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皮肤经络的形态学基础及其立毛肌交感轴突反射传递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黄丽琳,赵晓君,麦威,贺彩,范郁山[1](2022)在《朱琏抑制Ⅱ型针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大鼠内分泌代谢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朱琏抑制Ⅱ型针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性激素、胰岛素抵抗(IR)水平及卵巢形态学的影响,探讨朱琏抑制Ⅱ型针法改善PCOS内分泌代谢功能紊乱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朱琏针法组,每组8只。采用来曲唑灌胃联合高脂饮食制备PCOS伴IR大鼠模型。朱琏针法组予朱琏抑制Ⅱ型针法针刺"关元"及双侧"归来""足三里""三阴交""丰隆",留针30 min,连续治疗28 d。观察大鼠体质量变化,测量卵巢体积,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卵巢组织病理变化,经断尾采血测量空腹血糖(FBG),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浆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及空腹胰岛素(FINS)含量,并计算LH/FSH、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升高、卵巢体积增大(P<0.05),镜下可见卵巢呈多囊样改变,血浆LH、FINS含量,HOMA-IR值及LH/FSH值升高(P<0.05),血浆FSH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朱琏针法组大鼠体质量降低、卵巢体积缩小(P<0.05),镜下可见少量窦前卵泡及较多窦状卵泡,血浆LH、FINS含量,HOMA-IR值及LH/FSH值均降低(P<0.05),血浆FSH含量升高(P<0.05)。结论:朱琏抑制Ⅱ型针法针刺治疗可以改善PCOS大鼠内分泌及代谢紊乱,这可能与朱琏抑制Ⅱ型针法对PCOS的内分泌系统调控有关。
姜志鹏[2](2021)在《针刺、艾灸不同方式干预激痛点治疗慢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以局部打击结合离心运动复制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coscia pain syndrome,MPS)模型大鼠作为研究对象,以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 Ps)为作用点,观察针刺、艾灸两种干预方式对MPS大鼠的治疗效果;通过观察针、灸激痛点对局部组织形态、促炎因子、疼痛因子及脊髓背角相关疼痛递质表达的影响,探究针刺、艾灸不同方式干预激痛点对MPS大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理,为针刺、艾灸治疗MPS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1.分组:将32只SD雄性大鼠(SPF级、体重220-250g)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每组8只?2.造模: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大鼠使用打击结合离心运动复制MTr Ps模型。具体步骤为:每实验周期第1天,按照大鼠体重,向大鼠腹部注射10%水合氯醛(3ml/kg)进行麻醉,通过自制打击器对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1次打击;第2天,令大鼠于坡度-16°的电动跑道上以16m/min速度下坡跑,持续时间为90min;其余3至7天,正常喂养,不做干预。上述过程持续重复8周,为干预期。之后4周,不做任何干预,正常喂养,为恢复期。3.干预:(1)针刺组:采用0.35mm×40mm毫针斜刺贯穿激痛点结节,通过提插捻转刺激局部产生抽搐反应后,连接电针仪,调至频率2-20Hz的疏密波,以大鼠左下肢显示轻轻颤动为适宜强度,持续15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1周。(2)艾灸组:将艾条置于激痛点上方23cm,控制皮温在(46±1)℃,施灸15min,确保艾灸部位无肿胀、无烫伤,无血液、组织液渗出等感染情况发生。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周。(3)对照组、模型组:在相同环境下采取相同方式进行抓捕和控制,且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4.取材:治疗结束后次日上午,开始取材,腹部注射10%水合氯醛(3ml/kg)对大鼠进行麻醉,后将其仰卧位固定于固定板上,使左下肢伸直。通过外科手术方式,先切开左下肢股内侧肌处皮肤,随即剥离筋膜,暴露局部肌肉组织,并将其与临近肌组织和筋膜分离,在骨骼肌附着处剪断并将标本浸泡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24h以供病理学检测,切开腹部取腹主动脉血,3000rpm,4℃,离心10min,使上清分离,置于-80℃超低温冰箱中以供之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使用;采血后取脊髓L4-6腰膨大段,一部分浸泡于4%多聚甲醛固定液中固定保存,供免疫组化检测使用,一部分用作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检测。5.检测:采用行为学及热板实验法检测大鼠热缩足潜伏期;采用肌电图仪检测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自发电位及活动频率;采用病理形态学检测方法,观察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处肌纤维形态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浓度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脊髓背角即早基因C-fos(I mmediate early gene,IEG)定量分析;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脊髓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 NOS)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1各组大鼠左下肢热缩足潜伏期的变化造模后,对照组大鼠无异常步态出现、舔足及自发性抬腿等行为,热缩足潜伏期与造模前相比没有显着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均有大鼠跛行,热缩足潜伏期显着降低,差异显着(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艾灸组热缩足潜伏期及大鼠步态无明显差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可偶见跛行,针刺组、艾灸组大鼠步态基本恢复正常,但三组大鼠左下肢热缩足潜伏时间均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艾灸组左下肢热缩足潜伏期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大鼠自发电位及活动频率的变化肌电检测显示:对照组肌电图显示无电位波动,表明当静息状态时,未出现异常的自发电位,说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处无激痛点;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出现一系列高频低幅为背景电位和出现不规律的高振幅的峰电位,持续时间0.5-10min,频繁出现自发性电位活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艾灸组均可见偶发的自发电活动,且频率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病理形态学变化对照组大鼠受累肌肉横切面肌细胞多呈现规则有序的形状,可明显分辨出纤维结构,细胞大小均匀,排列紧密、整齐、规则,细胞边缘都可见多个细胞核,且胞核位于肌膜下,未见炎性细胞核内移与炎性浸润现象;纵切面肌纤维排列紧密、规律,粗细均匀一致,细胞核大多分布于肌纤维膜下。模型组大鼠显示肌细胞大小、形态发生改变,细胞排列错乱无状,出现炎性细胞核内移及炎性浸润现象,挛缩结节处出现大面积的组织粘连;纵切面可见肌纤维粗细不等,排列无序,挛缩结节处出现大面积的黏连区域,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针刺组与艾灸组:横切面显示,肌细胞形态已基本接近于正常,针刺组偶见形态不规则的肌细胞,核内移现象比艾灸组明显;纵切面显示,针刺组与艾灸组肌纤维逐渐恢复,可见轻微萎缩、变性及炎性细胞浸润现象,且与针刺组比较,艾灸组肌组织形态更接近于对照组。4各组大鼠血清中PGE2蛋白表达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PGE2浓度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艾灸组血清中PGE2浓度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艾灸组比较,针刺组PGE2浓度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各组大鼠脊髓背角中C-fos免疫组化积分定量光密度值表达的变化对照组大鼠脊髓背角中很难见到C-fos阳性神经元细胞表达,大多呈现出蓝色的阴性细胞,积分定量光密度值较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艾灸组、针刺组C-fos阳性神经元细胞表达呈圆形或者卵圆形,细胞核呈棕黄色,光密度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艾灸组C-fos光密度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艾灸组比较,针刺组光密度值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 NOS基因表达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艾灸组、针刺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 NOS基因表达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艾灸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 NOS基因表达均降低,更接近对照组表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针刺组比较,艾灸组n NOS基因表达显着升高,针刺治疗效果优于艾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痛点是诊断和治疗MPS的核心;通过针刺、艾灸激痛点可以提高MPS大鼠热痛敏阈值、减少激痛点所在局部肌肉异常自发电位、恢复肌肉细胞形态,从而灭活激痛点以有效改善慢性肌筋膜疼痛。从内在机制上来说针刺、艾灸激痛点可以通过抑制外周PGE2合成与释放,减轻MPS大鼠激痛点区域的炎症反应,促进局部组织恢复、直接降低外周感受器的疼痛敏化程度;削弱伤害性刺激信号强度,并且干预n NOS、C-fos相关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抑制脊髓背角疼痛递质的活化,阻碍疼痛信号传入中枢。而针刺激痛点在调控脊髓背角n NOS与C-fos表达优于艾灸作用,表明针刺激痛点更擅长于调控脊髓背角疼痛信号传递机制;艾灸激痛点下调外周PGE2表达与恢复肌肉细胞形态优于针刺激痛点,表明艾灸治疗更擅长于局部组织修复和外周敏化及炎性环境的干预。
贺美瑜[3](2021)在《“枕五针”联合颅底组穴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将以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临床观察的角度,客观评价“枕五针”联合颅底组穴针刺治疗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此病提出一种新的优化针刺方案并提供必要的依据,以期能得到更好的推广应用。研究方法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为1:1,即治疗组(n=35)与对照组(n=35)。两组患者均在醒脑开窍针刺、内科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治疗组采取“枕五针”联合颅底组穴针刺治疗,即取玉枕、脑空、强间、风池、天柱、完骨;对照组采取单独的颅底组穴针刺治疗,即取完骨、天柱、风池;每日1次,连续针刺6天后休息1天,7天作为一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以眩晕障碍量表(DHI)、眩晕等级评定量表(DARS)和眩晕病临床证候评价量表为标准进行量表评分。采用spss21.0软件对临床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1.两组患者在包括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后循环缺血类型在内的一般基线材料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相互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眩晕障碍量表(DHI)积分、眩晕等级评定量表(DARS)积分及眩晕病临床证候评价量表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相互对比。2.量表评分结果:疗程结束时,眩晕障碍量表(DHI)积分、眩晕等级评定量表(DARS)积分、眩晕病临床证候评价量表积分同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积分均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均有临床疗效。疗程结束时,两组患者DHI积分组间比较,P=0.0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DARS积分组间比较,P=0.0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眩晕病临床证候评价量表积分组间比较,P=0.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枕五针”联合颅底组穴组的疗效优于单纯颅底组穴组。结论:“枕五针”联合颅底组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眩晕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颅底组穴针刺组。本针刺治疗方案为我们今后在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治疗上提供了一种更为优化的思路和方法。
谢可欣[4](2021)在《头皮针与高频经颅磁刺激改善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并加用头皮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观察并评估两种治疗方法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旨在优化治疗方案,并观察头皮针和高频rTMS治疗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效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根据相关诊断和纳入指标,选取在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就诊的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rTMS组30例和头皮针组30例,最后纳入54例,脱落3例,实际入组共51例,rTMS组26例,头皮针组25例。两组患者都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体针治疗及康复训练,疗程均为2周。rTMS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做大脑患侧运动区的高频(3HZ)rTMS;头皮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做患侧顶颞前斜线的头皮针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疗程结束后2周内及1月后记录并分析NIHSS和FMA量表评分。结果:(1)NIHSS评分: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及1月后分别与治疗前相比、1月后与治疗2周后相比,NIHSS评分均降低,组内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及1月后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FMA评分: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及1月后分别与治疗前相比、1月后与治疗2周后相比,FMA总分、FMA上肢评分、FMA下肢评分均升高,组内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及1月后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头皮针和高频rTMS在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运动功能障碍方面均有显着效果;(2)依据评分数据,头皮针和高频rTMS治疗脑梗死2周和1月后随访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和运动功能障碍方面未见明显差异。
胡巧巧[5](2020)在《基于蛋白组学的COPD大鼠经穴血流灌注量特异性变化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疾病状态下,大鼠“肺俞”出现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特异性增高的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COPD模型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N组),造模时间为29天,模型组用改良的自制烟熏箱内熏烟联合气道注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造成COPD模型,正常对照组在造模期间普通饲养,两组均不给予任何治疗干预。分别在造模前和造模后测定每组大鼠背部“肺俞”、“肺俞旁开点”的皮肤血流灌注量,造模后取两组大鼠“肺俞”及“肺俞旁开点”的皮肤,提取总蛋白,用串联质谱标签法(Tandem mass tag,TMT)进行蛋白组学检测,将筛选出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GO、KEGG、Clustering、复杂网络分析。结果1、模型复制:采用改良的造模方法,大鼠COPD模型复制成功。2、血流灌注量结果:造模前两组所有监测点组间比较、各组组内经穴与旁开非经穴相比,血流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后模型组(C组)两侧“肺俞”血流值较造模前均升高(P<0.01),且显着高于旁开对照点(P<0.01)和正常对照组的“肺俞”(P<0.01);正常组(N组)两侧“肺俞”血流值较之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右“肺俞”与右“肺俞旁开点”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3、COPD疾病状态下,“肺俞”与“肺俞旁开点”皮肤比较组(CF vs.CP组)、病理和生理状态下“肺俞”皮肤比较组(CF vs.NF组)检测到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均富集到HIF-1信号通路、糖酵解/糖异生、胰高血糖素信号通路和钙信号通路,而轴突指导通路是CF vs.NF组特异性的富集信号通路。4、CF vs.CP组的差异表达蛋白所参与的生物学进程以肌肉系统过程与肌肉收缩为主,发挥的分子功能多集中在细胞骨架蛋白结合、转移酶活性、结构分子活性,细胞组分富集于超分子纤维;CF vs.NF组的差异表达蛋白所参与的生物学进程以系统过程、肌肉系统过程为主,发挥的分子功能多集中在细胞骨架蛋白结合、结构分子活性、肌动蛋白结合,细胞组分富集于超分子纤维和超分子聚合物。5、CF vs.CP组的差异蛋白主要表达于前列腺与心脏,CF vs.NF组多表达于前列腺与食管。6、CF vs.CP组、CF vs.NF组筛选出的显着差异蛋白均有Tnnc2、Atp2a1、Pgam2、Ryr1、Pygm、Eno3、Gapdh、Aldoa、Pfkm、Ldha、Ppp3cb、Camk2b、Pgm1、Phka1、Mtor、Phkg1、Phkb、Slc25a4和Acacb;而Tnnc1、Fbp2、Pgk1、Aldoc和Nfkb1是CF vs.CP组的特异性显着差异蛋白;Cfl2、Ptk2、Hmox1、Rac2、L1cam、Gnai1、Aldh3a1、Adh7、Plxna4a、Eif4e2和Sema3f是CF vs.NF组的特异性显着差异蛋白。结论1、COPD疾病状态下,大鼠“肺俞”穴区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出现特异性增高。2、COPD疾病状态下,“肺俞”穴区血流灌注量特异性增高与HIF-1信号通路、糖酵解/糖异生、胰高血糖素信号通路与钙信号通路等通路的激活有关。
唐萍萍,许骞,陈栋,朱力立,吴棋辉,鲍超[6](2020)在《头针刺激层次影响大脑皮层功能的机制探讨》文中提出通过文献梳理,探讨头针通过刺激皮肤、筋膜、肌肉、骨膜进而影响大脑皮层功能的可能机制。文献研究结果显示,头针对大脑皮层功能的影响可能是通过刺激特异性的解剖结构而实现的。刺激头部皮肤、筋膜、肌肉、骨膜可以通过中脑、丘脑、脑干等激活大脑皮层功能区。此外,不同的刺激层次可以对大脑的深浅感觉、筋膜自体监控、皮层下中枢代偿、大脑皮层放电产生影响。因此,探索刺激不同解剖结构对脑功能影响的具体规律与差异是下一步头针临床与基础研究的重点。
李启弘(Chee-Horng Lee)[7](2017)在《人体十二经穴位皮肤阻抗变化实时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延续前人在皮肤阻抗和经络穴位的研究成果,并引进适当的科技方法,建构一个新型仪器,以让我们可以实时连续地对穴位阻抗的变化做整体更全面性的观察,进一步了解穴位阻抗的变化和人体生理与病理的相关性。文献研究:对人体十二经穴位阻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经络当下的生理状态,经络理论是背后最高指导原则,因此对经络理论的了解与其发展历史,必须要有一基础认识。因此,我们先简短地介绍从内经时代到清朝末年,经络理论相关的重要发展历史。1970年代,中医学界曾经展开人数估达17万人有关经络感传现象的大规模调查,证实了经络感传现象是一件普遍的事实。近年来通过多学科的通力合作,我们也经由经络的客观检测,包含有皮肤电阻检测,放射性核素示踪,低频声信号检测,红外辐射成像,体表超微弱发光检测和钙测定等,更加确认了经络存在的客观事实。但是"经络感传"和目前已经勘明的神经、血管生理现象存在显着差异。目前只能有一些假说试图来解说经络现象,却仍无法确认经络的实质。我们在此列举了着名的宋氏理论和经络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以作为代表。另一方面,,中谷义雄博士在1949年发现从咽喉通过乳内侧透过腹部,再经过脚的内侧到脚底的连线,有许多个特别容易通电流的点。他将这些容易导通电流的点,取名为皮肤良导点。把这些良导点的定型排列取名为皮肤通电良导络,简称良导络。良导络与三千年前由我们中国人的祖先所发现的经络的形态几乎是一致。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杨威生为代表的学者发现体表传统经络及低阻经络的位置存在统一性,由此得出结论:经络和穴位存在低电阻的特性。接下来我们对国内外相关仪器的研发技术进行研究,并且选择了其中几台比较着名的经络仪来做比较:1)SHXK-JL-100F2)TDS3)ARDK4)DMS5)EMAS6)MEAD7)PHCS-W20118)RMS-24除了探讨相关仪器研究方法的进展外,我们也收集了许多应用经络仪在生理和病理方面的研究案例,并按时序做成总结。研究方法:1.自行研发一套可以同时连续地自动测量并自动记录左右各十二经(共24点)穴位阻抗的仪器。2.运用上述仪器来实际测量,记录并分析十二经穴位的皮肤阻抗的变化情况。研究成果:1.自制动态经络仪简介可携式,即时性,全面性和连续性是大部分穴位阻抗研究者所追求的目标。我们用分布式处理并利用物联网中的蓝牙穿透技术,以非常经济简便的方式,实现了这些功能。仪器分成四个模块,用以各自附着于四肢上,每个模块均内含高积集度微处理器集成电路和阻抗测量线路,并内含蓝牙通讯线路,可将测量结果,实时上传至手机显示与储存。每个模块以导线连接六个讯号贴片(类似心电图贴片)和一个接地贴片,各自贴于皮肤表面待测穴位。开启模块电源,并于手机上用蓝牙无线连接后,就可显示并储存测量结果。一个手机可同时连接并控制四个模块,因此可同时监测左右十二经(共24点)穴位的阻抗变化。本研究选定的穴位有双手的太渊,大陵,神门,阳谷,阳池和阳溪;以及双脚的太白,太冲,太溪,束骨,丘墟和冲阳。除肾经取太溪外,其他十一经之取穴与良导络相同。2.十二经穴位阻抗实验结果截至目前为止,我们总共测量了五十三位受测者,总计六十三人次,每次测量时都记录所有十二经脉,总共有24个穴位所有的皮肤阻抗(电流)值。在测试时手机上会显示实时的经络图,也就是24条长条形。分别代表左手的肺经,右手的肺经,左手的大肠经,右手的大肠经等等,依此类推,直到左脚的胃经,和右脚的胃经。除此之外,手机也当场分别计算了各种比例,有上下比例,左右比例,阴阳比例,各个表里经比例,等等资讯。结论:本研究首次采用分布式处理与蓝牙无线通信手段,成功研发出一台可以同时对所有人体24经穴位阻抗(电流)做实时与连续性观察的仪器,其后并对53位被观测者总计做了 63次短暂约10分钟的观察。根据所记录的数据,我们算出其平均值,标准差,最大,最小值和观测点数,并据此绘出经络图,这是之前仪器所无法提供的功能。有了平均值,标准差,最大,最小值和观测点数,不但数据可以更可靠,不会因一时噪声就影响结果,我们还可以观察数据的分布状况来判断数据的合理性,以提高数据的可信度。除此之外,我们也量了上下左右阴阳比例,有了多点的数据串,同样也可以计算其相关统计数值。经由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初步分析被观察者的体质,和可能的病变经络,对后续的整体诊断与治疗,提供一个有力的帮助。另外男女各一个24小时的24经穴位连续观察,算是一项创举,希望可以给后续研究者一些启示作用。
王轩[8](2016)在《针刺左侧曲泽穴对脑梗死患者心律变异性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通过针刺曲泽穴对脑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的研究,探讨针刺曲泽穴引起脑梗死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变化的规律,为临床治疗脑梗死患者的自主神经失调提供依据。方法:进行动态心电记录仪测试之前先让被测者安静仰卧10 min,启动仪器开始记录,5min后针刺左侧曲泽穴,直刺深度1~1.5寸,进针得气后留针,留针后10min、留针后20min,施以平补平泻手法15 s,,每秒6转,共90转,继而出针,出针后观察10分钟。记录针刺前5min,针刺时,留针后5min,留针后10min,留针后15min,留针后20min,出针后5min,出针后10min共8个时间点的参数值。将数值录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选用配对t检验,使各个指标不同时间点与针刺前比较。P<0.05代表差异显着,P<0.01代表差异极显着,均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针刺左侧曲泽穴在不同时间段时域分析中指标的变化:1.1指标Min BPM各时间段参数值与针刺前作比较,一些时间段参数值降低,有统计学意义(留针后5min:P<0.05;针刺时、留针后10min、留针后15min:余时间段无统计学意义(P>0.05)。指标Mean BPM针刺时的参数值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Max各时间段参数值有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指标SDNN、RMSSD、PNN50各时间段参数值与针刺前比较,有些时间段参数值增高,有统计学意义(SDNN:针刺时,P<0.01,留针后10min、出针后5min、出针后lOmin:P<0.05; RMSSD:留针后15min, P<0.01,留针后20min、出针后5min、出针后lOmin,P<0.05; PNN50:留针后20min, P<0.05)。余时间段无统计学意义(P>0.05)。2.针刺左侧曲泽穴对不同时间段频域分析中指标的变化:2.1指标ULF、VLF各时间段参数值与针刺前比较,一些时间段参数值升高,有统计学意义(ULF:针刺时、留针后5min、留针后15min、出针后10min,P<0.05; VLF:针刺时、留针后5min、出针后10min,P<0.05,留针后15min,出针后5min,P<0.01),余时间段无统计学意义(P>0.05)。指标LF、HF各个时间段参数值与针刺前比较,一些时间段参数值降低,有统计学意义(LF:留针后20min,P<0.01,HF:针刺时、留针后5min、留针后10min、留针后15min、留针后20min、出针后5min、出针后10min:P<0.01),余时间段无统计学意义(P>0.05)。TP各时间段参数值有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2.2指标logLF/HF、ULF%、VLF%各时间段的参数值与针刺前比较,一些时间段参数值升高,有统计学意义(logLF/HF:针刺时、出针后1Omin, P<0.01:ULF%:针刺时、留针后5min、留针后10min、留针后15min、留针后20min、出针后5min:P<0.01,出针后10min:P<0.05:VLF%:针刺时、留针后5min、留针后10min、留针后15min、留针后20min、出针后5min、出针后10min,P<0.01),余时间段无统计学意义(P>0.05)。 LF%、HF%各时间段的参数值与针刺前比较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针刺脑梗死患者左侧曲泽穴可以使HRV时域指标Min BPM、MeanBPM降低,RMSSD、PNN50、SDNN增高,提示针刺左侧曲泽穴使脑梗死患者的最低心率和平均心率降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自主神经活动增强。2.针刺脑梗死患者左侧曲泽穴可以使HRV频域指标HF、HF%、LF、 LF%降低,10gLF/HF值升高,提示针刺左侧曲泽穴后,可以使脑梗死患者的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张力均降低,重新调节自主神经的均衡性。3.频域分析方法和时域分析方法在对针刺脑梗死患者左侧曲泽穴HRV的影响分析结果上存在差异。
郑东阳[9](2016)在《梅花针配合针刺治疗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比较、评价梅花针配合针刺、单纯针刺治疗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症状和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探讨梅花针叩刺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对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客观的可用机制,为临床上选择本疗法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本课题按照试验纳入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体针治疗,具体穴位乃根据导师龚东方教授经验选穴:四神聪、印堂、承浆、关元、天枢(双)、内关(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太冲(双)、太溪(双)。治疗组在常规体针的基础上予梅花针叩刺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而对照组仅采用常规体针治疗。一个疗程后采取中西医评分表记录两组的评分,通过SPSS19.0软件包统计分析收集的数据。结果:1.一个疗程之后,两组患者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患者30例中完全缓解3例,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完全缓解1例,显效9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可见治疗组疗效分级优于对照组(P<0.01)。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Kupperman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改良Kupperman评分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治疗组对症状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候积分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梅花针配合针刺治疗对改善中医证候优于单纯针刺治疗。结论:梅花针配合针刺为治疗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可以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并初步证明梅花针叩刺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能提高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
程建[10](2015)在《真气、经络、经脉和循经感传实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中医学中真气、经络、经脉和循经感传实质四个重要问题。方法根据《内经》记载的和太极拳修炼者真气在体表运动时的生理现象,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运用生物电原理,分析真气、经络、经脉和循经感传的实质。结果人体中的Ca2+运动和α1肾上腺素的分泌,与真气、经络、经脉和循经感传实质密切相关。结论真气是人体中的Ca2+运动;经络是Ca2+在体表传递的感觉路线;经脉是由血管、淋巴管、神经管三个组织共同组成;循经感传的源动力,是来源于细胞中的Ca2+运动。
二、皮肤经络的形态学基础及其立毛肌交感轴突反射传递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皮肤经络的形态学基础及其立毛肌交感轴突反射传递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朱琏抑制Ⅱ型针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大鼠内分泌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3 造模方法 |
1.4 干预方法 |
1.5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比较 |
2.2 各组大鼠体质量比较 |
2.3 各组大鼠FBG、FINS及HOMA-IR比较 |
2.4 各组大鼠血浆性激素水平比较 |
2.5 各组大鼠卵巢体积的比较 |
2.6 各组大鼠卵巢局部形态学观察 |
3 讨论 |
(2)针刺、艾灸不同方式干预激痛点治疗慢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品及制备 |
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分组 |
2.2 MPS大鼠模型复制 |
2.3 MPS大鼠模型制备的评价 |
2.4 治疗方法 |
2.5 大鼠热缩足反射潜伏期的检测 |
2.6 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自发电活动频率的检测 |
3.样本采集与处理 |
4.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激痛点处肌纤维组织形态学检测 |
5.ELISA检测大鼠血清PGE2 浓度含量 |
6.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脊髓背角中C-fos阳性细胞表达定量 |
7.RT-PCR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nNOS基因的表达 |
8 统计分析 |
实验结果 |
1.左下肢热缩足潜伏期的变化 |
2.各组大鼠自发电位及活动频率的变化 |
3.各组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病理形态学变化 |
4.各组大鼠血清中PGE2 浓度的变化 |
5.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脊髓背角C-fos表达的变化 |
6.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 NOS基因表达的变化 |
讨论 |
1.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现代研究 |
2.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传统医学研究 |
3.MPS的诊断 |
4 激痛点与阿是穴和压痛点、腧穴、结筋病灶点的区别与联系 |
4.1 激痛点与阿是穴区别与联系 |
4.2 激痛点与压痛点区别与联系 |
4.3 激痛点与“腧穴”区别与联系 |
4.4 激痛点与结筋病灶点区别与联系 |
5 针?灸不同方式治疗MPS机制研究 |
5.1 针灸不同启动机制的差异 |
5.2 传统医学对针刺激痛点的治疗机制的探析 |
5.3 现代医学对针刺激痛点治疗机制的探析 |
5.4 传统医学对艾灸激痛点治疗机制的探析 |
5.5 现代医学对艾灸激痛点治疗机制的探析 |
6 MPS大鼠模型制备与疗效评价 |
6.1 MPS大鼠模型制备评价 |
6.2 针刺、艾灸激痛点对MPS大鼠疗效评价 |
7 针刺?艾灸激痛点对MPS大鼠PGE2 表达的影响 |
8.针刺、艾灸激痛点对MPS大鼠脊髓背角n NOS表达的影响 |
9.针刺、艾灸激痛点对MPS大鼠脊髓背角C-fos表达的影响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基于不同干预方式对于筋膜疼痛综合征防治机制探究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3)“枕五针”联合颅底组穴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一般资料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2.6 脱落标准 |
2.7 中止标准 |
3 研究方案 |
3.1 样本量的计算 |
3.2 研究方法 |
3.3 治疗方案 |
3.4 操作方法 |
3.5 治疗时间 |
3.6 不良事件处理 |
3.7 观察指标 |
3.8 统计学分析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两组患者基线比较 |
4.2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眩晕障碍量表(DHI)积分比较 |
4.3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眩晕等级评定量表(DARS)积分比较 |
4.4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眩晕病临床证候评价量表积分比较 |
4.5 安全性评价结果 |
4.6 依从性结果分析 |
讨论 |
1 临床疗效评价 |
2 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认识 |
2.1 祖国医学的认识 |
2.2 现代医学的认识 |
3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针灸治疗 |
4 枕五针的选穴原理及作用机理 |
5 小结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治疗研究概况 |
1 针刺 |
1.1 “微针系统”穴位针刺治疗 |
1.2 传统腧穴针刺治疗 |
1.3 现代针刺治疗 |
2 灸法 |
3 针刺结合其他疗法 |
4 西医综合治疗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头皮针与高频经颅磁刺激改善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西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
1.1 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
1.2 治疗现状 |
1.3 小结 |
2 中医学对脑卒中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
2.1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
2.2 治疗现状 |
2.3 小结 |
3 疗效评价 |
3.1 评分表 |
3.2 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SEP) |
3.3 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 MEP) |
3.4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RI, fMRI) |
3.5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 |
2 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定依据 |
2.5 不良反应和处理 |
2.6 安全性评价标准 |
2.7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 |
3.3 不良反应率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理论基础 |
1.1 头皮针治疗中风偏瘫原理的探讨 |
1.2. rTMS影响运动功能原理的探讨 |
2 治疗方案依据 |
2.1 头皮针选穴依据 |
2.2 rTMS方案的选择 |
3 结果分析 |
3.1 数据分析 |
3.2 作用途径和机制分析 |
4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蛋白组学的COPD大鼠经穴血流灌注量特异性变化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实验一 改良的COPD大鼠模型的复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主要实验试剂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2 实验动物及分组 |
3 实验方法 |
3.1 实验流程图 |
3.2 COPD大鼠模型造模方法及模型评价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存活率 |
4.2 体重 |
4.3 肺组织病理切片 |
4.4 肺泡灌洗液炎性因子含量 |
5 小结 |
实验二 COPD大鼠背部“经穴”微循环灌注量变化特征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主要实验试剂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2 实验动物及分组 |
3 实验方法 |
3.1 实验流程图 |
3.2 COPD大鼠模型造模方法及模型评价方法 |
3.3 血流值监测方法 |
3.4 数据处理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模型评价 |
4.2 大鼠背部经穴与非经穴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结果 |
5 小结 |
实验三 COPD病理状态下经穴局部皮肤的蛋白组学分析 |
1 实验材料 |
1.1 主要实验试剂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2 主要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和分析软件 |
3 实验动物及分组 |
4 实验方法 |
4.1 实验流程图 |
4.2 COPD大鼠模型造模方法及模型评价方法 |
4.3 血流值监测方法 |
4.4 皮肤组织取材方法 |
4.5 数据处理方法 |
4.6 串联质谱标签法(TMT)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 |
4.7 GO(Gene Ontology)功能注释方法 |
4.8 KEGG通路注释方法 |
4.9 GO注释与KEGG注释的富集分析方法 |
4.10 蛋白质聚类分析(Clustering)方法 |
4.11 蛋白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 |
5 实验结果 |
5.1 模型评价及血流值监测结果 |
5.2 COPD大鼠经穴与非经穴皮肤组织差异蛋白质筛选结果分析 |
5.3 COPD大鼠经穴与非经穴皮肤组织差异蛋白质GO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 |
5.4 COPD大鼠经穴与非经穴皮肤组织差异蛋白质KEGG通路注释及富集分析 |
5.5 COPD大鼠经穴与非经穴皮肤组织差异蛋白质聚类分析 |
5.6 COPD大鼠经穴与非经穴皮肤组织差异蛋白质复杂网络分析 |
5.7 关键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筛选分析 |
6 小结 |
讨论 |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钙离子与腧穴特异性关系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头针刺激层次影响大脑皮层功能的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皮肤 |
1.1 皮肤—三叉神经—脑 |
1.2 皮肤—交感神经—脑 |
1.3 皮-脑轴 |
2 筋膜 |
2.1 浅筋膜 |
2.2 筋膜的自体监控效应 |
3 肌肉 |
4 骨膜 |
5 小结 |
(7)人体十二经穴位皮肤阻抗变化实时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经络理论与穴位低阻抗研究 |
1.1 经络系统简介 |
1.2 古典经络理论的发展简史 |
1.3 近代对经络理论的探讨 |
1.3.1 经络现象的探讨 |
1.3.2 经络实质研究 |
1.3.3 有关经络的假说 |
1.3.4 肥大细胞与宋氏理论 |
1.3.5 经络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
1.4 良导络的发现和穴位低阻抗研究 |
1.4.1 中谷义雄的良导络理论 |
1.4.2 傅尔电针 |
1.4.3 经络穴位低电阻的实验研究 |
第二章 穴位阻抗量测相关研究发展 |
2.1 皮肤阻抗相关的量测技术 |
2.2 皮肤阻抗相关的仪器开发技术 |
2.3 经络仪的流行与应用 |
2.3.1 经络仪的市场现况 |
2.3.2 皮肤阻抗量测在生理功能研究的应用案例 |
2.3.3 皮肤阻抗量测在病理诊断实验的应用案例 |
2.3.4 皮肤阻抗量测相关研究小结 |
第三章 实作研究内容、方法与步骤 |
3.1 研究内容 |
3.1.1 实作研究内容 |
3.1.2 创新性 |
3.2 量测实验方法 |
3.2.1 实验方案设计 |
3.2.2 结果分析、计算 |
3.2.3 实作方法和步骤 |
第四章 动态经络仪研发成果 |
4.1 研发目的 |
4.1.1 去除前一代经络仪重复性差之弊病 |
4.1.2 以现代科技提供实时性,全面性和连续性的测量仪器 |
4.1.3 为针灸治疗提供透明度更高的监测工具 |
4.2 系统简介 |
4.3 功能特点 |
4.3.1 多处理器分布式处理 |
4.3.2 以无线蓝牙通讯和手机APP连接 |
4.3.3 多通道连续式测量 |
4.3.4 实时且稳定的读值特殊软件快速滤除噪声 |
4.3.5 每两秒显示所有测量结果 |
4.3.6 1K-3Mohm的宽广测试范围 |
4.3.7 可携式结构提供测试者行动上的方便 |
4.3.8 提供长时间测试的可能性 |
4.3.9 精密的校正系统 |
4.3.10 共同接地 |
4.3.11 低电源消耗模块可长时间连续测试 |
4.3.12 独特电荷回归电路和氯化银贴片以消除皮肤极化现象 |
4.4 零组件介绍 |
4.4.1 测试模块 |
4.4.2 电极贴片 |
4.4.3 手机APP |
4.5 用户接口 |
4.5.1 测量数据显示区 |
4.5.2 操控按钮区 |
4.5.3 图形显示区 |
4.6 操作方法 |
4.6.1 安装电极贴片 |
4.6.2 连接共同接地线 |
4.6.3 开启模块电源 |
4.6.4 开启手机APP |
4.6.5 搜寻周围测试模块 |
4.6.6 开始测试 |
4.6.7 选择线形图或条状图 |
4.6.8 放大与缩小 |
4.6.9 调整测试频率 |
4.6.10 选择窗口数目 |
4.6.11 调适模式 |
4.6.12 注销APP |
第五章 十二经穴位阻抗(电流)量测实验结果 |
5.1 穴位阻抗(电流)量测结果 |
5.2 各种比例计算结果与分析 |
5.2.1 上下比例 |
5.2.2 左右比例 |
5.2.3 阴阳比例 |
5.2.4 其他比例 |
5.3 人体十二经穴位阻抗(电流)之连续24小时观察范例 |
5.3.1 范例1:女,58岁 |
5.3.2 范例2:男,58岁 |
5.3.3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 |
6.1 讨论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针刺左侧曲泽穴对脑梗死患者心律变异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针灸 |
1.1 经络 |
1.2 腧穴 |
1.3 刺灸方法 |
1.4 针灸治疗 |
2 传统中医学和西医学认识上的差异 |
3 心率变异性 |
3.1 HRV的简介 |
3.2 HRV的理论基础 |
3.3 HRV分析方法及观测指标 |
实验研究 |
1 实验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2 实验准备 |
2.1 实验器材 |
2.2 实验环境 |
2.3 实验时间 |
3 实验方法 |
3.1 定位取穴 |
3.2 针刺方法和检测方法 |
3.3 数据记录和采集 |
3.4 观测指标 |
3.5 统计分析 |
4 实验结果 |
4.1 针刺左侧曲泽穴不同时间段时域分析的各个指标变化 |
4.2 针刺左侧曲泽穴不同时间段频域分析的各个指标变化 |
讨论 |
1 心与脑的联系 |
1.1 传统医学对心脑联系的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心脑联系的认识 |
2 针刺选穴—曲泽穴 |
2.1 穴名与穴性 |
2.2 针刺曲泽穴的作用机制 |
2.3 功效与应用 |
3 脑梗死与心率变异性 |
3.1 脑梗死 |
3.2 脑梗死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
4 针刺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
4.1 针刺对正常人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
4.2 针刺脑血管病患者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
5 针刺左侧曲泽穴对脑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9)梅花针配合针刺治疗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 |
一、古代文献的记载 |
二、病因病机的探讨 |
三、祖国医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 |
一、流行病学情况 |
二、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机制 |
三、现代医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 |
第三节 梅花针疗法的临床运用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第一节 临床资料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剔除标准 |
六、退出(脱落)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分组方法 |
二、治疗方法 |
三、疗效评定标准指标及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第一节 一般资料观察 |
第二节 临床结果观察及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一节 疗效分析 |
一、总体疗效比较 |
二、Kupperman症状评分比较 |
三、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第二节 选择梅花针叩刺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的依据 |
一、选择梅花针疗法的依据及其作用 |
二、从经典理论论述选择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依据及其作用 |
三、从现代研究论述选择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依据及其作用 |
第三节 体针选穴依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10)真气、经络、经脉和循经感传实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十四经络是真气运行时在体表的感觉路线 |
2 经脉是由血管、 淋巴管、 神经管三个组织共同组成 |
3 针灸中的循经感传现象分析 |
4 十四条经络在的皮肤上的感觉路线形成机制 |
5 结果 |
6 讨论 |
四、皮肤经络的形态学基础及其立毛肌交感轴突反射传递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朱琏抑制Ⅱ型针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大鼠内分泌代谢的影响[J]. 黄丽琳,赵晓君,麦威,贺彩,范郁山. 针刺研究, 2022
- [2]针刺、艾灸不同方式干预激痛点治疗慢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实验研究[D]. 姜志鹏.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枕五针”联合颅底组穴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 贺美瑜.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头皮针与高频经颅磁刺激改善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临床研究[D]. 谢可欣.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基于蛋白组学的COPD大鼠经穴血流灌注量特异性变化的机制研究[D]. 胡巧巧.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头针刺激层次影响大脑皮层功能的机制探讨[J]. 唐萍萍,许骞,陈栋,朱力立,吴棋辉,鲍超. 针刺研究, 2020(06)
- [7]人体十二经穴位皮肤阻抗变化实时检测方法研究[D]. 李启弘(Chee-Horng Lee).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1)
- [8]针刺左侧曲泽穴对脑梗死患者心律变异性的影响[D]. 王轩.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6(08)
- [9]梅花针配合针刺治疗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D]. 郑东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1)
- [10]真气、经络、经脉和循经感传实质研究[J]. 程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23)