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混凝剂混凝效果的评价方法及最佳添加量

高分子混凝剂混凝效果的评价方法及最佳添加量

一、高分子凝聚剂凝聚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最佳添加量(论文文献综述)

杨玮,曹欢,张凯,李明寅,李军红[1](2019)在《新疆某铜锌矿选矿废水回用对浮选指标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新疆某铜锌矿选矿废水开展了水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选矿废水经40g/t凝聚剂PAC、2g/t絮凝剂CH2710及250g/t沉淀剂硫化钠混凝沉淀后,作为浮选回水进行浮选闭路全流程试验,铜、锌精矿品位及回收率较选矿废水未处理直接回用都有所提高,与利用新鲜水时的选矿指标相近。生产实践也表明,选矿废水处理后回用未对铜、锌精矿品位及回收率产生不利影响,而有利于锌精矿回收率的提高及铜精矿中锌含量的降低,同时还能节约部分浮选药剂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江振林[2](2017)在《聚酯纤维及织物的阻燃与抗熔滴改性》文中研究指明聚酯纤维由于良好的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可纺性和低成本,在服用和装饰用等领域应用广泛。但聚酯纤维本身易燃,燃烧容易产生熔滴的特点,限制了在装饰用纺织品领域的应用,尤其是作为高层建筑和密闭环境中使用的装饰用纺织品。主链型磷系阻燃剂是目前阻燃聚酯纤维应用最为广泛的阻燃剂,通过磷系阻燃剂的氧化燃烧,加速聚酯熔滴的产生,带走燃烧热量实现聚酯的阻燃改性,但无法避免熔滴和有毒烟气的产生,在密闭环境中使用对人体安全性的危害大。因此,本文从聚酯的阻燃和抗熔滴改性出发,基于聚酯燃烧机制和抗熔滴改性机理,通过选用高成炭的侧链型含磷阻燃剂,并配合无机溶胶的可交联特性,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实现聚酯的阻燃和抗熔滴改性。针对聚酯表面活性低的问题,结合表面涂覆整理方法具有抗熔滴改性的优势,采用具有柔性链段的聚硅氧烷溶胶和富含磷的植酸阻燃剂为涂覆整理液,以浸渍涂覆整理的工艺,在聚酯织物表面形成柔性聚硅氧烷/植酸/柔性聚硅氧烷的三层功能涂覆结构,实现聚酯织物阻燃和抗熔滴改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在侧链型含磷阻燃剂[(6-氧代-6H-二苯并[c,e][1,2]氧磷杂己环-6-基)甲基]丁二酸(DDP)高效成炭的阻燃特性基础上,对DDP进行端羟基化改性,进一步提高阻燃剂的耐热稳定性。傅里叶红外变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光谱(NMR)结果表明,DDP与乙二醇(EG)发生酯化反应生成[(6-氧代-6H-二苯并[c,e][1,2]氧磷杂己环-6-基)甲基]丁二酸二羟基乙酯(DDP-EG)。热失重分析(TGA)和动态热稳定性分析表明DDP的起始分解温度为269℃,分解温度低于聚酯聚合温度,热稳定性差,难以直接用于聚酯聚合反应。DDP-EG的起始分解温度为290℃,且在氮气气氛中,经300℃保温处理150 min质量残留为85.3%,热稳定性好,满足聚酯聚合温度要求;但DDP-EG在空气中热稳定性较差,经300℃保温处理150 min质量残留为62.1%。因此DDP-EG高温易氧化降解,在共聚酯制备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氧气的引入导致DDP-EG的降解。采用共聚改性的方法,以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为原料,经打浆、酯化,在酯化后添加阻燃剂DDP-EG,再经缩聚反应,制备得到侧链型含磷共聚酯(PETP)。通过DDP-EG的添加工艺与添加量对共聚工艺的影响分析,说明酯化后添加DDP-EG阻燃剂,降低了DDP-EG的高温降解,改善了PETP的品质。DDP-EG作为具有大空间位阻的侧链型含磷阻燃剂,使聚合变得困难;随着DDP-EG添加量增加,达到相同出料功率缩聚时间延长,导致高含量DDP-EG聚合困难。DDP-EG相对于PTA的最佳添加量为5 mol%,此时PETP共聚酯磷含量为7910 ppm。PETP的1H NMR结果说明DDP-EG以共聚形式进入到聚酯大分子链中。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说明DDP-EG增加了PETP的无定型区,增大链段运动的自由体积,从而降低了共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抑制了聚酯PET的结晶。TGA表明高成炭阻燃基团的加入,增加了共聚酯的起始分解温度和最大降解速度。燃烧行为说明了PETP中磷含量越高,其阻燃性能越好,在DDP-EG最佳添加量时,PETP的极限氧指数(LOI)为32.4%,垂直燃烧测试(VFT)仍具有熔滴,阻燃等级为V-2级。拉曼光谱分析得知DDP-EG提高了PETP的残炭量和炭层的有序程度。侧链型含磷共聚酯PETP和主链型含磷共聚酯CEPPA-PET的加速水解和高温氧化实验结果表明,PETP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在80℃经300 h加速水解,磷含量和特性粘度保持在95%以上,且高温氧化降解性能也比CEPPA-PET具有更好的稳定性。通过分析碱性硅溶胶、氢氧化铝溶胶、氢氧化镁溶胶和酸性硅溶胶四种无机溶胶的热稳定性和添加工艺对PETP的特性粘度和阻燃性能影响,碱性硅溶胶持续交联温度太高(大于700℃,高于聚酯燃烧温度),而氢氧化铝溶胶分解温度较低(低于200℃,大于聚酯加工温度),因此难以用于聚酯抗熔滴改性。氢氧化镁溶胶和酸性硅溶胶在400500℃之间具有持续交联特性,但氢氧化镁溶胶催化聚酯降解,导致共混添加后PETP特性粘度大幅度降低,难以满足纺丝要求。酸性硅溶胶不仅具有持续交联结构,同时在聚酯聚合加工温度下惰性,适合聚酯共聚添加。酸性SiO2溶胶由于网状结构的存在,增大熔体粘度,导致相同出料功率,缩聚时间缩短,共聚酯分子量降低。热性能分析得到,酸性SiO2溶胶提高了PETP的结晶性能,降低PETP的分解速率,提高残炭。燃烧行为和阻燃机理分析得到,在酸性SiO2溶胶添加量为3.0wt%,PETP-3Si共聚酯的LOI为34.8%,燃烧过程熔滴大幅降低,UL-94为V-0。酸性SiO2溶胶在400500℃温度下,Si-OH以及线性Si-O转化为Si-O-Si交联网络结构,改善PETP的抗熔滴效果,降低了热释放和烟气释放。酸性SiO2溶胶提高了PETP-Si表面炭层的致密性和稳定性。PETP主要的裂解产物为乙醛、苯、联苯、苯甲酸、乙酰基苯甲酸以及它们的衍生物,酸性SiO2溶胶有效的避免PETP-Si自由基降解过程,减少了苯以及联苯类的生成。采用熔融纺丝的方法,对制备的PETP、PETP-Si的可纺性进行研究,表征其机械性能和阻燃性能,结果表明PETP和PETP-Si满足纺丝要求,经3.5倍牵伸后,纤维断裂强度为1.5 cN/dtex到3.0 cN/dtex。PETP纤维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LOI为31.9%,仍产生熔滴;而PETP-Si纤维阻燃性能优异,熔滴得到明显改善,LOI为34.1%,且燃烧过程中烟气产生少。最后利用端羟基硅油的柔性链段对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的溶胶进行柔软性改性,同时以柔性聚硅氧烷溶胶(SSP)和含磷植酸溶液(PA)为浸渍整理液,采用浸渍涂覆整理工艺,在聚酯织物上构建柔性聚硅氧烷/植酸/柔性聚硅氧烷(SSP/PA/SSP)的三层功能涂覆层结构,实现聚酯织物阻燃和抗熔滴改性。涂覆织物表面形貌结构表明,SSP主要吸附固定在聚酯织物纤维表面,而PA主要吸附固定在SSP涂层表面,因此织物组织结构上的大孔道并未堵塞。涂覆织物的降解和燃烧行为说明SSP具有表面覆盖隔绝作用,降低了涂覆织物的热降解速率,提高残炭;在PA浸渍时间为20 min时,涂覆织物的LOI为31.4%,燃烧无熔滴,阻燃和抗熔滴性能优异;微型量热测试分析表明涂覆整理层降低了热释放速率和烟气释放,其最大热释放速率(pkHRR)和总烟气释放量(TSR)相对于纯聚酯织物分别降低了65%和72%。阻燃机理分析表明,PA催化聚酯织物高温成炭,并且捕捉SSP和聚酯织物降解产生的活性自由基,提高了SSP的高温稳定性,降低了聚酯的燃烧速率;SSP高温裂解产生的环状不燃成分(D3,D4,D5,D6以及POSS)和二氧化硅结构,覆盖在聚酯织物表面,起到表面隔绝作用,抑制聚酯织物的降解。通过浸渍涂覆整理工艺,对PETP织物和PETP-Si织物进行抗熔滴改性,由于PETP和PETP-Si的共聚酯织物中含有侧链型含磷阻燃剂作为自由基吸收剂,因此不需要进行PA的涂覆,PETP和PETP-Si织物经SSP涂覆就能满足阻燃和抗熔滴的要求。

左明明[3](2015)在《可控制释放过硫酸铵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控制缓慢或定时释放的微胶囊制备与释放技术在药物传递、催化剂、破胶剂、相变材料、水处理剂、缓蚀剂、农药、粘合剂、自修复材料等工业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理论及实际应用价值。本论文以水溶性过硫酸铵为芯材,以制备可控制缓慢或定时释放的过硫酸铵微胶囊为目标(该微胶囊可作为石油开采的破胶剂),研究其形成及控释机理。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以固体过硫酸铵颗粒为芯材,聚吡咯为壳材,通过原位聚合法成功制备了可控制缓慢释放型的过硫酸铵微胶囊。通过一系列的表征手段(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光学显微镜(O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多晶衍射(XRD)、热重分析仪及电导率仪(TGA)等)考察了微胶囊的内部及表面形态、壳厚、分散性、化学组成、热稳定性和控释性能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过硫酸铵微胶囊的形成及控释机理。研究了微胶囊的储存稳定性,结果表明:微胶囊在室温下储存6个月后依然能够很好地分散在水体系中,并且尺寸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说明本方法适合制备可长时间储存的微胶囊。研究了微胶囊壳厚及壳组成对微胶囊在水体系中释放性能的影响,此外还研究了温度对微胶囊释放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胶囊的释放时间长短可通过调节壳材的厚度或壳材中甘油单体的浓度或温度进行调控。(2)以固体过硫酸铵颗粒为芯材,P(St-co-MMA)共聚物为壳,通过蒸发-分散-聚合法成功制备了可控制定时释放型的过硫酸铵微胶囊。微胶囊的平均尺寸在10~16μm左右,微胶囊的壳外表面覆盖着一层纳米粒子(50~100nm),并且是高度致密的。研究了微胶囊的储存稳定性,结果表明:微胶囊在室温中储存5个月后,其形态、分散性及控释性能基本没有发生变化,说明该方法制备的微胶囊同样具有较好的储存稳定性,其满足了工业化应用的基本要求。研究了微胶囊在不同的温度、pH值、NaCl浓度条件下的释放性能,研究发现微胶囊中的芯材过硫酸铵是定时从微胶囊中突释出来,并且其起始释放的时间可通过调节温度和NaCl浓度进行调控。此外,通过蒸发-分散-聚合法同样成功制备了可控制定时释放的亚硝酸钠微胶囊,此结果说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为制备其它类型的微胶囊提供了理论指导。(3)以过硫酸铵乳液为芯材、P(MMA-co-AA)共聚物为壳,在蒸发-分散-聚合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乳化-蒸发-聚合法制备过硫酸铵微胶囊。通过一系列的表征手段证实该方法同样可制备具有定时释放功能的过硫酸铵微胶囊,并提出了微胶囊的形成机理。在水体系中研究了微胶囊的控释性能,结果表明:微胶囊中的芯材能在8-32小时内的某个时间段内定时从微胶囊中释放出来,并且其起始释放时间除了可通过调节水体系的温度和NaCl浓度外,还可以通过调节水体系的pH值及微胶囊的壳厚进行调控。通过OM和FE-SEM表征手段观测了微胶囊完整的释放过程。结果表明:微胶囊的尺寸随着微胶囊在热水体系中存放时间的延长逐渐溶胀变大,微胶囊的壳厚也随之逐渐变薄,当壳材的溶胀度超过一定限度后,壳材破裂,此时微胶囊中的芯材从微胶囊中定时释放出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微胶囊的控释机理。(4)先对水溶性的过硫酸铵颗粒进行疏水性修饰,接着以疏水性修饰后的过硫酸铵颗粒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法成功合成了PMM/Ppy复合壳型的微胶囊。研究了油酸和硅烷偶联剂两种材料分别通过物理和化学修饰的方法对过硫酸铵颗粒表面进行疏水性修饰,结果表明:过硫酸铵经上述两种材料修饰后,其疏水性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其中经硅烷偶联剂修饰后的过硫酸铵,其疏水性较油酸修饰后的过硫酸铵要好。通过比较两种修饰后的过硫酸铵在水中的溶解性,分别提出了硅烷偶联剂和油酸与过硫酸铵的反应机理。通过FE-SEM、FTIR、XRD、TGA等表征手段对微胶囊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过硫酸铵被PMMA和Ppy两种聚合物交替包裹,成功制备了单层PMMA/PPy复合壳型微胶囊,并且过硫酸铵在实现微胶囊后,其性质与上述方法制备的微胶囊一样,同样没有发生变化。在不同的温度、pH值、剪切力的条件下考察了复合壳型微胶囊的控释性能,结果表明:本方法制备的微胶囊同样具有定时突释功能,并且其释放性能只受温度的影响,而不受pH值、剪切力的影响。

覃善丽[4](2014)在《改性钙基膨润土协同卤锑阻燃剂阻燃高密度聚乙烯的研究》文中认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是一种结晶度高、非极性的热塑性树脂,因其来源丰富、性能优良,在电缆、管道、汽车制造等领域获得广泛使用。但HDPE为易燃材料,其燃烧时发烟量大、熔融滴落严重,具有潜在的火灾风险。因此,为减少火灾的危险,拓宽HDPE的应用范围,对HDPE进行阻燃、抑烟、防熔融滴落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了碱性钙基膨润土(Ca-MMT)和有机化改性钙基膨润土(OMMT)分别与卤锑阻燃剂复配阻燃HDPE的效果,通过测试HDPE阻燃复合材料的氧指数、水平垂直燃烧等级、弯曲强度、拉伸强度、缺口抗冲击强度以及热稳定性能,考察了改性钙基膨润土与卤锑阻燃剂的协同阻燃能力。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单独使用卤锑复合阻燃剂阻燃HDPE,当十溴二苯乙烷(DBDPE)和Sb203用量分别为18份和6份时,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最佳,但卤锑阻燃剂存在成本高、发烟量大和产生熔融滴落的缺点。在此基础上,考察碱性钙基膨润土用量和阴离子交换容量对HDPE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a-MMT用量增大复合阻燃材料氧指数增大,添加4份时,氧指数可以达32.51%,较单独添加卤锑阻燃剂高出4.41%,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相对较高,而且发烟量少,熔融滴落情况得到改善。随着Ca-MMT阴离子交换容量的增大,复合阻燃材料的阻燃性能下降,Ca-MMT阴离子交换容量为1.5时,材料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热稳定等综合性能最好,发烟量少且无熔融滴落现象。研究了硅烷偶联剂改性钙基膨润土用量对HDPE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硅烷偶联剂改性膨润土的加入,使卤锑复合阻燃HDPE材料的氧指数略有降低,但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大大提高,材料的发烟量得以抑制,且熔融滴落情况得以改善。添加4份硅烷偶联剂改性膨润土,复合材料氧指数达27.3%,材料综合性能最好。采用硅烷偶联剂改性膨润土部分替代Sb203复合阻燃HDPE,皂够大大减少了Sb203和DBDPE的用量,不仅节约了成本,还能保持较高的阻燃性能,氧指数为27.21%,仅比卤锑阻燃HDPE降低0.89%,而且抑烟,抑制滴落效果明显,材料力学性能有效提高,热失重率最低。硅烷偶联剂改性膨润土部分替代DBDPE/Sb2O3复合阻燃剂阻燃HDPE,重点是保持阻燃粉料添加总量不变,探究了硅烷偶联剂改性膨润土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证明硅烷偶联剂改性膨润土不仅可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还提高了材料的热稳定性。最后对比研究了碱性钙基膨润土、硅烷偶联剂改性膨润土、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膨润土及硬脂酸改性膨润土四种不同阻燃剂协同卤锑阻燃剂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碱性钙基膨润土的协同阻燃效果最好,氧指数远高于其他复配试样且失重率最低。

胡琴[5](2012)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赤泥沉降用聚丙烯酰胺型絮凝剂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制备均匀稳定、性能优良的微乳液型赤泥沉降用絮凝剂,本文将冶金、有机高分子合成等领域知识联系起来,在总结和分析现有高分子絮凝剂研究基础上,对聚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合成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对微乳液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检测微乳液电导率,观察外观、丁达尔现象等方法,研究各种烷烃、乳化体系及单体水相对AM微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得到Isopar M/Span80-Tween60/AM/H2O最优匹配微乳液体系,确定了体系最优HLB为8-8.5,最小乳化剂用量为18.52wt.%,最佳单体水溶液浓度为50wt.%,最大水相加入量为22.22wt.%,最佳油水比2.67。研究了微乳液PAM的合成工艺。采用单因素变量法研究了引发体系、引发剂用量、聚合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助剂等因素对AM反相微乳液聚合速率、最终转化率及产物相对分子量的影响,确定优化聚合条件为:在恒温通氮气条件下采用水溶性偶氮引发剂V50、引发剂用量为单体0.3wt.%、金属离子络合剂EDTA添加量为单体0.2wt.%、聚合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5h。在此优化聚合条件下,得到PAM反相微乳液固含10.68%、转化率96.10%、电导率0.023μS·cm-1,聚合物相对分子量352万,微乳液均匀稳定,长期放置不分层。研究了微乳液体系PAM水解及性能。通过对产物特性黏度、赤泥絮凝性能的测定及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PAM反相微乳液的前水解工艺。结果表明,NaOH作水解剂时,可制得水解度最高为20%的稳定反相微乳液聚合物。水解度超过20%,体系不再为微乳液性状,而成为类似凝胶的固体状,无流动性。水解后产物HPAM较未水解PAM的特性黏度有所增加,赤泥沉降絮凝性能明显得到改善。随水解度提高,HPAM红外光谱图中羧酸根基团特征吸收峰强度增大。

吴水良[6](2012)在《受阻胺协效膨胀型阻燃聚丙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丙烯(PP)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而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但其容易燃烧且易形成熔滴从而导致火焰传播。膨胀型阻燃剂(IFR)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环境友好型无卤阻燃剂。因为低烟、无毒且抗熔滴等优势,其已成为阻燃研究领域的热门,大有取代传统卤系阻燃剂之势。然而,它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耐水性和与聚合物相容性差,阻燃效率相对较低导致添加量较高等,严重地恶化了PP的其它性能,如光稳和力学性能等。本文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膨胀型阻燃剂和N-取代烷氧基受阻胺类阻燃剂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了提高膨胀型阻燃剂阻燃功效的同时改善阻燃PP的综合性能,本文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多功能阻燃协效剂—含硅型N-取代烷氧基受阻胺并将其应用于膨胀型阻燃PP,探讨了其阻燃协效机理和增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对该体系的影响。本文归纳起来主要分以下三部分:一、本文以三聚氯氰、带羟基的反应型N-取代烷氧基受阻胺和带氨基的硅烷偶联剂等为原料,通过三聚氯氰可控的氯取代反应和硅烷偶联剂的凝胶反应,分三步合成了新型阻燃协效剂—含硅型N-取代烷氧基受阻胺(Si-NORs)并对其进行了FTIR、X光电子能谱(XPS)和TGA的表征。TGA测试结果表明该协效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成炭性,5wt%的分解温度为255.19℃,在800℃下残炭量为20.7wt%。此外,由于硅烷偶联剂的凝胶,Si-NORs热分解过程中失重明显变缓。二、本文将Si-NORs应用于传统膨胀型阻燃PP并对其阻燃性能、光稳性能、热性能、力学性能、相容性和炭层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25wt%的IFR和1wt%的Si-NORs后,膨胀型阻燃PP的LOI提升为32且能通过V-0等级,其光稳性能、热性能、力学性能、相容性和炭层表面结构也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推测Si-NORs分解产生的自由基捕捉剂能在气相和凝聚相上抑制PP的燃烧。此外,Si-NORs热分解产生的Si-O-C和Si-C交联结构还能进一步提升膨胀炭层的热稳定性和阻隔功效。三、本文还研究了增容剂PP-g-MAH对Si-NORs协效的膨胀型阻燃PP体系阻燃性能、光稳性能、热性能、力学性能和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冲击性能外,添加PP-g-MAH后可以不同程度地进一步改善膨胀型阻燃PP的上述性能,但添加量应控制在5wt%以内。

高长永[7](2011)在《絮凝—离心—微滤技术处理大豆乳清制取蛋白及其性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豆乳清是生产大豆分离蛋白的废弃物,其生物化学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值是我国废水排放标准的10倍。每年我国排放的大豆乳清量约为2亿m3,这些乳清直接排放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严重污染环境。本研究针对社会公益要求和生产企业需要,对大豆乳清处理提取乳清蛋白的技术及其性质做了深入研究。大豆乳清的预处理实验研究表明,采用3000×g,15min的离心方法预处理大豆乳清是行之有效的,可以获得成分稳定的乳清,其蛋白质含量为1.431±0.090 g/L,灰分含量为4.00±0.07 g/L。絮凝-离心法沉降大豆乳清蛋白实验中,通过对比14种絮凝剂对乳清蛋白的絮凝率、絮凝组分的选择效果,选出了絮凝剂LT,它对蛋白质絮凝率为90%;以及可选择性絮凝脂肪氧化酶和β-淀粉酶的絮凝剂LL。为了确定这两种絮凝剂的复配可行性,研究了复合絮凝剂LT-LL对乳清蛋白的絮凝效果,实验表明复配絮凝剂的蛋白絮凝率为50%左右,与絮凝剂LT的蛋白絮凝率相比显着降低,故两者不具有复配性。对单一絮凝剂LT絮凝乳清蛋白的絮凝条件的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表明,絮凝剂LT的最佳絮凝条件为:体系pH 3.0,絮凝剂添加量为2.5 g/L,体系温度为25℃。经3000×g,15 min离心后,蛋白质去除率为93.86%。絮凝-微滤法分离浓缩乳清蛋白中,研究了11种絮凝剂对蛋白质凝集体粒径的影响,选出了絮凝剂LT和絮凝剂LX,它们分别将凝聚体粒度由109 nm提高至436和443 nm。絮凝剂LX絮凝条件的研究表明,其最佳的絮凝pH范围为7-8,与乳清原始pH 4.5显着差异。絮凝剂LT添加量与乳清蛋白凝聚体粒径提高程度的研究表明,最佳添加量为0.02 g/L,此时凝聚体粒度为436 nm。絮凝蛋白的微滤实验结果表明,膜分离最佳工艺条件为体系温度控制在40-50℃之间,压力为0.2 MPa,操作时间控制在70 min以内时,膜可保持较高的膜渗透通量,较低的透过液蛋白质浓度的状态。此时的膜渗透通量为319.83 L/(m2·h),透过液蛋白质浓度为6.21 mg/L。最后,研究了絮凝-微滤分离的乳清蛋白的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pH 3附近溶解度较好,为8.6%。其热变性温度为84.74℃。灰分含量为86.01±0.52%。脱盐方法的研究表明:与超滤法相比,透析脱盐法更适合应用于大豆乳清蛋白的脱盐中。本研究的絮凝-离心法和絮凝-超滤法均能有效分离制取乳清蛋白,为大豆乳清废液及其他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方法依据。

顾德平[8](1985)在《纯碱除镁》文中提出 纯碱作为重要的工业用碱,不但广泛用于一般工业产品的生产,还大量作为精细化工产品的原料。但由于制造过程中从食盐原料带来少量的镁等杂质(如国产工业级纯碱一般含镁都大于1OOppm),如不经处理,就会混入产品中形成水不溶解物,使该产品的的水溶液呈浑浊而影响其质量和使用。有关试剂、电子等行业的精细产品就要求纯碱中镁的含量必须低至百万分之几。由于镁在纯碱水溶液中沉淀效果较差,因而仅靠一般的溶解过滤是达不到要求的。在PH

二、高分子凝聚剂凝聚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最佳添加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分子凝聚剂凝聚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最佳添加量(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某铜锌矿选矿废水回用对浮选指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选矿废水特性及处理工艺
    1.1 选矿废水特性
    1.2 选矿废水处理工艺
2 试验研究
    2.1 试验方法
        2.1.1 废水处理方法
        2.1.2 回用废水浮选方法
    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2.1 凝聚剂PAC用量试验
        2.2.2 絮凝剂CH2710用量试验
        2.2.3 硫化钠用量试验
        2.2.4 硫化钠添加地点试验
        2.2.5 浮选闭路试验
3 生产实践
4 结论

(2)聚酯纤维及织物的阻燃与抗熔滴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1.1 引言
    1.2 聚酯纤维的概述
        1.2.1 聚酯纤维的结构特性
        1.2.2 聚酯纤维的应用特性
        1.2.3 聚酯纤维的热降解特性
        1.2.4 聚酯纤维的燃烧特性
    1.3 聚酯纤维的阻燃改性研究
        1.3.1 聚酯的阻燃机理
        1.3.1.1 阻隔炭层保护机理
        1.3.1.2 活性自由基捕捉机理
        1.3.1.3 气体稀释机理
        1.3.1.4 热量吸收机理
        1.3.2 聚酯用阻燃剂
        1.3.3 聚酯纤维阻燃改性方法
    1.4 聚酯纤维的抗熔滴改性研究
        1.4.1 共混法抗熔滴改性
        1.4.2 共聚法抗熔滴改性
        1.4.3 后整理抗熔滴改性
        1.4.4 纤维混纺抗熔滴改性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侧链型含磷共聚酯的制备及其性能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设备
        2.1.3 样品制备
        2.1.3.1 侧链型含磷阻燃剂的端羟基化改性
        2.1.3.2 侧链型含磷共聚酯的制备
        2.1.4 测试与表征方法
        2.1.4.1 阻燃剂的红外测试
        2.1.4.2 共聚酯的特性粘度测试
        2.1.4.3 共聚酯的核磁共振测试
        2.1.4.4 共聚酯的磷元素测试
        2.1.4.5 共聚酯的熔融和结晶性能测试
        2.1.4.6 共聚酯的热稳定性测试
        2.1.4.7 共聚酯的阻燃性能测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侧链型含磷阻燃剂的端羟基化改性与表征
        2.2.1.1 端羟基侧链型含磷阻燃剂的结构表征
        2.2.1.2 端羟基侧链型含磷阻燃剂的热稳定性能表征
        2.2.2 侧链型含磷共聚酯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2.2.2.1 侧链型含磷共聚酯的结构表征
        2.2.2.2 侧链型含磷共聚酯的熔融结晶行为
        2.2.2.3 侧链型含磷共聚酯的热稳定性
        2.2.2.4 侧链型含磷共聚酯的燃烧行为
        2.2.3 侧链型含磷共聚酯的阻燃机理
        2.2.3.1 改性阻燃剂对成炭性影响
        2.2.3.2 改性阻燃剂对炭层结构影响
        2.2.4 侧链型含磷共聚酯的热稳定性
        2.2.4.1 侧链型含磷共聚酯的耐水解稳定性
        2.2.4.2 侧链型含磷共聚酯的耐氧化降解稳定性
    2.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侧链型含磷共聚酯及纤维的抗熔滴改性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仪器
        3.1.3 样品制备
        3.1.3.1 硅溶胶的制备
        3.1.3.2 纳米氢氧化镁溶胶的制备
        3.1.3.3 硅溶胶-侧链型含磷共聚酯的制备
        3.1.3.4 切片的预结晶和干燥
        3.1.3.5 共聚酯纤维的制备
        3.1.4 测试与表征
        3.1.4.1 特性粘度测试
        3.1.4.2 熔融和结晶性能测试
        3.1.4.3 热稳定性测试
        3.1.4.4 阻燃性能测试
        3.1.4.5 扫描电镜测试
        3.1.4.6 拉曼测试
        3.1.4.7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3.1.4.8 炭层红外测试
        3.1.4.9 纤度测试
        3.1.4.10 纤维力学强度测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无机溶胶的筛选
        3.2.2 无机溶胶的表面修饰
        3.2.3 无机溶胶添加工艺对共聚酯的影响
        3.2.4 硅溶胶-侧链型含磷共聚酯的熔融和结晶性能
        3.2.5 硅溶胶-侧链型含磷共聚酯的热稳定性分析
        3.2.6 硅溶胶-侧链型含磷共聚酯的阻燃性能
        3.2.6.1 极限氧指数和UL-94 垂直燃烧
        3.2.6.2 锥形量热测试
        3.2.7 硅溶胶-侧链型含磷共聚酯的阻燃抗熔滴机理探讨
        3.2.7.1 硅溶胶-侧链型含磷共聚酯的同步热分析测试
        3.2.7.2 硅溶胶-侧链型含磷共聚酯的XPS测试
        3.2.7.3 硅溶胶-侧链型含磷共聚酯的拉曼光谱测试
        3.2.7.4 硅溶胶-侧链型含磷共聚酯的残炭表面形貌结构
        3.2.7.5 硅溶胶-侧链型含磷共聚酯的残炭层化学结构表征
        3.2.7.6 硅溶胶-侧链型含磷共聚酯的裂解测试
        3.2.8 硅溶胶-侧链型含磷共聚酯纤维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3.2.8.1 硅溶胶-侧链型含磷共聚酯的力学性能
        3.2.8.2 硅溶胶-侧链型含磷共聚酯纤维的阻燃性能
        3.2.8.3 硅溶胶-侧链型含磷共聚酯纤维的燃烧行为
    3.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聚酯织物的阻燃与抗熔滴改性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1.3 样品制备
        4.1.3.1 聚硅氧烷溶胶的水解缩合工艺
        4.1.3.2 聚硅氧烷凝胶的固化
        4.1.3.3 柔性聚硅氧烷溶胶的制备
        4.1.3.4 聚酯织物表面涂覆工艺
        4.1.4 测试与表征方法
        4.1.4.1 傅里叶红外变化光谱表征
        4.1.4.2 热重稳定性表征
        4.1.4.3 磷含量测试
        4.1.4.4 阻燃性能测试
        4.1.4.5 表面形貌表征
        4.1.4.6 拉曼光谱表征
        4.1.4.7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表征
        4.1.4.8 锥形量热分析
        4.1.4.9 耐水洗稳定性测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聚酯织物的阻燃抗熔滴改性
        4.2.1.1 聚硅氧烷水解缩合工艺探讨
        4.2.1.2 柔性聚硅氧烷溶胶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4.2.1.3 涂覆工艺对聚酯织物的阻燃性能影响
        4.2.1.4 浸渍涂覆对聚酯织物的结构影响
        4.2.1.5 浸渍涂覆对聚酯织物的热稳定性能影响
        4.2.1.6 浸渍涂覆对织物的阻燃性能影响
        4.2.1.7 浸渍涂覆对聚酯织物的结构性能影响
        4.2.1.8 浸渍涂覆织物的抗熔滴阻燃机理研究
        4.2.1.9 浸渍涂覆织物的耐水洗稳定性能
        4.2.2 阻燃聚酯织物的抗熔滴改性
        4.2.2.1 阻燃聚酯织物的制备
        4.2.2.2 阻燃聚酯织物的涂覆性能研究
        4.2.2.3 涂覆整理阻燃聚酯织物的燃烧行为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结论
    5.2 展望
博士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可控制释放过硫酸铵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微胶囊技术
        1.1.1 微胶囊技术概述
        1.1.2 微胶囊制备方法
    1.2 微胶囊的释放原理及释放方式
        1.2.1 微胶囊释放原理
        1.2.2 微胶囊的释放方式
        1.2.3 影响微胶囊芯材释放的因素
    1.3 微胶囊技术在油田上的应用
    1.4 水力压裂简介
    1.5 压裂液概述
        1.5.1 压裂液种类
        1.5.2 压裂液性能要求
        1.5.3 压裂液发展现状
    1.6 水力压裂液添加剂
        1.6.1 增稠剂
        1.6.2 交联剂
        1.6.3 破胶剂
        1.6.4 其它添加剂
    1.7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7.1 论文研究内容
        1.7.2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原位聚合法制备可控制缓慢释放型的过硫酸铵微胶囊及其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试剂及药品
        2.2.2 过硫酸铵微胶囊的制备
        2.2.3 过硫酸铵微胶囊的表征
        2.2.4 微胶囊包裹率的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微胶囊包裹条件的选择和优化
        2.3.2 微胶囊组分的分析
        2.3.3 微胶囊释放性能的测定
        2.3.4 微胶囊的形成及释放机理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蒸发-分散-聚合法制备可控制定时释放型的过硫酸铵微胶囊及其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试剂及药品
        3.2.2 微胶囊的合成
        3.2.3 微胶囊的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微胶囊的形成机理
        3.3.2 微胶囊的形态及尺寸分布
        3.3.3 微胶囊的组分及热稳定性分析
        3.3.4 微胶囊的壳表面形貌分析
        3.3.5 微胶囊的控释性能
        3.3.6 微胶囊的储存稳定性
        3.3.7 亚硝酸钠微胶囊的制备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乳化-蒸发-聚合法制备可控制定时释放型的过硫酸铵微胶囊及其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试剂及药品
        4.2.2 微胶囊的合成
        4.2.3 微胶囊的表征
        4.2.4 微胶囊包裹率的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微胶囊的形成机理
        4.3.2 微胶囊的形态分析
        4.3.3 微胶囊的组分及热稳定性分析
        4.3.4 微胶囊的控释性能
        4.3.5 微胶囊的溶胀和突释机理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复合壳型可控制定时释放过硫酸铵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试剂及药品
        5.2.2 实验方法
        5.2.3 样品的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OA-modified APS和Silane-modified APS样品的表面形貌
        5.3.2 OA-modified APS和Silane-modified APS样品的改性机理
        5.3.3 OA-modified APS和Silane-modified APS样品的组分分析
        5.3.4 OA-modified APS和Silane-modified APS样品的疏水效果
        5.3.5 PMMA/Ppy复合壳型微胶囊的形成机理
        5.3.6 PMMA/Ppy复合壳型微胶囊的SEM表征
        5.3.7 PMMA/Ppy复合壳型微胶囊的FTIR表征
        5.3.8 PMMA/Ppy复合壳型微胶囊的XRD和TGA表征
        5.3.9 PMMA/Ppy复合壳型微胶囊的控释性能
    5.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全文总结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改性钙基膨润土协同卤锑阻燃剂阻燃高密度聚乙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阻燃剂的分类
        1.2.1 锑系阻燃剂
        1.2.2 卤系阻燃剂
        1.2.3 铝镁氢氧化物阻燃剂
        1.2.4 磷系阻燃剂
        1.2.5 磷-氮系膨胀型阻燃剂
        1.2.6 钼系阻燃剂
        1.2.7 硼酸盐阻燃剂
    1.3 卤锑阻燃剂的阻燃研究
    1.4 膨润土的改性及协同阻燃应用
        1.4.1 膨润土的改性
        1.4.2 改性膨润土的协同阻燃应用
    1.5 研究内容和意义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碱性钙基膨润土协同卤锑阻燃剂阻燃HDPE的研究
    2.1 碱性钙基膨润土的制备
        2.1.1 碱性钙基膨润土的制备
        2.1.2 阴离子交换容量的测定
    2.2 碱性钙基膨润土与卤锑阻燃剂复配阻燃HDPE实验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设备
        2.2.3 样品的制备
        2.2.4 实验性能表征和测试方法
        2.2.5 配方设计
    2.3 结果与讨论
        2.3.1 DBDPE/Sb_2O_3含量对HDPE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2.3.2 碱性钙基膨润土用量对HDPE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2.3.3 不同阴离子交换容量的碱性钙基膨润土对HDPE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2.4 本章结论
第三章 有机改性钙基膨润土协同卤锑阻燃剂阻燃HDPE的研究
    3.1 有机改性钙基膨润土的制备以及工艺条件探究
        3.1.1 硬脂酸改性膨润土的制备
        3.1.2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膨润土的制备
        3.1.3 硅烷偶联剂改性膨润土的制备
        3.1.4 硅烷偶联剂改性膨润土的工艺条件探究
    3.2 有机改性钙基膨润土与卤锑阻燃剂复配阻燃HDPE实验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设备
        3.2.3 配方设计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硅烷偶联剂改性膨润土用量对HDPE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3.2 硅烷偶联剂改性膨润土部分替代Sb_2O_3对HDPE复合阻燃材料性能的影响
        3.3.3 硅烷偶联剂改性膨润土部分替代DBDPE/Sb_2O_3复合阻燃剂对HDPE复合阻燃材料性能的影响
        3.3.4 不同改性膨润土对HDPE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结论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本文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反相微乳液法制备赤泥沉降用聚丙烯酰胺型絮凝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氧化铝生产概况
        1.1.1 我国氧化铝工业现状
        1.1.2 氧化铝生产方法
    1.2 赤泥沉降分离工艺
        1.2.1 赤泥及其浆液的性质
        1.2.2 赤泥沉降原理
        1.2.3 赤泥的沉降及压缩性能
    1.3 赤泥沉降用高分子絮凝剂
        1.3.1 赤泥沉降用絮凝剂分类
        1.3.2 絮凝剂作用下赤泥沉降机理
    1.4 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合成方法
        1.4.1 水溶液聚合
        1.4.2 反相悬浮聚合
        1.4.3 反相乳液聚合
    1.5 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聚合
        1.5.1 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概述
        1.5.2 微乳液体系的结构与分类
        1.5.3 微乳液体系稳定原理
        1.5.4 聚合机理
    1.6 聚丙烯酰胺水解工艺
        1.6.1 前水解工艺
        1.6.2 后水解工艺
    1.7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目的
第二章 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的制备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理
        2.2.2 实验原料及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体系连续相的选择
        2.3.2 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体系乳化剂的选择
        2.3.3 HLB值对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体系的影响
        2.3.4 水相对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体系的影响
        2.3.5 优化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体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合成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聚合机理
        3.2.2 实验原料及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引发剂的选择
        3.3.2 引发剂用量的影响
        3.3.3 聚合温度的影响
        3.3.4 EDTA的影响
        3.3.5 聚合时间对产物PAM分子量的影响
        3.3.6 合成聚丙烯酰胺优化工艺条件
        3.3.7 丙烯酰胺聚合产物红外光谱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丙烯酰胺微乳液水解及赤泥絮凝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理
        4.2.2 实验原料及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2.4 赤泥沉降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含水解剂AM微乳液的配制研究
        4.3.2 不同水解度对产物HPAM特性黏度的影响
        4.3.3 不同水解度产物HPAM结构分析
        4.3.4 不同水解度对产物HPAM赤泥絮凝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6)受阻胺协效膨胀型阻燃聚丙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聚合物的燃烧和阻燃
        2.1.1 燃烧
        2.1.2 阻燃机理
        2.1.3 阻燃剂
    2.2 膨胀阻燃体系的研究进展
        2.2.1 概述
        2.2.2 研究进展
    2.3 N-取代烷氧基受阻胺类阻燃剂的研究进展
        2.3.1 概述
        2.3.2 合成及在聚烯烃中的应用
        2.3.3 存在的不足及其前景
    2.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三章 含硅型N-取代烷氧基受阻胺阻燃协效剂的合成及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理
        3.2.2 实验原料
        3.2.3 合成路线及方法
        3.2.4 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红外光谱分析(FTIR)
        3.3.2 X射线能谱分析(XPS)
        3.3.3 热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含硅型N-取代烷氧基受阻胺阻燃协效剂在膨胀型阻燃聚丙烯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与原料
        4.2.2 阻燃聚丙烯样品的制备
        4.2.3 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阻燃性能
        4.3.2 光稳性能
        4.3.3 热性能
        4.3.4 力学性能
        4.3.5 相容性
        4.3.6 炭层表面结构
    4.4 阻燃协效机理
    4.5 小结
第五章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对膨胀型阻燃聚丙烯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5.2.2 阻燃聚丙烯样品的制备
        5.2.3 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阻燃性能
        5.3.2 光稳性能
        5.3.3 热性能
        5.3.4 力学性能
        5.3.5 相容性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7)絮凝—离心—微滤技术处理大豆乳清制取蛋白及其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大豆乳清及乳清中的蛋白质
        1.2.1 大豆乳清中的主要活性成分
        1.2.2 大豆乳清蛋白
    1.3 絮凝法回收蛋白质的研究进展
    1.4 膜分离技术概述
        1.4.1 膜分离技术简介
        1.4.2 膜分离的原理
        1.4.3 膜污染的流体动力学研究
        1.4.4 利用膜技术回收蛋白研究进展
    1.5 蛋白质脱盐方法的研究进展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1.3 实验原料
    2.2 实验方法
        2.2.1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2.2.2 灰分含量的测定
        2.2.3 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2.4 大豆乳清蛋白的粒度测定
        2.2.5 膜实验
        2.2.6 大豆乳清蛋白性质的测定及脱盐方法的研究
第3章 大豆乳清的预处理研究
    3.1 引言
    3.2 大豆乳清预处理条件的研究
    3.3 预处理后主要物质含量的测定
        3.3.1 总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3.3.2 灰分的测定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豆乳清蛋白的絮凝-离心分离研究
    4.1 引言
    4.2 絮凝剂的选择
    4.3 影响絮凝剂LT絮凝效果的单因素研究
        4.3.1 P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3.2 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3.3 添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4 絮凝剂LT絮凝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豆乳清蛋白的絮凝-微滤研究
    5.1 引言
    5.2 絮凝剂的选择
    5.3 絮凝剂的絮凝条件研究
        5.3.1 絮凝剂LT絮凝条件研究
        5.3.2 絮凝剂LX预絮凝条件研究
    5.4 截留浓缩大豆乳清蛋白的微滤实验研究
        5.4.1 微滤膜的选择
        5.4.2 新膜初始水通量的测定
        5.4.3 料液温度、连续工作时间对渗透通量和透过液蛋白质浓度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豆乳清蛋白的性质测定及脱盐方法研究
    6.1 引言
    6.2 大豆乳清蛋白的溶解度
    6.3 大豆乳清蛋白的热稳定性
    6.4 大豆乳清蛋白的灰分含量
    6.5 大豆乳清蛋白的脱盐方法研究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高分子凝聚剂凝聚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最佳添加量(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某铜锌矿选矿废水回用对浮选指标的影响研究[J]. 杨玮,曹欢,张凯,李明寅,李军红. 有色金属工程, 2019(12)
  • [2]聚酯纤维及织物的阻燃与抗熔滴改性[D]. 江振林. 东华大学, 2017(03)
  • [3]可控制释放过硫酸铵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左明明. 扬州大学, 2015(05)
  • [4]改性钙基膨润土协同卤锑阻燃剂阻燃高密度聚乙烯的研究[D]. 覃善丽. 广西大学, 2014(03)
  • [5]反相微乳液法制备赤泥沉降用聚丙烯酰胺型絮凝剂的研究[D]. 胡琴. 中南大学, 2012(02)
  • [6]受阻胺协效膨胀型阻燃聚丙烯的研究[D]. 吴水良. 浙江大学, 2012(03)
  • [7]絮凝—离心—微滤技术处理大豆乳清制取蛋白及其性质的研究[D]. 高长永.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5)
  • [8]纯碱除镁[J]. 顾德平. 广西化工, 1985(04)

标签:;  ;  ;  ;  ;  

高分子混凝剂混凝效果的评价方法及最佳添加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