离 |
3.3.1.1 政策引导下低价值功能外迁 |
3.3.1.2 市场机制下经济性职能集聚 |
3.3.1.3 政府掌控下公共空间提升 |
3.3.2 追求秩序隔离的时空利用模式 |
3.3.2.1 “功能—交通”空间隔离模式 |
3.3.2.2 “宏观—微观”时间断裂模式 |
3.3.3 强调集权控制的实施管理体系 |
3.3.3.1 集权式区划工具的运用 |
3.3.3.2 公共征地权下的更新政策 |
3.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
第4章 促进“活力与消费”的复苏阶段(1960s-1980s) |
4.1 秩序疏解造成的不可持续恶果 |
4.1.1 社会维度:人口隔离与社会结构断裂 |
4.1.1.1 “宏观-微观”双层面的人口隔离 |
4.1.1.2 社会生态结构遭到破坏 |
4.1.2 环境维度:物质空间破坏与环境恶化 |
4.1.2.1 物质空间破坏 |
4.1.2.2 生活环境恶化 |
4.1.3 经济维度:经济衰退与去工业化灾难 |
4.1.3.1 经济持续衰退 |
4.1.3.2 去工业化的灾难影响 |
4.1.4 综合结果:安全丧失与不公平的动乱 |
4.1.4.1 秩序与疏解导致安全隐患 |
4.1.4.2 社会不公平引发大规模动乱 |
4.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后现代规划理论复苏框架评述 |
4.2.1 人本主义的城市多样性 |
4.2.1.1 雅各布斯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1.2 其他多样性拥护者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2 延续历史的城市文脉主义 |
4.2.2.1 英国城镇景观运动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2.2 美国文脉主义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3 批判无序蔓延的中心区回归 |
4.2.3.1 对无序蔓延的批判 |
4.2.3.2 重归中心区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4 追求社会公正的公众参与 |
4.2.4.1 土地利用方式非公正的背后机制 |
4.2.4.2 公众参与成为解决途径 |
4.2.5 后现代规划理论下的复苏框架与“非全面应用”机制 |
4.2.5.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框架 |
4.2.5.2 后现代规划理论的“非全面应用”:侧重经济维度的中央游憩区 |
4.3 基于非全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实践 |
4.3.1 侧重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混合复苏 |
4.3.1.1 居住功能的局部恢复及其混合复苏 |
4.3.1.2 办公引领的功能混合及社会维度关注尝试 |
4.3.1.3 商业模式转变及大规模建设 |
4.3.1.4 文化休闲的功能与规模多维度复苏 |
4.3.1.5 公共空间的经济维度转向及空间环境营造 |
4.3.2 基于涓滴模式的时空混合复苏模式 |
4.3.2.1 涓滴网络的空间模式 |
4.3.2.2 涓滴渗透的时间模式 |
4.3.3 应对弹性合作的实施管理体系 |
4.3.3.1 规划体系改革:弹性与约束并存 |
4.3.3.2 更新政策转变:由集权转向合作 |
4.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
第5章 “可持续全面提升”的衍化阶段(1990s至今) |
5.1 活力营造表面下的不可持续隐忧 |
5.1.1 社会维度:绅士化、私有化及社区关注不足 |
5.1.1.1 多维绅士化与空间同质化 |
5.1.1.2 空间私有化与阴影效应 |
5.1.1.3 缺乏对社区与弱势群体关注 |
5.1.2 环境维度:忽视公共环境与公交一体化建设 |
5.1.2.1 公共环境影响 |
5.1.2.2 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不足 |
5.1.3 经济维度:“人口-商业-办公”裹挟式外迁现象加剧 |
5.1.3.1 人口持续郊区化 |
5.1.3.2 零售购物郊区化 |
5.1.3.3 办公就业郊区化 |
5.2 可持续更新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拓展衍化 |
5.2.1 可持续发展对土地利用体系的创新需求 |
5.2.2 可持续更新三种分支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衍化 |
5.2.2.1 物质空间设计 |
5.2.2.2 城市发展行为改良 |
5.2.2.3 复杂系统提升 |
5.2.3 可持续更新理论下的衍化趋势与“耦合应用”机制 |
5.2.3.1 可持续更新理论影响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衍化趋势 |
5.2.3.2 可持续更新理论的“耦合应用”:多维度并重的中央活力区 |
5.3 基于耦合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衍化实践 |
5.3.1 迈向可持续的功能要素混合衍化 |
5.3.1.1 居住功能提升及其混合维度衍化 |
5.3.1.2 办公功能的产业结构升级及社会包容效应 |
5.3.1.3 商业功能的中心区地位强调及模式的再度转变 |
5.3.1.4 文化休闲功能的社会效应显现 |
5.3.1.5 公共空间社会属性的回归 |
5.3.1.6 生态环境维度提升及其混合衍化 |
5.3.2 基于全面提升的时空混合衍化模式 |
5.3.2.1 整体可持续的空间模式 |
5.3.2.2 连续可持续的时间模式 |
5.3.3 协调多元需求的实施管理体系 |
5.3.3.1 规划体系改革:优化土地混合利用效果 |
5.3.3.2 更新政策优化:社会民主制度 |
5.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
第6章 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剖析 |
6.1 协同性: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特征 |
6.1.1 土地功能要素的双重化演变 |
6.1.1.1 功能混合逻辑的演变 |
6.1.1.2 可持续维度的提升 |
6.1.2 土地利用形式的应对性演变 |
6.1.2.1 空间模式双层级演变 |
6.1.2.2 时间模式三层面演进 |
6.1.3 土地利用权力的保障性演变 |
6.1.3.1 管理维度的两极拓展 |
6.1.3.2 政策权力的多元民主化演变 |
6.1.4 “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 |
6.2 三角制: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机制 |
6.2.1 动力机制的演变历程 |
6.2.1.1 1990年代前市场的主动应对 |
6.2.1.2 1990年代后政策的全面促进 |
6.2.1.3 动力机制演变逻辑 |
6.2.2 动力机制实施逻辑 |
6.2.2.1 社会机制——应对“生产消费方式”是根本需求 |
6.2.2.2 市场机制——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是直接动力 |
6.2.2.3 政策机制——制定“立体全面政策”是切实保障 |
6.2.2.4 三者的相互制约关系 |
6.3 多面化: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本质 |
6.3.1 路径演变的内在逻辑 |
6.3.1.1 体现了实践中概念理解的演变:从物质空间技术到可持续场所氛围营造 |
6.3.1.2 体现了中心区本质属性的回归:“社会活力”集聚区的恢复与超越 |
6.3.1.3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提升:个体需求与共存需求的双重提升 |
6.3.2 路径演变的辩证性思考 |
6.3.2.1 重点即难点:协调的内容与过程 |
6.3.2.2 不是万能药:实践与理论缝隙的不断弥合,并不意味着理论效应实现的必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演变审视 |
7.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的分析框架 |
7.1.1 分析要素确立 |
7.1.2 分析对象界定 |
7.2 空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
7.2.1 空间模式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 |
7.2.1.1 分析方法确立 |
7.2.1.2 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分析 |
7.2.1.3 小结 |
7.2.2 空间模式可持续维度演变趋势 |
7.2.2.1 多维度内容混合演变趋势分析 |
7.2.2.2 整体空间体系协同演变趋势 |
7.2.2.3 小结 |
7.3 时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
7.3.1 时间模式纵向延伸趋势 |
7.3.2 时间模式横向延展趋势 |
7.3.2.1 历史氛围特色延续 |
7.3.2.2 绿色可持续环境提升 |
7.4 权力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
7.4.1 功能混合逻辑控制灵活度演变趋势 |
7.4.1.1 用地分类标准弹性演变趋势 |
7.4.1.2 建筑物用途调整弹性演变趋势 |
7.4.1.3 小结 |
7.4.2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与形式演变趋势 |
7.4.2.1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演变趋势 |
7.4.2.2 可持续效应管治形式演变趋势 |
7.4.3 开发控制权力演变趋势 |
7.4.3.1 规划制定实施过程演变趋势 |
7.4.3.2 城市更新运作过程演变趋势 |
7.4.3.3 小结 |
7.5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问题、机制与改革建议 |
7.5.1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与问题总结 |
7.5.1.1 成效与问题的全面总结 |
7.5.1.2 成效与问题的分类总结 |
7.5.2 既有路径演变问题的内在机制 |
7.5.2.1 理念固化于“功能混合” |
7.5.2.2 实践固化于“局部地块” |
7.5.2.3 制度固化于“事前设计” |
7.5.3 既有路径优化改革建议 |
7.5.3.1 统一明确新时期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内涵,扭转“偏重经济维度”思维 |
7.5.3.2 结合城市双修政策,突破局部地块实践桎梏 |
7.5.3.3 建立保障良性演变的全历程调控制度体系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回顾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历程 |
8.1.1.1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前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
8.1.1.2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后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
8.1.2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
8.1.2.1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特征 |
8.1.2.2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机制 |
8.1.2.3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本质 |
8.1.3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南京路径演变审视 |
8.1.3.1 南京既有路径成效 |
8.1.3.2 南京既有路径问题 |
8.1.3.3 南京既有路径内在机制 |
8.2 主要创新点 |
8.2.1 创建了可持续更新综合审视框架 |
8.2.2 深化了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规律认知 |
8.2.3 审视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既有路径成效与问题 |
8.3 不足与展望 |
8.3.1 进一步深化演变规律认知 |
8.3.2 进一步全面审视我国路径 |
8.3.3 进一步提出改革政策措施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9)我国南部城市水环境特征解析与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和综合整治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外城市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研究进展 |
1.3 课题来源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概况及污染特征解析 |
2.1 我国南部地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降雨特征概况 |
2.1.3 人口经济概况 |
2.1.4 基础设施概况 |
2.1.5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分类 |
2.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现状 |
2.2.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资源现状 |
2.2.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质量现状 |
2.2.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污染物排放量 |
2.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解析 |
2.3.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河流污染时空特征 |
2.3.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内湖污染时空特征 |
2.3.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时空特征解析 |
2.4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关键因子识别和成因解析 |
2.4.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关键因子识别 |
2.4.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源解析 |
2.4.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问题诊断 |
2.5 本章小节 |
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 |
3.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编制方法 |
3.1.1 方案编制指导思想 |
3.1.2 方案目的及适用范围 |
3.1.3 方案编制原则与依据 |
3.1.4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目标的确定 |
3.1.5 方案编制的步骤与方法 |
3.2 城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和水环境目标的确定 |
3.3 城市水环境容量及污染物削减负荷分配 |
3.3.1 计算方法及分配模型的选取 |
3.3.2 水环境容量方法比选 |
3.3.3 污染物负荷削减分配模型比选 |
3.3.4 实际案例 |
3.4 城市水环境生态流量核算 |
3.4.1 生态流量核算方法选取原则 |
3.4.2 城市河流生态流量核算方法 |
3.4.3 实际案例 |
3.5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方案 |
3.5.1 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点源污染控制方案 |
3.5.2 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面源污染控制方案 |
3.5.3 城市水体水质改善与提升控制方案 |
3.5.4 城市节水方案 |
3.6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方案效益分析 |
3.6.1 经济效益分析 |
3.6.2 环境效益分析 |
3.6.3 实际案例 |
3.7 本章小节 |
4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 |
4.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编制方法 |
4.1.1 技术路线图编制目的 |
4.1.2 技术路线图编制原则与依据 |
4.1.3 技术路线图编制方法 |
4.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制定方法研究 |
4.2.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时间轴的确立 |
4.2.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需求和战略任务分析 |
4.2.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未来技术发展重点 |
4.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 |
4.4 本章小节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副导师简介 |
致谢 |
(10)西安老工业区更新策略研究 ——以幸福路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城市老工业区的相关概念 |
1.3.2 城市更新的相关概念 |
1.3.3 策略的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老工业区更新研究综述 |
2.1 老工业区更新相关理论综述 |
2.1.1 相关学科对老工业区更新的研究 |
2.1.2 国外老工业区更新的发展 |
2.1.3 国内老工业区更新的发展 |
2.2 老工业区更新的发展趋势 |
2.2.1 以区域空间重构为更新核心 |
2.2.2 追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
2.2.3 重视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 |
2.2.4 突出土地混合利用的更新优势 |
2.3 老工业区更新动力机制研究 |
2.3.1 城市外部影响因素 |
2.3.2 城市内在发展需求因素 |
2.4 老工业区更新的基本策略 |
2.4.1 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 |
2.4.2 重视社区空间的重构 |
2.4.3 强调历史文脉的传承 |
2.4.4 体现空间肌理的延续 |
2.4.5 更新改造模式的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安老工业区更新策略研究 |
3.1 西安老工业区现状概述 |
3.1.1 西安老工业区的发展历程 |
3.1.2 西安老工业区的现状分布 |
3.2 西安老工业区特点 |
3.2.1 西安老工业区选址特点 |
3.2.2 西安老工业区厂区布局特点 |
3.2.3 西安老工业区文化价值特点 |
3.3 西安老工业区更新动力机制 |
3.3.1 外在动力机制 |
3.3.2 内在动力机制 |
3.4 西安老工业区更新策略 |
3.4.1 更新目标 |
3.4.2 更新影响因子 |
3.4.3 分区管控 |
3.4.4 更新策略制定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安市幸福路老工业区现状及发展研究 |
4.1 西安市幸福路老工业区概况 |
4.1.1 幸福路老工业区位置及范围 |
4.1.2 幸福路老工业区的发展历史 |
4.2 更新机遇的把握 |
4.2.1 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
4.2.2 西安市“十三五”规划 |
4.2.3 西安市公园城市建设 |
4.2.4 产业发展需求 |
4.2.5 区域上位规划引导 |
4.3 西安市幸福路老工业区现状问题梳理 |
4.3.1 现状情况概述 |
4.3.2 现状存在的问题 |
4.3.3 区域现状的特殊性 |
4.4 本章小结 |
5 西安幸福路老工业区更新策略研究 |
5.1 西安市幸福路地区的更新目标 |
5.2 更新影响因子研究 |
5.2.1 用地适应性评价 |
5.2.2 土地使用性质评价 |
5.2.3 土地开发强度评价 |
5.2.4 建筑质量评价 |
5.2.5 评价模型建立 |
5.3 西安幸福路老工业区更新分区管控原则 |
5.3.1 更新区域划分研究 |
5.3.2 三类区域基本更新原则 |
5.4 幸福路老工业区更新策略 |
5.4.1 基于基础用地空间调整的策略 |
5.4.2 基于产业优化升级的策略 |
5.4.3 基于提升环境品质的策略 |
5.4.4 基于塑造文化精神的策略 |
5.4.5 对于开发模式和组织构成的选择 |
5.5 幸福路老工业区更新策略应用 |
5.5.1 保留区域更新策略应用 |
5.5.2 限制改造区域更新策略应用 |
5.5.3 适宜改造区域更新策略应用 |
5.6 更新保障机制 |
5.6.1 政府科学决策 |
5.6.2 加强组织领导 |
5.6.3 公私利益平衡 |
5.6.4 创新规划管理 |
5.6.5 加强公众参与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研究生在读期间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图目录 |
2 表目录 |
四、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建设中拆迁安置的思路及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D]. 边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2]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西安甘家寨片区更新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 寇德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上海市黄浦区旧区拆迁补偿问题与对策研究[D]. 祝沁.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3)
- [4]丰润区棚户区改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张一萍. 燕山大学, 2020(06)
- [5]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规划研究[D]. 陈世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永庆坊一期和泮塘五约街区微改造研究对比[D]. 蔡卫莹.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棚户区改造中空间设计、实施策略及调适优化研究 ——以霸州市老城棚户区为例[D]. 杨子烨.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8]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D]. 陈阳. 东南大学, 2020(02)
- [9]我国南部城市水环境特征解析与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D]. 刘学.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10]西安老工业区更新策略研究 ——以幸福路地区为例[D]. 朱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