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马尔维纳斯 (4)

燃烧的马尔维纳斯 (4)

一、燃烧的马尔维纳斯(四)(论文文献综述)

张振江[1](2021)在《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德国当代艺术家安塞姆·基弗的艺术为研究对象。基弗艺术独具特色的画语使其成为当代艺术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由绘画语言与绘画言语统合而成的画语,包括物质、痕迹、图像、主题、题材、思想、修辞和场域等,对于艺术创作和研究而言至关重要。基弗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雄心壮志,创造了一种“无界”的多元性画语呈现。他的艺术摆脱了现代主义艺术滑向装饰愉悦的倾向,而重回艺术的崇高精神;是现代主义艺术对古典艺术艺术超克之后的再超克;是对包括现代主义艺术在内过去诸种艺术的超越与融合。他的艺术实践创造了一个承载精神的物化空域——填充空白空间,一个个人的宇宙。在20世纪70-80年代现代艺术陷入困境时,使绘画艺术获得了新生,因此被誉为“绘画艺术的拯救者”。目前,在当代绘画艺术日渐式微的情境下,研究安塞姆·基弗的艺术,特别是其中的画语,对深挖艺术的真谛,赋予绘画艺术以更强劲的发展动力,具有巨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结构主义方法,将安塞姆·基弗的艺术置于由独特的历史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家庭环境及艺术个性的整体框架下。再以解构主义的方式对安塞姆·基弗的混合型艺术思想、独特的造型观念、超常的造型方式、无界的物质媒介、总体性的组织逻辑、多种结合的形式特征、多重来源的图像生成和开放循环的工作空间等画语关系,逐个进行全面且深入地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当代艺术的画语秩序,跳出陈旧的传统画语,拓展开放的多元性画语形态。同时,通过对安塞姆·基弗画语的研究进一步领悟中国当代艺术和自己艺术发展的合理路径——艺术家需要探查心灵,触摸灵魂,发现“本我”,感受“自我”,表现“超我”,形成“我”的画语体系,创作“我”的艺术。

戈登,汤洁妮[2](2021)在《鲁本斯与白厅天顶画》文中指出一1620年,阿伦德尔伯爵托马斯·霍华德[ThomasHoward,EarlofArundel]委托鲁本斯为他的妻子画一幅肖像。让鲁本斯来画显示了委托人的趣味和对画家的认可;阿伦德尔是现代意义上第一位伟大的英国收藏家和赞助人,霍勒斯·沃波尔[Horace Walpole]称他为"英格兰的鉴赏之父"1。在阿伦德尔所处的时代,他是公认的古今艺术鉴赏专家,他的宅邸是重要的艺术活动中心。1616年,也就是阿伦德尔委托鲁本斯的四年前,一个没有名气的英国艺术家威廉·史密斯[William Smith]——这个名字就像英国人的生活一般平凡无奇——写信给伯爵,请求赞助:

王悦[3](2020)在《维纳斯和四月:奥维德《岁时记》第四卷1—132译注》文中提出导读拉丁文标题Fasti可直译为"日历"。奥维德在《岁时记》1.48中对fastus的定义如下:fastus erit,per quem lege licebit agi"合法的日子允许法律事务",②fastus是可以开庭的日子,复数为fasti。标出所有节日、长官、活动的日历年历都可称为Fasti。本篇沿用了《岁时记》这一常用译名。时间(或者更准确的说,时间的构建)是《岁时记》的主题,全诗的第一个字便是tempora("时间"),第一篇第一行便开宗明义地写道:"我将歌唱拉丁姆一年的时节划分和缘起。"(王晨译)有学者甚至认为tempora可以作为另一个标题。③时间的划分和缘起充满了浓烈的政治、宗教、历史意味,用诗来书写日历,已经自带政治色彩,是对意识形态进行讨论的一种介入方式。④现存的奥维德《岁时记》一共六卷,从一月到六月,每一卷对应一个月。

杨羽彤[4](2020)在《现代维纳斯的塑造 ——苏珊娜·瓦拉东与莫迪里阿尼的卧女图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维纳斯图式作为西方艺术史上常画常新的题材,经由艺术家苏珊娜·瓦拉东和莫迪里阿尼的塑造,被赋予了焕然一新的面貌和复杂多样的社会内涵。本文选取了生活在20世纪巴黎的两位艺术家,探究他们在时代共性与个体个性彼此作用的情况下,怎样呈现出迥然相异的维纳斯,并试图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其中包括二人的成长环境和经历,与艺术圈同仁的交往情况,性格对艺术创作的影响,以及各自的艺术思想源流。本文不仅尝试梳理了维纳斯图式的发展脉络,还揭露了女性艺术家倍受阻碍的学艺道路以及维纳斯图式在视觉文化时代所引发的身体学效应。本文的目的在于阐明性别意识如何影响对经典图式的塑造以及现代艺术观念的走向。

纪盛[5](2020)在《古希腊人的阿芙洛蒂忒 ——基于诗歌、犒祀以及器物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古希腊人的阿芙洛蒂忒。主要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对经典文本中的女神形象进行解读,结合对考古材料和文物的分析,从不同时代(古风、古典、希腊化),不同方面(诗歌、犒祀、器物)对女神的形象做了比较深入和细致的研究。全文拟分五部:第一部分是引论,先介绍了阿芙洛蒂忒研究中所涉及的概念,梳理了相关研究的学术史,并交待了研究路径和使用的材料。第二部分是诗歌,分第一和第二两章,研究了赫西俄德、荷马以及第五首荷马颂诗的作者如何在相同的主旨下共同塑造了阿芙洛蒂忒的形象。第三部分是犒祀,分第三和第四两章,第三章探索了斯巴达与雅典的阿芙洛蒂忒犒祀形象,第四章探讨了雅典人的阿多尼斯节中的阿芙洛蒂忒。第四部分是器物,分第五和第六两章,第五章从一件巫术道具看一项源自阿芙洛蒂忒的魅惑巫术,第六章以一枚希腊化时期的钱币为线索,论及其中阿芙洛蒂忒所象征的博爱精神。第五部分是总结,概括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成果。

李浩[6](2020)在《样式主义对欧洲十九世纪绘画的影响》文中认为本文以欧洲绘画中的样式主义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其对欧洲十九世纪绘画的影响。通过梳理艺术史家对样式主义艺术本身的考察进行分析,关注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印象派风格转换时期的绘画潮流,着重研究欧洲19世纪绘画中的样式主义作品与作家。通过对马奈的平面涂绘风格、克林姆特的装饰性风格以及德尔沃的荒诞美学等研究,进而探索样式主义在欧洲绘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宋思捷[7](2020)在《主体意识的显现与诗性之美的生成 ——对印象派绘画的美学阐释》文中研究表明哲学作为一种“思”的艺术,传递出人类理性思维诞生及发展的过程。而绘画史上由对客体的模仿,转向对主体情感的表现,则可看作人类主体意识在感性层面上的发展过程,所以绘画艺术也可称为一种“看”的哲学。印象派作为西方艺术史上重要的艺术流派,对它的研究不应仅局限于绘画技法的改变与现代艺术的开端,还应注意到其背后作为自由主体的印象主义画家们,对传统理念的辩证思考与审美实践,从而让西方绘画逐步改变了以宗教、史诗、皇权等为主的既定题材,转为强调现实普通人的主体情感。这种转变不仅让画家自我的主体意识逐渐得到显现,同时还让过去仅作为绘画附属要素的题材、光影、色彩具有了独立的审美意义。此外,印象派画家们的这种自我意识,也需要通过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来进行表现,这种对象化的活动,让无生命的对象也具有了人情味,而这是画家们通过自己独特的感官去进行实践的结果,这种实践后的产物也只能作为他们自我意识的确证。因而,这富有主体意识的审美实践,也拓宽了绘画艺术独特的诗性空间。本论文立足于这样一个发展脉络去理解印象派绘画中主体意识显现的过程,以及由自由主体生成的诗性之美。并进一步指出,对哲学与艺术的思考,只有放置于作为主体之人的具体实践这个层面,才具有现实的本质意义。总体而言,文章拟定从五个章节出发来进行论述。绪论部分是对研究对象的现状予以概述,进一步理解本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创新点。第一章主要通过对西方19世纪及以前具有代表性的主体性哲学思想进行梳理,指出作为主体的人的意识是在现实实践中得以存在的,而不只是作为一种思辨理念上的抽象。第二章指出人的意识不仅具有理性的思辨,还有感性的表现,并指出绘画艺术与哲学思辨具有相似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开始就以人的主体意识为基础,也经历了对客体的服从到主体显现的过程。第三章对印象派绘画的绘画题材进行研究,指出印象派绘画在题材上改变了传统绘画的叙事性、记忆性,将普通人的生活放置于绘画之中,突出绘画应当是与现实的人息息相关的艺术,同时强调出,印象派绘画开始让理性主体逐渐裂变成独立的感性主体。第四章主要指出当绘画题材不再受制于经典,而是基于画家自身的主体意识时,绘画艺术的形式性也得到了体现,光、色彩、视觉方式俨然成为了独立的主体,具有了审美意蕴。第五章主要论述当印象派绘画的主体意识得到显现后,每个富有独立意识的个体会带来怎样的诗性之美,同时对印象派之后的西方现代艺术进行反思。结语部分指出只有作为主体的人,有意识的通过具体的对象化实践活动,来突显出自己生命的丰富性,对象才能相应地显示出它的丰富性,以及美的意蕴。

翟秋萍[8](2020)在《实验动画的影像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验动画是一种具有实验性的影视艺术,在动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实验动画的创作者们不断地为动画意识表现形态突破领域边界,提供新的创意和启发。实验动画中的影像叙事作为创作者表达自身想法的主要手段,在动画叙事内容和形式的探索与创作上也必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动画视听语言的相关研究里,实验动画虽然以探索视觉表现方式着称,但正因表现手法的多样化而使其在叙事功能上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从而非常有深入研究的价值,但目前国内对于动画,尤其是针对实验动画的影像叙事功能的理论研究非常匮乏。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影像叙事各构成元素之间在实验动画中不同层面上的设计与平衡关系,希望能在实验性动画的影像叙事理解与应用层面发掘更多内在联系和理论见解,为动画创作者在实际创作中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全文梳理了实验动画作品中与影像叙事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运用文学与电影叙事的经典理论框架来分析、研究已有的实验动画作品在叙事功能上的应用,分析实验动画作品运用到的影像叙事技巧和总结影响影像叙事效果的因素,全文主体主要有如下创新点:第一点是通过展开讨论实验动画的基本概念并与先锋动画、商业动画等动画类别进行了概念辨析,梳理了实验动画中影像叙事的基本概念与构成,阐明了实验动画与影像叙事两者之间的联系,即实验动画中动画影像的叙事功能。分析了实验动画中动画影像叙事的特点、风格与结构,确定了实验动画影像中各构成元素具有的叙事功能,提出一些在创作中可以应用的思路。第二点是针对实验动画中影像叙事构成元素之一的动画造型设定以叙事性为切入点进行了理论性的分析与探讨,从造型风格和色彩、光影设计分析并探讨实验动画中角色造型、场景造型以及整体造型设计的叙事性功能以及在实际应用时的叙事表现手法。进一步证明在实验动画中不同的叙事需求与造型设计和艺术风格之间的内在关联。第三点是对实验动画中的角色调度以影像叙事为切入点进行了理论性的分析与探讨,对角色的行为设定、表情动作、位置调度进行了叙事功能上的分析,并探讨了角色调度在实验动画创作中具体的叙事表现手法。第四点论述了实验动画中影像叙事在镜头调度层面的形态,通过分析实验动画中镜头调度所具有叙事功能与动画影像中镜头调度的基本叙事手法,结合大量实验动画实例探讨分析了较为经典的一些实验动画中影像叙事的叙事结构。第五点是指出如何平衡各个构成影像叙事的元素之间的关系是实验动画创作中灵活运用动画影像叙事语言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关键,影像叙事仍旧随着时代与技术的不断迭代而常用常新,实验动画通过强调叙事媒介(即动画本身)的艺术性特征将会不断形成新的动画影像叙事形态。论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分析研究实验动画中的动画影像如何通过设计来完成叙事目的,以期能为日后实验动画作品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一点新的思路。

杜洋[9](2019)在《从英国能源战略调整看马岛战争》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石油不仅是衡量国家安全的重要标志之一,更是国际斗争中的重要砝码;不仅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更是现代国防的命脉;不仅是国际能源外交的目标,更是国家霸权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012年正值马岛战争30周年,英阿双方因为马岛海域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采进行谈判,各自高调宣誓主权。2015年4月2号是马岛战争的纪念日,英国三家石油公司称在马岛海域发现新油田,阿根廷总统认为这是对阿根廷主权的挑衅,双方矛盾因为马岛油气资源持续升温。马岛主权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持续关注。本课题拟从石油的角度分析马岛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影响。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于马岛战争的研究,学者们或是从英国和阿根廷的政治目的出发,认为阿根廷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才选择战争,英国政府则出于对主权的争夺而进行战争;或是从军事角度研究武器装备在整个战争中的作用,而从能源地缘政治角度分析的较少。因此,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英国能源战略角度梳理英国参与马岛战争的原因。本文的核心内容就是揭示石油在马岛战争中的潜在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煤炭是西方国家的主要能源,煤炭行业也是英国重要的能源行业,但是由于煤炭行业大都为私人所有,规模很小,英国的煤炭行业逐渐衰落。面对这样的情况,艾德礼政府对煤炭行业进行了国有化改造,煤炭行业的情况稍有改善,但是改变不了煤炭行业衰落的局面。随着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东石油的大量开采,国际油价下降,石油逐渐取代煤炭成为各国的主要能源,西方国家完成了能源革命。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爆发导致了能源危机,进而引发西方各国的经济危机,七十年代末的伊朗革命导致石油禁运,石油供应再次紧张,油价上涨。而此时的英国已经完成能源转轨,石油成为英国主要能源,其消耗远大于其它能源,为了确保英国的能源供应和更好地发展能源行业,撒切尔夫人便调整能源政策,对能源行业进行私有化改造。英国作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在二战后元气大伤,国内改革并没有挽救英国经济下降的局面,英国的实力不敌美国;石油国有化运动的发展致使英国的石油租借地被收回;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建立,石油标价权转手到欧佩克国家中等因素,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英国逐渐丧失了世界石油霸主地位。这时的英国也在世界范围内勘探可以开发的油田以拯救大英帝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两次能源危机使依赖中东石油的西方各国纷纷在世界范围内勘探和开发可供开采的石油资源,引发了世界石油勘探热潮,马尔维纳斯群岛便是在这个热潮下被勘探出存在大量的油气资源,而且马岛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是麦哲伦海峡的交通要道,还是英国通往南极洲的中转站。由此可见,马岛是集传统意义上的地缘政治和现代意义上的能源地缘政治为一体,无论从交通要道和南极中转战的战略角度还是从控制油气资源的角度看,英国都会竭尽全力控制马岛。所以英国虽距马岛13000公里,但当1982年阿根廷人在南乔治亚岛升起阿根廷国旗时,撒切尔夫人以强硬的态度选择出兵,与阿根廷争夺马岛的主权。经过74天的战争,阿根廷最终宣布投降,英国获得了对马岛的控制权。马岛战争对英阿两国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英国来说,政治上提高了撒切尔的政治声望,成功连任;经济上马岛战争使撒切尔夫人的经济政策得以实施,助推了英国经济的改革,使经济得以改善;撒切尔夫人在外交事务上更加积极主动,英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对阿根廷来说,战败使军政府被迫下台,同时也促进了阿根廷经济的改革。本文以历史分析法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从能源地缘政治角度探讨马尔维纳斯群岛的重要地位以及能源在国际争端中的重要性。

黄晔婷[10](2019)在《从《弗里·贝热尔酒吧间》的镜子到马奈的时间表达》文中研究表明爱德华·马奈作为19世纪法国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是现代艺术的重要奠基人及开创者,如何理解其作品中的现代性是研究马奈艺术的关键切入点。“时间”作为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创作概念,同时也是“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表达方式,它在艺术作品中的隐蔽与显现沿着艺术史的发展脉络而变化。到19世纪的印象主义时期,由于社会、科技和绘画理念等条件的发展,尤其是光学与摄影摄像的发明与发现,传统的视知觉方式受到了新的考验,艺术家对于“时间”的敏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如何在波德莱尔所说的短暂、过渡的现代性中寻找到对于永恒艺术的表达,找到“现代艺术”前进的新方向,马奈借由他最后的《弗里·贝热尔酒吧间》,做出了一次尝试性的解答。在他的生命即将画上终止符时,他将他所热爱的现代酒吧咖啡馆、镜子、静物、女性模特等元素融于一体,反映出马奈对于时间与生命、现代绘画,对于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使命的独到理解。本文通过对马奈的《弗里·贝热尔酒吧间》各版本进行详细比对分析,并选取同时期其他艺术家创作的同题材作品对比,深入研究马奈的创作思路。继而梳理与镜子相关的绘画创作的历史及相关重要理论,分析其创作的构图与理论来源,并运用时间与空间概念,进一步研究马奈《弗里·贝热尔酒吧间》中的“时间空间化”画面处理方式。再而结合马奈艺术生涯前期与后期部分作品的对比,他在人生不同阶段对于时间与生命的理解,分析马奈在最后一幅大型作品——《弗里·贝热尔酒吧间》中引入“时间”概念进行艺术表达的原因,以及马奈的创作对于后世艺术家的启发。

二、燃烧的马尔维纳斯(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燃烧的马尔维纳斯(四)(论文提纲范文)

(1)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画语
    第二节 画语转向
    第三节 没落与升起——新表现主义艺术
    第四节 安塞姆·基弗画语之维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第六节 本课题的意义
    第七节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安塞姆·基弗艺术的思想
    第一节 与生俱来的日耳曼人气质
    第二节 儿童期审美意识的形成
    第三节 来自教育的影响
    第四节 基弗艺术中的思想来源
    小结
第二章 安塞姆·基弗的造型观
    第一节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空间观
    第二节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时间观
    第三节 安塞姆·基弗的能量观——无界转换
    小结
第三章 安塞姆·基弗的画语特征
    第一节 创作指向——记忆
    第二节 风格迷宫
    第三节 忧郁辩证法
    第四节 画语修辞
    第五节 物性拓展
    第六节 动态画语
    小结——无界创造
第四章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图像系统
    第一节 德国历史图像
    第二节 文化图像
    第三节 人物形象
    第四节 自然物像
    小结
    附录:关于女性形象
第五章 循环的整体——安塞姆·基弗的工作室
    第一节 工作室——庇护所和实验对象
    第二节 工作室——艺术家的自画像
    第三节 工作室——动态的容器
    第四节 布岑——艺术源起
    第五节 巴尔雅克·第二次生命
    第六节 克洛伊西——开放的整体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2)鲁本斯与白厅天顶画(论文提纲范文)

五神化
六加冕的婴儿或新生
七不以战争取胜
八美德与恶行
九黄金时代
十赫尔墨斯与雅典娜的组合[Hermathena]*
十一

(4)现代维纳斯的塑造 ——苏珊娜·瓦拉东与莫迪里阿尼的卧女图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目的、意义和创新点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巴黎画派
    一 苏珊娜·瓦拉东其人
        (一)瓦拉东的成长经历和性格养成
        (二)与艺术大师的交往和对艺术的探索
        (三)瓦拉东更名为苏珊娜
        1.“苏珊娜”承载的欲望眼光
        2.女性艺术家笔下的苏珊娜
        (四)情人劳特累克与“伯乐”雷诺阿
        (五)瓦拉东的艺术成就
        (六)瓦拉东的儿子郁特里罗
    二 莫迪里阿尼其人其事
        (一)被意大利古典艺术滋养的青少年时期:
        (二)在巴黎逐梦的艺术成熟时期
        1.时代背景与蒙马特高地
        2.莫迪里阿尼的巴黎时期:
第二章 瓦拉东与莫迪里阿尼的裸女图式对比研究
    一 作为欲望符号被凝视的维纳斯
    二 维纳斯斜卧图式的形成与流变
    三 莫迪里阿尼对维纳斯图式的继承与创新
        (一)莫迪里阿尼独特的艺术语言
        (二)维纳斯女神身份的消解
    四 莫迪里阿尼与瓦拉东笔下维纳斯的差异及原因
        (一)共性:时代背景造成的美学思想转变:
        (二)个性:男权意识压迫下的女性学艺道路:
        1.阻力重重的女性学艺道路
        2.时代引发的真谛莱斯基式悲剧
        3.19 世纪的上层社会女性学艺道路
        4.以瓦拉东为代表的下层女性学艺道路
        (三)性格差异造就不同人生
        (四)艺术理念的差异
        1.瓦拉东的艺术思想理念
        2.莫迪里阿尼的艺术思想源流
        3.不同艺术思想造就不同的维纳斯图式
第三章 维纳斯式图式带来的社会效应
    一 视觉文化下的身体社会学
        (一)维纳斯图式扩大社会影响的历程
        (二)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
        (三)视觉文化时代下对身体外貌的重视
        (四)个体为求美而进行的身体塑造
    二 权力的眼光与女性的觉醒
    三 欲望的眼光——被观看与反观自我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5)古希腊人的阿芙洛蒂忒 ——基于诗歌、犒祀以及器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概念、方法与材料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范畴
        一 解题
        二 阿芙洛蒂忒是谁?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研究方法
        一 重新认识一位神:有关阿芙洛蒂忒研究的近况
        1.研究的趋势与转变
        2.对犒祀活动的研究
        3.对形象职能的把握
        4.对观念象征的理解
        二 如何研究一位神:本文研究阿芙洛蒂忒形象的写作思路
    第三节 文章结构与资料来源
        一 篇章布局
        二 材料筛选
        三 体例说明
上编:诗歌
    第一章 赫西俄德与荷马对阿芙洛蒂忒形象的艺术处理
        引言:赫西俄德与荷马的竞赛
        第一节 《神谱》与《劳作与时日》中的阿芙洛蒂忒
        一 一场离奇的缺席
        二 乌拉诺斯之女
        三 被区别对待的阿芙洛蒂忒
        第二节 《伊利亚特》与《奥德赛》中的阿芙洛蒂忒
        一 奥林波斯的名分
        二 无所事事的阿芙洛蒂忒
        三 一次遭拒的请愿
        小结
        第一章 附录:澄清柏拉图《会饮》中的“两位阿芙洛蒂忒”之说
    第二章 《致阿芙洛蒂忒的荷马颂诗》的情节主题及其创作意图
        引言:坠入爱河的爱神
        第一节 HH5的剧情与文本
        一 HH5叙事梗概
        二 HH5形成时间和创作地点
        三 HH5的抄本传统及其首刊本
        第二节 第一首《致阿芙洛蒂忒的荷马颂诗》中译
        第三节 掌控阿芙洛蒂忒(操持之事)
        一 诗篇中的各种角色,以及诗篇的布局
        二 诗篇中各角色的象征意义,及其对应关系
        1.山泽女仙
        2.伽倪墨德斯和提托诺斯,以及安奇塞斯
        3.埃涅阿斯,或与宙斯
        4.野兽
        5.三女神(雅典娜、阿尔特弥斯、赫斯提娅)
        三 从语义方阵看诗篇的叙事逻辑
        1.X型语义方阵
        2.O型语义方阵
        四 神也会痛苦:阿芙洛蒂忒的“埃涅阿斯”
        第四节 在赫西俄德与荷马之间
        小结
        第二章 附录:希腊人的阿芙洛蒂忒非罗马人的维纳斯
    上编合论:驯服最后的提坦
中编:犒祀
    第三章 城邦犒祀中的阿芙洛蒂忒
        引言
        第一节 斯巴达戎装的阿芙洛蒂忒神像
        一 两尊武装的爱神像
        二 被缚的神像
        三 可怖的神像
        四 立像的规律
        五 失踪的神像
        六 斯巴达人二元对应的阿芙洛蒂忒
        第二节 阿提卡海边的阿芙洛蒂忒神庙
        一 比雷埃夫斯港的阿芙洛蒂忒
        二 阿芙洛蒂忒的圣所
        三 海港与海神
        四 阿芙洛蒂忒与大海
        五 雅典人的阿芙洛蒂忒
        六 雅典人一脉相承的阿芙洛蒂忒之链
        小结:“媾兵”与“引航”之神
        第三章 附录:犒祀(cult)中译小议,略说引纳(initiation)与酹奠(libation)
    第四章 雅典阿多尼斯节中的“阿芙洛蒂忒”
        引言
        第一节 雅典的阿多尼斯节
        一 屋顶和梯子,还有夏季的盆栽
        1.夏季的阿多尼斯节
        2.屋顶和梯子
        3.盆栽
        二 观察雅典阿多尼斯节的三种视角
        第二节 爱神的伴侣
        一 另一种“引纳礼仪”
        二 女神与少年
        第三节 哀悼的意义
        一 葬礼哀悼与雅典妇女
        二 阿芙洛蒂忒与哀悼中的女性
        第四节 阿多尼斯节妇女
        一 女神、娼妓、妻子与少年
        二 阿芙洛蒂忒(哀悼的女性)v.s.雅典娜(雅典城邦)
        三 集体之声,或女性歌队
        小结:活着的“女神”
        第四章 附录:庇昂的《祭阿多尼斯文》中译
    中编合论:女神侧身像
下编:器物
    第五章 阿芙洛蒂忒与古希腊的魅惑巫术
        引言
        第一节 小鸟与轮子:一架激发情欲的装置
        一 神
        二 道具
        三 人
        第二节 欲火与折磨:魅惑巫术的仪式和咒语
        一 和相似咒语的比较
        二 与同类法器的对比
        三 施咒:言与行
        第三节 魅惑巫术的倒转使用与阿芙洛蒂忒形象的转落
        一 以彼之道:伊克西翁的受罚与魅惑巫术道具运用的反转思维
        二 生存之技:古希腊妓女对魅惑巫术的反转使用
        三 阿芙洛蒂忒“消失”
        小结:性爱女神
    第六章 阿芙洛蒂忒与希腊化时期的理想城邦实践
        引言:博爱女神
        第一节 月之背面:钱币上端坐的阿芙洛蒂忒与一座理想城
        一 失落的天空城
        二 真实的理想城
        第二节 太阳王:创建天空城的动因
        一 自诩为神
        二 狂心之城
        三 语言大同
        四 效法君王
        五 阿芙洛蒂忒的统治
        第三节 星星之火:亚历克萨尔科斯的继业者?
        一 哲学思想
        二 神话思维
        三 君王观念
        四 小亚余晖
        五 东方回响?
        小结
    下编合论:私情与博爱
总结
图表目录
古史分期
缩略语表
参考文献
文献索引
专名索引
后记

(6)样式主义对欧洲十九世纪绘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艺术史中关于样式主义的阐释
    2.1 古典时期艺术史家笔下的样式主义
    2.2 20世纪初艺术史家对样式主义的反思与修正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欧洲绘画中的样式主义
    3.1 样式主义对文艺复兴的继承与革新
    3.2 样式主义的成熟时期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样式主义对现当代艺术的影响
    4.1 表现性绘画
    4.2 精神性绘画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7)主体意识的显现与诗性之美的生成 ——对印象派绘画的美学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本研究目标、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思辨理性下的主体哲学综述——“我思故我在”
    第一节 作为一个抽象存在的主体
    第二节 作为一个实践存在的主体
第二章 感性直观下的主体哲学阐释——“我看故我在”
    第一节 绘画作为一种“看”的主体哲学
    第二节 主体意识显现的可能——印象派绘画诞生的背景
第三章 印象派绘画题材的主体性体现
    第一节 主体意识的开端——画出“人的生活”的爱德华·马奈
    第二节 主体意识的成熟——克劳德·莫奈与自然的世界
    第三节 主体意识的高峰——走向思考与情感主体的塞尚与梵高
第四章 印象派绘画技法的主体性思考
    第一节 “诉诸光色本身”——成为独立主体的光色形式
    第二节 “诉诸视觉本身”——光色映衬下的主体视觉
    第三节 “回到印象本身”——主体生成一种诗性的审美态度
第五章 基于主体意识背景下对印象派绘画的美学阐释
    第一节 生命主体与审美活动
    第二节 绘画回到追寻诗性的艺术本源中来
    第三节 印象派绘画中的诗性之美
    第四节 对印象派之后的绘画艺术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8)实验动画的影像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实验动画与动画影像叙事相关概述
    2.1 实验动画与动画影像的概念
        2.1.1 实验动画的基本概念
        2.1.2 动画影像的构成
    2.2 影像的叙事
        2.2.1 影像叙事的构成
        2.2.2 影像叙事的特点
        2.2.3 影像的叙事风格(类别)
        2.2.4 影像的叙事结构
    2.3 实验动画中影像叙事的特点
        2.3.1 丰富的表现空间
        2.3.2 强烈的个人风格
        2.3.3 创作目的多元化
第三章 实验动画中造型设定的影像叙事
    3.1 实验动画中造型设定的叙事表现
        3.1.1 实验动画中形象的叙事表现
        3.1.1.1 造型风格的叙事表现
        3.1.1.2 角色造型的叙事表现
        3.1.1.3 场景造型的叙事表现
        3.1.2 实验动画中色彩的叙事表现
        3.1.2.1 色调的叙事
        3.1.2.2 色彩搭配的叙事
        3.1.2.3 光影的叙事
    3.2 实验动画造型设定中的叙事手法运用
        3.2.1 造型设定中的对比与夸张
        3.2.2 造型设定中的重复与类似
        3.2.3 造型设定的联想暗示
        3.2.4 造型设定的象征隐喻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验动画中角色调度的影像叙事
    4.1 实验动画中角色调度的影像叙事表现
        4.1.1 角色行为设定的影像叙事表现
        4.1.1.1 服务于角色个体塑造
        4.1.1.2 服务整体影像语境塑造
        4.1.2 实验动画中角色调度的叙事表现
        4.1.2.1 角色表情的叙事
        4.1.2.2 角色肢体动作的叙事
        4.1.2.3 角色位置的叙事
    4.2 实验动画中角色调度的叙事应用
        4.2.1 突出角色表演
        4.2.2 结合造型设计
        4.2.3 结合镜头调度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动画中镜头调度的影像叙事
    5.1 实验动画中镜头调度的叙事语言
        5.1.1 镜头叙事角度调度
        5.1.2 景别调度叙事
        5.1.3 镜头运动的叙事
        5.1.4 镜头剪辑的叙事
    5.2 实验动画中镜头剪辑的叙事手法
        5.2.1 常规线性叙事
        5.2.2 多线性叙事
        5.2.3 倒序线性与插叙叙事
        5.2.4 乱线性叙事
        5.2.5 重复线性叙事
    5.3 实验动画中镜头剪辑的叙事结构
        5.3.1 因果式(戏剧式)线性结构
        5.3.2 回环式套层结构
        5.3.3 缀合式团块结构
        5.3.4 交织式对照结构
        5.3.5 梦幻式复调结构
        5.3.6 非戏剧式非线性结构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毕业设计中对于动画影像叙事的应用
    6.1 实践创作短片《春》简要介绍
    6.2 《春》中造型设定的影像叙事应用
        6.2.1 角色设计的影像叙事
        6.2.2 场景造型的影像叙事
    6.3 《春》中角色调度的影像叙事应用
        6.3.1 角色表情的影像叙事
        6.3.2 角色动作的影像叙事
        6.3.3 角色位置的影像叙事
    6.4 《春》中镜头调度的影像叙事应用
        6.4.1 镜头调度所应用的叙事手法
        6.4.2 镜头剪辑所应用的叙事结构
第七章 结语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9)从英国能源战略调整看马岛战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岛战争前英国的能源政策与石油霸权
    一、二战后英国能源战略的调整
        (一)战后初期的能源政策
        (二)英国能源转轨及经济发展
    二、撒切尔夫人时期英国的能源政策
        (一)背景
        (二)具体措施
    三、英国石油霸权的丧失
        (一)美国的竞争
        (二)石油国有化运动和欧佩克的挑战
第二章 马岛的能源地缘政治地位与马岛战争
    一、马岛的能源地缘政治地位
        (一)世界油气勘探热潮
        (二)马岛的能源地缘政治地位
    二、马岛战争
        (一)马岛争夺的由来
        (二)马岛战争的过程
第三章 马岛战争对英阿的影响
    一、对英国的影响
        (一)保守党得以连任
        (二)助力经济发展和石油勘探
        (三)提高国际地位
    二、对阿根廷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从《弗里·贝热尔酒吧间》的镜子到马奈的时间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3 课题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方法
    1.5 课题研究内容
2 关于《弗里·贝热尔酒吧间》的现代解读
    2.1 《弗里·贝热尔酒吧间》的形式分析
    2.2 《弗里·贝热尔酒吧间》的版本分析
    2.3 《弗里·贝热尔酒吧间》与同题材创作比较
3 传统镜像透视法则的发展与打破
    3.1 作为绘画道具的镜子
    3.2 马奈与委拉斯凯兹的镜子
    3.3 马奈与柏拉图的镜子
4 马奈的镜子与时间的空间化
    4.1 马尔科姆·帕克与马奈的空间错觉
    4.2 蒂里·德·杜夫与马奈的时间表达
    4.3 时间哲学与时间的绘画表现
    4.4 视知觉的解体与重新诠释
5 马奈绘画中的时间表达与延展
    5.1 短暂的时间与永恒的《弗里·贝热尔酒吧间》
    5.2 马奈绘画理念的转变
        5.2.1 静物系列——由衰败到盛放的生命力
        5.2.2 人物系列——摆脱时间束缚的生命观
        5.2.3 风景系列——对永恒静谧的向往追求
6 马奈之后的时间观念
    6.1 后印象主义的内在时间
    6.2 未来主义的运动时间
    6.3 超现实主义的永恒时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爱德华·马奈生平年表
致谢

四、燃烧的马尔维纳斯(四)(论文参考文献)

  • [1]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D]. 张振江.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2]鲁本斯与白厅天顶画[J]. 戈登,汤洁妮. 新美术, 2021(01)
  • [3]维纳斯和四月:奥维德《岁时记》第四卷1—132译注[J]. 王悦. 都市文化研究, 2020(02)
  • [4]现代维纳斯的塑造 ——苏珊娜·瓦拉东与莫迪里阿尼的卧女图式研究[D]. 杨羽彤. 天津美术学院, 2020(12)
  • [5]古希腊人的阿芙洛蒂忒 ——基于诗歌、犒祀以及器物的研究[D]. 纪盛.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样式主义对欧洲十九世纪绘画的影响[D]. 李浩.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1)
  • [7]主体意识的显现与诗性之美的生成 ——对印象派绘画的美学阐释[D]. 宋思捷.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8]实验动画的影像叙事研究[D]. 翟秋萍.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9]从英国能源战略调整看马岛战争[D]. 杜洋. 河南大学, 2019(01)
  • [10]从《弗里·贝热尔酒吧间》的镜子到马奈的时间表达[D]. 黄晔婷. 西安美术学院, 2019(01)

标签:;  ;  ;  ;  ;  

燃烧的马尔维纳斯 (4)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